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发展历程(共8篇)
1986年,审计署制定并颁布《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推动了离任审计的发展。
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其国有控股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条例》,经济责任审计开始得到全面发展,审计范围从企业扩展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审计对象从县级以下领导干部逐步扩大到地厅级,并积极稳妥地开展了省级领导干部审计试点。2004年国务院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率新的《审计法》。
2006年国务院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条例》。
2007年财政部、监察部、人事部、审计署、中央组织部以及中央纪委于2007年联合发布《关于2007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8年国务院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2008年审计署起草了《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征求意见稿)》以及于2008年编制的《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
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并以第48号主席予以发布,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的《审计法》首次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为全国各级单位、组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蔡】
1 微商的发展历程
首先介绍一下微商的发展历程。微商的诞生是在微信取得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微商仿佛是在一夜之间产生, 然后迅速风靡。
1.1 诞生阶段
2013年, 国内兴起了海外代购的热潮, 一些代购者把代购的商品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或者QQ空间中, 向朋友们销售。在这个时期, 通过圈子流通的主要是以箱包为代表的奢侈品, 以奶粉为代表的母婴用品, 以iphone为代表的电子产品以及女士化妆品。在这些比网络社区更封闭、人与人之间关系更紧密的圈子里, 人们彼此之间有非常深厚的信任基础, 大多数都能够通过朋友圈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通过口碑传播, 这些代购者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圈子和固定的消费者, 他们就是微商的雏形。
1.2 成长阶段
2014年, 微信取代微博和QQ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移动通讯工具, 一些具有商业眼光的淘宝店主也发现了微信上的商机, 这些店主通过微信向通讯录中的好友推荐商品、群发广告, 或者通过集赞送礼品的活动扩大自己的消费群。在批发市场, 一些实体店主也开始赶“时髦”, 不少店主会主动添加顾客的个人微信号, 以方便通过朋友圈随时向顾客展示店里的新品。
这种看起来简单、粗糙的营销方式却引起了很大的影响, 根据易观国际的统计, 到2014年, 微商从业者已经到达了数千万人, 而淘宝用了10年时间才达到这个规模。因此, 许多人认为2015年是微商元年, 认为微商会在2015年取得一个大的进步。眼下, 2015年即将过去,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15年微商们又经历了一些什么。
1.3 成熟阶段
2015年的微商可谓是波涛起伏,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5月——顶峰, 经过春节的短暂休整, 3月份微商达到今年的顶峰。百度指数达到35000多, 是微商诞生以来的最高点, 标志性事件以广州召开的微商博览会和4月份的千人微商牛人峰会为代表。这个阶段整个市场是可以说是非常受瞩目, 众多媒体和大咖说2015年是微商元年, 微商要超越电商、马云等, 和股市类似, 狂热意味着泡沫。
第二阶段是5~10月——寒冬, 5月份央视和各种传统媒体大量曝光微商负面事件, 整个市场跌入谷底, 百度指数从3万多三天内直接跌到1万, 可谓是悬崖跳水。标志事件是5月25日, 央视报道了《微商与微传销》, 此阶段各种媒体和大咖说微商已死、微商末年。总之, 虽然是炎炎夏季, 微商市场可以用“寒冬”来形容。期间进入市场的微商品牌不少出现投资失败, 很多团队流失、分裂甚至消失, 放弃成为微商市场普遍的常态。
第三阶段是10月到目前——回暖, 百度指数经历了第二波的持续低迷, 稳步小幅上升。朋友圈若干爆款产品, 如出现黑糖、水光针、阿胶糕等大量的微商品牌, 不少品牌月流水超过500万以上, 甚至出现了断货。
2 微商行业现状分析, 本文运用SWOT模型对微商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2.1 优势
微商作为近年来才出现的新鲜事物, 有其独特的优势。
(1) 微商的进入门槛低。微商不像传统的开店或者开公司, 需要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经验。它只要你有货源, 有手机和微信号, 足不出户就可以开店。因此深受家庭主妇、残疾人士、工作有闲暇的员工的青睐。现在有种说法叫做“全民微商”, 也是因为进入门槛低, 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微商。
(2) 微商的营销成本低。传统的企业广告费高昂, 而且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微商可以直接在自己的网络社交圈中发广告, 并且不需要支付广告费, 因此几乎每个人的微信圈中都曾经出现微商出发过的广告信息。
(3) 微商不需要交税。根据我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 只有具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 并且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规定设置账簿, 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企业或个人才需要缴纳税金。显然, 微商行业不属于需缴纳增值税的范畴, 这是微商价格低廉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劣势
因为上述的一些特点是一把双刃剑, 因此也会产生下述的一些不良影响。
(1) 微商进入门槛低。导致微商行业鱼龙混杂, 一些不良微商做的一些不诚信、不道德的事情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声誉。例如媒体报道的微商行业假货泛滥、有传销嫌疑等, 让大众对微商的感觉很差, 因此对身边某些好的微商也不信任、不支持。
(2) 微商的营销方式比较粗糙。因为营销成本低, 因此广告内容制作简单粗糙, 靠暴力刷屏来吸引潜在用户的注意, 这样会使得朋友圈中的朋友感到厌烦, 导致被屏蔽或拉黑。
2.3 机会
如今我们处于一个互联网时代, 过去许多不可能的营销方式成为了可能。这对于许多没有足够金钱和经验而又想从事创业的人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机会。
2.4 威胁
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 有其好处也有其风险。有许多人选择了微商, 最后沦为层级代理金字塔的最底层, 被要求压货, 最后是自己花了钱, 耗费了大量精力, 却只让上级代理变富裕了。
3 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 对于想要进入微商行业的人, 在此笔者提出以下的建议。
3.1 避免误入传销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 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 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取得利益。现在, 有些产品如果不靠发展下级代理就挣不了钱, 那极有可能是传销。同时, 他们会经常对成员进行洗脑, 说一级代理月入百万等。在选择进入微商时, 要谨慎判断, 避免人云亦云。
3.2 选对产品
做微商最好不要选择做标准化的产品, 要做有特色的、有质量的产品。因为标准化的产品在外随处都可以买到, 价钱可能还更便宜。微商做的是一种粉丝经济, 只有产品足够有特色才能够吸引到顾客, 并且只有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 才能有回头客, 才能使生意长久地做下去。
3.3 自媒体化营销
目前许多微商的宣传方式就是大规模频繁地在朋友圈发广告刷屏, 这样会引起朋友的反感。大部分人会选择无视这些内容, 手指刷一刷就过去了, 不会认真阅读, 也不会产生购买量。当朋友感到极度厌烦时, 就是屏蔽或拉黑了。这时不但生意没有做成, 还失去了友谊, 岂不是得不偿失。而且, 微信中的好朋友毕竟是有限的, 最终好朋友的数目会限制你的市场规模。而选择自媒体营销, 运用公众号或其他网络平台, 发一些有用有意思的内容, 不断与粉丝互动, 偶尔发一些有创意的产品的信息, 这样就能够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不过, 经营自媒体需要有较多的精力和创意, 这时需要判断自己是否具备这些能力。
3.4 在经营中吸取教训, 总结经验
微商是一个新鲜事物, 有人看好, 有人看衰。经营不同的产品, 选择不同的营销方式, 都有会遇到不同的挑战与挫折。因此, 在经营过程中要善于分析总结, 找出自己擅长的产品和营销方式。当然如果发现自己不适合做微商, 也可以及早放弃。
选择做微商, 有其好处, 也有其风险, 以上是微商的发展历程与做微商的一些建议, 希望2016年对于微商而言将是崭新的一年。
摘要:微商经历了突然兴起、受到热捧、备受非议这一系列的阶段, 在面对微商高额利润的疑惑和媒体大众的非议责难时, 微商从业者应该如何选择、如何营销。本文根据微商的发展历程对微商行业进行SWOT分析, 在此基础上为微商从业者提供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微商,发展历程SWOT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微商http://baike.baidu.com/item/微商/16657200#view Page Content.
