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论文(通用8篇)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情况汇报
****职业学校创建于1982年,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融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香港华夏基金会项目学校、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赤峰市名学校、全国职业教育综合实力百强院校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学校。
一、发展历程
****职业学校坚持“面向农牧区,服务农牧业和农牧民;面向大市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以“把****职业学校建成领导放心、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的中等职业学校”为办学目标,以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核心,以建设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数字化校园为手段,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推行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农牧民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2年,教育部专家、领导到学校视察工作,给予学校“求索奋进的榜样,农村职教的典范”的高度评价; 1995年,北方十五省市区职教协作会议在学校召开,学校获得了“草原风光,职教楷模”的赞誉,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副司长刘占山为学校作了“草原职教一枝花”的题词;同年,被确立为“香港华夏基金会项目学校”;1996年,学校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997年和1998年,中央电视台两次来校采访并专题报道了学校的办学经验;1999年,学校的办学经验被写入《人民日报》的《奋进的中国·教育篇》;2000 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重新评估认定;《农村教育》(2000年第11期、2002年第8期)两次专题报道学校“三农”服务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2001年,学校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和“赤峰市名学校”;同年,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
学校构建了“就业(未入学先为学生就业找出路)、服务(服务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升学(努力把学生送入高校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的办学模式,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先导,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承担科教兴旗的重任,推动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自治区教育厅领导来校视察,给予学校高度评价:“在全区职业教育面临滑坡的情况下,在赤峰地区的偏远山区却有这样一所办得如此有声有色的职业学校,我们不能不说,职业教育前途无量。”赤峰市教育局原局长张子军到校考察时指出:“如何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典范,我们要在全市推广华夏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科研兴市,就要发展职业教育。”并亲自为《草原职教一枝花——****职业学校发展纪实》一文做按语,推荐刊发在《赤峰教育》上,在全市推广学校的办学经验;2007年,学校被评定为“赤峰市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学校先后被确定为旗级、市级和自治区级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和劳动技能鉴定站;2008年,学校被自治区宣传部、发改委和实践杂志社等八委(厅局社)评为“社会奉献突出单位”;学校连续五年,在全市职教系统“双杯”竞赛和“三强杯”竞赛中获得优胜奖,多次被赤峰市政府评为职教先进集体;2012年,被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授予“新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称号;2012年8月,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审批,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行列;2013年,被本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风险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和“行风 2 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同年4月,中国品德教育联合会将****职业学校确定为“全国青少年品德教育实践基地”,同年5月,荣获中国国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联合颁发的“全国职业教育综合实力百强院校”牌匾和荣誉证书。
二、基础能力
学校占地面积136135平方米,建筑面积83735平方米。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基础能力建设力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建有二类驾校一所、实习门诊一所,建有功能齐全和运行流畅的数字化校园网,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网络办公平台,为所有专任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学校完全实现了多媒体电化教学和网络办公。
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装备图书7.2万册、各类报刊83种,可供全校师生借阅和查找资料。学校配备了38座的教工阅览(资料)室1个,同时为学生配备了80座的学生阅览室3个,可容纳240人同时阅读。学校配有计算机教室5个、电子备课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有多媒体教室5个、语音室1个、美术画室3个、音乐排练室5个、学术报告厅1个。
学校建有功能齐全的校园网络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有相对完备的教学资源库、试题库,学校为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工应用与维修等重点专业配备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数字化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专业建设
学校共开设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及应用、牧医、医学、护理、财会、工艺美术、音乐、旅游、幼师、化工等十七个专业,其中,农学(现调整为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专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名专业;电工电子专业(现调整为电子电工应用与维修专业)是内蒙古 自治区精品专业;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赤峰市骨干示范专业。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学校发展围着市场转,专业建设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社会需要转”和“巩固发展精品专业,重点建设骨干专业,精心打造新兴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科学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改造老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开发特色专业,突出骨干专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专业。学校组建了由旗政府、合作企业、合作学校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成立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合作企业参与制定新开设专业发展计划和传统专业调整方案,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采取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相结合,技能训练和岗位要求相结合,培养目标和用人需求相结合的措施,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两级骨干示范专业建设为龙头,建设一批与专业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重点专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确定重点打造的六大品牌专业为: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和护理专业。
学校投资2146.9万元,大量购置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用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大力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当地财政资金支持,建立了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校内实训基地。各实训基地均可同时接纳1个以上班级开展实习实训,能满足教学实训、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需要。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实训基地,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配备土壤速测仪等设备3128台(套、件);机械加工技术实训基地,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配备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设备1560台(套、件);建筑工程施工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配备沥青抽提仪等设备466台(套、件);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占地面积7100 4平方米,配备发动机分析仪等设备501台(套、件);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实训基地,占地面积960平方米,配备调温焊台、电器套件等设备1390台(套、件)。学校为实习实训基地配建电工电力拖动实训室、中央空调原理实训室、计算机仿真实训室、PLC编程实训室、机械制图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焊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机械加工实训室、视听及电子安装调配实验室、汽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柴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电汽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空调维修实训室、汽车整体实训室、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室、汽车钣金实训室、汽车涂装实训室、汽车多媒体教学实训室、混凝土检测试验仪器实验室、石油沥青检测试验仪器实验室、试验机防水卷材实验室、建工多媒体实训室、生化实验室等25个实习实训室。
学校与巴林左旗鑫达种业有限公司、十三敖包镇伙房村现代种植园区、巴林左旗林东镇蓝鹰进口汽车维修厂、富邦汽贸公司、鑫隆建筑公司、恒远建筑有限责任公司、赤峰中色白音诺尔矿业有限公司、大连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公司等17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专业教学、实训等方面进行合作,制定了合作实施方案,定期开展实习实训工作,做到“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循环实习、稳定就业”,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四、师资队伍
学校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形成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并重,专职与兼职结合,编制标准、任职资格与职务评聘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该机制为充实教师数量、提高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创设了制度环境。学校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技能和水平,“双师型”教师人数逐年增加。建立企业专家人才库,从企业和行业聘请理论功底扎实、技能操作熟练的能工巧匠任兼职教师,改善 5 专业教师结构,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我校注重教师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专业、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师246人,其中专任教师216人,学校聘请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课兼职教师30人。专业课教师130人,基础课教师86人;研究生学历13人,本科学历233人;高级教师69人;自治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5人;赤峰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35人。
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0年9月,《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结题,多位教师被评为“先进科研工作者”,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授予“2010‘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研究先进科研单位”称号。国家级课题《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幼儿园自主创新教育和谐体系实验与研究》下设的子课题《民族地区中等职校自主创新学科教育、德育和谐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于2010年7月结题,学校被评定为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民族地区中等职校自主创新学科教育、德育和谐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实验基地。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业务素质明显增强,教学能力大幅提升,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五、课程改革
学校以“课程体系技能化,教学过程实践化”的思想为指导,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企业需求开发课程,构建“以能力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针对企业岗位需要训练学生技能,参照企业岗位标准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编写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校本教材,不断丰富和充实与之相配套的课件、题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校本实训教材15本。以技能大赛为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将技能大赛体现的新技术、新工艺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 6 和课程体系中,对接职业标准和生产过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全面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化、项目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学校构建了“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六、办学机制
为加快我旗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校企、校际联合,为巴林左旗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力资源,2009年9月,由巴林左旗政府主导,****职业学校牵头,联合巴林左旗各乡镇、初级中学、赤峰中色白音诺尔矿业有限公司、巴林左旗鑫达种业有限公司、鑫隆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巴林左旗林东镇蓝鹰进口汽车维修厂、巴林左旗财政局、教育局、人社局等单位组建了“巴林左旗职业教育集团”,制定了《巴林左旗职教集团章程》、《巴林左旗职教集团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办事机构。
自成立以来,职教集团以服务巴林左旗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标,积极促进学校的发展与改革,扩大了生源,整合了师资,实现了教学仪器设备、专业实验实习场所等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率,调整了专业布局,加强了骨干专业建设。企业、行业的参与使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改变,订单培养、委托培养、工学结合成为特色,保证了学生就业,为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巴林左旗职业教育集团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七、服务能力
