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材料题方法
一、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方法
1、三读材料,获取信息。
材料一般应该读三遍:第一遍,粗读(看),明白大体内容,不要在个别字、词上纠缠;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会议、人物等),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弄清楚考查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知识,分清材料中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材料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还是相互补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井用笔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句子,对材料中的史实与观点(评论)分点或分层,有些材料较浅显的,可以先看提问,再带着提问看材料并确定有效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要注意材料的开头、结尾、出处、注悉。
2、分析提问,明确要求。
从提问情况看,一般有四种方式:结合材料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提问时,应注意某一提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提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有的提问实际上包含着几个要求回答的问题;有的提问是以上一问的回答为基础的;有的提问要求根据几则材料回答,在审题时要注意,在审题时最好把要求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和限制性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遗翻和疏忽。
3、紧扣提问,认真作答。
第一,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做到“怎么问就怎么答”,并且按要求回答,即注意答题依据和限制性条件,如提问为“根据材料„„”,那么,答案主要来自相关材料;如提问为“根据所学知回答”,那么,答案主要为所学课本知识;如果没有规定答题的依据,则要视材料和问题来定,第二,如果某一问有几个要求回答的中心词,那么在作答时最好把表示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如原因、意义、措施、区别等)写在具体答案前面。
第三,组织答案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一般一问为一段,一问有几个答案要点的话,用序号标示出来。
第四,根据具体问题和提问赋分确定答案的多少,如“内容”“措施”“原因”“意义”“异同”等应多答;赋分多的要多答,赋分少的要简答。
第五,对于“启示”“说明”“经验教训”类问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和组织答案,不要在某一个方面展开叙述或分析。
第六,对于认为很难的问题,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不要空题,因为高考评卷时,对错答的不负分,另外,对于那些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评分标准往往是“答案合理即可得分”,实际上给每位考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第七、语言准确、规范,逻辑紧密、史论结合。
第八、要使用正确的历史名词、历史术语。从高考文综历史评分细则来看,其明确规定“用词不准或词不达意者”,均只给少量分数或者不给分。历史学科中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例如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土地所有制、君主立宪制、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世界格局、全球化等,必须准确表达,不能张冠李戴
第九、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广度第一,深度第二),层次性(分时间、空间、分类别)
二、高考历史材料题分析方法和公式
1、历史背景类=(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
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
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的不同;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2、历史特点类
从背景、时间、目的、过程、内容、措施、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
3、历史原因类:
(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政治+经济+思想)
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
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从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和主观需要等方面考虑。
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管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进行思考;
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根本原因 是指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历史发展必然性,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本质、历史发展的主要原因等角度去探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所谓根本原因,是指促使历史事物产生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性因素,是历史事物能够产生的土壤,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与之相应的历史事物便不会产生。
主要原因 是指对历史事物的产生起主导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则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甚至不会产生。
直接原因 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的诱导性因素。“直接”的含义是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要注意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一种偶然性因素。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4、根本原因类:
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考虑 政治现象:从经济方面考虑;
思想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经济方面考虑;
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6、比较类:
首先要明确比较对象(是相同、是不同、还是异同),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特点、方式、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然后行文上为”都-----“;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A.---B---C---”
7、影响或意义类:
影响或意义=(积极+消极)(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8、判断成败及原因类: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9、性质分析类:
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10、历史评价类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⑵事物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⑶观点评价=是什么(材料的观点或你的观点)+为什么(你的理由)+怎么样(对错的根源及正确的观点)
11、启示、认识类: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12.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13.、经过 内容
经过 所谓经过,就是指经历、过程。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之外,经过一般至少包括发生、发展和结局三个部分。如:“五四”运动的经过怎样?就要答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和结局(取得初步胜利)三部分内容。
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 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 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13、开放性问答题
一、学生在历史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方面的缺陷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在高考历史试题中频繁出现,但如何提高此种能力却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且在学习和复习时此种能力要求往往被纳入审题的范畴。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缺陷。
1. 提取信息不全面浅尝辄止,一叶障目
由于年龄的缘故,中学生普遍有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的毛病,看到一段材料、一则试题,往往得到一点点信息就以为全面理解了。2003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题与1998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7题就用几乎相同的图片内容命题:“图中犁耕方式开始于何时?”部分学生不仔细观察就选择了A项(春秋战国),因为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但是图片反映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牛耕方式二牛一人犁耕法,这种方法却是西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
只见表面,不见实质
2002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28题要求从“秦砖汉瓦”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在题干中作了如下提示:“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这段提示提醒考生,不仅应注意表面现象,如“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如“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遗憾的是,学生却无法从秦砖汉瓦所显示出的文字看出中国文字的变化(由小篆向隶书的变化),无法从秦砖汉瓦中看出秦汉时期的建筑技术的进步。
只见主体,不及其余
在目前的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信息源中,既有文字又有图表和图片;既有材料正文还有一些辅助信息,如材料来源、材料提示语、图片和表格标题。在答题时,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材料正文而忽视其他信息源。如2003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28题,该题在题干中“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的字样对图片作了重要补充,它透露出以下信息:时间属于唐代;主要对象是妇女,原素材唐三彩是彩陶且为陶俑。从学生的回答来看,许多学生忽视了唐三彩为彩陶这一重要信息,没能得出当时的“陶瓷工艺具有较高水平”这样的结论。
2. 提取信息不准确
不能理解喻意
1995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45题是一道值得借鉴的高考试题:“西方某学者认为:‘美国没有童年,只有青壮年’。这一说法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解释你的回答。”在此,我们只能从其材料的喻意角度来分析该题,“美国没有童年”并不是说在美国没有小孩子,而是喻指美国历史没通常所说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美国“只有青壮年”喻指的是美国一建国就确立了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此题如果不能理解其喻意,根本无法解答。在该题出现多年后,我将这一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发现许多学生仍对此题颇感迷惘。
不能排除无效信息
在部分材料尤其是表格材料中,有的信息会起到一种迷惑作用。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41题第2小题引用了4幅饼状图表,要求从中概括出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图表中的“其他”事实上就是起到干扰作用的无效信息。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机构,表中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6省占流出人口的59.3%,而其他28个省级行政机构合计流出人口才占40.7%,这足以说明流动人口以前述6省为主,而这6个省处于中国内地,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至此结论已经可以得出。另一组图即“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同样属无效信息,对解答该题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一组能提取的信息是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但选项中却没有类似的表述。
