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说课稿

2025-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登上地球之巅》说课稿(通用11篇)

《登上地球之巅》说课稿 篇1

、锻炼概括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一、感知全文内容

、让生速读文,解决字词并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标记出来。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履践:践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阴霾:本文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

侵袭:侵入和袭击。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情上。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

2、全班交流

3、四人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肯定,然后师归纳)

a、登山队出发

b、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了第二台阶。

、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d、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了感人的短信

e、三位登山队员果断抛掉空氧气筒,开创人类历史的无氧攀登。

f、完成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二、合作探究:

①登顶过程中,很多困难对生命构成了威胁,作者着意描写了哪些困难?你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登顶过程中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的三大困难是寒冷、黑夜和缺氧。

②三个队员最终从北路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你如何看待这种胜利?登山英雄是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才登上了世界最高峰。

三、景句仿写:

①文中有许多景物描写的句子,请举出几例,并说说它的好处。

文中,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如:“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等。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②下面是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注意观察夜色,试着仿写几句。

a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登上地球之巅》说课稿 篇2

地球有三极, 同学们知道是哪三极吗? (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 地球的三极以它威严的面孔吓退了很多懦弱者。但是勇敢的人以不惧牺牲的勇气征服了三极。今天让我们重温当年的边峰之旅, 沿着勇敢的攀登者的足迹, 走进珠穆朗玛峰。

二、图片激趣

你们了解珠穆朗玛峰吗?学生介绍。教师呈现有关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呈现中国登山队登上珠峰的图片。

观看后,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座山峰所了解的情况以及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 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鸟也无法越过”, 是条“充满死亡的路线”。而在1960年, 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员, 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本文作者郭超人是当时的随行记者, 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三、速读感知

(一)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 按一定的顺序理清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几个阶段, 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参考概括:1) 登山队出发;2) 运用人梯战术突击第二台阶;3) 留下刘连满, 三人继续登顶;4) 三人无氧攀登, 登顶成功。)

(二) 展示登山线路图, 大致分几步登山

(三) 有针对性地快速浏览部分章节, 小组讨论完成:

1、登山队登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明确:寒冷、缺氧、虚弱、黑夜、饥饿……)

2、他们是如何克服的? (明确:依靠顽强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国勇于拼搏献身的精神, 舍己为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品读体味

一路的岩石作证, 鲜艳的五星红旗作证, 中国队第一次以如此不可逾越的高度站在世界面前, 记录下最刻骨铭心的瞬间。找出令你怦然心动的语段或语句, 比一比谁读得最精彩。可以是你自己一个人读, 也可以几人合作读, 并说说你为什么而感动。

学生朗读时, 配乐播放《如歌的行板》。并由个人或一代表说明理由。

老师补充:是啊, 感动无处不在。参加这次活动的总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 为确保登顶的成功, 登山队进行了许多适应性的行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登上顶峰, 为国争光。虽然参加登顶的只有四位精选的队员, 登顶成功的只有三位, 但他们的成功离不开整个登山队所做的大量周密活动, 离不开团结合作的精神。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不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感动吗?王富洲在攀登第二台阶时, 为了踩住冰锥, 脱了靴子。此后一直只穿一层单袜, 以至右手食指和两脚趾都被冻掉了, 脚后跟也冻掉了一块肉, 造成残疾。大家可能不知道, 登山队员每人携带两瓶氧气只能用8小时, 但从24日早晨出发, 到25日21时撤下来, 一共用了36小时, 以至英国等一些国家对我们是否登顶产生了怀疑, 当时氧气没有了, 能后退吗?屈银华和贡布用 (斩钉截铁) 的语气 (异口同声) 地回答 ( (继续前进) , (抛掉) 了背上的氧气筒, 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攀登, 他们是用生命做赌注啊。

五、联想互动

(一) 假如你就是当年的壮士之一, 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说说你在登山过程中某个时刻的内心感受。

老师这里有一段, 你们可作适当的参考。是刘连满决定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 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的心理活动:我清楚地意识到死神正在一步步向我扑来, 我多么想活下去啊!我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强烈地感到, 应当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 活着就是幸福, 就是胜利, 就是一切。但, 其实痛苦也是一种欢乐, 悲哀也是一种幸福, 想到此刻在顶峰搏击的战友, 我的心变得平静, 他们的安全对我来说是更大的胜利。我的肉体即使消失, 我的精神也会在他们的生命中延续, 这何尝不是永恒的生命。

学生畅谈。

(二) 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人都选刘连满, 大家为什么如此偏爱这位没有登上顶峰的战士呢?

