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共12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印象很深的一节课是那节用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来表示自己的课,通过那节课,我才发现,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希望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独一无二的品质着,并为之不断为的发扬和为之奋斗。只是这样的一个小测试,就能让人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深处。不得不说,这就是心理意识的神秘之处。它总是让你的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体现,让你了解真实的自己。

心理课让我了解了很多,了解自己,了解身边的人。每个人都会以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而在上心理课的时候,老师只是用一些小小的测试,就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甚至是一些自己都摸不清道不明的想法,这样的一些想法,被挖掘出来,会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的一些小小的测试,也会让人更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的挖掘,也会让自己可以更淡然更理智的去面对很多事情。要看的起自己,看得清自己,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在心理课上我不仅学会了要做一个冷静面对自己的现实主义者,更是学会了调整自己面对的负面情绪,调节压力。心理课上,老师讲了很多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很多时候想起来,也是非常有用的。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深呼吸,也可以是个很不错的方法。谁又会想到,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呼吸也可能是成功的秘诀。很多时候,你像看热闹一样,不经意间学会的东西,可能会影响到以后的一生。心理课,在不经意间,教会了我太多太多。

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心理课对我的个性,我为人处世的方式,甚至是我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每一次听完后都会有一些感触,给我进步的动力和方向,引起了一些对自我的思考。比如时间管理的那一节课,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的启发,而恋爱的话题也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自己。学习了心理课,让我学会了更好的去审视自己。并且在很多时候,我开始学会去观察别人的一些情绪,更好的了解别人的心理。这样也可以看出别人的需要。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需要爱人。要爱自己,也要去学会爱别人。心理学不仅仅是让人学会面对自己,也让人学会了去与别人相处。从而让我更好的与人沟通和交流。当然,不仅仅是现在,我想,这些在课堂上学到了种种,也会继续的深远的影响到我的未来。

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一、调查研究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民族班的学生, 采用整体分层抽样, 发放问卷573份, 收回问卷565份, 回收率为98.60%;剔除无效问卷43份, 有效问卷522份, 有效率为92.39%, 最后进行统计的样本为522人。522名被试年龄在17—2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20.82岁。

2. 研究工具。

心理健康量表采用L.R.Derogatis1975年编制, 1984年王征宇等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 (Self-reporting-Inventory) , 又名90项症状清单 (SCL-90) 。该量表测验被试的躯体化 (12个项目) 、强迫症状 (10个项目) 、人际关系敏感 (9个项目) 、抑郁 (13个项目) 、焦虑 (10个项目) 、敌对 (6个项目) 、恐怖 (7个项目) 、偏执 (6个项目) 、精神病性 (10个项目) 、其他 (7个项目) 等十个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5级评分制法: (1) 表示没有 (2) 表示很轻 (3) 表示中等 (4) 表示偏重 (5) 表示严重。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 研究程序和统计方法。

本研究集中7天进行心理测验, 当场发放并收回问卷,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

(1) 少数民族大学生SCL-90评分与国内一般青年常模的差异比较。根据心理健康因子阳性筛选标准:总分≧160或者任意因子分≧3。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阳性检出结果显示, 在单考虑阳性检出率总分标准时, 阳性检出率达到了41.19%, 即41.1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表现。如果考虑单项因子分筛选, 阳性检出率将会增大, 人数会增多。从单项因子分筛选检测得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问题按照分值由大到小分别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和其他。

对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全国青年常模进行t检验比较, 结果发现,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上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 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一般青年群体, 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2)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SCL-90评分的性别和生源地的差异比较。对心理健康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男生与女生在统计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其中男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表明, 在这几个因子上, 男生比女生表现出的问题更突出。对心理健康各因子在生源地上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除敌对因子不显著以外, 在其他因子上农村学生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城镇学生, 这表明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镇学生。

(3)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SCL-90评分的各年级方差分析。通过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年级变量上对SCL-90总均分的方差分析得出:各年级在SCL-90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F (3, 518) =5.75, p<0.05) , 各年级在SCL-90总均分上主效应显著, 即不同年级的消极情感体验有着显著的差异。经事后检验得知, 大一学生的总均分显著低于大二学生 (Mean Difference=-0.25, p<0.05) , 大二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三学生 (Mean Difference=-0.21, p<0.05) , 其余年级比较不显著。因此, 我们认为, 大二、大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大一学生, 大四学生与其他年级学生无显著差异, 说明大四学生在大二、大三以后无明显变化。因此, 给予大二、大三学生更多的积极注视和关怀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1. 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探析。

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 通过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全国青年常模的比较得出,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上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 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 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这可能是由于本次调查的大学生大多数来自本省, 相比其他地区的大学生来说表现出一定的地方性有关。这也可能与他们来自不同的各民族地区, 而这些地区又长期缺少与外界的沟通, 信息比较封闭有关。而且,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 面临着重大的人际关系变化, 这样的冲突容易使他们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从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李文成等 (2004) 归纳了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五个方面的问题:语言交际方面、生活习俗方面、背离本民族文化社会背景的思维形式和情感表达方面、价值观及行为导向与新环境中新要求的不适应、原有宗教信仰与周围人不一致而引起的不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本民族意识较强, 在现实生活中, 不应过分强调和夸大不同民族的异样成分或族群对文化适应的过分影响力。因此,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需要各学校格外的关注和帮助。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生理特点是其影响的重要方面。同时, 不同生源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值得分析的。笔者针对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在生源地上除敌对不显著以外, 其他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 农村学生阳性项目数和大部分因子分均高于城镇学生。这可能是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等因素发展相比城镇地区更为落后, 而相对简单的生活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理发展滞后;而且, 这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 周围环境的巨大变化常常遇到与原有文化、观念产生矛盾和冲突, 从而导致他们沉重的心理压力;同时, 随着同学之间的不断接触和各种攀比的增多, 相对城镇学生来说, 农村学生更易产生自卑感。所以, 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扶持与帮助, 尤其是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 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保健就显得非常必要。

