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标准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标准(共8篇)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标准 篇1

西校〔2014〕87号

关于印发《西南大学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单位:

《西南大学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西南大学 2014年3月25日

西南大学因公临时出国 经费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加强预算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国际合作与交流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根据财政部、外交部《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16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教职工因公临时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出国期限在12天(含12天)以内者。

第三条 因公临时出国组团坚持计划审批、预算管理、勤俭节约、务实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 审批程序和预算管理

第四条 因公临时出国计划审批程序

(一)校内各单位每年末根据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以下简称国际处)的要求,坚持因事定人的原则,申报次年因公临时出国计划,国际处对各单位申报计划进行审核,科学制定学校因公临时出国计划,并报重庆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外侨办)审批。

(二)根据所批计划,各单位副处级以上人员上报因公临时出国书面申请(含出访目标和必要性、时间和国别、线路、组团人数等)至组织部。其他临时出国人员填写《西南大学因公临时出国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在国际处网页下载),连同邀请单位的邀请信复印件和翻

译件及其他相关材料,报国际处审核。国际处对相关材料审核后,报重庆市外侨办,办理出国人员任务批件及护照、签证等,具体办理程序见国际处网页。

第五条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实行预算管理。

(一)财务部门严格控制学校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总额,严格审核每笔因公临时出国经费预算开支渠道、范围和标准(含国际旅费、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其他费用)等。

(二)校内各单位在申报因公临时出国计划的同时,须相应落实因公临时出国经费预算,不得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出国任务。确有特殊需要的,按规定程序报批。因公临时出国人员填写申请表,须在经费来源栏目内注明出国经费项目名称、项目代码,并由经费负责人审签。

第六条 申报表审核通过后,出国人员还应填报《因公临时出国任务和预算审批意见表》(见附1),交国际处和财务部门分别审签意见,以明确审核责任。出国任务、出国经费预算未通过审核的,不得出国。

第三章 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

第七条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包括: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和其他费用。

国际旅费,是指出境口岸至入境口岸旅费。

国外城市间交通费,是指为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发生的,在出访国家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费用。

住宿费是指出国人员在国外发生的住宿费用。

伙食费是指出国人员在国外期间的日常伙食费用。

公杂费是指出国人员在国外期间的市内交通、邮电、办公用品、必要的小费等费用。

其他费用主要是指出国签证费用、必要的保险费用、防疫费用、国际会议注册费用等。

第八条 国际旅费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出国人员应当优先选择由我国航空公司运营的国际航线,由于航班衔接等原因确需选择外国航空公司航线的,应当事先报经国际处和财务部门审批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绕道旅行,或以过境名义变相增加出访国家和时间。

(二)按照经济适用的原则,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选择优惠票价,并尽可能购买往返机票。

(三)因公临时出国购买机票,须经国际处和财务部门审批同意。机票款通过公务卡、银行转账方式支付,不得以现金支付。财务部门根据《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等有效票据注明的金额予以报销。

(四)出国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不得乘坐民航包机或私人、企业和外国航空公司包机。

(五)副部级人员、院士、资深教授可以乘坐飞机头等舱,轮船一等舱、火车高级软卧或全列软席列车的商务座;司局级人员、校领导、二级教授可以乘坐飞机公务舱、轮船二等舱、火车软卧或全列软席列车的一等座;其他人员均乘坐飞机经济舱、轮船三等舱、火车硬卧或全列软席列车的二等座。所乘交通工具舱位等级划分与以上不一

致的,可乘坐同等水平的舱位。所乘交通工具未设臵上述规定中本级别人员可乘坐舱位等级的,应乘坐低一等级舱位。上述人员发生的国际旅费据实报销。

(六)出国人员乘坐国际列车,国内段按国内差旅费的有关规定执行;国外段超过6小时以上的按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补助12美元。

第九条 出国人员根据出国任务需要在一个国家城市间往来,要事先在出国计划中列明,并报国际处和财务部门批准。未列入出国计划、未经国际处和财务部门批准的,不得在国外城市间往来。出国人员的行程必须按照批准的计划执行,其城市间交通费凭有效原始票据据实报销。

第十条 住宿费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出国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住宿,副部级人员、院士、资深教授可安排普通套房,住宿费据实报销;司局级人员、校领导、二级教授及以下人员安排标准间,在规定的住宿费标准之内予以报销。

(二)参加国际会议等的出国人员,原则上按照住宿费标准执行。如对方组织单位指定或推荐酒店,要严格把关,通过询价方式从严安排,超出费用标准的,须事先报经国际处和财务部门批准。经批准,住宿费可据实报销。