二、如何培养学生提高历史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上文已经就学生在信息提取能力方面的种种缺陷作了剖析,在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 重视审题训练
在审题训练中,我强调审时间、审地点、审关键词句、审提示语、审材料来源、审问题,这些都可以作为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将这些方法用之于信息提取能力的训练,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审问题
即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再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材料,分析解决有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约答题时间,又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先阅读题后的每一个问题,再分别到材料的对应位置寻找答案。
审关键词句
即学会抓住关键词句。阅读材料有一个技巧,就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这样看问题又准又快。抓住关键词句,就掌握了材料的中心思想,这是阅读材料的一条捷径。
审材料来源
即注意引文出处。材料解析题的材料由材料内容与材料出处两部分构成,材料内容固然重要,材料出处也不可小视,更不能忽视。因为材料出处一般能让我们知道材料的作者、时间、地点与引用的文章等。这方面的信息经常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与思想。
2. 忠实于材料
材料解析题所选材料有的出自教材内容,更多的出自学生没学过的文章,其对有关历史现象与本质的认识不一定与教材保持一致,那么,在做题时,当所给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矛盾时,首先要忠实于材料。特别是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寻找依据、概括思想、比较异同、分析现象等,就要老老实实地从材料中找答案,不能脱离材料。
3. 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
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以教材为依托,一是教材的内容,二是教材的观点。我们反对照搬教材,要求忠实于材料;也反对脱离教材,一味地自由地发挥。一是材料与教材间有以上关系,二是材料很多时候也会要求我们结合教材来思考问题。在题目中有要求结合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或者什么也没说时,我们都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教材寻找正确答案。
4.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做材料解析题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这一般要求我们能读懂材料,还要能回归教材,才能看到问题、现象的本质。有时候,材料提供的是一些与事实不符合的言论,我们就要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进行正确的判断与推理,分析其本来面目。当题目要求我们结合材料谈自己的认识或启发时,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材料的整体把握,获得认识事物、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
5. 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目前的一些重要考试对一些问题的关键词都采取加着重号(或加粗、或用不同字体表示)的方式,为考生避免犯审题的错误而发挥出真实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此举也养成了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他们认为考试中既然已经给了提示,就没有必要再多费心思。但是,目前全国高考试卷中的信息源尤其是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着重号无法标注,这往往使得平时缺乏训练的考生手足无措。因此,平时训练中我们应该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加强训练。文字训练时应该重点隐含,即对关键词不作标注。语言训练时教师可以故意用平淡的语气来叙说重点字词。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停顿、加重、放慢等语气来突出重点,但训练时则恰恰相反,各种可能突出重点的方法全部隐含。
6. 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
历史材料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题型。它本身源于教材,却高于教材,它将课外材料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因具有题型巧、容量大、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而经久不衰,倍受高考命题专家青睐。历史材料题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很大。如何做好材料题,提高历史得分率,是每位历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注意答题步骤
遇到材料题,有的学生写上就去读材料,殊不知这是错误的答题方法。解答材料题,首先是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读材料的过程中勾勒出其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子,然后根据关键字、词、句子,联系所学知识,最后作答,写出要点。这种答题方法不但易于把握问题的要害,而且还可以节省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对一些与问题关系不太紧密材料的阅读时间。
二、注意仔细审题
学生审题不仔细,从而导致对题目理解不准确、不透彻,最后答非所问,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得分率极低。原因主要有:一是文科题量太大,材料题有五道,特别是做到后来的选做题,很多学生已经没有充裕的时间,他们大多来不及认真思考就下笔答题,在这过程中有的学生竟然把选做题都选错了;二是考生根本不会审题,题目材料多、图表数字多,不能提取有效的信息,更不会仔细分析设问及其类型。
材料题中的很多信息不是平白无故就放上去的,比如材料的出处有可能就隐含着一些有用的暗示信息;材料中的省略号也值得注意,有时设问要回答要点,省略号前后就是暗示分开来的要点。
