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前护生职业防护
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迅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需求的增加,医院不仅需要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更需要一批批具备精湛技术的医生和拥有雄厚力量的护理队伍。护理专业的学生(护生)作为护理队伍的后备力量,他们对教学及临床工作的态度与评价不仅影响到未来护理工作的质量,更会限制医疗水平的发展。因此,本研究调查了有关护生对教学及临床工作的态度与评价,旨在了解护生的心理现状并为教学及临床管理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例对实习前护生343 人,男生20 人,女生323 人,年龄为20~24 岁,平均年龄为22±0.46岁,其中五年制(本科)88 人,四年制(本科)128人,三年制(专科)127 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根据在校护生对护理认知观点的搜寻整理,经检验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个维度:护理教学态度及评价(5 条)和临床护理态度及评价(8 条)。每条均备三个答案,由护生 单项选择作答。
1.2.2 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本人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并说明调查目的及填写要求,护生不记名填写,当场发放360 份,回收有效问卷343 份,有效回收率95.3%。
1.2.3 统计学方法
对资料采用SPSS15.0 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2.1 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态度调查
护生因为喜欢护理而选择护理专业的人数只占比例的16.5%,有55.4%的护生认为学习护理专业将来会好找工作,所以他们选择了护理;49.3%的护生愿意将来从事护理工作,但是只有24.5%的护生愿意走向临床护理工作的岗位,39.7%的护生渴望能从事护理教育的工作。可见,护理工作并不是护生心中向往的职业。
2.2 三组护生对护理教学时间的安排评价见表2。66.0%的五年制护生都认为五年的教 学时间过长,只有23.9%的护生认为五年的时间安排是合理的;35.2%的四年制护生认为四年的教学时间较长,而57.8%的护生认为四年的时间是合理的;对于三年制的护生,有54.3%的比例认为三年的教学时间是合理的,而26.0%的比例认为三年的时间太短。由p 值<0.01 可知,他们对教学时间评价的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
2.3 三组护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评价四、五年制护生中,认为理论知识掌握得较好的比例分别为20.0%和24.2%,而三年制护生所占的比例只有0.4%;
四、五年制护生中,认为理论知识掌握得一般的比例分别为75.0%和72.7%,而三年制护生所占的比例只有54.3%;有41.7%的三年制护生认为自己的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好。由p 值<0.01 可知,三年制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与四、五年制的护生有一定的差异。
2.4 护生对临床工作态度及评价的调查
有10.2%的护生认为临床工作对他们而言是没有前途的;55.4%~69.7%的护生认为护理人员的工资太低且没有地位;96.2%的护生还埋怨临床工作的负荷太重,其中66.5%的护生
还担心从事临床工作会影响自身的健康与生活;46.7%~
51.3%的护生担心自己在临床工作中会存在交流的障碍并受暴力的威胁,81.9%的护生还害怕自己会在临床中出差错。由p 值<0.01 可知,护生对临床工作存有否定的态度和评价。3 讨论
3.1 讨论护生对教学的态度及评价
我国现阶段很多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承诺很低,对所学专业不敢兴趣。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因为真正喜欢护理而选择护理专业的比例仅占16.5%,大多是学生迫于当前的就业压力或父母意愿,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既然是非自愿选择的专业、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兴趣,那么就会缺乏探究的热情﹑学不到丰富的知识,最终在学校里不能储备足够的能量供工作所需。就理论知识掌握的调查显示,四、五年制的护生自我评价比三年制护生高。但是,他们认为自己知识掌握较好的也只占有20.0%的比例,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必定会影响自己择业的方向,更会影响未来工作的质量。由表2 的数据显示,四、五年制护生就知识掌握的自我评价无差别,而在护理教学时间安排的调查中,五年制学生中以评价教学时间过长为主,三、四年制学生中以教学时间安排合理的评价为主。可见,3~4 年的教学时间足以让护生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5 年的教学时间存在浪费。
3.2 讨论护生对临床工作态度及评价