(明确:甘当人梯, 放弃登顶, 留下氧气。他是一个默默奉献、顾全大局、勇于牺牲、意志顽强的人。王连满的身上, 集中了登山队群体的优秀品质, 单写他, 是通过对他的典型描写, 来表现以他为代表的登山队群体的精神风貌。)

(三) 当然登上顶峰不仅仅靠意志顽强、牺牲精神, 还靠什么呢?结合本文, 请试着填写下面的句子。只要________, 就能到达成功的顶峰。

教师总结:正是拥有了乐观自信、顽强的毅力、牺牲奉献精神、团结合作、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才到达了成功的顶峰。成功征服珠峰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坚强的, 中国也不乏崇高献身精神的, 高水平的探险家。)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 除此之外, 你觉得要成功, 还要具备哪些条件。再试着填空。

(四) 送给大家一首小诗, 请填写完整。

不要怕土地坚硬, 只要你有手, 土地就是软的, 不要怕路途遥远, ______。

不要怕高山耸峙, 只要你有毅力, 峰顶就在眼前, 不要怕长夜漫漫, ______。

六、赏读写作

(一) 勇士们慷慨豪放的壮志豪情确实深深打动了我们, 文中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景色的语句同样能令你动容。找出来, 老师把机会让给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同学。

《登上地球之巅》习题 篇3

《登上地球之巅》习题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砭骨()

2、履践()

3、崔嵬()

4、窒息()

5、养精蓄锐()

6、齐心协力()

7、斩钉截铁()

二、以下句子属于描写的表达方式的是()

A、他们事先以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顶峰,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显然错误。B、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C、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D、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三、按照时间顺序,给下列描写景色的句子排列顺序。

1、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2、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3、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4、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

5、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顺序:

四、仔细体味下列语句,写出其表达效果。

1、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2、(刘连满)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的状态。他的心里非常明白,他正在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他拉过身边的氧气筒,„„但是,他的眼前出现了正在向顶峰冲击的战友们的背影。„„他毅然把氧气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3课

3、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五、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题。

⑴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珠穆朗玛顶峰还露出隐约的。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⑵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 了。

⑶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但这时风也渐渐变小了,这对攀上顶峰十分有利。他们站在岩坡上沉默了片刻。王富洲首先开口说:“同志们,我们三个人现在担负着攻克主峰的任务。氧气没有了,继续前进虽然可能发生危险。但是我们能后退吗?”

⑷屈银华和贡布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异口同声地回答:“继续前进!”

⑸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而 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攀登。

⑹现在,他们每跨越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很长的时间。高山严重缺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了,他们的行动更加迟缓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他们忍受着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继续朝顶峰走去。

⑺在越过东面一段雪坡以后,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向右绕至北面的岩石坡继续向上攀登,终于登上了一个岩石和积雪交界的地方。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1.为文中的空白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A.轮廓 低矮 果断 大胆 B.轮廓 低矮 大胆 果断 C.外形 高大 大胆 果断 D.外形 高大 果断 大胆 2.为什么选文中几处提到珠穆朗玛山顶峰、群峰在夜色中的黑影?

答: 3.段⑶中写到“他们站在岩坡上沉默了片刻”,你能根据课文内容推测出他们的心理活动吗?请你为课文补上一段心理描写。

答: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3课

4.段⑷中加点的词语“斩钉截铁”和“异口同声”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 5.对于这三位登山运动员来说,阻碍他们登上顶峰的最艰难的三个障碍是什么?

答: 6.你认为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这些登山运动员具有怎样的精神、意志?

