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等待”的作文

2024-05-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会等待”的作文

“学会等待”的作文 篇1

陈钰骏

梅花,等待了三个季节才能展现出她婀娜的身姿;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等待了那么久才能从土壤里钻出。人难道不要学会等待吗?

学会等待,是一种耐心。

你曾经有没有过在公交车站等了很久却没有一辆公交车经过?有没有在期中期末考试没出来成绩而抓耳挠腮?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但每个人对待这些事似乎“大同小异”。有些人即使身上已被汗浸湿,仍有耐心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而其他人可能会出现脾气暴躁,脸色难看等。从中是否学会等待,看得出一个人的良好品质或是不好的习惯。有人说过:“等待是人生中最重要,最美好的品德之一”,恐怕也不为过。

学会等待,是一种尊敬。

去年的G20峰会的晚宴上,酒店服务员莫婷婷讲述了她在晚宴的所见所闻。他们从八月份集中培训,这一等待的过程使他们受到了奥巴马等国家领导的赞美。是啊!他们足足等待了一个月国家领导的到来,一个画面油然而生。下课了,你急着去上厕所,这时你会反其道而行之——让老师先过,你再过去吗?我相信许多同学坚信选择“会”。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我依然看过老师与同学相撞的场面,只是他们急着去干什么吗?绝不是,他们没有尊敬老师,没有学会等待。

学会等待,还是一种智慧。

三国时期诸葛亮派马谡讨伐司马懿,讨伐失败,司马懿率军打到了蜀国城门。城门无动静,偶尔听见城楼上萧瑟的琴声,司马懿下令不要轻举妄动,诸葛亮会派兵出去;哪知道诸葛亮此时没有即用军队,只好在城楼上等待魏军,摆出冷淡的景象。这时城门打开,令司马懿吃惊的是,诸葛亮弹奏着琴,使人潸然泪下,司马懿决定立刻退兵。诸葛亮虽获计谋上的成功,但还是含着泪杀了马谡,这就是“空城计”。诸葛亮的等待,使蜀国得以存活。

学会等待是人生的必修课,学会了等待,才能品味人生。

“学会等待”的作文 篇2

教师不能放弃作文训练, 每天除了备课、上课、改作业以外, 全身心地扑在了批改作文上。认真的教师还会做好批改后的工作:找出几篇写得相对不错的习作做范文, 让其他学生学习, 或者想尽方法找来优秀作文让他们模仿, 结果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 无病呻吟, 完全失去了自我的个性;较差的作文要求重写, 然后面批面改, 结果吃力不讨好, 越加强学生越反感、越怕, 这几乎成了写作教学中一个很难摆脱的痼疾, 其结果只能是让老师更为迷茫。

我也曾经这样迷茫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阅读到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的一段话, 使我豁然开朗, 受益匪浅。

魏书生说27年以前, 他刚到中学, 教两个班。一个班是全年级选拔的优生, 另一班却都是不太听话学习比较差的, 有的好打架, 53名全是男生。

“同学们哪, 咱们得学写作文啦!”“我们不会作文!”“不会作文才要学嘛。”“学也不会!”“老师慢慢教。”“慢慢教也不会!”“老师先领着大家认识社会, 体验生活。”

他领着学生去扫墓, 回来学生说“老师, 挺受感动的。”“把感动写出来就是好文章。”“老师, 不就写不出来吗, 能写出来还说什么呢?”“那样吧, 我把我写的文章慢慢地读给大家听, 大家写下来, 就算好文章, 行吗?”“老师, 我们有的字不会写。”“哪个字儿不会写就用汉语拼音来代替, 还不行吗?”“我们不会汉语拼音!”“对不起老师忽视了这点, 那怎么办呢?这样吧, 哪个字不会就画圈儿吧。”哪个学生好意思说, 老师, 我不会画圈儿啊。于是呢, 咱就是给人家服务的, 不管人家水平多低, 你就得讲究:一, 别难为人家, 第二呢, 帮着人家一步一步朝前挪。这才是一个服务者的样子, 才容易在行动中改变学生。

学生终于写完了他的第一篇作文, 然后再教会大家查字典, 把圈儿变回汉字。

这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他把自己在定位为一个和蔼可亲的服务者, 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板着脸的所谓的“严师”。我深刻地感悟到他的平常心, 领悟到他的快乐人生, 更让我叹服的是他的简单而耐心的慢作文教育艺术———“帮着人家一步一步朝前挪”。

这种慢作文教学实践, 是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 “慢工出细活”, 而不是急功近利, 拔苗助长, 让学生“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其实越是急躁, 离我们的目标就越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欲速则不达”, 都是古人智慧的劝诫, 作为一个当代教育工作者, 我们更应该遵循这种科学规律。

我从事的是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工作, 所教的学生整体水平不太高, 有的来自山区, 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是外地农民工的孩子, 写作功底也都比较薄弱。

针对现状, 我开始尝试放慢步子, 尤其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慢作文教学实践。

一、积累语言, 学以致用

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外衣, 是文学第一要素。”要想写好作文, 首先要从基本的语言积累入手, 不能急于求成。

“新课标”中将学生的写作定名为“习作”, 就意味着这是学生在学习写作。因此, 尤其是在习作起步阶段, 应从写话入手, 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 “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不要给予太多的束缚, 不要只重形式与技能, 而是首先要让他们想写、爱写。

