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2024-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精选15篇)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资源,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基本要件。所以,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着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作为最基本的资源,在自然界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农村经济中居于主要地位。要保障农村经济的繁荣以及农村饿可持续发展,保障土地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一、土地的概念

土地是指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形成的立体自然经济综合体。独体的利用活动,都收土地生态系统构成的要素制约,并对土地的演变产生影响。不同学科对土地的定义

1.自然观点

主要指土地作为地球的特定组成部分,究竟哪些部分,哪些因素属于土地的范围,以下四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土地即土壤,亦即地球陆地表面疏松的、有肥力的、可以生长植物的表层部分。

(2)土地即地球的纯陆地部分,不包括陆地的水面。

(3)土地即陆地及其水面,亦即地球表面除海洋之外的陆地及其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陆地水面。

(4)土地即地球表面,亦即地球的陆地部分和海洋部分都包括在内。

上述四种观点中,前两种观点过于狭义。除去地球表层的土壤之外,深层的岩层、水层也具有土地的基本功能,例如一棵植物的生长,不能说完全是土壤的功劳,岩层的保护、地下水的供给都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地球的深层部分也不能排除在土地的概念之外。第四种观点则失之过宽。地球的海洋部分不具有土地的一系列功能,因此不应该包括在土地范围之内。第三种观点相对确切。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要水流等等有一个所有者,是土地的附属物,我们也把它作为土地来理解”。广义的土地应该包括陆地中的水面。

2.经济学观点

根据马克思的说法,土地是指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一切劳动对象,作为一切活动的一般空间基础,在农业中是主要的生产资料。

3.法学观点

中国台湾土地法第一条解释土地的意义,“本法所称土地,谓水、陆及天然富源”。肯特从法律概念上对土地的定义是:“土地不仅包括地面或土壤,而且也包括附着于土地的任何东西,不管是自然长成的,如树、草和木,或者是人工造成的,如房屋以及其他建筑物;它所包括的范围向上或向下是无限度的,以致可以包括地上或地下的每样东西”。

4.西方经济学观点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土地的含义指的是大自然无偿赠与人类的陆地、水、空气、光和热等物质和力”。美国土地经济学家伊利认为:“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土地这个词,指的是自然的各种力量,或自然资源……经济学上的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

澳大利亚的克里斯钦和斯图尔特进一步指出:“土地一词是指地表及所有它对人类生存和成就有关的重要特征”,“必须考虑土地是地表的一个立体垂直剖面,从空中环境直到地下的地质层,并包括动植物群体及过去和现在与土地相联系的人类活动”。

5.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

197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荷兰瓦格宁根召开了土地评价专家会议,在会议文件《土地与景观的概念及定义》中专门给土地下的定义是:“土地包括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它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它们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土地评价纲要》则进一步指出:土地是“地表的一个区域,其特点包括该区域垂直向上和向下的生物圈的全部合理稳定的或可预测的周期性属性,包括大气、土壤和下伏地质、生物圈、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属性,以及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结果;考虑这些属性和结果的原则是,它们对于人类对土地目前和未来利用施加重要的影响”。

6.其他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土地甚至包括自然资源或自然的力量,不是单纯指地球表面,并且包括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一切物质。至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于土地的概念趋于完善,并且已经为众多的学者所接受

二、农村土地的基本特性

三、农村土地问题分析

四、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对策

1.农村土地的利用的自然的持续性

2.农村土地利用的经济可持续性

3.农村土地利用的社会可持续性

总之,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持续生产能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增加的人均福利和农民收入;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使农村土地系统的产出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提高社会稳步发展的能力;从代际公平出发,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更新,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需要。

五、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实践和创新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2

关键词:国有土地,综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0引言

土地作为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自然资源, 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 人类逐渐摆脱了听天由命的状况, 在人地关系中主动作用增强, 反映在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上, 相继经历了原始型土地资源利用、自给型土地资源利用、商品型土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土地资源利用等四个阶段。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由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出发,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现实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与经济的发展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1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开启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土地资源结构与利用格局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导致土地资源安全系列问题。尤其是土地资源开发与粗放利用造成了土地退化、供需矛盾加剧, 农村人地关系巨变下人、地分离、 农业兼业导致土地撂荒与废弃, 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土地资源破坏与污损的区域性难题。根据其动因差异, 梳理为四个方面。

1. 1人均耕地面积少

长期以来, 人口不断增长对土地利用造成的压力一直是耕地锐减的主导因素。我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 33亿hm2, 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耕地平均水平0. 25 hm2的47。人均耕地大于0. 133 hm2的省份主要分布于东北和西北地区。目前全国已有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 053 hm2的警戒线。其中更有463个县区人均耕地面积小于0. 033 hm2。

1. 2耕地质量差, 分布不合理

我国1. 27亿公顷耕地中的79. 2% 为中低产田。现有耕地总量中有606. 67万hm2坡度在25°以上, 全国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有0. 48亿hm2。耕地质量差、产量低的原因主要在于气候因素、水土流失问题、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次生潜育化和冷浸田等限制因素。

1. 3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我国农耕历史悠久,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适合耕种的荒地已被开发。目前全国现有宜农荒地3 300万hm2, 其中质量较好的只有1 000万hm2。质量较差的2 300万hm2荒地多处于边远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东北湿润、半湿润地区, 且分布零散, 开发成本相对较高。

1. 4乡村建设无序与农村土地空废化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但由于城乡人口综合管理、土地统筹配置等相关政策与制度没有及时响应和调整, 加之村镇规划缺位, 以致对乡村人地系统带来巨大影响。特别是乡村建设无序与村庄空心化、土地空废化问题加剧。农村人口快速减少但村庄占地仍在增加的“人减地增”问题突出, 在人口外出较多的传统农区尤为明显。

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

2. 1完善我国农村土地运行配置机制

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只有借助于各种行之有效的配置机制, 才能实现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从而使农村土地资源内含的潜在生产力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在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与创新过程中, 土地资源配置机制的再造与重构在所难免。依据发达国家的农业经验, 立足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现实, 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运行配置机制。

