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开题报告(精选8篇)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企业(外商)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发生应付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管理部门人员、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科目, 贷记本科目。
(二)企业以其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职工薪酬的,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无偿向职工提供住房等固定资产使用的,按应计提的折旧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按每期应支付的租金,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 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企业以现金与职工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在可行权日之后,以现金
结算的股份支付当期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企业(外商)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企业发放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费等,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二)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活动和职工培训,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四)企业以其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还应结转产成品的成本。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所发生的租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五)企业以现金与职工结算的股份支付,在行权日,借记本科目,贷记 “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六)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职工的补偿,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一、职工薪酬准则在企业中的运用现状
2011年初, 笔者参加了某国有企业2010年度的报表审计工作, 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审计中, 发现存在下列情况。
1、“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只核算正式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内容, 不核算临时工、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性支出。
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工资性支出, 未全部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有一部分工资性支出直接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原因是担心“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反映的金额过大, 引起广泛关注。
五险一金组成的社保金、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均未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而是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且未按受益对象将其计入相关资产或当期损益。
职工福利费据实列支, 也未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原因是职工福利费不再按工资比例计提后, 就不再确认负债科目而是直接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了。该企业职工福利费科目中核算的内容包括:水电气、误餐补助、医疗补助、交通费、电话费、卫生费、节日发放的各种福利及购物卡、独子费、体检费、劳保费用等。
未使用非货币性福利二级科目反映非货币性福利的核算内容。
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不全面。
针对上述问题, 财务人员解释说, 知道颁布了新准则, 但本企业执行行业会计制度 (公路经营企业会计制度) , 对准则没有认真学习, 落实到实际账务处理上, 只是简单地将原来的“应付工资”科目名称换成了现在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其他的相关核算内容没有任何变化, 显然是没有对准则的变化理解透彻并结合到实际工作中。
二、按新职工薪酬准则要求的业务处理方法
“应付职工薪酬”只核算正式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内容, 不核算临时工、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性支出这种情况, 是没有理解新准则中关于职工的定义所致。在准则的应用指南中, 明确规定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 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 也包括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 虽未与企业订立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 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 也纳入职工范畴, 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所以, 临时工和劳务派遣人员应该包括在职工中, 他们的工资性支出也应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该企业因担心“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反映的金额过大, 将本应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确认负债的成本费用直接列支, 而不确认负债也是与准则不符的。因为职工薪酬准则第二章确认和计量中第四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 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所以, 对于所有记入成本费用科目的工资性支出都要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先确认负债, 再支付。
职工薪酬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和内涵:职工薪酬包括八项内容, 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都是组成部分。该企业没有将这部分重要内容纳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显然应该按准则要求将其从“其他应付款”科目转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新准则第四条统一了各类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 除应付的辞退补偿只计入当期费用外, 其余均根据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而原制度则是除了工资津贴和福利费按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外, 其他职工薪酬如五险一金 (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则全部计入当期费用。这意味着这一变化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工业企业的存货成本将会有较大的影响。
职工薪酬包括的八项内容中有职工福利费一项, 尽管对职工福利费的提取取消了原制度按工资总额14%的规定, 但准则规定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可以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 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进行计算, 确认为应付职工福利的负债, 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确认为当期费用。也就是说, 企业发生的福利费支出要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而不能只在成本费用中列支, 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关于职工福利费的核算范围, 2009年财政部财企[2009]242号文《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职工福利费的财务管理, 在这个通知中可以看到, 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 (年金) 、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 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其中: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 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在职工福利费核算的误餐补助、节日发放的各种福利及购物卡要按该通知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该企业由于对非货币性福利概念不熟悉, 不了解哪些内容要在这个科目中核算, 未使用非货币性福利二级科目反映非货币性福利的核算内容。在职工薪酬准则指南中说明:非货币性福利, 包括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其他有形资产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向职工无偿提供自己拥有的资产以及为职工无偿提供类似医疗保健服务等。实际中, 一般企业提供给职工的非货币性福利包括的项目较多, 主要有:自有产品、无偿或优惠提供的企业住房、物业服务、餐饮服务、有偿性休假、节假日统一发放的外购物品、防暑降温或保暖用品、对因公伤病职工的补偿补助物品和探视物品等。非货币性福利的复杂多样性, 使得如何计量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和有关成本费用的非货币性福利价值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职工薪酬准则指南规定, 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 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 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 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计量标准的较大随意性, 很可能增大企业调节利润的空间, 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所以应加强对这部分费用的核算, 企业应该对本企业的福利支出区分货币和非货币, 不能不加区分地统一在货币性福利费中核算。