初一新生进班伊始, 我就先让他们写一篇作文, 摸摸底, 结果发现他们的通病是用语贫乏, 表达不畅, 陈词滥调, 缺乏生动感。其实, 他们在小学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抄写、默写许多新词语, 甚至要求背诵整篇课文, 应该说这些积累可以使写作语言更丰富, 更生动, 可为什么他们在作文中用来用去都是那几个词?究其原因, 我发现是他们没有在作文中使用新词语的习惯, 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就是让学在实际中运用。反思我们的语文教育, 学以致用的思想却没有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所教的内容, 一旦回归到生活中, 学生就不知如何操作。就像上面分析的那样:积累的语言, 他们却不能有意识地在学习生活中运用。

认真思考了他们在学习中不能运用语言的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是观念错误。有些学生积累词语、名言佳句、语文知识等, 只会用于答题做试卷, 没有考虑和尝试过把它们用到语言表达交流的实际中去, 造成学用脱节。

其次是积累不够, 一部分农村的学生, 从小没有阅读习惯, 积累自然就有限, 而光靠上课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古人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阅读很多, 词汇就丰富, 同一个词语经常看到, 自然烂熟于心, 那么运用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 运用自如。

再次是习惯不好。有些学生阅读时没有作批注、摘记等习惯, 写作文时懒得动脑筋, 想起什么词写什么, 第一个想起的词往往是最熟悉的, 时间长了, 就没有运用其他词的习惯了, 用语贫乏, 陈词滥调也就在所难免了。

我知道学以致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首先要培养他们积累并运用语言的意识, 从一词一句开始, 循序渐进。一句话写不好, 如何写一段话, 一篇文章?

首先每学一篇新课文, 我都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我把它称为一句话作文, 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仅有一个句子的特定语境里, 选用与之适应的最贴切的词语, 只要运用恰当通顺就可以。

一段时间后, 我告诉他们, 学了会运用还不够, 还要用得好, 每个词语都是有生命的, 你们要运用得好, 它们才是活的。只有用心琢磨使语句精美生动, 这样才能收获语言的芬芳。

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后, 我开始让他们连词组句成段, 然后成文, 字数逐渐由五十个递增到几百, 这种慢慢推进的方法, 让学生的作文语言日渐丰富生动。如此历练, 必能日进有功, 力透纸背。不但培养了积累的习惯, 而且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 真是相得益彰。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将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形式。

二、创办文集, 发现亮点

曾记得一位语文专家对作文有这样精辟的论述:“总而言之, 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 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 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 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太阳”、“月亮”、“星星”、“萤火虫”指什么?其实就是“亮点”。也就是说, 作文应该带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情震撼力”。

而亮点必须从一词一句开始慢慢训练, 学生的付出一定要让他们得到回报, 为此我在班级创办了文集, 来发现他们的亮点, 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初一刚开始的文集我命名为“萤火虫”, 前面讲过学以致用, 即让他们先积累词语来造句, 然后我把他们积累并创作的精美的词句登上文集, 署上名字, 粘贴在班级的文学园地上。学生很高兴, 有了成就感, 慢慢喜欢上了造句。

其后我让学生连词成段, 也就是小作文, 文集更名为“星月集”。等到他们越写越好的时候, 我引导他们开始写大作文, 这时把文集更名为“逐日集”, 希望他们像夸父一样去追逐“太阳”, 写出好作文。

另外我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个本子, 创办个人文集, 自己命名, 上面有摘记, 也要有自己的创作, 一句话, 一段话, 一篇文章都可以, 一个月左右在班级展示一次, 结果很不错, 图文并茂, 文集的名字也很丰富。更重要的是有些学生已经懂得将语言与生活联系起来。

语言一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 它就可以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诗意和人文色彩, 也会提高语文水平。可是在生活中, 许多学生往往偶遇触机, 顿有所悟, 眼前似觉一亮, 但许多人却不能及时捕捉, 致使这一瞬的灵感如迸发的火花, 稍纵即逝。因此, 让他们在文集中及时记录下这种灵感, 是大有裨益的。

慢慢地积累, 积极地鼓励, 使他们不再谈文色变了, 学生作文的亮点越来越多, 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看来只有发现了学生的“亮点”, 才能培养作文的“亮点”。

三、专题讲座, 有的放矢

有了语言的积累, 写作的兴趣, 就像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我趁热打铁, 为他们开设了两周一次的作文专题讲座。根据他们作文存在的问题, 每一次的专题都不同, 比如“我手写我心———真情实感”;“横看成岭侧成峰———多角度立意”;“众里寻他千百度———巧妙选材”等等。

专题讲座是分阶段教授写作知识, 有一些教师认为中小学写作教学不需要教写作知识, 因为好多大作家也说不出什么写作知识, 但不是写出好作品来了吗?其实这个问题要辩证分析, 有的人感觉到自己是有天赋的, 是率性的, 是不靠写作知识的, 但实际上只不过是因为他博览群书, 潜移默化地借鉴了他人的写作经验, 逐渐熟谙“规范”, 熟练到“感觉不到”有束缚的存在。对中小学生来说, 他们还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 他们有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这个过程。正是中小学要教的, 而其起点, 恐怕就是写作知识。

现在, 一些中小学甚至取消了写作课, 以“日记”、“周记”代替系统的写作教学, 认为这样就不会束缚学生的写作欲望, 更能让他们率性表达。其实这是个误区, 必要的写作知识有助于学生写作的发展, 而这与学生的率性表达并不矛盾。我坚持举办作文专题讲座, 循序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 学生们对写作的驾驭能力越来越强。

