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6年级数学知识点

2025-01-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6年级数学知识点(精选8篇)

小学6年级数学知识点 篇1

1.数一数

2.比一比:“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3.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⑴1~5的认识(基数、读写、数序、比大小、序数、组成)⑵1~5的加减法(加减法含义、计算)⑶0的认识(表示起点、没有)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5.分类: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

6.6~9的认识和加减法:(1)

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数数、数序、比大小、序数、写数、组成)。(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出现了“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渗透统计思想、比多比少内容)(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省略了10的序数意义、填未知加数)。(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5)整理和复习。

7.11~20各数的认识:数数、读数、数序和大小、序数、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十几加减几(不退位)、十几减十。

8.认识钟表: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认识半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8、7、6加几(“拆小数,凑十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5、4、3、2加几和“用数学”。

一(下)

1.位置: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2.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十几减几;用数学。3.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关系

4.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加减(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5.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简单的计算。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7.认识时间:认识几时几分(5分5分数、1分1分数)。

8.找规律: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稍复杂的图形变化规律;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数字变化规律。9.统计: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统计表;提出问题。

二(上)

1.长度单位: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认识米 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和加减法估算。3.角的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4.表内乘法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及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用数学。5.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6.表内乘法

(二):7~9的乘法口诀;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7.统计: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

8.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2个数字摆两位数);最简单的推理(2个条件);简单推理(3个条件)。

二(下)

1.数学问题: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表内除法

(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被除数不超过12,被除数不超过36。);解决问题(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3.图形与变换:认识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

4.表内除法

(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除法两步计算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5.万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数数、读写、数的组成、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认识(认识、读写、组成、数位顺序、中间有0的数的读写、比大小、近似数);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6.克和千克: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认识常见的秤、解决问题。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加、减法估算。8.统计: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合理预测。9.找规律:图形的变化规律;数列的变化规律。

三(上)

1.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加法、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加、减法的验算。

3.四边形: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4.有余数的除法:意义和计算(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有余数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解决问题。

5.时、分、秒: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笔算乘法(7.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

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加减、1减几分之几)。

8.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可能发生的结果;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9.数学广角:两上衣和三裤子搭配的组合数;3个数字摆三位数的排列;4个队一共要踢多少场球的组合。

三(下)

1.位置与方向: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用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除法估算);笔算除法;除法的验算;有关0的除法。

3.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横向条形统计图,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求平均数。

4.年、月、日:认识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知道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时间。5.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估算;笔算。

6.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7.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含义、读写法、大小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8.解决问题: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乘加(减)、除减(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9.数学广角:集合和等量代换。

四(上)

1.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2.角的度量: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3.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数量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以及乘法的估算。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笔算除法。6.统计:横、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7.数学广角:合理安排(烙饼、沏茶、安排炒菜的顺序、码头卸货、田忌赛马)

四(下)

1.四则运算:解决问题(加减混合、乘除混合、两个商积之和差混合运算);三步式题;引导总结。

2.确定位置:根据方向、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绘出物体的;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描述并绘制简单的线路图。

3.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以及这五条运算定律的一些比较简单的运用。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7.统计:折线统计图、8.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五(上)

1.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连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2.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连除、去尾法、归一法)。

3.观察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4.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5.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6.统计与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7.数学广角:数字编码。

五(下)

1.图形的变换: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2.因数与倍数:因数、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合数。

3.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6.统计:认识众数;复式折线统计图。7.数学广角:找次品。

六(上)

1.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

2.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倒数。

3.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解决问题;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求比值与化简比,及其比的应用。

4.圆:认识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

5.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用百分数解决问题。6.统计: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7.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

六(下)

1.负数: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圆柱与圆锥: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3.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应用。

4.统计: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5.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小学6年级数学知识点 篇2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年级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将课本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需要。

(1)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改变了以往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通过多设计一些课堂实践环节,促使学生自己动手。在操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相同内容在不同操作中的细微不同之处,使他们学会观察、学会鉴别,真正弄懂、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教授“三角形内角和”一节的知识时,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实践——用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等方式寻找答案,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的就是辅导,所有的操作均由学生来独立完成,以使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作为数学教学内容,尽量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更容易帮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把所学知识用实例串联起来、运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揭示,学法由学生自己去归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信地进行独立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看法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设计阶梯式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作为教师,要面对所有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所以,只有为学生设计好阶梯式的学习任务,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对不同知识的学习,达到各自不同的目标,从而真正达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目的。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设计了“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广探索”等阶梯式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自由选择练习。这就相当于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加了催化剂,让其自己去探索、去研究。这对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至关重要。

(4)开展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当前很多人认为,只有在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活动中,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而我认为小学数学知识有效能力培养的研究,对“应用”的认识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后,用数学知识解决书本习题是应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是应用;应用数学知识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是应用……上述“应用”的诸方面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已涉及,但有些有效性不够,有些甚至是无效的。因而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是“有效应用”,在“有效性”上作探索研究,努力通过拓展学生应用数学的途径,注重“有效应用”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使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和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想象时间,让他们去充分思考,是“有效应用”的另一条重要途径。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具有一定的想象力,生活阅历也丰富了许多。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致认为:想象力是学生学习的一大财富,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和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

小学6年级数学知识点 篇3

【考点透析】There be句型表示某处有某物,主语在be之后,be用单数还是复数由主语的数决定, 主语是单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用is, 主语是复数名词则用are,如果主语不止一个时,be要与它最近的主语在数上保持一致。如:

There is a book and some pens on the desk. 书桌上有一本书和几支钢笔。

【中考真题】1. There ____ many students in the library after school every day.(09北京)

A. hasB. haveC. isD. are

2. There ____ a post office and two hotels near here.(09新疆)

A. isB. areC. hasD. have

【答案及简析】1.D 题中主语students为可数名词复数,故用are。2.A There be引导的句子,be动词遵循就近原则,即与最近的主语保持一致,此题最近的主语a post office是单数,故选is。

Ⅱ. 祈使句

【考点透析】1. 祈使句多为无主句,动词原形位于句首,表示请求、命令、劝告等。否定形式通常在谓语动词前加Don’t。如:Don’t open the door. It’s cold outside. 不要开门,外面很冷。2.let引导的祈使句,其后的动词用原形。如:Let’s go home. 咱们回家吧。

【中考真题】1. Let’s ____ play in the street. Father tells me ____ do so. (09广东)

A. not to; not toB. not; not toC. don’t; to notD. not to; don’t

2. ____ this kind of peach, and you will like it. (08芜湖)

A. To tryB. TryingC. TryD. Tried

【答案及简析】1.B Let’s +动词原形;tell sb. to do,均为固定结构,题意“我们不要在街上玩,爸爸告诉我不要那么做”。2.C “试试这种桃子,你会喜欢的”。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建议或劝告。故选C。

Ⅲ. 特殊疑问句

【考点透析】1.以疑问词开头的疑问句,叫特殊疑问句。如:

Where is Tom from? 汤姆是什么地方的人?

