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口算测试题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上册口算测试题(共10篇)

四年级上册口算测试题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5页——46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算理,正确进行口算。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4= 23×2= 100×3= 210×2= 12×3= 34×2= 200×4= 130×3= 你是如何计算的?让学生说一说算理,让学生回顾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出示课本情境图(出示六种交通工具时速的图片),学生观察,导入新课。

结合画面,简单介绍以上六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让学生初步理解“速度”的含义。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如轮船、摩托车等。

2、教学例1(1)。

出示例1的主题图,提出问题: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学生尝试列式:16×3试着独立计算。学生计算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2)交流16×3=48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16分为10和6,10×3=30,6×3=18,30+18=48.方法二:列竖式计算。1 6 × 3 学生表述过程老师板书。(3)那4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并口算。学生列式16 ×4。

交流口算方法:16分成10和6,10和6分别与4相乘,把他们的积加起来就是16×4的积64.学生表述过程,老师板书。(4)总结口算方法。

像这样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要怎样口算呢?

归纳总结: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这两个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加起来。

3、教学例1(2)。

(1)出示第二个问题: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并口算。集体交流,汇报。(2)交流口算方法:

方法一:160分为100和60,100×3=300,60×3=180,300+180=480.方法二:先口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就可以了。方法三:列竖式计算。1 6 0 × 3 4 8 0 学生表述过程,教师板书。(3)总结归纳口算方法。

像这样的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数的乘法要怎样口算呢?

归纳总结:(1)把几百几十的数拆成整百数和整十数,用这两个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在把所得的积相加。(2)把几百几十的数看成两位数口算,在积的末尾添上0。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4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并提问学生口算方法及结果。

三、巩固新知:

1、口算。

25×2= 460×2= 150×3= 2×45= 23×4= 5×17= 150×4= 160×2= 15×3=

2、为布置“元旦”晚会的会场,红、黄、蓝每种颜色的气球各买了28个。三种颜色的气球共买了多少个呢? 3、40×17= 120×4= 40×50= 20×40= 41×2= 70×9= 1×240= 280×3= 360×2= 12×8=

4、蒙古草原某牧场养细毛羊260只,养的山羊的只数是细毛羊的3倍。你能算出这个牧场养山羊多少只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什么?

五、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3=48(千米)

方法一: 方法二: 10×3=30 1 6 6×3=18 × 3 30+18=48 4 8

2、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四年级上册口算测试题 篇2

后来发生了 ( ) 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不过, 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 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 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 分成两路, 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选自课文《散步》)

1.上段文字中的括号内应填入的一个词是 ( ) 2分

A.争执; B.分歧; C.争端; D.矛盾。

2.文中画横线的句中应加入的标点符号是 ( ) 2分

A. , , 。, 。 B.:, 。, 。

C.:, ;, 。 D., , ;, 。

3.“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一句中“早已”“还”分别表明了什么 4分

4.选择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 ) 3分

A.呈报 头衔 澄澈 静谧;

B.霎时 祷告 沐浴 惊惶;

C.宽恕 骸骨 笑柄 荡漾;

D.蹒跚 眩耀 忙碌 妥当。

5.下面关于课文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散步》) ——“我”是个孝子, 从小听话, 现在母亲很信任“我”。

B.“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 ——人到中年,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 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C.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这一句话用夸张的写法, 表现皇帝重视自己容貌的性格特点。 (《皇帝的新装》)

D.“吹着喇叭, 唱着凯歌”生动形象地写出蚊子得意忘形的情态。 (《蚊子和狮子》)

6.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 (不超过32个字) 。3分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近日在北京正式面世。该报告采用综合市场占有率、城市经济增长率、综合生产率等客观指标, 利用国家经济统计局发布的2002年相关数据, 对全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分析。报告按省份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排名, 芜湖市的全国排名由上年度的第63位上升至第31位, 在安徽省排名第一。

7.古诗文默写 5分

(1) 我寄愁心与明月, 。

(2) 《天净沙·秋思》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

(3) 《钱塘湖春行》中颈联的诗句是: 。

(4) 《观沧海》中以虚景表现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是: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第二关:阅读新时空 (40分)

