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议事会议记录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议事会议记录(精选8篇)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议事会议记录 篇1

广东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议事会议记录

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

地点:

主办单位:

村委会

自然村

村民小组

项目建设提议人:

参加人员:村民(或户代表)共

主持人:

记录人:

会议内容:

一、主持人清点到会人员。各位代表,经村委会研究,决定召开

建设村民民主议事会议,应参加会议的村民(或户代表)为

人,现实际到会

人,达到应到会人数的,符合有关规定,可以开会。

二、介绍项目规划、资金筹措及筹资筹劳等议案。

三、参会人员讨论发言。

四、根据讨论意见修正议案。

五、参会代表对议案进行表决。

经到会人员举手表决,人同意,人不同意,人弃权,同意人数达

%,符合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相关规定,决议有效,具体决议事项如下:

1.同意在村内实施

建设项目。

2.按照村民意愿以及村级财务管理原则,由村民推举

等同志为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理财小组成员。

3.同意按本村现有人数,人均筹资

元,捐资自愿。

4.同意按现有劳力,劳均出工

个工日。如本人提出申请,可以资代劳。

5.同意投入集体资金

万元。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议事会议记录 篇2

目前,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比较明显的一方面表现为城乡公共品供给量和结构上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较低, 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失业发展的瓶颈, 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形成。2000年起, 我国全面推行农村财政支出和税费改革, 为了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支出, 特别是增加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品的投入。并且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制度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村级的供给决策机制由原来的“自上而下”变成了村民民主决定的“自下而上”式的供给方式——“一事一议”。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一是上级的转移支付;二是村级需要的公共开支;三是村级公共事业建设, 但是“一事一议”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往往出现“事难议, 议难决, 决难行”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008年中央下发了《农业部关于积极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 并率先在黑龙江、河北、云南三省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由此,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提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耦合在一起, 增加了公共品建设的资金渠道, 提高了农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在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目前还没有更有效的供给制度提出的前提下, 完善现有供给制度是必要的。本文主要从理论上来研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运行机制以及各种主要因素对该制度运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机理

1.1 制度运行中各主体的相互关系

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三个主体, 他们分别是政府、村民集体组织、村民。其中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 村民是制度的需求者, 而村民集体组织则是制度的具体实施者。制度运行中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政府。首先, 政府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是制度的供给者, 政府将原“一事一议”制度与“财政奖补制度”相结合, 实现二者的耦合。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但是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而是设计与自发演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因为政府是为了更有效满足村民对公共品的需求, 改变原已经存在“一事一议”制度, 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其次, 政府不只是制度的供给者, 他也参与到制度运行的过程中。当将“财政奖补制度”引入到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中时, 政府一方面为农村公共品项目提供财政补助, 另一方面给予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行政村和村民实行奖励。为农村公共品项目提供财政补助是因为公共品存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致使其存在正的外部性, 在交易费用大于零时, 无法将公共品的外部性内部化。这时就需要财政补贴来实现私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 一定程度上实现正外部性内部化。对行政村和村民给予奖励是为了起到激励作用:给予工作成效显著的村民奖励是为了鼓励村民提出其对公共品的需求并积极参与项目的建设。给予工作成效显著的行政村奖励一方面可以鼓励村集体组织积极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为所在村供给公共品, 而不是认为那是村民自己的事。另一方面还可以鼓励其他行政村效仿这种制度并积极的运用这项制度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的问题。这是为了解决原“一事一议”制度的“事难议”问题。

村民。首先, 村民是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者, 也是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需求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满足村民的需求。一方面是满足村民对公共品量上的需求, “财政奖补制度”的引入使原“一事一议”制度无法实现公共品正外部性的内部化得以实现, 这样就可以满足村民对公共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村民对公共品多元化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村民对公共品的需求趋于多元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建立, 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为自己供给公共品, 可以真正的实现公共品的供给满足村民的需求, 解决了农村公共品供求结构失衡的问题。其次, 村民也是公共品项目建设的直接参与者,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中项目建设不是政府全部出资出劳, 也不是村民全部出资出劳, 而是各占一部分。村民出资出劳可以使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建设的项目的所有权、使用权属于村民集体所有, 这样就使这些“公共物品”变成了“俱乐部物品”, 这样就使这些项目具有了排他性, 减少了“搭便车”的出现, 这就进一步的促进村民建设和维护这些项目。另外, 村民在各项目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监督者。村民参加到项目建设的各个流程中, 并监督各个流程的运行。一方面监督项目的资金使用, 这使资金使用透明化, 基本杜绝了“寻租”行为。另一方面监督项目的质量安全, 基本杜绝了原来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偷工减料”等现象。

村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集体组织在其中扮演着双重角色, 一方面他是政府制定的制度实施的代理机构, 另一方面他又是由村民选举出来的代理人, 代表村民的利益和需求建设农村公共品。正是因为其具有这种双重角色, 在制度的运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首先, 村民集体经济组织要能真正实施政府的制度安排, 当制度创新使原制度可以为其带来的利益受损时, 制度变迁的阻力就会增加, 可能会出现部分村民集体组织不实施新的制度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一方面给予工作成效显著的行政村和村民实行奖励, 激励其施行新制度。另一方面新制度的实行可以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 集体组织也是收益者, 同样可以激励其施行新制度。其次, 村民集体经济组织还要能真正代表村民的集体利益有效的组织项目的建设。集体组织是村民选举出来的, 但他们并不一定能代表村民的利益。一方面是由于村民选举过程中由于不重视或其他原因并没有真正能代表其利益的组织, 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个委托——代理机制中存在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现象。这就要求加强村民对集体组织的监督或促使集体组织的利用与村民的利益趋于一致。