Why does he come late? 他为什么迟到?

2.疑问词作主语或主语的修饰语,用陈述语序;其余情况都用疑问语序,即“疑问词+一般疑问句?”。如:

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谁是你们的英语老师?(who作主语)

——Why do you like pandas? 你为什么喜欢熊猫?(why作状语)

——Because they are cute. 因为它们可爱。

【中考真题】1. ——____ do you look so athletic?

——Because I exercise at least five days a week.(09太原)

A. WhereB. WhenC. Why

2. ——____ do you want ____ for a party?

——Let’s ask Peter for advice. He knows all the parks in this city. (09 成都)

A. What; to buyB. Where; to goC. How ; to start

3. ——____ won the 100th gold at the Olympics for China?

——Zhang Yining. She’s from Beijing. (09 北京)

A. WhoB. WhatC. WhenD. Where

4. “____ are you going on a visit to Beijing?” “We’ll drive there.” (09 黔东南州)

A. WhenB. HowC. Why

【答案及简析】1.C由答句Because可知这里应用Why进行提问。2.B由题意“你到哪儿去聚会?”可知问的是地点,故选B。3.A根据题意“谁为中国获得了第100枚奥运金牌?”“北京的张怡宁。”可知用Who。4.B根据答语“我们开车去那儿”可知是询问方式,故用How。

Ⅳ. 一般现在时态

【考点透析】1.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习惯或现在的状态,常与often, sometimes, usually, seldom(很少),every day连用。如:

I get up at 5:00 every morning. 我每天早上5点起床。

2.谓语动词用原形,但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一般加-s/-es。如:

He studies English hard. 他努力学习英语。

【中考真题】1. “Does Alice often work until 2 am?” “No, she ____ does.” (09 沈阳)

A. nearlyB. certainly C. seldomD. always

2. “What does your sister like doing in her spare time?” “She ____ watching TV.”

(09 武汉)

A. likesB. likedC. has likedD. had liked

【答案及简析】1.C由答语No可知为否定,seldom does表示Alice很少工作到凌晨2点。 2.A问句为一般现在时态,故答句也用一般现在时态,主语是she,故选likes。

Ⅴ. 现在进行时态

【考点透析】1.表示此时此刻或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由“助动词am/is/are+v-ing形式”构成。如:

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class now. 我们正在上英语课。

2.常用提示语有:Look!Listen!now, these days等。如:

They are working on the farm these days. 这些天他们一直在农场劳动。

【中考真题】1. ——Where is my dad, Mum?

——Oh, he ____ Xiao Shenyang’s video in the bedroom. (09 芜湖)

A. watches B. watchC. has watchedD. is watching

2. Look!The workers ____ a bridge over the river.(09 南宁)

A. buildB. built C. will buildD. are building

【答案及简析】1.D 说此话时爸爸正在看小沈阳的视频,用现在进行时态,故选is watching。2.D 由提示语Look!可断定用现在进行时态,故用are building。

Ⅵ. 询问天气及其他

【考点透析】1.询问天气状况,可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或How is the weather…?答语用It’s+表示天气状况的词。如:

“How’s the weather?” “It’s fine.” “天气怎么样?” “晴。”

2. Thanks for/Thank you for doing sth. 感谢某人做某事。介词for后接动词时必须用v-ing形式。如:

Thank you for telling me. 谢谢你把情况告诉我。

【中考真题】1. “Hey, Peter. How is the weather in your city now?” “____.” (09济南)

A. It’s cloudy B. It’s fastC. It’s cheap D. It’s short

2. “Thank you very much ____ helping me.” “Not at all.” (08 巴中)

A. forB. ofC. to

小学6年级数学知识点 篇4

单元名称 小节标题 知识要点 目标要求 重点难点

一、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法计算要点:

1、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

2、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3、算出积后,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1、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2、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小数乘小数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积的近似数 先求准确值,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1、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同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1、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ab=ba

a(bc)=(ab)c

a(b+c)=ab+ac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1、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2、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二、小数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 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学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2、一个数除以小数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一看:先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1、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2、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好习惯。 1、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计算是。

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

3、商的近似数 1、求到比保留位数多一位。

2、四舍五入法。 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2、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求商的近似值,商的小数位数要比要求的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4、循环小数 1、定义: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2、循环小数的简写。

3、小数的分类。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1、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扩展小数概念的内涵。

2、理解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特点。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6、解决问题 1、步骤:找出条件和问题--理解数量表示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列式解答。

2、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处理结果。 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4、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处理结果。

三、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观察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四、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运算定律和性质、计算公式、数量关系。

2、用字母表示数写法上的要求: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在字母前面;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省略不写;相同的两个字母或数字相乘,写成一个字母(数字)的平方的形式。

3、a2与2a区别:a2表示两个a相乘;2a表示两个a相加;当a=2或0时,a2=2a

4、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时,注意合理地使用括号。

5、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2、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2、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注意书写格式要规范

4、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2、方程的意义 1、方程的意义 1、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

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等式基本性质一 两边同加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3、等式基本性质二 两边同乘同一个数或同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等式仍然成立。

