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农村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精选10篇)

浅谈农村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1

王敏陶

统计的主要目的是为政府管理、制定发展规划和对政策措施实施效果进行监督的服务,为政府管理与决策和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统计工作在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而实现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都离不开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各种资料的统计,而现阶段农村统计却恰恰是我国统计工作的最薄弱环节。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三农”问题纳入了政府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多途径、多渠道、多部门协手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最大程度地增加,为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性保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与之紧密相关的农村统计工作,同样也列入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日程。从《统计法》的宣传贯彻,统计机构的单列,工作经费的保障,工作环境的优化都足以证明农村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可见,切实加强新时期农村统计工作,特别是基层的统计工作,将是我国统计事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那么,我县目前统计工作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能否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发展要求?能否真正为党委、政府进行正确的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及时、有价值的数据资料等一系列的问题,足应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统计工作者。目前我县统计工作的现状令人堪忧,综合起来,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乡镇统计专职人员落实不到位,特别是村一级统计工作人员落实不到位。

1、乡镇一级都设有专门的农村基层统计机构—乡镇统计站,专门负责本乡镇范围内的各种统计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是统而不专,统计员在干统计工作的同时,还要包村入社,只是在完成农村工作的同时,顺带完成本乡镇范围内的各项统计工作任务。

2、村级统计人员落实不到位。一切统计数据均来源于基层,作为基层一级组织,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理所当然对辖区内的情况最为了解,要想把辖区内的各个统计数据统计准确,做到清楚明白,就必须依靠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的力量,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人缘,地缘关系。但是由于村两委班子换届,村干部自动离职等各方面的原因,现在村一级统计工作专职人员的配备情况很是令人担忧,特别是实行农村财务委托双代管以后,村负责统计工作的是村文书(大多由村会计过渡),由于主管部门未充分放权和解决相关待遇问题,其统计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处于零状态。

二、县乡两级对农村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不够系统全面,加之农村统计人员文化水平低,造成部分统计表册不健全,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农村统计工作人员责任心的问题。《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的情况。”难道村级不受统计法的约束?村级作为基层上报单位,必须遵循《统计法》的规定,否则村级统计数据的质量就无保障可言。县统计局为了加强农村统计往往只是对乡镇统计员进行考核,但乡镇对村级统计人员的考核却无法落实。迟报、乱报乃至不报的现象无法得到遏止,加上乡镇财力有限,村干部培训特别是统计人员的培训不能进行,就连送报表的误工补助和差旅费都不能解决,上述原因,使得村级统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统计工作中“交差”思想普遍严重,报表质量低下,全县范围内至少有50—70﹪的村级报表不但没有准确性,有时还无逻辑性。对全县统计工作的质量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于使党委、政府无法掌握到本辖区相关方面的真实情况,容易造成某些决策上的偏差。

四、村级统计档案资料保管不善,致使某些档案资料丢失,在需要相关数据时无从查阅。因为村级统计人员的更换频繁,加上其它方面的原因,如交接不及时,致使部分统计资料已丢失,再加上村级办公条件差,无固定安全的办公场所,大部分资料都是由村负责统计工作的人员负责保管,资料都是放在统计人员的家里,必定会由于这样或那样地原因丢失、损坏,从而导致统计资料无法归档,丢失严重。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针对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的表面,更重要的是要追产生问题的根源,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统计工作之所以有上述一些问题存在,不外乎以下一些原因:

1、动机决定结果。从统计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讲,《统计法》对维护统计工作的正常秩序,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统计人员却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扰,特别是乡(镇)村一级统计工作人员,其动机和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加上不切实际的计划指标和无视《统计法》的“长官意志”存在,其数据质量可想而知?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正沿着市场经济的轨道健康有序地发展,特别是企业的兴衰存亡已完全由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在调控,而上层建筑的转变却相对缓慢。各级政府还没有从“抓经济”转向“管理和引导市场”上来,仍然依靠“下指标、考政绩”的办法来推动“经济发展”。每年总是召开各种会议,下指标、定任务,一级一级向下分解,到年终总是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指标,相反总有超额完成的现象出现。这样既保住了政府集体的荣誉,又保证了一年得来的考核过关。试想这样的统计数据其可信度究竟有几分?因此,在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由于上级政府没有依法行政,下级单位在统计数据中出现大量水份也就成为了必然。

2、广大村级统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下,报表质量差。就目前的统计管理体制来讲,基层统计力量的强弱,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统计工作水平。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纵观全县,村级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一来是由于村干部变动频繁,特别是村级统计人员的变动周期短,长时间专门从事农村统计工作的业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员是“半路出家”、“新手上路”业务水平原地踏步,二是受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制约,根本没有统计经费预算,没有对农村统计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业务水平原地踏步。三是由于村级统计档案资料的移交和保管没有跟上,造成部分统计资料的丢失,造成新任统计人员无资料可查,报表时全凭个人印象推测,致使统计报表质量低下。

3、《统计法》宣传力度不够,统计执法不到位,对统计违法的处罚不力,对统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没有跟上。《统计法》虽已颁布实施二十周年,但是对该法的宣传力度并不强,特别是县乡两级对《统计法》并没有组织专门的系统培训和宣传,因为多方面的原因,统计违法现象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统计执法和处罚并没有严格按照《统计法》的相关规定执行。统计执法的检查次数相对较少,从一定程度上给统计违法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给统计数据的不真实提供了纵容的客观环境,给个别统计人员的思想上造成了“统计违法、不关痛痒”的麻痹思想和松懈。再者,因很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培训,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较低,特别是农村基层统计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加上法律知识的淡薄,对统计数据的虚报、瞒报现象不制止,连逻辑性、真实性都不加推敲,加上行政对统计工作的干预,也就放弃了原本想坚持的立场而“随波逐流”。领导要什么,就统计什么,要什么样的数据,就写什么样的数据,这就是统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的具体表现。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加强对农村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统计工作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其独立性和专业性,但也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从管理体制上下功夫,严格执行《统计法》保证其相对地独立性、法定性,这是保证统计数据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一。然而部分政府领导对统计工作只一味地要求数字的增加和减少,不尊重客观事实,直接进行人为干预,必须用法律手段予以约束,尽快地转变这种工作方法。地方政府必须从人权、事权、财权上给统计部门其相对的独立性,使广大统计工作人员能依法开展统计工作,为政府服好务。在保证统计机构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尊重统计工作人员依法开展统计执法,保证统计工作沿着健康、有序、依法的轨道向前发展,真正地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强化统计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促进统计基础工作规范运行。

