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度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度

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度 篇1

为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信息安全,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患者信息安全的定义

患者信息安全是指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应按照有关规定采集、传递和利用。患者信息在使用过程中应得到有效保护,不得外泄。未经有效授权或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获得和使用患者信息。

二、患者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患者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医院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本部门患者信息安全工作的具体管理。

三、患者信息安全工作的责任人

医院工作人员是患者信息安全工作的责任人,应在医疗服务工作中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做好患者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四、患者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1.限制性原则:患者信息应在受限制的范围内使用,除非诊疗和管理所必需,任何人不得私自获取和使用。

2.授权性原则:一般情况下患者信息应依职责获取和使用,特殊情形下应有患者授权。3.控制性原则:患者信息应处于有效的保护之下,不得向他人泄露。

五、患者信息范围 1.一般性患者信息

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住址、职业、婚姻状况等。

2.特异性患者信息

患者健康状态相关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等病历资料。

六、患者信息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

1.在公共区域显示或展示患者信息时应采取必要的隐私保护措施,去除一般性患者信息,以防止患者隐私泄露。

2.患者信息资料采集、传递和使用应由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

3.诊疗和管理相关人员获取患者信息实行权限管理,不得将本人权限交于他人使用。

4.医院诊疗和管理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应依据法律规定获取患者信息,法定授权以外的应有患者或患方授权。

5.特异性患者信息资料应由专人负责管理,不应放置于公共区域。

6.医院工作人员应合理管理和控制患者信息资料,如病历、检查报告等,不得向无权限人员展示、传递患者信息,并防止患者信息泄露。7.严格禁止医院工作人员将涉及隐私的患者信息在互联网等公共媒介上发布和传播。

8.患者信息资料废弃时应采用销毁方式,并由专人负责,防止患者信息外泄。

七、患者电子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由医院信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八、患者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科室日常考核,违反本制度将根据医院《综合目标考核》及《奖惩办法》处理。

九、本制度由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度 篇2

目前,医院编制床位1260张,开放床位1410张,固定资产4.05亿元,设有临床、医技科室62个,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00多人,高级职称335人,硕士博士150人,名老中医7人。2010年门诊量56万人次,年住院患者3.3万人次,年完成手术1.6万例。

医院专科优势明显,技术先进。拥有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4个,市级重点医学专科1 2个。骨科1 0个病区480张床位,分为小儿骨科、骨肿瘤、脊柱、关节、创伤、手外科、足踝、中西医结合骨科、康复、运动医学等专业,关节镜手术、关节置换手术、关节矫形术和脊柱侧弯矫治、环枢椎半脱位等手术均达国内先进水平;成功完成断指再植、手指再造1万余例。糖尿病科为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80张病床,20多年的研究成果多次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中西医结合疗法让糖尿病成为长寿病。脑血管病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设有3个病区120张病床,介入治疗和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均达省内先进水平。

医院2004、2007年两次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并先后荣获“全国中西医结合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河北省示范中西医结合医院”等荣誉称号30余个。

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度 篇3

1临床资料

2008年以来我科收治糖尿病患者85例,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均在35岁以上,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2年;中医辨证:上消38例,中消26例,下消21例。

2护理要点

患者入院时首先要了解患者既往饮食结构和习惯、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并发症等。根据临床症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辩证施护。

2.1饮食护理:调节饮食是本病的基础治疗之一,饮食调护必须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实施,饮食的选择必须符合辨证论治的原则。中医学认为,过食肥甘,致脾胃积热,灼伤肺肾之阴,也可发为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宜清淡有节,凉爽有营养,应禁肥甘厚昧、醇酒辛辣刺激化燥伤津之品。主食以小米、豆面等粗粮为主,适当增加蛋白质(如瘦肉、豆制品等)。严格定时、定量、定餐。要求主副食都要控制。口渴甚者,可用鲜蔬菜根或天花粉、麦冬、淮山、葛根等煎水待茶饮。日常生活中,可常吃一些南瓜、苦瓜、海带、猪胰等清热解毒、养阴润燥、除烦止渴、降糖降脂的食物。

2.2用药护理: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护理人员要了解各类降糖药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用药。及时纠正不良反应。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采用逐渐递增的方法,找出每个患者的最佳维持量。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注射要准时,按量给药。注意要随时更换注射部位,避免皮下结节形成,影响药物吸收。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餐前、餐后服用的方法。在以西医为主的治疗中,同时辅以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的方法,有助于调整人体内环境,改善患者代谢状况。

