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经济的基础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有制经济的基础(通用8篇)

公有制经济的基础 篇1

要着力夯实农村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经济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在农村既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夯实农村的经济基础,同时,也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捉民,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一是要紧贴农村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既靠说更靠做。宣传引导要说得实在、贴切、管用,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要多做得民心、顺民意、暖人心的事情,要把工作真正做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只有顺应新形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才智,积极帮助新一代农民增加文化知识、增进致富技能、增强经营本领,才能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二是要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以确保和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一方面要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广大农民群众之中,另一方面要及时快速地反映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民之所想,我之所思;民之所求,我之所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注重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当好纽带和桥梁,切实发挥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的积极推动作用,让广大农民群众自觉积极投身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之中。

公有制经济的基础 篇2

就经济运行的整体性而言, 市场配置机制和政府配置机制各自发挥何种作用一直存在争议。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亚当·斯密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和“守夜人”政府, 相信市场能自行调节, 反对政府干预, 其还认为, 一种最弱意义、最少管事的国家能够在道德上得到证明。[1]相反, 凯恩斯则针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揭示出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市场的必然。在政府与市场均面临失效的威胁时, “在大多数情况下, 并不是站到市场一边或者国家一边的问题, 而是在两者的各种结合和两种资源分配方式的不同程度之间选择的问题”。[2]经济法理念由此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困境中应运而生, 一方面它需要克服市场的固有缺陷, 另一方面它更强调对政府失灵的矫正。

(一) 市场失灵

简言之,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另一方面, 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 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 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 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对于市场失灵的表现, 经济学家论述颇丰, 斯蒂格利茨将其描述为公共产品、外部性、垄断尤其是自然垄断。[3]在现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 市场经济源于经纪人的理想和资源的稀缺性两大假设。竞争、价格、供求构成市场运作的三大杠杆。市场失灵源于上诉要素的缺位或效能发挥的障碍。如今水电气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商品和服务, 市场完全向商品的提供者倾斜, 买方没有选择权, 这些行业存在普遍的低效率和浪费, 尤其是教育费用近年来大幅度上涨, 已大大超出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二) 对市场失灵的矫正

鉴于市场失灵本身固有的效率缺陷和道德缺陷, 社会资源不可能通过市场配置自发达到均衡状态, 因此, 需借助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来克服市场失灵的缺陷。通过政府权力来矫正市场失灵取决于两大因素。[4]第一, 取决于政府自身属性的要求。如斯蒂格利茨所说, 政府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 “政府是一对全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的组织”。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必须附属于一个政府, 没有选择权;其二, 政府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来保障公民利益。第二, 取决于政府设置的目的。任何国家的政府都是作为国家的实体代表而存在, 而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前提。这就决定了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必须把建立有利于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能即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针对种种市场调节失灵的表现, 均要求政府运用其有形之手, 针对市场的缺陷进行充分、有效的调整, 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政府行为的边界只能以市场失灵的领域为限, 因为虽然“有一些政府行动对于增进市场经济的作用而言, 极为助益, 而且市场经济还能容忍更多的政府行动, 只要它们是那些符合有效的行动, 但是, 对于那些与自由制度赖以为基础的原则相冲突的政府行动, 必须加以完全排除, 否则, 自由制度将无从运行”。[5]为此, 经济法倡导从克服市场失灵的需要角度出发, 在维护市场秩序。调控宏观经济, 推进可持续发展, 实现社会分配正义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政府干预。

二、政府失灵以及对政府失灵的矫正

20世纪以来, 各国政府普遍加大了对市场的干预力度, 政府凭借其掌控权力的普遍性和强制性, 在课税、禁止或允许市场行为、节约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遏制“搭便车”以及凭借庞大的财政实力和独特的财政货币权力解决宏观经济问题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 [6]但是种种事实表明, 这些优势同时成为诱发政府低效率或无效干预的重要因素。如封闭的组织结构和森严的等级结构导致政府机构臃肿和体制僵化, 由此引发政府效能削弱问题。现实表明, 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可以解决自由经济中的一些问题, 但政府的作用不是万能, 与市场机制的运作失灵一样, 政府也存在失灵。公共选择理论的倡导者詹姆斯·布坎南就曾指出:“政府的缺陷至少和市场一样严重。”[7]

(一) 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 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 政府的低效率, 也即公共决策失误。公共决策失误主要表现如下:生成短缺或产能过剩, 信息不足, 官僚主义, 缺乏市场激励以及政府决策频繁变化。第二, 政府工作机构低效率。政府失灵理论认为政府机构低效率的原因在于:一是缺乏竞争压力, 二是没有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三是监督信息不完备。第三, 权力寻租。政府的寻租“寻租是投票人, 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集团, 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努力, 如游说和行贿等, 促使政府帮助自己建立垄断地位, 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第四, 政府的扩张。政府部门的扩张包括政府部门组成人员的增加和政府部门支出水平的增长。因而, 可见,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不是万能的,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也会出现政府失灵的情形发生, 因而有必要对政府失灵行为加以矫正。

