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共10篇)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 篇1

一、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入市与国家立法缺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已经客观存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资产价值已经充分地显现出来。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以出让、转让、出租和抵押等形式自发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现象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有不断扩大趋势。尽管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已经在展开,但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立法仍处于空白之中。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统筹建设用地市场体系,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

随着《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其他省份针对本地区特点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也纷纷出台。这些地方法规的实践,对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实现规范有序管理,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也为修订《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规和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础。但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仍处在地方实践阶段,要真正建立城乡统筹的建设用地市场,国家立法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破除土地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进一步释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同时维护社会公平,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二、二元分割建设用地市场引发的市场失灵问题

首先,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以及国家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城市和农村土地享有不同权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被用作城镇建设之前,必须先通过强制征收转到政府手里,成为国有建设用地之后方可合法转让。其次,集体土地所有者缺位导致寻租现象。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实际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处于缺位的状态,村委会在一定程度上充当集体组织“代理人”的角色,这样造成了村干部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土地处置权,在参与征地补偿谈判中掌握了权力寻租的条件。近年来农村最突出的腐败问题几乎都与集体土地有关。村官的寻租活动,直接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成为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无论对维护社会公平还是提高经济效率都将造成不利影响。再其次,缺乏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导致信息不对称。由于城乡土地市场分割,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始终处于“非正式流转”层面上。因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始终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状态,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由此可见,构建城乡统筹的建设用地市场,使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价、同权,不仅要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修订,还要修改金融、税收、财政、司法等配套政策。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供信息服务平台,确保集体建设用地在有形市场的指导下实现流转的渠道畅通和规范管理,是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构建城乡统筹建设用地市场的对策建议

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对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热情较高,但是要形成平等高效、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体系,诸如耕地保护和土地交易管理、土地税收征管等市场监管体系必不可少。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土地管理,是保障我国土地市场高效运行的前提,也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

切实保护耕地,防范“公地的悲剧”。耕地既具备公共物品的特征,又具备私人物品的特征,可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因此,耕地保护问题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来调节。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安排下,市场作用对于耕地保护有时候起着消极的负面影响。因而必须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正市场失灵。从目前情况来看,首先,应该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采取措施,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层层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应实行先补后占制度。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2月31日时段全国31个省(区、市)耕地面积由10月31日的18.2603亿亩减少为18.2574亿亩,净减少29.0万亩,比上净减少数量下降50%,表明我国耕地保护呈现向好势头,耕地减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另外,可以考虑对耕地保护行为采取补贴制度,设立耕地保护基金,根据耕地保护数量、质量以及耕作状况,给予补贴。补贴费用可以由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占用税以及相关税费中提取。

破现行法律对集体建设用地权利的限制。土地确权工作是土地交易同时也是土地收益分配的基础。笔者认为关于我国建设用地市场的确权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土地权利的种类。国家土地所有权人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对自己的土地应该同样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土地权利种类应包括国家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

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土地抵押权等。

二是赋予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与国有土地相同的权利,取消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出让给城镇的单位或个人用于非农建设的有关规定。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租赁,可以采取招标、拍卖等竞争方式或者双方协议的方式,通过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以公开方式进行,以维护集体土地产权的完整性。

三是明确产权的工作同时要依靠土地登记确权工作,实行土地统一登记发证制度。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据已确认的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造册,核发土地权利证书,确认所有权及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避免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属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四是国家应该建立统一的土地登记系统,各类土地登记结果应当依法进行汇交,土地登记资料可以依法公开查询。同时,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土地调查成果作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从事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依据。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障,城乡统筹,二元经济结构

当前,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已从制度上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全覆盖。截至2007年底, 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2亿 (其中农民工参保3 131万) , 新农合已覆盖了全国86%的县 (市、区) , 参合农民达到7.3亿人。而医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 是一个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的重要问题。

1 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尚待完善的问题

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虽已先后建立, 但由于制度出台实施时间和要求的不同, 导致当前城乡医疗保障政策不统一, 经办管理标准不一致, 覆盖对象有交叉, 筹资水平有高低, 财政补助有重叠, 待遇保障有差距。

以杭州市城效农民为例, 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农合但同时也可能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如在法定就业年龄段已与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 可能已以职工的身份参加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其子女如已在本市中小学校就读的, 同时也符合本市少年儿童大病住院医疗保险参保条件;属于原企业退休的老年人, 可能同时已在享受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未实现一体化设计, 标准化管理, 容易导致一个家庭几个成员分头参保, 待遇相差悬殊, 居民无所适从, 而公共财政也存在重复投入、效率不高的问题 (见表1) 。

2 主要原因分析

2.1 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城乡差异

按照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经济部门, 一种是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极低的传统维生部门, 一种是以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的现代部门[1], 当前我国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在医疗保障方面, 同样存在城乡差别, 具体表现在政策的覆盖范围、筹资标准、保障水平、管理办法、服务网络都具有较大差异。

2.2 政治、经济和职业差异促使社会分层

韦伯指出, 任何社会都存在三种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基本秩序:即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2]。

而迪尔凯姆认为, 职业是最重要的社会分层指标, 个人拥有何种职业也就决定了其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迪尔凯姆曾指出, 职业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生活经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同质性减弱;反之, 从事相同职业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同质性增强[3]。

2.3 政府责任缺位

基本医疗保障是基本的人权保障之一, 应归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范畴。公共产品是一种公共选择, 属于主要应由政府来提供保障的产品;即使是准公共产品, 也具有一定的“拥挤性”, 这种产品的消费要受到消费人数的限制。市场机制可以对资源配置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 但也会存在不能发挥有效作用的领域和情况, 特别是在公共产品范围内, 所谓的“市场失灵”, 在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和执行过程中, 政府理应承担相当的管理和经济责任。

3 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制度要处理好几对关系问题

一是政府与社会的责任问题;二是城市和农村的区域问题;三是市民和非市民的户籍问题;四是管理与服务的标准问题。

3.1 明确政府责任, 加大财政投入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是国家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体系, 国家应承担相当的责任, 以确保制度公平可及。

一个公平的保障制度必须能覆盖全体社会成员。我国地域辽阔, 人口众多, 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无论是筹资能力还是疾病经济负担能力, 不同地区、单位和人群均不一样。但作为基本人权之一的基本医疗保险, 必须体现社会的公平性, 同时, 从社会大统筹角度考虑, 也应考虑制度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方向。 国家应加快社会保障立法, 从法律角度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 在基本保障方面逐步缩小乃至消灭城乡户籍差别、地理区域差别和人员从业与非从业差别等。