[2]翁矗哲.基于微商的发展现状管窥微商未来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 2015 (03) .
5月
九峰公司正式成立
7月
九峰茗茶连锁店福州三店(鼓屏分店、东水分店、双福分店)同时开业
2005年
5月
创办茶业界第一份由企业创办的刊物《海峡茶叶通讯》,并由著名茶学家,茶界泰斗张天福题字,出版以来深受行业读者的欢迎。
6月
名店街分店开业。
2006年
4月
福州东街旗舰店开业
9月
福州双福分店搬迁到五里亭,五里亭分店开张。
12月
宁德店开业
2007年
11月
九峰茗茶入选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藏迷》巡演指定礼品茶
12月
九峰安溪桃舟生态茶园荣获海峡两岸十佳最美生态茶园
2008年
1月
1. “峰行天下”招商拓展战略在全国打响。
2.九峰公司与海峡都市报于九峰茗茶东街旗舰店联合成功主办“海都壶友会”,特邀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小龙、高丽君等莅临现场与广大紫砂壶爱好者互动交流,得到各界强烈关注和好评。
2月-5月
九峰连锁店陆续进驻安徽、浙江、广东、河南、山东、山西、黑龙江各地分店陆续开业,不断向全国拓展市场。
6月
九峰公司启用新CI体系,进一步提升了九峰品牌的影响力。
7月
1. 九峰公司总部正式迁入九峰大楼,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教授,福建政协副主席李祖可先生亲临现场为九峰大楼剪彩。
2.在万科·金域榕郡示范区接待中心,九峰公司与万科地产联合主办“漫步时光·紫砂茗香”紫砂壶鉴赏活动,活动特邀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尔康教授、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倪顺生等莅临现场。全国各主流媒体广泛详细地报道了此次活动。
9月
九峰茗茶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
10月
1.九峰公司总经理叶济德做客东南卫视《闽商闯四海》栏目,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2.九峰公司作为福州市5家企业之一参加在武夷山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
12月
1.九峰公司总经理叶济德接受全国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杂志《商界》专访。
2.九峰在东南快报举办的“茗门盛典”颁奖仪式暨“百家茶企品牌高峰论坛”上荣获“福建乌龙茶十大品牌”。
2009年
1月
1.8日,九峰荣获“福建消费者最喜爱的茶叶品牌”。
2.15日,随着九峰河南西峡分店签约,“峰行天下”聚焦战略在河南地区成果丰硕。
3.22日,九峰公司荣获福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月27日
由九峰茗茶提供支持的福建省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会成立。
9月26日
由福建省青年商会主办、九峰茗茶、正祥地产联合承办的“青商问茶”大型紫砂活动隆重举行。
10月
在第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九峰茗茶荣获“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称号。
11月
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宁德举行,九峰特装展位、九峰茶艺表演队隆重亮相。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卢展工莅临九峰展位,给予高度评价。
2010年
2月
1.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九峰茗茶当选此次会议指定用茶。
2. 九峰茗茶亮相武夷山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
4月
九峰茗茶荣获“2009年中国特许经营连锁百强”企业,茶行业只有三家企业获此殊荣。
5月
九峰茗茶亮相第三届世界闽商大会,成为大会礼品用茶,并深受与会闽商的赞许。
6月
九峰茗茶东水店重装开业,标志着九峰茗茶新一代装修体系正式启用。
7月
首届两岸竞争力论坛在福建福州召开,九峰茗茶当选本次论坛的指定用茶单位。
8月
“东南快报十周年精品纪念茶”品牌榜正是公布,九峰茗茶傍上有名。
12月
集生产、加工、展示、接待为一体的现代化会所——九峰茗茶茶文化体验会所正式落成。
2011年
3月
九峰茗茶品牌广告荣登中央电视台、东南卫视等媒体,品牌影响力再次提升。
5月
在京举办的“第13届中国特许加盟大会”上,九峰茗茶凭借不俗的市场表现,再度荣膺“中国特许经营连锁百强企业”称号。
7月
1.3-4日,“九年执着·峰行天下”九峰茗茶九周年庆典举行。大会盛况空前,成为中国茶行业2011年度最给力的企业年度峰会。
2.九峰茗茶推出别具一格的“九峰茉莉红”产品,引起茶界的高度重视。
9月
九峰茗茶携手工商银行福州鼓楼支行,举办“茗香紫韵”大型紫砂壶名家精品展。为期7天的活动中展出了268把从清朝到当代名家精制的旷世名壶,震惊茶业界及紫砂界。
9月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成立,九峰茗茶荣膺“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单位”。
2012年
5月
1.在2012第六届山东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暨紫砂工艺(山东)展览会上,九峰茗茶携其明星产品——创新茶89度九峰茉莉红闪耀亮相,成为本届展会最受欢迎的参展企业之一。
2.九峰茗茶随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代表团对美国进行友好访问,本企业创新茶89度九峰茉莉红1号也随团走进了美国常春藤哈佛耶鲁布朗等名校。
6月
九峰茗茶北方区域运营中心在京正式成立,地址位于北京市北三环马甸南路二号院福建驻京办八闽宾馆3F,总面积500多平米。
7月
1. 九峰茗茶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分店签约。
2. 九峰茗茶进驻广东湛江。
3. 九峰茗茶董事长叶济德当选为福建青年商会新一届副会长,叶济德先生本人同时还当选为茶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古代网球: 网球起源于法国宫廷,起初叫“掌球戏”。其方法是相对的两人用手打过场地中间的一条绳。球用布包裹的草,树叶,头发制成。古代网球场地中间是用一条细绳而后改为绳帘。古代只有室内网球。
近代网球: 开始于1873年,一位英国人将室内网球改在夏天的草坪上进行,因此有了“草坪网球”的说法,这一时期网球场地的中间阻挡物由绳帘该进成了小方格网子,室内网球也发展到了室外的网球运动,出版了《草地网球》的书籍并得到宣传和推广。近代的网球不在是用手打而是用将拍面的面积放大拍柄加长的羊皮纸板打
现代网球:现代网球由原来的布球发展到胶皮球,橡皮球。球拍也也改了富有弹性且轻巧方便的穿细网拍,现代网球在球网及球场的规定和积分方式也有了权威的规定。现代网球正发展成一项世界普遍的体育项目
中国网球
很少有一项体育运动像网球这样,记录着中国发展变迁的轨迹:清末侵华英军将其带入中国,传教士将其推广,很长一段时间是“洋人”在遥远的东方排遣寂寞的游戏;此后又成为达官贵人的消遣;后来网球运动逐渐在教会学校中开展起来,1898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办了斯坦豪斯被网球赛,这是中国最早的网球比赛;新中国成立后,网球是运动员的专利;改革开放后,网球成为高收入者的新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网球已褪下“贵族运动”的外衣,走入寻常百姓家……
跟不少运动项目相比,网球在中国开展的时间相当长,但由于新中国建立前,网球只局限在少数人的圈子里,运动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新中国成立后,网球运动得到迅速推广:1953年,天津举办了首次全国网球表演赛,中国网球协会同年成立;1955年初,在北京东四块玉训练基地成立了网球临时国家队;1956年起,网球被列为每年一度的全国比赛项目,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同年,中国选手开始参加国际比赛;1964年,全国网球训练工作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反对了保守思想、研究了今后网球运动的发展方向:要求在快速进攻、积极上网、力争主动、狠巧结合、准确的思想指导下努力提高训练质量和技术水平……
1885年前后,网球运动传入中国。先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之间出现网球活动,后一些教会学校也开展起这项运动,1898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行斯坦豪斯杯赛,这是中国网球史上最早的校内比赛。1906年,北京汇文学校、协和书院、清华学校之间,上海圣约翰大学、南洋公学、沪江大学、以及南京、广州、香港的一些学校开始举行校际网球赛,促进了网球运动在中国的传播。
在二、三十年代那时的网球运动只有少数人中间流行。从1924~1946年虽6次派对参加戴维斯杯比赛,多是在第一、二轮被淘汰,技术、战术水平较低。
中国成立后,网球运动在起点低、基础差、交往少的情况下逐渐发展,1953年在天津首次举办了包括网球在内的四项球类运动会(篮、排、网、羽),1956年举办全国网球锦标赛,后来全国网球等级联赛定期举行,并实行升降级制度,还定期举办全国网球单项比赛、全国硬地网球冠军赛、全国青少年网球比赛,近年来又搞起了巡回赛,另外,老年网球赛、高校网球赛、少年网球赛。这些竞赛对促进网球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网球运动水平提高幅度较快。1986年第10届汉城亚洲运动会网球比赛,我国李心意获女子单打冠军。1990年第11届北京亚洲运动会网球比赛,我国运动员获得三块金牌、三块银牌和一块铜牌(男子团体冠军、潘兵获男子单打冠军、夏嘉平和孟强华获男子双打冠军)。女子队参加1991年联合会杯网球团体赛,在58个参赛队参赛队中进入16强,李芳从国际网球排名200号位跃升到155位,夏嘉平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网球比赛获得男子单打冠军,……这些成绩说明我国网球运动有了长足的进步,令人鼓舞。然而从世界角度看,我国网球水平存在的差距是相当大的,仅从国际网联世界排名看,1991我国男子排名最前的是300位,女子排名最前的是155位。
