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精选6篇)
鄂政办发〔2008〕17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食用植物油是城乡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抓好油料作物生产,对于稳定食用植物油市场、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省是油料作物生产大省,全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667万公顷,总产300万吨以上,其中油菜种植面积、油菜籽总产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优质油菜生产、科研、加工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促进我省油料生产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以提高油料生产和植物油供给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稳定扩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优化区域布局,推进油料生产品种优质专用化、种植区域规模化、栽培技术标准化、加工转化精深化、生产经营产业化。
(二)发展目标。一是扩大面积。力争到2010年,全省油料种植面积比目前扩大15%以上,其中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667万公顷。二是提高单产。油料作物单产提高6%。三是改善品质。油料作物含油率平均提高2%,“双低”优质率和商品率分别稳定在98%和90%以上,其中油菜籽含油率提高3~5百分点,达到42~45%,年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
二、强化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措施
(一)推进优势油料板块建设。重点抓好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面积133万公顷以上、总产3万吨以上的33个优质油菜商品原料大县生产基地建设,抓好鄂东北、汉江流域花生板块基地建设,抓好江汉平原和武汉市周边高蛋白大豆和菜用大豆板块建设,抓好汉江流域、鄂东南芝麻板块基地建设。
(二)大力开发冬闲田和发展间作套种。油料生产发展要避免与粮食、棉花争地。通过大力开发三冬田扩种油菜,充分利用长江、汉江两岸的滩涂、坡地、防护林等幼林地以及江汉平原滨湖低洼渍涝的低产田扩种油菜。采取间作套种、开发利用适宜的旱坡地等方式,扩大花生、大豆、芝麻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
(三)大力应用高产优质和专用型品种。在巩固双低优质率和主推双低杂交高产良种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三低”(低硫、低芥、低饱和脂肪酸)、“三高”(高产量、高含油量、高蛋白含量)、“三抗”(抗病、抗倒、抗裂荚)新品种的培育应用,适应新产品开发对品质要求和机械化收获对农艺性状要求。通过3~5年的努力,使50%的油莱面积应用高产、优质、专用新品种,满足市场对油菜籽资源的不同需求,提高农民生产效
益和企业加工效益。大力推广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抓好芝麻耐渍、抗病(茎点枯病、枯萎病)、高产新品种及专用(高含油量、高蛋白质、籽粒纯白或乌黑、脱皮用大粒型)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四)推广实用技术,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因地制宜,推广免耕、直播、测土配方施肥等轻型简化栽培技术,发展油菜“一菜两用”早发高产高效栽培,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用工成本,提高油料生产效益。针对油料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速度慢、到位率低的问题,在主产区开展油料高产创建活动,即创建300公斤的花生万亩示范片,200公斤的油菜、大豆万亩示范片,100公斤的芝麻千亩示范片。着力解决当前油料单产低而不稳的问题,努力提高单产水平。
(五)加快油料生产机械化。大力应用油料作物机械播种、收获等关键作业技术,解决油料生产费工耗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不高的问题,促进油料生产从传统方式转入现代化生产。建立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扶持引导当地农机大户和各种形式的农机作业组织,购置油菜播种机、收获机等机械,开展作业服务。示范推广油菜机械化直播和收获、秸秆还田技术。
(六)推进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一批生产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油脂加工企业,在主产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开展订单生产。积极支持“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继续扶持各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活动,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油料生产组织化程度。同时,要加强油菜加工技术研发,提高产品加工质量,创立湖北优质双低油菜油品牌、优质麻油品牌。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加大油料产业开发扶持力度。省财政每年在省级板块资金中安排一定的份额,重点用于支持全省油料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熟化和推广、良种繁育、油菜商品籽标准化生产、龙头加工企业新工艺、新产品和品牌开发。
(二)积极落实油料作物良种补贴。从2007年起,国家在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优势区实施油菜良种补贴,中央财政对农民种植油菜给予每亩10元补贴。各地要认真落实补贴政策,以“一卡通”的形式直补农民,切实提高农民种油菜的积极性。
(三)逐步开展油料生产保险试点工作。国家将逐步把油料作物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并给予保费补贴。各地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积极开展油料作物保险试点,支持保险机构开展油料作物保险业务,鼓励和引导农户投保,降低油料生产风险,稳定农民种植收益。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促进油料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做好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产供销工作。组织抓好油菜田间管理,扩大花生、大豆、芝麻生产,确保油料增产丰收。健全食用植物油储备制度,建立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产销预警体系,加大市场调节和监管力度,完善应急预案,做好组织调运工作,保障食用植物油供应,妥善安排好低收入群体和高等院校学生的生活。要加强食用植物油市场准入管理和质量监督检
一、充分认识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豆是优质的植物蛋白资源,也是健康的食用植物油源。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能轻言放弃大豆,保持国内一定规模的大豆生产是必要的。
(一)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是满足国内食用消费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阶段,居民改善食物营养结构的愿望迫切,对高蛋白食品需求增加。大豆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质40克左右,是小麦的3.6倍、玉米的4.2倍、大米的5倍,是牛肉的2倍、猪肉的3倍,素有“田中之肉、营养之王”的美誉。大豆还含有异黄酮、卵磷脂、皂苷、可溶性纤维等,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专家分析,进口大豆主要是满足饲用豆粕需要,也弥补食用植物油的缺口。国产大豆仍是食用大豆的主体,其中80%多加工成豆制品、调味品。应当保持国内大豆生产的稳定,满足居民对植物蛋白的需求。
(二)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是实现用地养地结合的需要
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不堪重负,转变发展方式任务异常艰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合理轮作制度,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缓解环境压力。大豆是豆科作物,具有根瘤共生固氮作用。田间试验测定,1亩大豆可固氮8公斤左右,相当于施用18公斤尿素。大豆成熟后,秸秆少、落叶多,养分归还率高,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大豆根系发达,能分泌大量有机酸,可溶解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养分,利于下茬作物吸收。这些年,黑龙江、内蒙古的第四、五积温带连续多年调减大豆改种玉米,造成连作障碍,土壤养分失衡、病虫加重。保持大豆生产稳定发展,推行大豆与玉米轮作倒茬,做到用地养地结合,可实现资源节约、永续发展。
(三)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是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的需要
