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细节描写

2024-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主题学习细节描写(精选10篇)

语文主题学习细节描写 篇1

片段作文:围绕一个主题,描写热茶。

例文1

主题

得分

“我回来啦!”被雨淋透的我终于回到了家。停下脚步,寒意涌上心头,使我更加的烦躁。我随意地拿毛巾擦着头发,慢慢地走进书房,坐了下去。一股微微的清香传入我的鼻子,我扭过头,一只不起眼的白瓷杯正静静地立在书桌的角落,散发着幽幽的茶香。“或许是妈妈准备的吧!"我估量着,内心仍是烦躁。我不耐烦地托起白瓷杯,喝了一口微绿的茶水。温热的茶水滑入肚中,一股暖意悄悄地浮上心头。当我从对茶的回味中回神之时,杯子已经见底,内心的烦躁也随着消失的茶水一样不再出现。安逸之感浮在心头,我的心像那平静的茶水一样平静闲适。(10分。主题:闲适

问题:描写侧重点在我而非热茶本身,主题不一致)

例文2

主题

得分

书桌上有一杯热茶,飘忽不定的热气散进空气,直至消散„„我不知何时爱上了茶,可能是家庭的熏陶,可能是茶本身独特自然的味道,或许是品茶带来的那一份让我享受的闲适。

说起茶,不禁想到英国,那里每天有九成以上的人会去品茶,享受午后美好的时光。我想,当浓茶入喉的时候,除了浓烈的味道充斥口鼻,其中还蕴藏着丝丝闲适。

看着茶杯里的热茶,心中却是出奇平静,就像茶本身平静的表面。看下去,除了片片茶叶,还能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心。

喝茶的磨力大概如此,我们总会在品茶中思考些什么,一茶一世界,一心一菩提。茶是一个缩影,但并非关于生活,而是关于生命。在生命中,我们应像一盏热茶中随着水波轻轻飘舞的茶叶一样,充满着安静闲适。想罢,抿一口茶,静静享受。

(16分?主题:喝下热茶?

问题:中心点是茶但全文着力不在描写)

例文3

主题

得分

窗台前,徐徐清风携卷这古朴杯中的茶香扑鼻而来,温润着我的心田。杯身由宜兴陶砂制成,里面装着刚刚沏好的黄山毛尖,还不时地冒出腾腾热气。我端起茶杯,轻轻吹散热气,只见杯中形成一道漩涡,刚刚下沉的两片毛尖随即漂浮上来,快速地转动,渐渐成对,一幅太极图案若隐若现,阴阳部分相互吞并,相互重生。微微抿了一小口,一股苦涩之味沾染了舌尖。正欲皱眉,茶水却已涌进舌根,苦味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甘甜。正欲细细品味这丝甘甜,茶水早已深入咽喉,随即一阵清凉,舒畅之意传遍浑身,顿时神清气爽,清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13分

主题:饮茶之趣

问题:主题不明确,文章也没有扣住饮茶之“趣”去写;其实默写非常细腻,“饮茶之趣”是个败笔。)

例文4

主题

得分

书桌上有一杯热茶,袅袅的水汽从窄窄的玻璃瓶口挤着出来,又在空气中散去。淡黄色的茶水凝结在瓶壁上就成了一颗颗透明的珠子。珠子被阳光照得晶亮,像在集取阳光,集满了,又从瓶壁上滚下去,把阳光的温暖融进热茶里。茶里的茉莉花遇到热水,开放了。朵朵花儿旋转着,香味飘逸出啦,逸进了书桌上的书里。

这是春天的味道,浓缩着春天的温暖。路边卖的茉莉花手链,河边颤动着的茉莉花朵,游子身上的茉莉香包„„这些承载着江南水乡温暖的片段,现在都融进了书桌上的一杯热茶里。轻轻拿起茶杯,喝一口,便温暖了我的心。(19分 主题:温暖)

例文5

主题

得分

书桌上有一杯热茶,杯壁上因冰冷与热情的碰撞出现了水珠,一滴滴直流下来。茶中的热气也渐渐地弥漫开来,丝丝地带着茶特有的香味慢慢地轻轻地舒缓我的神经,浸润我的心肺。我顿时嘴角微微上扬,端起茶杯品了一口,茶味瞬时从口腔弥漫开来,刺激着我的味蕾。这似乎是将我带进了极乐世界;像是把我这期间所受到的所有困惑、烦恼,从头至脚从我体内全部抽离。我恣意地闭起双眼,慵懒地靠在我的背椅上,我与杯中的茶叶一样舒展开了身子,享受着茶香带给我的那份片刻的闲适。

(18分

主题:闲适)

例文6

主题

得分

书香茶香满满地覆盖着书房。一杯热茶在书桌上冒着丝丝热气,一片片嫩芽半沉半浮地飘在水面上,淡淡地清香钻入鼻腔,使人回味无穷。茶水半清半浑,抿上一口,口腔中顿时迸发出浓郁醇厚的茶香,伴随着大自然的味道在舌尖久久不能离去。翻开一本周国平的散文集,清幽的墨香和曼妙的文笔与茶香绝对是天作之合,使人犹如进入仙境一般。醇香的茶水沁人心脾,我陶醉在被两种香气包围的世界中,围绕在身旁,无缝不入,久久不能散去。

一杯茶,一本书,抿一口香茗,任凭老一辈曼妙的文笔伴随着墨香滑过指尖,意犹未尽,使人难以忘怀。

(18分

主题:醇香)

例文7

主题

得分

轻轻合上书本,揉了揉眼,静静地看向桌上刚沏好的茶。竟一时看痴。此时茶水尚未泡开,仍有几片绿叶浮在茶水上,释放着春天特有的清香,可能是萧条的冬日已难见一抹绿色,我将杯子捧在手心,细细端详着杯中的春日。