除立法保障以外, 政府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责任还包括财政资金的投入。财政资金投入应当包括当期投入和最终的医疗保障资金兜底责任。目前, 除新农合、居民医疗保险各级财政有所投入外, 职工医疗保险实施过程中, 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不多或几无投入, 这势必增加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负担, 同时也将影响制度的长期可持续运行。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今, 有必要加大财政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力度, 确保制度长期可持续运行。

3.2 整合制度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

在基本保障公平可及的基础上, 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既体现制度的公平, 又兼顾保障需求和筹资能力的差异性。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要打破城乡差别, 以产品设计理念进行制度安排, 不以城乡界定制度覆盖范围, 做到保障有层次, 制度可衔接、有通道、可转换。

3.3 统一管理体制, 规范技术标准

统一管理服务体制, 有利于统一经办服务标准, 规范业务流程, 便于政策的衔接和各项具体制度的可选择可转换, 加大政策的执行力, 同时也可防止财政的重复投入, 降低管理成本。随着制度的完善和参保人员的增加, 更要注重管理服务的规范性, 要逐步统一基本医疗保障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 充分利用专业技术标准和社会监督组织, 加强经办管理能力建设。

4 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架构思路

4.1 整合保障体系

4.1.1 要确定国家基本保障的对象、范围和水平。

作为基本人权保障, 要确保公平可及。因此, 基本医疗保障应该是国家保障, 其覆盖的对象应该全体城乡居民, 范围和水平不宜过宽过高, 要跟我国的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筹资责任以政府为主, 个人不承担或适当承担。

4.1.2 要科学设计地方补充保障措施。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和疾病经济承受能力差异性也较大。因此, 有必要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 建立补充医疗保障, 即所谓的市民保障措施, 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提供地方补充医疗保险, 筹资责任以政府和个人适当承担为宜。

4.1.3 引导个人自我保障意识。

即由个人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和实际需求购买商业保险。

建立国家基本保障、地方补充保险和个人自我保障制度, 可以明确国家、地方和个人的保障责任, 较好地解决当前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层次过窄, 基金统筹能力低, 抗风险能力弱, 参保人员基本保障不能转移衔接的问题, 但三种保障制度之间要注意有层次、有通道、可衔接、可转换。

4.2 统一管理标准

统一管理经办体系、服务管理标准、基础数据入口、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 有利于政策的衔接和各项具体制度的选择转换, 加大政策的执行力, 也可防止财政的重复投入, 降低管理成本。

具体做法是, 首先要整合经办机构, 现有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业务要归口管理;其次要统一信息系统建设, 统一数据采集标准;三是要统一技术标准, 规范业务服务流程, 统一服务网络管理。

4.3 加强平台建设

建立基本医疗服务管理看门人制度, 重点做好社区两个服务平台即社区劳动保障和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 服务下沉, 贴近居民, 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19, 31-32, 45.

[2]让.卡泽纳弗.社会学的十大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121.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 篇3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长丰县城乡统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问题;解决对策

城乡二元结构是困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长丰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城乡统筹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破解我县城乡统筹发展难题提供一些参考性思路。

一、长丰县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情况

(一)基本县情

长丰县是合肥市北邻的市辖县,1965年建,总人口80万。地处江淮丘陵北缘,自然资源比较贫乏,是比较典型的农业县,过去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十二五”以来,长丰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坚持快抓实干,县域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发展,先后成为全省十快县、十佳县、十强县、全国中部百强县。

(二)主要做法

1.统筹发展理念。作为合肥的近郊市辖县,在发展理念、发展意识上,始终与合肥市同频共振、全面统筹。

2.统筹规划布局。紧跟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合肥市“141”城市发展战略提出后,迅速启动完成合肥北部组团发展规划,为北城新区的建设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统筹基础设施。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统筹城乡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4.统筹项目推进。借助北城新区的地域优势,在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上主动融入合肥。按照合肥的产业分工,积极推进工业、农业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向长丰县转移。

5.统筹社会事业。教育上,按照“优先发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大力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工程;医疗上,大力抓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上,加快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6.统筹资源使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捆绑使用”的原则,整合各类资金,各级财政安排的发展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在此基础上把资金集中投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形成“各炒各的菜,共办一桌席”的局面。

经过多年的努力拼搏,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二、长丰县城乡统筹发展存在问题

(一)城乡建设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配套服务落后

全县城乡建设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方面享受的公共服务明显低于城镇,一些偏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综合环境差。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难

2014年较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农民收入仍主要靠打工和传统种养业,增收渠道相对单一。特别是一些农村残疾、五包等弱势群体,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三)集镇规模小、发展不足,对周边农村带动能力差

长丰城镇规模总体偏小,综合实力不强,城镇发展相对缓慢。县城水湖镇常住人口不足8万人。现有的14个城镇中,除南部双墩、岗集镇以及中部下塘镇有一定规模,其余乡镇集镇规模总体偏小。一些小企业效益差,仅能维持生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小,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

(四)城乡居民市场化观念差异大,农民总体文化素质不高

我县目前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60%左右,46万农村人口(除去外出务工)的科技、文化等素质都不高,市场化观念不强。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长丰县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对策

(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主动对接合肥市总体规划,坚持顶层设计、全域规划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北城新区总体规划,做到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空间。统筹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推进城乡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交通发展、公共服务等规划多规衔接。

(二)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一是抓主导产业规模扩张,通过稳粮、优果、强畜、扩菜,发挥比较优势,做大规模,提高效益;

二是抓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对国家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加以有效整合,引导项目资金、技术优势与农村资源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产业融合。重点发展双凤、双墩现代建材、食品加工、现代物流产业,岗集汽车配件产业,吴山电力电器产业;加强与新站区合作,打造三十头新型平板显示产业。

(三)以重大项目为载体,着力推动城乡建设同步进行

按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新要求,抓好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与国土整治等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当前,要以项目为依托,重点抓好双墩、岗集镇等老集镇的改造,加快中北部乡镇小城镇建设。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体制机制障碍

一是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登记工作,推动农村产权要素实现市场化配置。二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村镇银行,小额担保公司、农业保险公司等作用,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搭建政策性投融资平台,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实践。三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逐步满足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落户需求,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着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完善县乡财税管理体制。深化县乡财税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加大对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增强县乡两级公共服务能力。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实质的研究分析 篇4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现代结构。