3、解方程 1、解方程--方程的解

2、x±b=c

3、ax=b 1、解方程的基础--等式的基本性质;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4、判断(选择)所给的值是否是指定方程的解的方法:将所给的值代入看是否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5、方程的检验方法: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的左边,算出结果,等于右边则是方程的解。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4、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5、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1、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2、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方程的检验方法。

4、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列方程解加减计算的问题 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2、能比较熟练地解x±b=c方程。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1、能够正确列出方程解答比较容易的问题。

2、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5、列方程解乘除计算的问题 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答问题的步骤和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列出ax=b的方程解答比较容易的问题。

2、自主探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好习惯,并渗透环保教育。 1、能够正确列出方程解答比较容易的问题。

2、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稍复杂的方程 1、ax±b=c及其应用 1、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看成一个整体。

2、能先进行计算的一定要先计算。

3、列方程解应用题:1)步骤:标出题目中的数量、数量表示的意义、找出正确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未知数要参加运算)、解答;2)要求:解设要完整、单位要统一、求出x的值后不写单位名称、答句要完整。

4、常用数量关系。 1、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形如ax±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1、掌握解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

2、正确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2、ax±ab=c或a(x±b)=c及其应用 1、结合具体的情景,使学生掌握根据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1、掌握解形如ax±ab=c或a(x±b)=c的方程的解法。

2、正确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3、(a±b)x=c或ax±bx=c及其应用 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互助学会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2、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的方法,提高学生求解验证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应用价值和数学学习乐趣。

4、会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1、分析数量关系,列出形如(a±b)x=c或ax±bx=c的方程并解答。

2、正确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量一量找规律

五、多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1、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1、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梯形面积的计算

1、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如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1.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

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1、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

2、知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图形面积的和(或差)。

3、能正确地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并能灵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正确地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

六、统计与可能性 可能性(一)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等可能性事件是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随机现象,它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试验的全部可能结果只有有限个,比如说为n个。(2)每个试验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是1/n。2、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1、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

2、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 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1/2。

可能性(二)

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本质上就是参与游戏的各方获胜的机会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即是他们获胜的可能性相等。 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分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可能性(三)

列举法

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1、通过罗列出两人玩“剪子、石头、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计算出其可能性。

2、了解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的公平性。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中位数

平均数:表示平均水平,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中位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但有个前提: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奇数个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就为中位数;偶数个数据,最中间两个数据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1、了解中位数学习的必要性。

2、知道中位数的含义,特别是其统计意义。

3、区分中位数与平均数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中位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铺一铺 1、等边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可以密铺,圆形、正五边形不能密铺。

2、两种或两种以上平面图形拼接在一起,也能进行密铺。

3、数出密铺图案中,不同的基础图形分别用了多少块,所占面积是多少。 1、了解什么是密铺,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探索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密铺平面。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创造能力。

4、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5、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欣赏美和创造美。 什么叫密铺。探索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哪些不能。

七、数学广角 1、从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具体实例中初步了解蕴含其中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出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并能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

2、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有不同的编码方法。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小学6年级数学知识点 篇5

河水(shuǐ)去(qù)处来(lái)往

不(bù)去远(yuǎn)方没有(yǒu)

颜色(sè)近(jìn)处听(tīng)力

无(wú)家声(shēng)音还(hái)有

小(xiǎo)雨多少(shǎo)小牛(niú)

果(guǒ)实鸟(niǎo)叫多(duō)少

黄(huáng)金一只(zhī)小猫(māo)

边(niān)沿鸭(yā)子苹(píng)果

红杏(xìng)桃(táo)子早(zǎo)晨

书(shū)包转笔刀(dāo)尺(chǐ)子

书本(běn)背包(bāo)作(zuò)业

农业(yè)铅笔(bǐ)上课(kè)

学校(xiào)木(mù)头树林(lín)

土(tǔ)地力(lì)气爱心(xīn)

明(míng)天风尘(chén)从(cóng)军

大众(zhòng)一双(shuāng)森(sēn)林

枝条(tiáo)中(zhōng)国五(wǔ)星红旗

立(lì)正公正(zhèng)升(shēng)国旗

国(guó)家红旗(qí)红(hóng)色

歌(gē)手升起(qǐ)什么(me)

美(měi)好艳丽(lì)

四、多音字

还(hái huán) 看(kàn kān)

少(shǎo shào)转(zhuàn zhuǎn)

的(de dì)中(zhōng zhòng)

五、近义词

看——望去——走

边——沿群——伙

宝贝——珍宝陪——伴

明——亮独——单

立——站徐徐——慢慢

美丽——漂亮

六、反义词

远——近来——去

有——无大——小

多——少宝贝——废物

静——动早——晚

上——下明——暗

小——大高——低

升——降起——落

七、词语积累

【表示人的量词】

个、位、口、名。

如:一个画家 一位老师 一位客人 三口人 一名学生

【表示动物的量词】

只、匹、头、条。

如:一只狗 一只鸟 一匹马 一头牛 一头驴 一条蛇 一条鱼

【表示人和动物器官、部位的量词】

个、只、颗、根、张、条。

如:一个鼻子 一只眼睛 一颗牙齿 一根头发 一张嘴

一条腿

【表示植物的量词】

棵、株。

如:一棵树 一棵草 一株水稻

【表示水果的量词】

个。

如:一个苹果 一个橘子 一个梨

也有例外的:一粒葡萄 一根香蕉

【表示植物部位的量词】

朵、片、条、粒。

如:一朵花 一片叶子 一条根 一粒种子

【和团结有关的词语】

众志成城 团结一致 同甘共苦 风雨同舟 同舟共济

同仇敌忾 同心协力 甘苦与共 分甘共苦 患难与共

【描写升旗仪式的词语】

矫健的步伐 整齐 凝视 激动不已 高唱 恭恭敬敬

冉冉升起 庄严 雄壮

第六组知识梳理

一、认识新笔画

斜钩(xié gōu)

(例:我 找 戈 弋) 横钩(héng gōu)

(例:你 欠 买 皮)

二、认识新部首

宝盖(bǎo gài)

(例:它 宝 定 安) 月字旁(yuè zì páng)

(例:朋 肝 肚 脑) 女字旁(nǚ zì páng)