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不全面。由于对准则的理解不透彻,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不能按准则要求披露相关信息也是企业存在的现实问题, 关于信息披露, 准则有明确规定, 企业只要按要求做好信息披露即可。
三、对企业实行职工薪酬准则的建议
新职工薪酬准则不只是会计科目名称的改变, 它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 融合了所有与报酬相关的项目, 职工薪酬计划是企业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改变了我国以前对职工薪酬的理解比较狭隘, 一般仅指工资和福利费, 有关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规定也散见于各相关规定, 准则颁布实施后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所有企业, 对于执行行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同样适用, 所以广大在执行行业会计制度企业工作的会计工作者要学准则用准则。面对今后更加多样的工薪形式, 正确理解和掌握准则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用好准则仍将是每一位财务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职工薪酬准则在实务中的落实情况, 规范准则在企业财务核算中的实际运用, 通过实际案例, 分析现行职工薪酬准则在执行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职工薪酬准则及其指南的相关内容, 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职工薪酬,准则,实务,探讨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关键词:会计准则;应付工资;薪酬;核算
会计准则当中职工薪酬准则对职工薪酬的定义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2、职工福利费;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6、非货币性福利;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而企业年金基金及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不适用于职工薪酬准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第十章 职工薪酬中内容:(三)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也属于职工薪酬准则所称的职工。比如,企业通过与一些中介机构签订劳务用工合同,让这些中介机构提供人员为企业工作,这些员工并不是属于企业的正式员工,这个过程中企业也不会提供劳动合同给这些人员,不会对这些人员予以任命,但是他们通过劳动用工合同,并在企业的领导下,按照企业的工作计划和安排为企业工作。因而,按照准则讲解的内容,可以判定其实这是劳务用工人员同样是属于职工薪酬准则所称的职工。
国家税务总局今年发布了《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该公告第一条“关于季节工、临时工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规定,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从中得出,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包括公司交纳的五险一金,包括临时工、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性支出,其它相关费用的扣除依据工资、薪金总额包括临时工、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性支出。
用工单位接受劳务工的劳务时,符合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发生的工资应当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而支出的公司支付部分的社保,个人理解,可按照正常情况处理。而个人部分的社保、个人所得税,都在工资里面包含了,用工单位这部分的会计处理可按正常员工处理即可。
目前企业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当中的问题,一是发放时直接进入费用,不经过应付职工薪酬进行核算,二是对于五险一金当中的个人负担部分也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三是计提工资时通常没计提相应的公司承担的相应五险一金费用。四,只核算正式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内容,不核算临时工、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性支出,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工资性支出,未全部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劳务公司派遣员工到公司工作,开具服务业发票,不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分三步:计提,发放及缴纳社保、个税等。
一、 职工薪酬中工资和社保的计提:
借:相关成本费用-工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公司负担部分)等二级明细。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公司负担部分)等二级明细。
二、 职工薪酬中工资的发放及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上缴: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实际发放给员工的现金或打到工资卡中的金额)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工资表中计算出来的个税)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
2、企业向社保部门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公司负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
贷:银行存款(实际公司+个人合计缴纳给社保部门和住房公积金中心的金额)
3、个人所得税缴纳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合计金额,与个税明细申报金额要一致)
为便于区分劳务派遣等临时性用工的职工薪酬核算,可以在三级明细核算里面进行区分。
企业以劳务派遣的形式接受用工,相关人员的工资统一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对外列报披露个人理解,计哪个科目,应视交易实质而定,而不是依据什么样的发票或凭证,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披露时其发生额中需要反映该部分员工工资的变动情况,余额是记入应付职工薪酬更为合理;现流中是计入支付给职工的现流流出。
三、 其他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1、发生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
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提示:现在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实际发生额在工资总额的14%、2%、2.5%范围内限额扣除,一般单位不再单独计提这些费用,而是按实际发生额列支成本费用
2、对外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以上不管双方如何处理,但是必须遵守两个原则:1、派遣公司仅就中介代理服务费缴纳营业税(差额纳税);(财税16号文);2、派遣工的工资及社会保险由谁承担(支付)就计入谁的“工资总额”中,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基数。(作者单位:河南明锐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贺飞跃.年终奖的税收筹划[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24—27.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3号)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没有单独设置账册准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
倘若没有完全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福利费)”科目(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哪都不是全部的),则不可能会有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
?