其他社会团体。其他社会团体对农村公共品项目的投资也不能忽视, 因为其他社会团体的加入具有其特殊的作用:一是其他社会团体的投资可以为解决项目资金欠缺的问题, 加快农村公共品的建设。二是其他社会团体的加入可以为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带来新方式, 并且可以为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组织形式或新的发展思路。三是其他社会团体投资农村公共品的建设会带来新的监督机制, 为了保证能获取其自身利益, 参与的各社会团体也会加入到对项目的监督中来, 这就进一步促进了项目透明的、保质保量的完成。这就要求政府、村民集体经济组织努力吸引其他社会团体加入到农村公共品项目建设中来。

各主体的运行机制可以总结为:政府供给制度, 村民与村民集体组织实行, 政府、村民、其他社会团体出资出劳建设, 村民、其他社会团体监督, 集体组织、社会团体、村民共同使用和维护。

1.2 投入环节与基本方式

村民出资出劳。对村民筹资筹劳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管理制度, 明确筹资筹劳的范围, 确定议事议程并且制定出合理的筹资筹劳上限控制标准。筹集的资金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监督和上级审计。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 充分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充分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多数农民同意的事就办, 不同意的就不办;决不能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变成农民负担的固定项目。经批准的筹资筹劳项目、标准, 由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在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农民负担监督卡上登记, 并由村民委员会分发到户, 予以公布。村民委员会不得擅自立项或者提高标准, 向农民筹资筹劳。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表达与其出资出劳的自愿程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 需要在完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和“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民主议事”原则的基础上, 解决资金的筹集问题。政府对农民自愿提供的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和激励措施。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正外部性, 政府的补贴可以弥补外部性造成的农民利益的损失, 另一方面, 政府的补贴还可抵消部分交易费用, 从而可增加其产出量, 提高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

财政奖补资金的投入。奖补资金的申报实行自下而上、先建后补, 由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村申请, 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级申报奖补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初审, 县级财政、农业部门按职责复审并汇总上报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农业部门审核确定奖补项目。中央根据试点范围和工作进度拨付奖补资金, 省级财政部门接到中央奖补资金后, 按照省级审定的奖补资金申请汇总表, 连同省级奖补资金, 拨付到县, 由县级人民政府统一负责管理, 专项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奖补。政府奖补资金列入地方各级财政决算“对村级‘一事一议’的补助”科目中反映。乡镇依据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出资人交款凭证、经公示群众认可的奖补资金明细表, 直接发放给该项目筹资筹劳的议事主体。政府对农民自愿提供的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和激励措施。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正外部性, 政府的补贴可以弥补外部性造成的农民利益的损失, 另一方面, 政府的补贴还可抵消部分交易费用, 从而可增加其产出量, 提高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

2 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运行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本文主要介绍“委托—代理机制”、意识形态、其他制度安排这三种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2.1 “委托—代理机制”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委托—代理机制”是指村民委托村民集体经济组织代理其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为其生产、管理、维护公共品。首先, 在“代理人”的选举上就存在问题:一是由于农村内部利益集团 (如宗族势力) 的存在可能会在“一事一议”中达成临时性的联盟来左右公共决策, 最后得到一个低效率的“多数人暴政”的均衡。二是农村流动人口过大, 一方面参与人数不一定到法定数量,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事一议”的实施。更重要的一方面, 农村大多数青壮年流向城市, “精英阶层”的流失致使项目带头人的质量的下降, 决策能力的下降。其次, 当公选出“代理人”——村集体经济组织后, “代理人”不一定能代表“委托人”——村民的利益有效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为村民供给公共品。有可能出现“委托人”为了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村民的利益。村干部的选举结果受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影响很大, 这样就造成村干部更重视乡镇政府分派的任务, 而对村民的利益不太重视。当这种双重角色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村干部往往会倾向于乡镇党委和政府的一方。

2.2意识形态因素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首先是村民的意识形态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村民民主意识淡薄, 习惯于服从基层干部发号施令。参与积极性较低, 即使有需求也不一定表达出来。还存在决策随大流, 在一定程度上使民主议事与决策变成了“少数人的意见”。还有许多农民错误的认为, 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公益事业是各级政府应该为农民做的事情。因此, 固然是“一事一议”通过了, 形成了决议, 由于思想上的抵触情绪, 而不积极交款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次是基层干部的意识形态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基层干部习惯于发号施令, 还存在部分基层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 导致村民产生逆反心理。还有部分基层干部认为“一事一议”是农民群众自己的事, 自己过多干预会造成群众的反感。一些干部群众甚至把这种不作为、不谋事的反常现象看作是正常的事。再加上多数县乡级财政属于“吃饭”财政,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农田水利建设主要靠国家投资, 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因此基层干部对“一事一议”思考的少, 研究的少, 参与的少。

