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 试题及答案

2024-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刑法学 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 试题及答案 篇1

答:1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相似之处,如二者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1)间接故意是旅途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2)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为了实现其他意图而实施行为,主观上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有采取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其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3)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2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相似之处,如二者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从本质上说,间接故意所反映的是对法益的积极蔑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所反映的是对法益消极不保护的态度。这种本质上的差别,又是通过各自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体现出来的。

首先,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其次,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为了实现其他意图而实施行为,主观上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有采取避免危害结果的措施;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其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这说明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2、简述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1因果关系是客观属性,刑事责任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存在因果关系并不等于要对“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要对“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如某人于雨夜躺卧一货车下避雨睡觉,第二天早晨司机倒车装货时压死该人。虽然倒车行为与压死一人的结果有因果关系,但因为司机并无故意或过失,而无责任。

因果关系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因果关系,只是不对结果承担刑事责任,但仍然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如犯罪未遂。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有联系且行为人对行为后果主观存在罪过→如果该行为为刑事犯罪,那么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在该行为人做出该行为后,出现了异常因素。如果该因素是独立的且异常的,那么就不存在因果关系,此人的该犯罪行为未遂。如果该因素为正常的且相关的,那么就存在因果关系,为既遂。

3、简述刑法的性质?

a/所谓刑法的阶级性质就是指刑法的阶级属性。刑法和其他法律一样,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才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应运而生。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刑法的阶级本质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

所谓刑法的法律性质就是指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之一部分所具有的特征。刑法与其他部门法如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比较起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任何一种社会关系,只要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刑法就规定对这种行为予以一定的刑罚处罚,从而使这种社会关系进入刑法调整范围。在这个意义上,刑法可以说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2)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任何法律都具有强制性,任何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干预。但是,所有这些强制,都不及刑法对犯罪分子进行刑事制裁即适用刑罚严厉。刑罚不仅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限制或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剥夺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而且在最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

b/ 刑法的性质有:(1)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而其他法律规定的都是一般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2)一般部门法都只是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刑法所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相当广泛。(3)一般部门法对一般违法行为也适用强制方法,但其严厉程度轻于刑法所规定的刑罚。(4)刑法具有补充性,即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某种社会关系时,才由刑法保护;只有当一般部门法还不足以抑制某种危害行为时,才能适用刑法。(5)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即其他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和保护的合法权益,也都借助于刑法的调整和保护

4、简述我国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要件从不同角度说明行为对法益的侵犯性和行为人的罪过性的实质内容。如果某种因素不具有这种实质内容,就不可能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要件是一种法律规定,而不是具体事实。最初的构成要件理论曾将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事实称为具体的构成要件,但当今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这种称谓混淆了法律规范与具体事实。以下所说的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或具体构成要件是指法律规定,而非具体事实。

5、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一特征是区分犯罪与违法的界线。犯罪和违法对社会都具有危害性,但其危害的程序有所不同,犯罪的危害性严重,一般违法危害性轻微或较小,违法只要不达到严重危害社会的程序,就不认为是犯罪,也就是说不受刑法处罚。

二、刑事违法性。是指违反刑法条款规定禁止性行为。如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故意杀人”,就是刑法规定的禁止性行为,违反了就按刑法规定处罚。

三、受刑法处罚性。刑法处罚,以对社会的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为前提,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犯罪,均应受到刑法处罚。刑法处罚是最严厉的处罚,他不仅可剥夺人的自由、财产,甚至可以剥夺人的生命。因此,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应给予刑法处罚,对于行为人的行为已给社会造成危害,但不及刑法规定的程度,刑法不给予处罚,即不认为是犯罪,但可由其他部门依其他法律或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5、简述犯罪的我国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6、试述犯罪故意?(800字以上)

7、你对刑法中期待可能性的看法?(800以上)

8、试述犯罪故意?(800字以上)

根据中国刑法第14条第1款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14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这种由犯罪故意而承担的刑事责任,就是故意责任。故意责任是责任的主要形式,它意味着行为人是在一种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犯罪的,因而属于责任形式。作为一种责任形式,故意不仅是一种心理事实,而且包含着规范评价,由此形成统一的故意概念。犯罪故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直接故意中,存在认识程度上的差别,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与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这种认识程度上的差异并不影响直接故意的成立。只要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明知的,无论是明知其必然发生还是明知其可能发生,并对这种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心理态度,即可构成直接故意。

在中国刑法关于犯罪故意的概念中,虽然规定犯罪故意是对于危害社会结果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态度,但危害社会结果并非是所有犯罪的构成要素。因此,犯罪故意同样也是对于危害行为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在这个意义上,直接故意具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对危害结果的直接故意,即结果故意。在结果犯的情况下,一定的危害结果是犯罪构成的要素,行为人在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的前提下,希望其发生,就是这种结果故意的心理内容。二是对危害行为的直接故意,即行为故意。在行为犯的情况下,刑法规定不以一定的结果作为犯罪构成的要素。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要明知危害社会的行为而有意实施就构成直接故意。

(二)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指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不包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放任是以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具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种或然性为前提的,如果行为人已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又决意实施的,则根本不存在放任的可能,其主观意志只能是属于希望结果的发生的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从容的态度。正因为如此,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是认定间接故意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发生危害结果,就不能认定行为人具有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具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了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如甲为放火烧乙的房屋而放任了将睡在房中的乙烧死;二是为追求某一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一危害结果发生,如甲为打一野兔而置可能误中正在附近采摘果实的某乙于不顾,并开枪击中某乙致死;三是突发性犯罪中不计后果放任某种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某甲因违法犯罪被某乙当场抓获,为挣脱逃跑,某甲掏出匕首向某乙刺去,致某乙心脏被刺破伤重而死。以上三种情况中,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都是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9、你对刑法中期待可能性的看法?(800以上)

摘 要:期待可能性是刑法中规范责任论的核心内容,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获得了普遍认同,我国刑法也有必要移植该理论。在判断标准上,应采取类型人标准,而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应当作为刑事责任的阻却事由。

关键词:期待可能性 类型人 刑事责任

期待可能性是指依据行为之际的现实情形,能够期待行为人不实施犯罪行为而实施适法行为;反之,则为期待不可能性。[1]期待可能性论在大陆法系现代刑事责任论,即规范责任论中,是一个核心性的概念。在我国,有无移植该理论的必要,如若引进,如何解决其标准和理论地位问题?本文围绕这些基本问题,加以探习。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移植问题

期待可能性概念能够实现对犯罪人的责任的个别化评价,使责任判断一改过去流于形式主义的缺憾,并产生机能性效果。考察该理论的历史形成过程以及它的理论价值,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形以及刑事司法的发展需要,我认为期待可能性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应当是一个急切需要引进的理论。

期待可能性理论肇始于德国帝国法院第四刑事部对“癖马案”的判决:①要确定基于违反义务的过失责任,不仅要依据行为人当时可能并且已经认识到“驾驭有癖害之马可能伤害行人”,还要求被告人处于当时的境遇有拒绝驾车之可能。受上述判决提示,M.E.迈耶在1901年的论文《有责行为与其种类》中提出,违反义务的意思活动,仅仅是责任的分类标准。1907年,弗兰克在《责任概念的构成》中提出非难可能性概念,认为对违法态度的非难,除了要具有故意或过失之外,还必须要求行为人具备责任能力,并且行为之际的周围情形处于正常状态。但是他认为该理论仅限制适用于过失。戈登修米特在1913年的论文《作为责任问题的紧急避险》和1930年的论文《规范的责任概念》中,提出责任阻却事由说,认为责任阻却事由应求之于“„主观上,优越且正当之动机‟之主观评价;易词以言,即本对于人性弱点之考虑结果始发生责任阻却事由。”[2]弗洛登塔尔是继弗兰克和戈登修米特之后,极力倡导期待可能性论的学者。他痛感当时存在于“法律与国民之间的隔阂”,1922年发表《责任与非难》一文,认为义务必须以行为人的能力为前提,不可能的事绝无义务可言,即法律在行为人没有遵守法定标准的可能之际,不能认为他有责任而加以非难。适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是责任非难不可或缺的要件,他称其为“伦理的责任要素”,并且不拘泥于弗兰克承认的过失范畴,主张期待可能性是故意和过失的共通的伦理的责任要素,且可认为是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E.修米特被公认是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命令规范发生作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行为人具备责任能力;(2)就行为时的全体情形看,在我们的经验上认为,行为人的意识领域出现义务规范(命令规范的内容)、或该义务观念对行为人的动机过程发生作用都是可能的。E.修米特成功地确立了以期待可能性为核心概念的规范责任论。[3]

自E.修米特奠定了期待可能性在刑法理论中的地位之后不久,期待可能性理论不仅在德国刑法学界获得了通说的地位,经常为司法判例所采用,而且在立法中也屡屡得以运用。尽管期待可能性理论当时在德国刑法学界和判例中获得了主导性地位,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期待可能性观念被认为具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色彩,而屡屡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尤其是当德国的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社会生活受到纳粹势力的全面影响之后,针对期待可能性的理论批判比过去更显激烈。1933年,纳粹刑法学者达姆和肖夫斯坦发表了《自由主义刑法还是权威主义刑法》一文,认为“将对法律服从的期待可能性拔高到一般的超法规处罚条件”,其结果是“刑法禁止的无限相对化和软骨化”。[4]

二战以后,以期待可能性为中心的规范责任论的地位没有被推翻,在刑法立法中,仍然存在关于期待可能性的规定,如德国旧刑法第52条第1项规定:“行为者,由于不可能抗拒之暴力,或由于无其他方法可以避免,且与对于自己本身或亲属之身体、生命之现在的危险相结合之威胁,而被强制实行该行为时,不构成犯罪。”1973年刑法第35条第1项前段规定:“为避免自己或自己之近亲或其他密切关系者之生命、身体或自由所遭遇他法不可避免之危险,所为之违法行为,不构成责任。行为人依其情况,如有自行招致危难,或具有特别法律关系等情形,可期待其经历危难者,本项规定不适用之。”[5]但是在当前理论和实践中,对以期待可能性为超法规的免责事由的观点,一般采取否定的态度。

在日本,1928年,木村龟二教授发表了《关于刑事责任的规范主义的批判》的论文,率先将德国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学说介绍到日本,之后,该理论获得了普遍认同。如泷川幸辰教授主张责任包括三要素:(1)责任能力;(2)责任条件;(4)基于义务意识支配行为的可能性。佐伯千仞教授在1947年出版了《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思想》一书,该书在1985年再次增补出版。二战后,期待可能性理论成为日本刑法学中的通说,是责任论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随着理论观念的日渐成熟,在日本刑法实务中,也更多地表现出对该理论的关心和运用。而且日本的期待可能性研究反超德国,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内容。

在意大利,规范的责任论获得了大多数学者的支持,[6]在我国台湾,期待可能性也成为刑法中的通说。美国也有学者尝试着借鉴期待可能性研究美国刑法问题,美国学者Fletcher认为,期待可能性是指对被告的行为能力的公平期待,模范刑法典Section2.09(1)中的“具有一般人忍受度的人在行为人的情况,可能无法抵抗”之规定,接近德国的期待可能性思想。[7]

期待可能性体现了规范化的意志自由,正确显示了行为人的内在的法性格,所以,以期待可能

性概念为核心的规范责任论,已取代心理责任论,成为迄今大陆法系刑事责任论中的通说。[8]

我国古代也有这种思想,如《论语·子路》记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觉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9]这被日本学者佐伯教授视为期待可能性的最初思想萌芽。而如亲亲相隐、子报父仇等也显现了这种思想。

今天,我们很有必要有意识地移植这一理论。在我国社会实现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不公正现象较为突出,贫富悬殊较为显著,司法环境和司法人员的素养亟待改善和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法律手段,树立法治威信,既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但是,如果不能解决社会中的不公正问题,就难以通过刑法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协调,也不能体现刑法中所固有的维护社会公正的本质。为了缓和这种不公正现状中潜在的危机,在刑事司法中,一方面要加强对于那些以权谋私、胡作非为等强霸势力者的惩治;另一方面,对于处在弱势地位的人,司法机关不仅有必要表达出一定的同情与关怀,还有必要以一种理性的眼光,审视行为人的处境,考虑行为人的非难可能性及其大小。

