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的苦难作文(共11篇)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句话说明:只有磨难才能看出谁是将来有所成就的人。伟人与普通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他们如何看待苦难,就像一朵玫瑰,有人看到它的刺,有人却欣赏它的花。
一次苦难,可能会令你失尽所有,你可能会失去金钱、精力甚至鲜血,但无论如何,你都会获得时间的产物——经验。每经历一次教训,你就能尽量防止自己犯下一次错误,或者就算发生了,你也能大致预料事情走向,把握住自己的言行。
有人被苦难击倒,不愿爬起来,有人却振作起来,东山再起。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曾经身价百万,可在一次地震中,所有的财富化为虚有。后来人们在一家酒店里遇到他,原来他在那当清洁工,财富又一点点积攒起来了。
感谢生活中的苦难吧,没有它的磨砺,就没有现在的你。
作者:欧阳睿
妈妈赠言:
佛曰人世七苦 :生、老、病、死、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人生不长,不管哪种苦,妈妈希望你能从容面对,努力活成你想要的样子。就像现在这样:眼里长着太阳,笑里全是坦荡。
从学习理论的角度看, 与一般的个体学习、竞争性学习不同, 信息时代的学习更加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自主学习等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知识建构理论就是这种创新教育的一个有力尝试。知识建构性学习是在学生参与知识建构谈论、阅读权威资料、动手做实验、短途旅行、和专家交谈等一系列活动中, 学生逐步变化, 并最终形成社区知识的过程。它的基本思想认为, 培养学生知识创造能力的最直接的途径不是通过设计学习任务或活动, 让学生掌握领域知识或获得特定技能;而是把传统的以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为目的的学习转变为以发展学生社区内的知识为目标的知识建构;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是知识创造者, 而学习会成为知识创造的副产品。因此, 本案例把电子书包与知识建构理论结合起来, 选择四年级作文教学作为突破口, 力图进行一种新教学的尝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使用平板电脑及奇平台进行学习;学习和运用搜集、积累到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一些词句、诗句;学会修改作文, 并能给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能欣赏他人的作文;形成题材不限、文体不限的书面成果;对不同文体的认识、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文学作品的创作能力等文学素养得到提高。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不同角度了解和欣赏秦淮河, 并能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和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及运用网络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树立对明城墙、夫子庙等为代表的古建筑的珍惜与爱护之情;提高对中文写作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对象
此次教学对象为南京市白云园小学四年级2班的全体学生, 共30人, 男16人, 女14人。这个班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 在《科学》课程教学中就进行了基于知识建构理论的学习。经过近两年的锻炼, 他们对知识建构课堂的大体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提高了打字水平, 现在基本不存在打字问题;同时也掌握了许多网络操作, 并具备了利用网络搜索和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教学平台
在本次课题中, 我们以台湾奇公司设计研发的i Wonder Pack电子书包为平台, 其整体解决方案包括IRS教学互动系统、教学及学习内容编辑系统、后台管理系统以及平板电脑终端应用系统四个方面。
IRS教学互动系统, 即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实时互动系统。教师可以通过它给学生派发多元化的问题, 同时学生立即作答。学生作答完毕后, 系统会对答题人数、未答题人数、正确率等相关数据做出统计。更重要的是, 学生还可以利用它浏览、评论、修改其他同学的作答内容。
教学及学习内容编辑系统主要是编辑电子互动测验卷和电子书的系统, 在本次的知识建构课堂中基本不使用此功能。
后台管理系统运用最新的云服务管理概念及技术, 针对学习内容的管理、学习信息的发布以及学生学习记录的管理, 都有完整且配套的设计, 可让电子书包的应用在学校及机构型环境中使用得更加有效。此系统主要供教师和系统管理人员使用。
平板电脑终端应用系统, 主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学生的界面主要包括:学生书架 (由学习教材、评量测验、课外读物和影音书库四个方面组成) ;学习记录 (显示学生的上网记录、读书记录、测试记录等) ;我的书库;读书计划;我的写生簿和我的笔记本等模块。
在本次的写作教学过程中, 学生主要使用如下两个系统:平板电脑应用系统和IRS教学互动系统。
◎教学过程
本课题分为准备期、试用期、全面应用期、成熟期四个阶段。准备期始于2013年1月上旬, 于2月底结束。在这期间, 我们对小学生进行了关于平板电脑及电子书包系统的相关培训;为学生开通了电子书包的平台账号;初步拟定了教学方案并编辑了电子书《漫步秦淮河畔》。
试用期的教学活动从3月初开始实施, 到4月上旬结束, 共计5周。此阶段的写作主题定为“漫步秦淮河畔”, 教师于每周一开展一次教学活动, 每次两节课, 每节40分钟。下面简要介绍此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
1.第一周 (3.4~3.8)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课堂播放有关南京秦淮河、石头城的视频;派发一本名为《漫步秦淮河畔》的电子书到学生的书架, 此书包括有关秦淮河畔的视频、图片、诗词。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后, 学生以小组讨论方式提出各自的兴趣点, 发表自己的想法, 同时讨论利用平板电脑搜集素材的方法;打开电子书进行观看;学生利用周六日自行游览秦淮河畔周边的美景, 通过已讨论出的方法采集照片、视频等素材;同时, 上网搜集1~2篇有关秦淮河不同文体的文字作品, 并上传至IRS教学互动系统。
反思与分析:在知识建构课题中形成问题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 但这些方式都必须遵循知识建构12条原则之一的“真实的观点、现实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应该以接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问题为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这些接近生活的、真实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知识, 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意义。那么这些方式都包括哪些方面呢?加拿大安大略实验小学编撰的《Natural Curiosity》一书中提到以下几种方式:主题贴切学生生活;带学生到教室外面去;让学生相互大声地阅读;给学生亲身观察自然现象的机会;回忆先前知识;提供引导性的动手体验;回忆上次探究的感兴趣的相关问题或主题。
