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论文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论文(通用8篇)

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论文 篇1

——小学生食用零食现状调查

一、主题的确定: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都有贪吃零食的习惯,甚至达到了“只吃零食不吃饭”的程度。许多家长也抱怨这种不良习惯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在2008年1月组织学生开展以“小学生食用零食现状调查”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健康观,并了解食用零食与自身健康成长的关系。

二、对象

规模

时间

地点:

1、对象:学校3—5年级全体学生

2、规模:3—5年级学生共计 145人全部参加活动,占学校总人数的50%。

3、时间:2012年1月10日——2月15日,活动具体时间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及上学、放学的课余时间。

4、地点:学校活动室、学校周边及社区。

三、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了解学生食用零食现状以及食用零食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以此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自我保健意识、环保意识。

2、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健康、环保意识教育,并从中体验自我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3、引导同学们用科学知识、科学的方法学会探究,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4、使学生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的科学态度。

四、活动内容及过程: 第一周:活动准备

1、各小组聘请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老师、家长等有关人员做小组指导教师。

2、进行问卷调查:你平时爱吃什么零食,为什么爱吃这些零食?填写调查表。

3、讨论目前食用零食存在的状况。

4、小组成员提出对吃零食感兴趣的问题,指导教师帮助小组形成具有一定科技探究性的小问题、小课题。第二周:指定小组活动方案

1、小组合作商讨活动方案。

2、小组根据活动要求,以及组内成员的特长进行分工。

3、制作活动记录表、统计表。

4、根据分工准备照相机、DV摄像机等活动工具。第三周:展开科技实践活动

搜集组:

1、根据问卷表统计出学生最喜爱的几种零食并搜集其对身体的利弊影响的资料。

2、搜集资料:何种零食对身体有益,何种零食对身体无益。调查组:

1、调查零食的定义及种类。

2、吃零食的习惯与健康的关系。

3、我校学生在学校周边购买零食吃的情况是怎样的?

4、我校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购买零食吃的情况是怎样的?

5、科学选择食品与日常生活。

采访组:

1、对医院儿科医生进行采访,了解贪吃零食与健康的关系。

2、安排食品安全部门专家进行讲座,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展示组:

1、组织各小组成员代表召开交流会,交流各自活动成果,并以中队会形式在各班开展宣传展示活动。

2、根据活动成果制作宣传单,在学校、家庭、社区进行宣传。第四周:书写活动报告,展示活动资料。

1、书写活动报告。

2、对活动进行总结,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活动情况。

五、活动成果简介:

1、各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科技实践活动,形成具有一定科学价值、教育意义、借鉴意义的活动报告。

2、活动建议在老师的指导下发送到相关单位、部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论文 篇2

一、明确思路, 找准学校发展的着力点

我校虽地处农村, 但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当地前茅, 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赞誉。面对优异的教学成绩, 我们经常静心思考:难道教育, 仅仅是为了满足家长让孩子考个高分这种“望子成龙”的浅层次要求吗?为什么我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球第一, 而动手创新能力却倒数第五?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 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小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 也是关键阶段, 办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只盯在“分”上, 而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另一方面, 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 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办学有特色、有风格, 才能有风采、有地位[1] 。离开了特色的教育, 必定是肤浅的、苍白的、没有根基的教育。基于上述认识, 我校便确立了“科研兴校, 特色强校”的办学宗旨, 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 大至三年规划, 小到学期计划, 都明确地突出了实践活动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为科技特色的长远发展找准了“坐标”。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 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以业务副校长为组长的实践活动指导小组, 负责制订计划, 深入班级进行专题讲座或现场指导。在任课教师安排上, 优先挑选那些责任心强、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 并优先安排他们外出培训学习。此外, 还建立了评价奖励机制, 如将教师参加实践活动辅导情况作为职称评聘的条件之一, 从评价机制上为实践活动提供了保障,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已有23名教师被聘为“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 先后有13人次被授予“烟台市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全国十佳科技教师”等称号;撰写的《贴近生活找课题, 探究身边大学问》等20余篇论文, 在《山东教育》、《中国科技教育》等刊物发表[2] , 编写的《小发明小制作》专题入选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 先后7次在省以及全国有关会议上进行典型经验交流[3] 。

二、因地制宜, 抓准科技实践活动的切入点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缺乏一流的教学设施, 这是我们的先天不足。但农村学校有着广阔的大自然和一望无际的田野, 这些都是很好的天然实验室。为此, 我们扬长避短, 因地制宜,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走进自然, 在观察中发现, 在实践中探究。

1.贴近日常生活选择课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源于生活, 让学生到真实的生活世界去进行体验, 是科技实践活动的根本所在。为此, 我们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器具有什么缺陷?使用时有什么不方便之处?引发他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并加以改进。如“不破冻的自来水管”, 是学生由冬天家庭自来水管往往由于严寒冻裂、水流满地而引发的选题。如何解决自来水管“冻裂”这一问题呢?后来, 学生受空气热胀冷缩的启发, 在自来水管里加上了一根直径小于自来水管、且两端封闭、贮有空气的软塑料管。这样自来水管结冰时, 可以向里挤压软塑料管里的空气, 从而减小了对自来水管向外的压力, 避免了水管的冻破。这项发明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专家们感慨地说:“热胀冷缩这一科学原理人人皆知, 但如此巧妙的运用, 难能可贵!”该作品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保护。