人们往往能在自己向往的职业中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做出最突出的贡献、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在本研究中,有49.3%的护生愿意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其中39.7%的护生渴望得到的是教育工作,只有24.5%的护生选择了临床工作,可见临床工作并不是护生最向往的职业。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对临床工作存在负性的评价。只有36.2%的护士认为从事临床工作有前途。面对一份自认为没有前途的工作,他们就会失去追求和向往的热情,这不仅阻碍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也影响了他们学业的发展。调查数据中69.7%的护士认为护理人员的工资太低。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工资的高低不仅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生的价值。高薪的工作是现代社会中人们难以抗拒的一个诱惑,不少人宁愿追逐那些高薪的工作而不是他们真正的爱好。因此,低薪是护士不愿从事临床工作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在工作负荷的调查中,竟有96.2%的护生认为护理人员担任的是超负荷的工作。超负荷的工作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对未来的家庭生活也有者一定的影响。现在的护理队伍中依然以女性为主,女性所能承受的负荷本来就小,而且那些相对柔弱的女性,他们会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同时,有51.3%的护生担心自己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会存在沟通交流的障碍。作为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和医生保持交流,更需要与患者有深入的沟通。面对变幻莫测的患者,变幻的沟通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沟通交流的障碍是阻碍护生走进临床的另一道门槛。目前,医疗人员受暴力威胁的事件在媒体报道中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调查中有46.7%的护生担心自己会在临床工作中受暴力的威胁,安全的威胁严重地打击了护生从事临床工作的积极性。
3.3 对策
近年来,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仍未满足,而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负面评价阻碍了他们迈进临床的步伐。建议通过学校—医院管理部门—科室三级教育,加强护理工作的正面宣传,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3.3.1 适当地修改招生与教学方案
数据显示四、五年制的教学质量无差别,因此教学以4 年制为主,可以适当节约时间又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同时,适当地扩大招生数量并加大培养的力度。目前,男护是社会极需的新型人才,各医学院校应该增加招收男护的数量,并培养他们走向临床。
在教学方案中也做必要的修改。比如教学计划设计中必修课各科目列出10.0%~20.0%自修课时,有的放矢的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提供学生加强操作实践的机动课时,让学生
选修更多人文学科科目,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掌握其风俗习惯及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给予适合其文化的护理,而不是停留在疾病护理,避免以教条方式处理护患关系。由此培养具有跨文化护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顺应现代护理模式要求。
3.3.2 加大护理工作的正面宣传
首先,加强护生护理文化的熏陶,使护生深受“白衣天使”光荣称号的感染,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护理事业的热情和向往。学校应把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促进护生专业思想的建立和巩固。第二,专业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感情在教学中无意识的流露,对护生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教学中教师把对护理事业的挚爱、对护理事业的热忱、对护理专业的使命感和对护理专业的责任感连同教学内容一起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产生情感上的感染,由此内化为热爱护理专业的不尽动力,这样能更好地培养护生正确的专业思想。第三,教育人员多为护生提供一些临床工作的正面信息:护理人员的工资会随工绩而增长;只要自己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职业感,就会避免差错和暴力的发生,得到人们更多的爱戴和尊重。
3.3.3 国家、社会共同增加对护士的重视
关键词:护生,实习,职业暴露,教育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和操练护理技能最重要的阶段, 该阶段护生不可避免地暴露在职业危险中, 同临床护士一样存在职业危险。实习护生刚刚走出学校步入临床, 由于年龄偏小、环境生疏、操作不熟练, 缺乏实践经验及自我防护知识, 更是经血液———体液传播引起感染的高危人群。为此, 对护生进行实习前职业暴露教育, 增强防护意识, 提高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 是护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使护生在实习前, 深刻认识并避免遭受各种不必要的危害。
一、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
1. 现有的高职护理专业教材不能有效提供有关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知识