(二) 对政府失灵的矫正

在重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的同时, 还必须注重对政府行为的干预, 而通过对政府行为的干预又是通过经济法来实现的, 。笔者认为, 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规范政府的干预行为。

第一, 对干预权配置的规范。干预权的配置既包括不同国家机关之间的横向配置, 也包括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纵向配置。首先, 干预权的横向配置就要解决好立法机关和执法机关的的配置, 立法机关通过行使干预立法权界定好政府干预市场的范围、手段、程序与方法。其次, 干预权的纵向配置就要解决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干预权分配问题, 如关系国计民生, 涉及全国范围内公共产品的提供则由中央政府行使, 而具有地方特点公共产品的提供, 则由地方政府来行使。

第二, 对干预程序的规范。为了防止干预权的滥用, 经济法不仅要明确规定干预权的主体、范围、行使方式, 还应当明确规定行使这些权力的法律程序。对于政府的干预行为, 其必须遵循严格程序, 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干预程序的法定化有利于干预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减少乃至杜绝干预权的滥用, 防止越权、弃权、争权、滥权等违背干预权行使初衷的情况发生。只有通过完善干预权的立法, 将干预权的行使的步骤、次序、方法系统地纳入规范的渠道, 进行具体、完备、透明的操作, 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干预权的滥用。如重庆市2006年实行的《重庆市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 该规定从决策形式、方案准备、审议决定、决策执行等各个环节给政府的决策提出了清晰而明确的程序要求, 值得采纳。

第三, 对于干预责任的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干预中的失职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必须追究,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干预权的有效行使。在我国, 目前各地政府正在不断地完善干预责任的相关规定。以海南为例, 2005年海南省委四届六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的若干问题的决定》, 其中对政府自身原因造成投资者重大损失的, 由当地政府依法承担赔偿、补偿责任。这一规定值得我们借鉴。

三、经济法理念产生经济基础

总而言之,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并行存在是经济法理念产生的基本前提, 市场失灵理论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强力支持, 政府失灵的客观存在, 却又使政府干预陷入两难境地。作为制度规范化的结果, 经济法在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克服市场失灵, 另一方面又需对政府行为进行界定。只有遏制了政府失灵才能实现实质正义、社会本位、适度干预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及其理念也必须反映一定的社会客观经济条件, 这就必然要求经济法的理念应当建立在我国经济基础的考察之上, 而不应该建立在唯心主义的思考之上, 只有具备这样的思考, 才能够从本源上把握经济法理念产生的经济基础。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诺奇可.无政府、国家、乌托邦[M].何怀宏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3.

[2][法]拉费.勒卡荣.混合经济[M].宇泉译, 商务印书馆, 1995:二十.

[3][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M].郑秉文译, 中国物质出版社, 1998:69.

[4]李昌麒.论市场经济、政府干预和经济法之间的内在联系[M].杨紫煊.经济法研究 (第1卷)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67-68.

[5][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 三联书店1997:281.

[6]毛寿龙, 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三联书店, 2000:26-27.

经济增长的中国基础 篇3

不妨认真衡量一下这个解释。我提出的问题是:要是巨量的廉价劳力真可以解释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竞争优势,那么在中国劳力更为廉价的年代,为什么既看不到“中国制造”,也看不到“世界工厂”,更没有谁对“中国价格”感到忧心忡忡?以1978年为例,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尚不到欧美日本工人工资的1%,而那时9亿中国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更只有区区134元人民币——那显然更为廉价的劳力,为什么就没有能够形成“成本优势”?而那年的中国出口还不足100亿美元,只及2007年中国出口的0.8%?!

答案是这样的:劳力和其他生产要素都不能直接变成产品。所以,廉价劳力的优势也不能直接转化为产品的竞争优势。要把生产要素转变为产品,非经过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不可。如果要素成本极其低廉,但生产的组织成本或体制运行成本极其昂贵,那么再廉价的要素也不可能转化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因此,组织成本(organization cost)和制度成本(institutionalcost),或者如阿罗教授在1969年定义的“经济体制运行的成本”(the costs of running the economic system),才是理解经济增长的关键。正是改革开放大幅度降低了中国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降低了各类企业的组织成本,才激发了人们的劳动、技术改进与创新、管理以及创业的热情,才激励人口众多的中国得以在全球舞台上发挥自己的综合成本竞争优势。在这里我想说,大幅度降低经济体制的运行成本,是中国经济奇迹的秘诀所在。

在实践上,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绝不容易。传统的中央计划经济,其实是把一个内部严格执行计划和命令的公司扩展到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了一个由国家控制一切资源,靠行政命令来组织国民经济的“超级国家公司”。怎样降低这个超级公司过高的运行成本,是中国改革的现实出发点。中国的经验是通过超级国家公司的权力下放,重新界定财产权利,而随着分立的、特别是私人的产权重新得到社会与国家的承认,中国逐渐形成了多种产权并存的新局面。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法律上依然存在,但其组织形式、营运方式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先不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容的非公经济,包括私人财产、个体户、私人企业与外资,则在国民经济许多领域争得了一席之地,今天已占全部产出的50%,以及全部就业的75%。更重要的是,不同所有制的资源可以合股组建新企业,以适应环境的不确定变化。这一切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所不能允许的制度变化,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中国在开放的方针下对内改革,也推动中国经济卷入全球市场竞争。出乎预料的是,对全球化竞争没有完全做好准备的,可不单单只有中国自己。由于中国、前苏联东欧国家以及印度等国的陆续开放,二战以来形成的全球经济秩序,根本不可能一成不变地继续维系。旧有平衡已经打破,新的平衡有待建立。我认为,这是发生当下全球经济所谓“失衡”问题的广阔舞台。

