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委会村书记述职报告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区居委会村书记述职报告(精选6篇)

社区居委会村书记述职报告 篇1

报告人:陈继澄,男,汉族,高中文化,1958年6月9日出生,1978年3月参军,1979年10月入党。自1994年6月起,历任党支部宣传委员、民兵营长、党支部组织委员、代书记、支部书记等职。多年来,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群众的支持下,本人做了些应该做的工作、尽了些应该尽的职责,为筱塘社区的各项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就近三年来的学习、工作等情况,简要地陈述如下:

业绩方面

一、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

1、加强自身的政治学习,廉洁自律

平时能经常阅读报刊杂志,从中学习到党在不同时期的路线、方计、政策。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及上级党政不同时期的要求,自觉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工作中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光明磊落、团结一帮人,做好上级党委和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平时准时上下班,忠于职守,做到有事先请假。廉洁从自身做起,从不用公款吃喝、请客、送礼,从不收受红包、礼物。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家属,不做违纪违法的事。

2、强化社区两委帮子建设,狠抓日常学习教育

加强对两委成员对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与理解,提升班子政治素养。平时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重大的决策,都先集体研究提出方案,然后召开党员、居民代表听证会,广泛听取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后,作出科学的决策。本人经常主动与同志们一起促膝谈心、交流思想、交换心得,统一认识,增进团结。

3、狠抓制度落实,虚心接受群众监督

规范两委行动,实行两委人员职责分工到片,管理到人,既分工又合作,做到用人知人。强调两委人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经常深入群众中,了解他们所想、所盼、所急。勤政为民,做群众的贴心人。多次组织广大党员观看革命影片和集体义务劳动,既丰富党员的政治生活,又不断地增强广大党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社区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和谐的发展,蹲定了基础。三年来共培养合格党员15人,各项工作受到上级的好评。2011年社区党支部被评为莆田市基层先进党支部,社区居委会被评为第十一届市级文明社区。

二、率先垂范、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遵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时刻牢记“两个务必”,牢固树立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的理念,自觉地接受全体党员和广大居民群众的监督集体工程建设项目严格执行招投标。龙山片区危房改造和凤凰路1#楼改造,筱塘市场每次投招标凤凰路1#楼底层车库转让拍卖、市场周边下水道等改造,均委托上级相关部门进行投招标监督指导。社区成立居委会物资采购小

组,统一采购物资,实行专人管理,财务上实行“双代管”,使用统一的凭证。居务、财务实行双公开制度,接受群众监督,本人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正气,带动两委及市场管理人员没有一人讲人情摊、特殊摊,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的管理和创收力度。调整充实市场管理人员。2012、2013市场摊位管理费月总额349215元、比上一轮期末241505元增加107710元,增长45%。

三、尽心尽责增强社区经济实体,人和业兴

为了保障社区经济稳步、持续地发展,多次与两委一起研究如何改造市场摊位,并通过增加市场内部通道和归顺自行车停放,方便经营者、购物者,增创市场效益;研究如何把闲置的凤凰路1#楼底层车库转让拍卖,老年人活动中心引资招租。三年来,居财总收入1914万多元,居财总支出1106万多元,盈利808万多元。

四、以社区服务为核心,促进各项工作新的发展

能主动地配合好相关的责任人,搞好各项工作,先后多次与市自来水公司、莆田电业局等单位进行协调,从而简化了手续。投入资金在凤凰路1#楼后面安装变压器,便利居民安全用电。做好污水池、排污管道等工程。积极配合城厢区政府、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做好后亭巷搬迁前期丈量工作。社区投入资金,成立避灾点、居家养老工作站,为孤寡老人进行居家养老工作,三年来共投入资金213.7万多元。为老年人发放生活津贴费和集体祝寿等各种活动支出。每年都能认真负责地评议好低保户和脱贫户工作,为广大居民办理新农保和医保工作、认真做好抗灾救灾工作、认真做好人口普查工作。社区成立殡葬改革

领导小组,配备好执法队伍,推行殡葬改革,火化率达100%;先后在学园路、筱塘市场内、凤凰路段投入资金,安装摄像头并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的职能作用;确保社区平安运用各种形式,广泛地开展卫生宣传活动,全面实行卫生承包责任制,强化垃圾袋装,定时定点投放。组织居民群众参加义务卫生大扫除活动,清除垃圾和卫生死角,在市场大门口设置电子屏幕,充分利用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宣传工作搞的有声有色,营造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把计生工作纳入两委日常工作范畴抓好、抓严、抓实;计生协会被评为2010年全国先进协会。运用法律武器,妥善地解决与黄金兰的《投资权转移合同》纠纷一案。维护社区合法的权益。

