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然》的教学反思(共13篇)
一、诗中自然
二、景物描写
三、写作元素。从而来探讨自然与我们每个人、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较好完成了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让学生在诗歌中寻找自然的身影。针对学生在初
一、初二时对诗歌有了一定积累量的特点,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整理收集诗中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水风光、鸟兽鱼虫、色彩声音”等等。学生广泛收集,课堂上发言积极踊跃。同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诗人们往往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怀、表明志向,表达自己对人生的领悟,富含哲理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到什么叫“诗言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提醒他们进行分类、学会积累,从而使诗歌的整理不流于表面的热闹,符合初三学生积累知识的特点。
其次,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在记叙类文章中的作用。自然在记叙类文章中往往化身为景物描写。先给学生几个例子,让他们体会到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环境气氛,交代、暗示情节的作用。这一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一则小练习:用几句景物描写来表现自己或悲或喜的心情。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既体会到自然与我们的密不可分,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适时点拨景物的正衬与反衬的不同。同时,针对下午第一节课学生比较困倦的状态,并且天气阴沉,秋雨绵绵的眼前实景,让学生谈自然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调动了学生的听课情绪,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引导学生面对人生的阴晴圆缺,要多一份坦然与豁达。收到良好效果。
第三,点评学生以“自然”为话题的习作,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自然与我们语文学习的关系。教师点拨学生注意:赞美自然中要有深度,体悟自然蕴育的哲理中要体现细节,环保立意要注意深刻中的新颖等。
最后,让学生以每人一句话的形式,用一个精美的句子总结这节课,来“话说自然,寄语自然”。
综观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相扣,每一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并能灵活机动处理课堂中的小小突发事件,主题突出,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沉下心来,静静想,还是有一些不足,在提醒学生分类积累诗句时应要求再明确些,点评写作文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再多一点儿等。
一
设计一按“感知全文, 获取信息———选读部分, 理清要点———精读一段, 赏析语言”由大到小的思路设计。在上完后, 有几点值得反思。
1. 大海捞针, 无的放矢。
感知全文, 获取信息部分, 让学生读完课文后, 查找与物候相关的信息。这个要求过于宽泛, 缺少指向性, 使学生犹如大海捞针, 随意抓摸, 完全没有顺序可言。
2. 断章取义, 割裂文段。
一篇文章是有一定的内在顺序, 尤其是一篇事理说明性很强的科普文。我按照一篇、一部分、一个段落来讲解, 完全把文章割裂了, 不仅破坏了文章原本的整体性, 而且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比如“选读一部分”的内容是在7—10段, 而“选取一段精读”却在第一段。这个跳跃性很大, 学生完全被牵着走, 不能从整体上对文本有合适的赏析。
3. 隔靴搔痒, 深入不够。
科普文章是为了普及一些科学现象或者科学道理, 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这些知识, 才算是真正学会了。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可是我在“理清要点”环节, 只是让学生简要概括影响物候的要素, 然后就让他们分析这几个要素是否能调换。学生能从每段的首句迅速找到相应的答案, 但对于具体的内容了解多少呢?比如, “纬度”是如何影响物候的?作者列举很多的例子来说明这点, 但如果不让学生读完文章内容后自己说一遍, 他们是很难理解纬度为什么会影响物候。
二
在对设计一的反思基础上, 我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设计了第二个教学方案。相对于第一个设计方案, 有几个变动。
1. 长驱直入, 开门见山。
这是篇科普文, 科学性较强, 所以可直接用问题导入:“什么是语言?大自然怎么会说话?”即舍弃一般散文的煽情, 而是简洁扼要, 开门见山, 让学生一开始即感受文本的不同, 且带出第一板块内容。
将了解信息与赏析语言相结合。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何为大自然的语言。在学生于第一段查找到相应的信息后, 赏析本段优美的语言就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 从而既解决了对概念的掌握, 又将语言赏析环节一并完成。
2. 紧扣文本, 由表及里, 学以致用。
本文的一大难点是将那些蕴含着大量科学信息的枯燥语言掌握内化。因此我在“理清说明顺序”这一环节增设了一个问题和开展了“学以致用”活动。增设的问题为:“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物候的吗?”为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必须将文本读透、吃透, 再联系自身的知识积累, 最后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能清晰表达出来, 就是对文本知识充分掌握了。“学以致用”环节不再像设计一那样通过图片直接告诉学生这是受什么影响, 而是让学生自己说说这些图或者古诗蕴含着哪些物候影响因素。为什么?通过这个环节的考察, 学生更进一步掌握影响物候的因素, 进而理解文章为何如此安排, 理解课文的思路。
三
设计二虽然有了大的改进, 课堂效果也不错, 但是仍然有需要改进的部分, 如:
1. 问题不具启发性。
如对文本信息的掌握, 在辨明了什么叫做“物候”“物候学”后, 还要让学生了解其他相应的信息, 于是我设计了“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但这个问题非常大, 学生往往无法回答。我这就犯了和设计一样的毛病:无的放矢, 使学生不仅没有思考的方向, 而且不能遵循老师的设想, 推进教学过程。后经修改, 改成了:“课文还为我们介绍了物候哪些其他内容?”这样结合课文内容学生更有目标, 且老师也能相应小结。
2. 课堂容量偏大。
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没有让问题具体而深入, 如在第一段精彩段落品文赏析的鉴赏中不透彻。在学生能指出哪句美并说出相应的评价后, 老师应立即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的韵味美。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 我在这一环节显得过于匆忙, 显然没有注重学生的所获,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纠正。后经反思, 我认为可以将内容分成两个课时, 联系新旧知识, 将内涵挖透彻, 尽情展现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我们可以以经验教学, 也可以常教常新, 让自己的思路在不断地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 学无止境, 思而进取, 我选择后者。
摘要:学无止境, 思而进取, 教师可以以经验教学, 也可以常教常新, 不断反思进步。作者围绕理解课文内容、赏析优美语言和理清文本的说明顺序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大自然的语言》进行了两个教学设计, 设计二是在设计—反思基础上的调整和修改。
1.欣赏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2.观察大自然,初步了解大自然的景色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3.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4.热爱大自然,初步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ppt格式),准备四张大白纸。
2.学生完成课前小任务:
(1)观察校园里哪棵树最“胖”、哪棵树最高;闻一闻校园里哪种植物最香;用脚(最好是光着脚丫)踩一踩水泥地和泥土,比较有什么不同。
(2)搜集表现四季景物的图片或照片。
活动过程
一、任务反馈,激趣入题
1.课前小任务反馈。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的小任务都完成了吗?先说说校园里最“胖”的树吧,谁找到了?
生:学校里最“胖”的树是传达室对面的第一棵树。
师:你是怎么测出来的?
生:我是用手臂去抱校园里的每一棵树,然后比较出来的。
师:你真棒!能说说拥抱小树时的感受吗?
生:小树好乖,我测量的时候它们一动不动。当我一个人抱不住的时候,就和好朋友乐乐一起抱,真好玩。
师:大家同意贝贝的答案吗?(同意)谁找到了校园里最高的树?
生:校园里最高的树是教学楼后面的第三棵树。
师: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生:我是用眼睛观察树顶,一棵一棵比较出来的。
师:你真聪明!接下来,老师想知道谁发现了校园里最香的植物。
生:小花园里的月季花最香。
生:玉兰树上的花最香。
……
师:看大家的表情,校园里的花香还真是挺让人陶醉的!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踩在水泥地和泥巴地上的不同感觉吧!
