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知识点总结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前赤壁赋知识点总结(推荐8篇)

前赤壁赋知识点总结 篇1

第一段

一、注音:

    

1、壬戌 rénxū

2、属客 zhǔ

3、窈窕 yǎo tiǎo

4、少焉 shǎo

5、冯虚御风píng

二、通假字:

1、属客:同“嘱”,劝人饮酒。.

2、冯虚御风:通“凭”,乘。.

三、重点字词解释:

1、既望:过了望日,指农历十六日。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朔,农历每月初一)

2、清风徐来:缓缓地。.

3、水波不兴:兴起。.

4、徘徊:停留。..

5、白露横江:笼罩,弥漫。.

6、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7、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8、浩浩乎:助词,形容词的词尾,没有实在意义。.

9、而不知其所止:和后面的动词共同组成一个名词性的短语,表示„„的地方。.

四、重点句翻译: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任凭小船儿自由飘荡,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江面多么辽阔,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好像离开了人世,无拘无束,飞升变化,登上仙境。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倒装 .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倒装 ..

3、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倒装,“万顷”使用了借代的修辞,代表江面,“茫然”作“万顷”的定语,表示修饰。“之”,助词,起到了帮助定语后置的作用。注:倒装句一般只有四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置

第二段

       

一、注音:

1、饮酒乐甚 lâ

2、扣舷 xián

3、桂棹 zhào

4、溯流光sù

5、倚歌而和之 hâ

6、幽壑hâ

7、嫠妇lí

二、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起舞;使„„哭泣。..

三、定语后置句:客有吹洞箫者 .

四、重点字词解释:

1、扣舷:敲。.

2、美人: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倚歌而和之:循、依;唱和。..

4、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五、翻译: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有吹奏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同声相应、唱和。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那声音呜呜的,像怨恨像思慕,像哭泣像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扬,如同不断的细丝。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六、“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箫声的“悲凉”及感染力,衬托哀怨的心境。

第三段

一、注音:

1、愀然 qiǎo 

2、山川相缪 liáo 

3、舳舻 zhú lú 

4、旌旗 jīng 

5、酾酒 shī 

6、横槊赋诗 shuò 

7、扁舟 piān 

8、匏樽páo zūn 

9、蜉蝣 fú yóu 

10、挟飞仙 xiã 

11、骤得zhòu

二、词类活用:

1、正襟危坐:使动用法,使„„端正。.

2、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4、破荆州:形容词作动词,攻占。.

5、下江陵:名词作动词,攻占。.

6、顺流而东也: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

7、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三、重点词解释:

1、愀然:忧愁的样子。..

2、正襟危坐:端正。.

3、山川相缪:缭、盘绕。.

4、郁乎苍苍:助词,形容词的词尾。.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6、方其破荆州:当。.

7、酾酒临江:面对。.

8、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却,表示转折。..

9、举匏樽以相属:同“嘱”,劝人饮酒。.

10、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1、挟飞仙以遨游:偕同,与„„作伴,与„„一起。.

12、知不可乎骤得:表示语气的停顿;立刻,马上。..

13、托遗响于悲风:寄托。.

四、特殊句式:

1、何为(为何)其然也: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而今安在(在安)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4、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

5、寄蜉蝣于天地:状语后置。.

6、判断句:固一世之雄也。.

五、重点句翻译: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面对大江斟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可是如今在哪里呢?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在天地之间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的生命,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的生命短暂,羡慕长江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

第四、五段

一、注音:

1、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céng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zàng 

3、洗盏更酌

gēng

4、杯盘狼籍 jí

5、相与枕藉乎舟中jiè

二、词类活用:

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

三、重点词解释: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往;表示转折,却。..

2、卒莫消长也:到底,最终。.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表示假设语气;竟,简直。..

4、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即使。..

5、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听到;看见。..

6、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占有;享用。..

7、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8、杯盘狼籍:凌乱的样子。(现代文中必须写作“狼藉”)..

9、相与枕藉乎舟中:相当于“于”,介词,在„„。

10、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

四、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而又何羡(羡何)乎?