财务上虽然没规定单独设置账册,但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中明确指出: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核算,并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规定予以披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纳税。而准则明确指出,职工福利费属于职工薪酬,需确认为负债。
因此,福利费一定要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福利费)”科目核算。
这样做首先符合了财务上的规范。在税务上,虽说没单独设置账册,但已经在单独的科目进行所有福利费的合算了,至少有个理由解释。遇上较真的,非要求单独设置账册,亦可以将“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福利费)”单独装订,或再打印(誊写)一份也不困难。
假如不是所有福利费都通过这一个科目核算,又没单独设置账册(目前单独设置账册的MS很少),一旦有状况,恐怕就没理由解释了。
不规范的后果极大可能是要调增,即使用其他办法避免了调增,也会有其他费用的发生。
多做张凭证不算事,累不着。别等到较真的来了,因为咱当初的省点事,造成公司和个人的经济以及面子损失。
借:管理费用 930(*46.5%)
营业费用1395(3000*46.5%)
生产成本23250(50000*46.5%)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19250(55000*35%)
-住房公积金4400(55000*8%)
-工会经费1100(55000*2%)
-职工教育经费825(55000*1.5%)
③实际支付上述五险一金两费时,根据实际支付的金额作如下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二)没有规定计提比例和计提基础的,企业应该根据历史经验和实际情况,合理的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数,应该补提;实际发生额大于预计数,应冲回。
(三)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末以后一年以上到期的应付职工薪酬,选择恰当的折现率,按折现后的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或当期损益。折现前与折现后金额相差不大的,也可不折现。
(四)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
例2:好老婆厨具公司有职工220人,其中:生产工人200人,销售人员10人,管理人员10人。3月将自产的电磁炉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电磁炉每台成本700元,含税售价1000元。相关帐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 200000(200*1000)
销售费用 10000(10*1000)
管理费用10000(10*1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20000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754.72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245.28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4000(700*220)
贷:库存商品 154000
(五) 企业将拥有的房屋、车辆等资产提供给职工使用的,根据受益对象,将其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租赁住房给职工无偿使用的,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例:鑫鑫公司为2名副总每人提供一辆奥迪轿车免费使用,每辆车的月折旧额为6000元;另为其每人提供一套公司自有住房免费使用,每套住房的月折旧额为5000元;由于公司没有宿舍,于是租用了一栋宿舍楼为生产工人休息使用,月租金30000元。相关帐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22000(6000*2+5000*2)
制造费用3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52000
同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2000
贷:累计折旧 22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3、辞退福利
(一)概念: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确认为辞退福利,并计入当期损益:①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将实施。②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二)具体包括两种情况:①强制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职工没有选择的权利。②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这种情况下,职工可以选择解除劳动合同或继续在职。
(三)确认与计量:符合确认条件的辞退福利,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并确认为职工薪酬。
①职工无选择权的辞退计划,根据辞退计划规定的数量和标准,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②职工有选择权的辞退建议,要合理预计将会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根据预计数量和辞退补偿标准,按照《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计提职工薪酬。
③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付款时间超过一年的辞退福利,应选择合理的折现率,用折现后的金额计量。