2、立足当前抓根本,着力强化基层建设

统计工作是一门自下而上的系统工程,基础工作不牢将直接影响其结果。因此,必须花大力气加强基础建设,在保证乡镇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人员落实的前提下,着力对农村村级统计工作人员的安排、培训和考核上下功夫,努力壮大农村基层统计人员队伍,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改善统计工作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以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正常运转。如举办各种层次的培训和讲座,给基层统计人员适当的报表误工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夯实农村统计的基础。

3、着眼统计事业发展的长远性,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统计现代化水平

统计信息化是统计现代化的核心,事关统计改革与建设的全局。统计部门作为社会和国民经济信息主管部门,必须抓住机遇,克服困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统计信息化工程,使统计工作适应信息发展的要求。政府应积极支持统计事业的发展,为统计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硬件。如微机等必要的工作工具,以保证能够及时、准确的为党委、政府提供真实、可信的统计资料,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改革现行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配备制度,大胆创新,全面推进农村统计工作由乡、镇驻村公务员统一代理制度。

浅谈农村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2

一、公路运输统计工作的作用

在目前我国中,公路运输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公路运输统计总是保持在不发达的状态,很难达到当今社会的需求。并且,公路运输统计工作当中基础数据比较稀少,从而使得该行业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不仅仅是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管理、规划和决策等。因此,在我国整体的经济体系当中,公路运输统计工作是和其他工作性比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并且是公路运输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科学完善的管理和监督公路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各个部门掌握道路运输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公路运输的发展越快,越需要通过公路运输统计来进行相关的调控与掌握。

二、当前中国公路运输行业在工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在今天中国公路运输统计事业的整体工作目标是指标的整体性,对于各地区公路发展水品的情况无法做出完善的统计。在我国公路运输统计工作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运输工作的五大行业,其中包括了客运行业、货物运输行业、汽车租赁行业、物流行业以及运输服务行业,对这些行业做出的工作主要是针对经济、技术、数量的统计工作和数据的分类。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也对公路运输统计工作做出了几点在工作中的要求,在报表制度以及统计报表中尤为特殊。在统计报表的总结中,需要将表分为15份,在内容上,主要是关于我国公路运输的整体指标,在这些报表中所呈现的是真实的反应我国公路运输统计的实际情况。在人力或者物理的统计工作上或是经济的统计工作中,就没有这些规定,在计算格式的要求上也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标准,这样就无法对于公路运输做出一种详细、准确的统计结果,对于公路运输统计工作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对于这些问题应该尽快的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公路运输统计工作做出完善和补充。

三、公路运输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自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公路统计系统一直就无法与社会节奏相互适应,随着我国各行各业都相继进入发展期,在信息化和经济化的带动下,中国的公路统计事业也随着进一步的扩大开放,紧密联系全国经济动向。当前的公路运输统计制度还相对较为落后,面对着新的趋势,还需要建立起新的统计制度,作为高质量的数据统计工作,竭尽全力加快发展速度,以便加快缩短我国公路运输统计与世界运输统计工作相比落后的部分。

1. 公路运输统计方式严重落后

在公路运输统计工作中,并存着不同形式的盈利机构,这其中包括了民营制、公私合营制、承包制、股份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运营机制,尤其是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每个种类的模式中都各有千秋。从企业的观点来看,公路运输行业还包括了客货运输企业、维修业企业、搬运装卸业企业、技术培训企业和服务业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数量庞大,在我国散布各地,组织规模也各不相同,服务模式差距也很大,面对这样的行业现状,其统计难度可想而知,再加上对与这样的统计不够重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有时就会造成,各企业因为利益关系不将真实数据展现出来,因为地区不同导致的运输行业发展不均衡这些问题。以上这些问题就注定了公路统计工作无法触及到所有的相关从业人员和相关企业,可以见得以往的公路运输统计制度和统计方式已经不再合适当今的社会环境了。传统的统计方式下,都是以个部门主动汇报的形式进行数据统计,这样往往对于数据的事实性和准确性无法进行保证。虽然在以前改进策略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小的改进,比如对于管理人员的责任进行强化,采取分级管理的措施,以人工的方式进行抽查核实统计等方案。随着公路运输统计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公路运输相关的行业不断增加,怎样增强当前的统计制度,已经时下最重要的问题。

2. 部门协调运作的难度较大

公路运输行业部门的工作职能各不一样,也就造成了统计数据的来源不一样。也就造成了这些部门的协调能力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公路运输统计数据无法相互共享,也就形成了公路运输统计数据不完整还有一些数据无法获得统计的局面。在当前新的协调方式还未完全提出的前提下,公路运输要针对这些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共享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以及,提出解决方案。

3. 统计方式缺少指标,当前的指标还需提高

在公路运输统计中,客运、货运、汽车维修业、汽车驾校、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等分别属于不同的分管部门进行统计管理,在统计工作上各自为政。当前,运输统计的标准内容主要是引用了交通部门颁发的《道路运输统计报表制度》当中的统计规定,这其中缺少了公路运输的结构化标准,比如运输数量、运输时间、运输价格、以及运输成本等标准,因为缺少了相关部门所需要的报表,无法适应运输市场的发展,无法和国际统计标准包括计算标准、计算方式等实现统一。无法体现当地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方向。

4. 统计手段、技术落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当今社会,随着逐渐进入了信息化、互联网化的时代,有一部分基础设施仍然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工作效率提升不上去、工作结构容易出错,无法保证报表的准确率和快速性,使得公路统计发展进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并且还缺少一个良好的统计系统支持,如数据调查和检查方法还有计算方式、方差分析方式、错误率分析方式等,对于数据统计的错误率分析工作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统计部门严重缺少受到过专业培训的统计工作者,使业务方面长期无法得到提高,所以统计报表没法按照规定准确向交通部门提交报表,而且质量也无法获得保证。

四、结束语

公路的运输统计不仅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对于道路管理工作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作,还是道路运输和科学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方法。当前我国的公路运输统计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结果很难反映出当地具体的公路发展情况、公路运输统计无法和社会生活节奏相互适应、公路运输统计管理规则落后、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高、统计技术相对落后等,这些都需要道路监管部门建立有效并且完善的统计系统指标,结合实际开展公路运输统计工作,结合信息化的手法提高统计水平,协调各相关部门,实现共享数据的工作,还要加快统计工作人员的个人工作素质,努力学习新的统计技术。

摘要:公路运输统计在整个道路运输管理过程中,是最基础的工作,对于当前社会整个经济统计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之一。同时,公路运输统计在当前社会中,也作为部门制定政策和调控的相关依据。本文针对公路运输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的改进措施进行一些浅析。

关键词:运输统计,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勇.公路运输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3,04:68-70.

