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改革构想论文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分析化学实验改革构想论文(共9篇)

分析化学实验改革构想论文 篇1

摘要: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传统的基础实验课程,也承担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迫切任务,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一些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转型发展;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合并、升格、更名等形式,地方本科院校经历了以办学层次提升、办学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转型发展。而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变革的生态体系中,已经处于了一个尴尬的状态。据相关数据显示,,地方本科院校的初次就业率不仅低于重点本科院校,更是远远低于高职高专类院校,这种现象虽然由很多因素造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与许多地方院校在办学理念上一味攀高求全,重学轻术,忽视实践密不可分[1]。

而正是由于地方院校发展定位不准,本科职业教育的匮乏,导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不足,无法满足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对高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因此,加快地方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大力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了当前地方高校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2]我校作为新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也是此次转型发展的生力军,如何借助转型的契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也成为了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3],而“分析化学实验”作为我院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更是承担了培养锻炼学生职业技能的重任。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实验教学过于呆板化,使得学生对于实验课程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导致达不到实践训练的目的`。因此,必须清醒地认清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客观地理清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根源出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符合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作为实验教学的首要目标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才能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目前存在的问题

1.1实验项目的设置缺乏应用性

分析化学实验是以分析化学理论课为依托开设的,所设项目也是按照理论课程的相关内容而定,因此内容单一,且大多属于验证性实验,即使设置了综合性实验,仍然不具有探索性和应用性,缺乏与生产实际的联系,这难免导致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不予以重视,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思考,按部就班操作,这样的状态不仅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还会影响实验教学的秩序。所以要实现实验教学条件和组织方式的转型。

1.2实验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

目前对于实验课程的教学,大多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师将实验目的、原理、内容、注意事项等以板书或ppt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逐一给学生讲解,有的教师甚至因为担心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疑难问题而影响实验进度,就将所有可能存在的现象和解决方法详细地交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地操作。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几乎可以不动脑筋思考,甚至不需要预习实验。久而久之,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受到了抑制,也难以胜任今后的工作。因此,要实现实验教学方法的转型。

1.3实验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

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其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和考勤成绩组成。而平时成绩主要以实验报告成绩为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实验报告仅能反映出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部分问题,较难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成绩评定形式,使得学生将重心放在了实验报告的编写上,有的学生甚至为了获得高的分数而在数据上作假,这不仅助长了部分学生伪造数据的不良风气,更违背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初衷。所以,要实现实验考核制度科学化的转型。

2推动实验教学改革,适应转型发展需要

2.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应用型实验技能

由于分析化学实验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于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为主,因此,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应该兼顾其可操作性和应用性,所谓可操作性,即能够通过实验过程,使得学生掌握相关化学器皿的正确使用方法,由于分析化学实验的内容主要是化学分析,即常量和半微量分析,因此,要求所设置的实验项目也应该符合这一用量要求。而实验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要与企业检验检测环节相匹配上,因此应更多地深入地方企业以及相关检验机构进行调查了解,按照企业和相关单位的需要对实验项目进行调整和优化,而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中,应更多地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并以实际样品进行实验,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验兴趣,更能将其置身于今后的职业环境中进行操作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增强其职业竞争力。

2.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分析化学实验作为训练学生分析检测技能的入门课程,在教会学生标准操作的同时,更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树立起正确严谨的科学观。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其主体地位,将实验设计成带有启发性的教学情景,并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并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与学生经过探讨后再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独立解决工作难题提供有效的思维方式。此外,还可以尝试开放性实验,即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实验进行改良创新,为学生创造一个以自我为主体的实验环境[4],使得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也符合学校对在转型发展规划中对实践教学要在“练中学,做中学”的要求。

2.3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实现学习效果评价的科学性

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改革,应该与学校转型发展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应将重点放在学生操作技能的考评上。具有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是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实验考核上,首先,应该改革过去的仅通过实验报告成绩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方式,将学生操作技能的规范性和熟练性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指标,并将此贯穿于整个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在上课期间,通过巡视的方式,规范学生的操作方法,对屡次纠正仍不能正确操作的学生予以扣分并留下单独培训。其次,由于操作技能的规范化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在成绩的分布上,应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这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的态度,也能体现出学生技能训练的效果。最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更高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因此,对于期末考核,除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可用工厂中分析人员常做的工作为实验题目对其综合能力进行考评,比如给定一个样品,让学生用相关国标对其进行质量评价,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结语

在当前全国新兴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传统的基础实验课程,承担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分析检测人员的重任,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与时俱进,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就业为导向,大力培养锻炼其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缩短学校到企业,课堂到岗位之间的距离,切实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高层次技术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作者:吕瑞 谭晓磊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兄武,许庆豫.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0):93-97.

[2]刘教民.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大力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J].华夏教师,(9):5-8.

[3]杨国良,高瑞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学研究,,28(1):62-65.

[4]李波,范会涛,赵强,等.高校转型发展时期的无机化学实验课改革研究[J].广州化工,2014,42(24):180-181.

分析化学实验改革构想论文 篇2

为了达到当前该专业“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 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并提出几点构想, 与同行共同探讨。

1 教学现状

药物分析化学将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2门课程合二为一。从理论教学来讲, 分为分析方法及其应用2个部分, 其中也涉及到了物理化学的相关内容, 学科内容跨度较大;从实践部分来讲, 是将分析方法融入药物分析应用中, 交叉编排, 融会贯通;从学时分配来看, 理论占70%, 实践占30%, 符合实践性课程的特点。但是该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很强, 学生难学, 教师难教。笔者对本校药剂专业96名学习该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对大纲要求的理论内容完全掌握的学生仅占0.1%, 有32.3%的学生只掌握了所学内容的40%以下;而对实验内容熟练掌握的占20.8%, 基本学会的占68.8%, 不会的只有10.4%。说明学生认为该课程理论内容学习的难度比较大, 学习效果也不理想。相比较而言, 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高, 动手的积极性高, 而且对于有些较难的理论知识, 通过做相关实验, 学生感到理解容易, 易于掌握。因此, 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势在必行。