捧着手中的春天,不知不觉间,初时浮在水面的茶叶已沉了下去,似乎茶水的绿意更浓了,手中的暖意也更甚了。

窗缝里渗进一丝寒风,我不禁打了个冷颤,却很快又被手中的热茶温暖。丝丝温暖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召唤着春天的到来,更温润我疲倦的心神。(18分

主题:温暖)

例文8

主题

得分

书桌上有一杯热茶,午后闲来无事,沏此一杯清香。

茶叶的芽儿漾开了,徜徉在淡青色的茶水中,有的还留恋在杯口,有的却急迫地沉入杯底。

茶的香,掺杂着书之气一同倾入我的鼻来。虽不知陆羽茶神之道,也不知书中文字的气息底蕴,但是,抵挡不住的竟是如花香一般袭来,而又让人陶醉的芳香。诚然,茶之香不如桂花那样温厚,也没有清凉的白水那样宁静。它所具有的,无非是清新淡雅的气质,以及超凡脱俗的底蕴,甚至可以说是遨游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片刻后,泡开的茶叶已跃然于杯底。茶水的颜色愈发渐浓,品一口,干涩之后即来醇香,醇香过后,便是甘甜。待再有闲适之心,冲一壶淡茶,品一捧醇香。(19分

语文主题学习细节描写 篇2

一、从课文中去领会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即是对人物某些细小的行为举止或细微生活情节的描写。怎样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细节描写的句子来加以体会呢?首先, 要求学生通读全文, 了解课文大意, 画出细节描写的范围;其次, 让他们进行揣摩哪些是行为举止的, 哪些是细微生活情节的;再次, 推敲这些细节描写是怎样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形象的。如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 除了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以外, 还可以从“切切嚓嚓”“管得很严”“睡觉摆成‘大’字”等三个方面入手去领会细节描写, 经老师的点拨, 他们很快就找出了描写阿长举止的句子是“竖起第二个手指……”;描写阿长行动的句子是“不许我走动……”;描写阿长的生活情节的句子是“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最后,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 通过阿长的这些细节描写, 突出了她怎样的性格呢?经过老师的启发, 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不难懂得: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举止、行动和生活情节的描写, 主要突出了阿长饶舌多事的性格特点。

再如学习鲁迅的《故乡》一文, 引导学生熟读有关描写“闰土”和“杨二嫂”的片段, 让学生找出描写“闰土”和“杨二嫂”的细节, 口头分析一下, 这些细节描写体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对表现主题又有什么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 给他们20分钟的思考, 然后回答: (1) 描写闰土的细节——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弶捕鸟, 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 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20年后, 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 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他那红活圆实的手, “已变得又粗又笨”。更可怕的是他心灵的变化, 他见了久违的“我”, 以“老爷”称呼, 面对苦难的现实, 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他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 (2) 描写“杨二嫂”的细节——20年前人称的“豆腐西施”, “因为伊, 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20年后, 她变得泼辣、放肆。为了从“我”家捞点东西, 交替着虚伪地吹捧、尖酸地嘲讽, 还中伤闰土偷碗碟。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 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勤劳善良, 但觉悟低的农民形象;杨二嫂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的小市民典型。充分表现中国民众的生命活力被封建社会扼杀;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苦难的轮回;也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 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总而言之, 通过从课文中领会细节描写, 培养了学生对刻画人物中细节描写的写作兴趣, 发挥其积极性和能动性, 使他们在大量的课文中去领会细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所起的关键性作用。

二、从生活中去体会细节描写

生活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大书, 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中的细节描写也要到生活中来, 再回到生活中去。只有在生活中留心观察, 才能把人物的言行举止和细微的生活情节等细节描绘出来。具体做法如下:

(1) 请王叔叔到教室里做吸烟的表演动作, 要求同学们把他那种抽烟的形象和举止描绘出来。其中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王叔叔吸烟非常可笑。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一支大中华的香烟, 习惯地放在左边的嘴角上叼着。当他抽上一口烟时, 那白烟如雾气般从两个鼻孔里溜了出来, 不一会儿烟消云散……第二口连抽几下, 那浓烟好像从炮管里射出来一样, 两条白烟如长蛇般地交织在一起, 如婀娜苗条的身段袅袅上升。他的眼睛随着烟气的蜿蜒盘旋, 那两条腿跟着两只手有节奏地交叉摆动, 仿佛在奏乐似的。他的嘴里不停地唱道:“‘哆—唻—咪’‘哆—唻—咪……’逗得周围的人都笑破了肚皮。”

由于这个学生非常认真观察王叔叔的言行举止, 按要求很快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 把王叔叔吸烟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都描绘得淋漓尽致, 把他那种滑稽、幽默的性格特点充分地表露出来。

(2) 把自己做过的一两件事有关的细节描写出来。预先布置学生回忆在生活中亲手做过的事 (如钓鱼、打篮球、上山捕鸟、下海拾贝壳……) , 安排一堂课让他们写成一段话或一篇短文;然后老师下去巡视, 大略地检查一遍, 一旦发现学生写得比较好的, 就拿到讲台上评讲;最后总结出人物中细节描写的有效方法, 再把它应用到写作之中去, 以点带面,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三、从老师示范的实践中去感悟细节描写

实践是认识的总结,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当堂示范做一件事, 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更加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如“老师写毛笔字。”

做法:老师在课堂上示范写毛笔字。先拿起一支大毛笔, 蘸好墨水;再把一张白纸贴在黑板上;然后老师把蘸好墨的毛笔在纸上一气呵成地写出了一个龙飞凤舞的“忍”字。

要求: (1) 要求学生写出老师写毛笔字的姿势、动作以及精神面貌等细节; (2) 要仔细观察老师写字时墨水线条的变化及这线条是怎样连贯流畅的; (3) 还要注意老师写字时的动作步骤:蘸墨——起笔——行笔——收笔; (4) 字数不少于500字。.