(例:好 妈 奶 姐) 竖提(shù tí)

(例:把 扒 找 打) 八字头(bā zì tóu)

(例:公 分 兮) 秃宝盖(tū bǎo gài)

(例:写 冠 军 冤) 四点底(sì diǎn dǐ)

(例:点 杰 热 羔) 三撇(sān piě)

(例:彩 须 形 影) 穴宝盖(xué bǎo gài)

(例:写 冠 军 冤) 立刀(lì dāo)

(例:到 利 刊 刑)

三、生字

在(zài)家后(hòu)面我(wǒ)们

好(hǎo)人影(yǐng)子前(qián)面

黑(hēi)色小狗(gǒu)左(zuǒ)右

右(yòu)边它(tā)们朋(péng)友

友(yǒu)人长(cháng)度对比(bǐ)

尾巴(bā)把(bǎ)手尾(wěi)巴

谁(shuí)人长短(duǎn)雨伞(sǎn)

兔(tù)子最(zuì)大公(gōng)鸡

上下(xià)个(gè)人下雨(yǔ)

我们(men)写(xiě)作诗(shī)人

雨点(diǎn)要(yào)钱过(guò)去

送给(gěi)当(dāng)面串(chuàn)珠

以(yǐ)后完成(chéng)问(wèn)候

拥有(yǒu)半(bàn)夜从(cóng)不

你(nǐ)们数(shǔ)不清彩(cǎi)色

天空(kōng)到(dào)达地方(fāng)

没(méi)有更(gèng)好绿(lǜ)色

出(chū)来长(zhǎng)大

四、多音字

好(hào hǎo)着(zhe zháo)

长(cháng zhǎng)笼(lóng lǒng)

空(kòng kōng)数(shǔ shù)

五、近义词

常常——经常好看——美丽

好像——仿佛弯——曲

水珠——水滴回答——回复

里——内

六、反义词

左——右前——后

黑——白长——短

弯——直下——上

来——去里——外

没——有

七、词语积累

【表示方位的词语】

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里、外、

中、内。

【描写雨的词语】

春雨绵绵 绵绵细雨 细雨如丝 牛毛细雨 细雨蒙蒙

和风细雨 大雨如注 倾盆大雨 瓢泼大雨 大雨滂沱

狂风暴雨 风雨交加

八、词语搭配

(数不清)的雨点儿(有花有草)的地方

小学6年级数学知识点 篇6

ABAC: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自言自语、无影无踪、无法无天、无边无际、各种各样、一心一意、十全十美、百发百中、自言自语

AABC: 芸芸众生、咄咄逼人、头头是道、津津有味、津津乐道、奄奄一息、念念不忘、空空如也、源源不绝、姗姗来迟、面面相觑、面面俱到、振振有辞、窃窃私语、息息相关、喋喋不休、循循善诱、郁郁寡欢、彬彬有礼、亭亭玉立、铮铮铁骨、飘飘欲仙、夸夸其谈、孜孜以求、孜孜不倦、莘莘学子、跃跃欲试、井井有条、绰绰有余、楚楚可怜、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头头是道、源源不断、彬彬有礼、津津有味、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滔滔不绝、摇摇欲坠、洋洋得意、绵绵春雨、心心相印。

ABCA式:天外有天、话中有话、数不胜数、防不胜防。

ABCC:风尘仆仆、人才济济、小心翼翼、两手空空、文质彬彬、得意洋洋、威风凛凛、生气勃勃

AABB:高高兴兴、许许多多、明明白白、干干净净。

ABAB:打听打听、商量商量、收拾收拾、学习学习,打搅打搅

ABCB:得过且过、将错就错、心服口服、人云亦云、应有尽有、以牙还牙、倚老卖老、微乎其微

1、又()又():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又松又软、又香又脆、2、()来()去:游来游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跳来跳去、走来走去

3、不()不():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4、带反义词的成语: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左右为难、黑白分明、舍近求远、因小失大、头重脚轻、积少成多、舍本逐末、贪小失大、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大同小异、小题大做、大呼小叫、左膀右臂、前因后果、前仰后合、大惊小怪、南辕北辙、千呼后拥、东倒西歪、眼高手低、口是心非、头重脚轻、有头无尾、前倨后恭、东逃西散、南辕北辙、左顾右盼、积少成多、同甘共苦、半信半疑、大材小用、先人后己、有口无心、由此及彼、天经地义、弄假成真、举足轻重、南腔北调、声东击西、转危为安、东倒西歪、反败为胜、以少胜多

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左顾右盼调兵遣将粉身碎骨狂风暴雨旁敲侧击千辛万苦眼疾手快生龙活虎惊天动地七拼八凑胡言乱语改朝换代道听途说

谚语

(一)课内

1、关于“气象”谚语:

A、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B、月晕而风,日晕则雨。

C、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D、东虹日出西虹雨。

E、早雾晴,晚雾阴。

F、蚂蚁搬家晴必雨,蜘蛛结网雨必晴。

2、关于春天的谚语: A、立春晴,雨水均。

B、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C、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D、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E、清明前后,种瓜种豆。F、一年之计在于春。G、春雨贵如油。

H、六七,七九,沿河看柳。

(二)课外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

2、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多问

3、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

4、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多思

5、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7、铁不锻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9、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1、条条大路通罗马

1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1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5、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1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9、衣来伸手,饭来张口2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25、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2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9、人心齐,泰山移30、吃一堑,长一智

31、卫生搞得好,疾病不来找

32、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33、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3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5、一不做,二不休

36、在家千日好,在外一日难

37、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38、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39、兵来将挡,水来土淹40、塞翁失马,因祸得福

41、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4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4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4、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45、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6、正确的要坚持,错误的要反对

4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8、积沙成堆,积水成河

49、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5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51、瓜熟蒂落,水到渠成52、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5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54、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55、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56、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57、刀子嘴,豆腐心

58、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59、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坚如铁6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61、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6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歇后语

(一)常见歇后语

芝麻开花——节节高三九天种小麦——不是时候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竹篮打水——一场空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茶壶里煮饺子——有话说不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打破沙锅——问到底老虎挂念珠——假慈悲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