但在我国刑法理论和实践中,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往往只强调对行为主体的主观性要素中的责任能力和罪过(故意、过失)进行抽象判断。其中,责任能力是法律所拟制的关于责任主体范围的界限,它基本上不能反映成年人在精神正常的状态下实施行为的决意能力;而故意与过失不过是判断行为与行为者的心理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通常只起到了责任分类的效果。我国现在通行的还是典型的心理责任论,它不可能对行为人在行为时的具体情形加以必要的注意,不能真正评价行为人的责任。比如在有些事例中,国外有的作为紧急避险解决,但是在我国刑法中,禁止以第三人的生命或健康为紧急避险的对象,所以,行为人吃同伴构成杀人罪。但是,在当时的情形,一般的人是不会坐以待毙的,那么吃人的结果自然就无法避免了。“法律不强人所难”,既然如此,刑法上就要给行为开脱罪责的“非常出口”。由此看来,我们需要移植以期待可能性为核心的规范责任理论。

二、期待可能性的标准问题

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有一个标准问题。关于期待可能性的标准,有如下一些看法:

1.立足于客观情形的标准及其观点:(1)客观标准说,该说是由我国学者张智辉提出的,主张以行为发生时的客观情形作为标准。(2)类型的行为事件标准说,该说为日本学者泷川幸辰、内藤谦等所倡导,认为应当以一定事件的类型,作为决定有无期待可能性及其程度的标准。泷川幸辰认为,决定期待可能性标准的,“不是行为人,而是促成行为人通常的动机过程的类型性事件。将此归结为弗兰克最初主张的附随情形,即导致行为人不得不实施行为的类型性情形是期待可能性的标准。”[10]但是,将客观情形作为期待可能性的标准并不妥当,偏离了问题的方向。客观情形及其类型化不仅不能作为期待可能性的标准,而且不能全面说明期待可能性的有无及其程度。

2.立足于人的标准,包括:(1)国家标准说,也被称为法规范标准说,该说认为,期待体现了存在于国家和行为人之间的对立关系,它必须由期待的主体充当判断的标准,即必须依照国家意志的统一要求,由现今国家所施行的法规作为期待可能性的标准,以决定行为人能不能采取具体的适法行为。很明显,该说的不足在于:第一,不免于强人所难的结果;第二,不能够就期待可能性与具体客观情形之间所存在的动态发展关系作出公正的解释;第三,有导致不当扩大国家主义的危险;第四,现实的期待者不确定。

(2)行为人标准说,认为确定有无期待可能性,应当立足于具体行为的行为人的自身条件,并结合行为时的具体客观情形,以判断可不可以期待他实施合法行为,或者不实施违法行为。该标准的主要问题是:第一,有导致弛缓法秩序的可能;第二,背离了法秩序的统一性要求;第三,不符合评价的实际。

(3)平均人标准说,就是根据一般人处在行为人的情形之下有无规范上的期待可能性为判断标准,决定行为人有无期待可能性,也即认为必须以平均人,即社会中的一般人,作为衡量期待可能性的标准,如果通常一般人处在行为人的情形下,也可以实施合法行为,此时就应认为该行为人有期待可能性;相反,如果通常一般人在相同情形下,亦无法实施合法行为,就应该认为行为人没有期待可能性。该说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几点问题:第一,平均人界限模糊,导致平均人的范围过于宽泛,不利于实际判断;第二,平均人标准不能显示刑罚的个别化原则;第三,将导致期待可能性与责任能力等同的结果;第四,在有些方面存在着与国家标准说一样的不利结果。即强人所难,以及期待可能性的标准将不免于演化为法官标准。

鉴于行为人标准说、平均人标准说和国家标准说各自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期望通过采取折中的标准解决问题。特别是我国学者,支持折衷的标准说的学者很多。但是,各种折中说最终还是会陷入基础标准的困境中。

我认为,应当采用类型人的标准。类型人是以特殊身份类型形成的人群。采用类型人作为标准的理由如下:

第一,类型人概念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社会关系中的不同人群及其属性。其中部分类型人是根据国家的意志确定的,可以体现存在于期待者与被期待者之间的关系。比如,有特殊身份者是特别类型的人群,在法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即其享受与其他类型的人不同的权利并承担不同的义务。有时候,完全不能根据一般的责任观念解释特殊类型人的独特法律地位,例如《德国刑法典》第二章第五节关于议会言论及报道不受处罚的规定,假如没有这种立法制约,那么议员的特殊权利就无法得到保障,但再假若不根据法律的身份类型进行规定,而是依据一般人的责任理解的话,那么议员在议会中的发言就应当如一般人一样受到约束。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对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来说是不能容忍的。而议员作为一类人,本身就是政治的产物,也是法律规定的从事特定政治生活的类型人。所以,对于议员在刑法规范中的特殊地位,就不可根据被期待者的标准进行理解,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国家的意志。在刑法中,国家意志并不仅仅体现在对属于政治类型的人群进行例外规定方面,有时还体现为刑法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地提高对被期待者的要求,如刑法对于累犯的规定就是如此。类型人的标准体现了期待者与被期待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运用类型人标准,可以最大限度地均衡刑法的社会防卫功能和人权保障功能。

第二,类型人标准不仅可以在决定有没有期待可能性时适用,也可以在判断期待可能性大小时适用。类型人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可以从多种角度充分体现行为人所属的类型,如一个公务员,具有属于公务员的特性,也有属于一般人的特性,在一般特性中,他具有性别的属性,还具有一定经济地位的属性,等等。而这正是一个合理标准所必须具备的特征,普特南说过:“当我们转向知觉的合理性,即转向一个我们赖以决定某人能否对哪怕最简单的知觉事实给出一个真的、恰当的和明晰的解释的隐含的标准和技巧时,我们会看到大量因素起着作用。”[11]这表明,决定标准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作为一个标准,必须具有涵盖这些因素的最大包容性,否则就会导致多个标准或者标准不明确。将期待可能性的标准委诸于行为人或国家或一般人,其存在的弊端,要么是标准的包容性不够,要么是标准的涵盖面过大以致于不容易把握,结果必须另设辅助性标准。而类型的划分,由于具有不同的参考因素,而可以充分显示人的不同属性。所以,当根据数个不同的类型进行具体评价时,就可以保证在刑法规范的要求中,对行为人的期待可能性作出正确评价,从而,期待可能性不仅仅成为衡量责任有无以及大小的因素,还成为实现刑罚个别化的合理依据。

第三,类型人标准能够适用于刑法实践的不同环节。在立法中,必须对人进行分类,如无责任能力者、限制责任能力者和有责任能力者,在有责任能力者中,进一步依据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的身份,作出特殊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当对具体的行为人进行评价时,并不是根据行为人自身进行的,而是根据行为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行为人自身的主观特征,考虑具有与行为人相似属性的人处在这种环境之下能否实行其他行为。如医生没有对病人进行及时抢救而导致病人死亡的,当我们考虑该医生有无救助该病人的期待可能性时,不能从病人或者病人亲属的角度进行考虑,也不能从护士的角度进行考虑,而要结合当时的情形,看其他医生在这种情形之下一般会采取何种处置方案。再如外国人在我国犯罪是因为不知道我国法律,当我们考虑该外国人有无期待可能性时,不能根据中国人对于法律的认识进行判断,但也不是根据其他国家的外国人进行判断,而是根据该国家的人进行判断。

三、期待可能性的地位问题

期待可能性的地位,应该体现期待可能性在刑法中的作用。在大陆法系刑法学中,期待可能性是犯罪论的要素。但是,犯罪论的构造包括犯罪要件的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这三个要件,那么,期待可能性又当居于何种要件之中呢?对此,学者们存在一定的争执,传统的观念,也是大多数学者的主张,认为期待可能性是责任论的要素,但是,也有学者主张在其他范畴中把握期待可能性的地位。考虑到我国刑法构造和这些国家不同,我们应当从别的方面考虑期待可能性的地位。

我国学者关于期待可能性的地位,有如下一些见解:(1)责任能力要素论,主张期待可能性是刑事责任能力的一个构成要素,而不是和责任能力、故意和过失并列的第三要素。[12](2)罪过要素论,主张将期待可能性置于故意或过失的要素之中,即“针对我国刑法理论的特点,我们应当把期待可能性置于故意和过失之中,让它成为故意和过失的内容之一。”[13](3)修正的罪过要素论,论者基本上赞同德、日刑法理论中的责任阻却要素论,从而将期待可能性视为罪过的要素。论者将有关罪过的构成要素分为:第一,基本要素:故意、过失;第二,评价因素、前提要素和消极因素:期待可能性。[14](4)第三要素说,该说对日本刑法学中的独立要素说表示赞同,认为“期待可能性虽然是指向行为人的主观的,是对行为人主观选择的期待,但是,与故意、过失不同,它不是行为人的主观的、心理的内容本身,而是从法规范的角度对处于具体状况下的行为人的主观选择的评价,可以说故意、过失是主观性的归责要素,而期待可能性是客观性的归责要素,期待可能性是独立于故意、过失之外的归责要素。”[15](5)更新地位说,认为“期待可能性是能期待行为人选择不做违法行为的综合条件(综合状态),而这综合条件由行为时行为人的责任能力、心理和各种客观状态组成,因此,期待可能性不能作为犯罪主观要件的构成要素,也不能作为犯罪主体的责任能力的构成要素。它是专门用于综合评价意志自由有无的法哲学领域。”[16](6)责任范畴论,该说认为应在责任中确定期待可能性的地位。[17]

与以上几种学说不同,责任范畴论跳出了传统观念的限制,将期待可能性从两个层次上考虑,将有关期待可能性的法定情形的类型与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情形区别开来,并把前者作为阻却犯罪的事由(相当于大陆法系刑法中的违法性阻却事由与责任阻却事由),后者作为阻却责任的事由(相当于大陆法系刑法中的责任加减事由),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期待可能性与故意、过失和责任能力之间的争讼,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刑法理论体系的作用。对此,笔者深表赞同,不过同时认为,由于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关于刑事责任的争议很大,刑事责任究竟具有哪些要素还没有取得初步的一致性意见,假如将期待可能性置于责任论的范畴,必须回答的问题很多,首先应当就刑事责任的应有含义,以及它在刑法中的地位进行重新说明,之后才能分析期待可能性在该范畴中的地位。所以,责任范畴论的理由还不是十分充分。

我之所以认为应该把期待可能性作为刑事责任论的要素,理由如下。

(一)这是由我国的刑法理论构造决定的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关于刑事责任论与犯罪论和刑罚论的关系,倾向于将刑事责任论作为一个独立于犯罪论和刑罚论的范畴。事实上,采用罪、责、刑的理论结构,不仅使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分析从平面趋向立体,而且相对于国外的理论构造,还有值得称道之处。

比如在德、日等国刑法理论中,责任一般是判断行为是否有阻却犯罪的主观因素的要件,但是,由于责任不仅涉及存在与否的问题,还关乎大小轻重问题,所以,只好在有责性阶段,一并包含责任的全部内容。这样,必然将犯罪的定性与量刑的判断混淆起来,从而在理论上就不彻底。我国刑法学将刑事责任与犯罪分开,与英美法系的刑事辩护事由有相似之处,但并不等于说两者没有差别,毕竟我国司法中定罪的模式与英美法系国家不同,在犯罪论构造上就有明显分歧。在思维习惯方面,我国理论比他们更强调逻辑结构的严密性和完美性。

我国刑法理论关于犯罪的认知模式是平面的,但是,它并不妨碍对于犯罪的发现和认定。只不过由于完全从形式上进行把握,使定罪的范围就比较大,比如说,在以生命对生命的同等价值的避险场合,行为人吃了同伴,依据我国的刑法规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而在德、日国家,则可以根据责任阻却的理论而阻却犯罪。所以在结果上,我国的犯罪论模式似乎过于刻板和不近人情。但是,由于在犯罪成立之后,还不能进入到刑罚裁量阶段,此前必须评价行为人的责任,在这个阶段,也可以阻却责任,即有犯罪不等于有责任,行为人就不会受到实质性的处罚。这样就使得问题基本上被化解了。另外,我们还必须注意,牺牲他人的生命来挽救自己的生命,和“舍身取义”的社会道义是矛盾的,如果我们认为行为不构成犯罪,无异于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合法的,就含有鼓励类似行为的意思,因此,将这样的行为作为犯罪认定的通说观点,是正确的。宣布其有罪,也就表明法律不主张这样的行为,只不过由于行为人没有更好的保全办法,所以不对他施加实质处罚罢了。而且,由于这个阶段的存在,使得责任大小的认定有比较大的空间,也即更有利于发挥期待可能性在衡量责任大小方面的机能,而德、日等国的模式中存在忽视责任程度判定的可能性。综合以上理由,我认为,我国的刑法模式在将期待可能性作为刑事责任的判断要素之后,反比德、日显得合理。

