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2024-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精选6篇)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篇1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C项,“世界末日”是指地球会彻底毁灭,A项、B项、D项中的“世界末日”这是指人

类梦魇和现实的复合体,多是人类面临无法征服的疾病和难以避免的巨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日。)

2.D(根据原文,“让人们对 ‘世界末日’的到来产生一种迫近感”的是“最近世界上发生的种种自然灾难”,应是D项,A项,是未来的事;B项、C项,非最近发生。)3.C(C项,不是真正做法。)4.D(旧:老交情)

5.C(A介词 在、向,B介词 被、替,D连词 原因、并列,C代词 他或它)6.B((刘琦、刘琮)又不和协,军队中的那些将领,有的拥戴刘琦,有的拥戴刘琮)7.译文

①刘备是天下骁悍的雄杰,与曹操有仇,在刘表那里寄居,刘表妒忌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

(他)。

②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

③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江东避乱,是孙权的长史。

8.“稀”字写出了桑叶被采摘后树阴稀疏的特点,它与“尽”、“密”、“肥”相照应,暗示了蚕

农的丰收。

9.运用对比手法,鲜明地表现了农民大获丰收,却仍然饥荒的惨景,表达出诗人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愤慨。10.(略)

11.石丁是一个知名画家,技艺高超,为人精明,戒备心重。(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12.“脸忽地红了”反映了石丁因为被胡笛识破了对别人不信任的内心而羞愧的心理。“渐渐变

紫”表现了他找不到暗记的愤怒,以及由此生发的对整个社会缺乏信任的现状的不满心理。(每点3分)13.“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看就是石丁画上的记号,(3分)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而产生

误会,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3分)14.(8分)这一情节的安排是合理和巧妙的。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首先,它符合和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社会上普遍的“信任”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因而讲诚信者、坦诚待人者十分难得和可贵;(4分)其次,它符合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强化了人物性格:胡笛是国画专业毕业的,山水画有名气,所以改掉暗记石丁看不出。(4分)(答出一点且分析正确得4分,能从两方面答得较完整的可得8分。不分点意思相近也可。答“不合理”如能从主题,情节,人物性格方面分析言之成理也可。不答合理或不合理酌情扣分)

15.B(驯服xùn 胳肢窝gā脾胃pí 太阳穴....xué)16.C(A概B篷D霭)

17.A。解析:A项,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B项,不卑不亢:形容人说

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C项,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

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入。含贬义。D项,“显得”与“相形见绌”中的“见”重复。18.

①删去“约”或“左右”。(语意重复)③删去“上”。(与“沐浴着”搭配不当)

④将“从”改为“以”。(与“为起点”搭配不当)⑥在句尾加上“的场景”。(缺少谓语动词“展现”的宾语)⑧将“了解历史”调至“继承传统”前面。(语序不当)19.“趣缘”交往被强化,“地缘”交往被削弱

20.人物依次为王熙凤、贾宝玉、迎春、探春和惜春。(各一分)

21.参见高考评分标准。参考译文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篇2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古人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 把一年分为二十四等份,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 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和“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 回答1~2题。

1. 在下列各组节气中, 湖北宜昌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A.清明、惊蛰

B.立冬、立春

C.小雪、小寒

D.雨水、处暑

2. 图乙中四点所示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是

A. (1) 小雪或大雪

B. (2) 立春或立秋

C. (3) 春分或秋分

D. (4) 芒种或大雪

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 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倒春寒前后平均气温变化示意图, 回答3~4题。

3. 该地受倒春寒天气影响明显的时间是图中的

A. (1) 时段 B. (2) 时段

C. (3) 时段 D. (4) 时段

4. 倒春寒是南方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是造成早稻烂种烂秧的主要原因。为防御倒春寒对早稻播种育秧的威胁, 可采取的措施有

(1) 塑料薄膜覆盖 (2) 改善稻田的通风条件 (3) 稻田“夜灌日排”、“晴排雨灌” (4) 减少白天的太阳辐射

A. (1) (2) B. (1) (3)

C. (3) (4) D. (2) (4)

“因地形, 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 如下面右图 (某段长城的景观照片)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5~6题。

5. 若等高线图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 你认为最可能的线路是

A. (1) B. (2)

C. (3) D. (4)

6. 若在等高线图所示地区修建公路, 最合适的线路是

A. (1) B. (2)

C. (3) D. (4)

渭干河发源于天山南坡, 是塔里木河的支流之一, 但目前该河已无水注入塔里木河。读某时段渭干河地下水位示意图, 回答7~8题。

7. 对图中地下水和渭干河水之间的主要补给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两岸地下水补给河水