当前,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突出表现为粮食库存过大,特别是玉米积压较多,大豆严重短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调整优化玉米结构,巩固提升优势区产能,适当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和西南石漠化区等“镰刀弯”地区的非优势区玉米面积,改种大豆、杂粮杂豆、青贮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既能化解玉米过剩库存,又增加产需缺口较大的大豆供应。
(四)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是保护种质资源和传统产区农民利益的需要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丰富,在国家基因库中现保存2.3万多份栽培品种、1万多份野生大豆资源,占世界大豆种质资源的80%以上。可在开发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同时,大豆适宜区特别是东北冷凉区几百万农民的生计主要靠种植大豆,事关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二、进一步明确大豆生产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任务
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市场需求等因素,科学确定大豆生产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任务,促进大豆生产稳定发展。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发展新理念为统领,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满足国内食用大豆需求、构建合理轮作制度为目标,坚持市场导向,强化政策扶持,推进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大豆生产稳定发展,形成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错位竞争、相互补充的格局,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资源与布局。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耕作方式,优化调整生产布局。调减东北第四、五积温带玉米面积,扩大大豆种植,推行大豆与玉米、马铃薯、小麦等合理轮作。二是统筹生产与消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满足食用大豆消费需求,保持东北优势区油用大豆生产能力。三是统筹科研与生产。着眼生产发展需要,加强优质、专用、耐密、高产、多抗、宜机收的突破性品种及配套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研究,挖掘增产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四是统筹政府与市场。发挥政府在市场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信息引导,完善扶持政策,强化市场调控,实现供需平衡。五是统筹国内与国际。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国际产能,保证国内市场稳定供应。
(三)目标任务
一是扩大面积。力争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比2015年增加4000万亩。二是提高单产。力争到2020年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35公斤,比2015年提高15公斤。三是提高品质。力争到2020年食用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2个百分点,榨油大豆含油率提高1个百分点。四是提高效益。通过加快科技创新、经营体制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三、切实抓好大豆生产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
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着眼全局,聚焦重点发力,狠抓措施落实,全力促进大豆生产稳定发展。
(一)调整优化区域布局
实施《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完善《大豆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优势区域集中。东北春大豆和黄淮海夏大豆优势产区,要调整优化结构,因地制宜调减玉米,扩种大豆。“镰刀弯”地区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推行玉米与大豆轮作,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构建合理轮作体系。
(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加大对大豆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选育突破性品种。组织开展协作攻关,集中力量攻克技术瓶颈,集成组装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推进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在东北、黄淮海地区选择一批县,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试点,创建一批亩产200公斤以上的典型。
(三)强化大豆政策扶持
在总结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统筹考虑保护农民利益、与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衔接等,完善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合理确定目标价格,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早公布年度目标价格水平,稳定收益预期,引导农民科学安排生产。开展耕地轮作制度试点,支持东北冷凉区和农牧交错区推行玉米大豆轮作,探索建立用地养地结合的轮作制度。
(四)建立优质大豆保护区
根据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加快建立东北优质大豆保护区。保护种质资源,开展资源调查搜集与开发利用,实施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保护生产能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巩固提升产能。保护生产主体,落实扶持政策,培育大豆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完善社会化服务,提高规模种植效益。
(五)加强大豆市场调控
加强分析预警,建立大豆供需信息发布机制。健全大豆进口信息发布制度,引导市场投资预期。强化进口大豆监管,严格执行检验检疫标准。把握大豆进口的时机、节奏,稳定国内大豆价格。
(六)科学引导健康消费
关于2012年整合和统筹资金
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
财农[2012]11号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精神,促进油茶、核桃、油橄榄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2012年中央财政决定加大力度,继续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继续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是缓解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矛盾,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营养结构的重要措施。2011年,中央财政启动了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工作,累计整合和统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等十项资金共26亿元,同时带动地方财政整合和统筹资金1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2012年,中央财政加大力度,继续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各地要切实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抓整合和统筹就是抓资金投入、抓整合和统筹就是抓资金效益”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整合和统筹地方可用于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资金,与中央财政安排的资金集中使用,形成合力,促进木本油料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是中央指导、上下联动。中央财政统一指导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工作,并整合和统筹安排相关资金。各有关省(区、市)根据中央财政的统一指导,整合和统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本地区相关资金。
