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杯教学设计(张 静)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蓝天杯教学设计(张 静)(精选10篇)

蓝天杯教学设计(张 静) 篇1

江苏省句容市黄梅中心小学 张健

【课题】三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 【教材简解】

《蒲公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为题的寓言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所持的态度、所作出的选择不同,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截然不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任何事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正确教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教学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试着用“可爱”“嘱咐”等词语说话。

2、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寓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试着用“可爱”“嘱咐”等词语说话并复述课文。

2、教学难点:要紧紧抓住太阳公公和两颗不听话的小种子的话,除了让孩子们读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去想象小种子们的想法,走入他们的内心。体会课文所寓人生哲理。【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借助录音故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情绪,把学生领入乐学氛围。本着新课程标准中“起点低,要求严,训练实”的要求,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处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使学生的主体状态得到激活。根据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规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朗读复述课文等吸收积累语言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将吸收和积累文本语言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将知识、活动和审美融为一体。【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者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习惯和能力。本课我准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为学生营造能够让他们都愿意积极参与,都能自主选择的开放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由而充分的学习活动中生成能力,提高素质。【教学过程】

一、借助媒体步入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听本文录音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出示图,导入课文。

【设计意图: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利用电教媒体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生动,用它导入新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语境”,从而丰富和拓展了学生阅读的“心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增加密度、开阔视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让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把自己在课文中感觉有困难的字多读几遍。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友情提示:绒róng 翁wēng 泊pō的读音(4)你能为它们找个朋友吗?引导学生适当组一些常用词,适时理解部分词。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一些构词能力强的生字进行联想拓展,激活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建构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并通过课堂上的互动,扩大学生的积累面。】

2、交流读书收获。

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相机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触摸语言的对话中,感受自主阅读的价值,分享阅读知识获得的甜蜜】

3、学习第一小节(出示图)(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谁能看图向我们介绍这种植物?(2)引导读第一自然段。

(3)相机出示词语: “绒球”“ 降落伞”学习生字。

【设计意图:设计自读、展示、交流这几个过程,教师就充分地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带着问题积极探究,用心地品位、揣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自我感悟、讨论中自主学习。学生自我探索知识,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灵气与悟性,营造了一种师生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学生探究知识、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了激活。】

3、学习第二小节

可爱的降落伞们究竟会飘落到哪里去呢?我们继续读课文。(1)在学生反复读的基础上让他们交流读懂了什么?(2)然后指导朗读。突出:“别”“也不要”“只有„„才„„”等词。

4、学习第三小节

(1)听了太阳公公的嘱咐,小降落伞齐声答到:„„(引读第一句)(2)绝大部分的种子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到泥土中去生长了。可是,有两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请大家继续读课文。采用分角色比赛读的方法进行教学。

【设计意图:第2、3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是全文的重要,教学设计遵循“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老师“导”而不“牵”,没有过多的提问和讲述,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抓着蕴涵丰富形象的重点词语,适当点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知识的容量和密度,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感知、感受、感悟”三个层次逐层推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探究知识。始终引导学生抓着课文的重点词句,以朗读为主线,让学生在反复读、仔细品、认真想中获得新知。】

(3)太阳公公怎么对小蒲公英种子们说的呢?(“亲切”)有谁这样对你说过些什么吗?(这就叫“嘱咐”)引导学生试着用“亲切”“嘱咐”说话。

5、学习第四小节 过渡:种子的选择不同,它们的结果怎么样呢?(1)自由读,画出表示不同结果的词。(2)根据回答补充板书。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从读通阶段的整体到读懂阶段的部分回到整体,将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融合贯通,进一步“入境悟情”,感悟会之于心,诵读出之于口,心口相应,增强阅读效果。】

三、激活想象,丰富说话内容。

1、你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吗?(小组讨论交流后再指名上台讲)

2、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读后的收获告诉家长。

【设计意图: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必须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表象再现,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受。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学生自然地丰富了说话的内容。这种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是非常适宜的。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复述了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蒲公英的种子给我们带来一些词语。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读,适当谈一些自己的理解。

2、出示生字,自读,指名自选生字,从结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高丹 蓝天杯教学设计 英语 篇2

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 高丹 223800 Ⅰ.课题(学科和年级)

四上Unit3 How many(英语 四年级)Ⅱ.教材简解

本课是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故事教学。本节课Story time的场景是在Mike家里,Yang Ling和Liu Tao来做客,他们在一起谈论玩具汽车和贴纸。本节课要求学生在理解故事、尝试表演故事的基础上,初步学习如何用英语询问和表达数量。

Ⅲ.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

① 能听懂、会说、会读词汇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ticker, how many, can, have a look, very, sure.② 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Can I have a look? Can I have one? ③ 能听懂、会说、会读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 I have„ What do you have?” 2.能力目标:

① 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并初步朗读课文,做到语音、语调准确。

② 能够借助图片、板书等的帮助,尝试表演对话。

③ 能初步运用所学句型询问和表达数量。

④ 能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他人的合作能力。3.情感目标:

① 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

② 能获得学习成就感,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IV.重点、难点 1.重点:

①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并初步朗读课文,做到语音、语调准确。

② 数字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的读音。2.难点:

① 学生能在故事情景中理解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 I have„ What do you have?”并尝试运用所学句型询问和表达数量。

② 数字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的读音。

Ⅴ.设计理念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在保证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有更大学习潜力的学生的需要。VI.设计思路

本课Story time图文并茂,语言内容比较简单,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入挖掘故事,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信息和素材,精心创设故事情境,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使教材生活化、教学情境化。四年级学生对英语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对故事很感兴趣,并且喜欢模仿和表演故事。笔者在继续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数字1-12在三年级下册中已经出现过,本课时将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感知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 I have„ What do you have?”的用法,故事中的新词thirteen, fifteen, can, sure等需要在故事情境中理解。在学完故事后,笔者安排了与故事类似的调查统计活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运用语言自主交流所拥有的物品及数量,再次熟悉故事中的“How many„do you have? I have„ What do you have?”的用法。VII.教学过程