2.走进大自然发现课题

热爱、亲近大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农村学生一出校门便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 花草树木、虫鸟禽兽、山川河流、风霜雨雪都在对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发出声声呼唤。他们在眼看、耳听、动手动脑中, 往往会发现一些不寻常的现象, 从而形成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如学生浩青到养蜂场观察蜜蜂生活习性时发现:太阳落山了, 飞舞的小蜜蜂都躲进了蜂房。《十万个为什么》上说, 蜜蜂嗡嗡的声音是翅膀振动发出来的。可为什么蜜蜂不飞的时候还会嗡嗡作响?为弄清这个问题, 第二天他捉了两只小蜜蜂带到班上, 同学们都惊喜地围过去:“哇!蜜蜂!”看到学生对蜜蜂这么感兴趣, 我们让他将发现的问题介绍给同学们, 大家也都疑惑起来。“我们来研究一下怎样?”同学们都高兴地跳了起来, 大声嚷道:“好!”经过一番讨论之后, 学生们用“502”胶水将蜜蜂的翅粘在玻璃板上, 但仔细一听, 还有声音。是不是粘得不牢?再将蜜蜂的翅剪掉, 仔细一听仍然有声音。看来声音与翅膀无关, 到底声音是从什么地方发出来的呢?同学们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 发现在身体腹部有一个小孔。难道与它有关?于是, 学生用缝衣针将小孔刺破, 再听没有声音了。证明了蜜蜂嗡嗡的声音是由这个专门的发声器官发出来的。撰写的《我发现了蜜蜂发声的奥秘》研究报告,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

喜欢小动物是儿童的天性, 选择这样的研究课题又是他们自己最感兴趣的, 是迫切想研究的, 这样顺势开展的课题研究自然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 引导学生从奥妙无穷的大自然中选择课题, 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

3.在生产劳动中寻找课题

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在“做”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 我们根据农村学生经常参加生产劳动, 在生产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疑难或困惑的现实, 引导他们开动脑筋, 引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经过筛选、提炼, 去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如学生王琪在帮家长收获花生时发现:花生地膜覆盖种植虽然结果多、管理省事, 但出现的生芽果、腐烂果也明显多于露地种植的花生, 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寻找合理的解决措施, 他和研究小组的同学们就此进行了试验:通过实地考察发现, 其原因是由于地膜覆盖花生不能像露天花生那样进行“清棵”处理, 因而胚轴伸长过短, 使早期花生果针入土过早, 果实提前成熟, 因而出现了生芽果和腐烂果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根据胚芽见光后胚轴就会停止生长的原理, 他们发明了“白间黑地膜”:即在普通地膜上, 根据花生的行距加上黑色不透明、约15 cm宽的黑色地膜。这样, 花生出苗时不透明宽带就可以挡住阳光, 延长胚轴的伸长时间, 使花生胚轴继续伸长, 将子叶顶出土面, 起到了“清棵”的作用, 从而解决了果针入土过早和果实早熟的问题, 避免了芽果、烂果的发生, 增产效果非常显著。该研究项目获“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王琪同学还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颁奖大会。

三、内外衔接, 把握科技实践活动的结合点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 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要保证科技实践活动的效果, 必须将其纳入课程计划进行管理。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教材的现实, 我们充分挖掘身边资源, 编写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外探索活动指南》、《我爱发明》等校本教材, 使教师有活动案例参考, 提高了教师进行实践活动指导的能力, 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个“老大难”, 变成了教师爱教、学生乐学的“抢手货”。

为进一步培养学习科学的志趣, 拓展学生的视野, 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成立了鲁班车床、手工制作、标本采集等兴趣小组, 在老师的指导下定时开展活动, 涌现出许多富有创意的活动成果。为给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科技节”, 以个人、班级、学校等多种形式开展“三四五”活动, 即班级完成一期科技班报、一次科技主题队会、办一期科技作品展览;学生讲一位科学家或发明家的故事, 读一本科技书, 做一件科技作品, 主办一张科技小报;学校举办一次科技征文竞赛, 筹办一届科技成果展示会, 表彰一批“科技实践活动小能手”、“小发明家”, 评选一批科技明星班级。在此基础上, 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市、省和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如2011年4月16日, 我校13名学生参加第26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经专家组项目问辩、理论考试和动手技能测试等环节, “防盗挎包”、“自来水自动回水防冻阀”以及“猫眼草提取液驱杀蚜虫的试验研究”等项目, 荣获“山东省科技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野生植物威力大, 灭虫环保益处多”、“抗击美国白蛾, 争做护绿卫士”等八个科技实践活动, 均获山东省一等奖, 并有两项参加了全国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展示。

总之, 回顾几年来的科技实践活动, 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成长

实践活动过程中, 学生从发现问题到确立课题, 从收集、整理信息到拟定方案, 从实施研究到撰写研究报告, 是一种“真枪实弹”的实践锻炼, 既动手又动脑, 既能细致观察, 又能讲能写, 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得到的训练和提高是其他任何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学生先后应邀到济南、北京、上海、乌鲁木齐等地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的学生答辩结束后激动地说:“上了这么多年学, 这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发言, 更是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场面拿到金牌, 真是太感谢科技实践活动了!”应当承认, 答辩与展示使学生无论在知识方面, 还是能力方面的提高均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 科技实践活动不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而且推出了一批在省内外叫得响的优秀成果。“立体方便安全插座”、“垃圾废物再利用, 变废为宝好处多”等30多项, 分获“山东省、全国优秀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 “与古树交朋友, 做护绿小卫士”被评为“全国十佳科技活动奖”。

