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管理规定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东莞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管理规定(推荐7篇)

东莞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管理规定 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公正性,根据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等有关活动的,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地基基础检测(以下简称检测)包括地基基槽检验、地基处理效果检验、桩端持力层检验、桩身质量检验和桩基承载力检验。

第四条从事检测(属工程勘察范围的检验除外)的单位必须取得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并通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的计量认证,其从事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上岗证。属工程勘察范围的基槽检验和挖孔桩超前钻持力层检验,应当由具备乙级以上(含乙级)资质的勘察单位承担检测任务。

第五条检测工作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市质监站)实行统一管理。市质监站负责检测单位管理、检测过程监督、对检测报告进行登记备案以及对检测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处理。

各镇(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组(以下简称镇区质监组)协助市质监站进行检测管理。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六条在进行检测前,建设、施工单位应当向检测单位提供施工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基基础设计文件和地基基础的施工记录等资料。

第七条检测点位的布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一般情况下应当在整个施工场地均匀布置检测点;

(二)当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当尽量在地质条件较差的部位布置检测点;

(三)当对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有怀疑时,应当在相应部位布置检测点;

(四)应当在基础荷载较大及对变形敏感的部位布置检测点;

(五)检测点位的选定应当在项目质监员的监督下,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检测单位共同确定。

第八条检测方案应根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制定。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按下表

房地产项目、学校、医院、酒店、体育馆、图书馆等公共建筑的检测方案应按甲级或乙级制定。

第九条检测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名称、工程地点、设计指标要求、检测目的和检测日期;

(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名称;

(三)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四)检测点平面布置图;

(五)检测方法与采用标准;

(六)检测情况及结论;

(七)检测单位名称、检测人员、报告审核人和批准人。

第三章检测工作程序

第十条检测应当由建设单位或建设单位授权的监理单位提前5个工作日向项目质监员提出申请。项目质监员填写《桩基工程检测申报表》或《地基工程检测申报表》,并向市监督站申报。

第十一条市质监站收到申报表后2个工作日内确定检测方案,委派检测单位,并发出《检测通知书》。

第十二条被委派的检测单位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将《检测通知书》送达建设单位,并与建设单位签订检测合同和商定有关检测事宜,同时知会项目质监员。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协助检测单位做好检测现场准备工作。第十四条检测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应当做好现场签证工作,并由项目质监员对现场签证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五条检测完成后,检测单位持检测报告和现场签证资料送市质监站加盖桩基检测登记章备案后生效。检测报告应当在现场检测完成后5个工作日(抽芯检测7个工作日)内发出。

第四章检测方法和数量

第一节 桩基工程

第十六条桩基施工完成后,应当按要求分别对桩端持力层、桩身质量和桩基承载力进行检验。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数量应当根据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桩基类型和现场条件确定。

第十七条桩端持力层检验一般采用钻孔抽芯法。

第十八条桩身质量检验一般采用反射波法、声波透射法、钻孔抽芯法、高应变法。

第十九条竖向承载力检验一般采用高应变法、静载试验。

应用高应变法检测桩基竖向承载力时,应当采用曲线拟合法。

当大直径嵌岩桩的设计承载力较高,受到试验能力和条件的限制时,可由设计单位根据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桩的竖向承载力。第二十条对抗拔和抗水平荷载桩的检验由设计单位根据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检测方法。

第二十一条钻(冲)孔、沉管灌注桩的抽检方法和数量要求:

(一)直径d<800mm

桩身质量检验,采用反射波法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对甲级工程抽检数量不少于20根,其他工程不少于10根。

竖向承载力检验,按以下方式进行: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工程,一般采用静载试验抽检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总桩数50根以内的抽检2根)。对于桩身完整性较好,满足高应变法检测条件的,也可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5根。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以上(含乙级)的工程,采用静载试验抽检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总桩数50根以内的抽检2根)。

(二)直径d≥800mm

桩身质量检验,采用反射波法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每个承台下被检测桩的数量不少于1根。

竖向承载力检验,采用静载试验抽检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总桩数50根以内的抽检2根)。

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5000kN的工程,因受静载试验的条件和试验能力的限制,可采用钻孔抽芯法抽检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5根。对桩径1.5米以内的桩抽1孔,桩径1.5米以上(含1.5米)的桩抽2孔。每桩至少有1孔深入桩底3d或5m的深度,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夹层等,并提供岩芯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检测完成后,由设计单位根据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并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单桩竖向承载力。

第二十二条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抽检方法和数量要求:

(一)桩端持力层检验

人工挖孔灌注桩终孔时,应当采用超前钻逐孔对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持力层进行检验,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夹层等,并提供岩芯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凡在终孔时未采用超前钻逐孔对桩底持力层进行检验的工程,应当按总桩数的20%进行钻孔抽芯法检验,并要求每桩至少有1孔深入桩底3d或5m的深度,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带和软夹层等,并提供岩芯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二)桩身质量检验

采用反射波法对全部工程桩进行桩身质量检验,并同时采用钻孔抽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5根(总桩数50根以内抽检3根)。

(三)竖向承载力检验

检测完成后,应当由设计单位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桩的承载力。

第二十三条各类预制桩的抽检方法和数量要求:

(一)桩身质量检验

采用反射波法抽检总桩数的20%,或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总桩数的5%。

(二)竖向承载力检验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工程,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5根。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以上(含乙级)的工程,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5根。同时,还必须在同一工程中采用静载试验进行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的数量要求:总桩数50根以内试验1根,总桩数50~100根试验2根,总桩数100~600根试验3根,总桩数600根以上抽检总桩数的0.5%。

建设或设计单位要求采用静载试验检验桩的竖向承载力的,抽检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第二十四条各类钢桩的抽检方法和数量要求:

钢桩只要求对承载力进行检验。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和乙级的工程,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总桩数5%且不少于3根。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工程,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总桩数5%且不少于3根,同时,还必须在同一工程中采用静载试验进行对比试验。对比试验数量与预制桩的要求相同。

