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的感想(精选12篇)
于思远,女,汉族,2001年3月11日出生。现在遂平县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三班学习,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每次考试,在阶段都名列前茅。从2011年9月份利用业余时间跟从遂平县书法大师赵树城学习书法。由于勤奋努力,在2012年第四届全国少儿书法大赛中获得特等金奖。
学习书法的感想
于思远(第四届全国少儿书法大赛特等金奖获得者)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文化,学习书法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放松身心,还可以通过孜孜不倦的研习,坚持不懈的追求来增强毅力,磨砺心智。因此,我对书法艺术始终保持这较高的兴趣,平时也会抽出时间来练习。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在书法学习中的几点感悟和体会。
我认为书法初学者最应该忌讳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贪”,一个是“急”。许多书法爱好者由于对书法有极强的兴趣,因此一开始就尝试去练习行、草、隶、篆等多种字体,结果因为基本功没有练好,导致很多地方处理不当,逐渐养成不好的习惯,难以改正。我认为初学者应该首选练习楷书,不能怕苦、怕累、怕钻研。等待基础牢固一点以后再去钻研其他字体。虽然形式和写法上楷书与行书、草书有一定差别,但在写行、草等字体时,许多细节的处理上要用到楷书的技法,楷书功夫到家了,细节问题处理好了,写字的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因此,初学者选择练习楷书作为入门是比较合适的,对学习其他字体也是大有裨益的。
临摹是学习任何一种书体所必须使用的基本方法。学习书法离不开碑帖,离不开临摹,只有对古代优秀碑帖心追手摹,才能掌握各种书体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结字、章法、韵味等),也才能体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精妙所在。关于临摹,论述如下。
1. 临摹结合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学楷书需要临摹,学篆、隶、行、草各体书仍需要临摹。书法家的一生都是在临摹中度过的,在临摹中学习,在临摹中思考,在临摹中创造。
摹帖的方法:第一步先描红。即从一本帖中选出清楚、完整的字,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纸,如打字纸、有光纸等蒙在帖上,依着字的轮廓,用极细的线条钩成空心字,这叫“双钩”。然后把钩好的字作为描红本,用红墨水填写,再用蓝墨水填写,最后用墨汁填写,这样写不但能加深记忆,而且能节约纸张。
摹帖应注意笔随帖走,切勿失形,要看准笔画的来龙去脉,揣摩它的笔法和结构形态。摹帖要带有“写”意,将笔画一笔写成,饱满而精到,切勿依葫芦画瓢地填描涂抹。
临帖,即在摹帖的基础上,对帖字的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对着帖写。临帖有对临、背临、意临三种方法。对临,即把字帖放在对面的帖架上照着写,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临帖方法。
背临,即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帖中的字,不但求其形,更求其神。背临之后可以集字为联或集字成篇,然后进入创作阶段。
摹帖笔随影走,古人怎样写,我们就怎样写,大小、长短、宽窄、粗细、方圆、斜正等都必须按帖字的要求去写,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摹帖的特点在于易学到古人所写字的结构位置,但由于规范太死,反而失去了古人的笔意,用笔死板而不灵活,让人感到放不开,受不了;临帖或对临,或背临,或意临,加入许多书者自己的个性特点,所以易得古人的笔意,而易失古人的结构位置。写来自由随意,追求个性,却得之甚少。
所以在临摹中必须临摹结合,先摹后临,既得古人的用笔方法,又得古人的结构规律。练习时可以采用先摹后临,再反过来摹,摹完再临。或者采用“双钩”的方法来研习结构规律。摹临穿插,取长补短,效果极好。临摹中要多看、多思、多琢磨,然后下笔。下笔要准,先形似,后神似,以求形神兼备。临摹后要反复对照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在否定中提高,在教训中成熟。
2. 先入后出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临摹就是继承,就是向古人学习,学习前人优秀碑帖中的美的用笔、美的结字、美的章法、美的韵味和气势等。但临摹还有一个入帖与出帖的关键问题。不入帖,写不进去,或写出来不像,是无法与古人对话,无法学到古人书法妙处的。但不出帖,即进去又出不来,太像古人,简直成了古人的书奴,一点自己的个性都没有,这样写,最终也形不成自己的书风特点。
关于入帖和出帖,清人姚孟起说得好:入帖时“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时“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不可有我在”说的是要专心一意地临习古人法帖,把握帖字的精神面貌,要“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不入帖便无本;“不可无我”说的是要在临摹的基础上,吸取其它碑帖的长处,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有个性,有创造,并逐步走向自由创作的新境界。
3. 读帖善悟
帖不仅要临,更重要的还在读,学书善悟,即从读帖中领悟。有些优秀的法帖,不一定去临,只要认真阅读,反复体味,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韵味,便会自然而然地化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