2 教学改革的几点构想

2.1 理论教学改革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学生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 有36.5%的学生认为理论内容简单, 希望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讲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 以便以后继续深造。但还有32.0%的学生觉得理论知识太抽象, 难于理解, 希望教师再讲简单一些, 故教师上课时很难顾及所有学生。那么, 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呢?笔者认为, 在药剂专业教学中进行分层次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药剂专业的许多课程都是以化学为基础的, 因此可以将学生按其化学基础情况进行分班,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如对学习程度较高的学生在加强技能训练的同时, 加深理论知识的讲解, 为他们继续深造打下基础;对学习程度较低的学生在讲述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实践教学, 加强技能培训, 并研究历年药士考试的命题方向及题型, 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强化训练, 为其毕业后顺利通过药士考试做好准备。

2.2 实验教学改革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比较高, 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较理论内容高, 这是因为实验比较直观、可操作性强。实验教学是药物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不仅可以验证、补充理论, 还是培养学生技术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 药物分析化学的实验非常重要。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知识型”转变为“技能型”, 药物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师必须深刻思考:在实验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实践技能上技高一筹?对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2.2.1 教师编写实验手册

由于当前中专学生知识结构的特殊性, 教学大纲对实验的设置和要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 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及实验教学的目标, 以理论内容为序, 编写与教材同步的实验手册。要结合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以及药品检验部门对药品质量的要求和检验程序, 由浅到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地编排实验内容。

2.2.2 合理安排实验课

对实验课的安排, 应与理论内容相衔接, 随讲随练, 使学生巩固和掌握理论内容。由于目前本校实验室条件较差, 实验仪器设备陈旧落后, 数量较少, 而学生人数较多, 学生普遍没有动手机会, 在实验小组中往往只有一人操作, 其他人扮演观众的角色, 实验结果一组一个, 实验报告全组一模一样, 使得一部分学生养成了偷懒、不动脑的习惯,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就要求实验课较多的教师相互协调, 对同一个班级的实验课时间统一安排, 可将学生分为2组, 2组学生可以同一时间在不同的实验室上实验课, 这样学生动手的机会有所增加, 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2.2.3 采用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是由教师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讲述一遍后, 再让学生动手实验, 学生对实验内容理解不够深刻, 实验时盲目操作, 实验结果不够理想, 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 其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而实施启发式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实验课前几天, 教师根据实验内容提出几个相关问题, 由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实验内容, 熟悉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实验课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点拨, 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实验。这样学生做起实验来目的明确, 主动性和积极性高, 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高。

2.2.4 规范操作, 培养药品质量意识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教师应对学生的不规范或错误操作及时给予纠正, 如加液姿势, 滴定管、移液管的操作等, 使其养成规范的、符合实验要求的良好操作习惯。同时, 在实验中要注意提高学生对实验结果准确度的认识。许多学生在实验中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要求不高, 如在药品检验中, 若2组相差很大的数据平均之后在合格范围内, 学生就认为该药品是合格药品, 还有些学生甚至将合格药品检验为不合格药品等, 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必须予以纠正, 要重视对学生药品质量意识的培养。

2.2.5 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 一些不爱学习或上课不爱听讲的学生, 在实验课上却表现比较积极, 如果让这些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 如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其参与试剂的称量、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和仪器的调试及校准, 并进行预试验等, 让其觉得“英雄有用武之地”, 就会增强其学习兴趣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2.6 规范实验考核制度

实验考核是一种综合性考试, 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其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 更重要的是可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依据。评分标准是否客观、公正、合理也将直接影响到教与学的效果评价, 所以要有一套完善的实验考核制度和评分标准。

新版教材已经将实验考核列为教学的一部分, 同时制订了合理的评分标准。但是, 笔者认为, 对学生实验的考核, 不能只看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还要看学生的操作过程、平时的表现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 这样才能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

构想土地制度改革 篇3

搞建设要有钱,土地成了资产,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搞“肉烂在锅里”那一套了,因此征地卖地就成了唯一之选,土地财政就此形成

3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体、私营、外资本身就是靠市场运作的,它们的发展属于增量。而存量有两块:国企和自然资源资产。国企在计划经济中由政府直接投资、经营、管理;含土地在内的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过去不显现,不进入市场,由政府直接安排使用。

因此,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点和难点就是这两个“大块头”怎么改。

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比较清楚的:政府不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让国企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竞争中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公有制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尽管也有曲折和反复,但基本是沿着这个脉络一路走下来。

与国企改革相比,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改革思路,显得不够清楚,或者说是存在问题。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显现了,但这些资产的所有者权利由谁来代表,并没有明确界定。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履行了所有者代表的经营职能,类似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对国企那样,既管理又经营。为了保证政府的经营收益,还要对别人(主要是集体)的资产施加限制,甚至去经营别人的资产。

国企改革的路子,政府不再当“运动员”,专做“裁判员”;自然资源领域,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而且在运动场上越来越起劲。这是两条截然相反的改革路径。

历史地看,政府经营土地是个必然的选择。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30多年来,政府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逐渐退出,但在建设领域仍然是投资的主角,特别是城市建设领域,仍然主要是政府投资甚至经营。这是因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其他市场主体能担当这个责任,而建设是不能停顿的。这个责任,主要落在地方政府身上。

搞建设要有钱,土地成了资产,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搞“肉烂在锅里”那一套了,因此征地卖地就成了唯一之选,土地财政就此形成。卖地的钱不够用,拿土地抵押贷款渐成风气,土地金融也就出来了。现在的地方债,大多即属于土地金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城市建设取得辉煌成绩,政府经营土地功不可没,这是必须肯定的。

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在积累问题,而且越积越多。比如:侵害公众利益,激化社会矛盾;严重浪费资源,使生态环境恶化;积聚财政、金融风险,酝酿经济危机;政府行为扭曲,腐蚀干部队伍等等。

这些问题是制度本身导致的,仅靠完善现有制度,不可能得到解决。因此,必须对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改革方向,也指出了改革途径:方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途径——所有者权利与管理者权力分开和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来管。

根据《决定》精神,做出以下具体的改革设想:

(一)参考国企改革的经验,组建国家特设机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委、部、局,下称国自部门),代表国家对属于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行使所有者权利。

这种国家所有的权利与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权利,处于平等地位,都要接受政府的不动产登记部门的统一登记,接受政府的自然资源监管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空间用途管制,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的,要办理使用权登记和变更登记,还要接受工商、税务、证监会等部门的统一管理。