计提时: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支付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4、外商投资企业从税后利润计提的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也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准确理解指标的内涵是准确填报的前提。先让我们看一下“应付职工薪酬”指标在统计报表制度中的解释: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请注意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都包括在内。执行20《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科目“应付职工薪酬”的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未执行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将本年上述职工薪酬包含的科目归并填报。如果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工资福利等未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则应从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摘取并计入。
通过上述指标解释可以看出,统计人员直接填报应付工资的贷方累计发生额的数据是错误的,因为其包括的内容不全。
未执行2006年会计准则的企业,惯性思维要不得
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将本年上述职工薪酬包含的科目归并填报,应包括财务账中应付工资科目贷方发生额,还要包括成本、费用科目中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借方发生额。
对于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统计人员在填报财务状况表时,多数会报错“应付职工薪酬”指标,究其原因就是惯性思维和不认真。因为惯性思维,以为每年的指标都差不多,上年就是用应付工资的贷方数填报该指标,今年一定也是如此,殊不知,统计报表制度已经进行了调整,上年如此今年未必还如此。因为不认真,填报报表前不学习统计报表制度,直接在报表平台上录入数据,不提前在草表上试填数据,经过审核后再上报。在此有必要再次提醒大家,务必认真参加每年的统计年定报布置会,要特别关注制度的变化。
执行2006年会计准则的企业切莫大意
统计报表制度中“应付职工薪酬”指标的含义和口径与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是一致的。
对于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也有部分统计人员在填报财务状况表时报错“应付职工薪酬”指标,究其原因也是不认真。企业虽是执行新会计准则,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只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其他内容都在成本、费用科目中核算。统计人员如果不认真学习统计报表制度,照搬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方发生额,表面上虽然科目名称一致,但包括的内容就少了一部分。所以在今年的报表工作中要求: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未按规定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中该科目下的所有内容,如未含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则填报“应付职工薪酬”指标时,应按照统计报表制度中指标解释包括的内容,从成本、费用中摘取相关项目计入该指标。
三种填报方式:不重不漏是关键
总的来说,大部分企业对该指标的填报方式包含在以下三种情况之列:第一,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且其中包括的项目符合统计制度规定的全部内容,可以将其贷方累计发生额作为填报依据。第二,不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只设置“应付工资”科目,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整理归集,将“应付工资”贷方发生额数据加上各成本费用(“生产成本”、“工程成本”、“开发成本”、“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中相应内容的借方发生额数据。第三,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但该科目只核算工资,未包括其他内容,或者未包括外方员工的人力成本,要将“应付职工薪酬”贷方发生额数据加上各成本费用科目中相应内容的借方发生额数据。
案例背景:
某大型国有企业今年执行职工薪酬准则,按照该准则的相关规定,其内退人员、长病和工伤人员精算的应付职工薪酬负债应该调整未分配利润。
该大型国有企业每年的职工薪酬列成本数大约300亿元,其中内退、长病、工伤人员按照老准则每年确认的成本大约为2亿元左右,该企业每年的利润大约为8亿元。
经某著名精算机构精算,应付职工薪酬负债大约为50亿元,主要是以往企业改革时提前离开岗位的内退人员和历年积累的工伤和长病人员。预计企业以后几年中,不会增加内退人员或者大量增加工伤或者长病人员。该精算负债按照新准则规定应该追溯调整增加企业负债50亿,减少企业的留存收益37.5亿,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亿。
其中精算的假设为,工资增加7%左右,久期国债综合到期收益率为3.85%,职工死亡率按照生命表计算确定。
国债每提高或者减少1%,对企业的当期损益影响为0.8亿元左右,工资增加每提高或者减少1%,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为1亿元左右。
由于该企业辞退福利或者其他长期职工薪酬无计划资产,按照新职工薪酬准则的规定,在报告期末企业应当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认为服务成本;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的利息净额;重新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所产生的变动,且变动的总净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新职工薪酬准则披露的规定,无需披露精算假设的变动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只需要在附注中披露辞退福利本年度因解除劳动关系所提供辞退福利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或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性质、金额,及其计算依据。
该企业新增加的工伤人员休假时间,企业可以随意调节,企业在报告期末对于工资增长率或者折现率等精算假设的变化何为重大,应该引起审计人员的重视,比如企业认为不重大的,但审计人员认为重大的,该怎么办,是否建议企业重新进行精算,如果不进行精算,是否认为审计范围受到了限制,但是这都是建立在审计人员或者精算人员的职业道德上的,实践看,不是十分可靠。看来新准则的简化处理很可能成为企业利润调节的新工具。个人认为为了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对于重要的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薪酬,精算利得和损失也应该确认为企业的其他综合收益。