2. 2国家应及时调整土地资源的管理政策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和资源的不同特点, 制定符合国民经济全局利益和各种资源宏观经济效益的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的首要前提。首先根据农地资源稀缺和土地利用效率低的实际,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科学规划, 调整利用结构, 做到用养结合。其次是调整全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因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农业结构的调整, 以及生态建设的需求, 我国不可能做到耕地总量平衡和占补平衡。第三是应调整区域内部耕地数量平衡政策。

2. 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是土地开发利用、改造与保护的最终目标, 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核心任务。土地合理利用是通过土地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调查, 揭示土地的结构与功能和土地利用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根据土地利用的系统性, 正确协调好土地利用, 保持生态经济系统平衡与更新过程的统一。

2. 4加强土地资源的整理复垦

目前, 我国废弃地复垦利用率仅4% , 而发达国家都在50% 以上, 如采取有力措施, 可以将废弃地恢复为耕地, 或经整治可作为建设用地或绿化娱乐用地, 就可以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提高集约化利用程度, 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3结语

我国土地资源在数量上存在耕地供需紧张、后备资源不足、用地结构失调等问题; 在质量上面临耕地自然退化、环境污损、地力下降等问题; 在空间上存在分布失衡、耕地南减北增、 瓶颈约束等问题; 在安全上则暴露出总量不安全、品质不安全、 局部地区不安全等问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必须主动适应城乡转型、土地整治与制度创新的新形势, 重点要立足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现实, 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运行配置机制。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和资源的不同特点, 制定符合国民经济全局利益和各种资源宏观经济效益的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加强土地资源整治、土地优化配置与持续利用、土地生态建设与民生保障相融合的深人综合研究。着力推进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与机制创新, 加快土地资源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 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搭建新平台、营造新环境。

参考文献

[1]石玉林.资源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科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西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探讨 篇3

西部 土地资源 持续 发展

引言: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西部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其自然条件的恶劣更是加剧了这种人地矛盾。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寻找新的思路与突破口,尤其是寻找到了以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来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出发点,不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生态角度来说,实行西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意义都是重大的。

1西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共有土地面积675万公顷,所占陆地和耕地面积分别为71%和38%,西部地区土地广阔,人口稀少,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土地资源总量大,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具有较大潜力,但土地质量较差,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问题有:

1.1水资源缺乏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而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以上,地下水的补给量十分有限,常年缺少的状况导致了土地利用低。1.2.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及草场退化严重

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西北地区土壤形成条件差,土壤黏土含量少,成壤时间长,土壤层厚度薄,极易发生土壤侵蚀及沙漠化目前西北地区沙漠化面积已达233万公顷,且每年以1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大。1.3.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有360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约占80%就耕地而言,西部地区水土流失耕地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耕地面积的52.1%,其中,又以黄土高原区和西南高原山区最为严重,分别占全国水土流失耕地面积的24.8%和22.4%我国因水土流失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达4050亿吨,其中从坡耕地上流失的占70%以上。1.4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受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影响,西部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利用率和生产率低下,耕地广种薄收现象比较普遍,对贵州四川重庆和陕西等地25度以上坡耕地的调查显示,粮食坡面产量在2250公斤/公顷左右在林地构成中,人工林和优质林少,有林地只占林地总量的61%,牧草地虽有较大面积,但质量差,产草量低,超载放牧现象普遍存在,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破坏性大。

1.5应用科技水平低

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土地开发软硬件设备,水利设施设备等和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益低下。

2西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1加强观念和制度的变革

树立正确的土地生态伦理观,是进行土地持续利用的前提。合理科学的土地产权制度是又是土地持续利用的保障。在产权建设方面,首先可以建立多层次的土地产权制度,从不同层次对土地加以界定、规范。其次,在有明晰的土地产权前提下,建立和规范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机制,对政府出让土地实行更严格的法律和行政控制,提高了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刺激人们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2.2坚持实现西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建设任务很重,要保证现有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不仅是土地管理上作的奋斗目标,也是确保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第一位的大问题。保护耕地,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管理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西部人口增长速度快,所面临的农产品供给压力大,在某种程度上讲,西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问题也是集中体现在耕地资源的供需矛盾上,为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新时期土地管理必须更新发展思路,采取十分严格的措施管理土地、保护耕地,在保持现有耕地总量不再减少的前提下,努力做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耕地总量有所增加,耕地质量有所提高,人口和土地的和谐发展。

2.3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西部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和评估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变化情况等各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还很落后,且其成果在全面性和现实性方面较差,应加强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基础调查和监测工作,掌握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动态,目前,重点做好西部地区坡耕地、成片后备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调查和监测。信息时代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遥感技术(R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作息系统(GIS)等“3S”科学技术已全面开始进入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领域,在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的调查、监测活动,却因为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未建立一套完整而高效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使用有待规范化,否则,政府难以制定可靠高效安全的土地开发决策。

2.4选择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人口、环境组合动作模式

首先,要使经济增长与恶化环境的土地投入脱钩。如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虽然能使农作物增产,但也能使土壤结构变坏,环境遭受污染;因此应以无污染、无公害的投入要素,取而代之。第二建立土地利用的监督机制,将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内在化。第三,实行有控制的人口转变。由政府对人口转变过程进行干预,使人口规模和增长率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均社会福利最大化相适应。第四,消除贫困。贫困是人类一环境系统恶化的重要动力。为了生计,穷人不得不掠夺式地开发资源,致使环境恶化,其结果反过来使贫困人口更加贫困,如此循环下去,使环境更加恶化。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逐步消除贫困。

2.5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巩固生态建设成效

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行生态补偿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已实行经济补偿政策,国务院在颁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已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整个西部大开发的四个重点任务之一。可以说从“以粮为纲”到“退耕还林”,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种全新的政府作为,西部地区要借此机会,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西部地区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及坡耕地还林还草的有关奖励或优惠政策,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家财政和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家扶持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专项资金,加大西部地区的生态治理力度,优化生态环境,加快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步伐。

结语:土地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土地资源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确保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是确保西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桂呈森.西部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1

土地利用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篇4

土地利用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树立正确的`土地利用伦理观,保护土地资源,是人类的神圣职责。本文考察了我国传统土地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分析了现代土地利用伦理学的发展概况;通过研究我国土地利用伦理选择的现实环境,提出建立具体的运行机制,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规范切实落到土地利用决策和社会实践中去。

作 者:于伟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东南土地管理学院 杭州 310029刊 名:浙江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ZHEJIANG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0“”(4)分类号:F12关键词: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伦理 可持续发展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5

加强水资源管理 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水危机将成为21世纪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水资源将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期,国外有关专家提出了一些涉及水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和新观点,如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综合水管理模式、提高用水效率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等.本文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管理的实际情况,归纳整理了下述具有一定新颖性和实用性的内容.