(二)这是由刑事责任的应有之义决定的关于刑事责任的概念,如果简单地从消极方面或者积极方面理解,它就没有单独立足的必要。因为,如果从积极方面认为刑事责任是一种应该负担的义务,此时,责任就与刑事法律中的禁止性规范或命令性规范相重复,既然如此,我们可以认为犯罪的评价就是责任的评价,也可以认识责任的评价就是犯罪的评价,如此一来就没有刑事责任的独立地位可言,它只能如大陆法系理论一样依附在犯罪论中。如果从消极方面认为刑事责任是一种后果,这一点在谴责说、责任说、法律关系说以及后果说均是如此,由于刑罚、非刑罚处理方法都是犯罪的后果,则导致不能划分刑事责任与刑事处罚的界限,从而不能将刑事责任与刑罚分割开来,这样,要么没有刑罚论的独立地位,要么没有刑事责任的独立地位。但是,由于没有刑罚的犯罪是极其例外的,那么,没有刑罚论的刑法理论是不可思议的,因此,问题最终落脚于刑事责任,即它只能依附于刑罚论中。总之,从这两方面理解刑事责任,在刑法理论上会使整个体系不协调,也不符合司法操作的实际。

在司法实际操作中,刑事责任判断是一种评价。行为是否具有犯罪性,通常是一个形式的判断。即只要行为的客观表现符合犯罪的构成模式,行为人的行为就应该被认定为犯罪。但是,就犯罪构成的一系列标准而言,不过是根据类型性的行为人客观环境和行为人主观条件而拟制的,它们并不能从动态的层面、完全反映行为人不犯罪的现实可能性。而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一个人有意志自由才有选择行为的能力可言,只有选择行为的能力才有不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当法定的标准并不能完全反映行为选择的可能性时,虽然根据法律的规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了犯罪,但是却不能就此判断他有责任。因此,根据我国的犯罪构造体系,当行为被评价为犯罪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评价行为人有没有不实行犯罪的现实可能性,这就是责任所要解决的问题,理所当然是责任的内容。所以,对于刑事责任的评价,我国与德、日等国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18]德国学者耶塞克认为,所谓责任,“就是意志形成的非难可能性”,它意味着对行为人在意志形成过程中施加影响的标准进行否定评价。[19]而期待可能性在本质上属于意志形成的可能性,对期待可能性的评价,其实就是“意志形成的非难可能性”评价,所以,期待可能性属于责任的范畴。

(三)这是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所作出的合理选择

由于产生期待可能性问题的事由通常是具体的,存在不为法律所明确规定的可能性,所以,期待可能性理论有可能破坏罪刑法定原则。而要运用期待可能性论,就必须不脱离罪刑法定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大陆法系学者将期待可能性作为犯罪论的要素以及我国学者将期待可能性作为责任能力或者罪过要素都具有共同的、不可避免的诟病,不能克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之虞。

根据对罪刑法定原则的普遍理解,罪刑法定主义在实质上包括三个条件:(1)刑罚法规条文的明确性;(2)刑罚法规内容的正当性;(3)通过民主的方式制定。[20]在司法实践中,当刑法规范与宪政的目的存在矛盾时,或者当刑法规范不明确、刑法规定具有不正当性时,完全应该遵从实质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限制或者取消对这些刑法规范的适用。在刑法分则规定的条文中,一个行为被作为犯罪规定下来,总是有一定依据的,在现代政治制度中,刑法的制定有严格的民主程序,因此,具体规定违背民主原则的现象基本上不存在,所以,将期待可能性作为阻却犯罪的原因,一般只能局限于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场合。另外,如果法律规定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条件,那么虽然在理论上可以运用期待可能性进行解释,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其适用的必要。甲的行为构成犯罪,而一般人不仅认为它是犯罪,而且即使处在甲的境地时也不会犯罪,对此,法律也有明确合理的规定,那么,司法中只须依据事实和规定进行处理,而没有必要特别依据期待可能性进行解释。

但是,如果刑法规定并不具体,或者有弹性,法官就可以运用期待可能性说明为何这样处理而不那样处理的原因。如果依据现实情形和对应的法律规定,不能免除行为的犯罪性时,假如强行施加刑罚反而不能为一般人所接受,这时,充分运用期待可能性作为评价责任程度的事由,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一般人在行为构成犯罪时,注重的是其结果,如果存在一般人认为值得宽恕的原因,就可以认为没有刑事责任或者刑事责任比较小,并作为减免刑事处分的责任前提,以求在最大限度内消除对被告的不当处罚。

(四)这种处置方式不会限制期待可能性的机能,不产生诉讼上的问题

于犯罪论中寻求期待可能性的地位,还存在诉讼上的举证问题,要么增加起诉机关的诉累,要么强求当时人举证,这都不尽合理和可取。但于犯罪论之外确定它的地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于在刑法立法中,已经考虑了一般情形之下的期待可能性,而且针对属于期待不可能的一些常见情况,在立法中规定为阻却犯罪的例外事由,所以可以说,期待不可能性发挥阻却犯罪的机能已经比较充分。同时,以犯罪为前提,进一步考虑包括期待不可能性在内的刑事责任,就不仅从形式上保障了期待可能性论不被滥用,而且结合具体情形,再次发挥评价责任大小的功能,从而,属于法定的阻却犯罪的部分,可以在犯罪论中得到运用,而不能阻却犯罪的,就作为评价责任的事由被展开。同时,由于期待可能性是评价责任的要素,就不必在犯罪的认定阶段进行积极的举证,所以不至于引起诉讼方面的问题,不会导致对公诉方或被告人不利的后果。

(五)这种处置方式,可以更加充分地注意犯罪前的原因,从而合理评价责任

一个人犯了罪处以一定的刑罚,另外一个人也犯这种罪或许不能处以同样的刑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甲为了赌博而贪污单位财物的行为,与银行职员乙为了给长期卧病的妻子治病而贪污的行为,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其刑事责任并不一样。如果脱离犯罪产生的原因,其结果肯定令人不服。脱离犯罪原因的刑法是呆板的刑法。

在刑事司法中,对于犯罪产生的原因,一般只包括犯罪的目的、动机、被害人原因,这些因素往往只是一些主观性事实,是说明行为人可否不实行犯罪的评价条件,并不能直接说明行为人犯罪的可能性,如人产生了需求钱财的动机,但并不等于他一定要用犯罪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犯罪动机、目的等等因素,必须结合客观环境,成为期待可能性判断的要素。而期待可能性正是借助于行为之际的行为人内部和外部情形的结合,生动地解释犯罪发生的原因,进而说明行为选择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完整地反映行为人的责任。

刑法学 试题及答案 篇2

一、单项选择题

1.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限制,与法律优位原则相冲突的税法原则是()。

A.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D.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2.下列经营行为属于混业经营的是()。

A.纳税人销售货物、出租厂房B.纳税人提供修理修配劳务、转让一间门面房C.纳税人销售货物、对外提供贷款D.纳税人销售货物、承接修理修配业务、出租设备

3. 根据消费税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木地板生产企业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实木地板,按移送量和移送价格征收消费税B.高尔夫车属于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应征收消费税C.白酒生产企业向商业销售单位收取的品牌使用费,应并入白酒的销售额中缴纳消费税D.纳税人将自产化妆品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应按其同类化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税

4. 某舞厅3月发生的业务如下:门票收入90 000元,舞厅内销售饮料取得收入25 000元,销售毛巾、打火机等日用品取得收入3 000元,把其中的一间办公室出租给个人卖饮料,本月预收2个月的租金共计6 000元;本月支付工作人员工资34 000元,其他费用10 800元。该舞厅本月应纳营业税 ()元。(当地娱乐业适用20%的营业税税率)

A. 18 900 B. 19 700 C. 23 900 D. 24 800

5. 设在某县 城的甲建 筑公司 ,6月份收取 建筑收入200 000元,其中包括分包给乙建筑公司的分包款150 000元,甲建筑公司另收取提前竣工奖10 000元。甲建筑公司应缴纳城建税()。

A.135 元B.120 元C.75 元D.90 元

6.下列选项中,符合关税相关规定的是()。

A.关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以下的一票货物,可免征关税B.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外国企业无偿赠送的物资免征关税C.进口货物自运输工具进境之日起15日内,应由进口货物的纳税义务人向货物进境地海关申报D.广告品和货样均免征关税

7. 某矿山5月开采铜 矿石30 000吨 ,当期原矿 销售15 000吨,入选精矿4 000吨全部销售,选矿比40%,铜矿适用的资源税单位税额为6元/吨,其5月应纳资源税()。

A. 102 000 元B. 114 000 元C. 150 000 元D. 164 000 元

8.下列各项中,应计算缴纳土地增值税的是()。

A.赠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房地产B.公司之间互换自有房产C.抵押期内的房地产D.被兼并企业将房地产转让到兼并企业中

9. 某企业于2015年3月12日购置一幢仓库,建筑面积4 0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0 000平方米,宗地容积率0.4,当月交付使用,会计在固定资产账面记录房产金额3 000万元, 在无形资产账面记载了购买该幢仓库支付的土地使用权金额1 000万元,当地的计算房产余值减除比例为20%,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3元,则该企业2015年就这幢仓库及所占土地应纳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计为()万元。

A.23.85 B.29.61 C.31.05 D.39.48

10. 下列关于耕地占用税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建设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而占用农用地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B.获准占用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收到土地管理部门的通知之日起30日内缴纳耕地占用税C.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后,纳税人改变原占地用途,不再属于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情形的,应当按照当地适用税额补缴耕地占用税D.纳税人临时占用耕地,应当依照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在批准临时占用耕地的期限内恢复原状的,可部分退还已经缴纳的耕地占用税

11. 回国服务留学人员李某于2012年2月10日用现汇购买了一辆个人自用国产小汽车,2015年3月,李某将该车转让给宋某,转让价为120 000元,并于3月10日办理了车辆过户手续。已知该小汽车初次办理纳税申报时确定的计税价格为200 000元。宋某应纳车辆购置税()元。

A. 8 400 B. 12 000 C. 14 000 D. 20 000

12. 某船运公司2015年年初拥有机动船10艘,每艘净吨位1 500吨;拥有拖船2艘,每艘发动机功率1 000千瓦。当年8月新购置机动船4艘,每艘净吨位2 000吨。该公司机动船舶适用的车船税年税额为:净吨位201 ~ 2 000吨的,每吨4元。该船运公司2015年度应缴纳的车船税为()元。

A. 71 013.33 B. 74 033.33 C. 75 333.33 D. 76 013.33

13. 下列关于契税征管制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受让者应向国家缴纳出让金,以出让金为依据计算契税B.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死者生前的房屋权属免征契税C.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免征契税D.以自有房产作股投资于本人独资经营的企业,应按房产的市场价格缴纳契税

14. 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一个项目中有20%为配套的公租房,与建筑公司签订的建筑合同总金额为5 000万元,则该房地产开发商应纳印花税()。

A.1.2万元B.1.5万元C.2万元D.2.5万元

15.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

A.低于5年B.高于5年C.低于10年D.高于10年

16. 某外国公司在境内设立一常驻代表机构从事产品咨询服务,2015年6月,主管税务机关对其2014年度业务进行检查时,发现该代表机构账簿不健全,不能准确核算成本,收入经查实为120万元,决定按照最低利润率对其进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2014年该常驻代表机构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万元。

A.3 B.3.5 C.4 D.4.5

17. 按照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的规定,对多次付款的合同项目,扣缴义务人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合同全部付款明细、前期扣缴表和完税凭证等资料,办理扣缴税款清算手续的规定时限是()。