2. 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首先, 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制定相关测评方式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也可使参测学生自觉维护心理健康, 开发心理潜能, 提高心理素质。学校应尊重差异, 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树立开放包容的多元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凸显出学校文化传统性和精神价值特色。学校应正确把握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教育观, 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开发和制定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制定相应的心理支持计划, 定期对其进行心理调查与测试, 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有着自己的文化和信仰, 学校应该在尊重他们文化和信仰的同时帮助他们适应以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 在教育中做到重点突出, 因人施教。同时, 学校应该认识到不同性别的学生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比女生, 男生感受到的压力和困惑更多, 因而, 学校需要加强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也应更多地对男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慰藉, 可以适当开展生命教育和团体训练。不同地方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同, 农村学生相对城镇学生主观幸福感更低, 产生的心理落差更大, 因而学校应给予农村学生更大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资助。

再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尽快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要想真正帮助学生做到良好的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 教师应具有神圣的责任感和真诚的爱。我们知道, 如果学生的心灵受到扭曲, 可能是终生教育都无法弥补的, 因而教师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逐渐融入大学新生活。而且, 人际交往不仅是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 也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 帮助他们处理好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辅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重要方面。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边疆落后地区, 他们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 学校应该增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他们与社会交往的能力, 如, 体育活动、社区服务等等。在社会实践中, 教师需要对一些不良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 帮助他们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当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适应, 尤其是文化上得到适应后, 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就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性健康教育;中学生;家长培训;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11-0074-02

家庭是教育的重要途径,家长性健康教育能力直接影响着孩子科学性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积极的性健康态度、情感以及正直合理的性健康价值观念的形成。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的同时,必须取得家庭的支持。

今天的家长正处于性健康教育新旧观念更替的矛盾时期,他们的教育经验已经不适应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实际。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性教育进行到何种程度等问题困惑着家长。如何为家长提供相关指导,提高性健康教育能力,增强性健康责任意识?我们尝试利用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就如何对家长进行指导培训进行了探索。

我们随机抽取初二年级某班家长作为指导对象。培训指导前,对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家长都能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能就性与生殖健康问题与孩子沟通,但是家长对性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却感到困难。

课题组邀请的荷兰性教育专家Sanderijn强调,性健康教育培训的互动性非常重要,态度改变必须在活动中,而不是讲授,讲授不能改变人们的态度,只能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为此,活动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提纲,设计了互动活动,从知识、态度价值观、技能三个方面制定了目标。知识:理解性的含义,认识这些概念对于家庭性教育的重要性;态度价值观:处理性及相关问题时应抱以开放、非批判的态度,充分尊重青年人的人格和隐私;技能:与孩子沟通有关性与生殖健康问题时能采用一定技能、技巧。

在专家指导下,学校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组织初二某班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培训。培训活动由两位负责性健康课题的老师主持,该班班主任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主持人把家长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内家长两两互相认识和介绍,并且用绘画的方式介绍对方的姓名、从事的工作、孩子年龄以及参加此次活动的目的,在全体家长面前展示。此活动让与会家长们很快熟悉起来。

接着就性与性健康的认识进行了讨论和互动,请与会的家长写下对“性与性健康”的认识,每人写出三个词语。主持人请每位家长解释自己所写词语的含义,并进行分类,比如,有的是性生理方面,有的是性社会方面,有的是性心理方面,有的是性态度价值观方面,还有的是法律伦理方面。对这些词语汇总后发现,“性”的内涵是丰富的,不只是性生理和性交方面,性的含义还包括性健康与生殖、性认同、亲密关系、性渴望、性欲表达等方面,而这些都以性价值观作为统领,即:性价值观念决定对“性”的含义的认识。有积极的性价值观或者以人为本的性价值观的人,与具有消极的性价值观的人,在对性健康与生殖、性认同、亲密关系、性渴望、性欲表达方面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设计这一环节,是期望通过全面理解“性”含义的活动,让家长们抛弃性禁忌的看法,且不把“性”仅仅局限在性生理方面。“性”的含义是相当广泛的,以积极的、以人为本的性价值观开展性教育,才会对孩子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要让家长懂得:能够理解孩子们的性问题并且帮助他们处理这些问题的父母,比起那些采取回避态度的父母,更有机会将孩子培养成健康和有责任感的孩子。能与父母自由交谈有关性话题的青少年进入成年以后,在性问题的处理上会更加坚定和明智。

在前期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网络色情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比较大,青少年不具备区分色情和性健康的能力,常常误认为色情就是“性”,这显然是对“性”的误解和歪曲。老师和家长对网络色情信息的泛滥也一直深恶痛绝,但完全禁止青少年浏览色情信息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成年人的禁止不但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越发会让青少年感到好奇。与此同时,青少年在对“性”的认识还不全面的时候,浏览色情信息的结果就是扭曲对性健康的认识。除了色情信息之外,异性交往也是老师、家长担忧的事情。一方面,家长、老师能够理解青少年对异性好奇和好感,会产生懵懂的恋情;另一方面,家长、老师也担心他们不能正确处理异性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异性交往还会占用他们的时间、分散他们精力,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更担心青少年会因为一时冲动发生性行为,造成不可弥补的身心伤害。此次培训中,青少年的异性交往和性行为也是我们重点讨论的话题。

于是,我们把性的敏感话题分为四个方面:早恋、色情信息、自慰、青少年性行为,请每组家长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讨论这样展开:这些话题的事实和观点分别是什么?事实和观点的区别是什么?事实是指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观点是指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或者说是从一定的阶级利益出发所形成的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对于性健康的话题,每位家长都会因为自己的成长环境,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自己所受到的教育而持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讨论,他们达成了共识,比如:

在色情信息方面:色情信息是以盈利为目的引发性欲望的网站,内容多是夸张、扭曲的。产生的原因是满足人们的性欲望,并受商业利益的驱使。色情信息的正面信息是: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性欲望,但它不是学习性知识的正确途径。负面信息是:呈现的是夸张的性行为,不是真正的爱情,以盈利为目的。选择色情信息的后果,常常会让学生沉迷其中而诱发性冲动,甚至可能引发性犯罪。

在青少年性行为方面:青少年性行为指在未履行法定结婚手续的情况下,没有配偶的青少年发生的两性关系。产生的原因:恋爱中的青少年在亲密行为中无法抑制性冲动而产生;好奇心驱使下尝试性体验;一方不愿意,受另一方被迫发生;开放包容接纳的社会中更容易产生;受媒体大众传播影响,引发性冲动。青少年性行为的正面信息是:是缓解性冲动的一种方式;增进了解、增进感情、体验和谐;有人选择发生、有人选择不发生。负面信息是:许多人为此付出健康代价;会导致意外怀孕或性健康疾病;有处女情结存在。青少年发生性行为带来的后果:体验性满足、增进感情、促进婚姻和谐;导致怀孕,感染艾滋病、性病;心灵创伤;未来家庭因此不和谐等。

活动中,每个家长都积极发言,认真倾听,充分思考,提高了对“性”的认识,能够以比较开放的、非批判的态度面对青少年,愿意采用适当的方法对青少年进行性健康教育和引导。有家长说:“我们可能真的不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为了方便省事直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这是导致孩子不与自己沟通的主要原因。要是能够真的从青少年角度出发,给孩子陈述事实信息,正面的以及负面的,告诉孩子选择它带来的结果,也许就培养了孩子自己探索、自己决定的能力,这样的教育才更有说服力。自己回家该和孩子好好聊聊了。”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北京 1000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 篇4

今年7月份参加了教师发展在线赵丽琴老师主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课程学习,赵丽琴老师讲授的课程指导,使我收获颇多,现就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校、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在现在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高等学校的角度分析,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合理疏导,是这门课程讲授的意义。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我通过这十一节课程的学习,对这门课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每一章的重点,怎么进行课程导入、课程设计、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赵老师用比较平实的语言详细讲解,根据学生们的心理特征,将一些理论性的知识融合进日常的例子中去,学生们接受这些理论的阻抗会很低。把学生的需求与我们课程的理论有机结合,对于不同的专业用不同的事例,课程更加切合学生的理解。课程当中注重互动,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是学生更容易接受并效率比较高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很荣幸参加了XX区本期的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我们学校一直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之前已经有好几位教师参加了这一培训,从他们的口中我也初步了解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创造教育、性格形成、社会适应性培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能参加此次培训,为我以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就来谈一谈我此次培训的收获:

一、观念发生变化: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由于学习、升学、家庭、以及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学生个体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以前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我总是过多地关注教材本身的知识点和老师怎样把这课内容传授给学生,很少能关注学生的心理及他们的需求,因此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后使我提高了认识,意识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性,意识到育人的重要性,意识到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对学生以及自身的重要性。有一句古老的箴言这样说:“你要保守你信,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效果,是由心发出。”这是一句很富哲理的话。当我们心理健康时,做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校,师生心情舒畅、学生心理健康,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二、心理健康知识得到丰富

本次培训历经整整一学期,每周四下午都有一位南京市在中小学心理咨询方面很有权威的老师来为我们上课。其中潘建卫老师帮助我们分析了心理健康教师的个人成长对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师的重要性。要我们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立足于现实,分析了解过去的我、今天的我和未来的我,了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她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你专业方面的知识有多高超,技巧有多娴熟,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要有一个健全成熟的人格,自己必须是一个健康、快乐、成熟的人。在为人为事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反省、自我认识,提高自我省察意识能力,明确内在的自我。王天文老师的课没有枯燥的大道理和理论知识。她列举了很多实际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必须要学会同感、尊重与真诚。王老师还教给我们与学生谈话的各种技巧。

苏华老师和潘月俊老师也通过各种各样的实例教给我们心理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方法。通过培训,我了解了自身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存在的原因,和老师们一起探讨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因为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掌握如何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经常一起分析学生的心理。没有优秀的教师,就没有优秀的学生,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就不能培养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培训中,教师们一起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常见到心理问题及其调试方法,分析了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对教师的角色要求:严肃、认真、任劳任怨、淡泊名利、恪尽职守,至善至美,这些角色期望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教师是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人,教师有苦恼、内心隐藏着无穷的烦恼、忧郁、怨恨和紧张。其次教师工作负担重,统考、升学压力大,工作之繁重,几乎超过他们所能忍受的极限。第三,教师的活动不能太随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检点自己,不能有损于教师的形象。这些问题都是和我们每一位老师切身相关的。老师们应该正视、接受自身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认真对待。同时也要掌握舒缓、调试的方法,比如知足者常乐,教师以平和的心态来教育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和问题学生),以真诚的帮助来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在这过程中,教师的心情是愉悦的;要有一种爱好,有一个朋友圈;用唱歌、跳舞、下棋、书法、画画等活动来发泄,降低紧张度,有利于身心健康等等。

老师们的课都非常风趣且实用,让我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取了新知,受益匪浅。回到学校后我也有意识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例如在我所教的三年级学生中有一个小女孩,长相平平,性格腼腆,连走路都总是轻手轻脚。好长时间,没听她大声讲过一次话,没见她开心地笑过一次,也没见过她为什么事生气或跟谁吵架。上课的时候她有时会瞪着眼晴专心地听讲,有时则会漠然地坐在那儿。奇怪的是,她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点名叫到她,她只是涨红着脸站在那儿一言不发。询问她的情况,所有的人都说:“她呀,你等她半天,她也说不出一句话,简直是浪费时间!”调查她的家庭情况,家长反映,她在家里却是个极正常的孩子,爱说爱笑,好玩好动,甚至有些“霸气”。为什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一进入学校就变得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呢?后来经过询问班主任了解到:原来,没入学前,她由奶奶带大,老人不懂得教育孩子的艺术,常常用老师来吓唬孩子,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告诉你们老师,看老师怎么收拾你……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这样的烙印:学校可怕,老师更可怕。所以进入学校之后她的表现之一,就是不适应集体的生活。