Step1.Warm up and lead in 1.观看短片,以教师经历直接呈现主题。

教师播放自己录制的短片,内容是上周末教师去朋友Sarah家做客,二人谈论玩具熊的情景(图1)。

(图1)

[设计意图] 上课伊始,开门见山引入本课主题。自制短片中教师的经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短片内容紧扣Story time,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历,同时帮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Story time中的新语言。2.学生运用句型“Do you have any...?”进行猜测。(图2)

T:I went to my friend Sarah’s home last weekend.Sarah likes toys very much.She has 6 toy bears.What do I have? Guess.(图2)

S1: Do you have any...s? T: No, I don’t....Sn: Do you have any...s? T: Yes, I do.I have many toy monkeys.[设计意图]

通过猜测活动,一方面复习了句型“Do you have any...?”,另一方面在轻松的氛围中使学生快速融入到有趣的英语活动中。

3.师生就歌曲内容进行交流,激活学生的已知,引出新知。(图3)T:How many toy monkeys do I have? Can you guess? Ss guess.(图3)

T: Now let’s listen to a song and check.课件播放英语歌曲Flash: Number song.[设计意图] 活泼、欢快的歌曲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边听歌曲边观看Flash,核对自己猜测的数字是否正确,同时回忆学过的数字1-10。

4.师生就各自拥有的物品交流,询问和表达数量。(图4)

(图4)

T: I have ten toy monkeys.Do you have any toy monkeys? S1: Yes, I do.T: How many toy monkeys do you have? S1: I have...T: Do you have any toy monkeys? S2: No, I don’t.T: What do you have? S2: I have...T: How many...do you have? S2: I have......[设计意图] 在师生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巩固已学句型“Do you have...?” 和“I have...”,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关于该话题的已有经验,为学习本节课的语言知识做准备。5.学习数字13,14,15.课件上在原有的10只猴子上再增加3只猴子:How many toy monkeys do I have now? 教授13(图5)

(图5)

同法教授14,15.[设计意图] 直观、形象的卡通猴子增添了学习新数字的乐趣,学生乐于接受。利用ir发音相同的单词来学习新单词,学生易接受、掌握。

Step2.Presen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1.导入故事,整体理解故事。

(1)借助图片了解故事的地点及其人物。

课件出示Story time中Mike家的图片(见图6)。

(图6)

T: This is Mike’s home.Who are in Mike’s home?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Mike, Liu Tao, Helen 和Yang Ling的头像贴在黑板上(见图7)。

(图7)

[设计意图] 课前将板书设计成学生熟悉的房屋样式,在课上师生交流时贴上Mike, Liu Tao, Helen 和Yang Ling的头像,便于学生熟悉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

(2)教师指导学生整体视听两遍故事,初步理解大意,但两次试听的目的各不相同。

第一遍整体视听无字幕故事,要求学生回答问题:What does Mike have? What does Helen have? 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大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粘贴toy car和sticker的图片,并教授sticker。让学生熟悉Mike和Helen拥有的物品。(图8)

(图8)

第二次观看故事动画,观看前要求学生思考问题:How many toy cars does Mike have? How many stickers does Helen have?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教师根据学生所回答,点击课件中的数字,图片由模糊变清楚,最终学生自主说出故事中Mike和Helen拥有的物品数量。(图9)

(图9)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整体视听两遍故事后,基本了解了故事大意,并关注到故事中主要谈论的物品及其数量。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学习故事细节。

(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第1幅图对话,通过视听模仿理解故事大意。学生观看动画,并回答问题: What are Liu Tao and Mike talking about? How do they talk about them? 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之后,学生全班跟读对话一遍,教师强调对语音、语调的模仿,让个别学生模仿朗读,然后师生分角色表演对话。

[设计意图] 通过动画中的声音、文字和教师丰富的语言,启发学生在真实的交流情景中

理解本节课的核心语言“How many...do you have?”通过模仿对话中人物的语音、语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含义。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深入故事情节,体会角色心理。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2-4幅图,学习对话。

T: Look at Yang Ling and Helen.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How do they talk about them? Does Helen have any toy cars?...学生小组内学习交流,找出问题答案。之后,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教师对发音准确、表演到位的学生奖励贴纸。

[设计意图] 在第1幅图对话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猜测人物语言,引导学生融入故事,体会人物心理,使故事学习更有趣味。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在黑板上toy cars和Helen的图片对应处贴哭脸图。

(3)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以Can„开头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它们是什么意思。(图10)

(图10)

T: At last, how many stickers does Helen have? S: Fourteen.T: How many stickers does Yang Ling have? S: One.[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Step 3.Practice the story.1.全班逐句听录音跟读,模仿语音、语调。跟读前,教师给出reading tips: 对于模仿不准确的地方,加以指导。(图11)

(图11)

2.全班给人物配音。3.分角色给人物配音。4.自读对话。

5.任选至少1幅图,同桌或小组内朗读或表演对话。

[设计意图] 教师在不同形式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的语音语调。学生通过给人物配音、同桌或组内分角色朗读或表演,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加深对故事的理解。Step 4.Consolidation.我们的校园展览馆近期将要开放一周时间供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精美物品,请运用句型“Do you have„? How many„do you have?”统计班上至少3名学生拥有的玩具等物品及数量。(图12)

(图12)

[设计意图] 询问和表达数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设计与Story time类似的巩固活动,将活动延伸到课外,体现了课程生活化,既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又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