有些自然资源资产,如重要矿产资源和水利资源的有偿使用,由中央国自部门直接管理;有些资产如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出租、出让、入股、联营,以及一般性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有偿使用等,可由中央国自部门责成或委托地方国自部门管理。

另外,基础性、公益性建设需要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或其他自然资源资产,可由国自部门与集体和农民协商,参照市场价格公平补偿。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的收益,属于全体人民,应当上缴中央财政纳入基金管理,按规定用途统一安排使用。因此,国自系统宜实行垂直领导体制。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国自部门的一项职责,但不一定是最主要的职责。其最主要的职责应当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下,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所谓合理利用,包括用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保障民生。例如,对于保障性住房和普通的自住性住房,应该无偿提供土地。

(二)组建对国土范围内所有自然资源进行监管的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引导、规划管控、产权保护等,为各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并实施监管。其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国土规划,为经济、社会、生态等的和谐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行動指南。

国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功能分区,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开发地区,及主要农产品产区、主要商品粮基地、主要生态环境保护区、主要矿产资源蓄积区等禁止或限制开发地区。现在由发改委主持编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应纳入国土规划;

2.城乡建设和人口的空间分布,如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组团的布局,人口转移的预测等;

3.重要生产力如能源、金属冶炼、重化工及新兴产业的地区分布;

4.重大国土整治(含土地、森林、草原、水域)项目安排;

5.公路、水运、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分布。

国土规划与现行分管体制下任何部门的规划都不相同,是涵盖国土范围内所有开发、保护、整治活动的综合性中、长期规划,也是国家规划体系的最上位规划。规划编制工作宜由国务院领导牵头协调,发改委、住建部、农业部和新组建的自然资源监管部门共同编制。编制完成后提交全国人大批准、颁布。

nlc202309031917

现行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属于近、中期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阶段性实施。有了这两个规划,现在的许多部门规划和区域规划就没有必要保留了,少数必须保留的,要接受国土规划的指导,与之衔接。地方各级的国土规划,则是全国性规划的延伸和细化。

我国目前的各类规划,由政府组织编制,并允许政府按照编制程序修改规划。结果,相当多数的地方政府在规划颁布实施不久,就要求修改规划,使规划的严肃性和制约作用形同虚设。多头规划和多变的规划,使市场主体无所遵循,无从预期,行为必然短期化。

新的国土规划由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实际上是把规划上升为法律,政府只有实施规划的义务,没有修改规划的权力。这也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基本的行动指南,有利于市场行为的规范。编制国土规划,要遵循科学的程序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界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第二,依据国土规划,实施空间用途管制。

依据国土规划实施空间用途管制,既合理利用资源,又切实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新组建的自然资源监管部门最重要的日常工作。

所谓空间用途管制,就是要落实每一宗土地及其地上、地下的其他资源如何利用和保护。这就需要绘制大比例尺的规划图,因为比例尺太小,规划用途只能落到较大的区域,难以落到每一宗土地上,不能作为日常用途管制的依据。现行分管体制下的部门规划,只有乡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能落实到宗地上,未来可以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叠加相关信息,改造为能实施空间用途管制的基层国土规划。

耕地保护,是空间用途管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坚持,但方法需要改变。应当看到,随着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再经营土地,随着财税体制的改革以及干部考核选拔制度的改革逐步到位,将使政府行为的动力机制发生根本改变,来自地方政府的占用耕地的压力会大大减轻甚至消除。

地方政府不再当“运动员”,专心做“裁判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猫鼠关系”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现在以建设用地指标为核心的计划管理办法,也就没有必要了。过去实行这种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效果却是既吃力不讨好,又劳民伤财。取消它,对所有人都是一种解脱。将来耕地保护的压力,可能主要来自企业、民间利益集团和老百姓,对此应主要靠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在空间用途管制的框架下,结合各地实际探索解决办法。

除了行政手段,更应注重经济办法。中央政府部门主要是依据国土规划,对地方执行空间用途管制的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没有必要像现在这样管得过于具体了。

生态环境保护,也是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内容。其中,既包括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产生的生态变化进行监管,也包括对向大气、土壤、水体排放污染物行为的管理,还包括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

第三,依据国土规划,开展国土整治。

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含草原)的土地整理,生态用地(如水域、湿地、林地)的恢复、整理,地质灾害的防治等,都属于国土整治。由自然资源监管部门依据国土规划统筹安排,组织社会有关市场主体参与实施。

第四,加强产权保护。

1.设定土地公有条件下的土地产权体系。在土地私有条件下,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土地经营权、土地收益权等可以适度分离,但与土地处置权却不可分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土地公有制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土地所有权不能自由交易,但使用权、经营权乃至收益权,都可以在限定的条件下进入市场,具有一定的处置权利。

因此,土地私有制的土地產权体系已不能适应我们的发展要求,需要重新设定一套土地公有制的土地产权体系。要明确界定土地产权的类别,及每一类产权具有什么样的权能。例如,农地的承包经营权作为土地使用权的一种,享有收益权和一定的处置权,权利人可以把经营权流转出去。而单纯的经营权虽然也有相应的收益权,但处置权则进一步受限,只有抵押、担保权,没有转让权。

设定土地产权体系,对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必须一视同仁,只要是同一类别的土地产权,不管是国有还是集体所有,都享有同样的权能。只要是合法取得的土地产权,政府一律平等保护,不存在什么大、小产权之分。

2.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现在,不动产登记局已初步组建。下一步,要把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土地、房屋、林地、草地、农地的登记工作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登记。为此,要按统一的土地分类标准对有关登记信息进行调查,明确产权类型和归属。

国外的地籍调查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由政府组织调查;一种是由产权人自行委托中介机构调查,后者对调查结果承担法律责任。第一种做法财政负担重、耗时长,后一种做法易产生法律纠纷。为了推进土地统一登记工作,我国今后可以考虑不同地区采用不同方法。例如,有的地区由政府组织调查,有的地区由产权人委托调查,有的地区可两种方法并举。对委托调查的,调查结果还可由政府相关机关核查。这样,可以加快土地登记进度,早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国家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国外的不动产登记信息一般包括:土地面积、四至、建筑物(住宅、厂房、商场店铺、仓库等等)及其他附着物、权属、历史变更情况等,而对土地用途鲜有登记。其原因,可能是土地登记制度历史悠久,而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则产生于近现代。