就这样, 初中三年来, 学生们对写作越来越感兴趣, 而这一切主要得益于这种慢作文教学实践, 它不但让学生的作文更上一层楼, 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慢慢地我发现语文课上常常有同学妙语连珠地表达, 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了, 语言也越来越生动了。

作文需要慢慢教, “如春之禾苗, 日不见所长, 日有所长。” (陶渊明语) 孩子的写作水平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我们的作文教学本应遵循教学规律, 这样操作起来对于学生来说可激发兴趣而又有思想深度, 起点低而又能可持续发展。

当今社会,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投身于一种“慢生活”的潮流, 来品味生活的美好过程。而我们的教育是否也要这样, 当学生们的空间被一张张试卷, 一次次辅导, 一个个培训挤压得无法呼吸的时候, 他们怎能不厌学?我们的家长和老师, 是否要换一种思维, 正如魏书生老师一样, 以一个服务者的心态, 慢慢地“帮着人家一步一步朝前挪”。让我们在教育的路上学会等待。

让孩子学会“等待” 篇3

“天已经很晚了,妈妈明天一早就给你买,好吗?”

“不好,我现在就要,你快去买!”

“快起来,看我不揍你!”发话的是孩子他爹。

“呜……不要你管,不要你管!”“啪!”桌上的文具被孩子横扫下地。

像这样以自我为中心,当要求不能立即得到满足,就大发脾气,大哭大闹的孩子并不少见,其中不乏高智商者。是孩子天性使然吗?不是。关键是家长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只注重智力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结果。

古人云:“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宽容,体谅别人,才能培养出高尚的道德;一个人只有努力克制自己,才能完成各项事业。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意志品质的培养非常重要,不仅要教育孩子有进取心,还要使孩子对挫折有耐受力和自制力(也称作自控能力)。

天资聪明固然很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也难以成才。美国心理学家特曼曾对1000多名高智商儿童,做过长达3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这些孩子进入初中阶段开始分化:那些意志品质差、求知欲不强和学习不努力的,成年后都未取得什么成就。所以,高智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他们的智力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对孩子而言,自制力需要从小训练,从生活小事入手。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或障碍,让孩子从中得到磨炼。尤其对那些没有耐心、不能持之以恒、任性、脾气暴躁、经不起细微挫折的孩子,更应当鼓励其在一些“逆境”中学习控制自己的本领。例如,当孩子提出某个可行性要求时,不立即给予满足,而是让他“等待”一会儿,以此增强孩子的耐受力和自制力。

在训练孩子“等待”的过程中,下列几点意见可供家长参考。

一、训练“等待”应当抓早、抓小

人的大脑发育高峰期是在三岁之前,所谓“三岁看大,七岁见老”。因此,训练孩子自制力的起始年龄也应当抓早、抓小。在孩子断奶之后,就应注意培养他有“等吃”的习惯,训练孩子按时进餐。幼儿期后,应该培养孩子的耐心,让其能够控制自己想立即达到某个目的的欲望。当孩子要求得到玩具时,不要马上买,可在规定的一段时间里买,培养其“等待”的耐受力。

二、训练“等待”时间的长短,须参照实际年龄

孩子年龄越小,越是坐不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越短暂。为此,训练“等待”的时间长短,应该参照孩子的实足年龄。例如,一个两岁半孩子首次训练“等待”的时限可从一分钟开始,以后逐渐延长“等待”的时间,同时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按照孩子要求的轻重缓急,决定需要“等待”与否以及“等待”时间的长短

如果孩子发热,要求立即喝水,或者孩子腹痛,须立即入厕,属于躯体病痛要求,应当及时解决,无须“等待”。如果孩子要求购买某些食品,添置新玩具、新服装或新的文具用品等,则应该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需求缓急与可能性,向其说明情况,然后确定“等待”时间的长短。

四、不同脾气的孩子应区别对待

假如孩子原本是慢性子,做事总是慢吞吞的;或者平时很少作声,也很少提要求,一旦有什么生活小事上的需求,家长就不必让他“等待”了。而对那些任性、好发脾气、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就应当严格训练他学会“等待”,磨炼他的自制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五、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比赛,学习游戏规则

许多游戏活动或棋类比赛都需要轮换“等待”。因此,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增强对活动的兴趣,并要求其按活动规则学会“等待”,善始善终,可以起到耐意志、耐情绪和耐体力的功效。

六、用“阳性强化法”训练“等待”

所谓“阳性强化法”就是以鼓励、奖赏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例如,孩子按照要求“等待”的时间而耐心“等待”了,家长应立即给其微笑、赞许、表扬,或者让其参与喜欢的活动等,从而强化“等待”行为,并予巩固。

七、家长在训练孩子“等待”时必须步调一致

等待 学会等待作文800字 篇4

午后的阳光略略带着几分懒散,照在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舒适。当看见母亲因为闲暇而坐在阳台上的藤椅上时,我就赶忙搬了小凳子,拿了桃木梳子。在母亲身旁乖乖的坐下,眨巴着充满期待的小眼睛,等待着母亲为我梳头。母亲早已会意,放下手中的毛线,为我松散了头发。一丝一丝,母亲轻柔而灵巧的手在我的发间穿梭、萦绕。或是活泼天真的麻花辫,或是安静内敛的马尾辫,或是古典优雅的判罚……在母亲的巧手下,展现出来。母亲的爱透过指尖,暖暖流入我的心田。