2.第二周 (3.11~3.15) :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IRS教学互动系统互相浏览、讨论其他同学已上传的照片、视频等素材以及不同文体的文字作品;学生说明自己所选的文字作品是哪种文体, 并分析其原因;根据自己的兴趣, 学生选择自己准备研究的文体, 有相同兴趣的学生分成一组, 共同建构对这种文体的共同认识。
反思与分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认知等, 形成自己对某一主题的观点, 整个学习社区会形成多种观点。但在此阶段, 有的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 不能顺利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时候,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个人的最近发展区, 单个指导学生, 通过某些问题来帮助这些学生找到自己的观点。但这类问题并不是一些一问一答式问题, 而是类似“你注意到了什么”、“什么让你感到惊奇”、“我们怎么做可以发现它”等引导学生思考的启发性问题。
3.第三周 (3.18~3.22) :学生持续改进作文提纲
教师活动:根据上周学生分组讨论的各种文体的大致内容, 教师针对不同小组的需要及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引入权威性资料。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兴趣点确定作文题目;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终端应用系统中的思维导图列出作文提纲, 并上传至IRS教学互动系统;小组内讨论作文提纲, 每个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提纲, 再上传至IRS教学互动系统;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的作文提纲, 全班进行讨论, 最后再修改、完善作文提纲, 上传至IRS教学互动系统。
反思及分析:学习不是孤立的过程, 学习主体间的沟通和合作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基于建构理论的教学设计中必须涵盖合作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策略, 通过学生间的交谈、合作, 丰富他们的假设并进行检验, 帮助学生用多重的观点来构建知识。
4.第四周 (13.25~3.29) :完成初稿并反复修改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对写作方法、技能进行讨论及比较;根据自己的作文提纲, 学生完成自己的初稿并上传至IRS。此次写作, 学生自选文体与内容进行写作, 只要主题和秦淮河畔有关即可。文体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游记、诗歌、研究报告及散文等;内容可以写人、记事、描景及抒情等;完成初稿后, 在IRS教学互动系统里相互浏览、评论、修改作文;根据他人的意见, 每个学生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师活动:教师以教师身份进入IRS, 对全班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修改等。
5.第五周 (4.1~4.5) :形成社区知识
师生活动:根据学生的进展和兴趣, 教师与学生共同决定是否需要为学生的作文附一些照片、视频和录音等;以及是否需要对大家的作文进行分类, 是否加前言最终形成整个学习社区的共同文化制品。此次的文化制品可以是:关于秦淮河畔沿线人、物、景等的电子书或班级画报等。
反思与分析:从表面上看, 在知识建构课堂中教师似乎只起到课堂组织者的作用, 事实确实是这样吗?实际在知识建构课堂, 教师不仅作为课堂的组织者, 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由于理解问题而需要教师指导的时刻, 记录及思考学生的问题和观点, 指导学生运用权威性资料, 推进学生进入“设计模式”, 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他们的观点以及为学生建立心理上安全的文化氛围等。
◎总结
本教学设计基于知识建构理论, 以平板电脑和i Wonder Pack电子书包系统为平台, 在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考虑到了平板电脑的移动性与多媒体性, 另一方面又充分尊重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同时重点强调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和互动性。高互动的目的, 在于创造无障碍的互动环境, 并提升师生间互动的质量。电子书包的使用提供了这样的互动环境, 真正成为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信息助手。
陈应松深知“苦难只成全了作家的作品,却苦煞了生活的人们”,暴露生存的苦难并不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知识分子所应坚持的创作姿态。他的使命是指向现实本身,以一种悲悯的情怀去体谅笔下的人物,塑造理想的人性光辉,以知识分子的姿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期望以此引起对疾苦的他救和自救。这也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所应该具有的现实主义精神,正如陈应松自己所说:“生存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我们的小说必须要有现实主义精神的观照,而不仅仅是写作手法。书写这样艰难而神奇的生存,必须有理想和浪漫的激情”[2] 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探索灵魂真实的现实主义”,对现实深切地关照,进而深入人物内心和灵魂,保持一个作家对“想象”和“真实”的真诚态度和理想激情。
是什么导致了乡村苦难?对于真诚写作的陈应松来说,是艺术文本中的现实背后的真实性问题;对于苦苦挣扎的底层人民来说,却是现实而根本的问题。陈应松对苦难的叙事夸大而不夸张,他有意识地避免把“苦难”戏谑化、妖魔化、狂欢化。深入文本我们可以发现,苦难并非偶然和天意,而更多的是由互为因果的恶劣环境、扭曲的人性和沦丧的人伦共同酿造的悲剧,文化和社会体制中的负面因素与苦难的发生具有必然的联系。
《狂犬事件》中,狂犬进村看似偶然,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刺激因子。忘乡村封闭宁静安稳的表面背后隐藏着的是人性的荒漠化和思想的愚昧、落后、野蛮,长久积蓄的所有的问题早晚都将爆发。两只疯狗就像是闻到腐肉气味的蚂蚁,不管它们进不进村,村庄都已经溃烂并慢慢腐化,只是这一蜇,就把光鲜的皮面给蜇破了,里面的脓水便流了出来。村庄的阵痛正好可以将一切糜烂的现实和生存的苦难暴露出来,一切暴力、野蛮、无情和麻木都将遭到打击和破坏。无论是汤六福与赵子阶的对立还是郭大旺与赵子阶的瓜葛,都反映了农村基层政权与人民的心理矛盾和利益冲突。溃败无序的乡村政治不仅没有对人们的生存苦难进行深切的关注和反思,反而将苦难与“人”一起作为敌视绞杀的对象,成了矛盾激化的导火线和苦难加重的催化剂。
在陈应松笔下总是有这样一些乡村基层干部——作为在贫困疾苦中同样备受煎熬的一群人,他们深切理解和同情村民的疾苦,也强烈渴望着村民能够脱贫致富,然而他们却始终无法真正融入人民群众的队伍中。他们的同情不过是来自于作为贫苦农民的自我身份认同,而作为政治权力的代表,他们在治理模式中常常采用“以暴制暴”的办法,机械地传达和执行上级的政治任务,这正是乡村政治的一种真实现状。
在《猎人峰》中,当白云坳再次响起爆炸声后,对混乱无序的治安和愚昧麻木的村民痛心疾首的文寇所长决定“狠狠地整死他们,把他们整服,不是挖出一个凶手来就了事,是要为以后别再走这趟地狱路”,他采用的方法竟是用测量身高体重的机器来作为“测谎机”逼人招供,不但没能抓出凶手,反而“吓翻了六个人,两人小中风,一人完全疯了”。治暴缉枪的专项斗争更是将猎人家族与乡村政府推向了尖锐对立的处境,最后以一伤一死告终。一开始禁止村民滥捕滥杀野生动物、极力保护野猪的乡政府,突然命令白家制造“阎王塌子千斤榨”,不光要捕杀野猪还要搞野猪养殖。违法捕杀和出售保护动物的白中秋造出了这“阎王塌子千斤榨”,不仅免了牢狱之灾,还喝上了给自己的庆功宴。后来,这猎具不仅没能将野猪砸死、捕获,反而葬送了崔镇长自己的儿子、白中秋的哥哥白大年和无数生灵的性命。愚昧麻木的不仅是这些受尽苦难的村民,连政府也荒诞如此,他们对村民可以随便恐吓,随便施加暴力,时而笼络,时而敌视,朝令夕改,混乱无序,根本没有把村民当“人”看。