第二节 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第二十五条以天然土层为地基持力层的浅基础,基础施工前应当进行基槽检验。各类经加固处理的人工地基,基础施工前应当进行地基加固处理效果检验。当施工揭露的岩土条件与勘察报告有较大差别或者验槽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勘察工作。

基槽检验和地基处理效果的检验报告作为基础分部验收的必备工程技术资料。

第二十六条地基检验应当根据土质情况及现场条件选择袖珍贯入仪、圆锥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平板载荷等原位试验方法,结合室内试验测定土层的分类指标和物理性质指标,综合评价地基土的承载力,并由检测单位出具检验报告。

第二十七条天然地基抽检方法和数量要求:

(一)岩石天然地基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工程,可不进行地基原位试验,直接由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根据现场岩性情况,共同签认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的意见,并报质监部门备案作为基础验收的工程技术资料。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以上(含乙级)的工程,应当进行岩基载荷试验。试验点数的要求: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内的工程,不少于3个试验点;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在3个试验点的基础上,对超过1000平方米的部

分按每增加1000平方米增加1个试验点。

(二)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天然地基

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工程,采用袖珍贯入仪、圆锥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等原位试验,并结合勘察报告、室内土工试验检定土层的特性综合评价持力层承载力。原位试验点数要求: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内的工程,不少于6个试验点;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在6个试验点的基础上,对超过1000平方米的部分按每增加300平方米增加1个试验点。对在原位试验过程中发现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应当在不良地质的部位加倍增加试验点数。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以上(含乙级)的工程,应当在对丙级工程地基基础试验的要求上增加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点数要求: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内的工程,不少于3个试验点;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在3个试验点的基础上,对超过1000平方米的部分按每增加1000平方米增加1个试验点。

第二十八条人工地基处理效果检验以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为主,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和圆锥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等原位试验方法,对处理后的人工地基进行综合评价。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试验点数要求: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内的工程,不少于3个试验点;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在3个试验点的基础上,对超过1000平方米的部分按每增加500平方米增加1个试验点。

第五章检测结果验证和处理

第二十九条同一工程安排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进行检验时,应当首先采用覆盖面较大的方法进行检验,后进行的检测方法应当选择前一种方法检测结果较差的桩进行检验。

第三十条对采用基桩反射波法检测结论为Ⅲ类和Ⅳ类的桩,可采用高应变法、钻孔抽芯法或静载试验进行验证。当对其他检测方法的检测结论有怀疑或争议时,应当以静载试验结果作为桩基承载力的依据。

第三十一条当检测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除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工程桩进行处理外,还应分析原因并对未检测的桩进行扩大复检。扩大复检的方案应当在项目质监员的监督下,由工程各方共同确定,并由项目质监员报市质监站安排检测。

第三十二条对不满足设计要求桩的处理,应当根据全部检测结果,在项目质监员的监督下,由工程各方共同确定处理方案,并将处理方案报质监机构备案。第三十三条对桩基检测报告有异议时,可向市质监站或省质监总站申请仲裁检测。

第三十四条对地基基础工程按本规定进行抽检或按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其他检测的,所发生的检测费用由建设单位负担,列入工程造价。对因检测不合格而进行的扩大检测或验证检测,所发生的费用由责任方负担。对由于检测单位检测报告错误造成损失的,由检测单位负责赔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检测现场管理

第三十五条为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科学和公正,实行检测现场签证制度。检测单位应当在开展检测工作前通知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项目

质监员到场。检测完成后,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质监员均应在现场签证表上签字确认。

第三十六条市质监站负责组织对地基基础检测现场进行监督和抽查。抽查内容包括:

(一)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及计量检定情况;

(二)工作人员的资格和上岗证;

(三)检测过程和原始数据记录;

(四)现场协调及签证。

第七章检测单位管理

第三十七条在本市开展检测业务的外来检测单位应当到市质监站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经批准后由市质监站统一安排检测业务。检测单位应当切实做到:

(一)服从统一管理,在资质规定和批准的范围内开展检测工作;

(二)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的有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科学和公正;

(三)确保检测器具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

(四)做好试验原始数据的记录和存档,检测报告及时送市质监站登记备案;

(五)加强对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得弄虚作假和敲诈勒索;

(六)热情服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三十八条对违规检测单位的处罚:

(一)检测单位超资质范围承担检测任务或擅自联系检测任务的,予以警告并停止委派检测任务3个月;出现2次上述行为的,取消其登记注册资格。

(二)检测单位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测,予以警告并停止委派检测任务3个月;情节严重或出现2次上述行为的,取消其登记注册资格。

(三)检测单位不遵守我市有关检测管理程序,出现拖延进场检测时间、不按规定进行现场签证、检测报告不进行登记备案等情况的,予以警告并停止委派任务3个月;出现2次上述行为的,取消其登记注册资格。

(四)检测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伪造检测数据或敲诈勒索行为的,取消其单位的登记注册资格。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本规定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东莞市建设局

东莞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管理规定 篇2

1 检测和评定技术的研究

1.1荷载试验技术

建筑物增载以及增层的改造整体上呈现出非常繁杂的状态, 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科学的评价是其自身承载力。一般情况下, 在评价既有建筑地基承载力的手段中涵盖了不同方面的内容, 不过大多数都是参照荷载技术的测试结果进行考虑的。因此荷载实验技术对既有建筑物地基承载力而言, 地位非常显著。荷载试验使用的建筑物非常具有代表性, 通常在建筑物基础的周围挖竖向的坑, 在基础下面确定试验的具体区域, 然后使用荷载试验技术来检测地基的承载力。运用荷载试验技术来预判地基的承载力, 总体而言具有非常良好的运用性和实践性。另外将施工之前的荷载试验同既有建筑基础外的荷载试验进行对比的话, 研究在荷载长期作用下地基承载力的变化规则。本文以某炼钢厂以增加吊车的荷载来进行试验, 让之前的2005k N递增到2505k N的增载试验[2]。使用8年后的验证结果是:承载力分别是340k Pa、305k Pa、380k Pa平均值为340k Pa;工程改造前的地基承载力平均值305k Pa;以上数据来看, 地基承载力提高13%, 所以在荷载的长时间的作用之下, 地基上部逐渐受到压迫, 呈现出密实的状态, 其也有效的提升了承载力。之前的地基强度性较大, 在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 其提升的幅度也有受限, 由于需要符合之前的设计的需求, 又因为工程在使用的时候出现局部渗水情况, 地基的并没有提高。部分的承载力也出现了减少降低, 并没有符合增载的要求。