(一) 文言文比较阅读 14分

文段一: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晋文公攻原①, 裹十日粮, 遂与大夫期②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 击金③而退, 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 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 不去, 是亡④吾信也。得原失信, 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 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⑤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 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 。”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原:原国。 ②期:约定。 ③金:钟。 ④亡:失去。 ⑤卫人:卫国人。

文段二:吴起守信

昔吴起①出, 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 令人求故人。故人来, 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 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并写出含有这个词的成语。4分

①裹十日粮 裹: 成语:

②君姑待之 姑: 成语: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 夫原食竭力尽矣, 君姑待之。

(2) 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

10.在文中横线上用文言补出孔子记之曰的内容。2分

11.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 2分

A. (吴) 起食待之。

B.故人来, 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

D.起之不食以俟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

12.文段二中, 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3分

(二) 现代文阅读

文段一: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13分

人生在世, 不能总是低头觅食, 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向着高远, 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仰望,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 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 形成张力, 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仰望, 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 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 “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 他突然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 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 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那一刻, 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

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 我满怀着惊奇感, 注视着天空, 坠入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星体在那儿旋转运行, 永无停息……此时此刻, 我神游魂驰, 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 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地, 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 必定来自天空!”

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 但我们可以仰望, 让崇高引领, 在人世中行走, 穿越灵魂, 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皇座, 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 感悟到皈依的崇高, 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 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一次, 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 突然跌入深谷, 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 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 深谷中, 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它, 抬头仰望大瀑布, 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 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 天水从豁口处汹涌而下, 浩浩荡荡, 一落千丈, 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前, 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 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 又有何资格絮叨呢

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一轮红日, 一弯新月, 一片云朵, 一座山峰, 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 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 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摘自2006年第2期《读者》, 有删节)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找出来写在下面。2分

14.文中第2段, 作者对“仰望”的含义从多方面作了阐释, 请从中概括出三点。3分

15.“那一刻, 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表明人什么3分

16.作者认为仰望的实质是什么 (选用文中句子回答) 2分

17.你怎样理解 “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 这句话的含义3分

文段二:从一个微笑开始 13分

又是一年春柳绿。

春光烂漫, 心里却丝丝犹豫纠缠, 问依依垂柳, 怎么办

不要害怕开始, 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 勇敢些, 请现出一个微笑, 迎上前!

一些固有的棋局打破了, 现出一些个陌生的局面, 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 真想退回到从前, 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 无妨对镜沉思, 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 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 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是的, 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 更多的失落, 更多的背叛, 也会有更多的疑惑, 更多的烦恼, 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 穿过世事的云烟, 就可以学着应变, 努力耕耘, 收获果实, 并提升认知, 强健心弦, 迎向幸福的彼岸。

地球上的生灵中, 唯有人会微笑, 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 他人的微笑导致理解, 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 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 地位和金钱, 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蔽的遗憾。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 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 开怀大笑与号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 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唯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 超越悲欢。

他人的微笑, 真伪难辨。但即使是虚伪的微笑, 也不必怒目相视, 仍可报以一粲;即使是阴冷的奸笑, 也无妨还以笑颜。微笑战斗, 强似哀兵必胜, 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微笑毋庸学习, 生与俱会, 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 那么, 他应该像防癌一样, 赶快采取措施, 甚至对镜自视, 把心底的温柔、顾念, 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 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 再次将胸怀拓宽。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 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 面对着地上第一株新草;在每一个起点, 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相信吧, 从一个微笑开始, 那就离成功很近, 离幸福不远!

18.“不要害怕开始, 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 勇敢些, 请现出一个微笑, 迎上前!”仿照句中画线的句子, 写一句话。

2分

19.在文章的中间部分, 作者联系现实生活, 有针对性的谈到了“微笑”的作用,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微笑”有哪些作用 3分

20.“不要害怕开始, 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 勇敢些, 请现出一个微笑, 迎上前!”这句话中的“开始”和“起点” 在上文和下一段中都有照应的句子, 请分别找出来。 4分

21.文章最后一段说“相信吧, 从一个微笑开始, 那就离成功很近, 离幸福不远!”请你结合你自己亲身的体现, 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第三关:综合实践 (8分)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继承, 你们学校准备放寒假之后开展了一次以传统节日为专题的调查探究活动。假定你是被调查对象之一, 请协助完成以下问卷。

22.眼看春节就要来了, 写春联已成为时尚, 请你根据已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2分