Step 5.Extension.数字的中西文化差异。Step 6.Summary.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1.数字:13,14,15 2.当你想知道对方有什么,可以问:What do you have? Do you have a/an/any„? 3.当你想询问对方拥有物品的数量时,可以问:How many „ do you have? 4.当你想看一看对方东西,征求意见时可以说:Can I have a look? Step 7.Homework.1.Read Story time after the tape three times.听录音, 模仿语音、语调,朗读故事3遍。

2.Do a survey within your friends.运用所学句型,询问至少2个朋友拥有的物品及数量。

[设计意图]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设计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优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扩展,学困生能达到本节课的基本目标。

Blackboard design.(图13)

Unit 3 How many

(图13)

VIII.教学反思:

本课是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故事教学,故事中承载了单元中的主要词汇和句型。笔者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多项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从而最终顺利输出语言。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制的短片和英语歌曲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短片和歌曲是学生喜爱的英语活动形式,笔者充分利用短片和歌曲开展活动,保持了英语课堂的鲜活氛围。本节课热身活动中,笔者以自制的短片开门见山地引入本课主题。自制短片中教师的经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短片内容紧扣Story time,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历,同时帮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Story time中的新语言。英语歌曲Number song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忆了所学过的数字1-10.2.遵循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创设适当的故事情境。

本节课主要要求学生在理解故事、尝试表演故事的基础上,初步学习如何用英语询问和表达数量。笔者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多个适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知识。例如,在导入部分,笔者以自制的短片帮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Story time中的新语言。接下来,学生猜测笔者拥有的物品及数量,并在双方交流中感知、操练新的语言知识,为学习Story time做准备。在学习Story time时,笔者将板书设计成学生熟悉的房屋样式,并在师生交流时贴上Mike, Liu Tao, Helen 和Yang Ling的头像,便于学生熟悉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人物。接下来通过在情境中视听故事、观察图片、自主学习、模仿语音语调并配音、表演对话等环节,使学生深入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含义。在巩固环节,笔者创设了调查统计班上至少3名学生拥有的玩具等物品及数量的情境,让学生在相对真实语言环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和实践。3.课程生活化,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应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教育部,2012)。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在本节课中,笔者遵循真实交际的原则,通过师生间、生生间不断交流,学生对故事情节及语言知识点掌握较好。在最后的语言

输出环节汇中,笔者结合实际生活,并根据小学生爱说、愿意说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调查统计班上至少3名学生拥有的玩具等物品及数量的巩固活动,将课内活动延伸到课外,体现了课程生活化,既达到真实、灵活运用语言和实践语言的目的,又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

4.直观、形象的板书活化书面语言。

在本课教学活动中,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直观、形象的板书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本节课的板书不仅直观、形象的呈现了新知,给学生传递了直观的信息,而且活化了书面语言,降低了学生认识和理解新知识的难度。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了灵活、有趣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生活情景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与运用语言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和语用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接下来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堂反馈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蓝天杯教学设计(张 静) 篇3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 彭敏 223800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统计》第一课时。【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及百分数等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阶段最后学习统计的内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直观地表示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分别是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教学难点】

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扇形统计图 圆规 直尺等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扇形统计图,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从模糊到清晰认识扇形统计图。首先依托“你脑海中的扇形统计图是什么样的?”“什么情况下使用扇形统计图”等问题了解学情,通过小组交流与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经过这一步教学,学生知道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相比,不仅形状不同,而且表达的数据内容也不相同,适用情况也有不同。第二步从整体到部分理解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体会图中的数据信息的具体含义,学会从数据本身、数据之间、数据之外三个角度分析数据,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第三步从理解到操作运用多渠道深化认识。教材中对画扇形统计图没有具体要求,为了让学生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在练习部分融入简单的画图,丰富学生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因而便于对数量的多少直接进行比较;折线统计图是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并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而更便于反映数量发展变化的趋势)

今天学习扇形统计图,你头脑中的扇形统计图是个什么摸样,请画一画。学生自由画出草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教师点评中简介扇形,并板书课题。扇形: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2、明确学习目标。

问:你想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关于扇形统计图的哪些内容?学生提出学习任务。教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什么情况下使用扇形统计图?并围绕三个问题生发出一些小问题。

【设计说明: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教学从调查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开始,以学定教。让学生在众多的图像中发现这些统计图的相同点,从而形象地揭示出数学源于生活,并与生活紧密联系,然后通过目标的追问和确定,促使学生有目的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随学而导,探究新知

1、议一议。

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扇形统计图。问:这些统计图上都有什么特点?

出示讨论提纲:(1)圆代表();(2)扇形代表();(3)扇形的大小反映();(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选一选。

出示三张统计表,问:把它们绘制成统计图选择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 三张统计表信息:

(1)2013年部分城市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家用电脑拥有量统计表;(2)某地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表;(3)明明家三月份家庭开支情况统计表。学生独立思考,汇报并说明理由。

3、自学P1页例1。阅读P1页并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的这个圆被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图形都是什么形状?(2)这个圆表示什么面积?我国的国土面积按地形分被分成了几类?(3)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小组交流

教师指出: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可以从数据本身、数据之间、数据之外三个方面来分析。

4.算一算。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各种地形面积,并填写表格。

学生汇报各种地形面积。

进一步思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比一比。

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 出示“练一练”扇形统计图: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进行国情教育。

【设计意图:在议一议、选一选环节,学生通过交流,整体建构扇形统计图的

特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适用扇形统计图的数据构成情况。在算一算、比一比的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有条有理地观察数据,学会有根有据地分析数据,培养学生有目的地看、有策略地算、有联系地想的良好的数据分析习惯。通过对数据“数学地思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对比练习,深化感悟