生:水泥地硬邦邦的,还有点凉,泥巴地就软多了,不过踩了几脚后就把我的袜子弄脏了。
(学生哈哈大笑)
师:是吗,看来是土地伯伯喜欢你跟它亲密接触,所以特地送给你一点纪念品哦!
2.小结:同学们,这次小任务完成得不错,每个同学都观察得很仔细,都和身边的大自然进行了亲密接触。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好吗?
[反思]孩子们大多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对大自然的理解还很模糊。课前小任务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自然生物也像人类一样有生命。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对这次任务很感兴趣,也从中感受到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
二、走进四季,感受自然之美
1.秋天美不美。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树叶变黄了。
生:大雁往南飞。
生:树上的叶子开始往下掉,落得满地都是。
……
师:看来你们都是秋天的小使者,观察到了这么多秋天的变化。那么,你们觉得秋天美吗?
生:美,因为只有秋天才能看到金黄的叶子。
生:秋天不美,树叶落得到处都是,清洁工可辛苦了!
师:老师喜欢你们的直爽,能说出自己对秋天的真实感受。现在,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眼里的秋天,好吗?
(课件展示秋天的景色,老师配旁白:果树上挂满了红的、黄的、绿的果实,丰腴饱满,色彩艳丽,让我们仿佛闻到了水果的香甜;金黄的落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舞姿是那样轻柔曼妙,好像生怕惊动了小草们……)
师:你们喜欢这些美丽的景色吗?
生:喜欢。
师:这些景色是由哪位大画家“画”出来的呢?对,是大自然这个神秘的大画家“画”出来的。大自然不仅把秋天“画”得五彩缤纷,还把每一个季节都打扮得各有各的美丽。同学们,请把你们找到的四季风景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四季美景展。
生:这是我过年的时候在岳麓山拍的照片,树上还有白白的雪,像童话世界一样。
师:冬天的岳麓山真美啊!请你把照片贴到写着“冬季秀”的大白纸上吧!
生:瞧,春天的公园里,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树也发芽了。
师: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指导学生贴图)
生:这是夏天的荷花图,还有蜻蜓在上面跳舞呢!(上台贴图)
生:这是我前几天在校园里拍的,围墙上的爬山虎也变黄了,可是我觉得很好看。(上台贴图)
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的四季美景,我们干脆一起来贴图,好好欣赏一下吧!别忘了仔细观察,在不同的季节里,大自然的景色发生了哪些变化,每个季节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贴图、欣赏、交流)
师:大家发现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了吗?一起来说说不同的季节美在哪儿吧!
生:冬天的树叶都掉光了,但是如果下了雪,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所以我最喜欢冬天。
师:说得很好。不过冬天也有不落叶的树,看这张照片,松树的叶子就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绿……
生:春天,天气暖洋洋的,百花盛开了,树儿草儿都变绿了。
生:夏天,树木都长得很茂盛,荷花开了;秋天,瓜果成熟了,小松鼠也出来找松果吃了。这两个季节都很美,我都喜欢。
……
3.小结:四季的循环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不同的美,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更多的美丽景色,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变化。
[反思]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老师引导他们搜集图片资料,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资源共享,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回忆、欣赏、发现、感受,由此产生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初步感受到了四季的特点。
三、再一次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过渡语:其实,大自然里的朋友数不胜数,除了小树、小花、小草,还有动物朋友们,我们的校园里就有不少小动物,有谁知道?
生(纷纷说):蜗牛、蚯蚓、蝴蝶,还有小鸟……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都是大自然里的朋友。现在,老师就要再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走走,观察一下大自然里的朋友,向它们问个好,好吗?
生(兴奋地):好!
(师提示学生问好的方式可以是对天空、小鸟、树木花草问声好,也可以是和它们“握握手”,如轻轻捏一捏树叶、摸一摸泥土,但是用力不要过大,免得弄伤植物,然后强调活动安全,带着学生来到小花园里。)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深呼吸,闻闻大自然的味道,多么清香……再看一看蔚蓝的天空,多么晴朗……现在,赶紧和你喜欢的大自然朋友打招呼吧!
……
[反思]在校园的小花坛边,我和孩子们一起结束了本堂课的学习。在轻松的呼吸和愉悦的参与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回归大自然的快乐之情。孩子们也在我的引导下进一步观察着自然生物,寻找有趣的发现,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收获,效果真不错。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市天心区铜铺街小学)
符文平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枯燥的自然科学知识描述的活泼有趣。向我们介绍了研究者通过观察大量的动植物活动规律,发现了动植物生命的内部有一个像时钟一样的的机构,叫做“生物钟”。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很多动植物的活动规律,如果想发现更多的现象,必须学会认真观察。本文采用总分总的手法。第一段总的说明大自然是一座奇妙的时钟,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动、植物的不同的活动时间,最后一段揭示了活时钟就是“生物钟”。二、三、四自然段虽然结构不相同,但内容大致相同,主要是围绕事物和报时方法两方面来写的。这对这一文章特点,教学中仍然是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1、自由朗读第二段,想想书上列举了哪几种花儿?它们是怎么报时的?
2、小组讨论,汇报。
3、指导朗读。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3、4自然段,了解其他的动植物报时的方法。
这节课重点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注意体会:“打开喇叭”“绽开笑脸”“向你点头”“展现美貌”“散发香味”这些不同的词语来描写花的开放。
课前,我准备了每种花的图片,想通过图片帮助学生感受到花的美,这些精美的图片非常惹眼,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课文中运用了各种不同的词语描写花开放,很多词语其实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做一做,联系生活实际来感受。例如“绽开笑脸”这个词,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自己做一做动作,看看绽开笑脸是什么样子,然后再拓展到花绽开笑脸又是什么样子呢?帮助学生来理解这个词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对本段的掌握就很好。
这课生字不难,所以采取了集中识字的办法解决识字。学生学生字的差距就很大,会的人是不教就已经都会了,尾巴上的几个同学明明预习过了,但连字词都读不对,只得用笨办法:越不会读,越叫起来读,课上读完,课后再写两遍拼音再到讲台上单独读给我听。要是还不行,有必要对这几位同学单独检查预习情况。
高老师的文章里说过,当学生基本上能做到“自主扫除阅读中的字词障碍”这一要求后,要进一步提出第二项预习要求: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字典、词典了解它们的意思。如今第一学期已经到了最后两个单元,我准备开始在预习作业中增加一项词语解释,所以今天铺垫了一下怎么写词语解释,为此额外花了几分钟时间。
照例让学生来说生字的书写要点,最近同学们写字的进步普遍很大,我也特地选了几个进步很大的同学来说。“器、演、柔、琴、感、滴”都说得不错,也复习了“激”的笔顺,对比了“敲”的右半部分和“支”的区别,第一个说“奏”的同学说下面的“天”捺变点,很快有同学指出不是“天”而是“夭”,观察还是很细致的。字可以集中识,但词还是要放在句子中理解。前几个单元学的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不能丢,“呢喃”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理解,“汇聚”是同义构词,理解“汹涌澎湃”和“波澜壮阔”时借助了图片,追问了一句这两个词都可以形容大海,那么又有什么区别,问倒一片。小沈同学说得最清楚,“汹涌澎湃”强调水势急,“波澜壮阔”强调水域广,这种对词义的敏感是大量的阅读培养出来的。“轻柔”和“温柔”放在句子中进行辨析,又当堂出题检验了一下,希望她们都记住了。