秉承“面向农牧区,服务农牧业和农牧民;面向大市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职业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展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职工岗前岗位培训、外来劳动者培训、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培训、农村贫困 7 劳动力培训等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多年来,学校先后被认定为旗、市、区农牧民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基地。****职业学校始终承担着巴林左旗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的重任,每年培训学员3000人以上,主要送往北京、天津、长春、大连等地区就业。学校始终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思想,组织力量开展送教育下乡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免费向农牧民发放各种实用技术手册,每年为当地农牧民和相关技术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达5000人次以上,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帮助当地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进而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积极开展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左旗经济的发展,为当地政府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提供大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该校的专业建设从被动到主动, 专业整体实力逐渐增强, 专业建设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明显提高。
1.1 专业结构
学校建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及行业专家、能工巧匠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针对区域经济状况、各产业、行业的需求与市场发展以及社会就业情况, 指导专业建设, 编制专业建设规划, 制定适应性强、有专业特色的可行性人才培养方案, 使专业设置更符合市场需求。
1.2 办学规模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贴近市场, 合理设置专业, 学校实现了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重大转变。近三年, 该校在校生平均人数达4563人。
1.3 就业
学校建立完善的组织机制, 形成了以校长挂帅, 就业 (实习) 指导中心牵头, 各专业教研室负责具体实施的一套完整就业服务体制。学生就业率96.67%、“双证”率95.01%、“订单培养”率30.7%、就业稳定率72.3%、专业对口率80.53%、升学率15.66%。
1.4 教学质量
学校创新办学模式, 聘请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共同分析、研究、探讨人才需求与培养过程的专业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更新实施方案, 建立以市场规律、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相结合办学模式, 形成办学特色。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体系。近年来, 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一、二、三等奖100余人次, 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1.5 校企合作
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成立了以行业主管部门为指导, 相关企业高层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学校领导、专业带头人等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 共同拟订《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制定了由校企双方认定的《校企合作协议》, 建立校企合作监督考评机制, 聘请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与学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共同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与各专业对应的校企合作单位。
1.6 师资队伍
学校制定师资培养规划,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各类执业资格考试, 取得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执业资格证、专业技能考评员证。
1.7 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六个大类十九个专业配备有49个实训室及相关场地, 各实训室设施、设备先进齐全, 满足教学的需要。校内设备总值2452.63万元, 生均值5757.35元。
1.8 数字化校园
学校已形成覆盖全校1675个信息点的多层网络。建立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宿舍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实习管理、教师管理和图书等管理系统, 搭建25个实训管理和2个专科考试平台。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651台, 61个教室安装47寸平板电视, 可播放18套电视节目, 有专业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语音多媒体教室35个, 有同步教学闭路电视系统, 可独立传送20套教学节目, 所有教学区域接通互联网及扩音设备。
2 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 专业课程建设整体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培养技能人才的需要, 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度参与课程改革的力度和成效还需进一步加强, 课程体系重构、课程标准完善还需进一步努力。
(2)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双师型”教师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能工巧匠、企业专家进校任教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强化。
(3) 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校企一体,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办学机制创新还有待加强。
(4) 在社会上能够叫得响、立得住的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还不够多。
(5) 学生和家长对未来发展需求的多层次性, 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在应用上必须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6) 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不断加大, 原有的教学模式和纯学科性知识必然使学生的厌学情绪增加, 学习效率下降, 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3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遵循中职教育和人才市场的规律, “以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 以教学改革为核心, 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 以注重提高质量, 努力办出特色为宗旨”。用新时期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来指导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以专业结构调整为重点, 全面加强专业建设;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 系统加大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 坚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立足贵州, 面向国内外;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的, 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变换的适应能力, 增强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努力实现将我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学校的奋斗目标。
4 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巩固强化现有专业, 充实内涵, 提高实力;努力寻求与其他专业的合理交叉, 扩展新设专业的发展空间, 办出特色。在办学的承接与变化上, 既讲究专业建设的稳定规范, 注重一贯性, 又讲究灵活性与机动性。以适应社会需求, 保证就业率, 跟进专业的发展动态, 提高专业水准。在发展进程上, 立足实际师资水平与办学条件, 处理好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 目标明确, 分段进行;打好基础, 稳步求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寻求专业建设的重点突破。
(1) 坚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 科学合理地完善和优化专业体系, 逐步形成专业优势, 以培养具有快速适应能力和较强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型才为目标, 以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 以课程建设为核心, 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保障,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 开展专业建设, 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2) 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充分考虑专业结构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积极调整和优化现有部分专业或专业方向。对市场经济需求旺盛的专业要做大;对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专业要做强;对竞争力不强且贡献力不足的传统专业要加以大力改造和调整。
(3) 坚持协调发展, 重点突破的原则, 突出抓好重点专业建设, 走教产相结合的道路, 增强专业发展后劲, 使学校专业结构更加合理, 优势和特色更加明显, 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4) 加强新设专业的建设和管理, 增强已设专业的竞争力。根据学校的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和办学条件, 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及有关要求的指导下, 以就业市场为导向, 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支撑条件和关联度, 积极慎重地分批增设部分新专业。
5 专业建设思路
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求生存”的职业教育新观念, 加强基础, 优化结构, 增强优势, 协调发展, 突出特色。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 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 设计课程体系;根据课程体系, 开发特色教材和教辅资料;根据课程设置, 培养及引进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建设和改造实训室;根据培养目标,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反馈结果,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1)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 以就业为导向, 以观念转变为前提, 努力探索富有中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3) 贯穿能力培养一条主线, 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
(4) 强化实践教学, 建立校企合作、教产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及技能实训室的功能, 形成校内、校外实训两大保障体系。
(5) 加强中职教育规律研究,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获得突破。
(6) 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7) 以质量求生存, 建立起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 保证教学质量。
(8) 建立“一书多证”培养体系, 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获得2—4个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
6 建设目标
根据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发展的需求, 结合我校现有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以重点专业和核心课程建设为龙头, 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提高;采取有重点、分层次、滚动建设的办法, 以人才培养为目标, 形成资源配置合理、专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发展格局;建立以商贸、旅游酒店服务类为主, 财经、信息技术、文化艺术、教育类协调发展, 数量适宜、门类较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体系。
6.1 专业发展格局
(1) 计算机类专业在保持现有专业格局的基础上, 增加计算机应用规模, 适度发展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速录, 加大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力度。
(2) 电子技术类专业在原有专业格局的基础上, 适度发展制冷、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等专业群建设。
(3) 财经类专业在基本保持现有格局的基础上, 适度控制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招生规模, 适当发展金融事务、保险事务等专业。
(4) 商贸类专业在保持原有专业格局的基础上, 适度发展客户服务, 加大房地产营销与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建设力度。
(5) 旅游服务类专业要与其它专业进行整合, 开发会展服务与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 加大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力度及相关专业群建设。
(6) 艺术设计类要在原有专业格局的基础上, 与其它类专业整合, 避免相近或相类似专业重复设置, 适度开发网页美术设计等专业群建设力度。
(7) 加大教育类专业建设力度, 开发相关专业群。
6.2 专业发展规模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贴近市场, 合理设置专业;实施取证教学, 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实施个性化与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体系, 拓宽专业内涵, 活化专业方向, 巩固和加强基础优势专业, 大力发展社会急需的操作型、技能型专业, 扶持和发展新兴交叉专业, 适度缩减专业数量、拓展开发专业方向。
6.3 专业发展目标
重点建设电子商务、酒店服务与管理、会计电算化、室内艺术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专业, 重点扶持发展计算机动漫游戏制作、中餐烹饪、网页美术设计、旅游服务与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等行业特色和优势明显的专业, 努力打造学校优质品牌专业;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做精商贸类专业;适当扩大艺术设计类专业, 商贸类专业结合房地产、旅游行业需求做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与省内同类学校相同专业的学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建成10个校级重点专业, 6个校级特色专业, 6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示范专业。
7 建设的任务和内容
7.1 调整专业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
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资源配置是职校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是一种投资最少、见效最快的专业建设, 也是科学发展观在专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 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 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设置要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可变性与学校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关系。根据现有专业及条件确定专业的发展方向, 努力形成以龙头专业带动相关专业的专业群, 拓展边缘专业, 形成独特的专业体系及专业特色。