她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有亲密的`伙伴,孩子们爱做的游戏,她不会。孩子们爱聊的话题,她不知道,只是坐在角落里当观众。她成了孤单的“局外人”,表现之二,与其他孩子相比,她的知识和语言也出现了差距。小朋友懂的知识她几乎不懂,别的小朋友会干的事,她很少会干的。更糟糕的是,上课的时候,她本来就紧张地坐在那儿,如果看到别的小朋友受到老师的批评,她的恐惧便会多了个“更”字,哪里再敢张口讲话?由于以上的原因,她渐渐地进入了自我封闭的状态,这种自我封闭既影响了她正常的智力发展,又影响到她的人际交往,甚至逐渐改变了她的性格,使孩子变得懦弱而退缩。我决定“对症下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改变这个孩子,让她打开自我封闭的枷锁融入集体。

课间,我经常把她留在教室里,让她帮着擦黑板,发发作业本,让她有机会多接触老师,消除恐惧心理。并试着与她交谈,经常问一些她在家里的生活。尽管在课堂上好仍不敢开口,但有了明显的目光闪烁——有了讲话的欲望。 暗地里,安排几个活跃的孩子拉着她一起游戏。虽然依然不加入,但至少从角落里走到了大家的旁边,这就使得她向集体靠近了一步。上课的时候,挑一些简单的、容易的问题让她答,告诉她:“别着急,慢慢讲。”尽管开口很难,可只要她开口,总能受到我真诚的表扬。渐渐的,她终于偶尔地举起了小手。适当地安排她搞一些“外交活动”。比如到别的班级借样东西,到操场上或找个人……刚开始,往往是事没做成就怏怏地回来了,后来我让别的同学陪她去,她才渐入角色。 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终于走出了自我封闭的状态,彻底地融入了集体,融入了课堂。看来,让每个孤独的孩子变得活泼可爱,只要找到心理问题再“对症下药”。我希望以后能继续加强学习,将我所学到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帮助到更多的学生。

三、实际教学中加强运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6

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学生情操,充实了学生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

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

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最后,我引用美国的柯赖齐亚和斯塔顿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一、研究目的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武术的长期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自卫能力。

二、研究方法

(一) 观察法

通过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发现学生在武术拓展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兴趣衰退现象和自身防卫能力实际提高有限的情况。

(二) 实践法

通过让学生在武术拓展训练中实践自己的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结果与分析

(一) 培养学生兴趣的持久性

首先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从当年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少林寺》, 到现在甄子丹的《叶问》。学生们已经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在工作中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们保持这种兴趣, 并将这种兴趣化为他们习武的动力。练过武术的人都知道, 武术是一种长期的, 需要大毅力进行下去才会有收获的运动。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还未成年的孩子, 如何让他们自觉自愿的练习成了一个大问题。我们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环境和氛围不够好的缘故。

我们先来谈谈如何制造氛围与环境。武侠片里的音乐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当年黄飞鸿里的《男儿当自强》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完全可以将之加以利用, 在声效方面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像电影黄飞鸿里片尾结束时的那种气氛, 使学生们乐于学习武术。

除了好的音乐, 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战争文化, 就是阵法。我们的五千年的文化给了我们繁多的阵法种类, 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从最简单的一字长蛇阵开始到两仪、三才、五行、八卦逐渐深入。既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们的组织纪律性。阵法这种独特的体系会进一步吸引学生, 使他们对武术的练习更有兴趣和激情。

练武首先是从基本功开始的。武行内常说:“练拳不练功, 到老一场空。”作为一位负责的体育教师, 我们肩负的不只是交给我们的学生们一个武术套路。更要让他们在武术的学习中能够受益终身。但是基本功的锻炼是个长期的、枯燥的、毫无乐趣可言的过程。孩子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无法长时间对某一项运动保持长久的兴趣, 作为一位体育老师, 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进行武术基本功训练的积极性。这就是我下面要谈到的化基础训练为小型比赛项目的原因。

所谓小型对抗赛, 就是同时安排两人以上, 十人以下的学生分组进行基本功对抗。基本功的对抗内容可事先进行系统规划。比如, 可以由10个俯卧撑、30次蹲起和50次跳绳组成一次基本功训练对抗内容。我们还可以通过限制完成时间来不断提高难度, 使学生觉得它更有挑战性。我们平时让学生正常做这些基本功锻炼, 他们肯定是出工不出力或者是偷工减料地来完成, 我们也没精力监督每一个学生的动作。但是将枯燥无味的基本功训练变成比赛, 不仅学生自己做好的主观能动性会大大提高, 而且为了获胜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和对手。这样我们的基本功训练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种小型对抗赛的比赛内容很适合在阳光体育活动中进行开展, 因为它组织灵活, 内容多样而耗时短。并且对场地的要求较小。

(二) 自身防卫能力实际提高

基本功虽然是武术的根本, 但它毕竟只是武术中的一部分而已。下面我们要说的就是武术教学中的第二大问题, 那就是武术套路教学。但是现在的很多学生都对武术套路不感兴趣, 认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也就是武术教学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武术套路是武术的练法, 它的本意是让练习者通过不断的套路练习使练习者对套路中的武术动作更加熟悉。但是国内的武术套路练习在现代的社会中遭到了普遍的质疑, 认为是花架子。实际上武术本身是由两部分组成, 即练法与打法。我们的老师就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顾虑所以只教练法不教或少教打法, 但是事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和多源性。我们更要在教学中注重武术的实战性和击技性, 使我们的民族尽快地从肉体到灵魂都强大起来。