作 者:姜斌 党卫红 作者单位: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11刊 名:水利发展研究英文刊名: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EARCH年,卷(期):20022(4)分类号:F20关键词: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水管理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6

1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元素

1.1生态圈

所谓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就是由人工掌控的土地经济系统与土地生态系统两者结合构成的。地球是由生态圈所构成的,其生态圈总共分为5个部分,在地球的表面,各个区域的气候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土地是生态系统的一种,其中子系统主要包括林地、矿地以及园地等。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土地生态系统位于较高层次。从人类出现开始,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就是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资源,人们就开始人为的对土地资源实施利用和干预。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农业以及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类活动相应的增加,对土地资源形成了过分的利用,导致水土流失状况的出现,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生态问题,土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2经济产品

现阶段的土地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殆尽,原有的纯粹土地生态系统已经不复存在,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与土地经济系统之间是通过的生产、消费以及分配等方式来构成相应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在劳动力劳动的作用下,可以将相关的资源和物质输入到土地自然生态系统中,从而实现资源和物产的循环,最终演变成为经济产品,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然而,在土地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就使得这些经济产品的生产量也逐渐的减少,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相应的下降。

1.3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7

全国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将土地分为三大类: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主要有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农用地转用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土地用途管制是国家为了保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依法划定土地用途分区, 确定土地使用的限制条件, 实现用途变更许可的一种强制性管理制度。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控制建设对耕地资源的浪费性占用, 确保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因为我国人多地少, 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所以, 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是耕地总量控制制度, 按照划定土地用途分区的土地利用规划, 重点抓好农用地的管制和非农用地的管制。

非农用地的用途管制重点是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 主要包括增量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和存量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存量土地的用途管制就是常说的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指的是对存量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方式置换的管制。加强对存量建设用地的管制, 对控制和减少项目建设新占土地, 特别是新占耕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土地管理的目标-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作为宝贵的越来越稀缺的自然资源和资产, 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肩负着严峻的历史使命。现阶段将土地可持续利用作为我们土地管理的目标, 这样有利于我们落实土地管理的实施和政策, 能够提到更高的位置。

要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必须在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以下四个方面尤为重要一是由于土地是一种面积有限、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 其供给量在一段时期内是有限的, 因此应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实现其最佳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不同的用途对土地质量的要求不同, 而区位条件优越、质量高的土地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应统筹兼顾, 把优质的土地配置到对土地质量要求高的项目上。如将土壤肥力高、水利等农业设施条件好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予以保护, 严格限制占用基本农田搞非农业建设。三是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是有限的, 对未利用地等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尽管可以适当增加可利用土地的数量, 但对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来说, 如同“杯水车薪”。所以政府应充分考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持续性, 科学地有计划地开发后备资源, 开源与节流并举, 做到持续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土地资源供应。四是考虑地区差异, 结合地区特点, 制定区域发展规划, 科学配置土地资源, 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3 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3.1 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3.1.1 要挖潜盘活存量城市用地, 首先, 应

结合正在进行的城镇地籍调查, 摸清城区建设用地家底, 建立存量土地信息库, 将所有建设用地权属、所处位置、利用状况、适宜功能登记。其次, 根据城市规划、工业区域规划将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投入土地市场。

3.1.2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推进农村建设整理, 提高村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利用。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也就是建新拆旧挂钩工作, 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把农村低效利用及闲置的建设用地复垦成优质耕地,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同时把农村建设用地逐步转移到城镇建设用地区内, 将大大改善项目区群众生活条件, 改善拆旧区农业生产条件, 又有利于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促进城乡发展。

3.1.3 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执法的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 广泛深入地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 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土地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依法用地、集约用地的浓厚氛围。完善市、区市、乡镇、村四级土地监察网络, 加强土地执法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土地动态巡查活动, 努力把土地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未经批准, 非法买卖宅基地等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 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 教育群众自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

3.2 规范征地程序

国家设定征地公告与听证制度体现了自然正义的原则,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开、公平与民主, 有利于保障被征地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可以听到老百姓的呼声, 有助于制定新的征地政策。不认真履行征地程序, 不仅使行政行为出现程序违法, 还有可能导致利益冲突。广大农民作为征地这一行政行为当事人不仅应该拥有知情权, 在征地补偿方面更应有议事权, 而不是处于被告知的地位, 所以, 在工作中, 应充分认识“两公告、一登记”和听证制度的重要性, 应切实执行, 做到依法征地, 而不是敷衍了事应付差事。

3.3 建立财政补偿机制

在土地管理中, 要全面认识和实现土地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把土地的社会、生态价值和对后代的价值纳入农地价值, 使农业用地利用者和保持者有利可用, 达到经济上的平衡。另一方面, 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利用产生的土地损失的外部成本“内化”, 将其造成的社会、生态、机会成本以及对后代的代价纳入市场成本, 重新建立土地估价体系, 使占用农用地搞建设的行为人付出足够的代价, 以支付对土地生态服务、社会保障等功能的补偿。

3.4 加强批后监管

改变土地利用管理过去重审批、轻监管的状况, 加强批后监管, 建立建设项目用地验收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对土地出让金的交款时间、建设项目的投资强度、容积率、绿地率、行政办公区用地及厂前区用地比例、开工建设时间、竣工验收时间等均有明确约定, 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对用地单位履行合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项目竣工后, 组织建委、计划、财政、审计等有关业务部门及国土局土地利用、地籍、执法监察等相关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对所有批准供地的新上项目进行竣工用地验收, 对交清土地出让金等有关费用, 且建设符合各项规定的项目用地, 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不符合规定的限期整改。建立土地利用状况动态监测制度, 土地执法监察部门对辖区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控, 以便即时发现并依法制止、查处违法用地。如对擅自提高建设项目容积率的依法核定出让金, 责令其按市场价补交差价对闲置或部分闲置的依法征收土地闲置费, 闲置两年以上的依法收回闲置土地对未批先用、少批多占、违法批地严格依法查处。