阅读碑帖,并不是出声朗读碑帖的文字内容。所谓读帖,即书法家在临摹碑帖之前,或在平常工作的间隙,翻阅碑帖和泛览墨迹,也就是仔细分析、研究、琢磨碑帖中每一个字的笔画、结构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气势及韵味。
古人读帖非常认真。曹操不但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有名的诗人、书法家,陕西汉中博物馆就有传为他书写的“滚雪”隶书碑刻。相传他喜欢梁鹄的书法,便把梁鹄的字挂在帐中,一有空就读,连行军打仗也不放弃读帖。相传三国魏时的大书法家钟繇“坐则画地,卧则画被”,学书非常刻苦,他特别注意阅读和默写名帖。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一次在行路中,发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碑,辗转赏读,站得两腿发酸,干脆坐下来读。这样持续了三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读帖如同古人对话,交朋友,达到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读帖从一点一画入手,仔细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笔、结字、章法及气势、韵味之妙处。通过阅读,眼观神会,潜移默化,以加深理解,锻炼视觉记忆,丰富、积蓄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帖临一本,书观百家。读帖不仅限于一两本,古今许多书法家的实践经验证明,读帖胜于临帖。有些碑帖,我们不一定临,但可以阅读,深刻领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三味,积少成多,逐渐地吸收消化,才能奔汇腕底,充实于纸面,自然会手随眼高,眼使手灵。入于眼,融于心,出于手,心手相应。
摘要:学习书法离不开碑帖, 离不开临摹, 只有对古代优秀碑帖心追手摹, 才能掌握各种书体的基本技法。
学习书法,筑基是关键。临摹碑贴,是筑婷 基础的最佳捷径。由于字的造型不向,分为正、 行、草、楷、篆五种常用书体。练字如同婴儿学 步,先得学会走,然后才能学跑。故而初学入 门,应先学正楷为宜。
在楷书的碑贴中,较负名的如:挺拔雄健的欧体(欧阳询)、浑厚墩实的颜体(颜真卿)、刚健苍劲的柳体(柳公权)、俊逸挺秀的褚体(褚遂良)以及清秀端庄的赵体(赵孟颛)等……可按自己偏爱的字体来选择。只要持之以恒,必能创出成果。
平时,在书写中,往往会发现有的字很能写得漂亮,而有的字则难以写得满意,这种感觉,差不多凡是初学者都有体会。这主要是由于字形组合不得其法,笔画搭配不能巧妙运用的缘故。欲解此难题,必须从临摹碑贴中来琢磨字体结构的可变性,若能触类旁通,悟出字 体中笔画排列的技巧,那末,难题也就迎刃而 解。
还需值得一提的是握笔要正确,这也是书法学习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
有些人写起字来,总是不知不觉的向一边 (左或右)倾斜,其主要原因是握笔不直,此其 一。其二,握笔不直,走锋不易在点画当中运 行,字体写出来就会显得单薄,不够厚实雄健。 这个习惯,不能任其成自然,否则必将成为学 习道路上的绊脚石。
从前,有些私塾老师,在学生写字时,常会蓦地抽其笔杆,目的是检测学生手中的笔是否握紧。虽然此举不一定妥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写字的笔不能握得松,因为运笔主要是靠手腕,笔不握紧,腕力就不易发挥,笔锋运转难以挥洒自如,得心应手。
书写时,运笔轻重、落墨浓淡、粗细映衬、转峰快慢,都内蕴很多学问,片言只语,不易阐明,只有刻苦练习,不断领悟,从熟練中来掌握书法的丰富知识。
学会基本的执笔、起笔、收笔的方法之后,可以先描红,个人认为不用一个笔画一个笔画的学,直接描字就可以。一段时间后描一遍临一遍,再后来直接临摹就可以。最好期间能请水平比较高的人指点,进步会比较快。楷书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以学隶书、行书、篆书等
魏碑的书写方法很独特,临摹一段时间后书法水平会有明显的进步
中国书法学习的感悟
冯明军河南省新密市杨台学校
作者简介:冯明军,中学校长,教学名师。现为教育科研论坛》河南书法院名誉教授,教育科研论坛》中国书法研宄会名誉会长,教育科研论坛》新密市杨台学校工作站站长。曾指导学生荣获中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中国书法,既是民族文化,又是中国国粹,博大精深,内涵丰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那么,怎样学习中国书法呢?
一要认识中国毛笔,科学运用毛笔。好的毛笔必须达到:笔杆要直,粗细适中,锋毫要尖,毫尖锋齐,中部略鼓,成橄榄状,且有弹性。笔毛部分包括毛根、毛肚、笔锋。笔根与笔锋相连,笔肚用来贮墨,笔锋用于书写。毛笔的选择必须遵循‘大字用大笔,小字用小笔”的原则。毛笔每次用过之后,应顺着笔锋用清水洗净,恢复原状,尔后悬挂,以备再用。
二要注意书写姿势,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对学习中国毛笔书法非常重要,必须养成习惯。同时,还要讲宄执笔方法,才能把字写好。所谓执笔方法,是指毛笔书写汉字的用笔方法。也就是书者的手腕动作和毛笔相配合而形成的汉字的点和线的笔画规律。毛笔执笔方法有五指执笔法”、悬腕法(也叫悬肘法)、枕腕法等。具体的讲,就是按、压、钩、顶、抵,即:拇指按住笔杆,食指压住笔杆,中指钩住笔杆,无名指顶住笔杆,小指抵住笔杆。写字执笔的位置应在笔杆的中部,写大字可偏上,写小字可偏下。执笔应遵循:笔杆垂直,以使锋正;执实掌虚,运笔自如;腕肘悬起,舒展有力。
三要牢记笔画,把握变化笔画。笔画,有基本笔画、变化笔画。楷书中的每个笔画,都包含起笔、行笔、收笔。具体要求是: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提笔按笔,转笔折笔,轻重适宜,涩行疾笔,中锋偏锋。
基本笔画中的横、捺、挑笔画从左至右书写,为横向笔画;竖撇从上至下书写,为纵向笔画;折画有横竖组合而成,为合成笔画;钩画附于其他笔画的末端,不独立出现,为附属笔画;点画为横竖内缩而无行笔,为浓缩笔画。基本笔画在书写中,注意写好起、行、收。且起、行、收要连贯,不能停顿。同时,还要讲宄各种笔画的形状、轻重、长短、曲直、方向等。
变化笔画。就是基本笔画的变形。为什么会出现变化笔画呢?这是由于书写的方法不同。但不论笔画如何变化,它们的写法都是基本笔画的变化,要融合变通。柳公权说:‘用笔在心。”我们只要‘用笔在心” 就能妙笔生花,写出好看、漂亮、美丽、出色、非凡的字;写出美观、大方、喜欢、满意的字。