陈应松在作品中反复强调人性和兽性的纠缠,人和兽的对立象征着人自身的矛盾,这种矛盾正是造成苦难的根源。当文寇脱下派出所所长的制服后,和村民的矛盾即刻消解,并且成为对乡村苦难的反思者:为什么神农架什么都没有了而只剩下泛滥凶猛的野猪呢?因为人已经丧失了人性,甚至连兽性都没有了,“牲口一天也有两个时辰是人啊”,都还有思想有感情呢,而人却一点温情都没有,反复和野牲口和自然作对,欺凌它们,于是山也发怒反抗了。所谓的“天灾”不过都是“人祸”,因果报应之说虽然有点像是精神的安慰,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无止境,人类的灾难确实也将无止境。人性最重要的特质是“理性”,如果失去了这点理性,盲目地对待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将承受这种破坏性带来的后果。
人不仅和自然作对,而且还和人自己作对,人性在贫困、欲望和权力等面前残忍冷酷、扭曲沦丧,造成了各种辛酸苦辣的苦难悲剧。一位母亲含辛茹苦把五个儿女拉扯大,她是全家人幸福的支撑,当她生病倒下后,因为无钱医治,儿女们渐渐感到她不仅是沉甸甸的负担,而且还威胁着自己的生存,出于孝道和责任照顾了一两年后终于说出了“把妈搞死”的话,连最善良最有孝心的青香也听任了毒死母亲的行动。不能说一开始儿女们就想着要抛弃母亲,更没有想要毒死她,他们也尽心尽力地侍奉守候,轮流给母亲换洗、刮痧。可是到了后来,母亲不断的高声叫喊刺疼了儿女们的神经,五个家庭一文不名,在严峻的现实生活面前,责任和孝道以及全部人性的光辉都黯然失色。
nlc202309030100
在这里,生存的苦难和人性的扭曲互为因果,苦难本身既是悲剧的结果也是悲剧的原因。这不只是神农架的现状,更是整个人类的现状,整个世界都已经处于疯狂的边缘,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平原还是高山。这就是余金贵、程大种、齐细满他们努力逃脱乡村进入城市后又盼望着回到神农架,始终无法摆脱“离去——归来”的宿命的根源。
在陈应松笔下,即使是血腥和暴力的描写,也还尚存温婉,洋溢着诗情,因为他对笔下人物还存着美好的期望,他总是在反思苦难之后努力寻找超越现实苦难的途径。然而,正如张艳梅所说:“这种超越的指向不是抵达宗教,而是回到人自身,穿越兽性、人性和神性,发掘生命自身的丰富性和整体感,寻找灵魂的永恒支撑。”[3] 陈应松没有将救赎的道路诉诸于最具有超越性的宗教信仰,这或许就是他有意识地向现实靠拢的体现,因为宗教的救赎在世俗中国已经越来越没有可能性。“现代文明重物质而轻精神,在精神文明中又重理智而轻道德”[4],这就是当代作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最大的艺术困境,于是他们纷纷摒弃了对宗教的信仰,在传统的社会结构崩溃之后也放弃了对伦理道德的期望。
在陈应松那里,由于生活的目的不在生活过程之外,在精神上超越现实苦难就不是借靠宗教之类的外在力量,而是转向生活本身,人本身。无论如何,作家所能选择的唯一态度是和笔下人物一起正视、隐忍、体验,并善于发现底层人民对苦难有意无意的超越时身上所体现的那种人性光辉,而不是像上帝一样居高临下地给予光明和出路。陈应松说:“我们写作,不是要对某时、某人、某地、某事作简单的同情或评价,我们是要写下我们自身对命运的发现,写下人类生存的理由。”[5]
伯纬、金贵、宏大顺、端加荣、白椿和齐细满等都是陈应松笔下淳朴善良、老实本分的人物形象,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渴望人间的温情,坚守人性的本真,努力寻找精神的皈依,于是苦难在他们那里便在精神层面得到了或多或少的超越和无形的消解。他们明白自己的命贱得像根草,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他们更苦的人,但他们依然就那样活着,他们已经具有了草一样顽强的生命力和天然的适应力,不管穷到什么程度,他们总能适应,而最关键的是他们能够直面生活的苦难,对幸福的生活依然抱着一丝的希望,生活在他们看来还是有一些值得留恋和追求的东西。余金贵的幸福是收获大片金黄的麦子,赚钱娶一旦,找回娘亲(《望粮山》);端加荣的幸福是通过自己的双手开垦出属于自己的田地,摆脱掉前夫的折磨,与相爱的洪大顺组建一个自给自足的家庭(《八里荒轶事》);齐细满最幸福的事还是像山里的白云一样宁静自在地生活(《像白云一样生活》);程大种始终忍受着痛苦努力赚钱,希望回家后孩子能上学,和妻子过着平淡的小日子(《太平狗》)。虽然生和死都一样,死了后魂魄还在神农架这块大地上,“棺材是另一个子宫的母亲,是大地母亲的子宫”,重新回到“子宫”也是幸福的事。但阳世间毕竟还是比阴间好点,“阳世间有女人,有温暖,有亲情,可以来回走动,看日落日出;看鸡上架,狗连裆,看妇人哺乳,少女唱歌跳舞;看小娃出生,老人过世,起新屋,娶媳妇,庆丰收,过大年”。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为生活人为设定某一个终极目标,不能把生活看作是离开现在正在进行的事情向某种东西的运动才有意义。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生活的希望也在于生活本身,苦难并不能完全取代生活,这是最简单的最朴素的道理。当白椿的眼珠被大伯白大年麻木无情地挖去之后,他便开始认真地思考“怎么活”的问题以及活下去的理由。这不只是一个在生活中受难的人面临的困惑,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法避开的问题,“莫非每个人不都是在生活中受难吗?生活中有多少值得赞美和回味的?生活从来就不是享受,生活是隐忍,生活是干吞药片,生活是令人发疯的苦刑”。“怎么活”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个问题,然而这是一个难以得到满意的答案的问题,所以“不要想很远的未来”,“怎么活”就不是一个问题,不用试图去解答,“生活是能包容一切的”,不用去抱怨,不用诅咒和号啕,苦难在生活中算不了什么,都会消失在过往的岁月中,只要咬着牙忍一忍,那就活下去了。
这里,苦难是一个关于全人类的寓言:生不是死的对立面,活着不是对死亡的反抗和恐惧,而是对苦难的嘲笑,对命运的抗争。人活着就是对生活自身的否定,要把对充满痛苦的生活的憎恨变成实际行动,那就坚强隐忍地活下去。不管好歹地生活着,绝不向死亡屈服投降,就是对自身命运的一种反抗。人活着不就是要承受西西弗斯式命运的考验吗?正视生存苦难,默默担当隐忍,这是陈应松作品中的底层人民甚至整个人类生存下去的唯一选择。正是对苦难的这种有意识的正视和超越使得陈应松笔下的人物不再是苦难的负载者,文本故事也不再是关于苦难的闹哄哄的戏说和忸怩的作态,也不是作家本人自娱自乐式的无奈和无谓。
对现代物质文明,陈应松显然有种排斥和不满的情绪。神农架不只是陈应松寄予希望的精神家园,还是民风淳朴、怡然自足的现实生存场景,然而在现代物质文明的冲击下,各种各样的欲望、邪恶的因子也随之进入,传统的文化中的负面因素被激发导致了生存环境的恶化、伦理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扭曲,于是人们再也不能像白云一样生存下去了。经过一番痛彻心骨的反思,陈应松虽然有些失望,却没有绝望,依然对人性的回归怀着殷切的希望。
“人一天中有两个时辰就是牲口”在作品中被反复言说。人既有人性也有兽性,两者也在不断地转化,人性在扭曲时便跟牲口一样残忍无情,人性和兽性的交缠和冲突往往导致苦难的扩大。回到人性的本真,保持人性光辉不仅是作家对笔下人物的一种希望,也是笔下人物在苦难中能够真正做到隐忍和自救的唯一方式。人性的回归不是对欲望的放纵和对暴力的渲染,不是对原始生命力和本能的张扬,而是意味着对人作为人的那些良善的品格的挖掘和再现。“人异于禽兽,几希?”几希者,就是那么一点点的温情,即我们平常最爱讲的“人情味”,是伯纬一次次把死人从车祸现场背回去的执着态度,是洪大顺与端加荣生死相扶的责任感,是齐细满救青羊于父亲铁钩之下的不忍之心,是金贵姐姐对金贵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是一旦对金贵山盟海誓般的爱情。
nlc202309030100
