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3文化第八课(共7篇)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第1课时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1.特点:当代文化生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2.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可喜的变化。
(1)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2)表现:①它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②它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它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④它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2.令人忧虑的现象。
(1)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2)表现:①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②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③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
3.对策
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在政策鼓励下,我国旅游文化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但一些地方在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中暴露出诸多“怪象”。怪象一:为吸引眼球,争打“低俗牌”。怪象二:向历史“套近乎”,给本地“争名人”。怪象三:“人造景”贪大求洋,“真遗产”遭受冷落。当前旅游文化产业中出现的诸多“怪象”,表现上是在“争文化”,实质上是在“争形象”“争利益”“争政绩”,反映出盲目发展地方经济、提升地方形象的躁动心态,背后折射的是一种畸形的政绩观和发展观。
你认为旅游文化产业中出现诸多“怪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政府监管不力等。
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人们的文化需求的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2.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1)内涵: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特点: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多风格、多类型、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国发展多风格、多类型文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1.近年来,平面媒体、电视直播、网站新闻,早已是奥运报道的传统形式,网站视频,甚至微博都已经是一种常态,因为3D、二维码、微信等新技术已加入到奥运转播的大家庭。形式和介质的多样化,使得奥运会传播的已不只是体育比赛,还包括旅游、文化、历史、地理等,让人如身临其境、触手可及。这表明()A.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生产批量化、规模化、产业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 C.大众传媒的发展使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 D.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解析:电视、网站、手机、微信等属于大众传媒,故C项符合要求;A、B、D三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C
2.电视连续剧《潜伏》以主人公的信仰为主线,将爱情、信仰、情节、明星等影视审美元素成功地糅合在一起,被观众称为“无法按快进键”的电视剧。这启示我们发展大众文化()A.必须设法满足大众的各种需要
B.要尊重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和多方面的特点 C.必须以商业化、娱乐化为准则
D.就是发展流行的、时尚的、通俗的文化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解析:A项“各种需要”错误;C项“商业化为准则”错误;D项“就是”说法绝对化。答案:B
3.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这说明我国文化市场要()A.严格规范,整齐划一 B.言论自由,顺其自然 C.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全面开放,海纳百川
解析:由于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因此我们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故C项符合题意;A项“整齐划一”违背了多元化的方针;B项“顺其自然”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C
4.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我国民间美食作为窗口,将美食和历史巧妙地掺绊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历史的醇厚,展现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在对着屏幕咽口水的同时,不难发现,除了烹饪好的美味摆在面前之外,影片中更多的是介绍劳动者如何对食材进行采掘、加工、制作。自开播后,该片就力压众多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成为同时段全国收视冠军。由此可见()①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②文化创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③弘扬主流文化就会引起观众的共鸣 ④文化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③说法不科学;④说法错误。故B项入选。答案:B
5.“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绝技,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启示我们()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摒弃传统、标新立异 ②要发展多类型、多风格的文化满足人民的需求 ③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开门办春晚,只要有能力,有绝技,谁都可以,说明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要发展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以满足人民的多种需求,②③正确;①“摒弃传统”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指导思想应该是一元化,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答案:C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易中天因讲《品三国》而被戏称为“学术超男”,不过他不认同,他说:“其实我讲的是萝卜史学,所谓萝卜:一是草根的;二是很健康的,有益身体的;三是它可以生吃,素吃,荤吃,老少咸宜。”这留给我们的思考是()A.要发展传统文化 B.要发展经典文化 C.要发展大众文化 D.要发展萝卜史学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材料,材料的主旨是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符合大众文化的发展,因此选C项。
答案:C
2.部分“风水从业者”通过自我神化包装,以“风水大师”、风水机构为名,借助淘宝网等互联网交易平台高价兜售“灵符”等风水吉祥物,赚取高额利润,一些骗局虽然十分低级,但受骗者数以万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①文化市场的滞后性弊端 ②相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力 ③政府未能弘扬科学,取缔迷信活动④部分群众信仰缺失,寻求精神寄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①与材料无关;③说法不符合事实。答案:D
3.娱乐节目中出现的低俗倾向和其中暴露的一夜成名,窥私等不健康心态,这些令中国的娱乐节目陷入了类似瓶颈的尴尬境地。“听众的耳朵是长眼睛的,低俗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成为主流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国家对文化市场没有必要进行治理 ②国家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③文化生活是个人事情 ④低俗文化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①③说法错误;②④符合题意。故选A项。答案:A
4.在目前的娱乐报道中,流行着“宁可犯错,不可错过”的现象,一些媒体不调查研究、不顾客观事实进行歪曲报道。下列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有()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自由是法定的权利,公众不应该说三道四 ②这是某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 ③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的自发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所导致的 ④传媒人员要增强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②③④是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认识;①说法错误,不能入选。答案:D
5.“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数月前,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主题曲《小苹果》突然在网上蹿红。不少网友称,被这首歌“洗脑”后“唱的停不下来”,戏称其为“神曲”。《小苹果》的蹿红说明()①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发展要面向广大人民,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③受群众喜爱的《小苹果》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④《小苹果》的蹿红,意味着传统的文艺形成的衰落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③④说法均错误。答案:A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启动“四大工程”,一是建设工程,努力创作代表先进文化、适合青少年观赏的优秀的广播影视节目产品;二是净化工程,所有电台、电视台等播出机构和所有电影院等放映机构,把好播放质量关,坚持消除包括广告和节目中的思想、行为、语言、形象等在内的不健康内容;三是防护工程,在引进广播电视节目时,要选择内容健康向上的,艺术质量水平高的,杜绝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品进入我国内地;四是监察工程,加大对整个广播影视播放市场的监管力度,使得各项政策、方针、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全面看待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