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缺乏是导致职业损伤的主要原因, 加强职业安全卫生教育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现有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还存在缺陷, 未能有效保证护生在进入临床之前即具备足够的防护知识, 这无疑使护生在自我防护方面处于知识缺乏的状态。而面对临床复杂的工作环境及内容, 多种危害极大的血源感染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显著增加的形势下, 将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漠的护生送到充满各种危险因素的临床环境之中, 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2. 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意识薄弱
一直以来, 教师往往以正面教育为主, 护生接受的都是教育工作者传授的“不怕脏, 不怕累”等传统思想教育, 只强调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 却忽略了临床教育阶段的职业暴露的教育与培训。在护理实践教学中, 教师不能及时、主动向护生传递职业损伤的自我防护知识和技能, 造成护生对职业性损伤现状了解不清, 自我防护意识薄弱, 操作中不能正确采取防护措施。同时, 教育工作者更重视护生操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快捷、无菌等要素, 却忽视了护生的操作行为是否会造成自身的职业损伤, 这样就不利于护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操作习惯。
3. 护生的自我防护知识缺乏
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知识缺乏在实习护生中普遍存在, 如接触病人或污物前不戴手套, 接触病人或污物后不洗手, 被刀或针刺伤后不能正确处理伤口等。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胆怯、紧张、恐惧心理, 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常出现手忙脚乱, 无所适从的现象, 容易受到意外伤害。
二、加强实习前护生职业暴露教育的实施办法
1. 增强教师的职业防护教育理念
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需掌握必要的职业防护知识, 并具有较强防护意识和基本防护技能, 这是应引起护理教育者重视的问题。在护理教学中, 首先调整教师的职业防护教学理念, 改变过去单一的教育方式, 教学中既要强调患者利益的维护, 也要求注意护士自身利益的保护。同时, 还要增设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如在实习前实践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对针刺伤的防护, 尤其是改变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即禁止用双手复盖针帽, 禁止用手去掉注射器针头及运输未盖帽的针头, 禁止用手弄弯、弄直针头, 在注射器使用后立即丢入锐器收集箱, 如不慎发生针刺伤应积极进行有效处理, 并向教师报告 (在医院可向有关部门报告) ;另外制定相关制度, 使护生在训练过程中有章可循, 如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时禁止入内, 必须入内时应中断消毒, 以防止损伤眼睛和粘膜;正确选用掰安瓿的方法, 防止割伤;使用注射器、输液器时要按照要求进行, 防止针刺伤;使用后的纸张、棉签、棉球扔入指定容器内, 统一焚烧处理。这样做既减少了职业暴露机会, 也培养和训练了护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科学的操作方法。
2. 加强实习护生的培训
(1) 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培养
带教老师必须要有先进的护理理念、过硬的操作技能、全面的理论知识。在现有的条件下, 尽量提供给带教老师学习机会和学习途径, 使她们能够不断更新知识, 以满足实习护生的需求, 高质量地完成实习带教计划。同时带教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在带教过程中做到放手不放眼, 各项操作应规范, 在护理工作中及时提醒护生进行自我防护。所有实习带教老师必须经过规范的职业防护培训, 每周开展1-2学时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课, 完成4学时的职业防护理论课程。
(2) 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培训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完成一份《职业防护调查问卷》, 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培训, 一周之后进行理论和操作测评, 不合格者 (80分为合格) 再接受培训, 直至合格方可进入临床实习。
(3) 加强护生基础技能训练