B.河水补给两岸地下水

C.北、东岸地下水补给河水, 南岸河水补给地下水

D.上游地下水补给河水, 下游河水补给地下水

8. 下列发展措施不利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D.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中新世为地质年代新近纪的第一个时期, 出现在2300万年前到533万年前。下图是中新世初期非洲主要湖泊的可能范围示意图, 读图回答9~11题。

9. 刚果湖今天已经成为刚果盆地的一部分, 由上图推测刚果盆地的成因是

A.气候变化, 湖水蒸发

B.地壳上升, 河流切穿盆地西缘

C.地壳下沉, 海水侵入

D.人类活动, 大量引水灌溉

10. 卡拉哈里湖曾演变成细长的沼泽带, 有关该沼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沼泽面积季节变化不大

B.因海拔低积水而成

C.七月沼泽面积最大

D.一月沼泽面积最大

11. 图中德班比诺洛斯港年均气温明显偏高, 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洋流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位置

下图为2009年我国和美国迁移人口年龄分布图。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 与该时期该地区平均人口数之比。读图, 回答12~13题。

12. 有关美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因素

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自北向南

C.20岁的中、美两国迁移人口数量大致相同

D.除1~10岁外, 中、美两国人口迁移率大致相同

13.有关中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美国相比, 中老年人口迁移活跃

B.20~30岁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就业

C.1~20岁人口的迁移与城市化无关

D.产业转移导致人口平均迁移距离增加

玉米, 原产地在墨西哥, 于16世纪明朝时传入中国。玉米在中国的播种面积很大, 分布也很广。读中国玉米分布图, 回答14~15题。

14. 东北地区多春播玉米, 华北地区多夏播玉米。造成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玉米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

B.市场需求

C.作物熟制

D.水分差异

15. 依据美国玉米的消费结构,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作为口粮

B.工业需要大于人畜消费

C.美国玉米主要分布在乳畜带的北部

D.玉米用途已渗透到工农业的许多方面

苹果是常见水果。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 苹果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四川、云南等地均有栽培。下图是我国的主要苹果产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唯一符合优质苹果生产七项气象条件的地区。与沿海苹果带相比, 它的突出优势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气候大陆性强

C.降水集中

D.土壤深厚肥沃

17.苹果浓缩汁是将成熟的苹果经过拣选、清洗、破碎、压榨、浓缩而成的原料性产品, 影响苹果浓缩汁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技术 D.原料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分析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推测该城市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河流的交汇处

B.矿产资源的开发

C.河流的入海口

D.农产品的加工

19.该城市目前的产业发展中

A.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增长潜力较大

B.皮鞋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

C.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可以快速扩大城市面积

D.缺少增长快、占GDP总值比重大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2012年6月11日到15日, 湖北各地相继出现灰霾天气, 武汉地区的灰霾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出具的报告说:此次大范围灰霾天气已排除由工业污染事件造成, 而是由周边部分省份秸秆焚烧诱发。读武汉地区灰霾天气形成示意图, 回答20~21题。

20.下列有关灰霾天气成因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东北风让北方烟雾顺风而来, 这些烟雾成为雾霾天气的污染源

B.空气湿度大, 空气中的水分利于悬浮颗粒凝结成霾

C.高空出现逆温层, 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D.昼夜温差大, 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21.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 (穗) 部分的总称,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储存在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 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下表是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某地区秸秆利用方式的调查表。下列对该地区秸秆利用的评价正确的是

A.可以解决该地区农村能源短缺问题

B.以上利用方式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自然腐烂可以增强生物循环能力

D.以上利用方式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

读我国某省区交通与城市分布图, 回答22~23题。

22.图中MN一线以西是该省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地区。该地少数民族的分布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的是

A.地形复杂, 交通阻塞

B.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C.气候寒冷, 平原广阔

D.经济发达, 民工涌入

23.下面两图是四种运输方式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特点对比图, 符合图中MN一线西部地区最主要运输方式特点的组合是

A.甲 (1) B.乙 (4)

C.丙 (2) D.丁 (3)

2011年9月9日, 引黄入晋北干线工程开始通水, 滚滚黄河水经万家寨、下土寨的水闸通过引水隧洞向朔州、大同两地奔来。山西省北部百姓告别守着黄河却望水兴叹的缺水历史, 从此用上黄河水。读下图, 回答24~25题。