第十一条 伙食费和公杂费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出国人员伙食费、公杂费可以按规定的标准发给个人包干使用。包干天数按离、抵我国国境之日计算。

(二)根据工作需要和特点,不宜个人包干的出国团组,其伙食费和公杂费由出国团组统一掌握,包干使用。

(三)外方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提供伙食费和公杂费接待我代表团组的,出国人员不再领取伙食费和公杂费。

(四)出国用餐应当勤俭节约,不上高档菜肴和酒水,自助餐也要注意节俭。

第十二条 出访团组对外原则上不搞宴请,确需宴请的,应当连同出国计划一并报批,宴请标准按照所在国家一人一天的伙食费标准掌握。

出访团组与我国驻外使领馆等外交机构和其他中资机构、企业之间一律不得用公款相互宴请。

第十三条 出访团组在国外期间,收授礼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原则上不对外赠送礼品,确有必要赠送的,事先报经国际处和财务部门审批同意,按照厉行节俭的原则,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纪念品、传统手工艺品和实用物品,朴素大方,不求奢华。

出访团组与我国驻外使领馆等外交机构和其他中资机构、企业之间一律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互赠礼品或纪念品。

第十四条 出国签证费用、防疫费用、国际会议注册费用等凭有效原始票据据实报销。根据到访国要求,出国人员必须购买保险的事先报经国际处和财务部门批准后,按照到访国驻华使领馆要求购买,凭有效原始票据据实报销。

第十五条 出国人员回校报销费用时,须凭有效票据填报有团组负

责人审核签字的国外费用报销单(在财务处网页下载)。各种报销凭证须用中文注明开支内容、日期、数量、金额等,并由经办人签字。

财务部门要对因公临时出国人员提交的出国任务批件、护照(包括签证和出入境记录)复印件及有效费用明细票据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按照批准的出国团组人员、天数、路线、经费预算及开支标准核销经费,不得核销与出国任务无关的开支。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出国经费的支付,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不得擅自突破,严禁接受或变相接受企事业单位资助,严禁向同级单位、下级单位、下属单位、企业、驻外机构等摊派或转嫁出国费用。

除涉密内容和事项外,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的预决算按照预决算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及时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财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送因公临时出国经费使用情况,加强因公临时出国经费预算绩效评价,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审计部门应对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组织部、国际处分别对副处级以上及以下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在内部局域网、公示栏进行事前公示。公示期限原则上不少于5个工作日。

第十七条 学校因公临时出国情况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自觉接受中央、地方外事、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对因公临时出国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相关开支一律不予报销外,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一)违规扩大出国经费开支范围的;

(二)擅自提高经费开支标准的;

(三)虚报团组级别、人数、国家数、天数等,套取出国经费的;

(四)使用虚假发票报销出国费用的;

(五)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因公临时出国审批每次出访不得超过3个国家和地区(含经停国家和地区,不出机场的除外,下同),在外停留时间不超过10天(含离、抵我国国境当日,下同)。出访2国不超过8天,出访1国不超过5天。赴拉美、非洲航班衔接不便的国家的组团,出访2国不超过9天,出访1国不超过6天;参加境外大型演出等活动确需赴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在外停留时间最多不超过12天。

第二十条 教职工因公出国培训、进修等12天以上者,以及由学校或学院(部)派出的学生到国外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者,须在出国前持相关材料(见国际处网页)到国际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国际处方可在其回国报销手续上签字,未经国际处签字,财务部门不予报销因公出国费用。

第二十一条 12天以上的因公出国即培训、进修等,在途期间费用可参照本办法执行,目的地发生的费用按派出单位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学生出访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交流等,伙食费按照教职工标准的1/3发给个人包干使用,住宿费执行其他人员限额标准内的1/2,国际旅费参照其他人员标准、其他费用等均凭票据实报销,不领取公杂费。

第二十三条 赴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适用本办法。第二十四条 对开支标准中未列出的国家和地区,暂按照经济水平相近的邻国标准执行。

第二十五条 附属中学、附属小学、资产经营公司管辖企业因公临时出国人员经费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财务处、国际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西南大学临时出国(境)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西校〔2012〕475号)同时废止。

附件:1.因公临时出国任务和预算审批意见表

2.各国家和地区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开支标准表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标准 篇2

关键词:因公临时出国境,八项规定,出访行程,管理,出国信息

2012年12月4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外交部、中央外办、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省部级以下国家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事外事办公室及各行业外事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因公临时出国境的管理。