2、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五、重点句翻译: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译文:

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如果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变;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2、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大家在船上互相枕着靠着睡着了,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注:关于“乎”:

1、形容词的词尾。(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2、介词,相当于“于”。(相与枕藉乎舟中)

3、作为语气词,用在句末,可以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相当于“啊”

前赤壁赋知识点总结 篇2

《前赤壁赋》是“乌台诗案”的产物。贬黄期间的苏轼精神世界经历了一个“追求——痛苦——超越——旷达”的过程。贬黄期间他人生如梦的苦恼只有通过“一樽还酹江月”来排解。经过了“大江东去浪”般的时光淘洗, 终于达到了“客喜而笑”的境界, 实现了思想境界的飞跃。这一飞跃的载体, 就是贬黄期间的诗文中反复吟咏的“明月”。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月出》写到:“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从此, 这轮明月便照彻了古今文坛, 浓如暮色的“明月情结”盘亘在了文人心头, 流淌于他们的血液中。月, 高悬穹宇, 那么的洁亮, 又是那么遥不可及;那么洁美, 令人遐思无限。那么含蓄又意蕴无穷……圣洁而不可亵渎的明月, 传达着文人们的许多审美经验:“举首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是思乡愁;“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是孤独苦;“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是心静宁远的人生超脱;“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睛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是超越个人情思的宽广胸怀。这是传统文化中的明月。

撇开其他诗文不谈, 笔者只探究《前赤壁赋》中的明月的内涵。

从表象上看, 《前赤壁赋》中, 作者以明月为意象, 借明月设意境, 托明月表主旨。又以明月串全文, 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但从苏轼思想情感的变化上来体察, 旷达乐观绝不是阵痛后的顿悟, 应是痛苦又漫长的“参月”、“悟月”后的沉淀。

在“壬戌之秋”与“既望”这两个突出的时间点上, 月为人而出。“如泣如诉, 如怨如慕”的心声是“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的悲叹;“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知不可乎骤得”。如何解脱?当“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时, 人因月而思。“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 “盈虚如彼, 卒莫消长”, “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物各有主, 虽一毫而莫取”, 唯“清风”“明月”“取之无尽, 用之不竭”。明白了这一道理后“客喜而笑”。苏轼从思“月象”到“客喜而笑”的过程, 就是人生境界升华的过程, 他完成了一次从凡人到超人的转变。因此, 这一次认识的飞跃得力于明月的启迪。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探究苏轼在思月观象中所悟获的明月内涵。

道家文化中, 明月的内涵:

首先, 月神女娲、嫦娥表现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女娲、嫦娥个性平和, 具有温柔而坚韧、聪明而善思、热情又乐观等女性特质, 因而闪现着母性的光辉, 能给人亲近、依恋和同情。月神的传说反映了寻找母亲温暖怀抱的文化主题。现实世界是难以把握的, 不光痛苦, 还充满着血腥的斗争!而明月却是宁静的, 安详的, 永恒而和平!像母亲温暖的怀抱, 能安抚不堪重负的疲惫灵魂!

其次, 中国文化中很早就出现了对永生的追求。《山海经》中记载许多巫医皆有不死之药, 服之可得永生。楚文化中, 不死药与月亮联系在一起:只要获得不死药, 就能与月亮一样永生不死。嫦娥窃取不死药而奔月的神话, 暗示了一种追求不死的生命精神。月中桂树创口会随时自动愈合, 月中冰蟾能复活都是不死的隐喻。故月亮也能掌握人的生死, 既可赐予人不死, 也能创造新的生命。这种执着的愿望主要见于道家, 由此也开启了中国两千年的炼丹史。另外, 月亮的盈亏晦明循环, 也影响了道家哲学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与宁静神秘的智慧品格的追求。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道家思想将自然现象提升到一种人生智慧。杯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已深入人心。阴阳鱼太极图就是明显的体现, 这对形成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稳定性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样, 月亮作为一种永恒存在的神秘象征, 又成为士大夫逃离现实的人格化身与一种飘逸的风范。当士大夫历经宦海波澜, 顿悟人生禅机之后, 便一头扎进那澄透晶莹的月光世界里去了。

因而明月就代表了安详、永恒、和平的母亲温暖的怀抱, 代表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境界。

《前赤壁赋》中道家思想有很显著的体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羽化”是道家语, 道家称飞升遐举为羽化。“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这种变与不变的观点, 是受了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相对主义哲学观点的影响。“举匏樽而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心中明月是安详、永恒、和平的, 生生不息的, 他把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寄托在酒中, 和明月交谈, 回归生命至情至美的本真, 指向了道家生命的哲学!