不足之处

本人在日常工作,有时有较为急躁的情绪表现,这对于开展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努力方向

1、要努力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工作能力。

2、努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执政决策的能力。

3、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是党和人民的勤务员,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社区居委会村书记述职报告 篇2

他始终认为:村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村民得到实惠, 居住环境和精神面貌都有所改观, 才符合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要求。为此, 他勇挑重担, 锐意进取。上任十几年来, 他始终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 紧密结合本村实际情况, 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抢抓机遇, 敢于争先, 想方设法大力发展本村经济,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使杨楼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楼村畔立起幢幢新楼, 一派崭新风貌。村民们过起了小康生活, 村集体经济实现了连年跨越式发展。他以自己的奉献诠释了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为群众谋利益的高尚情怀, 先后多次获得市劳动模范等先进荣誉。

创基业 为群众办实事

杨楼村紧邻西青、河西、南开三区交界处, 全村共有582户, 1258人, 其中党员43名, 村民代表29名。十几年前, 杨楼村在李七庄街属落后村, 名不见经传。杨楼村虽地处城郊结合部, 但村民们仍以从事传统的农业劳作为主, 收入较少, 集体经济也很不发达。

张家利上任后, 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本村的地理优势,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实现了集体经济的连年跨越式增收:2008年, 实现集体总收入2012万元, 比2006年增长了25.8%;人均纯收入达到1 61 60元, 比2006年增长了24%。

张家利心中时刻装着乡亲, 他始终认为:村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精神面貌就要有所改观, 这才是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要求。于是, 在他的带领下, 杨楼村的面貌得到了持续性跨越式地提升:2002年, 杨楼村率先完成了老村的整体平改工作, 让村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现代化花园式楼房小区, 现已实人均住房面积96平方米, 并配套完成双水双气、宽带入户、修建进村景观路等一系列工程。2007年, 他在反复考虑政策趋势和充分分析本村现状的情况下, 针对在外环线内侧的待开发土地, 毅然提出投资建成集商贸居住为一体的高层设施, 立即得到广大村民的高度认可, 现此工程正在建设当中, 全体村民人均可增加28平方米的高层住宅;2008年, 他又先后开始运作幼儿园、学校、加油站等完善居住环境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快了杨楼村的新农村建设进程。

几年来, 张家利带领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抓好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 时刻注意为群众办事、办好事, 为群众排忧解难。2008年, 经村党支部、村委会研究, 进一步调整和落实了如下几项福利待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 物价连续上调, 为了使老年人的生活过得更好, 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与社会养老顺利接轨, 村党支部、村委会于2004年为每位成年适龄村民缴纳了养老保险。自2008年1月1日起, 将本村老年人的退休事宜由老人本人自主选择, 可随社保也可随村里, 即:自2008年第一批领取社会养老金的人员开始, 特别是50及50周岁以上的女村民, 自主选择退休待遇方式, 并与村委会签定协议书, 选择随社保的, 按社会养老金的规定按期领取;选择随村里, 同村里原退休老人一样待遇, 在村委会领取退休金, 养老保险金归村委会所有。2008年村里将退休老年人的每月退休金再次上调200元, 至每人每月800元。截止年底, 杨楼村共有231名退休村民, 其中1 62人随村里, 69人随社保。

近几年, 随着工人工资社会平均水平的逐渐上调, 杨楼村职工工资连年增长, 因考虑到村民的消费增长等因素, 2008年村里将职工工资连续两次上调, 一是自元月起, 按所在工作岗位分为一线、二线、三线, 分别上调200元、150元、100元, 达到平均月工资1400元;二是自2008年7月1日起, 村里为全村576名在家待业的劳动力发放待业补贴金每人每月500元, 每季度累计约87万元;同时, 村里又将180多名在岗人员的月工资每人上调200元。党支部、村委会不断提高各类村民的月收入, 减轻村民经济负担,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08年5月1 2日, 四川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地震灾害, 张家利带领杨楼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捐款1 09599元, 并主动自发组织了“全民动员献爱心”捐款活动, 全体村民都踊跃募捐, 共计个人捐资90100元, 妇联、计生组织妇女同志捐资20160元, 党员上缴特殊党费16226元, 全体村民仅在本村为灾区共计捐资126386元整, 人均达到102元。2008年10月下旬, 村委会再次组织村民为灾区人民捐过冬棉衣被, 仅用一天时间共捐全新衣被73件、八成新衣被1503件, 总计1576件, 充分表达了广大村民对灾区人民的牵挂和爱心。并祝他们早日脱离困境, 实现重建美好家园的愿望。