但在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刚刚起步,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也建立不久,统一的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更未形成,因此可以考虑把两个制度结合起来,土地登记的内容除有关权属的信息外,还应包括土地的空间用途信息。这样,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既可以保护产权,又可以促进土地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落实。

此外,土地的价格与土地用途关系很大,登记用途也有助于规范土地市场交易价格,测算不动产税基及开发权补偿标准。这些,既属于政府的管理行为,也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重要服务。

第五,加强市场监管。

1.改革征地制度。公益性、基础性建设需要把农村集体土地征为国有的,或者虽然是经营性项目,但农民愿意把土地转为国有的,由国自部门与农村集体和农民就补偿价格、安置途径等平等协商,达成一致并落实到位后,经政府的资源监管部门批准才能实施征地。有关征地的法律规定,应由政府依照法定程序主导制定,政府的自然资源监管部门根据相关法律,对征地和被征地双方实施监管,重点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里,征地和被征地双方是权利平等的“运动员”,监管部门则是“裁判员”。这与过去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相比,是根本性的改变。

2.规范市场秩序。包括:

(1)制定各类自然资源资产市场交易管理规定。如土地使用权出让、出租、入股、联营管理办法,土地使用权二级市场管理办法,“三旧”改造管理办法,不动产抵押、担保管理办法等等。

(2)建立不动产价格体系。如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宗地地价、交易地价等。建立以地价为基础的不动产价格评估制度。

(3)发展、培育各类代理不动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评估不动产价格,开展地籍调查等中介机构,制定相关法律并依法加强管理,为市场交易提供服务。

(4)清理、归并相关税收,设立不动产税(财产税),作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不管是国有的、集体所有的还是个人所有的不动产,均应照章纳税(法律规定减免的除外),收入主要用于地方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5)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吸收社会资金参与。为此要制定相关办法,合理分配收益。

作者为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

对新课程改革的宏观构想 篇4

新疆2008年正式进入高中课改期,也就是说,从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始,自治区范围内所有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部实施新课程。

那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高中教师应该如何认识并顺利推行新课程改革呢?

根据新课程实施纲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理念是理想,新课堂教学是现实。这就要求,过去一味由教师传授的教学模式必须开始“裂变”,在新课程实施伊始,我们的教学行为就必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让学生的智力接受挑战,思维产生碰撞,情感受到熏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质的飞跃,从而使一个由新课程理念影响和引导出的充满民主、和谐、激情的课堂向我们走来。

一、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感悟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与灵魂的一面镜子,也是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同时,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可见,一节课不仅展示的是一位教师的教学功底、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及文化底蕴,而且展示的是一位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人格魅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课堂教学都要在一定程度和层面上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一是教师的角色要变。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在教 1 学中要转换自己的角色,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创造者,把关注点真正放在学生的身上,使自己的激情、个性和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示;二是教学行为要变。新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要让课堂激情四溢,民主和谐;三是学习方式要变。主要体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悬念,应该让学生的智力接受充分的挑战,让学生的潜能如花绽放,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四是课程观念要变。我们应该清楚,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课程是体验,课程是对话,课程是发展资源,凡是对学生有影响、有教育意义并能促进学生成长,或者能够滋养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简言之,社会即课程、环境即课程、生活即课程;五是教师的专业知识要变。我们教师的教学视野要无限拓展,知识品位要大幅提升,我们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构思与设计等,让新课程在课改中迸发出智慧的浪花,激荡起创新的激情。

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极大地拓展学习的外延,让学生积累文化,积淀精神。要让我们的教学课堂是“阳光地带”,是“动感地带”,也是“情感地带”。同时,新课程也要求,学科教学要凸现学科特点,不仅需要“形似”——语文课要有“语”感、数学课要有“数”感、自然(科学)课要有“悬”感、音乐课要有“乐”感、美术课要有“美”感、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要有“悟”感、英语课要有“乐”感、体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有“动” 感等,还需要“神似”——在一种和谐的情感氛围下,将激活的知识种子播种在学生大脑的“沃土”中,实现师生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共鸣和生命活力与生命活力的对接。

二、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第一点启示是新课程呼唤教师对原创的提升。教材只是一个案例,一个载体。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不是教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信息与素材靠教师去整合,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拓展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所以教师不能把教材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要对教材进行改编、选编、选用、活用,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第二点启示是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嘴里表达出来的;新课程渴望更多课堂教学的动人场面也是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给知识只是给了学生一个肉眼;给视野、方法才给了学生一个显微镜。“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是“活”知识的源泉。

第三点启示是新课程呼唤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呼唤教师素质的提升。新课程条件下,教学条件固然重要,而教师的素质更为重要。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靠教师去创造。如课堂教学没有现代媒体,用“土媒体”也能让课堂教学生辉,呈现亮点。因此,教师的素质应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尚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可贵的创新精神;要站在人生境界的高一层,真正在课堂“指点江山”,在课外“激扬文字”。第四点启示是教学是个千变万化的动态系统,不能刻意追求和照搬某一种模式。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内涵无限丰富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

第五点启示是新课程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不应是面面俱到,而是创新。主要看课堂师生的互动;看学生的参与面;看教学流程的独特创意;看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智力的挑战;看师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张扬。

三、理想课堂教学的境界与艺术

让我们大胆设想,新课程所勾画的理想课堂境界应该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所谓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其课堂特征是: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应是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理想课堂就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且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理想课堂就是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无处不见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无时不见活灵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教师是新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对接者,是新课程实验的形象大使。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追求这种境界?

第一,教师的角色要转换定位——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造者和实践者。第二,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风格产生魅力,魅力启迪智慧。教学风格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教学风度和教学特色,是教学活动个体化的重要表现,标志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成熟。教师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自己教学特色的过程。教学风格具有独创性、稳定性、丰富性和发展性等主要特征,其中独创性是核心,是最重要的特征,是教学个性的重要表现,也是衡量教学风格是否形成的首要标志。因此,每个教师都应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追求教学风格的理想境界,努力形成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为此,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要体现十二个字:放飞激情,张扬个性,展示魅力。

激情是创新的直觉思维,激情是情感的直接表象。有激情就显活力,有激情就能滋润每一颗心灵,有激情就能迸发出智慧的浪花。

个性是一个教师教学经验、教学特色和灵性的折射。有个性就显灵性,就有特色,就有创新。

魅力是一个教师人格、道德、知识、智能等品位的综合体现。有魅力就显形象,就有气质和风度,就能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就能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第三,教学设计要更新——教学设计是一种思路,一个案例,也可说是一个靶子。一种好的教学设计,就是一部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片,也恰似一幅蕴含师生人文素养、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立体风景图。我们教师要将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变为现实,就必须拿出优秀的教学设计。那么,怎样写出优秀的教学 设计?