佛家文化中明月的内涵:

佛家文化中明月的意象意蕴十分丰富, 其中独具代表性的意蕴主要是喻指自性的圆满空净。《佛说月喻经》曰:“皎月圆, 行于虚空, 清净无碍。”同时, 《华严经》中宣扬了法界缘起, 理事无碍, 圆融自在, 认为宇宙间的各类关系都是圆融相通的。

苏轼散文《前赤壁赋》中, 佛家思想有鲜明的体现。佛教常以水流的流转不息、易逝难追喻指人生的无常。佛教水意象突出的是时间观, 讲的是人对生死如何超脱的道理。“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就是这一思想的反映。“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认识, “羽化而登仙”的心境, 正是佛家“容而化之”的观照。

禅宗的顿悟理论认为:成就佛道, 不需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 也不需经验积累, 只凭感性直观在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苏轼就是借助于此去追逐一种超脱旷达的精神境界。

道、佛中这些对明月的认识, 深刻的影响了苏轼。正是由于有了对明月这一物象意蕴的深刻理解, 他才参悟到了自己的处世哲学, 得以自疗伤痛。散文《前赤壁赋》就借助明月反映了他的世界观。苏轼从思“月象”到“客喜而笑”的这一过程中, 完成了灵魂的升华, 完成了一次精神世界的转变。因此, 这一次认识的飞跃得力于对明月内涵的解悟。

苏轼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 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人生境界。治国济世的儒家思想, 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 让他以理性的现实的态度来对待人生。道家的无为, 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 又使他淡泊名利, 在逆境中显得从容自如, 让他冲破正统儒学伦理的束缚, 追求精神的自由, 回归自然, 超世脱俗。佛家的圆满空净, 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 消解了悲剧意识。儒、道、佛精神成了苏轼安身立命的精神柱石:以儒为主, 兼以道、佛为辅。即以儒家思想作处世之具, 以道家思想作修身之术, 以佛家思想作安身之法。

天人合一的超然, 旷达乐观的情怀, 是《前赤壁赋》的主旨,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无高尚伟大之人格, 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 殆未之有也。”苏轼以其高尚伟大之人格, 创作出了高尚伟大之文章。他赋一江月韵, 化千千心结, 将明月的意象化成了集体意识的文化积淀, 永远亮在了华夏儿女的心田。

摘要:苏轼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 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人生境界。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明月的喻象与内涵包含了“安详、永恒、和平的母亲温暖的怀抱, 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境界”的道家思想, 也包含了明月“喻指自性的圆满空净”的佛家文化。苏轼就是借助于此去追逐一种超脱旷达的精神境界, 并借助明月反映了他的世界观。

前赤壁赋知识点总结 篇3

关键词:《前赤壁赋》 《荷塘月色》 情感比较

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苏轼携友驾一叶扁舟,游于赤壁下的浩瀚长江。他在明月的光辉下,尽情感受徐徐春风,欣赏“白露横江”,感概“水波不兴”,领略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于是有了千古名文《前赤壁赋》。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反革命动乱时期,朱自清在寂静夜晚孤立于荷塘边纾解内心的苦闷彷徨,于是有了传世之作《荷塘月色》。