1、练习一第1题。

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种食物情况统计图。你认为哪一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

小组讨论,交流。

2、估一估:练习一第2题 估计其他几种干果各占百分之几。

3、填一填:练习一第3题

根据图中数据,用计算器算出我国各海域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再填

入表中。

4、画一画:

根据统计信息在练习纸画出某地区手机市场占有率统计图。

A品牌占30%,B品牌占20%,C品牌占5%,D品牌占5%,其他品牌占40%。表示整体的大圆的圆周上标有十等分点。展示学生画出的扇形统计图。

然后追问:A品牌手机经销商宣传说A品牌手机是市场上最畅销的手机,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小学统计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练习环节和新授部分一脉相承。选取、呈现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较密切的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说说从这些扇形统计图中各获得什么信息,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通过对数据信息的相关性思辨,发展学生个性化、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因为,一个对大众传媒及各种部门公布的统计信息十分盲从,没有个人思考的人,肯定是不会具备良好的统计思维和方法的。】

四、总结欣赏,丰富认知

1、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统计自己家里一个月的消费支出情况并进行分析吗?如果要制成扇形统计图,那应该怎么办呢?

蓝天杯通知 篇4

作者:园区教发中心 来源:园区教发中心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4日 点击数:

374

各学校、幼儿园:

由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蓝天杯”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与会课观摩暨学术报告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多届,在广大一线教师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15年会课活动(第十一届)将继续在教学设计评选(第九届)的基础上举行,各中小学、幼儿园组织教师自愿参加。现将教学设计评选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评选学科:

(1)小学段:语文、数学、英语、思品、音乐、信息技术;(2)初中段:语文、数学、英语;(3)幼教。

2.会课选手原则上将在教学设计评选的一等奖获得者中择优产生,所以本次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仍属会课观摩活动的一部分。

3.教学设计采用分年级同题设计的要求进行,按规定格式撰写(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

4.活动时间:本区教学设计征集截稿时间12月20日。

5.奖项设置:本次活动将设置优秀教学设计一、二、三等奖,一等奖为2%左右,二等奖为20%左右,三等奖为40%左右;由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发给获奖证书。

6.活动经费:每份教学设计由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收取40元评选费。

7.学校初评要求:为提高参赛质量,我区各校(园)教科室征集后组织校级初评,各校(园)递交教学设计的篇数不超过全校教师人数的60%;学校统一填写汇总表(见附件2);获奖设计连同评选费、汇总表交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汇总表电子稿发邮箱276871112@qq.com。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蓝天杯教学设计(张 静) 篇5

朴实无华

——记省”蓝天杯”小学语文会课观摩活动

陈岑

3月24—3月25日,由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举办的第十二届“蓝天杯”小学语文会课暨学术交流活动在扬州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举行,来自全省的55位优秀选手,汇聚一堂,用灵动、幽默、朴实的教学风格展示出一节节生动的课堂教学。

比赛分五个会场进行,展示的内容是:一年级的《蘑菇该奖给谁》、二年级的《谁的本领大》、三年级的《菩萨兵》、四年级的《人类的“老师”》、五年级的《海伦.凯勒》、六年级的《半截蜡烛》,上课的形式是同课异构,每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效地把隐藏在教材中的教学价值挖掘出来。两天的听课,让我收获满满,从中我感受到赛课老师灵动的教学设计,展示出语文教学最朴实无华的一面,值得我们学习与探究,尤其以下几点,让我们感受尤为深刻:

一、从“语用”的角度挖掘文本的“语文价值”

语用学是研究在一定语境中的语言的使用、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及其在不同语言环境里的用法,乃至不同的表达效果,侧重在语言的实用;语用学侧重在语言本身的使用,讲究语言的组织和驾驭,特别在乎语言在特殊环境里的特殊表意效果,讲究语言规律的内在探索。三年级的《菩萨兵》一课,我听了共计四节课,四位老师都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形象,注重了不同语言在不同情境下的表达效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常熟市实验小学的吕明婕老师,他在教学时,能够根据“闻其言,识其心、辨其人”这句话来引领课文,浅论人物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思考朱德总司令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几句话的,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孩子们在老师的点拨下自主探究,把心融进了文字,并能够从不同的人物语言对比中感受其特点,值得学习,四年级赛课的内容是科学小品文《人类的“老师”》,这一课的教学教师没有集中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说明方法的掌握,而是力图捕捉文中“言”“意”融合的最佳契合点,作为语言训练的生长点、提升点,帮助学生利用课文语言学习语言,并努力通过灵动的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优化、简化,更贴近儿童,更回归语文。其中淮安市天津市小学的吉利老师侧重训练学生在本篇课文中的概括能力,并以此为抓手,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语文学习能力。六年级《半截蜡烛》一课仇海蓉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篇改编自高尔基的同名戏剧,因此这篇小说具有鲜明的戏剧特点,即尖锐的矛盾冲突,仇老师允许课堂中的很多“可能”存在,给予了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体现了仇老师灵动的教学设计,扎实的课堂掌控能力,在教学塑造人物的环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予了学生,并能够从人物语言、情节发展的细节之处发掘出教学生长点,这节课教师从“人物立场、情节冲突、环境描写”三方面推进小说的矛盾冲突,有效地把隐藏在教材中的教学价值挖掘出来。其中在语言文字符号的揣摩中,教师出示了两句话进行比较,值得回味,“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却在表情达意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淡定。另外在塑造人物方面,教师注重了文字以外描述的大环境,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再回归到文字中的小环境,充分的挖掘了文本的教学价值,教师能站在“语用”的角度观照教材的“语文价值”,真正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展现出大气、智慧、灵动的课堂风采。