谋发展 建设新农村

张家利在改善村民生活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村容村貌建设。去年他们在为创建国家级卫生区打基础的同时, 又顺利地带头通过了国家级卫生街的严格验收。

此外, 面对广大村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外环线高层住宅楼建设的进展情况, 张家利积极带领杨楼村党支部、村委会全力抓紧运作该项目, 虽然遇到政策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方面的难题, 但经过积极协调、充分协商、反复调整, 终于圆满地敲定了该项目:即与“天津市宁发君悦置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建房协议, 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2008年11月15日顺利开工打桩, 全部工程将于201 0年1 2月31日前竣工。

为了扩大杨楼村集体的固定资产存量, 2007年下半年, 张家利经村委会与街办事处和金厦房地产公司协商, 又争取到坐落在新都庄园的2204平方米的公建房屋, 并与“天津市蒙特瑞幼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五年的租赁合同, 第一年租金为14万元, 以后每年逐年递增, 五年共计100万元, 增加了集体收入。

随着杨楼村附近房地产业的发展, 锅炉房的供暖面积在不断增加, 去年新增约17万平方米。为了确保安全正常供暖, 村里卖掉了原有的一台10吨和一台20吨锅炉, 更换成一台40吨锅炉, 共计投资约420万元。

近两年, 随着居民用电量的不断增加, 中发里小区和杨楼公寓的电力供应成为难题, 为了彻底解决居民用电问题, 张家利联系电力公司对本片18幢楼电力设施进行低压改造, 完成管网入地和电力增容, 既方便了用户, 又美化了村容。

张家利在率领杨楼村落实“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活动中, 结合本村实际, 广泛开展宣传工作,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杨楼村首创了自己的期刊, 为宣传工作增添了明显的成效。期刊主要分为“大讨论版”、“创卫版”和“综合版”三大版块, “大讨论版”主要包括党务方面, 如形势任务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也可以叫“党的动态”;“创卫版”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创卫标准、动态信息等方面的重要内容;“综合版”主要包括村民比较关心的村里的具体的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村里的主要工作进程及村里的好人好事等综合内容。此期刊使大家能够及时了解相关知识和村里的主要工作, 在充分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 为村里的其他重要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张家利还非常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 使杨楼村成为天津市首批“五个一”文明村之一:村里建有350平方米的村民学校;5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站;设有各职能部门的综合服务站;总面积约3500平方米的村中心花园;优质宽敞的宣传橱窗;投资35万元为各小区安装了监控设备, 形成严密的技防网……他们充分利用文娱阵地, 建立文娱队伍, 积极组织健康文明的活动, 引领村民形成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

瞻未来 杨楼更美好

2009年是杨楼村的一个发展关键年。杨楼村在张家利的带领下, 以饱满的热情, 本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原则, 充分认识当前形势, 正确处理好机遇与挑战的关系, 扩大固定资产存量, 继续发展集体经济, 改革管理体制, 完善民计民生机制, 进一步实现共建共享, 想方设法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子。

他们重点抓好以下几件大事:

1.加快推进外环线内侧高层建设步伐, 力争于201 0年6月主体竣工封顶, 确保201 0年1 2月31日全部工程圆满完工, 如期交付使用。同时, 做到抢抓机遇, 统筹兼顾, 科学规划环外侧剩余地块的开发建设。

2.为了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的固定资产存量, 经村党支部、村委会分别与街党委、办事处和金厦公司反复协调, 杨楼村争取到村南面积为38亩的土地使用权, 并与“天津韩国国际学校”达成了租赁协议, 韩方分期付给杨楼村约4000万元租金, 总建筑面积约近1万平方米, 预计需投入资金约3000万元, 年可增收200万元。此工程已于2009年2月动工, 年内可交付使用。实现了集体长远增收, 满足村民需要, 积极推进了杨楼村整体工作得到又好又快发展。