2.3情志护理:中医学认为,情志失调、五志化火与消渴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糖尿病病人由于病程长、思想负担重,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急等情绪,对治疗和疾病转归不利,甚至加重病情。因此,护理人员要多加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开导劝慰和鼓励工作。经常与其沟通交流,使其了解自己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鼓励病人调畅情志,控制喜怒哀乐。能够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的情绪,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做好糖尿病卫生知识宣教,使病人在离开医院后也能自护,更好的促进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2.4运动护理:糖尿病病人在饮食、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积极配合运动,以保持运动和饮食的平衡。糖尿病的运动应从实际出发,遵循渐进与适度原则,运动应有规律,贵在持之以恒。一般采取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练八段锦、五禽戏等,选择饭后1小时,坚持30分种,以微微出汗,轻度肌肉酸痛、休息后很快恢复为宜。应该注意的是,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开始锻炼时,应进行应激测试评估是否有心脏疾患,并按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全面的锻炼计划。运动中应注意劳逸结合,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3体会

积石山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整改报告 篇4

《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2013年12月2日至5日,全省二级中医医院专家评审组一行12人对我院进行了二级医院的评审和督导,针对四个方面存在问题,我院在科主任例会上进行通报,并召开院务委员会会议,进行专门研究,现将整改工作报告如下:

一、非法执业现象比较严重的整改:

评审专家指出我院38名医生,其中有资格证的19名,持证率仅50%,45名护士中只有28名护士从业,非法从事临床服务的护士占62%;没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而正常开展母婴保健工作;麻醉科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没有许可登记。针对以上情况,我院经过院委会开会决定,将我院的实际情况写了详细的汇报材料,上交了县卫生局、县政府,上级领导结合我县各医院的实际情况,给我院调动了具有主治医以上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16人,其中包括副主任医师4人,提高了我院从业人员的持证率。

二、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少,人员结构不合理的整改:

针对上述情况,我院积极向上级领导提出报告,调动了具有主治医以上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16人,我院按照各科室人员结构需求,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合理分配,将四名副主任医师分别任命为外科、内科、妇产科和针灸推拿科的主任。同时组织本院在职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积极参加执业考试,尽快做到医护人员持证上

岗,上岗前接受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合理各科室人员结构安排。

三、医院感染检测不符合要求的整改:

根据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传染病防治法》对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我院开展了全面综合性的医院感染监测如感染病例、物表、手卫生、消毒药械等,进行了患病率调查,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诊断、登记、报告制度,及时分析、反馈感染病例,并将监测信息每月在院宣传版面上发表,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根据2013年对医院感染监测情况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1、加强手卫生的培训,使用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的六步洗手方法,使用手消毒剂,正确认识手卫生的依从性。

2、加强物体表面、空气、无菌物品的监测,重点科室必要时随时监测。

3、为了提高空气消毒的效果,对紫外线灯管监测不合格及强度70uw立即更换。

4、根据《抗菌素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素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及《卫生部办公厅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开展了耐药菌监测,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5、加强传染病知识培训,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条例》的各条规定,做到及时诊断报告各类各种传染病,控制遏制传染病暴发蔓延。

7、我院院感办继续加大感染管理的培训和监督力度,尤其对重点科室如急诊科、产房、检验科、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科室的管理,全院医疗器械的清洗纳入消毒供应室统一监管,并实现全院医疗器械集中统一清洗;购置设备,完善检验科细菌室,逐步开展生物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手术室和产房的洗手设施已按国家规定更换;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按照清洁区、污染区进行重新规划,分区明确,流程合理,按照感染管理的要求进行了改进。

四、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的整改:

全院再一次组织各科室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废物处理规范》,熟悉相关制度及医疗废物处理操作流程,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处理。整改措施:

1、住院部南侧改建医疗废物存放间,将医疗废物分类存放。

2、为避免大量医疗废物堆放,建议增加运送专职人员一名,切实做到一日两次按时运送。

3、院内各产出单位要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科室领导要高度重视,做好自查,坚持从自身找原因,抓整改;宣传教育到每位职工,使之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各班负责当班时间段内所产医疗废物的回收处理工作。

4、对病人做好医疗废物收集的宣教工作,使病人积极配合,临床科室尽量减少陪护人员。

5、手术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医科重新添置医疗废物桶,并放置于安全位置,防被盗、防遗失。

6、医院感染管理科将加大宣传力度和医疗废物的监管力度,做到敢抓敢管敢罚;特别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将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对定期不定期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坚决整改。

7、今后凡被各类媒体记者暗访到的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所出现的问题,将追朔到责任科室、责任人,按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给予经济处罚。

通过这次评审,我们将改变以往不良习气,规范我们的服务工作,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阶段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要求与发展,同时,严格遵守服务规范,从各个方面促进医疗服务工作的发展。以上内容,请上级领导提出宝贵指导意见。

积石山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度 篇5

(一)医疗质量管理

序号

目录

备 注

关于调整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的通知账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医疗质量教育制度

督导管理制度

医疗核心制度汇编(2007修订版)

