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演讲稿:端午节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演讲稿:端午节(精选6篇)

小学生演讲稿:端午节 篇1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端午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怎样的演讲稿比较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希望大家喜欢。

稿 端午节演讲稿 1

尊敬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了。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民族文化,弘扬传统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然而在 2015 年,韩国将端午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2015 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的非物质遗产。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尴尬,韩国江陵端午祭起源的时间较中国的传统端午节晚一千多年,从中反映出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与退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一部分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对洋节过分偏爱。当我们站在圣诞的霓虹灯下,不要忘记在除夕陪陪家里的爷爷奶奶;当我们在万圣节狂欢的时候,不要忘记在中秋节与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团圆;当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当元宵的灯会不再流光溢彩,当端午的龙舟不再激情澎湃,当中秋的月饼再也品不出深挚的内涵,我们似乎失去了什么?

虽然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已成为我国法定假日,以立法手段保护传统节日是积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举措。但同时我也觉得,申遗和立法只是一种外在的行动模式。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一种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力量和自信。有了这种内驱力,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能得到延伸与丰富,民众的心态也会变得健康、美好和开放。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和珍爱之情。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让古老的华夏文明焕发新的风采!

还有,随着端午节来临,也就意味着整个学期临近尾声。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系统复习,也预祝同学们在高考、中考、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同学们,加油!

稿 端午节演讲稿 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谢谢大家。

稿 端午节演讲稿 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要职。因为他坚决主张抗击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绞,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在此,请大家接受我提前的节日祝福:端午节快乐!

稿 端午节演讲稿 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谢谢大家!

稿 端午节演讲稿 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二点,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些习俗表达的是古人驱瘟避邪、祈福佑安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点,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渡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谊纽带的作用。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谢谢大家!

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相关文章:

★ 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 5 篇

★ 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范文 5 篇

★ 小学生传统节日端午节演讲稿

★ 2020 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范文 5 篇

★ 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范文 2 分钟左右

★ 小学生端午节的演讲稿经典

★ 2020 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范文

★ 2020 小学生两分钟端午节演讲稿精选【五篇】

★ 关于小学端午节演讲稿

小学生演讲稿:端午节 篇2

大学生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比较韩国、日本的“端午节庆”,我国端午节庆呈现出形式化、商业化、简单化,大学生也表现得熟视无睹。只有借鉴国外的节日教育理念,深入挖掘我国端午节庆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寻找大学生端午节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途径,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同时新的途径推动为端午节庆带来新的发展。

1 端午节庆的由来、民俗及教育价值

1.1 端午节的由来和民俗

端午是我国一个十分古老的节日,关于起源,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今天广为流传的主要有三类,一是纪念人物(伍子胥、越王勾践或曹娥),二是源于节气(三代夏至节和五月恶日驱避),三是图腾节日(古越民族图腾祭)。在两千多年的演变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的人民创造了缤彩纷呈的民俗活动,传承了可歌可泣的思想。

从节气的角度看,端午处在仲夏之月,恰遇季节面临重大更替,为了顺应大自然时序的变化,人们采集草药,缠五色线,吃粽子,喝雄黄酒,出游,龙舟竞赛等等,主题在于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消除引发疾病的神秘邪气,加之传奇的历史故事,后来发展为纪念古代圣贤(屈原、伍子胥或曹娥),发扬他们的高贵情操和高尚品格。

1.2 端午节庆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端午节庆的历史源远流长,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它覆盖的地域广,受众多,为实施大学生亲自感受节日文化创造了条件。自2008年正式执行的端午节放假制度,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时机。

1.2.1 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承载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楚国忠臣屈原一生的写照,相传他因为担忧国家之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汩罗江自尽,老百姓不约而同地来到江边找寻,无果。为了保护屈原的尸身,人们划着龙舟,敲锣打鼓赶鱼虾,并向江里丢准备好的粽子、鸡蛋等食物喂给鱼虾,更有老医师把雄黄酒倒进江里,药晕了蛟龙……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正是五月五日,每年的此日为了纪念他,同时警示那些当政的人要能区分奸佞小人与忠贞志士,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