答案: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变化,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苏锡常镇二调)西方“像原始人那样生活”的拥趸们认为,由于人类的生物进化速度滞后,导致我们不能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只有像原始人那样生活,才会更健康、更快乐。从哲学角度看,这种观点错在()A.否定世界发展的普遍性、永恒性 B.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C.认为事物可以永远处于量变状态 D.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与多样性
2.(2015·丰台区二模)刻舟求剑的故事已为大家所熟知。《吕氏春秋》这样评价刻舟求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与此寓意相符的是()A.按图索骥,墨守成规
C.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B.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3.(2015·潍坊模拟)下面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
A.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2015·淮安5月信息卷)2014年3月20日,文化部发文要求:“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创造环境,支持企业和个人加强产品研发和内容原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手段创新。”其中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哲学依据是()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D.鼓励和宽容可以为创新和失败提供精神动力
5.(2015·山西第四次四校联考)2014年3月8日,马航一架飞往北京的客机MH370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马航飞机失联后,多个国家积极参与联合搜救。目前已经确定马航MH370坠毁于南印度洋,但由于海水深度、天气状况、海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尽管使用了拖曳声波定位仪和“蓝鳍金枪鱼”自动水下航行器,但搜救工作仍然在艰难中进行。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搜救工作能早日成功,给失联乘客亲属一个合理答复。材料表明()①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社会实践水平的制约 ③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不断显现和改变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③④
6.(2015·合肥二检)下列诗句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一哲理的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历尽天华成此境,人间万事出艰辛
7.(2015·中山模拟)习近平同志说:“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牢记‘蠹[d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下列诗句与“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8.“四风”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恶疾陋习,尽管有多起案例被曝光和查处,但并不代表“四风”问题得到了根治,根治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这蕴含的哲理主要是()A.要做好量的准备为质变创造条件 B.事物经过一定的量变就能实现质变 C.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D.质变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9.2014年6月18日,中国互联网应用创新年会指出,要抓住产业互联网机遇,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把互联网创新与行业信息化推进结合起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这体现了()①物质决定意识,二者不可分 ②办事情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思维是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事物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10.(2015·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第二次联考)《庄子·天下篇》引用过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含义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去它的一半,千秋万代也截不完。这句话()①看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蕴涵了物质无限可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道理 ③违背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未看到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11.(2015·南通三调)右边漫画《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12.(2015·江苏4月第三次大联考)随着技术的发展,做公益变得越简单,点一点鼠标、在手机上动一动手指,就能把钱捐到自己信任的公益基金里去;发条微信朋友圈,就能唤一帮朋友搞捐赠活动。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种乐于做身边的“微公益”的启示是()①公益,是公众的福祉和利益 ②公益,是一种水滴石穿的力量 ③“微公益”重塑陌生人之间的“有温度的社会” ④“微公益”可以对公益行动产生质的改变和飞跃
A.①② C.①③
二、非选择题
13.(2015·宜昌五月模拟)近10余年来,在市场旺盛需求及各国政府扶持下,太阳能光伏产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从2011年起,光伏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竞争加剧,价格暴跌,全行业呈现亏损局面,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的标杆——无锡尚德宣布破产,太阳能的发展未来遭遇质疑。2013年年初,我国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表明了对太阳能产业的坚定支持。人们相信,渡过了当前的困难期,我国光伏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在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问题上的立场。
14.(2015·凉山州二诊)1982年1月1日,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当年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高潮,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
B.②③ D.②④ 入稳定快速增长。1997年至2003年,农户收入持续徘徊,农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三农,到2014年,中央连续发布了11个一号文件,始终围绕着“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繁荣稳定”展开。同时根据经济形势和农业状况的变化,具体政策措施也在不断变化,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有新论述、新思路、新举措,具体政策侧重点不同。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的发展历程。
答 案
1.选A 本题考查发展的普遍性,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把握。认为现在的人要像原始人那样生活,这是对发展普遍性的否定,答案为A;B、C、D与题目中心无关。
2.选C 本题考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材料旨在表明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案为C;A体现的是未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未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B是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的形而上学的观点;D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3.选C 本题考查对漫画信息的解读。两幅漫画均表明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案为C;A、B、D与漫画主旨不符。
4.选B 本题考查事物发展的前途,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之所以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原因在于发展的前途虽然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答案为B;A、C、D与题目指向不符。
5.选C 多种因素影响对马航的定位,这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①当选;在困难中,相信通过努力能够给失联家属合理答复,这表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当选,答案为C;实践决定认识,②错误;③属夸大认识作用的唯意志论的错误观点。
6.选D 本题是对教材知识理解程度的直接考查。答案为D;A、B、C蕴含的均是发展的观点,与题目要求不符。
