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设计精美的报刊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教学设计精美的报刊(精选9篇)

人教版教学设计精美的报刊 篇1

《精美的报刊——版式设计》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报刊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壁报的设计及制作的方法。

2、能力目标:使学生明确壁报编排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引发其设计实践的兴趣和愿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充分体会美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3、情感目标:通过报刊设计制作的学习,培养其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情感和同学之间良好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壁报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 教学难点:壁报版面设计创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你见过的广告,并一起来分析,它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师:内容的编排上有没有需要改善的?版面给你的总体感觉怎样?有没有一下就把你的眼光吸引住了?(引导学生分析)

生:背景颜色太花、标题特别是栏目标题不醒目。分栏不明确; 版面不够清晰; 主题不突出;

视觉冲击不够等。

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指出了这份壁报的存在的问题。它之所以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运用版式设计的方法。

二、新授

1、欣赏与讨论

问:如果把这个版面放在同样的地方,你会不会关注它,为什么?(展示杂志排版设计和报刊排版设计)图片大小对比、视觉冲击力强、版面清楚、主题突出、趣味性强。

问:我们刚才看的这两种形式的版式设计作品,它们有什么共性? 它们都由图、文组成,并且排版都有一定的规律。问:谁能尝试归纳一下什么是版式设计?(引导学生归纳)

版式设计的概念——在一个版面空间里,遵循“美”的形式法则,将与主题相关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使其产生感官上的美感。

2、版式设计作品

问:在这个版面里你首先关注的是什么? 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阅读的?(引导学生讨论)大家最先关注的是图片与标题,然后阅读感兴趣的文章内容。

教师小结:根据对读者调查的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读者通常先被生动的图片和醒目的标题所吸引,因为它们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和导读效果。然后才去阅读相关的栏目文字。当然,版面的色彩氛围也不容忽视,因为它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由此可见文字、图片、色彩是版式设计的视觉要素。

3、问:我们再来找一找,这个版面里除了文字、图片、色彩外还由哪些要素构成呢?(引导学生归纳)版式的构成要素包括:报头、栏目、标题、插图、文章、花边等。

4、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第26页,看看我们可以运用哪些用版式设计基本法则来完善我们的构思。

学生看书领会

版式设计的基本法则——对称与均衡、变异与秩序、空白与疏密、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分割、节奏与韵律。

三、设计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分组探讨,合作设计一份壁报。

1、首先讨论确定壁报的主题,两种确定主题的方式:

(1)先讨论确定一个主题,再根据这个主题的需要筛选所搜集来的信息资料;

(2)先整理、分析信息资料,加以分类集中,从各类信息资料所反映的众多主题中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有特色的主题确定下来。

2、根据壁报面积的大小、所选文章的篇幅、篇数及图的数量和大小,在纸上粗略画出壁报设计草图小样,以决定文章和图的增删、字体和图的大小。

3、设计、调整,完成作业。

人教版教学设计精美的报刊 篇2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数学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第七章“三角形”由“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课题学习镶嵌”四块内容组成.这一章内容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的“空间与图形”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 新旧教材对比

本章“三角形”内容安排与旧人教版教材相比有明显的不同.旧人教版教材受三角形、多边形、圆顺次展开的影响, 将这些内容分别安排在不同年级, 而新的安排是一种专题式设计, 即以内角和为主线, 先研究三角形内角和, 再顺势推广到多边形内角和, 最后将内角和公式应用于镶嵌.

3.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本章教学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性质.教学难点是进行说理及简单的推理, 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关键是正确理解概念、掌握图形的基本性质, 会进行“三种语言” (即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 之间的互化.

二、学情分析、学法指导

1.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学过三角形的一些知识, 对三角形的许多重要性质有所了解, 在第三学段又学过线段、角以及相交线、平行线等知识, 初步了解了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及其基本特征, 大多数学生已有初步的空间观念、会初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说理.

2. 学法指导

(1) 勤思考, 多实践.动手操作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图形的特点, 丰富形象思维素材, 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学生开始学习时应先动手、后思考, 逐步过渡到先思考、后动手验证, 以提高理性认识的水平.

(2) 重视双基, 注重“三种语言”互化.概念学习时, 引导学生应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概念用于解决问题时必须遵循概念适用范围的制约;学习数学命题时, 引导学生必须先分清命题中哪些是条件, 哪些是所求 (或所证) ;正确理解数学语言, 尝试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逐字逐句翻译成数学符号语言, 注重“三种语言”互化.

(3) 及时反思, 注重整合.反思对所学的知识是否真正理解, 对所学的技能是否真正掌握;反思每节课涉及的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 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反思问题解决的基本规律及典型问题解决的特有经验, 等等.在反思的基础上, 整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 使零星的知识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 从而形成块状知识、网络技能, 继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建议

1. 注重联系, 在对比中加深理解

注意与前两个学段的衔接.深入了解前两个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要求及与本章内容的联系与区别, 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注重概念、性质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如注重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概念与线段中点、角平分线、垂线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注重多边形的概念与三角形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注重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区别与联系等.

注重问题研究方法的联系, 及类比思想与转化思想方法的渗透.如三角形外角和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问题, 多边形内角和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问题 (还要注意问题解决的多样化) , 多边形外角和问题的解决方法可类比三角形外角和的解决方法等.

片段1三角形的概念

教师:刚才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欣赏美丽的图片, 请问这些美丽的图片中均含有哪种平面几何图形.

学生 (众) :三角形.

教师:对! (多媒体投放图l所示的三角形) 小学时我们已学过三角形的一些知识, 从今天开始将进一步学习有关三角形的知识.谁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学生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2:我不同意学生1的观点老师, 你看我画的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如图2、图3) (用实物投影放映) , 可它们却不是三角形, 故应改为: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这下, 大家没异议了吧!

学生3:不行!必须添上条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否则, 组成的图形可能是线段, 我画给大家看 (图4) .故应改为: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教师:真聪明!大家一起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学生 (众)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我们知道图形“角”用符号“∠”表示, 垂直用符号“⊥”表示, 那么, 三角形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

学生 (众) :用小的三角形图形.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到的?

学生 (众) :受角、垂直的符号表示法的启发呀!

教师:这种考虑问题的方法, 叫类比.类比是最有创造力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关注两个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 从而推测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的确, 数学家们用小的三角形图形“△”表示三角形, 这一符号形象、直观、易记.

我们知道图1的三角形中三条线段可分别记作线段AB、BC、CA, 三个角可分别记作∠ABC、∠BAC、∠ACB, 那么“图1中的三角形”又该如何用符号表示呢?