[2]李姬萍.公路客运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112.

[3]邵丽颖.黑龙江省公路运输量统计工作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崔晓飞.区域公路运输量调查与统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

[5]吴绥林,耿会兰.浅谈公路系统机务统计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山西统计,2001,08.28-38.

浅谈农村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3

1.现代统计工作的特点和重要性

(1)现代统计工作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①数量性。它可以借助某一事物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为正确地进行决策提供依据。②综合性。从统计的整体信息来看,其涉及到的国民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人民生活的宏观和微观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对不同的事物做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

(2)现代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作为统计制度主要内容包含确立管理体制的运行方式、统计内容和计算方法。当以个企业的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统计工作制度建立完善起来之后,可以发挥很多作用,如,对企业某一特定时间内的现状和动态的反映,对企业的规模和结构情况进行反映,对企业的生产效益、速度和效率进行反映,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与质量特性,对该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反映。

2.现代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统计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数据收集难度大

随着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各种无主管部门的经济组织、经济实体不断涌现,原有的由行业主管分级收集、汇总报送的统计渠道逐步减少,统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调查单位的数量急剧增加,特别是面广量大的小规模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难以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且对统计的支持和配合程度下降。还有一些调查对象出于自身利益等方面考虑,不愿意提供真实的统计数据和资料,虚报、瞒报现象时有发生,统计部门获取真实统计资料的难度越来越大。

由于个体经济的迅猛发展,私企的管理水平很难提高,监控难度大,对这些工业企业和贸易企业的数据采集的工作量大,难度大。

2.2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降低

对统计工作的第一位的要求是数据的准确性。但现实中,一些单位不顾事实根据的实际情况,领导出数字,凭想象设计指标任务,进行数据虚构,出假数据或者有意瞒报数据、随意捏造数据,这些都对数据的准确性造成很大影响。

2.3统计数据缺乏时效性、完整性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单位或部门的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差异很大,很难从正常渠道获得所需要的指标数据,很多时候只能依靠统计人员自己根据统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估算,加上统计数据是事后统计的,无法开展统计调查和分析,信息的时效性就很差了。

在实际统计工作中出现遗漏统计调查单位、统计调查项目不完全、调查资料缺乏畅通的渠道和科学的统计方法等情况时,会造成统计数据完整性的欠缺。

2.4现代统计工作受到过多行政干预的干扰

由于受各级政府目标管理任务的影响,统计数据一般都带上了很重的政治色彩。凡是涉及到本地或本单位、部门的利益或者政绩统计指标都被领导管理,大作数字文章。统计管理体制不具备抗干扰能力,统计人员只得服从领导意志。

2.5统计人员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统计工作的社会氛围薄弱

统计基础不牢固,队伍不稳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的现象很普遍,导致统计台账不健全,填报的数据不真实,甚至有的还存在严重的虚报、瞒等现象。目前全社会支持统计工作的氛围薄弱,被调查对象对统计工作不支持,不愿意提供统计信息,很多单位存在应付的心态,很多不愿意真实的数据信息。

3.现代统计工作的改进措施

3.1改革现行统计管理体制

目前,各级统计部门都是受当地政府直接领导。上级统计部门只是对下级统计部门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对下级统计部门人员的任用和调配不干预,也没权干涉。在上述考核制度的影响下,许多统计部门和人员不能坚持原则,而屈服于当地领导弄虚作假。因此,要在建立统计工作行政独立性的基础上,对现有统计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进行改革,实行人、财、物垂直管理的统计机构管理体制,让统计机构真正为国家负责,让国家实行统一管理,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强势统计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将各级政府和部门对统计数据的行政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才能有效地发挥出统计工作的整体性功能。

3.2加强执法力度,完善监管制度

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统计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第一,要加大普法力度,大力开展统计有关法规的宣传活动,重点对单位和部门领导人进行宣传,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员的统计法律意识,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第二,要进一步加大统计数据质量检查频率和统计执法力度,让法制与统计有机结合,以法治统计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执法大检查,对违法案件进行处罚和曝光,对于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出应予以严惩,营造全民参与、全民了解的氛围,使统计法律意识深入人心。

3.3建立健全干部绩效考核机制

当前,绝大多数地区、部门干部的任免,还是以年底的各项考核指标为依据。而年底的各项考核指标,又是以统计年报上的各项数据为基础。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各地区、各部门领导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要求甚至是强迫统计部门在统计数据上做文章,以至于不断出现偏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失实数据。所以,要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来制定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价标准,将一套严谨、科学和规范的长效考核机制完善起来。对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的确定,要走群众路线,坚持客观、公正的评价原则,将随机抽样与群众测评有机结合,要对评价结果进行事后监督,严厉处罚那些弄虚作假和骗取名利者,杜绝那些"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3.4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方法

要认真甄别现行统计指标的使用价值,对那些已经过时或者没有多少使用价值的统计指标进行精简和合并,要将一些新的统计指标,如:反映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全面小康社会和建设的指标和自主创新计指标增加进来。要对全面统计报表的频率适当减少,扩大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覆盖面,进一步减少统计成本,不断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提高统计的可操作性。

3.5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强化统计队伍建设

紧紧围绕提高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及政府统计公信力开展工作,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强化统计队伍建设。统计工作是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统计工作涉及的面较广,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是每个行业对各自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准的基本要求,同样,作为统计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忠诚统计,乐于奉献,不出假数,真实可信"的统计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升统计人的综合素质和思想素养。要狠抓全体统计人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培训。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统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要着手培养和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采取定期培训或考核的办法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他们熟练掌握统计新知识、新方法,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并做到培训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浅谈农村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4

摘要:采暖,即通过对建筑物的设计和添加加热抗寒装置,达到建筑物内的温度到达适宜的温度。通风,由于健康原因,空气环境安全和舒适,通过自然或机械的方法,使风不受阻止,没有阻碍的达到建筑物内的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有关采暖通风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采暖;通风;暖通空调;改进措施前言

暖通空调系统普遍应用于我国的各个领域。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近年来,空调系统的加热和通风应用安装许多建筑物的里面,它的形式独立存在,并系统管理控制。建筑供暖,通风在空调系统的条件下,结合先进的技术,科学发展观,认真探讨原因和问题在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可能,及时总结经验,考虑其系统的现状,提高施工技术和链接。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在采暖热和通风方面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暖通风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的特点和设计的原则

2.1 暖通空调系统的特点

2.1.1 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经济节能性能的空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有更良好的控制性能,满足能源需求的空调系统,符合空调系统在不同季节的使用标准,系统容量的变化需求。暖通空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提高自动化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有技术条件下,大型中央空调和调节装置的操作,尽可能,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以此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节能水平。