7.选C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材料旨在强调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答案为C;A强调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B突出的是运动的重要性,D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以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选A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材料旨在表明需要长期努力才能根治“四风”问题,这体现了量变对质变的重要性,答案为A;只有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B错误;C与材料中心不符;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D排除。9.选C 强调要抓住机遇,表明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②当选;把互联网创新与行业信息化推进结合起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表明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④当选,答案为C;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①错误;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并不意味着思维一定正确,③错误。
10.选D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是对材料信息准确解读的考查。截不完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无止境,但千秋万代也截不完,则是无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一道理,答案为D;①③与题目中心无关。
11.选B 本题考查对漫画信息的解读,考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对的方向,这是承认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不怕路远即强调量的积累,答案为B;②表述不科学,③与漫画主旨不符。
12.选D 本题考查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基本的解题技巧。“微公益”是量的积累,公益事业的发展是质变,答案为D,①③不符合“辩证法角度”这一限定。
13.解析:本题要求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在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问题上的立场。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明确发展的观点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知识点;其次,要带着这些知识点去阅读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到答题的突破口。
答案: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光伏产业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光伏产业的发展也要经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③我国政府既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坚定支持其发展,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
14.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一是明确发展观点的内容,二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变化表明发展具有普遍性;问题与成绩的出现表明事物发展的途径;一号文件不断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表明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三农”的改观表明发展的实质。据此即可组织答案。
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的民族概况
⑴民族构成: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有 56 个民族,总称是中华民族。
⑵历史认同: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⑶政治认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⑷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⑸新型关系: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⑴民族平等原则: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⑵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⑶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公民的要求
⑴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⑴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
①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②前提: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③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④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⑤核心内容: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⑵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㈡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我国的宗教概况
⑴宗教派别:我国的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五大宗教。
⑵宗教传统:我国各宗教都有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传统。
⑶宗教交流:我国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国际宗教间的交往与合作。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⑴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国家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成为个人的私事。
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这里的“正常”,其实就是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
③宗教不能干预国家行政、教育、司法等。
⑵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⑶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
⑷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3.弘扬科学精神
⑴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一)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含义: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出土地点:商的殷墟
概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意义:是的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同时也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风俗等情况)金文(铭文、钟鼎文)
含义:商朝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 概况:金文比甲骨文规范 代表:西周时的毛公鼎(500多字)
意义:是研究商、周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也有重要价值。大篆
第八课
中国文化的勃兴
(一)导学案
编写人:茶店中学 岳斌
【学习目标】
1、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2、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
3、知道扁鹊的成就
4、了解屈原和编钟 【重难点预见】
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难点:甲骨文的字形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一、【小组预习】
1、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时候开始。
金文: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或()。金文比甲骨文规范。大篆:
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叫做()。竹帛书:
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或()上书写,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2、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天文: 古书记载,夏朝的某一天发生了日食,天昏地暗。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的验证,都很可靠。
历法:(1)夏历:相传四千年前的夏朝,就有了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据说来源于夏朝。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2)24节气: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中()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医学: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3、屈原和“钟鼓之乐”
屈原:屈原生活在楚国,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
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份惊喜!
相信自己,你们是最棒的!
钟鼓之乐:春秋战国盛行的“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最为珍贵。
二、【合作探究】
1、文字演变:()→()→()→()。P42页 动脑筋
2、P43页 动脑筋