这一单元要赏析生动的语句,但不能进行生硬的修辞手法概念填鸭,这一课又有足足两段需要背诵,课堂上要是读不够,老师又不教怎么背书,孩子一回家,少不了要让家长孩子齐齐把头发薅秃。所以以第二自然段为例,就教怎么背诵。怎么背呢,说起来复杂,其实跟上一个单元的内容是有衔接的。路径还是一致的,先读,读完思考每个句子讲了什么,再找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然后找关键句,借助找到的关键句来理解整段话的意思。这是背诵的准备工作,要做到背诵,还要借助工具,课堂上,板书就是工具;回家后,铅笔橡皮草稿纸原样模仿。
课上怎么练的呢,一句一句读,“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学生已经很敏感了,不等后面读完就大声说:关键句!音乐家做了什么呢?第二句告诉我们了。“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分别理解“他”和“手风琴”指的是什么,然后多做一步,回到上一句,问这两句话有没有关系。当然有,这两句话先说风是音乐家,再说音乐家做什么。紧接着问,那么这句和下一句的关系呢?聪明的孩子已经会说了,树叶就是琴键啊,所以翻动树叶,读到“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孩子又发现了,这句话尾巴上的“不同”和下句话里的“不一样”是对应的。那么下一句话里有几个“不一样”呢?数数都是会数的,小朋友争先恐后地说有四个,那为什么分号只有一个呢?有一个同学读错了,读成了“有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有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赶紧抓住这一点追问,为什么这么读的话就错了?小朋友对比着把这句句子又读了几遍,读明白了,它不是并列的四个小分句,里面其实藏着因果关系,因为树叶不一样,所以声音不一样;因为季节不一样,所以音乐不一样,这是两个“因为所以”。这时候再让小朋友单独挑战背这一句话,就再没有像刚才那样读错的了。后面是一个超级长句,把它拆分成两半,一半是微风,一半是狂风,这时候就开始用“工具”:先读微风,把“拂、轻柔、好像、让人感受到……”写在一侧黑板上,借助这几个关键词来背这半句,每抽一个同学,就擦去一个词,到第四个,已经能把这半句背出来了。再用同样的方法背狂风,这次让学生来说可以写什么关键词,大家依葫芦画瓢,说“吹起、激动、雄伟、令人……”就这样,用同样的方法又背了后半句。教到这里,告诉孩子,在家也这么背,一开始不记得,可以先写几个关键词,再遮住或者擦去,多读几次,这句话就背出来了。这一句背完,还要回到上一句,微风和狂风一样吗?不一样,对呀,这就是解释前一句说的“不一样”,所以每一句和每一句之间都有关系。一句一句地背,就能把一个段落背出来了。
在反思中如此详细地把这部分记下来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课上教了,但肯定还有孩子回家又不记得怎么背了,在此进行记录,可以让有需要的孩子重新回顾课堂上教的方法;第二,是正好晚上和田林的沈成老师进行了对句子关系的讨论,我个人觉得这一段文本很适合用来让孩子一边读一边发现句子之间的联系。
在我的预设里,学生对拟声词是很熟悉的了,因为平时课堂中没少接触过,之前疫情期间给孩子们读故事的时候还专门读过一篇里面有大量拟声词的童话呢。但是借助练习册上的习题一检验,才发现部分学生还不明白,把“汹涌澎湃”也当作拟声词了。所以又花了一些时间把这个知识点敲实。再加上前面一起背书花的时间,今天来不及写小练笔了,只得挪到明天。
以往教小练笔,我自己不写,就等着用学生写的来讲。后来观察吴老师不是这么做的,吴老师每次都先自己写,写的过程中,就知道学生哪里会有问题了。所以我也学着先自己写“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第一次写的句子写了夜莺、麻雀和喜鹊,用了拟人和排比,但是没有用拟声词,经过吴老师的提醒,增加了拟声词,这时发现选的写作对象不行,叫声不够有特点,不是啾啾就是叽喳,吴老师提示可以说猫头鹰或布谷鸟,于是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在这个改句子的过程中,也可以预测学生一定也会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如果我自己不写、不改,就很有可能忽略这些,练笔的效率和效果必然会不尽如意。“厨房是一个音乐厅……”也是如此,厨房里会发出声音的东西可不少,选什么来写呢,我会经历的思考过程,也是学生将面对的过程,如果老师能想在前面,教的时候自然就胸有成竹了。
今天还和沈成老师交流了关于第六单元围绕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他说他是把最后的关键句先拿出来,然后借助这句关键句去看一看每一段话是不是这么写的,比如《海滨小城》写的是海滨小城既美丽又整洁,然后就拿着每一个小节的内容来看是不是围绕着这个美丽或者整洁去写作的。但是高老师提出了异议,她说不是为了印证,而是应该抓住这句话去理解这个部分的意思。沈老师很慷慨地和我分享这段记录并问我的想法。在我的理解中,关键句是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的一个工具,但并不是整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我们找关键句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读文章的意义是读懂,那么搞懂每句话的意思也好,找关键句也好,都是为了读懂而服务。因此,读的目的从来就不是找关键句本身,而是通过找关键句的过程,理清楚句子的意思,如果有关键句,那么用上这个找到的关键句来概括段意,有的段落甚至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那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提炼。三上还没有概括的要求,那么就应该是能说一说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找关键句只是其中的一个步骤,我们读文章的目的就是读懂文章的意思,能借助关键句把一段话的意思说清楚,而不是去不断印证文章是不是围绕着关键句来写的。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浅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但科普性文章的重点应是弄清楚相关的科普知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只是透过课文掌握了几种大自然的语言还远远不够。因此,我将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揣摩写法,掌握写法。为了将一堂看似简单无味的语文课上出特色,我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扣题导入,感知大自然的文字
教学此课时,我从上节课筛选、归总的重点问题入手:1、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
2、课文分别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3、这些大自然的文字包含哪些信息,如何认识它们?认识它们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大自然的文字。
二、自读课文,读懂大自然的文字
我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第三个问题上,出示学习任务:默读课文2―6自然段,想一想: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意义;水手、飞行员等懂大自然文字的人们,是怎样来认识它们的?划划相关句子,写写体会。
星星文字和云文字的学习,我注重让学生自主读书,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石灰石和花岗石的学习进行学法迁移,引导学生填表格完成。
其中第四部分是理解的重点,要理解这块花岗石是在森林里,上面披着青苔。本来应该是在山上的,怎么会穿过森林呢?学生找出书上的`语句并不难,可是未必真正理解。我上课时结合了收集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学生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爬”为什么要加引号,因为这是表示特殊的含义,意思是漂。在这里是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冰川和石块缓慢移动的过程。
三、拓展思维,想象大自然的文字
同学们除了书上列举的这些大自然的文字,在大自然这本书上,还有哪些文字呢?学生补充,老师出示课外收集的图片及资料,问:你们能运用本文的一些写作方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先提问后解答的构段方式来介绍一种大自然的文字吗?学生的思维流淌在指尖……
四、掌握方法,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看来同学们对大自然观察得非常细,要知道这正是看懂大自然的文字这部大书的首要条件。那么我们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还要注意什么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要看一看、走一走、问一问、想一想。
关键词:人,自然,主体性,发展
一、人与自然的主体性变化
目前生态哲学并没有将人类与自然关系完全的解释清楚,因此不能产生人类自身问题的彻底反思,引起对自然存在与人类发展的重新认识。而其本质问题就表现在主体性,谁是真正的主体,谁决定谁或二者之间关系问题。这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的根本因素。人与自然的根本矛盾表现在谁决定谁、谁主导谁、谁是主体的问题。但目前也有人认为,人与自然是双向构建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的关系问题,其理由无非是既要承认人发展离不开自然,又要说明人是自然发展最高产物。这种观点实质上任然是站在人的主导地位上对自然危机的一种妥协。