总结:选两篇较好的作文重点讲评, 总结出学生按要求写作文的成功经验, 让学生能把“老师写毛笔字”时那种娴熟的动作和刚劲有力的笔法等细节充分地描绘出来。把总结好的写作经验推广到每一位学生中去, 全面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 细节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手段, 它能把人物写得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因此, 我们在课文、课堂和生活中多领悟, 在写人的文章中插入一些细节描写, 对塑造人物形象和突出中心思想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语文知识手册编写组编写.语文知识手册[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3.

语文主题学习细节描写 篇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7—9年级的写作要求中有这样的要求: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多少同学能写出“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的作文呢?我们看到的作文不是抄就是编、凑的,不是爸爸妈妈在雨夜背我去医院就是扶老奶奶过马路。绝大部分学生对作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烦和怕,我们的语文教学好像进入了死胡同,学生对什么优秀作文大全、优秀作文总汇等的爱不释手就是证明。那么该如何走出这个死胡同呢?我认为教同学们注重细节描写可以慢慢让他们不怕写作文,甚至爱写作文。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常见的细节描写有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行动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表情变化细节描写、事物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中的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活灵活现,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细节描写是场面中的一个个点,没有它也就构不成场面;它还是情节中的一粒粒珠子,失去它情节就不会连贯起来。大文豪巴尔扎克曾说:惟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文艺评论家王朝闻也说:细节,具体描写,是形成富于特征性的形象的重要条件,是克服概念化倾向的不可忽视的和必须注意的环节。具体说来,成功的细节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深化主旨,使文章的形象丰满,可以使文章有亮点,更为重要的是细节描写让学生有话说,有感情表达,有见解表述。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是分步骤养成学生细节描写的习惯作来突破作文教学的。

第一步:简单的片段训练来突破。学生怕写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我就让他们写200字以内的小作文。学生们都很高兴,但写的时候才发现也不好写。写惯了平时的长篇作文,现在来写这么短的作文,才开头字数就将超出200字了。我要求能删的都删了,决不能超过200字,要写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慢慢地学生基本适应了,把要说的紧紧凑凑表达出来,没有了开头虚假冗长的议论,也没有了凭空想象的情节,有的只是人情味,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实。其中有一篇是这样写的:“忽然觉得教室里有些空荡荡的,教室里的课桌已经没剩几张了,这也标志着我们班的同学又少了。教室里往日回荡着的喧闹和笑声也消失了,只剩下沉重和压抑的气氛,这种气氛让人有点透不过气来。现实被这种气氛所占有,往日回荡着的喧闹和欢笑声只存在于我的记忆里了。教室忽然变得好空荡,让我有些不习惯。”

我告诉同学们这就是好作文,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的作文。这样的小作文写了将近两个月,同学们都已经习惯了,都觉得作文不再难写了。

第二步:突出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来突破。学生虽然能写真情实感的作文了,但一般都是简单的表述,基本没有什么韵味和深度。在讲解了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定义、作用和写法之后,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我要求同学们写心理和环境方面的细节描写。写了一次之后同学们都觉得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更好写些,特别是心理描写,只需要自己这么想就怎么写。下面是其中的一篇作文:这几天不知是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很累,只想好好地休息放松一下。但不管自己怎么休息,却永远放松不了,心里总保持着紧张而又害怕,还有一点纠结的心情。这可能是压力有点大了,现在的生活给了我不少的压力,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甚至有的时候连信心也消失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许我应该慢慢去缓解现在的压力。

成长中的学生有的是心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习上的、生活上的等等,而作文只需把这些心事再现就可以。同学们找到了作文的真正要义了,现在需要做的是让同学们写600

字以上的作文时熟练地运用细节描写。

第三步:修辞方法的熟练运用来突破。重新让同学们写600字以上的作文后,同学们又茫然了,又有了当初的困惑。不是无话可说就是字数写不够,要么就是总爱议论。在这个时候我教他们把他们平时写小作文进行扩写,即先写小作文,然后用修辞方法来扩写小作文,并且把用修辞方法的地方标注出来。开始的时候同学们总是不习惯,一篇作文中没有几句是用了修辞方法的。但在字数写不够的情况下同学们还是尝试着来写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写作文难,怕写作文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第四步:习惯用细节描写写作文来突破。同学们经过小学六年和初中两年,已经有了自己牢固的作文观念,一旦不提醒又进入以前的状态中,忘记了细节描写。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有意识地进行了训练,让同学们习惯用细节描写来写作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了。下面是一个平时很不爱写作文的同学写的作文。我和绿色的故事

“叮铃铃------”我的天呐,终于下课了,憋死我了。

哎,要怪就怪我嘴太馋,把可乐倒进冰水里喝得太爽了,就一次性把它喝了个底朝天。哦!这不,一上课我就------哎。好不容易挨到下课,拉着普普就往厕所冲,一路上也没顾得多看。

哎!上了个厕所,舒服多了。拉着普普就东摇西摇地慢悠悠的走着。突然,有一小片叶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拉着普普又走了回去,天啊,刚才居然都没有发现。蓝色的隔墙旁边一路的都长满了草。他们是那么的清新,那么的可爱。有的小草叶上还有未蒸发的露珠。有了蓝色的隔墙的陪衬,它们显得更美更强壮了。在隔墙中间一点的地方,有一片小花。它有长长的茎,叶子长在最下面,它的花瓣有点奇怪,一片花瓣有三个缺口,有的有六片花瓣,有的只有五片花瓣。它的花蕊是淡黄色的,高高地像一座小山一样隆起。在那一片草丛中唯独它们是这样拥有高挑的身材,高高地簇拥在哪儿。很是引人注目,可笑的是我刚才居然没有发现。