学生4:记作“△ABC”.

教师:能否记作“△BCA”或“△CAB”呢?

(此时, 学生窃窃私语, 呈现出两种意见)

学生5:不能.因为∠ABC、∠BAC表示不同的角, 类比角的表示法, 故“△ABC”“△BCA”应表示不同的三角形, 所以“△ABC”不能记作“△BCA”.

学生6:我认为可以.因为在三角形中, 点A、B、C呈“三国鼎立, 势均力敌”之势, 故“排名不分先后” (众生大笑) .而角中的A、B、C的地位是不同的!不能盲目类比.

教师:××同学 (学生6) 说得太棒了!从中我们得到启发, 有时由类比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可靠, 需要仔细斟酌.

我们知道符号“∠ABC”读作“角ABC”, 那么符号“△ABC”又如何读呢?

学生 (众) :读作三角形ABC.

……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老师奉送给学生真理, 一个好老师则教学生发现真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本案例片段中教师把三角形概念的学习组织成学生再创造的过程, 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分析、验证, 使问题层层推进, 从而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整个过程教师自始至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授人以渔, 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

2. 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

对几何图形的一般描述表示是按“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这种程序进行的.其中, 图形是将几何模型第一次抽象后的产物, 也是形象、直观的语言;文字语言是对图形的描述、解释与讨论;符号语言则是对文字语言的简化和再次抽象.学生大脑中首先建立的是图形语言, 其次是文字语言, 再次是符号语言, 最后形成的是三种数学语言对对象的综合描述.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定义、性质的表述, 逐步使学生懂得几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 逐步学会用语言正确表达概念、性质.

除了重视“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 (数量关系) ”的转化过程, 教学中还要重视“符号→文字→图形”的转化, 即理解符号或文字所表达的图形关系, 并将它们用图形直观地表示出来, 化“无形”为“有形”, 努力使学生较快地进行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转化.

3.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 把握好教学要求

本章开始, 已不仅仅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归纳出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还要进行说理、简单推理, 把说理、简单推理作为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的自然延伸.因此,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学过的概念、性质, 学会一些简单的、基本的推理语言 (如“因为……所以……”“由……得……”等) , 能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等, 为用文字语言准确表达说理过程及为今后进行推理论证做好准备.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用严格的几何推理的方式展开学习, 教学时还是要强调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经历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在内容处理上, 应加强实验几何的成分, 将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有机结合.

对于推理能力, 本套教科书是按照“说点儿理”“说理”“简单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进行逐步加深和安排的.在本章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命题及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定理, 初步接触了有关形式逻辑概念和术语, 对推理的理由, 三段论的表达形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对于推理所用的三段论的形式还很难适应.因此, 在教学时应当注意按照由简单到复杂, 由模仿到独立操作的顺序, 循序渐进地引入推理论证的内容, 逐步提高要求.

片段2用两种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

教师:我们已研究过用一种正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问题, 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出了哪些结论?

学生 (众) :不是每一种正多边形都能进行平面镶嵌, 用一种正多边形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是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教师:那么用两种正多边形能进行平面镶嵌吗?面对这一实际问题, 我们如何入手研究呢?

学生1:我们设法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

学生2:我们可以模仿探究用一种多边形镶嵌平面的方法来研究这一问题.

教师:拿到一个问题, 首先要认真审题, 然后要学会转化, 如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把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等.请同学们开动脑筋,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先让学生自主探究, 再小组合作, 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深入到各小组中, 及时了解各小组探究的进展情况)

教师:哪位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探究成果?

学生3:我们小组采用拼图 (上课前复印好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十六边形等图形, 并让学生剪下) 的方法, 通过拼图, 我们发现分别用正三角形与正方形, 正方形与正八边形均能进行平面镶嵌.

教师:你能在实物投影上给大家演示一下, 并用语言来叙述一下操作过程吗?

学生3:以正方形与正八边形两种进行镶嵌为例.第一步, 使正方形与正八边形一个顶点重合;第二步, 使得有公共端点正方形与正八边形的一组边重合, 并且一个图形在另一个图形的外部;第三步, 再拿一个正八边形, 使得其中的一个顶点与第一步中拼出公共顶点重合, 并使以这个点为顶点的正八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的一边重合, 此时, 会发现有公共端点的两个正八边形的一组边恰好也重合.

教师:学生3说得太棒了, 有没有补充的, 或用其他方法来解决的?

学生4:我们小组认为除了学生3说的两种情形, 用正五边形与正十边形也可进行平面镶嵌.我们的方法是由用一种正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得到启发, 如果能进行镶嵌, 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拼接在同一个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 (2) 相邻的多边形有公共边.为此, 我们先求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十六边形等正多边形的内角度数, 然后, 依次选定两种正多边形, 比如正三角形、正方形, 它们的内角度数分别为60°, 90°, 我们发现三个正三角形与两个正方形拼接在同一个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 故能进行平面镶嵌.通过一一尝试, 我们发现共有三种组合……

教师:学生4介绍的方法很好, 还有不同的观点或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5:我们小组的方法基本上与学生4的相同, 所不同的是设正三角形用了m个、正方形用了n个, 因拼接在同一个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 故可列方程60m+90n=360, 得m=6-n.因m、n为正整数, 故m=3, n=2.即由三个正三角形与两个正方形就能进行平面镶嵌, 我们也发现只有这三种组合能进行平面镶嵌.

教师:学生5的方法虽与学生4只有一点儿不同, 但这点不同却体现了学生5拥有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这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的思想方法, 当然, 学生4的方法也很好, 那么, 果真这三种组合都能进行平面镶嵌吗?请拿出正五边形与正十边形纸片, 四人一小组, 继续拼图验证.

(过了一会儿, 个别小组的学生惊喜地叫了起来, 用正五边形与正十边形两种正多边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

教师:通过拼图我们发现用正五边形与正十边形两种正多边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 只能对局部进行镶嵌, 如图5所示, 用多媒体放映.那么, 多边形能进行平面镶嵌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呢?

学生6: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1) 拼接在同一个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 (2) 相邻的多边形有公共边; (3) “局部镶嵌” (把平面的一部分既无缝隙、又不重叠地覆盖) 能拓展延伸到整个平面.

……

美国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明确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本案例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创设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并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充分体现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一新课程理念.

四、典型例题评析

例1如图6, △ABC中, BC=11, AC边上的中线BD把△ABC分成周长相差3cm的两个三角形, 求AB的长.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既要有整体消元思想, 又要有分情况讨论意识, 常见思维障碍是缺乏整体意识, 考虑问题不够全面细致.