2.1.2 暖通空调系统比较方便且实用性较好。在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首先要满足建筑物的通风和采暖,其次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满足环境保护和经济概念,并符合相关标准设计状态。

2.2 节能建筑中采暖通风的设计原则

人民的生活水平伴随着发展也在的日益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同样也在上升。如何保证房屋不仅在夏天室内通风良好,又能加强了在冬季室内的保温,今天已成为越来越多受关注的住房问题。因此,加热良好和通风良好的建筑物只有遵循节能的相关原则,才能满足居民不同的住房问题。因此,我们就两个最常见的加热采暖方法谈论一下设计原则。

2.2.1 电热膜供暖的相应原则。电热膜采暖系统是以电热膜为发热体的红外辐射,首先周围的物体例如墙壁、家具等,吸收到足够的能量,温度提升,然后通过这些分布式对象的自然散热均匀地增加温度。这样没有传统供暖系统带给人干燥闷暖的感觉,室内的温度可以维持在一个平衡点。使用电热膜供暖应该遵守以下的指导原则:(1)设计低温辐射电热膜采暖系统的时候,必须采用计算外围结构法进行采暖热负荷计算。(2)在选择电热膜供暖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用户所选的电热膜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只有对电热膜的质量有所保证,才能确保用户取暖的安全性。(3)为了确保电热膜在正常温度和环境下可以正常工作,在使用时尽量不要超过五十摄氏度。电热膜的安全性能较好,通常在表面温度不大于五十摄氏度的时候不会发生自燃。

2.2.2 地暖设计的相关原则。(1)根据房间的热负荷确定空间的面积。考虑到当地线圈闭塞的家具等。在该地区所有的房间,应承担的负载线圈,根据实际的辐射效应,所得热负荷的修正案。这意味着,当地的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的热负荷,可以为整个房间的区域辐射采暖热负荷乘以面积与所在房间面积比的测定而确定。(2)计算水地暖管间距。(3)地暖管环路设计,依据房间布置情况,在保证单管长L≤120m的条件下,确定盘管数量,根据房间用途及热工特性,遵循温度均匀分布的原则进行布管。采暖通风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3.1 管线、设备的定位和标高交叉的问题

目前的系统建设需求划分的有许多管道,建设这部分管道主要依靠设计图纸作为基础。然而,不同的系统所使用的图纸是相对独立的,考虑到不同系统自身的利益和安装的线路,多个设备与管道所组成的的整个空调系统,包括空调装置,包括一个回风管道供应端,排气管、水管、冷冻和冷凝水的施工过程系统、空调管道等系统,使空调系统的高度和位置的交叉问题,使设备和管道不能根据原始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使许多设备管道的位置和标志的高度给的不够正确,这样不仅施工难度会跟随整个项目增加,而且整个工程的质量也不能得到真正的保证。

3.2 设备噪音超标的问题

空调末端设备在运转时产生的噪音是采暖空调工程中最大的难题。在国内许多的空调产品技术都比较成熟,其噪声指标都能够达到国家标准,但是在空调系统工程应用中大风量空调机组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其噪声的实际测量值往往高出产品样本的参数。这也是现如今目前空调产品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空调系统在各个领域的使用频率较高,并且都在一些公共场合,过高的噪声分贝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也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3.3 空调的系统水循环问题

空调的水系统是工程施工中最关键的环节,如果这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出现某些问题,将无法保证整个采暖通风系统正常工作,冷冻水的管理发生堵塞是采暖通风系统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它会致使整个系统的管理循环不畅。其次由于整个建筑内部的管道较多,管线交叉纵横,整个布局不是很合理,导致空调管道高度不够,这也是影响管网循环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整个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没有对管道进行及时的清洁,这也是造成水循环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针对采暖通风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不同的系统在施工的时候只考虑自身系统的建设问题,没有考虑到其他系统的建设问题,这种现象无法保证整个建设的质量。这种问题不仅仅是在采暖通风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工程的建设上面也有所反映。针对这个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应在工程建设施工前,做出一个合理的综合施工线路图。在当前情况下建筑内包括的系统比较多,应当将每个系统的设计施工线路图和这些方案相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做出一份在整个建筑工程中一套最理想的方案。建筑工程中的管线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热力、通风等管道以及弱电布线系统。这些系统都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也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使整个工程的质量得到提升和保证,就要把这些部分和系统全面协调好,统筹兼顾。采暖通风空调工程虽然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系统工程,但是如果把它放在整个工程的结尾,不仅会加大施工的难度,还会使其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把所有系统放在整个工程施工中综合考虑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并由专业技术人员对相关数据做出相应的调查与分析,协调所有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线走向,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

通常,设备噪音主要来源于空调末端设备碰撞,其也是暖通空调设备安装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风机盘管技术相对成熟,大多数风机盘管厂商所生产的产品都能符合噪音标准。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厂家所提供的参数值明显高于现场测试值和噪音标准值。所以,布局设计是对设备噪音控制的重点,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隔音措施。设计中必须标出设备噪音参数要求。空调设备安装之前需做仔细的检查甚至是通电试运行,若发现噪音超过国家标准需立即更换或完善消声措施,以避免问题扩大。

针对空调系统水循环中出现的问题,第一,要从施工前下手,也就是在整个工程的施工前要保证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管道的标高以及管理的布施坡度要达标,要能够保证水循环的畅通,尽量避免出现气囊等问题,为了避免气囊的出现,施工前要在有可能出现气囊的位置要安置排气管出口。第二,就是在系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将一些废弃物弃置在管道里,例如电焊时留下的焊渣以及杂物等。第三,还应在管网比较低的位置安装一个排污阀。排污阀的尺寸相对要大一些,这样就可以减少其清洗的次数,也有利于对整个系统进行彻底的排污。为了保证由施工时不注意,带来的系统堵塞等问题,最好在施工安装设备之前,进行试水调试,让清水冲洗管道内部,检测其是否存在堵塞等情况。

结束语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这一先进技术对整个城市都至关重要。暖通空调设计是建筑设计和建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暖通空调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改进。同时,空调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完善相关的法律知识,从而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设计理念,降低噪音,节能减排,提高用户的质量和更新科学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其跟上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浅谈农村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5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业发展迅速,随之水产品批发市场迅速发展起来, 除沿海城市外, 部分大城市和水产品集中的产地和产区也相继建立起了水产品批发市场。青岛这个具有温带海洋气候的的沿海城市,对于水产养殖具有非常好的优势,因此其水产品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且给青岛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但随着其发展在水产品产业链中也浮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是批发市场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对此我们对青岛水产品批发市场等展开了调查,分析其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各种营销阻碍,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意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营模式,改进水产品市场管理及市场运营模式,增强技术指导,希望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产业链价值增值能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带动青岛乃至全国经济的有效发展。关键词:水产品 批发市场 产业链 改进措施