答:

参考答案:

一、1、(biān)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到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厉害。

2、(lǚ)踩、踏。

3、(cuī)形容山高大雄伟。

4、(zhì)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5、(ruì)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6、(xié)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7、(jié)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二、C

三、3、2、1、5、4

四、1、这是作者发表的议论。表现了突击珠峰的顶峰的巨大困难,也突出了登山队员们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

2、这是刘连满独自呆在“第二台阶”时的一段心理活动,通过他放弃氧气筒,而将之留给战友的行为,表现其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3、这句话突出他们所面对的困难,又暗示他们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1、B

2、①提示事情发展的进程。②略写运动员们前进时内心对顶峰的向往。

3、略。

4、“斩钉截铁”表明了说话语气的果断坚决。“异口同声”表明两人的说法完全一致。用这两个词,强调了屈银华和贡布向主峰发起进攻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定。

5、黑夜、寒冷、缺氧。

读《登上地球之巅》有感 篇4

《登上地球之巅》讲的是四名中国登山队员从珠穆朗玛峰的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f岩,最终他们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这无疑是一场充满艰辛与危险的探险。那么到底是什么使他们成功的呢?就是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在这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无数的困难险阻就如一只只凶猛的“老鹰”,时时刻刻威胁着“雁群”,但是每只“雁”都齐心协力,不怕牺牲,共同抵御入侵之敌。

在这篇文章中,我最欣赏的`人刘连满,因为他不仅有顽强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他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在极度缺氧的“死亡地带”,刘连满深知生存希望渺茫,但他渴望活下去,活着就是幸福,就是胜利,就是一切,可是,在这一时刻,他竟选择把氧气留给队友,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在他的眼里,战友的安全胜于一切,甚至连自己的安危都可以不顾,他是多么令人敬佩啊!尽管他最终并没有登上珠峰,但他的名字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我们活着,就是要做这样的人,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在生死攸关的情况下,可以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将国家与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那我们的国家该有多强盛,我们的民族该有多团结!

23 登上地球之巅 导学案 篇5

个人预习

组内预习

课堂小组展示

(小组长组织预习,分配展示任务)

一、预习范围 23课《登上地球之巅》

二、预习要求

1.丰富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2.解决生字词。

三、预习重点

1.解决生字词并正确理解词义。2.快速阅读并简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预习过程

1.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郭超人(1934-2000),男,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在陕西采写的《安康调查》揭露了“四人帮”在农村推行极“左”路线的弊端。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本文就选自这篇通讯。

2.解决生字词并正确理解词义。(读一读写一写中没有的补齐全)

砭骨()履践()崔嵬()养精蓄锐(xù)头晕眼花()......巉岩()缭绕(liáo)冰镐()暂时()携带().....滞留()窒息(zhì)威胁()轮廓()匍匐()......砭 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履 践:踩踏。

崔 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蓄,积蓄。养息精神,积蓄力量。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3.成语填空

养精蓄()斩钉()铁 异口同()齐心()力 勇往直()步()艰难 头()眼花 腰()背痛 4.课文内容填空

(1)即使有()的体格,()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气不足忍受()的大风雪,神经不敢()崔巍悬岩的边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时奋勇前进,他仍将不能到达顶峰。

(2)他们的四肢更加()了,他们的行动更加()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5.丰富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⑴珠穆朗玛峰位于哪两国交界处? 明确:位于中国西藏和尼泊尔两国交界处 ⑵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在世界排名第几?

明确:“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藏语的意思是“圣母”,因为峰顶长年积雪,一派圣洁的景象。它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13M,是世界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称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而在1960年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员,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6.快速阅读并简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明确: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于1960年5月25日凌晨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五、预习自测

六、预习后你还有哪些疑惑?快写下来,上课时要好好听同学讲哦。

第一课时(教学案)

生教生 师教生 生教师

一、学习目标

1.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理解作者除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描写珠峰景色的目的。3.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

教师寄语: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种敢于挑战的精神,一种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才能赢得胜利。

二、学习过程

(一)先学交流:

用3分钟的时间在班内对预习案情况进行交流。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快速阅读课文,请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明确:①登山队出发。②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余队员登上第二台阶。③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④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⑤三位登山队员果断抛掉空氧气筒,开创人类历史上的无氧攀登。⑥完成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三)精读探究,揣摩运用:

1、作者叙述事件有详有略,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请举例说明。

如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 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还重点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由这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窥见全体登山队员的优秀品质,也可以推断这样的队伍将是必胜的。

2、文章集中写了刘连满哪些事例?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文章为什么单用了两个段落来突出写他一个人?