2.3其他制度安排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

制度结构中的各项制度安排是彼此相互依存的, 正如刘易斯所说的那样“一旦制度开始变迁, 他们会以一种自动强制实施方式发生变迁。老的信念和制度在变化, 新的信念和制度彼此之间, 以及新的信念和制度与相同方向上未来变迁之间都逐渐变得协调一致。”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的出现往往会来动相关的制度安排发生相同方向的变迁, 即发生一种连锁效应。

首先是农村税费改革引起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变迁。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原来的“村提留”, 农村公共品供给失去了原来的资金来源, 就引起供给制度由原来的政府垄断供给转变为通过“一事一议”的政府主导供给。但由于“一事一议”制度缺乏效率, 又将“财政奖补制度”引入耦合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其次, 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成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制度时又要求为之服务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制度也要有所调整。不能是原来那样发号施令的组织, 应转变为正在为了满足村民需求, 代表村民利益的为村民服务的组织。还要求村集体组织在管理项目时更加的透明、民主, 接受村民的监督。另外,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有效运行还需要健全农村财政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财政管理机制。如果只是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强制性作为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而不去调整、改变制度结构中的其他制度安排, 无法实现新的制度与原制度有效耦合, 将无法有效实现新制度应有的作用。

3 政策建议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是一个民主的管理制度, 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基层民主自治体制, 这项制度中的民主就无法实现。财政制度的引入, 也要求完善目前的财政政策以符合制度的需求。

第一, 要完善村干部的选举制度。一方面使村干部能真正代表村集体的利益, 对村民负责;另一方面又可以很好的执行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要改变原来的村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和培养选拔机制。干部考核绩效应更加重视干部为村集体的贡献程度。这样可以提高村干部为村集体争取建设公共设施的积极性, 为村民负责。

第二, 要建立一个能充分表达村民意愿的机制。满足村民对公共品量上和结构上的需求, 首先就要有一个村民可以表达其意愿的机制。村集体可以建立一个专门接受村民意见的部门或负责人, 并建立多种有效的渠道使村民能便捷、方便、无所顾及的反映其意愿和建议。

第三, 为了鼓励和提高村民参与公共建设的积极性, 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 应该组织村民学习中央关于基层民主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 向村民宣传《村委会组织法》等文件, 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基层民主的认识。同时, 也要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对基层民主的认识, 并要求他们有意识的实行、促进基层民主的建设。

第四, 还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要保证村干部能正真的代表村民集体的利益, 还应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各项目的选取、议论、决策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的筹集、使用, 项目质量安全程度都应该透明化, 设立一个与此项目无利益关系的部门 (如财政部门) 专门负责监督管理, 并定期向村民公布各项事物的情况。若村民发现、提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应能及时解决。

第五, 健全财政管理体制。首先, 从宏观上看, 由于农业的收益率相对较低, 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一种长期稳定持续的农村公共品财政投入机制, 而不是分区域、分时段的投入。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面。其次, 要明确的划分县、乡镇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明晰财政收入的归属, 避免财权与事权的混合出现“寻租”、“腐败”等行为。另外, 针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财务的管理, 要加大对其监管力度, 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项目中的资金, 应独立设账, 加强对资金使用预算、资金筹集、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金投入及其各项开支的审核。设立独立的理财小组, 实行民主管理、财务公开、上级审计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

摘要:主要通过分析现行村级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的各主体运行机理和资金投入机制来从理论上阐述其作用机制。并分析了“委托——代理”机制、意识形态、其他制度安排等主要因素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运行的影响及其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运行机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William Arthur Lewis.The theory of ecomomic growth, London[M].George Allen&Urwin, 1955:146.

[2]李郁芳.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公共品的边界匹配问题[J].广东社会科学, 2011, (2) .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之我见 篇3

一是奖补力度要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深受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欢迎。如2012年黑龙江省厅批复了讷河市的14个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到年底全部完成项目计划,总投入1382万元,其中上级财政奖补958万元、村级组织自筹424万元。看到农村新变化,群众都赞不绝口,纷纷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及时雨”,是新农村建设的“加油站”,公益事业的“助推器”。

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还存在着面窄量小的问题,导致一些村屯不能如其所愿,如期开展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另外,讷河市的村型相对较大,一些村由于受里程和资金的限制,所修道路是“长不到头、宽不到边”,出现了“断头路”和“羊肠道”以及“有人欢喜有人愁”的状况。建议从增大覆盖面和增大投入量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

二是项目审批要提前。讷河市地处高寒地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期较短,一般情况下,5-10月份为工程建设的最佳时期。但由于项目批复相对滞后,致使项目村心中没底,出现了等待观望的思想,影响了工程的开工建设。因此,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最好在一季度对项目进行提前审批并下达到县,以确保项目建设的及早实施。

三是资金下达要及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由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行上限控制,所筹资金非常有限,特别是在当前乡村经济十分窘迫的情况下,村集体无力拿出一定数目的钱来兴办公益事业,如果上级财政奖补资金不能及时下达,势必影响公益事业建设进度。因此,建议项目批复后及时下达财政奖补资金,进而推动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同时,也可尽量避免乡村举债。

(黑龙江省讷河市财政局张笑石供稿)

责任编辑:宗宇翔

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篇4

——干杉乡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践思考

长沙县干杉乡财政所

钟国

丑娟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和机制创新,在农村公益事业和基层民主建设中显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已经成为维护和发展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杠杆和有效平台。“一事一议”项目主要是指村内道路、村内小型水利建设、粗糙年内公共环卫设施、村内公共绿化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本文主要从干杉乡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践出发,分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各个环节的主要做法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

