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会实践家长感想(推荐12篇)
参加了学校召开的家长会的家长,感受一定很多,通过家长会,对教师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孩子的成绩。下面是一位小学家长对家长做出一些总结和感想,欢迎一起分享。
一、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规划,少做无用功。
所谓合理规划,就是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为孩子做一个远景设计。不要人云亦云,盲目随从。有一本书叫《人生设计在童年》,值得一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明白,孩子在这个阶段重点要做些什么。大家都知道,首先是培养一个好的习惯,这我就不多说了。从我的教学经历来看,我想说一下几点:
1、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家都很清楚。学习的道路很长很长,只有强健的身体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但我发现上小学后,运动的时间确实比以前少了很多。所以早上我们会带孩子一起去晨跑。后来下雨的日子多了,就改为室内运动。另外,美羊羊也一直坚持上舞蹈班。我觉得让孩子坚持运动,除了体质会越来越好外,还能培养孩子的毅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曾经写过一篇博客《孩子最缺乏的体验是”吃苦“》。我们现在没法给孩子吃太多的”苦“,但是在运动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去体验、去挑战。
2.让孩子的心理更阳光。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有社会原因,也有家长自己的原因。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应该培养孩子自信乐观、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美羊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懂得欣赏别人!当别的小朋友表现很棒时,她会发自内心地竖起大拇指夸奖:“你真棒!“考试考得不是特别好时,她也不会沮丧,不会泄气。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现在不少家长把考试分数看得特别重,所以有的孩子一到考试就非常紧张。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我都不会特意强调要考试了,你要怎样怎样。还是和平时一样,该干嘛干嘛。因为我不想让孩子从小就对考试有恐惧感。如果是这样,以后的中考、高考反而会出问题。
3.重视阅读能力和数学思维训练的培养。在小学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甚至影响人的一辈子。因为209班的妈妈已经讲过阅读了,所以我不讲如何培养孩子阅读,而是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来讲讲阅读对我们今后学习的影响。每次期中和期末考试前,我总能听到初中的孩子们谈论在学校和家里背历史、政治、地理、生物的情景,那真是天昏地暗、死去活来。可是,期中考试才考完,到了期末考试又忘得精光,然后又重复一个多月前的痛苦生活,又开始背得死去活来。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我认真思考过,也做过一些调查,发现现在上初中的孩子小的时候基本没做过亲子阅读,上学后也没有进行广泛阅读,阅读面非常窄,仅限于看一些趣味性的,有情节性的故事书,对于历史、科学、地理等方面的书很少涉及。等到初中开始学习这些科目时,孩子们就傻眼了,因为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学校又直接要求考试成绩,所以只能考死记硬背,谈不上任何兴趣。因此,我们在引导孩子阅读时,一定要注意阅读面,要培养孩子对说明文和议论的阅读兴趣。这样,到了高年级学语文,也会轻松很多。
关于数学思维的培养,我觉得也应该早一点进行。只是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不能让孩子觉得很痛苦。虽然美羊羊目前的数学成绩不是特别好,而且还很马大哈,但是她的思维能力不错,反应很快。除了在学校学数学外,她爸爸经常跟她玩一些数学游戏,包括一些奥数题。从一些大孩子的学习经历来看,有的孩子小的时候在思维方面训练比较少,到了初高中在解题思路方面就会出现思路问题,做题时就是想不到那个点去解题。所以,我们除了学好学校的内容外,也应该适当得引导孩子去训练一下数学思维。
谈到这里,肯定有家长不禁要反问了:“这么多事情要做,时间够用吗?“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所以,碰到好的老师真的很重要。我觉得非常幸运的是美羊羊能进入208班,能碰到薛老师和刘老师。两位老师的教育理念非常好!在208班,孩子们的作业量很适中,老师给孩子们腾出了不少时间可以做课外的事情,以补充学校的学习。
4、如何选择并坚持好兴趣班。估计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两个兴趣班,多的可能甚至有五六个。做父母的都希望陶冶孩子的情操,希望孩子多才多艺。在选择兴趣班时,我的观点是结合孩子的自身情况,选择一两样能坚持下来的,学好、学精。我觉得如果孩子习惯养成了,可以慢慢做加法,到了高年级再加一门。但是有的家长却喜欢在孩子学习习惯和能力都还不太好的情况下,一下子学很多门,最后学习成绩出问题了,就开始做减法,学到最后没有拿的出手的,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学习成绩也不如人意。这对孩子今后的影响非常大。
二、如何陪孩子坚持学习。刚刚讲完了宏观方面的规划,接下来就是如何一步步落实到每一天。
1、在陪伴孩子时,父母的心态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我们最好不要好为人师,要让孩子把我们当朋友,这样孩子才会愿意接受我们,愿意向我们倾诉,到了青春期才不会有那么多让我们头疼的问题。我虽然是硕士,但是,在美羊羊面前一般不会表现出我很厉害,除了教她学英语时,因为我是她的英语老师,这一角色是没法回避的。为了让美羊羊坚持学书法,我也报名和她一起上课。回家时,我会让她教我,因为她是我“师姐“;背唐诗时,我故意装傻,说:”“这首诗我小时候没背过,我们一起学吧!”我们要让孩子慢慢去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2、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说实话,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确实要累很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我很喜欢利用零碎时间。比如,早上起床,我会打开复读机放英语动画片给孩子听;三餐吃饭时,我也会打开复读机,要么听历史故事,要么听唐诗,要么听语文课文。早上我坚持送孩子上学。有段时间她不愿意,觉得这么大了还要送,很丢人。但我告诉她:“不是你要妈妈送,而且妈妈需要你来陪。因为我晚上没多少时间陪你呀!“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的路程,但是我们会背古诗、或者练习口算或者背课文。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我则会请孩子讲一讲学校发生的事情,一来增进感情,二来也可以了解一下孩子和同学相处的情况。晚上,我们家都有泡脚的习惯。泡脚的时候,我们会一起进行中文和英文阅读。午睡和晚上睡觉都我还会给孩子讲故事。虽然现在能自主阅读了,但是我还是坚持讲故事。通过讲故事,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丰富,内心也越来越强大。记得《朗读手册》里说过,可以陪孩子朗读到13岁。我觉得这个观点很不错!