最严重的冲击来自两个基点。在微观上,人工与其他要素成本相差极其悬殊的不同国家的产品,在开放中集合到同一个全球市场上交易,引发了前所没有的生产替代、投资转移与结构重组。特别是当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后起之秀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曲线、改进了自己产品质量的时候,先进国家高昂的人工成本就难免受到某些冲击。道理很简单,如果年薪3000美元的工人也可以制造年薪8万美元的工人才能生产出来的汽车,那么在开放的条件下,后者就不能不面临严峻的挑战。在逻辑上,他们有三条路可以选择:或转向生产前者还不会制造的产品,或下调已达到的高工资和高福利,或借助于贸易保护把竞争对手挡在国门之外。我想,我们可能都赞成第一项选择,希望但不那么敢相信第二项选择的现实性,并比较一致地反对第三项选择。但是,对于当事人而言,有利于一国消费者的事,对所在国的所有生产者并不一定都是福音。

在宏观上,美元作为国别货币又充当全球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架构,也因为中国、印度和前苏联东欧国家深度卷入全球化贸易而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因为,战后确立的美元地位包含了一个内生的矛盾,即世界贸易越繁荣,各国对美元储备的需求越旺盛,美国的逆差就必须越严重,而美元的币值也就越难以稳定(这是“特里芬困境”(Teriffin Dilemma)揭示过的)。二战结束以来,随着欧洲复兴与日本重建,美元一身两任的矛盾不断激化。其间,美元金本位的结束、浮动汇率的兴起、欧元诞生并形成对美元地位的部分“分担”等等,曾经部分化解了全球货币制度的危机。但是,轮到中国、前苏联东欧国家和印度等国登场,一方面全球贸易以远高于全球GDP增长一倍以上的速度高歌猛进,另一方面日益繁荣的全球贸易给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框架带来更难以应付的冲击。

应对上述冲击也分两个方向。其一是发达国家加快创新活动,在更高生产率的基础上保持高品质的生活水准;新兴国家则要加快收入分配的调整,也在生产率提升的基础上增加本国居民收入、充实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基础。其二是重建全球货币框架,为全球贸易的进一步繁荣奠定可靠的货币制度基础。这方面可讨论的选择很多,包括沿着欧元的道路继续前进,直到形成若干个彼此竞争、以浮动汇率连接起来的区域货币(其中也包括亚洲或人民币货币区),共同为全球市场服务;也包括重新举起凯恩斯当年的建议,促成一个更为理想主义的全球货币。无论何种应对,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单独完成。因此,全球眼光与意识,不同国家利益之间的理解与协商,各国学者不同的理论与政策主张的交流切磋,对重建全球经济秩序都是重要的。

经济法的基础知识 篇4

经济法的基础知识

知识点:经济纠纷的概念与解决途径

(一)经济纠纷的概念

经济纠纷,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争议。它包括平等主体之间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因行政管理所发生的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

(二)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主体为实现各自的经济目标,必然要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由于各自的经济权益相互独立,加之客观情况经常变化,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权益争议,产生经济纠纷,如合同纠纷、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就纳税事务发生争议等。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持社会经济秩序,必须利用有效手段,及时解决这些纠纷。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是解决当事人争议的方式,但适用的范围不同。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适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方式解决;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采取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仲裁与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发生争议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解决方式。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这在法律上称为或裁或审原则。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方式的选择则与纠纷的性质有关。根据法律的不同规定,有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时再起诉;有的则只能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才能提起行政诉讼;还有的则只能通过行政复议的方式解决,由行政机关对纠纷作出最终裁决。

知识点:仲裁的概念和特征及适用范围

(一)仲裁的概念和特征

1、仲裁的概念

仲裁是由经济纠纷的各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仲裁机构,对纠纷依法定程序作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的活动。

仲裁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为基础;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仲裁机构)进行裁判;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

2、仲裁的特征

1、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为基础;

2、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仲裁机构)进行裁判;

3、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

(二)仲裁的适用范围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下列纠纷不能提请仲裁:

1、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下列仲裁不适用于《仲裁法》,不属于《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范围,由别的法律予以调整:

(1)劳动争议的仲裁;

(2)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

知识点:仲裁的基本原则

1、自愿原则。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合法合理原则。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

3、独立仲裁原则。仲裁机关不依附于任何机关而独立存在,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一裁终局原则。即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不予受理。

经济法的学习技巧

1.精读教材,教材的地位不容挑战。

教材是一切的根本,教材上的重点章节要细读。要全面,更要有重点,例如证券法、破产法、公司法、票据法等章节,如果你今年报的科目比较多,给经济法的时间及其有限,那么请将及其有限的时间放在重要章节和重要考点上。