2.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

多年来, 我校教师先后在全国、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师论坛上交流经验。2009年10月13日, 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届中国科技教育论坛”上以《贴近生活找课题, 探究身边大学问》为题进行了大会经验介绍, 赢得了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以及中国科技馆王渝生馆长等一批教育家和科学家的关注。《告别塑料方便袋, 拎起绿色菜篮子》等七篇论文, 分别发表于《山东教育》、《中国科技教育》等省、国家级刊物, 《在小课题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报告》获省政府四年一届的“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烟台市社会科学重大成果一等奖”。

3.学校在实践活动中发展

科技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更提升了学校的育人品位, 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11年7月7日, 在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八部门共同主办的“全国十佳科技创新学校”评选中, 经专家组初评入围以及入校实地考察等环节, 我校从全国170多所中小学中脱颖而出, 被授予“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委会主任王乃彦院士为我校题词:“科技奇葩绽城港, 素质教育谱华章”;《烟台日报》、《山东教育报》、《中国环境报》分别以《小学生挖出大学问》、《生活就是学习的大课堂》等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摘要:为了秉承“科研兴校, 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 以科技实践活动为引领, 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打造科技教育办学特色上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 必须明确思路, 找准学校发展的着力点;因地制宜, 抓准科技活动的切入点;内外衔接, 把握科技实践活动的结合点, 从而实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成长, 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 学校在实践活动中发展。

关键词:因地制宜,实践活动,培养能力,彰显特色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26-38.

[2]杨超, 张霞.贴近生活找课题, 探究身边大学问[J].山东教育, 2007 (6) :51-53.

“机关王”科技创意实践活动体会 篇3

关键词:科普教育 动手实践 团队精神 挫折承受力

一、初始“机关王”

“机关王”的概念源自于1942年美国漫画家鲁布·戈德堡的漫画《Rube Goldbergs Inventions》这种有趣的设计方法,在此之后,成为外国大学机械系或是训练创意、思考的课程,甚至成为美国全国性的比赛。

机关王主旨在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整合力及创造力,活用物理、化学观念与机械运作等多项科学原理,同时训练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竞赛中,提升对科学创造的兴趣。它运用了奥巴马提倡的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人才培育国家整合教育计划,还加入了A(Art,艺术),培养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五个方面的学习和发展。科学方面,借由实际拼装的过程,应用所学科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技术方面,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能源科技和运输科技,更可以实际运用信息科技,操作软件让信息互通,落实科技实践的目的;工程方面,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让机关结构更为稳定,以使物体运作更为流畅;艺术方面,学生借由建构机关的过程,训练其艺术与创造力的展现,并培养美感和鉴赏力;数学方面,学生必须运用公式,了解比例和对称方式,掌控对象彼此力道的平行,并能充分应用数学概念。

二、“机关王”——小积木中蕴含的大智慧

几年前,我们将机关王这项依据小零件让青少年动手、动脑、思考、探索培育青少年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等各方面能力的竞赛活动,引入我们的实践课堂教学中。从最初了解机关王概念的由来,到认识机关王零件、进行基础学习、简单搭建、模型搭建、创意搭建、关卡的设计、机关王创意作品的制做、机关王作品的运行演示讲解等环节的学习和实践,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在这个不断学习、动手、探索、思考、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搭建模型的方法以及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学会知识的整合;在不断尝试、不断操作、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友谊、分享了经验。

今年,我们面向全市初中学生开展“机关王——科技创意主题竞赛”——“科技之城”,旨在培育学生知识活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环境、科技、环保的理念等。参赛团队根据竞赛主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机关王作品,要求整个作品有不少于6个具有连锁反应的关卡搭建而成。整个机关王作品的完成包括:关卡设计、材料选择、设计布局、搭建制作、作品自测试运行、作品演示讲解等,全部环节由团队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中,一个参赛团队设计的《未来水世界》讲述的是在未来的生活,由于水面上升,陆地逐渐减少,因此我们要利用水能、太阳能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能源,减少污染,绿色环保,同时也是呼吁我们要从自己做起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学生的关卡设计有故事性、有创意、有感受、有深思、有警醒,同时还运用了不同的科学原理和绿色能源。

三、实践教学中的体会

在从事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这几年,让我感受颇多,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或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单一的、封闭的课堂时空,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主动探索中对实践内容有一个立体形象的认识和接受。依据机关王的实践材料,我们设计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主题活动:“梦想游乐园”“安全意识早养成”等主题,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在“梦想游乐园”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在游乐园玩耍时,设计一个可以连续玩遍游戏设施的作品,避免在游戏中站队等候。学生通过回忆以及发挥自己的想象搭建出经过自己改良设计的游乐设施,并依据游乐设施的特点利用水能、太阳能、为游乐设施提供能源,提倡低碳环保,同时在玩耍中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筑设计、艺术美感等同时体验绿色能源、体验科技力量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在“安全意识早养成”这个动手实践主题中,我们更注重对学生安全意识养成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机关王零件搭建出与安全有关的防灾报警系统等,教育学生如何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以及再发生事故后要如何进行自救、他救等相关安全知识。在生活中,我们以介绍电学知识为例。这一环节的设计采用模拟演示,首先演示了安全更换电灯泡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有哪些环节,然后根据学生的描述,提问换电灯泡之前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什么?拉闸、断电。进而提问拉闸、断电的原因是什么?家庭用电的电压是220V,而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并且人体是导体,可以导电,因此为了保证人体安全要进行拉闸、断电等等相关的用电安全知识。以泥石流为例进行自然环境教育,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泥石流这一自然灾害,并知道在遭遇这一自然灾害时要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自救行动。然后让学生利用机关王零件搭建出泥石流灾害报警系统以及如何进行自救的演示作品。同时,这次实践教学更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学生主动去了解其他的自然灾害以及自救方法。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收获良多。