第一,城乡关系上最现实的问题是“三农”,这个问题相当突出而且根子很深;第二,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难点和重点在农村,也就是说,必须解决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才能实

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样一个实质,也可以说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结构,换句话说,统筹城乡发展最后要落脚到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加大?就是因为我们的城乡二元结构具有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深刻背景和深刻程度。

这有三个理由:第一,历史的原因。各国普遍存在的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各国的具体情况虽有所不同,但二元结构是普遍的。第二,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有其特殊之处,这就是中国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这个背景特别重要。当时我们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当时的国际国内条件下,这是一个唯一正确的选择。但这个选择带来两大问题。第一,钱从哪里来,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重工业需要的投资从哪里来,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靠内部积累,这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让农民做贡献,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二是让工人做贡献,实行低工资政策。第二,人到哪里去,优先发展重工业投资大,提供的就业岗位少,大量的劳动力没地方去,这就是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的背景。在资金和就业难题的面前,走向了一套城乡分割的体制,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生活福利制度,从供给制度到社会事业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第三个原因,在近几年进入城市化加速过程以后,继续存在“城市倾向”。在指导思想上,在政策的设计上,忽视了统筹城乡发展,在有些方面扩大了城乡差距,甚至有损农民利益。

由这三个原因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我国三农问题相当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

第二点: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浙江党政领导的一项重要决策。正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所以有必要讨论城乡一体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是什么关系。现在,有许多市、县编制了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这些规划当中,对城乡一体化的含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已经看到的一个比较好的表述是“城乡一体化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这样一个表述,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我认为至少要讲清三句话:第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第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逐步转变为现代结构;第三,目的是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或者说城乡居民有相同的共享现代文明的基本权利。

按照这样的理解,在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的理解上,有以下三点值得关注。第一,在二者的基本关系上,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是手段,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过程,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目标,其核心是解决城乡居民多方面存在的“两种身份”,解决城乡居民的国民待遇问题。第二,公平和效率的权衡。在统筹城乡发展最后达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应该说是充满着公平的理念。但这个公平的理念不能离开效率,不能过度地损失效率来达到公平。第三,要研究和防止可能出现的一些倾向。可能会产生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简单化,例如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就把产业、生态等等都戴一个一体化的帽子。这个一体化到底是什么含义,如何来实现,并不是十分清晰。就产业来说,在一个县的城乡一体化中,一个县的产业能否一体化,如果一个县的产业是一体化的话,那区域的产业分工会怎么样?生态一体化,一个县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还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里的一个部分?第二种可能产生的倾向是理想化。比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一体化,要有一个过程,从城乡不同水平、不同方式的社会保障做起,要考虑到国情,考虑到过程,考虑到条件。要有一个推进的时序。如果没有一个时序,在实践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或者是要求过急,或者是做不到,或者是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第三点: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陈锡文主任讲的钱、粮、地、人、权五个字,钱是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是第一位的。虽然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在于“发展”,发展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看,从公平的角度看,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大致算了一下,目前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大致是2.4:1,按的基数,到2010年,假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加8%,农民收入

年均增幅提高到9%,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1个百分点,到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2.3:1。如果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达到12%,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4个百分点,到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9:1,接近1990年差距的水平。要达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水平,比如全面小康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5:1,现代化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1,距

离尚远,谈何容易。因此,这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切入点。抓住了这个切入点,就抓住了重点和难点,抓住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环节。

增加农民收入,至少要解决四个问题,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第一,减少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包括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第三,提高农民的素质,农民各方面的素质——文化、科技、劳动技能等素质的提高,使得农民具有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本;第四,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既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农村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更要重视为提高农民素质服务的教育、文化、科技设施。

第四点: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个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包括产业的分工、产业相互之间的联系、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要素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第二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第三是人的发展,包括人口素质、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等。核心问题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围绕这三个方面,要做好八项制度创新。第一,土地制度;第二,财产权,特别是村级集体财产权的改革,这两项加起来是产权改革,就是十六届三中全会讲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第三,户籍制度,这不是简单的户口问题,而是与人口流动、迁移相关的许多社会体制政策方面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户籍本身的问题就好解决了;第四,就业制度,特别是进城民工的有关体制政策的改革创新;第五,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第六,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体制;第七,财政和税收制度。主要是公共财政建设中的城乡统筹,农村税费改革等;第八,价格制度,粮食价格问题,一些垄断部门的价格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也还是值得研究的。

第五点:以人为本,实现三个转型的互动发展

关于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思考 篇5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城乡互动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已成为组织部门需要迫切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根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党建工作实践,对如何统筹城乡党建工作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正视问题,是推进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前提 事实上,近年来创新的许多党建工作,已体现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一些特点,初步形成了统筹城乡党建的基本框架,但在统筹方面还做的不够到位,没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所以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城乡党建“两张皮”现象与统筹城乡发展不相适应。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党建和农村党建在工作范畴、工作领域、工作环境、工作对象上的差异性,导致工作部署不同步、工作谋划不同步,存在就农村党建抓农村党建、就城市党建抓城市党建相互割裂的“两张皮”现象,没有形成城乡党建“一盘棋”的统筹机制,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二是城乡党建资源互补与统筹城乡发展不相适应。一方面农村党建资源相对匮乏,需要城市帮助,另一方面城市党建资源又不能有效支援农村,造成城市党建资源浪费,加之城乡党建“两张皮”现象,致使城乡党建资源不能实现互补共享、有机融合。

三是城乡人才资源配置与统筹城乡发展不相适应。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农村人才流向城市,加之农村基 1

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留不住城市人才,因此,农村人才资源极度匮乏,不能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据统计,目前全县有近10万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其中不少是农村乡土人才。

四是城乡党组织设置一体化与统筹城乡发展不相适应。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城乡党组织设置一体化进程,否则,就失去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组织基础。目前,虽然在城乡党组织设置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与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着力构建城乡党组织联动联建机制。

五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统筹城乡发展不相适应。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快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种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直接导致城乡党建沿着各自的发展轨道推进,互不联系、互不交流,成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体制性障碍。

二、创新载体,是推进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重点 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党的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在指导思想上相一致,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使城乡经济社会与党的建设和谐发展。

1、从改革党组织设置入手,实行组织联建。随着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原有的以块为主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已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改变城乡党建自成体系、相互分割的状况。目前,可采取五种联建方式,即“专业合作社+支部”、“协会+支部”、“商会+支部”、“村企联建”和“党工共建”,不断改进和完善组织设置,搭建起农村与城市党组织之间互动联系的桥梁。