2.要有一个可执行性的计划,高效复习。

有计划不执行和没有计划是一样的。在复习前期可以制定一个可行性的计划,复习一段时间过后可以适当调整,然后认真执行。学习的时间应当是高效的,玩的时候认真玩,学的时候认真学,复习也是一种态度,你说呢。

3.学会真正的做题。

每道题考试的知识点是什么,跟它相关的章节内容有没有回忆下。做题也是一种知识的回顾和复习,通过做题,可以查漏补缺,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在哪里。跟常识保持一致的一次做对的题可以不用看第二遍。对于重点、考点要特别关注,可以根据题目延伸知识点,根据题目活学活用知识点,题可以有多种,但所考察的知识点是不变的。

4.多看书,做好题,更要学会准确理解。

在听课件的时候,请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老师讲课的时候会以手工图的形式进行知识点进行解读,更直观,更高效,而且在阅读的时候记住图形要容易的多。经济法知识点那么多,切忌“死记硬背”,想通过经济法的考试,要学会准确理解。

公有制经济的基础 篇5

网校经济师考试频道编辑整理2014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货币的本质与货币形态的演变,供经济师考生参考复习!

货币的本质与货币形态的演变

(一)货币的本质

考试内容:货币的本质。

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出发来揭示货币的本质,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掌握)。

三个方面:

第一,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发展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二,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2)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第三,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考试内容:货币形态的演变,尤其是现代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形态的演变: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新型:电子货币。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直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本身具有相应的价值和特定的使用价值。其流通分两个阶段:

(1)初级阶段,非金属的实物货币流通阶段。

(2)高级阶段,金属的实物货币流通阶段。

金属货币流通的发展过程:第一,货币材料:贱金属——贵金属;第二,以金属的自然形态(金属块货币)流通——铸币流通。

2.代用货币:可以与实物货币等价交换

代用货币是指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包括银行券和辅币。代用货币体现了一定的信用关系,是由实物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典型的代用货币是银行券。其主要特征有:

①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代用货币。

②银行券的发行必须具有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保证和信用保证。

③早期银行券的发行是分散的,后来中央银行逐渐垄断了银行券发行。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信用货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工具或债权债务凭证,它本身没有内在价值,也不能与实物货币按某种平价相兑换。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银行,其发行程序是银行信贷程序,由国家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

信用货币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现金和银行存款。

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掌握)

①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币本位货币,本身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

②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③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货币。

④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

从教材体系看,第三课讲“企业和经营者”,从微观的层次描述了国民经济的细胞,第四课讲“产业和劳动者”,则要从宏观的层次上剖析国民经济的“经脉”,而本框又是第四课的开篇之作,起到很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看,经济结构调整和新产业格局形成是关键性问题,而结构调整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和农业上,所以学习好本框内容可以得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刻体悟。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三大产业、农业和乡镇企业的有关知识;通过对我国农业的地位、现状的认识,加强学生对农业的忧患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首位的观念;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农业问题的有效办法。

知识和技能目标: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三大产业、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农业、“两高一优”、乡镇企业。

方法和过程目标: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归纳、观察、发现问题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我国农业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自学,对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仍然偏紧的事实进行形象、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上面的理解,加上学生离农村生活较远,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我把本框的重点确定为让学生体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引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强烈愿望,难点确立为对如何走高产、优质、高效道路有一定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构思

(一)教学设计

根据本框教材理论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发展为本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展开教学,辅之录像、投影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二)学法设计

引导自学,提出疑问。课前组织学生进行预习,自行归纳出本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并提出疑问。这一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质疑能力,及抓住重点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新课:

曹操有两句名诗:“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凭借着这两句名人的诗句,杜康酒竟得以千年不衰,名扬天下。(学生思考:酒从生产到出售需要哪些环节呢?轻松开场,激发兴趣。)

(二)讲授新课

对于GDP、GNP部分的教学

展示教材98页“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示意图”,并补充美国三大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示意图。我先介绍GDP和GNP的相关知识,可以由“姚明在美国NBA打球的收入”厘清两者关系:姚明的收入应计算在中国的GNP中,或者计算在美国的GDP之中。然后结合图表让学生进行纵横比较,并讨论两个问题:①统计GDP或GNP的意义有那些?

