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质量管理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精选8篇)

医院药品质量管理 篇1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有关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的规定,对本院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采购、使用、保管,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一、为严格管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以下简称麻醉、精神药品),保证医疗的安全使用,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二、有处方权的医师在为患者首次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时,应当亲自诊查患者,为其建立相应的病历,留存患者身份证明复印件,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

三、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四、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需要带出医疗机构外使用时,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在患者或者其代办人出示下列材料后方可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⑴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⑵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身份证明; ⑶代办人员身份证明。

医疗机构应当在患者门诊病历中留存代办人员身份证明复印件。

五、建立由主管院长负责,医务、药剂、护理、保卫等部门参加的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机构或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加强医院麻 醉、精神药品管理机构或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加强医院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日常工作由药剂科承担。把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列入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专项检查制度,并每月底组织开展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六、建立并严格执行麻醉、精神药品的采购、运输、验收、储存、保管、发放、调配、使用、报残损、销毁、丢失及被盗案件报告,值班巡查等制度,制定各岗位人员职责。

七、分管麻醉、精神药品的负责人掌握与麻醉、精神药品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熟悉麻醉、精神药品使用和安全管理工作。

八、配备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药学、医护人员负责麻醉、精神药品的采购运输、储存保管、调配使用及管理工作,人员保持相对稳定。

九、定期对涉及麻醉、精神药品工作的管理、药学、医护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

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采购必须按规定手续办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印鉴卡”,根据本单位医疗需要,在每年年初填写“麻醉药品使用数量申购单”报市药监局核定批准后,每季度从麻醉药品指定的经营单位巢湖市医药公司按临床需求量凭“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购用印签卡”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申购单”购买,保持合理库存。购买药品付款是采取银行转帐方式。

十一、麻醉、精神药品的运输由经营单位专人负责押运、防止 丢失、被盗。麻醉、精神药品入库验收是货到即验,双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两人签字。入库验收有专薄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验收和保管人员签字。

十二、在验收中发现缺少、破损的麻醉、精神药品是实现双人清点登记,报药剂科领导批准并加盖公章后向供货单位查询、处理。

十三、储存麻醉、精神药品是实行专人负责、专库(柜)加锁。并有防盗、防火安全措施。

十四、销毁麻醉、精神药品,是在巢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并对销毁情况进行登记。

十五、在门诊、住院药房设置麻醉药品保险柜和精神药品储藏柜,按规定的数量库存。门诊、住院药房发药窗口麻醉、精神药品调配基数不得超过医院规定的数量。门诊药房有固定发药窗口,有明显标识,并由专人负责麻醉、精神药品调配。

十六、执业医师经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麻醉药品处方资格后,方可在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处方。

十七、开具麻醉药品专用处方,颜色为粉红色。开具处方应书写完整、字迹清晰,写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病历号、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医师签名。

十八、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为一次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控缓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十九、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二十、为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

二十一、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一次常用量,药品仅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量,药品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二十二、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

二十三、医疗机构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二十四、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麻醉处方,签署姓名,并进行登记;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处方,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拒绝发药。

二十五、医疗机构应当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情况专册登记。专册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病历号、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处方医师、处方编号、处方日期、发药人、复核人。

二十六、麻醉、精神药品逐日消耗统计,处方单独存放,按月汇总,至少保存3年备查。二

十七、购买的麻醉、精神药品只限于在本单位临床使用,不得转让或借用。特殊情况下经所在地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在本辖区内调剂。

二十八、积极推行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推介使用口服吗啡制剂。盐酸哌替啶制剂不宜用于癌症疼痛和其他慢性疼痛治疗。

二十九、麻醉、精神药品库配备保险柜,门窗都应有防盗设施,并安装红外线自动报警装置。门诊、住院药房配备贮存麻醉、精神药品的保险柜,调配窗口也需配备必要的防盗设施。麻醉、精神药品储存各个环节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交接班有记录。

十、对麻醉、精神药品的购入、储存、发放、调配、使用实行批号管理和追踪,必要时能及时查找或追回。

十一、使用的麻醉药品空白专用处方统一编号,计数管理,建立完善的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十二、各病区、手术室等调配使用麻醉、精神药品注射剂时要收回空安瓿,核对批号和数量,并作记录。

十三、收回的麻醉、精神药品注射剂空安瓿由住院药房负责计数,交物流中心监督销毁并作记录,销毁时在医务科的监督下,在医院医疗垃圾焚烧中心焚烧,并由焚烧人员确认签字。

十四、门诊药房不得为患者办理麻醉、精神药品退药。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时,应将剩余麻醉、精神药品无偿交回医院医务科、药剂科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科,由医院或市药监局按规定销毁。三

十五、凡医院发现如下情况之一,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公安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

(1)麻醉、精神药品在运输、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丢失或被盗、被抢的。

(2)发现骗取或冒领麻醉、精神药品的。

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医院药品质量管理 篇2

1药品采办

1.1 基本用药目录的确定

根据《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实施方案 (试行) 》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 我院成立了选标专家组和监督委员会, 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监督委员组确定选标工作组, 制定选标原则和选标实施方案, 规范地组织实施选定我院《基本用药目录》。对临床必需的非中标药品, 且在中标药品目录中又没有可以替代的同类品种的药品, 根据公司采办文件要求, 在合格供货商中查询, 通过询价比价标准及比价评分确定。

1.2 特殊药品的采购

特殊药品指临床因抢救或治疗需要临时使用的药品, 不进入《基本用药目录》, 不作日常备药, 如一些特殊肿瘤用药等。此类药品的采购由临床科室根据治疗计划填写《特殊药品使用申请单》提出申请, 交药剂科审核, 报主管院领导审批后进行采购。