四要强化笔墨意识,弄懂书法语言。书法语言,就是笔墨和书写的结合。即作者用笔墨书写的笔画,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并对笔画的线条抽象,打破汉字的
法的用笔通于画意。由此,抽象线条涵意深邃。作书,心中之想。所谓尽在笔下,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努力追求书法语言,把字写得体势劲媚,法度严谨,方圆兼施,极富变化,温文尔雅,雍容大度,沉着健劲,丰腴开朗,雄伟厚重,自成一家,是历代书法家追求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和要实现的理想。我们要努力使书法多姿多彩,奇崛诡谲,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小学生要学会楷书,把字写得好认;中学生要把握楷书,把字写得好看;大学生要用心楷书,把字写得漂亮;研宄生要钻研楷书,把字写得美观;教师要研宄历代书法名家经典字谱,特别是柳公权楷书、颜真卿楷书、欧阳洵楷书,掌握字形结构、笔画笔位,把字写得规范;书法家要精益求精楷书,充分运用袖象线条元素”,按照形式美的原则去表现书法语言,使笔墨语言表述的线条和章法,即书法作品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30年来,我所在的新密市平陌镇二中、新密市杨台学校全
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粉笔书法、铅笔书法、钢笔书法、毛笔书法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被编辑部授予教育科研论坛》新密市平陌镇第二初级中学工作站金匾”,并在学校建立教育科研论坛》河南书法院、中国书法研宄会。5月1日,2008年第七届教育科研论坛》杯中国书法•杨台论坛暨庆祝教育
科研论坛》创刊七周年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新密市平陌镇二中隆重开幕。教育科研论坛》河南书法院院长、中国书法研宄会会长程满仓教授代表教育科研论坛》主编李捷出席开幕式,发表演讲,讲解、传授中国传统书法咏字八法”,并应邀请挥毫为与会学者书写学书为乐”,从而使本次大会达到高潮。
教育科研论坛》河南工作站荣誉站长、新郑市和庄镇中心学校校长赵喜生出席会议,观看展览,给予了高度赞誉,并泼墨题词:古有神笔马良,今有妙笔杨台。”
让我们握笔挥毫,重墨泼彩,把字写得好认、好看、漂亮、潇洒、规范,继承民族文化,启迪人类智慧。
2008年第7期(总第413期)规范结构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字,不受拘束,不受限制,自由自在,生动自然,这说明书者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即把握书法语言。
本人自小就喜欢书法,趁着大学期间有时间就自己做起了自己的书法老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认真的练习书法。转眼开笔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练习书法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成就,在此对练习与研究书法的心得体会做一个自我鉴定。
书法学习要在追求美的风格中不断超越自我。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追求美的风格,看一幅书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个字的形体结构,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变化,结体、点划不雷同,肥瘦适当,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风姿潇洒,达情尽性,神采飞扬。由于每个人爱好和审美观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才能从容地走进这一人类书法艺术的殿堂。
在这段学习的时间里,得到了同学的乐意指导,甚至是老师的热心帮组,使我很快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促动了我对学习和研究书法的动力。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书法方面的知识、认识和欣赏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也有一些粗浅感想和体会。而不足之处在于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多看多学, 丰富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知识。
一、正确认识书法发展史, 科学选择书体
有好多人会问练字是不是要从楷书练起?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做具体分析, 因为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篆书、隶书和楷书三个阶段。篆书流行于先秦和秦代, 共同特点是象形性较强, 而且用笔圆转, 具有一种自然淳朴之美。隶书已经是方块字, 比篆书要抽象, 具有蚕头燕尾、波磔等特点, 有很强的装饰性, 显得飘逸自然。行书和草书不是独立的, 而是依附于楷书的, 是在楷书基础上对字进行一些连笔或者改造, 提高书写的速度。
因此, 书体的选择要科学化, 也就是说篆书和隶书可以直接进行选择练习, 因为它与楷书的书写方法、结字原理和技巧不同, 而且时间早于楷书;而行书和草书要在楷书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古人比喻楷书就如同人在走路, 而行、草书如同在赛跑, 哪有连走路都走不好的就去跑步。所以, 楷书具有基础作用不能忽视。行、草书是对汉字加以符号化的简化和省略, 只是书写速度加快, 但是有严格的规律的, 从而易于辨认。
二、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写字的工具, 也就是传统所讲的“文房四宝”。