上联:学海无涯勤可渡

下联:

23.面对部分国人 (尤其是青年人) 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的情况, 一些学者提出了“保卫传统节日, 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张。对保护传统节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请写出一条。 2分

24.在春节万家团圆、普天同庆的时刻, 请你为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条短信, 以表达你对他们春节的祝福。4分

第四关:写作演练场 (50分)

25.开放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友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将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来访者驻足中国, 而我们作为东道主又应当作出什么贡献呢请以“假如我是志愿者”为题, 写一篇文章, 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B.2.C.3.表明母亲对儿子的依赖;表明儿子对父亲的顺从。4.D 5.C6.芜湖城市竞争力安徽省第一。7. (1) 随君直到夜郎 (2) 西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4)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二、8.⑴携带 马革裹尸 裹足不前 ⑵姑且 养奸姑息;指宽容坏人坏事。9. (1) 原国的粮食已吃光, 力量用完了, 国君您姑且等待一下吧。 (2) 老朋友到傍晚没来, 吴起不吃饭等他。暮, 傍晚, 天黑;食, 吃饭。10.攻原得卫者, 信也 (意思对即可) 11.D 12.为人讲信用, 或待人诚恳守信。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讲信用, 明礼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前提。 (意思对即可) 13.人, 总要仰望点什么。

14. (1) 仰望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 (2) 仰望是普通情感的超越与升华, (3) 仰望是对失落灵魂的苦苦追寻。

15.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人只要有所仰望, 那么他也是幸福的。

16.仰望就是追寻崇高。

17.普通人达不到崇高, 但不可失去对崇高的追求。人要不断地刷新自己, 提升自己, 完善自己, 努力做一个秀外慧中的人。 (意思对即可)

18.示例:不要害怕失败, 努力总把我们送上成功。

19.帮助人们对世事沉着应变;微笑构筑和平、达到理解、是心灵的净化剂;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 超越悲欢。

20.又是一年春柳绿。

在每一个清晨, 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 面对着地上第一针新草;在每一个起点, 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21.略。言之有理即可。

三、22.示例:书山万仞志能攀。

23.示例:①加大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 提高认识, 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②加大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力度, 将一些重要且有影响的传统节日纳入法定保护范围。③坚持继承、发展、改造、创新并重的原则, 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适当融入现代元素, 使其更加人文化、生活化。

24.示例:春节将至, 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 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 所有的等候都能出现, 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装一袋阳光, 两把海风, 自制了几斤祝福, 托人到美国买了些快乐, 法国带了两瓶浪漫, 从心里切下几许关怀, 作为春节礼物送给你!

四年级上册口算测试题 篇3

关键词:小学;口算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27-01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突出体现教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口算是一项长期进行的教学任务,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口算技能,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巧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有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过硬的目的。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贵在坚持天天练习,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一、激发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

研究中感觉:若学生喜欢这位老师,自然就喜欢听他的课,他们学习会感到轻松愉快,自然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因此在学习中注重和学生情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想,灵活改变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标》指出:教师应意识到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比单纯追求计算技巧和计算速度更有价值。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计算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有着丰富的现实背景。教师要立足现实基础,把课文中静态呈现、枯燥无味的计算问题“还原”到有关学生熟悉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际问题中去,在现实情境中动态、生动地揭示出有关计算问题,让学生真切感到计算很有趣。因而使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热情和兴趣。如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二、对学生要多表扬和多鼓励

小学生需要表扬和鼓励,枯燥的口算很快会让学生失去练习兴趣。教师除了改变口算比赛的形式外,更需要给学生积极的表扬,赞美、鼓励等都是很好的评价方法。

小学生的意志自觉性比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总是需要教师或家长向他们提出行动的具体要求,并且在师长的监督和帮助下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很不稳定。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在口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算理,就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深刻理解。

三、科学设计训练方法,巩固提高口算能力

1、视、听算结合训练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的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脑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在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

2、新旧知识对比训练

四年级口算虽然不难,但是要使全体学生口算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年级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很快,但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采用新旧知识口算交叉练习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口算能力。课堂上先练习当堂的内容,当学生对新知识基本掌握时,又复习旧知识,从而达到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与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形式多样化训练