一.两文情感表达的相同之处

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们的作品饱含蓬勃的张力,复杂的情感从字里行间散发而出。

1.内心的解放,渴望人生自由

被贬伊始,苏轼也是颇有些心灰意冷的。《初到黄州》就说“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对因写诗获罪的自嘲。但不久苏轼的心情就渐渐明朗起来。当地人并未因苏轼是个犯官而疏远他,苏轼体会到了远离宦海烦恼的自由快活。慢慢的,他喜欢上了这种邻里和睦、自由轻松的生活。不久他的僧友更是搬来与他小住,使他又从佛教中领悟到许多出世的道理。经历过一段时间物质与精神的痛苦后,一个崭新的苏轼从苦难中蜕变出来。他的诗文格调骤转,变得亲切、旷达,《前赤壁赋》就是一个标志。当好友杨世昌忆起火烧赤壁而吹出悲伤之曲,发出“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时,东坡淡然开导,提出自己对于大自然永恒的新认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充分体现了苏轼看淡红尘,随缘自适后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自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后,党派斗争日益尖锐激烈,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空间越来越小。大批知识分子抛弃独立中正的立场,纷纷投向某个政治阵营,这令依旧坚持无党派的朱自清等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无尽的孤独、焦虑和苦闷使得朱自清非常渴望超脱现实,寻到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于是在七月的一个夜晚,他远离人群,独自一人来到荷塘边,以求摆脱现实的困扰获得片刻的自由。“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梦幻般的月色、柔情万种的荷花以及“脉脉的流水”抚慰着朱自清孤独的灵魂。他又将思绪散向遥远的南朝,想要融入到采莲女们那种纯粹的、充满生机的乐趣中去。“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纵使短短数语,却绘声绘色的勾勒出当时的趣味光景。“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此时的朱自清,怕是已将这小小荷塘当作自己无限畅“游”的世外桃源了吧。“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不难看出,朱自清感到了真正的身心自由,即使只是片刻,他也纵情享受。足可见他对于自由的向往之深。

2.人生的思考,保持高尚品格

在遭受李定等人的诬陷后,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但他却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人生如朝露,意所乐则为之,何暇计议穷达。”这固然同当地百姓与他真诚相待分不开,其中却也有其生性淡泊名利的作用。纵观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他却总能找到积极的一面:“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何不就此自得其乐地徘徊其间,尽情享用大自然的“无尽藏”呢?这是倡导大自然面前众生平等的佛家思想,不难看出他对权贵的蔑视与嘲讽。虽遭受迫害,却傲骨依存、不惧权贵,高尚的品格体现无遗。

经过两次政治变故的接连打击,朱自清感到了迷茫和彷徨。倡导爱国民主的他无法安心于“超然”。“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排遣心中的不安及苦闷,他远离人群,去了古井堂附近“日日走过的荷塘”散步,那里人群稀少,是个可以敞开心扉的地方。“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在这里,他不必遭受任何强迫和威胁,这是他一个人的天地,是他寄放灵魂的地方。“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即使左右两方势力对他们的挤压愈来愈严重,即使在自由主义这条道路上已接近形单影只,但朱自清能想到的依旧是反抗,他的人生中从来没有“低头”二字。虽然他势单力薄并不能对这个社会做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却能够坚持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在当时危急的情形下也是非常难得的了。

二.两文情感表达的不同之处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因此,两位作者表达情感的风格也有所差异。

1.旷达人生与思想苦闷

即使被贬黄州,但像苏轼这样“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忧患来临,一笑置之。”面对友人泛舟于赤壁之下时触景生情,对于昔日功成名就的英雄人物也不可避免地流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史实,苏轼反问:“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用问题暂时转移友人的注意力,接着才缓缓道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滚滚江水日夜奔流不息,似乎永无枯竭之日;一轮明月挂于千里之外,月半盈满,月初虚损,却没有减少一分也没有多出一丝。从不变的角度来看,“我”亦同世间万物般生生世世无穷尽矣。苏轼用道家的理念,开化着别人,也开化着自己。这时的他,寄情山水,随遇而安,战胜了生活,突破了自我,人生态度更是旷达不羁。

俞平伯曾这样评价朱自清:“他的性格真应了老话,所谓和而介,外圆而内方。”意指朱自清是一个“狷者”,外表谦和敦厚,实则极有原则。这样一个“狷介”近乎于固执的人,在对待国家政权动乱的问题上也无法安之若素。他的原则使得他用一层又一层的忧虑苦闷将自己包裹起来,他深陷内心自由民主的世界与现实道德崩坏的世界的巨大落差中无法自拔。即使月下荷塘让他摆脱现实烦恼的纠缠,但那只是暂时的,他更多时候不得不回归现实,在郁郁不得欢中谋求生存。