24.“山西之长在于煤, 山西之短在于水”, 引黄入晋关系到解决山西大同发展转型的“水瓶颈”, 形成大同跨越发展的“水支撑”。引黄河水到大同最有利于发展的产业是

A.煤炭开采 B.煤炭化工

C.灌溉农业 D.煤炭外运

25.关于引黄入晋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有效解决晋北同朔地区的缺水问题

B.沿线地区地形平坦, 工程量小

C.调水工程建成后, 会减轻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D.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山西缺水的主要原因

二、综合题 (共50分)

26. (10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河西走廊在祁连山以北, 合黎山以南, 乌鞘岭以西, 因位于黄河以西, 故名。

(1) 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分析河西走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3分)

(2) 疏勒河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 其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 西北流经玉门、安西等绿洲, 最后注入哈拉湖。指出疏勒河流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4分)

(3) 分析河西走廊成为我国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原因。 (3分)

27.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地形图和汉堡港遥感影像。

材料二:德国的农业合作社遍布德国农村地区, 包括信贷合作社、生产合作社、销售合作社等。德国80%的农场主参加了各类合作社, 它们为农民提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 以及信贷、农资供应、咨询等服务, 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载体。

(1) 参考地图, 简述德国地形分布对水系特征的影响。 (4分)

(2) 简要评价汉堡港作为海港的优势和劣势。 (3分)

(3) 信贷合作社、生产合作社、销售合作社分别优化了哪些农业区位因素? (3分)

28. (10分) 图1为塔里木盆地区域图, 图2为图1中甲地区放大后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描述塔里木盆地沼泽的分布特征, 并分析其成因。 (2分)

(2) 根据图中信息简述塔里木盆地内部的地势特征。 (2分)

(3) 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甲地区泉水带的成因。 (4分)

(4) 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图中泉水带也是人类聚落分布带的原因。 (2分)

29. (10分) 读加拿大略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温哥华与加拿大其他地区不同, 其夏季温度在20℃左右, 而冬季也很少低于0℃。分析冬季温哥华比加拿大其他城市温暖的原因。 (4分)

(2) 加拿大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 分析其主要原因。 (3分)

(3)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预测,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持续百年。全球气候的变化对加拿大经济发展和生态影响较大, 请选择有利或不利影响进行说明。 (3分)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 请选定其中一题作答。若多做, 则按作答的第一题计分。

A. (10分) 【旅游地理】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 成都旅游业不断发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通过实例评价成都市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5分)

(2) 在成都市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 应注意哪些问题? (5分)

B. (10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7月8日深夜, 在美国华盛顿, 闪电划过天际。当晚, 美国华盛顿地区遭遇雷暴天气。雷暴是指局部地区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强对流天气。下图是美国年平均雷暴天气次数等值线图和华盛顿地区雷暴天气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试描述美国雷暴天气的空间分布规律。 (4分)

(2) 图中显示美国发生雷暴天气最多的地方是佛罗里达半岛, 试分析该地雷暴天气多发的原因。 (6分)

C. (10分) 【环境保护】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保护性耕作法”是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 并在农作物收割时, 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 (地) , 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 (地) 里过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

材料二:下表中的数据是上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未实行时土壤、大气在冬春季节的平均情况统计资料。

(1) 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法”以后, 农业生态环境可能有哪些改善? (5分)

(2) 利用科学发展观保护图示地区的农业环境, 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5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B春分与秋分时都是昼夜平分。从秋分到立冬昼长变短, 经过三个节气;从立春到春分, 由昼短到昼夜平分, 经过三个节气。所以立冬、立春时湖北宜昌的昼长最接近。

2. D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的变化范围是北极圈至北极点之间, (1) 点位于北极圈与北极点之间, 且距离北极圈近, 所以最可能的节气是小暑或小寒; (2) 点位于北极点和北极圈中间, 所以最可能的节气是立夏或立冬; (3) 位于北极圈, 所以最可能的节气是夏至或冬至; (4) 点位于北极点和北极圈之间, 且距离北极圈近, 所以最可能的节气是芒种或大雪。