当然, 我所提倡的打法教学是在武术套路的基础上加以变化, 使其更加简化。将实战和套路练习结合起来, 在练习武术套路的同时进行一些实战培训。如, 教师在学生面前交错放置三到五个沙袋, 让学生在!前进过程中对沙袋进行击打。或在学生身边放置一圈沙袋让学生不断对沙袋进行击打, 锻炼学生的打击速度和力道。除了击打方法外, 武术中身法也是重要的一环。通常的身法训练如梅花桩、九宫步等太过繁复, 不宜于学生快速掌握和运用到实战当中。如果能在上两种击打训练的基础上在学生的脚边设置上一些障碍物, 当学生熟悉这种训练后, 再改变障碍物的布局使难度再次提高。当学生可以在击打沙袋的过程中进退自如的时候, 就是我们大功告成的时候。

关于武术器械的教学, 我不建议学生进行对抗训练因为它十分危险。但是器械练习是武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在以强身为本、实战为辅的方针指导下。我个人建议器械训练将基本功训练放在第一位, 器械套路放在第二位。至于器械的选择上我认为长棍是不错的选择。棍的普遍性决定了它的实用性。

对于棍术的基本训练, 我建议以力量训练为主, 技巧训练为辅。先来说力量训练, 我们可以让学生双手持棍成马步站立;然后让他们用棍子去挑动一只空水桶。教师的任务是不断计数, 并在适当的时候向桶里加水来提高水桶的重量。然后让学生持一加重的长棍进行劈棍训练和刺杀训练, 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并校正他们的姿势。

对于武术器械的步伐训练, 我认为应将步伐训练和阵法训练结合起来, 因为武林高手在千百支长棍组成的棍阵面前也会一筹莫展无法下手。先将一个大阵拆分成为若干个小阵形, 在各个小阵形操练熟悉之后, 在将几个小阵形加以组合训练;待时机成熟后再将若干个中阵组合成为一个大阵。

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保持一种长久的对武术的热情, 光靠气氛和环境与比赛的组合是办不到的。我们需要一种长期的有效的激励模式, 这就是我们提出的成就系统。

所谓成就系统就是指我们的学生在完成某项训练, 或是在某次比赛中取得了某些成绩;我们作为教师或学校授予他们个人的称号。假设某位同学完成了一百次拳术基本训练, 我们可以在同学们面前授予他“百炼成钢”的称号。再假设一名同学完成了一百次劈棍训练, 我们可以授予他“开山劈石”的称号。当然, 我们大力提倡开展的各种小型对抗赛的冠军得主也要有各自相应的称号。如有某位同学在对抗中获得了一百次胜利, 我们就授予他“百战百胜”的称号。

(三) 结果与分析

我们认为如果我们完成了以上这些艰巨的工作, 我们的武术拓展之路就会越来越宽广。文章的最后, 我想重点说一下在阳光体育的武术训练中对武德的培养。我认为一个习武之人, 如果他不具备武德里所要求的品质。就好像一个取得了相当成绩的人无法得到人们的尊重是一样的道理。

武德的一个特性就是要求武者乐于助人, 它包含了很多东西, 有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扶住弱小等等, 这与我们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助人为乐的好心人。但是我们要帮助别人的前提是自己要有帮助别人的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强化自己的体质。毕竟一个满身伤病的人更大的几率是被别人帮助而不是去帮助别人。罗曼·罗兰曾经说:“一个人要帮助弱者, 应当自己成为强者, 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所以, 我们要助人为乐, 自己首先要变得强大起来。

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属于我们龙的传人的一种血脉传承。传播传统武术不仅仅是传播一种文化, 更是在传播一种生命的永恒。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在弘扬国术的这条路上走下去。民族要振兴, 国术当自强。

参考文献

[1]王宏.武术散打与全民健身运动融合的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 2010.

[2]林仰硕, 周永盛.福建省武术散打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 体育科学研究, 2010 (1) .

[3]姜传银.“后奥运”时代武术散打发展战略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 .

[4]罗明飞, 贺春林.攻守连环格斗法[J].拳击与格斗, 2010 (2) .

[5]李士英.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03.

[6]姜传银.散打运动训练监测与评定的系统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03.

[7]王家忠.荆楚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09.

[8]张成明.竞技散打摔法技术的分类及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10.

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 心理健康 培训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38-01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明确表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要全面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所以如果把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比喻成为企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产品”的加工者,那么心理健康教师就是把“产品”变成“精品”的锻造者。我校心理健康培训不仅从学生入校就开始进行,而且还把培训拓展到学生进入企业工作之中,探索出心理健康培训从校园起步到企业延伸的培训新模式,为我们输出的“精品”做好“售后服务”。

一、大环境引发新思考

1.“三无产品”充斥中职校园。现在,不少中职生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中职生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学生中的大多数是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我校农村户口学生比例为95%,贫困生比例为21%,单亲家庭比例为38%,新入学时心里不健康学生比例为42%,这都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所以心理健康培训要从入学起步。

2.“富士康现象”促思考引发企业培训。“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人尽皆知,引发了企业对职工心理健康的关注。职工是企业创造财富的最大生产力,职工的心理健康同样是生产力。所以,要加强对职工的心理关怀,提高职工健康心理水平,培养职工幸福感,延伸企业安全文化创建触角,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度,从源头上预防和竭力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二、小作为实现新目标

1.变“废”为宝。我校心理健康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终把家长口中的“废物 ”,社会眼中的“废材”,变“废”为宝!一年来,我们先后到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沈信心理学校、沈阳市儿童活动中心、南昌一专、江西化工学校、江西信息学校、北京商贸学校、深圳保安职业技术学校、广州机电学校等12个单位进行了参观学习,特别是针对心理咨询室的设施设备做了认真的研究和交流。回校后,撰写了我校《心理咨询室增设调研报告》。经过专家论证及对我校相关设施进行研究比较后,形成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方案。

2.精雕细琢。随着人才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压力加重,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后,角色一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时难以适应,学生在心理上一时难以适应,会引发矛盾、纠纷、甚至离职,给自己和企业均带来负面影响。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工作压力,容易出现心理紧张、挫折感、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所以心理健康培训走进企业十分必要。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疏导和训练,能够增强员工的意志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自控能力和力量感,还能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贡献意识、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经过我们的精雕细琢,“精品”定会绽放光芒!