②通过比较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两点结论。(这样便于学生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很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对于农业部分的教学

1、由于这部分知识点多且零散,所以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的方式,让学生首先做到心中有数:

①农业的含义和分类;

②农业的作用;

③我国农业的现状(成就和不足);

④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意义;

⑤如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⑥同时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2、农业的含义和分类由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我结合溧阳板栗和螃蟹的生产帮助学生加深对含义的理解,导入农业的作用。

3、让学生分析教材99页第三自然段多农业作用的描述一共讲了几个层次,师生共同探究后概括出农业的四点作用:一个形象比喻,三个方面切入。“一个形象比喻”是指农业是国民经济这座大厦的基石,学生讨论:为什么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从我国的现实粮食供给来讨论,假设我国有钱去国外购买粮食去分析,“饭”的汉字构造分析)

5、多媒体出示美国农场与中国农田在农忙是的情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农业技术设备的落后,从而引出应大力发展农业。用民谣“想的是先富快富,盼的是政策稳定,缺的是资金技术,愁的是没有销路”引出如何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然后通过学生讨论、画图表、创设情景等方法,从政策、科技、投入、产业化四个方面启发引导学生掌握这一内容。

6、因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问题是目前的新问题,也是学生比较难以明白的内容,事实材料来帮助学生形象地进行认识,这里主要是检查学生的调查报告。并调取相关资料以天目茶场“公司+农户”模式的产业化经营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7、农村经济“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巩固

1、先请同学们总结。

2、教师引导: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刻的理解了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要知道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就非常困难,农业社会就难以稳定,农村经济就难以发展.以致于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这些年来党和国家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探索农业发展之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总之,“三农”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

公有制经济的基础 篇7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1、低碳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这一概念是在上个世纪被提出来的, 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 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当前许多人对于经济学的理解并不全面, 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认为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科学, 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国家的GDP。但是纵观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出现和发展历史, 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学不只是对于本国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 更是对世界经济的分析和研究。那么同样的, 低碳经济也不仅仅是对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及相关的经济情况的研究, 而是要放眼全球, 对全球性的气候问题的探讨。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 世界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 而对于低碳经济的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就是为了顺应当前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 推动全人类的进步。

2、低碳经济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对比

生态经济是一门综合性的经济学科, 其主要是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中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 是保证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与经济稳定性的基础性科学。

循环经济主要是对自然环境中的资源能量等进行循环再利用的经济模式, 是一种将社会经济与生态平衡相结合的学科, 循环经济极大的提升的经济在环境中的发展和进步, 是当期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

绿色经济最初是由英国的相关专家学者所提出的, 其根本目的是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 避免由于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及破坏, 同时科学、合理的对自然环境中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 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模式。

这三种经济模式与本文所提到的低碳经济, 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由高资源投入、高能源消耗以及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模式转变为低资源投入、低能源消耗和低排放物污染的经济模式。这些新兴的经济模式共同促进了新时期经济的发展。

生态经济所提倡的发展思路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顺应环境的基本情况, 一切社会活动的开展都要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 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不顾环境问题, 忽视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 也就是说生态环境的保护要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首要内容, 只有处理好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才能促进经济体系更好更快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被大力提倡的经济形势,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展理念, 实现资源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从根本上节约经济发展的成本, 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绿色经济则是主张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减少自然资源的投入, 减低对于能源的消耗从而有效的降低社会活动虽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避免那些不必要的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在提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时, 构建一个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 追求绿色无污染的发展道路。

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1、促进国际之间的经济合作, 形成国际经济学体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国际之间进行经济的合作, 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剩余, 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但从环境发展的角度来看, 国际之间的经济合作不仅不能形成一定的效益, 反而会产生各种这样的生态问题。尤其是经济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 其往往由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缺乏先进的能源技术, 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这些环境问题又制约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从而产生了恶性循环。

二氧化碳是当前危害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其就性质来看是可流动的, 因此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温室效应, 这也就充分的说明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对本国的环境和经济产生影响, 同时也对全世界的环境问题产生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低碳经济能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 有效的解决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 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2、当前经济的发展为低碳经济提供理论基础

传统工业时代, 由于生产活动的效率低,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自身能够对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行调节, 但随着当前工业水平的发展, 各种生产活动变的更加的高效, 由此所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已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 因此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日益严重, 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相悖, 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当前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 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型的经济模式逐渐被提出并应用, 但其中都没有针对温室气体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 低碳经济必将成为未来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趋势。温室效应是一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因此需要世界各国能够共同努力, 互相促进互相配合, 从根本上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低碳经济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 就很难顺利的开展低碳经济, 因此就需要世界各国能够加大对于低碳经济理论基础的研究力度, 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共同努力, 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摘要: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问题有了更高的认识, 低碳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发展目标。当前我国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其意义和性质等方面展开的, 研究方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缺乏对于低碳经济理论基础的深刻认识, 没能掌握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本文将针对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 并进一步探讨其在经济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低碳经济,理论基础,经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超逸.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研究[J].新经济, 2014, 11:20-21.

[2]成晓彤.有关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的分析[J].中国商贸, 2013, 12:180-181.