第一宝是毛笔, 毛笔根据书写字的大小不同, 需要合理选择, 有的人喜欢用小笔写大字, 说是这样容易写出笔锋来, 其实不然, 用小笔写大字, 笔锋完全压下去, 容易产生抛筋露骨的毛病, 提按不自如, 效果不好;选笔的第二方面, 是笔锋的长短, 笔锋很细很长叫长锋笔, 它的特点是便于蓄墨, 蘸下一笔墨以后, 可以写好几个字, 所以适合书写连绵草书;笔锋很短叫短颖, 比较容易操纵, 写出笔划来比较精确, 平常写字应该选择短颖, 或者中长锋的毛笔, 因为初学者用长锋毛笔不便于执使, 易失控;选笔的第三个方面, 是笔毫的软硬程度, 软毫的主要材料是产于浙江嘉兴一代山羊的毛, 是白颜色的, 有一定的弹性, 蓄墨的性能好, 使起来挥洒自如, 硬毫的主要材料是产于北方的黄鼠狼的毛, 是黄颜色的, 弹性比较强, 适合表现刚健、见棱见角的笔道。但狼毫笔有一个缺点, 长度有限不能做大笔, 所以写大字以羊毫为主;有一种刚柔相济的笔, 称作“兼毫”, 外面是白色羊毫, 里面是黄色狼毫, 用起来既可以表现刚健的笔锋, 又可以多蓄墨。
第二宝是纸, 书法创作使用宣纸, 宣纸分生宣和熟宣两大类, 生宣基本上用纯植物纤维构成, 具有吸渗、洇墨的特点, 这样能增加笔划的趣味和立体性, 易显墨气笔韵;熟宣是在生宣的基础上加工而成, 上面刷了矾胶水, 有的还撒金、加颜色、印花等, 它一般不太易洇墨, 所以适合写一些装饰性较强的作品, 初学者可以选择毛边纸, 因为它既具有生宣纸的特性, 又价格比较便宜。
第三宝和第四宝是墨和砚。随着墨汁的出现, 人们已不再研墨, 书画创作用的墨汁需要加水稀释, 一般加墨汁的1/4多水, 水不能直接加入墨汁瓶中, 这样会使墨汁变质, 用剩的墨汁不能再倒回瓶子里, 过夜调用的墨汁也不能二次使用, 不然会影响书写效果。好的砚台, 是在研墨的时候, 可以使墨汁的颗粒非常细, 这样的墨写到生宣纸上, 会更好地渗透到纸内, 书写效果更好, 与墨一样, 现在砚不再用于研墨, 多已成为收藏品。
三、凡学书写, 先学姿势和执笔
经常有人问到练字时采用什么姿势, 应该是站着写还是坐着写, 要是坐着写的话是悬肘好, 还是枕腕好, 诸如此类的问题?回答上述问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追溯到晋唐时代, 当时没有现在的高桌高椅, 人们都是席地而坐, 采用左手持卷右手拿笔, 跟现在咱们拿钢笔的姿势差不多, 到了宋代前后有了高桌高椅, 写字可以站在案前写, 也可以坐着写。如果选择站姿写, 上身略向前倾, 这样视野可以照顾到全局, 手臂的活动范围很大, 以肩膀为轴, 能够书写一米左右的大字;站姿写很容易累, 可以采用坐姿写, 坐着写胳膊完全离开桌面, 称作“悬肘”, 写字活动范围虽然比站姿要小一些, 但能写一二尺大的字;如果写小一点的字可采用胳膊肘放在桌面上, 手腕提起来, 称作“悬腕”, 中号字可以采用此法;如果再写小字干脆把腕子放在桌面上, 这样既稳当又省力, 称作“枕腕”。无论采用什么坐姿, 都要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至于说执笔法, 也有很多种, 要因人而异, 一般我们采用的是“五指法”。即:擫 (拇指自内向外按住笔管) 、押 (食指自外向内勾住笔管) 、钩 (中指助食指勾住笔管) 、格 (无名指自内向外顶推笔管) 、抵 (小指在无名指下不触笔杆, 起助托作用)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指实掌虚, 就是说手指头要实实在在握住笔杆, 手掌心是空的, 所谓掌虚容卵, 好像握着一个鸡蛋一样, 如果将掌心握实, 表面上看笔是攥紧了, 但是各个指关节都僵死了, 活动起来不方便。
四、熟练掌握用笔方法, 是练好书法的关键
所谓的笔法就是用笔原理与方法。我们以楷书为例笔法可归纳为中侧、藏露、提按、转折八个方面。
中侧是笔锋运行的两种不同的状态。中 (即中锋) , 即在用笔过程中, 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当中运性。正统的用笔方法历来强调“中锋”用笔, 由于笔锋在笔画的中间运行, 毫铺纸面, 两边分开, 墨汁可以均匀流畅地注入纸面, 故写出的线条丰满圆润, 遒劲有力, 富于立体感;侧锋, 是运笔的另一种形式, 即在运笔过程中笔锋不在笔画中间, 而是在笔画的一侧运行, 侧锋写出的笔画方劲犀利, 神采外耀, 但易引起行笔轻重不匀, 初学者要慎用。
藏、露。藏 (藏锋) , 是笔锋出路的痕迹, 让笔锋藏在线条之内蕴藏在笔画当中, 具有蕴籍含蓄, 回环而有厚度, 具体笔法笔锋朝笔画的反方向运动, 欲下先上, 欲右先左;露 (露锋) , 是指顺锋而入, 顺锋而出的用笔方法。古人云:“藏锋以包其气, 露锋以纵其神。”藏、露是用笔的两种技法, 无高低贵贱之分, 不要片面的强调“笔笔藏锋”, 如撇的最后收笔为露锋, 有人习惯在空中空回, 显然没有必要。露锋不仅表现笔画的锋芒毕露 , 还表现笔画间的呼应关系。
提、按。提, 就是在行笔过程中把笔稍微上提而不离开纸面的运笔方法, 目的是使笔画变细, 或为按笔蓄势作准备。按是在笔画的起、收、转、折处和行笔过程中, 毫锋下按。提、按是对立统一的两种用笔方法。其毫锋的运动上提与下按, 产生出“若提则细、若按则粗”的效果。
转、折。转笔与折笔是笔锋在拐弯时的用笔方法。转的效果是圆, 折的效果是方, 转笔是用指腕的力量自然将笔锋调顾, 中锋行笔起伏不大, 收笔时转绕回锋, 这样显得圆实厚重, 内刚外柔, 富有弹性;折笔也叫折锋, 是通过提按转换改变行笔方向的笔法, 这样写出的笔画显得方棱峻拔, 骨力外拓。古人云:“笔无圆则不含蓄, 笔无方则无骨力。”所以转、折要灵活运用交替使用。
五、科学定位结构原则, 合理安排字的构架
结字就是字体结构, 我们可以将楷书结字原则归纳为方、攲、匀、稳、紧五方面。
方, 汉字是方块字, 不是从来如此, 金文是象形字, 有点象图画;小篆是长方形的, 隶书是扁方形的, 楷书是长方形的, 但并不是说每个字都要填满格, 这就要求书写时在一定空间内要安排的合理。
攲, 是倾斜的意思, 因为倾斜, 使整个字呈左低右高、左敛右放的态势, 所以倾斜要引起注意, 只有斜度才能体现楷书的意思和笔势。
匀, 即布白均匀, 是指字里面笔道与笔道之间的空白大体相同, 不仅体现笔道间距离相等, 甚至字的轮廓与方格的间距也应该考虑在内。
稳, 即重心平稳, 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就考虑到了, 大多数字本身就很稳, 但是有些字自身看起来不太稳, 有点向两边歪的感觉, 如“可”和“尹”, 需要进行改造, “可”的口尽可能向右上角靠, 竖钩加粗, 加长;“尹”的撇尽量往中间写, 几乎象竖, 最后撇出如竖钩, 这样就显得更加稳了。
紧, 即汉字内部各个构件的关系要紧密不松散。汉字无论有多少个构件, 只能占一个空间, 如何让汉字的构件和谐的同处一室中, 互相之间相互亲密合作, 能相互交流, 这就是结构上常用的穿插和呼应。