2.哲学思辨与政治感怀

苏轼在王安石变法时期主张实行休养生息,从此便可看出其超然自适的哲学思想,也难怪即使远在穷乡僻壤的黄州,他仍能悠然自得地与友人外出郊游,高兴了就“扣舷而歌”,用完餐是“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困乏了便索性“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全然超越了出世入世的界限,超越物质、精神的束缚,获得自性的完满,进而得到快乐与尊严。

青年时期的朱自清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典范,创作的新诗也充满着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期待。参与“五四”活动时他也是带着满腔热血,亲身经历时局动荡后,朱自清积极不再,变成了一个行事谨慎、为人胆怯的人,他选择适应接受,甚至深夜孤身一人去往荷塘,妄想就此遗世独立。就在文中,也并没有直接提到现实,只是隐晦地抒发了自己的悲情,希冀与社会政治形势保持一定距离。

三.情感表达不同的原因

1.时代因素

北宋对文人最是优待,学术思想自由。苏轼虽因文字入狱,但由于不杀文人的规矩而幸免于难。加上佛道的开化,苏轼终过闲适悠然的生活。近千年后的朱自清则处境完全不同,“学校被毁(昆华师范学校)。死伤者甚多,中有少数学生。下午去昆师,见死者静卧,一厨子血肉模糊,状至惨。”他日日在“惶惶然”中度过,时时担忧远在他乡的家人。提心吊胆的日子久了,整个人也抑郁很多。

2.人生际遇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他一生多灾多难,但最终还是成长为了一代文学宗师,此人便是苏轼。木斋在《苏东坡研究》中将此成就形成原因归纳为两点:(1)家庭。具有一定文化、学术的家庭氛围,使得他从小便浸染在诗书中,从而具备广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比常人更早的悟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真理,由此形成宠辱不惊的豁达心境。(2)游历。四处漂泊的生活,让他见多识广,各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他不致拘泥于礼教,变成一个呆板的儒子。早年在北京的求学,便奠定了朱自清的思想基础。陈孝全在《论朱自清思想道路》将其归纳为两点:(1)受到五四新思潮的洗礼,思想开始觉醒;(2)受到唯心主义的侵蚀。朱自清生于官宦家庭,由于小资产阶级的局限,他的很多想法皆过于理想主义。五四运动中,他以一腔热血想要实现“民主个人主义”;然而五四运动退潮,他就消极、彷徨,打算从此隐匿书斋。

3.个人气质

苏轼是豪放派代表人物,他的人犹如他的诗文般豪放不羁。虽心系朝廷,渴望建功立业,却又能在流放贬谪的生活中找到新乐趣,可谓随遇而安。谈到朱自清,吴晗这样描述——“整饬、谨严、周到、谦和、宽容、高度正义感,加上随时随地追求进步,这些随性的综合,构成了佩弦先生的人格”。他虽待人温和,但对自己却近乎苛刻,“他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在批评自己、鞭策自己,唯恐自己有负于生命,有愧于时光。”这样过着拘束枯燥的生活,也难怪他后期诗文一直呈现出沉郁的色彩。

跨越了两千年的作品的交流,因着时代背景与观念的不同而别具一番风味,透过作品也折射出诗人们各自的思想感情。他们作品本身存在的哲学价值,与对未来发展道路的引导价值,需要我们投入更多一些的努力与精力去研究与品味。

参考文献

[1]何润身《苏东坡散记》,大象出版社2011年版

[2]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前赤壁赋教案 篇4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

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自请出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被贬黄州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东山再起

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

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流落儋州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

段则以散句为主。可见,全文散句成份多处。但是,既然是赋,则应该用骈句或近乎骈句为主。《前赤壁赋》以四字六字为多,几同于“四六文”。读之于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开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几句,极凝练简洁点出风月,写出江景。接着,文章反复再现“风”和“月”形象。如歌中的“击空明兮沂流光”,这样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种特质和情韵,却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束缚。最后,辞赋讲究声韵美。《前赤壁赋》多处押韵,却换韵较快。每段一韵或几韵不等,而且换韵处往往是文义的一个段落。如

历来称《前赤壁赋》有《庄》《骚》文法,所谓潇洒神奇,出尘绝俗,此论固然不错。但是,文章留名千古,岁月遗芳,不仅仅是苏轼的文笔,还有他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哲理。《前赤壁赋》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和哲理呢?