1.3 新药引进制度

由临床科室提出新药申请, 药剂科对临床科室申请的新药进行登记。药剂科负责收集新药信息资料, 并定于每月最后一周二下午为接待日, 认真审核药品资料, 并进行登记汇总。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对新药的审批, 在每季度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上进行。药剂科将准备好的新药资料制成表格印发给每一位委员, 委员们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审, 包括与原有的同类产品进行对照分析, 并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 经充分讨论和论证, 最后集体决定购进哪些新药。中标挂网的药品及广东省医保目录的药品可优先讨论。药剂科根据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决定, 严格按照进货渠道对新药小量购进试用, 3个月后把用药情况反馈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决定该药是否作为我院基本用药。

1.4 药品采购计划

1.4.1 用ABC分类法对我院药品进行分类

ABC分类法法源于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多数”分开的布雷托定律[2]。医院使用药品存在着资金占用高、使用量大但品种数不多, 资金占用小、使用量小但品种数占大多数的结构特点, 所以借鉴ABC分类法对我院药品进行分类管理, 有利于在管理中区分主次, 提高效率。以总价值约占75%、库存品种总数约占15%的药品定为A类;约占总价值的20%、库存品种总数约占25%的为B类药品;约占总价值的5%、库存品种总数约占60%的为C类药品;D类药品为麻醉药品、精神类药品、抢救药品等, 此类药品所占比例均不高。

1.4.2 药品采购计划的编制

药品采购计划编制虽有计算公式可用, 但要结合经验和医院资金政策, 编制符合医院实际的可行计划[3]。库房管理员每月底参考上三个月药品使用动态和库存情况制定下月采购计划, 并根据ABCD类别不同采取不同策略。A、B类药品品种不多, 但占用资金大, 流动快, 总计划量以一个月为宜, 可根据库房空间情况分1-2次采购;C 类药品品种多, 但占用资金少, 一次采购以1.5~2个月为宜, 这样可以减少采购和入库验收频数, 降低供货商的运营成本, 降低库房管理员、药品会计的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我院用量不大, 但采购、入库验收手续要求繁琐, 一次采购量可以3个月用量为准;抢救药品作为必备品种, 用量随临床抢救变化, 应结合库存、效期、抢救用量进行备用性采购, 降低过期报损风险。

2药品管理

2.1 库存控制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 也应遵循商品流通性的规律, 加速周转, 减少库存, 保证药品供应, 确保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对用量大、使用频率较高、市场供应充足的A、B类药品实行<10 d用量的低限库存管理, 以保证供应又不致于占用过大资金, 提高库存周转率;对一些用量较小, 供应不足而可能导致高昂成本, 如在抢救失败或由于缺货引起的纠纷的品种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库存, 最低库存保证15 d用量, 如C、D类药品;对于专科用药, 在相对稳定的时间里用量稳定, 供货正常的品种实行药库零库存, 减少在库品种, 节腾仓位空间, 提高保管效率, 如一些肿瘤药品和妇科用药。从2008年开始, 我院对中药饮片实行零库存管理模式, 撤掉了中药库, 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

2.2 药品储存与养护

2.2.1 药品储存

药品储存过程中质量稳定与否, 除与其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工艺技术以及包装容器有关外, 储存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对其也有很大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库存药品的质量, 应对药品按其质量要求分库管理。按照各种药品的贮藏要求, 分别储存于常温库 (0℃~30℃) 、阴凉库 (20℃以下) 、冷藏库 (2℃~10℃) 。在我院现有药品品种中, 大约70%的品种要求在阴凉处保存, 医院对库房进行行改造, 根据要求扩大阴凉库面积, 增加空调设备和抽湿机, 以保证温度、湿度 (45%~75%) 处于正常范围。

为杜绝库存药品的存放差错, 库房管理员对药品严格分区、分类管理。药品质量状态的色标区分标准为:合格药品――绿色;不合格药品――红色;质量状态不明确药品――黄色。按照库房管理的实际需要, 我们对库房管理区域色标划分统一的标准:待验药品区、退货药品区为黄色;合格药品区、待发药品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区为红色。三色标牌以底色为准, 文字可以白色表示, 防止出现色标混乱。

药品货垛与仓间地面、墙壁、顶棚、散热器之间应有相应的间距或隔离措施, 设置足够宽度的货物通道, 防止库内设施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 保证仓储和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药品与墙、药品与屋顶 (房梁) 的间距不小于30 cm, 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 cm;仓间主通道宽度不少于200 cm, 辅通道宽度不少于100 cm。

2.2.2 药品养护

药品养护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 研究药品储存养护技术和储存药品质量变化规律, 防止药品变质, 保证药品质量, 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一门实用性技术科学。药品养护的各项工作内容都应围绕保证药品储存质量为目标。库管人员每天上午9:00-10:00、下午2:00-2:30做库房温、湿度检测, 并做好检测记录;定期对在库药品进行质量检查,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及时整改。为提高工作效率, 把首营品种、质量性状不稳定的品种、有特殊储存要求的品种、储存时间较长的品种、近期发生过质量问题、药监局重点监控的品种设为重点养护品种, 进行重点养护。

建立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并根据药品效期作药品养护计划。有效期长的药品 (1年以上) 每季检查一次;对有效期短的或接近效期的 (半年至1年) , 应逐月检查;对效期在半年内的和即将失效的, 应及时向领导报告并写出报告单。采购药品有效期在6个月以内的原则上拒绝验收入库, 在库药品效期低于6个月应进行预警, 与临床沟通使用, 并与供货商联系是否可以调配新批号, 效期接近3个月, 预见能用完的即留用, 否则考虑办理退货。