(1)抢答口算题。教师提前把口算题写在卡片上,通过快速的出示卡片,让学生抢答。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游戏口算。在训练中常用“帮小动物找家,手拉手找朋友,小小邮递员”等形式进行口算训练,提高口算速度。

(3)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

四、指导学生勤加练习

学习方法技巧,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运算。而加深对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则需要一定的练习来巩固。勤做口算练习,学生才能够算得又对又快,提高解题能力和答题速度。练习是一个不断加深理解、熟练运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练习提高的过程,因此要将勤算勤练贯穿于教学过程和课堂内外。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内的时间,围绕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方法,熟中求快。课堂练习时,口算题目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如果同一个题目有多种运算方法,教师不妨从易到难把各种方法都呈现出来,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思维运算,每一个学生都得以提高。

五、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领会计算方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200题 篇4

26×30=

250×4=

290+53=

40×17=

96÷8=

810÷90=

61-22=

17×2=

810÷90=

60×500=

270+430=

60÷2=

70÷14=

270+38=

120-34=

26×3=

27×30=

710-230=

18×3=

600÷4=

280-190=

840÷70=

50×19=

70-23=

28+68=

30×15=

15×60=

800-130=

600×50=

94÷2=

300÷50=

90-79=

840÷20=

400÷8=

4×23=

16+49=

760÷20=

40×25=

180+55=

83-48=

8×13=

40×170=

380-290=

2400×3=

57÷3=

750÷30=

180+54=

950÷50=

96÷16=

57÷19=

95-59=

35×2=

4×130=

320÷40=

91÷13=

40×50=

660÷30=

380+57=

20×35=

46+50=

780÷30=

140+180=

68÷17=

480÷4=

 

840÷20=

47+53=

800×6=

4×18=

17+54=

16×50=

5×190=

870÷30=

71-24=

50÷25=

45÷15=

270÷30=

50-43=

300÷2=

14×4=

90÷18=

203-42=

12×7=

36×2=

88-59=

42÷14=

200÷50=

70÷4=

27+45=

0÷320=

85÷5=

5×130=

30+38=

94÷2=

0+230=

850÷50=

320-90=

4×15=

6×15=

6×16=

990÷11=

700÷2=

800÷20=

2200-600=

93-61=

990÷90=

24×50=

960-69=

18×50=

65÷13=

92-58=

150÷50=

96÷12=

68÷4=

47+26=

125×80=

38×30=

700÷20=

90÷30=

640÷20=

26+54=

1400×5=

420÷70=

60÷20=

78÷4=

450÷50=

370÷10=

640÷80=

15×5=

23×3=

12×10=

480÷80=

16×5=

27×3=

90÷15=

48÷4=

630÷70=

12×8=

60÷30=

24×20=

32×3=

30÷6=

480÷80=

600+40=

630÷70=

50÷5=

15×6=

300÷60=

16×3=

70÷5=

36÷2=

2×45=

13×4=

87+13=

39+61=

567+299=

15×2=

327-198=

4×5=

18×35=

32×25=

4500÷900=

70+90=

4800÷40=

14×201=

80÷16=

420÷20=

四年级上册口算测试题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1页的内容。

【三维目标】

1.通过交流探索,学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2.通过有联系的口算和估算题,学习基本的口算、估算方法。3.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师:学校四年级举行联谊活动,买了很多彩旗,现在正准备分彩旗呢!我们起去看看吧。

课件显示例1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你会怎样列式?为什么?(引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师:口算80÷2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答:80表示8个十,20表示2个十,8个十里面有几个2个十?即用8÷:24,所以80÷20=4 生答:4个20是80,所以80÷20=4师: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下面的题目,比比谁算得又快又准。30÷10=

20÷20=

60÷30=

50÷10=

40÷20=

80÷20= 师:掌握了方法之后,同学们口算得真是又快又准。这里有两道估算题,你们能想出办法估算吗?4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83÷20≈

80÷19≈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估算的方法: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结果。

二、自主探究,发展新知

出示例2:150÷50= 师:你会怎样口算150÷50呢? 生:150是15个十,50是5个十,因为15÷5=3,所以150÷50=3 生:3个50是150,所以150÷50=3 师:估算122÷30≈120÷28≈ 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会运用四舍五入法把122÷30中的122看成120,因为120÷30=4,所以122÷30≈4;把120÷28中的28看成30,因为120÷30=4,所以120÷28≈4。