在工业革命前,人的活动围绕自然进行,人是自然的奴隶,人类活动遵循着自然规律,自然是主体,人对自然的破坏污染程度较轻;而当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人的认知发生改变,认为能够认识、把握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从而提出“向自然进军”与“征服自然”的口号,人是主体性存在,自然是人的征服与改造对象,“人为自然立法”,形成主客二元对立的世界观,由此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在二三百年时间里远远超过以往。直到20世纪,全球出现生态危机、环境问题以及资源枯竭,人类开始重视人类的进步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由此出现了生态学、环境学等自然科学学科,同时也产生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主张人类应当保护环境,热爱自然,解构人类中心主义,尊重一切有生命物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朋友兄弟关系,相互不分离,相互平等,甚至转为生态心中主义。由此看来,其本质还是站在人的基础上承认:人与自然都是世界的主体,人和自然共同美好存在,这在本质上只是人类的一种“自我让位”,以此来强调生态的重要性,并没有彻底认识到人与自然到底处于何种关系。而且在现实上人类做不到在真正意义上将自然当成一个主体存在,人类的掠夺本性不容忍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主体分享这“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目前人类依然一面空喊保护自然环境,另一面照样“我行我素”追求短期效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继续破坏生态、污染环境。
虽然这种人与自然观念看似将自然地位提高,与人类平等或者高于人类,但其缺乏论证。这其实质就是一个二元主体悖论,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主体。虽然当代存在主义哲学提倡主体间性,但其出发点是从人自身出发,思考人的存在与幸福问题,而认为人的自由和幸福通过审美实现,因此人在体验真正的存在时,即审美活动中才具有主体间性,将自然作为与自己相互理解的主体存在。当作为存在者的时候,是不真实的存在,是人的现实存在,那么人依然要面临人与自然关系的实际问题。此外,生态哲学就是为了解决存在主义作为“存在者”时所面临的问题,也就是将审美理想尽可能的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所以生态哲学具有实用主义性质,其现实性、可操作性更加明显。但生态哲学不能将理想的东西放到哲学体系中,而要彻底站在人与自然共融的角度伸张公平与正义。
从人类发展中看人与自然关系,人类在认知过程中,以自然为主体时,人又不甘心服从于自然,想尽办法摆脱自然,寻求自由,若真正离开了自然就能找到自由么?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古代中国的朴素自然主义,即认可自然规律,又认为可以根据自然规律作出合理的适当改变,达到人的要求与需要,并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中国建房屋都要在屋梁上设置供鸟筑巢地方,大门旁边设置狗洞,园林设计注重山水、花草树木与建筑相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共处。古代中国人这种思维是一种非机械论、非二元对立的思维,并不是一元独断论,而是认识到人本身就生存与自然之中,人离不开自然,但人可以根据自然规律和自我生存要求适当合理的改良自然条件,这种原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主义,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随着人的认识能力发展,找到了征服自然的工具——科学技术,人类就进入了疯狂的以践踏自然为代价飞速的发展时代,为了人类的私欲满足完全不顾生态环境的平衡稳定,不考虑人类长久的生存繁衍。从而科学技术成为了无辜的帮凶。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恶化成为全球性问题,而更在人的潜意识里成为一个未来生存问题时,人类意识开始复苏与反省,逐渐重新认识人的发展,重新定位自然的地位。人类的认识开始发生改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反人类中心主义,由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再到大地伦理,由生物中心论到生态中心论,这一过程似乎过于强调了自然,而又忽视了人类,始终无法解决自然与人之间的这一根源性、历史性问题。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其站在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与原因,才会有各种偏激观点产生,但这种过于激化的观点出现也并不是不合理的,其正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严重的人生态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焦急情绪促成的。
二、自然的先决性
由于主体性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那么生态环境问题也就不能彻底解决,更不能渗入当前遭受发展欲望冲击的每一个人类个体的心灵。目前生态主义者普遍观点强调人要保护、热爱大自然,将人类的爱、道德伦理延伸到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有机体,承认自然物存在有其自身内价值,人类要把自然作为一个与自己同等地位的主体,而不再是征服自然。但这些缺乏哲学论证,这样做何以可能?最为重要的是要在最根源上论述人为什么要和自然和谐相处,长期共存。
论证不彻底的历史根源要追溯到人的认识论历程上,人类经过几次工业革命的洗礼,自然科学高度发展,人类依靠科技力量,终于扬眉吐气,开启了征服自然的航程,自然不再可怕和神秘莫测,不再值得尊敬与崇拜,“认为人是世界万物的目的和中心,人是主体性的存在,万物依我而存在,自然理应成为服务于人类的仆人,是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的客体,形成人与自然主客二元对立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线性的、单向式的关系,只存在自然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满足,不存在主体对客体的尊重与保护,即人类只是权利主体,而非义务主体,自然则反之。这种世界观没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全面的认识,只看到社会与自然的区别,未看到二者的联系,把人与自然置于绝对对立的两极”。人类也就是在这样的认识论下,以为人可以掌控自然,支配自然界其他物种命运,才导致了人对科学技术的误用,对“知识就是力量”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一种时代误读。
人类从工业革命开始骄傲起来,但在人沾沾自喜的时候,忘却了无论从人类的产生、进化、发展来看,人生于自然,活于自然,死于自然,人至始至终都在自然中,是自然的一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然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关系好比父与子,儿子未成家之前,父亲可以摆布他,儿子讨厌摆布,所以从小就叛逆,甚至为了自由与父亲作对,直到有一天儿子掌握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分家独户了,以为自己摆脱了父亲,获得自由,却将父亲抛到一边不管不顾了,但是他生命力依然留着父亲的血,甚至父亲死亡了,还继承其财产,而父亲却永远活在他的精神世界里,记忆着父亲的慈善与专横,父亲的关怀与暴躁,父亲的爱与痛……所以,人不论类科技怎么发展,人都离不开自然,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物质上表现为生存需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幸福需要。假如,让人生活在物质丰裕的世界,那里没有任何自然环境或者是一个垃圾世界,这样的生活也不会有幸福的感受。
因此,人类需要一个长远的视觉来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即承认人类的发展必须消耗与牺牲自然为代价,而自然资源是绝对有限的,整个人类的寿命长短取决于自然。如此,才能更好的定义“发展”与“文明”的意义,真正的运用科学为人类谋福。那么会有人觉得这样的观念很悲观或者行不通?我们都知道,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耗尽就彻底没有了,而且不能很快找到新能源代替,就算有新能源代替,也可能有科技水平有限,或者新能源也将面临破坏,比如风能、水能等都可能消失;可再生资源能再生,但其再生速度远远小于人类消耗速度,比如森林、草地自我再生能力远远赶不上人类破坏速度;环境污染速度远远大于环境回复速度;而不可逆转的环境退化远远多于人工建设的第二自然。总之,人类自我居功自傲、吆喝发展多快,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和恢复能力。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就不仅是面临着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等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自我种族繁衍的问题。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里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并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往: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而当今所谓世界的发展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获得了世界的话语权而进行错误导向的结果,仅站在西方发达世界的角度来判定的,很少考虑到自然方面,忽略了自然的承载力,也不是从全人类的角度进行公正公平的评价,没有将人设定在自然的角度去分析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也没有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高度来认知自身,其所谓的社会进步实质只不过是强迫性掠夺自然和任意不计后果的残酷榨取自然资源。总之,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也没有人类今天,更没有人类的将来。