汉代五月五日有一个特殊的官方礼仪,皇帝令郡国召集百官,赏赐衣服,端上袅羹,即猫头鹰汤,古人认为猫头鹰吃自己的母亲,是“恶鸟”,“以其恶鸟,故以此日食之,盖欲灭其族类也”,皇帝此行的主要目的在于暗示恶行、奸臣的下场,警示臣子们必须效忠国家。获赏的大臣纷纷作诗表达立场,“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终身荷圣情。”(杜甫《端午日赐衣》),字里行间感于皇恩浩荡,发誓终身廉洁奉公,为国家保持一颗赤诚之心。(1)

端午的重要活动是送瘟神,五位瘟神的前身是擅长治疗瘟疫的游方郎中,后被民间奉为司瘟疫之神。传奇故事感人至深,以秋瘟赵公明为例,他诚信为本、聚财有方,体恤民情,驱瘟除害,疏财救国而深得百姓爱戴。五月初三是“劝驾”仪式,在高跷、秧歌、狮子会的伴行下,众人抬着瘟神像在主街道游走,瘟神所到之处,更有善男信女谦恭跪拜,祈望祛除疫疾、发财致富,国泰民安。

1.2.2 源远流长的中药生活理念,宣示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主权

五月五日接近夏至,这一时期,毒蛇、蚊虫等有害动物开始繁衍孳生,瘟疫也开始流行。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为了应对时节的变化,古人采用“以大自然的正气克大自然的邪气”之策,其中,中草药的利用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是施用艾草: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和污浊,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所以古人称“艾”可以“避邪”,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二是佩香囊:香包施以雄黄、朱砂、艾叶等,佩在胸前,挥发的特殊香气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达到提神强身之功效;而蚊虫闻之远遁,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清爽神志的作用,香囊因制作精美,成为端午特有的民间工艺品。三是采药:这是端午最古老的一大习俗,因地上部分的一些草药端午前后生长繁茂,药性最好。更有些药物严格规定在五月五日进行炮制,自汉代就有端午捉蛤蟆的习俗,清朝宫廷太医院规定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取酥日。

从端午的习俗不难看出,中医中药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已经很自然地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不容争夺的文化瑰宝。

1.2.3 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展示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归宁是端午节的古代俗称之一,据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记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大人们把五色线、虎头鞋、香囊、五毒服、涂雄黄都用在儿童身上,祈望孩子们免遭病邪健康成长。已出嫁的女儿此期间归宁——回娘家,带上精心打扮孩子拿上礼物拜见久违的父母,返程时从娘家捎回夏令衣服、草帽等送给婆家表达对婆家人的孝心,归宁习俗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赛龙舟是中国人端午节的“重头戏”,“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唐代张建封的《竞渡歌》)形象地刻画了龙舟竞赛的场面。水面上,龙舟队员们随着鼓手的鼓声和号令,在加油声中奋力地挥动着划桨向前冲刺,整个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团队合作精神。

古人认为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阴阳起伏、天气渐热,蛆蝎滋生的“百毒月”,人们倡导赛龙舟等轻松愉快强身健体的活动增强免疫力,还积极采集中草药、踏青等亲近大自然的方式来抵御病毒,这些风俗本身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共生共赢的和谐发展理念。

总之,我国的端午节庆以它悠久的历史,高尚的价值观、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肥沃土壤。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相近时日的文化活动竞相纷呈,对年青一代的教育各具特色,从地缘影响来讲,最不容忽视的是韩国和日本。

2 日本与韩国“端午节”节庆的教育价值及启示

2.1 日本和韩国“端午节”节庆的教育价值

日本的“端午节”在阳历五月五日,又称“菖蒲节”,其习俗在古代大体上仿效中国风俗:采药祛病、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爱国为民。1948年7月日本将“端午节”的名字改为“儿童节”,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举行各式各样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千家万户则在房顶或院内旗杆上,升起彩幡和鲤鱼旗,祈祷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今天,现代化的日本,端午节临近时,人们仍会在屋檐下挂上菖蒲,吃粽子和柏叶饼,举办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多种活动。(2)