二、“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生长点

这次一共听了12节课,涵盖小学的各个年段语文教学,所有上课教师都关注到了语文教学的生长点“读、写”,专家老师在评点时也提出语文就是用语文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包括语言文字的品析,构段方式的学习等方面,就语文学习而言,识字、写字等是整个小学课堂的基础。例如三年级《菩萨兵》一课,教师在教学生字时“耕”时,先出示部分甲骨文,引导学生根据金文形状来说一说字义,再出示右半,学生观察后很快发现是田的形状,整个字表示用农具耕种土地,非常形象。本课中生字教学亮点很多,例如称呼与生字教学的合理结合,教师出示反动军队对藏族民众的称呼“藏奴、藏民”,结合相关资料图片学生能感受到反动军队对藏胞的糟蹋,使民众苦不堪言,接着教师又出示了红军对藏族民众的称呼“藏胞”,相机引出“胞”的篆文“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孩子们都说像妈妈肚子里有个小孩儿,这个字的字和义就合理的结合了起来,学生既体会出了红军和朱总司令就像关心自己的家人一样关心藏胞,又熟练的掌握了“胞”字的书写,一举两得。这是中年级的写字环节,给予了我很多思考。另一位参赛选手华萍萍老师在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写字和小练笔环节处理的很出彩,教师十分注重生字教学,范写到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及时在幻灯片上评价修改,小练笔部分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圈画出体现出樟树特点的词语,从枝干、树叶、树的整体方面摘录相关词语,用读来感受樟树的美,樟树的稠密,并用填空的方式再次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层层递进,最后教师出示孩子们生活中经常看过的树木,模仿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树木,降低了写作难度,孩子们跃跃欲试,从“读、写”方面入手,才能找准语文的定位。

三、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情境”与“语文味”

情境教学讲究“真”和“美”,这一点在淮阴实验小学席秀梅老师的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在教学海伦.凯勒学盲文环节,教师为了能让学生体会海伦在学习时的“如饥似渴”“坚持不懈”,创设情境,并配乐想象也许这是一个早晨,海伦坐在窗前......,也许这是一个夜晚,海伦来到灯下,独自练习盲文......,教师将文字变成了画面展示在了学生面前,仿佛我们也走进海伦.凯勒,感受到了她的“拼命”和对生活的向往。邗江区杨寿学校的汤春霞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红军战士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帮助藏胞”一问时,教师出示了一首歌曲《共产党人》,歌词中共产党人和人民的关系就好像土地和种子一样,学生在歌曲创设的情境中对红军的形象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语文教学在文本中何处创设情境,教师需要把握好“点”,讲究“真”和“美”,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蓝天杯教学设计(张 静)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之上,为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1.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统计的必要性。本单元的两个统计活动是调查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和投票决定参加比赛的人选,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特别是学生要自己进行数据的调查记录,体验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记录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获得数据统计的经验。此外,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或作出推测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统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2.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优化。

无论是调查方法还是记录数据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思维也是灵活多样的,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强求划一,而是应该从众多的方法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学会自己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记录并整理分析。这一优化过程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

调查、记录和整理。(二年级下册教材第2、3页)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抽样调查、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3.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五、教学用具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创设

师:新学期开学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你希望是学校做主选择校服的颜色呢?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生1:应该征求大家的意见,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生2:是啊,用大家喜欢的颜色做校服,我们会更喜欢穿校服,也会更好地投入学习。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选择哪种颜色做校服最合适的问题。

【设计意图: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师: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师:我们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学生可能会说: ·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

·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我们可以让班里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然后最喜欢红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最喜欢黄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依次进行就能统计好班里同学选择的情况,也就能看出全班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

师:在班里进行这样的调查,就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吗?为什么? 生1:虽然我们只是全校的一部分,但是其他班级的同学选择的结果也许跟我们是相同的,依此类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也应该是这样的。

生2:我觉得一般来说大家的眼光都差不多,我们班应该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

生3:学校就是由一个个像我们这样的班级组成的,我们班也是随机抽取的,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棒!现在请大家根据我们刚才记录的结果回答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统计表及问题)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究调查的方法,通过讨论体会抽样调查方法的合理性,学会进行抽样调查】

2.教学例2。

师: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我们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选谁参加呢,你有什么办法来决定呢? 生:我们可以用投票的方法来决定谁参加比赛,就像我们投票选举班干部那样无记名投票。

师:好啊!请同学们写好自己的选票,老师要收起来了。学生写选票,老师收齐。

师:写好选票之后,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结果呢? 生:我们应该进行唱票,有人记录,有人监督。师:很好。看,老师这有几个同学记录的结果。(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的记录结果)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位同学采用了不同的记录方法。第一位同学是画“正”字法记录,第二位同学是画“记录,第三位同学是画“○”记录。

师:是啊,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数据,可以是画“正”字,还可以是画任何自己喜欢的符号。

师:下面请大家把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入教材第3页的表格中。学生整理数据,完成表格的填写。

师:现在请大家谈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为什么? 生:我喜欢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因为一个“正”字正好是5笔,最后整理数据的时候容易计算,比其他记录方法一个一个地数要简便,而且容易数对。

师:说得有道理,你们赞成吗? 师:看看表中的数据,我们应该选谁参加比赛呢?(陈小菲选票最多,应该选他参加比赛)师:今天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参加投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如果学生能分情况答出来最好,如果不能,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情况考虑:①这两个人都投票给王明明;②这两个人都投票给陈小菲;③这两个人分别投票给王明明和陈小菲)【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的科学性】

3.教学“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完成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做一做”)师: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 生1:我们可以让大家分别举手选择表示自己最喜欢去的地方,然后把地点和人数记录在表格里。

生2:我们可以让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地方写下来,然后分类进行统计,最后填写表格。