一、青岛水产品批发市场现状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如今青岛水产品市场非常不景气,供大于求的现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待业”现象严重,批发商反映青岛外来人口越来越少,需求量大幅度削减,同行竞争激烈,出现了饱和状态,而且客源一直处于不增状态,其需求也越来越少,近年来常常处于货物累积现象,进货成本太高,而出售价格又太低,收益在逐年递减。水产品批发市场并不如我们想象的具有可观的利润,而且甚是微博。现在,青岛水产业又存在着这样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养殖业供不应求,缺乏专业养殖人员以及养殖技术;另一方面批发市场又供大于求,缺乏市场导向,而且无论是鲜海货还是干海货相对来说是比较单一的,缺乏多样化产品,虽然近年来青岛龙头企业发展良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海鲜产品的深加工业也有走下坡路的趋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此严峻的水产业形势呢?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一)、青岛市水产品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青岛市水产品产业链利用率低,价值增值能力不强。在产业链的运营过程中,生鲜水产本身市场就是不稳定的,而青岛养殖业又存在供货不足的现象,缺乏稳定的供货基地,所以许多海产品都是从外省批发,而且又经过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这样一个冗长的供应链的周转,这样一来产业链的运行效率比较低,而且产品的附加值也不乐观。基于生鲜产品的特点,水产品存在易腐性、不容易保存等特点,所以其在贮藏、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保鲜显得尤为重要,冷保存是一项巨大的的成本支出。当前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 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青岛市的冷链运输也很薄弱。加之信息网络建设不完善,物流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各种成本的投入。但是市场现在已经达到了供大于求的状态,所以当产品运输到批发商或着零售商手中时,就有了高成本低售价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产业链成员合作能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联盟;加强产业链价值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加产业的效益;加大产业链信息网络建设,健全信息管理流通体制,促进信息流动;加大水产品物流技术研发投入,加强物流服务管理,降低产业链物流成本等促进青岛水产业链的发展已经成为迫不容缓。

(二)、青岛市批水产品市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青岛市水产品批发商面临着许多市场管理方面的缺失以及市场运营机制的不完善。乱收费、多重管理现象时有发生,摊位费、税费等都占据了很大的成本。而且水产品市场基础设施薄弱,投资不足,缺乏冷藏设备,技术型设施,装卸搬运工作一般都是靠人工进行, 效率低下。由于疏于管理,市场内水产品货物都是在非冷冻状态下露天摆放,水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且由于同行业竞争者太多,竞争激烈,存在着恶性竞争、民事纠纷等现象,缺乏政策保护。除此之外,水产品批发市场利用科技、信息技术意识淡薄,仍然是传统的交易模式。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海产品销售,但是因为缺乏技术,对网络销售了解甚微,而且没有比较统一的冷链物流运输设施,使得这一想法无法进行。一系列的管理缺失阻碍了了水产批发市场向现代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的进程。

二、水产品批发市场改进措施

青岛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水产品产业的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自08年经济危机以来,青岛市的水产品发展速度呈现下降趋势,针对调查所反应的问题我们可以做如下改进:

(一)注重基地建设,保证货源供应。

据青岛市水产批发商反映其进货渠道大多来自于外地而非本地,因为本地产品相对较为单一,而且成本较为昂贵,这种现象本不该会发生在具有养殖优势的青岛市,然而这也恰恰反映了青岛市水产养殖业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水产养殖的扶持,培养专业养殖人才,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养殖技术,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养殖基地,为批发市场以及深加工企业提供稳定的水产货源,实现多样化的进货渠道、销售渠道,节约不必要的成本。

(二)加强市场管理,完善市场运营机制

水产批发市场在市场管理及运营模式上还不是很成熟。水产批发市场也应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 杜绝乱收费、多重管理的弊端。统一规范化管理,进行创新改变总体上交易方式落后的现状,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规程,约束经营中的不法行为以形成公平竞争,加强法制化建设。建立水产商会和经济合作社, 指导业户守法经营,公平竞争,使批发市场规模化、标准化;建立对水产品质量检测的制度, 定期对市场流通的水产品多指标检测,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强水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可以为合作伙伴提供各种增值物流服务, 促使整个链条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的运营,使其拥有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及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达到供应链条无缝连接;在市场运营方面,建立自身的规模优势,可以通过建立具备流通加工、分拣、包装、配送及信 息服务的物流作业区等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 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货源和客户;除此之外政府要加大对水产城市场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新技术的引入,规范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合适的市场准入标准,提高整体行业的技术水平。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及配套的物流软件设施是保证水产品质量、提高 实效、保全市场信誉的必要条件。

三、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水产品市场流通组织体系

与中国文化渊源等背景极其相似的渔业大国日本,其水产品流通的规模之大,运作之高效灵便和有条不紊世所公认,日本水产品市场流通组织体由沿海中小城市的产地鱼市场和大中城市的销地鱼市场组成。产地鱼市场是生产者和批发商交易的场所,由地方政府或公共团体、大商社在指定区域内开设。销地鱼市场由中央和地方二级批发市场组成,其运作机制类似,也是由地方政府或公共团体开设的。日本的水产品流通体系,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鱼市场在日本水产品流通中处于显著地位。日本有关法律规定,外国鱼货不进入鱼市场拍卖的,海关等部不予承认;本国鱼货不进入鱼市场拍卖的,如果销价低于鱼市拍卖价,政府有关部门不予承认。鱼货从渔港到消费者手中少的需经三个环节,多的需经四个环节,产地鱼市场批发商和各市区销地鱼市场批发商是两个必经环节,其他环节可不尽一致。二是日本政府在鱼市场建设中的作用相当重要。不仅鱼市场的选址和建设由政府部门决定,政府还通过各种方式对鱼市场的软、硬件建设提供支持,包括提供宽阔的场地,便利的交通,对仓储建设和计算机系统建设的补助。另外,日本政府每年还对经营亏损的批发市场给适当补贴。我们可以学习日本的先进经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水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政府进行扶持统一规划,减少中间环节,规范价格。[1]

(二)加强行业协作,进行企业联盟。

企业可以依靠法律保障、行政推动和政府的财政支持等手段促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发展,提高行业的组织化程度。水产品批发市场作为水产业供应链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将每个环节做好,上下游合作紧密才能促进整条供应链的顺畅运作,因此必须加强上下游供应链的合作,建立紧密地信息系统,加强行业间的合作,建立市场导向,保证信息的畅通,进一步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将行业进行产业化改革,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提高知名度。