在实习前的实践培训中,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训练时, 组织护生边实践边讨论, 引导她们认识操作程序中可能发生的职业损伤并能够自我防护。如练习铺床法、搬运病人法时要运用人体力学原理的节力原则, 避免腰背部损伤;练习各种注射法、输液操作时, 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并提高熟练程度, 可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另外, 培养护生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也对预防职业性损伤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加强护生基础护理技能训练, 可以使其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减少操作时的误伤。并且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 一旦发生暴露应及时对暴露部位进行正确的处理, 报告实习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填写职业暴露伤害情况登记表, 根据感染门诊医生诊治意见有针对性地预防性用药。
三、讨论
1. 实习前实施职业暴露培训可提高护生的防护知识、技能, 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
临床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培养护生的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目前, 我国护理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而护生刚走出学校, 更容易受到职业危险因素的伤害。同时, 医院对护生的管理存在盲区, 侧重于对其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考核, 对护生职业防护能力重视不够。因此, 在临床护理教育中加强护生防护知识教育, 树立自我防护意识是当务之急。
2. 培养护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减少职业损伤
【摘 要】在医疗护理环境中,实习护生面临多种职业危害。护生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职业防护认知刻不容缓。文章旨在了解护生职业防护的现状,探索职业损伤防范策略,为今后更好地加强护生的职业防护培训,降低实习期间职业损伤的发生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实习护生 职业防护 认知 培养
由于医院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常处于多种职业危害环境中。实习护生进入到临床,作为一名准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就可能会受到病人的血液、体液以及排泄物等感染,再加上护生临床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2],不熟悉环境等,使得他们成为病原菌感染和锐器损伤的高危人群[3],职业暴露风险率显著增加。因此,如何加强护生职业防护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一、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
(一)护生职业防护意识薄弱
护生没有接受系统的职业防护知识教育,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目前,虽然职业防护问题已逐渐引起护理教育者的重视,但由于课时或其他因素的限制,在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尚未设置与护理职业防护相关的课程[4],学校教育相对滞后,护生缺乏职业防护知识;同时,临床教学医院也疏于对学生相关知识的强化,缺乏职业防护知识的技能操作评分标准和考核标准,护生从思想上对该内容重视不够,职业防护意识薄弱。
(二)护生职业防护知识不够全面
虽然国家已将护士职业防护这一内容纳入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客观上促进了各学校对该内容的重视,但高等护理院校仍普遍缺乏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生职业防护教育体系:一些教材仅以知识拓展的模块介绍相关知识,教师有关新知识引入不够;一些高校举行一些职业安全讲座,但内容、时间有限,深度、广度缺乏,培训效果欠佳,不能满足临床实习护生对职业防护的需求;教学医院在岗前培训中也因时间的限制等,缺乏相关内容的渗透和深入。因此,护生虽然了解一些标准预防知识,但仅限于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对临床工作中的具体预防措施掌握欠佳,实际运用能力缺乏。
(三)相关保护制度不够完善
对于护生,目前国内各医院尚未建立完整的职业暴露登记报告制度和职业暴露风险保障机制[5],护生发生职业损伤后不知如何处理,或是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在张吴佳[6]等关于我国护生针刺伤的研究中,只有27.5%的实习护生向带教教师进行了报告,而且报告结果无一例是真正意义上的登记在案。登记报告制度没有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护制度不够完善。
(四)医院防护设施不足
朱凤祥[7]对357名实习护生职业损伤现状调查表明,35.57%的护生认为自我防护不到位的原因是医院没有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李焕[8]对305名实习护生职业损伤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1.01%的护生经常使用具有安全性功能的针具、器械等。很多护理人员在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时,基本上没有相关防护设备。
(五)带教教师缺乏言传身教
临床带教教师是学生言传身教的榜样,是实习护生职业防护良好习惯养成的主要影响者。但由于一些带教教师自身职业防护意识薄弱,职业防护新知识学习不到位,操作不规范,从而严重影响到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二、实习护生职业损伤防范策略
(一)加强职业防护基础知识教育