3、神医扁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4、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他为什么受人爱戴?
三、【达标检测】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下列哪个时期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D.东周 2.竹书和帛书出现于()
A.商朝
B.商周时期
C.西周晚期 D.战国时期 3.我国历史上最早记录的日食发生在()
A.夏朝
B.西周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4.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个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D.东周 5.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
B.定出一年中的24个节气
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6.春秋战国的名医是()A 华佗 B 张仲景 C 扁鹊 D 孙思邈
【课后小结】
1、这节课你主要的收获是什么?
2、感恩的心:今天我帮助了()。()帮助了我。我想对她/他说声()
3、你还有什么困惑?
(2)请你就如何将古龙而深厚的宣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挥光大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⑵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只要答出“保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即指导思想”、“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五个方面中的三个方面即可给满分。其它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8、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句流传至今几千年,影响了几十代中国人。为了纪念他,形成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点雄黄、对诗歌等风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屈原一身正气,宁折不阿,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过端午节应着重对民族精神的弘扬,然而,现在除了吃粽子,其他的风俗已被风蚀殆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lO分)
(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2分)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类似端午节这样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涵着的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3分)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的包容性。“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能够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
(4)我们年轻一代,应该肩负起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化、分化的图谋。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将三个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的理由。(9分)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塑造人生。(3分)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将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有利于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3分)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有利于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简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文化对一定的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2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28、近来,重新诵读“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经典的活动在全国掀起高潮,全国已有近千万的儿童加入其中,有的地方还准备将“四书五经”等篇目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对此,有人表示赞赏,有人认为这是开历史的倒车。
请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开展学生诵读“四书五经”活动的看法。(9分)
(1)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粹,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四书五经”等中华传统名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
要继承和发扬。(3分)
(2)传统文化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有其局限性,我们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清其精华和糟粕,不可全盘吸收。(2分)
(3)发展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用科学的观点发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合理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还要博采众长,广泛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4分)
2文化与综合国力
★
3、材料一:20世纪中叶,面对超级大国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我国在技术基础薄弱而又得不到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相继制造出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材料二: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我国成为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1)谈谈你对文化与综合国力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2)结合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谈谈材料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14分)
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6分)
②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不断开发我们的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我国文化资源,不断提升我国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8分)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9分)
(2)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6分)
[答案](1)①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②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每个要点3分)
(2)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5分)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提高江苏文化消费水平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提高江苏文化消费水平对江苏社会发展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有利于促进江苏科技、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文化生产力水平。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促进江苏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④文化塑造人生。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
简要从文化的作用说明世界各国要高度重视增强在国际交往中的文化的重要性。
(1)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文化在国家间综合国力对比中的分量越来越突出,当今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文化的竞争。(4分)
(2)文化与经济、政治: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在时代发展中,相互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4分)
(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努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1分)
综合探究 聚焦文化竞争力
3文化竞争力
⑴含义: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⑵表现:文化创新能力、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高素质人才
⑶重要性:①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文化是发展中国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
●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⑴从物质生活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收入,改善了人们的消费结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⑵从精神生活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精神产品,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提升文化竞争力?