写了三件事:甘当人梯;放弃登顶;留下氧气。他是一个默默奉献、顾全大局、勇于牺牲、意志顽强的人。王连满的身上,集中了登山队群体的优秀品质,单写他,是通过对他的典型描写,来表现以他为代表的登山队群体的精神风貌。

3、找出本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突出队员的精神外,还不时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如:“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散。”“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等。这些描写既烘托队员美好的追求,又带给读者美的享受,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调节阅读的情绪。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三、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探险既是人类对求知世界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探险,需要有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我们应不断武装自己,去探寻无穷的未知世界!

2、听一听别人怎么说探险: ①珍惜生命

现在在年轻人当中比较流行户外运动、探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么做,觉得是一种时尚,觉得很刺激,或者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承认。但我希望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加重视生命,爱惜生命,能够时时刻刻注意到这一点,否则会让你的亲人感到难过。——王新宇,中央电视台记者 ②要懂得知难而退

人们往往把登上某某峰顶之类的具体目标看得过分重要,当成了探险的目的本身,于是就和自己过不去了,在制定目标时但求危险最大化,在实现不了目标时也不肯知难而退。探险的最高目的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其前提是要保存生命,因此,对于可预测的危险理应防备,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牺牲。——周国平,著名作家

③登山要尽量避免危险

登山本来就是危险系数很大的一项活动,任何看似细小的疏忽或错误,都可能酿成悲剧。

热爱登山的人,一定都曾思考过危险甚至死亡的问题。可是,真正的登山者,绝不是轻率对待自己生命的人,相反,他们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危险发生的可能。

——次洛国家登山队教练

四、作业

1、仿照本文景物描写方法,描写当地优美的夜景。仿句:

2、你怎么看待探险活动中奥茨(《伟大的悲剧》一文)与刘连满二人中途退出的行为?

这不是逃避的行为,这是为实现集体的目标而勇于自我牺牲的行为,他们没有站在荣誉的光环下面,但仍然是英雄,恰恰相反,这反映了探险活动中一种极为可贵的精神——为了集体而团结协作、甘于牺牲的精神,许多探险活动的成功,正是有这样无数的幕后英雄的无私奉献,中国登山队登顶成功同样得益于此。

五、知识小百科: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通讯有五大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3)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4)描写的形象性。(5)议论色彩较浓。

第二课时(巩固案)

提前完成 课堂展示 互相学习认真纠错

一、精读精练(课文9---12自然段)1.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第10自然段中“这种估计显然错误”中“这种估计”指什么?

3.文中多次说到队员们严重缺氧,除表明条件艰苦外,还有什么作用?

4.文中引用了《埃非勒士峰探险记》的一段文字,其作用是什么?

5.第12自然段第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第12自然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二、回顾感知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篇6

1、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重点研读刘连满这个人物,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

【教学重点】

1、快速阅读并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叙事详略有致,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教学方法】

速读法提取、概括信息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神秘的珠峰吸引了人类探索的足迹,在探险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壮。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我们登山队员登顶珠峰的故事,在这次探险中,有一位队员留下了这样一封信……(出示幻灯片)

1、让学生朗读这封短信。

2、读取这封短信中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二、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读取短信中不够明确的信息,将其概括并用幻灯片出示。

1、找出信中缺少的部分,并将其补充完整。

2、刘连满和他的队友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3、任务是艰巨的,那么在完成的过程中定会遇到困难,你能具体说说有哪些困难吗?

4、刘连满为什么不能和队友一起完成任务?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封短信?

引导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在分析困难这一环节,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边分析边板书。

三、研读刘连满

刘连满没有成功登顶,他不算是英雄,但文中却对他进行详写,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从文中概括出记叙他的主要事迹,通过这些具体事迹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1、文中记叙了刘连满哪些事迹,请简要概括。

2、分析刘连满这一人物形象。

3、文中为什么对他进行详写?

通过分析,明确刘连满的身上,集中了登山队群体的优秀品质,详写他,是通过对他的典型描写,来表现以他为代表的登山队群体的精神风貌。

小结:出示幻灯片将课文主要信息,内容要点以填空的方式进行小结。

四、赏析景物描写

1、让学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2、幻灯片出示两组句子,比较哪句更生动、形象。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高耸万仞,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插蓝天,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如何能使景物描写更加形象、生动。

3、练一练,仿照上面的示例,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景物描写进行改写,使其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

五、教师小结:登山英雄依靠坚强的意志,毅力和团结合作、牺牲精神,成功征服珠峰,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坚强的。希望同学们学习探险队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奉献精神,从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字词。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 篇7