3.5 提高土地地籍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首先, 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并展开案例讨论, 让每个业务人员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讨论, 提高理解和运用国家政策的水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选拔一批干部到专业院校学习理论知识, 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 提高其理论和实践能力。其次, 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土地管理部门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切实转变行政观念, 摒弃过去那种管人即治人的官僚政治思想, 树立“服务行政”的理念。

还应加强地籍管理工作应充分认识地籍管理工作的基础性作用, 提高地籍管理在土地管理中的地位, 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提高地籍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向社会广泛宣传地籍登记管理知识, 提高民众做到持证用地、依证维权的认识, 提高土地登记发证率。

参考文献

[1]李娟等.上地市场成熟度及其量度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 2006.

[2]蔡运龙.土地管理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J].中国土地, 2005.

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论述 篇8

关键词: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08-01

一、概述

(一)土地利用概述。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质量是随着人口对土地资源压力的不断增大、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退化并严重威胁着全球土地资源的情况下提出来的。随着人口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土地利用是人们根据土地资源的特性和功能,围绕一定的目的,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改造,其本质体现为人地关系的发展变化。合理利用土地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组织协调人地关系及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市场为导向,寻求和选择土地资源的最佳开发利用目标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和结构功能,以期达到最佳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任何经济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地域空间上,区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经济发展要通过区域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传统区域理论的继续与深化,强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合理的土地利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土地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共同的本质:是一定地域人地关系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应于人类需求增长目标的不断改善与优化的过程。同时区域可持续发展又是一个目标,是土地利用的最终目标。蔡运龙指出区域可持续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观念形态、经济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土地利用则属于科学技术层次上的持续发展研究。任何区域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土地,因此要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迅速衰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经济持续发展与土地利用紧密相连,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协调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追求综合效益的统一,逐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

(一)土地使用制度概述。

目前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形成行政划拨与有偿出让并存的双轨局面,而土地的获得可通过行政划拨、有偿出让的协议、招标和拍卖四种方式。土地有偿出让使政府获得了可观的收益,为城市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要发挥规划调控的作用,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因为单纯的市场机制可使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而社会效益受到损害,计划与规划则能合理地调整用地结构,安排工业、农业、商业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各项专用地的空间,实现土地合理利用与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城镇用地规模。

城镇建设规模是影响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的关键。在经济快速增长下,城镇对土地的需求日趋旺盛,许多城镇脱离实际地超前超大规划,片面强调外延扩展,大办开发区,导致大量征用与预征城郊农村用地的现象发生,城镇规模因土地开发总量的增加而扩大蔓延,城镇生态环境受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日趋恶化。另一方面,城鎮内部用地建设密度低,土地粗放经营,综合开发强度低。针对这种现状,应以土地供给决定土地需求为原则,严格进行总量控制,根据人口增长和城市规划用地标准,以人均占地指标控制城镇规模,并把规模范围落实于地块上,从而引导城镇发展从规模扩张向内部挖潜转变,盘活消化现有城镇土地存量,合理安排用地布局,由分散布局、占地多、产值低的粗放式土地经营转向规模与集中布局的集约化经营方式。区域内各城镇应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并体现到城镇用地的专业分工上,协调促进城镇间的产业功能互补,从而有利于提高城镇用地的专业化利用率,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而导致城镇总用地规模的扩张。

(三)耕地保护。

1.处理好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建设用地要求集中紧凑布局,分散、零碎的农田保护区既破坏了城镇用地的完整性,又不利于实施规模化与机械化的大农业经营,因此,在划定农田保护区的空间布局时,要予以合理调整,坚持总量平衡,尽量合理分布。2.强化管理工序。定期进行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的检查、监督,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在时空序列上进行变化监测,及时了解农田保护区的变化,暴露非法占用、破坏耕地的犯罪行为并予以查处。3.强化用地审批管理。清理闲置土地的分布、数量、原因,区别对待,依法处置,使闲置土地得到合理利用。4.要有保护耕地质量的观念。对耕地污染不可忽视,注意用养结合,加大投入,提高耕地肥力,控制工厂企业“三废”对耕地的污染。5.做好区域内各城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协调。合理制定各区比例,对有条件增加耕地的地区予以重点开发,如沿海滩涂等,补充耕地。鼓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地区与耕地后备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进行开垦荒地、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合作。

(四)土地管理。

综合前文所述的几个方面的问题,为规范土地市场,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规范人的行为,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具体的措施前文已有提及,在此要强调宏观的管理措施。1.规划是开发整治和管理的龙头,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配置区域内各种用地。2.土地的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和统一管理,唯此才能杜绝违法批地、滥用土地的现象。3.改革土地管理领导机制,推行土地垂直领导机制,即政府把土地管理的权利移交给土地管理部门,实行内部垂直领导,避免非土地管理部门批地现象,强化土地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4.建立完善土地监察执法机制。针对各地区存在的执法手段软、执法力量不足、执法阻力大的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地方行政法规以弥补现行法规的不完善。同时,要把自下而上的群众公开监督机制与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机制结合起来,使土地监察工作公开化、制度化。

三、结语

试论土地开发及其可持续利用原则 篇9

试论土地开发整理及其可持续利用原则

如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已摆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面前.为此,本人就此问题进行一下论述.

作 者:钱开拓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03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LUNTAN)年,卷(期):“”(4)分类号:X3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 可持续利用 土地利用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改革逻辑 篇10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改革逻辑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经营方式相互有效竞争、资源的效率导向流向机制初步成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我国宏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得以进行调整的关键.