例2如图7, △ABC中, ∠ABC=56°, ∠ACB=44°, AD是BC边上的高, AE是∠BAC的平分线, 求∠DAE的度数.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 既要注意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一隐含条件, 又要注意图形中几何A元素的多重身份.常见障碍是不会从众多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不会进行有效的转化.

例3对正方形ABCD进行分划, 如图8 (1) , 其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 M、N、G分别是OB、OD、EF的中点, 沿分划线可以剪出一副由七块“部件”组成的“七巧板”.

(1) 请用这副七巧板, 既不留下一丝空白, 又不相互重叠, 拼出两种边数不同的凸多边形, 画在下面格点图8 (3) 中, 并使凸多边形的顶点落在格点图的小黑点上 (格点图中, 上下、左右相邻两点距离都为1) . (注:不能拼成与图8 (1) 或图8 (2) 全等的多边形)

(2) 某合作学习小组在玩七巧板时发现:“七巧板拼成的凸多边形, 其边数不能超过8.”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点评:解决第 (1) 问时, 首先应整体把握:拼几边形, 其次, 应确定以哪一个基本图形 (或组合图形) 为基准展开拼图;最后, 拼图时必须使公共边重合.常见问题是盲目动手, 而使问题难以圆满解决.解决第 (2) 问的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找出边角之间的联系.解决此题的主要障碍是不能对问题进行转化, 找不出制约边数的关键因素.

人教版教学设计精美的报刊 篇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是天气要素的分解诠释,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的自然延伸,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进行选材,涉及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图表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树立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体现地理学科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二、设计思路

以“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参与活动为形式,在学生的亲身体验、研究探索中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合作学习为方式,由学生集体探究合作完成相关主题,培养其团结协助精神;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提高其参与热情,增强课堂生动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降水的概念;阅读降水量柱状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知道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根据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降水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会阅读和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了解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降水的意义、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通过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降水的季节变化;世界降水的分布。

难点: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使活动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愉快学习。

六、教学过程(表1)

人教版教学设计精美的报刊 篇4

主备人 :杨红梅

课 题 精美的报刊——版式设计

课 型 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版式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表达语言,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运 用。

2、了解版式设计的视觉要素与构成要素。

3、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法则与规律。

教学重点 了解版式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初步掌握版式设计中风格的实用 和形式美的法则。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与有创意地进行版式的设计

教学策略 多媒体、欣赏、探究

容 备

一、课前准备。

教具:自制片面设计课件,各种报头图案资料、文字资料、制作素材等;多媒体教学系统。

二、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杂志、网页、招贴、书籍、台历、招贴、CD封面,引导学生了解版式设计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及其形式美感。

学生讨论交流:这个作品在版式和编排、色彩、图像等方面具有哪些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略)

2、老师引导归纳:

不同用途的版式设计特点:

A、书籍装帧的版式设计——注重精神和视觉的享受,将书的文化内涵和设计创意紧密结合,做到:确定设计定位、独特的审美观、有现代文化气息。

B、网页界面的版式设计——方便网友、亲近网友,装饰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艺术设计语言与技术的高度浓缩与概括。

C、招贴设计版式设计——追求视觉创意性(体现图形创意的魅力)。

D、包装的编排——反映时代审美情趣、抓住情感设计、继承传统因素。

E、宣传册的编排——突出时尚、个性,简约大气,有视觉冲击力。

(二)发展阶段

1、多媒体演示自我宣传册的设计制作流程:

A、将所要表达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清所要表达信息的主次关系。

B、确定宣传册的开本尺寸。

C、设计封面、封底:宣传册的封面,犹如一个人的脸,应具有强烈个性。封底是宣传册的结尾,犹如乐章的尾声,与封面相互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

D、内页编排:内页与封面相比,相对较柔和。要以一定的艺术氛围来烘托主题。E、画出草图,并进行修改和调整。

F、根据页面需要对文字、照片进行选择和裁剪。

G、对画面的视觉信息进行有效组合,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图片的编排应考虑图片的内容和表现力,把横的和竖的、大的和小图片有目的和有变化地顺序配置。)

2、作业练习:

A、完成一本具有个性特点的自我宣传手册的设计与制作。

B、学生创作,老师巡视指导。

指导要点:运用点、线、面等形态要素进行组合编排。

(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1.学生 展示自己自我宣传手册进行交流,评议。2.老师点评。

(四)。收视与整理阶段。

学生针对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和调整。(五.课后拓展

将自我宣传手册分组布置在我们的“我们的班级集体”栏目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教学设计精美的报刊 篇5

曹树会员8834708

第2板块

奇异的自然

导语:大自然是神奇而美妙的。那山,那云,那花,那草,那山,那水无一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我们走进大自然,可以感觉阳光的味道,云彩的灵动与绚丽,我们为生在这个美丽的国度而自豪。认识自然,不仅仅是为了改造自然,更应该欣赏自然之美,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我们把目光转向神奇的自然,去欣赏它的丰富多彩、绮丽多姿。让我们将目光再收回到人类自身,认识科学的实践性品格,认识科学与美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不管是科学还是艺术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

南州六月荔枝丹

宋仁宗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广东惠州第一次吃荔枝,对荔枝极尽赞美“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自此以后,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便留下许多美好的诗句:“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愿同荔枝社,长作鸡黍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荔枝是水果中的佳品,昔日的皇宫珍果,如今是寻常百姓的果品。也许有的同学对它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

①感悟课标新理念

▲教材文题感悟

【品思题目】

“南州六月荔枝丹”,“南州”是荔枝生长的地域,“六月”是荔枝成熟的季节,“丹”是荔枝成熟时的颜色。引用明代陈辉的诗句作为文章的题目,既点明了说明的对象,又点明了说明对象的生长地点、季节、颜色,醒目而别致。

【走近作者】

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人,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出版,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写《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有《生物学碎锦》。

▲语言知识积累

【字音辨识】

1.字音

红缯zēnɡ

瓤肉rán

醴酪lǐlào 勃发bó

莆田pú

龟裂jūnliè

粗糙cao

贮藏zhù谚语yàn

浸渍zì

【前瞻 预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龟裂guī

埋怨(mán)

同仇敌忾(kài)

敷衍了事(fū)

B.怃然(fǔ)

木讷(nà)

为虎作伥(chānɡ)

咄咄逼人(duō)

C.着落(zháo)