师:你们发现今天所做的题有什么共同点吗? 师:对,我们学会了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口算除法)

三、综合运用,深化认识

1.师:比比谁口算、估算学得好,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60÷20=

90÷30=

80÷40=

62÷20≈

93÷30≈

80÷38≈ 一组一组地出示,并让学生观察上下两题的联系。2.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180÷30=

240÷40=

420÷60= 184÷30≈

240÷37≈

420÷58≈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口算和估算,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例1:80÷20=4

例2:150÷50=3

83÷20≈4

122÷30≈4

80÷19≈4

四年级上册口算测试题 篇6

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 力和口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口算练习。

30×3 20×6 20×4 13×3 2×4 200×4 9×50 120×2 40×7 2×3 23×2 400×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为下面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学生看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汇报查找的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

速度)分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为学习后面的数量关系作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生列式16×3=(小组讨论口算方法,汇报)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方法1:想10×3=60,3×6=18,30+18=48,所以 16×3=48 方法二:16 × 3--------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口算方法:

第一种:16×30先用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写一个0得480 所以

10×30+6×30=480

第二种160×3想100×3=300,3×60=180,300+180=408,所以160×3=480 第三种因为16×3=48,所以160×3=480)独立完成后汇报 练一练:

18×4= 24×3= 25×2= 14×6=

(学生独立口算,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1)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2)学生小组交流口算方法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4)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老师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口算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130×5= 2×380= 150×6= 7×13=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3、汇报口算方法:你怎么口算?

4、小组讨论: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口算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巩固新知:

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的前六道题,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 选几名同学说一说他们的口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贯彻思考这两道题和我们前面学 过的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探究学习,突出学生的计算方法逐渐简便,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 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口算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五)、整体回顾、总结评价

谈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觉得你们组表现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能够及时发现自己收获和不足,以便于及时整理自己的学习思路,更快地掌握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六)、布置作业: 当堂测试A、B卷

课堂检测(A)

一、口算练习

35× 2= 19× 5= 250×3= 140× 6= 17× 5= 16× 5= 140×7= 230× 4=

二、智慧树

三、动脑筋

我们的问题是:杜鹃花大约有多少个品种? 课堂检测(B)练一练 × 3= 13 × 6= 25 × 6= 350 × 2= 120 × 4= 280 × 3= 算一算 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想一想 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课堂检测(A)答案

一、口算练习70、90、750、840、85、90、840、920

二、智慧树 34、930、70、96、720、720、90、72、780

三、动脑筋

17×40=680(个)答:大约有680个品种。课堂检测(B)答案(1)、练一练 54、78、150、700、480、840

(2)、算一算 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24、48、96、240、720、960 规律: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3)、想一想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自测题 篇7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65-16 34084 15+5

825 28015 486

6300210+21 20-588+22

2.用竖式计算,打号的要验算(6分)

271355777682

3.递等式计算(6分)

(704+258)73155 935-358

4.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

6祝?9)185 21+244+69+56

二、想想、填填(37分)

1.□967, □里最大填(),商是一位数;□里最小填(),商是两位数。

2.下图中有( )条射线,( )个直角,( )个钝角,( )个锐角。

3.10个一千万是(),一个千亿是()个亿。

4.一个十一位数的最高位、千万位、万位、千位、个位上都是9,其它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是( )。

5.在○里填上<、>或=。

180-(79+9)○180-(79-9)

1805 ○ 1805)

89-24-41○ 89-(41+24)

20+13 ○ 20祝?+13)

6.选择合适的数填一填。

960万 40万 63001496亿

(1)太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约是()米。

(2)长江是我国最长的一条河流,长约( )千米

(3)我国领土面积约()平方千米,几乎和整个欧洲面积一样大。

(4)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约()平方米。

7.在计算器面板上OFF键是()键,ON键是()键。

8.钟面上的分针从12起转动15分钟,形成()角,是()度;如果分针从12起转动25分钟,形成()角,是()度。

9.一根木头锯成2段,要锯()次;锯成3段,要锯()次;锯成10段,要锯()次。现锯了12次,锯成()段,我们发现锯的次数比锯成的段数()1。

10.黑板的上下两条边(),相邻的两条边()。

11.根据每组前三题的得数找一找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1)9=81(2)(10-2)=1