3. C读图可知, (1) 时段气温不断上升, 所以不可能是倒春寒天气; (3) 时段气温下降, 且气温低, 所以其是受倒春寒天气影响明显的时间段。

4. B防御倒春寒对早稻播种育秧的威胁, 宜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保温, 所以可以是塑料薄膜覆盖, 也可以是稻田“夜灌日排”、“晴排雨灌” (它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特征, 夜晚或雨天稻田灌水, 增加保温性能) 。

5. B根据题意, 长城要建在山脊上, 所以为线路 (2) 。

6. A公路选线要求地形起伏小, 所以最合适的线路是 (1) 。

7. A地下水位海拔大致和地表呈正相关的关系, 地下水也是基本垂直于等地下水位线从高处流向低处。图示两岸地下水向河流汇聚, 即两岸地下水补给河水。

8. D渭干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川融水, 所以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 不利于渭干河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9. B根据刚果湖演变成刚果盆地可知, 刚果盆地的成因是刚果湖地区地壳抬升, 刚果河切穿盆地西部的山脉, 湖水外流。

10. D根据地形特征可知, 该地区为南非高原, 所以海拔较高。由于该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一月为雨季, 降水多, 所以一月沼泽面积最大。

11. B读图可知, 德班比诺洛斯港纬度高, 但年均温明显偏高, 这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不是纬度, 而主要是洋流因素。

12. B美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20岁中国人口的迁移率约5%, 美国约10%, 但中国人口数量是美国人口数量的4倍多, 所以两国的迁移人口数量不相同;由于美国北部气候阴冷, 所以许多美国老年人口退休后移居南方居住。

13. B读图可知, 与美国中老年人口迁移率相比, 中国中老年人口迁移率明显偏低, 所以中国中老年人口迁移不可能比美国中老年人口迁移活跃;中国20~30岁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就业;1~20岁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随父母进城或者到城市求学, 与城市化关系密切;目前我国产业转移的方向是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 农民工可以在当地就业, 所以产业转移可导致人口平均迁移距离减小。

14. C东北地区为一年一熟, 玉米适宜在春季播种 (春播玉米) ;华北地区为两年三熟, 玉米需要在6月上旬冬小麦收获之后播种 (夏播玉米) 。

15. D读图可知, 美国玉米主要用于生产饲料, 其用于口粮和饲料的比例大于工业用途。美国玉米主要用于生产饲料, 它分布在乳畜带的南部。

16.B与沿海苹果带相比, 它的突出优势是气候的大陆性强, 表现为气温日较差大, 其有利于苹果品质的提升。

17.D苹果浓缩汁是原料性产品, 所以影响苹果浓缩汁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

18.B根据该城市的产业特点, 可推测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矿产资源 (石油与天然气) 的开发。

19.D读该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分析图可知, 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但增长潜力小;农副产品加工, 工序简单, 规模小, 不可能快速扩大城市面积;该地缺少增长快、占GDP总值比重大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20.D昼夜温差大, 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所以不利于雾霾天气的形成。

21.D该地区50%的秸秆作为燃料使用, 作为饲料与肥料的少, 造成有机质的浪费, 生态效益差;用以工艺编制的少, 经济效益差。该利用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

22.A该省为四川省, 该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多与该地区地形复杂、交通阻塞有密切的关系。

23.C该省MN一线西部地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公路, 其特点是运量相对较小, 为图中的丙;运费随运输距离增加明显增长, 为图中的 (2) 。

24.B煤炭的开采与外运同水资源关系不大;灌溉农业用水量太大, 附加值低;发展煤炭化工需要大量的水, 且有利于改变山西以煤炭开采与外运为主的产业结构。

25.A引黄入晋可有效解决晋北同朔地区的缺水问题;引黄入晋引水工程沿线多山, 需多级提水, 并十多次穿过高山峻岭, 工程量大;该调水工程建成后, 可能会给沿线地区带来土壤盐碱化问题;降水量少是导致山西缺水的主要原因。

26. (1) 河西走廊深居大陆内部, 降水稀少,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多风蚀和风力沉积地貌;地表水贫乏, 河流稀少且多内流河;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有机质含量少。 (3分)

(2) 特征:上游流量大, 下游流量小。 (2分) 原因:属于内流河, 其补给水源主要来自上游的冰雪融水, 下游缺少补给水源;下游蒸发量和下渗量较大;沿岸用水较多。 (2分)

(3) 南北为山地, 河西走廊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河西走廊河流较多, 水资源较为充足;河西走廊是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 (3分)