为确保我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顺利推进,干杉乡人民政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主管农业副乡长任常务组长,农办、财政所、各项目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干杉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的筹备、监督管理等工作。同时,为了加强项目的监督,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使用,我乡特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主管财经副乡长和财政所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财政专项资金的审核与拨付等工作,严格做到领导重视到位、组织保障到位。各村也推选了一名财政专项资金形象监管员,每个项目落实专人负责。同时根据各级文件精神,结合干杉乡实际情况,制定了《长沙县干杉乡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实施办法》,对财政补助性资金监管、项目资金监管、乡村基本支出经费监管、保障机制和配套措施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使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工作方向明确,有章可循。

(二)组织宣传、动员,统一思想认识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是财政支农的一项重要政策和工作,我乡通过悬挂横幅、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宣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讲透政策,让群众知晓奖补政策实惠多,受益广,调动群众筹资筹劳,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积极性,让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

(三)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奖补工作有效开展

我乡严把民主议事、项目申报、项目审批、筹资筹劳、项目施工、项目验收、资金申请、项目公示等关口,不断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机制,规范村级申请,严格乡初审

工作流程,突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力求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有效开展。

1、“事前四议”,激发群众热情

“一事一议”作为一项惠民工程,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工作中,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项目建设确定之前,干杉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督促村党支部全面掌握村里急需待办的事项和问题,并在村党支部会中充分征求党员、村民代表及广大村民意见,初步提出项目建设意见和方案。并经村“两委”会和党员大会商议、审议,修订完善意见和方案,召集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我乡拟通过“事前四议”,强化议事程序,调动民主参与议事决策、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激发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热情,做到“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

2、规范管理,严格项目申报程序。

为保证项目安排的科学性、规范性,我乡严格按照要求开展一事一议项目申报工作,对项目申报的真实性、可行性进行实地考察,签署书面意见或建议,对申报不实的,将拒绝签署意见,并向县财政局和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如2011年4月,我乡新建村申报黄江公路至私板冲村级公路硬化工程项目,财政所根据村级申报情况,组织召开黄江公路至私板冲断头路硬化筹资筹劳会议,主要对项目申报条件、规划

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村情实际、是否符合奖补政策要求等进行讨论审议。对项目实施可行性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会同县财政局、县农办、项目村委会成员、项目负责人到项目实地进行现场勘查,同角度拍照,签署意见,严格按要求向县财政局报送黄江公路至私板冲村级公路硬化工程项目申报审批表及相关资料。

3、两次公示,确保项目公开透明。

我乡认真落实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规范运行。项目实施前,乡财政所将项目的有关信息资料如项目名称、资金来源及数量、筹资筹劳方案、村民议事过程等情况在公示栏进行

书、影像等资料,由审批领导小组集体审批后方可使用,确保资料真实、有效和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真正投入到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并且我们从专项资金的来源、用途分项分类等方面建立了准确的专项资金台账,明确专人负责专项资金的信息传递及专项资金台账登记等工作,随时掌握专项资金的到位、审批、使用、结余等动态情况,有效地杜绝了项目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把好专项资金使用关,提高了每笔资金的使用效率。

5、全程监管,确保项目进度与质量。

项目开工建设期间,我乡财政所、农办会同县财政局和县农办深入项目实施地,加强现场巡视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质量、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资金管理、工作流程等进行综合督查,检查是否按照批复的地点和建设内容使用项目资金,实时了解工程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同时,各村财政专项资金形象监管员根据巡查抽查情况,认真填写《长沙县干杉乡项目建设资金监管记录表》,及时向乡财政所反馈工程施工情况。项目竣工后,乡财政所积极参与工程竣工验收和决算,防止半截工程或豆腐渣工程,并签署工程施工意见,确保工程项目质量。

6、资料归档,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和要求,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资料管理制度,将公示内容、项目奖补申请、竣工验收报告

等相关原始材料都进行归档,明确专人进行资料整理与保管,档案资料管理有序,规范完整,长期保存,非经规定程序,非经财政所长批准,不得私自借用财务档案。

二、干杉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经过近两年来的努力,我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初见成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截至2011年12月12日,我乡共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0个,涉及干杉乡8个村一个社区的村级道路硬化、农田水利、农村环境治理等公益项目。项目总投资271.59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45.47万元,村民筹资筹劳资金38.84万元,农民受益人数达28945人。两年内实施道路硬化总长4.5公里,改善农田水利设施5处,购买农村环卫垃圾桶7377余个,修建农村垃圾池1000余个,等等。通过这些惠民项目的建设实施,极大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农村发展后劲,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发挥了财政奖补资金的杠杆带动作用。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过程中,财政奖补资金实质上只占了整个项目预算的小部分,通过财政奖补资金,有效地吸引了村集体投资以及社会捐赠,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例如2010年车马村一事一议公路建设——黄叶坝组公路硬

化项目360000元,其中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00000元,拉动了村民筹资筹劳、社会捐赠和村集体投入等共计260000元(村民筹资23100元,村集体投入和社会捐赠236900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仅占整个项目资金总额的27.7%,而村民筹资筹劳、社会捐赠和村集体投入占到项目资金总额的72.3%,财政奖补资金有效发挥了带动作用。