由于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人类主体性突出,因此自然的主体性被消解、被无视,逐渐隐退,但仍然没有丧失其决定性地位,它依然主导着人类最终命运。所以启蒙运动以来的人类征服自然,欲将摆脱自然控制,获取自由,恰好这种获取自由的方式是错误,是变态的价值观取向。应当用科学技术更好的为人谋福和保护自然环境,而不是运用科学技术加快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由于人类不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导致在过去的二三百年的时间里它“不是给人类造福,而是给人类造祸,因为它们消耗太多的能量和物质,造成的环境损害太重。”此外,卡普拉认为是科学技术打乱了甚至毁灭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这些观点都没有正确认识科学的性质,科学本身具有双重性,而其造成的结果根本因素还是归结于人的认识与价值导向。
三、人类依靠自然存在的根源
这里由于探讨的是人与自然主体性问题,即从根源上讨论人的存在必须依靠自然,人的生存在本质上无法摆脱自然的原因。首先,人始终摆脱不了自然规律。众所周知,平常生活中有天晴下雨、日升日落、春夏秋冬、花开花落等,很多自然现象都与生态系统有关。其实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整体就是一个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这个大的生态系统有非生物和生物组成各种生态系统,比如大气循环圈、水循环圈、碳循环圈、生物循环圈等,这些不同的循环又因为地理环境不同组成不同地域的生态系统状况。其实这些都是自然规律,而人居住在自然环境中,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也许这些自然规律越来越影响人类活动的扩张,比如人无法控制天气,而天气变幻不利人活动;又如地震、火山等自然活动还给人类来带严重灾害……但是,随着科技发展,人类越来越想控制一切;另一方面,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也是自然规律,不管人类医药多么发达,能治病延长寿命,但最终免不了一死,而自从人成为了人,就天生畏惧死亡。
其次,不管人怎么进化,智商或者精神高于其他自然物种,但始终脱离不了人的自然属性,即动物属性。人必须依靠吃自然界别的东西来保持生命的延续,这是由于生态系统中人处于生物链最高层决定的,因为人处于最高的消费层,注定人依靠消费它物来获得自身存在。所以自然先天决定了人类是消耗自然物的物种。但是缺陷就在于人类不会生产,这种生产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生产力,而是指自然界自己根据自身规律创造出自然物质,比如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人类的生产是建立在自然物质基础之上的创新加工的生产,比如钢铁来源于自然界中的钢铁矿石,家具来源于森林中的木材,食品来源自然界动植物的生产。总之,人类需求的物质,不管是再生还是不可再生资源,都得依靠自然生产,这是人类的宿命。
再次,人类自我生产是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是自然赋予的真正生产。虽然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人类自身生产不再像原始社会和农耕社会那样显得突出,但依然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人类可以创出自然界没有的东西,如房子、交通工具、武器、卫星等等,但是这些东西的原料依然来源于自然,仍是对自然生产品的消费,而不是真正的自然生产。而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是人作为自然界中的消费者对自然的回报——体现出人在自然中的存在价值。又由于人的进化,创造除了第二自然,使得人类的生存繁衍条件变得更加有利,因此,人类产生出的“产品”就越多,“产品”成活率越高,也就超过自然原本的控制率;加上人处于生物界最高地位越高,人类自身生产安全受到的威胁与风险就越小,就导致了人口暴涨。人口暴增是造成生态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不合理生产、不合理劳动)表现之一。人口暴增就是人类不合理的自身生产,造成人口数量远远大于自然环境承载力,而导致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
最后,人天生就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本是就是自然,而人的精神在根本上离不开自然。比如人好像具有智慧与精神的寄生虫,自然就是人类宿主。由于人的智慧和精神性,体现出其他动物不就有超然性,即超越自然属性,人类便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若不符合自然规律,便会带来危害或灾难。人类居住在自然环境中,人类精神早就与自然相互融合,互不分离。若人离开了自然,便觉得无趣、枯燥与不自由不幸福。人类不正确认识自己的本性,即人的自然属性与超自然属性,就难以正确对待自然。
那么自然破坏与污染从何而来?另一个原因就是人不合理活动,即不合理的劳动,人的劳动固然可以创造财富,如若“劳动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一般只要它的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它就是有害的、造孽的。”当劳动异化,变成“简单粗陋的实际需要”,人也成为异化的人,其劳动动机只是为了片面的占有和需要。反思当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不是因为人类盲目短期经济利益造成的么,不正是人被物质欲望冲昏了头脑而沦落造成的么。
更重要的是:由于人有了智慧和精神,就有价值取向。错误的价值导向最终引起了人与自然恶劣的关系,导致了今天的环境危机。从古至今人的价值取向(主要指政治、利益等)都是偏见的,只考虑种族利益,没有考虑整个人类的利益,因此才有战争、掠夺、残杀,虽然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经过,可是人类如今不但经历工业革命的洗礼,更是面临着生态、环境危机这样的全球问题,依然为单独种群,比如国家利益考虑甚至侵犯其他国家利益,因此有人认为“人类的政治失范才是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而政治便是价值导向的洪流。另外,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就是发达国家在和平的帽子下进行不公的竞争,低价利用不发达国家资源,转移本国污染,如此贫富差距更加剧烈扩大化,而生态环境问题不过一阵清风吹拂海面而已,荡漾不起多大波涛。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区域问题,是全球性问题;不是地球生物问题,而是人与自然共存的问题,人类自身生存繁衍的问题。如今若不反思,人类价值取向,任其当前发展,试想生态环境危机到来,人的宿主灭亡了,那么寄生虫也就距离末日不远了。
四、进步与发展的反思
生态环境是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生态平衡,自然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状态。当代发展概念只是站在人类利益标准上的发展。其所谓人类的发展必然带来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而真正的发展,是一种有机性整体倾向,人要保存和进化,同样生物也得保存于进化。而不是牺牲他者,促进自身,因为在有机性整体里,他者便是自身。发展中必然有消灭与成就,但成就不是消灭不合理的,自然、动物、植物、生物是不合理的么?成就是建立在整体上的有效最大化,即全体人类和自然效用最大化,而不是单一的人类利益最大化。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节制,因为资源有限性和恢复性较慢与人类的利用速度太快和有效性不高是难以协调的矛盾。若对一种资源没有完全了解就匆忙开发利用,就必然引起资源浪费与生态破坏。
真正的发展含义是:不是人站在后面往前看,或站在当前的角度往后看,显然后面的人看不到前面,只能是往后看了,而是站在那个过程之外来整体性观察或者站在将来看将来和现在。现在所谓的进步与发展,仅限于一个范围之内的一个“人类自我”的比较,只会将现在的我和以前的我进行比较,那往往会觉得自己在不断的进步,在认识论上不断进化,其实仅仅是我们自己在自我的否定以前的我而肯定现在的我,而并没有想过将来的我们是怎么样的,没有去考虑现在的我们会对将来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但课后仔细想想,还是有一些不足:
1、教学用语不够凝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语要准确、简洁、生动。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感觉用语不够生动简洁,课件已经显示很清楚的问题,我还要反复的重复,不但自己累,还浪费宝贵的时间。其实学生一看就懂。
2、教学灵活度还不够。比如,在学习“打扫”森林这篇小文章,在集体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环节中,学生已经提到了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如果破坏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可我却没有抓住这个契机,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其中的缘由,只是稍做点拨,没有深入的交流感受。