鸡蛋碰石头——粉身碎骨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二)“有三国”人物的歇后语:

1、关羽走麦城——最后一着

2、周瑜服孔明——五体投地

3、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生命中最美丽的报偿

4、张飞放严颜——粗中有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5、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对待机遇的:

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机遇只会给有准备的人(谚语)

7、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张九龄

8、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

(三)有“水浒传”人物的歇后语 的未来。

1、孙二娘开店——进不得

2、林冲买宝刀——哪知是计

3、关公喝酒——不脸红

4、关公流鼻血——红上加红

5、鲁智深出家——是个花和尚

6、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四)有关“西游记”人物的歇后语

1、猪八戒娶媳妇——想得美

2、孙悟空坐天下——毛手毛脚

3、王母娘下厨房——亲自动手

4、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五)有关“红楼梦”人物的歇后语

1、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2、贾宝玉的通灵玉——命根子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赔了夫人又折兵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过五关,斩六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罗贯中(明代)《红楼梦》 刘姥姥进大观圆林黛玉葬花 前八十回,曹雪芹,后四十回,高鹗(清)《西游记》 西天取经猪八戒大闹高老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吴承恩(明代)《水浒传》 逼上梁山;林冲棒打洪教头;劫取生辰纲;武松打虎 武大郎卖烧饼;三碗不过景阳岗---------施耐庵(元末明初)按要求写出你平时积累的格言、警句、名言、谚语。

1、珍惜时间的: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帮助他人的: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谚语)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4、热爱家乡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5、团结友爱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团结就是力量(谚语)人心齐,泰山移(谚语)众志成城,金石可镂。

6、勤奋学习的: 头悬梁,锥刺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树立志向的: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十二、文言文 上册:自相矛盾 楚人有楚鬻盾与矛盾,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予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于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能应也。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饮之有余,诗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引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末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于于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总复习

第一单元重点词语

稻穗suì白喉橘子褐色祸事懒怠dài干瘪biě 憔悴矛盾祠堂 搓cuō草绳蜷quán腿精致 磕头 告诫药膏兑duì现诧chà异晕眩xuàn陀螺火柴梗圣诞树 自相矛盾刻舟求剑坐井观天滥竽充数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邯郸学步画蛇添足叶公好龙对牛弹琴 囫囵吞枣毛遂自荐两腮通红悉心照料冷嘲热讽蹑niâ手蹑脚不屑一顾

第二单元重点词语

擎qíng着电钮niǔ旗帜瞻仰 国殇shāng沧桑荆jīng棘jí点缀zhuì 乳汁 蜿蜒盔甲捍hàn卫雉zhì堞diã烽台烟墩dūn萦yíng绕 锦绣遨游铁骨铮铮 脖颈gěng 排山倒海自强不息碧波万顷巍然耸立 名不虚传浑然一体 连绵不断干戈扰攘殷yān红热血广袤无垠一锹qiáo一镐gǎo

第三单元重点词语

淙淙cîng 鼻涕剃头 拽zhuài住吆yāo喝迷离 拎līn包告诫仿膳shàn诀别 烂漫 侍弄歧途 央求瘫痪捶打 腼腆 誊tãng写 谨慎 启迪拮jiã据调馅xiàn擀gǎn皮 荤hūn菜攥zuàn着 奢shē望汗涔cãn涔龇zī牙咧liě嘴一如既往 絮絮叨叨 梦寐mâi以求得意扬扬威风凛凛

第四单元重点词语

焚烧 凿záo开 铁锤 要挟xiã 轻蔑 陡峭 测绘 岔道 竣工 藐视骁xiāo勇炽chì热 宁死不屈 铿kēng锵qiāng 押送 窑洞 浊浪震撼hàn 雾霭ǎi 轩辕皎洁 缄jiān默 霹雳 抑扬顿挫 滔天巨浪 惊涛骇浪 如雷贯耳 心潮澎湃 刮目相看 虎啸龙吟 脍kuài炙zhì人口 大义凛然 浩然正气攀山越岭 悬崖峭壁

第五单元重点词语

琥hǔ珀pî渗shân出黏nián稠chîu拂fú拭chì孵化颓tuí丧sàng明媚踌chîu躇chú云霄鲣jiān鸟抿

mǐn嘴警惕凯旋 狡黠xiá前俯后仰翻腾怒吼 鱼贯而出若无其事气喘吁吁愚不可及 响彻云霄 面面相觑qù饶ráo有兴趣胸有成竹郑重其事微不足道年迈无力

第六单元重点词语

和氏璧 胆怯qiâ 廉颇 削xuē弱 击缶fǒu 鼓瑟 上卿qīng 栅栏 巡哨 拈niān弓 剜wān出 堕duï江鏖aî兵 聘请绛jiàng红色 帆幔màn 惦记 崛起 潇洒 蹂rîu躏lìn水渍 眩xuàn晕yùn海岬jiá荒谬miù 舢船不遗余力 微不足道 于事无补漫天彻地渑miǎn池之会 完璧归赵理直气壮 负荆请罪 文质彬彬 神采奕奕 兴致勃勃 虎背熊腰 肥头大耳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慢条斯理

第一单元重点词语

肌肉皮肤稻穗白喉橘子 褐色 祸事 懒怠干瘪憔悴祠堂 哆嗦 烤鹅 搓绳 蜷腿冻僵 灌进铜像精致 磕头 告诫 药膏 兑现 诧异晕眩陀螺 火柴梗 圣诞树滥竽充数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邯郸学步画蛇添足 囫囵吞枣 满天星斗毛遂自荐两腮通红 悉心照料 冷嘲热讽蹑手蹑脚 无声无息不屑一顾 第二单元重点词语

擎着电钮旗帜肃立瞻仰 国殇耻辱 沧桑荆棘点缀乳汁 蜿蜒盔甲 捍卫 雉堞烽台烟墩萦绕 锦绣遨游馨香铮铮响 碧波万顷 巍然耸立 名不虚传 浑然一体 连绵不断干戈扰攘征战频仍 殷红热血 广袤无垠纵缰驰马一锹一镐