在材料题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种类型的设问:“据材料XX”,很多学生根本不注意这一关键信息,也根本不看材料就下笔答题。其实,在回答“据材料XX”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到材料里去寻找答案、归纳要点,说白了,这种类型的题就是送分题。一般情况下,材料都是给出了充分的隐含信息的,如果学生认真一点,基本上就能从材料中归纳出答案来的,也很容易拿到相应的分数。
三、注意分值设置
高考试卷每一个小问题后面都标有相应的分值,这个分值也应该特别注意,这也是做好材料题的一个关键之处。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试卷一般每个要点1分,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也会有一个要点2分的情况出现,选做题中大多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如果出现的分值是3分的话,就是要答出3个要点,不可能答出两个要点,一个是1分,一个是2分这样的组合的。
在根据分值答题的时候,要尽可能把组织的答案要点写得详尽一些,得分点多一些,不要因为答题分值是2分,认为自己答出2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老师评卷其实就是找你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交集,所以写要点的时候要尽可能多那么一两点。当然了,要点多的话文字也会相应增加,但绝对不能长篇大论。
四、注意答题规范
做材料题必须要做到答题规范化,如果阅卷老师看到的是潦草不堪、乱七八糟、没有一点条理的答卷,可想而知结果会怎样。
要想给阅卷老师良好的印象,必须做到答题规范化,即“三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子标上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此外,还要注意答题空间的合理安排。
五、夯实基础知识
一、材料是解题关键,需要读懂
1.题干选项均材料。当题干和选项都是材料的时候,很显然,材料不读无法做题,材料不读懂无法做对题。然而,整个题目都是材料的时候尤其是文言文材料的时候,一般我们都会因为看不懂很烦躁而很长时间不能进入正题。所以当遇到这类情况,我们要镇定自如,要坚信麻烦不代表难,难也不是针对我一个,我不会别人也未必会。这样自我宽心可以让我们耐心读题,从而理清题目,快速准确解答。
2.仅是题干有材料。一般来说,“题眼”来自题干。如果题干主体就是材料,那么不言而喻,“题眼”就在材料中,所以读懂题干材料的显性和隐性信息非常必要。显性信息自然一读便可得,至于隐性信息,顾名思义则需要我们的“火眼金睛”去深挖发掘。如何练就我们的“火眼金睛”?除了认真审题和具有扎实基础,还需要的就是抓住细节、反复揣摩。
3.仅是选项有材料。四个选项之一就是题目的正确答案,所以当选项是材料的时候,我们必须把四个选项认真读懂,然后联系题干要求再作答。这类题目不可偷懒只去读部分选项进行排除,非材料类的选择题之所以可以运用简单排除法,是由于其文字理解难度小,有的叙述错误明显。而材料类选项本身材料就难懂,孰对孰错就更难分辨,模棱两可下是不可以使用排除法的。
二、材料是解题辅助,无需太懂
高考是多种能力的考查,为了体现出区分度,命题者也可谓“煞费苦心”。增加一些文言材料到选择题一方面增加了试题难度,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试题内容给考生设了一个“障眼法”。换句话说,有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形式上看是在考查学生文言理解能力和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实际上考的就是简单的书本知识。即使文言内容看不懂,只要基础知识牢固,题目照样可以轻松解决。不过,这些材料也不是一无是处,它可以起到解题辅助作用,让考生更顺利的解题。
三、材料是混淆视听,无需读懂
现在似乎是一个“包装时代”,试题也越来越注重包装追赶时代潮流。诚然,试题进行一定的包装改造,可以将考过的试题翻来覆去,也可以使整份试卷视觉感受不错。然而,有时也会成为考生答题的负担和干扰。所以我们考生不要畏惧纸老虎,再烦的题目、再难的题目都是由简单容易的题目组合改造而来。题目考的方式在变,但是知识点是不变的。
拓展:历史“死记硬背”也有技巧
注意中外史结合
中国近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把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如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或“亚洲革命风暴”,就可以联系“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战争产生的影响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地位有进一步的了解;学习“欧洲的启蒙运动”,可以联系“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认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学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可以联系中国的“洋务运动”和“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对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工业化的历程及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答题方法:
1、审题抓关键词
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换言之,就是找准问题的关键词。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而节省做题时间。
2、读材料找有效信息
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有效信息。
3、链接所学内容
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
史时期、历史事件,联想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任何材料题的答案都离不开课本知识,换言之,材料题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新应用.4、组织答案答题
材料题主要有两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 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一种答案比较简单,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答出,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第二种问题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部分答案还必须根据材料提示的内容联系课本知识总结答案。
答题技巧
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对此,答题争取做到“四化一全一精炼”。
1、“四化”:
语言规范化:答案要用专业的历史语言
答案提示化:答案要写清问题的关键词,例如原因、过程、影响等;
答案段落化:切忌一大段文字写下来,没有段落一锅粥;
答案序号化:如果答案要点很多,标记上1、2、3、4较明了。
2、要点要全,语言要精炼:
思考问题要多方面考虑,比如说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思考这个问题就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对外政策等方面考虑。而要点多了就需要答题时语言一定要精炼,切忌堆积词藻费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