27. (1) 南部山地、高原地势高, 北部平原地势低, 这使许多河流发源于南部高原和中部山地, 并且多为自南向北流;巴伐利亚高原西高东低, 导致多瑙河向东流动;中部为块状山地, 地形破碎, 导致河道曲折。 (4分)

(2) 优势:风浪小, 港口空间大 (利于港口设施布局) , 河汊多, 与城市接触面积大。劣势:距海远, 海上船只进出港口的航行距离远;河道浅, 不利于大型船只航行。 (3分)

(3) 信贷合作社:资金;生产合作社:技术、农药、化肥、种子;销售合作社:市场。 (3分)

28. (1) 主要分布在盆地北缘的铁路线以南和塔里木河以北的区域。原因:该区域有河流流经, 夏秋季节河流泛滥带来充足水源;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 (2分)

(2) 大致由南向北降低 (或南高北低) , 由西向东降低 (或西高东低) ;盆地东北缘地势偏低。 (2分)

(3) 冲积扇表层沉积物颗粒大, 透水性好。每当夏季高山冰雪融化时, 易暴发山洪, 大量流水从扇顶倾泻而下, 漫过整个扇体, 其中一部分洪水下渗变为地下水, 形成地下径流。 (2分) 又由于冲积扇边缘沉积物颗粒小, 排列紧密, 透水性能差, 相当于建起了一道天然“大坝”。这样就形成了一座天然“地下水库”, 当“水库”中积蓄的地下水超过了“大坝”的高度, 地下水就会涌出地表, 形成一处处泉水, 所以在冲积扇边缘会形成一个泉水带。 (2分)

(4) 在干旱地区, 冲积扇边缘有丰富的地下水, 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沉积物形成了肥沃的土壤, 这些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有利于乡村形成。地形平坦有利于交通线的建设, 为其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再加上农业的发展,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有利于城市形成。所以泉水带也是人类聚落带。 (2分)

29. (1) 纬度位置低;北部山地阻挡了北方寒冷空气南下;位于大陆西部, 受到温暖西风的影响;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4分)

(2) 东南部 (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众多等。 (3分。任答三点且正确可得3分)

(3) 有利:热量增加, 冻土带减少, 森林带北移, 林业和种植业的规模扩大;沿岸海冰大量融化, 河流结冰期缩短, 航运业、渔业和外贸都将得到发展 (不利:全球变暖, 森林虫害也将增多;降水增多, 可能导致洪涝灾害, 需要更好的排水系统和城市基础设施) 。 (3分)

30.A. (1) 成都有两千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西岭雪山、大熊猫研究基地、刘氏庄园等旅游资源, 具有较高的美学、科学及历史文化价值, 该区域旅游资源的质量高;成都附近汇集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天台山、青城山、刘氏庄园等众多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该地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5分)

(2) 注重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注重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环境承载量;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 扩大旅游景区的对外宣传等。 (5分)

B. (1)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4分)

(2) 纬度低, 蒸发旺盛, 对流显著;三面环海, 受海洋影响大, 水汽充足, 飓风活动频繁;周围水陆温度不均导致大气很不稳定;来自墨西哥湾与大西洋的气流在此相遇, 加剧了大气的不稳定性等。 (6分)

C. (1) 土地沙化 (荒漠化) , 土壤盐碱化。改善:提高了土壤的水分含量;增加了土壤肥力;防止表层土壤被风力侵蚀;增加大气降水几率。 (5分)

(2) 保护植被, 禁止乱垦滥挖;合理灌溉, 推广节水农业, 提倡喷灌、滴灌。 (5分)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篇3

26-30 BCCAA 31-35 BDABC 36-40 DBBCA 41-45 DABCB 46- 50CBCCA 51-55 CBCAD 56-60 DACBB 61-65 ABCCD 66-70 DACBA

评分标准:1. 1~55小题,每小题1分,计55分;56~70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2. 凡与答案不符者不得分。

卷II(35分)

VIII. 71.F 72. favorite 73. 我想在医院当名医生。

74. In a police station 75. Yes, she does.

评分标准: 每小2分,计10分。

IX. 76.Canada 77.15 78.14 79.listening to music 80.art

评分标准: 每小题1分,计5分。

X. 81.friendly 82. is waiting for 83. reading 84. on the right 85. rainy

评分标准: 每小题1分,计5分。

XI.A)

86. What language does she speak?

87.This is the way to my house.