这种花很普通也很常见,田边到处都是,但我忘了叫什么名字。

它虽然不像那火红的凤凰花一样妖艳,但它的普通和娇小正是我所喜欢的。就像我一样,我也很普通,我们都很普通。

回去的时候我采了几支这种花和野菊回去,拿了一个瓶子装了半瓶水。我把它们一朵一朵地插进了瓶子里,绿色的叶子把瓶口堵住了一群的簇在瓶口,像一朵绿色的花。

这一瓶花的出现很快就引起了班里女同学的注意。虽然生在农村,这些花很常见,但生活在学校,特别是初三的我们早已被书堆埋没,哪还有心情去注意校园里的花。

因为这一瓶花的出现,让我感觉给这个死气沉沉的教室带了一点生机。每当做作业遇到难题,左想右想都想不出来刚想“发飙”时,转头看见窗边的那一抹绿色,心里顿时平静了许多。

是啊,在这个学习紧张的时刻,能够在教室里见到一抹绿色。亲自见证它们的生长,这是多么不易啊!好吧,就让这一抹绿色陪我一起迎接中考吧。

语文主题学习心得 篇4

合涧一实小魏丹霞 紧跟课改潮流,我们学校的语文主题学习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每位教师都积极的参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通过本学期的语文主题学习以及与其他教师的关于主题学习的交流活动,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语文是什么,怎么教好学生学语文这门课程。

一、语文肩负这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前,我对语文理解很肤浅,觉得小学阶段语文就是仅仅是拼音、字、词的掌握。自从接触语文主题学习,我才深刻地认识到原来语文是那么地丰富多彩,小学生的认字、背课文只是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部分,语文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一种文化、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进而通过学生自己的笔去传播中国的文化。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是向他们传承的最好媒介,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丰富文化传播载体。

二、怎么教好语文

新的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在语文主题学习中,把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去展示。在预习环节,教师布置好任务,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在这个环节,学生学会了怎么与组员进行分工合作,培养了

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把预习任务交给学生,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劳动的喜悦的心情。在以前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会认真地分析文章的每句话,甚至有些咬文嚼字,但在语文主题学习上,教师不再是费劲心思地去分析每句话,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读去理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朗读去表现出来。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习气氛和进展情况,让每个学生因人而异实行全面发展。

除了课本的学习,学生需要阅读更多的书,可以为每个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包括人文、科学、文学等。让学生尽情地畅游在书的海洋里,让学生对书爱不释手。低年级学生可以阅读插图书,如《稻草人》、《蝴蝶—豌豆花》、《我有友情要出租》。中年级学生可以阅读《三毛流浪记》、《安徒生童话》、《长袜子皮皮》等。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而书是童年生长最好的维生素。把最好的书目送给学生,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三、怎么教会学生写好作文

在语文学习中,对于学生最难的是写作文。之所以难是因为学生没有足够的词去表达。比如写一个人的外貌时,眼睛怎么去说,脸怎么去说,学生可能善于观察,但由于词汇量不够,写不错生动的句子。在语文主题学习中,每个单元统统归纳为一个主题,从中挑选一篇课文精讲,接着链接一篇课外的数以一个主题内的,让学生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平时

让学生多读些报纸,课外书,甚至可以让学生去品味文学名著,让学生喜欢上读书,愿意读书,读书多了,写作不再是问题了。在学生写作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去阅读别的学生写的文章。

四、语文主题学习是一个过程

语文主题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课改中,每位教师甚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完善这个模式,例如每节课的评价体系,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创新才是进步的灵魂。

语文主题学习计划 篇5

为全面推进“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深入开展,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结合我校实际,根据学校现有资源条件,特制定本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一班语文教学工作,共43名学生。实验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80%的孩子不喜欢上语文课,而97%以上的孩子则喜欢看课外书。鉴于这样一种现象,对“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的实验,在学生这一层次上,首先占居了有利的条件。凭借学生的这一兴趣,我们召开了一次动员会议,会上,阐述了“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意义,以及学校对“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观点及具体的实施策略,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得到了激发,为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的启动和实施铺设了一条和谐之路。

二、教材分析

我们使用的六年级上册教材属人教版,课改属新教材。其内容共设八组。每组围绕一个主题安排,很适合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其主题分别是:“自然、爱国、真情、环保、鲁迅、诗歌、人与动物、艺术”八个方面。根据这八个主题,都有配套的主题学习丛书。为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一篇带多篇”教学模式

经过两年的实验,我已经探索出了的课堂教学的初步模式,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在主题学习实验中实施“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模式。

1.“一篇带多篇”,就是在学完一篇课文后,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利用拓展阅读的方式,插入一篇或多篇《主题学习》丛书文章。

2.课时安排(两周计):在每个单元中确定一篇“精读课文”的方法。“精读课文”用2课时,“阅读课文”占1课时(计3课时),“综合练习”1课时,“主题学习”丛书阅读汇报课1课时。

3.备课。在备课中穿插设计课本和丛书的教案或学案。

4.学习笔记。学生要做好学习笔记,将收获、好词佳句全部记笔记。

5.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一下几点:

(1)充分利用预习。(2)强化积累。(3)注重“读”的训练。(4)取舍有度。

(二)学生分组。按学生的座次,每纵排为一小队,每队分三个小组。即前后左右为一小组。每组选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当组长,其余按学习成绩优劣分别编为2、3、4号,平时小组间互动,按横向推排,以便于横向对比和整体发挥。