二、善用排除法,这是做历史选择题要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首先排除的顺序是先排除有明显历史史实错误的一项,再排除与题干所给信息不相干的一项,最后比较剩下的选项,选出最符合题意正确选项。
三、判断选择题题型来选择出正确答案,主要可分成以下三类题型:
1.因果型选择题:此类型是要判别造成某一历史现象或历史结果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等,要注意审清问题,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切忌因果颠倒、混淆主次原因。
2.最佳型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选项与题干之间隐藏着的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给出的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符合题意的最佳选项,某些题目会包含“最重大”“最重要”“主要”“更”等词。这时要注意逐个比较,联合所学知识分析所给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
新高考文综历史材料题赋分值占历史试卷的一半以上,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卷, 学生的得分都不理想。根据两年来各省新课程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路、特点, 以及本人的高三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 要做好高三历史复习备考工作, 从而在高考中获胜, 答好历史材料题是关键。
纵观近些年的试卷, 我们可以看出当今高考历史材料题命题发展的基本趋势为: (1) 在材料的选取方向上, 形式多样, 来源广泛。 (2) 设问由材料的分层设问向综合应用材料的整体设问发展。 (3) 答案由单一采点给分逐渐向采点和采意两个方向发展。 (4) 更加突出历史的治世功能, 命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的结合愈益密切。
学生在高考中要想在完成材料题方面做到得心应手, 取得好的成绩, 就必须具备下列几点能力: (1) 能够很好地阅读理解材料。 (2) 能比较完整、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 (3) 能够快速地有效地运用课本里的相关知识。 (4) 能够明确地根据设问要求进行分析说明。除此之外, 学生还必须掌握一些答材料题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就如何答好材料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带着问题看材料
先阅读材料题的设问, 后带着问题读材料, 分三步走:第一步, 粗读材料, 找题眼。所谓题眼者, 即材料的核心, 简而言之即几段材料能够并列成题的核心内容。第二步, 细读问题, 找关键词。明确问题的关键词是有效解题的基础, 认真研读每一问, 明确问题的关键是问原因、影响, 还是要你归纳特点、列举现象等。第三步, 带着关键词, 细读相关材料。不建议一次次地细读所有材料, 而是带着每个问题的关键词细读相关材料, 找出材料关键信息, 再根据关键信息联系储备知识, 落实到相关教材内容, 初步确定答题要点。答案表述要求观点正确、层次清楚、多角度分点表达。
二、熟悉改卷规则, 注意答题书写的规范
现在高考改卷大多采用两种方式给分, 一是采点给分, 多答、答错不倒扣分;二是采意给分, 答案不要求和参考答案一模一样, 只要意思相同、相近就可以给分。针对这两点, 要告诉学生:首先, 在答题的时候, 应该尽量多答, 不许不答, 如果实在不懂就把与题目相关的阶段史实堆积上去让阅卷老师挑。反正改卷判对不判错, 不倒扣分。其次, 要结合教材的有关知识, 大胆答题。历史材料无论多么新颖, 作为答案本身, 一般来说都不会超出教材范围, 必定可以在教材中找得到答案。所以在答题的时候, 要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 审清题目, 联系教材, 对比材料, 确定答案。再次, 要求答案呈现要点化、序号化, 让改卷老师能一眼就看到你的观点。注意把握好三个关键技术:一是按照要点来回答;二是加强要点间的逻辑联系;三是把关键词写在答案要点前面。
三、懂得“看菜吃饭”
这个“菜”就是该题的赋分, “饭”就是答案内容。要根据赋分的多寡来确定答题内容的多少。有些学生对于这个不“感冒”, 一道2分的题目, 答案却洋洋洒洒上百字, 而对于一道8到10分的题目却惜墨如金, 十来个字就搞定。如此分不清主次, 怎来高分?
四、学会三段式答题模式
历史材料题往往时空跨度非常大, 一道大题可以跨越三本必修教材, 涉及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历史, 但是它一定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的, 因此学生就必须扩展思维, 学会横向联系教材。在答题的时候要记住紧扣主题 (也就是几段材料共有的核心词) , 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 必要时还可以把军事、外交等因素考虑进去。
五、明白启示题的一般答题规律
古语云:读史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 必须发挥历史的治世功能。从相关历史中得出经验教训、启示、认识是重要的学科能力之一, 也是高考命题中常见的题型。启示题, 就是要从某个历史事件中获得一些经验或教训, 一般不单独成题, 往往出现在一个大题的最后一问。要做好这类题,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比如积极和消极, 精华和糟粕, 经验和教训等。 (2) 对材料所归纳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 并上升到理性高度, 抓住关键, 切中要害。 (3) 通过一定角度与现实相联系, 体现历史的治世功能。 (4) 注意语言表达。由于经验教训或启示, 是用于指导现实活动的, 表达时应用正面语言, 即把“坏”的正过来说。如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过高, 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作答时我们应说:“应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六、正确运用历史方法论
关键词: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答题思路;材料;问题;内在联系
材料解析题,即提供一定的新材料、新情景,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作答的题目。自1989年首次在高考历史试卷出现,不断发展、完善、创新,现在已成为高考文科综合历史两大题型之一,并占历史总分的52%,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案有很强的主观性,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并且都可能是正确或基本正确的。所以命题者在材料解析题的参考答案后面都附上“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一类说明。材料解析题为考生显示个性、发挥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但考生怎样回答才能更准确、更符合评分标准呢?