韩国的“端午节”发展到现在成为韩国现存的乡土神祭中规模最大的民俗特色庆典,主要活动是在江原道江陵地区举行乡土神祭,与中国流传过来的“端午”一词结合而演变现今的“端午祭”。整个庆典活动包括拜祭大关岭山神、本地艺术团体表演、摔跤、跆拳道、贴门神比赛等上百种项目。前后持续长达一个月,江陵民众都参与进来,民俗活动特别丰富,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同时还做义工、制作纪念品或者组织活动,带领游人参观等等,整个过程极大地增强了民众的凝聚力,推动着传统风俗的继承和创新,在思想上产生了强烈的价值观的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

2.2 日本和韩国“端午节”节庆的启示

概括“端午”在日本和韩国的节庆活动,虽然从内涵到形式有所差异,然而共性特征也很突出:一是活动内容丰富,民众参与度高;二是政府行为作支撑,重视青年、少年的文化和思想教育;三是注重本民族特色,传承爱国精神。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虽然我国是端午节的发源地,但让我们惭愧的是我国的端午节日渐式微,大学生也表现得熟视无睹。据鲁东大学新闻网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西方的节日都富有很强的新鲜性和娱乐性,这迎合了我们年轻人的口味,所以我们越来越喜欢这些节日了。相比之下,我觉得我们的传统节日过于注重吃,就是一家人凑到一块儿吃吃喝喝的,也没有什么娱乐性的东西,形式不及西方节日多样,说实话真没劲’”。(3)

为什么我们大学生的态度与端午节的文化蕴意相去甚远呢?究其原因可能比较复杂,然而,以下应是最基本的方面:首先,高校端午期间对大学生一放了之,忽略了传统节日本身富含的教育价值,致使大学生处于散乱无序的状态;其次,从社会层面讲,西方节日追求个性化有着年轻人喜欢的浪漫主义,加上商家高调渲染,节日气氛弥漫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而中国的端午节在市场经济推动下过多注重绚丽的表象,如粽子的包装奇特,标价节前突飞猛进,节后一落千丈,成堆处理,没有将节日本身的价值赋予生活中。再次,众多家庭沿袭端午庆典走向庸俗化,他们认为端午假日就是大吃粽子,尽量张罗美宴犒劳子女,忽视了端午节传承的精神本质。对端午节的狭隘认识导致了端午节庆偏于形式少见其内容、文化活动匮乏没创新,难以唤起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难以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3 端午节庆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4)这里的“广泛”,应该涉及大学生生活的不同层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必须走一条学校、全社会以及每个家庭联动共管,相互支撑的生态体系。为此,端午节庆期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做以下路径探索:

3.1 高校挖掘端午节庆教育资源,改革思想政治教学方式

挖掘端午节庆的教育资源,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端午节有着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历史典故,有着古老生活习惯的演绎和实际功效的运用,有着喜闻乐见的庆典仪式,它所传承的精神也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为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5)在高校专门设立包括端午节在内的我国传统节日课程,系统讲解端午节的起源、演进,端午风俗活动以及养生知识等,促进端午节的优秀思想、科学知识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

营造端午节日文化氛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实践教学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薄弱环节,包括端午节在内的我国传统节日放假制度恰好提供了弥补这一缺憾的平台。端午节来临,高校除了在校内渲染节日气氛外,还要组建大学生团队有组织有计划地去社区、企事业单位从事演出、宣传端午节知识,促使大学生在参与中内化端午节情感。第二,延续端午节日文化载体,吸引大学生体验传统风俗。例如开展端午节春游、踏青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天地人万物关系;利用当地条件邀请专家讲解端午百草、药性,带动大学生亲身采摘、熬制中草药,体验中草药“驱害辟邪、防疾除疫”的神奇功效,增强民族自豪感。

3.2 社会搭建集体参与平台,创新端午节庆的形式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社会相关部门应该创造条件将端午的节日文化元素融入到群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生活中。节日来临前,要渲染节日气氛,在公园、游乐场或者市区,提供一定的经费、材料和场地,举办一系列传统风俗活动,为大学生免门票、车票,邀请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或者临时工作人员参与节日过程,这些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体味传统文化特色,培养他们作为文化传播者的使命感,从而促进大学生把端午节的精神内涵自觉贯穿在态度和行为中。