作 者:方耀民 作者单位: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福建,厦门,361001刊 名: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YUNNAN FINANCE & ECONOMICS UNIVERSITY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年,卷(期):19(5)分类号:F120.4关键词:中国经济 可持续增长 改革逻辑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11

【关键词】 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保护;循环可再生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水资源一般指的是天然淡水,它可以直接供给人们使用的,水资源主要以地下水和地表水两种形态存在,在自然资源中,水资源非常重要,人们的生活社会的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社会不断进步水资源的用量也变得越来越大,水资源的短缺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对策刻不容缓。位于江西省中部的吉安市处于赣江的中游地段,所以吉安市水系比较发达,境内水库河流纵横交错。

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江西省要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发展较好的省,就必须把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放在首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程,它不仅关系到环境的保护问题,还是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所以在发展水利可持续利用工程的问题上,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应当给予大力支持,制定相关的条例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管理,学习有关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文化专业知识,坚持“以水养水”的方针,将水利系统的改革从基层做起。

水资源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吉安市应当注重用科学的方法对水利系统进行配置,对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利用率,这样才能促进吉安市的生态保护建设,提高吉安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用科学的观念治理吉安市的水资源。

(一)提高水利工程利用率

目前,吉安市在水利工程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吉安市水利工程的利用率较低,水利工程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只有从根源上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才能将这种局面扭转。在改革过程中,应当根据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对用水单位进行水费征收,无偿使用水利工程的现象是不科学的;要为水利工程的返修和整改储备资金,只有拥有了一定的资金保障,水利工程才能长期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保证建设的合理,这样才能保证建设的水利工程都发挥其作用;明确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只有拥有明确的管理系统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能发挥其效益,保证水利工程的自身活力。

(二)保证水资源合理开发

要彻底改善吉安市水资源问题,就应当对吉安市水资源重新进行规划,只有全面做好规划,把开源工程落到实处,才能更全面的改善水资源问题。在规划过程中应当做到,首先要使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量得到保证和满足,然后保证工业农业的用水量。在规划过程中还应当注重时间,对近期和长远的项目有一个提前的全面规划,这样就可以对水力工程的利用有所改善。

(三)加强节约用水力度

节约用水是一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措施,只有大力开展节约用水,高效利用水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吉安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得到了可持续利用才能保障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吉安市的经济水平发展越来越好,在未来将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够供给的水源会变得紧张,所以,只有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才能使水的供给得到解决,在面对水源短缺的问题上,应当更多的采用开源节流的方法,这可以让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二﹑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用水的关系

城市发展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城市用水量明显增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定会出现城市用水量大只能挤占农村用水的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发生,生态环境将会日益恶化。我们只有正确面对生态环境与水源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要改善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就要先对全市的水利资源系统进行良好的规划,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水资源的变化作出全面的分析,在治理水资源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对分片区的水资源都做好监测和管理,最终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管理和倡导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市应当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宣传保护水资源,对人民群众进行水资源的形势教育,使他们了解到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并且引导他们节约用水,保护并且爱惜水资源。在对水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实现水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在水资源的竞争中,将行业垄断和独家经营模式打破。建立明确的水市场,统一定制谁家,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还要对污水的排放进行控制,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将社会带入一种节水的新模式,引领吉安市走向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结束语

水资源的问题非常值得重视,它关乎未来我国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存状况,关系到我国的环境保护,还关系到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只有不断保护水资源,将水资源合理化利用才能为我们的环境,为我们的后代提供更清洁,更充足的水。

参考文献:

[1]姜秋香.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

[2]王方华,荀建国,于晶.济南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4.

[3]宁满江,段红.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研究[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师范大学,2009:19.

粮食安全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篇12

关键词:耕地,粮食安全,土地,可持续利用

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 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和社会的安危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可见粮食安全是国家繁荣、社会安定、全面建设小康、确保“两个率先”目标实现的基石。我们不仅在粮食短缺时代重视粮食生产, 而且在粮食自给情况下, 仍抓住不松劲, 居安思危, 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粮食安全的内涵

粮食问题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 1974年以来,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概念先后作出过三次表述[1]。从本质上讲, 粮食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满足粮食需求以及抵御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 其决定性因素是粮食生产及消费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外贸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质保障能力和水平。包括粮食生产自给能力、进口能力和储备能力等, 进一步讲, 还应当包括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粮食品种结构和安全营养等方面的保障能力。二是消费能力和水平包括粮食的有效需求总量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等。三是保障粮食供给的途径和机制。包括粮食流通体制和供应机制, 以及与人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价格政策等。实践证明, 合理有效的粮食购销体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但这一点在以往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被忽视。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

农村实行改革以来,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 1995年国家在制定“九五”计划时提出, 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要达到4.9亿吨[3]。出人意料的是1996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就突破5亿吨大关, 提前实现“九五”计划确定的粮食总产量目标。1996至1999年间, 粮食生产连续四年间年平均产量超过5亿吨, 其中1998年达到5.12亿吨。这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已基本形成5亿吨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从而结束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应长期短缺, 粮食供求实现由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国家粮食储备量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 粮食价格也步入低迷期。但是, 自1999年下半年起, 粮食供求状况急转直下, 尤其是2000年以后粮食减产的幅度较大, 粮食产量处于较低水平, 2002年略有恢复, 也只达到45706万吨, 较1998年减少5524万吨, 减幅达10.78%, 到2003年已降到43067万吨。据相关资料显示, 2000年以来, 中国粮食消费需求大致在4800亿公斤到4900亿公斤之间, 而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三年徘徊在4550亿公斤左右, 粮食已连续四年需求大于产出。这几年全国粮食当年产需缺口在250亿公斤~350亿公斤之间。

2003年9月以后, 我国曾一度出现粮食供不应求, 粮价上涨并引起其他产品如饲料、油类、肉类价格的连锁上涨, 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此前连续多年的粮食供给过剩现象将在近一两年内结束, 中国将再次出现粮食安全问题。