三是进一步调整和改善了基层干群关系。一方面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中,在干杉乡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下,村干部积极带领我乡农民群众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把精力和时间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加快农业生产发展上来,村干部服务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另一方面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后,我乡农民群众看到了成效,得到了实惠,充分调动了他们关心公益事业、建设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关怀,基层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四是民主议事,提高了村民民主管理能力。在确定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过程中,村民积极参与项目议事、筹资、建设与维护。建什么、怎么建,都严格按照民主程序,由村民民主决策,确保每项工程都真正解民忧、合民意,建成老百姓用户的民心工程,大大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程。

三、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思考及建议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推行,积极地引导了广大农民群众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热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条件,极大地发展了农村的经济。但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究并加以解决。

一是资金额较小,需要整合资金,整体推进。由于农村一事一议涉及村组道路、农田水利等资金量、需求量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仅靠一事一议的资金难以完成工程项目。因此,对于工程量大的项目,可以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相结合,把财政奖补资金和支农项目等资金进行整合,共同完成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思想认识不统一,筹资筹劳难度大。虽然乡政府及各村都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做了大量的宣传、解释,但是由于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思想认识不够,认为筹资筹劳是增加自己的负担,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应由国家承担。且部分村民多从自己本家的利益出发,对自己家有利的事就赞成,否则就反对,只看重短期利益,而忽视是否有利于本村的长远发展。同时,多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多位老弱妇幼等群体,一事一议筹劳比较困难。乡政府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对农民群众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增强他们的全局意识和法制观念,让群众了解“一事一议”不是加重

他们的负担,而是通过“一事一议”这个渠道,切实办好农村公益事业。

三是乡镇人员专业技术不足,项目监管难度大。目前乡政府不具备工程项目方面的专业技术业务知识,项目巡查过程中,对于工程的具体实施进度尤其是工程质量很难进行专业判断,导致项目过程中督查巡查流于形式,失去项目监管的实际意义。应加强乡、村干部业务培训,提高乡、村干部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在县财政局、县农办的指导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乡积极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两年来工作成效显著,建成了一批农村急需的基础设施项目,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村级的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了财政奖补资金的引领撬动作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将继续求真务实,创新工作机制,解决问题,进一步发挥财政奖补作用,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议事会议记录 篇5

2011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有关文件精神,扎实做好我处2011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及经管办的关心指导下,结合我处各村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组织开展了本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我处本纳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项目村有16个,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王瓜店街道办事处共有23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共有人口33040人,其中非农人口591人,劳动力17900人,筹劳人口16447人。2010年全处集体收入总额1461.7万元,人均收入8659元。

二、加强领导,严格程序

2011年1月29日,办事处党工委制定了王办发(2011)3号文件,转发了肥负组字(2011)1号《关于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意见的通知》,成立了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召开了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会议,重点培训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操作程序。全处2011年申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16个村

均按照《意见》规定的程序开展了该项工作,经管站派出专人全程参与、严格把关,并于2月19日前逐村召开了村民大会,表决通过了村“两委”制定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预算方案,确保了我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制定方案,扎实推进

2011年纳入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公益事业项目共有16个,其中: 兴建水利项目9个,打深水井12眼、修建蓄水池10个1500立方,铺设地下暗管全长21.7公里,硬化村内道路8200米,沼气池入户工程1个,人畜饮水工程1个,受益人口25528人,总投资629.8万元,其中:村级筹资554.4万元,筹劳136050个,共折资188.73万元,申请财政以奖代补资金754956万元。目前,工程已竣工等待验收的村8个,正在施工的村8个。项目分布于16个行政村,每个项目都有详细的施工预算方案,并由各村派专人监督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预计项目均在一事一议方案规定的预期内完工。

四、取得的成效

自2008年国家出台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以来,解决了我处农民群众出行难、交通运输难、人畜饮水难和山区灌溉难等很多实际问题,受益村民非常满意,部份村民正准备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住房改造等。实践证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有

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有力于发展生产,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形成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新机制,使农民依靠自己的双手,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改善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是组织协调难。少数村民由于文化素质低,全局观念淡薄,当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发生冲突时,协调难度大,比如村与村之间道路建设尤为突出。

二是通村公路后期养护难。由于部分村经济比较薄弱,村与村之间道路无专人管理维护,重修轻管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是项目建设以资代劳难。由于大多数男性劳动力和技术人员外出打工,多数工程需对外承包,收取以资代劳款项时难度较大,部分村民不愿拿钱。

四是项目施工难。个别村存在雷声大雨点小,对村民表决通过的项目迟迟不敢动工, 主要原因是村集体经济薄弱, 无力垫付启动资金。

六、建议:

一是加大财政奖补项目的范围,适度扩大财政奖补覆盖面,使更多村和农民受益。

二是加大财政奖补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财政奖补比例,使边远特困山区的群众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环境,减少贫富落差问题。

三是在保证奖补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的前提下,给予项目建设一定的后期养护资金,确保村级公益事业良性循环、持久发展。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议事会议记录 篇6

今年以来,马山乡按照县统一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马山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施方案,同时组织各乡直有关人员以及各村委支书、主任系统学习了项目实施流程,为确保“一事一议”项目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马山乡“一事一议”工作进展顺利,共有48个行政村,申报48个项目,其中:道路硬化31个,人畜饮水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4个,村容村貌治理2个。