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网球赛,中国选手有5名参赛。女单李芳、陈莉,女双李芳/唐敏,男双孟强华/夏嘉平,除女双进入第二轮外,其他均在第一轮被淘汰。在1994年年终国际网联世界排名中我国夏嘉平为313位,潘兵为215位,李芳(女)为66位,陈莉233位,唐敏237位。2004年,中国的双打选手李婷与搭档孙甜甜站在了迈阿密大师赛的女双半决赛赛场上,能够进入迈阿密女双四强,这对中国姑娘已经创造了中国网球史上新的纪录:在总奖金高达650万美元的WTA一级赛事的半决赛上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2004年雅典奥运会,李婷/孙甜甜夺得女子双打冠军。
网球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 1 网球是一项很好的终身体育项目
1.1 网球项目具有很好的健身作用 1.2 网球项目具有很强的娱乐性 网球是世界上是最具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之一 3 网球是一项高雅的运动 4 网球是一个很有效的社交媒介 5 网球运动符合中国人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我国网球现状
1、网球人口少大众基础薄弱
2、网球竞技水平不高
3、网球经济举步维艰
4、中国网球“阴盛阳衰”
影响因素
1、社会参与度低
2、网球设施不足
3、培育运动员体制不合理
4、缺乏健康的游戏观念
5、缺乏网球运动的意识
对我国网球发展建议
1、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网球消费意识的引导
2、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3、继续健全和完善职业网球俱乐部体制
4、尽快提高网球竞技水平
5、加强网球市场的理论研究
6、群众性的网球运动的开发
我国网球与世界的比较
虽然近年来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很快,但是和欧美发达国 家相比,我们在场地数量、网球人口、竞技水平及网球文化底蕴 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国现有的网球软硬件条件,还远不 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网球人口的需求。欧美的网球运动已有上 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真正的发展也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对策
总共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一个阶段,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前:
建国初期(1951~1952),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成立了药政司,下设药政科、生产供应科和中药科,人员20余人。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局(厅)也都设立了药政处(科)。1957年,中国药材公司与药政司合并,在卫生部内设立了药政管理局。1963年,药材公司回归商业部领导,卫生部仍保留药政管理局建制,下设质量处、标准技术和药品管理处。
药政是指涉及药事活动为调整对象,涉及药品监督管理的所有法律、法规、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药政管理,过去由卫生部药政局管理,现在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药材公司于1955年成立,受政府委托,负责全国中药的产、供、销综合平衡和行业管理,建立了新中国中药生产、经营、科研的完整产业体系,为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九十年代后,逐步转向企业经营,利用在行业的龙头地位以及渠道通畅、技术领先等优势,致力于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成为农、工、商并举,科、工、贸结合的现代大型国有企业。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提高了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1978~1998年: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药品监管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1978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药政管理条例(试行)》。198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医药管理的决定》。1984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药品管理法》,从1985年7月1日起施行,将药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国家对药品的监督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并逐步得到完善。1994年以来,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等重要文件。
为了推动食品药品市场繁荣,一方面,国家加大市场整治力度,先后两次在全国范围整顿药厂以及制售假劣药品和乱开办企业、市场等问题;另一方面,放开购销政策,完善生产流通体制,为药品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购销政策指原来是国有制药而现在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经营。
二、1998~2003年:食品药品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法制建设、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1998年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的一年。年初,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决定组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赋予其药品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职能。新机构的建立,结束了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长期存在的多头分散、政出多门的旧体制,揭开了药品统一监督管理的新篇章。(其建立视为顺应医、药分离的改革需求,由原国家经济委员会下属的国家医药管理局,合并卫生部的药政司,再吸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分机构,成立了国家药监局。)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针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制定规章制度,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完善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管理规范,全程加强药品质量安全控制。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2000年,药品监管系统开始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2000年,《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对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制和生产、经营和使用及医疗器械的监督做了详细规定。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并于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2002年,《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出台。与此同时,药品监管部门建立健全了药品检验检测体系,探索实施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重要监管制度。
2003年,国务院实施新一轮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赋予了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的查处”职能。(新成立的这个机构旨在加强食品安全,负责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的查处。)
三、2003~2008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政府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在此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就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实施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基础建设规划》,制订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部署了全国范围的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建立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着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的重大部署。