蛊惑(ɡǔ)

锃光瓦亮(chènɡ)

引吭高歌(hánɡ)

D.骁勇(xiāo)

要挟(xié)

万马齐喑(yīn)

洗洗涮涮(shuàn)

2字形

浆(浆液)

烘(烘干)

桨(船桨)

哄(哄闹)绽(绽放)

蘖(萌蘖)

淀(沉淀)

孽(孽子)

籍(旧籍)

罐(罐头)

藉(慰藉)

灌(灌水)

【前瞻 预测】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缔结

冷僻

揖捕

沁人心脾

B涌现

阴鸷

乾坤

忸怩作态

C门栓

噩耗

眷恋

史无前例

D纯粹

清澈

诡谲

乔装打扮

【词义辨析】

逼真

真切

两者都有“清楚确实、一点不模糊”的意思,如“听得真切(逼真)”,但逼真还有“极像真的”之意,如“这个老虎画得十分逼真”;真切也可表示“真诚恳切”,如“真切的话语”。

烂漫

浪漫

在原文第三段:

“那样绚丽烂漫动人的景色了“(我核实了好几遍,发现课文中没有出现这两个词

???)

烂漫指颜色鲜明而美丽,如“山花烂漫”,也可指坦率自然,毫不做作,如“天真烂漫”;而浪漫指富有诗意,充满幻想,下拘小节,如“意大利是世界闻名的讲求浪漫的国度”。

退化

蜕化

在生物学方面,退化指生物体在退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蜕化指虫类的脱皮。退化也可指事物由好变坏,如“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这里的自然环境正在一天天地退化”。“蜕化”则比喻腐化堕落,如“心中强烈的权利欲使得一些原本是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逐渐蜕化成国家的蛀虫”。

【前瞻 预测】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教学中应重视

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通过多种方法

学生积极思考,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

A提高

发动

诱导

勉励

B激发

调动

引导

鼓励

C提高

调动

引导

勉励

D激发

发动

诱导

鼓励

②研习教材重难点

▲语篇感知

【语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段):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比喻句,使人们既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个初

步的印象,又急于揭开作者提出的疑团。

第二部分(第2—14段):介绍关于荔枝的科学知识。

第三部分(第15段):总括荔枝果实味美、喜人的特点,说明要因地制宜,努力发展荔枝生产。

【语篇脉络梳理】

(一)引出说明对象

外形:外壳—颜色—形状—大小

荔枝果

果实:壳膜—瓤肉—特性—果核

(二)荔枝的生态

荔枝花:

花期—花形—花色

(三)荔枝的生产:产地—树谱—移植—产销

▲语篇品读

【重点语段品读】

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

【品味】介绍荔枝果实的外壳,先照应前段文中白居易所说的“壳如红缯”,纠正其认识上的错误。

【体会】本节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对荔枝的外壳进行说明。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竞如此劳民伤财!但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品味】 本段写“荔枝不耐贮藏”,这是荔枝的重要特点。“贮藏与运输”固然也不属于果实本身,但和果肉关系密切,引用杜牧的绝句,增强了说明文的可读性,使其不呆板,但还是为了说明荔枝的特性。

【体会】本段引用和例举说明,力避说明的枯燥乏味,但是紧扣说明主意不变。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

……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品味】 这一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引用的说明方法。文中运用的数字有些是确数,如“一年开花两次”“一年开花四次之多”等;有些是约数,如“生花可有一二千朵…„结实磨咕百数以下”等。运用这些数字,可以使说明的数字更加具体准确,更具有科学性。文呻引用“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不仅使说明清楚形象,而且具有文学韵味,引起读者的兴逸。

【体会】 本节文字是从花期、开花次数、花的形状色彩、花的类型、花序等方面进行说明的。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

……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有的事。

【品味】引古代诗文事迹是为了说明荔枝北移的困难,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体会】介绍荔枝的移植历史,说明荔枝北移的不易。

【疑难问题探析】

1.试说说文章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把荔枝作为水果来介绍的,按照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顺序来写。课文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特征,次要介绍生产情况。在介绍果实时,又根据它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又按照壳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这样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说明了有关它的其他知识。

2.本文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较强的文学性又体现在哪里?

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推测语气和确数、约数的使用上。推测语气如: “现代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作者用揣测语气,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如果改成“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就变成了肯定语气,指将来必然产生的事实。还表现在确数、约数的使用上如:“一年开花两次”、“大约重60克”、“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达四五十克”等等。语言的科学性还表现在语言的周密上,如“成熟的荔枝,大多数……紫色”中的“大多数”、“荔枝的大小,通常直径三四厘米”中的“通常”、“荔枝的肉的细胞壁特别薄,……一般都不留渣滓”中的“一般”、“荔枝晒干或烘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中的“完全”,……这些词语的运用,十分准确表达了信息。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作者广征博引,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上:文字生动活泼,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从标题开始,相继引用了陈辉、郭明章、邓萧、徐勃、杜牧、苏轼等诗人的诗句,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语篇鉴赏

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的确运用是文章的特点。运用打比方的方法,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如把荔枝比作“绛囊”“红星”“珊瑚”,把成片的荔枝林比作“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把稀奇的荔枝品种比作“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等。运用列数据的方法,使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又如介绍荔枝结实时说,“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百数以下”,等等。运用举实例的方法,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如为证明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陀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引用。文中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多达二十多处,既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比如引用古诗文,引人入胜,并为后文作者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了依据。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使说明更加具体形象,而且使文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前瞻 预测】答案.D(A 龟裂读jūn B怃然读wǔ;C锃光瓦亮读zènɡ)

2A

(“揖捕”应为“缉捕”)B

(“兴趣”只可“激发”,“积极性”可用“调动”。)

③开拓学习新视野

▲品味语言之美

【含英咀华】

科学属于世界

科学与艺术属于整个世界,在它们面前,民族的障碍都消失了。———— 哥德

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的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永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

——— 伯尔 我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我们的任务就是向大自然索取。

——— 米丘林

很难说什么是不可能的。因为昨天的幻想,即是今天的希望,明天的现实。—— 罗伯特·戈达德

对一件东西的爱好是由知识产生的,知识愈准确,爱好也就愈强烈。

———— 达·芬奇

【妙语珍藏】

宋朝的雨兀自蒙蒙地下着,东坡先生的背影便沐雨而立。先生!面对您的赤壁的背影,我看不见酹江亭的豪放飘逸,闻不到二赋堂的翰墨浓香,品不到雪堂前的竹林清韵。但我知道:

您的装束依旧:“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疏狂放达的您岂肯屈从于几个贬损您的小人?您的声音依旧:“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此时正是“农家四月闲人少”的时候,黄州的乡亲知道您会“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

您的雪堂依旧:堂前细柳未剪柔柯,正传语我轻诵您的词章:“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先生!您被贬而来,踽踽独行,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痛苦没有摧垮您挺直的脊梁,您的诗文反而大放异彩,给古旧的黄州小镇带来文化的芳香。你在黄州一住千年,江波上仍然回荡着您与友人泛舟夜游的笑谈,睡仙亭的石床石枕还残留着您抚摸的余温!问鹤亭里您正与道士互相唱答:“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先生!我来了!来感受您背影里无声的抗争,来细读您背影里大写的文字!