医疗核心制度实施细则(试行)(2007-11)9

医疗、医技质量管理方案

医院院区医疗管理方案

医疗质量奖惩考核方案

2008年医疗质量具体奖惩情况

2009年医疗质量具体奖惩情况

2010年医疗质量具体奖惩情况 15

医疗质量重点环节控制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

见医务处台

临床科室工作考核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2008年8月修订)》的通知

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暂行规定

群伤及突发事件中医疗工作的抢救程序与原则

关于印发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制度、操作规范处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建立诊断、治疗等流程规范的通知

手术室工作规范

见医务处台账 25

2007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2007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

2007年度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2008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2008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

2008年度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2009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2009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

2009年度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2010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2010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

2010年度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二)中医特色医疗指标

序号

目录

备 注

中医(中西医)特色方案

见医务处台账 2

(三)序号 1

中医(中西医)特色专科门诊建设标准

关于开设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病门诊的指标要求中医特色专病门诊一览表

中医优势病种数量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诊疗方案

现代新技术应用与中医药有机结合项目数

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医疗技术管理

目录

备 注

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

见医务处台账 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师资质及技术准入管理规定

手术及有创操作准入管理规范

新技术开展后的评估制度

2007—2009年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

医疗技术标准

各科开展医疗技术目录

中医临床诊疗技术项目

各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

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

开展新技术项目应急处置预案

医疗风险防范应急处理预案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

放射诊疗许可证

辐射安全许可证

室间质评证书实验室认可证书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验收合格证书

科研管理制度

见科教处台账 21

2007-2010年中标的科研课题列表

2004-2010年获奖成果列表

2007-2010年取得新药临床批件列表

2007-2010年申请取得专利列表

2007-2010年科技成果转化列表

2007-2010年科技成果验收列表

见科教处台账 27

2007-2010年承担药物临床试验列表

2007-2010年发表论文情况列表

(四)重点专科质量管理 序号

目录

备 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国

中医药发〔2007〕57号)

见医务处台账 2

关于成立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决定(省中西医[2005]5号)

关于调整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决定

院学科建设质控网络

学科建设工作办公室

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学科建设检查与评估指标体系

重点专科建设经费使用暂行办法

各重点专科质量管理台帐资料

各重点专科2009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五)门诊工作质量管理

序号

目录

备 注 1

门诊就诊流程图

见门诊部台账 2

门诊部紧急灾害处理流程

门诊工作制度

门诊部工作制度

门诊部例会制度

门诊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门诊处方点评制度

门诊处方质量点评分析

专家门诊管理制度

门急诊疾病诊断证明管理制度

“三首”负责制

门诊病人自主择医制度

门诊护理工作制度

体检中心工作制度

门诊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治疗室工作制度

换药室工作制度

门诊日志登记及传染病报告登记管理制度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检分诊制度

关于门诊病人退费处理的规定

方便门诊管理暂行规定

关于建立健全诊断、治疗等流程规范的通知

院内突发猝死病人急救程序

群发及突发事件中医疗工作的抢救程序与原则

医技缺陷质控方案

医疗环节质量监控要点

预约挂号指南

预约挂号之专家停诊流程

见门诊部台账 30

门诊专科专病及特色门诊一览表

(六)急诊质量管理

序号

目录

备 注

关于进一步加强急危重、疑难病人管理暂行规定

务处台账

急诊科重大医疗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急诊病人专科诊治细则

急诊工作流程

急诊会诊制度

急诊送住院交接流程

急诊工作汇总

见医 9

急诊应用中医药技术项目

(七)病房质量管理

序号

目录

备 注

患者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修改制度

见医务处台账 2

关于合理用药的管理规定

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通知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用药规范检查表

医院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

优势病种推广

病种质量控制检查表

关于贯彻执行卫生部10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医师告知书

拒绝诊疗告知书

手术及有创操作准入管理规范

关于建立健全诊断、治疗等流程规范的通知

医疗质量检查(围手术期管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病人为中心”百日专项检查活动

关于建立院医疗资源共享分配有关方案

关于加强行风建设全面实施三合理方案的实施方案

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细节

麻醉科医师工作程序规范

麻醉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八)重症监护质量管理

序号

目录

备 注

关于进一步加强急危重、疑难病人管理暂行规定

务处台账

急诊科重大医疗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九)感染性疾病和医院感染管理

序号

目录

备 注

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组织结构图

见院感科台账 2

关于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名单

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名单

关于印发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处置预案的通知

见医 6

关于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医感染规章制度目录—详见规章制度汇编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标准目录---详细资料另存

2007-2010年医院感染管理总结

2007-2010年医院感染管理计划

2007-2010年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结果统计

2007-2010年医院感染管理督查结果反馈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另存

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培训—另存

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另存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原始记录---另存