3、利用表格来督促自己和孩子。我喜欢做表格,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安排好,制作表格贴在墙上,完成一项让孩子自己去打勾。虽然实施起来会遇到困难,但是慢慢就会养成习惯。我觉得这对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很有帮助。虽然美羊羊还不是那么自觉,但是只要我坚持下去,肯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三、接下来要讲的这点对我家孩子影响特别大,就是如何配合老师,并通过老师的帮助来改变孩子。
前面讲了那么多,有的家长肯定会说:“我家孩子只完成学校的任务,在家里你要他多写一个字都不肯!你说的那些事情更加不可能去做!“这确实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老师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女神“,在家里不听话的孩子在学校却特别乖。所以我们就得请老师来帮忙。这就需要自己多想点子。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且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进行的。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千万不能做”甩手掌柜“,以为把孩子丢给学校就不要管事了。平时要多跟老师沟通,把孩子在家里的一些表现告诉老师。因为有些东西是老师看不到的。只有你反应了,老师才能知道。但是,老师也非常辛苦,所以我不建议经常给老师打电话,发短信、通过网络留言等方式都是不错的选择。我举两个例子吧。
美羊羊上小学前的8个月没上幼儿园,我也没教她识字,所以上小学后不认识几个字,不肯阅读,对识字也没多大兴趣。一年级下学期,我决定抓自主阅读。可是一直因为识字量太小不肯读。3月份的一天,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跟美羊羊说,老师表扬她朗读很棒,要她录音发给老师。美羊羊很积极地朗读了《小溪笑了》这篇课文,我通过QQ把录音发给了薛老师。薛老师对录音进行了点评,说出了好在哪里,要注意哪个地方。后来我把薛老师发过来的信息给美羊羊看,她备受鼓励。从那以后,她开始喜欢上了读课文,很用心地读,读好了就录音。然后我又告诉她薛老师表扬她了。就这样,识字量很快就大了,慢慢开始阅读了。
还有一个是关于数学的例子。美羊羊喜欢在路上做口算,但是不喜欢写,因为她写字慢。她爸爸买了口算书给她做,可是怎么都不愿意。后来我把这个情况告诉刘老师。我去接孩子时,刘老师把美羊羊叫到办公室,笑着说:“谭加瑞,我觉得你在家里要做一做五分钟口算,这样数学就更好了!“美羊羊很得意地说:”我爸爸已经给我买了!“刘老师一看美羊羊中计了,赶紧说:”哇,你爸爸这么聪明啊,老师还没要他买,他自己就买了!“回家后,美羊羊颇为得意,觉得爸爸聪明,然后很乖地就开始做口算练习了。
关键词:新课标;学习生活;学习习惯
谈一些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琐碎感想。
一、教师的教学实践现状
大多仍是“课堂灌,课后练”的模式。虽然教师们也绞尽脑汁在课堂上用些“小动作”“小花样”来进行“探究性”教学,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体现出素质教学的要求。这犹如在一张黑白照片上涂上颜料,充当彩照一样,看起来很是别扭,还是在穿新鞋走老路。初中化学新课程目标要求不仅是了解或掌握课本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以此为截体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这些都是学生终生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素养。而目前社会、家长关心和重视的仍是升学率,评价学生和老师能力的标准仍是考试和分数。分数的多少决定能否升入重点高中。分数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成果的好坏和奖金的多少。学生的科学素养、情感和价值观的优劣又怎能仅靠一张试卷客观和全面地得到评价呢?例如,在上“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节时,要想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现状,就应更多地让学生去实地调查乃至取样实
验,对水的状况形成自己的感知,这样才会有真情实感。若为了应付考试,大可不必,只要让学生多记、多练习一些“水资源及防治水污染的措施”的相关习题,考试时去“活搬活套”便能奏效。多讲、多练仍是现今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手段,有着时间短、见效快的功能,提高分数几乎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唯一目的。
二、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
我们青少年从小学到初中大多在家长和老师的宠爱和督促下,生在高楼里,长在教室里。课余时间大多被课后作业和虚拟的网络所占有,不了解自然,很少接触和参与社会实践。对大自然中鸟语花香、风霜雪雹、春花秋月、热胀冷缩等自然现象缺少体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日常现象和自然规律缺乏应有的好奇心。比较感兴趣的是电脑游戏、动画片、明星、歌曲等。平时我有过这样的调查:
①你平时是否留心过食盐包装袋上的说明书?(全班只有两位同学说“是”)
②你会烧开水吗?你知道点火开始时锅底会有什么现象?(全班有一半的同学未烧过开水,知道现象的占23%)
③你见过生石灰吗?“发”石灰时有何现象?(能较好回答的占10%)……