三、语文主体学习单元备课设计

第单元

语文主题学习重点课文类备课设计

语文主题学习略读课文类备课设计

(五)学生主题学习学案设计

为便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我们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分别为学生设计了两种不同的主题学习学案,学生可根据学案要求,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自主探究。

语文课文类主题学习导案班组姓名

个人语文主题学习 篇6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日益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学生的长期积累;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人文精神;只注重课文的共性分析而忽视个性化的阅读指导。语文课堂缺少生活情趣和学生的感悟体验,造成了课堂的高耗低效,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冷漠。“主题学习”实验目的是使课堂变得轻松,使语文变得简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

“主题学习”实验的总体目标是: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速度,扩大阅读数量,少写字,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阅读量500万字以上。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初步形成,语文素养得到普遍提高。

二、主题学习的指导思想:

语文教学改革的知道思想是:营造书香校园,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重视方法指导,教会一本书是初级教师,教好几本书是中级教师,教会学生读书才是高级教师。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积极探索利于学生发展的最优化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

语文教学的总体思路:突出特色年纪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中主要在“大量识字,快乐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辐射阅读学习法”等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三、实施策略(课堂教学模式)

主题学习实验要求我们在一学期中,不仅要学完课本知识,还要读完七本配套的主题学习丛书,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加快课本学习步伐,加大课堂容量。实验一开始,既要与以前的语文教学搞好衔接,又要加快学习节奏。在每个单元中,找出一篇课文作为精读课文,通过精读课文的学习,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一单元中其余课文和单元练习则采用整体推进的模式完成。

时间分配是:精读课文1课时,其它课文2课时,单元练习2课时,主题学习材料5课时。

对于精读课文的处理,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对于单元练习的处理,也比较好把握;而对整体推进的课文,我们是陌生的。所谓整体推进式,就是将

两课时打通使用,将一个单元课文(除精读课文)的生字词、课文内容、课后练习分别集中成一个模块集中学习的模式。分4段时间安排:

第一段(15分钟)、这一段时间,整体逐篇自读课文,了解每篇课文的大意。然后全班交流。

第二段(30——40分钟)、逐篇读,解决重点、难点和特点(每篇课文一二个问题,侧重点不同。有的训练读、有的写、有的交流)。

对于这一部分的学习,是这个模式的重中之重,要采用多种课型,提高效率。1.理解感悟型。

对于通过讲述一个个故事来表达一种感受、一种情感或说明一个道理等的文章,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抓住文章中的细节,深入体会和研究,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迪。2.诵读积累型。

对于一些经典的、文学大家的写景类文章,与其和学生逐句分析体会,不如拿出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我们可组织学生以美文诵的方式读一读,比一比。我们要舍得用课堂的时间让学生来背诵名篇名段,可以衣课堂上开展一分钟五分钟背诵比赛活动,让学生集中精力凝神背诵。3.读写结合型。

我们应把把写作表达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在进行主题学习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由读写的结合,让学生从读中学写。4.研究汇报型。

对于一些说明类、科普类的文章,则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采取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以课题研究报告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展示。学生明确了任务后,自然会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或浏览,提取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完成研究报告。这个过程不仅提高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锻炼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5.综合展示型。

每读完一本主题学习丛书,我们都要求学生进行一次总结,要求孩子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展示自己两周以来学习的最大收获。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喜好、不同特长确立自己的展示方式。擅长诵读的可以进行美文诵读,擅长歌唱的可以将自

己喜欢的诗歌文章配曲演唱;有绘画才能的可以为自己喜欢的文章故事设计插图;擅长写作的则通过演讲汇报自己的读书感受等。所以我们每周的语文课上都有一两节属于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用于学生的交流汇报。另外我们班级内外墙壁上的宣传栏、学习园地也是学生交流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第三段(3——5 分钟)小结单元训练重点。

第四段(25分钟)积累、背课文、写字词。(这是保底的,必须确保完成。)6.活动开展要多样

为培养和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主题学习教学改革实验的开展,我们要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与主题学习教学改革有关的活动,如读书会、朗诵会、辩论会、演讲比赛、摘记展评、作文比赛等活动。

四、具体计划:

(1)熟读教材。(2课时)读通、读熟本单元的4篇课文。(2)学会生字词,会默写。(1课时)

(3)引导学生逐篇学习课文内容,每篇课文2课时,共8课时。略读课文以导学案为主要手段,采用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的方法。在学习每篇课文的同时补充3-5篇与课文内容关联密切的主题学习材料。每课时用15--20分钟学习课文内容,20--25分钟补充2—3篇主题学习材料。(4)背诵积累(2----3课时)。

(5)集中阅读,提高能力(约5课时)。

指导学生运用默读、速读、浏览乃至背诵等多样化的形式自由阅读主题学习材料中的剩余内容。每课时中用30分钟自由阅读,利用最后10分钟的时间写读书笔记。

(6)习作(2课时)。

3、大胆进行改革,学案引领,整体推进

加快课本学习步伐,加大课堂容量,每篇文章只提一两个重点问题,围绕重点问题开展学习思考,屏弃所有不必要的环节。逐渐形成两种以学案为引领的课堂学习模式:①集中学课文或集中学配套的主题学习文章的单元整体推进式。②一篇课文带几篇主题学习文章的辐射阅读式。改革备课制度和方法,探索“主题学习”备课模式,鼓励学生多读书,师生共成长。提倡单元备课,用学案代替教案。