医院感染管理考核原始记录---另存

重点传染病宣传教育资料

见防保科台账

(十)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

见医技科室台帐

(十一)药事质量管理

序号

目录

备 注

关于调整药事管理委员会人员的通知

见药剂科台账 2

2007药事工作计划

2007药事工作总结

2008药事工作计划

2008药事工作总结

2009药事工作计划

2009药事工作总结

2010药事工作计划

2010药事工作总结

医院药品质控小组人员组成名单

药剂科质控小组人员登记表

2007年药剂科药品质控计划

2008年药剂科药品质控计划

2009年药剂科药品质控计划

2010年药剂科药品控制计划

药剂科质控小组考核方案

十一.五药剂科专才培养计划

药剂科人员登记表

药剂科人员编制表

药剂科继续教育资料见科内台帐

药剂科学术讲座和三基考试资料见科内台帐

药剂科人员体检表见科内台账

药剂科各部门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岗位操作规程

药品供货商资质文件见科内台账

药品采购计划单见科内台账

特殊药品的采购、管理见科内台账

药品入库验收制度、入库验收记录及发票见科内台账

药品仓库设施、药品储藏和管理见科内台账

药品质量查验记录见科内台账

见药剂科台账 30

药库药品盘点表见科内台账

效期药品管理见科内台账

医院制剂品种及管理见科内台账

调剂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资料见科内台账

药品调剂资料

现场考核

药学服务相关资料见科内台账

临床药学资料见科内台账

抗感染药物应用监测、分析和通报资料见科内台账

(十二)输血质量管理

序号

目录

备 注

输血委员会人员名单

见血库台账 2

2007-2010年输血委员会工作计划

2007-2010年输血委员会工作记录

输血管理制度

血库工作制度

ABO血型鉴定

Rh血型鉴定

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流程

血库工作量统计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备血流程图

血库应急预案

临床用血申请制度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

(十三)病案质量管理

序号

目录

备 注

关于调整院病案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见病案室台账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变更单病种医疗信息上报单位的通知

关于调整医院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小组成员的通知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档案管理相关制度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公布全区医疗机构单病种现价水平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居民死亡信息网络报告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居民病伤死亡信息网报工作督导检查的通知

关于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与报告及居民死亡信息网报工作检查的通知

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制度

病案管理委员会职责

病案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病案管理人员职责

统计员职责

2007—2010年度病案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2007—2010年度病案室工作总结

病案管理暂行规定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病案管理制度

我院病历存在的问题

运行病历检查方案(科主任、科秘)

运行病历覆盖检查方案

运行病历考核关键环节

病历记录书写药店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院病历质量判定标准

运行病历环节质量评价表

住院病历质量考核表

住院病历质量评审表

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质量水平评分表

(十四)护理质量管理

序号

目录

备 注

关于调整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部台账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章程(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督查制度

2010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计划

2010年护理质量控制计划

护理质量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院护理工作评价标准

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医院管理评价细则(试行)11

临床科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重点科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3

专业小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重点护理环节关键流程

心电监护报警界限

护理质量委员会会议纪要

见护理

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汇总

护理工作制度与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护理安全流程与护理应急预案流程

中西医结合单病种护理常规

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

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护理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

关于成立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2009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计划 27

护理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部质控组工作职责 护理质量检查要求

2009年护理部质控组成员分工

见护理部台账 30

护理质量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院护理工作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静脉输液、输液泵、微量泵操作核对细则及扣分标准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

护理质量检查汇总 36

护理部督察汇总

2009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总结

关于成立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章程、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41

2008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计划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部质控工作职责、检查要求、成员分工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分析会活动记录 46

护理质量检查汇总 47

护理文件检查反馈

综合目标管理护理部自查汇总

护理夜查房汇总

2008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总结

护理质量控制网络图 52

护理质量管理流程图 53

护理质量指标

2007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计划

2007年护理部质控计划

医疗机构保持发挥中医特色考评细则

护理质量标准及评分方法

全院死亡病历护理记录质量检查汇总

2007年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总结

见护理部台账 60

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

院感检查反馈(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2009年CHA患者安全目标

护理缺陷、纠纷处理流程

护理事故及纠纷评定标准 65

护理安全目标考核评分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统计、分析、整改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

护理不良事件、安全隐患统计、分析、整改

查对制度执行不利导致护理缺陷统计与分析 70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

护理不良事件、安全隐患统计、分析、整改

安全检查汇总 73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 74

危重症小组活动资料

静脉输液管理小组活动资料

糖尿病专科小组资料

护理查房(行政、业务)(2010年、2009年、2008年)

护理部主任任命文件

护士长任命文件

护理部主任、护士长职称证书复印件

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学历证书复印件

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管理培训证书(学分证)复印件2009、2010年护士在职培训计划

5年内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2007、2008年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及继续教育计划

2009年西学中签到表

2009年及之前参加西学中护士名单

大专学历护士信息统计表

本科学历护士信息统计表

见护理部台账 90

2010年三基三严培训考核计划及考核记录2008、2009年三基三严培训考核计划

2007年三基三严考核

全院护理人员花名册

护士统计表

2010年病区护理人员一览表

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第二版)