自然科学的“根”源于大自然和生产生活的实践,而把学生的学习与活动空间最小化,学习是从知识到知识,不知道知识从哪里来,也不管知识到哪儿去。没有一些自然规律和日常生活现象作铺垫,对学习更高级的知识缺少相应的表象,想象力就不够丰富,理解上也会很吃力。例如,“氧气为何可用排水法收集?”因为学生缺乏对“有的气体能溶于水”这一日常生活现象的感知。所以一半的学生回答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教学中我设问:通常情况下,有没有气体的密度会小于水的密度?没有,那任何气体都可用排水法收集吗?再让学生去思考,这样教和学很是费劲。多媒体的应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便利。使用多媒体似乎成为一种时尚。而屏幕上色彩斑斓的画面替代不了真实的客观世界。在家看看风景片,就不需要外出旅游了吗。十多年前,初中化学教材中的理论和概念及计算都比现在的深,大纲考纲的要求也高的多。那时教学方式基本上靠老师的一张嘴,学生也能够轻松地接受和理解。因为那时的学生贴近自然生活,也就亲近了化学。鱼养在鱼缸里,再多的营养、再好的呵护,也只能供观赏而已。
三、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在关于水的第一节教学后,我设计了《水污染调查表》,让学生课后完成,一周后收上来,又跟踪调查。结果是80%的学生抄袭或凭空撰写。如:“铁生锈的深究实验”我十天前布置,检查时很是惊讶,全班仅有三组(6人)做了准备……可以说目前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实验的情感与新课程标准中的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很不吻合。课堂上喜欢沉浸在老师精彩的讲述中,课后忙于应付老师一张张练习卷。习惯于抄抄写写,不会探究,不想探究,信手可得的小实验也懒得动手。下课时老师整理着演示实验的仪器和药品,喜欢围着问这问那东摸西看的学生也不多了。这些现象说明些什么?给我们何种启示呢?知识就是财富。阿基米德探究出浮力定律后,兴奋地光着身子奔跑在大街上,而我们的学生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后,没有一点兴奋而是增添一份负担,因为会有一堆相关习题在等着他,又怎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呢?这也许是危言耸听吧!但愿这种感慨只是个别现象,而不是新时代孩子们普遍的现状。
素质教育某种程度上是在返璞归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少些成人化刻意的“精心”设计,少些纸上谈兵。不要动辄达到这个目的,培养那个能力。
虽然人在前山这边,但是心却早已飞到了教室里,好担心妈妈回来会说我一通。
今天是英语第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只考了87分,但我今天明显感觉到,第二单元比第一单元还难,那岂不是要考七十多分了吗?想到这里,我不禁紧张起来。更可怕的是,最大的可能就是老师在家长会上发试卷,第一个知道分数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家长,连个心理准备都没有!
我还担心,老师会跟我妈妈说,我上课不举手啊,什么什么的。这些想法又让我对家长会多了几分讨厌之情。
妈妈回来后,说话的语气像平常一样,没什么区别。我忙问妈妈,我的英语考了多少分,顺便看了看妈妈带去开家长会的袋子,看见里面有一张A4白纸。可是,试卷没那么厚,也没那么新呀!还没等妈妈回答,我一把夺过了妈妈手中的袋子,紧张地抽出里面的那张白纸,哈!原来是体能达标表呀!我松了口气。这时,妈妈开口了:“英语试卷都没有发,我们都还不知道分数呢!”怪不得呢,我就说妈妈怎么会没有生气的表情呢?原来是没有发试卷呀!
但是,妈妈还是跟我说,现在的任务已经很紧了,要抓紧时间了,不能再经常跟那些其他花园的朋友玩了,他们都才五年级,你都已经六年级了,该收敛一点了吧,整天和那些人疯玩,成绩不下降才怪呢!六年级,任务很紧急的呀!希望你以后不要老想着玩,很快升初中了,要好好复习呀!
在今天的家长会上,黄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有关你们在学校的趣事。开学初期你们还没有进入状态,经过这些天的调整,你们现在已经你追我赶,共同进步了!还展示了你们的作业、读书笔记、作文,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平时我们没有发现的进步。作业不仅完成的及时,而且字也更漂亮了;你们坚持的读书笔记,不但发现收集整理了好词美句,而且有了更多自己的理解、思索和观点。你们也很容易写出400字以上的作文了。展示的优秀作文,不但词语丰富,语言优美,而且观察的角度独特,观点新颖,大大超乎了我的想象。这些进步说明:你们平时的付出和努力还有坚持,并没有白费。这些进步,尽管作为家长的.我们可能平时没有发现或者看不出来,但经过日积月累,效果显著。我不禁感叹时间就是的眼睛,你们平时每点每滴进步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黄教师还重点强调了,你们现在已是五年级学生了,是大小学生了。并向我们家长展示了五年级的大小学生应有的水准和特点。你们成长了,自己的想法和思想都更有主见了,“小秘密”也更多了。比如:如何面对个别同学因进步而受到老师公开表扬?从开始的妒忌和排斥,到现在的相互欣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还有个别同学逃避作业,每日的读书笔记,弄虚作假,偷工减料。
爸爸也想起了五年级的自己,因为成长也不断遇到新问题和困惑,成长的道路上哪有一路平趟,一帆风顺的?你们现在见识比我们那时更广,面对的问题和想法也更多。但你们的兄弟姐妹比我们少,就算有个弟弟,也是年龄相差较大,你的世界他不懂,可以倾诉交流的人少。可你们已经做得比我们那时要好,你们更会发现新问题,处理新问题。尽管有时犯错,处理不好,甚至还挨了我们不知情的批评。但你会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爸爸尽管也在不停学习,但也不保证自己的眼光是正确的,不能保证能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你们只有靠你们自己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来强大自己。尤其实践最重要,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挽起袖子加油干。只要学习一定会出问题,会犯错。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对待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如何发掘自己的优点,发挥特长,在优点上精益求精?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都需要你们自己去探索!谁也不能替你完成!