二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以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通过规划定项目,围绕项目整合和统筹资金,集中解决制约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是各尽其力,各记其功。参与整合和统筹的各专项资金管理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管理主体各尽其力,各记其功,切实形成有效合力。
四是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各级财政部门牵头组织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工作。要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充分调动林业、农业、水利、扶贫等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发挥各自职能作用。
三、中央财政整合和统筹资金的范围和支持环节
2012年中央财政整合和统筹的资金包括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林木良种补贴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造林补贴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十项。
中央财政的整合和统筹资金,重点支持优质种苗培育、基地建设(新造、抚育和低产改造)、新品种和技术推广、龙头企业种植加工以及金融支持等环节。一是优质种苗培育。以林木良种补贴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为主。二是基地建设。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造林补贴资金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为主。三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与技术服务。以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主。四是龙头企业加工。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为主。五是金融支持。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为主。
四、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方式
中央财政将分别通过明确数额和引导鼓励的方式落实整合和统筹的资金。一是在分配林木良种补贴资金、造林补贴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等六项资金时,明确用于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数额。二是引导鼓励地方整合和统筹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木本油料产业发展需求、财力状况
等因素,积极整合和统筹本地区财政安排的相关资金,进一步扩大整合和统筹资金的规模。财政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商,把来自其他渠道的性质相近、用途相似的资金纳入整合和统筹范围,做到“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
五、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工作要求
(一)认真编制2012工作方案并对2011年工作进行总结。各有关省(区、市)要以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相关规划为依据,结合其他相关规划,编制2012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目标任务、支持内容、实施步骤、时间计划、保障措施等。同时,各有关省(区、市)要对2011年整合和统筹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内容包括省级和省级以下资金安排情况(列表)、组织保障情况、资金管理情况和产业发展情况等。请各有关省(区、市)于4月10日前将工作方案和总结一并报送财政部。中央财政将根据各地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方案及总结报送情况,对整合积极性高、措施有力的省(区、市)予以倾斜支持。
(二)做好与各项资金政策、规划和制度的衔接。一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继续按照“中央宏观指导、地方自主选项”的要求,由地方自主确定用于木本油料产业的资金量。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情况,同时编入本地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以及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二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支持木本油料生产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瞄准贫困农户,支持贫困农户依托木本油料产业增收致富。三是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按照农业综合开
发资金和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重点扶持规划区内木本油料基地建设项目和龙头企业申报的木本油料加工项目。四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规划,做好规划区项目的对接工作,因地制宜,积极选用油茶等木本油料作物作为水土流失治理的生物措施。五是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按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相关规定,支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三)加强整合和统筹的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切实承担起牵头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内部分工,落实相关职责,增强内部协作,做好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商。二是完善管理方式。各有关省(区、市)应不断完善整合和管理方式。逐步扩大资金和项目审批权限下放范围,为基层整合和统筹资金创造条件。通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和保险保费补贴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三是强化监督检查。要按照“既推进整合、又加强管理”的要求,加强对整合和统筹资金的监管,避免出现借整合和统筹名义挪用支农资金的现象。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监督检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事处、审计部门、社会中介机构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为防止或减少渔船安全事故,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0〕47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渔船安全管理、促进渔业安全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渔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渔业尤其是海洋捕捞业是我省一项优势产业,也是公认的高危行业之一。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责,落实监管措施,认真做好渔船安全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平安渔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渔船多与渔场小、捕捞能力大与渔业资源衰退的矛盾日益突出,渔船安全管理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捕捞渔民盲目追逐效益,时常发生争占渔场、抗风航行、冒险生产等现象;海上交通日益繁忙、渔场与航线密集交叉,渔船之间以及渔船与商船发生碰撞的概率加大;外来渔工尤其是操作技能经验不足的渔工增多,增加了管理难度和安全隐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保平安、惠民生、促和谐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加强渔船安全管理、促进渔业安全生产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抓紧抓好,努力保障渔民安居乐业、实现渔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二、目标要求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行政监管责任和渔船主体责任,创新渔船安全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社会组织协同监管、生产经营者全面负责、渔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管格局,不断提高渔船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组织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全省渔业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