加强护生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关键。相关院校应增设职业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护生采取正确的防护行为:通过普及和强化标准预防意识,能有效地规范护生的护理行为;通过强化操作规范和流程,能有效规避意外伤害。系统的在校教育,能使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就能掌握有关职业防护知识和基本防护技能,强化其职业防护意识。
(二)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岗前培训
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实习前可由临床带教教师对护生进行集中的专业技能培训,如针对护生最薄弱和最关注的锐器伤进行重点讲解,强调发生锐器伤后正确有效的处理措施及上报医院有关部门的方法,做好暴露后预防[9];搬运患者和重物时如何正确运用节力原则,有效预防机械性损伤;接触各类化学消毒剂、化疗药物时如何防止化学性损伤;面对医患矛盾、患者负面情绪的刺激时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等。要注意从细节上对护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培训。
(三)建立健全护理职业防护制度
医院管理者应制定并持续完善护理职业防护制度。同时,应完善职业损伤登记报告制度,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监测系统,将护生发生职业损伤后的各种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如针对锐器伤,可规范操作行为,使护生明确发生损伤后应按挤压、冲洗、消毒、处理、登记报告等程序进行正确处理;而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为护生职业损伤防治提供一定保障。
(四)创造安全的医疗护理环境,完善支持体系
医疗机构应为护生提供完善的职业防护设施和用品,确保护生在护理过程中能根据需要选用配备的设施和用品。应落实对医用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和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的供应,尽量采用具备安全装置的医疗器械,改善医疗护理操作环境,使护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尽可能少地受到职业损伤。
(五)加强带教教师的培训
通过经常性的护理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带教教师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临床带教教师除自身要加强学习之外,还要针对护生的特点合理计划和安排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对相关内容拟定考核标准,注意言传身教,正向引导学生。
(六)加强身心健康教育,提高其抗压能力
护生的职业损害来自各个方面,而良好的身心素质可以减少不良刺激对护生造成的伤害。目前护理工作本身就强度高、风险大且人际关系复杂,而护生从学校到医院,也面临学习环境、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在校期间应加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前应安排学生多去教学医院见习,使其熟悉医院环境,实际接触病人,提高其与病人的沟通能力;进入临床后,带教教师应细化带教要求,对护生采用较灵活的排班方式,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三、小结
职业损伤给护生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一些护生受到伤害后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影响了他们对护士职业的选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不利于护理队伍的发展。因此,加强护生职业安全教育,使护生掌握各种职业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处理意外伤害是护理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黄辉.臨床实习护生职业危害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护理学院,2012.
[2]孟发芬,张霄艳,田淑军,等.实习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及其课程设置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23(7):59-61.
[3]王爱霞,王晓花.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处理情况及防护知识的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08,5(3):123-125.
[4]黄谨耘,陈清.在大专护生基础护理教学中开展职业防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9,16(8A):8-11.
[5]蔡雯.健康教育对实习护生艾滋病知信行及职业防护影响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08.
[6]张吴佳,赵爱平.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2):11-13.
[7]朱凤祥,杨瑞贞,祝宪庭,等. 实习护生职业损伤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3):604-605.