作业结合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行之有效。

4、多种课型,提高效率

在实验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学案引领的方法,指导学生拓宽学习内容,加大阅读量,另一方面也重视典型文章,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针对选文的特点进行不同的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诵读,积累优美语言。

我们在实验中一定要立足“主题学习材料”,整合多种资源,以此为平台,引导学生主动读、悟、记、听、说、写,参与各种语文活动,学用结合,互相促进,其乐融融、硕果累累的学习不再遥不可及,我们的语文教学的天地也会焕然一新!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实施新课程和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学习阅读量少仍然是困扰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缺少生机与活力,学生的语文素质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多地还只是注重短效益,而忽视个性化的阅读指导,过多地讲解,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性,忽视了阅读的人文性,为阅读而阅读,为考试而阅读,这一切造成了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从而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冷漠。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就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在此背景下,我们结合市教育局的“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改革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研究,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进行语文课堂“主题学习”的研究的实验。我校在此背景下,进行的语文课堂“主题学习”实验的研究。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价值:

课题研究的目的:新课改以来,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理念促使我们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原来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课改的需要,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在过去的语文学习中,只是通过老师大量地讲解,学生整天沉浸在题海战术中,我们的教育只是培养一批考试机器,高分低能,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但这种教育模式没有顾及到语文学科的特点。虽然有时也重视阅读,但是没有落实到实处,往往流于形式。而语文课堂“主题学习”的实验就弥补了上述缺陷。该实验是通过大量的阅读,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最后让学生能感悟点什么。读得多了,慢慢感受得就深刻了,积累就丰富了,认识就加深了。只有老师少讲,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积累,这样语文成绩提高才是真正的提高,总而言之一名话:研究的目的就是把阅读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己去品味。

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的意义十分重要。首先彻底改变了我们多年来的旧的教学习惯——在课堂上教师以讲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课堂的被动者,学生是被强制学习,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权,这项实验是以大量阅读为契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放给学生,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导演,通过大量地阅读,学生的语

文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养成。3.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

为了更好地完成课题实验,市教育局为中小学语文课堂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课题实验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条件保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全体教师进行实验研究,建立实验教师队伍。

二、指导思想:

以市教育局和市教科院的指导为指南,以新课改精神为目标,大力改革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实现语文学习空间的大突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主题学习”的实验目标:

1.大力改革课堂教学,制定切实的教学目标,为实验提供可操作的办法;以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来实现语文学习大突破。依据新课程理念,深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质量。

2.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知识来源于学生广泛的阅读涉猎,因此提高阅读兴趣和培养好阅读习惯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借“主题学习”实验的东风,充分利用好实验教材,增加学生的语文阅读量,丰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对人、事、物的感受和体验,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感悟人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在语文课堂“主题学习”实验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阅读和交流成为课堂最主要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任务和要求阅读课文,有目的有针对性收集资料、筛选信息,力争在有限时间阅读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相似、相近甚至相对、相反文章,及时发现疑难问题,作为小组内互相的依据,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验、发现,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支撑,达到对文本的真切解读与感悟。

学生针对各组在主题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可以进一下探究力争在顾及全篇、单元、课化主题的基础上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学生可结合重点语句品读、赏析进

行,可对文章的整体赏析进行展示,让学生说感悟、谈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4.加强研究,总结经验。探索出语文课堂“主题学习”的新模式。我们在实验班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把实验班的一些经验加以整理、总结,扩大规模,使这项成果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同时,我们更加关注其它实验校一些好经验,以实验通讯为平台,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使这项成果真正惠及更多学生,使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获得成功地喜悦。

四、“主题学习”实验的保障措施:

1.积极开展实验活动,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我校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力条件,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了切实的实验目标,选定了优秀的教师做实验教师,以实际出发制定操作强的实验方案。在课时安排,活动设计等方面学校统筹安排,为实验教师提供有力保证。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学习先进课改经验。

积极开展备课制度的改革,探索“主题学习”备课模式,用学案代替教案,发挥优质,共同创造教学业绩。

3.配足延伸阅读用书(或阅读材料),用好实验丛书(或阅读材料),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4.合理规划安排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教师在学校安排下,要打破常规,制订科学细致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一般为每2周就要学习完一个单元的教材和一本配套的“主题学习”丛书(或阅读材料)。每周拿出3课时作为“主题学习”资料的时间,因此,这就需要实验教师精心安排学好用好“主题学习”丛书(或阅读材料),切实提高教学效率。5.学校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在考核、评优、晋级等政策上,对实验教师进行政策倾斜,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实验中来。

三年级语文主题学习实施计划

李晓燕

三年级语文主题学习实施方案

我与语文主题学习 篇7

《语文主题学习》是根据课内知识给我们补充的相关知识。这本书是根据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编写的,《语文主题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内容十分丰富,有散文、诗歌和小故事。有让人潸然泪下的感人故事;有让人鼓起勇气的励志短文;还有让人知识广泛的历史文章……可以说,《语文主题学习》在语文的长河里无处不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主题丛书的内容五彩缤纷,让人读起来如饥似渴……险刺激的神魔故事,历史悠久的国学文化,引人入胜的感恩故事都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倘若你用心去读,它会使你废寝忘食。其中,我最喜欢《最美的力量》这本书了。这本书书名上的“力量”两个字,就是指“爱”。然而,这种力量是最美的,所以,作者起的这个书名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无可挑剔!而《把生的权力留给别人》这篇文章最让人难以忘怀。也许大家会觉得,狼是一种没有“爱”的动物,你完全想错了,这篇文章中说,有三只狼,为了掩护狼群,被猎人打死了。三只狼明白,用自己的生命换来许多人的生还,是值得的。狼与狼之间的关怀,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狼的无私与善待狼族成员的情操确实让我们感慨万千。