爸爸,没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你提供,但有点体会可供你参考,就是一定要诚实,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你可以骗得了父母,也可以骗得了老师,甚至可以骗得了你自己,但你一定骗不了时间,更骗不了你的对手!
学校:民族路小学南校区年级:一年二班学生:王梓尧家长:赵宏瑞
家长学校的感想
现在孩子初入小学,孩子的教育成了我最头疼的问题,既担心孩子对新环境不适应,又怕孩子的学习跟不上进度。我和其他家长一样,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能让我引以为豪。为此,我也给孩子报了围棋、书法、游泳的培训课程,希望他能有优异的一面,更好的完成学习生活。但是看到孩子那稚嫩而又略显疲惫的面庞,心中总是充满忧虑,以我们大人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去规划孩子未来的生活轨迹,到底是对还是错。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一个孩子的成功就是一个家庭的成功,一个孩子的失败就是一个家庭的失败。”如何将孩子抚养成人,对于每个父母来说都不会是一个问题,但如何教育、培养孩子?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如何让孩子成为对国家和社会都有帮助的人?每个家长都可能有着或多或少的困惑。值得欣慰的是,学校开展了“家长学校”培训班,通过参加了几次 “家长学校”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感触颇深。我将听课的五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希望各位家长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如果孩子在童年播下美德的种子,那将他会收获一个完美的人生”。老师讲的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一个个事例都振耳发聩,给我很大的启迪。一个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受益终身,一个坏的习惯,会徒增许多弯路和挫折,所以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比教会 他一种技能更有价值。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都在教育孩子要有爱心、要有公德,懂得垃圾要扔到垃圾桶、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灯。现在每次送孩子上学,他总是嘱咐我安全第一,速度要慢;上下电梯,他能主动的帮人摁住开关,看到这些我很欣慰,我们大人有时做不到的事情,孩子反而做的比我们要好,我们向孩子学习,和他一起成长,相信我们家长也能进步很多。
当然,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需要我们家长的耐心,同时也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和孩子共同进步 孩子很喜欢看动画片,玩电脑游戏,我们也很是忧虑。上了小学后,我们陪孩子的时间慢慢多了,有时他主动关掉电视和我们聊天,让我们看看他买的少儿书。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好家长,要多陪陪孩子,陪他看书、学习,多与他沟通。关爱孩子,先从关注开始,关注他的学习过程,多鼓励、多赞扬、及时纠错,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永远不要说自己孩子笨,哪怕有一点进步和提高,都要给予赞扬。要学会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让“赏识教育”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成为孩子倾心交谈的对象,才能在不断地交谈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三、家长要改变观念
有时候小孩回家的事情很多,很是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让家长做这么多事情。上次孩子做口算试卷,我们认为很简 2 单,他能很好完成的事情,反而做的很慢。究其原因,是我们在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练习,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所以,家长必须明确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才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对象。在学校抓孩子的学习同时,家长配合抓孩子的素质,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四、家长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
家长是孩子的楷模,书香门第,名门之后,其实都是家庭氛围对孩子的熏陶和培养。家长要身体力行的做好每一样事情,不能把孩子推给学校而就万事大吉了,必须要有宽阔的专业视野,广泛的关注相关的教育信息和最新研究成果,这样才能让家庭教育跟得上时代,才能给孩子更多的启迪和教育。
五、家长要让孩子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传统美德,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们的文化里,虽然对施恩者推崇“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感恩是社会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感恩,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情感冷漠,缺乏人情味的表现。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目的,是让孩子了解“恩”,体会“恩”,记住所受之“恩”,并将“恩”施于需要之人。我做了以下几点的尝试:
(一)家长以身作则,注重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引导孩子学会识恩、感恩。
1、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榜样。如带孩子探望爷爷奶奶时,家长发自内心孝敬父母的言行,会让孩子懂得恩重如山的道理。
2、感谢孩子的施恩行为,使其体会到施恩的快乐。孩子帮父母盛饭、倒水时,一句真诚的“谢谢”,会让他觉得自己这样做时快乐的。
(二)家长要注重孩子感恩行为的培养。
1、家长应时常借助身边道德事例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如和孩子一起过“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
2、创造一些活动情境,指导孩子用心里换位的方式积极参与感恩活动。如让孩子喂养宠物,使他认识到自己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和父母的奉献和关怀分不开的,从而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以友善之心对人。不管用怎样的教育方法,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诚实、善良、善待他人。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着一颗坚持、感恩和细致的心陪伴在孩子们的身边!