(1) 原味取样技术.既有建筑地基土含有大量所需的物理性质指标, 其中譬如水率, 粘聚力等其他因素, 地基基础以及上部结构的安全大部分都是由土的物理力学特点进行明确的, 所以基本上明确既有建筑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的形式, 就是在建筑物基础下方直接选择样本进行土工试验, 可以集中在基础中间以及周围进行选样, 然后再进行对比试验, 研讨基础下以及基础外地基物理力学特点指标的变化。如果地基土层的深度出现逐渐递增的状态, 那么基础中间, 周边都同地基的取样位置保持相同。

(2) 剪切波速试验技术.剪切波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明确土物理力学的指标参数, 其中就涵盖了泊松比以及阻尼比等相关因素;依据土层的孔隙率以及总体的容量, 核算出场地的固定周期, 明确建筑场地的分类等相关内容。在试验场地选择一个科学的区域, 依据一定的规范和准则, 检测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差异化的土质可以应用不同的研究手段和措施。

(3) 探地雷达测试技术.选择具体某桥梁的桩基础以及建筑桩基础作为样本, 在桩基础侧面应用雷达检测技术检测桩位, 分析雷达检测技术的实践性。雷达检测技术可以确定基桩的位置和埋置深度[3]。当例如当雷达埋在深2.5m以内, 选用405MHz的天线, 当雷达埋在深2.5m小于5.5m时, 选用275MHz的天线较适用。因为地下水对雷达测试有较大的影响, 所以对地下水位高的既有建筑桩基础的测试技术有待提高。

(4) 低应变动力测试技术.低应变发射波法对于检测桩身而言, 效果和作用非常明显。应用低应变反射波技术进行检测的话, 对于检测桩身的完整性具有较大的可靠性。

(5) 沉降观测技术.一般情况下, 沉降观测技术大部分都是对既有建筑的高度进行科学的检测, 确定不同时期的建筑物形状的变化特征。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确保建筑物在出现增载情况下, 还能够确保正常运用, 检测沉降的具体数据对建筑物的高程变化显得尤为迫切和关键。例如增层后的住宅为例, 平均沉降速率随时间。建筑物变形分为多种不同的形式, 不同的建筑结构, 地基变形特点也不同, 所以对不同结构应该采用不同的变化特征来评价。本实验的工程地基强度对变化的影响南纵墙沉降小于北纵墙的沉降, 北纵墙承载力小于南纵墙是因为南纵墙的地基被水浸泡软化。通过沉降观测技术对增层过程中地基的沉降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在仅有建筑使用中观测他的沉降进行观测, 是检验地基安全性的重要方法[3]。

2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介绍对于当前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和评定技术的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对建筑地基基础的各项测试与评定技术深入的分析和研讨, 计算出合理性的结果。应该可以说, 当前既有建筑物和地基安全性能的评价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难题。通过对这些技术检测, 得到可靠的数据, 把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对既有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进行准备的计算, 可以使建筑工程顺利、安全的完工。

参考文献

[1]张振拴, 崔峰等.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与评定技术的研究[J].建筑科学, 2011 (6) :164-166.

[2]张振拴, 李春占等.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技术探析[J].建筑科学, 2011 (6) :110-111.

东莞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管理规定 篇3

关键词: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6-0162-02

1  概  述

如今的建筑工程数量、种类不断增多,对该如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建筑物耐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是每一个建筑公司和施工团队都必须思考并探索的问题。

在这种时代背景要求下,产生了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它能检测出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是否按照工作流程施工,并能准确判断工程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在较大程度上地减少建筑工程后期地基安全事故。不管是工程质量方面还是建筑物样式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多层次建筑需求,企业需要加强对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统筹施工工作与检测工作间的关系,正确选择高质量检测公司,保障地基基础检测结果精确化和科学化,提升人们信任度,拓宽建筑工程销售渠道。地基检测工作是保证地基质量的重要程序,所以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  做好地基基础检测的工作开展

地基主要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处理地基,天然地基的岩石层分布状况良好,不需要经过人工处理可以直接在上面建设项目工程,而第二种地基一般是特殊性岩石经过人工技术处理之后才能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检测工作更加凸显了它的重要性。

对建筑工程本身来说,坚固的地基基础工程能够增加建筑物受力结构,避免工程完工后出现地面沉降等安全问题;对施工团队工作人员来说,做好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能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规避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精准的检测结果能够评估出工程施工的合理性。

3  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在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检测公司和建筑企业的重视。

3.1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缺乏过程管理问题

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检测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加大了建筑公司和检测公司之间的矛盾,使得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工作更加难以进行。因此,在检测过程中,检测公司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施工团队本身也没有加强过程管理,由于没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地基基础检测,增加了检测结果误差。同时检测人员的素质不同,工作人员对检测设备的操作不熟练,产生反面影响,直接妨碍整个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开展。

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3.2  检测公司不断增多,同行业存在价格争议问题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行业中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标准,使得检测工作出现部分问题,同时检测公司不断增多,增加了行业之间的竞争激烈性,很多公司“陷入” 恶性价格竞争中。

如用过低的检测价格承包建筑工程,这种“价格优势”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帮助公司争取到更多业务,但是过低的价格让检测公司失去了利润空间,只有通过降低检测质量等方式,才能扩大公司经济效益。

