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实践报告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土资源管理实践报告(精选8篇)

国土资源管理实践报告 篇1

201020911102高艳

土地资源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土地资源具有两重性,它既是自然物质资源,又是社会关系的客体。所以,土地资源管理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第一,数量特征:各种土地资源的总量大;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人地矛盾突出。第二,质量特征:从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的光、热、水、土自然要素组合十分不平衡。第三,区域分布特征:土地资源区域分布极其不平衡;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区域差异大。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第一,土地资源退化问题突出:水土流失严重;草地退化、土壤沙化和盐碱化面积逐年增加;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土地污染加剧。第二,非农建设用地扩大,农地数量缩小。第三,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粗放利用状况普遍。第四,土地资源的数量状况不清。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措施。土地利用规划是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依据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组织。

土地利用规划按性质划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

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用地规划区域内和时段内,政府从长远利益出发,按照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全部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出的总体安排和部署。

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总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其丰富,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的基本需求;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就其自然观而言,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生产性(保持和加强土地的生产和服务功能);(2)稳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3)保护性(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

(4)经济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5)社会可接受性(具有社会承受力)。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从内容上讲,可以分为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及土地复垦。

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共同特点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挖掘土地的固有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

土地利用空间与利用深度,充分发挥土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它们的区别是其侧重点不同。土地开发主要侧重于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还包括对业已利用的土地追加投资和劳动,集约利用;土地复垦侧重于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而被破坏的土地采取治理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的状态;土地整理则针对土地利用不合理、不充分甚 至混乱等现象进行利用状况治理同时涉及权属状况的治理和调整,进而达到土地资源合理、充分和有序利用的目标,它是一项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进行全面调整的综合措施。

土地开发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手段,扩大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提高土地利用深度,以满足对土地不断增加的需求。土地开发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的土地开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土地利用范围的扩大,即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如把尚未利用的荒山、荒滩、海涂等转化为可以利用的土地;另一方面是指土地利用深度的开发,如把现已利用但利用尚不充分、生产效益低下的土地以及与城市基础设施不配套的老城区等加以改造提高,使其利用充分,效益提高。狭义的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与经营的活动。

土地开发类型包括以下几种:宜农荒地的开发、沿海滩涂的开发、农业低利用率土地开发、闲散地开发、城市新区的开发以及城市土地的再开发。

土地资源法律管理就是国家在土地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对法的调整机制的运用,亦即国家通过法律手段来调整以土地为客体的各种社会关系。这些被用来调整以土地为客体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土地资源法律。土地资源法律管理包括制定土地法律、法规及其他管理制度,依法严格实施土地管理法律,并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具体案件,即土地管理法律的“立法”、“执法”、“司法”过程。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土地法制手段调整土地关系,创造并保持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社会环境条件。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第八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九条 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第十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第十一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机关,由国务院确定。

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国土资源管理实践报告 篇2

调查目的:剖析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

调查对象:主要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专家、企业代表、教师以及正在高校学习的学生等。

二、调查方式、调查时间及调查内容

调查方式:主要采取的是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让五类调查对象参与其中,并向他们各发出40份,共200份。发出200份,收回200份,有效率100%。

调查时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

调查内容:问卷共设计了15个问题,主要涉及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了解情况、师资及其授课情况、学生的实践情况以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

1.您是否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有所了解。78%有所了解,22%不是很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熟知。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在讲授实践教学课程的过程中是否能使学生参与其中。51%的教师能够经常使学生参与其中,偶尔使学生参与其中的也达到45%,只有4%没能让学生参与其中。说明教师更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以及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比较注重哪一方面。52%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重视理论知识和案例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占41%,理论知识的授课只占4%。说明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以传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和案例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授课。

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师资情况。52%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41%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7%只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说明教师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以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

5.高校是否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校内外的实训(实习)基地。高校偶尔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基地占59%,经常会提供的占32%,9%从不为学生提供。高校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的机会很少,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6.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实习单位对他们的态度。45%的实习单位对学生的态度是流于形式、没有给予重视,21%可以做到明确实习生的日常管理制度,20%可以为实习生提供培训机会,只有14%会为实习生提供职业规划。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缺乏重视。

7.在实习中,您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的技能有哪些。40%的人认为实习生可以获得职业技能,30%的人认为实习生可以获得岗位责任,8%认为实习生还可以获得创新能力。在大部分人眼中获得职业技能和岗位责任是更为重要的。

8.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45%的人认为是实践机会少,认为学校重视度不高限制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占17%,11%、13%和14%认为实践设备少、模拟次数少、学生的兴趣不高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实践机会少,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9.对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60%的人认为评价体系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实践教学质量,认为无法真实反映的占30%,认为能够全面反映的只占10%。目前的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

10.学生、教师和专家等在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态度。63%的人对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态度是流于形式,32%会很认真,5%的态度是毫不在乎。大多数评价主体对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态度不够重视。

1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39%的人认为企业可以是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认为老师和学生可以作为评价主体的各占19%和22%,7%和13%的人分别认为评价主体可以是政府和专家。评价主体更多地可以由企业,老师和学生参与。

12.高校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最优时间结点。认为评价的时间结点最好是随时进行的占39%,期末进行的占34%,认为在期中和年末进行的各占14%和13%。随时进行评价更能让人们接受。

1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信息是否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56%的人认为信息不能够及时地反馈,44%认为能够及时反馈。说明完善评价反馈系统也有待提高。

1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目标。认为是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深化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各占37%和30%,认为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占16%,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的占10%,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占4%。更多的人认识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重要性。

15.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评价体系目标不明确和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各占26%和23%,评价内容没有针对性占22%,反馈力度不强占18%,过于量化占6%。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体系目标不明确,评价方法单一和评价内容没有针对性。

摘要: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高等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为此,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

娄底资源生态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篇3

历经多年的快速发展后,湖南省娄底市资源瓶颈趋紧,环境污染严重,部分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程度加剧,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等问题日趋显现。