第一个感受是愤怒。因为我是家长,这本书把我给骂了一通,像一面镜子照着,它说的家长的这些问题都有我的份。在我自己的家庭环境当中,我和孩子的关系往往就是这么处理的。我自己的“原罪”在书里都有很生动的展示。被人批评总是不快乐的,因此我感觉到很生气。
第二个是感动。我要在这里对出版单位和作者表示感谢。因为我也曾经是孩子,我觉得这本书批评得对。总编鲁先生和作者冯林都提到了这本书可能让家长在孩子面前损失了很多尊严。在我看来,这可能是第一次汉语文化界代表成人世界在孩子面前为家长挽回了荣誉——家长们终于认错了。这本书的意义是非常了不起的。
第三,我感觉很不安。我在这里可以批判别的家长,批判我自己。但是,回去以后我还会按我原来的办法处理跟孩子的关系不会有什么改变。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我们仅仅认识到中国家长的问题还不足以改变我们目前这种父子关系的现状。因为望子成龙这种文化体制,已经决定了我们回家以后必须和我们来之前的思想状态是完全一致的。我回去还要跟孩子讲你必须好好学习,否则我就要打你屁股。并不是我们批评了,这个事情就能改变,这是基本症结之一。对于教育的讨论,在会上能够慷慨激昂,但回家之后,父子关系、师生关系仍然没有太多改变。我们作了批评之后,却不能像我们建议的那样生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的意义超越了《家长批判》所涵盖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家长批判不同时是社会批判,对家长的批判不仅是不公正的,也找不到问题的深层原因,更找不到建设性的出路。
在我看来,目前令人忧虑的现状可以从历史境遇、精神现象和教育体制三方面去找原因。
对子女的压迫性教育和机会主义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子女成为生存竞争的优势者。这是中国教育的全部出发点。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生存资源和人口的比例是极度不协调的。人与资源的紧张关系转移为人与人之间的争夺关系,而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竞争优势。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在生产竞争中、生活竞争中成为优胜者。即使“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表面上超越了生存理想的社会理想,其实也建立在对资源配置的某种焦虑之上。因为这种教育目标的社会学前提是:家不齐、国不治而天下不平——匮乏将教育的目的结构性地锁定在生存需要上,最多是高扬为求治求善这种政治理想上。但求真这种需求被压抑了,人仅仅成为实用主义者,孩子仅仅是未来的职业者。如果人和资源的比例关系不得到解决,我们就不可能达到对《中国家长批判》所要求的道德高度。为什么人和资源的关系达到如此紧张的程度。这同我们给定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这个问题先不展开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下拙著《灾变论》)
由于同样的原因,我们思维中缺少终极关怀。人与人的关系压倒了人与彼岸世界的关系,政治伦理和家庭伦理成为精神生活唯一的内容。由于缺乏对超越者的认信,我们就搞不清楚孩子是谁。在传统的思维方式中,孩子仅仅变成我们身上掉下来的肉,不会认为孩子同我们是平等的。基督教神学告诉家长:孩子是借你们而来,不是因你们而来。因此,对孩子不能采取接班人式的功利态度。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家长和孩子之间从来没有成为兄弟关系,成为平等、民主关系的原因之一。
也和上述原因相关,或以上述原因为基础,我们建立了一种封闭的教育体制,这种体制因垄断了教育资源从而进一步恶化了人与资源的紧张关系,使孩子进一步沦为残酷竞争的应试者。这种制度性的贫困,导致我们的孩子几乎没有了童年。
那么出路在什么地方呢
总的说来,出路在于担当责任,当然是家长担当责任。人不仅仅是一个适应者,更是能动者。具体说来,我以为我们至少应该从两个地方开始:
首先,在观念上的革命。一方面建设中国社会的新信仰,另一方面,把启蒙时代以来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观念传播并深化到中国教育思想中来。比如,可以在儿童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学习主义的观念,以取代教育主义。我曾在一些文章中开玩笑说:能否把教育部改成学习部。这是什么概念呢。教育是自上而下的概念,而学习是成人(老师与家长)和孩子共同探讨真理的过程。
这次家长会,听了老师详细的讲授,感悟和收获还是很多的。虽然我们一直想成为“靠谱家长”并且也一直往这个方向在探索在努力,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最多也就是“普通家长”,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是“不靠谱家长”。
我们认识到了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孩子在语言敏感期学习英语;在日常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去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开始引导孩子看图书看绘本,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孩子一起去玩积木,玩乐高,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这都是我们之前会做到的,但这也只是我们之前会做到的全部,也就是说,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我们忽视了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
孩子吃饭我们喂,孩子穿衣我们穿,孩子大便我们擦屁股,甚至孩子洗手我们也帮忙。我们总是简单的笃信“女儿要好好养,要很细腻的养”,总是认为这些生活琐事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了,通过家长会和海洋老师的交流,我们认识到,生活习惯的培养,其实是和学习习惯就像孩子的左右手一般同等重要,而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在想,是不是生活能力方面的欠缺也造成了孩子在幼儿园的不自信,从而影响到孩子与小伙伴之间的正常交往呢!应该是有关系的吧。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以后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继续坚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每周固定英语学习时间,每日固定图书阅读时间。
二、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思想和行动上放手,引导孩子独立做事情。
三、在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过程中,要细腻的呵护和遵从孩子的内心感受,让孩子真正的习惯去学去做。
4月9日,这一天是我和月月期待的日子,因为今天我和月月要一起上幼儿园。我,一个6岁孩子的妈妈,终于有幸去幼儿园体验当老师的经历。
从清晨的迎接孩子到户外活动、安排早餐、课堂教学、体育活动、课间操、午餐、午睡,每一个步骤、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环节,老师们都安排的那么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英语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课、孩子们积极踊跃的参与;保育王老师把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打扫的一尘不染;怀孕的刘老师微笑着给每一位孩子盛饭,亲切地询问孩子们够不够吃;小龙哥哥领着孩子们卖力的拉轮胎,寓教于乐,春风化雨;班主任温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严厉的批评和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和习惯,同孩子们谈心,处理纠纷时的方式方法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天下来,我亲眼目睹了幼儿园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流程、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一丝不苟的日常工作。几位老师的默契配合,相互信任展现了一个团队具备的良好素质,让我倍感欣慰和钦佩。我想,对于家长来说,幼儿园义工活动开展的真是太有必要了。一是家长们每天只是幼儿园匆匆忙忙接送孩子,与老师沟通也就是那么有限的几句话,小班的家长开放日我没有机会参加,所以,尽管孩子都中班了,我 1
对幼儿园的教学、生活,还有许多的未知,而今天的义工体验,让我对孩子们学习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对幼儿园有了更深入、更直观、更真切的体会;二是有了这样的一次亲身经历,我更加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老师们的辛苦与责任,也让我对幼儿园老师的这份职业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我想说,两年了,孩子们就要升大班了,感谢民族幼儿园中二班的老师们,你们为孩子们的成长进步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努力,你们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路者、启蒙人,你们陪伴他们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时光,孩子们会永远记住你们的,感谢你们!