一要体现“一种革新”,即备课写教案革新。要改变过去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只备“结果”、不备“过程”的备“死课”不备“活课”的现状;要冲破传统教案,创新超越教参,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的教学设计。

二要体现“三种价值”,即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创造价值。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应推出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如“歌舞晚会式”、“答记者问式”、“合作探究式”等等。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特别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设计。新课程实验证明,一个平凡的老师,只要把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就能展开富有诗意的课堂图景。可见,爱是教学的一门重要艺术。如果没有爱,没有真诚,任何模式、方法大概都很难奏效。“面对灿烂的生命,笑不起来的教师不算是好老师。”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赋予人文理念丰富的内涵。这样,教师的劳动也就能涌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三要体现“四个特征”,即一是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过去,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教和学的创造性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加,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和教参为教师留有充分的余地,为教师提供了创造和发挥智慧的空间。因此,教学设计要有时代感,要体现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对新课程理念的追求。二是教学设计要新颖、独特、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教学的智慧是共通的,不同的教学案例所 凝聚的新课程精神往往也血脉相通。如何构设新颖独特且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改传统的“教案”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那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又是怎样的?一般的写法为:“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课后反馈及自我点评”,或者为“设计理念、教学重点、教学流程、课后反思”等等。但无论哪一种写法设计都不能格式化和模式化,要根据教学内容,使每一篇教学设计具有新格调、新品位和新创意。三是教学设计要充满悬念,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亮点。因为,一篇教学设计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更像是一部不能划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如果在设计中注重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凝炼为可供愉悦对话的文本。四是教学设计要少而精,明确并再现“三维目标”。传统备课苛求篇幅字数,写的字数多就是备课认真,备得程序细就是好教案。如今教学设计不再苛求篇幅字数,而是求好用、实用、有新意。

第四,要让教学成为艺术——教学艺术是为了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而采取的符合科学性、创造性、情感性、魅力性等手段、方式、方法的巧妙的完美的综合。教学艺术必须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其功利目的。反之,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就不能称为教学艺术了。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课程赋予教学艺术更多的内涵,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那么,怎样去追求和体现教学艺术的价值? 实现“六变”:一变教学目标“一维”为“三维”;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三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四变“教师问学生”为“学生问教师”;五变“注重结果”为“关注过程”;六变“单科教学”为“多科整合”。

突出“四化”,即课程心灵化,过程动态化,内容生活化,情境和谐化。

着力“四活”,即把教材用活、把方法激活、把过程盘活、把媒体点活。

着眼“五境”,即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演示烘托情境、游戏创造情境、表演展示情境。

力求“四味”即把课上得充满趣味,饱含情味,具有韵味,令人回味。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篇5

1.1实验教学逐渐深入化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在近几年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学方向由传统的实验方法、考核形式等内容的研究转为与科技前沿相结合的研究,研究性实验总量上升,研究范围逐渐由教学过渡到创新性、微型化、绿色化以及学生参与性等,研究工作更具实用性。

1.2实验教学的绿色化

绿色化学是用化学技术和化学方法减少化学反应中原材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等的使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同时尽可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目前,无机化学实验涉及的药品种类较多,用量较大,部分试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且还会随着反应释放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很大伤害。为减少以上问题的发生,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时要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树立可持续的环境观;通过化学生产工艺的合理化,提高试剂利用率,减少药品排放量;提高实验设计水平,从源头上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选择低毒或无毒的化学试剂代替有毒物质。如氯气(Cl2)制取实验可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或二氧化锰回收试验组合起来,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其成为无污染的绿色化学实验。

1.3实验教学微型化

微型实验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一种化学实验理念,该理念提倡用小巧实验仪器代替传统的试验仪器,减少化学药品的用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微型化学实验可与常规实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当然,目前微型化实验教学还面临着一些问题,物质产品低,配套教材少,使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

1.4实验教学的精细化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不断深化,其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研究者已经将无机化学实验特点与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从实验评定、过程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规范化,提升了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无机化学实验将进一步精细化,逐步实现个性化指导,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1.5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论文 篇6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分析化学实验是太原工业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它的开设为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较强的科学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科研素质奠定了基础,对于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创新教育的实现就需要有相应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重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提高了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改革

爱因斯坦说:“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人们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是用大脑的思维和智慧,而不是搬书本。”因此,加大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力度是很有必要的。为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要求和我院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经过多年实验教学探索,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1重视基础实验

基础实验包括基本操作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操作和基本分析方法。这类实验是基础,必须高度重视。一方面专门开设分析化学基本功训练周,专门训练学生称量、滴定、溶液配制等基本操作的规范性、熟练性和准确性,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逐步将经典验证型的实验改为应用型、时代型的实验,测定样品尽量选择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试样让学生测定,以增强实验的实用性,增添学以致用的气氛。如选择本地水泥厂生产的水泥测定其中的金属离子含量、由学生自己选择市售的不同碘盐进行碘含量的测定、化肥厂生产的氮肥中铵态氮的测定等。

1.2增开综合设计性实验

综合设计性实验旨在培养和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及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和独立操作的能力,具体题目可由教师给出,也可由学生自拟题目,教师审核而定。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有关书籍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在络合滴定法中,选择教材中没有的题目,如以酱油、牛奶、葡萄糖酸钙口服液、鸡蛋壳、胃舒平药片、食醋等为样品进行实验设计;还有我们开设的在废旧电池中有效成分的回收和利用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收到良好效果。

1.3开设创新实验

创新实验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论文和以后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创新实验内容包括: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设计课题;教师根据教学阶段和学生学习情况指定课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让学生参加部分课题研究。如涂料课题中异氰酸酯基的测定、化妆品中铅汞的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染发剂中苯胺的测定、古代砖的成分分析等。