娄底市国土资源局从自身现状出发,不断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新时期积极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着力打造绿色矿业

矿业开发给娄底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过度和无序的开采破坏了当地的地质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隐患。因此,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全面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着力建设绿色矿业。

首先,对矿山环境保护实施源头控管、过程监督、闭坑审验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与矿业秩序整顿、采矿许可证审批(含延续审批)、年检工作融为一体,加强动态检测。其次,逐步完善以矿山企业为主体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投资体制,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政府推动、国土资源及环保等部门监督、矿山企业负责、社会各界参与、全方位治理的环境保护体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含分期验收)为契机,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土地复垦力度,有效地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同时,要不断探索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资源保护、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因地制宜建立生态补偿标准,明确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和使用的监督机制,拓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补偿资金多元化渠道,按照“谁投资,谁治理,谁收益”的原则,建立公司化运行机制。此外,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市场途径,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收存力度,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代价核算制度。如果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超过开采矿产资源的预期收益,采矿权登记发证机关可直接驳回采矿权申请,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娄底市作为地质灾害多发区,每年地质灾害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发展城市,娄底市应不断优化措施,加强对全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首先必须对全市地质环境的现状有充分了解。要充分利用地质勘查队伍的技术优势,对全市地质灾害现状开展系统的调查与建档,把地灾隐患点情况摸清楚,找原因、定措施、早规划。对于一些灾害严重的村庄、居民点,要做好整体搬迁的准备。特别是要继续深入开展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详查,重新确定全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隐患点,逐一落实好监测预警和应急处险措施,为防灾减灾提供基础依据。

在充分了解地质灾害状况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及时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对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严格实行“谁破坏,谁治理”的方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选址、设计、施工等环节提出指导性或指令性建议,防患于未然。

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预测。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以村庄为单位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行政措施并举,综合治理。要按照“量力而行,轻重缓急”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因地灾造成的损失。对地质环境已经遭到破坏的地区,要尽快实施生态修复。

突出资源生态管理

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在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以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逐步推进管理方式转变,实施资源和生态的双重管理,把生态管理放在更加突出、贯穿始终的位置。

坚持规划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娄底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地质地理实际和资源禀赋条件,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以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布局和基础设施布局,使国土规划统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管护。同时,严格开发准入条件,明确国土空间开发鼓励、限制和禁止的方向,实行红线管控,设置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等红线,保障粮食、水资源和生态安全,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大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力度,修复治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坚持节约集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加强节约管理,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在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决策方面,统筹安排保重点,区分轻重缓急,优先保障新型支柱产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继续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抓好划拨用地和园区用地节约用地工作,推进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探索和推广节地型城市建设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

坚持耕地保护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底线。娄底市全面系统地开展耕地保护、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矿山复垦等国土综合治理工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将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同时,抓紧编制娄底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积极申报国家、省级投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认真组织实施现有综合整治项目,通过平整土地、零星地块归并等措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此外,娄底市着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将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面落实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以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作者系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党组书记)

人力资源专业 实习实践报告 篇4

毕业设计(实习)报告

实训项目: 起止时间:2012年2月20日-2012年3月20日

系 别: 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 年级、专业、班级: 09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班 学 号: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老师

2015年3月20日

一、毕业设计(实习)任务简述

在浩丰贵金属佛山分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实习的岗位是面试培训师一职。因为我面试的时候是面试培训师的,所以必须在基层先学习,但我比其他同事多一些培训新人的机会,就是每当有新人加入我们的团队的时候,我就代替经理给他们做职前培训,每一次培训后都要写培训心得和体会,提醒自己的不足。

每天都会根据贵金属行情写分析建议,主要是现货黄金和现货白银,之后再根据我们公司分析师的建议,早会(每日都要开早会、晚会)之后整理好数据,再用飞信发送给客户,然后就对着电脑看着盘,和同事之间分析一下每一个价位,在QQ上及时和客人沟通,还会不定时与之前联系的客人进行回访,经理每日会安排一部人给客户打电话,另一部分的就操盘,给每个人锻炼的机会。夜晚我们基本上都必须在电脑前,因为夜晚的欧美盘比较活跃,我们会用QQ(有时候会语音)和同事讨论,至于夜晚做到什么时候就看自己能撑到多久!

本人为在校学生,这是曾经写作的一篇文章,如果需要代笔(好多个专业都有同学可以写作),请联系微信号,okBeni,或者光临我的淘宝店交易,毕业无忧88,感谢。

浩丰(天津)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天津空港物流开发园区,注册资金5000万元,经济实力雄厚,是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的综合会员之一。主营白银、铂金、钯金等贵金属交易及其咨询服务。

浩丰(天津)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是属于广东浩丰集团的控股公司.广东浩丰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的有限责任公司,专业从事系统集成、GIS/GPS应用系统、监控系统、综合布线、通讯系统、报警系统和消防工程的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公司已取得多项国家和行业的专业资质证书,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专项工程设计甲级、建筑业企业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证、建筑业企业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甲级、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电子工程专业承包贰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广东省建设厅颁发的广东省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维修资格壹级证书、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证书,以及国家保密局颁发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等。

同时广东浩丰集团有限公司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保持着长期的技术合作,在电子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开展了全面而卓有成效的研发项目。以著名高校作为公司的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基地,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公司目前投资项目涵盖股票、期货、现货、外汇等。公司已和国内众多知名投资公司、证劵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私募机构建立了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保证以尖端的科研力量和强大的专家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投资理财服务。专业从事金融投资咨询和个人投资理财咨询。

二、毕业实习中的收获

期货是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就某种特定商品或金融资产按合约内容在特定的场所内进行交易的一种标准化的商品合约。期货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合约,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