有人认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人生短暂,是文章的主要思想。甚至有人还会说,苏轼不过是在此文中主张“及时行乐”而已。我们认为此论有误。苏轼诗文浩繁,但是,象《前赤壁赋》这样充满思想、深含理趣的作品,应该说亦不算多。《前赤壁赋》以“风”“月”为主景,则文章思想和哲理亦包含在“风”“月”之中。我们知道,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舟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苏轼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上受挫、生活上落魄,使他陷入苦闷与迷惘,这对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是很自然的。但是,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他带来了舒畅心情,酒酣耳熟后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使他从水的流逝、月的盈虚中领悟到物的变与不变。“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虚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水在流逝,月有盈虚,是变;但是前浪虽去,后浪再来,流水仍在,月也始终没有盈亏,这又是不变,也没有变。而随着水与月的长存无穷,每个曾经伴着长江与明月的生命也一样都会长存,都属无穷。这就是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读文至此,我们难道不觉得文章的意蕴是积极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达观的么?

《前赤壁赋》教案 篇5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学设想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二、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前赤壁赋赏析 篇6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这篇赋是有很大难度的。也许因为古今语言的流变,时空的阻隔,遮蔽了探寻的双眼,深玄的人生哲理更让阅历简单的学生敬而远之,逡巡眺望,难以尽情领略无限风光。文学即人学,诗文就是作家特定时代的心灵产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若缺少对心灵的扣问,岂能是真正的阅读!此赋反映了苏轼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课文则是这条线上的一个点。让学生切实感悟到苏轼“入世不能,出世不忍”的复杂情感,就成了教师必须应对和解决的问题。经过再三斟酌,决定以诗歌情感为抓手,教学重心定位为情感的变化及诱因,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对苏轼的思想进行由点到面的把握、由表入里的挖掘,从文本内部延展到文本之外,整体把握与综合研讨并行。让“情感变化”这条线索不仅仅统领全文的资料,并且贯穿教学流程,简便地化解了教学重点、难点,可谓牵一“情”而动全身。教学主题的集中,既便于开放中的约束,又利于规范后的提升,保障了课堂效率。

前赤壁赋知识点总结 篇7

一.两文情感表达的相同之处

坎坷的人生经历, 使他们的作品饱含蓬勃的张力, 复杂的情感从字里行间散发而出。

1.内心的解放, 渴望人生自由

被贬伊始, 苏轼也是颇有些心灰意冷的。《初到黄州》就说“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 对因写诗获罪的自嘲。但不久苏轼的心情就渐渐明朗起来。当地人并未因苏轼是个犯官而疏远他, 苏轼体会到了远离宦海烦恼的自由快活。慢慢的, 他喜欢上了这种邻里和睦、自由轻松的生活。不久他的僧友更是搬来与他小住, 使他又从佛教中领悟到许多出世的道理。经历过一段时间物质与精神的痛苦后, 一个崭新的苏轼从苦难中蜕变出来。他的诗文格调骤转, 变得亲切、旷达, 《前赤壁赋》就是一个标志。当好友杨世昌忆起火烧赤壁而吹出悲伤之曲, 发出“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时, 东坡淡然开导, 提出自己对于大自然永恒的新认识:“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这充分体现了苏轼看淡红尘, 随缘自适后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自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后, 党派斗争日益尖锐激烈,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空间越来越小。大批知识分子抛弃独立中正的立场, 纷纷投向某个政治阵营, 这令依旧坚持无党派的朱自清等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无尽的孤独、焦虑和苦闷使得朱自清非常渴望超脱现实, 寻到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于是在七月的一个夜晚, 他远离人群, 独自一人来到荷塘边, 以求摆脱现实的困扰获得片刻的自由。“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梦幻般的月色、柔情万种的荷花以及“脉脉的流水”抚慰着朱自清孤独的灵魂。他又将思绪散向遥远的南朝, 想要融入到采莲女们那种纯粹的、充满生机的乐趣中去。“妖童媛女, 荡舟心许;鷁首徐回, 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 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 迁延顾步;夏始春余, 叶嫩花初, 恐沾裳而浅笑, 畏倾船而敛裾。”纵使短短数语, 却绘声绘色的勾勒出当时的趣味光景。“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到了另一世界里。”此时的朱自清, 怕是已将这小小荷塘当作自己无限畅“游”的世外桃源了吧。“这是独处的妙处,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不难看出, 朱自清感到了真正的身心自由, 即使只是片刻, 他也纵情享受。足可见他对于自由的向往之深。