2、从建立“6+1”机制入手,实行党员互动。应充分发挥县乡机关和站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向农村党员提供长期有效的服务,全面建立党员帮扶台帐、帮扶基金、结对帮扶、生产帮扶、保健帮扶、走访慰问六项制度和温暖关怀机制为主要内容的“6+1”长效机制,县直部门党员干部依托“连心共建”,乡镇机关站所党员干部依托结对帮扶,村级党员干部依托公开承诺,农村党员依托“双培双带”和“双示范”等载体,从资金、项目、信息、技术等方面向农村党员提供各项服务,使城乡党员在互动中充分彰显先进性,让农村党员在互动中得到更多实惠。

3、从开展“连心共建”活动入手,实行活动互联。为促进城乡互联、互助、互帮,坚持开展县直部门党组织与村党组织“连心共建”活动,向村党组织和党员送政策、送信息、送科技、送服务、送温暖,访村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情况、访村级组织发展经济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所想所盼、访党员干部和群众对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帮助村党组织搞好自身建设、帮助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困难。同时,在县直机关党组织中开展服务农村建设、服务农村党员、服务农民群众和县直机关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县直机关党员

与农村困难党员结对的“三服务” “双结对”活动,实现机关党建与农村党建有效互联对接,机关党员与农村党员互联互动。

4、从整合部门资源入手,实行资源共享。坚持实施“四五”扶贫整建工程,通过整合部门资源、扶贫资源、组织资源,建立贫困村扶贫整建联席会议制、部门协作联动制、扶贫资金捆绑制、社会保障体系、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体系,推进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社会事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先进性建设、教育阵地建设,帮助贫困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同时,在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中,引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室、文化室、农民体育健身、万村千乡超市工程等在农村布点,引导涉农部门单位设立村业务点、代办处,引导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向农村延伸。

5、从实施“三建三化”工程入手,实行优势互补。大力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建三化”工程,鼓励城市涉农企业、营销公司、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与乡村联姻,通过建基地、建企业、建协会等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场化,把农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城市人才优势,依托“三下乡”活动,组织涉农专家、学者,深入农村一线,开展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升农村的产业化水平。

三、健全制度,是推进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保证

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既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也是一项崭新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也要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才能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提供保证。

1、坚持城乡党建工作一体规划。在制定党建工作规划时,应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农村、社区、非公和机关党建全部纳入规划,形成统筹城乡的“大党建”格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分类指导”的原则,全面推进城乡党建工作,实现城乡党建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合力。

2、坚持城乡党建资源一体配置。进一步整合城市组织资源,让城市党建工作向农村延伸,加大对农村党组织的帮扶力度,从项目、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不断改变农村党组织的现状。同时,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盘安排,同步实施,解决农村党建设施落后、配置不齐、功能不全等问题。

3、坚持城乡党建工作一体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党建的新机制,在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和组织建设等方面形成一体化管理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同时,组织农村党组织和县直部门党组织经常开展党建联谊活动,相互交流工作经验、交流心得体会,促进城乡党建工作互动,不断改变城乡党建工作相互分割、自我封闭的状况。

4、坚持城乡党建服务一体开展。把服务农村、服务党员、服务发展,作为构建城乡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的切入

点,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建立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党组织和党员服务资源、服务项目的倾斜力度,逐步实现城乡党建服务均等化。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 篇6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

吉政发〔2012〕11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0〕4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就加强全省农村土地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我省实际,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综合整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按照 “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要求,因地制宜,优化配置水土资源,合理安排土地整治任务和时序,充分依托现有水利、交通、农业等基础条件,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增地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倾斜,统筹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综合整治。

(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以市(州)、县(市、区)政府为主导,建立国土资源、财政、发展改革、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运输、规划建设、环保、监察、审计、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土地整治项目所在县(市、区)、市(州)政府为项目实施主体,负责项目具体实施管理工作,切实抓好项目前期论证、勘测、规划设计、招投标、实施管理、竣工初验等工作,对项目投资及工程建设质量负全责。市(州)级政府负责落实本地区土地整治任务目标,负责项目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工作。

(三)健全制度,规范运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整治相关制度和技术体系,规范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招标代理、监理、决算审计等中介机构从业行为,对中介机构实行登记备案管理,相关单位通过公开选定的方式确定,具体确定办法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报告备案制和审计制,落实政府绩效考核问责制,规范行业管理,加强土地整治全程监管,确保土地整治工作规范开展。

(四)尊重民愿,维护权益。始终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动。要依法维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在土地整治方式、拆旧建新等方面提供多种选择,依法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做到整治前群众同意、整治中群众参与、整治后群众满意,使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农村土地整治带来的好处和实惠。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以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以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前提,稳妥推进村庄整治;以集约节约、合理利用土地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加快推进土地复垦;以加大科技支撑、健全制度规范、强化项目监管为手段,逐步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保障体系。

(二)近期目标。到2015年,完成土地综合整治1600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250万亩,新增耕地275万亩,提高粮食产能43亿斤,集约投入土地整治资金160亿元。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土地整治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

(三)远期目标。到2020年,完成土地综合整治3300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500万亩,新增耕地300万亩以上,提高粮食产能60亿斤;完成我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任务,集约投入土地整治资金285亿元,建成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和中心社区,使全省四分之一的村庄得到系统的改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大的改善,农村面貌有大的改观。全面实现土地整治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项目动态监管体系。

四、重点工作

(一)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各地要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认真编制土地整治规划。要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村规划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发展、交通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城乡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等规划紧密衔接,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护目标,以农田整治为基本任务,以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为方向,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以增加耕地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合理安排土地整治的规模、布局和时序。依据县(市)镇村体系规划,积极引导村庄布局合理调整,形成中心镇、一般乡镇、中心村、一般基层村、特色自然村等 “重点突出、梯次合理、特色鲜明、相互衔接”的村庄布局体系。同时,土地整治规划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的复垦计划,并落实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复垦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经市(州)、县(市)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