2010年护士长月备班表

关于下发《进修管理办法》的通知

2010年护理人员外出进修登记

2009年护理人员外出进修登记2008、2007护理人员外出进修登记

护理部进修带教计划

2009来院进修登记2008、2007来院进修登记

2008年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护理新进展学习班继续教育项目批复

2008年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护理新进展学习班课时安排

2008年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员登记

2008年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护理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

PICC证书

临床实习(见附六)

见护理部台账 111

2009年护理操作考核汇总材料

112

2009年护理操作培训出勤登记

113

2009年三基理论、操作考核成绩表

114

2009年奖罚记录

115

2008年护理操作培训签到单

116

2008年三基理论、操作考核成绩表

117

2008年护理操作考核汇总材料

118

2008年奖罚记录

119

2007年护理操作培训签到单

120

2007年三基理论、操作考核成绩表

121

2007—2010年护理业务学习安排表

122

护理实习生实习计划(2007-03-20)

123

临床实习护士管理制度(2009-07

124

2010年护理带教老师名单

125

2006-2009年病区带教台帐汇总

126

实习护士对病区带教考核反馈(2007—2010年)

127

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考核表(2007—2010年)

128

护理实习生轮转表(2007—2010年)

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复核评审台账资料 Ⅱ 医院安全

(一)医疗服务安全

序号

目录

备注

《关于调整院领导班子分工的通知》院[2009]50号

《关于成立院医疗纠纷调解办公室的通知》人[2006]42号

《关于医疗纠纷调解办公室更名的通知》院[2006]81号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

关于医患纠纷处理的管理规定

医疗纠纷接待与处理程序图

医患沟通制度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反馈制度

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

总值班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医疗事故防范处理预案

医事办主任职责

医疗纠纷调解人员职责

医院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院投诉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关于《2010 年度患者安全目标》的实施意见

处台账30

通知

关于《2007 年度患者安全目标》的实施意见

2008年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方案

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方案

关于建立防范手术错误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关规定

关于加强病房药品安全管理与使用办法的通知

关于实施并完善各类医疗同意书管理办法的通知

患者住院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的管理环节

保障患者安全相关应急程序

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登记表

医疗纠纷专家听证会目录

危重病例报告表

关于《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的实施意见

见医务关于印发《2009年平安医院创建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的

2009年平安医院创建活动计划

2009年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建立防范手术错误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关规定

关于加强病房药品安全管理与使用办法的通知

关于实施并完善各类医疗同意书管理办法的通知

患者住院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的管理环节

患者坠床/摔倒时的应急程序

压疮预警评估表

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程序

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程序

医院院内感染爆发应急程序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程序

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细则

医疗安全自查工作总结

(二)建筑、设备、设施安全

序号

目录

备注

医院总体规划及门急诊医技综合楼图

见基建办台账 2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综合医院建设设计规范

院“十一五”建设发展规划

关于规划设计咨询的情况报告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基坑支护设计)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基础)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基础)

施工图审查合格书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见基建办台账 11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关于基建材料设备的采购程序和规范

2009年度基建工作总结

工程建设自查情况汇报

115

配电维保计划

见总务科台账 16

配电运行记录

液氧检测记录

氧气运行记录

蒸汽运行记录

电梯维保计划

房屋维修改造

水电维修巡查记录

水电报修记录

(三)危险物品及要害部门安全

序号

目录

备注

安全管理制度

见总务科台账 2

电梯检测记录

工作人员上岗证

废弃物台帐

污水检测台帐

医用放射性物质安全管理制度

见医务处台账 7

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放射防护应急预案

放射事故和核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检验科试剂的存放、分类保管方案

职业中毒的应急处理预案

试剂管理办法

关于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规定

医院安全其他部分台帐资料见保卫科台账。

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复核评审台账资料 Ⅳ 医院服务

序号

目录

备注

关于领导干部廉政建设的规定

见纪检监察办台账 2

院领导班子党风廉政群众监督制度

院务公开工作制度

医院医德教育制度

关于廉洁行医的规定

医患沟通制度

行风建设督查制度

医院社会监督制度

院行风、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考核制度

院工休座谈会制度

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工作制度(试行)

院与省卫生厅领导签订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责任书

职能、业务科室与院领导签订廉政和行风建设责任书

2007—2009年度纪检监察和行风工作总结

2007—2009年度各病区行风满意度调查表

院行风查房登记本

院行风建设督查制度

院行风建设督查领导小组和分工

院行风督查领导小组会议记录

院行风督查、记录、登记

各病区出院病人电话随访情况

院对各病区出院病人电话随访情况抽查

院行风工作情况讲评

院行风工作情况通报

各病区住院病人满意度统计

院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记录

见纪检监察办台账 27

住院病人及家属代表座谈会记录

院行风查房登记本

关于开展“弘扬白求恩精神,创优质服务”主题活动

省zhengfu关于表彰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谢林)