保留端午节庆的“原汁原味”固然很好,重要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赋予其更多的现代意义和时代气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生活是大学生学习及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要开设专门网站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等内容,除此之外,还要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添加“端午采药”、“端午给宠物治病”游戏,让青年学生在消遣的同时,学习百草的名称、生长周期、用途与药效、汤药的制作,提高大学生的生存本领,让大学生亲身体验救死扶伤、服务社会的成就感。

3.3 家庭力行传统习俗,传承端午节庆特有文化

家庭是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大学生对端午节庆的兴趣程度主要来源于家庭的态度。由于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家人在一块的时间变少,法定节假日为其家庭团聚创造了机会。但端午节团聚期间家庭应注重加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和养生知识的教育,切忌单纯的吃喝玩乐,要抓住一切可能的契机,在家庭教育中将健康生存知识注入大学生的心灵并指导其转化为实践,从而使科学生活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一是在制作端午粽子、雄黄酒的时候,向子女传授屈原关爱人民疾苦的博爱精神。教育大学生要有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怀,国家盛衰直接关系到个人荣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二是洒扫庭院,挂艾枝,插菖蒲,用新鲜的草药(如艾蒿、菖蒲、龙船花等)煮水洗头沐浴,向子女讲述端午草药的药理药效、使用方法,让大学生体验神清气爽,防病去病的舒适,感受我们祖先创造的中医中药灿烂文化,使他们学会勤劳持家,顺应时令科学生活;三是制作香包、馈赠子女或邻居表达爱意,发扬中华民族礼尚往来的和谐生活理念,注重家庭团结,社会和谐。

总之,利用我国端午节庆的机会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即,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充分地挖掘端午节庆的精神内涵,向大学生传授端午节庆特有文化知识、提供大学生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平台,既能提炼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又能提升端午活动的精神价值,创新我国端午节庆的形式,赋予它时代特色,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相融合。

摘要:端午节庆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包含着科学的生活知识和深邃的优秀思想,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独特的教育资源。与日本和韩国相比较,我国端午节庆大学生表现存在多种不足,启示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深入分析我国端午节庆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从高校、社会和家庭三个层面探析端午节庆期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方式,以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路径选择。

关键词:端午节庆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组.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127-128.

[2]张建芳.论中国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2010(7):54-55.

[3]大学生眼中的端午节[EB/OL].鲁东大学网.http://www.news.ldu.edu.cn/show.php id=14223.

[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2011-10-18.

2020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 篇3

2020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范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春节、端午、中秋节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彰显着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分布如此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节日民俗的存在。这些节日已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体现着共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节日。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我们肩负着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复兴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来勉励自己。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就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我们不能让它断流;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应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挽救中华文化。

2020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范文2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马上就要到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纪念我国著名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在列强环视的状况下,却不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错误,依旧墨守陈规,没有改革的锐志,在国力方面远远地被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面对连年的战争失败,割地求和,统治阶级采取的办法是偏安一隅,置国家存亡不顾,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在国内倡导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攻击。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在中华大地。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于这片土地,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会珍惜我们的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这都是我们的父辈甚至我们的祖辈怀持爱国的理念,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扫净了自鸦某战争之后弥漫在中国人民头上的阴霾,抛头­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来的。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2020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范文3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典故》。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0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这一传统佳节吧!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2020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范文4

职工同志们:

又是一年艾叶香,又是一载蜜粽甜。值此传统佳节,谨祝矿工兄弟及家属亲朋端午安康!