3.经与相关单位反复协商, 2009年, 杨楼村计划将村民小区西侧对面的厂区改建为加油站, 并配套引进“4S”店, 建“麦当劳”、“肯德基”等。全部占地约为10亩, 每亩租金10万元, 年可增收100万元。村委会将全力加紧运作该项目, 力争年内完工实现集体稳步增收。

4.经党支部、村委会研究, 2009年, 杨楼村继续完善各项惠民政策等, 再次调整福利待遇, 做到村民共建共享。

强村就要富民, 因近两年社会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物价不断上涨, 为了再次减轻广大村民的经济压力, 自2009年1月1日起, 村委会为村里的所有老年人、待业人员、在岗职工每人每月上调100元的收入, 预计此项支出全年约达120万元。

张家利作为一名村官, 他深知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 他始终牢记大家对他的期望, 坚持走强村富民的路子, 从不断改善民计民生和提高村民福利待遇入手, 实现共建共享:在李七庄街20个基层村中, 他率先为本村成年村民投资缴纳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使全村760多人受益, 现已投入资金约3000多万元, 实现了集体短投资、村民长受益;村里为每位村民缴纳了天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金, 让农民彻底脱离因病致贫的难题;为积极响应国策, 提高人均集体资产占有率,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户, 村里制定了给予相关适当金额的补贴等一系列利益导向机制;为了进一步实现村民的生活富裕, 在集体经济得到不断充实的同时, 村民的各类相关补贴金额也保持了逐年上涨, 至2009年, 老年人的退休金达到600元、在岗职工平均月工资达到每月1500元;为鼓励村民接受高等教育, 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 村里对考入大学本科的学生给予一次性奖励, 金额为10000元、8000元、6000元不等;在残疾人康复站, 添置了各类康复器材, 方便了残疾村民的健身娱乐和康复锻炼。

社区居委会村书记述职报告 篇3

新时期要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市青浦区近年来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的培养选拔、教育培训、责任监督、激励保障等各项工作机制,收获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也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从选任机制、服务保障、后备队伍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基层党建;村(居)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4-0047-03

一、村(居)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一)村(居)党组织书记队伍的基本结构。第一,年龄以中年为主,年轻人少。全区现有农村党组织184个。目前村党组织书记171人,46岁至60岁的共有120人,占70.2%。现有居民区党组织89个,全区目前居民区党组织书记89人,46岁至60岁的有59人,占比66.2%。45岁以下的年轻人少。第二,学历偏低,以高中以下居多。村党组织书记学历大专及本科以上的有77人,占45%,高中、中专及初中以下共有94人,占55%。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学历大专及本科以上的有42人,占47.2%,高中中专及初中以下学历的有47人,占52.8%。第三,在岗任期偏长。村党组织书记任期在5-10年的有44人,占25.7%;任期10-20年的有37人,占21.6%;任期20年以上的有12人,占7%。3-5年的有43人,占25.1%。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任期5-10年的有25人,占28.1%;任期10-20年的占24.7%;任期20年以上的有5.6%。任期3-5年的占20.2%。第四,身份构成以事业、集体编制的人占大多数。村党组织书记是集体编制的有147人,占到了86%;居民区党组织书记是事业编制的有48人,占53.9%,集体编制有36人,占40.4%。第五,地区收入不平衡。青东和青西地区的村党组织书记收入差距较大。

(二)村(居)党组织书记队伍总体评价较好。调查问卷显示:68.6%的村(居)党组织书记能胜任岗位,30.4%的基本胜任。对目前村(居)党组织书记能力的评价满意占59.8%,较满意占30.1%,基本满意占9%。认为村(居)书记团结班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分别占67.7%和65.6%。在发挥带头作用方面满意的占51.8%,较满意有34.6%,基本满意占8.6%。70.7%的村(居)党组织书记经常与普通党员、普通群众谈心交心。可见,村(居)书记队伍整体是好的。

(三)后备干部有培养有储备。全区目前村后备干部有167人,男性76人,女性91人;35岁以下有143人,占86%,本科以上有115人,占69%;主要来源是大学生村官,有55人,占33%。居民区后备干部目前全区有61人,其中男性有26人,女性有35人;35岁以下有55人,占90%,本科以上学历的有43人,占70%;主要来源集中在三支一扶(23人,占38%)和大学生村官(6人,占10%)。可见,村(居)后备干部大多数人学历较高,女性偏多。调查问卷显示:对大学生村官到村、居民区任职后的评价较满意为41.1%,满意占38.7%,基本满意占18.6%。75.8%的人认为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岗位应在带教指导下负责具体条线工作。83.8%的人认为大学生村官在符合选举、选聘的情况下,希望大学生村官能进村(居)班子工作。