严格遵循专业建设五步骤即:建立信息渠道, 开展市场调查, 开展课程开发, 进行专业设置分析, 组织专业教师培训, 进行“专业开设”、“专业发展”、以及“专业调整”等专题论证, 使专业建设做到了有的放矢。
专业调整要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做大做优专业为目标, 对老专业要通过撤、扩、并扩大规模, 最大限度地避免低层次的重复设置;同时, 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学校条件, 前瞻性地开发一批新专业。通过调整, 使各校的专业设置既各有侧重, 优化资源配置, 又达到一定的均衡, 有利于形成竞争机制, 为做大做优专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7.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市场需求, 能力为本, 工学结合, 服务三产”的办学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 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产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学校、行业、企业联动办学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学校、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四位一体联合办学, 共同研究商讨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构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实现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四大主题:在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形成能力板块;以岗位核心能力为核心, 构筑主体的专业人才能力结构系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善于合作的精神, 安心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决心, 铸就专业人才的思想基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使他们具有健全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体魄, 打造专业人才的精神和物质保障。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 方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每年定期召开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制定新专业培养计划和老专业的调整方案。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主线, 设计培养方案, 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 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将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贯穿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根据生源多样化制定不同生源实际状况的人才培养方案。
7.3 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促进课证融通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 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要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 更新教学内容, 扩大选修课程和增强适应能力的原则, 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开展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校本教材建设工作。专业课程要把专业职业标准内容充实进去, 充分考虑把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贯穿始终。
7.4 创新教育内容, 促进教学改革
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产业发展规划、企业用人需要和国家颁布的职业岗位, 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建设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体现学校特色和水平, 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品牌专业。在教学改革中注重调动企业、行业的积极性, 深入企业调研, 吸纳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从“以就业为导向”体现课程特色, 划分“专业学习领域”、“基础学习领域”、“素质拓展学习领域”三大模块, 从学生职业能力提高上着眼,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集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突出职业能力, 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改进教学方法, 推行工作过程导向、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 采用案例式、情景式、角色扮演式等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 改革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7.5 改革评价方式,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 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它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按照社会需求评价学校的办学, 动态适应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全面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制度, 把技能考核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内容, 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办法, 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 形成性考核占70%, 终结性考核占30%。形成性考核包括职业行为养成、项目作业、平时测评;终结性考核包括技能综合、期末考核, 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体系, 即组织保障有力;制度齐全、教学规范;监控方法科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科学, 实行“3434”管理, 即加强教学质量的“三全”管理:全面性管理 (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的评价监控) 、全员性管理 (全体师生参与教学质量管理) 、全程性管理 (加强对教学工作全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 ;做好教学质量“四结合”检查: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普遍检查和随机抽查、检查与指导、自检与互查相结合;教学质量“三结合”评价:过程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学生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网上评教, 四级评分:教务科占20%、教研室主任占35%、同行教师占10%、学生占35%、分别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分, 客观公正, “学生主动学、教师热情教”, 激发办学活力, 促进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
7.6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积极推进产教结合
学校实训基地建设, 以培养具备基本职业素养和较好专业实践技能的人才为目标, 体现以人为本与职业本位相结合,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职业本位与专业建设相结合, 工学相结合, 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方式, 形成以职业素养、技能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有特色、有示范性、设备先进的实训基地, 坚持工学结合, 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规范实训基地管理, 保障实训基地高效运行。
实训实习设施是实施专业教学的必要条件, 首先抓好实训实习设施的达标建设, 既要加快建设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校内实训实习基地, 也要努力建设与学生就业相衔接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实用性、先进性和高效性的要求,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要尽量与就业基地建设相配套。
7.7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专业教学团队
教师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主体, 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和专业的发展潜能。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要大力实施“以人为本, 人才强校”的战略, 不断推进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的提升和优化, 奠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坚持人才强校, 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 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着力推进“双师型”+能工巧匠型+行业专家型的教师团队建设, 改革人事分配制度, 创新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 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抓好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进修提高、新任教师岗前培训, 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技能, 通过老教师传帮带、观摩教学和基本功培训等方式,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着力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足够数量的师资队伍, 支撑学校改革发展。
树立一批具有示范及带头作用的“教学名师”, 以引导和激励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教研和教改工作中;围绕专业建设, 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调整并充实培训内容, 采取各种培训方式,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大引进力度, 充实师资队伍;挖掘社会教育资源, 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7.8 充分发挥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 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加强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中职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 最终也必须通过社会来检验。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同时, 学校要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听取企业对人才需求、专业建设的意见。要建立专业预警机制、专业自我调节机制和毕业生跟踪制度, 及时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 及时改进教学工作。
在开展全日制教学的同时, 要拓宽办学路子, 利用现有的师资、场地和设备, 针对社会需求, 大力开展社会培训, 要把发挥专业的社会功能作为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衡量专业建设好坏的—个重要标准。
8 建设措施
8.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专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 树立创新意识, 深化改革, 不断在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注重办学效益, 推进专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趋势, 找准定位, 把握发展方向。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为出发点, 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 明确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与社会发展和学校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内容改革, 重视专业技能课程, 扩大选修课程, 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 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内容中真正体现专业的交叉和融合。
8.2 加强组织和领导, 保障专业建设的全面推进
专业建设是在学校总体办学指导思想和规划的指导下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的整体性、综合性工程, 涉及办学指导思想、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 必须加强组织和领导, 成立学校、教研室二级领导小组,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组织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监控和保障专业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
8.3 多渠道筹集资金, 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力度
学校要加大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 确保各专业建设和重点建设专业及项目配套经费的及时到位。学校通过各种渠道, 力争获得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 尽可能提高专业建设经费占学校总支出的比重。建立开放联合的专业建设机制, 组织一些有良好发展前景、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专业与社会、企业进行联合建设, 加大建设步伐。通过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 提高专业的自我造血功能, 增强专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8.4 完善制度, 严格管理
完善学校专业建设的各项管理和规章制度, 明确学校、教研室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 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 使专业建设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确保专业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建立专业建设的评估与检查制度, 特别是重点专业、新专业建设的检查评估制度, 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 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
8.5 建立毕业生回访制度
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布局,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8.6 建立健全专业设置、调整和退出机制, 巩固、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教研室应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 结合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和本教研室现有条件, 每学年在规定时间内申报新专业, 报学校同意, 开始进行新设专业的建设工作。对社会需求小、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差、缺乏社会竞争力的专业进行撤并、关停。
摘要:专业建设是中职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它肩负着为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职责,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 也是职业学校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中职学校内涵发展、上台阶、提升办学水平、提高社会声誉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常规和基础性工作。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竞争的加剧, 专业建设的核心地位越来越得到显现。
关键词:中职教育,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闫春荣.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三融四化职场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施.指教论坛, 2010 (15) .
[2]陈秋梅, 冯鹏义.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科学版, 2009 (4) .