4  加强完善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有效策略

完善做好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能有效监督建筑工程施工程序,提高地基基础工程稳定性,接下来将从三方面具体阐述有效提高检测工作质量的策略。

4.1  提升和加强培养高素质地基基础检测人才的学习    力度

对建设工程检测公司来说,只有使用科学的方法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熟练检测设备操作,才能使企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只有高素质高效率地基基础检测人才,才能使得检测工作顺利开展,减少检测结果误差,编制具有参考价值的检测报告。

此外,公司不仅要加大对检测人才的培养力度,还要注重提升员工专业素质,也要提升培养员工过硬的心理素质,在检测工作中,如果发生地基不稳等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镇定,寻求逃生路径,保护自己生命。检测公司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员工风险意识,进行相关事故演习,教授员工自救方式,保障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等方式,根据员工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发展目标,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实地培训等方式,详细讲解检测设备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在培训过程中贯彻“安全、高效”的理念[1],提升检测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保障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科学性。

4.2  提升和加强拓宽地基基础检测过程监督

地基基础检测过程管理,需要建筑公司和检测公司共同努力,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双方要拓展监督途径,增加公司互信度,用良好的合作保障结果的严谨性,如可以增加群众监督途径,让人民以 “第三方” 的监督身份,保障结果的公平。同时在监督检测过程时,工作人员需要仔细核算检测数据,按照检测报告编写流程,准确填写地基基础情况[3]。

4.3  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体系和统一    标准

加强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需要准确了解各类地基基础的性质和变化,根据不同地基的特征,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主要有以下四种参考数据,见表1。

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知,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体系,需要根据检测标准,提升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地基基础相对变形值,使用针对性检测设备[2]。在目前的检测工作中,存在有检测工具选择不当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检测人员没有根据行业标准,错误的估计地基的相对变形值,缩短了检测设备使用寿命。

4.4  引进高科技检测设备,拓展地基基础检测方式

高科技检测设备能有效提升检测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检测公司要加大对科技产品的引进力度,提高检测工作安全系数,在目前的检测行业中,主要有以下四种检测方法,见表2。

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工作越来越趋向自动化、智能化,如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这种检测方式操作程序简单,资金投入较少,但是能准确检测多种地基基础工程和鉴定岩石性状。团队在选择地基基础检测方式时,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先调查分析地基基础岩石组成状况,科学评估检测难度,采取最恰当的方式,确保检测结果能有效帮助工程建设。

5  结  语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总结了解到,市场经济的竞争较为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做好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建立完整检测工作体系、培养高素质检测人才、引进先进检测设备等方面。

同时,建筑企业要立足工程整体,加大对地基基础稳定性的检测程度,规避工程后期地基风险,减少公司后期工程维修支出,协调与检测公司的关系,增加双方互信度。

参考文献:

[1] 张琰.做好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策略分析[J].四川水泥,

2015,(11).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考试试题 篇4

A.局部硬土的处理可直接挖掉硬土部分

B.局部软土厚度不大时可采取换土垫层法处理,采用级配砂石垫层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2

C.可在局部硬土的上部做软垫层,使地基均匀沉降

D.局部软土厚度较大时可采用现场钻孔灌注桩

2[单选题] 建筑钢结构常用的焊接方法一般分为手工焊接、半自动焊接和全自动化焊接。下列焊接方法中,不属于半自动焊接的是 ( )

A.螺柱焊

B.自保护焊

C.熔化嘴电渣焊

D.重力焊

3[单选题] 基础墙的防潮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宜用1:2水泥砂浆加适量防水剂铺设,其厚度宜为( )

A.10mm

B.15mm

C.20mm

D.30mm

4[单选题]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数量不得少于( )

A.3%

B.4%

C.5%

D.6%

5[单选题] 应全面负责施工过程的现场管理的人员是 ( )

A.建设单位驻现场代表

B.项目经理

C.建筑企业总工程师

D.建筑企业法定代表人

6[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市[19号)规定的`是 ( )

A.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公布时间为行政处罚决定做出后7日内

B.良好行为记录信息公布期限一般为3年

C.诚信行为记录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上统一公布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确认的不良行为记录在当地发布之日起7日内报建设部

7[单选题] 下列塑料管道不得用于消防给水系统的是 ( )

A.氯化聚氯乙烯管

B.无规共聚聚丙烯管

C.丁烯管

D.交联聚乙烯管

8[单选题]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87号),下列工程的施工方案中,必须组织专家论证的是 ( )

A.人工挖孔桩工程

B.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C.新型及异形脚手架工程

D.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9[单选题] 建筑物楼板的荷载传到梁上可简化为 ( )

A.面荷载

B.线荷载

C.集中荷载

D.可变荷载

10[单选题] 工作场昕内安全照明的照度不宜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的 ( )

A.5%

B.6%

C.8%

D.10%

1-10 BCCCB,CBBBA

11[单选题]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1~4天,每( )不应少于1次。

A.4h

B.8h

C.10h

D.12h

12[单选题] 施工现场进行一级动火作业时,应由( )填写动火申请表。

A.所在班组

B.安全总监

C.项目负责人

D.技术负责人

13[单选题] 关于砌体工程冬期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砌筑砂浆不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B.砂浆拌合水温不宜超过80℃

C.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

D.现场拌制砂浆所用砂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或冰块

14[单选题]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初拧、复拧和终拧的顺序是 ( )

A.从接头刚度较大部位向约束较小部位进行

B.从螺栓群四周向中央进行

C.从一边开始,依次向另一边进行

D.根据螺栓受力情况而定

15[单选题] 关于卷材防水层屋面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采用热熔法施工

B.采用机械固定法铺贴卷材时,卷材防水层周边800mm范围内应满粘

C.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先由屋面最低标高向上铺贴,然后进行细部构造处理

D.檐沟、天沟卷材施工时,宜垂直檐沟、天沟方向铺贴

16[单选题] 关于室内允许噪声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夜间卧室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37dB(A)