陈应松并没有停留于苦难的表面,也没有仅仅满足于在苦难的语境中去图解人的生存状态,一味地批判或反思,而是通过苦难与生命的博弈来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和精神的最终归宿。正是这种切实的关怀态度,这种对人性的终极体验,对超越人生困境的努力,成了陈应松借助想象力达到审美升华所应有的那种规定性,这种对精神价值指向的坚定态度,保证了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苦难能增强人的承受能力,更能激发人的创造能力,这是一个早已存在的的文学论题。而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审美,美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人生的幸福美满,苦难具有深刻的精神向度和人生质感,表现生命的本质,产生出艺术美感,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因此,文学产生了不思量自难忘的苦难情结。”[6]这段文字说明了苦难与文学的关系,说明了苦难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的原因。当代文学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敢于直面现实的苦难和焦虑,“如果一颗心正滴着血,那就应该无情地扒开它,直至找到最深的伤口——这样的文学才能让人流泪”[7]。在20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中,崔宜明曾指出:人文精神的丧失,在文艺创作上的最严重表现就是想象力的丧失。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传统现实主义的一种错误倾向——“机械反映论”,想象可以说是文学的本质。然而真正打动人心的创作始终指向的是现实生活,过分虚构苦难的故事就很可能变成一种忸怩作态,成了吊儿郎当的戏谑。神农架的苦难给陈应松带来的创作灵感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神农架成全了他全部的想象力,然而陈应松并没有沉溺于苦难的叙事中,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的状态。苦难既是一种想象,也是一种真实,是对底层人民生存现状最真实的展现。
陈应松对笔下人物始终保持着温润的人文关怀,从关怀人的生存到关怀人的灵魂、关怀人的价值追求来超越自己写作的立场,将小说的虚构性和生活的真实性有机地融合起来,体现了对九十年代以来的“人文现实主义”[8]的自觉追求和努力坚持。他的小说既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又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所谓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知识分子独立叙事的程度和力度,看它能否和物欲横流的社会划开界限”[9],于是他能够找到自己的内心,并通过语言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不甘混淆于其他社会角色。人文价值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其否定性和批判性。陈应松强烈介入现实的激情和勇气,批判和反思生活创作态度,面向底层的独立的价值立场,正是这种可贵的人文精神的体现。用贴近大地的真诚姿态写作,关注底层人民生存和精神的双重困境,对苦难不回避不遮掩,对人物同情理解关怀,对现实和人性进行深刻的批判,也是他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一种坚持。可以说,“人文现实主义”是陈应松近十年来底层创作中最基本的精神内涵。
陈应松并没有停留于苦难的表面,也没有仅仅满足于在苦难的语境中去图解人的生存状态,一味地批判或反思,而是通过苦难与生命的博弈来追问人生的终极意义和精神的最终归宿。陈应松在近作中往往通过虚实之间的张力来完成其艺术构思,在对现实苦难的想象和反思中超越苦难,在创作的激情中对否定苦难,采用现代小说象征化的创作手法来完成“苦难叙事”。这种创作方式既不同于浪漫主义狂欢式的抒情,也不同于写实主义的平面直观呈现,对于一时一地一事一人的描写已不是主要目的,小说的根本意义在于对全体人类的生存境遇、精神品格的挖掘。故事情节的荒诞神秘离奇,人物命运的尴尬悲苦无奈虽然构成了陈应松小说的主要格调,成了神农架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苦涩意象,但人性潜在的痼疾和内在的痛苦,却是真正属于全人类的一种真实现状。精神的皈依对人来说,或许永远只是一个诗意的期待和善意的谎言,唯有直面现实生活、回归人性良善才能真正实现超越的可能。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1]周水涛:《论农民工题材小说——关于底层叙事的差异》,《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
[2]李云雷、陈应松:《“底层叙事”中的艺术问题》,《上海文学》2007年11期。
[3]张艳梅:《从底层文学的文化立场看陈应松小说创作》,《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05期。
[4]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页。
[5] 陈应松:《世纪末偷想》,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6]刘俐莉:《苦难叙事与20世纪中国文学》,《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7]王晓明、张宏、徐麟、张柠、崔宜明:《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危机》,《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
[8]於可训在《小说界的新旗号与“人文现实主义”》中将九十年代小说界出现的种种新旗号,如“新体验小说”、“文化关怀小说”、“新状态小说”、“新历史小说”等,所集体显示的具有“人文”特质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或创作潮流命名为“人文现实主义”,《文学评论》1996年2期。
[9]吴炫、王干、费振钟、王彬彬:《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读书》,1994年第6期。
一个学期又要过去了,匆匆忙忙而我却在这个不经意的时光流逝中感悟到:苦难也美丽!当周曦的第一缕阳光穿过云层,照射大地时,我们早已在教室里朗读课文,背诵名篇,古有仲尼厄尔做《春秋》,今有陈景润夺数学明珠,而生活在同一蓝天下的我们,又留下了什么?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有顽强奋斗的精神,还有美丽的苦难!多少次在泪水中展望未来的到来,多少次在为一个数字题而反复演算,又有多少次,在习题中总结……这些苦难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苦难是什么?苦难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的,是受到宫刊的《史记》,是披阅十载的《红楼梦》……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忍受苦难,经历过苦难的人,然而我看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坚忍不拔的毅力深深的打动着我,张海波自学完成大学课程,超越自我的品德让我敬佩,他们是最美的人,是让我敬佩的人,我在心中不由下了决心,经受住苦难,阳光总在风雨后。苦难似那高耸的山峰,想要翻越它,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苦难以那轻柔的水,要想跨过去,需要有理想的翅膀。苦难也是我必需所拥有的,他会使我更加地强壮,苦难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着我们去往幸福的彼岸,人生不仅需要安安静静的秋月,也需要蓬蓬勃勃的春天,热热闹闹的夏天,人生不仅要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豪迈,也需要兢兢业业的耕耘。
微笑着,却也想起生活给了我们太多苦难,我们埋怨生活,却也最终拥抱了生活,并感恩着生活。若是,大海失去阻挡我们前行的巨浪,就失去了海水独特的一道风景;沙漠失去卷走我们的沙尘暴,沙漠也就不再充满神秘;黑暗中如果没有障碍,那又怎么叫得黑暗呢?穿过黑暗后的光明,是否又格外刻骨铭心呢?