六、正确理解笔力的涵义, 灵活运用技巧, 使字的结构、线条更加刚健有力
笔力是书法美学的一个要素, 人们形容好字, 经常说它笔力千钧, 苍劲有力。笔力从书法创作角度来讲是一种感觉, 运用技巧使字的结构、线条, 刚健有力, 是符合美学的一种力。要增进笔力, 就要改进字的笔法, 要灵活运用八种基本笔法的配合, 单一采用一种笔法会从视觉上使人感觉写出来的字比较滑、比较弱, 然而改进字的笔法, 采用多种笔法的组合, 可以达到多种笔法配合的相得益彰, 字显得有骨力。
七、临摹是书法练习的重要途径
临和摹是两个不同学习手段, 摹写是将纸蒙在字帖写;临写是比着字帖写。临摹是书法学习的重要手段, 如同学习音乐练习乐谱一样, 帖子就是谱子, 是练习的依据, 但是临摹并不代表束缚个性的发展, 启功先生曾经讲过, “功夫不是时间加数量, 而是准确性的重复。”所以练字的人首先要明白自己需要在那些方面加强练习, 然后量体裁衣, 选择自己喜爱的字帖, 认真读帖, 从中领悟其中的技巧与方法, 并能灵活的运用到日常的书写中去, 而不是一味的去抄写, 追求模样的相似性。
总之, 要练好书法, 就要科学地运用以上七种技巧, 并能活学活用, 正确把握写好字是需要大量的技巧和方法的原则;书法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欧阳中石, 潘晓晨.书法教学释疑[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1993.
[2]李兴洲.中国书法精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6.
关键词:艺术素养;自信心;耐心;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01-01
古人云:写字如做人。古代进行书法教育,就是一种人格教育。如行笔讲究藏头护尾,做事要善始善终。书法讲究力在笔中,字在势外,做人一定要诚实自信,崇尚阳刚之气。汉字是孩子们了解先哲智能的窗口,书法也是三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浓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又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
一、提高儿童的艺术素養
学习书法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文化艺术素养,形成书法特长及爱好;写字是小学生的基本技能,字写的比一般同学好,容易获得老师的青睐,在小朋友中间也会很有威信,使少儿增加自信心。少儿从小受到良好的书法教育 ,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书法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和踏实的 、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良好性格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耐心
许多家长都感觉自己的孩子特别调皮,静不下来,不利于文化课的学习。那么通过对书法的学习,就可以让孩子静下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因为学习书法需要眼、手、心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养成专心致志的好习惯。孩子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的训练,有益于大脑的生长发育。小学生正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练习书法对于促进孩子大脑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智商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练字时,人体的指、腕、肘、肩、臂等都随着笔画的书写有节奏的运动,各种器官都得到相应锻炼,虽从外观上看不出有多大的运动量,其实却如八卦、太极、形意拳一般,寓动于静,刚柔相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气功”。书写时,可以调理经络,匀畅呼吸,最后达到心手相应,以于身体健康。再次,练习书法可以消除孩子的浮躁情绪,使其安静下来。
书法,看似十分简易,仿佛凡是会写汉字的人都可以参与,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是玄妙而艰深的。我们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既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又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通过学习书法,会使孩子从小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开发儿童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怎样在儿童的书法过程中开发少儿的想象力呢?在我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对书法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一二年级学生们我让他们学习硬笔书法。硬笔书法主要分为钢笔、圆珠笔、铅笔、弯头笔、美术笔等,通过这些主要载体去合理的表现文字书写技巧。一年级的小朋友往往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是不到位的。那么如何从一年级的学生开始进行硬笔书法教学哪?首先老师要有耐心。要多多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的心态,尽量将抽象概念化的事物转化成卡通形式,具体形象形式,这样便于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基本笔划中有这样一笔划叫做“撇画”,按照我们成年人的理解就是在竖撇的基础上改变角度,向左方伸延。但是小朋友们听起来就听胡涂了,听不明白了。我给小朋友们讲解“撇画”的时候这样讲:先在黑板上画一只大象,却不画鼻子,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上台给大象画鼻子,看谁画的好,进行比对,逐渐给孩子们一个清晰认识大象的鼻子看似一条线就是“撇画”。再往下引申“捺画”,我这样讲:可以将“撇画”,“捺画”理解成为滑梯,小朋友们想象一下你们手扶滑梯下滑的面想象成一条线,而这条向左的线就是就是“撇画”,想做的线就是“捺画”。这样把字和画面结合起来教学能够开发少儿的想象力,同时也增加孩子的记忆力。