2.人生的思考, 保持高尚品格

在遭受李定等人的诬陷后, 苏轼被贬谪到黄州, 但他却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人生如朝露, 意所乐则为之, 何暇计议穷达。”这固然同当地百姓与他真诚相待分不开, 其中却也有其生性淡泊名利的作用。纵观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 他却总能找到积极的一面:“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江山无穷, 风月长存, 天地无私, 声色娱人。我们何不就此自得其乐地徘徊其间, 尽情享用大自然的“无尽藏”呢?这是倡导大自然面前众生平等的佛家思想, 不难看出他对权贵的蔑视与嘲讽。虽遭受迫害, 却傲骨依存、不惧权贵, 高尚的品格体现无遗。

经过两次政治变故的接连打击, 朱自清感到了迷茫和彷徨。倡导爱国民主的他无法安心于“超然”。“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为了排遣心中的不安及苦闷, 他远离人群, 去了古井堂附近“日日走过的荷塘”散步, 那里人群稀少, 是个可以敞开心扉的地方。“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 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不理。”在这里, 他不必遭受任何强迫和威胁, 这是他一个人的天地, 是他寄放灵魂的地方。“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即使左右两方势力对他们的挤压愈来愈严重, 即使在自由主义这条道路上已接近形单影只, 但朱自清能想到的依旧是反抗, 他的人生中从来没有“低头”二字。虽然他势单力薄并不能对这个社会做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但却能够坚持自我,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在当时危急的情形下也是非常难得的了。

二.两文情感表达的不同之处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也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因此, 两位作者表达情感的风格也有所差异。

1.旷达人生与思想苦闷

即使被贬黄州, 但像苏轼这样“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 忧患来临, 一笑置之。”面对友人泛舟于赤壁之下时触景生情, 对于昔日功成名就的英雄人物也不可避免地流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史实, 苏轼反问:“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用问题暂时转移友人的注意力, 接着才缓缓道来:“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滚滚江水日夜奔流不息, 似乎永无枯竭之日;一轮明月挂于千里之外, 月半盈满, 月初虚损, 却没有减少一分也没有多出一丝。从不变的角度来看, “我”亦同世间万物般生生世世无穷尽矣。苏轼用道家的理念, 开化着别人, 也开化着自己。这时的他, 寄情山水, 随遇而安, 战胜了生活, 突破了自我, 人生态度更是旷达不羁。

俞平伯曾这样评价朱自清:“他的性格真应了老话, 所谓和而介, 外圆而内方。”意指朱自清是一个“狷者”, 外表谦和敦厚, 实则极有原则。这样一个“狷介”近乎于固执的人, 在对待国家政权动乱的问题上也无法安之若素。他的原则使得他用一层又一层的忧虑苦闷将自己包裹起来, 他深陷内心自由民主的世界与现实道德崩坏的世界的巨大落差中无法自拔。即使月下荷塘让他摆脱现实烦恼的纠缠, 但那只是暂时的, 他更多时候不得不回归现实, 在郁郁不得欢中谋求生存。