总结:随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突出强调把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关系,创造安全消费的社会环境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坚决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政府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
以下是各阶段可以选取的有关实例
十年磨砺锋自出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食品药品监管队伍从无到有,历经磨砺,披荆斩棘,逐步建立并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市场秩序,严格队伍管理,以顽强的毅力攻坚克难,认真履行“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神圣职责,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10年的风雨证明,食品药品监管队伍是关键时候敢负责任、能打硬仗、经得起考验的队伍。
1991年,全国共有各类药政、药检和药品监督员机构1660个,工作人员只有3466人。到 2006年底,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各级行政机构共计2630个、事业单位1000个,全系统行政机构中共下达编制45316名,共有各类检查员12506人,其中省级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44%,地市级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为35%,县级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为67%,以药学、医学、法学和化学为专业背景的人员比重大幅度上升。无论是编制总数、学历层级还是专业素养,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人员素质状况都比以前大幅提升。
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之前,整个药品监管队伍人员极少,没有明确的执法理念,更没有一个完整的药品监管体系; 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各省、地(市)、县纷纷设立监管机构,人员不断扩充,队伍不断壮大,补充了一批学历较高、专业对口的监督执法人员,逐步形成了药品监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全系统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点工作,把廉政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作为依法监管的基石抓实抓牢。人员培训 夯实基础
1998年国家药品监管局成立后,面对一支新组建的队伍,如何承担起“保证群众用药安全”的职责,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学习。为了全面培养新一代药品监管人员,使他们适应新形势下监管工作的需要,围绕着药品监管各项工作,国家局在抓人员素质方面明显“提速”,带头举办了多次专项培训班。
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编办、人事部在《关于省以下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各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必须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各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中,具有医药和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人员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本部门编制数的70%。”按当时的保守估计,经济发达地区,相关专业知识人员的比例大概是50%~60%,不发达地区受各方面条件制约,大概达到30%~40%。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在岗人员培训,让他们学习法学基础理论和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势等在必行。2002年6月24日,国家局举办了首期地(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培训示范班,47名来自基层的市级局长接受了相关培训。“这次示范班是在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基本建立、改革取得全面进展的关键时刻举办的。”时任国家药监局副局长的邵明立在开学典礼上说,“基层局的执法任务相当繁重,因此基层监管队伍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将直接影响到全系统的社会形象。你们的责任重于泰山。从今年上半年的抽样调查结果分析,药品监管队伍来自各个方面,许多同志对药品监管的执法工作还不熟悉,这正是举办培训示范班的初衷。”
同年,县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培训示范班也开班授课,以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素质教育。截至2008年11月,已经完成对全国地(市)局长全部培训一遍,同时举办了13期县局局长培训班,而培训内容也从一开始单一的法学基础培训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涉及领导方式与领导行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等。参加培训的山东省东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东营区分局局长牛洪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培训,使我们坚定了信心、增长了知识,了解了美国FDA曲折发展的百年历程,在看到美国FDA权威和辉煌一面的同时,也看到他们曾经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其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培训班上,国家局有关司室的领导解答了基层执法实践的难点和模糊问题,对今后的执法监督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队伍素质的加强保证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由于各地普遍加强药品监管,全国药品市场抽验合格率逐年提升。正反典型 校正方向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领导下,食品药品监管队伍把保证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锐意进取,尽职尽责,不断强化监管,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人物。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有效的放心药,他们不辱使命,与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坚决斗争。
2002年10月,山西省吕梁地区药监局中阳分局局长高志全在查处一起非法经营药品案件中,严格执法,被人报复杀害,以身殉职,时年38岁。高志全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药监”这一神圣岗位。随后,全国药品监管系统开展向高志全同志学习的活动,英雄的事迹激励着全国监管人员为责任和使命不懈努力。同样不辱使命的还有云南省宁蒗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陈俊。陈俊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药品监管事业殚精竭虑,用忠诚诠释了药品监管人员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些基层执法人员曾深有感触地说:“自从系统成立以来,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药品监管队伍的形象在社会上逐渐树立起来,而郑筱萸、曹文庄案件的出现,却令全系统蒙羞。”
2006年至2007年,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经历了自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齐二药”、“欣弗”等药害事件的出现,以及郑筱萸、曹文庄等人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严重损害了监管队伍形象。痛定思痛,全系统首先端正了监管指导思想,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力图解决好“为谁监管、怎样监管”这个根本问题。2007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以及直属单位开展“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整顿机关作风,整改监管工作,重塑队伍形象集中教育活动”,全系统认真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制定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务员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单位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国家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干部人事工作做出全面具体的规定。扎实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点纠正监管人员违规投资入股医药企业、违规兼职,以及干部配偶、子女违规从业等行为,努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认真落实