细雨密密地下,先生的背影渐渐隐没到他的赤壁里。深深地端详着赤壁的背影,简洁,朴素,厚重,深沉。它蕴涵着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它浓缩着中华历代文人至美至纯的道德追求,它勾勒出一代文才曲折而浪漫的人生轨迹,它记述着一辈辈后人绵绵无绝的永恒敬意!先生的背影,在细雨的润泽下更加动人;赤壁的背影,经岁月的淘洗更加明朗!没带雨伞又何妨,头上自有东坡的朗月!

▲聆听名作弦音

【诗词鉴赏】

思考;1“绣成堆”有什么双关意义?

2诗的结句历来被称为是点睛之笔,试作简要分析。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赏析】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

首句叙写诗人在长安回首南望华清宫时所见的华清全景,“回望”二字既是实写,又启下。“绣成堆”语意双关,既点明骊山被两旁的东绣岭和西绣岭所簇拥,佳木葱茏,花繁叶茂,又是描绘有无数层叠有致、富丽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间,宛如一堆锦绣,暗隐开元繁华如花团锦簇。“山顶千门次第开”以下三句,承上而来,回顾历史。第二句将镜头推进集中于“绣堆”的顶端,露出了那深宫重苑,从中可见唐玄宗、杨贵妃当年生活的奢华。第三句前四字“一骑红尘”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又将读者的视点移向了山路:黄土飞扬,一骑如飞。人们不禁因这两幅跳跃的景象再生悬念:禁门连开,快马驿传,难道有什么军国大事?然而“妃子笑”三字忽作转折,使人虽然松了口气,却越加不解,甚至因神秘的气氛憋得非要马上知道结果,诗人这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谁想道马上所载的是来自涪洲的鲜荔枝呢!诗的结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揭示了“安史之乱”的祸根:这繁华世界的奢侈,已到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地步!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而导致了西周的败亡。但是,诗人既未写“安史”乱起,也没有罗列玄宗游乐疏政、骄奢淫逸的生活现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样一件“小事”突现出来。“一骑红尘妃子笑”,把骑马飞奔,千辛万苦赶送鲜荔枝的差官,同贵妃嫣然一笑进行了绝妙的对比,把如此严肃的历史主题在一个“笑”字中形象表现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思考答案】

1“绣成堆”语意双关,既点明骊山被两旁的东绣岭和西绣岭所簇拥,佳木葱茏,花繁叶茂,又是描绘有无数层叠有致、富丽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间,宛如一堆锦绣,暗隐开元繁华如花团锦簇。由此,诗人蓦地升腾起一种回顾历史、反省历史的责任感,由景而发历史之感慨。从中可见唐玄宗、杨贵妃当年生活的奢华,并给读者设下疑窦:殿门森重,那“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大开?

2“一骑红尘妃子笑”,把骑马飞奔,千辛万苦赶送鲜荔枝的差官,同贵妃嫣然一笑进行了绝妙的对比,把如此严肃的历史主题在一个“笑”字中形象表现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美文经典】

[导读]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意在介绍说明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这一特点。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 有红寥;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地说明这一问题。

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选自《文艺研究》作者:邓乐群

[赏析] 本文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进行了概括说明:鸿雁飞翔时身大体重,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飞翔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而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闲看时尚旋风

【流行旋风】

【导读】 二十一世纪第三年的荷塘,在月光下,显得异常凄凉。今天在世俗风气每况愈下,文明传统远离的时候,我们拿什么来拯救人文精神呢?我们期盼回归自然,回归没有文明污染的原生状态,这是人类本性的生存需求!本文是一曲令人心动的挽歌。

能把朱自清气得活过来的新世纪版《荷塘月色》

这两天心里颇不平衡,打麻将老是手气背,光点炮不开和,天天都听见福彩体彩足彩有人中500万,居然与咱没有半分相干,满大街都在卖处理减价货口袋里却没有半文钱。眼见着邻家开家庭茶馆的吴大妈又在喊“三缺一”,那声音像电钻往咱疮眼里钻,看来顾全面子最好的办法只有逃跑,咱是聪明人,懂。

现在的城市是个疯狂消费的城市,可谓是站要站钱,坐要坐钱。河滨稍稍让人感觉惬意的地方,都被人围了起来了,10元钱一杯的茶怎么喝也还是“三级花茶”的味。电影票虽然已降成了5元,但电影院远得比月亮近不了多少,月亮尚且举头就能看见,而电影却只有“打的”才能看到。人们常说,星星是穷人的钻石,那月亮该是咱穷人的电影吧。

看月亮最好的地方莫过于在荷塘边,就如同回锅肉的最好的伴侣是蒜苗。左想右想,总算是找到一个可以既散心又不消费的场所,这心情少不得该和自摸一把“青一色”是一样的吧。

好不容易到了免费公园的荷塘。透过被二氧化硫薰得变色的云层,我看见天上水墨画一般的月亮像一个非洲男孩乌黑的脸孔。这是我在甩脱两个河南老乞丐和一大群不知从哪个省来的专门拦住男人卖花的小姑娘,撵走10个向我兜售花生可乐和避孕套的小贩,又向那几个不会弹吉它却抱着琴乱弹乱嚎的卖唱人怒吼之后看到的第一眼月亮,周围柳树丛里,真真假假的情侣和准情侣们偶尔传来的一声甜甜的笑语声既大胆又开放,足以让所有的青蛙和蚊子肉麻得当场倒毙。只有几只生命力极其顽强且见过大场面的老青蛙在污臭的水塘里捂着鼻子有气无力地叫两声,算是应应景捧捧场。