二、村(居)书记队伍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一)选优配强干部班子。结合换届选举,配齐配强村(居)党组织班子。从2005年开始,青浦区在基层党组织换届中试点探索“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和“两票制”等不同的选举方式。2008年起,全区各村(居)党组织选举全部实行“公推直选”,改变了以往“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状况,一批年纪轻、能力强、群众拥护的党员脱颖而出,优化了基层党组织班子结构,增添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二)强化教育培训。完善村(居)干部轮训制度,把基层干部培训纳入全区干部培训规划,每年组织全区村(居)党组织书记、主任进行岗位轮训和专业研修,有效提升了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培育挖掘村(居)党组织书记典型,发挥优秀示范作用,2010年成立了青浦区村(居)党组织书记联谊会,通过课题调研的方式,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普遍、趋势性问题进行研讨和总结,为书记们提供了思考和工作交流的平台。

(三)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健全保障机制,明确了村(居)干部的岗位报酬和养老保险,落实了村(居)干部的基本保障,调动了村(居)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稳定了干部队伍。拓展发展空间,从工作成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中选拔街镇领导干部。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村(居)干部参选“两代表一委员”,推荐优秀村(居)干部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开展从优秀村(居)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工作。近几年,共有9名村(居)干部通过公开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

(四)加强后备干部培养。2006年,实施选聘社会有志青年到村任职、选送机关优秀青年到村挂职、选派结对单位党员干部到村任党建工作指导员的“三选工程”,有效增强了农村干部力量。2006年以来,按照市委要求,选聘了334名市区两级“大学生村官”,先后有18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居)“两委”班子,进一步优化了村(居)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

三、村(居)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中以经验为主,创新少。据问卷反馈,61.4%的村(居)党组织书记思想比较保守,创新意识不强。46.1%的书记在工作方法上和处理问题时基本是以“经验”为主,靠“面子”办事。33%的书记在工作中不善于发动群众。有的党组织书记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的处理办法不多、效果不好。对如何开展新形势下的村(居)工作缺乏开拓性的研究和思考,存在着“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困惑。

(二)任务繁重,权责不清。调查显示,97.8%的村(居)党组织书记精力主要用于镇党委、街镇中心和重点工作。目前,村(居)党组织书记担负的职责繁重,上级部门各项工作任务、指标都有赖于他们去落实。在动拆迁、三项整治、新农村建设等具体工作中,直接面对群众,处在矛盾的焦点上。由于权责职能不清,村(居)党组织书记开展工作手段有限,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难度很大。

(三)思想上做老好人,顾虑多。一方面,在换届选举时街镇党委在村(居)党组织书记的选配上还是注重平稳,视野不够开阔,基本上聚焦在现任两委班子成员,书记选拔任用渠道比较单一。党支部和居民区委员会都是三年一换届,这三年中,第一年熟悉情况,第二年干工作,第三年又要准备选举,真正开展工作的时间只有一年。部分村(居)党组织书记选举前一年“做老好人、不得罪人”“不敢做事、不愿做事”现象比较明显。有些书记仍将村(居)民作为管理对象,个别的甚至将村(居)民作为对立面来看待,认为工作不好做是群众思想太复杂、要求太高。另一方面,受身份、年龄、学历等限制,村(居)党组织书记的晋升机会不多,一些优秀的书记存在“干得再好,也列不了编(指机关、事业编制),离任后还是去拿集体干部退休工资”的思想顾虑。此外,村(居)党组织书记任职期间不计工龄,考进公务员队伍后,工龄却从进入公务员队伍之日起算,感觉不合理。

(四)后备力量不足,基层留人难。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文字工作过多,与群众交流接触的机会太少;非沪籍村官不懂本地方言,难以服务群众;工资待遇较低,平均月薪在2000元,好“苗子”难留。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难留基层工作的原因中,54%的大学生村官来的时候就没有打算多呆,只是为了能享受考公务员、落户等优惠政策;52.3%的人认为农村生活枯燥,工作后不受重视,归属感不强,心理落差大,不愿意沉下心扎根农村。招录的334名市区两级大学生村官中,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离职的有198人,期满后真正留在村里工作的很少。个别村(居)党组织书记对后备干部的培养不够重视,或传帮带能力不强,不能发挥应有的引导培养带教作用,受换届选举竞争力的影响,怕年轻人抢了位子,直接影响个人利益。