一、严格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并上报出访计划

1. 因事定人, 确有其事

先由本单位外事部门确定本单位下一年的对外交流与合做任务事项, 再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因公临时出国计划。不得安排照顾性和无实质性内容的一般性出访;不再安排考察性出访;压缩出国培训规模;不得赴国外出席无实质内容的庆典、开工仪式等活动。

在人员安排上, 要根据实际工作岗位, 安排与项目有关的人员出访。不能因人找事, 安排照顾性和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

近几年来, 新闻时有报道某省市的某个单位或企业的领导, 利用公款, 以出访考察的名义, 携带家属或亲友外出旅游, 在国内外都造成了及其不良的影响。甚至在国外的一些娱乐场所里, 还有一些工作人员会用蹩脚的中文告诉你:“有发票!”以此吸引更多中国人来此消费。

2. 对出访人数、国家数及在外停留天数的规定

每批团组的人数不得超过6人, 每次出访不超过3个国家和地区, 在外停留的天数不超过10天。具体要求是, 出访2个国家和地区不超过8天, 出访1个国家和地区不超过5天。 (以上天数均包含离、抵我国国境的时间)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有些团组因为申办了申根签证, 为了多去几个国家, 绕航绕道。或者以过境的名义, 增加了出访的国家和时间。这些都是绝对禁止的。如遇特殊情况, 无法选择直航, 必须在归国后, 向所在地外事办公室附上文字说明和联航机票, 且此类绕航不可入境转机国家。否则, 属于违规行为。

3. 严格安排出访行程

因公临时出国应该要按照实际工作需要合理安排行程, 实质性的公务活动应战在外日程的三分之二以上。不得利用公款旅游或参加与公务无关的娱乐活动。为此, 福建省外事侨务办公室 (以下简称福建省外办) 于2012年开始, 特别规定, 在申请任务批件时, 必须附上出访行程, 且需要写清楚每一天的具体安排。2013年底, 福建省外办在全省范围内举行了外事培训, 特别指出, 为了响应十八大规定的号召, 从2014年开始, 出访行程需按每半天的安排来上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款旅游的可能性。

最近两年, 外国政府对出访行程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从严要求在外的公务行程。特别是德国政府, 从2012年开始, 就明文规定, 公务行程必须占到整个出访行程的70% (而不是国内所要求的三分之二) 。即使是69.99%的公务行程, 也是会被严令禁止的。

在出访时间的安排上, 要注意避开当地的节假日及政局动荡等不安全因素, 方便邀请方安排随从人员及交流、培训地点。

二、严守纪律, 注意礼节

1. 严守外事纪律, 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出访团组各成员要听从团长的安排, 严格遵守外事纪律, 遵守各国的法律法规,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做有损国家形象的行为。不得参与赌博、出入色情场所。

2. 注意相关礼节

在出席一些重大的项目洽谈或技术交流时, 应按对方要求, 穿戴整齐。注意当地的一些礼仪和礼节。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大部分国家的企业都没有互送礼物和互相宴请的习惯。出访团组无需以任何名义和方式赠予对方礼品, 不得用公款相互宴请。各单位外事管理人员可以在出访前召集各出访成员开会, 重申外事纪律及一些注意事项, 提高各成员的守纪意识。

三、出国信息公开与成果共享

(1) 各单位应在各团组出访前, 将出访团组成员信息通过内部网或公告栏的形式如实告知本单位人员, 涉密信息除外。并在团组回国后一个月内, 公布出访内容的执行情况和出访报告。接受群众的监督。

(2) 各团组应在回国后的5个工作日内, 将出访报告提交各单位外事管理人员。并由外事管理人员将出访报告及护照等相关证件及时提交并归还所在地外事侨务办公室。

四、信息整理及归档

1. 信息的整理

外事管理人员应将每年每批次的出访团组及人员信息进行整理, 制作成表格, 包括出访人员名单、出访国家及地区、出访目的、出访时间、出访人员护照信息、出访任务批件号、出访实际使用经费等。有条件的单位可在内部网建立外事管理系统, 外事管理人员可将相关信息输入系统内, 便于今后查阅。

2. 信息的归档

每年年末或第二年年初, 外事管理人员应将本年或上一年的出访任务批件整理好, 递交单位档案室进行存档。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标准 篇3

华东师范大学因公临时出国(境)

管理办法(试行)

为适应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的需要,发挥院系在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过程中的作用,规范审批权限,简化管理程序,改进服务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校在职教职工和博士后人员,在读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因学术会议、短期讲学、学术考察、合作研究和访学等需要,申请出国(境)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适用本办法。