(二)主要目标。建立健全以乡镇(街道)、渔船合作社(包括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下同)为基础的基层渔船安全生产监管体系。通过3—5年的努力,全省98%以上的441千瓦以上海洋机动渔船实现联网监控及纳入渔船合作社管理,99%以上的内陆渔船实现“数字渔政”联网监管,海洋捕捞事故发生率、渔民死亡率分别不超过每万吨产量08起、06人,较大以上渔船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三、落实渔船安全监督管理各方职责
(三)市县级政府主要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渔船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由市、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建立健全渔船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渔船监管力量配置和经费保障,推进渔船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四)乡镇级政府主要职责。明确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渔船安全管理工作的负责人,落实本行政区域内渔船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渔船安全管理台账、渔船安全生产分类管理、渔船合作社安全管理达标考核、渔船出海编组生产奖励等相关制度。
(五)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切实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职责,加强对渔船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负责年度渔业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制定、渔船安全生产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年度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的组织考核以及渔船水上事故调查处理的组织协调等。
(六)渔船合作社及船东船长主要职责。渔船合作社要协助政府做好渔船安全监管工作,负责渔船船东船长船员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建设,加强船东船长安全教育与船员业务培训、渔船隐患排查整治、渔船值班瞭望监督检查及渔船出海作业动态监管等,确保安全监管措施落实到船、到人。船东对渔船和船员安全负有全面责任,要加强船员规范管理和劳动保护,依法生产经营,确保渔船适航。船长对渔船和船员安全负有直接责任,要做到依法从业、安全驾驶、带班值守、遵章作业,遇紧急情况,应及时报警并组织应急处置及自救互救,积极配合海上搜救机构做好救援工作。渔船合作社及船东船长的安全管理具体职责和要求,由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四、强化渔船安全隐患治理
(七)加强海上涉渔“三无”船舶治理。各市、县(市、区)要组织渔业、交通运输、边防、海事等部门,开展海上涉渔“三无”(无船舶登记证书、无检验证书、无作业许可证书)船舶排查,建立“三无”船舶数据库,制订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实施海上涉渔“三无”船舶分类整治。对大中型(船长12米以上)涉渔“三无”船舶出海非法作业的,要加大打击力度,发现一艘、查处一艘。对小型(船长12米及以下)涉渔“三无”船舶符合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适航条件的,要严格控制船数、从业范围、作业区域及从业人员,并统一标识、配齐安全设施,纳入乡镇(街道)安全监管,建立安全监管名册,同时报送所在县(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当地海事机构备案;对不符合适航条件的,要依法查扣,责令限期整修或报废。纳入乡镇(街道)安全监管名册的海上小型涉渔“三无”船舶不享受国家和省相关优惠政策,不得转让买卖、不得从事非渔业生产活动,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的,即在安全监管名册中予以清退;严重违规的,要依法严肃处理。从2013年起,对不在乡镇(街道)安全监管名册的海上小型涉渔“三无”船舶,一经查获,一律依法没收后可就地拆解。
(八)加强船证不符渔船治理。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依规治理船证不符渔船现象,对持有船舶证书但没有实际渔船的,注销其船舶证书;对渔船主尺度、吨位、完工日期等重要参数船证不符的,依据渔船检验数据予以变更;对主机功率船证不符的,在《渔船检验证书》上予以据实备注。要按照船舶实际情况配备安全设备和船员,按照《渔业捕捞许可证》载明的主机功率享受渔业油价补贴。
(九)加强渔船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整改。由船长负责自查、渔船合作社负责核查、乡镇(街道)负责督查,落实渔船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措施。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限期整改,确保安全;拒不整改的,由渔船合作社负责报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渔船违章处罚及记分管理。
五、抓好渔船安全源头监管
(十)加强渔船修造企业监管。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规范渔船修造企业、设计单位资质管理,严格渔船图纸审查和现场监督检验,确保渔船安全适航。严格实施渔船建(改)造开工批准制度,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工的,责令停工整改。严禁修理无证渔船,严禁未取得渔船修造资质的企业建(改)造和修理渔船,严禁渔船修造企业超资质范围建(改)造和修理渔船。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实施定期巡检和区域负责制度,对巡查不力导致出现违规修造渔船行为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十一)加强船用产品及救生设备专项整治。加强渔(船)用产品生产(服务)企业认可管理,把好安全设施配备关。围绕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加强对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筏等重点渔船救生设备整治,加强市场巡查和产品抽检,深挖售假源头和违法销售网络,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对已配备的不合格救生设备,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更换。对造假制劣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十二)加强渔船渔具及船员准入管理。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渔船船网工具指标审批,把好渔船渔具准入关。严格落实渔船签证制度,实行渔船进出港签证,加强渔港通航管理和渔船设施安全监督。严格执行渔业船员考试发证制度,推行职务船员计算机考试与实际操作评定相结合的考试方法,努力提高渔业从业人员素质。实行船员准入培训机构分级资质认定,规范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
(十三)加强渔船交易流转监管。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渔船交易试点工作,制订渔船流转交易管理具体办法,明确监管主体,统一交易标准,规范交易程序。允许441千瓦及以上渔船实行省内租赁、挂靠,对租赁、挂靠的渔船要理顺安全监管关系,落实相应的安全监管责任。
(十四)加强渔港安全监管。渔港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渔港建设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监管。渔业、公安消防部门要依法将渔港纳入消防监督管理范围,对新建、改(扩)建的渔港建设工程实施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及备案抽查,涉及公众聚集场所的应当依法办理消防安全检查手续。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渔业航标管理,加强建设与维护,确保发挥作用。落实渔港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对因管理不善导致渔港内发生渔船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六、推进渔船安全规范化管理
(十五)推动渔船生产组织化。各地要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渔船合作社等组织,推进渔船出海生产编组工作,提高渔船生产组织化程度,提升渔船安全监管效率和效果。加强乡镇(街道)渔船安全生产管理员队伍建设,按照渔船数量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加强经费保障,确保渔船安全监管责任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十六)加强渔船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制订渔船违章记分办法,对441千瓦及以上渔船实施安全生产违章记分管理,违章扣分情况与渔业油价补贴政策挂钩。乡镇(街道)要建立渔船安全生产分类管理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和“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对3人以上渔船的适航、船员管理、编组生产、违规作业等安全生产情况,实施分类建档、分类管理、分类评估。建立违规渔船定期公布制度,设立乡镇(街道)渔船安全生产警示榜。实施对渔船合作社安全监管工作的量化管理,建立定期达标考核制度。定期检查编组生产情况,建立渔船出海编组生产奖励制度,根据考核排名情况对无安全生产事故的编组单位实施年度奖励。