四、开发儿童的智力
书法的练习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专注,写好每一个字,都需要大脑指挥手和眼睛配合完成,双手不同动作与其肢体的协调配合。使大脑的左右半球的技能同时发展并增进互补协调能力。象形文字,又称意音文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比如写“山”字,我是这样教孩子们的。我在黑板上先画了一幅远山的画面,我问学生们这是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这是“山”。我就把“山”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欢呼着拍着小手,高兴的说:老师这样教我们写字太好了。我问同学们还能想出哪些字是象形文字吗、学生们踊跃举手,兴致极高,说出了“田”、“飞”、“目”、“雨”等等。运用这种画面带入法教授书法,不仅增加孩子们学习书法的兴趣,更使孩子们记忆深刻,不容易忘记。无数事例证实,学习过书法的孩子,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着高于一般孩子,从而开发了孩子的智力。
五、培养儿童高尚的品格
毛笔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从古至今在这悠久的语言文字长河中,各朝各代均出现了许多书体不同、风格迥异、品学兼优的大书法家,无论是他们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还是他们做人的准则,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因此,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们我就教他们学习毛笔书法。毛笔书法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知道中国古代。在学习毛笔书法的过程中,我给他们讲王羲之学书使池水尽墨,隋唐智勇学术颓笔如冢、唐怀素无纸用芭蕉叶作书,颜真卿为官刚正不阿、宁死不降的高贵品格……这些千古流传的事迹,对培养孩子的品德有积极的作用。学习书法的好处很多,无论作为兴趣爱好还是有志成为一名书法家,都要让孩子从小学起。书法与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素质教育中书法教学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以及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书法无疑是中国最突出的传统艺术,它集实用性、艺术性、广泛性、深刻性、独特性于一身。小时候接触过书法,确切地说,是拿拿起笔写过字。当时小孩心性,自然不会在写字之前观察字的结构,笔法,反而信心满满地认为硬笔书法写的还算工整,这毛笔字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宣纸被涂抹地像一幅印象画,图新奇买的毛笔被闲置在某个角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而这个学期的书法课,在老师的点拨下,我似乎窥得了隐藏在书法背后的东西。我开始享受展纸蘸墨,运腕挥毫的感觉。现将我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共勉之。
学习书法讲求个“静”字,学习的过程要求环境安静,内心平静。虽然某些著名的书法作品,例如《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微醉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地淋漓尽致,但我相信这与王羲之练习书法时忘我的情境是分不开的。他只有在学习的时候静心地研读字帖,勤加练习,才能成为流芳千古的著名书法家。刚开始写毛笔字的时候很浮躁,喜欢挑着字写,后来却渐渐喜欢上了心由烦躁变成平和的过程。我先读字帖,掌握字的基本结构,再临摹字的笔法,如同小心翼翼的完成一件艺术品。我觉得现代人太需要将传统的书法拾起了,它没有大动作,不需要大场地,斗室之中却可以使躁动的心变得平静。我们每天生活在快节奏的世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让我们变成了“房奴”,先进的科学技术让我们变成了“屏幕脸”,“鼠标手”,社会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让我们变成了“啃老族”。被压抑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我们变得焦虑,失眠。但在练习书法的时候,奇异的是,体内叫嚣的不安因子慢慢归于安宁,一个人的胸襟也可以变得开阔。正因为如此,学校开设书法课并不是要让我们人人都成为书法家,而是希望我们通过练习书法使自己的身心在紧张的生活环境中获取新的感受,得到良好的调整。在神思得到舒展的基础上,感悟到书法那份恬静平和以及宽博舒畅的审美,使我们感悟出人生内在的含义与外在的操行这两者之间的统一协调之美,此美既是自然而有,更可借对书法艺术的探求和练习而得以发扬。