用心灵接触自然的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是让学生观察自然、描绘自然的一节造型表现课,而树木在自然界的风景中占重要位置,我把树木作为学生观察、描绘的重点之一,首先我让学生回忆校园中的景 点,说说校园中有哪些树,同学们列举了好多,在此基础上我让同学们谈谈这些树的枝叶特征,然后打开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校园中的各种树木,感受树木的造型 美,选择一棵有特征的树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画,在画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疑问,说说画树的`困难在哪,然后和学生分析树的特征,示范树的画法,并例举多种表 达方式,色彩的、线条的、块面的,具象的、抽象的、装饰的……
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再继续画,初步懂得方法后,我让学生们到校园进行写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校园里的树木,理解树木的结构,简单了解树木生长的过程,选择一棵喜欢的树来写生,结合所学方法和自己的观察理解,学生们渐渐学会了树木的画法。
2009年9月开始, 我校和南京市教科所联合进行了市级课题“如何提升初中生学习力”的研究工作, 本人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 就“突出学习力培养, 实施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我所研究的班级是初一年级××班, 班上有40名同学, 该班级在我校初一年级中, 论成绩、整体水平是中等偏上。这些中等的学生对语文学习虽不反感, 但也没有很大的兴趣。大多数学生都处于知道语文分数很重要, 但觉得学好语文很难的境况, 即目前该班学生语文学习力低下。为提升初中生学习力, 实施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我做了以下教学尝试。
二、情景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是莫怀戚的一篇充满浓浓亲情的文章, 初读课文, 结合生活体验, 学生对文中亲情都能谈几点认识。但怎样使学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得以提升, 获得更多的体验, 从而深入体会这种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我认为实施“合作探究学习”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 在教学伊始, 开展生生合作。在让学生听完课文录音后, 我提问:“课文中主要写了几个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抛出这样的问题, 就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 我要求他们自己思考、互相讨论。他们自发的带着问题去阅读, 去思索。这就形成了生生互动、生生合作, 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
其次, 在阅读理解的时候, 我要求小组和小组合作深入理解课文。大多数学生喜欢文中的“我”。当学生提到“我”这一角色, 并且指出“我说:‘走大路。’”这一句时, 我引导学生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可以在“我”和“说”之间加上恰当的形容词试着读读。学生在“犹豫”“委婉”“坚定”之间发生了分歧。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了结论:母亲是慈祥和蔼的, 从“摸摸”这一动作中表现出对孙子的一种疼爱。母亲走小路表现的是一种向往 (向往的眼神, 向往美丽的景色, 向往生命的活力) 。
在上本课前一天, 我给家长布置了一个作业, 并要求完成后放在信封里封好, 带到课堂, 以便适时打开, 激发学生的情感。作业内容如下:
尊敬的家长:
您好!《散步》是一篇语言优美、寓意深远的散文。为使教学效果更佳, 我真诚地邀请您加入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请您在饭后品茶的时候, 读读这篇课文, 并写下您真挚的见解。
1. 您认为本文最动人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2. 您有类似感人的经历吗? (有则举例)
在本课结尾部分, 我让同学们把家长合作完成的作业信封拆开, 阅读自己父母所写的感触, 谈谈自己的感受, 加深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此时的学生, 在阅读父母的感触时, 有的陷入了沉思, 有的甚至眼圈发红, 暗暗垂泪。在讨论的时候, 学生异常活跃, 纷纷举起了手, “老师, 我也有话说!”
三、问题与分析
学习力, 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综合。学习力是最可贵的生命力, 最活跃的创新力, 也是最持久的竞争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就成为老师课堂教学中应坚持不懈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语文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 教“活知识”, 授策略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天地中, 展示聪明才智;让学生在自主建构中, 提升自身的学习力!
课后反思这节课的亮点就使学生学习力得到了一定提升, 这主要表现在:
1. 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精神状态饱满, 注意力集中持久。这节课中, 老师的提问有效地调动了课堂气氛, 我们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学生自发的带着问题去阅读, 去思索。这就形成了生生互动、生生合作, 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学生无论是对课文内容表达的感情, 还是对知识、技能的学习, 都表现出高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 大多能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 全体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一方面对个体学生而言, 老师在自己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理解、体味文章内容, 创设情境, 将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好的结合了起来,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鼓励学生理解体味文本, 从而做出自己的评价。同时就语文基本技能而言, 老师也表现出了相当的重视, 学生在听、说、读几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另一方面, 本课恰当地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参与度广, 学生基本上是在积极的状态下思考, 参与讨论, 学生动口率基本达到了100%, 举手率、答题率都很高。
下来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原因,一开始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我明明可以做一些鼓励性的评价来改善当时的课堂氛围的,但是当时的我却什么也没有做,一直就是按照我自己的进度来讲。
以至于到最后,学生的兴趣已经降到一个极低的点,整堂课的氛围就显得有一些沉闷。其实这篇课文十分有趣,应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篇课文,可是由于我的没有调动,再加上学生本身的精神状态不是特别好,导致今天的这堂课上下来很不满意。
下午在上选修课的时候我特别选择了这篇课文的课后的小练笔来作为讲课内容,没有做过多的准备,但是在孩子们的通力合作下,我有了一些新的收获。
这堂课我叫学生围绕“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这一句话来写一段话。首先让学生抓住这一句话的关键词“鸟儿”还有“歌手”,那很明显是要写鸟儿的声音。那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成为歌手呢?鸟儿的声音会有哪些变化呢?
孩子们回答鸟儿的声音可能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快、有慢,还有一只鸟儿和一群鸟儿发出来的声音是不同的以及不同的鸟儿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于是我交给学生两个写作的角度,第一个角度可以先从一只鸟儿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歌一样来写,然后再写一群鸟儿发出的声音又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一样。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不同种类的鸟儿发出的声音不同来写。
其中一个孩子这样写道: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当一只鸟儿在那里独唱时,那声音叽叽喳喳的,是那么可爱,那么淘气。当一群鸟儿在一起合唱时,森林里就开始了鸟儿们的大合唱,那声音有时大,有时小,有时高,有时低。就这样,从一只鸟儿独唱一直唱到鸟儿大合唱,那声音多么洪亮,多么美妙,我真喜欢鸟儿们的歌声啊!