我国药品监管队伍建设历经10年的磨砺。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组建相对独立的药品监管队伍;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食品综合监督成为药监系统的职责之一;2008年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启动,重新将国务院直属机构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划归卫生部管理。国家局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江西省局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细则》,上海、安徽、吉林等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先后制定行政禁令,如《机关工作人员违反纪律处理规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办法》等。许多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也结合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规章制度。
当年3月,国家局提出了监管工作人员“八条禁令”和廉政工作“五项制度”,一系列有力举措为重塑队伍形象打下了基础。依法监管 健全制度
2005年11月,邵明立局长在昆明与部分省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要求各地在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过程中提高认识,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及时把工作重心转向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的安全需求上来,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个中心任务落实好。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国家局再次对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提出明确要求,并对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监管理念,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监管理念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基本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依靠技术支持,实现队伍保障;根本目标是保障公众饮食药用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地围绕着如何创新机制,转变监管方式,实施科学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和实践。
在2006年第三届基层食品药品监管论坛上,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尹逊华表示,要实现科学监管,就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管体系,这个体系包括行政监督、技术监督和社会监督。而社会监督就包括大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大众监督与媒体监督,就要重视与媒体的互动,不要放弃每一次与媒体互动的机会。良好的媒体互动,对我们实现科学监管、强化监管力度、改善公共关系、构建和谐环境、树立良好形象,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还有一些基层局采取新举措,建立新制度,践行科学监管。湖北省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陈常绣在论坛上介绍了他们的“三制”。一是跟踪服务制,即针对行政相对人反映的问题,指定专人负责跟踪到底,查清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而给行政相对人一个满意的答复。二是首问责任制,即来局办事的行政相对人,最先问到的工作人员为第一责任人,无论是否属责任范围,都要热情接待,直到找到主管科室、负责人员为止。三是限时办结制,即将所有办事事项、程序、时限进行公示,并公开承诺,按时办结。对违反“三制”的,要追究有关部门、人员的责任。
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使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的认识越来越明确,努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责任意识越来越强。在查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事件工作中,广东省药品检验所昼夜攻关,仅6天就查清齐二药生产的10毫升规格亮菌甲素注射液含有非法的二甘醇,江苏省泰兴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仅用一天多时间就抓获了向齐二药销售二甘醇的犯罪嫌疑人,就是有力证明。机构改革 凤凰涅槃
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就要充分估计食品药品安全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小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负面影响。同时,还需要紧密结合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和反腐倡廉需要,加强对药品行政审批权力和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
针对过去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的审评和审批中存在权力过于集中,运行过程封闭以及管理体制上的漏洞,国家局以建立行政审批受理服务中心为切入点,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经过周密的筹备,2006年4月正式启用了“行政审批受理服务中心”,所有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批标准、审批时限、审批经费完全公开,并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和限时办结,行政相对人不用来回多次往返于不同部门;同时,在服务中心还建立了监督机制,实现了对审评审批各个环节办理时限的实时监督。国家局加快推进药品行政审批改革和加强药品行政执法案件败诉的责任追究,就是突出例子。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有关规定,国家局制定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案件败诉责任追求办法》,并于2006年4月1日起在全系统试行,这是国家部委中第一个建立行政败诉责任追究制度的部门。
在建立制度约束的同时,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也没有放弃内部改革,不断加强自我监督机制的建设。
2008年9月3日,国家局“三定”方案正式对外公布。在国家局机构调整方案中,欲突出权力制衡理念:药品的受理、审评、审批三个环节链条分属在不同内设司局,并把部分职能下放到技术中介组织。这些改革体现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改革要求。按方案显示,今后药品和医疗器械技术审评工作还将下放到下属事业单位,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药品和生物制品检定所、药典委员会、药品审评中心、医疗器械审评中心等,国家局作为政府机构不再具体承担。
随着改革的推进,人民群众对监管部门的期望更高,任务更加繁重。雄关漫道真如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认真履行保证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职责,大踏步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
××医院建于1956年,她与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相伴而生,随“黄河明珠”三门峡的成长不断发展壮大。近半个世纪以来,××医院致力于为三门峡人民和水电十一局职工的健康服务,把发扬优良传统与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相结合,医院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1995年,黄河医院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二级甲等医院”。从1986年至今,黄河医院连年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单位”。