溯源中国文明的经济基础 篇8

人类的历史按照文化适应区分,可以分为三种形态或阶段:狩猎采集、农业生产(或称食物生产),以及工商业生产。“民以食为天”,每个阶段获取食物及其安全保障的手段非常不同。狩猎采集阶段人类以自然生长的动植物为生,大自然就是仓库;农业生产阶段人类通过控制与驯化动植物,进而生产食物、储藏食物;工商业阶段以化石能源(如煤、石油)与资源(如化肥)为基础,通过市场来保障食物安全。每个阶段人类的居住形态、社会结构、意识形态都有较大的差异,比如说狩猎采集阶段社会组织简单、信仰中以“万物有灵”的观念居多。以上也是拙著《史前的现代化》的部分总结。最近出版的《人类的演变:采集者、农夫与大工业时代》(Foragers, Farmers, and Fossil Fuels,伊恩·莫里斯著,马睿译,中信出版社二○一六年版)也有类似的观点。莫里斯采用的是人类学中新进化论者莱斯利·怀特的理论:文化=能量×技术。能量获取的不同,价值观也不同。狩猎采集群体不能容忍不平等,但能容忍暴力;农业群体容忍等级,对暴力容忍降低;现代工业社会既不能容忍等级,也不能容忍暴力。他的推理逻辑给人感觉有点跳跃,书中附有若干学者的评论以及他的答复。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三个阶段的宏观区分大家还是认同的。

有了农业生产,考古学上就称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终结就是文明起源,城市、文字、复杂的社会组织(社会等级、统治者)等相继出现。当然,不同地区存在诸多变体,形态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不管形态如何,文明都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道理不复杂,因为唯有如此,才可能有足够的生产剩余,养活不事农业生产的巫师、士兵、官吏等阶层。迄今为止,在人类历史上我们还没有发现一例文明是建立在狩猎采集基础之上。所以,我们说文明的根基是农业生产,文明某种意义上说是农业生产社会发展的结果。

然而,我们对所谓中国文明的追溯,多止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对农业生产的追溯多止于动植物的驯化。至于说为什么它能够起源以及如何发展起来的,探讨也多止步于常识,拙著《史前的现代化》侧重研究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在我上大学的时代,那时候风行“中国文明是早熟的文明”,“中国文明是黄色(黄土)文明,西方文明是蓝色(海洋)文明”等说法;近来“中国西来说”似乎在巷闾间又有了些市场。就中国文明起源的追溯这个问题而言,没有哪个学科比考古学更有发言权。已故的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曾提出中国文明的源头应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他当时提出这样的观点可能更多基于直觉,而非实证,现在看来这样的直觉是非常有远见的。我们对中国文明的追溯至少可以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确切地说就是距今两万年前后。

两万年前的中国是一幅怎样的光景呢?那个时候还处在末次冰期的最盛期,海平面下降了一百多米,渤海、黄海、大部分的东海、将近三分之一的南海都是广袤的陆地,长江深深地切入现在的江南,我们现在所知的大湖如洞庭、鄱阳、太湖都还没有诞生。简言之,那是一个寒冷的时期,动植物的群落都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温带地区。古环境研究者在这方面有巨量的研究,作为考古学研究者,我们关注的是当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先民是如何生活的。目前我们了解得比较清楚的是华北地区的状况。在末次盛冰期到来的四五千年之前,华北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石器技术,人们利用细腻的优质石料生产细小的、两边平行的石刃。这种石刃形状比较标准,可以镶嵌在骨柄或角柄上使用,易于更换。它既有骨质工具的坚韧,又有石质工具的锋利,且便于维护。我们现在称之为细石叶技术,它也是打制石器技术的巅峰,即便是现代考古学家,能够熟练复制这种技术的人,也是凤毛麟角。

刚开始这种技术还不那么规整,随着末次盛冰期的到来,细石叶技术达到了顶峰。有意思的是,工具的细小化并不是中国这片土地上独有的事件,整个世界都出现了工具的细小化。曾经翻译过一部有关的经典论文集《小工具的大思考》(Thinking Small: Global Perspectives on Microlithization),就欧亚大陆的东西两侧而言,石器技术细小化有明显的差异,西侧是把较大的石叶掰断,制作成几何形的细石器,然后镶嵌在骨角柄上,成为不同用途的工具;东侧(包括东亚、北亚以及北美的阿拉斯加)是生产标准尺寸细石叶,然后用于镶嵌。殊途同归,只是技术的操作链有所不同而已,而这种不同与习惯或传统有关。技术习惯无疑会影响人的思维习惯,我们注意到西方似乎偏于分,而东方偏于合。当然,这样的认识还需要更严格的论证,不过,把中国文化传统追溯到两三万年前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细石叶技术是一种适合高度流动生计的技术,它非常轻便,便于维护,适应任务多样。我们倒推回去,究竟什么样的环境最需要这样的技术呢?那就是资源分布稀疏且不确定的环境。在史前人类能够利用的环境中,森林草原的过渡地带,既有森林也有草原物种,资源多样,但生态交错带资源分布不稳定(沙漠、草原的条件显然更差,但史前狩猎采集者难以长期有效利用这样的环境)。展开我们的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奔忙的世界,为了搜寻食物,一个个人类群体频繁地更换居所,他们利用一切可以找到的食物,也就是考古学上所说的“广谱适应”。与此同时,他们试着强化利用某些有生产潜力的物种,如费力收集植物种子然后加工成可以食用的东西。在华北地区这个时期的考古发现中,伴随着细石叶技术,我们还发现石磨盘、研磨器等工具。