省卫生厅关于表彰全省卫生行风先进集体的决定(妇产科)

院召开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大会

关于开展向省先进工作者谢林同志学习的决定

警示教育

开展“民主评议百家医院行风活动”

针对病人意见,开展行风大讨论

关于开展医德医风教育课件学习通知

行风工作情况通报

各病区开展出院病人电话随访情况通报

各病区病人满意度统计

基本文明服务用语

院医德医风规范

学习体会:利用典型事迹,强化行风教育

行风典型宣传文章

关于开展“弘扬白求恩精神,创优质服务”主题活动

院简报

药材、设备、耗材和基建、后勤采购招标监督

信访投诉、表扬与奖惩

医德医风(个人)档案(2007~2009年度)

(三)服务环境和服务流程 序号

目录

备 注

门诊一站式服务

见门诊部台账 2

门诊一站式服务管理办法

门诊一站式服务工作制度

门诊一站式服务导医护士工作职责

门诊一站式服务公共导医护士工作职责

一站式服务内科导诊护士工作职责

门诊一站式服务非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文明服务用语

文明服务忌语

门诊就诊流程图

行风投诉接待处理流程

门诊专家坐诊、宣传流程图

急诊送住院交接流程

急诊病人转运流程

总值班遇重大伤亡灾害事故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行使的医疗应急程序

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复核评审台账资料 Ⅴ 医院绩效

(一)、社会效益

序号

目录

备 注

伦理委员会组成及相关文件

见科教处台账

关于成立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医疗领导小组的通知

见医务处台账

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实施方案——栖霞医院

关于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细则(试行)

《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大医院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通知》

关于印发《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对2005-2009年度“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工作进行评估总结通知

2005-2009年度“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工作进行评估总结

2007-2008年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2010年对口支援工作重申

江苏省城市医师到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情况签定汇总表

关于上报支援基层卫生有关信息的通知

2009年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大医院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通知

关于填报《卫生支农派驻医师情况表》的通知

卫生支农派驻医师情况(2008年7月1日-2009年10月20日)

2010年度上半年对口支援人员统计表

双向转诊协议书

转诊告知单

双向转诊登记本

医院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见预防保健科台账 22

医院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计划07—09年

健康教育经费投资发票(复印件)

病区、门诊健康教育宣传栏出版登记(附有电子图片)

户外健康教育宣传栏出版登记(附有电子图片)

健康教育处方目录

互力健康传媒播放

义诊、院内讲座、社区讲座目录、病人姓名登记(附有电子图片)

健康教育宣传册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签名登记

报刊、媒体、广播、电视健康教育资料登记

见科教处台账

2007-2009年接收高等院校实习生、研究生名单列表

2007-2009年来院进修人员列表

2007-2009年我院承担临床教学任务授课表

2007-2009年来院实习(轮训)学生轮转表

(二)、工作效率 见统计报表

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度 篇6

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火热开展“冬病夏治”我院开展“冬病夏治”活动,为广大患者提供冬病夏治穴位三伏贴中医特色治疗。这是我院在去年进行该项活动取得疗效显著,得到广大患者普遍认可的基础上,第二年推出此项活动。为了确保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我院对敷贴的医务人员统一培训,现场调配特制敷贴膏药,根据常见病制定统一贴敷穴位,敷贴前由副主任中医师利用幻灯片给患者进行“冬病夏治”知识讲座,解答患者疑问。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绿色生态。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除了老人及小孩外,许多年轻朋友也越来越热衷于该疗法,加入到“冬病夏治”的队伍中来。为了服务更多的群众,在入伏前我院向社区内既往病史患者发送宣传短信;悬挂横幅、张贴海报、设置宣传栏、宣传展板;派发预约就诊卡、宣传单,接受群众咨询等方式做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去年,我院只在头、中、末伏的当天进行穴位敷贴,今年我院将在头、中、末伏各进行二天敷贴治疗,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度 篇7

1.1 患者资料

病例来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本院的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20例, 年龄在29~65岁, 平均39岁, 女12例, 年领在22~58岁, 平均41岁。B超示21例胰腺均有不同程度脾的肿大, B超、CT、MRI、MRCP检查提示胰管扩张, 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复发作性腹痛, 发作时血、尿淀粉酶显著升高。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分为:轻度22例, 中度7例, 重度3例, 诱发因素: 暴饮暴食17例, 胆原性9例, 不明原因6例;白细胞计数:<10×109/L 8例, 10×~20×109/L17例, >20×109/ L7例;中医辨证分三型①肝胆湿热型 (证见腹痛、胁痛、有或无黄疸、口苦、口渴不欲饮、溲赤、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17例;②胃热上冲 (证见腹痛、恶心、呕吐、胃脘部拒按、口干、口臭、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 8例; ③热毒炽盛型 (证见神志昏蒙、腹痛拒按、呕吐频频、 身热面赤脉、脉滑数) 7例。