端午节的来历,我们耳熟能详。端午,又称端阳,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又成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祛病防疫也好,纪念诗人也好,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这是一个充满形式感、正义感的节日。

端午节的记忆,我们回味无穷。儿时,在端午节的前一两个礼拜,祖母或母亲会为我们制作精美的装有艾叶的“香袋”,缝在衣服上面;再用五彩的丝线搓成细绳,系在我们的手腕脚踝上。等到端午节的清晨,全家人早早起床,到河边洗脸梳头,再登高望远,把香袋和丝线丢在野外,寓意“掉灾祛灾”。如今,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传统形式少了很多,但曾经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于心间。

端午节的涵义,我们必须传承。“端午”算不上大节日,却能同春节、中秋、元旦这些喜庆团圆的节日一起,历经数千年岁月流转,仍被传承纪念,甚至在2009年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自然有其不同寻常的文化内涵。其一,它见证了数千年人类和自然相抗相融的文明进程史。古人通过图腾祭祀驱灾祈福“逃避”自然之灾,后来人类依靠科技进步试图“降伏”自然之力,如今我们“崇尚”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其二,它凝聚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爱国诗人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被奸人反对,惨遭流放,最终悲叹祖国被侵,抱石投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爱国主义乐章。热爱祖国,关怀人民,忠诚正直,信守芳洁,追求光明,舍生取义——屈原的精神就是表率万世、积厚流光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也赋予了端午节浓厚的爱国主义情结。

曾经少不经事的我们,总把端午当成喜庆的节日来过;如今成长成熟的我们,应借节日之机,结合本职工作,有所思、所感、所悟。

一是要崇尚自然。“人类”可能是自然界中的匆匆过客,而“自然”则会是持续永恒。所以,无论是在每天的生产作业中,还是在当前高压推进的环保攻坚中,我们都应敬畏大自然,尊崇大自然。要敏觉感知地质之变,注重把握自然规律,合理化解自然之灾,确保安全生产。在环保工作中,要坚持做到开发和保护并重,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与自然和谐共处,给子孙后代留下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二是要爱党爱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中高速发展,经济社会空前进步,人民福祉大大增进,发展成果举世瞩目。但与此同时,国际上个别发达国家恶意打压阻挠发展,国内少数党员及民众叛党辱国偶有发生。我们要坚持客观辨证地看待发展,始终增强爱党情怀、爱国情感,立足本职岗位,共树文明新风,以实际行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助力加油。

三是要坚持正义。在任何一段发展中,“正”“邪”都是不可避免的一对矛盾体,但自古以来“邪”不压“正”。当前,国家发展环境暗流涌动,邪恶势力依然存在;企业内部各项工作虽加快向好,但仍有些许负面声音在“浅吟低唱”。我们广大干部职工,要学习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气节,学习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伟岸,坚守初心,坚持正义,忠诚奉献,埋头苦干,把个人的幸福融入到国家进步、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追求、去成就,正如习总书记所指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同志们,2018年时间已经过半,煤炭形势持续上升,安全生产逐步稳定,文化建设欣欣向荣,各项工作势头喜人。借此传统佳节,诚相祝,再鼓劲,愿我们的事业像龙舟竞技,矿工的家庭像艾草温馨,幸福的生活像粽子香甜,企业的发展如美酒烈烈!

2020小学生端午节演讲稿范文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404班的黄一凡。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当时他62岁。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他。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人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是怎样的精神促使这位伟大诗人纵身跃入滔滔江水呢?是那颗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心。

祖**亲用她的身躯为我们支撑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开辟出了一片成长的沃土。今天的我们无需用舍弃生命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我们只需把热爱祖国这一信念落实到自己日常的行动上:努力学习,尊敬师长,遵守公德,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今天的我们重拾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吗?

棕叶飘香,又一个端午节就要到了,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重温屈原先生的铮铮铁骨,继承屈原先生的爱国精神吧!

青年节发言稿相关文章:

1.关于青年节的演讲稿范文五篇

2.纪念中国五四青年节座谈会优质发言稿文章5篇

3.别出心裁的五四青年节的优质的发言稿6分钟五篇

4.五四青年节公众演讲稿范文【5篇】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 篇4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你们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传统节日嘛?对,是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__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便把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提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最后,预祝大家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谢谢!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谢谢大家。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3

老师们、同学们!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说“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到这种消息,中国人除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20__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4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名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传统节日中我们依稀可以看见古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今天是_月_。再过九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所以我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的随想。

端午节让我想起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悲愤之下,他投汩罗江而去。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怀念屈原。