三、“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㈠耕地资源耕地是决定粮食供给的基础。我国属于人多地少的国家, 同时又是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增长, 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推进,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控制土地的政策, 但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将继续面临较大的耕地占用压力。1998年国家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并规定对占用耕地实行补偿制度, 按照“占多少, 垦多少”的原则, 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占用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 实现耕地的动态平衡。这些法律规定无疑会对遏制耕地减少的势头发挥重要作用, 再考虑到复种指数的变化等因素, 我国粮食的播种面积可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㈡水资源水是农业的命脉, 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整个用水总量的60%以上[4]。全国水资源总量不少, 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也很大, 大部分集中在雨季, 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今后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 并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但从另一方面看, 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且浪费比较严重。有关资料显示, 全国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率仅为总水量的15.9%, 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不足40%。因此, 在水资源的开发和节约用水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和各种节水措施的逐步推广, 已经为此开辟了广阔前景, 也预示着我国完全有可能把水资源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控制在一个较低的程度。

㈢气候资源气候资源综合影响着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 对粮食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气候条件总体来说比较好, 绝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 光热充足, 适于种植多种粮食作物。但气候条件中也有不利因素, 如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年际降水变化大, 旱涝等灾害性天气频繁等。近几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损失每年都在300亿公斤左右, 这说明我国至今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如果能够提高实际光能利用率, 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大幅减少损失, 就可以有效地增加粮食的供给量。因此, 从气候资源来看, 我国的粮食生产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㈣科技进步因素实践证明, 科学技术是推动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 科技进步在我国粮食单产增长中的贡献率为41%, 而发达国家一般在60%~80%, 我国的化肥、农药利用率以及微生物农业、精准农业、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均落后于发达国家, 科技进步的增产潜力很大。袁隆平培育的超级稻和一些专家的研究都表明, 我国的粮食单产还有约一倍的增长潜力。如果加大投入, 开展技术攻关, 改良品种, 我国有可能在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少的情况下, 实现粮食总量翻番。

㈤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粮食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因此, 粮食生产除受以上自然、技术因素影响外, 还受到生产管理体制、流通体制、价格政策、市场需求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行的以农村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变革, 1996年前国家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定购价格, 以及2003年底2004年上半年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都成为粮食增产的强大动力。在粮食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时期, 市场粮价下滑, 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可以看出, 社会经济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双向的, 也是可以加以引导和调控的。今后,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 粮食价格将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市场需求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

四、耕地面积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影响粮食生产及制约粮食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这里主要从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变化的角度研究耕地面积的减少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

㈠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据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提供的最新数据, 1998年至2004年的六年间, 中国耕地由1.297亿公顷降至1.234亿公顷, 平均每年减少107多万公顷;而去年中国耕地净减少数量高达253.7万公顷, 比上年减少2.01%。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持续发展下去, 中国很快就会达到粮食供不应求的临界点。《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指出:“全国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 人均耕地已由2002年的0.098公顷降为0.095公顷。其中生态退耕223.73万公顷, 包括退耕还林211.7万公顷”。《公报》指出:生态退耕“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而造成耕地减少的另两个重要因素新增建设用地和农业结构调整, 则分别只有42.78万公顷和36.41万公顷。

㈡耕地减少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建国以来, 除上世纪60年代粮食大幅度减产外, 与种粮面积减少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尤其是2003年粮食产量大滑坡, 更是人为压缩耕地面积的结果。据有关资料显示, 近几年来, 南京市共减少耕地5.233万公顷, 超过了一个溧水县的耕地面积, 按现有生产水平计算, 相当永久性地减少了66万吨粮食生产能力。在具有鱼米之乡的苏州, 仅2002年全市减少耕地10317公顷, 其中昆山就减少4831公顷。按苏州目前经济增长要求, 每增长1%的GDP就要消耗267公顷土地, 每年新增项目用地将需4000公顷左右。土地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 有了耕地才有生产粮食的载体, 耕地面积消失得如此之快, 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照此减速下去, 在未来20年内, 江苏大城市周边郊县耕地面积将丧失殆尽, 严重影响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和供给问题。

五、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源于土地, 但是土地资源的供给是刚性的, 要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确保全国的粮食安全, 不仅要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更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实现全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从而从根本和长远上解决当前乃至今后的粮食问题。

㈠严格保护耕地,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人口大国, 必须始终把保护耕地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首要政策目标。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土地保护政策, 特别是要切实搞好基本农田的保护。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继续抓好“种子工程”, 努力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 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 切实保护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㈡树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1987年4月,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 首次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5]。强调了人类的发展, 应该“在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 寻求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之后, 在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 使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它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结为经济持续、生态持续和社会持续三个方面, 即以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 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以谋求社会长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发展观。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内容有这几个放面。一是从生态学意义上说, 是保持特定地区的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 并长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二是从社会———经济学意义上来说, 是保持特定地块的特定用途, 比如食物安全和收入来源, 农民可能从他们自己的观点出发, 并用他们自己的理解和定义, 他们的观点和行动在确定现有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问题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时间上看, 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着眼于眼前, 更是着眼于未来;三是从空间上看, 不是着眼于一部分人, 更是着眼于全体人类, 也就是说, 对土地资源的享用, 不仅要求当代人之间的公平, 更要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四是从系统论看,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下进行的, 这就意味着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与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相比较, 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加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公平性。由此可见, 如果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则必将能确保全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 2004, (9) .

[2]周小萍, 卢艳霞, 陈百明.中国近期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5) .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13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梁家墩镇镇中心学校刘家沟小学:王宗荣

随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国家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我校在2002年成为远程教育的接收站以来,学校发展强劲有力,远程教育宽带网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发生了质的转变。它不仅使我们开阔了视野,优化了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更是缩短地区教育差距和地方经济差距的有效途径。将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于教育教学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人们常说百次不如看一次,由于小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又是以直观的、形象的思维为主,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材料,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这教学手段。在此就我校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谈点心得。

一、远程教育资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教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多媒体教学是我们的好帮手,远程教育资源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恰当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比“一张黑板,一本教材和一只粉笔和教鞭”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够促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在导入新课时我们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接收下来的课件展开生动有趣的讲解,提出一个问题,设置悬念,创设出新奇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直观动态的课件下探究知识,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如:我在教学三年级美术《制作风筝》这一课时,问同学“你们都见过哪些风筝?”“同学们分别说出了自己见过的风筝”。接着我就把三年级美术《制作风筝》这一课的课件展示给同学们(远教资源),同学们通过看大屏幕上显示的各种各样的风筝,向老师提出制作风筝的要求和制作技巧,紧接着开始讲授新知识导入新课,同学带着这个迫切想知道的愿望也就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播放flash mx 课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传授新知识时,使用多媒体手段,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能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教学中,过去我们上这个知识时总是再三强调体积公式,强制学生机械记忆公式,学生根本没有真正理解圆柱体和圆锥