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⑵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
⑶转变政府职能
⑷以数字化、信息化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⑸“人才兴文”战略
⑹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
4学习型社会的内涵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1)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
(2)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3)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学习。
●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1)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1)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①一方面人类知识的总量激增,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爆炸”使人们不能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②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学习方式的改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手段。
●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1.社会: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2.个人: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的建立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展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5文华多样性
材料二:我国著名人文学家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怎样理解和对待文化的多样性.(1)①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今天,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4分)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4分)
(2)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4分)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11、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多样性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体现了什么道理?
①这说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② “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因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在一具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这一段可回答为什么要做到“各美其美”?)③“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这一段可回答怎么样做到“美人之美”?)④“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确良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4、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于2009年8月18日至8月26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据了解,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以“吉祥草原,祝福亚洲”为主题,目的是向世界展示出全新的、整体的亚洲文化形象,为亚洲各国的不同艺术形式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并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有人认为,文化唯有交流才能创新,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答:(1)这个说法是片面的。(2分)
(2)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因此,文化要创新就必须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4分)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而且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时必须注意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土壤.(3分)
(3)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分)
(4)文化要创新,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3分);
(5)文化创新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联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4分)
各国为什么应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8分)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各国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取长补短”。
(3)各国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承认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只有这样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所以,各国应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8分)
3、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像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设计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奥运会会徽。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将向世界各国来宾展现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让他们切身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文化。
(1)各国在举办奥运会时,为什么设计具有本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奥运会会徽?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尊重发展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这是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体现。(6分)
2)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教材分析】
第一目: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围绕着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作用、地位和特点讲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第二目:一方水土,一方文化。通过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讲述形成这些不同特征的原因以及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目: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通过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分析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特点及其作用。说明中华文化的作用。
【学情分析】中华文化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问题,但是他们对此却很少做一些深层次的思考。从深层次上讲,本课涉及区域文化关系、民族关系以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所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理性思考和辨析能力,最终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识记: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2)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能力目标】
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在文化心理、文化传统和思想情感上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活动过程
一首意境优美的青花瓷,让我们再次欣赏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已经悠悠度过了5000多年的岁月,而在这五千多年中,我们的中华文化也犹如一条灿烂的长河始终奔腾不息……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文化的这一特点的话,可以说我们的文化是——源远流长(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如果从时间上来说我们的中华文化是源远流长,那么我们再从内容上看,我们的中华文化有丰富多彩,绚烂多姿。所以,如果我们想再用另一个词概括中华文化的这一特点的话,那就是——博大精深。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走进生活:
(教师讲述)首先让我们走进生活:给大家介绍一位外国朋友——汤姆,他是我的美国网友。我们俩经常在网上聊有关美国和中国的风土人情。过两天他将来到中国旅游。在来之前,想让我再次详细地给他介绍一下中国,并且为他的旅程提些建议。今天,我想让大家和我一起出谋划策,给汤姆提更多、更好的建议。让他的中国之行更加充实、更加完美!