最后,祝福民族幼儿园的所有教职员工,祝你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祝愿民族幼儿园越办越好。
张梦瑶妈妈
【关键词】家委会;家长学校;课程基地;课程导师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47-03
【作者简介】姚君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江苏常州,213161)教师,一级教师。
家长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应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在当地教育局的学校花名册上,星河小学只是其中的一所新学校。但实际上,我们是一园两校——一所是教师面向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小”学校,另一所是几千名家长义工面向学校,为儿童提供服务的“大”学校。两者就像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两个“同心圆”。
一、“满天星”家长学校:让家长成为课程的设计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者一致行动,对儿童统一要求,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教育信念,从同样的原则出发,在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上不发生分歧,才能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孤军奋战,靠自身力量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而家长是学生终身的“教师”。学生的成长路上,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携手共进。星河小学鼓励不同职业、不同经历、不同兴趣、不同身份的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样而丰富的生活视角、人生经验和行事智慧。在每学期的第一次家长会结束之后,学校会发放课程建设咨询单,请每一位家长填写相关的信息,并思考自己最擅长的项目或者能够提供的资源,学校统一汇总,根据创想课程建设的总需求,有选择地邀请部分家长进入家委会,参与到学校整体课程的设计中来,努力实现家长个性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星河小学成立了“满天星”家长学校,定期开展系列讲坛讲座,提升家长参与课程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家长通过学校微信平台报名抢票,学习情况计入家长学分。学生六年级毕业领取毕业证书,家长同样领取“满天星”家长学校结业证书。六年,我们不仅培养一个个学生,也努力熏陶一位位家长,让家长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生力军,成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的导师。
星河小学的校歌是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创作的,学校标识是学生设计的,教室的课桌椅和学生的校服都是家长和学生一张张选票共同选出,楼名、路名、校花、校树等都来自学生们的创意,随着对学校文化和课程理念的逐渐认同,“办一所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成为家校共同的愿景,家长愿意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创想课程的设计中。
二、FSC课程基地:让家长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如今的学校教育,普遍走入了“圈养”的藩篱,要求越来越多,内容却越来越“缺氧”。学校因为戴着“安全教育”的“防护帽”,不敢越雷池一步,错过了许多让学生综合学习的场域和契机。
“创想无界,心筑未来”是星河小学的教育哲学,学校从儿童多元智能的视角,努力为学生提供满足他们生命成长需要的课程,努力办一所小学里的“大学”。星河小学于2014年1月成立了FSC联合会(family家庭,school学校,community社区),联合会以呵护好奇心、培养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经过前期宣传与发动,学校、社区、家长们明确了FSC成立的意义,许多家长和教师纷纷走进基地,进行“踩点”考察,寻找适切“创想”课程需要的项目基地,积极申报所能提供和开发的社会课程资源。在完成初步申报的基础上,学校发展协会与家长委员会逐一调查论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课程基地。最后经过投票,确定了20多家单位,作为首批FSC创想课程基地。这些校外课程基地,引导儿童走出校门,走进大学、法院、银行、医院、农场等更为广博的校外大课堂。学生可以和大学生一起做研究,可以听法官的审判,可以和农学专家、能源专家、建筑专家面对面交流,从而优化素质结构,不仅习得知识,更能增长见识,历练胆识。
每一个课程基地都有着自己的特性,所能提供的课程服务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家长与基地进行沟通,共同议定开展的课程项目。如佳农探趣生态园,低年级侧重生态课程、田野课程:秋葵怎样生长?紫青菜从哪里来的?地龙宝宝喜欢在怎样的环境生活?“爱禽公寓”住着哪些小动物?中年级侧重科普课程、拓展课程:金斑蝶如何羽化?面包虫的变态有哪些?武进有哪些农家民俗?真人CS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为了让学生能够在FSC基地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收益,科学教师提前一周在低年级开展了地龙宝宝知识讲座,中年级则开展了关于面包虫的小课题研究。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基地,生态园成了研究场,基地的技术人员则成了学生眼中权威的课程导师,家长则成为本次课程的重要开发者。
FSC活动得到家长的一致拥护和大力支持。中年级学生准备去污水处理厂开展实践活动,陈嘉俊爸爸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主动来校为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主题讲座。班主任考虑到污水厂的储水池缺少安全护栏,就在班级家长群里发布了义工招募信息,邀请有空的家长协助管理。一分钟不到,5名义工报名结束!家长强烈要求FSC课程基地实行义工轮流制,让每一个家长都有为学生服务的机会!