体的体积公式的来历,不明白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它们之间的关系。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课件,在动态的课件展示下,帮助学生领悟。在练习、总结过程中,运用“习题精选”,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如何,要通过练习检测才知道,巩固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智能的根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智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情况,在这时段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积极探索,紧张学习,都已经比较疲劳。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出示有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的练习,配上轻松的音乐和画面。就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总结新知识。如:六年级在练习“圆锥体积”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小博士”想考考我们学的怎么样,好吗?他请我们参观“北京颐和园”,公园里有许多圆锥型建筑,大家数数看:小明测量的假山,其底面周长为251.2米,高12米,我们帮他算算这座假山的体积是多少?贴近学生生活,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二、远程教育资源在校本培训中的运用

校本培训是学校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工作。我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师业务培训。曾经有人这样说过“一天不学习就不能适应潮流”。我也有同感。教师工作十分辛苦,没有较多时间去自学,我结合学校实际,对教师进行了PowerPoint2003、Excel2003、Word2003、Wps office2003的使用和操作方法的培训,鼓励教师利用PowerPoint2003自主制作课件,使他们基本掌握了一些技能技巧。远程教育资源给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如:新课改理念培训、先进的教学经验、理论;优秀的课件;师生心理健康知识、法制讲座等等。我们每周三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观看“空中课堂”中名师的课堂实录、专家讲评、专家论坛并讨论学习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平时远程教育室照常开放,教师可以随时访问由我组建制作的教育资源校园局域网,并通过校园局域网来提高我们的学习成效。

灵活的管理,给予教师的是灵活的运用。自从远程教育开通以来,我校教师在业务水平方面有一大飞跃,我也在《中国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刊物中获得一等奖。这些成绩在过去是没有的。

三、加大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三农“服务的意识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机制的一个有效载体,是用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远程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为远程教育工作的推进添砖加瓦,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常常利用通视DVB接收平台中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资源,推广卫生防疫常识,如:话说用药、家庭护理基础知识、食品卫生、怎样征服病毒病、禁

毒、防毒知识宣传、“禽流感”的防治、脑膜炎的预防和治疗、夏季流行病的防治等。以增强农村群众防治疾病的能力。与此同时利用通视DVB接收平台中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资源,介绍“苹果栽培技术、玉米病虫害防治、黄瓜早期病虫害的预防”等,及发家致富的典型经验。为农民提供果树管理、林产品加工、优质蔬菜培育、动物饲养及防疫等方面知识,根据农民需要,每天定时下载切合我村实际的农村经济信息和实用技术培训视频,并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人员观看,还将接收下来的文字信息资料分发到群众手中(其中在这些年来发放文字资料近万张,刻录VCD光盘几百张)。使农民真真切切受到实惠,引导农民走向富裕。

总之,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来进行教育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当地农村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党员干部培训的保障。本人认为只要运用得当,远程教育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我们应该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站在为国家培养新世纪人才和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高度,运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切切实实把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发挥的尽善尽美。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14

2005年年末盘点,我州地税部门给出的“成绩单”令人眼前一亮。税费总收入47518万元,其中,地方税收按省局下达地方税收计划考核,完成2952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2.7%,同比增长30.8%,增幅在全省名列第二。这张优秀的“成绩单”,为“十五”全州的地税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

“十五”期间,我州地税干部职工精诚团结,全力以赴组织各项地方税收收入,年年超额完成收入任务。地方税费收入从2001年的24139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47518万元,五年共组织地方税费收入163232万元。地税收入,已成为我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财力支撑。

成绩属于过去,今后随着国家不断加大税收杠杆调节力度,包括个人所得税扣除额和营业税起征点调高等一系列体制性、政策性的调整,以及地方税机遇性税源不确定等减收因素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如何实现地税收入的可持续快速增长,将是摆在我州地税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州地税部门将如何作为?近日记者在对州地税局局长赵镇康进行采访时,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务实创新,科学发展,全面推进地税事业二次创业。

赵镇康说,去年省局党组提出了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加快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牢固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大力组织税费收入,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切实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税务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地税事业“二次创业”。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六个必须”:

——必须全力以赴组织各项税费收入。各级地税部门要完善税收征管体制,为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提供可靠保证,进一步提高对各项收入的科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努力挖潜增收,全力以赴组织各项地方税收、社会保险费、水资源费和地方教育附加等税费收入,牢牢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确保完成收入任务,实现地方税收与全州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切实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自主创新的理念,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业务上,加强调查研究,善于针对各税种、费种的特点,创新管理方法,着力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工作机制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新管理机制,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制度,创造性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依法治税。坚持组织收入原则;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正确认识和处理税收管理与税收服务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征纳关系。

——必须循序渐进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近年来,我州地税系统信息管理水平虽然得到了不断提高,但硬件基础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地税部门要结合实际,广泛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我州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必须持之以恒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入手,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围绕加强建设学习型组织,丰富教育形式,注重培训质量,以法律知识、税收业务、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为重点,全面提高广大地税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地税干部队伍,实现治税与治队同步推进,为“二次创业”打牢思想基础,提供人才保障。

淮河源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篇15

桐柏县地处豫鄂边区, 桐柏山腹地, 千里淮河的发源地, 自然特点是“七山一水二分田”, 全县地域面积1941km2, 水土流失面积1300km2, 其中淮河流域面积1314km2, 水土流失面积900km2。桐柏县属于淮河源头, 大部分面积处于山丘区, 水资源贫乏, 洪涝灾害严重, 水土流失严重, 水环境条件恶化, 有部分河道遭受污染。