二、审批程序

(一)个人申请

拟出国(境)人员向所在二级实体单位(以下简称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出国(境)预审表,根据不同出访目的,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1、申请出席国际会议。提交会议名称、主办单位、出访人身份、行程表、有效邀请函、被接受的论文题目(申请者提交论文摘要,首先由所在单位进行保密审查)、经费来源,并注明会议是否涉及政治敏感问题。

2、申请访问考察。提交访问考察的目的、内容、出访人身份、行程表、有效邀请函、经费来源。

3、申请短期讲学。提交讲学主题、内容、对象、出访人身份、行程表、有效邀请函、经费来源。

4、申请合作研究。提交合作研究的目的、内容、进度、合作方式、合作方信息、出访人身份、行程表、有效邀请函、经费来源。

5、申请实习培训。提交实习培训的目的、内容、出访人身份、行程表、有效邀请函、经费来源。

6、申请访学。提交学习计划、出访人身份、行程表、有效邀请函、经费来源。

(二)所在单位签报

申请人所在单位对拟出国(境)人员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签署意见,并向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签报。

签报正文应包括:申请人身份、申请事由、出访时间、经费来源、本单位意见。

签报附件包括:个人出国(境)预审表、有效邀请函及邀请函翻译件。

(三)职能部门审核

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负责对拟出国(境)人员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意见。

有关处级干部的出访签报,由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送组织部审核;有关在读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出访签报,由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送学生处、教务处或研究生院审核。

(四)校领导审批

(五)报送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批准

经学校领导审批同意后,由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负责将拟出国(境)人员申请报送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批准。

(六)备案

经学校领导审批同意后,由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负责将教职工和博士后人员出国(境)材料,送科技处或社科处、人事处、财务处备案。

三、申报时间

拟出国(境)人员须提前2个月向所在单位提交申请。出访申根签证国以外的2个以上国家(地区)的人员在申报时,还须提交前往第二国以后各国(含第二国)的签证起止日期。

四、其他事项

1、出访申请已经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批复的,一般不再受理延长、顺访或增加费用的申请。

2、出国(境)人员应按期回国(入境),一般不得延长出访期限。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期限的,必须提前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学校同意。

3、出国(境)人员必须遵循保密纪律,不得泄露机密的科技情报和不宜对外公开的情况。

4、对于违反外事纪律者,学校将取消其当次出国(境)资格或今后不再受理其出国(境)申请,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东南大学因公出国 篇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制定本管理条例的目的根据教外综[2007]74号及教港澳台[2007]65号文件精神,教育部授予我校一定的派遣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权。为进一步促进我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更好、更有序地管理公派出国(境)审批工作,及为方便师生办理出国(境)手续,为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服务,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条例。

第二条 归口部门

我校因公出国及赴港澳地区审批工作受教育部的监督及指导,审批归口部门为校国际合作处及港澳台办公室。

第三条 审批范围

1、我校可自主审批的人员为:我校在职及校企事业人员(档案在东南大学)、在我校受聘期间的人事代理人员(需由派遣单位委托审批)、全日制在校学生(档案在东南大学)。

2、我校可自主审批人员的公派出国都由学校审批,审批同意后下发《东南大学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

3、我校可自主审批人员公派赴港澳地区考察、访问、与会,在港澳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含30天),公派赴港澳就读、任教、合作研究及高级劳务名义工作,都由学校审批,审批同意后下发《东南大学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

4、涉及以下情况的出国(境)须报教育部审批

(1)我校现任党委书记和校长的因公出国和赴港澳地区的出访;

(2)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如有关南沙群岛、钓鱼岛主权、台湾、西藏以及邻国领土纠纷等问题;

(3)人权问题,包括有关我计划生育政策等;

(4)民族、宗教、司法与法律合作、民主、人道主义干预、国内选举问题等;

(5)台湾问题:由国际组织举办的、代表(团)名称含糊不清且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的,或台湾代表与会时可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问题;

(6)涉及有复杂政治、邪教背景的国际组织(如蒋经国基金会、国际教育基金会及其有“统一教”背景的各种名目的组织、国际大赦组织、扶轮社等)参与的国际或双边活动。

(7)同邻国关系中存在的敏感问题。如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华侨问题,某些历史人物评价、历史疆界划分等;

(8)有关北约东扩和有关国家要求加入北约问题;

(9)国际上特别关注和有争端的热点问题,如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安全、国家间领土争议或国内民族矛盾等;

(10)前往处于战乱状态以及根据联合国决定对其实施制裁或采取维和行动的国家和地区等;

(11)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如军工、裁军、军贸、军售等)及可能影响国家关系的;