第三单元重点词语

拽住拎包 镰刀 告诫 哼歌 仿膳敏感 诀别烂漫 侍弄 歧途 央求 瘫痪豌豆捶打 腼腆 誊写谨慎 启迪拮据调馅擀皮 荤菜煞是 恳切 遗弃 攥着 缝纫奢望汗涔涔楚河汉界 龇牙咧嘴翻来覆去一如既往 絮絮叨叨 得意扬扬 失声痛哭威风凛凛梦寐以求

第四单元重点词语

焚烧 凿开 铁锤 要挟轻蔑 陡峭测绘

岔道 竣工 藐视 勉励周密 阻挠囚室 经纬仪骁勇 炽热 宁死不屈 刑具 铿锵 俘虏 日趋 阶段 陕西 吕梁山 窑洞 浊浪震撼 雾霭 轩辕 皎洁 壶口 缄默 霹雳 抑扬顿挫 滔天巨浪 惊涛骇浪

如雷贯耳 心潮澎湃 刮目相看 虎啸龙吟脍炙人口 大义凛然 浩然正气狂风怒号 攀山越岭 悬崖峭壁

第五单元重点词语

琥珀松脂包裹渗出 澎湃黏稠拂拭约摸 和谐 掸翅膀 蝉鸣钵子孵化 巢穴 颓丧蠢事明媚踌躇云霄鲣鸟嘲鹰 抿嘴勉强警惕凯旋 狡黠 海滨启迪优雅前俯后仰翻腾怒吼鱼贯而出若无其事 气喘吁吁愚不可及响彻云霄面面相觑饶有兴趣胸有成竹郑重其事微不足道年迈无力

第六单元重点词语

和氏璧 胆怯 廉颇 推辞 削弱 击缶 鼓瑟 侮辱 上卿 栅栏 巡哨 弓弦 士卒 鄱阳湖 一簇 倘若 拈弓 搭箭 剜出 堕江 鏖兵聘请 船舵 刀刃 绛红色 帆幔 惦记 海滨 啤酒 崛起 镰刀 垒球 潇洒 鲨鱼 骨骼 磷光 蹂躏 一磅 水渍 眩晕 倚靠 海岬 荒谬 舢船不遗余力 微不足道

一言难尽 于事无补 天助我也 漫天彻地互相残杀 渑池之会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神采奕奕 兴致勃勃身强体壮 虎背熊腰 肥头大耳 油光满面 大惊失色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大摇大摆摇头晃脑 手舞足蹈 慢条斯理

1、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峨眉山;九华

山;普陀山;五台山;

2、被称为“五岳”的五座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3、四面楚歌(项羽)纸上谈兵(赵括)煮豆燃萁(曹植)背水一战(韩信)指鹿为马(赵高)入木三分(王羲之)卧薪尝胆(勾践)破釜沉舟(项羽)闻鸡起舞(祖逖)负荆请罪(廉颇)

完璧归赵(蔺相如)三顾茅庐(诸葛亮)鞠躬尽瘁(诸葛亮)韦编三绝(孔子)凿壁偷光(匡衡)悬梁刺股(孙敬)囊萤映雪(车胤、孙康)投笔从戎(班超)

4、我国的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小学6年级数学知识点 篇7

关键词:肥胖症,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院校

1992—2010年,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1,2]。儿童时期是实施肥胖干预的重要时期, 通过干预可使儿童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发生转变[3]。基于学校的健康促进干预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儿童的营养知识水平[4]。学校是实施儿童肥胖干预的重要场所, 教师是学龄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也是儿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教师的肥胖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直接影响儿童肥胖相关知识的积累[5]。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肥胖相关知识教育, 提高他们的营养与健康知识水平, 再通过他们培养儿童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是预防儿童肥胖发生的方法之一。本文旨在了解我国城市小学教师肥胖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 为制定相关的儿童肥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从北京、哈尔滨、济南、上海、广州、重庆6座城市中, 每个城市随机选取1~3个城区;在选取的城区中, 随机选取大规模 (≥1 000人) 、中等规模 (500~1 000人) 及小规模 (<500人) 小学各2所, 6座城市共选取38所小学, 将所选取小学的所有任课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教师问卷843份, 全部回收。其中男性122名 (14.6%) , 女性715名 (85.4%) , 性别信息缺失6名;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600名 (71.9%) , 大专/职大文化程度209名 (25.1%) , 中专文化程度25名 (3.0%) , 文化程度信息缺失9名。

1.2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 内容包括肥胖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3个类型共44题。其中, 肥胖相关知识16题, 肥胖相关知识获得途径2题, 对儿童生活方式的态度16题, 肥胖相关行为10题。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统一发放、讲解、回收和核对。

1.3 数据处理

用Epi Data 3.02对数据进行双录入, 经核对和清理后用SAS 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肥胖相关知识水平

营养基础知识部分, 99.6%的教师知道“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94%以上的教师认为“食物种类单一不利于健康”、“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有利于健康”以及“肥胖对健康有害处”;75.6%的教师知道“粗粮比细粮营养更全面”;仅42.4%的教师知道“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饮食行为知识部分, 除88.2%的教师知晓“常吃西式快餐不利于健康”外, 其他关于饮料、早餐、零食等知识的知晓率均在96%以上。

身体活动知识部分, 95%以上的教师都知道“适量运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多活动可以强身健体”及“活动少, 容易发生肥胖”;84.9%的教师认为“长时间看电视、上网不利于健康”。

男教师对“多吃零食有利于健康”的知晓率低于女教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余知识知晓率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知晓率/%;部分数据有缺失。

2.2 对儿童生活方式的态度

对于与饮水、食物种类、零食、饮料等有关的儿童生活方式, 90%以上的教师都有正确的态度。但有17.1%的教师不完全同意“每天喝牛奶是个好习惯”;26.3%的教师不完全同意“应尽量少吃西式快餐”;39.0%的教师不完全同意“应该少看电视”。见表2。