999=9801(100-12)=11

99999= 998001 (1000-112)=111

9999999=(100000-11112)=

999999999= (10000000-1111112)=

三、当一回小判官(对的打√,错的打祝?分)

1.一条直线长8米,它的一半是4米。()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3.余数大于除数,说明所试的商大了。()

4.687+3可以运用乘法的结合律写成68祝?7+3),使计算简便。()

5.万级的数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

6.在一块平板上画若干条直线后会发现,凡是平行的线肯定不相交。()

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5分)

1.木板与地面的夹角成( )时,放在木板上的物体向下滚落得更迅速。

A.10B.40C.55 D.70

2.在250后面添上( )个0,这个数是25亿。

A.8B.6C.7D.4

3.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得到近似数是50万,当这个数最大时,千位上的数字只能是()。

A.4B.9 C.5D.0

4.用一副三角板能拼成的角是( )度

A.115B.130C.150 啊?D.145

5.一个正方体,在6个面分别写上数字,三人一组各抛20次,看谁赢的次数多。你觉得下面()的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

A.正方体两个面写“1”两个面写“2”,两个面写“3”。“1”朝上甲赢,“2”朝上乙赢,“3”朝上丙赢。

B.正方体的三个面写“1”,两个面“2”,一个面写“3”。“1”朝上丙赢,“2”朝上乙赢,“3”朝上甲赢。

C.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1~6这6个数字。“1”朝上甲赢,“2”朝上乙赢,“3”朝上丙赢,“4”、“5”、“6”朝上都不算,重新再来。

五、画一画、连一连

1.一匹小马在A点,它要到河边喝水。为了让小马尽快地喝到水,请你为这匹小马设计一条到河边的路线,并在图上画出来。(2分)

2.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下图,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各是什么形状?用线连一连。(3分)

六、解决问题(4+4+4+4+7=23分)

1.奶糖每千克15元,水果糖每千克6元,巧克力每千克12元。把三种糖取同样重量合成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2.

(1)李力买了多少桶色拉油?

(2)刘芳花了多少钱?

3.看表格,列式解答。

4.

李老师带1000元够买4个足球和8个篮球吗?

5.下面是小华家2006年缴纳电费情况统计表,请你根据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

小华家2006年缴纳电费统计表

小华家2006年缴纳电费统计图

1.每个单位长度表示()元。

2.()季度电费最多,最多的电费比最少的多( )元。

3.平均每个季度缴电费()元。

4.平均每个月缴电费()元。

5.观察以上的统计数据,你想说些什么?

数学四年级上册测试题 篇8

数学四年级上册测试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112=12分)

1、67848的商是 位数,试商可以把48看作来试商;74383的商是 位数,试商可以把83看作 来试商,这时商会偏。

2、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把线段的两端( ),就得到一条( )。经过一点能画( )条直线,经过不在一直线上的4点可以画( )条直线。

3、我现在认识了( )种不同类型的角,从小到大排一( )。

4、1平角=( )度,1周角=( )度,1周角=( )平角=( )直角

5、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小的两位数,商是( ),余数是( )。

6、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两个角都是( )度。

7、线段有( )个端点,经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8、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 )度,这样的角是( )角。

9、△○△○△○△○△

(1)如图,每个△中间有1个○。图中一共有个△,()个○,○的个数比△少( )。

(2)像这样一共摆10个△,那么中间一共要摆()个○

10、奇奇在计算40□2时,先算减法,后算乘法,结果得数是72。那么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 )。

11、在互相平行的直线中间,画几条与两条直线都垂直的线段,他们的长度( )。

12、如右图1,共有( )个角。

如右图2,共有( )条线段。

如右图2,共有( )个三角形。

二、我是包公我怕谁。(110=10分)

1、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 )

2、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

3、如果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 )

4、用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度的角就变成了300度的角。 ( )

5、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 ( )

6、小超画了一条4厘米长的.直线。 ( )

7、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一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 ( )

10、被除数的末尾没有零,商的末尾一定没有零。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填在括号里)(28=16分)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 )。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 )。

A、(750-25)(20+13) B、(20+13)(750-25)C、750-2520+13

3、除数是两数的除法,余数最大是( ) ①99 ②98 ③100

4、把除数54看作50来试商,商( )