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马山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有关骨干人员成立工作组,对各村项目的可行性、合规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认真的审核。一方面积极主动的和县财政局衔接沟通,向县领导汇报目前我乡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打算;另一方面督促、指导各村有序开展项目建设,广泛宣传动员群众投资投劳,从而使我乡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工作得到全面展开。

1至6月份,马山乡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确定西竹新村等13个行政村的13个项目。主要包括村内道路硬化、村文化活动中心、村容村貌等4个方面,项目计划总投资139万元,其中群众筹资155565元,受益人口达到1万余人。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极大的受益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使得农民群众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中得到很大的实惠。目前,获批准的13个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其中,西竹新村、六位村、兴旺村“一事一议”道路硬化工程已经竣工。

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思考 篇7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让群众知晓政策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一项真正的惠民政策, 但好的政策要让群众知晓并支持, 宣传解读很关键;取消“皇粮国税”后, 群众对积资积劳这个话题很敏感, 只有宣传解释清楚了, 他们真正领会了, 才会心甘情愿出资出力。为此, 县财政局一方面把中省市及县上出台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一系列政策、制度及政策解答等, 统一编印成《镇巴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汇编》, 印发到各乡镇、村、组及有关部门;统一制作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宣传条幅221幅, 做到全县每个村都有宣传标语;与此同时还在公路沿线的醒目位置制作大型一事一议公益广告牌。利用省、市财政及综改信息网《综改工作简报》, 及时反映工作动态, 宣传党的政策;利用县电视台、财政信息网站等媒体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和取得的成果;对已建成验收的项目树立永久性标示牌, 让广在群众亲身体会到公益事业建设带来的变化, 促进综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纵深发展。另一方面, 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召开了以各乡镇主要领导、财政所所长、村主要干部及负责财政奖补工作业务人员参加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培训会, 强化了对试点工作的认识, 加深了对财政奖补政策的理解, 明确了工作重点和职责, 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各乡镇结合实际, 召开 (镇) 、村群众会议326场次, 充分利用广播、板报、专栏、书写标语等形式加大工作宣传;注重对财政所干部和村两委成员的政策培训, 让他们全面了解撑握政策, 成为贴近农民群众的宣传队伍。

(二) 尊重民意规划项目, 严把审核关

各乡镇吃透精神, 结合县上工作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项目库, 制定了项目规划, 并积极申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为达到乡乡有试点, 村村报计划, 项目多样化, 受益普遍化的目的, 县综改办会同农业等部门深入乡镇、村, 采取调查、走访、查看等方式, 实地逐一检查核实确定建设项目。在具体检查核实过程中坚持做到“五看、五查、一否决”。一看乡镇党委、政府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重视程度;二看建设项目村村级班子是否得力;三看受益群众的积极性高不高;四看建设项目的难易程度;五看群众筹资筹劳资金能否到乡镇会计核算中心村级资金专户。一查民主议事情况, 看是否召开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群众是否愿意出资出劳;二查建设项目是否按筹资筹劳管理办法执行;三查建设项目是否属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四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预算做得细不细、实不实;五查建设项目是否在建或拟建, 能否如期完工。一否决:即对不符合奖补政策、举债建设、虚报项目、贪大求多、筹资筹劳资金不能到位、乡村干部不积极的项目一概否决, 真正从源头上防止虚报项目, 违规操作。2009年至2010年, 先后从乡镇申报的428个项目中确定274个项目予以实施。选择20个乡镇198个村实施了益群众5.7万户、22.8万人。2011年, 从各乡镇申报的174个项目中, 确定了132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项目予以实施。项目涉及22个乡镇121个村的道路硬化、改扩建、桥涵、小型水利、人畜饮水、公共环卫设施和村内绿化亮化等, 受益群众将达到30 170户12万人。

(三) 严把资金使用关, 提高使用效益

县财政设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专户, 将上级拨付的和本级安排的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全部拨付到专户统一管理、核算, 奖补资金的使用实行县级集中支付和报账制。同时各乡镇也建立了“村级资金专户”, 乡镇财政所将上级拨付的奖补资金和各项筹资全部纳入“村级资金专户”、分村分项目实行专账管理。所有项目资金按工程实际进度先预拨, 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再一次性清算。为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安全运行, 每年都组织开展2次以上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使用, 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同时在工作中引入“退出机制”, 对违反一事一议工作程序, 截留挪用、骗取村民筹资和奖补资金的乡村, 除扣回奖补资金外, 坚持取消试点资格。