有点不幸的是,那个时候的人们没有驯化的牛马,没有带轮子的车子,也许有舟楫,但只能在有条件的地方(如平稳的河流)使用。人们在流动的时候只能依赖步行,所有的工具物品都需要自身携带。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的流动性是不可能无限制提高的,能够覆盖的范围有其极限。大约在距今一万五千年前后,细石叶技术极盛,然后走向衰落。我们从考古发现中看到,华北地区太行山东侧的山麓、盆地地带,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人们的流动性降低了。他们开始在一个地方停留更长的时间。我们从遗址中看到陶器(绝对不适合长距离搬运的器物)、耐用的磨制工具(典型的冗余设计,适合长时间使用,有点重,也不适合长距离携带)、长时间使用的火塘、更多样的活动、更复杂的居址结构等等。而在西侧的黄土高原之上则没有看到类似的变化。新石器时代率先从太行山东侧开始,动植物驯化、定居的村落、磨制的石器工具等标志性的特征日渐成熟,人们从山前地带扩展到更适合作物种植的华北平原,新石器社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文明形成。这里我们没有看到黄土高原的特殊贡献,恰恰相反,那里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得更晚,而且是从东部、南部扩散而来的。所谓中国文明是黄色(黄土)文明的说法其实是自我设定的标签。

nlc202309082029

当然,我这样的说法似乎还不足以服人,毕竟太行山东侧也有黄土分布,只是不那么典型。但是类似的一幕还发生在中国南方,甚至时代更早,跟黄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变化首先出现在岭南地区,年代可以早到大约距今两万年前,陶器、磨刃的工具、穿孔的石器等相继出现。洞穴遗址含螺壳的文化堆积的增加表明人们开始更多利用水生资源。非常有趣的是,岭南地区是“但开风气不为先”,这些领新石器时代潮流的特征并没有让岭南地区成为新石器时代的先锋,这个地区除了利用水生资源,另外就是利用根茎植物,如芋头。这类植物可以无性繁殖,容易栽培。真正的稻作起源于长江中下游的地区。从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到浙江浦江的上山遗址,再到湖南澧县的彭头山与八十垱遗址,从早到晚,一条完整的时间线索显示稻作是如何从强化利用到驯化栽培的。水稻是当代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最早的驯化要归功于中国南方的先民。

中国南北两大农业生产起源中心形成了中国文明根基的基本特征:南北相依。北方以种植粟与黍为主,南方以稻作为主,发展过程中相互交融。稻作不断扩散,如今连黑龙江也有种植,南方山区也曾种植耐干旱的粟、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技术路径就不同。当北方流行细石叶技术的时候,中国南方也出现了石器的小型化,但不是细石叶技术。那种能够流行于东北亚乃至北美的技术居然没有能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普及。我们似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中国南方有自己强大的传统与特殊性,让它能够比肩于华北地区。认识到南方在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中具有和北方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理解中国文明发展的一个前提。长期以来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国史观将南方视为蛮夷之地,仿佛是五胡乱华、北方士族南迁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而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的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并不支持这样的认识。

当然,当我们说到中国史前史的时候,显然不只有华北与中国南方。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其源头并不是有文献的春秋战国时期,甚至不是文明形成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两万年前后。以冰期为特征的更新世结束之后,气候相对稳定的全新世开始,农业生产也有了气候保证。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两大起源中心,除此之外,我们已知岭南地区选择了一条不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道路,为什么不走同样的道路呢?文化生态条件的约束可能是主要的原因。末次冰期结束之后,岭南又回到了近乎热带的气候,植物生长旺盛,开垦土地、清除杂草的工作量巨大;疾病压力居高不下,为了获得人口平衡,不得不生育更多的子女,人口群体因此更年轻,熟练的劳动力更少,而充足的劳动力恰恰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相反,重新到来的丰沛降水使得利用水生资源成为可能,利用与栽培根茎植物要容易得多。岭南地区选择了适合本地条件的文化适应。

与岭南地区类似的是中国东北地区,大约距今一万两千年前,东亚季风开始给这里带来最大程度的湿润,寒冷而贫瘠的苔原—草原环境(现在没有类似的环境)让位于类似今天的气候,渔猎生活成为可能。东北气候寒冷,对早期农业生产而言挑战严峻,这不难理解,尽管现在这里是中国的粮仓。一万年前,这里选择了一种依赖渔猎的狩猎采集经济。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适应。依赖狩猎采集自然资源的社会鲜有能够建立比较复杂的社会的,但是依赖渔猎者例外,比如日本的绳文时代、西北欧的中石器时代、北美西北海岸的印第安人文化、秘鲁太平洋沿岸的早期印加文化等。渔猎所获取的资源来源范围可以非常广泛(如鱼类洄游),而获取的地点可以高度确定(无须大范围地搜集),因而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支撑较高的人口密度,由此形成社会结构比较复杂的社会。理解中国文明与中国历史非常需要理解中国东北,中国历史上能够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基本都起源于东北。依赖渔猎的狩猎采集群体是所有狩猎采集社会中最强悍的,在冷兵器时代,人人精于射猎的社会面对农业社会时有不小的优势。