材料解析题的答案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两者不可或缺。答案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不统一和变动上,答案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统一和固定上。答案的客观性就是指历史的真相,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答案的主观性一定要以客观性为基础,脱离了客观性的答案往往是片面的。所以说,客观性第一位,主观性第二位,是考生回答历史材料解析题的首要原则。
为了提高学生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能力,增强答案的客观性,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指导学生:
一、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思路要符合思维的客观规律
“一分为二”“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等等,既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人类思维的客观规律,回答历史材料解析题要遵循这些客观规律。例如,分析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既要分析内因,也要分析外因,既要分析主要原因,也要分析次要原因。在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问题。既要回答积极影响,也要回答消极影响,实事求是地分析,避免过于绝对化。
如,(2011年广东卷)文综历史部分第39题部分内容如下:
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分析“外因”要放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思考,即美国对新中国的包围和孤立,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在经济建设方面仿照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内因”是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按照思维的一般规律,考生应这样思考和解答此题:其影响要从成就和局限两个方面来回答。不少考生只回答了其中一个方面,是用“一点论”而不是“两点论”来评价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因而回答得很片面。我在指导学生复习各个考点知识时,讲述一些分析历史现象形成原因的基本方法,既分析内因和外因、也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还可以分析其必要性与可
能性。
世界上三大经济模式是近几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复习备考时,注意联系中国、苏联、西方国家发展的阶段特征,并概括各自的特点。如,我在指导学生复习“斯大林模式”这一内容时,首先交代清楚“斯大林模式”的概念,就是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是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分析“斯大林模式”有什么表现,并从历史功绩、存在问题、认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我给学生做好了以上知识铺垫之后,就提问学生:“邓小平说过,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提醒学生要注意题眼“经济运行模式”,通过思考,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也应该有市场调节,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而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肯定罗斯福新政加强计划干预的积极作用。中国所倡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吸收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经验,把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了解到一个国家要长期稳定发展,不能固守自己的发展模式,而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二、解答材料解析题要注意答案与材料、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解析题的答案是解题者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材料、问题与答案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考生应尽量挖掘这种联系,体现答案的客观性,避免出现离题,答不到点的情况。在审题时,特别要注意正确理解概念,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同一概念在材料、问题和答案中的含义应该一致,不能够改变
概念。
如,(2012年广东卷)文综历史部分第39题就涉及词语和概念的变化,部分内容如下:
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那一个人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8分)
此题考生得分普遍较低,因为没有认真阅读材料和审题,不能正确理解题目要旨。题目问的是西方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而不是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因。但大多数考生把答题的重点放在近代代议制民主形成的背景上,答非所问。原因就是考生把题目中的“民主概念”换成了“民主政治”。仔细阅读可知,“民主”概念经历的两次重大变化,一是概念的扩展,从以往只指直接民主扩展到既包括直接民主,也包括间接民主。二是如今人们所说的民主不是古代的直接民主。从原因上回答,前者的原因是代议制民主的形成,后者的原因是代议制民主的优越性以及它在实践中的扩展和完善。有小部分考生根据材料的第一句话就总结出“代议制民主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然后再加以拓展,得到了较高的分数。
我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注意让学生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如,“小农经济”“民主政治”“人文主义”等。考生一定要理解材料和题意,紧扣材料。试题提供的材料是可以看得见的,所学知识是隐形的材料,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才可能更具有客观性。
“民主政治建设”问题是高考的热点,我们在平时备考分析中,要注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去把握问题。如,我在复习“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这一主题时,首先回顾“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且雅典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由于做好了前后知识的链接,所以讲述西方代议制民主时,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将古代的直接民主与后来出现的代议制民主进行比较了。接着请学生朗读课本上代议制的概念,西方代议制民主分为四种类型,比较英、美、法、德代议制确立与发展的历史特征,分析原因,了解到各国政治制度的形成都是由本国的国情决定的,突出各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民族特色。
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历史认识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在答题时要把主观性和客观性协调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高三老师要继续加强对历史主干知识的教学,重視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完全把握,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归纳整合、融会贯通的能力,全面把握历史学科基本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崔雪.如何解答历史材料题.教育教学论坛,2011(20).