四、总结

经过多次实践活动的积累以及对参与其中学生的走访调查,可以非常明确地指出,机关王作为青少年的实践体验活动更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利用机关王零件搭建的作品它更具有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在动手实践操作中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做、做中学;在关卡设计、关卡搭建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加立体生动的感受建筑设计、简单机械、电学探索、水力能源、太阳能源等,在机关运行不断的测试、运行、调整、再测试、运行、调整,这个不断反复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的尝试、勇于挑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挫折承受力、忍耐力的一个培养。在机关王作品搭建的过程中培育学生自己去积极主动寻找、思考、尝试、总结,所要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把被动认识变成为主动探索,加深印象,记忆生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动脑参与其中的能动性,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

参考文献:

[1]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2]洪荣昭.机关王竞赛活动.中国科技教育,2016,(03).

[3]胡晓蕾.2016年全国青少年创意工程(机关王)挑战赛[J].中国科技教育,2016,(03).

[4]张洛.体验式教学在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价值探析——以“山青世界”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4,(02).

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论文 篇4

—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程郭小学 李霞 活动背景

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的嘴也叼了,这个不吃,那个不吃,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乱挑食、爱吃零食的不良现象。零食为主,主食为辅。这样严重地危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培养小学生正常饮食的良好习惯,我们准备开展“科学饮食,健康成长”科技实践活动,规范小学生的饮食习惯,正确引导营养方向,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中所含的营养,了解垃圾食品中所含的毒素;探究不合理饮食及垃圾食品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认识科学饮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自己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掌握研究科技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

利用网络、媒体、采访、实地考察等渠道收集相关资料、信息。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调研和访谈,填写调查表、写倡议书、学会自己动手制作手抄报、自编《健康饮食儿歌》、做营养知识卡、制作合理饮食食谱、自制宣传幻灯片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从而更加关注自身的饮食营养,努力改掉偏食、挑食、吃垃圾食品的坏习惯;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杜绝浪费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膳食的习惯,以促进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

二、活动组织

活动对象:全班学生

;活动时间:2015年10月—2012年12月; 活动方式:

上网、调查访问、宣传、收集整理资料、参与、体验、对比实验、成果展示等。

三、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获取信息。

收集资料,调查研究。上网、上图书馆查资料,外出采访、实地考察等。本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了解饮食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并合理饮食和吃垃圾食品带来的危害等。

第二阶段:资料整理。

各班级小组整理、筛选资料、照片等。本阶段主要让学生去关注包括自己在内的同龄人的膳食结构和饮食行为。明确只有科学饮食,才能健康成长。

第三阶段:解决问题

指导学生做手抄报、营养食谱,撰写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等。本阶段主要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去宣传营养学知识、倡导健康的饮食习惯或提出一些符合本地饮食文化特点的建议或报告,改善身边一些不良的饮食行为。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交流

全校召开科技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交流会,表彰本次活动的先进班级和小组。本阶段在第一、二、三阶段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形式、多途径进行交流展示活动,体现取得的成果,并将活动成果运用于实际,对本校甚至中小学的饮食行为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五、活动总结与评价

指导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写出活动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并写出总结报告。集体完成活动和评价。

六、活动收获与体会

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篇5

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1、《挖沙船挖沙对湿地破坏考察报告》实施者: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兴趣小组岳阳县麻塘镇中心学校九年级

活 动 简 介: 麻塘镇中心学校湿地调查研究小组从2001年就开始成立了,学生经过多次的实践,具有很强的文化基础和实践技能,这次的“挖沙船挖沙对湿地的破坏”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兴趣浓,人人报名,把“为东洞庭湖湿地的保护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及时在自己的家庭中宣传我们活动的意义。由于他们的努力,使我们湿地行动小组在当地群众的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体现了我们麻塘镇东洞庭湖湿地保护特色学校应尽的义务。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自己参观、调查、采访等活动,在指导教师的努力下,使他们的在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实践能力、关系处理等等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他们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将来的湿地保护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总之,这次活动让我们亲身体验开拓思维深入实际,让我们学会了很多在课堂中不可能学到的东西。

辅导老师:李利宁胡焱军易桂芬

2、《变废为宝科技实践》实施者:华容县实验小学一至六年级

活 动 简 介:本活动涉及华容县实验小学共3000余师生,是通过他们在校学习生活产生的废物回收、学校家庭节约利用等活动为切入点开展实施的科技实践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节俭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并力求通过个人影响全班带动全校,进而影响到家庭、社会形成合力,达到节约的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辅导老师:胡祥捷白艳宇张利军