三、拓思路引入新模式

1.研发教材,引领工作。为了让学生自助了解心理健康常识,我们编写了《中职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方便学生自己阅读。为了扩充心理健康培训的团体训练内容我们编写了《中职生心理健康实训教程》,方便教师使用。为了在学生即将实习期前指导学生学习求职就业的专业知识,进行学生心理的积极调试,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还编制了《中职生就业心理指导手册》,方便学生们随时运用学习。

2.常规工作,别具匠心。我们的心理健康培训工作除了完成心理课程、心理咨询等常规工作外,还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开设了人际关系、沟通交流、团队合作、自我认知等不同内容的工作坊,有的放矢的解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成立心理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种心理健康学习活动,比如“心理电影”观摩交流会、心理读书会、心理茶话会等等。

五、获成效促进深探索

1.积极心态生活学习,提升学校就业稳定。我们欣慰的看到,经由我们专业的打磨和爱心的呵护,学生们一个个从最初简陋不堪、价值低廉的“产品”变成阳光、积极、向上、有技术价值含量的“精品”,并且有意义的生活学习着。心理健康培训是一个长效的过程,我们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稳定率也在逐年上升、每年的招生数量的攀升就是家长、企业及社会对我们工作最直接的认可。

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9

一、首先明白了什么是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辅导是一种预防性、发展性的工作,能够借助团休动力及交互作用以促进成员更深的自我探索、自我了解。

二、精心设计心理辅导班会

以前,我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定下要上的主题以后,第一想做的就是上网搜是索有关的资料,再根据这些资料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裁剪,拼凑以后成为自己的教案。经过这次培训之后,我真正感觉到,设计教案需要精心。一堂好的心理辅导课,不但要从大的方面去考虑,如辅导目标是否到位,设计思路是否对路,素材的选择是否得当,四个阶段如何分配为问题,团体动力的“起承转合”问题,活动设计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等,而且还有从小的方面去思考,如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去设计,学生可能会有怎样的一些情况发生,还有哪些细节没有考虑到等等。经过这次的培训,我感觉自己在设计心理辅导课的时候,思考的范围更广了,考虑的问题更深了。虽然学了以后,好像越来越觉得心理辅导课难了,但是眼前的路好像更开阔了,至少我已经找到了思考的方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设计活动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无助感,现在有理论的支撑呢。当然,光有理论,没有实践,一切的学习都是空的。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无论多忙,我都要抽出一定时间来研究心理辅导课。首先要敢于上,而且要不断的反思,寻求更好的方案。

三、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等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在活动过程中,要做好一个倾听者,我们平常做的多可能是说教,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倾听,不善于倾,这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首先要做到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着,倾听,共情等方式,真诚地对待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四、通过游戏教育学生 这次培训与以往的培训有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在培训过程中,老师除了讲解一部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之外,还精心设计了一些游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个人觉得有几个不错的游戏,对大一的新生用处很大,正好下个学期我就要带新生,所以这次培训对我来说还是用处很大的。

例如:千千结游戏

老师让我们每一个人手拉手围成一圈,让我们看清左手和右手分别握住了谁的手,然后放手,自由走动,突然停止,老师要求我们按照原来握住的手找到并握住,发现有许多结,这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把结解开,发现由于个别成员没有记清,不能完全解开千千结。老师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这次,我们记清楚了,大家合作,发挥个人的智慧,指挥其他人如何快速解开千千结,发现效果很好。通过活动培养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发挥成员的个人智慧,可见他们的组织能力很强。因此,这类活动可以在刚接手一个新班级时采用,选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班干部。又如:盲人与拐杖的游戏

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雁塔社区方美娟1110M0052

我是一名社区心理铺导员,凭着对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热爱,我参加了台江区第一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铺导员上岗B证资格培训班。此次培训请来是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知名心理辅导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叶一舵等。培训的内容有《社区工作者心理健康和调适》、《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原理》、《未成年人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处理》、《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等。在此期间,我们自学了网络课程,对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了解。面授的培训过程中聆听了众多教授的精彩讲座,他们都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未成年人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未成年人素质,促进未成年人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 社区心理铺导员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所以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未成年人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叶一舵教授详细的给我们讲述了人的一生从婴儿阶段到老年期阶段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与维护。通过叶一舵教授的讲解,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

过去。在专家们的讲课中,很多都是具有实际操作方法的,更多的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还学习到了社区心理铺导员的人格的力量。

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铺导员,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需要帮助的人,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在我的心理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

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日前,利川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会在该市第一实验小学举行。武汉光谷心理健康维护中心的四位专家到场作了“如何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室”专题培训,这标志着利川市教研室引进的“武汉光谷心理健康维护中心对口支援利川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据介绍,通过此次“汇报课、活动点评、专题讲座、专家答疑、理论课和教师作业”等形式培训,让学员们系统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群体和个别评估的基本方法等,学员们知道了怎样上心理健康课和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来自该市各中小学的分管领导、教师以及各乡镇中心学校教辅员等130余人参加培训。

(利川市凉务小学 曹显彬

赵红敏)

钟祥市“接地气”式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受欢迎

近期,钟祥市电化教育馆为切实解决教师最实际、最困难的问题,制定《钟祥市电化教育馆2014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方案》,开展“接地气”式电子白板教学培训。

据了解,该培训深入到农村学校,覆盖率达100%,对于暂时还未装备“班班通”设备的教学点,办事处组织他们到邻近学校参加集中培训。培训过程中,他们不仅讲授理论知识,还进行现场实践操作示范,并组织教师现场进行操作考核,确保人人过关。这种零距离的实践操作指导能快速提高受训教师使用设备的能力,促进他们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教学,让乡村的孩子们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钟祥市教育局 王 松 王君君 许海涛)