三、“晨光爸爸”“故事妈妈”系列:让家长成为课程的实施者
当朝阳轻轻地从城市的楼宇间播撒光芒,校园里,走进了一群可敬、可亲的“教师”,那是充满魅力的“晨光爸爸”。他们将走进自己子女所在的班级,为全班小朋友送去特殊的课程。二(1)班的小函爸爸,利用国庆假期刚刚骑自行车去了北京,每天行进200公里,六天才抵达目的地。他要给学生们讲一講自己在骑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旅行中有趣的故事,当他展示自己精心设计的行程路线图时,班级里的小朋友都佩服得张大了嘴巴!而小畅妈妈是一位校外培训机构的美术教师,她带来的《水墨动画》讲座,让学生在欣赏经典水墨动画片的同时,穿插了解水墨画的历史,并通过亲自动手体验水墨画的魅力,小朋友乐在其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美的熏陶。
在星河小学,95%以上的家长都到学校给学生们授过课。单周五的“故事妈妈”们组织开展的电影课、阅读课、故事课,让美好的故事像种子一样植入学生心田。双周五的“晨光爸爸”们精心设计的国防课、建筑课、拓展课,让多彩的世界逐渐在学生的眼前铺展开来。学校整合家长教育资源,推行“专题系列”模式,产生课程菜单,家长自主申报并精心准备,每周按课程计划执行。优秀的“晨光爸爸”和“故事妈妈”课例,还应邀到其他班级进行“走教”。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新生家长由于儿童刚入学,参与课程建设的热情比较高。教师也发现,一开始家长更多关注自己的子女和子女所在的班级。随着自身课程实践的不断深入,家长也越来越感受到创想课程给予每个儿童的成长力量。他们的眼界开阔了,心胸也开阔了。爸爸、妈妈如果没空来校进行课程服务,爷爷奶奶们便争着来做。有的家长发现自己身边有可以利用的其他课程场地或人力资源,会有意识地跟学校的课程建设“链接”起来,主动与教师和学校沟通。因为家长都认识到,共享的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儿童得到了真正的实惠。生长的创想课程,使学生得到更多成长与收获的机会。
为积极树立典型,盘活更多的家长资源,激励家长更好地为儿童的成长贡献课程的力量。在每一学期末的家长学校活动中,“卓越课程家长”的评选成为家长心目中的盛典。获得“卓越课程家长”称号的家长觉得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而这一荣誉同时成为对其他家长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无声引导。
本次家长会,对我来说是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因为我们明白,刚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孩子的一个重要转型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他们渴望成熟,追求个性张扬,彰显表现欲望,具有叛逆的心理,但他们在生活中自理能力不强,缺少最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因此,如何教育孩子,成为我们家长最困惑和迷茫的事。
我对孩子的教育,以前主要凭借自身经历或经验来教育孩子,通过这次学教活动,第一,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第二,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不能去当家庭“保姆”,而要做守护者。第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懂得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要气馁,要敢于说我行,我一定行,要有一览众山的英雄气概。第四,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团结互助精神,使孩子懂得如何感恩,如何树立感恩意识。
第一次参加孩子在初中阶段的家长会,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同时也看到了欠缺的地方,横向比较之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家接受同样的教育,而结果出现了差别,除了孩子自身的勤奋努力之外,家校的及时沟通交流,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精力和技巧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都说人与人差别就在业余时间的利用上,孩子的精力是旺盛的,在学校之外,家长要合理安排时间要对孩子查漏补缺。
一(3)班 XX妈妈
在进入小学生活后的第三个月,孩子们终于迎来期待了很久的,第一次校外班级集体活动——星期八小镇的秋游。这是一次很有纪念意义的集体活动,因为不再是父母陪同的亲子活动,而是孩子们第一次独自去参加的集体活动,37个孩子,只有两名老师,一名导游和两名志愿者家长陪同。
作为志愿者之一,我很荣幸参与了这次活动。整个活动从出发,到顺利返回学校,我们花了大概7个小时。在这期间,我亲身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苦与乐,也亲眼目睹了孩子们的成长,心里的感慨很多:
首先,要向所有的老师表示感谢。虽然我只是参与了一次集体活动,但已经可以从中想象出这两个月中的每一节课,老师们独自面对一群刚踏入校门的,调皮好动的娃娃们,所需要付出的是怎样的心血,所以,老师,谢谢你们!
其次,很为孩子们的表现而感到惊讶并由衷自豪。他们已经开始懂得团结互助,相互关爱,一旦发现队友有需要,都积极伸出友爱的手;他们相互关注,相互管理,竟然没有一个孩子掉队;他们相互分享食物,相互礼让,看到好玩的,也不争不抢,不吵不闹;他们还相互监督,积极制止同伴的不文明行为,并时时提醒队友要礼貌友善。
他们积极思考,分析情势,在老师或家长的引导下,选择最合适的行动方案,积极争取在人多场地少的小镇里,参加更多有有意义的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他们积极对待每一项体验活动,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活动,也认真投入。他们努力配合队友,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他们学会了自我控制,不再随心所欲;面对失败,没有流泪,而是振作精神,积极投入下一个活动;他们也懂得了自律,每个人都时刻关注着集体的动向,努力保持自己不掉队;他们开始懂得取舍,根据自己的支付能力,消费自己想要买的东西。。。
还有很多很多,看着小小的他们,虽然还是有些调皮让人头疼,但是已经开始在磕磕碰碰地处理自己的各种事务,也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如果不去融入他们的活动,真实体验一回,真的很难想象,原来我们的孩子已经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悄悄长大了。相信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收获肯定也很多。回程的路上,他们没有玩了将近5个小时后的疲累,一个个小脸上反而满满的都是兴奋和意犹未尽,车厢里充溢着小声交流的嗡嗡声,仔细听听,全是关于这次活动引发出的各种小乐趣。
我想,这次秋游对于他们,肯定是一次很难忘的回忆,收获了第一次集体活动的快乐,也收获第一次独立远行的喜悦,更深刻地意识到分享和友爱互助的快乐。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老师对孩子们的辛苦付出,他们的成长一定浸透了你们的汗水,谢谢,你们辛苦了!