与那阳光洒在身上的暖,交融在一起。让我等待的心,得到了满足,更感受到了母亲浓浓的爱意。而母亲也因自己的付出感到满足。时光如白驹过隙,如发丝从梳子间的间隙,悄然滑走。我长大了,而母亲老了。我开始嫌弃自己的一头长发,嫌它打理起来太过麻烦。自作主张的去理发店剪成了干爽利落的齐耳短发。回家后亦没听到母亲多说什么,只是母亲的眼中分明写着黯然和失落。过了起初因短发的兴奋,我的心中也有了几分不是滋味,懊恼与苦涩。母亲用爱满足了我儿时的等待,如今也应该隐约期盼着我这个女儿在让他为我梳头吧!更期待我这个女儿能对他付出自己的爱。那只我却……我再无心思,得空也只是坐在书桌前,埋首思忖。我等待自己能够付出爱,填补母亲心中的失落。就这样过了些许日子,又是一个阳光懒散的午后。

我的心中一下子明朗了,母亲既是等待着我,更是怀着儿女给他爱的渴望啊!我拿起那把搁在床头柜上的桃木梳子,来到阳台去下母亲手中的毛线。母亲亦没说什么,任由我弄着。但我看到了,母亲的唇角微微上扬,钱钱笑了。像母亲从前为我梳头那般,我轻柔的梳理着。母亲的发间已有了些许银发,母亲老了,我心痛了。

学会等待作文 篇5

等待经过十年,杨过与小龙女再度相逢,重续神雕侠侣的情缘。

等待经过百年,香港回归开创了中华民族世纪之交的新纪元。

等待经过千年,华夏儿女遨游太空的梦想终于实现。

等待经过万年……

万年之后的省略是因为未知,是因为我们对人类历史的憧憬。用省略取代这一切,更是因为我们对未来创造力的感叹。等待万年,我们的明天或许无比美好,但岁月的流逝也可能消磨人们等待的耐心。正如那位变节的李陵,被俘时的忠心终于在匈奴的高官利诱面前动摇了,他没有如苏武一般等待,他在似乎渺茫的希望面前背转身,朝回走去。于是乎,等待成为气节的一部分。

仍记得《左传》中曹刿论战里的精要:“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看似消极的固守等待,却在无形中成为克敌制胜的秘诀。有胆识者,忍辱负重,在等待中运筹帷幄。足可见,等待实乃胜利的一部分。

三国时,群雄并起,名士张松欲寻明主。他携西川地图遍访各诸侯。刘璋的懦弱、曹操的傲慢,使他失望至极,但他在最后一站等来了刘备,为刘备的仁义所感动,他的等待,终为西川找寻到了一位新主人。等待成为决策时局的关键。

很难想象没有耐心,何以有稍纵即逝的机遇。人们不倦的等待就如望夫石成为历史的坐标。有了等待,就有了希望,就有了成就一切辉煌的基础。看看那些弄潮于风口浪尖的伟人们,看看那些围绕日月旋转的英雄们,他们卧薪尝胆,他们韬光养晦,他们曾经等待的每一天都是其日后成功的前奏。

学会等待作文 篇6

我在等待,等待我母亲。

脑海中,已经无数次上演着我拒人千里的模样和母亲愧疚的笑脸,又无数次懊恼早晨出门时,对自行车的弃之不顾。湖边的风带着水气,吹呀吹啊,渐渐吹散我的怒火。

思绪开始飘散。

眼前开始浮现标志今天失败的数学试卷。我打小数学就不好,小学还能应付,初中它便义无反顾地做了“白眼狼”,我焦心地等待分数能高一点,报班、做题,但我期盼的分数,依然壮士一去不复返。

对面街上出现了一个小姑娘,高高的马尾辫,小小的个子,一脸稚气。我的直觉告诉我,她也在等待。但她蹲了下来,开始数红色的车过了几辆,叶子的纹路分成几条。

我认得她,她是我儿时。

“将来,将来我一定能等到好日子!”

“现在……现在就将就一下好了。”

所有人都在等,但急进的我们学不会等待,只道这是炉火煎熬,不知道等待将水变茶,以水酿酒。

所有人都在等,但笨拙的我们学不会等待,若只等将来,永远等不到将来。

世上总有等不得的事,一阵风,一朵云,一盏茶,一个人,一点幸福,一片未来。

倒不如学会等现在,实实在在的,安安心心地把握当下,然后再悄悄叫醒时间,说:“嘿,我可给你带惊喜来了——一个新的我。”

学会等待,即知道这件事该不该等,我能不能等。

路灯已经悄悄地亮了,暗蓝色的天幕衬得这灯火闪亮而温暖。

我似乎知道怎样亲吻数学这只小刺猬。

熟悉的身影姗姗来迟,母亲脸上带着我所预料的歉疚的笑,轻轻地说:“等了很久了吧?今天临下班时来了个病人。”

我笑了一笑。

教师要学会等待 篇7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学会等待。学生因基础、能力、性格、情绪等原因,在学习速度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记忆、理解、领会、操作、模仿等各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各不相同。学会等待应是因材施教应有之义。启发式教学,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包含着对启发时机的等待。从分层教学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都内含着对学生的等待。思维不敏捷的学生需要等待,思维敏捷的学生同样需要等待,只是等待的时机和程度不同而已。不少思维敏捷的学生,常常失之肤浅、粗心,要使学生细致、深刻同样要等待。其实等待是成人对儿童和少年乃至青年人的尊重和理解,是教师对学生差异的尊重和理解,也是教育的耐心与宽容,同时是对育人规律的遵循。人的成熟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过程的快慢有其内在规律,而且这个快慢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尊重这个差异,学会等待,自然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无视这个规律急于求成,容易拔苗助长、欲速不达。