《金色小提琴》一文告诉我们:真爱无价。亲情是一池清澈温暖的湖水,是寒冬里一盆燃烧正旺的炭火,是炎炎夏日里的一片榕树下的绿荫,是漫漫荒漠中的绿洲。当你疲惫的时候,亲情是一杯沁人心脾的清茶,当你伤心怯懦的时候,亲情给你信心和勇气,当你受到侮辱的时候,亲情为你找回公道和尊严,当你悲痛欲绝的时候,亲情会在你冰洁的心海注入暖流。

我们应该去深刻理解“亲情”,不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后悔。亲情是充满温馨、甜蜜、快乐的家园,即使我们多么落魄,亲情大门永远为我们敞开。

亲爱的同学们:不要抱怨。不要抱怨家长,不要抱怨老师,不要抱怨朋友——要学会感恩。在书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去感悟真情,体验真情,奉献真情,做一个有感情的高尚的人现在,我已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已陪伴我整整六个学期,它让我充满伤心的哭过,也让我发自内心的笑过,它就是一丛集满世间点点滴滴的书,然而,我即将升入中学,将告别陪伴我六年的母校和小学主题学习丛书,同时,我将与新的学校和中学主题丛书会面,我相信,中学主题的语文丛书会让我重新面对这个熟悉多年的社会,重新理解这个社会存在的意义,我的生活已离不开这丛书了,我感觉它已融为我身体中的血液在流动,在我的体魄里,它让我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它给我的知识道理,这丛书之所以让我这么着迷和爱恋,就是它的内容像重新演绎我的生活一般,教给了我许多学不到的人生道理,让我对这个枯燥无味的社会生活又燃起了绝望之海中的一盏航标灯,要是没有这丛书,我也许早已陷入充满孤独的破裂空间,在那度过被遗忘的一生。

我知道,我用千言万语都无法感谢语文主题学习给我的快乐与幸福,但我还是想说一句:语文主题学习,谢谢你!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总结 篇8

所谓的“主题学习”是指教师凭借文本素材的主题,开展课内与课外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教师依据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本质,凭借新教材以单元主题编排的特点,实施“主题学习”,课内让学生在浓浓的情感中感悟文本主题,通过前后连接整合主题,多元感悟升华主题;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延伸主题,让一个个主题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主题学习已在我们学校进行了一个学期,这种语文学习方式受到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下面我将本班主题学习的一些情况做一总结,以便以后更好更有效地进行主题学习。

一、学生特点

1、我们学校是小班化教学模式,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把每个年级学生按照他们的特点特长均衡分成六个小组,采用小组围坐在一起的小组形式进行教学。

2、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存书量阅读量相差很大,所以主题学习的效果也不一样。

二、主题阅读采用形式

1、随堂用最后十五分钟时间推荐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补充阅读。

2、以小组为单位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交流,如演课本剧、朗读、交流摘抄的好词好句、补充交流读后感受、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讲实例或故事„„

3、充分利用读书卡记录交流。

4、每周二至三节阅读课,至少拿出两节主题阅读,另外一节就作为课外阅读了。

三、主题学习收获

主题学习丛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培养了学生们喜爱阅读、善于交流、与大家共享的习惯。小组合作的效果非常好,能让没有生命的铅字活起来,不爱说话的学生也随之交流起来。拓展了阅读,由原来围着课本学课本到现在跟着课本走出去。

四、存在的问题

对于好学生来说,这样的形式比较受欢迎同时对拓宽知识面也比较有效。但对于学困生来说,就有些生搬硬套,他们跟不上大队伍的步伐。

语文主题学习的体会 篇9

合涧镇三中王汝贤

为了进一步搞好语文主题学习工作,我结合个人及本校实际情况,对语文主题学习的情况作了一下总结。

1、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改革课堂教学。

为进一步解放教师和学生,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在课堂上少讲,精讲,教师讲解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0分钟,为主题阅读拓展空间,让学生获得阅读的快乐。

我将改进授课模式,变单篇教学为单篇引路、单元整合、主题阅读、读写共进的教学模式。每个单元选一至两篇重点课文精读,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阅读习惯。当然,重点精读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在研读出色段落上下功夫。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写作技巧、修辞手段、抒情方式、语言特点等方面深入探究,让学生对某一类文章的文体特点与写作要求、学习方法等有一个清楚的熟悉,为今后的自主阅读奠定基础。此谓“授之以渔”。(此课型要用1-2课时),接下来要将本单元其他作品进行整合,在同一课堂上比较阅读。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同一(或相近)主题或相同文体编排的,可在这一课堂上比较共性与特色,尝试用单篇教学得到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和合作交流,增加阅读积累,提高阅读能力。此课型要用1课时。

然后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主题阅读活动。用4-6课时进行主题阅读材料的自主阅读。边读边做赏析性的出色摘抄笔记,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利用1课时进行组内交流和班内交流与辩论。学生可以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发现的出色文段跟其他同学交流,对有不同意见的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为之提供佐证。

2、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教师首先要打破常规,制定科学细致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课时,严格按照每两周学完一个单元的教材和一本配套的主题学习丛书的进度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具体操作计划:

(1)、熟读教材。(2课时)读通、读熟本单元的4篇课文。

(2)、学会生字词,会默写。(1课时)

(3)、引导学生逐篇学习课文内容,每篇课文2课时,共8课时。略读课文以导学案为主要手段,采用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的方法。在学习每篇课文的同时补充3-5篇与课文内容关联密切的主题学习材料。每课时用15--20分钟学习课文内容,20--25分钟补充2—3篇主题学习材料。