B.昼间卧室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40dB(A)

C.起居室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37dB(A)

D.分隔卧室的分户墙和分户楼板,空气隔声评价量(RW+Ctr)应大于40dB(A)

17[单选题] 下列关于施工缝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B.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设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00mm的墙体上

C.垂直施工缝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D.板与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板和墙交接处以下150~300mm处

18[单选题] 关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施工采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14d

B.对于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砌筑前需对小砌块浇水湿润

C.小砌块应底面朝下正砌于墙上

D.底层室内地面以下的砌体,采用不低于C20的混凝土灌实小砌块的孔洞

19[单选题] 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 ( )

A.7d

B.21d

C.28d

D.30d

20[单选题] 下列玻璃中,可用于水下工程的是 ( )

A.中空玻璃

B.防火玻璃

C.钢化玻璃

D.夹层玻璃

答案:

东莞欣锐计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篇5

东莞欣锐计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成立,具有独立法

人资格,被评为民营科技企业,2008年员工满意企业。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校准实验室,认可编号为L1868。所出具的校准证书的量值都可以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

实验室拥有一批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专业校准人员,其中包括我国著名电学计量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实验室简介:

东莞欣锐校准实验室是独立的第三方校准机构,本实验室设有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长度、力学、温度、环境、理化等校准领域。并都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出具的证书为中国和互认国家的认可,具有权威性、可靠性、公正性。

本实验室校准服务满足广大客户,所出具的数据都可溯源到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确保符合广大客户认可体系的溯源要求。

校准项目:

1.通用卡尺

24.圆柱螺纹量规

48.数字温度指示仪

72.转速表

2.高度卡尺

25.齿厚卡尺

49.温湿度计

73.滚筒式车速表检定台

3.指示表(指针式)

26.测厚计

50.环境实验设备

74.振动试验台

4.深度百分表

27.数显高度仪

51.盐雾试验设备

75.玻璃器量

5.杠杆表

28.百分表式卡规

52.一般压力表

76.pH(酸度)计

6.内径表

29.组合式角度尺

53.数字指数秤

77.耐洗色牢度机

7.外径千分尺

30.标准环规

54.模拟指示秤

78.染色摩擦色牢度仪

8.内测千分尺

31.光学计

79.汗渍色牢度仪 9.内径千分尺 32.测长仪 56.电子天平80.织物厚度测试仪 10.深度千分尺 33.跳动检查仪 57.机械天平81.驻极体传声器测试仪 11.公法线千分尺 34.表面粗糙度检查仪 58.架盘天平82.音频(扫频)信号发生器 12.量块 35.数显百分表检定仪 59.砝码 83.数字多用表 13.投影仪 36.指示表量具检定仪 60.材料试验机 84.直流电压表 14.测量显微镜 37.扭簧比较仪 61.抗折试验机 85.直流电流表 15.平尺 38.杠杆千分尺、杠杆卡规 62.摆锤式冲击试验机 86.交流电压表 16.平板 39.正弦规 63.工作测力仪 87.交流电流表 17.磁性、电涡流式覆 40.带表千分尺 64.专用工作测力机 88.多功能校准器层厚度测量仪 41.大量程百分表 65.扭矩扳子 89.直流稳压电源 18.万能角度尺 42.伸长率测试仪

90.交流稳压电源(变频电源 19.坐标测量机 43.布卷尺 67.金属布氏硬度计 91.直流电阻表 20.工具显微镜 44.钢卷尺 68.金属洛氏硬度计 92.直流电阻箱 21.光滑极限量规 45.测深钢卷尺 69.金属维氏硬度计 93.接地导通电阻测试仪 22.塞尺 46.方箱 70.A型邵氏硬度计 94.绝缘电阻测量仪 23.三针 47.色差计 71.里氏硬度计 95.泄漏电流测试仪 培训中心:

东莞欣锐计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为客户提供权威和适合需要的各种培训课程,致力于为客户的质量管理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期待与广大客户共同成长,共同实现企业价值。我们始终相信培训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成功的基础。

1.培训服务

2.体系咨询服务

3.企业能力提升计划

服务宗旨:“以我卓越之服务,帮助客户更加成功。”

维修中心:

本公司特设仪器设备维修中心,各类维修检测设备齐全。有多名具丰富经验、职业道德良好的高级仪器维修工程师。与大部分仪器厂商有良好的业务往来,有丰富的原厂仪器设备配件。为更好的满足新老客户的需求,承接非保修期内的各种国内外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欢迎广大客户与我们达成仪器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共同发展,共创未来!

联系人:

东莞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管理规定 篇6

关键词:东莞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资源化处理,设备

描述:广东广州市,深圳市已经成功引进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设备,进行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程,移动式破碎筛分站组成一条时产200吨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生产线,投资广东东莞建筑垃圾破碎站,时产500吨的固定式建筑垃圾破碎设备......正文:

东莞是广东省省辖市,是“广东四小虎”之一,号称“世界工厂”,是全国4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位于珠江口东岸,东接惠州、南抵深圳、西挨广州、北达博罗县,四周共与广州、深圳和惠州的10个县级行政区接壤。

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有着1700多年的郡县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拥有独特岭南文化。

东莞市建筑学会秘书长郑金伙,长期关注并推动东莞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从2008年开始,他就多次将之撰写为政协提案,并一度以此话题向东莞市主要领导“拍砖”,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今年“两会”上,关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提案高达7件,提案被列入了今年市政协的重点提案。郑金伙说,2008年时,关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政协委员只有他一人,6年后的今天一下增加了这么多,他已看到“胜利的曙光”。带头向市长“拍砖”

这份《关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建议》的文章,其实是由10多名东莞建筑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联名写的,“市建筑学会高级工程师、秘书长郑金伙”的名字排在了第一个。