四、加强村(居)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完善干部选任机制,选配好村(居)党组织书记。一是选优配强村(居)党组织书记。首先,要严格选任的标准,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政治标准,选拔党性强,热爱村(居)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坚持能力标准,选拔既有发展经济能力,又有社会管理能力的人;坚持群众标准,选拔宗旨意识强,在群众中有威望的人。其次,增加选举程序的内容。可探索实行述职、演说、答辩等竞争程序,强中选强、优中拔尖,让真正优秀的人做书记。再次,要严肃纪律。广泛宣传换届选举的法规政策,引导党员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对在选举中买票、贿赂等行为,必须坚决查处,依法办理。此外,建议出台相关规定,使村(居)基层组织与街镇党委的任期相一致,每届任期为5年。二是注重培训教育,提升整体素质。制定中长期培训规划,分级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党组织书记的素质与能力。新一轮换届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开展新任村(居)党组织书记初任培训,并每年组织开展轮训,采取短班化、专题化,通过案例、研讨、实践等形式,重点加强政治理论、群众工作、区域村域经济、社会治理、法律法规、党务工作知识等培训,突出实效,提高书记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强化任期监督管理。进一步明确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职责,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和监督约束工作机制。村(居)党组织书记要签订任期和年度目标责任状,向党员、群众公开,接受上级党委和党员群众监督。加大考核力度,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重点围绕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理、法治建设、依法办事等工作制定具体的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民主测评相结合,不搞平衡照顾,对村(居)党组织书记的全年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并针对考核结果有相应的激励和管理措施,从制度层面促使党组织书记踏踏实实干工作。四是尽快建立村(居)党组织书记正常的退岗机制。制定出台具体的村(居)党组织书记退出实施办法,明确规定退出情形和落实具体的操作办法。对工作无成效、群众不认可的党组织书记,上级党委要及时进行撤换调整,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居)委主任,要对其劝退,对劝而不退的,街镇党委要指导村、居民区党组织提请村、居民区代表会议罢免,从而破除村(居)干部只进不出的“惰性思维”。可针对实际,规定退休年龄,最好年龄限制在55岁以下,最高不超过60岁。

(二)提供服务保障,激励村(居)党组织书记。拓宽成长进步渠道,面向优秀的村(居)党组织书记考录公务员;积极推荐提名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提供参政议政、发挥作用的舞台;加大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工作力度,更多地从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中选拔街镇中层干部及街镇领导干部,形成从基层一线选人用人导向,为党组织书记创造政治上的成长空间;加快村(居)党组织书记职业化管理进程,落实职业化待遇保障;探索建立村(居)党组织书记结构化岗位补贴、基本养老保险、离岗退位的生活保障机制等制度;建议市委出台统一标准,根据村干部在岗年限和工作考核情况,保证干龄补贴和生活补贴,从而使一些不能解决公务员事业单位身份、长期在村(居)工作的优秀党组织书记没有后顾之忧。

(三)加强后备队伍建设,做好育苗工程,为村(居)党组织书记队伍培养接班人。第一,拓宽选拔渠道。一是招录一批。明确选拔标准、程序和培养管理措施,通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招录一批热爱基层工作、群众基础较好、实际工作能力较强的后备干部队伍。二是下派一批。从各街镇管理的集体干部中选择综合素质较高、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同志到村、居民区任职,担任条线干部、助理等职,通过定向培养,为村、居民区储备一批书记后备人选队伍。三是留住一批。进一步扩大本地生源在“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居官”中的比例,对经过一定时间培养,考察符合要求的,及时提拔使用或由组织推荐参加民主选举,进入“两委”班子,使之安心扎根。第二,加强教育管理。各街镇要建立后备干部信息库,对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参加教育培训情况、考察考核情况以及工作成绩和奖惩等进行详细记载,并以此建立村(居)后备干部定期考察调整制度,做到备用结合、动态管理,可以将后备干部纳入民主评议村居干部范围,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推进村级优秀后备干部到镇机关、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制度,放到一线岗位锻炼,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第三,打通成长通道。村(居)后备干部、条线干部通常多是在村里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本村人,党员群众对他们比较熟悉,相对来说,他们更容易被党员群众所接受。因此,要在村(居)切实建立起后备干部、条线干部——中层干部——村(居)主任、书记梯队的良性循环,确保基层村(居)党组织书记队伍的充足稳定。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青浦区委党校副教授