(12)同未建交国家之间的团组互访和人员往来;

(13)公派赴港澳停留时间在30天以上公务访问或培训;

(14)其他需向教育部申报的重大事务出国事项;

5、一切赴台事项仍由江苏省台湾事务办公室和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审批。

第二章 审批程序

经本人申请,由各院(系)、相关部处(人事处、科技处、研究生院、学生处)审查后报送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经初审同意,送主管外事副校长审定同意后,下发《东南大学出国境赴港澳任务批件》,或报上级部门审批;

第四条 副校级领导

现任副校级领导因公出国(境),应先经校党委书记或校长审批同意后再按校审批程序审批,下发《东南大学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

第五条 现任各学院(系)、院所等单位正职领导因公出国、赴港澳,由各部门的另一位正职领导审批;行政部门正职处级领导因公出国、赴港澳由主持工作的副处领导审批;再报主管外事校级领导并呈校长审批同意,党委部门正职处级领导由校党委书记审批同意,报送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按校审批程序审批,下发《东南大学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

第六条 副处以上领导

现任各学院(系)、院所等单位副处领导因公出国、赴港澳,由各部门两位正职领导审批(机关部处由部处正职领导和机关党委审

批),再报主管校极领导审批同意,报送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按校审批程序审批,下发《东南大学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

第七条 其他在职人员

其他在职人员短期因公出国、赴港澳,由各部门正职领导审批后送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按校审批程序审批,下发《东南大学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

第八条各类人员长期因公出国、赴港澳(三个月以上者),申请材料报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前,应先报送校人事处会签同意。

第九条 凡在校学生短期或长期因公出国、赴港澳,由各院系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报学生处或研究生院(分别抄报教务处)审批,同意后报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按校审批程序审批,下发《东南大学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

第十条 涉密人员短期因公出国、赴港澳,应填报《东南大学涉密人员参加境外科技交流保密提醒登记表》及三份《东南大学涉密人员对外科技交流保密义务承诺书》,申请材料报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前,应先报送校保密办会签同意。

第三章 附则

第十一条 申报材料及公派任务认定

因公出访人员必须有发自前往国家或地区的合作邀请函件(有明确的出访目的、出访日期、停留期限和费用负担方式,有邀请人的签名,邀请信一般应打印在公函纸上)。因公出访必须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性内容,出访单位与出访目的必须与出访人员的身份密切相关。

申报材料一定要详细注明费用负担方式,如用校内经费,要注明经费号码和经费项目负责人。

第十二条 关于有关负责人签字同意

各院(系、所、中心)部处要根据出访任务和性质,签字的负责人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对出国(境)人员的申报事项进行审核。

第十三条 关于组团

我校原则上不进行跨地区、跨系统组团工作。如确实对学校发展有重大意义,则需经部门主管校领导审批后报送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再按校审批程序审核。同意后,出具(东南大学出国任务通知书),其它校外人员的手续一律由其本单位办理。

第十四条 出访人员的健康要求

因公出访人员必须身体健康,能保证完成出访任务。65岁以上人员报送材料时须附校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及家属担保证明,70岁以上人员一般不公派出国(境)。

第十五条 外事纪律

因公出访人员在对外交往中应维护国家利益和学校利益,严格遵守外事纪律和外事规章制度,不做有损国家声誉的事情。对外学术交流及个人交往中,不得涉及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秘密,应维护学校的知识产权,凡教学、科研、生产中有密级的资料,未经保密主管部门的批准,不得带(寄)往境外。

因公出访人员及各有关签字审批负责人均应诚实、守信。因办理因公出国(境)手续过程中及出境期间,若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弄虚作假者,将及时进行查处。对违规的出国(境)人员在一年内不再受理其因公出国(境)申请。若院系部处负责人违规,则停办其所在单位的因公出国(境)申请,为期两个月。情节严重者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证件办理与管理

审批同意下发《东南大学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后,出访人员准备好办理证件和签证所需的有关材料,由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代理赴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办理因公出访的证件(因公普通护照、因公往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通行证等),并由江苏省外事办公室约办各使领馆的签证手续。

出访人员在结束出访任务归国后,按有关因公出访证件管理规定,应在一周内将持有的因公证件交由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统一保管,如不上交,将停止办理以后因公出访的一切手续。

因公出国护照签证申办须知 篇5

来源: 上海市外办网

内容描述:申办护照、签证所需材料,护照照片要求及领取注意事项

申办因公护照、签证由专管员统一办理(专管员因故不能亲自办理的,须负责审核材料,并出具书面委托,方可由他人来办理)。

一、申办护照需提供下列基本材料:

1、专管员所在单位介绍信;

2、符合规定的出国任务批件或任务通知书及确认件;

3、符合规定的政审批件或政审备案表;

4、已填妥的《上海市申请因公出国护照签证事项表》;

5、已填妥的《因公护照、通行证申请卡》(须本人签名确认)并附身份证复印件;

6、照片三张,其中一张自行贴在护照登记卡上。

二、申办签证需提供下列基本材料:

1、已由出国人员本人签名的有效护照(有效期应至少比回国日期多六个月);

2、已填妥的符合往访国要求的签证申请表(需贴照片的应事先贴好);

3、合格的外方邀请信(内容至少包括:单位信笺须有地址、电话、传真,被邀请人姓名,访问时间,日程安排,详细访问目的,谁承担费用,邀请人落款签名)。

4、相关国家颁发签证审核时所需的附加材料(详细要求请登录上海外办网址:查询)

三、制作因公护照照片的要求

1、小二寸正面免冠半身半年内拍摄的彩色照片;正面头像从顶部至下巴为28—33毫米。头部宽度21—24毫米;佩带眼镜者的照片,镜片反光点不得在眼

眶内;不得使用佩戴变色眼镜拍摄的照片。

2、相片的背景应无任何装饰,背景颜色以白色和淡蓝色为佳,请勿用红色、褐色、黑色等深色。

3、相片必须显示头部的正面,不能佩带帽饰,不得着制服。仪表大方自然,面容整洁,不浓妆艳抹,不坦胸露肩。

4、不得使用翻拍、有污迹或数码拍摄的照片,请勿用订书钉或回型针夹照片,以免相片受损。

5、在照片背后用铅笔注明申办者姓名。

6、部分国家对申办签证的照片有特殊要求,请登录上海外办网址查询。

四、护照签名须知

1、必须由持照人本人在护照指定的签名处签名,不得由其他人代替签名。

2、必须使用汉字(或本民族文字)签名,不得使用汉语拼音、英文或其他外文签名。

3、签名时必须使用墨水笔或毛笔,不得使用圆珠笔或铅笔。

4、照上的签名样式必须与签证申请表上的签名样式相一致。

五、领取护照、签证须知

1、领取护照时,应认真核对护照上的姓名汉字和拼音是否正确,照片及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是否相符,上海市外办的钢印、红印章是否齐全。如申办《出国证明》的,应核对证明上持照人的姓名、护照号码与护照上的内容是否一致,前往国家是否正确,市外办的红印章是否清晰,有效期有否差错。

2、领取护照后,应交由持照人本人签名,不得由其他人代签。

3、领取签证时,应认真核对外国驻华使、领馆在护照上的签证内容是否正确,主要包括:持照人的姓名拼音(签证采用扫描照片的,还应核对照片)、出生日期、签证的种类、次数、逗留的时间、有效期、签发日期等。

因公出国人员政审需要上报的材料 篇6

行署外事办送审单(经行署领导审批通过,复印件); 行署外事办出国赴港澳任务通知书(原件);

因公出国(地区)申报表(需所在部门、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审理意见,领导干部需地区纪检委意见,挂钩企业需地区公安局意见,复印件);

出国通知书(挂钩企业需贸易合同及翻译件,复印件); 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一式三份,原件); 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及本人近期照片一张。

二、以上材料确认原件无误后,留相关复印件,填写《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查批准单》,报部长审批。经部长批准后,出具《因公出国及赴港澳人员审查批件》一式四份,加盖地委印章(县级干部盖地委书记私章、科级干部盖部长私章)。同时《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加盖批准领导及地委印章。以上两表各两份送出国申请人。

一、工作依据

1、《关于因公出国人员审查的规定》(中办发[1991]8号);

2、《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人发[1996]118号)。

二、审批权限

本市科员以下干部职工出国政审。

三、工作程序

1、审查申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1)因公出国政审申请:该申请由所在单位以正式函件形式呈报,应说明出国任务、派往国家或地区、派出时间及该同志现实工作、政治表现情况、有无经济问题;

(2)国外邀请函原文件及中文译件:国外邀请的单位与姓名及内容应与政审申请单位一致;邀请函中文译件要由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3)身份证复印件,需验原件;(4)营业执照复印件,需验原件;

(5)《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家庭主要成员情况和国内外主要社会关系栏目,必须详细如实填写;政治表现栏目要写清楚出国人员的政治立场、现实表现、“文革”、“**”中的情况以及有无经济问题;奖惩情况要如实填写,特别是受处分情况需写清楚原因,受何处分;出国工作情况栏目,填写历次出国情况要注明有无违反外事纪律情况;审查意见栏目,所在单位应注明审查意见、批准时间并由领导签名单位盖章。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不得由本人填写。