注: () 内数字为构成比/%;部分数据有缺失。

2.3 肥胖相关行为

73.1%的教师能坚持每天吃早餐, 上个月吃西式快餐2次以上比例为46.6%。上周在外就餐7次及以上的占14.2%, 40.9%的教师坚持每周参加运动, 每周锻炼5次以上且每次持续时间在30 min以上的教师占11.7%。女教师每天吃早餐的比例高于男教师, 坚持每周参加运动的比例低于男教师, 女教师每周吃2次以上西式快餐的比例高于男教师,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77.3%的教师控制过体重。他们控制体重的办法依次为:尽量避免吃含油脂高的食物 (71.5%) 、尽量避免吃含糖多的食物 (64.8%) 、多吃蔬菜和水果 (55.2%) 、运动 (46.3%) , 还有26.6%的教师曾用不吃主食来控制体重。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加注意自己的体重情况, 她们选择避免吃含油脂高的食物, 不吃主食以及多吃蔬菜水果的比例均高于男教师,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见表3。

注: () 内数字为报告率/%;部分数据有缺失。

2.4 获得肥胖知识渠道及希望获得的途径

97.4%的教师都关注超重、肥胖知识。他们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报刊、书籍、杂志 (86.2%) , 电视、广播 (85.6%) 以及网络 (62.0%) 。报刊、书籍和杂志是女教师获得肥胖相关知识的首要渠道, 电视、广播则是男教师获得相关知识的首要途径。见表4。教师们希望获得肥胖相关知识排在前3位的途径分别是:专家指导 (63.7%) , 电视、广播 (48.0%) 、宣传资料或小册子 (46.9%) 。见表5。

注: () 内数字为报告率/%;部分数据有缺失。

注: () 内数字为报告率/%;部分数据有缺失。

3 讨论

正确的健康知识是建立科学信念和态度的基础, 只有建立起科学的态度和信念, 才有可能主动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6]。教师是小学生在学校接触密切的人群之一[7], 教师把自己掌握的营养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小学生获取营养与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Ratanchu等[8]的研究证实, 教师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教, 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肥胖发生率。但是, 如果教师自身的营养知识不够甚至匮乏, 饮食行为不健康, 则很难为学生传授正确的营养知识, 有些甚至出现错误的教学[7,8,9]。本次调查也发现, 虽然目前我国城市小学教师对肥胖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误区。有超过一半的教师不知道“平衡膳食宝塔”, 他们中大多数人不知道经常吃西式快餐、长时间上网和看电视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提示仍需对教师加强肥胖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在对特定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前, 应清楚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对他们来说更为有效[10,11]。调查结果显示, 教师更喜欢专家的指导。因此, 在进行肥胖相关知识宣教时, 可采用专家讲座的形式, 让教师能更深入、更全面地学习和掌握肥胖相关知识;同时, 增强其他渠道的宣传力度, 使教师从更多的途径了解肥胖相关知识。

小学6年级数学知识点 篇8

词义辨析

1. take与bring

(1) take是动词,意为“拿走,带去”。take... to... 意为“把……带给(拿到)……”。例如:

Please take these books to the classroom. 请把这些书带到教室去。

(2) bring意为“拿来,带来”。bring sth. / sb. to +地点意为“把某物带到某地来”。bring +sth.+for+sb.意为“给某人带来某物”。例如:

Could you please bring the eraser for me? 你可以把橡皮拿给我吗?

2. good,well与nice

(1)good意为“好的,合适的,擅长的”,可用在be动词及taste(尝),smell(闻),sound(听)等词后,作表语,也可用在名词前作定语。例如:

Good morning, Mr Zhang. 早上好,张先生。

(2)well作形容词时,指“(身体)健康的”;还可用作副词,修饰动词。例如:

He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 他英语说得很好。

(3)nice意为“美好的,令人愉快的,可爱的”,特指取悦感官的事物。例如:

She is a nice little girl. 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3. Im sorry与excuse me

Im sorry / Sorry.常用在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他人的不便或损失,或爱莫能助时,表示“对不起,遗憾,道歉”之意;excuse me也译作“对不起”,但它表示的是引起对方注意、打扰或麻烦别人。例如:

Excuse me, whats your name?打扰一下,你叫什么名字?

Im sorry to hear that bad news.听到那个坏消息我很难过。

4. some与any

(1) some是形容词,意为“一些”,可以修饰可数名词,也可以修饰不可数名词,一般用于肯定句。例如:

I have some apples. 我有一些苹果。

(2) any一般用于疑问句或否定句中。但是表示邀请别人或向别人提出要求时,为了得到肯定回答,在一般疑问句中也可用some。例如:

Are there any books? 有一些书吗?

Would you like some fish? 你想吃鱼吗?

5. look,see,watch与read

上述这些动词均有“看”的意思,但“看”法有别。

(1)look通常为不及物动词,强调“看”的动作,指“认真看”,在强调看某物/人时,其后必须接介词at才能带宾语,即look at。例如:

Look at the blackboard, please. 请看黑板。

(2)see是及物动词,侧重于看的结果,意为“看见,看到”。例如:

I see two birds in the tree. 我看见两只鸟在树上。

(3)watch作动词,意为“观看,注视”,多指看电视、比赛等。例如:

Do you watch TV every day? 你每天看电视吗?

(4) read主要强调“读,阅读,朗读”,在汉语中常译成“看”,多指看书、报、杂志。例如:

She reads English every morning. 她每天早上读英语。

重点句型及相关语法

1.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1)这是一个询问对方姓名的特殊疑问句。Whats是What is的缩写,有时后面可以加上please,以示客气、礼貌。

(2)对这种问句的回答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My name is +姓名;二是I am+姓名; 三是直接用姓名。例如: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My names Mary. / I am Mary. / Mary.我的名字叫玛丽。

2. Whats your first name?你叫什么名?/ Whats your last name? 你姓什么?

英美人的姓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姓与名,不过同中国人的姓名不同,英美国家把“名”放在前面,称之为first name或given name,而把“姓”放在后面,称为last name或family name。

3. —Is this your pencil? 这是你的铅笔吗?