随着数控技术在社会各行业的运用越来越多,人们学习该专业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几年前,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控职业教育培训调研组对全国十多所正在或准备从事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各层次学校(主要是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工作、培训开展情况、所用设备状况及这些地区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了一系列调研。笔者根据这次调研的情况,谈一谈对数控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的一些意见。
一、数控人才的知识结构
目前,处于生产一线的数控人才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类是大学、高职和中职的机电一体化或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的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英语、计算机、机械和电气基础理论知识及动手能力,易接受新工作的挑战。但是,由于学校的专业类别划分过窄,又难以向学生提供工艺经验,所以这类数控人才仍难以满足某些企业对加工和维修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而另一类是从企业现有员工中挑选人员进行数控技术中、短期培训。他们具备企业所需的工艺背景和实践经验,但大部分是传统机类或电类专业的毕业生,知识面较窄,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数控系统不太了解。当前,对数控人才有以下三个需求层次:
1、蓝领层
数控操作技工需精通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工艺知识,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和手工编程,了解自动编程和数控机床的简单维护维修,适合中职学校组织培养。此类人员市场需求量大,适合作为车间的数控机床操作技工,但由于其知识较单一,其工资待遇不会太高。
2、灰领层
(1)数控编程员。要求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复杂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三维CAD/CAM软件,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数控手工和自动编程技术。适合高职、本科学校组织培养,适合作为工厂设计处和工艺处的数控编程员,需求量大,尤其在模具行业很受欢迎,待遇也较高。
(2)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要求掌握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和机电联调、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熟悉各种数控系统的特点、软硬件结构、PLC和参数设置;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和维修。适合高职学校组织培养,适合作为工厂设备处工程技术人员,需求相对较少,但培养此类人员非常不易,知识结构要求很广,需要大量实际经验的积累,目前非常缺乏,其待遇也较高。
3、金领层
数控通才需精通数控操作及维护综合知识,并有大量实际经验。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以及机床的数控化改造。适合本科、高职学校组织培养,但应提供特殊的实训措施和名师指导等辅助手段。适合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机床厂数控机床产品开发的机电设计主管,是企业的抢手人才,待遇很高。
二、数控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
以上各类数控人才接受的基础知识基本相同,但专业课重点不同。笔者所在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将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蓝领层和灰领层之间,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
1、中技班数控专业设置
社会定位为蓝领层,专业设置以数控操作为主,基础知识重点放在CAD+机械制图、金属材料、机械知识等;专业课重点在机械加工、数控加工工艺知识、简单的手工编程及了解自动编程和数控机床的简单维护维修等方面。该层次能满足初中毕业学生学一门技能的需要。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这一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较大。中等职业学校可大力发展这一专业,并把它做大做强。
2、高技班数控专业设置
社会定位介于蓝领层和灰领层之间,专业设置以较复杂的数控操作、简单的数控编程和模具设计为主,基础知识除CAD+机械制图、金属材料、机械知识等方面外,专业课还需增加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专业知识,掌握简单的三维CAD/CAM软件、数控手工和自动编程技术等。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多进行校内实习,更应增加到企业实习的机会,使其所学知识及早与社会接轨。由于该专业学生步入社会后既定位在工人层次,又希望兼有技术人员的能力,因此培养成本相对较大,应从初中毕业生中找出一部分好学、肯干的学生进行精英式培养。
通过学生的定位及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不同层次的数控技术人才,是每一个职类院校在新时期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仅需要场地、设备的投入,更需要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完善。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人才。
空中乘务专业建设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及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会组委会和各位领导能够给我们学校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与全国最优秀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各位同仁进行交流。下面我把空中乘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与企业合作共建的一些经验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一、空中乘务专业建设历史及概况
空中乘务专业设立于2005年,是我院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2008年,《客舱服务与客舱设备》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8月,学院联合海航集团共同建设空中乘务特色专业。
2010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院视察,对空中乘务专业先进的教学设施、空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将空中乘务等专业办成全国品牌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5月,空中乘务专业被评为海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6月,海航集团在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就学院未来发展建设召开专题会议,会议要求集团 1
人力资源部全面落实校企合作所需相关政策、全力支持空中乘务专业建设。
二、专业发展定位
(一)调研统计及分析
目前,仅海南航空公司空乘人员缺口每年超过2000人,2011年,海口、三亚两地机场旅客总进出港人数总计超过2千万,未来还将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到2020年,海南人才总量需求达到197.5万人。据波音公司预计和空中客车公司预计,未来20年中国需要约3500架新飞机,我国空乘人员缺口将超过15万。这些都为本专业培养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高技能型空乘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行业依托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空中乘务专业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及海南继续开放航权的历史机遇,紧密结合航空业发展,将本专业建设成为海航集团空中乘务人才培养基地,国内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空中乘务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同时,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拓宽就业方向,培养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高端服务型人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空中乘务专业探索出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行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岗位要求为导向,将学历教育与新乘务员养成培训相融合的“2+0.5+0.5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将高职3年学习时间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本专
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阶段学习民航旅客地面运输生产流程和业务技能;第三阶段学习空中乘务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这一阶段还安排了职业资格考证,为学生顶岗实习打下了良好基础;第四阶段进行空中带飞(顶岗)实习;第5阶段提交实习报告及办理毕业手续。通过五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在教学安排上实现了两次工学交替,实现 学生“零距离”上岗的目标。
分级开展空中乘务人才培养工作
空中乘务培养结构分成三个层次。第一类是学院招生,按照海航普通乘务员标准的录取编入普通班,学生实习前参加航空公司乘务面试和招聘;第二类是学院联合海航招聘人员按照海航在职乘务员标准录取编入海航班;第三类与中国民航大学等院校合作成立本科班,采取“3+1”模式按照国际乘务员标准进行培养,对这些学生在英语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原则上要求毕业时能英语达到六级或托业成绩650分以上。分级开展空中乘务人才培养工作,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不同航空公司不同的用人标准,实现学生实习就业。
企业全程参与教学与管理
校企合作开展民航乘务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自2008年起,学院联合海航乘务培训中心面向在职乘务员和学院空乘专业学生开展民航乘务员技能鉴定工作,在职乘
务员通过参加不同级别的乘务员技能考试获取不同级别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可以参加初级乘务员技能考试获取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对提高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加快海航乘务人才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空中乘务专业与航空企业合作,以空中乘务服务工作流程为导向,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线,深入分析乘务岗位能力要求,明确乘务员必须具备沟通能力、客舱服务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机上急救能力等专项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一专项能力及能力要素的要求,确定课程科目,选择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二)以乘务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将学历教育与乘务养成培训融合,缩短了空乘人才培养周期、降低了人才培养成本,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与就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致性,从根本上解决学与用脱节的问题。以乘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一)课程主要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能课程,主要由学院专任教师授课
以乘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二)课程主要是专业课程和核心技能课程,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授课。通过在全仿真实训环境中进行实践教学以及在航空公司空乘岗位进行顶岗
实习,实现与企业共同培养职业素质高、职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乘务人才。
(三)改革教学内容,实现与实际生产“无缝”对接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选择和排序,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课程内容选择上以应用为主,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动态发展,与行业技术标准及职业标准一致,并与《民航乘务岗位技能实务》相接轨。
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将技能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基础能力和素质训练,第二阶段进行岗位能力的训练,第三阶段进行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基础能力和素质包含空中乘务专业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与必要的一般技能;岗位能力包含专业技能与高层次的一般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包含专业综合技能与更高层次的一般技能。不同的实践能力在不同的实训实习环境下进行。
企业专家参与教材编写,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职业情境融入教材,保证了教材内容与生产要求一致。通过改革,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行业生产实际“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了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师资队伍
由学院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根据课程性质安排不同的教师授课。教师培养途径(读PPT)
实训条件
学院联合海航航空运输产业通过共同出资、优势互补等方式建设空中乘务模拟机训练中心,配备有国内一流的乘务模拟客舱、陆上应急逃生系统、水上应急逃生系统以及满足各种各项技能教学的实训室。不仅满足学院空中乘务专业教学使用,又服务于海航乘务员在职培训。
学院与航空企业合作,建立了以海航航空运输产业为主的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进修与教学开发需要,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下的顶岗实习达到100%。
校企成立工作组,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同时,明确学院作为海航控股乘务员培养基。从集团层面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比如:对于来学院承担教学任务的的资深教员,集团提供政策支持,包括教员的关系不变、待遇不变,集团给予异地授课给予,企业在晋升、级别都给予优先考虑等。