当然,这种等待不是消极坐等,不是守株待兔。就教学来说,需要依据不同情况,为学生克服思维的困难,提供各种条件,或设置阶梯,或运用直观,或类比启发,或相互交流,或思路点拨,或指点迷津,方法多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就思想教育来说,则需要寻找时机,耐心细致,创设情境,入情入理,似春风化雨,作润物细无声的努力。

等待是一种责任。教师不仅要准备好自己每节课的教学内容, 更重要的是仔细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接受能力,为他们能够学会创造条件,考虑上课时用什么样的语气,问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问题,这样会有多少思维缓慢的学生在老师亲切的启发等待中厚积薄发? 有多少粗心大意的学生在老师耐心细致的点拨等待中因为理解正确而神采飞扬? 又有多少优秀而又思维敏捷的学生在老师的传神且期待的目光中做到心领神会、游刃有余、滴水不漏?

等待是一种艺术。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加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等待,学生成为教师手中的刻刀下精心雕琢的精品;通过等待,学生成了教师手中的画笔下浓墨重彩的画卷; 教师就是写完自己的作品后又默默地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等待是一种见证。在等待中,教师目睹学生的成长过程教师就是亲历目睹学生成长过程的见证人。教师在等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挖掘他们感悟知识的灵感, 写在教师脸上的是等待后满意而又成功的欣慰, 写在学生脸上的是明白与获得后的充满希望的自信。

等待是一种转化。等待是知识的转化, 等待也是爱的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蕴含着教师对学生无限的期待,也深藏着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教师等待的目光中,知识与爱交汇成一条希望的河流……

等待是一种期盼。在等待中,教师期盼着每一位学生能够通过仔细思索明白一个单词的含义和用法;在等待中,教师期盼每一位学生能够明白一个句子的结构和意思, 并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在等待中,教师期盼每一个学生能够读懂一篇文章的主题,并能深刻理解文章揭示的哲理……

等待是一种鼓励和告白。在等待中,教师在鼓励每一位学生:我的学生无差生,所有的你们都行,所有的你们都是最棒的;在等待中,教师告知学生:老师爱你们中的每一个。

等待是一种呼唤。在等待中,教师在唤起每一位学生的灵感,在等待中,教师唤起的是学生对事物认识的悟性,在等待中,教师唤起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等待中,教师更能唤起的是从一开始不明白而到最后终于明白的茅塞顿开。

等待是一种魅力。教师的伟大人格在等待中体现,在等待中延伸。他们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精神正是教师的魅力所在。一个园丁会在每天的辛苦劳作之后期待着满园花香,供大家欣赏,教师满足于等待之后的桃李芬芳,香满天下,而自己守候的依然是那间教室、那块黑板和手里的那只粉笔,他们放飞的是希望,洒下的是泪滴……

等待是一视同仁。教师在等待中博得了学生的信任,更让那些后进学生没有感觉被老师冷落, 而是深深地感觉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 在等待中教师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他们是老师心中的希望。

等待不是相提并论。等待中教师了解了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反应程度,从而更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实现最终的教育教学目标。

教师要学会等待。教师要摈弃拔苗助长的欲速,坚持瓜熟蒂落的等待,才能如愿以偿。教学如此,育人如此,做其他事情大体亦如此。

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中孕育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未来等待中承载的是对中华民族伟大未来的希望。

教师要学会等待。在等待中,教师方知自己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教师要学会等待。学生在等待中成长,成熟,成人,从而成才。

学会等待 篇8

一次自习课上,来了一位家长,我和家长在门口交谈时,教室里炸开了锅,我点了几个孩子的名字,提醒他们专心写作业,不要说话,可当我和家长继续交谈时,几个孩子又开始说了。我匆匆的结束了交谈,走到讲台上,兴奋中的孩子并没有发现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了,依然说得热火朝天,我站着没有说话,等着他们,渐渐的,教室安静下来了,那几个孩子发现了情况不对,回过神来,看到我站在讲台上,赶紧闭上了嘴,教师里顿时雅雀无声。短短几分钟的等待,换来了比训斥更好的效果,让我看到了等待的作用。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现象:课堂上常常是一些胆大的,优秀的学生唱主角,他们踊跃发言,积极表现,出尽了风头。而一些胆小的学生,一些学困生只能默默无闻,谨小慎微,甘当陪衬。问其原因,我们也会很无奈:教学任务紧,好学生回答问题能说在点子上,能配合老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而那些胆小的学生、学困生往往需要老师花费一些时间鼓励,反复点拨,影响教学进度,所以我们不愿意等待。

老师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无可厚非。但我们时时刻刻也要提醒自己: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要从关注个体开始,尊重个体差异。教师不能简单地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要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更应该“等待”。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事实上,教育的唤醒、激励和鼓舞并不都是立竿见影的,教育需要等待。

老师的“等待”并不是一味地痴痴傻傻的“守株待兔”,而需要老师适时的点拨、恰当地评价、真诚地鼓励,给学生以新的体验和启发,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