(十七)建立渔船和船员联网动态监管体系。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借助农业部渔政指挥系统渔船管理信息平台和我省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开发建立渔船与船员动态管理数据库。力争通过3—5年努力,实现全省机动渔船的实时监控和渔业职务船员的联网管理。充分利用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加强对出海生产渔船的实时动态监管;对系统不开启的渔船要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正常使用、发挥作用。
(十八)完善渔船安全监管部门联动机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渔船安全生产综合协调监督机制。加强渔业、安监、海事、边防等部门联合执法,深入开展渔船安全生产日常执法、重点执法和跟踪执法,严厉打击各类渔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制订实施全省休闲渔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完善渔业、工商、旅游、边防、交通运输、海事、安监等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建立由渔业、质监、工商、经信、公安等部门组成的渔船救生设备监管机制,严厉打击渔船救生设备造假制劣等行为。建立由渔业、边防、海关、海事、外事等部门组成的涉外渔船管理协作机制,防止发生渔船擅自出境、越界作业等涉外事件,确保涉外渔船按照批准的作业类型、场所、时限从事合法及安全的渔业活动。
七、优化渔船安全公共服务
(十九)推广先进适用的渔船安全技术和装备。各地要建立健全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终端设备年度检查、淘汰更新、统一维修的财政资金补助机制,对441千瓦及以上的大中型渔船统一安装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终端设备,对441千瓦以下的渔船鼓励其配备一键报警定位终端设备。加强渔船安全技术支撑体系以及省级重点船用产品设备检测中心建设,鼓励渔业安全科技研发。
(二十)加强渔船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多种载体,深入开展渔船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普及渔船安全知识,增强广大渔业企业、渔民依法生产经营和安全作业的意识。加强对渔船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特别是渔船合作社要定期组织开展船东船长面对面教育,每年组织单船应急演练1次以上,提高渔船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十一)深化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工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进一步深化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工作,完善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八、完善渔船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机制
(二十二)渔船水上事故的调查。县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渔船水上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渔船在渔港水域外发生水上事故,由船籍港所在地相应级别渔船事故调查机构调查;事故渔船第一到达港与船籍港所在地不一致的,船籍港所在地渔船事故调查机构可委托第一到达港渔船事故调查机构调查;不同船籍港渔船间发生的事故由其共同的上级渔船事故调查机构处理,也可由其共同上级渔船事故调查机构指定的有关渔船事故调查机构调查。远洋渔船水上事故按照农业部相关规定调查。特别重大的渔船水上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相关渔船事故调查机构协助调查;重大渔船水上事故由省级渔船事故调查机构组织调查;较大渔船水上事故由市级渔船事故调查机构组织调查;一般渔船水上事故由县级渔船事故调查机构组织调查。对在渔港水域外发生的渔船与非渔船之间的碰撞事故,海事部门会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调查后,由海事部门形成调查处理报告和意见。
(二十三)渔船水上事故的责任处理。对渔船水上事故负有主体责任的船东船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港航监督行政处罚规定》等有关规定,根据事故性质和情节,给予相应行政处罚;对于严重违章、违规行为,依法追究船东船长的安全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渔船水上事故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相关人员,应根据其渔船安全监管职责及事故性质和情节,给予相应政纪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渔船水上事故负领导责任人员,因监管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根据事故影响的程度及造成的危害,追究相应责任。
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现将市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协调发展的意见》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日
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生态屏障和重要资源保证地,是构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地区,也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区域。《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京发〔2005〕6号)实施以来,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协调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要求,全面提升生态资源质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统筹兼顾近期和长远发展,留足绿色空间和未来产业发展空间;统筹兼顾生态涵养和生态经济发展,增强区域发展后劲;统筹兼顾政府推动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实现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将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产业友好、人民富裕的生态经济发展区。
近期,以提升生态涵养功能、促进富民就业为核心,强化生态修复与水源保护,完善生态补偿和后期管护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积极引入总部经济及高端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公用设施和服务向生态涵养发展区延伸,促进生态特色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期,主要生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总体进入生态养护保育阶段;生态友好型经济成为主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区域内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初步实现;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力争形成1至2个国际性的会议休闲度假名区。
二、发展策略
(一)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坚持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完善生态屏障和生态服务功能。严格控制并减少重点生态保护区的经济活动,完善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长效机制。坚持经济发展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大力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效益,立足首都经济和国际大都市特点,大力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突出优势资源,发展服务型第一产业,壮大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升级。
(三)实现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坚持把融合化发展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融合互促。促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延伸融合,促进传统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渗透融合。
(四)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协作,共同增强生态屏障功能;整合区域资源,推进山区县之间的产业互补和整体发展;加强与城区乃至国内国际的合作,引进和培育高端产业,为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三、重点任务