于是我们经历着苦难,也迎接着黎明。纵观古今,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克服艰难险阻迎来光明的奇迹:我们看着司马迁忍辱负重,在逆境中拼搏,在思想的世界里努力奋斗,遭遇宫刑曾多次想过放弃生命,他的一生满是坎坷,尽是苦难,但他挺过来了,终成《史记》,成为通史开创者;海伦凯勒虽然不耳聪目明,但是却意志坚强,在逆境中逐渐成长,尽管生活苦难,充满坎坷也重未放弃,终是成为了为世人称赞的作家。
释然,我们决定接受苦难。终是被苦难阻挡前进的步伐,也终是在苦难中成长、苦难中收获……于是我们在风雨中闯荡,在风雨中成长,最终也拨开迷雾看到彩虹。于是我们终成长,也终欢笑。
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慵懒顽皮的加菲吧!虽然你在他身上找不到腰,看不到一根骨头,但是他那双宛如宝石般的双眼却格外引人注目,因此乔恩特别喜欢他。
这样的日子是很美好的,但也持续不了多久。有一天,乔恩外出回来,加菲急匆匆的从房里跑出来,连忙望望乔恩有没有带好吃的东西回来。可是当他走出房间之后,却心里一震,乔恩并没有带好吃的意大利面回来,而出乎意料的是,乔恩竟然带回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猫。这只猫拥有着与加菲相同的蓝眼睛,但是他的嘴巴小巧玲珑,身材比加菲苗条的多,一对毛绒绒的小耳朵是那么的.可爱。加菲不禁有点自卑,但最主要的不是这点,而是在几天后他发现主人乔恩对他起了偏见,这真让他悲痛欲绝。有一次,他正照着他最喜爱的镜子时,突然发现自己胖得如同滚圆的肉球。胖嘟嘟的身体上除了骨头以外其它全是脂肪,能称得上是数不胜数。他发誓一定要找到一个全新的自我。于是决定离家出走了。
在离家出走的第一天晚上,加菲就为找睡觉的地方而着急。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了一个小巧的窝。加菲很不客气的躺了进去,夺得了小窝。当窝主杰瑞回来后,看到自已精心搭造的小窝被人夺了之后,刚想破口大骂,但他还是及时止住了,因为他听到了加菲痛苦的诉说。从此他们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通过杰瑞对加菲的魔鬼训练,加菲的身材一天一个样,最终变成了一只既苗条又温顺的小可爱猫了。
关键词:《约伯记》,《圣经》,苦难,生存哲学
“苦难是无故的”, 似乎形容《约伯记》中的约伯无不恰当。约伯经受了苦难, 但最终约伯见到了上帝。在与上帝一番对话之后, 约伯的正义瞬间瓦解, 剩下的只有如经书四十二章中所记述的悔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 约伯自身的遭遇在圣灵显现的一刻豁然开朗。在圣灵面前, 无论是他的虔诚或他的背叛都毫无意义, 留下的只有上帝的无所不能和人类的卑微渺小。然而可能就连约伯都没有想到, 在自己看到天启之光的那一刻, 背后的阴影即将笼罩全人类。
究竟是谁承受了“无故的苦难”, 恰恰揭示了《约伯记》的崇高悲剧意义所在。诚然, 受苦的是约伯, 但在上帝显形的那一刻, 苦难完成了一次崇高的交接。在这之后, 承受苦难的是全人类的灵魂。约伯提出了问题, “什么是神义?人和上帝之间有没有沟通的可能?”这样的问题在约伯受难时困扰着约伯, 他看不清自己的信仰是否遭到了命运的践踏。但上帝在约伯面前出现了。当上帝作为一种在场, 这种在场本身就是一种最圆满的解释。然而当之后的人类受难时也提出了和约伯同样的问题, 不同的是, 之后上帝一直是缺场, 无一例外。在《约伯记》中, 即使约伯的苦难是无故的, 但上帝和撒旦的打赌也是因约伯起, 上帝在约伯面前的显形也是因约伯终。而除了约伯之外的每一个人类, 当我们怀疑苦难是因何而起时, 当我们怀疑自己是否触犯了终极的正义之时, 又有没有一个上帝出现, 告诉我们这个问题哪怕是有所指的, 没有。当我们同情约伯时, 我们之所以感到一种苍凉之感, 是因为我们与约伯不同, 约伯得到了神的启示而我们没有。约伯和神的对话在我们看来所答非所问, 我们无法从中体会约伯所体会的神义。《约伯记》表现了苦难, 但真正体现其悲剧性的是其昭示人类苦难的能指的链条被切断了, 一切对话在这里统统无效, 只因为上帝的缺场。如康德在《论神义论中一切哲学尝试的失败》中谈到的那样, 用哲学阐释的努力, 在这里统统失效。如果没有上帝开头结尾的两次在场, 约伯如在命运洪流中风雨飘摇的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他不过就是一个虔诚的倒霉鬼而已。但是正因为上帝的两次在场, 约伯之后的我们没办法否认神义, 但又无法用形而上的方法说明。仅仅因为在我们之前, 有一个耐心的约伯。
美学史上第一个悲剧定义出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 具有各种悦耳之音, 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 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然而在这段朴素的定义中, 亚里士多德对“命运”只字不提。可见在希腊时代, 人类对悲剧的认识早已超越个体命运的认识。个人命运的沉浮是个体的偶然的, 而这种“行动的模仿”是集体的和必然的。一方面而言, 这种集体的必然的“行动的模仿”构成了悲剧乐章的音符, 而另一方面而言, 这种悲剧模仿的集体性和必然性更是构成悲剧乐章的动机。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定义中, 这种动机就是悲剧之所以为悲剧之所在, 亦悲剧性。这种模仿意义上的重复的被洪流推动的集体命运就是悲剧。埃斯库罗斯的《奥列斯特》模仿的是母权制与英雄时代的父权制斗争失败时人类的命运。奥列斯特最终胜利, 但最终失去了双亲。父权制最终胜利, 但流了多少人类母亲和妻子的血。