2教学方法改革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是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和生活当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把分析化学实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门课,进行独立的考试,引起学生和教师的足够重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2.1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加涅指出:“离开了学习者的动机……不能引起学习”。同样,离开了教师的激发,动机只能处于潜伏状态。对化工专业学生来说,教师都必须精心准备,挖掘课程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围绕这一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

2.1.1抓好课前预习,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

一堂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密切相关。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写出预习报告。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提问,以督促他们预习。此外,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每次实验前轮流安排几名学生参与准备实验药品,通过配制各种浓度溶液,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试剂的性质和特点,掌握一些试剂的配制方法,巩固了课堂学习的知识。

2.1.2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

部分分析化学实验采取学生讲的方法进行。具体做法是学期刚开始时,课前指定1名学生负责该次实验的讲解,几节实验课后,过渡为随机抽取学生讲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讲完后让学生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对没讲清楚的地方,或不懂的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老师再对学生讲授中的遗漏问题进行补充和总结。

2.1.3课后写实验“感想”

要求学生除完成实验报告之外,还要写出实验“感想”,内容包括实验过程中自己出现的问题、后果,引起的思考;实验步骤的改进或方案的重新设计;实验误差的计算及引起误差的原因分析等。通过这项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巩固,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1.4实验项目可选化

以前的分析化学实验项目都是固定的,让学生产生了分析化学仅仅能在这几个测定中应用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某些实验内容采取学生选择实验项目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大大拓展了分析化学的应用范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实验的兴趣,避免了学生之间互相比对实验结果的现象。比如,在酸碱滴定法中,不同酸(盐酸,醋酸,硼酸等)的测定,不同混合碱的测定,同一个实验内容提供多个不同实验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

2.2开放实验室

教学逐步实现分析化学实验室在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设备上的全方位开放。实验课时要求指导老师不离开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解答学生问题;没有实验安排的时候,实验员值班,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预习,补做实验和课外实验。

2.3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让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地反映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阔思维,使传统与现代化媒体相互渗透、补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2.3.1影视资源的利用

分析化学实验对规范性操作要求很严,仅靠上课时教师演示难以保证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规范的操作采用录像、电脑动画等直观的形式加以演示,将复杂的、枯燥的操作技能,在多媒体教学中得到深刻的理解,使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掌握规范性操作的具体要求,实验时学生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大大提高实验效率。在滴定分析仪器的洗涤和使用教学中,可借助于大屏幕中影视录像片的有关片断,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实验台前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演示,并根据实验仪器实物,模仿影片中各种仪器的规范操作。

2.3.2虚拟实践教学的应用

由于学校大型教学仪器数量有限,学生的人均占有值较小,关于仪器的操作流程仅少数学生能看到教师演示,且实际操作机会较少。虚拟实验,可以用图形、图像等多媒体形式,展现现代化仪器的内部构造,模拟实验全过程。将细致的`仪器操作流程用动画描绘出来,实现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其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传统实验教学的语言文字描述和静态的原理示意图讲解。

2.4举办实验技能大赛

在化工类专业范围内举行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在竞赛过程中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索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求知向上的学风,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最后,对比赛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者团队加以适当的奖励,为学生今后学习、研究及继续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

3考核方式改革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有利于加强实验管理,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在实验的考核上也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的平时成绩(由预习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报告、随堂考查、实验态度组成);另一部分是期末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包括,(1)基本操作考试:考试采取抽题的形式进行,学生抽取题目现场进行操作,老师观察整个过程进行现场打分。(2)笔试:考查学生对做过实验的原理、步骤、习题的掌握情况。(3)测定未知试样:学生采取抽签的方式对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样品进行测定,根据学生测定结果的准确度给出分数,考查学生对实际样品测定的能力。由于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分析化学实验改革构想论文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健美操,现状,教学改革

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将体操、音乐、舞蹈、体操、美学集于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长期学习健美操,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还能够有利于素质完美健康体型。目前在我国各大普通高校已基本普及了健美操教学,随着体育的教学改革,传统的健美操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而高职院校突出对职业素养和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健美操教学改革也要结合专业人才能力素养的培养,更新理念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 健美操教学存在的问题

1 . 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定位模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认为增强学生身体体质和学习健美操技能就可,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加健美操锻炼的意识,对于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和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健美操起源于欧美,它是“以健与美为目的,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操、音乐、舞蹈、美学为一体的新型健身项目”,教师也忽略了将它与美育、智育、德育等相结合。

1 . 2 教学方式枯燥

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都以“填鸭式”、“注入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不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教学过程中老师讲什么,学生便学什么,忽略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而且较少的传授理论知识,出现一味的学操的现象,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不提学生长期坚持锻炼的意识了。反过来也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打击教师的积极性。长久以来,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1 . 3 教学内容单一

有些教师经常多年选用一套操进行教学,没有及时注入新知识,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可持续性和实用性。另外因为课时量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过少,自编自练能力得不到发展,所学知识运用起来也比较困难,造成学生难以养成课后锻炼的习惯。

1 . 4 考核内容不合理

原来教学大纲提出技术考核占40%(闭卷),理论考核占40%,另外20%是其它方面的考核。这样的安排显然已不适合高职院校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发展理念。较多采用记忆力考核,难以反映教学效果的优劣,未考虑个体的差异,打击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学改革构想与途径

2 . 1 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与改革以更新观念和提高意识为前提,我们应该认识到健美操教学必须与社会体育发展趋势相适应,教师应该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出发点。另外,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当代学生的思维灵敏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喜欢学习现代舞、街舞、韵律舞等一些舞蹈类型,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优良的专业能力,适当地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多样化,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

健美操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中技术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在课后进行健美操锻炼,让学生依据个人实际情况,会制定符合个人的科学锻炼方法,将终身体育的意识深入脑海中,并落实到实际中来。

2 . 2 加强美育

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习健美操不仅仅是加强身体素质,还可以通过有氧运动或者不同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懂得健美操可以通过练习来塑造完美体型,陶冶性情,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 . 3 合理选择教学方式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知识不断的增加性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发生了一些冲突。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教学方式,在有效的时间内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如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电视录像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吸收。另外,教师不再以学生学会所教的成套操为教学目的,在课堂上注重基础动作的教学,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将自编自练的教学融入其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所学到的基础动作编制适于自己的成套健美操。这样既顾及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 . 4 丰富教学内容