黄河医院现有职工600多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00余人,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300余人。住院部设有内、外、妇、儿、五官、中医等13个科室,开放床位380张,门诊部设有电话咨询、急诊科、社区服务科以及检验、放射、CT、核磁共振、药剂、功能等9个医技科室。黄河医院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拥有核磁共振、螺旋CT、大型C型臂、X-刀、心血管造影仪、体外血液循环机、彩超诊断仪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设备。黄河医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采取“内引外联”的办法,培养和锻炼出一支素质好、业务精、作风正的专家型医疗队伍,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批具有国内、省内先进水平和高难度的手术先后在该院成功实施,受到患者和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近年来,黄河医院先后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三门峡市、水电十一局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数十项。黄河医院已经成为豫西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党的十五大以来,黄河医院历届领导班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深入开展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医院的各项工作和综合实力都跃上了新的台阶,两个文明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五年来,医院广大干部职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努力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水电十一局党委及医院历任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以医院质量建设为生命线、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优质服务,不断探索新的医疗服务理念和经营方式,先后开展了争创“百佳医院”、“最佳医院”和“三级医院”等活动,医院的门诊量、住院人数、床位使用率逐年提高,医院固定投资总额、业务总收入、职工年平均工资稳步增长。2001年,黄河医院新门诊大楼、住院部竣工投入使用,不仅为广大患者创造了一流的就诊环境,同时还为医院病房的布局调整及整体规划创造了良机。由于各项工作成效显著,黄河医院多次受到国家电力公司卫生处和水电系统兄弟医院的好评。
二、“科技兴院”春风劲 勇克难关荟精英
五年来,黄河医院坚持走“科技兴院”之路,在抓好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同时,瞄准当代临床医学中的尖端、前沿技术,加大医疗科技攻关力度,不断完善诊疗手段、提高技术水平,有效地拓展了医疗市场空间,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紧跟当今医学科学的发展步伐,不断完善医院诊疗手段,黄河医院历届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医院医疗服务硬件建设,并根据临床实践需要,多方筹资购置了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诊疗和检测设备。目前,医院已拥有美国核磁共振仪、高速螺旋CT、X-刀、大型C型臂、钼钯X机、气化电切仪、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仪、日本奥林巴斯腹腔镜、血气分析仪、电子胃镜、宫腔镜、关节镜、鼻窦镜、肠镜、支气管镜、膀胱镜、动态心电及血压监测系统、直线加速器、X模拟定位机、全自动麻醉机、血流变测定仪、RK手术设备等一大批先进的诊疗设备,使医院的诊疗手段不断完善、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硬件建设跃上新的台阶。目前,黄河医院已成为豫~“金三角”地区医疗设施齐全、技术手段先进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1998年,黄河医院在三门峡地区独家引进的美国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使该院骨科对脊髓压迫症等疑难病症的治疗质量有了显著提高;2000年,该院投资450万元购进的大型C型臂为心脏内科各项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医院能够自主完成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填补了三门峡市心内介入治疗的空白。2001年底,医院投资近200万元,建立了三门峡市一个一流的“ICU”(重症监护)病房,使心脏外科、肾移植、多脏器衰竭、心血管、脑
血管疾病的重症患者集中治疗、集中护理、集中管理,使各类危重症病人的救护和护理更加规范、严格,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X-刀为肿瘤病的放射治疗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手段;全能麻醉机改善、提高了各类手术病人的麻醉质量;气化电切仪为前列腺病患者手术治疗提供了较安全、较合理的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仪、日本奥林巴斯腹腔镜、血气分析仪、电了胃镜、宫腔镜、关节镜、鼻窦镜等一大批先进仪器都在不同专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促进着黄河医院医疗技术的全面进步。
在不断改善就医条件和就医环境的同时,黄河医院坚持“科技兴院”和“以人为本”的战略,采取“内引外联”、分批进修轮训的办法,加快培育和构建专家体系,培养和锻炼出一支专家型学科带头人,促进全院科技创新事业的蓬勃发展。该院中医中药研究所发挥传统中医优势,研制出达源降糖冲剂、儿泻宁等一批中药制剂,并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受广大患者好评。该院骨科开展的“不同类型的组织瓣移植在四肢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与研究”项目,于2000年底通过河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因其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推广性,该项目同时被评为2001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该院共获得水电十一局科技进步奖8项,并连续5年被评为局科技进步先进单位。
近年来,黄河医院在巩固“二甲”医院水平的基础上,专业学科迅速发展,先后开展了一批“三甲”医院的医疗技术项目,其中不少项目是具有国内、省内的先进水平和高技术难度的手术,如:率先在三门峡市开展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心脏冠脉造影术和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安装。其中,率先在三门峡市开展的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均达到了省级先进水平。此外,医院还开展了白血病标准化疗,食管静脉曲张胃镜下硬化治疗,肺癌及肝癌介入化疗,食道癌根治手术,肺叶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胰、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代替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支气管残端瘘修补加全胸廓成形术,治疗食管化学烧伤的结肠代替食管手术,肝叶切除术,断(指、趾、肢)再植,游离皮瓣移植,髋关节置换术,大小脑肿瘤切除术,宫颈瘤及卵巢癌根治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切除术,喉癌根治术,遗传性疾病染色体检查,大面积烧伤治疗等等。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诊疗设备和手段,黄河医院已经成为深受豫西及周边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信赖的医院。
三、病房内外春意浓 丹心悬壶念苍生
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黄河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全面实施优质服务系统工程,完善岗位责任制,不断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
5年来,黄河医院始终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全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抓医疗质量管理,健全完善各项责任制,深入开展病人选医生活动,有力地保障了“优质服务系统工程”的全面实施。医院先后制定完善了急诊、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病历书写制度,疑难和死亡病历讨论制度,院长查房制度,业务查房,护理查房,三查七对制度,交~制度等,极大地激发了全院职工的岗位责任意识。
在护理质量方面,黄河医院建立健全了二级质量控制标准,严格院、科两级质量检查并及时进行总结、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医院修订完善了护理差错报告制度,并注重加强护士长队伍建设和管理,实行护士长岗位交流制度和公开选拔护士长制度,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为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医院推行了新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以满足患者需求为主线,全方位做好优质服务工作。从1997年至今,“整体护理”工作已从医院的两个病区推广到7个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达92%。作为医院推行“优质服务系统工程”的一部分,黄河医院新修订的《护理人员服务规范》、《黄河医院领导行为规范》、《黄河医院医师语言行为服务规范》日前也已在全院实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医院门诊病人和住院病床使用率都出现增长势态,目前达到了医院历史最高水平。
黄河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本着仁爱、敬业、务实、进取的精神,视患者为亲人,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使病房内外处处洋溢着浓浓春意,各地前来就诊的患者在黄河医院体会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不少患者出院后,专程赶来致谢或打电话、写信表达自己对“黄医”人的感激之情。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黄河医院共接受各地患者赠送的锦旗18面、匾额5块、感谢信25封。