2、审查档案材料是否齐全

(1)行政关系:工作单位是否与申请单位一致;

(2)人事档案:《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的内容是否与人事档案内容一致,是否有不良记录。

3、经办人员审查政审申报材料及档案,填写《档案托管人员因公出国政审审查登记表》并向申报单位了解申报单位与申报人情况,必须与纪检(监察)、外事、公安和国家安全部取得联系,经审查了解符合政审条件的提交处负责人审核,报局领导批准后,5天内办理 《因公出国及赴港澳人员审查批件》。

四、工作要求

1、认真审阅申报材料和档案;

2、审核后报处、局领导的材料,必须真实、齐全和符合申报要求;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标准 篇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为更好地行使教育部授予我校的因公出国(境)审批权,有效管理我校的因公出国(境)审批工作,方便全校师生员工办理出国(境)手续,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南京大学因公出国(境)审批工作,接受教育部的监督和指导,审批归口部门为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台港澳事务办公室(以下简称为国际处、台港澳办)。

第二章审批范围

第三条我校在编教职员工(含持外国永久居留证或已取得外国国籍在编教职人员)和全日制在校学生、因公出国(境),均由南京大学审批并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

第四条上述人员因公赴港澳考察、访问、与会等,在外停留时间超过30天者,由南京大学上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或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审批。

第五条上述人员赴港澳地区任教、培训、合作研究、应聘工作、就读等,在完成校内审批手续后(与因公出境校内审批相同),自行前往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事务管理处办理因私赴港澳通行证。

第六条涉及以下人员和情况的出访须报教育部审批:

1. 现职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因公出国和赴港澳台地区;

2. 学生或学生团组赴台;

3. 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如有关南沙群岛、钓鱼 — 1 —

岛主权、台湾、西藏以及我国与邻国领土纠纷等问题;

4. 人权问题,包括有关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等;

5. 民族、宗教、司法与法律合作、民主、人道主义干

预、国内选举问题等;

6. 台湾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的国际组织举办的、或

台湾派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及研讨会可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问题;

7. 有复杂政治、邪教背景的国际组织(如蒋经国基金

会、国际教育基金会及其它有“统一教”背景的各种名目的组织、国际大赦组织、扶轮社等)参与的国际或双边活动;

8. 同邻国关系中存在的敏感问题,如东南亚地区的华

人、华侨问题,某些历史人物评价、历史疆界划分等;

9. 有关北约东扩和有关国家要求加入北约问题;

10. 国际上特别关注和有争端的热点问题,如朝鲜半岛

及东北亚安全、国家间领土争议或国内民族矛盾等;

11. 前往处于战乱状态以及根据联合国决议对其实施

制裁或采取维和行动的国家和地区等;

12. 国家安全问题(如军控、裁军、军贸、军售等)及可

能影响国家关系的出访;

13. 同未建交国家之间的团组互访和人员往来;

14. 其他重大事务出国访问或与会。

第七条赴台人员仍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我校台港澳事务办公室视不同情况分别上报国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或江苏省台湾事务办公室审批。

第三章审批程序

第八条申请人填写《因公出国、赴港澳校内审批表》,由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盖章后送国际处或台港澳办初审,并报校领导审批和校党委政审。完成校内审批后,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学校审批权限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或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审批。

第九条短期因公出国(三个月以内)、赴港澳(不超过30天),由所在单位正职领导审核后送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校内审批程序审批,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因公赴港澳30天以上,三个月以内者,在完成校内审批后,上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或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审批,同时报人事处备案。

第十条长期因公出国、赴港澳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者,除由所在单位正职领导审核外,还须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送人事处审批,并报分管人事的校领导批准同意后,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上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审批。获得《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后须与学校人事处签订相关出国(境)协议。

第十一条凡在校学生短期或长期因公出国、赴港澳,由所在院系主管领导审核及学生工作处或研究生院会签后,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校内审批程序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上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审批。

第十二条现任各单位处级正职因公出国、赴港澳,由该单位的另一位正职审核(机关部处由副职签署)后,自行向分管校领导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送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校内审批程序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副职因公出国、赴港澳,由该单位正职审核后送国际处或台港澳办按校内审 — 3 —