[2]施雪华.当代各国政治体制:英国[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历史的材料分析题往往篇幅很长,信息量大,并且有时候会引用古籍中的句子,学生读起来困难,容易抓不住重点。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可以从题设和材料中学会抓住关键的词句,并且用笔勾画出来,从而快速把握出题者的出题思路。
二、答题要规范化,注意分点答题,并要有必要的
提示
许多学生的思路很开阔,答题字数很多,而且有史实有论据,思路也比较正确,但答题不规范,习惯用“一段式”的答法,这让许多老师在阅卷时不容易找出重点,得分也就不高。因此,规范的答题对于文科生来说尤为重要。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分点答题,并且在一题多问的主观题中,要求学生写出必要的提示语,如原因、意义、影响等,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将答案呈现出来。
三、字数答得多不如要点分得全
因为高考文综判卷往往是采点给分,只要学生能够想到这一点,并且史实正确、论点合理而且有必要的说明,那么判卷老师会合理给分。倘若学生没有想到这一点,即便是把其中一点说得再全面、再详细也没有办法得高分。因此,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开阔学生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在答题中,让他们学会多列几个点,简明扼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免在高考中造成时间不够用。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便是高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是高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又一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上层建筑指的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落后的或超前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个人在社会中是比较渺小的,只有当个人结合成群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出社会主体的重大作用。即使是杰出人物,他们的作用再伟大,也只反映群众要求,依靠群众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对社会历史发挥一定的影响。
①评价正面的时候,答题基调与意义题基本一样;横向评价与其后相同(相似)对象关系的时候,答题基调与分析历史意义题基本一样。
例题一: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解析过程:
(一)题干关键词确定:
“简要评述”(题型:评价题+叙述题)、“清末”(时间-横轴)、“对德、才的新认识”(政治制度与思想-纵轴)
(二)解题关键信息:
材料三:
①取士概归学堂,且设立学堂者……乃以开通民智为主
②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最足为世诟讥
③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
④凡算学、地理……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教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官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推荐答案(评价部分):
评价:
①清朝对德才的认识继承了前代重视官员德才兼备的标准。(横向-较前评价)
②清朝对德才的认识适应了清末的形势,迎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横向-比后评价)
③清朝对德才的认识大大促进了教育、思想文化的进步与新式人才的选拔、培养。(纵向-相关因素评价)
例题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之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考制》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两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认为:“始于搅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始卷太平(世),为民主”。
(1)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
解析过程:
(一)解题突破关键:
①要明白此题开放性较高,无固定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②要注意,该题为评价类题型。在评价历史人事物的时候,要注意做到公正客观,既要肯定正面,又要否定负面。
③本题只需客观公正的态度答题即可,但要注意尽量做到分层作答,分点作答。
(二)推荐答案:
态度如下:
①要具体分析与看待孔子与儒学。理由:我们对孔子、儒学要站在具体的历史阶段去对待,不能盲目肯定或否定。
②不要神化孔子与儒学。理由:我们要现实地看待孔子、儒学,切不可当成神灵去迷信,要把孔子、儒学现实化。
【历史高考材料题方法】推荐阅读:
高考题历史小论文11-07
票证类高考历史题解题技巧06-05
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方法指导07-27
衡水中学高考高考历史11-19
高考历史考点06-28
高考历史教案07-28
高考历史知识网络06-30
全国卷历史高考10-14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12-20
2007宁夏高考历史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