学习书法还需要个“恒”字。老师指导我们说,平台期是每个练习书法的人都会遇到的。在平台期的时候,会觉得特别烦,怎么写都没有进步,这时候我们可以暂时不要拿起笔,而是读读帖,等克服了这种烦躁的情绪,书法水平就会更上一层楼。很多人就是因为在遇到瓶颈的时候没有继续坚持,也就中途放弃了书法。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现在社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价值观正在慢慢丧失,人们都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希望通过最快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达到目的,从而抛弃了中华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美德。黑心棉,过期疫苗,三聚氰胺,苏丹红这样的事比比皆是,导致了人们活在恐慌中。然而书法没有捷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所进步。因此,我希望可以通过对书法的学习,脚踏实地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我们经常说从一个人的字可以看出他的人品。怀素,张旭的字恣意张狂,而他们在生活中也是活得洒脱尽兴。颜真卿为人稳重,他的字也十分大气,在稳重中透着一丝傲骨。为人要有人品,作书要有书品。前代论书尤重心法,心法即人品的流露。唐穆宗曾问笔法于柳公权,所得到的答案是,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可见书法研创的成败最终在人品。从另一层意义上看,学习书法就是学习做人,练习书法就是磨练自我品格,提升人格。在波澜不惊的习书过程里,练习书法的人会深切体会到认真学书法的可以磨砺人的意志,犹如滴水穿石,能贯通人的思绪。我在临摹《颜勤礼碑》的时候,真的有感受到“颜体”的大气磅礴,朴拙雄浑,气势恢宏,顿时之间胸襟也变得开阔。
初学者常常为选帖而苦恼。到书店去看看,各种碑帖琳琅满目,眼界大开是好事,但要选一本来学习,却拿不准该选什么。有的学员只好人云亦云,别人说好,拿来就学,盲目跟从,结果收效甚微。
选帖其实也是门学问,作为老师更应有目的有步骤地去启发学员。如果要选一本适合自己学习的好范本、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帖本身是否有水平?在现在出版的众多字帖中,临摹的范本应选取古代书家的作品为好。如欧、虞、褚、颜、柳、赵、以及魏碑等均可,但帖不一定皆是好帖,因为即使在这几家中,由于出版社采用的方法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层次。以我的教学实践来看,一般初学者可能会使用以下几种字帖:一是按原迹或原拓影印的,比如颜书《告身帖》、柳书《神策军碑》《张猛龙碑》等。这类用原迹原拓影印的本子是最理想的本子。它不但保持了比较准确的结构、用笔风貌,而且还保持了原作的章法。二是将原迹原拓选字拼成,称为选字本,如将《颜勤礼碑》、苏轼《醉翁亭记争中的字顺序打乱,按笔划多少或偏旁集中排列,这类帖由于在单个字中仍然保持了较准确的风貌,只损失原有的章法(如字距、行距),而初临书法不同于创作,章法本不是个重要的问题,故尔也不失为较理想的范本。三是经过修补改刻的作品,这类帖在一些选字本和翻刻、石印本中很常见,相比而言,它的临幕价值就不太高了。经过翻刻修改的字帖,一般必然会丧失原迹原拓的风貌、笔划修光修挺,线条光滑而缺乏力度,用笔的动作也难以捉摸,而这些都不利于学员对原迹风格的体验和研究;当然,它至少保持了原迹的结构,在初学阶段,掌握结构是当务之急。四是今人临写古人的临幕本,或是印刷品或是手迹。能临象古人原迹的作品,本身应该是有价值的。但作为范本而言却未必妥当。因为每个人(即使是有成就的书家)在临摹古迹时,不可避免地会带上自己的理解和书写习惯,临本与原本之间总有相当的距离,不但在技巧上如此在气息上更是如此。拿一些尚未经过历史检验的今人临本再作为自己的临本,实在没什么收益。五是双钩本,一本喜爱的字帖,能购到固然好,购不到的话,就只能双钩,这一点无可非议。但如以双钩本作为朝夕揣摩的临攀范本则不妥。首先,双钩的细线与原帖毛笔笔划的墨迹间难以完全相吻,这种距离对艺术作品而言已是大打折扣了。再加上枯笔、渗化笔,双钩就更难表现。再次,原帖的笔划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不低是一具线条外形的躯壳,而且可以从中寻找分析出其用笔的大致过程(如提、按的部位),还可以从中细绎出速度快慢、含墨多少,这一切内容都是初学者迫切需要的。一变成双钩,则真成了线条形态的躯壳,一切动作、速度所留在墨线中的痕迹都没有了;故尔,我以为是最不适宜作为范本的一种。
综上所述,我提倡初学者使用第一、二种字帖,不赞成使用第四、五种字帖。
{2)这本帖适宜不适宜学。了解了字帖的质量高,并不等于过了选帖这一关。五光十色的流派风貌,也使学习者踌躇不决。学颜、学欧.学赵、学苏、学北碑、学南帖?各家都可学,又不能都学,这确实是个矛盾。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喜好。有喜欢劲挺的,有喜欢秀媚的,有喜欢雄浑的,取各人所需,方得其宜。明明自己喜欢褚遂良的秀逸风格,却硬去赶颜书雄强的时髦,这是跟自己过不去。只有每天面对着自己喜爱的字帖,才会有兴趣去临习研究,特别是在初学尚未能理智地控制自己学习情绪时,兴趣是个绝对重要的因素,它能帮助你树立长期作战的信心。
那么,有没有不好学的帖?比如赵孟决页,老辈人常常会劝初学者不要学赵,说他是媚软,多学了没骨力。诚然,赵体与诸楷书大家相比,是以秀逸取胜的。但他是个经过历史几百年淘汰下而仍有生命力的大书家,他的书法是经得起检验的。如果你学赵学得没有骨力,那是你掌握的方法不对,不能要赵孟颓负责。只要学习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再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加以指点,是能学好的。反之,别说赵体,颜、柳、欧、褚,都会学出弊病来。
由于一些农村初中不重视硬笔书法教学,或者硬笔书法教学理念和方法相对落后。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书、练字的兴趣呢?笔者在实践中感到,应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需立足课堂,讲究方法,激发兴趣;拓展课外,勤练苦学,提高水平。
课堂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要讲究方法,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越高,求知欲望越强,学习就越主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指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情的爱和热忱产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书的兴趣深植于艺术的、审美的土壤之中。因此,引导和激发这种兴趣必须从艺术的、审美的角度出发,才能奏效。怎样才能激发学习兴趣,陶冶审美情操呢?