2.哲学思辨与政治感怀

苏轼在王安石变法时期主张实行休养生息, 从此便可看出其超然自适的哲学思想, 也难怪即使远在穷乡僻壤的黄州, 他仍能悠然自得地与友人外出郊游, 高兴了就“扣舷而歌”, 用完餐是“肴核既尽, 杯盘狼藉”, 困乏了便索性“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全然超越了出世入世的界限, 超越物质、精神的束缚, 获得自性的完满, 进而得到快乐与尊严。

青年时期的朱自清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典范, 创作的新诗也充满着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期待。参与“五四”活动时他也是带着满腔热血, 亲身经历时局动荡后, 朱自清积极不再, 变成了一个行事谨慎、为人胆怯的人, 他选择适应接受, 甚至深夜孤身一人去往荷塘, 妄想就此遗世独立。就在文中, 也并没有直接提到现实, 只是隐晦地抒发了自己的悲情, 希冀与社会政治形势保持一定距离。

三.情感表达不同的原因

1.时代因素

北宋对文人最是优待, 学术思想自由。苏轼虽因文字入狱, 但由于不杀文人的规矩而幸免于难。加上佛道的开化, 苏轼终过闲适悠然的生活。近千年后的朱自清则处境完全不同, “学校被毁 (昆华师范学校) 。死伤者甚多, 中有少数学生。下午去昆师, 见死者静卧, 一厨子血肉模糊, 状至惨。”他日日在“惶惶然”中度过, 时时担忧远在他乡的家人。提心吊胆的日子久了, 整个人也抑郁很多。

2.人生际遇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 他一生多灾多难, 但最终还是成长为了一代文学宗师, 此人便是苏轼。木斋在《苏东坡研究》中将此成就形成原因归纳为两点: (1) 家庭。具有一定文化、学术的家庭氛围, 使得他从小便浸染在诗书中, 从而具备广博的学识, 开阔的视野, 比常人更早的悟得“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真理, 由此形成宠辱不惊的豁达心境。 (2) 游历。四处漂泊的生活, 让他见多识广, 各色文化“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使他不致拘泥于礼教, 变成一个呆板的儒子。早年在北京的求学, 便奠定了朱自清的思想基础。陈孝全在《论朱自清思想道路》将其归纳为两点: (1) 受到五四新思潮的洗礼, 思想开始觉醒; (2) 受到唯心主义的侵蚀。朱自清生于官宦家庭, 由于小资产阶级的局限, 他的很多想法皆过于理想主义。五四运动中, 他以一腔热血想要实现“民主个人主义”;然而五四运动退潮, 他就消极、彷徨, 打算从此隐匿书斋。

3.个人气质

苏轼是豪放派代表人物, 他的人犹如他的诗文般豪放不羁。虽心系朝廷, 渴望建功立业, 却又能在流放贬谪的生活中找到新乐趣, 可谓随遇而安。谈到朱自清, 吴晗这样描述———“整饬、谨严、周到、谦和、宽容、高度正义感, 加上随时随地追求进步, 这些随性的综合, 构成了佩弦先生的人格”。他虽待人温和, 但对自己却近乎苛刻, “他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声音, 在批评自己、鞭策自己, 唯恐自己有负于生命, 有愧于时光。”这样过着拘束枯燥的生活, 也难怪他后期诗文一直呈现出沉郁的色彩。

跨越了两千年的作品的交流, 因着时代背景与观念的不同而别具一番风味, 透过作品也折射出诗人们各自的思想感情。他们作品本身存在的哲学价值, 与对未来发展道路的引导价值, 需要我们投入更多一些的努力与精力去研究与品味。

摘要:北宋苏轼的《前赤壁赋》与现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皆是当时名震一时的文学作品, 其中所蕴藏的情感基调同而又有不同。从两个作品情感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及构成不同的各因素作一比较, 可深入地认识他们对于人生的体悟与感慨。

关键词:《前赤壁赋》,《荷塘月色》,情感比较

参考文献

[1]何润身《苏东坡散记》, 大象出版社2011年版

苏轼前赤壁赋教案 篇8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朗读

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

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

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

食文化(东坡肉等)

酒文化(自酿养生酒)

茶文化(自制紫砂壶)

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

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

1、 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

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

“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

上一篇: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安排意见下一篇: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