A可能偏大B可能偏小 C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5、90030的商的末尾有( )个0。A、0 B、1 C、2

6、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一边,每隔2米放了一盆花,一共要放16盆花。正确的放法是()。 ①两端都放 ②只放一端③两端都不放

7、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一边,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一共要插10面彩旗。正确的插法是()。 ①两端都插 ②只插一端③两端都不插

8、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两边,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如果每边的两端都要插,一共需要( )面彩旗。①22 ②20 ③11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1、口算题。(15=5分)

4816= 3606= 514= 48084= 46023=

3204= 45090= 75025= 80082= 254=

2、竖式计算并验算。(24=8分)

27234= 35058= 79326= 61063=

3、脱式计算。(24=8分)

11602928 2507-7628 2760(924) 4632-586

4、文字游戏。(24=8分)

(1)83与19的差乘27,积是多少? (2)里面有多少个24?

(3)一个数的15倍是225,这个数的40 (4)86与59的差去除2835,

倍是多少? 商是多少?

五、动手操作题。(2分6=12分)

1、量出下面各个角的度数。

2、用三角板画15、105的角。(请留下作图痕迹)

3、过A点作直线B的垂线,作直线C的平行线。

4、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两个角分别为65、88,并标上角的度数。

5、从A点铺一条路到河边,怎样铺可以使路线最短?请你把最短的路线画出来。

6、如下图,已知2=46,求1、3、4的度数。

六、走进生活。(4分4+5分=21分)

1、小马虎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可就是粗心大意,经常在做作业时犯看错题目的错误。这不,在做除法题时,又把除数65看成了56,结果得到商是13还余52。你知道正确的商是多少吗?

2、电脑公司要420台电脑,已经装20台,剩下的每天装配25台,还要几天才能装完?

3、在一条路的一边每隔40米有一棵树,首尾都栽共有121棵树。在同样长的公路上准备栽51棵树,每相邻两棵树的距离是多少?

4、一个老人以不变的速度在公路上散步,他从第1根电线杆走到到第12根电线杆用了22分。如果这个老人走了36分,那么,他应该走到第几根电线杆?(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相等。)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测试 篇9

一、“神机妙算”我细心!(25%)

1、口算5%

1074= 2703= 1300= 324= 8070= 245= 720÷8= 380÷52= 380÷1920=

52256≈ 37429≈ 49901≈ 39404≈

2、用竖式计算8%

12471= 20615= 46060=  5437÷6=

3、脱式计算12%

2734―514 (1280+176)÷7 (58+86)60

二、“知识检阅”我认真。(7%)

1.两组对边分别( )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且( ),对角(   )。

2.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 )和( ),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 )。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 )。

4、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   )。

5、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 )、( )、( )、(   )。

三、“是非判断” 我分析。(5%)

1.平行四边形的底上只有一条高。 ( )

2.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稳定性。 ( )

3、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 )

4、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一定相交。( )

5、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 )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 )。①腰 ②垂线 ③高 ④上底

2、两条直线相交, 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余的三个角都是( )①锐角 ②直角 ③钝角 ④平角

3、等腰梯形的( )相等。

①两腰 ②对边 ③上底和下底 ④腰和高

四年级上册口算测试题 篇10

【关键词】随文练笔 教材单元主题 教材时效性 教材有效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68-02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运用语言的典范,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是教育学生的良好素材,因而也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一把钥匙,利用语文教材,开展随文练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笔者就刚执教结束的四年级上册来谈谈随文练笔的几点体会。

一、紧随教材的单元主题进行随文练笔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本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设计编排,单元内各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呈现、展示。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均为写景文章,主要选取三个“世界遗产”景点来体现民族自豪感和培养自觉保护文化、自然等遗产的意识。笔者先是着眼于“写人文景观”,然后各有侧重进行随文练笔。学习《长城》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方法,练笔描写了具有百年历史的兰州中山铁桥;学习《颐和园》根据游览顺序、移步换景进行练笔,写了兰州著名景点黄河风情线;学习《秦兵马俑》描述与想象相结合的写法,描绘了五泉山。中山铁桥、黄河风情线、五泉山等都是兰州有名的人文景观,大家耳熟目详,有话可说,掌握了方法,自然也就对这些风景名胜如何呈现心中有数,笔下不滞了。同为写景的第一单元《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四篇文章是自然景观,随文练笔主要学习仔细观察大自然的神奇,描述自然景观的雄奇瑰丽。同学们有写黄河的穿城而过,有写夏天雷雨天空的变化,有写沙尘的狂虐;第三单元的童话类随文练笔着眼于根据事物的特性进行想象;第六单元叙事类的随文练笔要侧重主题深化;第七单元的写人类随文练笔注重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第八单元科普说明类的随文练笔则是了解科技,展望未来。紧紧围绕单元主题随文练笔,使得学生对一个主题进行多侧面、多方位地思考练习,形成体系,从而可以开发和重组,以致得心应手。