并不是每一个社会都很容易找到成功的、稳定的适应策略。同样在这次时代变革中,燕山—长城地带就经历了许多曲折。历史上,这里是东北、蒙古草原民族与中原王朝来回拉锯的战场。作为森林—草原交错带,随着气候的干湿变化,时而草原南扩,时而森林北进。整个新石器时代这个地区的群体都在农业生产与狩猎采集的生计之间徘徊,气候比较好的全新世最适宜期,农业的成分较多;气候不适宜的时候,就更依赖狩猎采集。红山文化时期,这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达到了巅峰,出现了如牛河梁那样大型的祭祀遗址。但是随后红山文化崩溃,气候可能是主要的外因,不发达的经济基础则是内因。大约在这个时期前后,曾经有个群体深入到了科尔沁沙地的腹地,在那里操持有限的农业,同时狩猎采集。他们聚族而居,人口可能有上千人。可能是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挖掘洞穴动物,不幸引发了一场灾难性的瘟疫,数以百计的人丧命。今天我们在内蒙古通辽的哈民忙哈遗址中看到了这一幕。

与不稳定的燕山—长城地带相比,中国的西南地区则是一个超稳定的地带,这里是狩猎采集者的天堂。地形起伏,资源多样,气候相对稳定。考古学上,我们看到这个地区新石器时代开始较晚,许多以打制石器为特征的洞穴遗址实际并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旧石器时代,也就是大约一万年前的那个时代,于是我们称之为“后旧石器时代”。西南地区有许多相对独立的如小盆地那样的地理单元。按照我们所做的生态模拟,这个地区能够支持最高密度的狩猎采集人口。比如说,都依赖狩猎采集为生的话,长江中下游地区每百平方公里超过五个人就可能感到人口压力了,西南地区则不会。所以,这个地区差不多是最晚进入农业时代的,如今这个地区也保存了中国最为丰富的民族文化。理解距今一万年前后的中国史前史,需要知道存在不同的适应策略,不是所有的策略同样的成功,短时段的最优策略不一定是长时段里最优的。当然,适应策略的选择一定时期内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外部约束与内部困难。

就拿中国广袤的西部与北部来说,那里分布着辽阔的草原、戈壁、沙漠与高原。对于狩猎采集者来说,他们需要依靠两条腿来流动,有限时间内他们能够搜索的范围是有限的,而这有限的范围内所能提供的食物资源是确定的,于是我们能够确定大致可以支撑的人口密度。我们的生态模拟显示,对于狩猎采集者来说,要想长期稳定地利用这样的区域是比较困难的,除非他们能够有效地提高流动性,能够提高猎杀的距离与效率,就像北美印第安人那样,在得到马匹与枪支的帮助之后,他们从农民重新变回成了狩猎采集者。在中国史前时代,人们成功利用这片区域是游牧经济形成之后,有马、牛、羊、骆驼等驯化动物的帮助,并与农业群体交换生活必需的布匹、盐、茶等,他们才真正适应这片土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无法利用的土地,而是需要有相应的文化适应策略,这其中包括必要的技术革新。

目前我们就广大的西部、北部来说了解远不如东部与南部,我们只是大致地了解这里是通往欧亚大陆西部的桥梁,知道人类曾经走出非洲,走进亚洲,现代人扩散到全世界,但是在文化上如何表现出来的,现代人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土著关系如何,我们知之甚少。我们可以追溯到较为清晰的脉络就是距今两三万年前后。我们还有一部分不清楚的就是沿海的地带,末次冰期结束之后,海平面上升了一百多米,淹没了大片的陆地,中国古人是如何适应海岸环境的,它对后世的文化影响目前同样知之甚少。苏秉琦先生曾经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面向内陆与面向海洋两大块,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分别与陆地和海洋上其他文化发生联系。的确,中国文化的源头具有双向的开放性。我们并不是悬垂于欧亚大陆边缘的角落,就像某些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

回到中国文明形成格局本身,我们除了看到南北相依之外,的确可以看到多元融合的过程,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策略选择,它们并没有置身于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之外,而是逐渐地加入其中;我们还看到面向内陆与面向海洋双向开放性。中国文明根基,史前农业,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距今两万年前后开始到一万年前后新石器时代揭幕,再到距今五千年前后文明形成,中国文明的滥觞与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世界上除了西亚地区之外,再没有可以比拟的了。所谓中国文明早熟之说是非常荒唐的。那种视中国史前史的发展如无物,简单地对比东西方的相似性,就提出中国文化西来的说法同样离谱。近代上百年的殖民史导致的心理残留并没有随着政治的独立与经济的发展而消散,建立一个文化上自强的中国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先生馔——梁实秋唐鲁孙的民国食单》

定价:68.00元

戴爱群 编著,高振宇 陶艺创作,张少刚 菜品制作,

张婕娜 注释,王同 摄影

梁实秋、唐鲁孙两位美食家给我们留下了关于旧京风物与美食的掠影。美食家戴爱群、鲁菜名厨张少刚从两位先生的文字中寻找灵感,操弄锅铲,以传统的烹饪技法,复原了26道旧京美食。

上一篇:旅行社服务质量、标准考核办法下一篇:食品检验机构专职检测人员承诺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