3药品发放

利用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 药品的出库由领用药品的部门编写领药计划, 上传提交药库, 库房管理员在库房管理系统确定出库数量, 并打印出库单, 按照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 对照出库单上的数量和规格、产地, 认真核对发放。计算机的运用, 使得库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更好地投身到药学报务中去。

良好流畅的信息沟通为有条不紊地开展好药库工作提供了信息保障。因住院药房、各门诊药房面对患者结构不同, 各品种使用量也不同, 药库加强与各药房之间的沟通, 协助做好各药房之间滞消药品、近期药品的调拨, 可有效防止过期报损造成的资金损失和医药资源浪费。

4统计分析

为有效控制药品收入在医疗收入中所占比率, 规范合理用药, 有必要对医院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月对全院、各病区药品用量、使用频率、使用强度等进行统计排序、分析, 并进行公布,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合理用药的自律性, 并为医院对临床用药的管理提供必要依据, 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5结论

医院通过参加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 制定推行相应实施方案和政策制度, 有效杜绝了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公开、公正, 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 获得物美价廉的药品, 降低医疗支出, 有效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院药品支出占医疗费用支出的比率一直控制在国家规定的46%以下。在采购计划编制过程中结合实际, 对不同类别的药品采取不同采购策略, 降低了管理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遵循药品的商品流通管理规律, 兼顾医院救死扶伤的职责, 区别对待控制库存量, 既提高了库存周转率, 且减少了断药率, 满足了临床抢救治疗需求。中药饮片品种繁多, 体积大, 保存要求较西药、成药更高, 保管过程中极易造成发霉、虫蛀、腐烂等问题, 特别梅雨季节, 保管人员常需要采取一些必要措施, 如日晒等, 势必造成一定量的损耗。考虑到我院中药饮片用量不大, 且目前市场供应充足, 我们撤消了中药饮片一级库, 在中药房傍设小药库, 交由中药房人员兼职管理, 按需采购。这样一来, 不但节约了人工成本和保管过程的损耗成本, 且节腾出了约100 m2的库房空间用于西药库房改造, 成效显而易见。通过加强规范药品存储和养护, 在库药品完好率达100%。除个别小量必备抢救药品会因过期报损外, 其他药品基本达到零报损。通过定期向医院管理部门提供用药分析, 使医院及时对临床不合理用药作出对策, 制定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医生开大处方现象, 提高医生的自律性。总之, 在药品供应管理中通过采取政策性、专业性、科学性的方法, 达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6讨论

优化药品供应管理, 体现了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的最大化。药品供应管理是一项动态、复杂的实践性工作, 通过完善主要环节的管理, 做到政策化、专业化、经济化, 可以有效降低断货率, 提高库存周转率。提高库存周转率对于加快资金周转和减少药品积压失效造成损失具有重要意义[4]。随着医疗改革的发展, 药品加成率的降低, 药品收入在医院经济效益中的影响日益淡化, 我们要通过有效管理, 提高效率, 使药师从单一的保证药品供应的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 从以药品 (物) 为中心向以患者 (人) 为中心的转变[5], 从传统药学阶段向药学服务阶段过渡, 从而提高药师的价值, 为医院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目的 探讨实现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药品供应管理办法。方法 对医院药品供应管理中药品采办、药品管理、发放、统计等环节的管理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 规范药品供应管理, 降低了管理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老百姓获得物美价廉的药品。结论 通过采取政策性、专业性、科学性的管理方法, 可以达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药品供应,管理目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璐华, 宋钟娟.索适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药库的实际管理模式.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0, 10 (2) :159-160.

[2]冯运, 朱珺, 顾嘉钦, 等.采用ABC库存结构分析法和订货点技术优化贵重药品管理.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9, 9 (4) :268-271.

[3]吴永佩, 张钧.医院管理学药事管理分册.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16.

[4]谈瑄忠, 丁毅.医院药品库存的最佳控制探讨.中国药房, 2005, 16 (10) :22-23.

基层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 篇3

[关键词] 基层医院;高危药品;管理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5-156-02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患者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药物具有与治疗无关的其他副作用,因此任何药物又可能对患者造成新的伤害。根据造成伤害程度的不同,临床上按管理类别将治疗药物分为一般管理药品、特殊管理药品、高危药品等。高危药品是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于2003年第1次公布,在2007、2008年进行了更新。2008年公布高危药品除了19 类外,还包括13种药物。

1 高危药品的概念及笔者所在医院现有种类

美国医疗安全协会(the 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将一类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命名为“高危药物”[1] (high-risk medication or high-acert medication)。WHO及一些发达国家已把高危药品管理列入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2009年中国医院协会在卫生部医改司指导下,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发布和实施《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的通知(医协会发[2009]6号)。其中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中明确指出有误用风险的药品应规范管理。近年尽管我国也现“高危药品”这一概念,但许多医院真正对高危药品所造成危害的严重性没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也缺乏对高危药品有效监管和规范的操作规程,致使大多数医院对高危药品的管理相对滞后(特别是基层医院)。因此基层医院应加强高危药品的宣传,让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充分了解高危药品的同时加强对其的管理。