(四) 严把项目验收关, 实行责任追究制

根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考核办法, 项目验收组通过“查、看、访”, 全面了解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工程实施情况。“查”, 通过查阅相关会议记录及合同等资料, 了解“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实施程序是否符合程序。“看”, 通过现场察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了解“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实施的工程质量。“访”, 通过走访部分农户和村质量监督小组, 听取群众对工程的看法, 了解“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实施的效益。验收组在验收过程中, 严把三个关口。一是严把民主议事程序和公示验收关。对“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内容、筹资筹劳方案、群众议事、奖补金额、工程完工等情况, 民主议事程序按照要求进行公示。二是严把工程质量和数量验收关。要求村民委员会要组织“两委”在项目完工后先进行初验, 在向乡镇政府提出项目验收书面申请, 并由乡镇政府自己组织验收, 对工程质量实行实地查验, 对数量进行必要测量, 并核对工程预、决算, 查看完工照片。对验收合格的项目, 出具验收合格报告;不合格的, 责令限期整改。合格的项目乡镇政府向县综改办提出验收报告, 县综改办再组织检查验收组进行验收。三是严把档案整理和管理验收关。要求“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会议记录、村民签字记录、筹资筹劳方案、项目建设内容、招标文件、建设合同、验收报告等相关原始资料, 必须实行档案化管理, 并定期考核每个行政村档案建立情况和规范化情况。四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违反民主议事程序, 虚报项目, 套取财政资金的, 转移财政奖补资金的用途, 平调、挪用财政奖补资金, 除追回套取的财政奖补资金外, 并取消财政奖补资格, 还要追究主要领导和当事人责任;情节严重的, 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二、取得的成效

(一)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几年来, 大力开展村内户外公益事业建设, 修建及改扩建村内道路636公里 (其中硬化道路128.5公里) , 修建便民桥函27处、小型水利29个、24.2公里, 人畜饮用水工程24处、铺设安全饮水管线65公里, 公共环卫设施13处, 2 650平方米, 村内文化及公共绿地建设22处, 12 170平方米, 村内植树760株, 安装村内路灯278盏, 建其他公共设施1处, 260平方米。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环境差”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二) 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

开展“一事一议”奖补工作, 鼓励农民自愿出资出劳, 多筹多补, 多干多补, 引导企业和社会捐资赞助, 整合涉农专项资金, 努力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形成全方位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强大合力。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粘合剂”、“催化剂”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09-2010年累计申请中、省财政奖补资金1 262万元, 带动村民筹资1 529.7万, 投入劳动力3 110.1万元, 村集体投入17.1万元, 社会捐赠156.6万元, 整合资金859.9万元。两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共投入4 362.3万元资金, 县级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配套支持公益事业建设资金595万元, 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 密切了干群关系

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后, 乡村干部要经常深入群众中进行宣传发动, 面对面指导群众开展民主议事、项目规划及建设工作。凡是有项目的村, 乡村干部都整天泡在群众中, 与大家一起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深受老百姓的拥戴和欢迎, 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四) 促进了村级民主建设和规范管理

过去,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没有人管。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后, 村内兴办公益事业所需资金从预算到筹集、从使用到决算等环节充分发扬民主, 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出现了村民自觉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村内事务管理的新气象, 农民真正成为当家人。调动了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 增强了农民的主人翁意识, 有效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

三、存在的问题

(一) 山区贫困县实施项目难度大、成本高

镇巴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居住在高山, 他们改变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决心很大, 但山大人稀、居住分散、受益人口少、施工管理难度大、筹资筹劳有限, 项目投入所需资金量大;同时省市县奖补资金配套比例同一, 因此仅靠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资金很难实现群众的愿望,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群众建设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二) 项目难验收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项目繁多, 由财政局、综改办、减负办组织验收, 由于人员少, 没有专业技术知识, 验收难免走马观花, 只能从表面看项目实施了没有, 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另外, 个别乡镇存在虚报项目, 编制材料上报, 有侥幸获得项目申报及验收过关的心理, 增加了验收的难度。

(三) 群众投劳折资偏低

上级要求每个工日折资标准按20元算, 远低于现行市场行情, 而镇巴县内务工每天的工时至少50元, 外出务工的会更多。很多村民愿意以资抵劳, 有限的资金量无法实施已确定的工程项目。

四、对策和建议

(一) 整合项目资源, 发挥资金综合效益

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 探索整合有关涉农专项资金的办法, 将一事一议奖补项目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农村环保、河道整治、村级群众文化活动广场等惠民工程结合起来, 将实施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将试点工作和解决重点村、难点村问题结合起来, 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为支点, 将多种涉农专项资金捆绑使用, 撬动涉农专项资金集中使用, 统筹安排, 实现公共资源有效整合, 集中力量办老百姓急盼解决、直接受益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 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 强化监督检查, 确保项目规范运行

一是强化项目审核。对财政奖补项目筹资筹劳进行严格审核。对村民急需、要求迫切的议事项目, 优先审核;对超出议事适用范围、违反民主议事程序、突破限额规定标准的议事项目, 或者未按规定程序审核的议事项目, 一律不得列入筹资筹劳范围。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农民筹资和财政奖补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直接支付、公开公示”管理方式, 确保专款专用, 规范透明, 阳光操作。对财政奖补项目筹资筹劳和奖补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同时, 强化工程质量检查, 从项目设计、招投标, 到工程监理, 都狠抓落实, 确保到位。各村成立项目质量监督小组, 全程监督, 确保工程质量。项目验收时, 以农民满意为根本标准, 严把工程质量关。三是强化责任追究。按照有关规定, 加大对财政奖补过程中截留挪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和奖补资金等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对违反政策、截留挪用村民一事一议所筹金和财政奖补资金等行为, 要责令其及时纠正, 不再安排下年一事议财政奖补资金, 并停止向农民筹资筹劳。