我们要交给学生的不能是“鱼”,而要是“渔”。道理虽然简单,做好却不容易。就象我今天的课堂只是按照事先设计的来进行,课堂上唱主角的依然是教师自己,学生在这节课上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也没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想让学生课堂展示活泼有序、精彩纷呈,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于方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养成。超前学习中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所学情况,必须保障超前学习的有效,才能为展示奠定基础。对于大家都会的完全可以不讲,可以有所侧重的进行展示,不必面面俱到。

展示时一步步培养,先要求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言,会什么说什么;再继续要求简单的(如字词解释、作者介绍等)由每组的3、4号发言,有难度的可由 1、2号发言;更进一步要求遇到同一问题如有类似或相反的看法时应主动争辩,有理有据;再有可以说自己读到的类似的文章或书籍,进行佳作推荐。质疑时可以是有疑而问或是有意质疑(把自己的发现提给大家,共同思考)。这个培养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可以预期其艰难和曲折,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阳光灿烂的一天。当然我的思考还很粗浅,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 篇8

(一)登山,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运动,一种不可完成的运动,一种拿生命去冒险,拿生命当赌注的运动。我向来不爱体育,但对于一些在体育上取得成就的人,我是很敬畏的。比如这篇文章的主角。

文章的内容不说也知道:1960拈月,几名中国登山运动员开始了与大自然与冰雪山峰的斗争。他们誓言不到8848米的顶峰绝不后退。他们要这样做,他们会告诉世界人民,中国不是懦弱的,中国人民同样也不是甘拜下风的。无论雪峰给予他们多少阻碍,他们仍然斩钉截铁地前进。后退意味着放弃,意味着失望;失信,也意味着失败。终于,他们成功了。

其实,人的信念往往是拯救自己的最好办法。在危难时刻,需要的就是顽强的意志与坚定的信念。我跑800米的时候,常常都是靠信念跑下来的。尽管成绩不是很理想。

虽然,我不喜欢体育,但仍能被其精神所感动;虽然我不是登山健将,但却能通过这些体会登山的苦与乐;虽然,我没毅力,但看了此文后,相信我会有所行动。

我知道,在我心里,已经有了行动。

登山,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运动,一种不可完成的运动,一种拿生命去冒险,拿生命当赌注的运动。我向来不爱体育,但对于一些在体育上取得成就的人,我是很敬畏的。比如这篇文章的主角。

文章的内容不说也知道:1960拈月,几名中国登山运动员开始了与大自然与冰雪山峰的斗争。他们誓言不到8848米的顶峰绝不后退。他们要这样做,他们会告诉世界人民,中国不是懦弱的,中国人民同样也不是甘拜下风的。无论雪峰给予他们多少阻碍,他们仍然斩钉截铁地前进。后退意味着放弃,意味着失望;失信,也意味着失败。终于,他们成功了。

其实,人的信念往往是拯救自己的最好办法。在危难时刻,需要的就是顽强的意志与坚定的信念。我跑800米的时候,常常都是靠信念跑下来的。尽管成绩不是很理想。

虽然,我不喜欢体育,但仍能被其精神所感动;虽然我不是登山健将,但却能通过这些体会登山的苦与乐;虽然,我没毅力,但看了此文后,相信我会有所行动。

我知道,在我心里,已经有了行动。

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

(二)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是亚洲和世界第一高峰。

然而在1960年5月25日,北京时间上午9时30分,年轻的登山队员——运动健将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一级运动员贡布四人,向着珠穆朗玛顶峰的380米高度做着最后的冲击。

可他们在离死亡之神很近的时候,却不曾忘记自己的同伴,刘连满不正是这样的写照吗?

他们是英雄,中国的英雄,他们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让人意想不到的依然是刘连满,在那样缺氧的环境中,没有用氧气筒,却以坚强的意志和对胜利的铁一样的信心,战胜了死神,顽强的活了下来,并与三位胜利归来的战友会合了,()虽然他并没有登上珠穆朗玛顶峰,但他的精神却是可贵的。

然而,究竟是什么使得他们成功的呢?原来是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难道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缺少吗?

就例如说,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2年了,虽然我不在汶川,然而我也深深的体会到地震给我们带来的……虽不即汶川的地震大,可我却忘不了那一次。可话又说回来,当初,如果那些被告废墟掩埋的人们,都像文中的一样,那么又有多少人有了生的机遇呢?那些警察,武警官兵们都是英雄,他们在自己危险的时候,仍要继续救其他的人,难道他们的精神不可贵吗?