2008年ISMP公布19类高危药品目录,在19类和13种高危药品中笔者所在医院使用的品种如下。

19类中有:(1)静脉用肾上腺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2)静脉用肾上腺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3)吸入或静脉全身麻醉药(丙泊酚、氯胺酮);(4)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胺碘酮);(5)抗凝药、凝血酶抑制剂、溶栓药、糖蛋白Ⅱ/Ⅲa抑制剂、Xa因子抑制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用普通肝素、阿加曲班、、阿特普酶、瑞替普酶);(6)静脉用和口服化疗药(阿霉素、环磷酰胺、卡铂、顺铂、阿柔比星、奥沙利铂、白消安、吡柔比星、柔红霉素、异环磷酰胺、氟脲嘧啶);(7)高渗葡萄糖注射药(50%葡萄糖);(8)腹膜透析液和血液透析液;(9)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罗格列酮、格列吡嗪);(10) 静脉用改变心肌力药(地高辛);(11)脂质体药物(两性霉素);(12)静脉用中度镇静药物(咪达唑仑);(13) 儿童口服用中度镇静药(水合氯醛);(14) 静脉,透皮或口服吗啡类镇痛药物(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芬太尼帖剂);(15) 神经肌肉阻滞药(琥珀酰胆碱、维库溴铵、阿曲库铵);(16)静脉用造影剂(泛影葡胺、碘海醇);(17) 肠外营养药(复方氨基酸、脂肪乳)。

13种中有:(1)秋水仙碱注射液;(2)胰岛素注射液(普通和混合胰岛素);(3)硫酸镁注射液;(4)甲氨碟呤片(非肿瘤用途);(5)阿片酊;(6)缩宫素注射液;(7)硝普钠注射液;(8)浓氯化钾注射液;(9)异丙嗪注射液;(10)浓氯化钠注射液;(11)500 mL灭菌注射用水(供注射吸入冲洗用)。

2 高危药品、特殊管理药品的差异

高危药品没有固定规则化使用剂量,安全指数狭窄[2]。高危药品重点是使用不当对患者造成危害,其监管重点是:规范使用,分类贮存。高危药品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用药差错,及其他伤害。如剂量错误、给药途径错误、误用包装类似的药物、护理人员在配制细胞毒性药物时产生的气雾对操作者造成潜在的危害等。

特殊管理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毒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制剂、计生药品)强调依法管理,合理使用。如管理不当、使用不当则易造成成瘾、中毒、健康损害及社会危害。

3 临床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监管措施

药品差错可发生在各个环节,对于基层医院,面对患者,医师开具处方、药师调剂处方、护理人员使用药品等环节,怎样防范用药差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基层医院在使用高危药品时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核对患者的信息、审核处方的适宜性、核对调剂药品的正确性、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品及告知注意事项等。

因此有必要建立医、药、护三位一体的管理组织,根据本院实际制定高危药品目录,明确高危药品的潜在风险,制定高危药品的管理体制[3]。具体面对高危药品管理和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制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

其内容:高危药品包括具体品种数;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红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及其医护人员注意;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证时才能使用;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加强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

3.2 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临床医师在开具高危药品处方、药学人员调配处方、护理人员执行医嘱应要认真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如口服降糖药物患者对磺胺类过敏,造影剂过敏等。如果在临床使用高危药品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护理人员应即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并做好相关的总结报告,及时通报全院用药安全网。

3.3 询问患者的疾病史

临床医师在选择高危药品时,要根据患者的检验结果合理选择相应的药物。如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使用对肝、肾有毒害性的药物(特别在使用化疗药阿霉素、环磷酰胺、卡铂、顺铂、阿柔比星、奥沙利铂、白消安、吡柔比星、柔红霉素、异环磷酰胺、氟脲嘧啶)时应考虑其对肝、肾损害,必要时需调整剂量或选用其他药物;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使用肾上腺受体兴奋剂类药物需考虑其对心脏的影响;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使用抗凝血药物应考虑对凝血药功能的影响。

3.4 询问特殊病理生理状况

临床应考虑不同患者的生理状况,合理使用高危药品。如老年患者、孕产妇、婴幼儿、特殊酶缺乏患者使用需此酶降解的药物,会引起的全身反应或毒性。如浓氯化钾注射液、异丙嗪注射液、 浓氯化钠注射液、地高辛、普通和混合胰岛素、缩宫素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抗凝药、凝血酶抑制剂、溶栓药、利多卡因、胺碘酮等。以上药物使用不当或过量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和生理伤害。

3.5 防范调剂差错或配伍禁忌

由于药品品种的日益增多,商品名各不相同,包装差异不大,规格不同容易混淆,药品调剂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调配差错,医院药师对已调剂的药品必须对进再次核对,核对除药品名、剂量、规格正确外,还需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核对,如包装的一致性、批号的一致性、药品是否变质、有效期是否在规定的范围等。药师调配处方时应对处方的适宜性进行分析,发现配伍禁忌应拒绝调配并即时与医师联系。

3.6 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患者只有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才能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知晓了用药的注意事项,才可能显著降低已知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当不良反应发生时,避免患者产生恐慌心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因此医师、护理人员、药师应详细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告知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消除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3.7 药房、病区、护理单元要正确进行高危药品的贮存

应根据各类药品的性质及贮存方法进行合理分类及贮存,如需特殊贮存条件的药品应进行特殊贮存。分类应醒目,易与其他药品分辨。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红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及其医护人员注意,避免使用差错。

对于基层医院,如果能做好以上工作,相信一定能将高危药品对患者的损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张波,梅丹.医院高危药物管理和风险防范[J].中国药学杂志,2009,1(44):3-6.

[2] 李连新,王春红,付燕霞.对高危药品的管理现状及措施[J].中国医药,2011,8(6):1008-1009 .

[3] 张幸国,饶跃峰,张国兵,等.医院高危药品管理理制度的理论研究及实践[J].中国药房,2009,22(20):1691.