郑金伙说,东莞是国内为数极少的建设大市之一,近些年间,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工作量在3000-4000万平方米,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建造房屋消耗的粘土砖、灰砂砖等小块砖,数量惊人;旧建筑拆迁形成的建筑垃圾量,同样惊人。同深圳、惠州等近邻城市一样,建筑垃圾分散堆积或建设集中处置消纳场,均不堪重负。同时,规模宏大的建材生产行业所需的砂、石以及工业废渣等资源,日趋短缺,特别是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所需大量灰渣等骨料资源告急,已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必须尽快寻找出路,而解决上述两大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

“这份建议其实在2008年3月就写好了,原本打算以专题调研的形式,直接呈送给市里主要领导,直到2009年才以网络问政的帖子发到网上”,郑金伙说,建议发出去之后,引起网友们高度关注。文章中不仅仅是建议,还把东莞与隔壁的深圳、惠州做了一些比较,直接揭露了“短板”。而揭短的名单中,都是一群高工、教授、总监、总工等级别的人物,于网络发声颇具权威。

其实,在“拍砖”前一年的“两会”上,郑金伙就以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了一份类似的提案,只不过并未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上天入地”搞调研

建筑垃圾主要是指工程新建、改扩建及危旧建筑物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建筑渣土、废砖、废瓦、散落的砂浆和混泥土,此外还有少量的钢材、木材、玻璃、塑料、各种包装材料等。为了搞清楚东莞建筑垃圾的现状,郑金伙决定搞一番“上天入地”的调研。所谓上天,即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搞清楚整个面上的现状;入地,则是深入一线社区,查看具体的情况。

厚街是全球家具生产重镇,常年举办大型家具类展销会,搞展销就会有展位装修,撤展时肯定就会产生建筑垃圾。这些垃圾究竟是如何处理的?郑金伙从2008年就开始关注厚街各大展馆的垃圾处理。令他失望的是,厚街镇没有专门的建筑垃圾堆放点。“有一次到厚街一个社区调研,发现居委会门口都堆满了砖头、木材、玻璃渣,社区干部说,附近的展馆撤展时,有人偷偷倒来的。”郑金伙说,社区干部还告诉他,每年都要花几十万来清理这些建筑垃圾。这次调研对郑金伙触动很大,“我当时就感觉如何科学地处理建筑垃圾,已经成为我市生态环保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

在东莞市住建局,郑金伙了解到,东莞近几年每年向建设主管部门申报房屋开工面积达1500-2000万平方米,同时还包括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在这一过程中,每新建1万平方米的建筑将产生的废弃砖头和水泥块等建筑垃圾约为600吨,估算2013年产生建筑垃圾超200万吨。

“实际上,东莞目前可供开发建设的用地已消耗90%以上,新开发建设用地占比不足10%。东莞未来的新城市建设将以 拆旧建新、三旧改造 为主,每拆除1平方米混泥土建筑将产生近1吨的建筑垃圾。”郑金伙说,通过相关部门2012年调查统计数据,部分拆迁公司拆除量约150万平方米左右,制造建筑垃圾超过100万吨,由此可见,每年东莞新增建筑垃圾超过300万吨。

同时,东莞又是一个建筑原材料资源匮乏的城市,建材生产行业所需的砂、石以及工业废渣等资源性产品日趋紧张并经常发生短缺现象。在郑金伙看来,东莞应尽快把建筑垃圾通过加工处理转化为建材行业的所需原料,“建筑垃圾资源化”尤为迫切,这同时也创造出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东莞化的新机遇。[建言] 建筑垃圾资源化可形成两个产业集群

2014年初,东莞今年“两会”上,郑金伙再次提交一份名为《关于以创建国家生态城市为契机,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及专用机械设备产业东莞化的建议》的提案,通过他多年的调研和积累,从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经济社会效应、产业化前景以及具体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

郑金伙在提案中表示,按国际测算原则,每万吨垃圾填埋将占用土地1亩计算,建筑垃圾资源化可有效减少东莞每年用于建筑垃圾填埋需占用的耕地300亩。如果用建筑垃圾处理废料可生产1亿平方米标砖取代实心红砖,还可以免毁地165亩,每年合计节约465亩。

显然,建筑垃圾资源化,可有效缓解东莞建筑原材料不足。大部分资源和能源都从外面引进。郑金伙从东莞市混凝土协会相关人士处获悉,近几年在该协会备案的混凝土年使用量都超过1200万立方,砂石料综合用量超过1600万吨,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开始动工砂石料建材存在明显缺口。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之后,可将建筑垃圾有效转化为建筑用砂石等材料,以东莞市年处理100万吨建筑垃圾并将其进行资源化利用为例,可节约石灰石、砂70万吨,节约水泥、石灰等胶泥材料10万吨以上,节约原煤2万吨以上。

对于产业化前景,郑金伙说,建筑垃圾资源化可形成两个产业集群,一个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另一个建筑垃圾资源化系列建材产品产业集群。

在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方面,随着环保产业发展,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在环保机械产品开发投入加大。郑州中意矿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生产制造技术,市场营销方面日趋成熟,已经在国内深圳,昆明。广州,杭州,南京,长沙,郑州,武汉,长春等一线城市和山西孝义,河南开封,安徽阜阳,江苏南通,浙江义乌,河北邯郸等二线城市广泛应用,并得到当地政府的一致好评。

在资源化系列建材产品产业集群方面,建筑垃圾破碎处理材料可用于再生混凝土。砌筑砂浆、道路砖等产品及道路工程土方施工。可形成建筑垃圾回收处理、预拌混凝土、砂浆及环保建材一体化可循环利用绿色产业发展样板模式。

“因此,建筑垃圾资源化及产业东莞化不仅可以满足东莞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需要,更可围绕珠三角乃至全国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千亿产业”,郑金伙说。

五部门合力

利用可循环材料,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

东莞尚未有正规余泥渣土消纳场,五大部门合力推动余泥渣土资源化发展

今年共有7份关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政协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南都记者了解到,东莞城管局为此制定了《关于鲁修禄副市长领办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系列提案>的工作方案》,并在6月份举行了座谈会。目前,东莞5大部门正合力,对东莞全市的建筑余泥、渣土等进行全方位摸底调查,并正着手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推动余泥渣土资源化产业的发展。