(一)生态建设任务。以扩大森林面积和保护水源为重点,着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分质量,强化流域水环境治理,推进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1.加快构建森林体系。以北部燕山和西部太行山为重点,坚持增量扩大和存量优化并重,加快关停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实现宜林荒山绿化,完成低效林升级改造,基本建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森林体系。
2.加快建设重要生态流域。以全市五大水系流经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流域为重点,完成河道生态整治和流域综合治理;增强重要流域的湿地生态功能;按照林水相依的生态理念建设新城滨河森林公园。
(二)产业发展任务。按照深山区保护限制、浅山区引导培育、平原地区发展优化的原则,以市级产业园区、山区重点镇以及浅山区为重点,积极培育总部经济及高端产业,适度发展环境友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强化区域整体统筹,促进产业融通联合发展。建立产业准入退出机制,深山区严禁发展工业。
1.推进区县合作产业共建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城区与山区互助发展机制,优化提升发展环境,严格筛选产业项目,建设适宜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共建基地。引导特色化集聚,集中力量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区、文化创意示范区、数据中心、呼叫基地、后台服务基地等新兴产业集聚区。
2.加强旅游集散地建设。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依托山区规划重点镇,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旅游集散地。加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酒店和商业、娱乐等旅游服务设施,全面提高旅游接待水平。依托山区特色资源,建设乡村酒店和乡村旅馆,打造特色旅游新业态。
加快民俗旅游升级改造,提高民俗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3.合理规划引导浅山区发展。按照“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尽快完成浅山区发展规划,明确方向定位,加强资源控制,合理有序发展。重点培育发展环境友好的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低碳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
4.加快山区矿山关闭和低端工业淘汰转移。对于已关闭矿山的废弃工矿用地,可以引入替代产业带动生态修复。落实《北京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严格限制并逐步关闭固体矿山企业。逐步淘汰有污染、高耗能的低端工业,为引进高端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5.打造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带。以平原地区设施农业和山区特色林果业为重点,保护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种植业结构,突出高端、有机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一批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带,建立特色农产品现代配送体系。依托特色沟域,建设一批内容多样、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带。挖掘农业旅游潜力,开发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旅游产品。
(三)城乡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平原带动山区、浅山带动深山、城镇带动乡村和交通引导发展的作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进城乡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山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区域承载能力,为未来发展提供持久支撑。
1.加强山区交通路网建设。规划实施“一环、十一放射、多联络”为主的山区路网,优先打通中心城通向山区的11条放射线,逐段建成连接山区县的环线以及若干辐射重点景区、连接新城与乡镇之间的联络线,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形成山区主干交通网络,力争在3年内实现从京西南到京东北全线贯通。
2.加强生态宜居新城建设。突出新城生态特色,优先建设再生水、集中供热等重大公共设施;利用“陕京三线”建设,逐步实现新城和沿线乡镇的天然气供应。积极承办国家级、国际性重大活动,提升新城影响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强化新城对山区镇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3.加强生态特色小城镇和生态田园村庄建设。梯次推进重点镇和一般乡镇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态田园村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府投资支持力度。每年市政府用于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确保在20%以上。京津风沙源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滨河森林公园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及新城、重点镇主次干路工程投资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全额安排,对新城及重点镇集中供热、供水、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为90%。对部分市级和区县级重点公益性项目给予不超过50%的拆迁资金补助。对区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区、承办全国性和国际性重大活动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优先给予资金支持。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认真落实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加
大对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根据每个区县污水处理、垃圾消纳、林木绿化、大气质量等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在市级转移支付体系中建立环境要素补贴机制。每两年核定一次生态公益林面积,新增公益林要及时纳入生态管护范围。逐步将国家级、市级森林公园纳入城市公园的管理体系,并加强统筹管理。推动城市公共设施运行管护机制向生态涵养发展区延伸,并在市级转移支付体系中确保运行经费安排。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对山区集体生态林以基本补偿和增效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补偿。
(三)加大高端产业的引进培育力度。市政府每年安排生态涵养区每个区县不低于2000万元的高端产业引导培育资金,用于引进和培育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研发、后台服务等高端产业的软环境建设。对于纳入市政府重点工程的生态涵养发展区高端产业项目,在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以外的指标适度放宽准入条件。
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安排不低于3亿元资金,专项用于经认定的产业共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市级相关专项资金及土地供应优先对产业共建基地项目给予支持。优先支持产业共建基地内成长性好的企业上市融资和集合发债。发挥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信用再担保机构的杠杆作用,鼓励和支持创业投资、担保等机构为产业共建基地内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建立区县合作的财税激励及共享机制,对于向生态涵养发展区整体转移的高端产业项目,调减转出区县的体制上解基数;对于部分转移或设立分支机构的高端产业项目,其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依据总分项目的资产、利润等因素在合作区县之间进行分配。
(四)加大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适当增加旅游建设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前提下,调整具有旅游集散功能的乡镇产业用地规划,增加旅游设施用地。对旧村改造腾退的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以试点进行流转,优先用于发展旅游项目。