社区居委会村书记述职报告 篇4

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

村党支部书记是党的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在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按照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按照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决议,负责主持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发动党员和群众,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认真完成上级党委和支部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

二、负责召集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大会,将支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大会议论决定。检查支部工作计划、介入的执行情况,了解执行中的问题和反映,按时向支部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

三、了解掌握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生产、业务工作中去。

四、经常与支部委员和同级行政负责人密切联系,交流情况,互相配合,支部持他们的工作,协调内部党、政、工、团的关系,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

五、抓好支部委员会的学习,按时召开支部委员会的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团结,认真搞好支部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作用。

村委会主任工作职责

一、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带领村民依照《村委会组织法》规定,实行村民自治,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

二、主持村委会全面工作,组织全体委员执行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议事会的决议,并将执行的情况,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议事会报告。

三、召集和组织委员会委员,讨论、制定本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好村民的生产,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帮困扶贫,带领本村的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四、领导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工作,经常检查他们完成各项任务的情况。

五、组织村民因地制宜兴办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六、召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议事会,接受村民的监督,积极协助镇人民政府展开工作。

村文书工作职责

一、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二、负责全村各类文书、材料的起草、整理工作,上传下达有关材料、报告和各种通知精神;

三、负责管理各种文书档案、结转各种关系、函件、对本村的重大问题和决议、决定进行记载;

四、统计各种表册、数据、按时上报、下达、收集、汇总。

社区居委会村书记述职报告 篇5

在镇领导的安排下,我有幸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代表,参加了昌平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培训班,三天半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对于昌平区十二五规划的学习,让自己对于昌平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有助于自己将自身的未来规划融入到昌平区的规划和发展之中,为昌平区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还学习了昌平区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和典型事迹以及昌平区拆违建活动的重大成果和意义。

3月15日上午,兴寿镇一行到达北京石油阳关疗养院开始培训,听取了李良同志,以及王区长的动员大会以及关于昌平区拆违建的的重大意义和对于农村工作开展的一些建议,并举出了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例子,尤其重点强调了治理违建对于昌平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全的重要意义。下午听取了发改委领导对于昌平区十二五规划的有关解读,提出了重点发展区域:中关村自主创新区、未来科技城以及大学城,以这些高新区域为核心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将昌平变成一个人才集中,科技发展的新城。

3月16日上午,会务组组织大家学习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主要的内容是关于在选举过程中,应该如何组织和

运行相关的工作,以及开展选举应该依据的原则和准则。《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保障选举工作有序进行的屏障和坚强后盾。对于自身而言,由于之前亲身经历了党支部换届选举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并且亲身参与了其中的一些具体事物,关于选举这方面的内容,自己感触比较深,但是深入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结合村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下午区经管站组织学习了村内签订合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涉及的面比较广泛而且实际,对于村内合同的设立签订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3月17日会务组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促发展村干部论坛的活动,共邀请五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和一位大学生村官代表介绍了各自所在村开展创先争优的经验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于其他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之后的提问中,主持人提问小汤山镇酸枣岭村村官,一个村要稳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她谈了两点,一是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二是有一个良好的制度保障。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自己的思考,首先,一是一个好的带头人,和酸枣岭村村官的观点一样,这点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好的带头人甘于奉献,可以抓住村庄发展的关键点,把握一个村发挥的时机,充分发挥村庄经济发展的潜力,为百姓造福。而且一个好的带头人可以凝聚住人心,带领村民克服困难,积极致富。

二是团结。通过在村里一年半的学习生活,对于团结我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2010年党支部换届选举,两委班子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准备选举工作,这种团结的氛围使得本次党支部换届选举开展的非常平稳,没有任何的动荡,没有任何的敏感意外事件,原班子全体成员顺利高票当选。但是6月份的村委会换届选举,班子内部出现了不和的局面,导致村内政治气氛比较敏感,班子成员互相有所猜忌,工作开展起来有阻力。所以我认为一个干部,如果是本着为村民谋福利的想法来竞选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话,首先要做好团结,否则发展无从谈起。