荆州市荆州区“夜读原著”,落实好“五个二”学习要求

日前,荆州市荆州区教育局办公室统一购置了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所著的《苦难辉煌》一书,为全面落实荆州区委“夜读原著”和区教育局党组《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中“五个二”的学习要求,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环节取得实效。

据了解,该书对辛亥革命后的中国近代史进程进行了深刻剖析。通过学习,该区教育局机关干部感受到革命先烈为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大家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下一步,教育局党组成员和局派督导组还将全程督促、积极参与各基层单位班子成员的“夜读原著”活动。

(荆州区教育局 陈官伟)

保康县教育局“四个结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近期,保康县教育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展开,为使教育实践活动与部门工作紧密结合,达到“以活动促工作”的目的,教育局要求全县教育系统的实践活动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认清当前教育面临形势,明确教育改革发展任务,抓好各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二是统筹兼顾,与抓好2014年全县教育队伍建设、深化生本教育改革和推进教育内涵发展三大教育重点工作相结合。三是与县委中心工作相结合,以“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三万”“五联”等活动为载体,突出作风建设和效能提升,提高新形势下服务基层、服务师生的能力。四是与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问题相结合,重点解决上学难、上学远,城乡师资力量不够均衡等问题,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促进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保康县教育局 田富才)

来凤县教育局开展送课下乡活动

近期,来凤县大河镇为缓解中心小学办学压力,把小学五六年级合并到大河中学。选调到中学的小学教师有的是低段教师,有的是文理转行,为解决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县教育局开展了送课下乡活动。

据介绍,来凤县实验小学骨干教师向群、李明军分别满怀激情地上了语文课、数学课,听课的学生和教师被他们娴熟的教学技艺所吸引,学生掌握了新知识,教师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凤县实验小学另外两位骨干教师文紫瑛、邓国波也上了两堂精彩的示范课,同样让师生大开眼界。身为实验小学副校长、湖北名师、特级教师的曾志梅校长带队,课后对大河中学的年轻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辅导。

(来凤县教育局 唐孔琪 来凤县实验小学 曾志梅)

郧县“三优先”帮留守孩子快乐成长

郧县有11500名留守孩子,占学生总数的30%,为了让孩子安心、快乐地学习、成长,近期,该县实行“三优先”关爱留守孩子。

一是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孩子做到“三多”,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爱一点。打造温馨的留守孩子之家,招聘“爱心妈妈”,让留守孩子“三有”:有人陪、有书读、有地方玩,使他们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二是学习上优先关注。让他们与优秀学生结对,举办有趣的学习竞赛活动,让留守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步。

三是品德上优先教育。利用

节假日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朋友”的教育性、趣味性活动,指导留守孩子写亲情书信,向“爱心妈妈”诉说心里话,让孩子亲近自然,接近朋友,从中体味做人的道理。

(郧县教育局 曹君华 李尚菲)

大冶市灵乡中学加强食堂安全监管

近期,在大冶市灵乡中学食堂师生餐前时间,学校食堂操作间里总有些佩带值日标志的老师、学生在忙碌着。据介绍,他们是参与学校每天食堂食品留样的师生食品监理组的代表。

原来,为确保师生饮食安全,该校立足于从源头做文章,严把食品原材料进出关口,严禁“三无”产品、各种伪劣产品流入食堂。每个学期,学校组织全体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体检,杜绝任何疾病传播。在食堂操作间,该校后勤理事会严格监管卫生制度的落实情况,执行规范性操作。对于生产出来的食物成品,由每天学校师生食品监理组的值日师生进行抽检留样,实行有力监管,在学校食堂零利润的同时,确保全校师生饮食安全。

(大冶市教育局 张海清)

老河口市500万元启动“教育云”

近日,老河口市政府专题会议决定,一次性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教育云”工程建设。

据了解,“教育云”工程主要是建设“三通两平台”,即:建设覆盖全市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云”项目建成后,全市中小学每间教室在安装电子白板后,可以实现网络在线直播、录制等功能。学校的优质课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传送到教育云平台上,分享给市内的各个学校。

为确保“教育云”工程顺利推进,该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起统筹协调、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老河口市教育局 魏永权)

竹山县教育局深入一线听民声

“请县教育局多多关注青年教师的职称问题,指标分配时向乡下教师倾斜。”“请教育局多给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日前,竹山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正科级督学曾耀山在潘口中学会议室召开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征求意见座谈会,来自一线的教师纷纷道出了心声。

“我们一定将老师们的意见带回教育局,召开专题会议,教育局能解决的问题尽早解决,不能解决的向有关部门反映,请求职能部门解决。”曾耀山耐心地向大家解释道。

据悉,为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连日来,竹山县教育局组织班子成员、局机关、二级单位教育干部近100余人深入全县中小学。走进课堂,走进师生中,调研竹山县教育现状,寻求怎样破解制约竹山县教育质量提高和均衡发展颈瓶的方法,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

智力支撑。

(竹山县潘口小学 王定生)

十堰市茅箭中学“创模”小先锋在行动

“爷爷,请不要乱扔垃圾,把它扔到我的袋子里吧。”“叔叔,麻烦您让个位置,我先把这边擦洗一下。”……日前,一群身着校服的学生,提着垃圾袋和水桶在十堰市赛武当广场上不停地忙碌着,他们是茅箭中学七年级的学生。自2009年以来,茅箭中学每月组织学生开展“爱我广场 爱我茅箭”教育实践活动,义务在赛武当广场沿线打扫卫生。如今,学校将该活动与十堰市“创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老师告诉我们,十堰市正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我们中学生只要做到平时不乱扔垃圾,保持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就是在为‘创模做贡献呢。‘创模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个个都是‘创模小先锋!”七(1)班的冯敏骄傲地说。