3、《关于我市氮肥厂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实施者:周筱雅汨罗城关中学

活 动 简 介: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人居住在城关中学内,对氮肥厂的污染情况感受比较深,因此产生对本区域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的想法,经过与本校科技辅导周老师的讨论,并在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本次调查活动。本次调查活动采取问卷调查与定点观察相结合获得基本数据。设四个观察地点:城关中学、城关一小、归义社区友谊河北段、友谊河南段,对这四个观察点进行水样、空气质量、噪声影响的观察和取样,并对取样进行测试分析;同时对这四个观察点附近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基本数据。通过对问卷调查与定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当前氮肥厂环境污染的状况,并结合向专业人士的请教,对氮肥厂的环境污染提出一些改进意见。由于本人的生活经历有限,报告中有的观点可能有不太全面的地方,希望得专家的指正。

辅导老师:周兵何意花杨辉清

4、《“昌江河的倾诉”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实施者:科技活动小组平

江县柘庄中学八、九年级学生

活 动 简 介:昌江河发源于湘北重镇—平江县南江镇,自北向南,贯穿平江全境,最后由平江伍市镇汇入汨罗江。昌江河流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近年来,昌江河河床不断升高,中上游有很多河段已成悬河,水质严重变差,流域内夏季频发水灾,秋冬季旱情不断,多次出现绝流,很多房屋受毁、田地荒芜,给流域内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和痛苦。我们组织学生从09年4月25日开绐,历时200余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昌江河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水旱灾害等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走访、进行实验、分析,得出了昌江河床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上游的长石开采造成水土流失而产生的。通过活动,我们认为要解决昌江水土流失须从源头做起:一是对可采区制定治理及恢复森林植被制度;二是依法整治长石矿业秩序;三是对长石洗石场、长石粉厂依法进行全面清查。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些研究是稚嫩的,算不了什么成果。但从研究的过程看,学生收获远远大于研究成果,这是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

辅导老师:兰图湛科举罗纯

5、《三调芭蕉扇》实施者:社会综合实践兴趣小组岳阳县张谷英镇中心学校九年级

活 动 简 介:张谷英镇中心学校社会综合实践兴趣小组开展的“三调芭蕉扇”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该活动开展之前,在学生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对指导教师也认真进行了遴选。活动过程中学生个个积极,人人争先,进芭蕉扇厂参观、采访、实地操作和实践,走访家长和亲戚,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对大量的翔实资料学会了整理、分类、分析,写出了有一定水平的调查报告,特别是对我镇竹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具有现实及指导意义,得到了政府和经营者的高度评价。综观此次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社会参与能力不小,学生高兴,家长高兴,社会反响强烈,促使我们今后要进一步开展好科技创新综合实践活动。

辅导老师:丁群芳陈梦九李向辉

6、《“红歌进校园”科技实践活动》实施者:汪炜航率岳阳市东升小学五至六年级同学

活 动 简 介:“红歌进校园”活动由学校大队部牵头,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指导教师具体落实,班主任协助的一项全体五、六年级学生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要是同学们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学唱红歌,演唱红歌,进行红歌拉歌比赛,创作红歌歌词等系列活动,掀起了我校唱红歌的热潮。同学们在活动中得到了历练,拉歌比赛结束后,他们的学习热情不减,写出了许多感人的文章,创造出了虽然稚嫩,但也精炼的歌词。为了拓展活动,让活动效果得以延伸,又组织学生谈国庆阅兵式,开展“我 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集体观看《建国大业》等活动。整个活动,同学们参与热情高,小组活动落到实处,组长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明显增强,同学们的凝聚力增加,爱国主义教育自然渗透。特别是家长参与其中,更让同学们感觉这次活动意义非凡。唱红歌让同学们燃烧理想,让师生释放激情,让校园增添活力。

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篇6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视野,了解家乡的植物与环境卫生,领略家乡植物与环境卫生与众不同的现代特色。因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继力量,振兴祖国离不开科技和教育。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的同时,努力在学生中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技知识,弘扬科技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深入地推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

为培养我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提高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方法,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并从班级实际,立足课堂,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开展生动、活泼,实用的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技活动的乐趣,开展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从身边做起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

二 活动背景

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做到植物与环境卫生的和谐相处是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植物与环境卫生的关系密不可分,人类的生存与植物息息有关。本活动结合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思路,从学生身边的植物入手,使学生在认识和观察身边环境的过程中,熟悉一些经常见到的植物,并了解植物的相关知识。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喜爱,和植物交朋友,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和热爱之情。增进了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意识。

三、活动目标

1、先引导学生认识校园内及周边的各种植物。了解一些关于植物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留心环境的良好习惯。

2、学生亲手为喜欢的植物设计不同风格的名片,加深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巩固一些关于植物的小知识,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热爱。

3、扩大视野,丰富课外植物知识,了解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

4、引导学生留心自己看到的植物,主动地观察和了解,培养学生观察生存环境的习惯,增进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意识。

5、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四、活动计划。

1、活动时间:201X年1月——201X年7月

2、参加人员:六年级四班学生。

3、活动内容;了解身边的植物;制作植物小名片:认识一些奇物,有趣的植物;植物博览会。

4、活动方式:教师讲解,带领观察,动手制作,走进自然,讨论交流。

五、活动实施

〈一〉、认识身边的植物。

1、带领学生参观回风滨河风光,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了解其名称及一些相关知识。