生3:我们可以像刚才投票一样采用画“正”字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填写表格。

„„

师:这些方法都可以。如果在课堂上,我们怎样做比较合适呢?为什么? 生:我们用举手的方法统计数据最快了,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因为大家都在这儿,分别举手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说得有道理,现在我们就分别来统计、记录好数据,一会儿回答问题。师生进行收集、记录数据,填写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中的统计结果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教学“做一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做到灵活运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堂小结

蓝天杯教学设计(张 静) 篇7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抓住重点语句,提纲挚领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理论说明得浅显易懂,使广大读者易于接受的方法。

4掌握词语,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学习侧重点

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联点和有区别的地方,懂得写作文章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2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 顺序的特点。

3精读一两个段落,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这一语言特点。

(解说:据“单元提示”和课文提出上述“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其特点是:1.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3.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自读程序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画出应该掌握的词语,不会读的和不理解的查字典词典解决;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同时,老师可相应地介绍作者和一些有关的恐龙及地理知识。

2速读课文。质疑答疑,理清文章的思路。3细读课文。把握两篇文章所述的内容,找出各自说明的顺序及角度,进行整体比较,教师可适当点拨。

4.品读课文。选择一两个语段进行阅读,体会说明语言准确、平实的特点。

(解说:本课是自读课文,设计的阅读四步骤,可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己去探索、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这两篇课文语言平实,只要多读,就能理解文章所说明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读点拨 1.关于地壳运动。地壳是由

各种固体岩石组成的层圈,和紧挨它下面的上地慢的固体岩石组成岩石圈。岩石圈

下面的下地幔是一层软的物质,被称作软流圈,它具有可塑性,可以缓慢流动。软流圈中的各种物质由于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使其内部发生变化。于是,温度高、密度小的物质受热膨胀向上浮动,反过来,温度低、密度大的物质受冷收缩向下沉积,这样两种物质就形成热力和重力的对流。向上流动的物质穿过软流圈上部接近岩石圈时,就沿着水平方向靠近和分离,由此影响到岩石同,引起地壳运动。人们能够直接感觉到的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现象,便是地壳运动的证据。

2关于板块运动。有人从世界地图上惊奇地发现:现在南美洲东部巴西的凸出部分,恰恰是原来大洋彼岸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北美洲与欧洲和格陵兰也能完全吻合地拼在一起。1921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为了证实自己的理论,他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大洋彼岸对应的位置上,发现了相对应的山脉、矿产和相同的陆生动物化石。

1961年美国人赫斯和迪茨再进一步提出了海底扩张说。由于大陆漂移学说研究的是大陆,海底扩张学说研究的是洋底。如何从包括大陆和海底两个方面去统一认识全球构造呢?于是,板块构造学说应运而生。

法国地震学家勒皮雄在研究了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以后,首创了板块学说。它是ZO世纪6O年代轰动全球的地质构造学的变革。它认为,地球岩石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一些活动的海底构造如海岭、岛弧、海沟和海底水平断裂等,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它们浮在炽热的地幔表面不断运动,每个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而板块之间的边缘带上地壳活动较强,板块运动引起地壳运动,推动海底扩张,使洋壳不断更新,当两个板块相撞挤压时,就形成崇山峻岭;相对错动时,就形成断裂。岛屿和海沟是由于两个板块俯冲并上提形成的,板块运动使地壳受压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火山爆发和地震。

板块学说把地球分成了6大板块,即太平洋、欧亚、印度洋、非洲、美洲和南极洲。3关于恐龙的灭绝。在距今大约23亿一8000万年的中生代,恐龙这个庞大的爬行动物,曾是称霸地球的生灵。这些庞然大物在中生代的陆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1亿多年。但是随着中生代的结束,曾经不可一世的恐龙,竟悄悄地在地球上灭绝了。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做了多种猜测:一是气候变冷使得大部分食草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而以吃食草恐龙为生的食肉恐龙也自然随之而去;二是中生代的白玉纪后期,地壳活动频繁,地球上地震、火山喷发接连不断,大洪水也相继肆虐,动作笨拙的恐龙们因来不及逃脱而大量死去,侥幸剩余下来的却又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最后便全部死掉;三是白至纪后期,宇宙中有距离地球很近的新星或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线辐射到地球上来,把很多恐龙及其他一些同时期的生物都杀死了;四是在白至纪后期,可能有小行星直接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4.关于课文。(l)思路剖析。《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解说: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2)关于说明方法。要理解这

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分述。‟(3)关于一些句子。

①“青蛙和蜘蛛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是对“现代两栖动物”的解释与举例,强调“人人皆知”,以人们常见的“青蛙和错殊”

为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②“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是说明科学家之所以研究恐龙灭绝原因的理由,旨在提醒人们注意。

自读思考

1.以《恐龙无处不有》为例,分析作者说明事理的思路。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O(1)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2)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3以你身边的生活为例,写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

张静同志事迹材料 篇8

张静,女,本科学历,200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玉田县银河中学教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以全心全意为学生、为学校、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己任,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团结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地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家长的好评。

一、坚定政治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党员形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岗位形象。一个党员在本职岗位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就为群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为一名不到十年党龄的党员,她深刻知道她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得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她一直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八荣八耻”作为行动的指南指导自己的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她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员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时,她心系灾区,交纳特殊党费1000元,玉树地震捐款100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周围的同志,让“优秀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她身上闪耀发光。