二、淮河桐柏流域区的水资源状况

淮河在洪水季节洪水流量达2700立方米/秒, 而枯水季节只有0.27立方米/秒。桐柏县浅层地下水资源少, 桐柏县淮河流域区降水量丰富, 平均为1100毫米, 但降雨年季变化大, 年内分配不均匀, 汛期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70%, 但由于拦蓄能力有限, 可利用量极少, 大都直接流失或渗入河道, 形成地表径流。径流深平均为400毫米, 地表径流为5.2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4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为5.6亿立方米。桐柏淮河流域区存在问题:

(一) 水土流失严重

桐柏县淮河流域区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淮河流域面积为1314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900平方公里。造成农田跑水、跑土、跑肥, 据不完全统计区内年流失土壤量为422万吨, 年土壤侵蚀平均厚度为4毫米;切割、蚕食、淤积和埋压耕地, 上游坡耕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导致弃耕撩荒;危害水利设施, 山洪暴发时, 常对塘堰、水库及灌渠造成冲毁或淤积, 冲毁水工建筑物。

(二) 生态环境恶化及水资源严重匮乏

桐柏县过去是“树木参天碧水绿, 山村庄户林里头”的秀丽景象色, 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 现在许多地方森林稀少, 甚至成了光山秃岭, 水源缺乏, 气候干燥, 旱涝灾害频繁, 几乎是连年发生, 过去基本不存在的人畜饮水困难, 现在却成了困扰山区发展的头等大事, 广大城乡出现人畜饮水危机。

(三) 水环境条件恶化

桐柏县淮河流域区位于淮河上游, 对于保持淮河中下游的良好水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地表水污染通过入渗等形式影响地下水, 区内现有碱矿、金矿及县直、乡直等企业, 对淮河水质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四)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桐柏县为淮河发源地, 龙潭河及西小河为淮河主要支流, 两河流分别绕县城南部及北部包围县城, 并在县城东北部汇合后入淮河干流, 流域内山岭陡峭, 峰峦起伏、险峻, 地面坡降及河道比降很大, 流域内无有效的蓄工程, 每当汛期暴雨到来之际, 山洪汇流时间短, 洪峰流量大, 洪水倾泻而下, 汛期暴雨极易泛滥成灾, 危及桐柏县城安全。每年经济损失约680万元。

(五) 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

现有水利工程拦蓄能力为1.9亿立方米, 用于灌溉的水量为1.7亿立方米, 有效灌溉面积为34万亩, 由于未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毛灌溉定额为500m3/亩, 灌溉方式几乎全部是大水漫灌, 一方面是严重缺水, 另一方面出现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水资源利用极不合理。

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

(一) 水资源保护措施

水土流失导致水源涵养能力减弱, 自然水源减少, 河流断流, 水库蓄水能力下降, 井泉枯竭, 人畜饮水困难, 为此, 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分森草措施和工程措施。森草措施:坚持乔木混交、乔灌草结合;积极发展林果林;加强用材林、薪炭林和饲料林建设;封山育林育草。工程措施:建水平沟、鱼鳞沟、水平梯田、沟头防护、谷坊坝、淤地坝、拦沙坝等。

(二) 供水安全措施

为了保证乡村供水安全, 保护供水水源, 防止水源枯竭, 必须进行全面的水土保持工作, 确保人畜饮水水质和水量;为了保证县城供水安全, 需在西小河及龙潭河上修建水帘水库及龙潭河水库, 并在县城建橡胶坝工程, 龙潭河水库及橡胶坝工程已建成, 规划中的龙潭河水库兴利库容为1035万立方米, 其主要作用是向县城供水。工程联合运用后, 可满足县城需水要求。

(三) 水环境保护措施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以环境换发展, 先污染后治理是行不通的, 必须果断地关停并转小型污染企业;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 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实施总量控制, 严格排污管理。

(四) 防洪安全措施

桐柏县淮河干流防洪标准达3年一遇, 对于农村主要保护农田的防护区来讲, 主要是水土保持措施, 由于植被破坏而导致大面积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 且会导致泥石流及山体滑坡等重力侵蚀。对于城市防洪, 在流经县城的两条河道上建水帘水库及龙潭河水库, 两水库联合运用, 县城防洪标准可提高到二十年一遇。

(五) 节水灌溉措施

随着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传统水利逐步向现代水利、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发展,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 根据中央提出“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 必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经对灌区进行灌溉制度优化, 在现有拦蓄能力不增加的情况下, 可发展有效灌溉面积42万亩,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万亩。大力发展半固定式喷灌、滴灌、微喷灌、管灌等节水型灌溉, 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及水分生产率。

四、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指标及财务指标均较好, 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会为淮河桐柏区的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国民经济评价及财务评价如下:国民经济评价的经济指标要求:内部收益率>12%;经济净现值>0万元;效益费用比>1;财务评价的内部收益率>10%;财务净现值>0万元;投资回收期<8年。国民经济评价防洪工程的内部收益率46.98%;经济净现值18976.5万元;效益费用比是3.8。国民经济评价水土保持工程的内部收益率是18.65%;经济净现值是5654.68万元;效益费用比是2.4;财务评价水土保持工程的内部收益率是14.66%;财产净现值2287.41万元;投资回收期是5.3年。国民经济评价节水灌溉工程的内部收益率是15.64%;经济净现值是4567.33万元;效益费用比是1.5;财务评价节水灌溉工程的内部收益率是16.52%;财务净现值是1456.32万元;投资回收期是6.7年。国民经济评价供水工程的内部效益是23.65%;经济净现值是3156.98万元;效益费用比是1.2;财务评价供水工程的内部收益率是14.69%;财务净现值是2568.95万元;投资回收期是4.9年。国民经济评价水产工程的内部收益率是18.65%;经济净现值是259.65万元;效益费用比是2.1;财务评价水产工程的内部收益率是22.56%;财务净现值是198.63万元;投资回收期是6.6年。

摘要:桐柏县淮河流域区地处淮河源头, 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 洪涝灾害频繁, 水资源极其贫乏, 且呈枯竭趋势, 人畜饮水及城市用水日益紧张, 河水遭受污染, 水环境条件恶化。本文对桐柏淮河流域区存在问题以及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做了以下阐述。

上一篇:党委书记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一株紫丁香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