(二)大力开展农田整治。紧密结合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和我省粮食发展目标,规划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按照集中连片、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强化设施配套、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科学安排农田整治区域。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大力推广设施农业,提高道路硬化标准,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耕地规模经营。通过项目实施,做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各级农业部门要做好耕地地力调查评价,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耕地质量;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抓好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进一步健全耕地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全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三)稳妥推进村庄整治。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依据乡(镇)、村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推进村庄建设用地整治。根据村庄经济条件、居民点布局实际情况,实施迁村并点和旧村改造。通过村庄整治,使项目区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民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四)严格落实土地复垦责任。对于生产建设损毁土地,按照 “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确定土地复垦义务人;对于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由县级以上政府负责组织复垦。各地、各部门要按照 《土地复垦条例》要求,完善土地复垦义务履行的约束机制、强化土地复垦的激励机制、加强土地复垦的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土地复垦活动,做到 “新账不欠、旧账快还”。

(五)建立后期管护长效机制。土地整治项目竣工后,项目所在地政府应按照 “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落实权利义务。积极探索建立有偿使用制度,做到以收养支,有效保证工程设施的长期持续运行。建立健全项目后期管护制度,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建立土地整治效益提升的长效机制。

(六)推进土地整治制度标准建设和专项课题研究。加快推进土地整治立法,开展 《吉林省土地整治条例》起草制订工作。建立健全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及后评价全过程管理制度和办法,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预算、招投标、实施、验收管理和土地整治相关业务规程、行业技术标准研究工作。适时开展 《吉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修编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土地整治战略和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七)加强土地整治信息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整治项目信息报备制度和土地整治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集土地整治信息发布、项目实施管理评价、相关业务监测监管和业务综合办公于一体的管理平台,全面实现土地整治业务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

五、激励政策和措施

(一)政策和资金向土地整治区倾斜。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区域,优先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涉及建设用地整理,符合增减挂钩试点条件的,按照增减挂钩项目管理,优先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土地整治节约的土地,优先用于村集体建设,节余指标通过增减挂钩用于其他建设的,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土地所获收益用于整理区内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反哺乡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补充耕地指标可以有偿转让。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进行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只能用于耕地总量平衡,对使用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其他政府资金及社会资金进行土地整治新增加的耕地,经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可作为补充耕地指标在本市(州)范围内有偿转让,用于耕地占补平衡。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土地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务求取得实效。省政府成立由主管副省长任组长,国土资源、财政、发展改革、监察、农业、环保、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林业、审计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农村土地整治日常工作。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充分发挥项目实施主体作用,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和实施管理工作,建立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地要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以及新菜田开发建设基金等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主体,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地力培肥、农村公路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各部门、各行业涉农资金,进行深度整合,按照 “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账管理,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集中用于农村土地整治。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土地整治,拓宽土地整治资金渠道。

(三)加强队伍建设。适应土地整治工作发展新要求,全面提升土地整治机构干部队伍素质,切实增强土地整治相关业务工作、项目建设管理和长效运行能力。鼓励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设土地整治专业和建设重点实验室。大力引进、培养、选拔各类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人才评价、流动和激励机制,加大基层土地整治人才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加强土地整治业务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四)严格项目管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管理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土地整治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严格项目审批,加强土地整治相关业务全面、全程监管,确保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有序开展、规范运作。各地要建立健全土地整治项目具体管理办法,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坚决杜绝以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名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及擅自扩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五)抓好监管考核。把农村土地整治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评价。建立土地整治项目监督、监管机制,对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对土地整治工作推进不力、土地整治资金未及时发挥应有效益、耕地保护各项目标未完全落实的市(州)、县(市、区),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强化舆论宣传。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典型经验和做法,大力宣传各地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与成效,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认知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 篇7

农业大省如何调整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当务之急。虽然过去重工轻农、重城市轻农村的不协调状况开始转变, 但城乡不协调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1.1 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发展战略仍未根本改变, 导致各级政府对农村重视不够。

长期形成的“城市偏向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使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 工农收入差距扩大, 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由于旧体制和政策壁垒的极大惯性, 偏向工业和城市的经济社会政策目前还没有得到及时和完全的矫正, 这种战略导向问题在各级政府都存在。

1.2 项目布局、资金投入、技术研发等产业政

策仍都倾斜于城市而忽略农村, 导致对农村的生产要素投入不足。由于人数相对较少的市民占有着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且能够增值的、能够带来最大利润和税收的现代化大工厂、大企业、大公司等国家生产资料, 而人数较多的农民却只拥有较少且难以增加的社会资源 (耕地) , 政府的财政收入多用于城市的建设, 对农村的公益事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1.3 户籍、就业等社会管理政策仍是城乡分割, 导致城乡流动不足。

我国长期实行的极为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把城乡间人口的迁徙直接纳入国家计划的直接控制之下, 使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滞留在农业部门和农村, 实施的身份、等级制度以及二元的户籍制度把一切正式的就业的机会全部给了有城市非农业户口的居民, 进城打工的农民只能去做那些市民不愿做的重、累、脏、险的且工资低得多的临时工作, 无法像城市居民一样能得到有一份有保障、收入稳定的工作。

1.4 教育、卫生、保障等社会发展政策城乡仍不同, 导致农村发展机会不足。

长期以来制定的教育、卫生、保障等政策都是以城乡户口为适用界限的, 农民不能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各方面政策待遇, 即使农民能够自由进城市, 但这种身份差别仍然限制农民在城市中择业、生活中的公平待遇, 在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 农民都处在被排斥的地位上, 发展机会不足, 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2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

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形成一整套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体系, 建立稳定的发展机制, 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2.1 抓紧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 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

2.1.1 要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来考虑城乡的

构架、产业的分布、功能的配套, 以利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发展方式和工作指导上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2.1.2 在研究和配置生产力时, 把城市和农村

放在国民经济这个大盘子里一同进行考虑, 打通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渠道, 促进农村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城市的人才、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有效组合。

2.1.3 要进一步深化城镇体系规划, 编制城乡

一体化规划, 为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公共设施等资源的共建共享创造条件。

2.2 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

2.2.1 继续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 逐年增加预算内投资, 确保农业基建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

2.2.2 尽快改变中小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

主要依靠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办法, 逐步把县以下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的投资范围。

2.2.3 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 增加

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四是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支出, 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

2.3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逐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

2.3.1 把农业产业化为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核心途径, 在政策措施上重点倾斜。

要合理选择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坚持“利益均沾, 风险共担”原则、农民自愿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合理规划生产基地, 把农户和市场联系起来, 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同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在财政、信贷及其他政策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2.3.2 按照工业的理念来改造提升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

应把农业作为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 按照面向市场、规范经营等现代工业生产方式, 树立品牌观念和特色意识。按照专业化、区域化的要求, 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基地。要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带着资金、信息、技术参与农业开发, 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