(十堰市茅箭中学 谭 芳)

郧西县上津镇开展“我与农村均衡教育发展同步”教师论坛

为实现“上津镇农村均衡教育发展”的教育目标,日前,郧西上津镇中心学校开展了“我与农村均衡教育发展同步”教师论坛联片交流。

上津镇副镇长刘刚及学区领导、教师代表参加了论坛会。会上代表提出:坚持走“均衡化教育”路线,保证教育的全民性、公平性。有效利用现有校舍和办学设备,充分整合师资力量调配人力资源,有效保证规模办学,有利交通、生活问题集中解决。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方便入学,降低费用,实现均衡化发展目标。

(郧西县上津镇中心小学 周家文)

英山县思源实验学校全力推进教师培养工程

近期,英山县思源实验学校掀起了一场“晒课风暴”,把新一轮“比访”活动推向了高潮。

据悉,该校计划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对一年级到九年级的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晾晒”活动,旨在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小学“健康课堂”和初中“有效课堂”的建设步骤和途径,选拔和培养一批“思源教学能手”,激励教师健康成长,夯实教师专业化成长功底。

(英山县思源实验学校 刘 刚)

汉川市二河中学春季防病在行动

日前,汉川市二河中学进行了一场全校性消毒行动。四名身背喷雾器的值班教师对教学楼、食堂、餐厅、车库等地方进行地毯式彻底消毒,有效防止春季传染病发生。

据该校校长傅正祥介绍,学校采取了宣传到位、消毒到位、督查到位的“三步走”方式逐项落实,德育处利用晨会、宣传栏等阵地向师生普及防病治病知识,教务处组织全校师生坚持阳光体育锻炼,后勤处安排专人对师生活动频繁的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消毒,团总支对校园整体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进行每周督查。各部门多线配合,为600位师生共创安全健康校园。

(汉川市二河中学 鄢圣勇)

当阳市职教中心“一书三证”服务学生

近日,当阳市职教中心2012级机电、护理专业近300名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office考试强化训练,这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将参加第39次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office考试,这是该校今年在学生中推行“一书三证”(毕业证书、中级工技能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等级证)中的一个等级考试。

据了解,该校从近几年顶岗实习学生和毕业生反馈的情况看,不论学什么专业,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都非常重要。为此,该校决定,从今年春季开始,积极推行“一书三证”,为学生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当阳市职教中心 杨远红)

丹江口市六里坪镇落实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

日前,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及时掌握全镇各校的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六里坪镇以镇党委红头文件《关于建立镇领导联系学校制度的通知》的形式发出,落实镇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

据了解,该文件明确了六里坪镇党委15位成员联系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具体分工,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奠定基础,切实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的巩固和提高,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一、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创新

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 一般是引发学生兴趣—讲授—对学生考评, 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对知识的自主选择权, 实际从学生学习动机源的角度分析, 是对学生求知欲、归属感、自尊的一种亵渎。因此我们应当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可采用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操练式、模拟式等方法精心组织教学。现在备课时, 我所关注的不是学习材料的选择与编排问题, 而是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技巧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实践, 我觉得分组讨论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能够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在备课时我会考虑如何将这些材料分成不同的部分, 以便布置给不同的小组。有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学习、参与讨论, 让他们实际练习, 焕发出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

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姚梅林教授在提到如何让学生学习, 学生有多种动机源, 其中兴趣就是最好的一种。学习兴趣的存在, 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 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作为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就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专业思想, 培养专业理想。我每在开课之初要先通过大量的事例对专业的概况、未来的前景进行介绍,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了解本专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即将学习专业课程增加实践知识和感性认识, 提高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警犬技术事业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及专业情感, 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任务驱动, 实现由学习动力向学习能力的转化

姚梅林教授也提到新的教学模式, 就是引出学生原有的看法→规范观点的引入→对观点的科学性进行评价→关注最核心的内容, 监控。在此启发下, 我打算利用“任务驱动”把主动学习引入课堂。最主要的是要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上, 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例如讨论式可引出学生原有的看法, 继而将规范观点引入, 同时对学生观点的科学性进行评价, 倡导学生的学术和言论自由, 整个过程中, 把握关注和监控最核心的内容即可, 目的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校不可能教授学生需要知道的所有的东西, 但应该使学生具有迁移的能力, 应用所学, 去解决新问题或在新情境中快速地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 自我实现价值。

四、加强师生交流, 采取赏识教育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 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姚梅林教授提到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 这曾经是我一度忽视的, 以为这只是小孩子需要的, 但实则每个人都希望被赏识。学生在学习中, 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满足了他学习动机源中的成就动机和自我实现, 进而培养与激发了他的学习动机, 激发和调动自身的最大潜能, 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这次培训已过去一年了, 回想起来收获颇丰, 它使我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学, 心中也豁然开朗。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观察世界的角度也不同。我不可能完全准确地理解他们, 但我努力去倾听, 去理解。我发现, 学生实际上学到的内容与我预期的、应该掌握的有时并不一致, 他们对所教授的知识、技能进行了重新组织、加工。我意识到教学不可能是完美的, 每次教学后, 我经常思考下次教学时应该做哪些调整或改变, 比如, 怎样使课程更有趣, 怎样反馈、评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虽然对我是一种挑战, 但也让我感到了教学的乐趣, 也倍增了我投身教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郑应霞.从自我价值理论角度论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动机[J].教书育人, 2009, (15) .

[2]Martin V Covington, Karen Manheim Teel.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蓝维, 等.德育学科教学心理学[M].人民出版社, 2004.

[4]陈桂生.教育原理[M].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吴庆麟, 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高文.学会学习与学习策略[J].外国教育资料, 2000, (1) .

[7]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J].林仲敏, 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9.

[8]龙文庄《.畜禽解剖生理》教学方法探讨[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 2007, (3) .

上一篇:班队课安全教育知识下一篇: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