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模仿的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性。即使人性暴露出了很多弱点, 但仍有勇气追求美好和崇高。但在这种崇高之上, 仍有一种超越时代的矛盾把人物推向幻灭。丹麦王子虽然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是一座监狱, 要使自己承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并且往往感到人生的屈辱、恐惧、彷徨乃至于绝望。但在他心灵的深处, 还憧憬着美好的人生。即使能认识到“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哈姆雷特也不免走向灭亡。这又代表了多少文艺复兴时期人类的命运, 即使认识到了人类是伟大和渺小的人类, 也无法避免流血。认识却不能改变, 看似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模仿, 但确确实实是必然的。《约伯记》更是如此, 面对苦难与面对苦难时哲学的失效都在人类的历史上反复模仿。而有时甚至我们会对约伯羡慕不已。约伯得到的最终是在场的天启, 而我们最终获得的是缺场的神义。
苦难是无故的, 但无故的并不等于是坏的。虽然苦难是令人恐怖和绝望的, 但这种恐怖和绝望绝对不是苦难的核心, 也不是悲剧的主题。苦难对于约伯而言是实实在在的, 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实实在在的。钉子扎到身体会痛, 电击会使你感到麻木, 人遭枪击必流血;在精神上的苦我们承受得比约伯还要重, 我们伴着精神的漫漫黑夜, 孤独地忍受着造物主的缺场, 而转眼又是一个世纪。《约伯记》中最深刻却最隐蔽的哲学问题便是约伯的“生”:约伯是活着见上帝的。大象无形, 如果拨开上帝的形式层面, 我们可以换个方式说:约伯是活着见到神义的。反过来说, 《约伯记》中的唯一明确的神义就是活下去。见到上帝的方法有很多种, 但作为约伯——活着的人类——就是像约伯一样活下去。
妈妈赶紧打电话替我向老师请了假,急匆匆地带我去医院看医生,然后拎回了一大袋花花绿绿的药,什么胶囊啊、药片啊,把我的眼睛都给看花了。一进家门,妈妈就替我倒了水,让我服下两粒大药片和一粒红胶囊,外带8粒藿香正气丸!妈呀,一大早的,就得吃这么多药。可谁让我是“病号”呢,真命苦呀!可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只能吃了!
吞药片可真要命,几口水下肚,药片好不容易咽下去了,嗓子却被划得生疼。那胶囊呢,粘在我喉咙里,上不来又下不去,难受得我直想吐!至于那小丸子嘛,顽皮地躲到我舌头下面,弄得我满嘴发麻……
不过呢,因为我成了“病号”,一家人都向我献“殷勤”。爸爸给我讲故事,妈妈特意为我炒了平日我最爱吃的菜。可惜,满桌的美味佳肴,对我全没了诱惑力,我怎么也提不起胃口。我的舌头好像失灵了,只尝得出咸啊淡的,鼻子也罢工了,根本嗅不到任何味道。白费了妈妈的心意!
因为鼻子不通气,我连睡觉都得张着嘴。在学校里,怕传染给平时一起玩的好朋友,我只好离他们远远的。
都怪这该死的感冒,像恶魔一样缠着我。害得我吃药遭罪,吃饭没味,睡觉难受,远离朋友,什么时候才能度过这苦难岁月啊!
苦是最杰出的艺术家,雕刻着每一个灵魂,或懦弱,或坚强,或胆怯,或无所畏惧······国学大师文怀沙,曾被癌症折磨于病床,一天他疼得不得了,可他又“突然笑起来”,他想“这个痛苦可以承受”想“我还活着”,后来,他悟到“我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尝到你们所认为的痛苦,”还说“幸福就是对痛苦的认识”并写下这样的诗句“难得此生为苦行”。在病痛痛苦面前,文怀沙磨练出了乐观积极的意志,心态。拥抱苦难,以飞蛾扑火般的勇气,换得永恒的光明。
苦是永不褪色的回忆录,记录着大大小小的琐事。回忆过去,或许会发现,停在记忆深处最清晰的往往不是那些美好日子,而是所谓的“苦”日子。第一次摔倒,第一次被责骂,第一次被怀疑······当时觉得无所适从,怨天尤地的时间,难熬的每一分钟,现在何尝不是最珍贵的记忆?其实又有什么大不了,拥抱苦难,才能看见它身后散发的万丈光芒。
苦是最懂人心的智者,它不发一语,却能触发人心底最大的勇气。高考,进职考,人生看不清的勇气。被考试充斥了的人生,在这连往日人们最不屑的服务员一职都需要竞争的社会,如何不让人感叹一声“苦”?但无苦何来甜?没有竞争怎会有凌于他人之上的自豪感?没有付出怎会有年老后回顾一生的欣慰?上帝说:“人生来有罪,人生来便应受苦。”而人生本就是一场关于“苦”的修行。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苦是成功的奠基石,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拥抱痛苦,以盼望的心态,笑对痛苦,直面人生。
一九三九年三月,日本侵略中国,芦沟桥事变的第二年。
“哦,刘英,你早抱回来了,怎么不跟我早说呢?”“我还觉得你和我想得不一样呢!”“阿巧,是咱的好邻居,我一定同意!”在汉水江边的一座小城镇里,镇上有一个小钟楼,钟楼上古老的钟又安详地响了十二下,大家都静静地睡了,在呼啸的江涛声中睡得又香又甜,
昏暗的早晨,阿雄又迎着汹涌的江水出船,刘英也忙里外忙,缝缝补补,分着黑面包,还不时地望着七张宁静可爱的小脸。她叫醒这些小不点。
“咦,阿姨家的小弟弟怎么在这儿?”懂事的大孩子说:“孩子,你阿巧阿姨去做工,孩子留在家里住几天。”“不,不行,我还天天吃不饱,连他们一起就成九个人了,都饿着肚子。这样会饿着小弟弟的。”一个小女孩着急地说。“哦,孩子们,阿巧阿姨死了,我们不挺一挺,两个小弟弟就会挨饿,要被冻死了,你们愿意吗?”“我们会挺过来的,有爸爸,妈妈,还有我和弟弟妹妹,我明天就和爸爸一起干活,让小弟弟吃饱!”