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树立师德

从小到大她一直以雷锋同志为偶像,共产党员就像钉子一样,组织把你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必须永不生锈,闪闪发光。自参加工作以来,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但她凭着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从不向困难低头,虽然她是在私立学校,但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和赤诚的奉献精神,顽强地追求着自已的事业。记得几年前转为正式党员时,学校刘校长找她谈话说:“一个优秀教师,要甘于平淡,但是不能甘于平庸,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更要在普通教师中树立典范”。从此以后,她始终以这句话勉励自己,在教育中始终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以“爱”作为与学生相处的桥梁;在教学中,她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积极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新课堂。在生活中,她尊重同事,热爱学生,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2006年她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在几年的工作中,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培训,积极协助学校组织、承办、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和其他活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她辅导的队员肖德宝获县长跑比赛第一名,张啸虎在县运会中获初中男子组三级跳远和110米栏“双冠军”,并向一中输送了刘博、张啸虎,姚佳斌等多名优秀运动员,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和肯定。因成绩突出,2008年和2011年她两次被评为“县级优秀体育教师”和“县级体育工作先进个人”。

回顾走过的日子,工作的艰辛和快乐历历在目,在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关爱学生,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来影响教育学生,以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展示了一名私立学校的体育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作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共产党人,长期以来她都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

入党申请书张静静 篇9

申请人:张静静

班级:造价1501

时间:2013.10.10

入党申请书

尊敬的党组织:

您好!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我的姑姑就是一名优秀党员,从小她就时常对我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当时年幼的我并不了解这是什么意思,只是保持了一份对党的崇敬之情。初中时我就向往能入党,但当时只是认为入党只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并没有体会到“党”的真正含义。当我进入高中后,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对党稍微有了了解。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神圣的组织成立于1921年。它,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中国农民为天然同盟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它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并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它是真正的民主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拯救了中国,是中国共产党拯救了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将黑暗从中国大地上驱逐,使中国焕然一新;是中国共产党赶走了外国侵略者,建立了独立、自主、崭新的中国;是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民摆脱了压在他们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挺直了脊梁,使中国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真正地成了国家的主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一个全心全意为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政党,怎能不令人神往?我渴望加入这一神圣的组织,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而我的这种渴望却不是因为一时的激情,而是我渴望为我的祖国,为党付出,这是一种崇拜,一种毫不求回报的付出。

人生价值分为两种,即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即是索取,而社会价值则是贡献。我们知道这两种价值对人生有重大的影响力,然而社会价值才能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我渴望实现我的社会价值,我希望我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我需要一个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党来领导我,给我指引前进的方向,而这个政党,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因此,我真诚地请求党组织能够经过多方面的考察,批准我申请入党的 这一请求。当然,我也认识到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党员打着党的旗号干一些危害人民的行为,然而这些腐败行为却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信心。虽然我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我会尽全力为党的事业奋斗,力从自身做起,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既然中国共产党是如此之神圣,那么如果要成为中国共产党就必须要有优良的素质,因此我必须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能具有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的素质。

思想方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三个代表、社会荣辱观、博学博爱、立人达人,这些早已深深烙入我的内心。大一还参加了爱心活动,和系学生会组织部,为同学服务。学习方面——学海无涯苦作舟大学刚开课多来,我能学习用功刻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高中时代我就参加过兴平市数学竞赛,和咸阳环保征文比赛,并分获得优秀的成绩。学习纪律方面,以身作则,做操、上课、会议等集体活动都没有出现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现象。如何协调工作、学习,如何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同样也考验我的能力。作为学生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当今社会需要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我们要适应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在党十八大精神的鼓动下,内强素质、完善自我,摆在我面前的还有很多难关,积极面对生活,乐观从容的面对现实。生活方面——喜欢冒险,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让它成为空白!生活中,朴素节俭 ﹑性格开朗,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平时很善于和同学沟通,也乐于帮助同学,所以在生活中建立了很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此外,我深深地知道大学不是以学习作为唯一的寄托。我非常的兴趣各种体育运动尤其是羽毛球,排球和乒乓球,并经常参加一些外校组织的活动。

然而,仅仅做到上述几点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当今的国际局势仍是动荡不安的。1998年,美国轰炸了我驻南使馆;2001年,美军用飞机肆无忌惮地飞入我国领空,撞毁我方一架侦察机,使我国的主权再次受到侵犯;而我国国内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经济上发展不足,而入世后将面临更大的冲击;在政治上,台湾问题也久久未能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中国还不强大,中国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作为中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更加重大了。如果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其中一员,不仅在个人方面做好,更重要的是时时关心国家大事,身边小事。

2008年,2009年,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两年,一月份的雪灾,三月份的藏独,五月的汶川大地震,面对这样的困难,中国共产党都及时正确的处理,而八月份的北京奥运会更是展现了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带领下所举世瞩目的综合国力,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在流感威胁的时候,我们有序地处理,这些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绩。我是陕西兴平人,08年时,我刚上高一,当时已放了寒假。虽然在家中,但可以通过电视看到每时每刻外面的情况。当时CCTV每每报到南方雪灾情况时,我就特别揪心。因为我认为我作为一名团员却不能在此危急时刻为社会做点事情。当时看到那些在雪灾中抢先救济的人,我就暗暗发誓,等我有能力时我一定要为社会贡献我一份微薄的力量。

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个渴望上进,渴望为国家的发展作贡献的一名大学生,在此诚恳地请求党组织能够批准我的入党申请,让我成为中国共产党员,让我能有机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并且,从今天开始,便会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用中国共产党的言行来严格要求自己。假使我能够被批准入党,那么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尽职尽责,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我渴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诚请党组织能够对我进行多方面的考验,批准我入党的申请。

如果组织上没有接受我的请求,我也不会气馁,而要继续为之奋斗。

张静中学中考12部名著简介 篇10

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孙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

艺术特色:①故事精彩离奇,想象力非凡;②小说表现了鲁滨逊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性格;③小说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④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用人物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⑤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鲁滨逊 自己搭建房屋,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还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的忠实奴仆。就这样,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

性格特点:敢于冒险,艰苦创业,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鲁滨孙”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四、《朝花夕拾》