—Yes,it is. / No,it isnt. 是的,它是。/ 不,它不是。

(1)句型Is this ...? 是一个一般疑问句。

(2)此一般疑问句的简略回答:肯定用Yes,it is;否定用No,it isnt,其中isnt是is not的缩写形式。另外,在一般疑问句的简略的肯定回答中,通常不可用缩略形式。

(3)该句型常用来询问离说话人较近的人或物,较远时用句型Is that ...?。

4. Is that his book? 那是他的书吗?

该句中的his是形容词性物主代词。he是人称代词的主格形式。注意这两种代词的区别:人称代词主格只能单独使用,后面不可以跟名词。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不可以单独使用,通常放在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或词组前作定语。例如:

This is her elder sister. 这是她姐姐。

She is a doctor. 她是一名医生。

人称代词主格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对应关系如下:

人称单数

人称代词主格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一Imy

二youyour

sheher

三he his

itits

人称复数

人称代词主格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一weour

二you your

三theytheir

并列人称代词的排列顺序:

(1)单数人称代词并列作主语时,其顺序为: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例如:

You, she and I are friends. 你、我和她是朋友。

(2)复数人称代词作主语时,其顺序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例如:

We, you and they will play basketball together. 我们, 你们和他们将一起打篮球。

5. This is my sister. 这是我的姐姐 / 妹妹。

这是一个用来介绍他人的常用句型。介绍他人的常用句型为This is...或That is...,一般不用He is...或She is...。例如:

That is Mike. 那是迈克。

6. Call Alan at 495-3539. 请打电话495-3539找艾伦。

(1)call意为“给……打电话;拨打”,后面既可接人也可接电话号码。例如:

Call Kelsey, please. 请给凯思打电话。

(2)英语中电话号码的读法:通常两个数字一组,从后往前分,读时从左向右依次读出。六位号码通常三个一组读出。

(3)call sb. at 后接电话号码,意为“打……(电话号码)找某人”。

7. Thanks for the photo of your family. 谢谢你的全家福照片。

(1)Thanks for...也可以说成Thank sb. for...,表示“因……而感谢某人”。for是介词,后接名词或v-ing形式。例如:

Thanks for your help. 谢谢你的帮助。

(2)介词of常用来表示某物的归属。例如:These are the trees of our school. 这些是我们学校的树。

8. Here is my family photo! 这是我的家庭照。

副词here或there置于句首时,若句子的主语是名词时,要用倒装语序,即“Here /There+谓语动词+主语(名词)”。句中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形式要与其后主语的单复数形式保持一致。例如:

Here comes the bus. 公共汽车来了。

9. Can you bring some things to school? 你可以把一些物品带到学校来吗?

can是情态动词,意为“能;会”,不能单独作谓语,只能和实义动词一起构成谓语,且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其后的动词要用原形。例如:

He can help you. 他能帮助你。

10. I need my hat,my notebook and a pen. 我需要我的帽子,笔记本和钢笔。

(1)need作实义动词讲,意为“需要”。例如:

We need a new house.我们需要一套新房子。

(2)need也可作情态动词,后跟动词原形,多用于疑问句和否定句中。例如:

You neednt come. 你不需要来。

11. —Lets play soccer. 我们踢足球吧。

—That sounds good!听起来不错!

(1)Lets是Let us的缩写形式,该句型结构为let sb. do sth.,意为“让某人做某事”。肯定回答一般用OK / All right / Yes,let...,否定回答一般用Sorry,I...等。例如:

—Lets sing ABC song. 我们唱字母歌吧。

—OK. 好吧。/ Sorry,I cant sing. 对不起,我不会唱。

(2) play soccer意为“踢足球”。当“play+球类名词或棋类名词”时,球类或棋类名词前不加冠词;而当play后接乐器名词时乐器名词前要加定冠词。例如:

play ping-pong 打乒乓球

play the piano 弹钢琴

12. —Do you have a tennis racket? 你有网球拍吗?

—Yes, I do. 是的,我有。

(1)这是一个含有实义动词的一般疑问句,用来询问对方有没有某物。其中do是助动词,用来构成否定句和疑问句,没有实际意义。其结构为“Do+主语+动词(原形)+其它?”。例如:

Do you have a pen?你有钢笔吗?

(2) Yes, I do. 是由助动词do构成的一般疑问句的肯定回答。它的否定回答用“No,主语+dont.”。

13. But he doesnt play sports—he only watches them on TV. 但是他不做运动,他只是在电视上看它们。

句中的but是连词,意为“但是;然而”,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转折,常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句子。

14. Do you like bananas? 你喜欢香蕉吗?

(1)句型Do you like...?意为“你喜欢……吗?”,后接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或v-ing形式。例如:

Do you like watching TV? 你喜欢看电视吗?

(2)该句型中,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句首用助动词does。例如:

Does your friend like it? 你的朋友喜欢它吗?

15. Running star Sandra Clark eats lots of healthy food.赛跑明星桑德拉·克拉克吃许多健康食品。

lots of相当于a lot of,多用于肯定句中,后面既可以接不可数名词(如该句中的food),也可以接复数可数名词。例如:

There are lots of apples on the tree. 树上有许多苹果。

16. And for dinner, she has chicken,tomatoes and French fries. 她晚餐吃鸡肉、西红柿和炸薯条。

表示“某顿饭吃某种食物”可以用句型“have sth. for breakfast / lunch / dinner”。表示三餐的名词前面通常不用冠词。例如:

I have breakfast at home. 我在家吃早餐。

解题方法

如何将单数句子改为复数句子?

1. 可数名词单数要变为其相应的复数形式。例如:I am a student. → We are students.

2. 主格人称代词要由单数形式变为复数形式,即:I→ we,you→you,he(she,it) → they

3. am或is要变为are。例如:I am at school. → We are at school.

4. 指示代词this或that要分别变为these或those。例如:

This is a pencil. → These are pencils. That is an orange. → Those are oranges.

5. 不定冠词a / an要去掉。例如:

It is a desk. → They are desks.

6. 单数句变复数句时,句中的形容词、定冠词、副词、疑问词、介词短语和感叹词等保持不变。例如:

上一篇:食堂管理意见下一篇:生物研究性学习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