岁月真是折磨人,刘英把用仅有的鱼骨做出的汤倒进杯子里,喂给宝宝,他们终于喝了下去,不哭了,咯咯地笑了起来。孩子们高兴得直亲他俩的小脸,刘英紧缩的眉头也放松了,慈祥地抚摸着一颗颗紧挨着的小脑袋。
刘英高兴极了,眼里充满了欣慰的泪水。可高兴过后,她又忧愁起来,鱼没有了,黑面包也剩下几块了,孩子们和大人也许能坚持过去,可小孩子没有奶,黑面包啃不进去,怎么办呢?听着床上的啼哭声和乖哄声,她焦急地一遍又一遍地翻着装鱼的袋子,可只有吃得干干净净的鱼刺和啃得一空二白的野果子,唉!世道捉弄人,有什么办法呢?刘英只好一次又一次对着观音菩萨许愿,祈求全家能吃饱!
冷酷无情,令人恐惧的冬天来了,三个孩子在日本化学部队放的毒气中先后病倒。孩子们往往折腾到深夜,本已疲惫的刘英只好含着泪水,哄着孩子。
一天,两天——一个夜晚,两个夜晚——
“当,当,当——”钟楼上古老的钟又发出了声音,这一次的钟声不再充满悲哀,而是充满快乐,孩子终于醒了,孩子终于退烧了!全家人高兴得几乎各个泪流满面,尤其是刘英。可是当古老的钟声响到十二下时,欢喜又变成了悲哀,高兴的泪水又下子变成了痛苦的泪水。她——刘英,一个慈母,一个贤妻,终于倒了下去,一切都在浓浓的爱中运行:母爱,真爱。再也没有任何东西能胜越这两种“爱”。
“刘英,刘英,快醒醒!”“母亲,母亲!”孩子们和阿雄都摇晃着她的身子。
风吼得更狂了,火苗跳得更猛了,它们好象都被这种爱感化了,都想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换这种母爱,这种真爱。
又是一天,两天,又是一个晚上,两个晚上……“母亲,快醒醒吧,你怎么还不醒啊?”阿雄也边想边抚摸着刘英粗糙的长满老茧的手。“菩萨啊,求你了,快显灵吧,你怎么这么残忍,让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的生命短暂地消失呢?我们都需要她呀,祈求你了,菩萨!”说着,他便在观音菩萨的塑像前晕倒了。
“当,当,当——钟楼上古老的钟声又敲响了……
关键词:悲剧 戏剧 心理学
一 “独行者”的悲剧美感怀
悲剧美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以古希腊艺术为例。古希腊艺术就完全符合这种审美情趣。普鲁士美学家温克尔曼对于古希腊艺术,尤其是古希腊雕塑就有这样的评价:“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古希腊艺术无疑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不管是文学上的古希腊神话,还是古希腊雕塑,或是古希腊戏剧,都完全符合这一“完善的美”的美学要求。
古希腊戏剧——古希腊艺术中璀璨的明珠,就以卓绝的悲剧成就辉煌了几千年。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等三位卓绝的悲剧作家留下了至今仍称得上绝佳之作的剧本。比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其博大而深沉的悲剧美就让人无比沉醉。
《俄狄浦斯王》中的主角俄狄浦斯就是一个充满悲剧性色彩的人。先抛开宿命论悲剧的特点不论。单说它在美学上的特点。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都是孤独的、寂寞的。俄狄浦斯是、普罗米修斯是,身为女性的美狄亚也不例外。他们无一例外都在外界的不理解和质疑当中,甚至连他们自己也充满了对自己选择的质疑,这种不认同感的强烈,正是其悲剧性的根源之一。
更广泛地来说,人为什么会对这种悲剧性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孤寂在人类存在状态中的绝对性,同时也能意识到人类对孤寂的不甘;并由这种共同的不甘带来进一步的激励与启示,从而进入深层次的审美感受。每一个个体的存在状态从绝对意义上讲都是孤立的,人类必须依靠特定的符号系统来并不那么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无法直接进行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交流,所以人们也容易沉溺在孤寂的悲剧美中。
二 完美自我的代偿机制
人沉溺在悲剧美当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当观众产生代偿心理的时候,另一种是人在获取关注和自我缅怀的时候。
先说第一种。当观众产生代偿心理的时候。一个悲剧性人物无疑是拥有无比魅力的。这个人物的孤独与寂寞是他身上悲剧美的重要来源。一个能够承受孤寂,并且在孤寂中走向人生高峰的人物是观众心中理想的英雄形象。因为这种人物反映出他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力量有着克服一切困难的神奇作用。人们渴望自己也成为拥有这种心灵力量的人。这就是观众经常具有的代入感。
为什么人会形成这样的代入感呢?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完美的理想自我存在。这个自我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能够自我完善,用自身的力量(尤其是精神力量)来弥补自身的缺陷。而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与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自我是存在巨大的差距的。因此,人会产生对心目中完美形象的崇拜,这种崇拜就是对理想自我的追求。
通常,人们所崇拜的对象趋于完美,能够独自解决普通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独自承受普通人所不能承受的苦痛。这反映了观众对于自身的渴望。而这种完美的、无所不能的人物要想具备这种完美而无所不能的能力,又必然有着悲剧的人生。这也更加符合人类自我区别他人的愿望,增加自我认同感,即“我是与众不同的”。
我们在无数的经典剧作里都能找到这样有着强大精神世界却命运多舛的人物形象。比如《屈原》中的主人公屈原。在品格上,屈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悲天悯人的无上情怀;在能力上,屈原拥有无人可比的学识,震铄古今的远见。然而这样一个无限趋近于完美的人物在心灵上却是孤寂的,他的美政思想无法得到其他人的认同,但是他还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苦修精神。不可不谓意志坚强。
当观众在看到这样的人物的时候,不自觉地产生崇拜与渴望。崇拜这种自身无法达到的高度,渴望自己拥有这样的完美。这个时候,悲剧性不再成为避之不及的蛇蝎猛兽,而是成为了强者的证书。观众不仅在审美上对悲剧美产生认同,也从心理上认可沉溺在悲剧当中的自我满足。
这样的艺术形象还有很多,比如《岳飞》当中的岳飞;《胆剑篇》当中的越王勾践;《圣女贞德》当中的贞德……
在雅克·拉康的理论中,认为渴求是人的主体的划定动力。因为需求是可以被满足的,但是欲望永远都无法满足。所以,在他的“镜像理论”中,雅克·拉康将人的主体心理划分为“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三个有逻辑层次的心理层面。其中“实在界”是作为不可知的基础现实状态存在的。而“想象界”和“象征界”是主体的欲望投射层面。
在这个理论中,主体会为了追求完美的幻象而进入“想象界”,因为在“想象界”中人能够感受到自己作为意义的中心存在。在“想象界”当中,主体会与客体作出形象交换。人幻想中的理想自我形象可以由那些主体在其真实生活中所选择效仿的其他形象来补充和完成。
这种补充和完成的机制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代偿”机制。显然,人所乐意效仿的对象,乐意进入想象去进行代偿的客体必然是理想的、完美的,符合普世判断标准的。
在这种标准下,悲剧的进入不可避免。人们不是意识不到,而且尽管意识到了,在代偿机制进行之时,悲剧并不被认为是有害的。