88. I hope you have a good trip.

89. I want to be a doctor.

90. Is Nancy doing her homework?

评分标准: 每小题1分,计5分。

B) One possible version:

Tom Smith is my pen pal. He is from England. He is 14. His birthday is on May 12. He speaks English and he can speak a little Chinese. He likes hamburgers and he likes Chinese food , too . Because they are delicious. He likes animals. His favorite animal is dogs. Because they are really cute. He studies hard at school. He likes math best. He thinks it is interesting. He wants to be a teacher.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篇4

高一地理座位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目前欧洲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以上都不是

7.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广东省人口数量增长高于全国其他省区,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自然增长快 D.人口迁移造成的()

8.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增长率很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据此回答1~2题。

1.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A.严重的环境污染 B.严重的经济衰退 C.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 D.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2.目前欧洲各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数量过多

C.0~14岁的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D.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4.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人口受教育水平

5.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模式中,“原始型”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C.美国人口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D.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

6.若某城市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0.62%,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增长模式是(A.山东的大学生毕业后由长沙到北京工作B.中国的学者到美国进行学习访问

C.华裔科学家回国探亲

D.国庆节到外地休假

自然环境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据此回答9—10题。9.影响美国第四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耕地充足,土地生产力潜力大 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10.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善

1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技术因素

12.城市是有等级的,通常划分城市等级的标准是:()

A.城市人口比重B.城市人口规模

C.城市面积大小D.城市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的大小

13.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二战后,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 B.城市化水平高

C.城市化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 D.城市化是由农业发展推动的14.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15、下列农业生产布局受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影响明显的是:()A、青藏高原的放牧业 B、上海郊区的乳牛场 C、三江平原的商品粮基地建设 D、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16.下列农业地域类型,既属于密集农业又属于商品农业的是:()A.青藏高原的畜牧业 B.南方的水稻种植业 C.珠江三角洲的花卉种植业 D.东北平原的个体粮食产户

17、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A、单位面积产量低,但商品率较高 B、科技水平高

C、灌溉便利,水利工程量小 D、机械化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

18、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D、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

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 19.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稠密 B.气候高温少雨 C.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

D.具有肥沃的红壤

20.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A.农区牧业基地 B.商品棉生产基地 C.商品粮生产基地 D.出口创汇农业

21.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A.地形条件B.光热条件C.土壤条件D.市场条件

22.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A.江淮地区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23.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其原因是()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C.大城市周围劳动力充足 D.大城市周围土地租金低

24.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因素是()A.地质灾害B.寒潮侵袭C.水旱灾害D.台风侵袭

25.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落户,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

导因素是()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交通运输D.劳动力低廉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8分)

资料1: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资料2: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现象,这一问题将

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选择填空)。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

(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产生这种流

动最根本的原因是。

(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

2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左图)和年收入构成(右图)

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说明理由。

2)根据图示,农场在P农田处种植的作物为。

28.下图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用直线将该城市的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字母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 选择。

商业区A

工业区B 居住区C 绿地D

(2)用直线将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器厂和印刷厂分别与相应的数字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厂① 污水处理厂② 重型机器厂③ 印 刷 厂④(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

29、土地价格在城市土地利用、工业、农业区位选择中常常起着重要作用。

下图为地租水平与离城市的距离(城市中心的距离)远近关系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12分)

地租水平

距离

若图示表示的是城市内部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两个方面。X表示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 活动。Z表示可能是_____________ 活动。

EH间最有可能成为____________(功能区),HJ间最有可能成为____________(功能区)。

选择题答题处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1-5 DDCCB6-10CDADA

11-15 BBCAC16-20 CDCAD21-25BCBCB 26.18分

1)人口老龄化(2分)B(2分)2)B(2分)

3)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3分,答出一点即可给分)我国城乡和地区间在经济水平方面的巨大差别(3分)(合理即给分)

4)有利: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不利:加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的状况;增加城市就业难度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合理即给分)27(10分)

(1)混合农业(2分)

判断理由: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例。花卉。临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穿过,水源充足,满足用水需求。(6分)

(2)花卉 28.(10分)

(1)商业区——D工业区——A居住区——C绿地——B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英语作文 篇5

I have got a problem and I need to ask for your help. I feel I am a little too fat. What’s worse,I am putting on weight all the time. I am very worried about my figure and how I look. I even fear that some of my classmates call me names.