***学校
一、专业简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我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该创办于2003年,是**州地区较早开办该专业的学校。本专业现开设9个教学班,在校生364人;现有专业教师15人,其中专任教师13人,中、高级职称人数1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2人,本科以上学历10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6.9%。此外还有2位具有高级工及技师职业资格及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担任实践教学任务。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有力地保证了高质量教学和技能培训。本专业建有数控车、数控铣、数控机床智能化维修实训、CAD/CAM、数控维修仿真等15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内实验实训设备总资产440余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江苏扬力集团、**州力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10多家大中型骨干企业。自专业开办以来,由于学校对本专业的高度重视,由于专业建设能够紧跟地区经济产业规划发展措施得当,本专业历届毕业生都受到广大用人单位欢迎,近二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
二、专业建设情况
(一)、专业设立
2003年,我校为适应**州及周边地区制造业快速发展对技能紧缺型数控人才的需求,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结合我校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开设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专业开办7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场、行业、企业对应职业岗位的变化,不断强化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推行课程改革,在广泛的调研论证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另外,本专业注重产学研结合,初步形成了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办学和教科研与生产结合密切的体制和机制。近年来,我校依据**州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不断发展完善的基础上,开始建立以该专业为龙头,以模具制造技术、机电设备维修等专业为拓展方向的专业链、专业群,以提升专业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和结构的形成我校在开办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及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经过了多次社会调研,听取了本地及周边重点骨干企业专家的意见,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论证,形成了有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主线,教学进程安排比较合理,基本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另外,我们每年都会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自身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力求对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改进完善,对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应行业实际、适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形成了各年级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此作为各年级专业教学计划实施的准则。
(三)、课程建设
为落实好课程建设计划,我系成立了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建设小组,指导各教研室的专业课程建设。
1、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我系能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结合专业建设目标,在理清本专业建设思路的前提下,认真制定精品课程规划。对已有一定基础的及一些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课程,吸取兄弟院校建设精品课程的经验,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着手,制订建设规划,争取在未来5年内完成2门校级精品课程,并完成一门省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建设工作。目前,校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与AutoCAD”正在建设过程中。
2、课程标准建设
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最根本的依据。制订课程标准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重点、难点。课程标准既要明确体现出教学目标及培养方案对课程的基本要求,又要体现出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体现出教学过程的科学规范,同时还要能够反映出与课程有关的新知识新成果。我系规定专业主干课程必须制订统一、规范的课程标准。在标准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支深入学习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以此为指导,对一些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了符合实践需求的项目化改革,经过调研、讨论,我们在原有主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数控车工实训与考级、机械制图与CAD、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数控设备与编程等主干专业课程的标准进行了项目化整合和改革,并初步通过教育行业和企业专家论证。另外我们还积极参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的课程标准的起草编写工作,先后承担了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设备装调技术基础》、《数控机床机械装调技术训练》、《数控机床机械故障诊断维修技术训练》等课程标准,通过参与高层次的课程改革活动带动了我系专业教师职教理念和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3、教材建设
在专业教材选用方面,我们一直要求教材征订时尽可能选用高质量的国家规划教材。另外,我系一直鼓励任课教师编写适合学生职业岗位需要的校本教材。目前,我们已经编写了校本教材“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验实训任务书指导书”等校本教材,并在专业教学中加以实施。今后,我们还将根据专业职业岗位需求进一步更新完善相关校本教材,并继续开发更多的校本教材。本学期,我们要求本专业实训指导老师应在下学期开
始之前完成所有实训课程的项目化校本教材编写任务,并在下学期推广实施。为了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及教科研能力,我们还积极参与更高层次的教材编写工作。在完成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设备装调技术基础》、《数控机床机械装调技术训练》、《数控机床机械故障诊断维修技术训练》等课程标准的编写工作后,又根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协作会的安排,进行了《数控机床机械装调技术训练》和《数控机床机械故障诊断维修技术训练》两本教材编写工作。
4、考核办法
我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了规范的考核办法。考核重点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考试方法多样化,如:技能测试题库、职业资格考核等,无论何种形式的考核,均要有明确的评分标准,为落实学校的题库建设制度和确保考核办法的顺利实施,本专业教师已经开始建立相关课程的题库,部分课程的题库已经建立完成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四)、教学环节
为保证教学指导思想的落实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我系对教学各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1、教学进度计划的制订:任课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后,须在开学前二周根据该课程标准要求以学时或以周为单位,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包括:课程名称、授课班级、总课时分配、授课的章节与主要内容、每课次的教学安排、习题课、复习课、考试课安排等内容。教学进度计划经本系教研室负责人审核后,交系教学主任审批存档备查,相同课程须经集体讨论共同制订。教学进度计划经审批后,在执行过程中不得任意变动。若需局部调整,须经教研室同意,系教学主任审批后方可执行。
2、备课:备课是保证和提高教师授课质量的前提。我们实行集体备课制度,任教相同课程的教师必须进行集体教研,一人主笔备课。个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再加工,体现出班级、学生之间的不同点。教师备课必须结合课程标准,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计划进行备课,同时,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备课内容必须突出体现教法、学法。包括: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向学生推荐相关参考书目、指导答疑、作业、教后记等。
3、授课 :突出专业课程项目化,鼓励理实一体化教学。授课方式包括项目化授课、理实一体化授课,实习课,理论课,习题课,复习课等。授课环节要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师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和自学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4、课堂管理 :每学期始在系办公室领取班级日志、教学日志,将每日教学情况进行记录,每周汇总上交系办检查,学期结束后交系办存档;为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到课率,每次上课都要对学生进行清查,上课期间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该班的管理者。
5、考试及考查:注重平时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作业、课堂笔记、平时练习等计入考试、考查范围,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同一课程标准,同一进度的课程,实行教考分离、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组织任课教师集体阅卷,按时填报学生的考试成绩及试卷分析表,期末应写出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对于实习课单独组织考查,单独计算学分。
(五)、教学改革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条件的课程尽量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如数控编程、机械制图与CAD、CAD/CAM技术训练等。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另外,还鼓励本专业教师还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进行了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应用的实践与研究,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师资队伍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我们制定了教师长期培训规划和每年实施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地对老师的专业理论、技能进行更新和提高。第一,开展以老带新活动,让每年新分配的毕业生跟随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使其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尽快达到规定的要求。第二,每年按计划选送教师出国、到国内高校深造学习,让教师及时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开阔视野。第三,实施“双师”工程,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我们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制定个人成长三年规划,要求专业教师必须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熟练掌握一项专业技能,达到高级工以上要求。第四,制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计划,每年假期我们都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以丰富专业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第四,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技能竞赛,以竞赛促水平提高。过去几年中,本专业栾玉祥、沈雪梅、孙永旺、张衍红、刘玲等老师先后在**州市职业学校师生技能竞赛中荣获一二等奖。第五,充分挖掘校内教师资源。我们倡导文化课教师向专业课教师转变,目前已有4位文化课教师主动申请参加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经过多年的努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就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本专业已有4名教师取得技师和高级技师证书,7人取得高级工专业技能证书,有效提高了师资水平和专业办学能力。第六,强力推行系主任点课听课制度。通过系主任点课制度,带动了广大教师间互听、互评、互学积极性,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七)、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一向注重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除加强实验实习场所的科学管理,大力提高其使用效率外,我们学校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每年都进行数控专业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完善、更新设备,加大实践岗位的数量,保证学生技能实践的岗位率,目前专业设备总价约443万元,设备品种、工位较为完备,主干专业课程校内实训都能按专业教学计划开设,实验实训开出率达100%。
我们还大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州五亭桥缸套有限公司、中集通华等多家企业签订协议,建立了长期实习基地的互利关系,企业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学生生产实践岗位,我们还可定期按需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到现场观摩学习,同时企业还派遣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作讲座,指导实习、介绍企业精神,配合学校进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介绍等专业环境的教育,不但有效补充了实践教学,还使学生融入了企业文化的熏陶。