小阳是个性格内向,接受能力较慢的小男孩。那节课上,我发现他犹犹豫豫地想举起小手,我毫不犹豫地叫了他。他胆怯地站了起来,不知所措。我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鼓励他:“别紧张,好好想想,老师等你!”他抬起头小声说:“就是······就是······”这时,其他同学早急了,小手举得高高的,嘴里不住地喊“我帮他”,“我来说”,“我会”。我没有让他坐下,而是耐心地说:“别紧张,慢慢说。”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微笑着夸奖他,同学们也送给了他热烈的掌声,这时的小阳目光特别明亮,他自信地挺直了身子。这节课虽然因为小林的发言少上了一部分课文,但收获却更有意义。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小阳渐渐地能高高地举起小手,响亮地回答问题了。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一个有差异的群体,他们当中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接受能力弱,有的做事、学习动作迅速,有的做事、学习磨磨蹭蹭,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是整齐划一的要求,尤其是对那些智力平平的孩子,我们往往对她们失去信心,缺少应有的等待。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自信,这是很可怕的一种教育不公平现象,我深深地理解了教师的一个无意中的等待有时候对一个孩子,尤其是学有困难的孩子显得是那么的重要!是等待让他们重新感悟和看到了自信与希望,是等待给他们带来的喜悦与幸福。

马克思说:“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正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在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在教育生活中学会善于等待,就一定会收到“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教育效果。

等待是一种尊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待是一种信任,相信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习,能改正错误;等待更是一种唤醒,老师用尊重、关注、激励唤醒学生“心中的巨人”,使每个学生都有时间和空间发挥自己的潜能。当学生范错误时,给他改正的时间;当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时,给他思考的时间,耐心地等待,帮其自悟自得。那么,学生一定会成长得更快。

作为低年级的班主任,我们会发现学生很多问题,比如:下课只顾着玩,上课了就要上厕所、课堂上随意走动等等问题。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问题,不能操之过急,我们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在我们谆谆教导下,在我们耐心的等待中,学生们的这些问题会慢慢消失。

植物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需要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更何况是育人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这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当学生犯错误时,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等待的心。

犯错误的学生也应该得到尊重,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自我反省、纠正。低年级的学生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大门,小学生活和他们以前的截然不同,面对小学的环境和管理方式,学生不知所措也是正常的,作为班主任,我们就要教育学生,要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同时用自己的爱心,宽容心去包容他们的错误,去等待他们的成长。

学会了等待作文 篇9

等待是我小时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次次的等待挑战了我耐心的极限。一次我和妈妈去赶集,当时是妈妈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到了我便开始了我的等待生活,有时妈妈会偶尔过来一次但时间不长,是妈妈把买到的物品让我拿着,实际上是让我看着不让它丢了。可妈妈离去买东西可是大半响的时间。这样长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很长的孤独的生活,这时没有人与我交谈,我不敢去买东西吃,因为怕东西丢了挨妈妈的指责。所以我不敢去买东西吃。就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把东西丢掉的信息让我坚持着等到妈妈回来,这等待的这个过程中,我总是在忍耐因为口干舌燥时非常想喝水,但又是因为我怕把物品弄丢让我坚持到妈妈回来。

在长大后开始上晚自习了,有时候妈妈不在家,上晚自习前的饭就得自己做,在慌乱时妈妈在家时饭并不能够及时的做完,这时我会冲动但细想起来,我有什么理由生妈妈的气呢,这时想到这一点,我的理智便控制住了我的情绪,我也在等待了妈妈把晚饭的做成。在等待中我学会了忍耐,而这时的忍耐需要我的理智来控制来完成。

等待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忍耐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产物,等待让我学会忍耐。

初中作文学会等待 篇10

这时正下着雨,视野模糊,空气中飘着一股湿气。现在是三月,但还是很冷。当我把手缩回到袖子里时,我抱怨春天来晚了。“什么呀,你管它做什么?这么闲?”我不屑地回头,回过头去看课文。

但是你很固执,轻轻摇着我说:“不!看,它长了这么多芽!已经是冬天了!”我眯起眼睛,盯着外面的树。透过朦胧的雾霭,我可以看到每一根树枝上都有一朵花和一根骨头,有枣核那么大,是绿色和棕色的。它们勇敢地站在树枝顶端,即使没有树叶的保护。雨打得他们那么彻底,每一滴都那么坚决,那么冰冷。风是如此的不偏不倚,以至于它拒绝给他们所需要的温度,哪怕是最微小的温度。想必,温度是他们需要的全部机会。那些蓓蕾就这样紧紧地支撑着它们所有的活力,在那里等待,等待春天的到来,等待生命迸发的一刻。经过一个冬天的季节,我不知道要等多久。

后来才知道叫玉兰。我终于相信,你所执着的,是真正的等待。我想,木兰花也会明白,等待春天是必要的,而冬天是唯一的`办法。不管冬天有多长,春天总会到来,阳光总会落下,那些花骨总会迸发出这样的春天。我们也知道,不管三年有多长,它们总会过去,我们总会在阳光灿烂的夏天微笑。

我开始想象木兰花盛开的样子。这样一簇簇的‘白色粉末’在金色的阳光下,令人头晕目眩,模糊不清,就像隐藏在浅浅色彩中的一个淡淡的微笑。空气中一定有淡淡的香味在轻轻踱步,有时偷偷溜进我们的教室,把春天的气息送进每个人的呼吸里。那一点水粉般的白色,像青松翠玉一样映在天空,快要飘到天上,变成飘零的云。我们看到就会笑。因为,我们的梦想也在那里。