At one time, I tried to work out in a gym two or three times, but I finally gave up just because I had no time for it and always felt very tired after doing exercise. Once I tried going on a diet. However, after about a week, I could not go on because I felt so hungry that I was not able to continue my studies. Then I bought and took weight-loss pills in secret. Shortly after, they did work and I was losing weight fast. But soon I felt tired and weak sometimes.

I know those pills usually have bad effects on our health. Thus, I don’t know what I should do. Could you be kind enough to give some good advice.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篇6

一、看拼音,写汉字。(9分)xuàn rǎnjìmòwǔrǔān jū lè yèshēn yínpáo xiào()()()()()()yànxīsèshǔ()丽清()羞()()假()倦()阳颜()()名()语()方堵()()实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打上“√”。(3分)

1、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dù()chà()量度邮差 ..duó()chāi()bó()bǐ()刻薄匕首 ..báo()bì()选择正确解释。(1分)喜出望外().①向远处看②拜访③盼望、希望④名望 不可侵犯().①抵触②发作、发生③进攻

三、几年来,你对成语一定掌握了不少,自己归纳一下。(4分)ABCC成语:()()描写人物外表的成语:()()反映人物品质的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四、小法官,巧断案。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用“√”错误的用“×”。(5分)

1、《草原》主要写了草原美丽的景色。()

2、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

3、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主要想表达他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一件简单的事。()

5、《清平乐·村居》描写了温馨可爱的农家日常生活。()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分)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怎能为祖国作贡献呢?

2、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1分)

牧民们骑马的技术高。牧民们热情好客。

3、改写成拟人句。(1分)

星星在空中闪亮。

4、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改)(3分)(1)我校正在举办了第十一届田径运动会。

(2)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带领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3)他往上一抛,西瓜皮没想到落下来,正好扣在自己的头上。

5、请你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为下列场所写一幅恰当的标语。(2分)

例:学校门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1)图书馆:(2)观海长廊:

六、判断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6分)

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2、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3、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像绒毛,像棉絮,像芦花一般的雪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将下面的警句、古诗、对联补充完整。(6分)

1、孔指以示儿曰:“”。儿应声答曰“”。

2、一夜五更,三秋九月,3、天行健,《周易》

4、《离骚》

5、草铺横里六七里,《牧童》 6

八、口语交际。(3分)

李强学习不够用功,还迷上了玩电子游戏机。他经常逃课去玩,有时都顾不上吃饭,这样一来既影响了学习,又损伤了身体,作为他的好朋友,你应该怎样劝告他?要求用上有关格言或警句。

阅读展示(28分)

(一)黑板上的解剖图

自上生理课的第一天开始,黑板的左上角就挂着一幅人体解剖图,上面标有重要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整整半个学期,那幅解剖图一直挂在那里,不过老师从来没提起

它。||

生理卫生课举行测验。同学们一进教室,就看见黑板擦得干干净净,那幅图已经不在了。黑板上写了一道试题:“写出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从没学过这个。”

“这不是理由!”老师说,“那些知识已经挂在黑板上好几个月了。”大家没有办法,只好勉强地答了一些,有些甚至把白卷交到老师手里。||

这时,只见老师收起试卷,非常严肃地讲了一句话:“永远记住——”老师说,“学习不只是老师告诉你们东西。”||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严肃()测验()办法()举行()

2、造句。(2分)

异口同声:

3、按照分好的段,写出第二段的段意。(2分)

4、联系上下文,从画“”的句子中,能你体会到什么?(3分)

(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17分)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来到法门手,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绘画,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的老师。”

释圆笑笑说:“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自己的老师吗?”年轻人长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啊,我见过他们画的画,有的画技甚至还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绘画,但也颇爱搜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作品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砚和一沓宣纸。

释圆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典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把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把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那个茶杯中。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释圆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

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绘画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思忖良久,终于()。

1、“颇”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先查部首______,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不正,②很。第二自然段中“颇爱搜集”中的“颇””应选第_____种解释;“有失偏颇”中的“颇”应选第______种解释。(2分)

2.根据拼音写成语,并将它们还原到文中括号内,使文意贯通。(4分)

tú yǒu xū míng()xīn mǎn yì zú()huǎng rán dà wù()qiān lǐ tiáo tiáo()

3、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换一个说法,使原意不变。(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特别好,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青年人为了学绘画走南闯北十几年,也没找到个合适的老师,这是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释圆和尚的做法巧妙吗?请你具体谈谈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天地(30分)

题目: 我真____________

上一篇:对祖国的祝福语句下一篇:天津商业大学接收免试硕士研究生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