医院药品质量管理 篇4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5分,填错、不填不得分,共50分)

1.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能成瘾癖的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可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签卡》的有效期为 年,有效期满前3个月,医疗机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3.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 色,处方右上角分别标注“ ”、“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 色,处方右上角标注“精二”。

4.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为 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 用量;控缓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 用量。

5.麻精药品管理过程中,相关监控视频保存期限原则上不少于 天。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50分)

1.医疗机构应当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进行专册登记,加强管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处方至少保存5年,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3年。()

2.哌替啶,列入麻醉药品目录管理,氯胺酮,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目录管理,曲马多,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管理。()

3.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1次用量,药品仅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盐酸哌替啶处方为1次用量,药品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4.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般不得超过14日用量;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5.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标志颜色为天蓝色与白色色相间,精神药品专用标志颜色为绿色与白色相间。()

6.医疗机构需要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应当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并凭《印鉴卡》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定点批发企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7.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零售,禁止使用现金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交易,但是个人合法购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除外。()

8.对于未使用完的注射液和镇痛泵中的剩余药液,由护士在视频监控下双人进行倾泻入下水道等处置,并逐条记录。()

9.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医疗需要,按照规定购进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保持合理库存,购买药品付款时不得采取银行转账方式。()

医院药品采购管理制度 篇5

1.药剂科在药事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药品采购、储存和供应工作。除放射性药品可由核医学科按有关规定采购外,其他科室和个人不得自购、自制、自销药品。属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由市药品招标采购中心按有关规定采购。

2.药剂科应设置药品采购员负责药品的采购工作。药品采购人员必须具有药士以上职称,并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知识。

3.采购药品必须向证照齐全的药品生产、经营批发企业采购。要选择药品质量可靠、服务周到、价格合理的供货单位。供货单位由药剂科提名,药事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药剂科必须将供货单位的证照复印件存档备查。

4.采购人员根据临床与科研的需要,依据医院基本用药目录科学地制定采购计划,交药剂科主任初审,主管院长审核同意后方能采购。新品种必须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药剂科初审,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通过后方可采购。

5.采购进口药品时,必须向供货单位索取《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并加盖供货单位的红章。采购特殊管理药品必

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6.采购人员不得采购“食”、“妆”、“消”、“械”等非药保健品及无批准文号、无厂牌、无注册商标的药品供临床使用。

7.采购药品必须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如发现采购药品有质量问题,要拒绝入库。对于药品质量不稳定的供货单位,要停止从该单位采购药品。

8.要强化药品采购中的制约机制,严格实行采购、质量验收、药品付款三分离的管理制度。药剂科必须每年向药事委员会汇报本采购药品的品种、渠道、金额等情况,接受药事委员会的监督。

9.药品采购人员不得收取供货单位的回扣费。供货单位给予的药品让利按有关管理规定。

医院药品采购管理制度

【制 度】

1.药剂科在药事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药品采购、储存和供应工作。除放射性药品可由核医学科按有关规定采购外,其他科室和个人不得自购、自制、自销药品。属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由市药品招标采购中心按有关规定采购。

2.药剂科应设置药品采购员负责药品的采购工作。药品采购人员必须具有药士以上职称,并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知识。

3.采购药品必须向证照齐全的药品生产、经营批发企业采购。要选择药品质量可靠、服务周到、价格合理的供货单位。供货单位由药剂科提名,药事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药剂科必须将供货单位的证照复印件存档备查。

4.采购人员根据临床与科研的需要,依据医院基本用药目录科学地制定采购计划,交药剂科主任初审,主管院长审核同意后方能采购。新品种必须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药剂科初审,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通过后方可采购。

5.采购进口药品时,必须向供货单位索取《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并加盖供货单位的红章。采购特殊管理药品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6.采购人员不得采购“食”、“妆”、“消”、“械”等非药保健品及无批准文号、无厂牌、无注册商标的药品供临床使用。

7.采购药品必须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如发现采购药品有质量问题,要拒绝入库。对于药品质量不稳定的供货单位,要停止从该单位采购药品。

8.要强化药品采购中的制约机制,严格实行采购、质量验收、药品付款三分离的管理制度。药剂科必须每年向药事委员会汇报本采购药品的品种、渠道、金额等情况,接受药事委员会的监督。

9.药品采购人员不得收取供货单位的回扣费。供货单位给予的药品让利按有关管理规定执行。药品采购人员每两年轮换一次。

【监督检查】

1.采购人员建立工作日记,记录每天工作情况,妥善保管每次采购

计划和审批手续,作为年终考核工作业绩的内容之一。

2.每次药品入库前仓储负责人必须检查药品采购审批手续是否完

善,供货单位是否经过药事委员会批准,如发现审批手续不完善,供货单位为非确定渠道,可拒绝药品入库,并及时向药剂科主任汇报。

3.药剂科主任每月检查药品的采购情况,有检查记录,如发现采购

人员擅自从个人或证照不全、未经批准的渠道采购药品,视情节轻重给予扣发奖金、警告或调离岗位等处分。

4.院领导和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必须每半年听取药剂科对采购渠道、品种、金额、质量等情况的汇报。检查药品采购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以此作为考核药剂科工作的重要依据。

5.定期征求供货单位意见,接受院内外群众监督,发现药品采购或

其他有关人员存在收受回扣的问题,视情节轻重进行行政处罚。

继续纠正医药购销中给予、收受“回扣”和医疗服务中“开单提成”、收受“红包”等问题,进一步规范医疗收费行为,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遏制药品价格虚高状况,推动医疗卫生系统政风行风不断好转。

2、主要措施和办法

医院药品质量管理 篇6

为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根据《药品管理法》(主席令45号令,2001年12月1日施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国务院442号令,2005年11月1日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53号令,2007年5月1日施行)等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麻醉药品采购、验收、储存、保管、发放、调配、使用、报残损、销毁、丢失及被盗案件报告、值班巡查等管理规定。