课堂提问要学会等待 篇11

一、 等待是教师的职责

教师为何需要等待?这个问题再简单不过,可它往往又是许多教师不曾认真思考的问题。当学生不能即时回答,课堂出现一片寂静时,教师自己生怕背上互动效果不好的“骂名”,也为了不让课堂冷场,就急不可耐地跳出来圆场,自己替学生回答了。这时教师就把课堂沉闷的“罪名”扣在学生的头上,却从来不去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首先从个体智力差异上看,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等待。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别的,对问题的反应程度也是不同的。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提出智力心理理论,并制订了智力量表(如图1),该量表反映出:智力水平在70(低常)以下的个体占比与130(极优秀)以上的个体占比是一样的,都是2.27%;中等智力水平占到了68.26%;中等偏下(临界迟钝)和中等偏上(聪明)占27.18%。以一个班为考查群体,其智力分布是符合韦克斯勒量表的。

其次从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宗旨上看,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等待。贯彻全面发展的思想,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贯彻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宗旨。这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全体学生。

再次从培养思维能力的规律来看,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等待。“问题”要能提升思维能力,必定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综合分析时间,以形成最佳的方案选择。任何瞬间作出的回答,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深度和广度。匆忙回答也容易让学生形成草率的思考习惯,不利于培养其沉稳的思维品质。

二、 等待是教师的智慧

回答问题需要时间,而需要多少时间,却又因人而异、因题而异。可在实践中却经常见到教师把不能“按时”回答问题的学生,匆匆打发走,生怕“等待”耽误时间,有些教师甚至学生连站都没站稳,就公布答案了,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自问自答,尤其是在公开课中,教师的自问自答现象更明显。

学会等待是一种艺术,也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要是不想把课堂教学变成自问自答的“自耕地”,不想把自己变成自问自答的“自耕农”,就应该多去研究等待的规律,挖掘等待的沃土,掌握等待的艺术。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等待学生呢?

(一) 教师应带着微笑等待学生思考

面对着五十多双眼睛,每个回答问题者都需要一定的勇气,在尊严和荣誉成为学生内在要求时,任何一次没有把握的回答都可能让学生欲言而止。因此,课堂提问这个紧张而又严肃的话题,要让学生既喜欢回答又能准确回答,教师可以做的就是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微笑成为教师的教学常态,让轻松和谐成为课堂主基调,最大限度减轻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心理,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里自由发言。

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戴维·霍姆斯研究发现:微笑有反馈效应,微笑不仅让人自己感觉良好,还是人们沟通接触的基础,有助增强彼此间的联系。那么,微笑到底能给学生带来多大的心理效应呢?如果我们在微笑与服务效果之间构筑一对函数关系就会发现,随着笑容的变化,服务效果开始呈正态变化,当出现最完美的微笑时,服务效果最佳,笑容继续扩大时,服务效果开始下降。

霍姆斯给这最完美的微笑总结出了一条公式:A*[(S+T+F)-(W+L)]。公式中的A指弓形,也就是微笑时嘴角上翘呈弓形,弧度一直延伸至眼角;S指充满自信的微笑,这种笑容更明显,让人感觉这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T是牙齿状况,牙齿整齐,大小呈黄金分割比例,露出的牙齿不能有残缺;F为脸型,高颧骨、大眼睛和尖下巴让笑容更美;W是牙齿颜色;L是嘴唇的状况和颜色,最好是健康的粉色。

教师带着这最完美的微笑等待学生回答,不仅能让学生感到亲切,让师生感情融洽,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更能打消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心理,开启他们无拘无束的心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提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二) 教师应带着耐心等待学生思考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当紧张心理成为思维的障碍时,问题的解决往往变得困难起来。这时,问题的解决则需要经历更长的思维过程。心理学家认为,思维对“问题”的反应是有一个酝酿过程的,最开始是在潜意识里面进行,也就是“问题”与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不断组合,直至找到最匹配的信息为止。这要耗费学生相当的思考时间,所以教师在提问时应耐心地等待学生思考。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回答,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思考时间;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应该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

研究表明,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如果只给学生瞬间时间去思考问题,并在学生还没有想好时就重复问题或请另外的学生回答,其结果往往使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信心,减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 教师应带着鼓励等待学生思考

心理学把强化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是从正方向予以鼓励,负强化是从反方向予以刺激,这与我们常见的表扬与批评理论相似,是激励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俗话说得好:“小功不奖则大功不立,小过不戒则大过必生。”鼓励属于正强化一类,它能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心理学家们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可用如下公式表示:激励力量=期望值×目标效价。

这里,激励力量指调动个人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期望值又叫期望概率,指一个人估计目标能实现的可能性的大小,期望值大,其积极性就高;反之,就低。比如某人估计目标有100%的把握能实现,期望值为1(最大值),那么他就会信心十足,积极向目标推进。反之,他认为目标的实现只有30%的把握,即希望不大,其积极性便大受影响。如果期望值为0(即毫无希望),那么他就完全失去追求的动力。

教师在提问学生时,应表现出对学生足够的期望值——一种鼓励的等待。在等待中教师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注意树立他们的信心,切不可讽刺挖苦。教师在等待中最忌表现出不耐烦、怀疑或是轻蔑的态度。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要催促学生回答,也不要多次重复问题,而要注意等待或倾听学生的回答。这样既是对他们的鼓励,又是对教学的一个有效促进。对回答不理想或答错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寻找他们在问题回答中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三、 等待是教师的美德