也相信孩子们一定可以在老师的教导和家长的陪伴下茁壮成长,最终成为一个乐观、善良、正直、坚强、勇敢、勤奋、自立、自强的人,成为一个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主题学习班”,丰富家长学校课程
顾名思义,家长学校是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对家长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家长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需建立在充分研究家长的家庭教育困惑和需求、学习动机和期望的基础之上,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内容,才能吸引家长主动走进家长学校。广东是家长学校的发祥地,新华四小早在1990年就建立了家长学校,致力于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以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在长期探索中,学校注重开展调查研究,总结不同类型学生家长的需求特点,形成了主题化的系列课程。
除了每年的入学和毕业主题课程,学校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梳理各年级家长的学习内容,分低高中年段,形成了阶梯递进的学习序列。
家长成长阶段一:“做懂孩子的父母”。此阶段设有系列学习专题“体会教子成功的幸福感”“了解孩子成长的标准”“如何做一个智慧型家长”“给孩子构建一个爱的能量场,懂得爱”“信念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孩子”等,帮助家长转换角色,顺利适应小学新生活,用更好的心态教育孩子。
家长成长阶段二:“做优秀的父母”。设有“具有赏识思维,拥有阳光心态”“新生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两大学习专题,引导家长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庭教育素养。
家长成长阶段三:“做杰出的父母”。设有“如何让孩子成为学习志愿军”“如何让孩子认识习惯的重要性”两个学习主题,从学习问题、生活习惯问题、社会交往问题、心理问题等方面帮助家长掌握与更新家庭教育技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交流。
特殊学生教育是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难题。学校教育的“每一个”必须包括特殊学生,他们的家长也更需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为此,学校积极吸收“融合教育”理念,根据本校特殊儿童的状况与特点,定期举办特殊学生家长学习班,设立了“特殊学生的心理特点”“特殊学生的类型及对策”等专题。同时,学校跟踪学习班家长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家校沟通。一方面,培训本校心理咨询师,对特殊学生进行个性化跟踪;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社区、社工资源,开展家校社区联动的辅导及慰问活动,为特殊儿童家庭带去温暖。同时,学校聘请儿童心理学专家、法制副校长、律师等,定期为特殊儿童家长群体送去科学有效的育儿经。
二、“成长工作坊”,创新家长学校形式
家长委员会作为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家长集体教育参与权的回归。[1]学校依托校级、年级和班级家长委员会,分别成立家长成长工作坊,每周一开展一次学习活动,就家长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进行研讨,寻求解决方法与对策。工作坊通过各级家长委员会向家长征集话题,由校级和年级家委会商讨后确定每期讨论主题。多年来,成长工作坊就“孩子不爱说话怎么办?”“孩子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怎么办?”“孩子不懂与人合作怎么办?”“孩子做错事不认错怎么办?”“孩子不讲卫生怎么办?”“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由于话题源自家庭教育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强,家长积极报名参加并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在这样的讨论中,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家校合作渠道更加顺畅。
在家长成长工作坊的带领下,家长们利用网络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和Q群“简易工作坊”。教师在群里反馈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家长则在群里交流经验,提出问题。由此建立起即时、高效的沟通机制,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智慧也得到很快提升。
随着家长成长工作坊活动的深入开展,家长学校的这一创举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家长对问题的探索也逐渐深入。为此,家委会与新华街道通力合作,建立了“优化家校沟通”高端工作坊。这一工作坊由学校心理咨询师黄永平老师担任督导,邀请班主任和新华街的社工团成员担任助理,家长通过自由报名参加讨论。每周五下午,高端工作坊围绕“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从家长、学校和社区的等不同视角,展开交流探讨。
“家长成长工作坊”的多样探索,为家长创设了聚焦家庭教育问题、互动交流经验的平台,丰富了家长学校的学习形式,也进一步激活了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功能。
三、“天天家长会”,拓展家长学校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日益成熟的数字技术为家长学校提供了更加便捷、高速、互动的学习平台。学校变革家长会等家校沟通传统渠道和载体,利用短信、微信、论坛、Q群的传播功能,构建了“天天家长会”平台,开设“智慧家教”系列学习主题,拓展家长学校的教育渠道。
其中,新华四小微信平台“hdxhsx”是“天天家长会”主要基地,开设了多个栏目,根据教育实际选择主题,每天推送家长学校的相关学习资料。
例如,“开学篇”推送学习资料《开学第一天,家长必读:“从此刻起,我要……”》《孩子,学习肯定是辛苦的!全世界都一样!(送给刚开学的孩子们)》等,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克服“开学综合症”,愉快走进新学期。
“教养篇”推送学习资料《什么样的家庭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七大妙招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三个方案,解决给孩子立规矩的教养难题》《不管多丢脸,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起!》《给女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从家庭教育面临的诸多小问题入手,引领家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天天家长会”平台深受家长欢迎,目前,微信平台用户已逾4000人,超过了在校学生数,每条推送栏目信息点击数过千。学校借助这一平台向家长群体和社区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而老师们也从中不断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家庭的教育需要,由此促成了高质量的家校合作。
学校的创新探索,让家长学校焕发了新的活力。它促使学校更好地发挥了家庭教育指导作用,也促动了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增进了家校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鹿永建,赵怀进.现代学校制度视角下家长委员会的本质、特征与功能定位[J].中小学德育,2012(5):19.
【小学社会实践家长感想】推荐阅读:
孩子上小学家长感想07-25
小学生家长会感想10-17
招生社会实践感想10-01
采访校友社会实践感想06-15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感想09-11
军训社会实践活动感想10-13
小学数学教师社会实践报告07-17
社会责任感想10-03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感想06-14
关于参加社会实践心得感想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