2、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植物的名称及特点,观察相关图片,填写表格〔一〕认识校园内的植物

3、调查身边的植物,指导学生调查自己的家庭,学校周围,居住环境周围的植物状况,培养环境意识填写表格(二)

<二>我为植物设计名片。

1、谈一谈自巳最感兴趣的植物。

2、引导学生制作植物名片,在制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陶冶情操。

<三>了解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

1、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奇特、有趣的植物资料。

2、学生展示自己了解掌握的奇特植物,讲述有关植物的故事。 <四>植物博览会。

1、提前让学生到植物较多的地方收集一些直观资料,如树叶、果实等。

2、为自己的植物查找资料,准备汇报内容。

3、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汇报,实物、图片等。

<五>活动展示。

1、召开一次以“我与植物交朋友” 为主题的中队活动,汇报展示本活动的一些成果。

2、活动相片展示。

3、学生心得体会交流。

4、植物小名片展示。

5、活动调查记录展示。

6、怎样保护环境卫生展示。

六、可供评的结果

1、学生种植日记。

2、活动开展过程和活动成果的照片。

3、师生参加活动体验感悟。

4、家庭、社会对师生活动的评价。

七、活动达成目标

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论文 篇7

科技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广泛的传播。

1992年,经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在广东正式启动实施,逐步成为推动广东科技进步、激励自主创新实践、提高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的群众性科普活动。20年来,广东“科技进步活动月”已经发展成为全省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知名度最高、参与层次最广泛、社会效益最显著的科普品牌。

现代科技文化传播一般分为科学技术传播——科学技术文化传播——科学技术文化哲学传播三个阶段。作为传播科学技术的有效载体,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在发展、演进了20年后的新形势下,其对科技文化的传播应该有更高的定位,对推动自身实现更大范围的社会认知、认同应该有新的作为。

1 科技文化产生于科技发展,同时又反作用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古今中外强国的崛起无一不以发达的科技作为坚实的后盾。中国明朝永乐年间由于拥有高度发达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远洋航行的国家,亚非沿岸30多个国家纷纷朝贡,与明朝建立外交关系。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经历过工业革命洗礼的英国则以坚船利炮扣开了当时陆地领土世界第一的清朝的大门。

科学技术不但能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丰富的文化财富。科技文化即在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孕育而生。文化的形成由低至高分成了四个层次,即器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理念层。在人类实践和文化积累发展到一定条件下,人们出于认识自然、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存质量的需要,于是去发明创造新的生产工具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人们在利用新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为的规范和制度。由于制度和规范被政府以法律、法规等形式固化下来,人们则会逐渐形成相信科学、崇尚理性等精神层面的理念。科技文化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文化,是以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为根据,并对科学技术本身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用进行认识和反思的观念结晶,是人物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不断作用于人、自然、社会而演化出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

科技文化的实质是人类与科学技术的互动关系及产物,因而科技文化又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孕育科技文化的过程相反,科技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从高到低的,即从精神理念层面向下延伸到物质层面。如果社会上人们普遍保持尊重科学的价值取向,则会促使制度的形成,从而指导或激励人们进行创新的实践,于是新的生产工具被不断创造出来。科学技术催生了科技文化,而科技文化又反过来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和科技文化犹如车轮直径上的两点,不断循环往复,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四大文明古国因为在历史上出现了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而使它们都曾经称雄于世界,又因为它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而使他们的文明续写千年。如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则应该是其逻辑意蕴。

2 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应该成为广东传播科技文化的先锋力量

一直以来,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都以传播科技知识为其基本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紧扣时代脉搏,提出了科技服务企业、科技服务民生、科普进社区的命题,但从本质上来说,以上的活动仍然是以传播科技知识为基本点。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经过20年的发展,其科普的教化功能已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基础的科学知识的普及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在新的形势下已经不应该再成为面向公众的科普任务。同时,科学的文化价值,即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等则仍然未被公众所广泛认知,因而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引导公众进行创新实践和理性思考的功能尚有很大开发的空间。正因为科技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首先是从精神层面开始的,所以,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理应进入科技文化传播更高的阶段——科技文化传播,即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思想的传播、科学方法的培养。为此,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传播理念应该有一个更高的定位: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是传播科技文化的先锋力量。

科普工作不但要向公众传播科技知识,更要重视科技文化价值的传播。说到底,就是要传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目的不是要把每个公民都培养成为政治家,但应当使越来越多的人让科学的创造精神、科学的求实精神、科学的自由精神、科学的变革精神、科学的审美精神在思想和实际行动里生根,能够越来越自觉地运用唯物的、辩证的、理性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认识自然从而指导实践。这是新时期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传播科技文化的要义所在。

3 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传播科技文化的实践创新

前文论述了新时期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应该以传播科技文化为第一要义,本部分则探讨如何进行传播的问题。

在科技进步活动月创立之初,“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培养科学方法”、“满足全省人民不断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便是其宗旨所在。然而,20年来,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重科普宣传、轻文化传播,重活动开展、轻精神弘扬,导致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内在的科技文化精神核心缺失,活动开展略显得流于形式。