也许,这古老的传说已经无法让21世纪的现代人感动。记得有一篇报道让中国人震惊了!据《人民日报》报道,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学教授乌丙安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送一份急件,说据可靠消息,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如果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们不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吗?如果有人告诉你,几年后中国人想要划龙舟、吃粽子、过端午节,需要向别的国,你一定会说:“开什么国际玩笑!”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这还了得?一场“保卫端午节”的论战在民间悄悄发起。有人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坚决捍卫这一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有人说:“我对端午节一直情有独钟,每年这天都要吃棕子看赛龙舟。如果端午节真被别国抢去了,我会觉得特别别扭。”后来经过查证,韩国申报的是他们本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并不是想抢我们的传统节日。不过,韩国的申报,可以说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有多么可贵。因此,这也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悟它们的弥足珍贵。

同学们,端午之争让我们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有了一种忧患意识,并且引发了一些相应的行动。怎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的生活,永远保持新鲜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内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从哪里来?教化。提高国民教育,加强个人的修行。整体的国民教育得到提升,国民就会对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有一种广泛的认同。个人的修身齐家到一定层次,民族文化的种子就会在心灵生根发芽。能在个人的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就会鲜活而永恒。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请接受我对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节快乐!谢谢。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借此机会,我代表庆阳市兴庆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向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前段时间,职工食堂由于种种原因,管理的不尽人意,为此,我在这里自我检讨,望大家多多包涵。近期,我们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整,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使我们的服务不断改进,把职工食堂越办越好。

20__年,兴庆公司在局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着良好、健康、稳步、持续发展的势头。成绩来之不易,既凝聚着公司全体员工的艰辛和汗水,也包含着局领导、特别是何局长的关爱和支持。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代表庆阳市兴庆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全体员工提前向大家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们公司的大力支持,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现在,让我们共同举杯,为了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干杯!

端午节演讲稿中小学生 篇5

端午节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二点,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些习俗表达的是古人驱瘟避邪、祈福佑安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点,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渡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谊纽带的作用。

第四点,端午节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粽子。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形状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因为地域不同,各地的习俗也稍有不同。有些传统的习惯已经淡化了不少,今天的国旗下讲话,我们了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们能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过好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今年的端午节,你打算好了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谢谢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2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0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端午节演讲稿3

同学们,今天6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你们对这个节日有多少了解呢?

端午节是爱国节,因为爱国诗人屈原在公园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江而死。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端午节是防疫节。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净化空气。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和雄黄的香囊预防疾病。

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一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赛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项国际体育赛事,也起到了友谊纽带的作用。

端午节还是美食节,以为我们要吃可口的美食粽子。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繁多的粽子,可以让你一饱口福。

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是浸润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做好准备。

端午节演讲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谢谢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5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

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轻轻地哀叹,眼角间流下难以掩饰的泪水,一滴滴那么晶莹,发出多么柔弱的泪光,苍白的脸色中,勾住过往,遥望蓝天长长地哀叹一声,无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诗歌,歌声响彻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义”。

悲哀的声音中,表达了你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你怀才不遇的无奈心情;表达了你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哀怜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声,可“伯乐”却不知在何处,你的一腔热血只能演变成满腹悲愤。你无奈,发出千叹万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泪罗江边,大风狂吹,江水更加汹涌,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轻轻一跃,就此殉身。

你,就是这一跃。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概不已。

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

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起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起成为中国的传说。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

一本《离骚》,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华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

或许在你投江之前,你为自己无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遗憾,但是我想你现在知道你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会感到很欣慰。?

我为你而骄傲,又为你而悲哀。骄傲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时代的背景让你的才华无法施展,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这样的“主”啊!

今天,我们仍然过着这,为的是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篇6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国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 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其伤害屈大夫。后来为避免饭团为蛟龙所食, 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今天的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为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他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自尽。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 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说完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到了第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负父尸而浮出江面。就此传为神话,后县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羲之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将曹娥殉父之处命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断发文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称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 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 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入汉族, 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 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上一篇:敞开心扉作文500字下一篇:美丽的小学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