1.2 治疗方法

①禁饮食、胃肠减压及吸氧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③肠外营养 (TPN) ④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⑤抑制胃酸分泌 (H2受体阻滞剂) 及抑制胰腺分泌 (生长抑素) 等。在常规基础上根据证型加用中药治疗, 其中胃热上冲型采用清胰汤 (柴胡、生大黄各15 g黄芩、胡黄连、元胡、白芍、木香各12 g, 厚朴9 g, 芒硝10 g) , 热毒炽盛型采用复方大承气汤 (生大黄30~40 g, 芒硝、黄芩、柴胡各10 g, 枳实12 g, 厚朴15 g) , 肝胆湿热型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大黄、芒硝、厚朴、枳实、延胡索、川楝、蚤休、败酱草、白花蛇舌草, 其中重用生大黄至15~20 g, 蚤休、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至60~120 g) 。上方水煎250 ml, 口服、鼻饲或点滴法保留灌肠, 30~60 min 后排便, 2次/d, 疗程5~7 d。

2 结果

根据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治愈24例, 显效例有效 5例, 无效3例, 腹痛缓解时间最短2 d, 最长7 d, 平均4 d, 治疗7 d后血、尿淀粉酶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 (AP) 可引起的腹胀和肠麻痹, 导致肠道黏膜功能损害、细菌过量繁殖及大量内毒素产生, 发生肠道细菌移位, 激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保持胃肠减压的通畅及有效性、严格禁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是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关键。由于禁食和胃肠减压, 易导致体液的丢失, 加之胰腺坏死产生的大量毒素、酶类和血管活性物质, 易导致血流动力学的紊乱。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 (AP) 主要以疏肝理气、清热和胃及通里攻下为法则。其基本病机是肝气郁滞、肝火犯胃。在施行中药治疗时, 应掌握好时机, 如治疗过早, 由于患者频繁呕吐, 中药对胃肠道的刺激, 可加重胰腺的水肿和胃肠道的负担。适宜的时机是一般轻症AP 在发病后。徐淑惠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38例 (含出血坏死型胰腺炎4例) , 中药采用清胰汤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39例 (含出血坏死型胰腺炎3例) 进行对照, 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病情控制快, 治疗恢复时间短[1]。刘东波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29例 (含出血坏死型胰腺炎9例) , 中药以复方大承气汤水煎直肠给药, 并与纯西医治疗的26例 (含出血坏死型胰腺炎7例) 对照观察,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平均住院日均明显优于对照的纯西医治疗组[2]并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从而达到菌毒并治之功效, 还能抑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及与本病发病直接有关的胰酶, 利胆降低奥狄括约肌张力等等, 这对胰腺炎的治疗均产生有利影响。曹建西等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SAP患者24例, 中药应用大柴胡汤加减每日1~2剂鼻饲或保留灌肠, 使患者每天排便5~7次, 疗程7~14 d。与同期的手术治疗组相比, 中药组患者的ARDS、胰性脑病、休克、胰周脓肿、腹腔出血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减少[3]。从临床效果看, 使用中药后, 很快发生排便, 腹痛、腹胀等症状亦随之得到缓解。目前单纯用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报道很少, 多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为主, 既发挥了中医中药的作用, 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 着眼于整体机能改善的特点, 又发挥了西药针对性治疗较强的优势, 对提高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重要意义。中药有改善肠道运动功能、影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抗菌、利胆、清热解毒, 减轻菌血症等功效, 对于急性胰腺炎早期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有较好的疗效。有研究表明, 其中大黄、枳壳、芒硝等药物对急性胰腺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可以进一步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4]。治疗关键是解决好禁饮食与灌药的矛盾即在不影响药物吸收的同时, 保持胃肠减压有效。

参考文献

[1]徐淑惠.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8例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11 (14) :1336-1337.

[2]刘东波.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29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21 (3) :239.

[3]曹建西, 陈剑.通里攻下法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24例体会.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 8 (5) :63-64.