[8]李焕.实习护生职业损伤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09.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2011级240名高考录取的三年制大专护理学生, 年龄为18~22岁, 均为女性, 在下临床实习前一周进行护理技能考核。
1.2考评工具Mini-CEX (迷你临床评价量表) 是1995年由美国内科医学会发明用来评估住院医师临床技能的一套兼具教学与评价的工具[2]。为了适用于护理工作, 将Mini-CEX评量表考核内容修订为护理评估、护理体检、操作技能、健康教育、护理诊断、组织协调、人文关怀7项内容[3]来进行一项操作的整体评分, 每个项目评估采用3等级, 9分制评分, 1~3分为不符合要求, 4~6分为符合要求, 7~9分为优秀[2]。
1.3考评方法应用Mini-CEX对我院2011级即将下临床实习的240名护生进行护理技能考核。把240名学生的名字全部输入电脑, 在电脑上滚动四项护理操作的项目, 学生会被随机抽考一项。考试地点设在我院护理实验室, 患者由实验老师或考生替代, 每个操作项目由一位教师考核, 每次考核一个学生, 设8个考场, 整个考核及评量时间每位学生大约15~20 min, 并于考核结束后询问考生相关理论知识, 通过结构式表格进行评分, 并及时给予建设性反馈, 指出表现优秀和须改进之处。将简要的记录写于教师评语栏内, 提醒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应该要注意。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240名考生的考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考核操作项目综合质量不合格率, 见表1。
2.2 Mini-CEX考核项目不合格的具体情况表, 见表2。
3讨论
3.1考核成绩分析
3.1.1表1显示考核的四项护理技能中合格率最高的项目是生命体征测量, 最低的项目是肌肉注射不合格率为45.71%。其原因可能是生命体征测量属于护理操作中最常用且简单的操作, 因为在学习基础护理技术科目之前, 生命体征测量这项操作就已经在生理学和健康评估实验课开展过, 所以相对来说合格率较高。对于肌肉注射这项操作而言, 由于护生平常练习使用的是模拟人, 从来没有在真人身上试验过, 所以当考试面对真正的“陌生患者”时难免出现紧张从而导致发挥失常, 合格率低。理论考试当面提问54.16%不合格, 甚至有些最基本的问题也回答不出来, 说明理论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3.1.2表2显示护理体检:不合格率高达46.66%, 护生在向患者说明操作的目的和要求时大多数都是照本宣科, 说明护生没有真正领会护理操作的内涵;检查患者的手法很多错误;操作技能:主要是查对方面不合格率42.5%, 与护生平常对着模拟人没有养成三查七对的好习惯, 只知道死记硬背有关;健康教育:不合格率44.16%, 与护生医学专业知识面窄, 缺乏将医学术语转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力有关;组织协调:不合格率为45.83%, 临床应变能力较差, 时间观念不强, 是因为护生没有接触临床, 缺乏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另外也没有养成随手记录有价值信息的习惯;人文关怀:不合率为49.16%, 护生与患者沟通时大多数声音太小听不清, 与病人之间缺少适当的眼神、言语或肢体交流, 可能与紧张和平常缺乏这方面的练习有关。
3.2引用Mini-CEX的优点
3.2.1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使用Mini-CEX表测评, 看重的是护生在当时情况下的行为是否合乎逻辑, 这样使护生可以按照自己掌握的知识自由发挥, 不必拘泥于教条, 这样对于平常知识积累多的护生就有一定的优势。此外, 考核老师现场反馈等同于一次“一对一”教学, 使护生印象深刻, 在点评时充分肯定长处, 能更好地激励护生, 不足之处提出共识行动, 并进行跟进, 使护生能及时认识自身的知识缺陷和不足, 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从而提高护生的临床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
3.2.2能加强护生对人文关怀内涵的理解随着医院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不断深入, 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人文关怀能满足患者对舒适、自尊、渴望信息的需求。在护生下临床实习前的护理技能中引用MiniCEX考核, 能够让护生认识到自己在护患沟通交流方面的弱项, 老师通过现场点评, 指导护生在临床实习时怎样称呼患者、与患者交流时声音分贝合适的程度, 怎样注意与病人的眼神、言语或肢体交流, 让病人满意, 加强护生对人文关怀内涵的真正理解, 让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时减少紧张的气氛, 提高自信心。
3.2.3能达到以考促学, 实现教学相长认知心理学认为, 有反馈的训练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从表1表2可以看出, 护生在护理技能考核中操作流程较熟练, 但很机械, 像背书一样, 三查七对的内涵不明白, 向患者讲解操作目的及做健康教育用的都是医学术语, 当面提问不能完整回答。这些说明护生在平常的训练中没有加强练习和相关理论知识的复习, 使用Mini-CEX考核, 注重“实时反馈”这一环节, 不仅能使护生发现自己进入临床实习操作中存在的不足, 也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的不扎实而努力改变自己, 加强学习适应临床, 以免在临床中患者询问时自己不能正确回答而尴尬, 同时也能使教师重新思考和修正自己在护理操作教学中的缺失, 从而达到以考促学、教学相长的目的, 为临床和社会输送优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慧霞, 刘华平, 郭爱敏, 等.临床学习环境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表现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1, 26 (1) :41-43.