支持民俗旅游升级改造。完善民俗旅游村(户)等乡村旅游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全市统一规范的旅游服务管理体系。鼓励以农民参股和集体租赁托管、合作经营等方式,建设乡村酒店、乡村旅馆等接待设施,促进民俗旅游业升级。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对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乡村酒店、乡村旅馆的,市区两级对其外部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建立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和执证上岗制度。鼓励各区县整合建立旅游学校或旅游培训机构,实施定向培养,全面开展旅游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市区两级共同制定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和标准,统筹安排培训经费。自2012年开始,生态涵养区旅游从业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后执证上岗。
(五)促进山区废弃工矿的生态修复和合理利用。对符合规划要求的国有关停废弃矿山,可通过自建或招拍挂方式引进社会力量实施生态修复与开发,也可转让给当地乡镇政府或村集体,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会议培训、观光农业等替代产业。对符合规划要求的集体所有的关停废弃矿山,可通过承包、租赁、合作等方式开展生态修复和发展替代产业,并结合土地实际情况给予建设单位一定比例的产业用地,配套建设的地上物可以办理相关权属证明。
(六)建立健全区域发展保障机制。调整考核评价机制。规范整合区县绩效考核和功能定位评价指标体系,调整生态涵养发展区评价指标,突出生态涵养、富民就业、公共服务方面的指标,优化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方面的指标。
健全区域合作机制。落实区县合作意见,加快推进区县合作各项任务。在严格控制全市排放总量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城区和山区之间关于排放控制指标的碳交易制度。继续深化与河北省内相邻地区在生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旅游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建立健全对周边地区发展的财政支持机制。
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认建认养、科技服务、捐资捐物等多种方式参与生态建设,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产业集群模式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河北省经济转型升级需求
当前世界各国经济普遍呈现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趋势, 全球服务型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并不断巩固。随着制造业大规模生产及跨国公司内部分工的深化,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近年来, 以研发、采购、储存、销售、售后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 正在成为全球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大的行业。主要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占到全部服务业的50%以上。河北省是制造业大省, 一个制造业大省要想成为制造业强省, 必须要打造自己的生产性服务业。此外,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的扩张可以带动生产总值的增长, 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对于转变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提高工业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关系决定河北省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是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日益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验表明, 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的是靠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生产性服务业是围绕着企业生产进行的, 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 主要包括科技研究开发、管理咨询、工程设计、金融保险、法律、会计、运输通讯、市场营销、工程和产品维修等多种行业。在现有的以“微笑曲线”为代表的分工模式下, 制造业企业活动外置化 (所谓企业活动外置即是将一些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 或者是取消使用原来由企业内部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 转向使用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企业单位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 可以使其集中力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使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更高、使组织成本降低。二是生产性服务业也是制造业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企业利润的主要价值链已经不在加工制造环节, 而在产品的研究设计、市场开发等生产性服务链条上, 即“微笑曲线”的两端。许多美国制造业公司 (如施乐、通用电气等) 正迅速将自己转变为提供服务的企业。制造业的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又反过来影响和促进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正在形成一种制造业逐渐“服务化”, 服务业逐渐“机械化、自动化”的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关系。河北省的一些生产制造企业, 如冀中能源, 其2011年销售收入突破1, 000亿元, 其中物流收入占到集团整个业务收入的一半, 实现了其从“大生产”到“大物流”的一个转变。河北钢铁集团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 (包括“河北钢铁交易中心”、“智能物流服务中心”两个项目) 提出到2015年, 将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市场影响力的钢材在线电子交易平台, 实现钢铁实物交易量4, 000万吨以上、交收总额2, 000亿元以上。河北钢铁正在加快拓展非钢产业, 特别是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二)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做优二产”的需要。一是“做优二产”要求河北省的工业发展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产业, 促其由重转优、由粗转精、由低转高; 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海洋经济快速增长; 要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坚定有序地淘汰钢铁、煤炭、水泥、玻璃、造纸、制革等行业的落后产能,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等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要求。二是“做优二产”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是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 占领经济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 不断挖掘经济效率提高的源泉;二是有利于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应用, 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 更好地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三是创新和效率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升级, 将大大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投入的依赖,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从而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经济,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河北省人民政府于2010年7月4日《关于加快工业聚集区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 为河北省工业的发展强大提供了机遇。但工业聚集绝不同于“企业集中”, 绝不是简单的工业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大量集中。工业聚集更需要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发展。工业聚集区不仅包括了生产企业, 而且还必须有物流、金融和园区共享型服务外包 (包括:全天候设备维修中心、设备租赁中心、品质检测中心、工装设计中心、样品制造中心、高技能人才推荐中心、循环经济指导中心、海外产业转移指导中心、会展传媒服务支持中心等) 。