(三)构建水产品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重新构建自身的业务流程,把企业内部以及节点企业之间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把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产品,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把正确数量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以最小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大的价值,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效益及附加值,使供应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经济效益得到极大提高的一套方法[2]。水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将上游的养殖环节进行业务外包,大多采取 “公司+养殖户”的模式通过契约的方式,与分散的养殖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上游的养殖环节进行业务外包,将养殖环节交由养殖户来进行,而主导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主要利用研发、信息、技术优势,为农户解决品种选择、技术等难题,当出售时节,由核心企业统一收购,解决了养殖户的销售问题,同时保证了核心企业的资源来源。

(四)构建水产品冷链运输

水产品是一种生鲜食品,时效性比较强,运输时需要保鲜,因此构建水产品冷链运输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 尤其冷链物流方面的人才更是稀缺, 此外物流软件的操作、物流设备的操作检修、物流管理等人才缺口较大。建议政府出面整合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力量,加强对社会所急需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尽快适应社会对专业物流人才的需求。通过推广现代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等措施构建完善水产品冷链运输。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培养技术人才

目前, 国内水产品批发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期, 大多是以入驻的企业公司进行管理, 单靠企业一方的努力难以有效的推进。政府应为创新能力水平的科学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自主创新能力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在山东省表现得非常突出。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那么长此以往势必会加剧山东省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使本就失衡的经济发展格局变得更加失衡。因此政府有必要制定有利于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和鼓励措施, 如在融资、税收、土地征用。加强行业规范, 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水产养殖理念、技术、方法, 加强硬件设施的更新,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通过正确引导和政策的扶持保证水产品 批发市场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六)拓展服务功能, 实现业态创新

青岛市坐地的批发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目前的发展环境, 必须谋求思变和创新。除了完善批发销售业务外, 大胆创新围绕商户需求开展各种增值服务和拓展服务功能, 如通过开展电子商务,为客商提供方案,对货物进行分类、整理、流通加工、包装、展示洽谈、质量验证、结算服务、代办保险以及其他各项相关的辅助性增值服务。促使传统水产品批发市场经营业态的创新与升级,为终端消费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为市场批发业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甚至对加快批发市场整体升级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4]。

浅谈农村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6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在全县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统计数据也越来越深受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如何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的发展状况,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状况是各级统计部门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通过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检查和调研,并结合全县工业统计工作实际,对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存在的缺陷:

(一)企业统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不合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情况要好于民营企业,有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没有成立相应的统计机构,人员安排也不到位,一般由会计代替统计,或者是统计身兼数职,往往顾此失彼。这主要是民营企业负责人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够,重会轻统,认为统计工作可有可无,再一个就是考虑企业的利益,认为多一个岗位,就多一个人,就要多发一份工资。

(二)企业统计人员素质相对不高。主要表现在责任心不强,统计业务知识熟悉程度不高。由于统计在企业的地位、待遇低下和领导重视程度不高,统计人员工作热情普遍不高,对待统计报表工作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及时性,不能够及时给统计部门上报数据,要靠统计局多次打电话催报。由于统计人员受知识水平限制,再加上统计部门对基层人员培训机会少,导致相当一部分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远远不能胜于新时期新形势愈来俞复杂、工作任务日益俱增的统计工作,在数据采集、计算指标等统计调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统计数据不准确。比如统计人员在计算产值时的重复计算、核算企业生产成本的漏算等问题。

(三)统计人员相对不稳定,更换频率高,造成统计工作脱节。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上,由于民营企业体制比较灵活,人员变化相对也大,统计岗位也是如此,一些企业统计人员在统计岗位上一般不超过两年,就会易人。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造成了统计资料的遗失、统计数字不能衔接、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而刚接任的统计人员,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工作起来毫无头绪,所以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四)统计台帐、原始记录不健全。在检查工作中,发现有的企业没有建立台帐,原始记录也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带有随意性,只求大数对上就行。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统计台帐,但是设计不科学,不规范,原始记录不完整、不准确,这些都很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五)企业统计法制意识薄弱。由于统计的地位、权威不及工商、税务、环保、煤管等部门,再加上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对《统计法》认识高度不够,迟报、瞒报、虚报统计数字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待统计执法检查也是以种种借口搪塞、逃脱、阻挠。

(六)统计数据受人为干扰。由于上级层层下达目标责任制,把由于统计数据与地方领导政绩、升迁、奖惩相联系,诱导个别领导人为干扰数据,统计部门由于受到双重领导,统计业务很难保持其独立性,必然受制于同级政府,一些单位对统计数据质量的严肃性认识不

足,统计法制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统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致使统计数据质量受到影响。

(七)县级统计部门工业统计报表多、指标多。一是统计报表品种多,2006年,工业统计报表有14张,其中年报表有11张,月报表有2张,季报有1张,二是近几年各种工业统计报表的指标是有增无减。如月报《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每年都要增加指标,近三年就新增了“原煤消费量”、“入洗原煤、“炼焦洗清煤消费量”“企业用电量”、“企业用水量”等指标。由于许多基层单位耗能较少,达不到统计报表中规定的计量单位,二是统计指标多。就年报而言,《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除产品产量外,还有6个指标。《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有69个指标,《工业企新型工业化统计监测评价基础指标》50个,《工业企新型工业化统计监测评价主要产品产量》有40个指标。三是好多表指标名称重复,比如年报的《工业企新型工业化统计监测评价主要产品产量》的产品产量指标与12月报《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代年报)的产品产量相重复。这些不仅从工作量上加重了县级统计部门和企业统计人员的负担,而且两张报表的数据不衔接,甚至有的指标出入很大。

对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建议:

一、加快统计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统计人员整体素质。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企业要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要让业务精、责任心强的统计人才从事统计岗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素质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切实加强对基层,特别是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要,培训内容包括统计法规、报表制度、计算机上机操作及其他相关知识。采取上岗培训、专业培训、以会带训、上门专项辅导等多种形式,培训内容力求贴近企业统计工作实际,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基层统计人员能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更好地为统计基础服务。

二、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加大统计业务检查、指导力度。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好坏,决定着统计数据的质量。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对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统计制度、统计分析等制定出一个规范性的标准,使企业统计报表数出有据,有据可依。同时政府统计部门要加大统计业务检查、指导力度,将单位是否依法设立了统计机构、是否按照统计制度规定设置了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统计工作制度是否健全、统计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统计基础工作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各企业严格按照统计方法制度的规定建立统一规范的统计台帐,健全与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凭证和管理制度,对各种统计资料进行归档、整理,狠抓统计工作制度、持证上岗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做到数出有据,有据可查,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三、坚持依法统计,用完善的制度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一方面,要继续大《统计法》及《统计法实施细则》的宣传,使其深入