(4)、背诵积累(2----3课时)。

(5)、集中阅读,提高能力(约5课时)。

指导学生运用默读、速读、浏览乃至背诵等多样化的形式自由阅读主题学习材料中的剩余内容。每课时中用30分钟自由阅读,利用最后10分钟的时间写读书笔记。

6)、习作(2课时)。

3、大胆进行改革,学案引领,整体推进

加快课本学习步伐,加大课堂容量,每篇文章只提一两个重点问题,围绕重点问题开展学习思考,屏弃所有不必要的环节。逐渐形成两种以学案为引领的课堂学习模式:①集中学课文或集中学配套的主题学习文章的单元整体推进式。②一篇课文带几篇主题学习文章的辐射阅读式。改革备课制度和方法,探索“主题学习”备课模式,鼓励学生多读书,师生共成长。提倡单元备课,用学案代替教案。作业结合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行之有效。

4、多种课型,提高效率在实验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学案引领的方法,指导学生拓宽学习内容,加大阅读量,另一方面也重视典型文章,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针对选文的特点进行不同的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诵读,积累优美语言。

5、课内课外多措并举,培养阅读情趣

语文主题学习研修总结 篇10

辛庄中学 韩晶

今年八月,我参加了语文主题学习教师研修班。这一次赤峰之行,让我获益匪浅。语文主题学习在我区已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两年,并且还将继续深入语文教学的改革中。我身处这场改革中,感受到的是阅读的力量。

研修的第一天,韩培华老师的报告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她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这一观点,并建议教学主题简约明确有价值,教学目标简洁明了不冗杂,教学过程简化自然不复杂。这些建议不只是对于语文主题学习有帮助,对于日常教学也有助益。语文教学回归简单远比形式的复杂重要,课堂吸收率的提高远比课堂环节的面面俱到重要,教学目标的切实可行远比循规守矩冗长复杂重要。教学的简单还体现在整体设计上。过多的环节,会让课堂呈现满而乱,清晰的分层,将教学分成几个大部分,并且简化细碎提问,给出更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自行思索发散也是一种策略。在现代文教学中,我有时会过度依赖课件,课件中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大比重的问答式的教学让学生和老师都疲惫不堪。其实,学生也是具有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的,只是我总是不放心,不敢放手。这一点我以后要慢慢改正,将课堂更多的还给学生。老师自己就不该着急,应给学生更多时间,让他们真正理解,而不是被动接受。给出探究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方法,将是我日后努力的方向。还未摆脱学院影响的我,日后或许会尝试在教学中更多的求新求变。

令人回味无穷的专家报告后,就由参加研修班的老师们开展备课活动。我们九年级组的三位老师在专家的安排下同松山区的老师们合作备课《在山的那边》主题研究课。备课初始,大家都感到这节课很棘手。从课文设置上看,《在山的那边》并非重点精讲篇目,从文体上看,它是诗歌,学生理解层次各异,从主题丛书篇目上看,诗歌在主题丛书中的比重并不大,要在少量的篇目中精选出恰当的篇目是不易的。经过研讨,我们选用了语文主题丛书中的《山那边的海》(王家新)、《只要翻过那座山》(杉美树子)、和《山民》(韩东)。这三篇文章的选入应该说各有侧重。《山那边的海》是诗人王家新自己对于诗歌《在山的那边》的阐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利用这篇文章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体会诗歌所蕴涵的思想。《只要翻过那座山》严格来说应该属于散文诗,但是由于主题类似,也被我们选入了这节课中。这一篇与《在山的那边》我们做的是对比处理,由学生说相同的地方在哪里不同之处在哪里,重点让学生从思想内容、写作手法上进行分析。学生可以加深对于诗歌主题的理解,还可以从多种文体中感受象征手法的运用。《山民》的选入主要是为了学生可以进一步练习体会诗歌情感内涵,另外,《山民》中所叙述的故事和《在山的那边》也有相似之处,学生举一反三也不难体会《山民》的情感意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山民》是一首朦胧诗,并且和本诗的思想内涵并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不必做过深入的解读,以防止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反而影响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妙。文章选定后,我们对于整节课的脉络就有了初步的认识。最后,我们将整节课分为了七个板块,分别是:疑问导入,吸引读者;初读诗歌,感知内容;补充阅读,深化理解;品读诗句,诠释情感;延伸阅读,采撷精华;pk诵读,积累提升;抒写真情,丰富体验。在流程的制定中,崔老师作为经验丰富的前辈完善了整个流程,程老师协助补充了很多内容,我虽经验不足,两位老师对我也十分信任,将我的想法采纳进了教学设计中。在整个备课环节中,我感受到了语文主题学习的魅力,也深深感受到这种研修式的集体备课对一名教师的成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我不仅学习到了如何去制定语文主题,找到突破口,还体会到了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一课一得”。语文主题学习与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说是相辅相成的。课堂中每一环节的设置,主题课中每一篇文章的选择都应该是精心考虑过的,应该在课堂中起到它们独特的作用。

在研修中,韩培华老师还与我们探讨了语文主题学习的意义和实施的方法。韩培华老师

认为,语文主题学习的最大意义就是实现学生的海量阅读,最终让学生爱上阅读,会阅读。海量阅读在当前的减负形势下,应该更多的在课堂上完成,这就需要每一节课都是高效的。另外,课堂上的阅读绝不是把主题丛书中的文章化成又一篇课文,而是一种拓展阅读。学生在拓展中应该体会到阅读的魅力,在海量阅读的基础上淬炼出更高的阅读水平。韩培华老师在主题的确立上建议我们更多以内容为角度设置主题,这样有利于选入大量文章进入课堂,并且简化细节探究,加强海量阅读。

上一篇:岗位目标承诺书用表下一篇:精选街道办事处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