对期货有了基本认识之后,我开始在梁总经理的指导下学习看盘面。我的学习首先是从最基础的看实时报价以及期货价格走势图开始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渐渐地可以看明白实时报价的变化了,也可以比较熟练的分析实时的买入,卖出,成交量等等重要的数据。感觉上是低买高卖,但是期货交易则需要对市场干扰因素进行更深层的基础面分析。期货的波动远远高于股市汇市,风险极大。

我发现自己关于期货方面的知识还存在结构上的缺陷。例如,公司里德其他同事可以根据价格走势的变化,即盘面的变化,作出对未来一段时期价格发展的基本判断,看涨或是看跌,从而可以做出交易方向头寸上的判断,做多或者做空,进而获取收益。

关于培训效果提升的讨论一直没有断过,主流观点是培训效果提升的重点不在于课堂,而是在培训后成果转化。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对错是一半对一半。对的部分是很欣慰企业培训负责人终于将关注点转向课堂之外了。错的部分是就绝大部分中国企业,培训效果提升的重点其实是在培训前而非培训后。相对培训结束后获得的成果而已,培训前的需求分析、目标设定和项目设定更关键。

三、专业知识在毕业实习过程中的应用

通过自己的努力调查与总结,在培训时能够正确、恰当的给员工进行知识传授。让他们深刻地牢记:

在市场交易中,可能再没有什么因素比风险控制更为重要了。一个交易者,可以没有一个生产正期望收益的行情判断体系,也可以没有好的交易策略,但绝不可以没有一个基本的风险控制方案。不论在专业上还是心态上。对于整个行业的了解及见解的深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入行之前只是抱着美好的期待,“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正真接手工作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欠缺工作经验和能力。

(一)严谨的工作态度

工作是需要谨慎小心的,必须严谨的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如之前有客户在签完合同离开后才发现自己把房产登记表填错了,而这个时候客户已经离开,虽然可以再通知客户来售楼部,但给自己的工作就添加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给同事留下了做事不踏实的印象。

(二)充满激情的工作

工作是枯燥的,但怎样使得枯燥的工作变得色彩斑斓起来?充满激情的工作,抱着美好的信念开心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发掘新的学习资源与理念,不断积累经验。

(三)不断学习

工作后更加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也利用休息时间借了很多专业书籍,“书中自有黄金屋”,各种书籍的阅读也是厚积薄发力量积累的源泉之一。在专业书籍学习之余重要的还有为人处世的原则,一直以新人自居,但事实证明职场没有新人,只有做得更好才能适应工作节奏的变化。

四、公司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一)行情、交易系统问题

不够稳定的行情系统必定导致员工的工作出现失误。骏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在行情、交易系统上存在的一些漏洞。我认为,骏明投资咨询公司应该购置一些电脑等办公物品,供工作人员使用,应该改进和进一步完善行情、交易系统,以减少因系统问题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二)解决方案

应该考虑聘请专业的系统设置人员来对公司进行系统的升级和完善,学习和了解各种行情系统的优势和缺陷,并且定制出一套适合自身的行情、交易系统。聘请拥有多年期货交易经验的人材协助管理层管理公司业务。

对于整个行业的了解及见解的深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入行之前只是抱着美好的期待,“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正真接手工作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欠缺工作经验和能力。

五、毕业实习体会

三个月的实习工作对我来说是个非常重要是的成长过程,积累了很多知识与经验,在这过程中也突出了很多不足之处,如做事不谨慎,对公司制度的执行度不到位,但总的来说,我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我不妥协不气馁的精神。这些经验丰富了我的职业生涯,也使得我能更加成熟理智的面对接下来的工作挑战。我得到更加宝贵的东西就是经验与自信。我不再害怕社会激励竞争的到来,我将会更加真诚的对待以后的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相信有了这次实习的成功经历,我们会在以后的岗位上走的更稳做得更好。

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老板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六、参考文献

[1]伊 始.突破北纬十七度.广东省出版集团.2011年10月 [2]谢显扬.广东财经.广东财经大学.2009年总第85期 [3]陈少平.广东财经.广东财经大学.2010年总第96期 [4]谭枫凡.[5]刘国涛.广东财经.广东财经大学.2011年总第100期

水资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5

一、水资源基本状况

邹城市多年水资源总量5.34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2.9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5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属于水危机区。同时还存在着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心店—北宿—平阳寺—太平一带的邹西水源地和以唐村为中心的唐村水源地以及最近探明的九龙山水源地;而邹东山丘区虽然地表径流丰富,由于拦蓄工程少,现有工程又年久失修,可利用水资源十分匮乏。

邹西水源地为第四系水,埋深一般在20~30米,年可开采量在0.64亿立方米,现年开采量为0.7亿立方米,目前已形成70多平方公里的超采漏斗区。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该地区有近8万亩的采煤塌陷地,分成许多小块互不相连,由于每块仅蓄积塌陷地单个流域降雨,年际变化大,保证率低,基本上为无源之水,无法满足工业用水需要。虽然我市最大的两条河流泗河、白马河穿越邹西地区,但由于两条河道污染严重,又因缺少拦截导流蓄积工程,大多数径流直接汇入南四湖。

唐村水源地以奥灰水为主,埋深一般超过80米,储量大,水质好,经省水文三队勘探,每日可开采量为25.91万立方米。在上世纪已被确定为邹县电厂水源地,由于城区公共供水水源地锐减和用水量迅速增长等原因,市自来水公司、兖矿集团邹西社区、南屯煤矿等单位也纷纷到唐村水源地凿井取水,再加上当地农业灌溉用水,现日取水量近30万立方米,也处于超采状态。

九龙山水源地地下水储量丰富,为山东省三大地下富水区之一,总储量达17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微山湖的蓄水量,该区没有明显和潜在污染源,地下水处于原始存量状态,但可开采量仍未探明。