二、抓住教材的时效性进行随文练笔

课堂上学生对文本材料产生共鸣,心有所动,不吐不快时让其提笔倾诉,学生自然也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由“心动” 而 “笔动”,学生就有物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如学习《乌塔》一课,学生读到乌塔为独自游历欧洲所做的准备时,与之相比,年龄相仿的自己除了佩服,还有自我反省,包括社会环境、父母教育、成长经历。笔者布置了这两项练笔《我与乌塔比童年》《读了〈乌塔〉,我想到了…》,学生任选一项。《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开头一段“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不仅衬托出环境的安静,“阳光”“美丽”“甜丝丝”等词也预示着事情有着好的转机,可见恰当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还能暗示事情的发展。学生认识到了这一点,随文练笔就此出发,有的续写这篇课文——小钱康复后去感谢台湾青年,遇到暴雨天气,得知青年出了事故急需输血,毅然回报青年。其中的暴雨天气描述得心惊肉跳,给人一种不祥之感。还有的学生写了自己考试后看到的窗外风景来表达欣喜或沮丧的情绪。《猫》一文学习后学生掌握了用明贬暗褒的反语来表现自己的喜爱之情,随之运用这种方法写出了所喜爱动物的特点。

三、抓住教材的有效点进行随文练笔

整合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进行随文练笔。一篇课文可以进行小练笔的点很多,围绕单元主题,选取最有价值的点来练笔,或仿写,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作者对叶老先生家爬山虎的描写是借景抒情,表达作者对叶老先生由衷敬佩之情。学生借用一些典型景物来反映人物品质,表达内心情感:深夜书房的灯光反映爸爸的钻研,门外些微的脚步声牵动着痴呆爷爷对儿子的守候,一双双鞋垫寄托了农村奶奶对儿孙辈的惦念。或补白:《巨人花园》中小男孩的眼神信息,《卡罗纳》中“我”面对卡罗纳时的心理活动或举动,《去年的树》那棵树被砍伐时惦念朋友之约的焦急和伤心。或拓展:《呼风唤雨的世纪》介绍自己生活中的科技发展。学习第二单元《蟋蟀的住宅》、《爬山虎的脚》一组课文时学写观察日记。这些随文练笔有时关注于修辞手法,有时关注于内容细节,有时关注于语言风格,有时关注于文章结构,有时关注于知识拓展,有时关注于情感培养…教学中选取最有价值的点是随文练笔得实效的关键。

四、随文练笔要注意质和量

训练的量要适度,不能贪多求全,增加学生负担,引起学生反感,不能蜻蜓点水,草草了之,没有效果。还要注意训练内容的难易度,过难过易,都会造成耗时低效。为了检查这种练笔的适度性和效果,笔者将全班同学分成八组,每组八人,由作文能力较强者担任组长,每周出一期八开大小的《随文练笔园地》,每人可选择本周内自己随文练笔最满意的作品,或完整的一篇,或出彩的片段,或精妙的句式…教师对各组作品评比并展示,肯定练笔的意义,指出努力的方向,使同学们对自己随文练笔的质和量心中有数,同时教师也对全班随文练笔情况有清楚地了解和掌握,以期下一步的训练有的放矢。

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将语文教材的四大功能——凭借功能、示范功能、教育功能、发展功能充分利用,能适时适度地做好随文练笔,使阅读与写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阅读的深入,也有利于写作的浸润,使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难点和重点得到有效解决,这也是笔者作为语文教师今后继续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蒋熙玲. 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初探[J].文学教育,2013,(09):100-1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参加社会保险操作流程下一篇:石料买卖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