A.履行合同最后一次付款前7日内B.履行合同最后一次付款后10日内C.履行合同最后一次付款前15日内D.履行合同最后一次付款后15日内

18. 个人转让股票时,计算持股期限的原则是()。

A.先进先出B.个别计价C.后进先出D.加权平均

19. 企业向个人赠送礼品,应按“其他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A.电信企业对个人购买手机赠话费、入网费B.电信企业对个人购话费赠手机C.企业在业务宣传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D.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

20. 中国居民A企业2014年度境内外应纳税所得额为140万元。其中,境内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元;设在甲国的分支机构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80万元;A企业当年度从甲国取得利息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万元。允许A企业以其来自甲国以后年度的所得无限期结转弥补甲国当年分支机构亏损的金额是()。

A.0 B.60万元C.80万元D.140万元

21. 居民企业在境外设立不具有独立纳税地位的分支机构取得的各项境外所得,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作出纳税 申报的当 天计入该 居民企业 应纳税所 得额B.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当天计入该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C.汇回中国境内的当天计入该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D.无论是否汇回中国境内,均应计入该企业所属纳税年度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

22. 纳税担保是指经税务机关同意或确认,为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及滞纳金提供担保的行为。纳税担保范围不包括()。

A.税款B.滞纳金C.实现税款、滞纳金的费用D.实现罚款的费用

23. 下列案件中,属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的范围的是( )。

A.对公民作出1 000元以上或对法人作出10万元以上罚款的案件B.对公民作出2 000元以上或对法人作出1万元以上罚款的案件C.对法人作出没收非法所得处罚的案件D.对法人停止发售发票的案件

24. 个体工商户的会计报表要比企业简单许多,设置简易账的个体工商户仅需要编报()。

A.资产负债表B.损益表C.应税所得表D.留存利润表

二、多项选择题

1.“营改增”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服务有()。

A.电影放映服务B.仓储服务C.装卸搬运服务D.收派服务

2.根据消费税政策规定,下列应同时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是()。

A.酒精的进口环节B.VOC含量450克/升的涂料的出厂销售环节C.卷烟的批发环节D.白酒的零售环节

3. 营业税纳税人采用预收款方式提供的下列应税劳务、 转让无形资产,以收到预收款当天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有 ()。

A.提供餐饮服务B.提供不动产租赁业务C.转让土地使用权D.提供建筑业劳务

4.海关可以在境内获得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估定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但下列价格不得使用的有()。

A.境内生产的货物在境内的销售价格B.可供选择的价格中最低的价格C.货物在出口地市场的销售价格D.最低限价或武断虚构的价格

5.纳税人将自产产品用于下列项目,应当视同销售缴纳资源税的有()。

A.用于非生产项目B.用于生产应税产品C.用于生产非应税产品D.用于出口销售

6. 以下关于土地增值税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有( )。

A.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契税应计入房地产开发成本进行扣除B.房地产开发企业支付给回迁户的补差价款,计入拆迁补偿费C.房地产开发企业逾期开发缴纳的土地闲置费不得扣除D.对已经实行预征办法的地区,可根据不同类型房地产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预征率

7.以下属于房产税征税对象的有()。

A.室内游泳馆B.露天游泳池C.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围墙D.办公楼

8.以下关于车船税的表述正确的有()。

A.境内单位和个人租入外国籍船舶的,按我国税法规定征收车船税B.境内单位和个人租入外国籍船舶的,不征收车船税C.境内单位将船舶出租到境外的,按我国税法规定征收车船税D.境内单位将船舶出租到境外的,不征收车船税

9.以下符合税法规定的有()。

A.纳税人自行新建房屋用于生产经营,从生产经营之月起缴纳房产税B.纳税人以转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从合同签订之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C.纳税人购置机动车,从取得车辆所有权或管理权的当月发生车船税纳税义务D.纳税人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满1年时开始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10. 2014年张先生购置家庭第一套普通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成交价格为70万元;2014年因工作调动,张先生用家庭唯一住房换取赵先生一套85平方米房屋,赵先生支付张先生10万元,当地契税税率为3%。下列关于契税纳税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有()。

A.赵先生需要缴纳契税24 000元B.张先生购置房屋应缴纳契税7 000元C.张先生换取赵先生住房,应由张先生缴纳契税3 000元D.赵先生换取房屋行为,契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签订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

11.下列各项中,应按“产权转移书据”税目征收印花税的有()。

A.商品房销售合同B.专利实施许可C.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D.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

12.以下关于对所有行业企业在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符合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有()。

A.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 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B.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C.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10 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D.企业购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其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的60%

13.以下关于企业给职工个人购房的个人所得税处理,正确的有()。

A.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给投资者或亲属购买住房,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B.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给投资者购买住房, 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C.企业以福利为目的,为本企业任职受雇的员工购房,以低于成本价卖给员工的,按照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D.企业为投资者和员工购房,均按照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4.下列各项中,符合《行政复议法》和《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规定的有()。

A.对国务院的行政复议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B.对国家税务总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行政复议C.对国家税务总局的具体行为经行政复议仍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D.对省级税务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经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三、计算问答题

1.某煤矿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6月发生下列业务:

(1)开采原煤6 000吨,将其中3 000吨直接销售,取得销售额400 000元(不含增值税);将其余3 000吨连续加工洗选煤,销售洗选煤1 200吨,取得销售收入200 000元(不含增值税),当地洗选煤折算率85%;

(2)采煤过程中开采天然气500 000立方米全部销售,价税合并收入金额150 000元;

(3)销售使用过8年的旧机器一台,价税合并收取16 000元;

(4)当期购买采煤机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金17 000元,外购材料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39 860元,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材料用于生产加工煤炭制品;

(5)销售煤炭支付运费,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货运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运费金额12 000元;购买材料支付运费,取得税务机关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费金额4 000元。

假定上述需要认证的票据均经过了认证,该煤矿煤炭资源税税率为8%,天然气资源税统一税率为6%,该煤矿上期增值税留抵税额为16 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该煤矿应纳的资源税;

(2)该煤矿当期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

(3)该煤矿当期应确认的增值税销项税;

(4)该煤矿当期应纳增值税。

2.小明参加完高考后终于接到深圳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开学前,他母亲计划送他去深圳高校报到。临行前发生下列事项:

(1)为了能轻松顺利地抵达目的地,小明的母亲用自己的航空里程积分兑换了两张C航赴深圳的飞机票,仅需支付机场建设费每人50元;

(2)小明为了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诲,在“高大上”酒楼订了一桌888元的谢师宴,预交定金200元,但老师基于反腐倡廉的决心拒绝出席谢师宴,小明找“高大上”酒楼取消预定,经协商,酒楼只退还其定金的50%;

(3)去高校报到前,小明全年级的200名同学来到“滚出去”大排档吃 散伙饭 ,当天 ,大排档收 取学生们 菜品金额10 000元、大排档自酿0.5吨的鲜啤酒金额1 200元、茶水及饮料金额500元;

(4)聚餐后,小明和要好的共10名同学一起去夜游水岸景区,购买门票共支付300元;乘坐游船支付船费共250元。

假设不考虑起征点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C航按照里程积分兑换给小明及母亲的机票和收取的机场建设费应纳的增值税;

(2)“高大上”酒楼没收小明定金应纳的营业税;

(3)“滚出去”大排档当天收入应纳的营业税;

(4)“滚出去”大排档当天收入应纳的消费税;

(5)夜游水岸景区取得的小明及同学收入应纳的营业税。

3.中国公民李某是某IT企业的高管人员,2014年12月李某收入情况如下:

(1)当月的工资收入为30 000元,当月取得年终奖50 000元,企业为其负担年终奖个人所得税款中的3 000元;

(2)向林科院提供了一项专有技术,一次性取得专有技术使用费40 000元;

(3)出版专著一本获得稿酬18 000元,后追加印数,取得追加印数稿酬2 000元;

(4)担当一家大型企业的独立董事,但未在其中任职,取得不含税董事费收入50 000元;

(5)取得从持 股2年的A公司分配 的股息 、红利所得20 000元,A公司属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

(6)在出访法国期间,其专著被翻译成法文出版,获得版权收入20 000欧元(1欧元=7元人民币),在法国该项所得已纳个人所得税折合人民币21 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李某工资和年终奖分别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不包括企业承担的部分);

(2)李某提供专有技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3)李某稿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4)李某董事费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5)李某取得A公司股息红利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6)李某在法国取得版权收入回国应补交个人所得税税额。

4. 某盐业生产基地位于某建制镇辖区,2015年年初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盐滩占地47.5万平方米,无偿提供给公安局存放器材占地0.5万平方米,场内幼儿园0.1万平方米,盐业加工车间占地0.5万平方米,基地会议大楼占地0.3万平方米(用2014年6月1日批准征用的耕地建成),其他管理办公用地0.2万平方米,厂区内绿化占地0.8万平方米,职工生活区占地0.1万平方米。除另有说明外,上述用地均属于非耕地。2015年该基地发生如下业务:

(1)3月经批准新征用耕地0.2万平方米和非耕地0.3万平方米,用于扩展建造办公区的盐品俱乐部。

(2)年初,该基地拥有建筑物原值8 000万元,含办公用房原值1 000万元;会议大楼用房原值4 000万元;露天游泳池原值500万元;盐业加工厂房屋原值2 500万元(其中600万元原值的仓库在2011年作为投资投给某单位,不承担风险,每月收取3万元固定收入,本年7月底投资期满,之后将房屋收回自用);8月盐品俱乐部建造完工并投入使用,增加房产原值2 000万元。

(3)年初,该基地拥有小轿车4辆、整备质量10.3吨/辆的载货汽车5辆;5月购买整备质量5吨/辆的载货汽车2辆,并在当月取得所有权;7月,一辆小轿车被盗获得公安机关证明。

已知:该基地耕地占用税每平方米单位税额为18元;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单位税额为4元;房产原值扣除比例为30%;小轿车车船税每辆年税额400元,载货汽车车船税整备质量每吨9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该基地2015年应纳的耕地占用税(万元);

(2)该基地2015年应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万元);

(3)该基地2015年应纳的房产税(万元);

(4)该基地2015年应纳的车船税(元)。

四、综合题

1.某市卷烟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2月发生下列业务:

(1)从农民手中收购烟叶10吨,收购凭证上注明的收购价款100 000元和价外补贴8 000元,按规定支付和负担了烟叶税,取得烟叶税完税凭证。验收后送某镇烟丝加工厂加工成烟丝,向运输公司支付运费取得其开具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费金额500元。

(2)烟丝厂将业务1中的10吨烟叶加工成10吨烟丝,收取加工费3 000元,辅料费4 000元(均不含增值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烟丝厂无同类烟丝销售价格。

(3)卷烟厂将10吨烟丝收回,支付运输公司运费取得其开具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运输费金额1 000元。

(4)卷烟厂进 口生产设 备1台 ,支付价款 折合人民 币100 000元,运抵我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费6 000元, 保险费无法确定,口岸至厂区运费(取得运输企业开具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运费金额2 000元,设备关税税率7%。

(5)购进卷烟用纸,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 000元, 增值税5 100元。

(6)将委托加工收回的5吨烟丝和购入卷烟用纸的20% 领用用于生产卷烟。

(7)生产销售悠然牌卷烟,调拨价格65元/条(不含增值税),将40标准箱悠然牌卷烟销售给某烟草批发中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计算卷烟厂业务(1)应缴纳的烟叶税;

(2)计算卷烟厂收购烟叶准予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3)计算卷烟厂业务(2)被代收代缴的消费税(烟丝消费税税率30%);

(4)计算卷烟厂业务(2)被代收代缴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5)计算卷烟厂当期应纳进口关税和增值税;

(6)计算卷烟厂当期销售的卷烟应纳的消费税;

(7)计算卷烟厂当期全部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合计数;

(8)计算卷烟厂当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9)计算卷烟厂当期应纳增值税额;

(10)计算卷烟厂当期应纳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不包括被代收代缴部分)。

2. 某制药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销售收入5 500万元,销售成本2 6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500万元, 销售费用1 100万元,管理费用790万元,财务费用410万元, 投资收益54万元,营业外支出60万元,利润总额为94万元。

会计师事务所在对该企业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发现下列其他资料:

(1)投资收益中包括用权益法核算对境内居民公司甲的投资损失26万元和当年该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的全部所得80万元。