在一个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班级里,思考应当属于全体学生。面对教师的课堂提问,不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中下的学生,都不可能对教师的每一个课堂提问有十足的把握。而不管是什么问题,教师都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思考权利。当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都得到尊重时,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就能得到很好地贯彻,所以等待便显得相当重要。等待需要教师有相当的耐心和相当的品格,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美德。

笔者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十五年前的那一次语文课,老师提问笔者时的那种期待与信任的眼神,至今还清楚记在笔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和善的微笑,是多么地有力量、有深度!正是那次长达一分钟的等待,充满着信任的期待,让笔者有充分的时间把问题理清楚,并准确和流畅地表达出来,最终赢得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正是那次经历,让笔者深深懂得“等待”的重要性。

数学课堂教学要学会等待 篇12

一、“等”在碰撞时

学习数学是一个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当错误与正确发生碰撞时, 往往就是思维得到提升之时, 这时候更需要教师宽容且理性的等待, 使学生在碰撞中调整思考的方向和策略, 从而认识知识发生的本来面目。

如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为强调概念中的“平均分”, 设计了一个判断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 其中一份占。面对这个问题, 学生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 双方各执一词, 谁也说服不了谁。吴老师没有简单地揭示答案, 而是组织两个辩论队进行辩论, 学生在辩论 (举反例) 中逐渐融合, 达成一致意见, 从而对“分数”这一概念的理解达到较高的程度。实际上, 学生在听到一种与自己相反 (或者不完全相同) 的结论时, 他们的思维就受到碰撞, 如果教师此时不加以等待, 就会缩短学生思考判断的过程, 达不到通过学生自主思考获得明晰概念的目的。

二、“等”在疑惑处

每一个新的知识点, 对学生来说都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教师在教会学生应该怎么做的同时, 却往往无暇顾及学生“为什么不能那样做”的疑惑。斯苗儿老师曾提醒大家:只有把学生的不明白处弄明白, 才算是真正的理解。所以当学生困惑时, 教师应提供给他们时间以及一定的素材, 再加上一些必要的提示, 等待着学生恍然大悟, 从而收获精彩。

如一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之后出示右图, 要求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好多学生出现了“5×6=30 (平方厘米) ”的算法, 在得到一部分学生的否定之后, 教师故作反问:为什么不能直接用5×6来计算呢?此时, 教室里一片寂静。当学生紧锁眉头、百思不得其解时, 教师出示与这个平行四边形四边长度对应相等的活动平行四边形, 操作教具:稍稍压扁这个平行四边形, 停留一会儿, 再压扁, 再停留一会儿……慢慢地, 学生情不自禁地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平行四边形压扁之后, 周长没有变, 面积变小了。如果用“邻边乘邻边”的话, 面积永远都是30平方厘米, 所以不能用两条邻边相乘。等待带来了精彩!学生不仅明白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 而且知道了为什么不能用邻边相乘的原因;不仅得到了更多解决问题的经验, 也体验到了探索、创造和成功的乐趣。

三、“等”在发言中

等待, 是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的体现。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 所以当教师抛出问题后, 学生的回答也会是各种各样的, 有的甚至出乎意料。教师不应以各种理由打断学生的思路, 而要耐心地等待他们把话说完。即使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中断了发言, 我们也要加以等待, 给学生以微笑, 鼓励其信心, 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继续说话的勇气, 完整地展现思维过程, 也许还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如一位教师在“正、反比例判断”复习课中, 出示一题:“盐水的含盐率一定, 盐和水是否成比例?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盐和水不成比例, 但有一学生却说:“盐和盐水成正比例, 盐和水也成正比例!”教师没有凭自己的主观意识马上终止学生的回答, 而是让他继续说, 学生接着回答:“因为率, 整理得出:盐-盐×含盐率=水×含盐率。由乘法分配律得到:也应是一定的值, 也就是说, 当盐水的含盐率一定时, 盐和水成正比例!”多精彩的发言!如果不是等待, 学生就不可能享受到创造活动的乐趣, 绝大多数学生也只“知其然”, 不会“知其所以然”。

四、“等”在评价前

当学生在表达一种想法之后, 教师不急于对他的言行作出肯定或者否定评价, 而是让他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 这就是“延时评价”。学生看到老师没有作出评价, 就会揣摩:是不是答案有错?是不是有别的解法?是不是不完整需要补充?……从而陷入进一步思考之中。所以评价前的等待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及多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学会等待。在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需要择优时, 在学生理解某个数学问题有偏差需要纠正时, 当学生对某个数学问题难以即时解决、需要新信息时, 我们都可以运用延时评价, 这样不但能在我们的课堂中创造出精彩的画面, 还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角的度量”时, 要求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个角的度数。指名学生示范时, 生1没有将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对准角的一条边, 而是随意放置, 然后经过一次相减得出角的度数, 学生马上加以否定:“他的量法与课本上讲的不一样, 是错的。”生1反驳:“我得出的度数与大家量的度数一样, 怎么是错的?”这时, 教师没有直接评价, 而是布置学生各自再画一个角, 并要求用刚才大家争论的两种方法分别量出角的度数, 比较结果。在学生通过操作感悟, 达成一致意见后, 教师指出:“两种量法的操作过程不同, 针对不同情况各有利弊, 但方法都对。书上的是基本量法, 生1的量法是经过独立思考后得到的一种创新方法, 值得表扬。”评价前的等待,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 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启发, 既丰富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满足了求知的心理需要, 又培养了主动探究的精神, 激活更多学生的思维, 拓展思维空间, 精彩的课堂也随之呈现。

上一篇:终止合同协议书范本下一篇:少儿参赛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