下面,先让汤姆给大家做一段自我介绍:
幻灯片:Hello, I am Tom.I am from the USA.大家好,我是TOM.我来自美国.I like China very much, especially its culture.我非常喜欢中国,尤其喜欢中国文化.Several days later, I am going to China.Can you tell me how I can make this trip worthwhile and fruitful.几天后我要去中国,你能告诉我怎样使得这次旅行丰富多采吗? Before going there, I have learned that China has a very long and brilliant history.So from what aspects can I learn about China?去之前,我了解到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应该从哪几方面了解中国呢? 在汤姆的介绍里,大家看到,他对中国的什么非常感兴趣?——文化
教学互动,合作探究
1.汤姆的第一站将来到山东,你建议他去哪些地方旅游?为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从地域上来说,我们山东属于什么文化?——齐鲁文化。我们山东的风景名胜很多,但是我们可以把它浓缩为三个简单的词,这几个词足以体现我们齐鲁文化的特色。——一山(泰山),一水(黄河),一圣人(孔子)(边说边展示图片)
从意境上说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厚重、大气、豪迈、热情、粗犷(幻灯片)
2.除了山东之外,汤姆还想去别的地方看看,你建议他去哪里?为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同学们列举了很多地方。有人说道有苏州园林,那大家知道,从地域上来说,它属于什么文化吗?——吴越文化。
我刚好也制作了个有关吴越文化的短片,想传给汤姆看看,那么先让我们一睹为快吧。(视频播放短片)
吴越文化从已经上有带给我们另一种感受:温婉、清秀、恬静、阴柔、精细(幻灯片)从通过比较说明: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幻灯片)
(一)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1.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思考:
(1)教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学生回答、总结:由于受到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2.形成原因: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2)大家能说说我们不同区域的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里可提示,如我们齐鲁文化中,有没有吴越文化的特色?)
3.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总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第一个表现:区域性
教学互动,合作探究
汤姆还想借这次旅行,学习一些中华文化,回去好向自己的朋友介绍和展示一下。
4.汤姆还想学习一些中华文化,你建议他学那些?为什么? 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总结:
大家刚才给汤姆提了很多建议,如学习书法、国画、京剧等等。那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艺术在国外有吗?——没有。这就说明我们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也就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第二个表现。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幻灯片)
(一)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二)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大家刚才提到的书法、国画、京剧等都可以归为文学艺术这一类,而文学艺术是中华文化独特性的第一个表现。分析、总结文学艺术的特点、作用和地位。1.文学艺术
(1)特点:(让学生分析再总结)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风格独特、鲜明。教师:前不久,我们刚刚度过了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我想,大家在八月十五的晚上,都会不由自主地抬头望望月亮吧?看着月亮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起过与它有关的诗词歌赋?(出现图片)大家现场能说上几句吗?
展示诗词句(略)(可朗读其中几段)而我想起了这样一首诗:余光中——乡愁
我是从外地来济南工作的,从上大学开始,就没有在家过过中秋节,每当中秋团圆时,我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这首诗,(富有深情地读诗),我想不光是我,当每一个远离故乡的人读到这首诗时,可能都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这说明诗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感,而其它的很多文学艺术也是如此,说明文学艺术——
(2)作用:反映精神生活,展示精神世界。(3)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教师:我们国家一直被称为文明古国,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被称为文明古国?除了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之外,还有什么表现吗?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科学技术
教师:(1)大家能举例说明我国古代都有哪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学生回答略)
(2)如果没有了这些先进的技术,我们还能不能被称为文明古国?大家都不敢肯定,说明 2.科学技术
(1)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师:而科学技术是我们中华文化独特性的第二个表现。那么,为什么说我们的科学技术具有独特性呢?它独特在那里?下面就让我们一都江堰水利工程为例,看看它体现了我们科学技术的什么特点: 幻灯片展示,分析、总结:(2)特点:实用性和整体性。
(3)意义: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教师:刚才大家在建议汤姆去旅游的地方时,有人建议他去云南、新疆。在这些地方的文化不仅有独特性和明显的区域性,还有一个特征,大家能说说是什么吗?这也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第三个表现——民族性(同学们可以答上来)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幻灯片)
(一)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二)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民族性)
新疆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有13个世居民族,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维吾尔族。除此之外还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其他少数民族。
教师:那么你们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吗?我很乐意给大家介绍。
就以维吾尔族为例,这个民族已形成了上千年,在这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学的体裁、内容都十分丰富,如流传至今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等。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丰富多彩。流传极广的“阿凡提的故事”,至今为人们喜闻乐见。古代维吾尔族史诗——《十二木卡姆》,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文学艺术、戏剧、舞蹈于一身,2006年5月20日,十二木卡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成功发射升空的“嫦娥一号”搭载了31首歌曲,《十二木卡姆》选曲名列其中。