(2)财务费用410万元中,50万元为购建固定资产向银行贷款的利息支出(该固定资产当年未达到使用状态);360万元为向低税负地区关联企业借款9个月用于生产经营的3 000万元的利息支出,来自该关联企业权益性投资为1 000万元,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年利率为9%。

(3)管理费用中,60万元为预计负债支出;5万元为一项商标权的摊销金额,该商标权为当年6月份以100万元价款向境外企业购买(该境外企业在境内未设机构场所,也未设代理人),付款期已到但企业因故尚未支付价款,企业已将该项专利按照10年的使用期限进行摊销,但未做扣缴税款的处理。

(4)销售费用中,115万元为给某中介单位支付的销售佣金,佣金中的40%为现金支付,取得了相关发票;950万元为广告费用支出。

(5)营业外支出中的30万元为违约购销合同的罚款支出,5万元为诉讼费支出,15万元为违反政府规定被职能部门处罚的罚款支出。

(6)该企业购买节水设备一套(符合《节能节水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支付款项合计250万元,其中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设备金额210万元,增值税35.7万元,另取得普通发票并支付4.3万元安装费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该企业投资收益的纳税调整金额;

(2)该企业借款利息的纳税调整金额;

(3)该企业管理费用的纳税调整金额;

(4)该企业销售费用的纳税调整金额;

(5)该企业营业外支出的纳税调整金额;

(6)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7)该企业应纳的所得税税额;

(8)该企业应扣缴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税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2. D3. C4. C5. D6. A7. C8. B 9. B10. D11. C12. D13. A14. A15. C16. D 17. C 18. A 19. C 20. B 21. D 22. D 23. B 24. C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BC 3. BCD 4. ACD 5. AC 6. BCD 7. AD8. BC9. CD10. BD11. ABD12. ABD 13. ABC 14. BC

三、计算问答题

1.(1)应纳资源税=(400000+200000×85%)×8%=45600(元)。

煤矿生产的天然气暂不征收资源税。

(2)当期准予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17 000+39 860+ 12 000×11%+4 000×3%+16 000=74 300(元)。

(3)该煤矿销售原煤、洗选煤的增值税销项税=(400 000+ 200 000)×17%=102 000(元)。

原煤和洗选煤增值税税率为17%。

该煤矿销 售天然气 的增值税 销项税 =150 000 ÷(1 + 13%)×13%=17 256.64(元)。

天然气适用13%的低税率。

该煤矿增 值税销项 税合计 =102 000 + 17 256.64= 119 256.64(元)。

(4)该煤矿当期应纳增值税。

销售旧机器应纳增值税=16 000÷(1+3%)×2%=310.68 (元)。

按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不是销项税,需直接计入应纳税额。

应纳增值 税 =119 256.64- 74 300 + 310.68=45 267.32 (元)。

2.(1)C航按照里程积分兑换给小明及母亲的机票和收取的机场建设费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2)“高大上”酒楼没收小明定金应纳的营业税=200× 50%×5%=5(元)。

违约金收入按照餐饮业项目适用税率计算纳税。

(3)“滚出去”大排档当天收入应纳的营业税=(10 000+ 1 200+500)×5%=585(元)。

(4)“滚出去”大排档当天收入应纳的消费税=250×0.5= 125(元)。

饮食业自酿啤酒按照甲类啤酒的单位税额计算纳税。

(5)夜游水岸景区取得小明及同学收入应纳的营业税= 300×3%+250×5%=21.5(元)。

景区门票收入按照“文化业——经营游览场所”项目计算缴纳营业税;游船收入按照“服务业——旅游业”缴纳营业税。

3.(1)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0-3500)×25%-1005=5620(元)。

雇主为雇员负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个人所得税款,属于雇员又额外增加了收入,应将雇主负担的这部分税款并入雇员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后,按照规定方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年终奖应纳税所得额=50 000+3 000=53 000(元),查找税率:53 000÷12=4 416.67(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元。应纳个人所得税=53 000×10%-105-3 000=2 195(元)。

(2)提供专有技术应纳个人所得税=40 000×(1-20%)× 20%=6 400(元)。

【注】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没有加征或减征的规定,其计税所得额虽然超过了20 000元,但不适用畸高收入加成征收的方法。

(3)稿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18 000+2 000)×(120%)×20%×(1-30%)=2 240(元)。

稿酬应纳所得税的计算,要注意减征优惠。

(4)个人担任公司董事、监事,且不在公司任职、受雇的情形,取得的董事费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 得额 =[(50 000- 7 000)×(1- 20%)]/68% = 50 588.24(元)。

应纳个人 所得税 =50 588.24 × 40%- 7 000=13 235.29 (元)。

(5)A公司股息 红利应纳 个人所得 税 =20 000×25%× 20%=1 000(元)。

(6)版权收入不同于稿酬所得,应属于特许权使用费的范畴;在法国版权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抵扣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20 000×7×(1-20%)=112 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112 000×20%=22 400(元)。

因为在法国缴纳的21 000元个人所得税小于按我国税法计算的扣除限额22 400元,所以,在法国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1 000元可全额抵减,并需在我国补缴税款1 400元。

4.(1)该基地当年应纳的耕地占用税=0.2×18=3.6(万元)。

(2)该基地当年应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0.5+0.2+0.8+ 0.1+0.3×7/12+0.3×9/12)×4=8(万元)。

新征用的耕地当年不纳城镇土地使用税,自批准征用之日满一年时开始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2014年6月1日批准征用的耕地,自2015年6月开始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新征用的非耕地自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该基地3月征用的非耕地,自4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3)该基地当年应纳的房产税=(1 000+4 000+2 500600)×(1-30%)×1.2%+3×12%×7+600×(1-30%)×1.2%×5/ 12+2 000×1.2%×4/12×(1-30%)=68.18(万元)。

(4)该基地当年应纳的车船税=400×4-400×6/12+90× 10.3×5+90×5×2×8/12=1 600-200+4 635+600=6 635(元)。

新增车船在取得所有权当月纳税;已完税被盗抢的车船,退还自被盗抢之月起至该纳税年度终了的税款。

四、综合题

1.(1)卷烟厂应缴纳烟叶税=100000×(1+10%)×20%=22000(元)。

(2)卷烟厂收 购烟叶准 予抵扣的 增值税进 项税额 = (100 000+8 000+22 000)×13%=16 900(元)。

要按发票注明的实付价款和实付烟叶税为基础计算增值税进项税。

(3)烟叶的采 购成本 =100 000+8 000+22 000+50016 900=113 600(元)。

卷烟厂被代收代缴的消费税=[113 600+(3 000+4 000)]÷ (1-30%)×30%=120 600÷(1-30%)×30%=51 685.71(元)。

(4)卷烟厂业务(2)被代收代缴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51 685.71×(5%+3%+2%)=5 168.57(元)。

(5)进口设备关税=(100 000+6 000)×(1+3‰)×7%= 106 318×7%=7 442.26(元)。

进口设备增值税=(106 318+7 442.26)×17%=19 339.24 (元)。

(6)卷烟厂当期销售的卷烟应纳的消费税=40×150+65× 40×250×36%-51 685.71×5÷10=214 157.15(元)。

(7)卷烟厂当期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6 900+(500+ 1 000+2 000)×11%+(3 000+4 000)×17%+51 00+19 339.24= 442 914.24(元)。

(8)卷烟厂当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65×17%×40×250= 110 500(元)。

(9)卷烟厂当 期应纳增 值税额 =110 500-42 914.24= 67 585.76(元)。

(10)卷烟厂当期应纳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214 157.15+ 67 585.76)×(7% + 3% + 2%)=33 809.15 (元)。

2.(1)该企业投资收益的纳税调减金额为38万元。

1税法不认可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损失,应纳税调增26万元。

2居民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调减=80-80/5=64(万元)。

投资收益合计纳税调减=64-26=38(万元)。

(2)该企业借款利息的纳税调增金额为275万元。

150万元应资本化的利息在企业所得税前不得直接扣除。

2向关联企业取得的经营性借款可在所得税前扣除的利息=1 000×2×9%÷12×9=135(万元)。

该企业经营性利息超支=360-135=225(万元)。

(3)该企业管理费用的纳税调增金额为60万元。60万元预计负债在所得税前不得扣除,需要进行纳税调增。

(4)该企业销售费用的纳税调增金额为46万元。

广告费开支限额=5 500×30%=1 650(元),该企业广告费未超过限额。

用现金形式支付中介单位的销售佣金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需要纳税调增的金额=115×40%=46(万元)。

(5)该企业营业外支出的纳税调增金额15万元。130万元违约购销合同的罚款支出以及5万元诉讼费支出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215万元违反政府规定被职能部门处以的罚款支出在所得税前不得扣除。

(6)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94-38+275+60+46+15= 452(万元)。

(7)该企业节能节水设备可抵减的所得税额=210×10%= 21(万元)。

该企业应纳所得税额=452×25%-21=92(万元)。

(8)该企业应扣缴的税款15.09万元(5.66+9.43)。

1扣缴增值税=100÷(1+6%)×6%=5.66(万元)。

本期练习及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篇3

1.力 力的方向上 力和距离 W=Fs 焦耳焦J 2.拉力 没有水桶没有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3.0

600 4.(1)力 力的方向 (2)15.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 1900 0

7.8008. 2000

9.600 10.=

11.4.5

0.45

12.A 13.C 14.D 15.C 16.D

17.如图1.(提示:起重机匀速上升川时4s,水平移动用时2s)

18.小明做功为6250J.

19.挖掘机每挖一次泥土并水平移送到岸边,对泥土做功1.5xl04J.

20.(1)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800N.

(2)汽车行驶230km,牵引力做了1.84xl08J的功.

21.(1)电梯在匀速运动阶段,上升的高度h.为48m,拉力F1.做功2.88xl05J.

(2)加速阶段电动机拉力F2的大小5000N-

《“功率”练习》参考答案

1.功 时间物体做功快慢p=w/t 瓦特2.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的多少 3. l.5xl04

5004xl07 4.600 5.54

72 6.800

7.5 400 10.88. 10

200

9.B

10.A 11.B 12.C 13.B 14.D 15.B16.B 17.B

18.(1)台秤(或磅秤)、刻度尺、秒表(手表)(2)B (3)如表1.

19. (1)36 km/h(或lom/s).

(2)6xl05Pa.(3)5.4xl04W.

20. (l)2.Oxl04N.

(2)6.Oxl05J.

(3)3.Oxl04W.

《“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练习》参考答案

1.重力势 动 2.慢 低3.减小 不变4.不变 等于 小于 5.弹性势 动 6.增大 增大减小减小

7.变小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8.小于 9.大于逐渐 增大10.增大减小 不变

11.B 12.C 13.D 14.B 15.A 16.D17.C

18.木桩陷入沙中的深度

(1) 《2)< (3)物体的质量物体下落的高度 控制变量法

《“功和机械能”易错题练习》参考答案

1.C(易错选B.错选原因是不能正确估出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从而不能正确估出捡起一本书所川的力的大小,产生计算错误)

2.A(易错误地认为本题4个选项都正确.出错的原因是仅考虑了水桶受到的拉力及重力,小明和小雯对水桶的拉力没有做功.水桶所受的重力也没做功,但是小明和小雯在行走过程巾,脚要克服摩擦力做功)

3.C(易错选B.错选原冈是不能正确分析题意,物体沿着水平方向运动,不一定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1

4.B(易错选A.错选原因是不能正确分析题意,认为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机械能也变大,其实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是不变的)

5.B(易错选A.错选的原因是忽略了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质量在变小.仅根据匀速行驶来判断动能不变.根据洒水车水平行驶来判断重力势能不变.是错误的)

6.C(易错选B.错选原因是没能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匀速”,气球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不存在相互转化)

7.D(易错选B.错选原因是不能仔细阅读试题,分清运动员的状态.试题中明确告诉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的拉力相等的点,即运动员到达B点时速度最大,其动能也最大,运动员过了B点后,动能减小,运动员过了A点后,弹性势能不断增大,在C点达到最大.由于不考虑空气阻力,所以从0点到A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

8.B(易错选C.错选的原因是没能抓住关键词“匀速”,小朋友下滑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功和机械能”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增大不变增大 2. 24

96

3.5:6 3:44.喜鹊 燕子 5.减小 增大 6. 20

40

7.骑车下坡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速度会越来越大

8.A 9.D

10.C 11.B 12.C 13.C 14.D15.D

16.如图2. 17.如图3.