中西医结合学院外联部管理制度 篇8

一、工作准则。

1:正确处理学习、工作的关系,积极提高学习工作效率。2:严格遵守本部制度,认真执行各项决议。3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团队精神。4:主动承担责任,不得无故推辞。

二、会议制度。

1:由部长主持每两个星期召开一次例会。任何人不得无故缺席,会前请自动关闭一切响闹装置,不得影响正常会议。

2: 会议主要进行每周工作总结,部长传达上级指示和新的任务,具体安排部门工作和具体活动的人员部署。

3: 在工作处理中有任何的问题和疑问可及时提出,共同解决。

4: 部门例会要求每位成员准时参加且必须考勤签到,因故无法参加的需在例会前 向部长请假,请假超过3次(含3次)以上者给予部门内部处分。

5:分配一名干事负责外联部各种例会的出席考勤以及会议记录。

6:有紧急事情可临时由部长主持召开会议协商。

三、经费制度。

1:专款专用,分为现金和账目两部分。2:入账金额标明来源,部长签字确定。3;金额支出记录在帐,由经手人签字确定。

4:每月月底进行账目核算,部长签字确定,交相应主席团审核。

四、奖罚制度。

1:每个月末对于工作最积极努力并有显著成绩的干事,给予表扬;工作不负责任者根据情节做出相应的处分。严重违反部门章程或违反部门章程屡教不改者将予以开除。

2:对于在活动拉到赞助的干事,在活动结束后即予以口头和物质奖励(提成20%);

3:开会无故迟到三次视一次旷会,三次无故缺席予以劝退。

4:院校通报批评者取消其职务。:

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度 篇9

董瑞院长亲自同患者沟通,在院内进行了全面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他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和分析,针对患者提出的意见来提高医院的医疗治疗和服务水平等,为患者提供一个优质的医疗环境。董瑞院长作为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院长,始终坚持“依法建院,依法执业,诚信执业”的理念,将医院打造成为国内首家二级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十一五、十二五”肺病科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与此同时医院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民营中医医院、北京市AAA级信誉企业、、北京市怀柔区平安医院、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诸多荣誉。

董瑞院长除了坚持“依法建院,依法执业,诚信执业”的理念,还坚持科技兴院的原则,他在防治“肺纤维化”的道路上艰苦探行30余年,累计接诊国内外肺纤维化患者1万多例。结合肺纤维化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董瑞院长总结经验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的科普专著——《政协委员董瑞院长谈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和第一部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纤维化的专著——《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纤维化》,奠定了我国中医防治肺纤维化的理论基础。为

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度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4年9月间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8~62岁,平均33.6±10.3岁,开放性颅脑损伤13例,闭合性颅脑损伤17例,未行手术8例,行开颅手术22例;研究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0~65岁,平均34.1±9.8岁,开放性颅脑损伤14例,闭合性颅脑损伤16例,未行手术7例,行开颅手术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颅脑损伤类型、手术类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入院前无肺水肿、肺不张和药物性肺损伤等肺部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痰液进行培养及药敏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全身治疗或局部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祛痰活血汤加减,组方:甘草、炙远志各6g,川芎、桃仁各9g,桑白皮、地龙各10g、黄岑、全栝蒌各12g;咳嗽严重可适量加枇杷叶、紫菀,发热严重可加白薇、柴胡,血虚加熟地、当归,阴虚加干姜、附子,气虚加党参、黄芪等。每天1剂,分早中晚3次饭后服用,病情严重无法口服者可鼻饲。两组患者入院治疗1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标准,完全治愈: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X线检查肺部无阴影,痰液无致病菌;有效: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X线显示阴影部分消失,痰液仍有致病菌;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或致患者死亡[3]。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观察肝、肾功能及消化系统症状,肝功能:测定谷丙转氨酶,肾功能障碍主要是服药后有恶心感,消化系统异常主要是出现便秘等[4]。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检验,由PEMS3.1进行统计。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完全治愈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研究组完全治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3<0.05)。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0.0%,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0.0%(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 讨论

医院获得性肺炎(简称HAP)主要是指患者入院前没有感染而入院2天后因医院内致病菌感染造成的实质性肺炎,根据HAP的发生时间可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早发主要是入院4天内发生的感染性肺炎,多由敏感致病菌引起,较易治疗;晚发是入院5天或以上发生的感染性肺炎,由多种致病菌引起,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5]。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重,往往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增加患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风险。据相关研究报道,医院ICU患者HAP发病率约25.0%~45.0%,占ICU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者的50.0%[6]。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医院内感染获得性肺炎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经济负担和治疗难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治疗HAP主要根据病原菌培养+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对照组1例患者因抗生素治疗致交叉感染而死。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在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并用中药调理,增强患者抵抗力。本研究表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3<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0.0%,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0.0%(P<0.05)。

总之,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较单纯西医疗法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祛痰活血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纽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3<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0.0%,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0.0%(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重症颅脑损伤,中西医结合,祛痰活血汤,疗效

参考文献

[1]桂晓.祛痰活血汤加减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9):99-100.

[2]姜泱.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中医证型与病原学特点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

[3]刘绍霞,李金红.不同剂量替考拉宁治疗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7):3841-3843.

[4]成群.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6):739-740.

[5]李游,田伟盟,武祺,等.中西医结合治疗100倒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1):44-45.

上一篇:暑假月计划表下一篇:菲律宾有哪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