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全书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十篇文章。书中不少文章包含着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艺术特色:1语言优美流畅,生动活泼、幽默。

2、叙事充满奇妙艺术。

五、《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老板盘剥。小说通过他三次买车,三次失车的经过,点明“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人变成人的主题。”

三次买车,三次失车:

1、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

2、第二辆车,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张静中学中考12部名著简介

一、《繁星》《春水》

是冰心(原名谢婉莹)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内容包括:

一、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二、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等

艺术特色:

1、抒写生活的真实,表现率真的个性。

2、简练而隽永。

3、抒情与哲理完美融合。

二、《童年》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另有《在人间》、《我的大学》)。小说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如片断(2)写“我”刚到外祖父家时见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片断(13)写“我”在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一段生活,作者刻画了外祖父的贪婪吝啬(该他出钱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十分注意倒给他的茶的浓度;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外祖母的宽厚善良(该她出钱买的全是好肉;对着“我”挣来的钱默默流泪)等等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1.阿廖沙 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2.外祖母伊凡诺夫娜,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他听。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

3.外祖父卡希林,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艺术特色:

1、用儿童与成年人角度交替描述。

2、语言生动活泼。

3、选材独特,取材于作家生活。

三、《鲁滨孙漂流记》

作者是英国人笛福。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 1

3、第三辆车,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只好把车买掉去安葬虎妞。

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信心。到小说后面,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小说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也说明在旧社会靠个人努力是失败的。

艺术特色:

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 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1.祥子 : 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2.虎妞 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 大胆泼辣而又有点变态 3.刘四 残忍霸道

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全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作品。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题目含义:钢铁般的意志是怎样炼成的。

艺术特色:①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②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③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曰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④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保尔 • 柯察 金 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四次死里逃生:

1、与波兰白军作战,腿受伤并得伤寒。

2、在骑兵部队作战,一颗炸弹在身边爆炸,头

部爱重伤。

3、在繁重的肃反运动中病倒了。

4、修铁路时得了伤寒和肺炎。

七、《西游记》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人物特征:

1、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最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2、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作敢为。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3、猪八戒:本是仙届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形象。一方面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爱占小便宜,耍小聪明,贪恋女色,常因此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勇和善良。在与妖魔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而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还算淳朴憨厚,自有可爱之处。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4、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主要情节:

1、孙悟空大闹天宫;

2、三打白骨精;

3、车迟国斗法;

4、女儿国遇难;

5、真假美猴王;

6、智取红孩儿;

7、三调芭蕉扇等 艺术特色:

①这部小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八、《名人传》

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作者痛感当时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为此写作了《名人传》。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艺术特色:

① 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

② 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③ 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性格特点:贝多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孤独、性格乖僻。

米开朗琪罗,善良,慈善。

列夫•托尔斯泰,自我完善,博爱,具有虔诚的宗教观点。

九、《水浒》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艺术特色:

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本书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人物(绰号)相关 故 事 性 格 特 征

1.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2.武 松(行 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3.吴 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4.林 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5.李 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6.宋 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7.杨 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十、《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小说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

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在小人国里,万物仅有正常尺度的1/12,格列佛在那有如一座大山。到了大人国,格列佛便成了一个小小的“宠物”。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的国家。如描写小人国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实际是挖苦英国两党之争;在大人国格列佛洋洋自得向国王介绍英国却遭连串质问;在马国,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艺术特色:

① 小说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 ② 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小说的灵魂所在; ③ 小说的讽刺饮包含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隐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④ ④小说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

国家的现状。

主要情节及对应寓意:

1、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讲述小人国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2、在大人国,格列佛洋洋自得的介绍却招来质问,大人国制度古朴、民风淳朴,他们认为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及其产生的恶果。

3、小说第三卷,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4、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

十一、《汤姆·索亚历险记》 是马克·吐温(美)的四大名著之一。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利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 3

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琪·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最终,他们走出了山洞,村里人发现他们,他们讲述了在洞中的经历,之后,村人用石块堵住了山洞口。汤姆和蓓姬告诉村里人在山洞里见到了杀人犯印第安·乔,当村人在洞中找到印第安·乔时,他已经死了。最后,汤姆和哈克贝利重返山洞,找到了一笔宝藏。

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调皮、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乐于助人,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五次历险:

1、和哈克半夜到墓地;

2、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

3、和哈克到鬼屋寻宝;

4、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

4、和哈克再到洞中寻到金币。艺术特点:1轻松、幽默、夸张、讽刺,又浪漫有趣。

2、情景交融,运用环境描写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十二、威尼斯商人

作者是英国 威廉·莎士比亚,歌颂纯洁的爱情和无私的友谊,批判高利贷者的贪婪与残酷,对遭受种族歧视的犹太人也给予同情。主人公: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

主题: 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

1.一条是鲍西娅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亚结成眷属;

2.一条是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与安东尼奥的友人罗伦佐的恋爱和私奔;

3.还有一条是主线,即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要利息,影响高利贷行业,又侮辱过自己,所以仇恨安东尼奥,乘签订借款契约之机设下圈套,伺机报复。

威尼斯富商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由于安东尼奥

贷款给人从不要利息,并帮夏洛克的女儿私奔,怀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巧传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资金周转不灵,贷款无力偿还。夏洛克去法庭控告,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为救安东尼奥的性命,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准流血。夏洛克因无法执行而败诉,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财产。

主要人物

夏洛克:他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但爱财如命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冷酷无情。冷静和自信,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贪婪,残酷。

鲍西娅:这是作者极力歌颂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她机智勇敢,有胆有识,活泼、开朗、大方、幽默并且充满智慧,做事果断。

上一篇:阅读答案《父爱的高度》下一篇: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