(3)由于存在空气阻力,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总量减小

19.(1)小方桌在沙子中的下陷深度 (2)甲 乙

(3)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

20.(1)同一高度

(2)质量摩擦(阻)力

(3)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 做匀速直线运动

21.(1)小王攀岩的速度.

(2)小王所受的重力G=mg-60kgxloN/kg=600N.

小王在攀岩过程中做功w=Fs=Gh=600Nx15m=9xl03J。

小王做功的功率.

(3)减轻体重,加强体能训练,穿(戴)防滑鞋(手套),轻装上阵等.

22.(1)因为匀速前进,所以牵引力F=f=4 000 N,牵引力做功w=Fs=4000Nx3xl03m=l.2xl07J.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刑法学 试题及答案 篇4

1.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

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因而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 万元 B.2 万元

C.5 万元 D.10 万元

3.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

额()以上的,构成逃税罪。

A.5% B.10%

C.15% D.20%

4.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应

当以()定罪处罚。

A.伪证罪 B.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C.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D.保险诈骗罪

5.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6.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7.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架设的一段铁路通讯电缆线(价值 30000 余元)作为废品出售,获利 500 余元,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陈某的行为构成()。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盗窃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8.以罪名所包含的______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单一罪名、选择罪名与概括罪名。

9.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电车、____、______等交通运输工具。

10.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______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构

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______处罚。

11.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应当

依照______定罪处罚。

12.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________、______定罪处罚。

13.捏造______ ,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______,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诬告陷

害罪。

14.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__。

15.故意阻碍____、______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16.国家工作人员在______或者______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17.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______,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______的行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8.叛逃罪

19.投放危险物质罪

20.重婚罪

21.徇私枉法罪

四、简答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22.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23.简述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五、分析案例(15 分)

24.案情:

张某,男,35 岁,某出租汽车公司司机,2010 年 1 月 20 日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2 年,2011

年 12 月 刑满释放。

2016 年 3 月 的一天晚上,张某驾车在街上揽活时,遇到 15 岁的卖淫女李某。张某便停车与李某谈起

“生意”。谈妥后,张某让李某上车,李某却要张某先给钱然后才上车。两人僵持了一会儿,李某说“那

就算了”,转身就走。张某立即下车,一把抓住李某的头发,并说“拿我开心啊? 今天就是不给钱,你也

要陪老子玩玩!”,然后将李某强行塞进车内,锁上车门,将车开到郊外。停车后,张某要李某脱衣服,李

某不干,并抽了张某一耳光。张某无比恼怒,便用一只手使劲掐住李某的脖子,另一只手脱下自己和李某的衣裤,与李某发生了性行为。由于张某用力过度,当其放开李某准备穿衣时才发现李某已窒息死亡。张

某随即将李某拖下车扔在路旁后驾车逃离。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 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B 2.C 3.B 4.D 5.AB 6.ABCD 7.C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8.犯罪构成

9.船只 航空器

10.应缴税额 应缴税额

11.处罚较重的规定

12.故意伤害罪 故意杀人罪(注: 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13.犯罪事实 受刑事追究

14.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15.国家安全机关 公安机关

16.国内公务活动 对外交往

17.职务上的便利 为他人谋取利益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8.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19.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21.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

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22.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

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4 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 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

大损失的行为。(2 分)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 分)

(4)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2 分)

23.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4

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和他人人

身。(3 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

财物,或者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2 分)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 分)

(4)主观方面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1 分)

五、分析案例(15 分)

24.评分要点:

(1)张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2 分)

(判断错误者全题不得分;判断为强奸罪和其他罪者,得分不得超过 10 分)

(2)强奸罪的概念: 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抗拒、不敢抗拒或者不知抗拒的状态下,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3 分)

(3)在李某不准备向其卖淫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劫持李某并与之发生性行为,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

规定的强奸罪的构成特征,构成强奸罪。(4 分)

(4)李某的死亡是由于张某使用暴力手段实施强奸造成的,属于提高法定刑标准的情形,不应单独定

罪。因而张某的行为只构成一罪,不构成数罪。(2 分)

(5)张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 5 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强

奸罪,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属于累犯。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依照强奸罪定罪从重处罚。(4 分)

(视论述情况适当给分)

《刑法学(2)(专科)》 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

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

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 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

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等人一起吃饭,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

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

为()。

A.构成诬告陷害罪 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 未还的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8.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包括______的生命健康和______安全。

9.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应当依照______定罪____处罚。

10.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______、______,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 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

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11.犯非法拘禁罪,具有____、____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12.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______的,以绑架罪论处。

13.转化型抢劫罪行为人使用暴力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__或者毁灭罪证。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____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______埋藏物。

15.聚众斗殴罪的犯罪主体是聚众斗殴的______和______,______。

16.贩卖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______ 周岁;走私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

______周岁。

17.徇私枉法罪只能由______构成。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8.罪状

19.间谍罪

20.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1.合同诈骗罪

22.敲诈勒索罪

四、简答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23.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24.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五、分析案例(15 分)

25.案情:

吴某,男, 27 岁,无业。

2016 年 4 月初,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遂开展侦查。但

在侦查过程中,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当月 10 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

境到缅甸境内,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我公

安人员查获。吴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

经检验,吴某所带的毒品共 2000 克,纯度为 30%。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 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趣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B 2.ABCD 3.C 4.D 5.B 6.ACD 7.A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8.不特定多数人 重大公私财产(注: 次序错误者不得分)

9.伪造货币罪 从重

10.被保险人 受益人

11.殴打 侮辱

12.婴幼儿

13.窝藏赃物 抗拒抓捕

14.代为保管 遗忘物

15.首要分子 积极参加者

16.14 16

17.司法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8.罪状——是指刑法分则的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 标的行为。

20.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性相当的其他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1.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

额较大的行为。

22.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23.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4 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3 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2 分)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1 分)

(4)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2 分)

24.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4 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法院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行为指向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2 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2 分)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2 分)

(4)主观方面是故意。(2 分)

五、分析案例(15 分)

25.评分要点:

(1)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2 分)

(判断错误者全题不得分)

(2)吴某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品罪。(3

分)

(3)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也违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数量应以查实的 2000 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 30%折算。(4 分)

(4)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

行定罪。(2 分)

(5)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

境罪。(2 分)

(6)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实

行数罪并罚。(2 分)

刑法学 试题及答案 篇5

0107

一、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8分)

(请根据你的选择,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填写“对”或“错”。)

1.凡是从事商行为的人都是商人。()

2.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不得在其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的字样。()

3.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根据需要,董事长可以修改公司章程,以适应公司在市场竞争的需要。()

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保险活动的公司和个人,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也可以选择适用其他国家的保险法。()

5.当事人经协商同意变更保险合同的,应当由保险人在原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批注或者附贴批单,或者由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变更的书面协议。()

6.汇票上不必记载“无条件支付的委托”的字样。()

7.本票的出票人必须具有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并保证支付。()

8.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显著变化不属于证券法所说的“重大事件”。()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在A、B、C、D四个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以下选项中,哪些属于绝对商行为?()

A.汇票的出票B.不动产出租

C.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D.专业咨询服务

2.以下各项,哪些是任何公司在设立时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A.必须有发起人B.必须有资本

C.必须制定公司章程D.必须经过在登记前报经审批

3.张律师在向客户介绍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设立的程序时,有以下一些说法。其中哪些是正确的?()

A.“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经过两道批准程序,一是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公司,二是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

B.“向社会公开募股前,必须签订两个协议,一是同依法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签订承销协议,二是同银行签订代收股款协议。”

C.“发行股份完成后,应当持验资证明和其他文件办理公司设立登记。登记完成,取得营业执照后,应当召开公司创立大会。”

D.“公司创立大会召开时,如果出席人员所代表的股份不足公司股份总数的二分之一,则会议不得举行。”

4.保险合同成立后,哪些人不得仅凭自己的意愿解险保险合同?()

A.投保人

B.保险人

C.作为受益人的第三人

D.作为被保险人的第三人

4.保险合同成立后,哪些人不得仅凭自己的意愿解险保险合同?()

A.投保人

B.保险人

C.作为受益人的第三人

D.作为被保险人的第三人

5.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实施下列哪些行为?()

A.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

B.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有关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额的协议后30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C.保险合同对保险金额及赔偿或者给付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依约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

D.保险人来按照约定或者法定期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除支付保险金外,应当赔偿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损失

6.有关我国证券交易所的以下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A.证券交易所是公司制的企业法人

B.证券交易所是会员制的法人

C.证券交易所的设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D.证券交易所的总经理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任免

7.鑫城大酒店于2001年3月2日被宣告破产。在破产程序中提出的下列给付请求,哪些能够成为破产债权?()

A.某女士于2000年5月被该酒店保安人员殴打致伤,住院治疗8个月,要求赔偿医疗费8730元

B.因该酒店歌舞厅从事色情营业被查处,市公安局于2001年2月26日对其做出处罚决定:罚款1万元,限7日内缴纳

C.某旅行社与该酒店签订的合同,因酒店被宣告破产而终止,旅行社要求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18000元

D.该酒店经理以酒店名义借用某公司小轿车一辆供其亲属使用,现该公司要求返还

8.甲欲加入乙、丙、丁的合伙企业。在以下哪些情况下,甲不能被认为已成为新合伙人?

()

A.乙、丙表示同意,丁未置可否

B.乙、丙、丁口头表示同意,未签订书面协议

C.乙、丙在人伙协议书上签字;丁出国未归,仅在电话中表示同意

D.乙、丙在人伙协议书上签字;戊依据丁从国外发回的传真委托代为在该协议书上签字

9.在以下哪些情况下,票据的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权?()

A.A.汇票被拒绝承兑

B.B.支票被拒绝承兑

C.C.汇票付款人死亡

D.D.本票付款人被宣告破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1.股份有限公司

2.2.监事会

3.3.保险

4.4.票据抗辩

5.5.破产无效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1.简述公司清算组在清算期间的职权

2.2.简述上市公司的条件

五、论述题(15分)

试述破产法上债权人自治原则。

六、案例分析(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一)某公司增资扩股,甲股东以三辆重型自卸车作价90万元增资,车辆按时交付公司,公司过使用该车辆运营,但是因种种原因,始终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债权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法院依法扣押了该公司的三辆自卸车,但是甲股东出面称者三辆车并没有过户,是自己的财产,不属于公司,不能被扣押。法院见甲股东有产权证书,只得解除保全债权人继续追索,但是该公司没有足够的财产可以用于清偿,称有限公司只承担有限责任,现在公司的资产不足清偿债务,债权人元权主张更多的清偿金额,债权人对此辩解不服。

试分析:

1.甲股东以三辆重型自卸车出资是否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2.债权人能否申请将该公司运营的三辆自卸车作诉前保全?

3.公司的股东的辩解有无法律依据?

4.债权人若不服,有何救济方法?

(二)甲公司有一座仓库,董事会责成经理对仓库投保火灾险。公司经理在保险公司陈述时称仓库堆放金属零件和少量的润滑油,没有其他易燃易爆物品。保险公司以该仓库处在居民区,周围的火源比较多,为安全起见,反复声明易燃易爆物品与仓库安全的意义。但甲公司经理称没有问题。保险公司遂与甲公司订立了仓库火灾保险合同。在合同生效的第二个月,保险公司发现该仓库里还堆放了2吨香蕉水,香蕉水属于高度危险物品,保险公司当即要求甲公司将香蕉水立即转移出去,但甲公司表示没有其他仓库存放,拒绝转移香蕉水,保险公司遂解除了该保险合同。在合同解除的第三天,仓库发生火灾,损失100万元。甲公司以保险合同是双方签订的,保险公司元权单方解除,所以合同继续有效,保险公司应当赔偿损失。试分析:

1.甲公司投保时的陈述是否符合保险法的规定?

2.保险公司在订立保险合同时的说明有何意义?

3.甲公司在仓库里堆放香蕉水属于保险法规定的何种行为?

4.保险公司能否单方面解除保险合同?

5.甲公司能否要求保险公司赔偿损失?