四、大河浩荡春潮涌 高擎云帆沧海行
回首过去,满怀喜悦;展望未来,信心百倍。“黄医”人深深懂得,21世纪是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黄河医院将按照国家对医疗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努力深化内部运行机
制改革,不断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医院将全面建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适应市场机制的科学管理体系,培育广大干部职工的市场意识和敬业精神,秉承“医德奠基、科技兴院、管理兴业、质量为本”的发展战略,以患者为中心,抓好优质服务,狠抓“三基”、“三严”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医护质量。医院要充分利用各类先进设施和设备,积极引进、运用新技术,促进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要大力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在原有的两个社区服务站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强化辐射功能,进一步树立“服务上门”的观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切实做好社区预防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
展望未来,“黄医”人将抓住“医改”契机,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切实将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深化优质服务系统工程,促进医院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要充分发挥先进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继续深入开展“病人选择医生”的活动,坚持医疗质量好、服务态度好、就医环境好、病人花钱少的“三好一少”原则,树立“质量就是生命,医德就是本钱,信誉就是效益”的新观念,使医院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在新的世纪里,黄河医院将进一步做好“科技兴院”工作,依靠科技营造优势,全面加快医疗技术发展步伐,并做好以下工作:(1)进一步抓好基础性疾病诊治工作,力求不断改善诊治手段,积极引进新的治疗方案和新的技术,不断向“高、精、尖”发展。(2)进一步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诊断率,为治疗提供可靠条件。要充分利用磁共振、高速螺旋CT、X刀、大型C型臂等高、精、尖设备,带动相应专业的发展;继续做好脏器移植工作,肾移植项目要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上水平,还要上规模,同时要做好骨髓移植,角膜移植的前期准备工作;要瞄准高精尖技术,再造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心脏介入技术,继续抓好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及周围血管介入治疗、肿瘤的介入化疗和导管室的发展,创出黄河医院在医疗技术服务方面的特色品牌。(3)要继续做好社区医疗服务和“送医下乡”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开展健康义诊咨询活动,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如结合防治高血压病、管理糖尿病高危人群和定期为患者检测血糖、对其给予膳食指导,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
在狠抓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黄河医院的领导和广大职工,决不会忘记三门峡人民的期望与厚爱,牢记办院宗旨,坚持“医德立院”、诚信为本,坚持把优质服务作为永恒主题,严格规范医疗服务价格,以病人的满足和方便作为根本目标,为三门峡人民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为三门峡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歌剧,萌芽期,发展阶段
20世纪初, 西洋歌剧传入中国, 中国的音乐家们渐渐开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需求、又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艺术道路。他们在题材上反映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 从中国的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中汲取音乐元素, 发展成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中国歌剧。
一、中国歌剧创作的萌芽期 (1920年~1942年)
20世纪初, 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黎锦晖, 作为中国歌剧的开拓人, 于1920年创作了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 在之后的七八年间先后创作了《月明之夜》《小小画家》《葡萄仙子》等12部作品。这些歌舞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有布景, 用独唱、对唱等歌唱的形式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 虽然不能完整的诠释歌剧的意义, 却已经具备了中国歌剧的雏形。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虎视眈眈,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 出现了一批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歌剧。如1934年的歌剧《扬子江暴风雨》, 1938年的《农村曲》, 1938年的《军民进行曲》, 1940年的《洪波曲》和《台儿庄》等。这些歌剧的内容大多是宣扬抗日救亡的思想, 能够激起人民反对压迫、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精神, 来配合抗日救亡的战争。用“话剧加唱”的模式进行歌剧的创作, 这种形式能够直接的表达情感, 通俗易懂, 适于流传, 是中国歌剧的探索道路初期出现的一种形式。
同时还有一些歌剧作品较多的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模式, 如1935年的《西施》、1937年的《荆轲》、1938年的《桃花源》、1939年的《上海之歌》等,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42年黄源洛作曲的歌剧《秋子》。这些歌剧有序曲、间奏, 有宣叙调、咏叹调, 有重唱、合唱, 都是借鉴西洋歌剧的模式对中国歌剧的创新。
二、中国歌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 (1942年~1950年)
1942年,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中指出“文艺要深入民间, 以工农兵喜闻见乐的文艺形式进行创作”。在这一方针的指示下, 作曲家们有了新的创作方向, 展开了一场“秧歌剧运动”。秧歌剧的大量创作到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的产生, 形成了中国歌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秧歌剧是话剧、戏曲、秧歌的结合体, 它的结构短小精悍, 表达主题鲜明, 故事情节贴近人民生活, 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在音乐素材方面选自民间小调和地方戏曲, 符合老百姓的审美习惯, 因此秧歌剧在整个解放区迅速的发展起来。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秧歌剧有1943年的《兄妹开荒》《一朵红花》、1944年的《夫妻识字》《周子山》等。秧歌剧的发展为新歌剧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5年, 中国歌剧的第一个里程碑《白毛女》诞生。《白毛女》的创作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模式, 广泛的吸收中国多种戏曲的音乐素材, 比如甩腔、悲腔的运用, 戏曲板腔体的运用, 更细腻的刻画了人物的心理, 大大的丰富了音乐织体, 促进矛盾的激发, 使音乐更具表现力。《白毛女》诞生对中国歌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中国歌剧的道路开创了新局面, 使中国民族歌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解放后的几年里, 许多作曲家按照《白毛女》的模式创作了大量的歌剧, 比如1947的大型歌剧《赤叶河》、1948年的《刘胡兰》等, 虽有一定的成就, 但都没有突破《白毛女》的水平。