2.3.3 城乡共建工业园区,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城市工业向农村延伸和扩张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要在政策、资金投入、项目摆放、大项目配套等方面, 对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支持。

2.4 改革城乡社会就业体制, 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与就业市场的一体化。

2.4.1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

从制度上消除对农民的歧视, 平等地对待进城民工。把农民工及其所携家属在城镇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卫生防病和治安管理等工作列入各有关部门和相关社区的管理责任范围, 并将相应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2.4.2 创新机制、完善市场。

打破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的体制,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全市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扶持一批能够带动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服务机构、中介组织、走劳务输出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2.4.3 强化对农民的培训, 提供农民就业的能力, 实现城乡就业竞争公平化。

政府有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对劳动力进行培训, 力争使每一个农村劳动力能掌握至少一门实用技术, 增强农民就业适应能力。

2.5 加大户籍制度和征地制度的改革力度, 使广大农民成为城镇化进程的受益者。

2.5.1 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 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对户籍已登记为“居民户口”的人员, 在农村有承包土地的, 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保留, 同时依法享有和承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2.5.2 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县城和部分基础条

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 提高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发展后劲, 使其成为农村人口转移和农村市场扩展的聚集点。

2.5.3 改革土地流转制度, 完善征地补偿办法。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征地补偿费入股的方式, 参与各类赢利性项目的开发建设, 也允许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 以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租赁、联营等动工兴办各类工业企业, 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 也可将土地使用权收益折合成股份, 为农村居民拥有, 农民凭股领取收益, 并可带股迁移;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 使农民的利益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得到合理保障。

2.6 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推动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的全面进步。

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卫生的投入, 实行城乡一体的教育、卫生体制。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要将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 完善其他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

参考文献

[1]韩俊.“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确立的五个重大政策思路”.出版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一书.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王梦奎.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J].管理世界, 2007, 5.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 篇8

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各地要实行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落实并完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因地制宜稳步扩大实施范围,按照越往基层、越往艰苦地区补助水平越高的原则,使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职级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健全长效联动机制,核定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使广大乡村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完善乡村教师职业发展保障机制,合理设置乡村学校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结合政策,确保乡村学校教师职称即评即聘。将符合条件的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加快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摘编自《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 篇9

作者:宋礼孝

为了积极探索宁陕县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跳出“就农民论农民,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思维定式,重抓“五项统筹工作”。即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工农经济、统筹城乡建设、统筹城乡保障、统筹乡镇协调发展,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统筹城乡规划,科学合理建设新农村

宁陕县城区发展日新月异,职工住宅宽敞漂亮,但是,由于前几年城区建设规划滞后,出现了住房布局无序、土地浪费的现象。为了科学合理推进城区规划上档次、上水平,开展高标准、高起点修订和细化城区建设规划。在县城建设上,主要是启动“五个一”工程,这就是新辅中心广场至公路段一条街道,改造县城供水一套管网,整修一批背街小巷,规范一处农贸市场,亮化美化城区一段河。在农村建设规划上,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规化,重抓村镇建设,按照集镇示范村、农村示范村、农村整治村三个不同类型全面规划。集镇示范村实行两户联建,提倡建设多层住宅,以节约土地;农村示范村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六化”要求实施;农村整治村按照“环境整洁、村貌美化、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要求,因地制宜开展整治。县上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乡镇按照1:1或者1:1.5配套实施。

二、统筹工农经济发展,打造坚强后盾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必须有一个坚强的经济后盾。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以工业为核心,城镇化为载体,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联动互进。

一是大力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努力实现矿产、水电开发的新突破,充分利用我县铁、矾、钼等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水电开发上,对池河、旬河、汶水河水力资源,按梯级开发思路,对外组织推介,广泛开展招商。通过加大精神激励、政策激励和服务激励,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形成投资、创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大幅度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在坚持工业重点的同时,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加强农村主导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部门和群团组织的作用,采取科技承包、能人带动、大户示范、培育基地等办法,大力推行支部+协会的模式,推广普及农村实用技术,形成网络健全、运转灵活、指导到位的有效服务体系。在全县重点培育10个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即抓好金川镇、城关镇两镇的板栗综合科管示范基地、城关镇双孢菇栽培示范基地、旬阳镇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汤坪镇渔湾村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绞股兰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城关及汤坪规范化养猪示范基地、筒车湾镇土鸡林下规模放养示范基地、旬阳坝镇猪苓半野生栽培示范基地、汤坪镇青龙村棚菇栽培示范基地和袋料黑木耳良种高产栽培示范基地,为农民多渠道增收创造条件。按照“效益优先,区域特色,示范辐射,龙头带动”的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农业结构。2005年“食(绿色食品)、药(山地药材)、游(生态旅游)”三大主导产业都要有新的突破。重点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无公害基地建设以及科技兴农的扶持,通过政策激励,加强服务,充分调动农业龙头企业技改积极性。积极鼓励和帮助县内农业企业、专业大户走出去,到县外建基地、设窗口。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原料收购基地建设,走共同致富之路。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融合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把加大“三农”投入,特别是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作为一个突出重点来抓,为农民办好事、实事。进一步加快路、电、信建设步伐、以提高县乡公路通行能力为目标,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大力实施改造提高工程。今年力争开工建设关铁油路,建成柴四路九贯沟桥、四树坪

桥、新五路小沟桥、新场桥、黄丰路石桥沟桥;改造42座便民桥;抓好通村公路普修,确保公路畅通率达95%以上,力争通过三、四年的努力,全县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目标,下决心解决群众特别是高山群众的行路难问题。启动县城输变电站建设,积极争取城区电网改造;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不断提高供电质量。在人口密集移动通信盲区,新建一批移动和联通基站。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在县城建设上,主要是启动“五个一”工程,这就是新辅中心广场至公路段一条街道,改造县城供水一套管网,整修一批背街小巷,规范一处农贸市场,亮化美化城区一段河。在集镇建设上,重点抓好江口、皇冠、汤坪、筒车湾等集镇街道硬化、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完善配套。

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体社会求助体系。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进一步落实农村低保政策,逐步提高五保户生活补助标准,全面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妥善处理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障制度并轨工作,加大促进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力度。重视解决残疾人的生产生活问题,倡导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建立经常性的社会救助机制。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重点实施惠及农民群众的五大保障制度建设:一是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对全县各类建设项目新征土地失地人员,实行一次性缴足15年养老保险费和一次性支付安置补助费相结合的安置办法。二是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保障制度。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生活来源为准迁条件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职业介绍、就业服务等方面城乡同步和统一。三是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以农民大病统筹为主,政府推动、个人参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每年花10元就可以参加合作医疗,全年最高可报销8000元。四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困难群众温饱无忧,对不符合低保的特困老人和已纳入低保仍较困难的老年人实行救助。五是建立下岗失业职工社保制度。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分享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五、统筹乡镇协调发展,加大欠发达乡镇的扶持