三是上级政府和领导对于村庄的发展应该给予一定的引导。村内由于资源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对于村庄的规划和发展前景的认识可能不是特别清晰,这就需要上级政府根据整个地区的整体规划,结合具体某个乡村的实际,给予一定的指引。这样使得村内的发展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有一定的着重点,发展起来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17日下午郭玉清同志谈了影响农村稳定的八大因素和问题,尤其强调了责任大于权力的观点,政府的权力使人民赋予的,政府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有信心和勇气承担起这个责任。之后提出了做好农村稳定的几个关键点,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只有保持村内社会生活的稳定,村内的新农村建设才可以开展起来,民生才能得到

有效的改善。

短短三天半的学习时间有限,但是区委各位领导,各个部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台下的听众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对于今后农村工作的开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关键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会深思学习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村内和自身的实际,积极开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村民生活的改善奉献力量。

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何 江

社区居委会村书记述职报告 篇6

今天,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培训班正式开学。这段时间,全县的防汛抗灾、生产自救任务很重,工作非常辛苦,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为我县农村发展和稳定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也通过你们,向长期奋斗在农村一线的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致以亲切的问候。下面,就这次培训工作,讲两点意见:

首先,借此机会,结合我们这几年来的发展实践,给大家通报一下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祁门这几年经济社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全省县域经济运行综合评价考核中,我县综合指数由2003年的第39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18位,四年间前移了21位(2007年是全市唯一进位的县)。在连续三年的市委、市政府对区县工作的综合考核中,我县有多项工作进入先进行列。

在“十五”末,全县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千美元、人均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亿元、茶业产值突破1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1亿元。在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了20亿元大关(达22.76亿元),成为10年来最好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亿元,增长24.2%,为12年来最高增幅;固定资产投资在2006年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后,2007年再创新高,达到14.64亿元,增长36.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亿元(达到6.02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由“九五”末的25.6:31.1:43.3调整到2007年的14.9:36.2:48.9。

2000年,全县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8.87亿元、1.62亿元、65万美元和2.64亿元;到2007年,全县gdp达到22.76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4亿元,外贸出口529.7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2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6倍、9倍、8.1倍和2.3倍。2000年,我们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313元和1944元;到2007年达20190和4084.49元,分别增加了13877元和2140元,是2000年的2.5倍和2.1倍,县域经济在“十五”时期保持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尽管如此,但我县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的速度仍不够快。因此,早在2002年,县委、政府就根据祁门实际情况,提出了未来3至5年将处于消化历史欠帐,打基础促发展时期的重要判断。大家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可能会有些不清楚,不要说你们,就是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也往往不能理解,总以为消化欠帐就是财政问题,实际上并不仅如此,它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欠帐、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解放的欠帐、在经济发展环境上的欠帐。为什么这么说?我想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从县情来看,祁门在发展上,存在“四个劣势”:

一是区位优势不明显,对外开放难度大。祁门处于安徽的最南端、黄山的最西端,是黄山的“西伯利亚”,就三区四县而言,处于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和辐射延伸的末端,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东进发展战略”上处于弱势地位。二是生产要素不配套,聚集程度不高。包括人才、资金、土地等,就拿土地来说,我县工业用地少、地价高,大的工业项目难以落地。黟县是8000元一亩,徽州区是1万元一亩,而我们要5万元一亩。国家新一轮土地政策出台后,价格更高了(为13类、6.4万元/亩)。三是受台海局势影响,军事要区制约影响大。祁门县作为全省驻军大县,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影响了我们的招商引资、旅游开发,影响了我县对外的进一步开放。四是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落后。这也是目前影响我们祁门发展的最大障碍。

第二,从经济运行的情况看,突出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盘子不大。近年来,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自己和自己比,有很大提高,虽然人均指标不错,但总量不大。就拿多年位居全省第一的宁国相比,从2007年人均指标上看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并不大。但从经济总量上看,我们的差距就明显了。宁国的gdp、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81.57亿元、10.2亿元和20.69亿元,我县分别只有22.76亿元、1.6亿元和6.02亿元。这与我们作为生态大县、资源大县的身份极不相称。

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祁门历史上三产的比重较高,曾经在全省拿过第一。经验表明,首先要增加二产,然后再由二产转向三产,而去年我们的二产比重为36.2%,在没有二产强力支撑的前提下,去年三产占了gdp的48.9%,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没有一个强大的二产支撑,我们的三产难以持续发展。

上一篇: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下一篇:张晓风我喜欢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