1.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利用电教教学把一些复合字制成抽拉片、覆盖片,分解组合字的结构。这种新颖有趣的方法,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又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笔画笔顺及间架结构,做到了省时高效。还可以把汉字书写编成口诀,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记住了口诀,也就掌握了书写的要领,易记易学。或者用打比方的方法,既形象生动又深入浅出。
2.揭示汉字的美感,培养学习兴趣。汉字是美的。它以结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淡浓、行笔缓急来抒发感情,创造意境,被喻为纸上音乐舞蹈。硬笔书法教学过程即是美育的过程。通过老师的分析讲授,使学生感知到文字的形体美、意象美、点线美、结体美、空间美,他们一定会被汉字所具有的美感所吸引,从而由衷地产生学习的愿望。
3.练习形式多样化,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是学生掌握书写技能的主要途径。只有反复练习,才能熟练地把握书写动作,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理想效果。由于点画训练单调乏味,临习摹仿重复少味,因此在书写练习时要注意形式的变化多样。可运用如下方法:
(1)辨别法,教师把具有典型结构特征的汉字在黑板上用多种写法写出,其中只有一种写法是正确的,让学生辨别。然后教师作全面分析,再让学生反复练习,能较好掌握字的形体结构。
(2)演练法,新授后请数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判断其美丑,分析其原因。这种方法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口述法,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作示范和指导,口述各个字让学生独立书写,最后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讲评。
(4)互批法,学生同桌之间互批,并让写得好的同学帮其他写得不够好的同学分析原因,共同进步。
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硬笔书法教学中,老师方法多样,指导得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练字过程中,大多是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抄帖,贪多求快,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有所成功。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练到后面忘记前面。有些学生对笔画与结构特征没有真正分析透彻,对比较难写的字还没有掌握就放弃不练。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写快、写多、写滥、不如写慢、写少、写精的道理,认真对待每一个笔画是很重要的。临摹时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对难写的笔画、难写的字及有代表性的字,要重点练习、强化训练。教师作重点辅导,做到各个击破,直到写好后再往下临摹。
在硬笔书法教学中老师可以把运笔过程和形态特征基本相似的笔画对照进行讲解,使学生容易掌握字与字之间的区别。这样学生既加深了理解,又容易掌握,效果好。如让学生在训练时把自己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再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存在的欠缺,增强信心,从而提高学书热情。
教师应该注意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看清每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使学生达到理解记忆的最佳效果。示范包括全体示范和个别示范。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重点字应在投影仪上或黑板上示范分析;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示范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一、精心设计做好课堂导入,在上课开始便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做好了,学生才会对整节课感兴趣。通过实践,我认为故事导入法和作品欣赏导入法这两种方法就很好。我在教《碑帖情韵与池水尽黑》这一节课时,通过古代名家张芝、怀素勤学有成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勤与专是成功之本,勤能补拙,专以致精,从而熟能生巧。通过多媒体放映古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从几位古代名家的学书经历中归纳书法学习的共同经验——“勤”与“法”,这样的导入,使学生感受到了古代书法家代表作品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同时思考书法与自身的紧密关系,学生当然会愉快地去接受这节课。
二、拓展课堂上的鉴赏空间,让学生感受和向往书法的无限魅力
学习书法要通过观摩、分析和临摹等方法,了解传统的笔法、章法、篆法、刻法等技法及表现形式,并进行实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如果每节课都这样去分析,注定是失败的。通过欣赏书法创新作品,讲评作品的来历、创新的方法、作者的成长史,甚至很多外传等之类的故事,都可以将学生带往更广阔的艺术天地,能在心灵深处触动学生,让学生产生自觉学习的兴趣。汉隶的代表作之一《曹全碑》,其用笔圆润流畅,风格秀逸轻盈,结体匀整,是临学的范本。在讲解时,我延伸了课堂教学,给学生欣赏清代书法家郑簠的《陶潜时运一章》,其作者在熟谙《曹全碑》的基础上,融进了行草笔意,使作品在沉稳之中有飞动感,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由此,学生开始学习作者和作品的艺术结合,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用书法艺术的创新与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书法艺术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并建立对书法的理性认知。
三、全面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书法课中要逐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动眼、动口、动心、动手的习惯。让学生自主能“动”,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理解书法深邃而复杂的内蕴。培养学生用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如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书法作品或篆刻作品进行评价等。初步掌握一种书体的书写规范或篆刻的一般技法,并创作书法或篆刻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讲解第七课《空间分割与组合》时,我利用学生很想拥有自己的印章的心理,课前先把全体学生名字的篆体打印出来,上课时为学生讲解名章、闲章如何来钤印,以达到和谐、生动、有趣的效果,并引导学生了解印章的重要性,随之问学生:“想给自己设计一枚篆印吗?”学生洪亮有力地回答:“想”,我在黑板上先示范设计了一款不规则形的闲章,并借用多媒体展示了名家篆刻,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动手的极大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创造理想的情境,增添学生学习书法的活力
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没有载歌载舞的热烈,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感觉到书法的枯燥和无味,多媒体网络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通过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让书法作品如动画般活动,并在美妙的音乐中流淌,学生在这种亲切的教学情境中,会很愉悦地接受并学习书法。教师还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通过对外围的便捷了解,可让学生更快、更透地增加对书法的认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教师在实际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可以共享他人的课件,节约备课时间,也可以自制课件,符合实际教学需要。尽管目前学校的物质条件与教师水平千差万别,但是在书法课中实施多媒体网络教学,应视为一种努力方向,因为这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生动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诱人的蓝图。
【学习书法的感想】推荐阅读:
书法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1-05
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的区别09-26
书法折纸的方法10-31
书法创作的设计11-13
关于书法的主持词07-23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10-13
书法艺术的作文12-04
辛弃疾的书法成就07-18
书法作品集的序言09-13
书法的读后感范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