下一阶段我们将积极探索实施“引企入校”建立实训基地的方法,争取行业企业的支持,发挥其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等各方面优势,在校内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工厂,尽可能体现“理论实践合一、教室车间合一、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徒弟合一、实习生产合一、教学科研合一、作品产品合一”的“七合一”的专业教学思想。
(八)、学生素质
我系充分整合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坚持实施“六个一”教育——一个求真向善的立人品质、一门娴熟精湛的立业技能、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种便于交流的外语常用口语、一手规范工整的钢笔字、一项出类拔萃的个人特长,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本专业开设了政治理论课、体育课;每学年积极组织本专业的学生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注重在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身体素质;每学期能在专业教研室的积极配合下,组织第二课堂专业活动,通过专业讲座、技能比赛等积极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学校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系部有学生心理咨询室,同时能保证每学期至少组织一场心理健康讲座,及时处理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排除心理干扰,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学习、生活和娱乐,提高心理承受力。另外我系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每学期能开展相应的就业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投身社会,进行专业实践,特别是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学校学生创业的活动中去,进行创业项目的设计,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学生就业、顶岗实习
为保障学生就业、顶岗,我系与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一起,与广大用人单位进行联系,为学生就业提供就业信息、联系用人单位。目前,07级毕业生实习期即将结束,绝
大部分都已经与实习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08级学生已全部赴企业顶岗实习。用人单位对我系的学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今年4月底之前,我系08级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就已全部确定,实习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出口的畅通,保证了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
三、专业建设进一步完善努力的方向
1、专业师资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我系专业教师多数为本科学历,且较为年轻,专业实践经验也参差不齐,与培养生产一线所需求技能人才的要求上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进一步增强专业实践能力。
2、专业设备的总值、生均设备值均超过规定指标,但由于场地的限制,部分设备较为落后,型号、数量也不是很充足,与企业生产需求仍有差距。另外,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实验实训设备还比较缺乏,因此,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专业实验实训设施的规划,在专业设备的数量、工位、型号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补充和更新,以满足专业群建设发展的需要。
3、由于我校是由原有三个中职(中专)校整合而成,整合时间不长,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理念的学习,丰富系部教育教学二级管理经验,因此今后需要向各兄弟学校学习取经,需要得到各位专家的指点帮助。
4、我校在产学研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先后与多家企业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但是产学研工作的开展仍旧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尤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产学研的有效结合点的形成方面需要加大力度进行调研实施。
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核心在于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建设等等。就目前高职院校的现状看,加强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在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进行规范化建设,以促进高职教育质量和特色得到保证。
1.如何确立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人才培养目标除了极少数精英(学术、理论)人才培养外,今后绝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均多少包含提升其以就业能力为目标的职业教育,但不同院校会分化出不同层次进行错位竞争,走特色发展之路。因此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是进行专业建设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2.学院应有怎样的专业设置与布局。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现状可概括为“名称多、设置乱”,虽经指导性规范,但仍存在专业设置粗细失衡、覆盖面宽窄随意,众多专业交叉重叠的现象,带来在培养环节和组织教学以及质量控制上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对专业建设的长期资源积累和品牌打造带来很大的困难,也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技术的综合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在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处于不断地综合与变化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中,过分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虽有助于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但必然会使专业过窄、职业知识和能力受限,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的变化。因此在重视针对性的专业方向教育的同时,必须通过拓宽学生的专业面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提高他们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职业迁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布局不仅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本身的内涵,而且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结构特色。
3.专业建设如何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当前各高职院校如何从中国国情,尤其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条件出发,借鉴与整合国外成功的经验与做法,自主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这需要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牢牢把握住国内外成功的高职教育模式的共性特征——能力本位主导教学、产学结合培养人才,并结合所 处的区域条件与环境,通过具体的实施途径实现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这其中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目标与价值所在。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应牢牢把握住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三个基本要素: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以此为指导思想,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目标与价值,落实好以下四项改革与建设任务。首先要按能力标准设计综合化改革课程和实训教学的内容体系,并形成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训为主体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其次要依据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技术能力要素,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来梳理和提炼单元与综合技术能力,将单元能力的培养融人综合化的核心课程中,同时将单元能力按典型工作任务融人构建的综合实训项目中,通过工作过程的完整训练来强化综合技术能力的培养;再次依据能力序列提升和知识序列递进的要求,形成能力和知识并进的教学安排,进一步按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落实工学结合的具体实施途径;最后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操作实施规范以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这其中同时把满足岗位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融人各教学环节的实践中,通过教学实践过程培养敬业耐劳、恪守信用、讲究效率、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崇尚卓越等职业素质。这四项任务能否落实并成功实施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区别于学术型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关键所在。
4.如何落实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队伍质量和水平。因此要建设好一支拥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良好的双师型结构的师资团队,这是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从目前高职院校的现状看,专业建设从指导原则上讲应把握准确定位,顶层设计,资源整合;从执行思路上讲应把握目标设计,项目提练,聚集突破;从操作层面上讲应把握项目启动,培训先行,人才为先。
结合我院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建设, 近三年来我们以校企合作作为专业建设深入下去的突破口, 将企业对人才的期望标准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将企业对毕业生的欢迎程度作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判标准, 将企业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材改革的重点, 将技能培训与企业岗位培训有机融合, 将企业聘请教师个人作为企业员工培训讲师或参与企业技改项目等作为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检验成果……以此不断突破一系列专业建设的瓶颈, 使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1 筛选典型化工企业, 形成“三双”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石油化学工业是湖北经济发展的七大支柱产业之一, 仅我院所服务的武汉“1+8”城市圈内的化工企业就多达万余家, 年销售收入跨越“千亿元产业”。针对服务区域内的化工企业我们一般把握两点来筛选合作企业以配合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一是企业规模较大, 能提供学生多岗位多层次的发展机会。企业文化先进, 竞争意识浓厚, 能使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准的重要性, 能看到个人能力的发挥空间和巨大的价值体现;二是企业产品生产的工艺过程典型, 过程控制和生产装置覆盖化工专业学习领域的核心内容, 学生在该企业实习实训后能获得在本行业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明显优势。对筛选出来的企业我们花大气力进行交流和培养感情, 采取领导对接领导, 就业对接人事, 课程对接岗位, 专业教师对接技术人员, 教师锻炼对接技改项目等多种形式逐步与企业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实习与培训双向基地、教师与技师双向兼职、学生与员工双向培养”的“三双”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近三年来我们主要与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武汉青江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几年运作下来, 这些企业基本上成为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后花园”, 学生实习纳入公司每年度的工作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按企业岗位要求完成技能培训与考证, 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多项技术攻关项目, 专业核心课程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紧密联系, 变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为教师到企业的逆向兼职, 确保教师的“双师型”的锻炼环境。
2 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效益共赢
高职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有50%左右, 实践性教学所占用的设备、场地是一笔很大的投入, 日常教学运行中的试验耗材、水电、设备维护等消耗也是拉高人才培养成本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这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和专业建设中已经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教学改革越深入, 人才培养环节抓得越落实, 消耗就越大。如何化解这一矛盾, 在我们进行充分的专业实训运行后发现, 进行校企合作, 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企业生产环境, 与企业共享人才培养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例如, 我们结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进程 (如下表所示) , 其实训环境的建设基于校内、企业这两块教学资源。
从上表可以看出, 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涉及化工生产流程的综合性操作训练由于受校园环境的限制, 不宜在校内建设有气味、有污染、消耗大的生产性化工装置, 因此与企业共享实训资源是必然的选择。从教学上看, 将部分生产性的实训教学直接放在企业现场进行, 再现企业生产装置、生产氛围和企业文化, 具有不可替代性优势。
另一方面, 近三年来我们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 开放校内实验实训室, 引进企业科研项目进驻校内实训基地, 有偿利用校内实验实训资源, 部分承担起学生校内实验实训的教学任务, 从而提高校内实验实训装置和场地的利用率和自身的造血功能。通过打通校内和企业这两块实验实训基地, 相互充分利用, 实现资源共享, 变过去单方面消耗为收支平衡, 为更深入的教学投入和教学改革打开了有利的局面。