邹东山丘区总面积1050.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量730多毫米,年均降水总量7.67亿立方米,形成地表径流2.31亿立方米。截止到目前,邹东共建成小(二)型以上规模水库84座,控制流域面积350.3平方公里,总库容1.6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71亿立方米,占地表径流量的30.7 %。由于东部山丘区地貌地形特点为中间高,四周低,呈“鏊子面”状,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水源变幅均较大,很难用作工业项目的水源地。据测算,每年约有1.6亿立方米的径流挟持着300万吨的土壤流向周边市县区,仅城前镇由戈河出境的径流就有5000万立方米。

受地形地貌及水地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虽然本市降水资源量在地域分布上,具有从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邹东年径流20~25万立方米/年,邹西年径流5~10万立方米/年),但由于东部储水条件劣于西部,地下水资源条件西部较东部有更大的利用优势,而邹东地表径流开发潜力相对较大。

我市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且多系几场大暴雨形成。汛期6~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占年降水量的73.8%。地表水资源也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8%,从而形成春旱、夏涝、晚秋又旱的水情特点,所以本市抗旱防汛任务比较重。从另一个方面又说明邹东拦蓄地表径流的必要性。

二、水资源供需矛盾

现已完建的邹县发电厂三期、里彦电厂扩建工程因在我市没有合适的水源,而不得不跨区域到微山县、兖州市取水,两企业日取水量在8万立方米。国宏化工一期50万吨甲醇项目、邹城市热电厂项目及邹县电厂四期项目日需水量在16万立方米。按西苇水库除险加固并与莫亭水库实现联合调度后日供水4.3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日提供中水4万立方米计算,仅城区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每日尚缺7.7万立方米。

随着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鲁南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华文化标志城立项建设,用水量将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邹城市目前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96亿立方米,根据《邹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对我市社会经济各部门需水量预测,、2030年分别为4.71立方米、4.97亿立方米,以现状可利用量为基数,分别缺水1.75亿立方米、2.01亿立方米。由此可见,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并将长期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利工程,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基础作用,水利作为保障发展的基础物质,有力地支撑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我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急需加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配套率低,亟待维修

我市水利工程大部分建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工程老化和配套不全以及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工程作用的发挥和安全。尤其是蓄水和提水工程,受上述因素影响和水源质量影响,得不到充分利用。

(二)地表水拦蓄能力低,供水水源结构不合理

在我市东部山丘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修建地表水拦蓄工程的地形条件也较有利,开发潜力较大,而在西部地区也具有较好的引水提水的河流条件和蓄水条件(利用采煤塌陷地作为调蓄库容),但都没能充分利用。目前全市地表拦蓄能力提供的可供水量只有地表水资源量的34.4%,地表水供水量只占年供水量9.5%,地下水供水量占了90.5%左右,在目前地下水开采量中深层地下水已占到16.9%,在局部地区已造成地面沉降、开裂、地下水降落漏斗等水文地质环境恶化等后果。

(三)供水水源地配置不合理,供用水源空间分布矛盾突出目前工矿用水水源基本上全是地下水,即使具有大量开发潜力的西苇水库,目前向国宏和热电厂日供水仅2万立方米。建国以来,我市曾在白马河流域建排灌站、提水站16处,设计总取水量7500万立方米,现在正常运行的仅剩1处(果庄排灌站) ,取水指标白白浪费,更谈不上引湖水向城镇和工矿区供水了。除自然因素原因外,在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水源质量堪忧,严重影响水资源环境安全

我市东部山丘区和西南低山区水资源质量较好。西部地区河流水体多属超Ⅴ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地下水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大沙河城区外以下断面的沿河地下水,受地表水体渗漏污染作用较大。

由于个别企业用水排水管理不当,使得当地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如邹城市英克莱动力厂地下水已呈黄褐色,六价铬超标最高达50多倍。

(五)农业用水量大,用水效率较低

目前,农业用水(农田灌溉、农牧渔业)占全市各类用水总量的54.6%,该比例虽在全国用水结构中较为合理,但相对于我市社会经济结构来讲,还应尽一步优化。同时,在农业灌溉渠道方面,存在年久失修、工程老化、跑水、渗漏等问题。

(六)工业用水增长快、需量大,用水效率有待提高

我市目前工业用水较之九十年代初增长了一倍,用水量占全市用水总量的34.8%。虽然工业用水的增长幅度远低于工业经济的增长幅度,大型企业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也有很大提高,如邹县发电厂、南屯煤矿等,其用水经济技术指标已居全国先进行列,但是,由于我市工业发展比较快,并且以能源、建筑等耗水量较大的工业为主体,所以,从总体看,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工业供用水效率。

(七)水管理体制和价格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协调 在我市水管理体制上主要存在着水源权属管理与水环境监督管理脱节、城区水源权属管理与行政管理上脱节问题,使得水资源管理保护在体制上不畅,城乡水源配置得不到优化,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用水效率的全面提高。

在价格机制上,还不能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办事,工程水价偏低;对破坏水资源及其环境的案件,还不能按“谁损坏、谁补偿”的市场法则处理,损害了水资源良性发展秩序。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面对我市未来更加严峻的缺水局面,在合理开发新水源的同时,应加强对节水及污水处理回用的技术推广、工程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安全。

(一)积极推行节约用水

近年来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节约用水是解决水资源缺乏、消除用水浪费和不科学用水的有力举措,节水就等于开源,而且是综合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效益更高的开源。我市的用水现状和用水结构,以及管理用水的历史表明,在各行各业中还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是解决缺水的有效途径。

主要措施有:认真贯彻《水法》、水利产业政策和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强化计划和节约用水管理;制定和完善各行业、主要产品用水定额;建立健全用水统计报告制度,对各用水户建立用水统计报表,继续坚持与取水许可制度相适应的水平衡测试机制,建立起全市、行业及用水户的用水节水统计指标和管理系统;积极建设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强化工业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及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强化农业节水管理,进一步改革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积极推广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积极创建节水型农业。