一、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机构

1、组成:由主管院长负责,医务部、药剂科、护理部、保卫科、门诊部、手术室、麻醉科等部门组成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委员会。日常管理工作由医务部和药剂科负责。

2、职责:

① 将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使用专项检查制度。

② 建立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专项检查制度,并定期组织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③ 组织讨论医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④ 组织各类医务及药学人员专项培训与考核。

3、人员

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采购、储存保管、调配使用及管理工作,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4、培训

①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涉及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药学、医护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② 培训方式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

③ 培训结束后培训单位应当对执业医师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为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

二、麻醉及精神药品采购与储存

1、采购与验收:

① 采购必须凭 《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医疗机构向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办理《印鉴卡》申请,提交下列材料: 《印鉴卡》申请表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安全储存设施情况及相关 管理制度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② 从合法的经营单位购进麻醉药品,凭印鉴卡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定点批发企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付款应当采取银行转帐方式。③ 确定合理库存。

④ 药品批发企业向医疗机构销售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当将药品送至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不得自行提货。

⑤ 药品必须货到即验。至少双人开箱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

⑥ 专薄验收记录: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验收和保管人员签字。做到票、帐、物、卡相符 ⑦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只用于本院医疗、教学和科研。

2、储存:

①《五专管理》:专人、专柜、专方、专账、专册。即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

② 储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库(柜)加锁,专库(柜)不得存放无关物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③ 对进出专库(柜)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建立专用账册,进出逐笔记录。专用账册内容:日期、凭证号、领用部门、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发药人、复核人和领用签字。出库双人复核、签名,做到帐、物、批号相符。专用帐册的保存期限自药品有效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 年。

麻醉及精神药品处方开具管理

1、处方权与调剂权管理:

① 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医师必须是执业医师经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关法规知识和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后,并在医务科签名留样或者专用签章备案后,方可在本院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

② 药师经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法规知识和使用知识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药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在我院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2、处方开具原则:

① 医师应当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② 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院内使用。为院外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患者开具的处方不得在住院药房配药。

③ 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应3个月复诊或随诊一次。由处方医生提出,医务科负责组织。

④ 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患者(或家属)到医务科办理麻醉卡,医师凭患者麻醉卡开具麻醉药品处方,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务科办理麻醉卡须留存下列材料复印件:

1.本院门诊病历;2.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疾病证明;3.病人和代办人身份证的复印证;4.代办人联系电话;5.村上病人健在和疾病属实证明。每个月必须一次以上。6.①村上乡村医生为病人负责麻醉药品注射的证明。②乡村医生的身份证明复印件或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或镇防保站证明该同志为乡村医生的证明;7.签署《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知情同意书》。

3、处方使用量:

① 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② 门(急)诊患者开具的: 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 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精神药品:

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 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0日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③ 为住院患者开具的: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

4、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

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院内使用;

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院内使用。癌症病人慢性疼痛性不提倡使用哌替啶。

四、麻醉及精神药品调剂与使用管理

1、专用处方审核: 处方的调配、核对药师应当仔细核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签名并进行登记;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拒绝发药。专用处方审核内容: 医师处方权、签字;

专用处方格式及处方书写

处方前记填写

身份证号

处方药品名称、规格、剂量、剂量单位 处方量

处方药品用法用量 处方医师签名、收费 处方与诊断相符性 门诊专用病历

2、专用处方管理: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处方保存期满后,经医院主管院长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3、专册登记管理 :

药房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处方进行专册登记,内容包括:患者(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病历号、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处方医师、处方编号(按年月日逐日编制顺序号)、处方日期、发药人、复核人。患者停止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帐册统一交医务科(药剂科)入档保存,保存时间应当在药品有效期满后不少于5年。

五、基数管理

基数管理: 各药房根据临床科室及麻醉科(手术室)实际需要给予配备基数,并且明确配备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剂量单位、数量、批号,一式两份双方负责人签字确认,保存备查。临床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应当每天结算,账物相符,交接班应当有记录。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施行药品库房、药房、病区三级管理

六、回收、销毁记录管理

1、空安瓿回收、销毁:

① 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或者贴剂的,药房再次调配时,应当要求患者将原批号的空安瓿或者用过的贴剂交回,并记录收回的空安瓿或者废贴数量、批号。② 各病区、手术室等请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时必须交回空安瓿,药剂科人员核对批号和数量,并作记录。③ 收回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空安瓿、废贴由药剂科专人负责计数、经医院主管院长批准、监督销毁,并作记录。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残余量管理: ① 临床科室、手术室使用后多余的麻醉及第一类精神药品应每月进行清理,办理退库手续。处理时应有两人在场证明,并做记录。

② 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时、医疗机构应当要求患者将剩余药品无偿交回医疗机构,由医疗机构按规定销毁处理。③ 对过期、损坏、(无偿交回)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理: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在监督下进行销毁,并对销毁情况进行登记。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销毁申请后,应当于5日内到场监督医疗机构销毁行为。

七、监督检查:

医务科、药剂科每月负责对配备药品的临床科室进行使用、保管、记录、交接班制度、残余量登记等管理情况的检查并记录。

八、安全管理

医疗机构发现下列情况,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① 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丢失或者被盗、被抢的; ② 发现骗取或者冒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

九、借用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只限于在本机构内临床使用。

抢救病人急需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而本医疗机构无法提供时,可以从其他医疗机构或者定点批发企业紧急借用;抢救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将借用情况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十、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2011年11月9日