维尔吾族能歌善舞。明快活泼、深情优美,步伐轻快灵巧;饮食文化:抓饭、拌面、揪片子、大盘鸡、馕,巴达木、葡萄干、杏干、沙枣、甜瓜、哈密瓜、伽师瓜…..手工艺品:维吾尔小花帽、造型独特富伊斯兰风格的铜器、精美锋利的维吾尔小刀、珠光宝气的首饰、质优柔软的皮毛、上好的织锦地毯……
当然,我们的新疆其他少数民族,也有自己优秀的文化。比如柯尔克孜族的唱片英雄史诗《玛纳斯》,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乌孜别克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除了新疆的少数民族外,我们还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他们也都有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幻灯片)
利用歌词分析民族性的表现: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体现地位)一想到花,大家能想到什么?美丽、绚烂、鲜艳。那用花来形容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说明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也都像花一样美丽、我们的文化也都像花一样优秀!也就是说,我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停顿一下,让学生说),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的——骄傲(停顿一下,让学生说),我们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也都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中华民族之骄傲!失去了哪一个民族的文化,我们的中华文化都不会像今天这样等富多彩,异彩纷呈。
五十六组兄弟姐妹是一家:(说明关系)我们虽然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的特性,但是我么却能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不断地交融、促进,发展文化,并共同构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说明我们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用我们第二单元将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来说就是)共性和个性、整体和部分(要解释)。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说明意义)反映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离不开民族文化,同时民族文化也不能离开中华文化。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民族性)1.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 2.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共性和个性,整体和部分(解释)3.多民族文化的意义: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过度:我们刚才说过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大家知道,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几个文明古国?——三个。他们和中国有什么不同吗?对,他们的文化因为种种原因都消失了或者中断了。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只有我们化文化能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我们刚才又看到了我们的文化丰富多彩,(幻灯片)我们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但同时却又能和谐相处,彼此交流、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那么大家有没有又想过,我们的文化为什么能在存在差异的前提下,相互吸收,彼此促进,共同繁荣?也就是说,我们的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博大精深? 教学互动、合作探究5:
你能给汤姆解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吗?(这也是汤姆曾经问过我的问题)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幻灯片)1内涵:
(1)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2)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作用:
(1)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2)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教师:正是这种包容性,使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也正是这种包容性,使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又像一条纽带一样,连起了我们中华儿女的心。就像前不久刚刚度过的中秋节,它不仅是我们大陆人民的节日,同时也是海峡两岸同胞的节日,更是我们全球中华儿女的节日!民族节日使我们的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我相信,去年的汶川地震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那段时间我也经上看电视,每看一次,我就震撼一次、感动一次,我被一种精神所感动着,震撼着。我相信,在坐的每一个人都跟我有着同样的感受,那就是一种我们中华民族的无私、博爱、奉献的精神!而在去年的奥运会上我们又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团结、友好、拼搏、顽强的精神!那么这些精神从那里来?就是从我们灿烂的文化中来,就是从我们的中华文化中提炼、凝聚出来的!所以我们说:(幻灯片)
三、中华文化的作用(幻灯片)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知识梳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表现:区域性、独特性、民族性
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
三、中华文化的作用
回归生活,判断运用
中华民族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地将世界的目光吸住。她那灿烂的成就,对推动人类文明的起步,作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美国汉学家德克—卜德说:中国文化西传的结果,甚至“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说:在中世纪时代中国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都遥遥领先于西方,中国的科技常常为欧洲人望尘莫及。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高度称赞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据说日本企业成功靠的是《论语》加算盘。新加坡的繁荣得益于重视儒学教育,那里的中小学普遍设有儒学课,讲授“四书、五经”。
问题思考:
据材料回答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体现在什么方面?
【政治必修3文化第八课】推荐阅读: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八课05-25
思想政治必修三第八课06-22
必修3政治体味文化07-10
高中政治 第一课 第一框 体味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2-11
必修二政治免费10-05
必修一政治复习12-13
必修三政治答题模式09-14
高一政治必修二试卷09-14
高三政治必修一试题12-04
政治必修4期末试题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