其实英雄随处可见,但是具有如此之佳的气节却是很少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们不畏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吧!

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

(三)《登上地球之巅》讲的是四名中国登山队员从珠穆朗玛峰的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岩,最终他们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这无疑是一场充满艰辛与危险的探险。那么到底是什么使他们成功的呢?就是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在这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无数的困难险阻就如一只只凶猛的“老鹰”,时时刻刻威胁着“雁群”,但是每只“雁”都齐心协力,不怕牺牲,共同抵御入侵之敌。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是无时无刻都离不开集体的。家,是我们最先加入的集体。家人彼此间的爱护、宽容便是一幢大厦的地基;学校这一集体,同学们伸出援手助你解决问题,使你脸上的笑容重现,令这幢大厦不断筑高……家,班级,学校,社会,国家,这些大大小小的集体都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用它们的真,善,美不断为我们的大厦增砖添瓦。

现在,我们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前线的解放军战士和医护人员以最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大无畏的决心站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义无返顾地与地震进行一场艰辛的斗争。他们心连心,用自己珍贵的生命全力挽救受灾的群众,同时也面对着死亡。社会各界的关注,八方的支持,炎黄子孙的万众一心,一首首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歌曲响彻天地之间。此时,没有人敢否认集体的力量,没有人不为此喝彩动容。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大家斗志昂扬,团结一致。我们坚信,历尽无数历劫的中华民族一定会战胜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取最终的胜利!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篇9

主要内容:

《登上地球之巅》

《真正的英雄》

学习重点:

《登上地球之巅》

1、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

《真正的英雄》

1、了解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巨大悲剧。

2、感知人类最为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认识到――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知识讲解:

一、基础知识

《登上地球之巅》说课稿 篇10

教学目标

1、丰富有关珠穆朗玛峰的知识 。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

2、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3、以自读为主,用探究合作的方式练习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要点,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4、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以及

克服困难攀登的精神。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精神 。

教学重点

1、快速阅读并简要概括课文的内容。

2、通过关键句子分析探险员在突击主峰时遇到的困难,从中学习探险员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以及克服困难攀登的精神。

教学难点

1、体会文中详略得当的材料安排。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景物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1、搜集奥运圣火上珠峰的视频,有条件可在课前播放。2、设计《登上地球之巅》的导学案。

学生:1、完成《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2、有条件的在网上搜集并观看有关朱穆朗穆峰得分图片或视频,最好是20奥运圣火上珠峰的视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学生说说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珠穆琅玛”系佛经中“神女”的译音。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有巨大的冰川,最长达26公里。中国登山队两次从北坡攀登顶峰(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

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2、老师: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8848.13米,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自1921年起,不断有人试图征服珠穆朗玛峰,但多遭失败。直至1953年5月29日,英国探险队的两名队员才第 1次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 1960年5月25日,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巉岩,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足迹,去感受他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快速默读课文,并找出登山过程的时间和海拔高度,抓住关键词,梳理登山过程,概括要点。

时间 登山经过(地点、人物)

5月24日9时30分 登山队员出发,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

大约两个钟头后 “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五个多小时后 通过搭人梯,终于登上岩顶

天色黑下来 向最后二三百米路途艰难前进。刘连满留氧气,写遗书。

茫茫夜色中 三名队员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匍匐前进

夜更深沉 到达8830米处,氧气全部用完

夜色朦胧,星斗闪闪 登上峰顶,完成从北坡攀登的创举

3、登山运动员有着怎样一种精神?

4、根据要点复述课文内容。

经过充分的准备,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

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艰难向前行进。他们现在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刘连满反应最强烈,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他留下休息,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同志,并留下短信。与此同时,三位登山队员匍匐在地上,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前进。到8830米,氧气全部用完,三人开始了危险的无氧攀登。必胜的信念支持着他们在凌晨成功登顶。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温故而知新

二、研读课文,学习精神

1、有针对性地快速阅读部分章节,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中国登山队员在突击主峰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山路险峻:4自然段第1句、6自然段第一句、8自然段、16自然段第二句

天气严寒:5自然段第1句、9自然段

严重缺氧:11自然段第2和3句、14自然段第2和3句、15自然段第2句、

19自然段第1句和最后1句、22自然段第2句

身体虚弱:3自然段最后1句、5自然段的第2和3句、6自然段4和5句、

11自然段第4句、16自然段第4句

黑夜登山:12自然段第1句、16自然段第1句、17自然段最后1句、

18自然段

高山反应:7自然段4句、22自然段2句

2、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3、选择自己认为最感人的段落或片段进行朗读。(要求:能体现自己认为最感人的特点,能体现出登山员的英雄气概)

三、赏读课文,学习写法

1、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详写了什么,为什么详写?