(二)提高污水处理率,扩大再生水回用

横向比较,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还相当低,美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我国的20倍,日本是我国的16倍,提高污水处理率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方式,邹城市在这方面的还大有可为。主要是促进工业企业单位污废水处理在厂区内回用;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兴建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污水,提供符合相应用水水质要求的水资源。处理后的水主要用于工业、环境绿化和河道补水。

(三)统一规划,尽快建立邹城市应急水源备用机制

建议规划部分采煤塌陷地、部分邹西水源地,山丘区部分水库作为备用水源,在干旱年份为工业供水。

(四)地表水及地下水开发利用

国土资源管理实践报告 篇6

2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是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SJ-622)。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名称:

《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背景

我国已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就历史课程资源来讲,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历史课程标准的实现、我国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长期以来,课程资源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材,教科书,参考书等文字材料,而没有想到其他可用的课程资源。

许多中学生说他们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另现在的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历史感、对我国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了解甚少,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多。这些情况的很大原因在于历史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的不当,致使他们对历史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怎样使课程内容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历史课程、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历史课程内容。一方面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

我校领导阶层关注科研兴效策略,提升教师科研素养,积极投入到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研究中去。借助我校地处黄桥老区丰富的历史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基于此,我们提出此课题进行研究,旨在强势推进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

以《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为依托,立足于本校的教育实践,依靠全校教师和专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低耗高效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合我校自身发展的、农村学校校本课程模式。

其意义在于:

1.从我校的角度来说,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将会使我校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地方历史校本课程资源,从而为我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2.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通过吸收教师参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帮助教师成长,促使其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3.从农村学校的角度来说,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家乡、热爱本土历史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让学生成为有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人,从而促进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

4.从推广的价值来说,我校探索出的选择、吸收、利用地方历史资源、民间资源于农村学校

1课程建设的具体方式、方法和基本原则,以及各种资源的教育价值在农村学校中如何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为其他农村学校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可操作的经验。

三、概念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编写地方历史校本课程,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深远意义,功在当代,利国利民,光照千秋。

基于以上原因界定本课题。加强地方历史资源挖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只有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历史宝贵物质资源和强大精神财富,才能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历史资源挖掘中自觉产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加强地方历史资源挖掘,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我们定位在:坚持实施“书本与校本结合,挖掘地方历史潜力,构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自主获取知识,不断提高整理收集能力,真正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探讨提高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调控的有效性策略,达到“让教学更有效”的目的。老区历史教育资源相当丰富。主要类型有旧址或遗址纪念馆,即以保存和保护较好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原有建筑为纪念馆主体。

本课题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充实

地方史开发为各种知识携手进入课程体系提供了可能和机遇。在开发实践中,要树立知识平等的民主思想,尊重各种知识的价值。人文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以人为本”是现代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人性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校本课程开发是对人文知识的尊重,是一种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协调发展的知识建构。可以说,地方史开发为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携手走进课堂,滋润学生的心灵提供了契机。因此,地方史开发能在重视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最大亮点是:一是师生共同参与,反映时代特点,关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符合教育科学本身发展需要;二是具有新内容,如在采访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从历史文物、烈士证等物件上,补缀历史事件,整理历史材料的能力;三是寻找新角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构建新的地方课程。

具体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拓展历史课堂教学内涵,形成有一定特色的课堂教学,并能在本区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通过课题研究,挖掘历史资源,使之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课堂,并以此弘扬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崇高精神。

3.通过地方历史课程研究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影响历史的主要因素,探讨提升地方历史含量,使地方历史教学成为可调控的、可检测的、有效率的教学,达到“让教学更有效”的目的。

4.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进我校历史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五、研究的内容与策略

1.引导学生参观旧址或遗址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陵园,非物质革命文化遗产资源。探索回归教育原点,返璞归真的体验教育。

2.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采访,探索师生共同参与编写历史教材,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3.利用地方历史资源改进原有教学模式,促进教育创新。

4.在学习时空上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学习实践机会的研究(学习时空调控)。

5.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探索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6.通过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监测,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学反馈测评调控)。

7.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法和观察法;诸种教学策略调配、综合运用的研究。创新之处:

从构建地方历史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性研究,把历史地方课程研究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重实效,这是本课题研究对“建构主义”的创新之处。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我们的课题与同类课题相比较,我们没有停留在现有的文献记录上,而是更多的去搜索那些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人和事,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著名人物、特级英雄(像国际主义战士、特级英雄杨根思),更为重要的是关注更多的“小人物”,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牺牲,我们要为这些普通人物树碑立传,用家乡的英雄人物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反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这是本课题的实践创新之处。本课题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实验法、案例法、比较法、调查问卷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12月

1.成立课题组,认真布署研究工作,确定参与教师,拟定整体方案,组织相关理论学习。

2.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3.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

4.初步研讨整体方案,并组织论证,确定实施方案。

(二)实验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1.进行实验研究,收集资料,做好研究记录。

2.定期交流研讨,举行公开课展示。

3.定期撰写实验报告,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调整研究方案。

4.参加优质课、论文、历史故事、教学案例等一系列评比活动、探索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三)总结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4月

即成果形成阶段:对课题实施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存档工作,组织观摩活动。总结验收阶段: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七、研究人员分工与预期的成果表现

(一)研究人员分工

1、课题研究机构:

组长:史记敏

副组长:史根银

成员:刘荣成刘小琴杨小玲 王艳程美娟陈晶晶胡晓萍 张进军刘连成栾文东

2、参研人员职责

为使研究工作顺利、稳步、扎实地深入开展,特制定研究人员职责如下:

(1).积极参加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各阶段的研究任

务;遵循科学规律,讲究研究方法,高效优质;

(2).服从组长的领导和管理,与本组成员分工合作,互通信息,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创意,敢于坚持原则,及时记录研究心得体会。