在6月份的座谈中,包括住建、交通、经信、发改、城管等5家会办单位到场,各部门汇报了各自职能对余泥渣土资源化利用的相应措施和计划。

城管:尽快制定全市余泥渣土管理办法

据介绍,城管局为提高余泥渣土的管理水平,早就组织召开了《东莞市余泥渣土资源化综合利用专家研讨会》以及赴深圳、昆明等余泥渣土管理先进城市学习借鉴,并草拟了余泥渣土处理处置的工作方案。具体为: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余泥渣土管理制度。由于东莞余泥渣土资源化利用工作起步较晚,与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明显落后并存在较大差距,将参考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尽快制定全市余泥渣土管理办法,运用政策、资金、价格、财税、金融、奖励等多种手段对从事余泥渣土资源化利用投资经营的企业给予支持。

对全市余泥渣土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尽快编制余泥渣土综合处理专项规划;如条件合适,以个别镇街作为试点,并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

住建:再生利用技术可行 推广成本是障碍

住建局则开展了《东莞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对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节材优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住建部门同时也指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在技术性能上是可行的,但推广障碍在于成本较高,需要相关政策扶持。

发改:配合城管做好立项 推广新技术

发改局则表示,将积极与住建部门配合,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循环经济;配合市城管部门,积极做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立项和能评相关工作,积极推广应用建筑新技术,新工艺和余泥渣土循环再生产品。

经信:争取土地 宣传政策

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则介绍说,除宣传国家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自愿综合利用认定,享受免增值税优惠政策外,还将建立市级专项扶持政策,支持镇街建设再生自愿管理队伍和进行资金补贴。更为重要的是,将积极向市政府申请统筹解决东莞再生资源集中处理中心用地指标。

交通:分类回收 减少污染

东莞交通局表示,将采用多种手段抑制减少余泥渣土产生源头,优化交通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本身余泥渣土产出;规范相关施工单位余泥渣土处理行为,要求建设单位加强对施工单位在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余泥渣土等处置活动的力度,尽量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多种途径消纳余泥渣土,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余泥渣土综合利用产品;对余泥渣土分类消化回收,按分类性质分为废金属、废木料、废渣石等分别进行回收、处理、利用。

“四步走”战略

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上,东莞周边城市都已经走在了前面。为此,郑金伙在提案中建议东莞参照深圳、广州、杭州等市的做法,加快探索与尝试,并提出了“四步走”战略: 1 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化试点工作。由东莞市建筑节能部门牵头组织社会资本进行探索与尝试,快速开展建筑垃圾处理与再生混凝土。砂浆及环保砖循环利用基地试点工作,促进建筑垃圾再生设备厂家与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产业化发展。

尽快制订完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关联办法。严格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流向,引导约束相关单位,明确职责,从源头上杜绝建筑垃圾的随意排放,降低对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的破坏。加快出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化工作文件。3 设立专项基金和奖励制度。以本土企业为主体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引导本土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级工程机械研究中心等协同合作,推动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促使建筑垃圾资源化和工程机械成套设备的国产化、产业化、东莞化。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让全市镇街相关部门和公众都了解建筑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对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的利用、接纳意识。

声音

东莞市建筑地基基础检测管理规定 篇7

关键词:强夯处理,结果检测,建筑工程

0 引言

强夯处理法又被称为动力固结法或是动力压密法,其是基于重锤夯实而发展起来的处理地基的方法[1]。利用此方法通常来说是通过8 t~30 t的重锤以及与地面产生距离为8 m~20 m的落差,而对地基产生一股巨大的冲击力[2]。利用此方法所产生的冲击波以及动应力不但可以将地基土的强度大大提高,而且可将地基土的压缩性降低。另外,强夯处理法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还可将地基土的均匀度提高,使得施工后出现差异沉降的机会更少。

1 工程情况

下面依据具体实例来解析强夯处理的措施及其检测方法和分析结果。

拟建场地面积达3万m2,拟建住宅层高在5层~7层之间,且为框架结构。因场地土质松软,为保证地基的承载力,需加固地基。拟建场地从外观上来看属丘陵地带,而原场地是池塘或是沼泽湿地,相对来说,地面比较平坦,且地势呈北高南低状,高度差在2 m以内。经过对地质进行勘探可知,拟建场地的土层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素填土、粉细砂、淤泥、粉质粘土及中粗砂等。其中素填土主要由粘土、粉质粘土及碎石构成,其密实度比较均匀;粉细砂呈灰黑色、松散状态;淤泥则是因池塘的长期积淀或是未清理干净所留下的残物而形成;粉质粘土呈褐红色,有一定湿度,分布于可塑~硬塑,且其结构为网纹状;中粗砂呈褐黄色,密实度处中密以内。所有土层当中,粉细砂及淤泥质粘土的工程性质最不利于建筑工程的实施,因此,对地基实施强夯处理的关键也在此。经勘探,拟建厂的地下水深3 m~4 m,也就是说此地的粉细砂深埋度在5 m~10 m之间,且其状态呈现松散饱和状。

对于地基进行强夯处理的最关键地方在于减少土体因振动或冲击力而产生的液化作用,加强地基的稳定性,以保护建筑物的稳固。因拟建场地的土体呈松散状态,因此采取现场原位测试的方法进行强夯处理,并检测其结果,结合标贯试验及静力触探试验[3]。标贯试验及静力触探试验结果见图1,图2。

对图1及图2进行分析可知,在天然状态下,拟建场地的标贯击数在1击~4击之间,其平均击数为3.1击;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在2 MPa~3.5 MPa之间,其平均阻力为3.0 MPa;进行动探击数在2击~4击之间,其平均击数为3.4击。按照有关规范进行计算,可得到以下结果:

1)依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中的标贯差别式来对拟建场地的粉细砂进行计算,在7度地震产生的情况下,该地的粉细砂液化指数为20.5,可划分为液化“严重”地带。

2)在7度地震产生的情况下此地基的液化点为4.1 MPa,而依照所得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可知,此地属“液化”地带。

3)对组成土体的颗粒进行分析发现其颗粒较细且比较均匀,其不均匀系统在2.5~4.5之间,可判定为不良级配。其平均料径为dso=0.064/0.11 mm,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产生液化。其粘料含量达8%,仍属易液化土质。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拟建场地在7度地震产生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容易液化的,因此需要夯实加固地基。

2 对地基进行强夯处理

2.1 强夯处理的主要技术参数

去除地基表面2 m厚的粘性土,再利用粒径在50 cm的渣进行回填,高度要达到设计要求以作为强夯处理的垫层;其厚度要达到1 m~2 m,以作为起夯面。经分析,其平均夯沉量定为60 cm。夯点按3.5 m长的正方形进行分布;夯击能量为2 240 k N/m,满夯能量达640 k N/m。采取点夯两遍满夯一遍的工艺实施,点夯为12击,夯坑深度要超过1.6 m,且击沉量平均差要在5 cm以内;满夯为3击,相互搭接距离为50 cm。夯锤底部的静压力要超过350 k Pa。在满夯完毕之后,要整平、碾压地基表面。

2.2 施工工艺

强夯处理的主要步骤如下:

1)要清理、整平施工场地;2)要标出夯点位置并对场地高程进行测量;3)放置好起重机,夯锤对准夯点;4)在强夯进行前对锤顶的高程要进行测量;5)将夯锤提升到预设高度,夯锤脱钩下落后将吊钩放下,对锤顶高程进行测量,若有歪斜则需要及时调整;6)不断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完成此夯点的夯击;7)更换夯点,照第3)~第6)程序完成此夯点的夯击;8)填平夯坑,测量场地高程;9)有一定时间间隔后再按上述步骤将所有夯点的夯击遍数完成。最后使用低能量进行满夯,将拟建场地表层的松散土质进行夯实,完成后测量场地高程。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设专门的负责人来进行监测工作。其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强夯前夯锤的重量及与地面的落差;检查夯坑位置,并复核夯点的放线,以保证强夯的正确到位;对每个夯点所进行的夯击次数及最终的夯沉量进行检测。另外还要详细记录强夯处理进行时的各项参数及具体的施工状况,注意机组间的最小操作距离要保持在30 m以上,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3 强夯处理的结果检测及分析

对于强夯处理地基的结果一般是考察地基土体孔隙水的消散速度及夯沉量。

3.1 夯沉量的观察

对强夯处理进行前中后的夯沉量测量,其夯沉量平均为88 cm,把石渣本身29 cm的压缩量扣除后,土基的压缩量为59 cm,符合设计标准。

具体强夯处理后的地基形状可见图3。

经过强夯处理后,夯坑的体积在10.3 m3~20.1 m3之间,其隆起系数最高达到了32.2%,对于地基的压密有效度达70%~80%。隆起部分主要由粘性土构成,在强夯进行后对隆起部分进行了开挖,发现其隆起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石块的挤压。

3.2 进行原位测试的结果

将图1与图3进行比较可知,在进行强夯处理之后,粉细砂层的地基其标准贯入击数提高到了6击~12击,其平均击数为9.4击,相比于强夯处理之前,其标准贯入的平均击数提高了6.3击,其增长率达203%;动探平均击数也提高到了7.6击,其增长率达123%;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平均提高到了5.5 MPa,其提高率即为83%。其各项值都已超过了在7度地震产生的情况下其抗液化值,对于地基的加固效果显而易见。

在强夯进行之后也进行了取样分析发现,地基下深10.5 m处1.5 m厚的淤泥质粘土的密实度也得到了提高,其各项指标也都有了1倍左右的提高。这表明,在拟建场地所进行的强夯处理的影响深度达到了地下12 m,其进行加固的有效深度达到了8 m~10 m。

3.3 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

对于孔隙水压力的测试随机选取了一个夯点进行测试,具体情况见图4。

从图4中可看出,孔隙水压力的基本走势是随着击数的增加而上升的,在上升到某一击数时其上升的幅度就逐渐缓慢下来。在夯锤到达地面之后,孔隙水的压力也不是瞬间上升的,这与测点距离以及水的渗透强度有关;前5击进行时,孔隙水的压力都明显提升,但是在5击以后,其上升的速度明显减慢,且由图5中可看出此地的最大夯击数为12击;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通常来说需要几个小时,在夯击完毕后,孔隙水压力达到了58 MPa,在经过70 min之后,其降至31.3 k Pa;在经过大概6 h后,孔压基本全部消散;在对不同测点的孔压进行测试后发现,间距为2.3 m和2.9 m的线型大致一样,2.3 m处的孔压比2.9 m处的要大,但其峰值接近。间距达5 m的孔压在前两击时为2.3 m和2.9 m,但在3击以后其孔压较小且增值也很小。这说明,强夯进行时对水平方向的影响不大且间距如果大于5 m,其孔压不受击数影响。

4 结语

实践告诉我们,强夯法处理建筑工程地基不仅能将地基的承载力提高,而且还能有效减少建筑投入使用后地基的沉降量,同时也使得地基产生土内液化的可能性消除了,对于建筑工程地基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施工效果,使地基的承载力达到了工程设计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的施工当中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但要注意,在目前的使用当中,强夯法还未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形成,且其计算方法也未得到统一,所以,在实际的使用当中,很多强夯参数都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潘永玉,王艳江.强夯法在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0(13):27-28.

[2]黄金华,杜勇.试论建筑工程中强夯法处理地基与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4):51-53.

[3]刘波.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1(8):39-40.

[4]石贞文.地基处理中强夯施工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13):44-45.

上一篇:大学生必读书下一篇:风起的日子作文1000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