健美操是一项新兴、时尚的健身运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内容与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而难度和强度也不断提高。为了让学生更加适应现在的变化,紧跟时代的前进节奏,我们应不断改革和丰富教学内容体系。以社会对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需要程度为基础,制订合理科学的教学大纲,并不断的调整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应该把原来自己制定的健美操套操换成国家新的第三套锻炼标准套路,在基础动作教学上增加实用性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理论方面,可以向学生讲解国内外健美操发展史,体检检测的内容与方式,有氧健美操的创编方法和原则,如何科学饮食,如何落实终身体育锻炼等。在实践方面,应传授健美操基本动作要领,还可讲解形体健美操,另外可以适当的增加拉丁有氧操、瑜伽、街舞,韵律舞、民族风健身操等流行时尚的教学内容。健美操的改革,不仅需要改革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还应该通过一系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形式的改革,促成一个快乐学习、健身的氛围,让学生主动的来学习健身。

2 . 5 考核方法改革

考核方法的改革,是健美操教学改革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一直以来,健美操课程的成绩评分形式较为单一化,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动作技能和学习能力。公平合理地评定学生的成绩,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需要改革健美操课的学期考核方式,应适度的减少考试的项目,增大动作技术考核的比例,另外在掌握基础动作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加大能力考核的比例,并适当降低理论考核比例,理论考核应可以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出现,不一定每次都要闭卷考试,应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增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不能仅仅以期末的成绩考核来评定学生能力的高低,还应该注意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个体差异与评分标准相结合,独立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另外学生的平时成绩、体育能力、学习态度、出勤情况、与小组合作情况、自编自练能力等都应该被纳入评分范围。这样不仅可以全面而又客观的评价学生,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 结语

转变“相异构想”明确化学概念 篇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吸收和储存教师所提供的零散的知识信息。因此,了解学生知识、经验的状况以及思维习惯,尤其要了解学生已有概念中那些不全面甚至错误的想法与观点,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前科学概念与“相异构想”

前科学概念(前概念)亦称为日常概念,指未经专门教学,在同其他人进行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其内涵受狭隘的知识范围限制,往往被不适当地扩大或缩小。学生正式学习某一学科前形成的前概念,有些与科学概念一致,有些与科学概念相悖,这些偏离或背离科学概念的观点与认识即为“相异构想”。

学生正式学习化学前已形成大量的前概念,其中包含众多的“相异构想”,由于学生大脑中的“相异构想”作用,输入学生大脑的有关化学教学信息往往失真和畸变,并错误地支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化学学习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教学中清除一种“相异构想”要比传授一个概念、原理困难得多。因此,发现并采用一定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转变这些“相异构想”,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中学生化学“相异构想”

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中学生化学“相异构想”的现状调查

调查方法和对象。我校自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每学年开学初一周内对初三新生进行摸底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在没有正式接受化学学科教育之前对化学的认识程度。本次调查于2007年9月第一周进行,调查的问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一些常见物质、现象,如纯净物与混合物、溶液及溶解、燃烧、生锈等内容来设计。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本地的实际情况及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设计,旨在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化学职业的了解、化学课堂教学及化学教师的期望进行简答。调查对象为本校初三的七个班,共收回有效问卷342份。

统计结果。初步统计结果表明,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就已经拥有较强的前科学概念,对多数化学核心知识的一致性概念和相异性概念都十分显著(“一致性”表示学生的看法与参考答案相一致,“相异性”表示学生的看法与参考答案不一致),尤其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如溶液的均一性、溶解过程、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性质等的相异性更为突出。

现摘几项归纳(见附表1)

从第二部分回答的情况看,大多数学生对环保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说出治理汽车尾气排放、治理水体污染、进行垃圾分类等环保措施,仅有6.2%的学生不能说出。对化学职业的了解,有11.9%的学生说不知道或不能回答。对化学课堂教学及对化学教师的期望,有52.6%的学生希望能多做实验、多动手实践,有58.8%的学生希望化学教师能幽默风趣、态度和蔼,使化学课上得生动活泼。

中学生化学“相异构想”的成因分析

从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产生化学“相异构想”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有的是由于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或生活经验的积累,有的来源于日常用语与科学用语之间的差异,有的则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不足……现将学生形成“相异构想”的心理途径归纳为以下几点:

先入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化,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如“纯净”与“混合”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熟知的概念,因而有的学生认为“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混合物由几种物质混合而成”,“纯净物不含杂质、混合物含杂质”等。也有很多同学认为“白色”即“无色”“透明”等。

旧有概念的局限。实验告诉我们,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外延是深化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正确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而概念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和外延不断发展的过程,学生常常会受到原有概念的局限而产生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如生物课程中涉及到这样的知识点:“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含有碳,并且都能燃烧,这样的物质叫做有机物。水分和无机盐不含碳,并且不能燃烧,这样的物质叫做无机物。”因此有些学生从名称中判断“一氧化碳是有机物”或“纤维素是无机物”等。

词语与化学用语带来的曲解。化学概念通过词语说明和定义,使直观材料的特征更鲜明、更突出,弥补了直观材料的不足,提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但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常用在生活中形成的对词语的理解来理解化学概念,并由此产生对化学概念的曲解。另外,化学用语的直观性和缺少附加说明是造成“相异构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化学用语是化学特有的语言,能准确、简练地表达化学含义,在学生眼中它代表着正确的化学认识。但化学用语的简练使学生难以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容易形成相异构想。

不恰当的类比推理及知识的负迁移。学生在学习一些化学概念时,运用类比思维可得到很大帮助,但有时用其他概念来类比推理一些化学概念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例如学生在日常生活看到的金属多为固态,感觉比较坚硬,有的学生认为“金属都是固态的”,多数同学认为“金属是硬的、比较坚固、比较重”等,甚至有学生认为“金刚石是金属”。又如受日常用语的影响,少数学生认为“盐”是“食盐”的简称、“金”即“金属”等。