(3).及时整理资料,搜集信息,处理个案。

(4).做好个人总结。

3、参研人员分工

为加强研究工作的过程管理,课题由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构成。为使研究人员任务明确,便于操作,有利于责、权、利更好的结合,研究成果的认定,特制定管理制度如下:

(1).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供必要的研究环境、时间和经费保障。

(2).研究小组由部分主管领导、副组长、备课组长和科任老师组成。

(3).研究组全体人员应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各人就研究内容、进展情况、经验教训、研究心得经常交流总结。对工作中的困难,全组共同想办法克服,确保研究工作按计划开展。

4.课题组人员分工:

⑴主管领导(史记敏):理论指导,督促、检查研究进程,提供人力、物力保障,参与研究工作,并随时关注课题研究。

⑵主研人员(史根银):大课题的撰写方案、主持研究、分配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注意:所有课题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对各自子课题的学生作品及其他资料要注

意收集。成员的研究成果可以是一篇文章、一份调查表、一个案例、一段录

像等。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部分,由课题组最后整理,统一上报或推荐给有

关部门。“向满堂灌宣战,让学生实现快乐的自主学习”是我们课题的宗旨,利用工作特点开展研究工作。

学校副校长史记敏负责通联工作,史根银老师负责课题的布署和组织实施工

作。栾文东、刘连成、程美娟负责历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工作,收集地方史的有关文字资料与实物图片。刘小琴等人负责文字资料的统筹工作。

(二)预期的成果表现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 12012.3至2012.12地方历史资源的挖掘与地方课程的开发论文刘荣成 22012.3至2012.12黄桥老区历史校本课程初探论文史根银 32012.3至2012.12乡土历史资源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论文杨小玲 42012.3至2012.12地方人文资源与历史课程有效衔接的研究 论文刘小琴 52012.3至2012.12历史课堂与历史教育的融合论文王艳 62012.3至2012.12 《地方历史教育资源的挖掘》论文程美娟 72012.3至2012.12地方人文元素与历史教育完美结合的研究 论文陈晶晶 82012.3至2012.12历史教学中地方课程教育资源的研究论文胡晓萍

本课题最终成果:

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 12013.2黄桥老区历史资源的构建研究研究论文刘荣成 22012.8至2013.1 黄桥老区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报告史根银 32013.2乡土人文资源与历史课程完美结合研究研究论文史记敏 42013.2地方历史与历史课程有效衔接途径的研究研究论文程美娟

八、保障措施

1.我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承担着国家、省、市级多项研究课题,充分调动了校内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通过科研实践的探索和锻炼,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现有部分课题已经结题。

2.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人员均有本科学历,对于教育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经验,大部分人员均为省、市级教育研究课题的核心成员,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保障。

3.校内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培训科研方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把转变教育思想落到实处,形成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还制订了奖励制度,对在国家、省、市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刊登的优秀论文及课件予以奖励。

4.提出教研经费计划,我校每年都拨出款项作为课题研究的经费,这为本课题提供有效的经济保障。

九、参考文献:

1.徐学俊.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优化配置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2(11)

2.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23.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2版(修订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陆安.试论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学改革[J].教学与管理,2001(12)

5.王宏志.迎接新世纪.重视历史教育—关于历史课程设置的想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1(2)

6.陆安.让评价成为推进历史课程改革的动力[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9)

7.刘繁华.历史教学资源库建设综述[J].中学历史教学,2004(6)

8.张汉林.由历史的本质反思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7)

9.罗凯.论历史课程与历史课程意识[J].中学历史教学.2004(6)

10.王乐平.”行动研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构建与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2002(9)

11.王泳.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2002(9)

12.赵亚夫.历史教育人格论的两个重要议题[J]..中学历史教学.2004(3)

13.吴萌.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与方法[J], 中学历史教学.2004(3)

14.张静.新一轮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改革的新理念[J], 历史教学.2002(5)

15.陈永华.美国、英国及我国香港的历史课程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4)

16.尹伟建.新课程体系下历史教师应有的思维理念[J].青海教育.2004(3)

17.徐俊杰.初中历史学科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4(4)

18.艾铁军.从学生作业中发掘课程资源--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初探[J].湖北教育.2004(23)

19.郭弘.地方课程资源在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9)

20.陈峰.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几个误区与对策[J].湖南教育.2004(22)

资源整合矿井探放水闭环管理实践 篇7

郑州矿区各矿井煤层较软, 且主要采用放顶煤采煤方式, 所以采矿活动使得顶板砂岩含水层中裂隙的发育高度达到百米。太原群发育多个薄层灰岩, 上段主要是L7和L8灰, 尤其是L7灰发育稳定, 含水较丰富, 分布不均, 但该含水层处于煤层开采底板破坏裂隙带内, 是矿井日常涌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奥陶系灰岩离煤层底板较远, 但水位高, 水压大, 致使煤层开采处于高压条件下, 是矿井发生重大水害的突水水源。为此, 必须采用探放水、疏水降压和顶底板注浆加固技术消除水害威胁。郑煤集团公司通过实施探放水闭合管理, 实现了水害的有效防治, 消除了水害威胁。

1实施依据

探放水闭环管理是煤矿井下水害防治的延伸和提升, 它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消除水害威胁区, 进行闭环管理的工程。

探放水闭环管理最主要的特点:通过图纸会审、水害评价、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等渠道收集信息, 然后对采集到的资料逐一进行探讨, 依据水文地质等详细资料编制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分公司会审后按规定上报, 按上级批复意见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严格按规定搜集施工原始资料, 加强现场管理, 尽力达到设计目的, 为煤矿安全掘进提供准确、详细资料, 消除水害威胁区域。探放水闭环管理是一种以争取煤矿安全采掘和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管理方式。

探放水闭环管理是依据《煤矿安全规程》、《郑煤集团防治水管理规定》制订的管理办法, 更加详细地规范了探放水工程的每个环节, 加强了探放水工程的现场管理和及时搜集的资料准确性。