一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通过阅读教学进行训练。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阅读方法,掌握表达规律的过程,是教师教学生通过品读各类文章作品来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的教学活动,核心是教师教学生学会阅读,达到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水平的高低。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抽查读等方式达到了读准生字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让学生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在句子旁批注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读画画,加深印象,然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从中受到启发,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更深入地体会到“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学完本课后,我结合“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交流时,先分小组人人发言,再选代表发言,我要求学生在汇报中,听的人可以向台上的同学请教提问,发言者可以当即回答,也可讲完后解答,还可以请台下的老师、同学解答。学生在活动中,刚开始只有几个人发言,后来在这几个学生的带动下,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思维,他们踊跃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有的学生还突发奇想,如由荷叶想到了伞,由冰想到了玻璃,由蜻蜓想到了小型直升机等等,我觉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开阔了许多,形成了台上台下互动交流的热闹场面。
我认为这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了留心观察自然,学会了从自然界的生物身上获得发明、创造的启示。
二
教学《大自然的启示》这课时,我在学生熟读课文后,让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概括起来显得还是吃力。看的出利用抓各部分主要内容的方法来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有些困难。怎么办呢?因为,我们此时学习的是《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所以,我灵机一动,我想既然学生概括全篇困难,那就先练习概括一个自然段吧。于是,我请他们概括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学生说起来还是罗嗦,我引导说:瞧,虽然两个同学概括的不是特别简练,但你们注意到了吗,在他们的言语中,出现了两种重要的事物。学生很快就答出是鲸和轮船。我把他们写在黑板上,对学生说:看,你能结合课文,用简单的话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顺利的答出:科学家根据鲸的体型特点设计出了流线型的轮船,大大提高了轮船的航行速度。我又引导他们采用同样的方法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把两段联系起来说就概括出了全篇的主要内容由这个教学片段,我想到了抓文章中的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但这个关键词,最初应由教师提出。日久天长,学生就会掌握其中的技巧。
三
接下来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两篇短文的大意,并启发学生《“打扫”森林》可采用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的方法,《人类的老师》可直接引用原文(即最后一自然段)的方法来归纳;还要学生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在旁边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我又要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小组交流,组内人员相互学习和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最后我要学生全班进行交流,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我适时地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如在交流“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时,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我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食物链图示来学习就容易多了,这样学生对课文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深入地体会到“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在学完课文后,我还让学生写谈谈自己的感想,并课外搜集阅读有关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启发而有所发明的文章,或写一段话介绍自己从某种动物、植物的身上受到的启示,学生激情都很高。虽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是我要学生都能背诵,由于学生很感兴趣,因而大多数学生很快都背下来了。
四
一是在教学设计上,重点内容分配的时间不充足。《大自然的启示》是一篇略读课文。它由两篇短文组成,一是《“打扫”森林》,一是《人类的老师》。教学这两篇课文,要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带给我们的启示作为教学的重点,课堂上要花大量的时间解决。为了显示接待课的完整性,我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让生字、词语的学习时间占了很大比例,达到了十多分钟,致使在完成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启发上匆匆忙忙。还有一些教学内容也没当堂完成。
二是教学用语不够凝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语要准确、简洁、生动。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感觉用语不够生动简洁,课件已经显示很清楚的问题,我还要反复的重复,不但自己累,还浪费宝贵的时间。其实学生一看就懂。
三是教学环节还可以精简。在教学本文时,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是读读拼拼、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议议、读读练练。其实可以由五个环节精简到三个环节。即把读读拼拼和说说合二为一,自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大意;读读画画和议议和二为一,在学生谈体会的时候就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这样就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把主要内容学深。
四是设计的内容想要全面却不能全面。设计内容的时候把生字、形近字、词语、结构、段落的分析、写作方法等全都涉及到了,致使教学过程吃紧,横向有多点,而深度却不够。一节课的时间只有那么多,由不得你来大杂烩。
五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今天在学习《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问:“同学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你们还有哪些内容不理解?请你们边默读课文边思考。”学生先是认真读课文,然后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疑惑。大多孩子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如有问:“课文中的第一自然的和课题中的打扫为什么加引号?;还有的孩子问:护林员为什么不说服林务官改变打扫森林的决策?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很多孩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古语说得好“学贵存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对文本提出自己一个问题,比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十个问题还要重要。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的同时,能与文本直接对话,而且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当林务官看到又宽敞又洁净的林子,心里美滋滋的,他想:-----------。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
2.出示两组词语:郁郁葱葱 充满生机 活力四射 生气勃勃
萧条冷清 危在旦夕 奄奄一息 死气沉沉
学生用分别用两组词语来形容森林被打扫前后的不同景象。3.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模拟对话。
几年后,当林务官看到森林变得如此萧条冷清后,他会向护林工人兴师问罪,下面我们模拟以下这次对话:
林务官:你们这些工人怎么搞的?森林怎么会变成这样? 护林工人:长官,这都是当初您让我们“打扫”森林的后果啊!林务官:什么?我只不过让你们把哪些枯枝败叶扫掉
护林工人:……
关键词:自然惩罚论,斯宾塞,传统惩罚观反思,理性惩罚观重构
自然惩罚理论是斯宾塞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他在《教育论》一书中对自然惩罚的论述, 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古往今来, 惩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 有其重要的地位和存在价值。纵观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非教育惩罚现象, 反思传统惩罚观迫在眉睫, 斯宾塞的自然惩罚论就为我们提供了依据。
一、自然惩罚论:重构惩罚观的基础
1. 自然惩罚的概念。所谓“自然惩罚”就是指“惩罚是个体行为的自然后果, 而这个后果是直接的、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斯宾塞认为自然惩罚“严格说来并不是惩罚, 它们并不是人为地或不必要地给予痛苦, 而只是对那些基本上对身体有害的动作加以有益的限制。这些惩罚的特点在于它们只是那个行动的不可避免的后果, 它们只是儿童行动所引起的必然反应。”自然惩罚不诉诸外在权威的干预与制裁, 它只是让儿童的不端行为自然地引出一种针对他自己的不愉快结果, 使儿童在不愉快的结果中感受到痛苦的体验, 达到惩罚的效能。自然惩罚是斯宾塞对卢梭自然后果法的继承与发展, 也是他个人放任主义哲学思想与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在教育中的反映。
2. 自然惩罚的特征。非人为性——这是自然惩罚最突出的特征。它指的是儿童由其不端行为所造成的不愉快结果时, 家长或教师等这些外在权威在整个事件中保持不干预的态度, 只是让儿童体验由不愉快结果带来的痛苦。不干预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不要对儿童的不端行为进行直接的惩罚 ;另外就是不要帮助儿童弥补或者消除不愉快的结果。斯宾塞认为“在管教方面具有主要价值的并不是体验家长的赞许或斥责, 而是体验那些在没有家长的意见或干预下他自己行为最终引起的结果。真有教育意义和真正有益健康的后果并不是家长们自封为自然代理人所给予的, 而是自然本身所给予的。”自然惩罚就是一种非人为性的道德管教方式。