法学专业商法模拟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1年7月

一、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错2.对3.错4.错

5.对6.错7.对8.错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AC2.ABC3.ABD4.BCD5.ACD

6.AC7.AC8.ABC5.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将公司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亏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一种公司形式。

2.监事会,是指公司为了保障董事和其他高层职员忠实执行股东会决议和公司章程,专门行使内部监督权的一个职能机关,股份公司必须设立监事会,规模较大的有限责任公司须设立监事会。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

3.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

生的事故引起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4.票据抗辩,指票据债务人根据法律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

5.破产无效行为是指债务人在破产状态下实施的使破产财产不当减少,或违反公平清偿原则,从而使债权人的一般清偿利益受到损害,依法应被确认无效的财产处分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答题要点:

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

(1)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标和财产清单。因公司解散而清算,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1分)

(2)通知已知的债权人,发布公告周知无法通知的债权人。(1分)

(3)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1分)

(4)清缴公司拖欠未缴的税款。(1分)

(5)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1分)

(6)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l分)

(7)清算组成原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1分)

2.答题要点:

上市公司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股票经过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按照这一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是已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没有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不可能出现股票已经发行的情形。(1分)

(2)公司的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公司的股本总额是指公司章程所订的资本总额,该资本总额应当是经过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注册资本总额。(l分)

(3)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的,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1分)

(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二十五。(1分)

(5)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l分)

(5)公司在最近三年内元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l分)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l分)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条件是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只有同时具备才可成为上市公司。(1分)

五、论述题(15分)

答题要点:

破产法上的债权人自治原则:

1.说明债权人自治的概念。债权人自治,是指全体债权人通过债权人会议,对破产程序进行中涉及债权人利益的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并监督破产财产管理和分配的一系列权利,以及保障这些权利实现的有关程序制度。实行债权人自治,是破产法的一项重要原则。(6分)

2.说明债权自治的意义。债权人自治原则是确定债权人会议地位的基本依据。根据这一原则,有关债权人权利行使和权利处分的一切事项,均应由债权人会议独立地做出决议。债权人在债权人会议上应享有充分的自由表达和自主表决的权利。债权人会议做出的关于债权确认、与债务人和解、破产财产变价和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议,是程序进行的重要根据。债权人会议还应享有监督破产财产管理和处分的权利。(6分)

(能用自己的语言答出主要内容者即可给分。阅卷人根据论述的完整、准确程度掌握给分幅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给3分。)

六、案例分析(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题要点:

(1)甲股东以三辆重型自卸车出资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但是根据公司法第24条的规定,应当经过资产评估才能生效。(3分)

(2)债权人不能申请将该公司运营的三辆自卸车作诉前保全,因为该三辆车不属于债务人。(4分)

(3)公司的股东的辩解没有法律依据,因为甲股东的车辆没有过户,所以视为出资未缴付,股东应当在此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4分)

(4)债权人若不服,可以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诉请甲股东在未缴付出资90万元的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4分)

2.答题要点:

(1)公司投保时的陈述不符合保险法的规定,甲公司的经理没有将仓库堆放香蕉水的事实告知保险公司的行为,属于故意隐瞒事实,构成足以影,向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3分)

(2)保险公司在订立保险合同时的说明符合保险法第出有1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的,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3分)

(3)甲公司在仓库里堆放香蕉水属于保险法规定的故意隐瞒行为。(3分)

(4)根据保险法第16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单方面解除保险合同。(3分)

刑法学 试题及答案 篇6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以上的,构成逃税罪。

A.s% B.10% . C.is% D.20% 3.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4.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对象是()。

A.犯罪嫌疑人 B.被告人 C.刑事案件的证人 D.普通公民 5.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C.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 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单一罪名、选择罪名与概括罪名。

9.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10.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11.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行为。

12.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13.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以绑架罪论处。

14.侵占罪侵害的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

15.贩卖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1414周岁;

走私毒品罪犯罪主体的最低年龄是已满16周岁。

16.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17.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8.罪状一一是指刑法典分则罪刑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19.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20.投放危险物质罪一一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1.合同诈骗罪一一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2.敲诈勒索罪一一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3.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4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2分)(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2分)(4)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2分)24.简述妨害公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4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3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分)(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1分)(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1分)五、分析案例(15分)25.案情:

李某,男,35岁,无业。

方某,女,20岁,无业。

张某,女,19岁,无业。

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张某,在得知她们的“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张某商议,利用方某、张某的“生意”弄钱。2019年8月的一天,由张某电话联系、方某出面,将事主马某约到了张某的租住地。马某一到,等候在此的李某即持刀对马某进行威胁,逼迫马某交出了手表、手机和钱包。当李某发现马某的钱包内仅有3000余元现金,每人只分得1000元时,很是失望,于是等方某、张某拿钱离开以后,李某便将马某用胶带捆绑起来,然后给马某之妻打电话,让她拿10万元来换人,否则将“废了”马某。次日,李某按约定取回8万元后将马某放走。经查,李某此时尚处于假释考验期限内。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方某、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合并处罚。(2分)(全部判断错误者,全题不得分;

只答出李某犯抢劫罪、未答出犯绑架罪并应数罪并罚者,全题得分不得超过9分;

初级会计实务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篇7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

A.长期待摊费用B.在建工程C.固定资产D.其他业务成本

2.长江公司于2014年3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用存出投资款购入某种股票100 000股, 每股成交价8.2元 (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2013年度现金股利每股0.2元) , 另支付相关税费2 000元。长江公司将该股票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则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 元。

A.822 000 B.820 000 C.800 000 D.820 200

3.某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14年12月1日, 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 000万元, 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60万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 000万元, 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为120万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 000万元。该企业2014年1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 万元。

A.7 980 B.8 000 C.8 020 D.16 040

4.A公司持有B公司40%的股权, 2014年11月30日, A公司出售所持有B公司股权中的25%, 出售时A公司账面上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构成为:投资成本借方余额3 600万元, 损益调整借方余额960万元, 其他权益变动借方余额600万元。出售取得价款1 410万元。A公司2014年11月30日应该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 万元。

A.120 B.250 C.270 D.150

5.2014年1月1日, 甲公司将一栋自用的房屋对外出租, 董事会已决议将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假设甲公司房屋符合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条件, 甲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房屋原价120万元, 已计提折旧20万元, 2014年1月1日公允价值为110万元。下列关于转换日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

A.确认资本公积10万元B.确认营业外收入10万元C.确认投资收益10万元D.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万元

6.上市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 会引起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 。

A.发放股票股利B.应付账款获得债权人豁免C.以本年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D.注销库存股

7.大华公司2014年应交所得税30万元;年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为10万元和5万元;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分别为15万元和10万元。则大华公司2014年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金额为 () 万元。

A.10 B.20 C.40 D.30

8.丙公司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某种材料4 000千克, 单价100元, 材料成本合计400 000元, 生产A产品4 000件, B产品2 000件。A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12千克, B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26千克, 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B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为 () 元。

A.480 000 B.200 000 C.208 000 D.192 000

9.某企业A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A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2014年2月与A产品有关的资料如下: (1) A产品单位工时定额100小时, 其中第一道工序40小时, 第二道工序60小时, 假定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为50%。 (2) 本月完工产品1 0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100件, 第二道工序150件。2014年2月A产品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 件。

A.125 B.105 C.95 D.75

10.下列交易或事项, 不应确认为营业外支出的是 () 。

A.公益性捐赠支出B.无形资产出售损失C.固定资产盘亏损失D.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11.甲公司于2014年1月1日从银行借入资金800万元, 借款期限为2年, 年利率为6%, 利息从2015年开始每年年初支付, 到期时归还本金及最后一年利息。所借款项已存入银行。2014年12月31日该长期借款的账面价值为 () 万元。

A.48 B.896 C.848 D.800

12.甲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回购本公司股票的方式减资, 回购本公司股票时应该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

A.股本B.资本公积C.库存股D.盈余公积

13.2014年5月, 甲公司销售商品实际应交增值税100万元, 应交消费税50万元, 提供运输劳务实际应交营业税10万元;适用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 教育费附加为3%。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当月应列入利润表“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的金额为 () 万元。

A.76 B.60 C.116 D.66

14.甲公司2014年1月10日开始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 12月31日达到预定用途。其中, 研究阶段发生职工薪酬2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40万元;进入开发阶段后, 相关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职工薪酬3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30万元, 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职工薪酬10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2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2014年对上述研发支出进行的下列会计处理中, 正确的是 () 。

A.确认管理费用20万元, 确认无形资产360万元B.确认管理费用30万元, 确认无形资产400万元C.确认管理费用120万元, 确认无形资产300万元D.确认管理费用100万元, 确认无形资产330万元

15.2014年12月31日, 某公司“应付账款”账户为贷方余额260 000元, 其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为330 000元, 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为70 000元;“预付账款”账户为借方余额150 000元, 其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为200 000元, 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为50 000元。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中, “应付账款”和“预付款项”两个项目的期末数分别应为 () 。

A.380 000元和270 000元B.330 000元和200 000元C.530 000元和120 000元D.260 000元和150000元

16.下列关于现金折扣会计处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 。

A.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B.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销售费用C.现金折扣在确认销售收入时计入财务费用D.现金折扣在确认销售收入时计入销售费用

17.甲公司以300万元的价格对外转让一项专利权。该项专利权甲公司以480万元的价格购入, 购入时该专利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转让时该专利权已使用5年。转让该专利权应交营业税15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专利权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转让该专利权所获得的净收益为 () 万元。

A.5 B.20 C.45 D.60

18.甲公司2014年利润总额为95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为1 000万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2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14年应确认的综合收益总额为 () 万元。

A.900 B.850 C.875 D.1 150

19.A公司本年度委托B商店代销一批零配件, 代销价款300万元。本年度收到B商店交来的代销清单, 代销清单列明已销售代销零配件的60%, A公司收到代销清单时向B商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B商店按代销价款的5%收取手续费。该批零配件的实际成本为180万元。则A公司本年度应确认的销售收入为 () 万元。

A.108 B.180 C.300 D.120

20.某企业于2013年11月接受一项设备安装任务, 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 预计安装期14个月, 合同总收入200万元, 合同预计总成本为158万元。至2013年年底已预收款项160万元, 余款在安装完成时收回, 至2014年12月31日实际发生成本152万元, 预计还将发生成本8万元。2013年度已确认收入30万元。则该企业2014年度应确认收入 () 万元。

A.160 B.142 C.200 D.148

21.企业发生的下列费用中, 不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 。

A.业务宣传费B.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C.矿产资源补偿费D.研究费用

22.下列各项中, 影响企业当期营业利润的是 () 。

A.处置专利权的净损失B.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折旧C.向灾区捐赠商品的成本D.暴雨导致原材料毁损的净损失

23.企业2014年10月31日生产成本借方余额500万元, 原材料借方余额300万元, 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20万元, 委托代销商品借方余额100万元, 工程物资借方余额200万元。则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示的金额为 () 万元。

A.880 B.900 C.1 080 D.1 100

24.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 事业单位在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的同时, 应贷记 () 科目。

A.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B.银行存款C.财政补助收入D.上级补助收入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 应计入一般纳税企业外购存货入账价值的有 () 。

A.购买存货支付的增值税B.购入存货支付的进口关税C.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D.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2.下列各项中, 会引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变化的有 () 。

A.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B.计提固定资产折旧C.出售固定资产D.固定资产日常修理

3.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B.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C.企业应当采用一种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D.企业可以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4.下列股权投资中, 应该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有 () 。

A.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5.下列项目中, 可能引起资本公积变动的有 () 。

A.与发行权益性证券直接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B.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C.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D.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6.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期间, 且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 此时, 企业应当正确预计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能否得到补偿, 分别以下 () 情况处理。

A.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能够得到补偿的, 应当按照已经发生的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并按相同金额结转劳务成本B.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只能部分得到补偿的, 应当按照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 并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结转劳务成本C.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的, 应当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D.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的, 应当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按照预计可收回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7.下列各项中, 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错误的有 () 。

A.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的净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B.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应按月进行摊销C.企业自行研究开发项目所发生的研究支出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D.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应计入销售费用

8.在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时, 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上一步骤的生产费用不进入下一步骤的成本计算单B.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C.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D.除最后一步骤外, 其余步骤不用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9.下列各项中, 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有 () 。