职工薪酬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内容:
……另外,职工虽然没有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但未来不再为企业提供服务,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承诺提供实质上具有辞退福利性质的经济补偿的,如发生“内退”的情况,在其正式退休日期之前应当比照辞退福利处理,在其正式退休日期之后,应当按照离职后福利处理。对于辞退福利预期在年度报告期间期末后十二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辞退福利,企业应当适用本准则关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相关规定,即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实施完毕但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支付的辞退计划,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辞退福利金额。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和辞退福利以外的其他所有职工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包括长期带薪缺勤、其他长期服务福利、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和长期奖金计划等。
企业向职工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应当按照设定提存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向职工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受益计划条件的,企业应当按照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确认和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在报告期末,企业应当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确认为下列组成部分: 服务成本;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重新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
为了简化相关会计处理,上述项目的总净额应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辞退福利的披露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本年度因解除劳动关系所提供辞退福利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
【例9】承【例8】,甲公司应当在2×14 年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辞退福利的信息如下:本公司本年度因解除劳动关系所提供辞退福利为1 400 万元,期末应付未付金额为1 400 万元。
(四)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披露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性质、金额,及其计算依据。
报告范文
一、文献综述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薪酬问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设计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企业薪酬体系,可以吸引、保留和激励优秀人才,促进员工不断学习,适应社会环境的不断变革,从而强化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证明,薪酬分配对企业具有持久影响力,对企业员工起到内资啊驱动的作用,因此,设置合理的薪酬体系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做到科学的规划,谨慎的权衡,严格的贯彻。本文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对企业薪酬进行设计,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通过薪酬体系的构成设计,有利于企业提高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保证企业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价值增值。科学、合理和有效的薪酬构成设计有助于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使企业获得更强的生存发展能力,从而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
意义:对于现代企业来讲,通过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从而达到招聘和留住所需的人才,把人才配置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激励人才发挥聪明才智,人尽其才为组织创造期望的绩效。
三、研究方案: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文献分析法:本文通过整理、收集人力资源价值和薪酬设计的相关文献,提出本文研究的初步的理论构想。比较分析法:本文较多的采用比较分析法研究各薪酬理论和人力资源价值理论的异同点,以期从中找出最适合现阶段中国企业的薪酬设计思路和方法。
四、进度计划:
2014年11月25日资料调查
2014年12月5日论文起稿
2015年1月10日论文初稿转写完毕
2015年1月15日至1月26日论文经指导老师修改并提出审查意见后进行完善
2015年2月2日论文撰写完毕
【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开题报告】推荐阅读:
应付职工薪酬指南06-25
应付职工薪酬讲义11-23
应付职工薪酬管理制度10-29
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大题12-10
应付各种英语考试10-15
应收应付款项管理规定11-26
如何应付不同类型的同事12-08
职工绩效考核报告07-03
公司职工辞职报告07-08
铁路职工辞职报告范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