批程序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同时报人事处备案。

第十三条现任副校级领导因公出国(境),经分管外事和台港澳工作的校领导签署意见后送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审批,同意后由党委办公室或校长办公室转国际处或台港澳办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南京大学人员参加跨地区、跨部委、跨单位团组因公出国、赴港澳,应持组团单位下发的《任务通知书》和《任务批件》的原件,完成校内审批程序后,由国际处或台港澳办签发《出国、赴港澳任务确认件》。

第十五条在编教职工和全日制在校学生持因私证照或目的国多次入境签证,出国(境)执行因公任务,必须每次按校内程序审批。未经审批者,其所支付费用不予报销。

第十六条因审批、办理护照、通行证及签证所需,申请人须将有关材料最迟于出国(境)前一个月交国际处或台港澳办,赴台人员及办理签证须预约面谈的人员须提前三个月提交有关材料。

第十七条南京大学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任务确认件)文号均为:南外出字[年号]序号及南外出确字[年号]序号;或南外港澳字[年号]序号及南外港澳确字[年号]序号。

南京大学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抄送单位为:1.江苏省外事办公室;2.校党委组织部;3.校人事处;4.出国(境)人员所在单位。

第四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条例自2006年 3 月起实施。

第十九条本条例在执行过程中,遇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调整时,由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修订。— 4 —

因公临时出国经费标准 篇8

申报出国任务批件-→ 申办护照-→ 申办签证

(短期出访人员应至少提前一个半月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申办出国手续)

申报出国任务批件

1.填写《吉林大学教职工出国(境)审批表》一份;(此表可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网上下载)

2.所在单位行政负责人签字并加盖行政公章

3.现岗正处级人员出访须在主管校领导审批意见一栏中由主要联系校领导同意并签字

4.填写《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白表)2份、《吉林大学出国人员政审审批表》(草表)1份,其中两种表格中“所在单位意见”一栏均由出访人员单位的基层党委负责人签字、盖章(党委章)

5.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初步审批合格后,上报主管外事副校长签批

6.韩国本土邀请信复印件一份(中韩文各一份)

7.年龄超过60岁的教职工需提供校医院体检证明一份及人事部门出具的在职证明原件一份(A4纸打印)

申办护照

1.出国任务批件一份

2.吉林大学政治审查表一份

3.韩国本土邀请信复印件一份(中韩文各一份)

4.护照申请卡一份

5.年龄超过60岁的教职工需提供校医院体检证明一份及人事部门出具的在职证明复印件一份(A4纸打印)

6.标准小二寸白底、彩色光面近照三张。(须是正面、免冠、素背景、小二寸软光纸近照<人头过大或过小、蓄胡须、围围巾、中山装不系领钩、翻拍、一次成像、佩带首饰以及镜片上有白点的照片,均不能使用)

申办签证

1.护照

2.吉林省外办照会

3.公证后韩国邀请信原件1份

4.签证发给申请书1份,照片1张

签证申请人名单1份;身份证复印件1份(A4纸打印)

5.出访人员在职证明1份(样本附后)

6.个人简历1份(高中至今,A4纸打印)

7.邀请方如是学校、科研部门及社会团体要求提供在韩设立许可证一份(传真件)

8.邀请方如是企业需有1.法人登记簿藤本 2.印鉴证明

9.邀请方向韩国使馆提供委托函一份(传真件)

11.组织机构代码证

12.在韩停留90天以上者,需提供韩国法务部颁发的“签证发给认定书”

注:政治审查(由学校人事处负责,约需5个工作日)10.邀请方给韩国领馆写归国保证书一份(原件)

为方便出访人员,经我处与学校人事出协商,由我处代人事处发放出国政审表格,有关填表事宜,请咨询人事处档案科:钱老师。电话:0431-85166498。

具体材料如下:

1.初次政审:请按填表说明认真填写每一项,需填写《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白表)2份、《吉林大学出国人员政审审批表》(草表)1份,其中两种表格中“所在单位意见”一栏均由出访人员单位的基层党委负责人签字、盖章(党委章)

2.再次政审:短期出访人员须提供初次“吉林大学因公出国及赴港澳台人员审查批件”的复印件1份,并填写《吉林大学再次出国人员政审审批表》1份“所在单位意见”一栏由出访人员单位的基层党委负责人签字、盖章(党委章)

注:上述表格填好后,请送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派出科。

电话:0431-85166659Email:zhkl@jlu.edu.cn

联系人:刘 莹

附:在职证明样本

在职证明

李春子,女,1971年09月18日生,现年37岁,自1999年7月起在本单位工作,现任我校文学院教授。

特此证明。

二〇一三年七月二十九日

上一篇:粽子的味道作文下一篇:传承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