A.出租专利权取得的收入B.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C.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D.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价款

10.下列各项中, 属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 () 。

A.约当产量比例法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D.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

11.下列交易和事项中, 影响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 。

A.用产成品偿还短期借款B.支付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C.收到被投资单位利润D.支付各项税费

12.下列项目中, 属于事业单位净资产的有 () 。

A.事业结余B.非财政补助结转C.经营结余D.非流动资产基金

三、判断题

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 并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记账依据。 ()

2.表结法下, 每月月末均需编制转账凭证, 将在账上结计出的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

3.企业购入货物验收入库后, 若发票账单尚未收到, 不应进行账务处理。 ()

4.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科目及所属明细账都应没有月末余额。 ()

5.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 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 企业不得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 ()

6.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所以不涉及计提减值准备的问题。 ()

7.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只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

8.“开发支出”项目应当根据“研发支出”科目中所属的“费用化支出”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 ()

9.对于应用软件, 如果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事业单位应当将该软件价值包括在所属硬件价值中, 一并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如果其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应当将该软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

10.事业单位应当严格区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

四、不定项选择题

(资料一)

为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 甲公司2014年度进行了以下投资:

(1) 1月1日, 购入乙公司于当日发行且可上市交易的债券100万张, 支付价款9 500万元, 另支付手续费90.12万元。该债券期限为5年, 每张面值为100元, 实际年利率为7%, 票面年利率为6%, 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有充裕的现金, 管理层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12月31日, 甲公司收到2014年度利息600万元。根据乙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 甲公司估计所持有乙公司债券的本金能够收回, 未来年度每年能够自乙公司取得利息收入4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 000万元。

(2) 4月10日, 购买丙公司股票100万股, 共支付价款1 000万元 (含交易费用2万元) 。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后, 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丙公司股票的限售期为2年, 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时没有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也没有随时出售丙公司股票的计划。

8月20日, 收到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50万元。

12月31日, 丙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

(3) 5月15日, 从二级市场购买丁公司股票500万股, 共支付款项2 505万元 (含交易费用5万元) 。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票后, 对丁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甲公司管理层拟随时出售丁公司股票。

12月31日, 丁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6元。

本题中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分析回答下列第1-5小题:

1.关于购入乙公司债券, 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应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B.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C.应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D.初始成本为9 500万元

2.关于乙公司债券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 下列项目中正确的是 () 。

A.2014年应确认投资收益671.31万元B.2014年应确认投资收益600万元C.2014年12月31日应计提减值准备661.43万元D.2014年12月31日乙公司债券摊余成本为9 000万元

3.关于购入丙公司股票, 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应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B.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C.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D.初始成本为998万元

4.关于丙公司股票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 下列项目中正确的是 () 。

A.2014年应确认资本公积202万元B.2014年应确认投资收益50万元C.2014年应确认投资收益420万元D.2014年12月31日丙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为1 200万元

5.关于丁公司股票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 下列项目中正确的是 () 。

A.2014年因持有丁公司股票影响营业利润为495万元B.2014年因持有丁公司股票影响营业利润500万元C.2014年应确认资本公积495万元D.2014年12月31日丁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为3 000万元

(资料二)

长城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长城公司”) 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 (只有一种甲材料)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单位计划成本0.5万元/吨。2014年8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为65万元 (其中暂估入账的原材料成本5万元) ,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1.5万元。长城公司8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 1日, 收到上月暂估入账的原材料的发票, 载明数量10吨, 实际成本4.9万元, 增值税税额为0.833万元, 无其他相关费用, 款项未付。

(2) 2日, 购入甲材料62吨,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万元, 增值税税额为5.1万元;发生运输费用 (不考虑增值税抵扣) 、装卸费用和保险费共计2.5万元, 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3) 5日, 上述甲材料运抵企业, 验收入库的甲材料实际数量为60吨, 短缺的2吨是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4) 10日, 长城公司和A公司签订协议, A公司以账面价值50万元 (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为45万元) 的100吨甲材料对长城公司进行投资, 长城公司以增发的20万股 (每股面值1元) 普通股作为对价。该批甲材料已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7.65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

(5) 20日, 长城公司从B公司购入20吨公允价值为8万元的甲材料, 该批甲材料已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1.36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 长城公司开出一张商业承兑汇票。

(6) 31日, 经汇总, 本月共领用甲材料计划成本120万元用于生产乙产品。乙产品单位工时定额50小时, 其中第一道工序30小时, 第二道工序20小时, 假定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为50%。

(7) 本月乙产品的成本资料为:月初在产品0件, 本月完工80件, 月末在产品40件 (第一道工序30件, 第二道工序10件) , 本月发生直接人工50万元, 制造费用47万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分析回答下列第6-10小题 (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6.根据资料 (1) , 下列会计分录正确的是 () 。

A.冲回上月月末暂估入账分录:借:应付账款5;贷:原材料5 B.冲回上月月末暂估入账分录:借:应付账款5.85;贷:原材料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0.85C.取得发票分录:借:材料采购4.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0.833;贷:应付账款5.733。借:原材料5;贷:材料采购4.9, 材料成本差异0.1 D.取得发票分录:借:原材料4.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0.833;贷:应付账款5.733

7.根据资料 (2) 和 (3) , 下列各项中, 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

A.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应通过“原材料”科目核算B.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不应计入存货成本C.资料 (2) 的会计分录是:借:材料采购3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5.1;贷:银行存款37.6D.资料 (3) 的会计分录是:借:原材料30, 材料成本差异2.5;贷:材料采购32.5

8.根据资料 (4) 和 (5) , 下列各项中, 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

A.资料 (4) 的会计分录是:借:材料采购4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7.65;贷:股本2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2.65。借:原材料50;贷:材料采购45, 材料成本差异5

B.资料 (4) 的会计分录是:借:材料采购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7.65;贷:股本2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7.65。借:原材料50;贷:材料采购50

C.资料 (5) 的会计分录是:借:材料采购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36;贷:应付票据9.36。借:原材料10;贷:材料采购8, 材料成本差异2

D.资料 (5) 的会计分录是:借:材料采购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36;贷:应付账款9.36。借:原材料10;贷:材料采购8, 材料成本差异2

9.下列各项中, 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

A.8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B.8月31日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5万元C.8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34.3万元D.8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17.6万元

10.关于乙产品成本核算, 下列各项中, 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

A.乙产品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17件B.乙产品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11件C.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为158.4万元D.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为163.67万元

(资料三)

甲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甲公司”) 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14年度甲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 经批准, 甲公司接受乙公司投入一批库存商品, 合同约定的价值为2 000万元 (与公允价值相符) , 增值税税额为340万元;同时甲公司增加实收资本1 000万元, 相关法律手续已办妥。

(2) 出售一台设备, 售价50万元, 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 款项存入银行。该设备实际成本60万元, 累计折旧额15万元, 未计提减值准备。

(3) 甲公司持有丙公司30%的股份, 对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净增加250万元, 不考虑相关税费。

(4)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50万元。

(5) 生产设备摊销递延收益40万元 (计入营业外收入) 。

(6) 年末某研发项目完成并形成无形资产, 该项目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150万元。

(7) 除上述经济业务外, 甲公司当年其他业务共实现营业收入10 000万元, 发生营业成本8 0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00万元、销售费用100万元、管理费用200万元、财务费用50万元。

(8) 本年计入所得税费用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发生额为12.5万元。

按税法的规定, 当年准予税前扣除的职工福利费75万元, 实际发生并计入当年利润总额的职工福利费8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除此之外, 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项目, 也未发生其他递延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不考虑其他因素, 分析回答下列第11-15小题 (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11.根据资料 (1) , 下列关于甲公司的说法或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

A.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大于其在注册资本中享有的份额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B.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大于其在注册资本中享有的份额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C.会计分录是:借:库存商品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340;贷:实收资本1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 340D.会计分录是:借:库存商品2 340;贷:实收资本1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 340

12.根据资料 (2) , 下列说法或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

A.出售设备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B.结转出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固定资产清理45, 累计折旧15;贷:固定资产60 C.收取价款和增值税:借:银行存款58.5;贷:固定资产清理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8.5D.结转净损益:借:固定资产清理5;贷:营业外收入5

13.根据资料 (3) , 下列说法或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

A.对丙公司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B.对丙公司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C.会计分录是: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75;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75 D.会计分录是: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75;贷:投资收益75

14.根据资料 (4) 至资料 (6) , 下列说法或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

A.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B.资料 (4) 的会计分录是: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C.资料 (5) 的会计分录是:借:制造费用40;贷:累计折旧40。借:递延收益40;贷:营业外收入40 D.资料 (6) 的会计分录是:借:无形资产150;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150

15.根据上述资料, 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

A.2014年利润总额为1 345万元B.2014年应交所得税为325万元C.2014年所得税费用为325万元D.2014年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为102万元

初级会计实务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C4.C5.A6.B7.D8.C9.A10.D11.D12.C13.A14.C15.A16.A17.C 18.B 19.B 20.A 21.A 22.B 23.A24.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2.ABC3.ABC4.BD5.ABCD6.ABC 7.BCD 8.ABC 9.ABC 10.ABCD 11.BD12.ABC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不定项选择题

(资料1) 1.A 2.ACD 3.B 4.BD 5.AD

(资料2) 6.AC 7.CD 8.AC 9.ABCD 10.AC

模拟试题、大预测试题参考答案 篇8

一、1.A 2.C 3.B 4.C 5.B 6.C 7.A 8.C

二、11. 50° 13. 40°

14.2

三、16.原式=x-l,x不能取±1,答案不唯一.x分别取-2,O,2时代数式值分别为-3,-1,1.

17.(1)560(2)讲解题目的为84人,图略. (3)4.8万人.18.(l)证明略. 19.约为16.5米.20.点D的坐标为(0,8)。点E的坐标为 .21.(1)一台进口设备的价格为12万元,一台国产设备的价格是9万元.(2)方案一:进口l台,国产7台;方案二:进口2台,国产6台;方案三:进口3台,国产5台;方案四:进口4台,国产4台. (3)按方案四进口购买4台,国产购买4台的总费用最少.22.(1)①1 (2)补图略. (3)符合条件的点p有两个,分别是P1(2,2),P2(-2,6).

201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2)

一、1.A 2.D 3.B 4.C

5.B

6.C

7.A 8.D

二.9.4

11. 40

13. 240

'

514.-12

三、16.原式:因-2

17. (1)60.(2)补图略. (3)约480人. 18. (1)∠EBC,∠ACD. (2)证明略.19.约1229米.21.(1)甲、乙两厂单独完成此工程各需要20天、30天. (2)最多安排甲队工作12天. 22. (1)∠AHE的度数为30°或120°,GH=GE.(2)∠AHE的度数为22.5°或112.5°,AE的长为[提示:仿(l),分两种情况(HF在DC的左侧或右侧)讨论]

(2)当t=2时,MN有最大值4. (3)(0,6),(0,-2),(4,4).

201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3)

一、1.D 2.A 3.C 4.D 5.C 6.B 7.C 8.D

二、10.3

12. 4:1 13.-2814. 30°15.①②③

三、16. (1)3024 (2)5625 (3)2021.理由略.17.(1)证明略. (2)△DCE是直角三角形,∠DCE=90°.理由略.18.(1)“设乙车出发后x小时追上甲车”的说法有错误,因为本题要求用一次函数关系解决问题,所设应为变量,而“x小时追上甲车”中的x为追上所用时间,是常量. (2)设乙车行驶了x小时后,甲乙两车距离为ykm.根据题意得:y=60x0.5-(80-60)x.当乙追上甲车时,即y=0,求得x=1.5.答:乙车出发1.5小时后追上甲车.画图略.19.(1)600人. (2)补图略. (3)3200人.20.(1)约为6米. (2)结论:小树不用挪走,理由略.21.(1)310元. (2)p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p:200,当400≤x<600时,p随x的增大而减小.(3)当200≤x<250时,选择甲商场花钱较少;当x=250时,选择两家商场花钱相同;当250

201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4)

一、1. C 2.B 3.C 4.A 5.C 6.B 7.B 8.A

二、9.-3

10.0

11.4

上一篇:在全县第一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推进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新月,新月方干,新月的意思,新月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