为了加大对欠发达乡镇、村发展的扶持力度,建立县级领导联系经济薄弱乡镇和结对帮扶制度。增加县财政对经济薄弱乡镇、村的扶持,继续落实县级部门对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制度。同时,为进一步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政策措施以简介的形式印发到每个农户,把党的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从今年开始全县免征农业税。重点围绕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按照“发展、创新、稳定、为民”的总要求,扎实开展“招商突破年”、“环境建设年”、“素质提高年”三大活动。使城乡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共享现代文明和基本社会福利与保障的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使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乡生态发展一体化。继续主攻“食、药、游”三大产业,努力实现矿产水电、生态旅游、绿色食品三大突破,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全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几点建议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必须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市场的手段,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分类指导,统筹发展,整体推进。

1.加快城镇化步伐,发展本地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我县是农业县,农民达到小康,全县才能达到小康,但解决农民问题,必将跳出农村。在保持原有小城

镇数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突出小城镇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加速推进和完成工业化的过程,最大限度地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农民就地就业,离家不离土,农闲可做工、农忙可种地,做工有收入,中的有收获。这样做工种地两不误,即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捉进了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

2.做好劳务输出这一富民工程

劳务输出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兴产业。力争全年完成劳务输出万人以上。根据我县农民文化水平低,知识技能差的现状,建议: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以培养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及创业精神为重点,把劳动技能、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培训结合起来,因人施教,因岗施教,各有则重,经过培训的合格人员及时发给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带正输出,持证上岗。二是部门结合,通力协作,积极为务工农民创造条件,各职能部门要加强综合协调,为劳务输出搞好服务。

3.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民真正变成市场竞争的主体。一是要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的基本模式。现在突出问题是,公司少,农户多,“小马拉大车”,起不到带头作用。因此,要采取措施,积极扶持农村“能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二是要努力提高各类农产品专业协会的水平。要摸清底子,采取措施,帮助协会提高层次、完善功能、加强管理,使之真正成为带领农民创市场的有效组织。三是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各种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4.加强土地合理流转,确保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农地使用权流转速度加快,要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确保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地进行。一是要严格控制征地规模,完善征地制度,改革征地办法。二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由租用企业每年付给农民租金或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法,将土地作为股份入股企业,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三是由农民自己开发。在土地流转时留有一定的面积,由农民在土地上建设市场,自主经营。四是留出征地款一部分,用于农民社会保障。总之,根据各地情况,采取多种办法,千方百计保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稳定农村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心得体会 篇10

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对策研究课题组

一、佛山市基本情况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下辖禅城、南海、顺德、高明、三水五个县级区,总面积3848.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5万人。佛山是著名侨乡,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广东改革开放的核心地带,2007年被评为全国两岸四地城市综合竞争力第9位城市,2008年获选“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佛山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形成了家用电器、纺织服装、陶瓷建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等十大主导优势行业,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64%。2008年,佛山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4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56元,经济总量居广东省第3位,仅次于广州、深圳,居全国所有大中城市第11位。

佛山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走在广东省前面,建立了“一区六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一批省级研究院、国家级质检基地等公共研发平台,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七位。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佛山市率先成为广东省首个教育现代化试点城市,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成了“五网络一中心”的社会安全网络(即社会保障和救济网络、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社会公共安全网络、抗击自然灾害网络、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网络,以及以110为平台的公共安全应急处置中心)。

二、佛山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

为了加快城乡统筹发展,2004年,佛山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佛山农村工作五十条”及《关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建立全征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等首批9个配套政策文件,按照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让农民充分享受城市化成果和城市文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繁荣。

(一)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大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一是统一城乡户籍管理。从2004年7月1日起,将佛山市“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自理口粮户口”统一登记为“佛山市居民户口”,并实现市内居民户口网上自动迁移,打破了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壁垒”,实现了城乡户籍“一元化”管理模式,消除了城乡居民享受平等待遇的体制性障碍,保障了“同城生活、同城便利”。

二是统一城乡规划。按照建设组团式现代化大城市的要求,树立大规划理念,将农村建设发展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将城镇规划延伸到农村,实行城乡一体化规划。

三是统一城乡低保标准。从2007年1月起,以区为单位,统一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目前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350元,三水区、高明区每人每月310元。

四是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07年6月,按照“覆盖城乡,应保尽保”的原则,将参加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人员以及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的人员全部纳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8年7月1日起,实行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门诊基本医疗费用纳入保险范围。

五是统一城乡劳动力管理。全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培训就业机制,健全完善市、区、镇(街道)三级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机构和市、区、镇(街道)、村(居)委会四级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城乡一体化的培训服务平台,从机构、政策、培训、劳务信息多方面为失业农民提供就业保障。

六是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了以区为主的城乡一体化教育体制,并按照“全市统一规划,城乡同步实施”的原则,从2006年秋季起,全面实现了12年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七是统一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加大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村通电、电视、电话通信、邮政等网络覆盖率均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96.91%,村道路硬化率99.79%。