浅议医院高危药品管理 篇7

1 高危药品的概念及特点

美国药物安全使用协会 (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 ISMP) 将那些本身毒性大, 不良反应严重、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或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药物定义为高危药品[2]。高危药品的特点是高危害性, 其出现差错可能并不常见, 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高危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开具、调剂、给药等任何一方面出现差错都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 加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2 本院高危药品的管理

2.1 高危药品管理体系的建立

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牵头同医、药、护等各科专家组成高危药品管理小组。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使用规范, 定期分析高危药品使用情况, 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 记录高危药品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 认真总结分析, 定期向全院各科室进行汇报, 提出解决方案。定期开展高危药品知识讲座, 向全院医务人员宣传高危药品应用及药品误用风险防范措施, 建立严重药害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保障及时、有序的进行工作。

2.2 制定高危药品目录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及用药习惯, 参照ISMP 2012年4月最新公布的22类及10种高危药品目录[3], 对全院在线使用的药品进行筛选, 对医院发生过的药品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 制定了包括中药注射剂在内的12类高危药品目录, 中药注射剂因组分复杂, 质量难控, 不良反应较多, 将其列为高危药品管理, 加强警觉, 提高其使用安全性。

2.3 设置高危药品警示标识

为提醒科室人员注意, 设置全院统一的高危药品警示标识, 该标识可粘贴在高危药品储存处、病区高危药品药盒上, 还可嵌入电子处方系统、医嘱处理系统和处方调配系统, 以提示医务人员正确处置高危药品。不仅如此还对包装相似、听似、一品多规等易混淆的高危药品也设计了统一标识。

3 检查与落实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3.1 专人管理

药库、药房、各护理单元的高危药品均由专人负责。各药房指定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负责, 各护理单元为护士长负责。管理人员每天对高危药品进行清点核对, 每周进行质量检查, 包括批号管理、效期管理及储存条件管理等。保证先进先出, 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3.2 高危药品的摆放

药剂部门对库房、药房的高危药品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 对各临床科室护理单元的高危药品设置单独存放的专柜, 避免与其他药品混放。对需要低温储存的高危药品 (如胰岛素制剂等) 放入冷藏柜中, 与其他药品分层摆放, 并贴上警示标识, 对易混淆的高危药品, 全部隔开放置, 避免错误用药。

3.3 警示标识的放置

在高危药品存放区贴上醒目的全院统一的警示标识, 对易混淆的药品也设置警示牌。除抢救药品和当日使用药品外, 护理单元原则上不备高危药品, 抢救车中每一种高危药品盒上均贴上警示标识, 突出目视管理来刺激视觉, 提高警惕, 避免在紧急状态下出错, 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4 三位一体的高危药品知识培训

3.4.1医生在给患者开具高危药品时, 应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临床诊断,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给药。

3.4.2药师在调剂药品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处方管理制度, 审核高危药品处方时, 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执行, 对有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不正确的处方应拒绝调配。调剂实行双人审核制度。对连续出现问题的处方, 应进行专题培训学习, 提高医护人员正确应用高危药品的意识。药师还应向医护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用药信息, 把最新的高危药品用药信息及时反馈给医生和患者, 提高公众对高危药品及合理用药的知识。

3.4.3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护士长利用晨会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目录、高危药品管理评价标准等相关知识, 做到人人皆知, 人人参与。着重培训高危药品常用剂量、极量、用法、配伍禁忌、注意事项、严重不良反应等, 使护士掌握更多的药理知识, 不盲目机械的执行医嘱, 对有问题的医嘱有能力及时提出问题, 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在给药时, 严格执行患者对、药名对、剂量对、给药时间对、给药途径对的原则, 并且实行双人复核, 确保配制与使用准确无误。

3.5 开展风险评价

药剂科高危药品质控小组根据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从药库、药房、各护理单元是否有专人管理, 是否张贴本部门高危药品目录, 是否有单独的存放区域, 是否有明显的警示标识, 实地查看是否账物相符, 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高危药品时是否双人核对并签字, 是否按照高危药品标准给药浓度、标准给药途径和方法给药, 高危药品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制定了本院《高危药品风险管理评价表》。每月对全院高危药品使用风险进行测评, 按照控制目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使高危药品规范管理有效率达100%;护士规范执行医嘱率达100%;各部门掌握高危药品相关知识平均测评达90分以上, 因管理不当造成药品使用安全隐患已得到根本杜绝,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结果

本院结合自身情况对高危药品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使高危药品管理有了质的飞跃, 提高了本院高危药品临床使用安全性、准确性、提升了药物治疗水平, 有效降低了由于高危药品管理不当带来的严重医疗事故。

5 展望

高危药品涉及品种较多, 误用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样。下一步本院将高危药品依照危害程度的高低建立分级管理模式, 把危害程度高、品种数量较少、最需要重点管理和监护的定为A级、危害程度次之的定为B级、程度更缓和的定为C级。降低管理成本, 突出管理重点, 提高管理效益。临床医师和药师应掌握从业工作中与高危药品合理使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接受合理用药的基本理念, 借鉴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对不同级别的医师和药师经过培训后取得相应的高危药品处方权和调剂权。推进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立差错监测、报告、调查、处理和分析程序, 减少差错, 防范纠纷, 杜绝药疗事故的发生。

摘要:目的 规范本院高危药品管理, 确保用药安全。方法 建立高危药品管理体系, 制定本院高危药品目录, 设置警示标识, 医、药、护三位一体认真执行高危药品管理使用原则。结果 经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提高了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识, 降低了用药风险。结论 加强高危药品管理, 降低用药差错的发生, 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高危药品,管理措施,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医院协会.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2年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41.