3 与典型企业合作做实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论文)
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或毕业论文) 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经验等方面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全面接轨, 从而获取社会经验、完成心态调整、强化专业技能等系列职业能力。毕业设计 (论文) 是学生三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一个系统回顾和综合应用, 也是温故而知新的反思消化过程。所以, 这两个环节的教学是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环节。对于初出校门、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 好的企业能促成学生安心顶岗实习, 用心去做事, 达到热爱本专业本行业的良好精神状态, 相反不好的企业容易在学生心里造成对本专业本行业的厌恶情绪。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安排中, 选择典型企业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近三年来我们对我院所处的武汉“1+8城市圈”内的化工企业进行了充分调研, 从中筛选出有利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良好就业的化工企业来营造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的锻炼环境。比如今年我们就针对化工08级三个班共123人, 安排40人去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17人去湖北鼎龙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26人去湖北绿色家园化工有限公司、15人去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3人去武汉青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2人去武汉无机盐化工厂。良好的企业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学生在企业保持稳定大有帮助, 同时这种成建制地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不仅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要, 也方便了我们专兼结合地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 避免了一个企业只有一、二个学生而心态浮动较大, 不安心顶岗实习等不利因素。毕业设计 (论文) 我们一般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顶岗实习的岗位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拟定题目或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拟定题目来完成, 侧重于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发挥。过去我们比较担心学生难于拟定题目或影响企业的保密性, 实际上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后绝大部分具有良好的企业主人翁意识, 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可以巨大地释放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归纳总结问题的潜能。有些学生还能大胆地提出和思考一些工艺技术改造问题, 真正体现了毕业论文的价值。所以, 广泛地联系企业, 从中挑选适合学生顶岗实习乃至就业的企业, 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的魅力所在, 这样才能把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这两项教学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服务区域内的行业企业输送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员工。我院在学院“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 依托校内外两个平台, 按照“学院对接区域、专业对接产业、学生对接职业”的建设思路, 通过校企联合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 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现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战略。因此深入进行校企合作才能突破专业建设的瓶颈, 使人才培养工作更具体、更务实, 引领人才培养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高职教育是以服务区域内的行业企业为宗旨。依托校内外两个平台, 按照“学院对接区域、专业对接产业、学生对接职业”的建设思路, 通过校企合作, 深度融合, 资源共享, 使“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建设、学生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技能培训与考证等涉及专业建设的系列问题得到具体落实, 突破了专业建设的瓶颈, 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现了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战略。
关键词: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J].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通知, 2010, (7) .
[2]中共中央, 国务院[J].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2010, (7) .
关键词:专业认证;专业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
专业建设是高校本科教学的基础性、持续性、引领性工作,涉及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等重要的本科教学工作。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13年6月19日,经国际工程联盟大会正式表决,全票同意接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是我国工程教育界多年努力的结果。
在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制订的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各专业补充标准则涵盖了各行各业对各类工程人才的要求,反映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有利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服务面向的学校发挥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根据专业认证工作的总体规划,今后几年内,全国的认证工作将覆盖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大部分专业领域。
“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我国专业认证6年多来的实践表明,这些反映了当前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的先进理念对于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一、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爆炸增长,知识更新加速,产业结构变革,行业分工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已势不可挡。与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对下一代工程师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应当具有全球化视野、创新精神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应当具有社会责任、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新的效益观,他们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必须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应当承认,我国工程教育的基础是面向工业社会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在信息社会如此迅速到来的时刻,高校工程教育需要有一个反应与适应的过程。但是,在高等教育快速大众化的进程中,即使是面向工业社会的工程教育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
中国工程院2009年年初发表了题为《走向创新——关于中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的调研报告,对国内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十分尖锐和中肯的意见:
(1)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远胜于水平。
(2)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3)专业目录与课程体系设计落后、学科交叉欠缺,导致创新与实践双向不足,得不到产业界的认同和重视。
这份报告同时指出,与部分发达国家最好的学生不读工程专业相比,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生源好、规模大、就业市场广阔。如果能唤醒其创新的潜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工程科技人才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面临着对信息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双重不适应,高校的工科专业或多或少都在努力改变工程教育不适应社会要求的局面,但效果明显的不多。常见的做法有以下几类。
(1)为了应对知识量增加:加课,减课时;把课内实验移到课外;压缩甚至取消生产实习。
(2)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增开“能力”、“素质”类课程;用少数优秀学生的学科竞赛成绩来“证明”培养效果。
(3)实施教改项目:数量不少,目标不一,步子大小不一,判定标准不一;一项教改要求其他教学环节付出代价(如出让资源)才能成功;成功的证据是少数优秀学生或一两届学生;重复立项,改过来改过去都是成果。
面对信息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高校需要对专业建设进行整体的、综合的审视与改革:有统一的建设目标,有统一的成功标准,有全体教师的参与,能够可持续发展,等等。6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有助于实现上述专业建设愿景,因为这些理念触及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
(1)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全体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作为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检验标准。
(2)目标导向。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向,有利于教学内容与环节、教学资源(包括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落实、优化与检查。
(2)持续改进。要求学校对教学活动进行制度性的定期自我评估和评价,以稳定、有效的机制不断改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增强了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学校的本科教学体系是一个惯性很大的系统,要做出整体性、综合性的变化需要外力的推动,或者说有了外力的推动将会更为有效。不少高校的实践表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种很好的外力,学校可以借力发力,推进工科专业的建设与改革。以下从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专业认证理念对于工科专业建设的推进作用。
二、以学生为中心: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灵魂
近年来,在高校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各种口号不绝于耳。然而,在教学工作中究竟怎样以学生为中心,认识并不统一,甚至是模糊不清的。
1.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
专业认证的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学校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
每所高校、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都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这个“区间”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合格毕业生的最低水平和最高水平。长期以来,学校、专业都偏好用培养质量的最高水平来表明自己的地位、特色和优势。这虽无可厚非,但我们头脑必须清醒:最高水平不能作为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志。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应当是合格毕业生的最低水平和最高水平都得到提高,而不仅仅是最高水平的提高。尽管“钱学森之问”中指出的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高水平亟待提高,但必须看到人民很不满意的还有扩招后最低水平的降低。
前些年进行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考查学生的重点是优秀在校学生和杰出校友,其实评价的只是学校培养质量的最高水平。实际上,不少杰出校友未必是当年的优秀在校学生,学校通常很难解释这些杰出校友的成功究竟是因为在学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还是其他原因。
专业认证时,评价的则是培养质量的最低水平是否符合国家(国际)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考查的重点是所有学生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教育,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应有的教育资源,是否达成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从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角度看,学校当然应当对优秀学生因材施教,但更应当对普通学生因材施教,因为所有学生都有权利获得公平的、有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教育。
因此,专业认证的质量观比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更有利于推动学校、专业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2.如何在教学工作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依据认证标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当:
(1)有对全体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环节,有实施记录与评价,有可信的考核结果。
(2)有完善的、所有教师(不仅仅是学工部门)参与的学生全学程关怀机制。
(3)有每个学生的全学程记录与评价。
(4)有保持和提高生源质量的措施,不断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与兴趣。