教育性——自然惩罚能够使儿童从自己的过失行为中认识到, 过失行为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惩罚这种因果知识, 这就赋予了自然惩罚教育意义。自然惩罚的一个优点是这样做能够产生正确的因果概念, 而经过多次的、一贯的经验, 这些概念最后会达到准确与完整。而人为惩罚普遍是以责骂形式出现的, “一般的人为赏罚制度的罪恶就在于用一些差遣或体罚来代替不当行为的自然结果, 从而产生一个极端错误的道德标准。”认为惩罚会使儿童误以为不良行为的结果就是受到家长的指责, 从而无法真正意义上认清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公正性——自然惩罚的另一大好处就在于它是完全公正的, 任何人在只受到他自己不正当行为在自然安排中的不好结果时, 就不大会像在受到人为地加在他身上的坏事时那么觉得委屈。人为惩罚中经常出现的处罚不当的现象在自然处罚中是不复存在的。因为自然惩罚完全是儿童过失行为的必然结果, 这个惩罚不受到权威势力的控制, 不受人为感情因素的影响。所受惩罚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儿童过失行为的严重程度。因此, 这就赋予了自然惩罚极大的公正性。
二、自然惩罚论视野下惩罚观的反思
1. 惩罚主体的反思。当孩子有过失行为时, 人们通常把关注点集中在孩子身上, 忽视了父母的责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父母采用人为体罚或者粗鲁的话语, 缺乏对孩子的关心。这种做法虽然在一些情况下是有效的, 但是极易造成孩子的反抗行为。“许多儿童的不良行为本身都是因为父母管理不当使他们长期感觉烦躁所引起的。经常惩罚所引起的孤独和对立, 必然使同情心麻木, 也就必然给同情心能够制止的那些过失开辟道路。”父母总是用人为的惩罚代替由儿童过失行为带来的惩罚, 这样就会使儿童扭曲原本的因果联系, 过失行为带来的惩罚转变为过失行为带来父母的指责或者不高兴, 这种错误的因果联系一直伴随着儿童的成长, 在一定的时间里, 或许会产生些许效果, 一旦儿童脱离了父母的管制, 过失行为再次发生时, 儿童还是要接受自然的惩罚, 而这种惩罚所带来的教育意义以及儿童从中学到的知识和教训则由于父母的干预延迟出现了。尽管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用自然惩罚法, 但是若一味地实行人为惩罚不仅阻碍孩子的成长速度, 而且孩子与父母之间会出现信任危机。
2. 惩罚方式的反思。人为的惩罚方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责骂、责罚、体罚等。自古以来, “打是亲, 骂是爱, 不打不成才”这样的教育观念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父母的心中, 受到这种惩罚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家庭中父母责骂孩子成了家常便饭, 体罚孩子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然而, 责骂本就是对孩子的一种贬低, 父母很少能做到就事论事地教育孩子, 往往会变本加厉地连同其它事情一起教育孩子, 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犯错误是常有之事, 如果长期生活在父母责骂声中, 势必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性格特点。体罚更是惩罚的一种非人性表现形式, 是针对孩子身体的惩罚, 比如罚站、打耳光等。体罚作为基本的反教育惩罚形式, 在摧残孩子肉体的同时, 也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精神。“野蛮产生野蛮, 仁爱产生仁爱”对待孩子如果没有同情, 也会使孩子变得没有同情之心, 孩子出现过失行为就对孩子进行身体上的折磨, 这样的惩罚不仅失去了教育意义, 而且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3. 惩罚目的的反思。惩罚的目的对孩子而言, 在于制止不良行为, 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促进生命健康发展。科学恰当的惩罚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 不仅可以使孩子的过失行为得到调控, 还可以间接地影响孩子人格的发展。但是, 当前家庭惩罚教育已明显偏离这个初衷, 为了惩罚而惩罚, 惩罚的目的变成了父母彰显权威地位的手段, 惩罚手段和目的混淆不清, 惩罚成为了限制孩子自由和个性发展的有力阻碍。在现实生活中, 这种非教育性惩罚的行为比比皆是。教育性惩罚可以让孩子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觉醒、自我改正, 最后达到自我教育。如果惩罚以伤害学生自尊为基础, 就变成了非教育惩罚。斯宾塞告诫父母们 :“记住你的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 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因此,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 不但要经常分析孩子的动机, 还要分析自己的动机, 要分清哪些是父母对孩子真正的关怀, 哪些是由于安逸, 出于自私和驯服而采取的行为。厘清惩罚的目的和手段, 用合理的手段让惩罚教育回归到正确的目的上是父母们都应该学习的事情, 父母要做到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 要进行较高的自我教育。
三、自然惩罚论视野下惩罚观的构建
1. 以自然惩罚为基石, 适当采取人为惩罚。大多数父母认为对孩子全方面的关怀才是真正的关心, 把所有威胁到孩子安全的细微危险因素全都排除在外, 对孩子进行捆绑式的保护。因此, 我们会经常听到家长们警示性的语言。而许多情况下, 父母每次采取的措施都是根据当时的冲动, 他们并没有什么进行过深思熟虑得来的信念, 并没有考虑怎样才能够对儿童有益处, 而只是表达了他们一时的好恶情感, 并且随着情感的变化时刻不同。事实上, 并非所有的危险因素都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比如, 孩子想要把手伸到燃烧的蜡烛上面去, 父母们就会极力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 对于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来说, 因为受到阻止, 在下次看到火焰时依旧会有伸手的冲动。父母一味地用警示性的语言或者身体上的折磨来阻止自然后果的发生, 用成人式的标准干涉自认为孩子做的不恰当的地方。这样做只会造就表面成熟, 内心羸弱的人。斯宾塞指出“只要可能, 就让他从经验中去受教育, 使他既不至于因为性情和顺而过分的约束成为温室里的好人, 也不会因为任性而由过分的约束引起有伤和气的对抗。”这种自然惩罚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在不危害孩子生命健康的情况下, 给孩子足够自由的空间, 让其在自然的惩罚中慢慢地学会自治。父母在干预孩子的行为之前, 自己预想一下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以及后果带来的危害, 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缓解自己强烈的心理冲击。“教育过程一个很大的缺点, 就在于许多教师花费很多精力去同孩子的淘气、恶作剧作斗争。值得去责备的却是那种播下利己主义种子的行为以及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人精神世界的行为。”所以, 人为惩罚的领域应该是涉及道德问题的范围, 而对于孩子天性的顽皮和淘气, 是不需要人为约束的。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以自然惩罚为基石, 以人为惩罚为补充, 让孩子尽情地发挥天性, 只有在涉及道德领域或者威胁到生命的时候才给予干涉。
2. 以情感为支撑, 培养健全人格。当父母对孩子实施人为惩罚时, 不能丧失了对孩子的爱。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惩罚是一种纠错行为, 在惩罚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爱, 真诚的教育孩子, 在严慈相济的惩罚氛围下, 孩子才能以诚恳的态度反思自己的错误。父母怎样才能做到以爱的方式惩罚学生呢?生命教育思潮主张的体验生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体验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主观的感受、经验及情感, 生命通过体验感知自我、体验生命的情感, 并创造生命超越的意义。”体验是人存在的一个特征, 是培养生命情感的重要方式, “在体验中, 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 (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 去感受、理解失误, 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 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体验包括实践层面的亲身经历, 还包括心理层面的感同身受, 它具有主观性、个体性、情感性。体验生命是父母培养生命情感最有效的方式, 因为体验活动不是以达到某种外在的实体结果来进行的, 而是通过改变主体的意识和心理世界来进行的。父母通过体验生命, 才能以充满爱的方式教育孩子, 充满爱和尊重的惩罚教育才是道德的教育, 道德的教育又要求“教育必须包含善良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 ;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内容积极的影响 ;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综上, 如果父母们能够记住高尚的道德和高度的智慧一样需要经过缓慢的成长过程才能达到,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有耐心, 对待孩子的错误也不会轻易地采取斥责和体罚的方式。另外父母们通过体验生命改变自己的主体意识去和孩子交往, 在体验过程中学会用爱的方式跟孩子交流, 以充满仁慈的追寻德性的教育。饱含德性的惩罚绝非是一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反教育行为。
3. 以教育为目的, 做到公正合理。惩罚一定要公正合理, 自然惩罚是最公正的惩罚方式, 涉及到人为惩罚, 如果教育者能够合理而有效的利用, 也将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伟大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正确地和有目的地应用惩罚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教师利用惩罚的制度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但是笨拙的、不合理的、机械地运用惩罚会使所做的一切工作受到损失。教育性惩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教育的作用, 在于促进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 帮助儿童获得良好的德性, 使儿童更具理性的、更有德性的生活。但若儿童有了过失, 就以反教育的惩罚方式作为纠正错误的手段, 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任何有损害生命, 违背学生生命发展规律的行为都是偏离教育的行为, 而惩罚能使教育更加圆满, 让孩子更加的完美。孩子的完美离不开生命的完善, 生命的完善需要教育。然而, 在信息变幻莫测的当今, 新旧理论转变的速度极快, 在这种高速转变的状态下, 新旧教育方法或者教育准则很容易与时代信息保持平衡, “许多家长们墨守只适合于旧时代的教条, 执行一些有害于他自己情感的惩罚, 从而给他们的儿童以不自然的反应 ;另外一些家长希望立刻就能尽善尽美, 又跑向另一个极端。”
当父母不得不进行人为惩罚时, 合理和公正是首要考虑的。所谓合理就是要充分考虑孩子的特点和需要, 充分尊重学生。所谓公正对于教师而言, 要做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对于家长而言就是要做到惩罚标准的统一性。
参考文献
[1]夏正江, 梅珍兰.教师“惩罚学生”的教育学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2) .
[2] (英) 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 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92.
[3] (苏)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205.
[4]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01.
【《话说自然》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话说音乐课教学论文10-19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09-20
八年级语文的《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06-11
话说安全问题05-29
书包有话说06-05
话说风景作文07-03
话说三国作文07-17
《自然之道》教案及教学反思09-24
话说《三国演义》有感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