人心,使统计工作得到被调查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支持和理解。另一方面,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要经常性地有重点的执法检查,统计人员要敢于碰硬,对统计违法的单位和个人严格依法处理,坚决打击各类统计违法行为,维护统计数据的严肃性,确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数据准确可靠。还要动员社会各界人士自觉参与统计打假活动,检举揭发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使统计造假者无处藏身,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浅谈农村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7

一、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环节。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系统, 对于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职能, 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成本控制是降低产品成本、增加赢利,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产品成本的高低对于企业赢利水平的影响很大。因此, 对于所有与产品成本有关的经济业务, 都应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和成本控制方法, 其控制手段越严谨、完善, 效果越好。另一方面成本控制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从宏观角度看, 除了企业微观成本控制以外, 国家对生产力的配置, 国民经济比例的协调等都是成本控制的体现, 它能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分配相对合理, 进一步提高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从而缓解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与资源需求量大, 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的矛盾。

二、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 许多企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采取有助于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方式,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有一部分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比较落后,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以是否节约为标准, 片面强调降低成本, 节省费用开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这种以“成本节省“为主导的成本控制, 一方面会挫伤企业为未来绩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是高昂的费用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还会因顾及局部要求而损害企业的整体目标。

2. 对成本的功能变化认识不足

市场是企业实现效益的场所, 也是生产的导向, 但是许多企业却脱离市场需求进行生产, 片面强调产量。现在不少企业仅仅考虑通过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利用低成本形成的价格优势争取市场份额。但是这种做法没有很好地考虑市场的容量, 一旦市场需求已饱和或者弹性不足, 那么企业的产量越高, 所造成的损失就越大, 这好比一个人跑的方向错了, 你跑得越快, 离目标就越远, 从而形成不断降价的恶性循环, 这样企业的生存也会面临很大的障碍。

3. 成本管理过分依赖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

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管理方法, 使得成本管理陷于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 更不能提供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 没有深入反映经营过程, 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 以及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 有时甚至出现连编制成本报表的人, 也难以解释产品成本构成的尴尬局面, 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

4. 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体系

我国企业在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时, 目前较多的考虑采用租赁、拍卖、兼并、破产、债转股等“外科手术“, 尤其是国有企业一味寻求国家提供优惠政策来扶持, 改制改组过程中“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严重, 而较少考虑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运行机制, 真正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入手。另外, 宏观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 检测不力, 也影响到企业健全内部成本控制机制的主动性。

5. 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和内容僵化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 许多企业的成本管理只习惯于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 而忽视对产品研究开发、设计、采购、销售、投资和日常管理活动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

三、加强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1. 树立新的成本控制概念

首先树立企业成本经营的概念, 其次树立企业依靠成本竞争概念, 最后树立作业成本概念。

2. 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

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成本控制的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程序和措施蚁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部门和业务特点, 确定业绩评价对象; (2) 明确业绩评价目标; (3) 对业绩评价对象设立请假指标; (4) 根据行业特点, 选择评价标准; (5) 对业绩评价对象进行评价, 得出结论; (6) 提出评价报告; (7) 对评价结果进行考核与激励。

3. 搞好技术开发, 提高科技水平和效益

开发一项全新的技术, 虽然耗费较大, 在短期内的效果并不明显, 但从长期的角度分析, 则可能带来长期的、大量的成本节省, 这种技术开发的投资是合适的。因此,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客观情况指定技术改造规划, 加强培养科技队伍, 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与科技单位、高校院及其他企业联合进行年纪书开发, 尤其加强对成本影响较大的环节进行技术攻关, 用科技力量解决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 提高经济效益。

4. 加快成本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在信息时代, 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经成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 其降低成本的作用是传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因此, 企业应投入适当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统筹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规划, 建立ERP系统, 减少企业各自为战, 盲目投入, 重复浪费的现象。

5. 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培养全员的成本意识

在成本管理中, 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的主观动因包括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工人之间以及工人与领导间的人际关系等。人为的主观动因具有巨大的潜力, 对其加以重视, 可更有效地降低成本, 改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起很大的作用。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那么在成本控制中可以走出一条新路子。要在企业中培养全体职工的成本意识, 企业应建立一个人人关心成本的文化氛围。企业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 应使人人都关心成本, 形成一种良好的降低成本的机制。

四、结束语

总之, 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是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要加以重视的问题, 如果忽视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那么, 很有可能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因而, 只有加强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加优越的竞争优势。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 市场竞争也在日益加剧, 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有了深刻的改变, 其中成本控制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利润增长点, 当今,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 如果企业的成本比竞争对手具有优势, 那么, 它就可以运用低价竞争手段, 扩大市场占有率。本文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给出了实现成本控制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成本控制,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苏明瑜:强化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探讨[J], 企业财务, 2001年2月[1]苏明瑜:强化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探讨[J], 企业财务, 2001年2月

[2]舒险峰、隋冰、李慧:对加强国有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探讨[J], 北方经贸, 2002年8月[2]舒险峰、隋冰、李慧:对加强国有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探讨[J], 北方经贸, 2002年8月

[3]陆兢红:试论企业成本控制保障措施的构建[J], 浙江财税与会计, 2003年3月[3]陆兢红:试论企业成本控制保障措施的构建[J], 浙江财税与会计, 2003年3月

[4]欧阳清、万寿义:成本会计[M], 东北财经出版社, 2002年[4]欧阳清、万寿义:成本会计[M], 东北财经出版社, 2002年

[5]周慧生:浅谈企业成本控制[M], 煤炭科技, 2001年4月[5]周慧生:浅谈企业成本控制[M], 煤炭科技, 2001年4月

[6]财政部企业司:企业成本管理[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6]财政部企业司:企业成本管理[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7]徐红:论成本控制[N],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4月[7]徐红:论成本控制[N],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4月

[8]马元宝、张良波:抓住企业管理的“牛鼻子“[M], 山东化工, 2004年[8]马元宝、张良波:抓住企业管理的“牛鼻子“[M], 山东化工, 2004年

浅谈农村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8

主题词:农村小学 体育教学 问题 措施

一、农村小学师资不足,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

目前,由于农村自然条件比较落后,许多教师不愿在农村任教,一些教学业务较强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转业或调进城里,导致农村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在一些较边远的地方甚至连课也开不起,更别说体育课了。在农村小学,许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都是语文、数学教师兼任,然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而这些教师中有些是懂点体育知识的,而有些则是门外汉,他们可能连一些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都不懂,他们根本不能胜任体育教学;即使个别学校配有专职教师,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因此仍然是过去那种“几根绳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活的动的体育课;可能个别学校配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如果教得好的话,也会被一些条件好的学校所挖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农村教师不足,体育教师师资缺乏的现状,质量不高,队伍不稳,则严重的影响了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严重的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