大致来讲,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实践创新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营造、优化科技精神文化氛围,为科技进步活动月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二是强化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品牌和形象传播,增加科技进步活动月在社会上的显示度,提高活动月在公众心中的地位;三是规划、制定科技进步活动月信息反馈制度,以促进活动月本身的自我完善。具体说来,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重科普轻文化向传播科技精神文化和科技知识并重转变;由重活动轻品牌向活动组织与品牌渗透并重转变;由重宣传轻反馈向宣传与反馈并重转变。

3.1 以人文科学为载体,在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中强化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体现

科学思想,一般是指在科学的历程中,对科学现象和科学活动的理性思考、认识、看法和基本观点、观念。它主要体现在一些著名科学家、学者的自然观和他们对研究领域所作的创造性工作的阐释中,体现在科学家群体对有关的科学理论的论述和在科学研究上所采取的方法与手段中,体现在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论争中。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思想决定了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任何时期的科学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而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人文科学则是体现科学思想的理想载体。一直以来,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都是自然科学工作者施展才华的舞台。为传播科学思想,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可以邀请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广泛参与,开设如“科幻故事”创作评选、“科幻影片”创作展播等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为特色的活动,这不但能调动社会公众的创作热情,更是科学的创造精神、求实精神、自由精神、变革精神、审美精神的体现;此外,除了向普通公众普及科技知识外,还可以面向大学生、科研人员等高层次的受众开展针对科技史、科学现状、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研究的政治—伦理思考蕴含的论坛、讲座、辩论会等活动。通过上述能产生思想交锋的活动,传播务实求真、尊重规律、追求理性等科学思想。

通过自然科学工作者、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通力合作,一同开展一系列旨在体现科学思想、激发创新思维、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不但能让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活动更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为活动月注入了科技文化的灵魂,促进社会公众的科学知识丰富与科学精神培养的有机结合。

3.2 利用现代品牌传播模型对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进行品牌传播

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宗旨是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技文化、发扬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而要实现该目的,关键就在于提高科技进步活动月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20年来,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通过持续的组织已经成为广东省科普的品牌活动,然而,该品牌在社会公众中的品牌认知度和品牌认可度却相当低。活动月的社会传播功能始于科学知识的传播,终于社会公众对信息的接收和反馈。活动月本身就是科技知识、科技文化的传播媒介,没有公众对活动月的认知,则活动月所承担的功能也随之消失。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品牌传播,则其品牌传播的意义甚至大于其本身。

2001年,一种新的品牌传播模式——品牌社区被提出。品牌社区也称品牌共同体,是一种新的消费者沟通载体和互动方式(注:在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品牌传播活动中不存在商业意义上的消费者,但公众仍然是科技文化知识的消费者,他们要付出时间和获取其他信息的机会成本来获取科技文化知识,因此,本文提出的消费者实际上是科技信息的消费者)。一切与品牌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如活动月中的工作人员、公众、组织者、媒体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应包括在品牌社区内,其中,核心消费者是品牌社区的中心,品牌、产品、消费者、营销者均为品牌社区的重要组成要素,在该结构中存在着与消费者相联系的各种关系和实体。在品牌社区模型中,核心消费者在传播过程中处于不可动摇、不容忽视乃至决定性的地位,已有的研究表明品牌社区成员对品牌拥有稳定的忠诚度。

借用这个模型,我们可以类比接受科技文化信息的受众是消费者,而这个群体是联结活动组织者、媒体、其他信息消费者和科技文化知识的中心,而要实现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品牌的高效传播,则要培育活动月自身的科技信息核心消费者,例如,可以考虑建立宽松的会员制,会员可以优先获得活动月里各种活动的信息,优先获得与科学家沟通交流的机会,优先获得参观某些科研项目或实验室的权利等。通过类似的活动强化核心消费者的优越感来提高其参与兴趣,培养其对活动月品牌的忠诚度,并实施传播引导。

由于品牌社区主要以口碑传播为特征,而口碑传播又是众多传播方式中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传播方式。口碑传播包含了注意——兴趣——决策三个阶段。故此,在这个模型中,首先培育成熟的核心消费者,可以把活动月的品牌有效且高效地传播给其他消费者,引起他们的注意,提高他们对活动月的兴趣,形成他们参与活动月的决策,进而这部分消费者就可以又被培育成新的核心消费者。如此,活动月核心消费者的群体会越来越大,其品牌则可以有效并高效地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随之而来的则是科技文化的有效传播。

3.3 利用新媒体构建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公众反馈渠道

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是一种政府传播行为。政府传播是组织传播的一种,指的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是广东省科技厅进行科技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在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下具有组织行政性,因而是一种政府传播过程。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作为一种传播行为应该完全具有经典传播模型(信源——信道——信息——信宿——反馈)中的任一环节,而多年来,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却缺少了公众的反馈。反馈是指通过有关一个系统过去行为的信息来控制这个系统的未来行为。在一个传播系统中,反馈是指接受者对于信源从前信息的回应,表明它的效果。反馈可以促使一个系统的自我完善,而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由于缺少了公众信息的反馈渠道,不但阻碍了其本身的自我完善,更导致了科技文化传播的不畅。当今时代,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层出不穷,成为了公众获取信息和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渠道,因此,利用新媒体构建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反馈渠道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新媒体是基于数字化技术基础的、能够实现交互传播的、非线性运行的大众传播媒介,新媒体不仅能把科技信息从其发现者传递到受众,帮助他们共享和应用这些知识信息,同时能使科技文化知识够打破时空的限制,扩散到不同个体,并最终实现跨时空的科技信息共享。