三、中国歌剧创作的第二次高潮 (1950年~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 各项事业百废待兴, 在这和平的年代下, 中国歌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歌剧的题材转向了对英雄的赞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如1950年的《王贵与李香香》、1953年的《小二黑结婚》、1954年的《刘胡兰》、1955年的《草原之歌》、1957年的《红霞》和《窦娥冤》, 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1957年2月15日, 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召开了“新歌剧讨论会”, 为新歌剧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并且提供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来支持, 中国的歌剧事业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这一时期优秀的作品有1959年《洪湖赤卫队》、1959年的《春雷》、1959年的《柯山红日》、1960年的《刘三姐》、1960年的《红珊瑚》、1964年的《江姐》、1965年的《阿依古丽》。其中《洪湖赤卫队》和《江姐》的创作达到了我国当代歌剧创作的顶峰。
这一时期的歌剧有以下的特点:1.借鉴西洋歌剧主题贯穿的手法, 运用主题音乐贯穿整个歌剧的形式, 使整个歌剧的音乐更为完整, 剧情的联系更为紧密。比如《江姐》用《红梅赞》作为它的主题音乐贯穿全剧, 在它的基础上进行剧情的发展。2.改革“话剧加唱”的形式, 将西洋歌剧的“宣叙调”和民族戏曲中的朗诵语调式手法相结合, 用朗诵式的语调来代替纯对话, 使音乐的连接更紧密、更贴合。3.借鉴中国戏曲中的一字拖腔、悲腔、散板、快板等板腔体形式, 使音乐更具表现力, 人物形象更加丰满。4.女性角色的音乐创作。这个时期的中国歌剧舞台上都是女英雄的经典形象, 如《刘三姐》中的刘三姐、《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红珊瑚》中的珊妹、《江姐》中的江竹筠、《阿依古丽》中的阿依古丽等等, 都是对女主角勇敢、坚强、不怕牺牲的伟大英雄形象的刻画。
四、结语
中国歌剧是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它的发展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 传承着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笔者通过对中国歌剧发展的了解和研究, 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歌剧, 发扬我们的民族歌剧艺术和传统文化, 为中国民族歌剧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2]王蓓.中国歌剧的历史发展概述与现状反思[D].厦门大学, 2009
一、前科学阶段
前科学语言测试或传统语言测试阶段目前把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语言测试统称为前科学语言测试。在这个时期,语言教师对于什么是语言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还没有科学的认识,只是把语言作为一门包括语法知识、词汇知识、语音知识的符号体系去教。把语言看作一门知识,是这个时期外语教学和测试体系的语言观的内涵。测试中对技巧、技能的考查没有量度依据,测试结果主要依据教师的主观判断。这个阶段的英语测试方法十分重视语法规则、词形变化和词语的用法,重视书面用语,一般只有笔试,没有口试,没有听力题。命题人不大注意测试的可信性、客观性、科学性之类的问题,不懂得用统计学的方法来收集、处理数据。
二、心理测量与结构主义相结合的阶段
20世纪40年以后,以Skinner为首的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语言行为是一连串的刺激反应过程。于是,产生了结构主义教学法,如听说法。在语言测试方法上,汲取了心理语言学领域的心理测量学的方法,形成了心理测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the psychometric—structuralist language testing modern LT phase)。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一个系统,这一系统是可以分解的。语言中的语音、词汇、语法是一个有限的集合,而这些有限集合的成分却可以构成无限集合的句子。所谓掌握一门语言就是掌握语言中的这些元素并用来生成和理解无限数量的句子的能力。19世纪60年代,Lado在《Language Testing》中就把语言能力分为语音、句法、词汇和文化,认为语言考试可通过说听读写四种方式测试语音、句法、词汇和文化。由于语言是可以分解成元素的,因此可以通过分离式测试来逐项测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元素。分离式测试通常把语言测试按照语言技能分成若干部分,例如听、说、读、写4个部分,分别进行测试。
与第一阶段相比,这个阶段的语言测试强调口头语言。在教学中,把听说摆在读写之前,在测试中注意给听说技能(尤其是听)一定的比重。分离式测试法认为试题应该每题只考查一个考点,其主要题型有选择填空(多为多项选择题)、词汇填空、语法填空、完成句子、改错等。从心理测量的角度来说任何测试只可能是一种随机采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对构成语言的全部元素逐一进行测验,而只可能、也只需要进行随机采样,即通过随机采样对全部构成元素的一部分进行测验,然后推断对构成元素全体的掌握程度。由于采用离散题每题只考核一个语言点,在有限的答题时间内考生有可能做大量题目,因此增加了采样的覆盖面。采样量大,信度就高。
三、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测试阶段
随着人们对语言的认识逐渐深入,结构主义语言观受到了挑战。Chomsky在1965年提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概念。60年代后期,着重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社会语言学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社会语言学的最大特点是强调语言的使用受到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制约。1979年J.Oller提出人的语言能力是个整体,语言测试可以通过综合性的完形填空和听写来衡量语言能力,因为这两种形式的测试包含全部或者几乎全部的语言能力。Oller提出了综合式测试法 (the integrative approach),其主要特点是:1.把听、说、读、写等技能综合起来测试,从而衡量受试者的综合语言能力;2.强调语境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测试考生在一定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3.测试题型主要有完形填空、综合改错、听写、口试、作文等。
1972年,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认为使用语言不但要能够按照语法规则产出形式合格的句子,而且还应具有在不同的语境中合理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语言学家指出,语言测试所应测量的不只是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进行交际时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要把涉及交际能力的各种因素结合成一个整体来加以测试。于是就出现了交际式语言测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sting,CLT)。但交际法语言测试尚处在发展阶段,还没有成熟的方式可以采用,但交际法测试提出的一些有关语言交际能力的思想是值得从事语言测试研究的人思考的。
四、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阶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基于任务的语言教学渐得人们的追捧。受此影响,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task-based language assessment,TBLA)随之成为研究热点。与以语言形式或技能为重点的传统语言测试不同的是,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是以任务为核心,测试所要评定的应试者完成任务的表现。然而,设计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并非易事,它涉及到如何设计任务,以及如何对应试者完成任务的情况做出评定等,这实际上是语言测试的基本问题,即语言测试测什么及怎么测。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为探究语言测试提供了新的视角,代表了语言测试发展的方向。目前有关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的设计及其构念等问题还没有现成答案,但很多学者已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将其应用或将要用到实际测试中。
五、结束语
语言测试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语言测试从过去只看单一的语言能力的测试到对受试者进行全面的能力测試;其次是测试从假定的、不真实的语言项目到真实并注重语言情景和语言运用。再者,设计和开发测试从原先的只注意到考试内容规范到一致性和有用性原则,从而增强了测试的标准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程度。了解了各个时期语言测试的特点,有利于进一步把握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测试应该测什么、应该怎么测,从而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Wood,R. Assessment and Testing:A Survey of Resear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微信发展历程】推荐阅读:
中国文学发展历程06-12
党的发展历程06-17
临安农村发展历程10-27
敦煌网发展历程11-02
电子病历发展历程11-13
黄金市场发展历程11-24
李宁品牌发展历程11-25
农村电商发展历程12-07
公司发展史_企业发展历程10-19
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历程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