三 获取关注与自我缅怀
人类总是在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证明自己的存在。我们不想让自己如同山洞中被缚的人一样,将影子当做真实的世界。这种潜意识中就烙印着的诉求是坚韧意志的来源。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了需要层次论,他将人的需求分为了几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种需要是人促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是希望自己逐渐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善的理想自我)。馬斯洛认为只有基本满足的人才产生人生的最高追求,才可以期望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而自由创造的实现就是人的自我实现,也就是人的价值的完满实现。同时,马斯洛还提出了自我实现的人所具有的15种主要特征,即自发性;对现实更有效的感知,并保持感知与现实的和谐关系;自主,能不受环境的左右;对自己和别人的认可;集中于问题;手段和目的的分辨;有新鲜感;独立,需要独居;具有顶峰体验(即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欢欣、入迷思想境界的体验);深刻的人际关系;民主的性格结构;哲理性的幽默感;具有社会兴趣;创造性;对现有文化的抵抗力等。马斯洛认为,具有这些特征的人就是一个试图达到自我实现的人。这些特征是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所追求的理想的人格特征。
显然,在马斯洛的理论体系中,自我实现被排在了最后。但是,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需求。人要想证明自己的存在,仅靠前四个层次显然是不够的。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基本需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很难想象后续的需求如何进行。不过我们同时也能发现,当自我实现的需求可以得到实现时,低层次的需求是可能被主体主动放弃的。
同时,因为人在心理层面对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必然去寻求获取价值与来源与他人的认同。这种欲望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是人获得存在感的重要手段。人自生而始便会努力证明自己的存在。存在感的获取是每一个人在潜意识中深深烙印的使命。作为一个智慧体,肯定自身,并为自身的存在寻求意义是每一个智慧生命必然面对的哲学命题。
在面对这个命题的时候,人不管是有意识地还是无意识地,都会通过许多手段来寻找答案。而在这众多的手段当中,与悲剧密切相关的是获取他人关注和自我缅怀这两种情况。
1 获取关注:获取关注是一种和他者之间进行的联系手段。这是人证实自己的存在感,加强自己的存在感的一个重要手段。人还是在婴儿的时候就会懂得这样的手段。这个手段并不一定是有意识进行的,甚至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人也会用上这一手段。比如,小孩子通过哭闹来获取成年人的关注;女性打造自己需要保护的柔弱形象,等等。总而言之,人通过一些方法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需要被关注的形象,以此来获取一些与他者的联系,加强自己的存在感,是人自发的行为。
在这种行为中,进入“悲剧”状态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当悲剧性在一个人的身上出现之后,与之有关的人就会相应地产生对他的关注。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会对有悲剧性的人予以更多的关注。因此,主动或者放纵自己进入“悲剧”状态,从来都是许多人或有意或无意在采取的加强存在感的手段。
2 自我缅怀:除了与他者的交流,人获取存在感加强存在感的另外一个途径便是自我认知。人类自己与自己的内在交流、自我肯定,是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心理活动。
这不同于畏惧与他人交流或不愿与他人交流的自闭者,自闭者封闭自己的心灵,他们不情愿甚至恐惧他者,他们只愿意与自己交流。这种情况是心理学上的病态,故而不在这篇论文的讨论范畴。在这里讨论的这种自我缅怀的心理更多是普遍的。
来自于自我的关注和认可、交流,与来自他者的联系一样重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一种,另外一种也很容易被击破,变得不成立。所以,每一个正常人都或多或少地在某些事件进行自我缅怀。这种自我缅怀通常是感伤的,是悲剧性的。人通过这样的行动来释放负面情绪,进而重新获取对自己的认可、肯定,从而达到加强存在感的目的。
将自己置入到悲剧性的孤独当中,提升自我情操,是人常用的方法之一。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是这种自我缅怀的经典形式。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也是一种充满孤寂的表达。情感色彩或浓或淡,或积极或消极,都是这种自我缅怀不可缺少的必备要素。
在戏剧作品中,这种自我缅怀可以被无限强化。而且,主人公的自我缅怀是戏剧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无数的经典戏剧都留下了这样的经典桥段——独白。
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世人皆知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的这段独白,就是此类情形的经典代表作。在这类作品当中,独白的运用使得人类自我缅怀的手法无限强化。
毫无疑问,在这种自我缅怀的需求下,对存在感不断强化的欲望下,人陷入悲剧情境当中并沉溺其中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参考文献:
[1] 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
[2] 大卫·贝斯特:《艺术·情感·理性》,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3] 丹纳:《艺术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5] 霍尔、荣格:《心理学入门》,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
[6] 庄志明:《审美心理学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 格洛托夫斯基:《戏剧就是对峙》,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8] 休谟:《论审美趣味标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书包的苦难作文】推荐阅读:
历经苦难的作文07-09
以苦难为题的作文06-05
苦难的作文600字07-24
介绍书包600字作文:书包的自述06-27
站在苦难的枝头微笑高三作文05-23
书包的小学作文10-27
书包的故事小学作文10-05
生命中苦难作文07-12
苦难优秀作文07-17
书包里的童话作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