在荷塘的两边,坐着几个比姜太公道行更深的老人举着从日本引进的钓鱼竿在向荷塘里那些被臭水和淤泥闷得想自杀的鱼儿们提供解脱。在他们身边,放着一大堆从荷塘中钓起的袜子、易拉罐和泡沫饭盒以及没有啃干净的腊排骨。在远处荷塘的边上,新开发起来的高档住宅里,成功人士们唱卡拉OK的声音像一把凶恶的镰刀,把开得正茂的荷花锯得花容憔悴。而近处茶坊里,麻将亲切的碰撞声和人们常年呼吸汽车尾气的肺里冲出的凶猛的咳嗽声让人感到既遥远又陌生。

今天不是周末,荷塘相对而言还是宁静的,在非洲小孩般乌里透黑的月光下,我看到荷叶被硫酸烧了一般焦黄的枯叶像一个被“二奶”抢了位置的弃妇般孤苦零仃。在它的身下,一个个易拉罐啤酒瓶,像没有人收留的孤儿,闪着幽幽然的光,无所皈依地漂泊着。

这是二十一世纪第三年的荷塘,在二十一世纪的月光下,显得异常凄凉。时间还将继续;时间正在继续。我为我还能看到一种未绝种的叫荷花的植物并能够在现场而不是在博物馆、录音机里听到几声蛙鸣而庆幸。虽然荷已是残荷,蛙已是病蛙。但比起3000年那些可怜的人们,我绝对可以肯定地说自己是幸运的,起码,在今夜的地球上行走,不用穿特制的防辐射防污染的太空衣,而莲池里划舟采莲的女子们,想必也是不用戴防毒面具的吧……

(文章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曾颖)

[赏析]朱自清笔下的荷瑭空旷寂寥异常凄凉,在历史瞬间幻化成污浊不堪而茕茕独立,社会大市场已经改变了人们存在的历史空间,唯我主义以市场为依托成长起来,我们应有的人文传统的精神丧失殆尽!我们呼唤文明,呼唤人文精神,一个清明干净的世界。

人教版小语教材中的比喻教学浅析 篇6

我们有必要来看看《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比喻的学习要求及安排。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众多的修辞现象,这些经过修辞的语言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合理地吸收、消化这些营养。对此,《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其中“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与“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两者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亦即当某一语法修辞现象出现时,“必要的”知识是指哪些?具体教学时要教到什么程度?往往只能凭教师个人的理解而定,实际上没有一个定准。就以比喻为例,来看小学语文教材的关注和要求:由于教材是文选型的,所选文章多为优秀范文,其中不乏精彩的比喻句出现,一些课后练习以及语文园地的训练也时常围绕比喻来进行,但教材中却没有一处正式提出“比喻”的字眼,这大概就是编者为了体现课程标准中关于“必要知识”与“系统知识”关系的要求吧。其实笔者认为,简单地介绍“比喻句”还是属于“必要知识”的,大可不必犯讳,特别是在教学实际中,总像教材中用“这样的句子“来指称“比喻”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的,因为当还有其他修辞现象出现时,教材也用“这样的句子”来称说,时间一长,内容一多,“这样的句子”到底是指什么,学生自然无从把握。因此说,有必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适时指出像“比喻”这种称呼的必要知识。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没有出现“比喻”的字样,但对于“比喻“的知识安排还是循序渐进,颇有章法的。

一、低年级,从练读、练说开始认识比喻

人教版教材中最早出现的比喻句是儿歌《过桥》中的“计算题、三四道,一排等号像小桥”。随后的课文中还陆续出现一些,直到《小小的船》课后练习“我会说”才正式开始推出有关比喻句的认识:

·弯弯的月亮像______。

·蓝蓝的天空像。______

·闪闪的星星像______。

这个仿说练习从课文的原句”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出发,引导学生用“像(什么)”拓展课文内容“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从而在练说中初识比喻中有“像什么”,一般情况下,教师会用“打比方”来指称它。

在《我们成功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后练习“我会读”中有三个句子:

·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后两句为比喻句,而第一句不是比喻句。这样安排读句子似乎与比喻句没有关系,但我觉得从这两个句子可以了解“像(什么)”之外还有别的打比方的句式,算是进一步认识、了解比喻句吧。

在《清澈的湖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后练习“读读说说”中,认识比喻句又更进了一步:

·湖水像一面镜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像。____________

这种从读到说的过程中,完成了打比方就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的简单认识,而这种认识在《数星星的孩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后练习“我会填”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满天的()像()撒在碧玉盘里。

·那七颗星星,连起来像(),叫()。

低年级段在《语文园地八》(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以日积月累“我会读”的方式安排四个比喻句的学习,算是对初识比喻句的一个小结。

二、中年级,在积累、比较中逐渐加深认识

进入中年级,随着课文容量的增加,比喻句的出现也越来越多。教材开始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学习积累、比较比喻句。

在《秋天的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后练习中就出现了以下一题:

我把下面的句子抄下来,你抄了哪些?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这两个比喻句,与低年级出现的比喻句相比,在内容上更丰富些,表达效果也更生动形象。应该说这些变化正是中年级在认识比喻方面的新要求。学生通过在学过的课文中寻找类似的句子并认真抄写,借以在积累中深化对比喻句的认识。

在《语文园地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读读记记”中的句子都是前面课文中学过的,并且在“读读记记”的要求之外又提出“我还能从学过的课文里找出这样的句子”。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二月春风似剪刀。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我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类似的要求还出现在《白鹅》(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后练习中:“下面的句子写得生动有趣,课文里这样的句子很多,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再抄下来。”其中“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是一个比喻句。

学生在学习中要想再找到“这样的句子”,必须弄明白它们都是些什么句子,才能顺利地去完成“在积累中进一步认识比喻句”的学习任务。

在《语文园地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的发现”栏目中,用泡泡提示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比喻句:

·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

·一棵高大的橡树像草原的哨兵,挺立在路旁。

这样的比较至少可以让学生有两个方面的认识:一般的句子适当地加上“像(什么)”可以构成比喻句,比喻句能更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在《语文园地四》(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我的发现”中安排的是比较比喻中喻体感情色彩的训练: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两组比喻句中的喻体“像条小泥鳅”“像小鸭子一样”是用来表达雨来可爱与机灵的,“像鹰的爪子”和“恶狼般的眼睛”则是用来表达恶势力的凶残面目。有了这样的比较,读起来能让人感受到比喻可以把感情上的爱憎表达得更分明,也能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形象、更深刻。

三、高年级,在深入体会中全面理解

进入高年级,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后练习就要求“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也是______。