二、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低, 其发展滞后于河北省第二产业。
从统计情况看, 虽然河北省整体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上升, 但是仍然低于40%, 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还要低于这个水平。多数工业企业, 在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加工、产品销售网络上自成体系, “大而全”、“小而全”, 大量本应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服务活动在企业内部消化完成, 致使制造业成本很高, 效益降低, 更是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市场需求的有效拓展。
(二) 结构不优, 技术水平不高。
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仍以交通运输、商贸等传统行业为主, 与发达地区以商务服务业、软件业、证券业、咨询业等新兴行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存在较大反差。河北省生产性服务投入仍然处于中下游水平, 大多投资在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行业, 而带有较高技术、知识与人力资本含量的生产性服务投入规模相对较小, 研发投入明显不足, 表现为金融、科技研发等附加值、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增长较慢。
(三) 缺少具体的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和有关政策。
我国不少省份, 如山东、四川、湖南等都有本省专门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或纲要。但是到目前为止, 尚未看到河北省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具体规划出台, 仅在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意见中涉及到服务业的内容。这些内容缺少针对河北省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更为明确指导。因为缺少相关政策的支持,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发展受到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生产性服务业用地大都属于商业用地, 取得项目用地格外困难, 且用地价格也相对较高。
(四) 人才匮乏是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河北省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形成的“二三一”经济结构特点也形成了河北省从业人员的结构上的特点。要想转变成产业结构为“三二一”, 必然会需要大量的服务业人才, 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人才。但河北省的人才构成明显不能够满足需要。
三、大力发展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策建议
(一) 通过科学的政策导向作用, 加强产业链的引导,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增加值所提供的配套, 是大于1:1的关系。因此, 河北省要以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为手段, 尽快制定有关政策, 鼓励制造业向产业链上游的研发、设计, 下游的广告、包装、品牌设计, 以及信息、物流、咨询、金融等拓展融合, 不断提高制造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形成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积极引导企业的采购、销售、信息服务、物流服务、后勤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培训服务等非核心业务实行服务外包, 鼓励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 推动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重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政府需要规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通过加强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园区的建设, 引导服务业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在加强规划、土地供应、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 政府要提供相应的倾斜性政策和支持。
(二) 优先发展知识型、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密集的高技术服务业是当今发展最快, 也是附加值最高的产业之一。以知识密集型为特点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还包括为推进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提供服务, 涉及的领域很宽, 如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能耗, 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等等。河北省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创新园区, 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产业聚集区和生产基地的作用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 加大力度鼓励服务业领域技术创新, 培育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 实现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三) 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中间投入、高度专业性、高资本密度、高产业关联度、信息与知识密集等特征比之其它服务业更具有集聚发展的动力和可能。因此, 在合理规划、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上, 要加快规划和在建的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和集聚区的建设, 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带动功能。乘着河北省工业聚集区建设的大好时机, 加快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以产业延伸为手段, 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带动功能, 扩张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量需求。
(四) 加强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的协作。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河北省可以充分利用京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优势, 利用其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河北省有强烈需求的要素, 密切与京津的物流业协作, 发挥河北省物流业优势。
(五) 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根据河北省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重点人才工程建设为契机, 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市、人才强县、人才强企、人才强校战略, 抓好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京津冀人才工作协调机制, 面向京津建立河北人才需求信息库, 并在京津分别召开项目与人才对接洽谈会。同时, 切实抓好环首都14个县 (市、区) 人才家园建设, 完善人才家园建设管理办法, 充分发挥人才家园的引才引智功能和成效。
参考文献
[1].方晓红.加快发展无锡生产性服务业[J].中外企业家, 2010
【湖北省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推荐阅读:
关于加快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调查、思考及建议12-19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意见10-11
关于湖北省的导游词06-20
湖北施工图审查意见11-13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实施指导意见10-22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06-21
湖北省排名前十的大学名单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