媒体或教师的误导。学生除在化学教学的课堂、课本、资料中获取信息外,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因特网等渠道,也可以获取大量的化学知识,但其中不少是错误的。如广告语“本饮料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就是不科学的。有些“相异构想”可能是由于在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正确的概念而没有突出强调导致学生误入歧途的一般性概念。也就是说教师过分强调问题的某一侧面时,会暗示学生忽略对其它方面的思考。如初中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最外层电子对元素性质的决定作用,给学生造成的暗示是原子结构的其它部分对元素的性质无影响。

促进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

转变学生“相异构想”的策略多且复杂,教学策略的选择也应视具体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相异构想”形成的特点而定。因此,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认知结构主动建构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如果教师能够按照学生思维建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注重课前分析。在新课讲解前,设法了解清楚学生对研究课题的“相异构想”和思维方式,弄清与新知识间相融和相悖之处,以便授课时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为此,可采用各种诊断措施,例如:提问、谈话、讨论等,主动搜集反馈信息,使“相异构想”的纠正具有针对性。教师对学生的“相异构想”应持一种正确的态度,应该鼓励学生勇于表明自己的“相异构想”,即使错误也不能打击讥笑。学生的很多“相异构想”可能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只有揭示这种现象,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否则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

引发认知冲突。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用正确观点代替错误观点的过程。教师应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再提出科学的观点,而不能一味地用所谓的正确观点来全面否定学生。较好的途径是先分析预测学生可能带到课堂上的错误概念,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各种途径诱导学生“暴露”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即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修正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设置与学生“相异构想”产生冲突的问题情景,可以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观念,反思自身观点与科学观点之间的差异,激发其探求新知的热情。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能产生与学生原有观点相矛盾的化学实验等暴露学生的错误认识,引发认知冲突。例如,教师可通过“水果电池使音乐卡片发出声音”的实验,激发学生思考电能的来源,通过实物情景促进学生转变“电池中的电是通过外界充进去的”“电池本身带电”等“相异构想”。

通过揭示差异产生认知冲突。当学生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被教师宣布为“错误”时,易引起认识和情感的强烈反差,促使学生找出原有观点错误的原因。如针对学生“金属不能燃烧”的错误观点,教师可以在讲授金属有关特性或铁丝与镁条的燃烧时,呈现出错误观念,并给予纠正,再与学生讨论,总结出正确的观点与解释。教学中教师也可直接呈现出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观点的情景(绿色植物通过什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又通过什么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信息有关的“相异构想”(如分不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等),然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解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蒸腾现象的区别与联系。该方法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概念间的关系。

通过合作与讨论引发认知冲突。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与他人(同学或老师)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或合作,在讨论或合作中,当学生发现他人观点与自己不同,且比自己的观点更适合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观念提出怀疑,产生认知冲突和求知心理,此时,学生较易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观念。

注重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可能产生两种常见错误:一是把非本质属性当作本质属性;二是人为地增加或减少概念的内在因素,从而改变了概念固有的内涵和外延。如学生对“十字交叉法”的错误使用。要解决此类问题,可采用“变式”教学,即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和不同情境改变概念的非本质属性及适用范围。同时,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也需要学生去反思已有认识、调整已有思维方式,使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状态进行总结和调整,在自我监控下使自己真正实现“相异构想”的转变。

分析化学实验改革构想论文 篇9

关键词: 高师学前专业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师学前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体制的整体构想。

我国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在学习前苏联体系及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专业口径过窄,培养目标单一:仅为幼师培养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教师,学前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面狭窄。与培养模式密切相关的课程体系结构呆板,课程设置不完善;有些课程教学内容老化、陈旧,缺乏理论价值;有些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师本位”和“课程本位”严重;尤其是适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课程还不完善。师资队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不能适应学前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为寻求发展,各高师院校学前专业也曾对课程进行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更多是治标不治本,没有透彻地从整体上对学前专业进行改革,不能适应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首先是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变更

21世纪对高质量、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门人刁„的需求,首先触动的是长期形成了的计划经济卜传统教育思想与观念,集中体现在高师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上。我国自建国以来到本世纪60年代,学前专业培养目标一直以“培养幼师教育学心理学教师”为卜,70年代末增加了“兼培养幼教行政和管理人员”。这样的培养目标使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无一例外地都培养幼儿师范学校的专业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和幼教科研人员。而从社会需求来看,一方面全国20多所高师学前专业都为全国60多所幼师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培养需要量较少的人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幼儿园所数和人园幼儿逐年增加,需要补充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深化幼教改革,进一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也需要幼儿园有高素质的教师。然而,在一些人的观念中,甚至在一些管理部门的领导观念中,对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及幼儿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幼儿园不需要大学生。学前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进不一r幼儿园,难以从师资素质和能力上保证幼儿教育质量。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观念,严重制约着高师学前专业培养日标与规格的调整。

纵观国外幼儿园教师,其基本学历均是大学专科以仁,以本科为上,很难找到中等师范学历的幼儿教师。我们国家为了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提高师资素质,国家教委从1985年起进行了中师毕业生再读两年大专的试点,并在师范院校开设了小教专科和学前专科,逐步使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学历提高到大学专科以上的层次。再从未来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看,要适应21世纪对幼儿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这些都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了挑战:应当把培养幼儿教师作为培养目标的个上要方面,这是高师学前专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笔者认为,高师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该面向21世纪,结合社会需求,将重』i.."下移,定位在培养幼儿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员为_上,包括共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人才。至于幼师和高师学前专业课教师,则应当由更高层次的硕十生或博十生来补充。

教育思想与观念更新还体现在高师学前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学前专业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与素质。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教育现代化的时代,高师学前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特点的需求,必须具备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不仅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刁‟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改革

高师学前专业长期存在的培养日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很好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整体意识。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阵,并没有从整体卜考虑培养日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虽有部分转移,但不彻底。体现在课程设置尸上并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到幼儿园工作在观念上、从师技能上均有很大的不适应。从科研人员看,开展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从教师看.他们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艰复、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三、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实行学分制运行机制

1,培养目标学前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高师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教育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作的幼儿教师,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刁培养教育需求。我们应该及时地作必要的调整。

2、建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课程是为目标服务,受制约于目标的。围绕高师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人才的目标,恨据高校课程设置宽n径、厚基础的原则,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包括限定性选修课和」仁限定性选修课)组成。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外语、体育、普通话、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专业茱础课: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钢琴、声乐、舞蹈、美术。专业课(含选修

上一篇:影评窃听风云下一篇:新颖的读书口号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