(5)有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6)让所有学生(不只是少数优秀学生)都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以学生为中心的关键在于,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学程培养,包括:对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考核;所有教师都有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的义务,并且覆盖所有学生;全程记录和定期评价所有学生的培养效果(而不仅仅是量化的成绩);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与兴趣(对于学校的非强势专业这的确是有难度的);覆盖面较广泛、可信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教学资源要被所有学生充分利用,等等。经历过专业认证的学校普遍反映,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使学校、专业真正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到了实处。
三、目标导向: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
目标导向也称为基于学习成果的教育(Learning Outcomes Based Education),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的主流模式。目标导向的理念引导教育者要明确回答下面5个问题:
(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
(3)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4)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5)我们如何保障学生能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1.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就是用期望全体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反推出所需的培养过程、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以及对应的持续改进机制。在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要求被认证专业明确阐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其中:
(1)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2)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
以往的专业培养方案中也阐述培养目标,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使用了口号式的措辞(如“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只可能覆盖少数优秀学生(如“XX领域的领军人才”);部分培养目标的达成缺少相应教学环节的支撑,等等。
专业认证则明确要求,毕业要求的达成要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则要能够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其中,通用标准中的“毕业要求”参照了国际通行标准,共有10条,其内容主体是对毕业生的能力培养要求。
2009年开始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了目标导向理念。所有加入该计划的专业点都必须先明确阐述专业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再以此为依据给出专业目标实现矩阵,使得所有的目标要求都能够落实到对应的教学环节上。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7年、2010年和2013年接受了三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2007年第一次专业认证的启示,我校在2008年度工作要点中提出了“本科教学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专业建设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特色专业建设以培养目标为指南”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方针,在全校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其在校生人数占全校的70%)全面推行了“目标导向”的专业认证理念。这些专业点用了一年时间,分别确立了专业培养目标(对应于现行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设计了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矩阵,并据此修订了专业培养方案。这一年实现的大面积观念转变,为此后我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从教师的角度看目标导向
我们教师过去注重的是教了什么,至于为什么教的问题很多人心里是没数的。我们经常这样宽慰自己:过去就是这样教的,学生毕业之后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何况谁也不能断言这样教就出不了杰出校友。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教这些?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教?过去教这些、这样教可能是有道理的,那么,面临着信息社会的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面对着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微博、微信、QQ的学生,是不是还有道理?道理是不是还那么充分?
专业认证要求每位教师都做到:
(1)熟知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对应的毕业要求乃至培养目标的关系。这里,标准中与知识相关的部分是容易被重视的(如“毕业要求”之2、3、7),而与能力相关的部分则是容易被忽视或不知道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如“毕业要求”之1、4、5、6、8、9、10)。
(2)熟知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的质量标准,以及对总体培养质量的影响。
(3)能够提供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达成相应毕业要求的证据:该教的教了没有?怎样考核的?学生通过了考核就能达成相应毕业要求的证据是什么?是否会在补考或毕业前清考中“放水”?在教学中除传授知识外是否注重达成那些与能力相关的毕业要求?证据是什么?
(4)能够尽到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义务并提供证据。
3.从学生的角度看能力培养
目标导向理念注重的是能力目标导向而不是知识目标导向,这体现了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却正是目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软肋”。在中国,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的口号已经提了几十年。可悲的是,现在最容易形成共识的不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成果,而是“本科毕业生的能力在下降”。
这里的客观原因是:学校是用达成毕业要求的量化结果(即学生本科学习期间获得的学分)来表示毕业、授位的标准。于是,原本有特定内涵的毕业要求被屏蔽了内涵的学分数所取代。不可否认,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的确很难用考核(尤其是考试)的方式来判定,因此不容易量化。于是我们习惯的一种解释是: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将来在工作岗位或者更高层次的学习中会得到体现和发展的。
如果人才培养体系在能力培养方面没有缺失,学生也没有忽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即使没有量化的成绩来衡量),这样做其实也说得过去。
然而,现在的中国学生从小受到的就是考核驱动、成绩驱动、排名驱动的教育。于是,占量化成绩主部甚至全部的知识学习成果就理所当然地被学生关注,而很少被量化的能力培养成果就“理所当然”地被学生忽视。
如果学校、专业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致使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能力培养部分出现了缺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般是不会有意见的(因为没有影响他们毕业、授位);而在毕业后则可能发现他们缺失了一些很重要的、应当在学校培育的能力,但这对他们而言为时已晚。
从专业认证的实践来看,专业认证注重能力培养的目标导向理念,有助于学校、专业发现并弥补人才培养体系中这样的缺失,推动学校、专业在所有教学环节都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并能够提供相应的证据。
4.注重培养学生的“软实力”
尽管教育教学改革在各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现实却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动力不足。其主要原因不见得是教师不愿意改革,而是学校和专业说不清(或者说服不了广大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
专业认证的实践表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软实力”。专业认证标准中有一些能力培养要求触及了过去培养力度很不够的“软实力”方面:
(1)培养每个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工程职业道德。
(2)使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3)使每个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4)使每个学生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5)使每个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这里的难点是每个学生而不只是少数优秀学生的“软实力”达成。相信每所高校乃至每个专业点都能举出一些优秀学生的实例,来“证明”自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的,但要证明所有合格毕业生都得到了应有的能力培养并达成了预期效果就困难得多。因此,专业认证标准中这些对学生“软实力”的培养要求,将有效地推动专业点和全体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统一认识,并落实到教学环节中。
四、持续改进: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柱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教授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教育效果的发挥是在未来的时空中,而‘未来是无法详细准确预测和提前采取行动措施的。”
因此,只有不断反馈和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发现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并进行及时的修正,才是保持和提高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以往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所重视的是静态的、封闭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而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则是在推进动态的、开放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1.持续改进机制须有开放系统的特征
一个封闭的系统必然会能量耗尽。因此,所谓对某个体系的“自我完善”,心情可以理解,说法和做法都不科学。
人才培养的效果在未来。因此,谁在评价毕业生的实际表现方面更有发言权?显然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己,而不是学校。许多学校对获取校外反馈没有机制上的保证,通常是碰到机会了才进行,例如在校友返校或企业来校招聘时捎带着做一下。试想,来校被热情接待的客人能把所有不好听的话都说出来吗?另外,校友返校聚会的主题不可能是给学校挑毛病,愿意返校参加校友聚会的也一般不会是失败者,因而说学校好话的居多,说问题也会不疼不痒。
因此,学校要定期主动走出去,俯下身子倾听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真实意见和看法,回来后认真思考、换位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落实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对应环节中。
2.认证对持续改进机制的要求
尽管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第4项就是“持续改进”,但对持续改进机制的要求并不限于这一项:
(1)在第1项“学生”中,要求“通过记录进程式评价的过程和效果,证明学生能力的达成。”
(2)在第2项“培养目标”中,要求“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当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3)在第4项“持续改进”中,要求“专业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促进达成培养目标;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专业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专业应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4)在第6项“师资队伍”中,要求“教师必须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培养目标需要。”
要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体系,需要通过校外反馈机制所支撑的校外循环对培养目标进行持续改进,通过校内反馈机制和培养目标所支撑的校内循环对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专业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所支撑的课内循环对教学环节进行持续改进。这里的校外、校内、课内三个循环,既有不同的改进重点,又有清晰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 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3版)[Z]. 2013.
[2] 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 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1).
[3]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013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交流研讨会会议资料[Z]. 2013.
【专业建设论文】推荐阅读:
教师专业化建设论文05-23
化工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论文09-16
如何建设凸显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论文06-12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分析论文10-2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研究论文11-12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实训建设的思考论文06-27
专业教室建设方案05-23
通信专业建设规划05-23
测绘专业建设规划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