二、思想观念落后,体育课不被重视。

目前,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的领导不重视体育课,体育课时开设不足,大多被语文数学等必考科目所挤占,在个别偏远的小学,就没有体育课时间。体育教学还没有被学校真正的抓在手上,落在实处。即使个别小学开设了体育课,也是流以形式化,在一些地方存在如有的学校的体育课被老师上成了劳动课,组织学生从事学校里的一些劳动;还有学校体育教师不负责,不精心设计安排课堂教学,一节体育课无所事事。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必考课成绩,将体育课长期用于上语文、数学课,认为体育锻炼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由于学校的不重视,体育教师上课热情也不够高,不精心备课,组织学生上课,每逢体育课,往往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就是放羊式,一上课,围绕操场跑两圈,然后,排球、篮球或足球操场上一扔,让学生自己活动。即使被列为考试科目的,只是针对练习,针对考试安排,练练百米、铅球、引体向上、立定跳远等科目,所谓的针对性练习,就是让学生机械的训练,也不给学生讲解,学生的成绩进展很慢。由于学校不重视,体育老师不认真上,学生的热情也不高许多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在他们的心里体育课也就是放松一下,随便的玩一玩,即使锻炼也是针对老师说的必考科目训练一下,根本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三、体育设施不足,不能满足当前体育教学的需要。

近几年,国家虽说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但仍然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发展。农村经济本来落后,所以导致许多学校经费短缺,加上学校对体育的不重视,学校在体育方面的投资则是更少,体育设施无法配全,一些农村小学只能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具如“沙包、沙坑等”。这两年,国家加大对体育的投资,一些农村小学也相应的添置了一些体育设施,这对农村体育课的开展和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爱好起了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但这些投资仅仅只是解决了一些器材问题,但体育教师的不足和培训发展仍然制约着农村的体育课的开展。这些投资也随着近几年学生的增多也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即使在一些地方体育器材够用,但这些学校的器材也很少用,原因是一些教师不会用,还有一些教师存在贪懒的思想,不用体育设施,还有一些学校经费不足,只是应付上级检查才配点器材,怕学生在使用过程损坏器材,不让学生用。体育器材是学校上体育课必须具备的,充分利用体育器材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体质。但这些问题就导致了目前农村小学体育课难于开展,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体的健康。

四、学校体育活动开展不足,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机会。

由于上述的一些问题,也是农村小学不能正常的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在农村很多小学,一年到头从不开展各种活动,一方面学校忙于其他的教学,没有时间来举行这项活动,另一方面,缺乏场地,没有地方开展体育活动,第三方面,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和体育器材,没有人也没有器材来开展体育活动。所以很多学校不能正常的来开展体育活动。经常不开展体育活动,自然也就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减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同时也不能对学生平时的一些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进行测评,制约农村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

鉴于以上众多问题,严重的影响我国农村小学体育的发展,就以上问题,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从而全面推进小学素質教育保证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改变观念,重视学生身心健康。

目前,国家应加强对学校体育课考核,从上而下改变思想,是学校领导、教师从思想上认识体育课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好体育课的课时,加强对体育课的监管,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精心安排好体育课的活动,是每一位体育教师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同时,应将体育课的技能考核纳入每期期末考试中。

二、加大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在目前情况之下,国家可以将政策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加大农村教师配备,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改善农村学校教学环境,使教师可以安心的在农村工作;同时应制定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发展计划,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满足农村小学上体育课的需求。

三、加大农村教育投资,配全体育设施。

国家应在以往基础之上,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投资,满足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为农村小学配全体育设施,一步一步的改变农村小学无器材或少器材的情况。

四、因地制宜的开展体育活动。

农村小学应尽可能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多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多为学生提供一些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加大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测试。

医院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9

一、存在问题:

1、医疗经费没有固定保障,医疗条件简陋、设备落后,就医环境有待改善。

2、创新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改进措施

1、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高度重视医院建设,固定保障医疗经费,增加先进设备,引进优秀人才,增强服务能力。

2、改善医院就医环境。

改善医院整体就医环境(如:洗刷间、开水设备、厕所等项目);改善病房就医环境(如:增加病床数、电视、空调、床头柜等生活设施);加大医务人员办公环境的改善。

3、创新服务模式,创“患者便利医院”、创“患者满意医院”、创“患者放心医院”。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推进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转变医疗行业作风,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让群众满意,为促进医院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徐州民政医院

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篇10

随着高中课改的实施,传统化学教学已经不适应课改精神,根据我们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如老师讲,学生听。看起来其乐融融,但“乐“子背后却有太多的问题,他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厌学,成为老师眼中的“差生”我们认为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改进措施如下:

一、老师包办的太多:在以往的教学行为中:我教、你学;我说、你听;我问、你答;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其表现是学生为教师服务,而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师成为传声器学生成为容器。

二、学生自主性不够:探究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有的教师事先安排好探究路线,让学生按照设计好的步骤去做,把学生直接引向结论,这样的探究不是真正的探究,因为学生只不过是在机械被动地执行程序,没有积极的参与思维;还有的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不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代替学生分析,直接给出结论。这些都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三、创新意识不强: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教少问,学生多“接受”少思考,表现为“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学形式。即使有少部分问题,也是教师提出问,学生被动回答,而不是启发式地给学生提供产生问题的情境;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问题,而 不给学生提供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机会。如果中国的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一批批只知忙于不加思索地接受知识的“书呆子”,那将会是多么可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合作伙伴。在课堂上,我现在更多的为学生着想,而且比教师的角色更重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授之以渔,要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方法以科学实验探究为主,多想办法。

1.是强化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实验情景创设激发好奇心。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究欲望。可以说好奇心是所有具备创造能力的人的共同特征,他是创造力成长的动力,也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源动力。

2.是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方式。质疑是学生动脑筋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异议以求解决问题的形式。因此老师不仅要“释疑、解惑”,更要启思、设疑、引而不发。3.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是为学生创设形成问题意识的适宜条件。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自主合作讨论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的标准是:学生能主动地、自愿地参与整个探究过程,而且积极思维。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维呢?

第一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好问的天性,探究教学应当围绕如何满足学生的好奇而开展,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始终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自动进行的,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师的要求被动进行。

上一篇:初中学校团支部工作计划下一篇:亲子之间阅读的益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