这种关于比喻的训练,有承前启后的用意:一方面是从形式上推出用“是”作比喻词的比喻句,联系中低年级认识的一些用“像”“似的”“一般”作比喻词的情况,可适当进行小结;另一方面提出读书的感受问题,是对所提供的比喻句的体会,即用“是”作比喻词可以连续出现不同的喻体,表现同一事物的不同特质。这是对比喻句更进一步的认识。

随后几次出现的关于比喻的训练,一般都转入到“体会表达并理解”方面来。

《草原》(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后练习要求就很明确:“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两个句子突出了草原如诗如画的静态美以及新奇独特的民族服饰,令人陶醉,这应归功于比喻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在《回顾·拓展三》(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交流平台”中要求体会《唯一的听众》中的“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着重体会对人物心理描写的好处。

《匆匆》(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后练习2:找出如“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威尼斯的小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后练习2:“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特点,并体会加点词句的好处。”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对于这些比喻句的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认识和积累的阶段,还应按学习要求升入更高的层次。我们不能满足学生已经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了,而要在学生对比喻句已知的基础上,指出他们对比喻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揭开语言表达的秘密。学习这些内涵深刻、形式独到的比喻句,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才能体会、感悟表达的精妙与美好。从中发现作者在比喻句中遣词造句的艺术,熏陶自己的表达灵感,使自己走出写比喻句总是停留在简单、人云亦云的水准线上,逐步走入让比喻达到形象、生动、新颖、独特、深刻的境界之中。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姑娘好像花一样”即把姑娘比喻成花,这个比喻句本身是看不出优劣高下的,只要把它用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都可以称得上是好的比喻。换句话说,学生学习和使用比喻句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比喻使用得恰当和妥帖,能如此就把比喻句体会、理解到家了。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比喻句学习要求和安排的梳理及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比喻句的学习同其他语言形式的学习一样,编者本着不求系统学习的原则,在教材中给予循序渐进的安排。但许多教师没有从整体上予以观照,未能理清比喻句在各个学段教材中的呈现方式、要求,在教学中见到一处便随机说一说,心中无数,教无目标,这样学生从中获得的当然只是零散的碎片,形不成相应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这与阅读教学中模糊学段要求极其相似,到最后肯定学不好也写不好比喻句了。

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跨文本教学 篇7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教学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跨文本教学的利用。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课标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

二、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三、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四、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五、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绝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初探人教版选修3的教学内容分析 篇8

【关键词】人教版选修3 教学内容 分析

一、朝鲜战争一课

新教材的内容虽然简洁,但仔细分析,它的内容阐述不够详实。笔者在此作一补充分析。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正义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1950年8月27日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这是我国出兵朝鲜的原因。

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 000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383 000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21600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位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 000余人。

几方面数字汇总,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方面所确认的最低人员损失统计数字是:联合国军队的人员损失在58万人以上。而这个数位中,估计由中国军队造成的损失占2/3以上,也就是38万人以上。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的人员损失也大致相当。这在联合国军火力强度高於中国军队十多倍,技术条件又远远超过中国军队的情况下,仅就伤亡对比来看,中国军队具有出色和高超的战斗效能,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一点,与中国军队交过手的美军将领们是承认的。这场战争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些牺牲的烈士,其中也包括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他们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为了支援朝鲜人民抗击侵略者,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三千里江山的和平和祖国的安宁。祖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

二、越南战争一课

首先,有误的史实仍然继续使用,特别明显的就是课文所说的1968年北越的“新春攻势”歼灭美军和南越军队15万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北越损失惨重,美军伤亡1000余人,但是这次攻势对美国人的心里震撼是巨大的,它加剧了美利坚的分裂,更多的美国人反对越战。北越输了军事,赢了政治。

其次,在叙述越南战争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回避一个问题:美国为什么没有直接在北越境内发动地面进攻,而把战场局限在南方?实际情况是中国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美国扩大越南战争后,中美一直秘密保持联络,中国警告美国不要越过北纬十七度,否则中国将直接出兵,因为朝鲜战争的惨痛教训,美国一直没有越过北纬十七度对北越发动地面进攻。

第三,关于美越达成协议的叙述过于模糊,略去了中国和苏联的作用,实际上是中国和苏联向北越施加压力,加之北越1972年夏季攻势被美国空军和南越击溃,损失惨重,才最终使双方达成协议。总之,越南战争是冷战的产物,北越最终取得胜利,是在中国和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取得的,是社会主义阵营联合起来取得的胜利。

三、关于中东问题,教材的叙述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关于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叙述过于简单。一战结束以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区,英国出于巩固在中东的统治地位的需要,极力拉拢阿拉伯国家,对犹太人实行诸多限制。美国历来对犹太人十分支持和同情,犹太人在美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对美国的中东政策有重要影响。美国首先迫使英国同意准许10万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地区,紧接着又默许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制造恐怖活动,迫使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递交联合国,苏联也希望把英法势力排挤出中东,因此在美苏的操纵下,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方案》,根据该方案,犹太人占据了57﹪的领土,而人口占多数的阿拉伯人只占43﹪的领土。此方案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告成立。第二天,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宣战,巴勒斯坦战争爆发。

其次,对“六五战争”和“十月战争”的叙述不够完整。在“六五战争”爆发前,美国逐渐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苏联趁机向中东渗透,向阿拉伯国家出售武器。与此同时,阿以冲突也不断升级。在这样的情况下,约翰逊不希望阿以爆发新的战争,在给以色列总理的信中,约翰逊警告以色列,美国不会支持以色列轻率的或单方面的行动。在致纳塞尔的信中,约翰逊希望他铭记对埃及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责任,避免与以色列对抗。但是阿以双方的一系列行动最终推动了战争的爆发,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除向以色列提供先进武器和情报外,还直接从空军现役部队抽调了1000名“支援人员”充实到以色列空军中。战争的结果是以色列打败了由苏联支持的阿拉伯国家。在“十月战争”初期,以色列猝不及防,损失惨重,美国对以色列鼎力相助,才使其转危为安。第四次中东战争对阿以双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它使阿拉伯阵营发生分化。埃及总统萨达特开始放弃前任领导的大阿拉伯主义,更多关注本国的利益,因为他认为:阿拉伯人不可能通过战争消灭以色列和收复被占领土。道理很简单,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坚定地支持以色列,而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却不愿意全心全意支持阿拉伯人。因此,萨达特不顾阿拉伯世界的反对,依然与以色列签署合约,埃以结束了敌对。其次,它使以色列认识到自身不是不可战胜的,从而开始考虑和平手段来巩固自身安全。同时,埃以结束对抗后,以色列的处境大为改观,其它阿拉伯国家已无力消灭以色列收复被占领土,开始放弃了把犹太人赶入大海的目标,转而采取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

此类细节性的问题还可以举出一些,但是,瑕不掩瑜,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在总体上仍不失为一本优秀的教材,相信随着再版时的修订,它一定会克服不足和弊病,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空军.中共党史研究,2000,(2):72.