当前,手机短信、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为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反馈带来了新的渠道和发展契机。以互联网的微博为例,由于它们具有容量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点,则可以直接成为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进行科技文化传播和获得反馈的渠道。微博目前在许多公共信息服务方面,已经逐渐显露出其优势,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利用这一新兴的网络媒体进行传播也必将大有作为。此外,手机媒体也是当前科技管理部门获得公众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手机媒体具有成本低廉、传播迅速、操作简便等强大优势,在目前众多的娱乐电视节目中手机媒体展示了其强大的互动能量,如果这种能量在以互动性和参与性为重要特征的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中加以积极利用,则手机必将在科技文化传播和信息反馈方面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4 结语

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度发展的公众科普活动,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就必须给活动月本身一个更高的定位——广东传播科技文化的先锋。有了这样的定位,无论是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传播者还是受众,其对活动月传播什么、如何传播、如何进行自我完善等问题则会有一番全新的认识。

我们深信,作为科技文化传播先锋的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必将更加丰富多彩,其品牌认知度、认可度和美誉度必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摘要:科技文化是在科学技术演进的历程中积淀下来的一种独有的文化形态,是科学技术精神层面本质上的集中表现。从科技文化的角度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科技文化的辩证关系,由此观照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提出了新时期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新定位。另一方面,大众传播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它推动了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演变。当今,大众传播已经从单向传播逐步过渡到包含传播与反馈的双向过程。在确立了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新定位的前提下,借用大众传播学的经典模型对其实践创新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科技文化,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品牌社区,反馈

参考文献

[1]叶念砚,王詠.品牌传播模式的理论模型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0(12):79-82

[2]徐樱.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科技文化传播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0(2):151-153

[3]曾国屏刘立.科技传播普及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理论实践[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体系 篇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瞬息万变,产业化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社会上更加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大部分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依旧相对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缺乏实践教学、教学设备过于陈旧、课程单一。针对这些原因,通过构建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体系,不仅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和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高等学校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

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体系

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体系是建立在完整的实践教学机制的基础上,具有明确的课外实践活动目标,丰富的科技课外实践活动形式和健全的评价反馈系统。

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充分将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科研项目相结合,巩固了所学的专业基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科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遇到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难题,这就需要学生们学会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反复研究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课外科技实践活动通常以团队的形式开展,需要团队的成员分工合作。学生们应该学会以集体的利益为首要任务,个人服从集体,甘于奉献。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参与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从研究方案、确定技术路线、模型加工、再到说明书的撰写、制作相应的视频动画、演讲答辩等每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教师的参与必不可少,把握科研课题或竞赛项目的研究方向,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弥补学生在专业上的不足。

课外科技实践教学机制

为了促进学生和教师参与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主动性,使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更加规范,应该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机制。

对于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如果参与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比如在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获奖的学生,可另外有一定的资金奖励,并在奖学金的评选中,适当加分。

对于指导教师,学校应计算一定的工作量。如果学生以学科竞赛的方式参加并取得省级以上的成绩,学校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在教师技术职务晋升时,优先考虑。

对于科技实践活动的管理部门,针对大学生的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经费、结项或鉴定、成果转化等,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使其有理可依,更有利于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

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形式

以学科竞赛为切入点。学科竞赛是将课内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的初步平台,包含着课程专业性强的比赛,如“高教杯”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也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运用的综合性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与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的题目通常反映当今时代的社会科技需求。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可以分年级分层次的逐步深入。比如大一的学生只学了《工程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可以先参加“3D建模大赛”和“高教杯”圖形技能大赛,有了这两次的参赛经验,同时自学一些专业课程,到了大二,就能参与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或者“挑战杯”的比赛。

学生在参加这些比赛时,也可以把比赛项目当成科研课题研究。确定项目的具体方案、申请立项、技术路线的实施、零部件的设计加工装拆、工艺设计、撰写科技论文、结项等,为在大三进行更高层次的科技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校企协同加强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进入到大三,学生有前面学科竞赛的实践基础,同时学到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可以进入到校外就业实习基础进行现场学习。学校和企业联合,相互渗透。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体,企业是使用人才的主体,坚持以学校为基础,企业为主导,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两种资源,整合学校教师、企业专家两支队伍,通过校内外课程教学相结合、企业实践与项目制教学相结合、学校教学资源与区域产业资源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完善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条件,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增加学生行业或产业适应陛。

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在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可以吸收少数高年级学生,并给予系统的指导,也可以把科研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小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系。以研促教,以教代学。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不仅开拓了其学术视野,并全方位地提升了独立思考、科研创新和学术研究能力。

健全的评价反馈系统

为了保证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并逐步优化,健全的评价反馈系统必不可少,并应该贯穿于整个实践活动中。在评价反馈系统中,评价结果和评价过程一样重要。

评价反馈系统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师或企业工程师对学生的考核,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操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另外,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和实践未完的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比如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是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回答,并对关键性的技术、工艺方案等方面进行指导。在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难题是什么,是否有一些建议等。

通过双项评价,促进了科技实践活动体系的不断改进,实践效果不断提高。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会议提出“引导部分应用型高校应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要求各转型的高校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这些要求迫切需要各高丰富和完善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体系,使其落实到实处,努力把高校转型发展推向新台阶。

上一篇:篮球主题活动下一篇:昭阳区林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