(1)详写征服“第二台阶”的经过。因为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中国登山队员逾越“第二台阶”表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表现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2)详写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写了三件事:甘当人梯;放弃登顶;留下氧气。他是一个默默奉献、顾全大局、勇于牺牲、意志顽强的人。王连满的身上,集中了登山队群体的优秀品质,单写他,是通过对他的典型描写,来表现以他为代表的登山队群体的精神风貌,表现他舍己为人的自我牺牲精神。

2、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景色。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并体会一下这些语句好在哪里?你能仿写几句吗?

本文的写景,一类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队员的精神;另一类是写景色的美丽,既烘托队员美好的追求,又带给读者美的享受,调节阅读的情绪。

四、拓展延伸

中国女登山家王静在5月23日宣布从珠峰南线成功登顶,但此后尼泊尔当地

媒体撰文称,据直升机驾驶员透露,王静搭乘直升机从大本营到二号营地。王静当时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否认,她说:“直升机只是运送了背工和厨师。”但近日她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承认这是事实,但她同时表示事出有因:由于4月珠峰发生了历史上最惨重的冰崩事故,在大本营到二号营地之间的某个地带已经完全封闭,没有其他道路可以穿越。王静乘坐直升机从大本营飞抵6400米的二号营地,再攀登到8800米以上的珠峰峰顶。此举引起巨大争议的原因在于,它打破了历来攀登珠峰的传统:用脚从大本营攀登到峰顶。那么,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五、教师小结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

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他们的行为表现了人类最优秀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团结合作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远。

六、作业布置

假如你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玛峰,站在珠穆朗玛峰项上,你会有哪些话要说呢?写一篇登山后的心得体会。

七、板书

23、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写法:

1、详略得当。

2、抓住景物的特点景物的特点描写景物。

《登上地球之巅》说课稿 篇11

主要内容:

《登上地球之巅》

《真正的英雄》

学习重点:

《登上地球之巅》

1、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真正的英雄》

1、了解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巨大悲剧。

2、感知人类最为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认识到——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知识讲解:

一、基础知识

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

耸立sǒng 砭骨biān 崔巍cuīwēi 匍匐púfú 阴霾mái 余暇xiá

2、辨别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形体的异同。

缭绕——缠绕斩钉截铁——锲而不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阴霾——阴晦梦寐以求——孜孜不倦迫不及待——难以弥补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践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阴霾:本文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

侵袭:侵入和袭击。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情上。

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

二、重点分析

1、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1960年,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了许多感人故事,本文就选自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2、阅读课文,试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他们艰难地向前行进着。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

“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得面对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进。由于前面用时过多,氧气已经不多了,他们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反应最强烈的是刘连满,他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了。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

严重缺氧的刘连满躺着休息,开始进入半昏迷状态。他冒着生命危险,决定把自己不多的氧气留给登山的同志,并留下了一封感人的短信。此时,三位登山队员正搏斗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借着星光和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地匍匐前进。到8 830米时,氧气全部用完,他们果断地抛掉空氧气筒,开始了艰难而危险的无氧攀登。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行动更加迟缓,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要用半个多小时。凌晨,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3、登顶过程中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的三大困难是什么?

寒冷、黑夜和缺氧。

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

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4、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爆炸后,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大西洋中。

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当晚即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对罹(lí)难的英雄表示哀悼,并决心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课文就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5、这篇演讲词的主要内容是: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演讲词体现了人类最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

6、全文的感情脉络是怎样的?

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前后为悲痛和力量)。这两种感情水乳交融: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在总统言辞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7、文章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总——分——总。

第一段(1——4节)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第二段(5——13节)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第三段(14——21节)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8、你怎样看待演讲者的姿态和角色定位?

上一篇:快递小学作文下一篇:前台服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