[2]范子平.假如抗美援朝战争在1951年初结束.昨日回放,2008.

[3]赵伟明.中东问题与美国中东政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25.

[4]William B.Quandt:Peace Process:American Diplomacy and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since1967,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28.

统计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 篇9

根据问题的不同, 所要采用的方法也可能不同, 但是要建立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基本原则是:采用能够获取“好”的数据的方法。为了获取好的数据, 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对于实际背景已有的先验知识。比如, 希望知道学生的身高, 先验知识是“年龄之间差别很大”。因此, 最好是根据年龄段学生数的多少按比例抽取样本, 我们称这种方法为“分层抽样”。可以看到, 统计方法的直观想法是很明显的。如果对于实际背景一无所知, 那么, 一定要随意抽取样本, 这便是“随机抽样”。当然, 也可以用“分层抽样”, 但是要麻烦得多。第二个基本原则是:采用简单的方法。能够基于上述两个原则的方法就是一个“好”方法。我们不要小看第二个原则, 一个好的方法往往能够节省很多调查经费。这就是为什么咨询公司非常欢迎统计学家的原因。

样本实质上就是数据, 但是, 统计学中涉及的数据往往是具有随机性的。还是回到“学生的身高”这个问题上来。在抽样之前, 我们并不可能知道具体数据的大小, 这些数据对于我们是随机的;为了讨论出一个好的方法, 我们假想能够得到这些数据, 并且假想这些数据的出现是依据某种规律的, 这种规律就是数据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我们称之为“概率”。但是, 只有当抽样之后, 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数据, 才能进行实质的计算与分析。这样, 我们所要研究的数据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真实性。为了方便起见, 我们称这样的数据为样本。

基于以上论述结合我校实际做出以下统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静态情境的创设, 学生学会用不同方法记录数据, 认识简单的条形图和统计表, 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 能根据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渗透可能性预测的思想。

(3) 在合作, 交流中学会倾听, 尊重别人的意见, 并培养合作意识。

(2) 教学重难点。

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3)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空白的动物、水果统计图和统计表彩色笔

(4) 教学流程

(1) 课前谈话

T:这节课我们四组来赛赛, 看哪组积极动脑, 积极举手发言。

1创设静态情境, 初步感知统计

a.故事引入激趣。

T: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 将要举行一场跑步比赛, 很多动物都来了, 其中有谁? (小猴、小狗、小免、小松鼠) 它们排得这么乱, 如果想知道它们各来了几只?怎样又对又快的数出来?

学生在此过程中都用到了先分类, 再数数的方法。

b揭示课题。

T:下面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涂小格的方法分别表示出小松鼠, 小猴, 小兔, 小狗的只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教师有意识的巡视, 搜集不同的表示方法展示。

T:像刚才我们先数出每一种动物的只数, 并用涂小格的方法表示出来,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是在统计,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研究统计。 (板课题, 齐读两次)

4创设动态情境, 理解统计的不同方法

d根据需求, 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记录

T:跑步比赛要开始了, 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要到大象那儿报到, 在大象点名之前, 老师交给小朋友一个任务, 请你竖起耳朵仔细听, 参加跑步比赛的小动物各有几只, 待会儿告诉大家?

第一次报完:学生记不下来。

T:光用脑袋记不下来, 怎么办? (同桌讨论......汇报)

汇报: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的) 。

S 1:我是用数字来记的。

S 2:我是用打勾来记的。

S3:我是用画三角形来记的。

(如果学生没想到正字)

老师介绍用“正”字来记的方法。

第二次报:学生选取认为方便的方法进行记录。

展示: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的, 结果又是怎样?

学生汇报各种方法。

T:有没统计的结果不一样的? (渗透统计要细心, 统计的数据要准确)

b.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T:虽然统计的方法不一样, 但是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让我们将答案填在这样的表格上。 (学生填统计表......汇报)

再独立填统计图。

T:看着这张统计图, 你能知道什么? (指名)

小结:看来统计图不仅能知道参加跑步的每种小动物的只数, 还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b学以致用。

学了今天的知识, 让我们来解决生活中有趣的数学问题。

T:再过一两个星期就是六一儿童节了, 老师准备在我们班开个联欢会, 想买些水果, 怎么买好呢?谁能来帮帮老师? (统计)

小组分工合作。

提要求:选取自己一项最喜欢的, 用上你身边的三份材料, 统计自己组里喜欢的水果。

展示。

T:通过这张统计图, 谁能告诉大家老师怎么买水果呢?

(4) 总结。

T:这节课学了什么?统计在生活中还可以统计什么?

其实老师今天也在统计, 瞧, 你知道哪组表现最好啊? (黑板的四组星星比赛)

假如我们得到了数据, 由于数据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 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整理, 整理的实质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压缩”。根据问题的不同, 压缩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比如, 希望知道学生的平均身高, 称之为“总体均值”。我们可以计算样本的平均数, 然后用样本的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均值。样本平均数就是对于数据的一种压缩方法。当然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比如计算中位数, 或者计算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平均数。那么, 哪一个方法要好一些呢?虽然我刚才谈了平均数和中位数的使用条件, 但这仅仅是一种描述性的。对于数据压缩也有一个原则, 就是不能失去我们所要研究问题的信息, 满足这个条件的压缩后的值被称为“充分统计量”。这个原则的数学表达需要借助“条件概率”, 涉及很深的数学。因此, 统计学需要哲学的思考, 也需要严格的数学推理。事实上, 对于总体均值, 上面的三个压缩后的量中只有样本平均数是充分统计量。直观地想, 样本平均数以局部的特征估计总体的特征, 可能要好一些。这是因为, 虽然样本平均数依赖样本的选取也是随机的,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 当我们反复取样本计算时, 这些样本平均数应当在总体均值附近摆动。当然, 我们还可以建立其他的准则来判别方法的好坏, 只要这个准则是合理的。

摘要:统计已经成为当今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小学统计课程设计、教学设计的主线应该是, 体现从收集数据到统计推断的全过程, 建立统计直观。

上一篇:自我保护主题班会下一篇:民情日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