2实施步骤

(1) 按规定需要探放水的掘进或采煤工作面, 由矿方主管防治水的部门编制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由分公司总工程师主持会审, 会审后报集团公司审批。

(2) 根据集团公司审批后的探放水设计和措施, 由资源整合矿井下发首回次探放水停掘通知单。

(3) 首回次探放水的准备工作完成后, 由分公司主管地测防治水副总以上领导牵头, 组织分公司地测防治水、安全、生产、机电、通风、调度等部门进行探放水前的联合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作业面篦子及钻场加固情况, 钻机固定, 巷底浮煤及铺底, 巷道连锁加固, 相关设备状况及防爆情况, 钻孔位置及方位, 孔口管长度及固定, 通信、通风、排水线路等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设计要求, 验收后在验收单上签字。验收时提出的问题要由分公司安监部门监督整改, 整改完成由安监人员验收签字。

(4) 验收合格后方可按设计进行探放水施工, 施工时要按标准格式做好钻探原始记录。施工中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 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 以及顶钻、瓦斯涌出量增大等异常情况时, 必须停止钻进, 但不得私自拔出钻杆, 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矿调度室和防治水部门报告, 并派人监测, 准确记录出现异常情况的孔深、监测涌水量。如果发现情况危急, 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区的人员, 然后采取措施, 进行处理, 同时向分公司汇报。

矿方防治水部门和安监部门监督施工队按设计要求进行探放水施工, 单孔结束后施工队要报请验收, 由矿方防治水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按单孔设计对钻孔深度、钻孔结构、终孔孔径和注浆封孔等情况进行验收, 并填写验收单。第2个及以后钻孔重复单孔施工和验收步骤。

(5) 分公司地测防治水部门要对探放水全过程进行监控, 及时收集探放水现场资料, 分析探放水情况, 分公司主管地测防治水副总对回次探放水效果进行确认, 确认水害威胁解除, 方可结束回次探放水;不能确认水害威胁解除的, 必须增加钻孔进行补探, 直至水害威胁解除, 由分公司地测防治水部门按照统一标准编写回次探放水总结。

(6) 达到探放效果、探放水工程完成后, 由分公司下发允许掘进通知单 (含小钻补探设计) , 通知单上要有分公司总工、生产副总、安全副总签字, 并且有发放记录。第2及以后的回次探放水, 重复以上第2步至第6步工作, 直至工作面探放水工作结束。

3过程管理

3.1资料管理

为防止资料弄虚作假, 本着“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 进行相关责任追究, 探放水工程每个环节必须有参加验收的人员签字确认, 具体如下:①矿井必须在采掘到设计钻场位置后及时下发《停掘通知单》, 通知单上要有矿总工、生产矿长、安全矿长及防治水负责人签字, 并且有发放记录;②矿井必须在接收到《分公司会审意见表》和上级部门审批的《探放水设计批复》后, 才可按设计要求施工钻场, 做探放水工程前准备工作;③钻场准备工作完成后, 《矿井钻场验收单》上要有相关部门验收人员及生产矿长、安全矿长签字, 并由矿井总工程师签字确认后上报分公司验收钻场;《分公司矿井钻场验收单》上要有相关部门验收人员签字, 并由分公司总工程师签字确认;④《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和《探放水批复》要有贯彻学习内容记录及参加的相关人员本人签字;⑤《打钻原始记录》必须按统一表格内容如实填写, 如套管和耐压试验未达到《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及钻孔深度达不到设计长度, 需在“其他情况”一栏中填写原因;⑥《单孔验收单》必须按表格内容如实填写后, 由矿井施工单位负责人、安检员、跟班领导、防治水负责人、总工程师本人签字确认;⑦每回次探放水所有资料必须齐全, 装入档案袋内一式3份, 1份上交分公司地测防治水部, 1份由矿井存入档案室, 1份由矿井防治水部门保存。

3.2奖惩措施

紧跟探放水闭环管理办法实施的同时, 对探放水闭环管理的每个环节均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 提高广大职工的探放水意识。对不按操作程序步骤、不按设计要求施工、现场存在隐患、隐患处理不及时不彻底的各类行为施以罚款, 罚款金额都有“明码标价”, 罚款必须当天交纳现金, 否则, 第2天翻倍, 第3天责任人下岗, 干部免职或要求矿井立即停产停工整顿。通过这一强硬手段, 警示干部职工远离违章、违规, 狠抓探放水闭环管理规定的每个环节, 以提供准确资料供参考分析总结, 消除水害威胁, 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3.3责任落实

分公司对探放水全过程安全执法监管;矿井总工程师负责探放水设计编制审核、技术资料审核、组织相关人员及部门深入学习;安全矿长负责按设计监督全过程、对违反规定进行制止、处罚、汇报;生产矿长负责按照设计钻场位置或上级批复的允许掘进 (回采) 及采掘工作面停掘停采和恢复掘进 (回采) ;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和编制探放水总结;安全部门负责全过程按规定全程监督;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参加特殊培训, 并取得探放水特殊工种证书持证上岗, 必须熟悉钻机的各种性能和操作程序及故障的处理方法, 做到熟练操作, 掌握水害基础知识 (例如突水征兆、避灾路线等) , 以防造成事故;各个环节参与人员对分工任务签字, 本着“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

4实施效果

通过分公司实施“各个环节有人管、管理闭环”的无缝隙责任管理, 使安全探放水全过程控制系统增加了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强化了薄弱环节, 有效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1) 减少事故隐患。

“闭环管理”的实施为探放水各个环节提供执行的标准和依据。操作环节的连续性, 减少了管理过程的随意性, 杜绝制度落实的反弹性, 最大限度排除了水害事故隐患, 使管理系统化、规范化。“闭环管理”的实施实现了安全生产, 杜绝了水害事故的发生。