[2]陈伟德.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简介[J].医疗品质杂志, 2007, 1 (4) :77-78.
【关键词】护生实习 职业道德培养 研究
实习生一方面接受带教老师专业技术的传帮带,另一方面还要更多地接受实习基地医院文化的熏陶、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实践。临床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是造就新时代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医疗服务的商业化日趋明显,由于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何有效地培养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道德,是护士队伍建设的一项新课题。
1、临床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有关临床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道德培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学校里,并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而社会实践才是学生们认识社会、了解职业范畴,进一步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当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和医院,才有可能真正实践职业道德,增加职业责任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护士。
如果只从认识水平来评价,具有一定学历和知识文化层次的大专学生,经过学校的专业化培训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平。但是,如果将其实际的道德职业行为作为评价标准,则有部分实习护生在职业道德认识与职业道德行为之间出现了反差。
如医院在从实习生中挑选准护士时,将面试作为第一环节,主要挑选外形好、会表达的学生,第二环节便是理论和操作考试,从过了面试关的学生中挑考试成绩优良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而偏偏忽视了学生的职业思想道德的考察。在育人方面,重技术、轻医德的思想普遍存在于带教老师中,一些临床老师认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在学校完成,医院则是要教学生如何掌握护理技术,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对实习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行、理想追求不在意、不要求。
2、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道德培养的原因
一方面,受教育形式的影响,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局限在课堂和课本,教学方法死板,与现实脱离。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德育工作马虎应付,工作不注意方法,深入学生不够,没有深入细致了解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些都是造成部分学生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下降的原因旧。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人利益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容易诱发人们自私、自我、拜金的思想,造成大学生思想的倾斜。同时,一些客观存在的明哲保身等社会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深,使得部分大学生道德感、正义感麻木或缺失,造成了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的下降旧。
医院精神文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文明建设。医院里少数素质不高的护士影响了整体护理队伍,其中带教老师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不注重职业素质修养,直接影响到实习生。
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护理工作低人一等,没有把护理工作作为奋斗的终身事业,她们有的入学动机不纯,选择护理专业是出于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等各种其他原因。入学后,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使得一些学生受其他专业的影响,心理不平衡。
3、临床护理实习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有效路径
德育实习计划与护理技能实习计划同时进行,两项实习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培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服务的职业操守。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在每科实习结束时进行评定,由老师、其他医护人员和患者三方对学生从思想医德、劳动纪律、尊师互助、业务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毕业生、推荐毕业分配等的重要依据。职业道德考核不及格者,及时给予教育指导,在转入下一科室时继续观察,直至合格。
选拔带教老师时必须将职业品德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查指标。作为带教老师应做到既传知识、带技术,又传医德、带作风,帮助学生在护理实践中提高医德认识,培养医德情感和医德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护士形。
【参考文献】
[1]王丽军,李莲芬. 在模式病房对护生实施实习前培训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1999,(10)
[2]文桂槐. 谈医务人员的医德导向问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01):33.doi:10.3760/j.issn:1000-6672.1999.01.012.
[3]刘爱中,贾氢,石可诚. 临床教学工作中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10)
姚宏亮,男,1986年11月,助教,赣南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护理教研室教师,电话:13907983098,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医学院路1号。
【实习前护生职业防护】推荐阅读:
实习老师职业规划05-27
职业教育实习论文05-30
职业学院实习报告01-04
临床护生实习带教体会09-16
icu职业防护10-31
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工作06-21
临床护士职业防护分析12-14
公司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07-02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自查报告09-10
辽宁理工职业学院毕业实习报告要求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