(二)以农村股份制改革为重点,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向纵深推进

大力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有效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一是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佛山市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的意见》和《佛山市试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实施办法》,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第一,统一补偿标准。按照各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位置等实际情况,将区内集体土地分成一至三个片区,以区统计部门和农业部门分类统计的前三年单位面积土地的综合平均年产值作为计算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计算直接与被征用土地的面积和地类挂钩。第二,规范征地程序。结合省政府批准的征地制度改革方案,简化征地审批程序,可以由市审批的不再报省审批,可以由市国土资源局审查的事项不再报省、市政府审查。例如镇一级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不涉及征地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由市政府审批,涉及征地的,由市政府审批农用地转用、再报省政府审批征地。征地方案事前广泛听取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意见,如果当事人对征地的补偿标准或安置方案提出听证申请,要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组织听证,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对征地的话语权与参与权。第三,多种渠道安置被征地农民。实行留用地办法,即按征地面积10%左右的比例给被征地的村集体划留建设用地,发展集体经济。留用地性质根据被征地村集体意见确定,既可转为集体建设用地,也可一并征为国有;以土地换社保。通过土地出让收入、地方税收留成和地方征地费用留成等部分筹措资金,采取政府、集体、个人各负担一部分的原则,为征地农民购买社会保险。第四,界定征地范围,严禁滥用征地权。参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划拨用地目录》区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列入该目录的认定为属公益性项目,原则上只有公益性项目才能实行征地。经营性项目(房地产用地除外)原则上不实行征地。第五,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地、同价”。第六,明确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必备条件。必须符合经依法批准使用或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镇村建设规划,必须有土地权属证书,界址必须清楚、没有权属争议。二是大力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主要发展四种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即: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特点是以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发包给农民的土地入股,组建新的股份合作组织,实行统一规划、经营和开发。目前,佛山市共有土地股份合作组织2354个,占全市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76.5%;入股土地面积146.5万亩,占全市的87.4%;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特点是将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经营性净资产入股,股份量化到人,组建新的股份合作组织。目前,佛山市共有这种股份合作组织290个,占全市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9.4%;入股资产净值26.96亿元,占全市的52%;综合性股份合作制,特点是把原集体所有的存量资源性资产(即土地)和经营性资产全部价值化到人,入股新组建的社区股份合作组织,实行股份合作经营的形式。目前,佛山市共组建综合性股份合作组织433个,占全市的14.1%;入股土地面积21.1万亩,占全市的12.6%;入股资产净值22.48亿元,占全市的43.4%;单项土地股份合作制,特点就是以农民承包土地入股,组建新的股份合作组织,由股份合作组织对外招商经营,农民除得到股份分红外,还可以成为外商的农业工人,赚取劳务收入。

三是加快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引入中介组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中介组织服务费用由镇政府负担。目前,全市引进中介组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体制改革工作已经基本完成,586个村(居)、3833个组共5751盘账已经完成了账目移交工作,2007年6月,佛山市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提名奖。

四是积极推进并镇(街道)、并村工作。有计划地实施“并镇”、“并村”、“并校”和“镇改街”、“村改居”,有计划地撤并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4万人以下的建制镇,撤并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居民300户以下的村,纳入中心镇规划范围的村委会改设社区居委会。通过城镇布局调整带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布局的调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以旧村居改造示范村居建设为抓手,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以旧村居改造示范村居为新的突破口,着力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首批122个示范村居全部完成了总体规划,101个村居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26个村居已建成农民公寓。同时,大力推进村居旧物业改造工程和渔民住房解困工作。

(四)以现代精细农业为方向,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明确以现代精细农业为发展方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区位优势、适应城市和出口市场需要的优质、高效农业,基本形成了近郊以叶菜、花卉为主,远郊以水产、瓜菜为主,山区以水果、畜牧为主的区域产业带,形成了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架构初步形成。

(五)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突破口,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一是不断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出台《佛山市农村卫生站医生补贴实施办法》,从2008年开始对全市农村卫生站医生按照每个行政村补贴到人,每人每年补贴1万元的标准予以补贴,从制度上解决了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的经费补贴问题。

二是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制定出台《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健全完善了农村五保供养、特困居民子女教育救助、居民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七项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三是实施全征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征地后人均集体性质农用地面积(不含林地)低于所在区人均农用地面积三分之一的村(组)内,年满16周岁,未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校生除外),均纳入补贴范围。全征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区、镇(街道)两级财政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区、镇(街道)财政分别按10%~30%的比例补贴,村(居)、组集体经济组织负担40%~80%,所缴费用不要农民自掏腰包。四是稳步推进“十好”和谐文明村居创建活动。建成全市首批80个“十好”和谐文明村居,禅城、南海、顺德三区给予每个村居每年财政扶持不低于20万元,高明、三水两区不低于15万元。

三、佛山市统筹城乡发展经验对我区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启示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其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面的许多做法具有创新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战略任务,市委提出了要在全国率先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这个目标,推进城乡均衡发展,不能满足于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特别是在工矿废弃地开发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沟域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吃透各种政策精神,只要政策没明文规定禁止的,就是我们可以创新实践的,学会善于抓政策机遇、善于利用政策、用足政策,在落实好功能定位、涵养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二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打破旧的思维模式,从思想意识中首先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观念,定规划、谋思路始终从全区一盘棋角度出发,不再有城乡概念。要制定产业发展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教育布局、人口发展、社会管理等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将农村综合发展纳入全区整体规划之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管理和服务等延伸至农村,提升农村综合发展水平。

三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激活农村土地资源。土地是农村发展的最宝贵资源。要最大限度地激活农村土地资源存量,积极开展“宅基地换楼房”、“土地换社保”以及宅基地入股、民居集中开发经营等试点工作,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模式,搭建社会资本进入平台,拓展农村发展空间。要制定工矿废弃地开发利用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鼓励集体自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或者采取转让、入股、租赁、置换等多种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开发建设,发展高端产业。要按照占补平衡、镇域或沟域统一调控的原则,将位置偏远、不利于开发利用的工矿废弃地指标,调控集中到镇中心区或沟域集中开发利用,推动人口向镇中心区集中、产业向沟域集中。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建设,加大农业项目对外招商引进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配合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精品农业和观光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四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加快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改革,实现集体资产从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是激发农民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主体意识和农村发展内部活力的必然需求。要加快制定我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整体规划,分类推进。要对农村集体经济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引进中介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工作,为推进改革做好准备。要在新城规划范围内乡镇、小城镇和重点镇,全面推行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将经营性资产、资源股份化,发展社区综合股份制,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权利;在重点沟域的村庄,鼓励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激发农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农业基础较好或者具有旅游文化资源的村庄,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房屋入股、资金入股、劳工入股等,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

五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整个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佛山市城市化进程之所以快速推进,关键是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不但能够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还能够承担公共服务和公益性设施建设维护任务。要对全区农村可开发、可利用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制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意见,依据资源秉赋和特点,明确不同村庄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方向。要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和重点,将有限资金投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区股份制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上,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使政府资金发挥最大经济效益。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以政府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激活农村和农民自有资金存量。要改进镇村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将集体资产增量和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纳入镇村干部考核,建立健全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增强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六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培训服务体系,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劳动就业服务指导站,村(居)设专职就业指导员,从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岗位需求、就业岗位推荐、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推进农民就业向非农领域转移。要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集中办学、规模办学,改善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硬件条件,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要加大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力度,在重点镇和小城镇推行宅基地换楼房试点工作,着力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条件。

上一篇:我的钢琴之路500字作文下一篇:扶贫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