[2]周新卫.浅谈医疗机构应如何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医院管理, 2012, 16 (34) :4607.

医院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刍议 篇8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4-0502-02

中图分类号:R 95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4.073

麻醉药品系指吗啡、可待因、阿片之类的毒剧药品,它们与临床应用的乙醚、普鲁卡因等具有麻醉作用的麻醉剂不同,因为此类药物具有成瘾性,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1],对其生产、运输、出售、管理、使用等均有明确的规定。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吸毒贩毒又有兴起之势,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严格的整治措施,禁毒力度不断加大,阻断市场毒品的来源,吸毒贩毒人员就将麻醉药品视为毒品的替代品,麻醉药品流失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肿瘤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运用麻醉药品镇痛的几率也在增加。因此,麻醉药品成为医院药房药品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保证临床用药合理、安全,防止麻醉药品的滥用和流失,现结合医院实际,浅谈麻醉药品管理实践和规范的使用流程。

把好麻醉药品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关

麻醉药品的管理是医院安全医疗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为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的贯彻落实,首先把好专业人员素质关,一是对麻醉药品管理相关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强化法律观念,更新药品知识;制定本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把麻醉药品管理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专项检查制度,定期组织检查,使麻醉药品进入规范化管理。二是医院的麻醉药品统一由中心药房调配,由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药学专业人员负责,要求具有药师资格,接受麻醉药品管理培训,经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方得从事麻醉药品管理工作。本院药师以上药学专业人员均通过培训考核,持有麻醉药品调配的合格证。三是强化麻醉药品处方权资格,开方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经过麻醉药品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规定对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必须在《麻醉、精一药品处方权医师签字留样本》上签字备案,以便查询核对,强调书写麻醉药品处方规范,准确无误。

认真落实麻醉药品“五专”管理

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五专”管理指的是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在“五专”管理原则指导下,各医院的实施都有各自的经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专人负责。按要求指定具有药师资格,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管理业务,工作责任心强的药学专业人员,具体负责麻醉药品年度的购药申请,入库的登记,科室配备基数、补充的审核,签字备查等等,这些过程都要双人核对,防范失误。②专柜加锁。为确保麻醉药品储存安全,防范坏人行盗的事件发生,存放的库房或药房要安装防盗装置,设有专用的保险柜存放,实行双人双锁,互相制约,杜绝药品无故流失。有条件最好安装报警装置,联入医院安全网络。③专用帐册。中心药房通过微机管理,在麻醉药品专用账册中,录入麻醉药品名称、规格、批号、储存数量等资料,并实行双人复核,对药品入、出库房,每日消耗记录盘点清楚,做到账目与药品相符,同时打印一份存入麻醉药品专柜中,微机存档与账目相符,确保安全。④专用处方。开具麻醉药品必须使用专用处方,印制处方用纸的颜色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有“麻”字样,以区别于普通处方。专管麻醉药品的药师必须严格审核,处方上签字的医师姓名应与处方权医师签字留样相符,查看处方前记、正文药品书写合格后方予以调配,发出药品,并行使职责,做到双签字,杜绝差错事故发生。⑤专册登记。专册登记与专用处方都是麻醉药品使用的重要文书,是评价麻醉药品使用是否合理,判断是否滥用及成瘾的重要参考依据[3]。因此登记必须详细,内容包括:日期、用药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病历号等一般情况,以及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开方医师、处方编号、发药人、核对人、取药人姓名及其身份证号。处方的管理,遵循处方计数管理,每日按顺序将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编号。

麻醉药品使用流程的管理措施

管理的目的是切实保障药品的合法、合理和安全使用,避免患者直接接触麻醉药品,消除中间环节的不安全隐患[4]。我们的管理流程是:①严格审方:接到麻醉药品处方后,药师必须按照专用处方和专册登记相关项目逐一审查,如处方书写项目齐全、规范,开方医师处方权确认,调配人员可按程序给予调配,否则拒绝发药。对于夜间值班又无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在急需使用麻醉药品的情况下,可暂凭其开具的处方取药,事后由所在科室的主任补签处方,由相关护士来药房换取原处方。②处方限量:门(急)诊处方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3日量;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镇痛,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7日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要注明理由并在剂量处签名。住院患者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③调配程序:按《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剂人员不得直接把药品实物发给患者,而是交给领药护士,本院规定,门(急)诊注射用药由注射室护士领取,住院病人由科室护士领药,护士收到实物后在处方背面签收,并在麻醉药品使用记录本的取药项签名。护士注射完毕后及时将空安瓿及残余量处理登记表一同交回药房,并再次在处方背面签字,以确认返还。其他剂型门诊病人可以直接到药房取药,但必须确认取药人姓名和身份证明,住院病人则由科室护士领取并记录签名备查。④科室用药:手术室用麻醉药品由手术室直接从药房领取,根据临床需要,手术室配备一定基数,每次补充基数时由科室专管人员根据实际消耗,凭处方及使用过的空安瓿到药房办理补充手续。至于余量的消匿,按“五专”管理的相关内容依次登记处理,以备追踪检查。手术室建立有残余量处理登记本,由药师定期核查。临床科室基数的配备,由科室指定人员负责维护和管理,并协助科室负责人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

通过上述规范化管理,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条理有序,出现良性循环,杜绝了浪费和流失现象,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S].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7.

[3]吴晓放,蒋 李.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01):127-128.[4]侯庆源,刘建荣,王际传.加强麻醉药品使用流程管理的体会[J].中国药房,2008,19(25):1962-1963.

(收稿日期:2009-07-21 修回日期:2009-08-15)

上一篇:大班《大家一起去旅行》教案下一篇:装修质量保证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