(2) 保证了制度的执行。

从编制设计到探放水结束的所有环节程序化, 明确分工, 明确责任, 明确标准, 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细节管理, 切实解决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无人管、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提升了执行力和管理水平。

(3) 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闭环管理的实施要求相关人员具备专业技术知识, 且要细心、有耐心, 并对不负责、不按技术设计完成任务、弄虚作假、不按时汇报的责任人进行处罚, 情况严重者严格追究责任。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要形成能够强化责任、严守纪律、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抓执行的好作风。

5结语

(1) 实施闭环管理能够及时搜集详细、准确、真实可靠的资料, 为准确分析水害是否消除提供了依据。

(2) 探放水闭环管理办法的实施, 规范了各个环节的任务, 为各个环节提供操作的标准和依据, 能够增强操作环节的连续性, 减少管理过程的随意性, 消除探放水工程盲区, 杜绝了制度落实的反弹, 最大限度地排除了水害隐患。

(3) 保证了制度的执行, 提升了执行力和管理水平。

国土资源管理实践报告 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绩效;人力资本

就目前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还比较短,这种管理体制在我国还属于处在起步阶段。虽然,今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在我国已经得到重视,且应用也比较广泛,但是,人力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对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更进一步。而且,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也比较深远,更需要相关人士进行研究和探索。

1.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绩效的相关理论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企业为了能够切实有效地达到组织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活动及政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配合,围绕企业战略目标来制定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部署,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提供服务和支持。

组织绩效是指组织在一定经营期间的组织经营效益。组织经营效益水平主要表现在赢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国内学者彭剑锋等根据其对国内数十家企业提供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经验,提出了提升企业战略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该理论核心在于形成“战略-组织-人力资源”的传导机制,并通过企业的任职资格提升、组织变革来有效支撑企业的战略转型,使企业增强竞争力,实现高绩效。

2.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我国各大企业的应用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的研究还处在一个迷茫阶段。然而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对于企业效益的影响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要加大对这片接近空白区域的研究。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进行了一点点研究,以期为相关人士进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投资收益

近年来,各大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越来越大。因为,各个企业正是看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于一个企业的效益。然而,在众多的好处当中,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投资收益的增加是每个企业都比较关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对于企业投资收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那么是如何提升的那?答案就是通过培训。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同时还可以提升员工的素质,只有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素质水平提升了,员工在工作时才会努力、认真,工作才会有效率、出效益。而且,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使得员工领会到培训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要达到这一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做的就是采用激励员工的措施。员工通过努力工作,为企业赢得客观的利润,企业拿出一部分作为进步员工以及工作努力员工的奖励,受到奖励的员工会继续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工作,而没有得到奖励的员工自然也会想法设法的努力,如此一来,对于企业的效益是十分有利的。

2.2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选人政策

首先,合理的选人政策即人力资源规划、有序的招聘程序和严格的筛选是保持组织获得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关键。人力资本是组织正常运作的前提条件,因为组织中的工作最终要靠人力资本来开展。因此,只有将人力资本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和绩效,才能实现组织目标。获取人力资本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从组织外部招募一些具有豐富知识与经验的员工;二是直接从组织内部寻找合适的员工。其次,选人政策与员工流动有直接联系。有效的选人政策能够确保组织录用到认同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员工,招聘到最适合组织工作的员工,使其性格、心理素质等符合工作岗位要求,从而使得每一位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其才能,并且对组织产生较强的忠诚度及归属感,有效的避免因选人不当而导致员工士气低下,高缺勤率、高离职率的现象。最后,选人政策与雇员投入有间接的关系。通过完善的选人政策,企业能够聘用到一些真正想到企业中工作的员工,从而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3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人力资本。其一,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与人力成本直接相关。企业要想获取高素质的员工,就必须扩大招聘的范围,采取各种测评工具对应聘者进行筛选, 以确保获得的员工是组织真正需要的高水平的人才。这一切都需要企业支付较高的成本。组织要想使这些高水平的员工释放其所有能量,必须在物质和精神需求上满足他们, 向其支付高的薪酬和优厚的福利以及各种培训。其二,高的员工满意度将降低人力成本。组织中员工满意度高必然会在工作中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处处为组织的利益着想,工作效率也会大幅度的提高,从而相应的减少组织的员工配备。其三,较低的员工流动率保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使组织不会出现大量的资深员工流失、人力资源投资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和人力成本支出增加的情况。最后,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程度越高,表明其对组织认同感也就越高,在工作中就会充分施展自身的才华,为组织发展尽心尽力。为了能够为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员工会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接受各种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把自己塑造为复合型人才,继而带动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使得组织的整体素质跃上新的台阶,提高组织的人力资本存量,建立人才竞争优势。

2.4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流程优化

首先,人力资本与流程优化有必然的联系。流程优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精简不必要的活动,把工作整合到一起,从而达到节约大量成本的目的,流程优化的关键在于向客户提供其所期望的服务。流程优化的核心是创造性和创新性在流程中的应用,而创造力和创新力主要来源于员工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同时,管理者绘制、分析和改进或再造流程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流程优化工作的成功与否。上述这一切均被证明与员工的综合素质(即人力资本)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即员工的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组织的流程优化工作就越有效。其次,员工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度表明员工愿意为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经营管理,主动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流程中工作是如何开展,并自发的以团队的形式对组织现有流程进行讨论分析,集思广益,完善或再造现有流程,使得流程能满足内部客户的需要,提高流程的效率和缩短流程周期。

3.结论

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的猛烈。企业如果想要在艰难的竞争条件下生存下来,并成为佼佼者,那么就必须要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因为,员工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员工队伍的建设有赖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为了企业的发展进步,认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于组织绩效的深层影响,对人力资源管理加以重视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谢延浩,孙剑平,申瑜.薪酬特征的个人—组织匹配与薪酬满意关系实证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上一篇:学生会权益部年度总结下一篇:浅谈我对教学设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