(三) 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管理办法

乡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公室均设立在乡镇财政所, 没有固定的工作经费, 正常运转、办公条件有一定困难。建议上级增加拨付工作经费, 逐步改善目前现状。建议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建设实行乡镇长负总责的工作的机制, 纳入年终县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同时, 各乡镇要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确保财政奖补工作有序开展。

(四) 适当提高投劳折资标准

考虑到当前农村劳动力的价值及有限的财力, 每个劳动力每天按50元奖补比较合适。提高对投劳的奖补标准, 既调动了群众投劳参与对公益事业的主动性, 又破解了在实施过程中以资抵劳的困惑。

(五) 加大对贫困县财政奖补资金支持力度

现行奖补资金政策规定, 县财政必须配套三分之一的资金, 由于镇巴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县乡财政十分困难, 财政自给仅占5%, 落实县级配套资金困难大。建议上级对国家级贫困县增加奖补资金, 降低县级配套比例或不予配套, 使基层财政轻装前进, 确保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扎实有序的开展。

摘要:一事一议财政讲补政策是一项真正的惠民政策。镇巴县财政局大力宣传, 让群众知晓和了解这项惠民政策;尊重民议, 规划项目, 严把审核关、验收关, 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加大改善;促进了村级民主建设, 规范了管理, 密切了干群关系。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议事会议记录 篇8

关键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008-1

1 舒兰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情况

1.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舒兰市委、市政府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高度重视,乡镇党委、政府措施得当,职责明确,把它做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抓,村级组织申报项目积极,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高。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主管市领导为组长,市组织部、宣传部、市综改办、市监察、财政、农业、交通、建设、水利、林业、卫生、环保、发改、广电、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与此同时,市乡局级还抽调人力,层层包保,落实工作责任人,自上而下,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两年来,市财政还落实6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确保了此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必要的经费保运转。

1.2 多措并举,强化引导

舒兰市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首先从宣传教育入手。两年来,市广电局先后10次宣传报道了全市召开工作会议、组织培训、项目建设和验收现场等有关情况。同时,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等也进行了重点宣传。宣传面达到了到村、到组、到户、到人。市综改办还会同市财政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对市、乡、村相关人员开展了培训,培训人员达600余人次。发放政策手册300余册。通过宣传发动,基层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明显提高,参与和投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一边规划,一边议事,呈现出良好的工作局面。

1.3 把握政策,规范操作

为准确把握政策,舒兰市印发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筹资筹劳对象、标准、程序和财政奖补政策等方面规程;还制定了《舒兰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2011-2015年发展规划》,建立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库。确保了全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健康有序运行。

1.4 严把项目验收关,确保工作效果

项目验收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关键环节,对此,舒兰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市综改办牵头,会同市财政、农业、城建、林业、水利、交通等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人,在每年的10-11月份寻各乡村报批的项目,按照《检查验收方案》的要求逐乡、逐村、逐项进行检查验收。

2 舒兰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议事难组织

按照规定,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一事一议,必须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和决定。但是,目前农民外出劳务人数较多,就舒兰全市农村而言,11.5万农户,21.3万个劳动力,每年外出劳务的约13.7万个(含季节性从事劳务的劳动力),占64.3%。因此,召开会议议事很难组织,也很难达到半数以上。

2.2 资金难筹集

按照目前筹资标准,符合筹资标准的农民每人每年筹资限额为20元,且最多不得超过2年即40元。但多数农民也是不愿意交,很难组织开展公益事业建设。

2.3 筹劳难落实

按照规定,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筹劳标准为15个工日,每个工日为20元人民币。2010—2011年,舒兰市在582个议事项目中,共筹劳15.7万个,但是农民实际出劳不足5万个,仅占32%。其原因是,一些工程项目如修路、修桥等多数靠机械或靠专业队从事,很难做到每个农村劳动力都参与劳务。而且,要以资代劳,还得农民自愿,在很大程度上使筹劳成为虚筹。

2.4 验收标准难把握

舒兰市对项目验收虽然制定了方案,规定了严格的验收标准,但是由于项目较多,且涉及面较大,有些项目如修农田砂石路等,在验收时,对其投工、投料量很难准确把握,容易导致虚报工程量,骗取国家奖补资金的现象发生。

3 舒兰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一事一议

每年的春节后、春耕前,也就是在每年的3月份,既是农闲季节,又是农民相对集中时期,因此,有公益事业项目的村、组,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按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规划和议事程序,适时组织开展一事一议,把每年所要办的公益事业项目全部敲定。

3.2 拓宽筹资渠道,确保资金到位

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筹资筹劳较难,要做好农民思想工作,启发引导农民自觉、自愿筹资筹劳。为确保筹资到位,建议上级有关部门能否出台从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做为一事一议项目筹资筹劳(以资代劳)所用的相关政策。同时,积极探索整合有关涉农专项资金办法,集中力量兴办农村公益事业。

3.3 严格把握政策,确保规范操作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一定要认真把握,精心组织,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尤其对筹资筹劳对象、标准、程序、管理,以及财政奖补范围、比例、奖补工作程序、资金管理等都要严格把握坚持阳光操作,防止出现偏差,给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此外,对项目验收工作要高度重视,要组织林业、水利、交通、城建等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人对项目逐村、逐项验收,特别对每个项目的真实性、项目工程质量和预决算报告等都要严格查验,防止出现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套取或骗取国家奖补资金的现象发生,确保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WIN技巧:为什么WIN不安全下一篇:书之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