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推荐11篇)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篇1

第一条 为保护重点公益林资源,促进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财政部建立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以下简称“中央补偿基金”)。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补偿基金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补偿基金是对重点公益林管护者发生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使用管理中央补偿基金必须执行本办法。中央补偿基金原则上待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安排后再予以安排。

第三条 中央补偿基金的补偿范围为国家林业局公布的重点公益林林地中的有林地,以及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疏林地、灌木林地、灌丛地。

第四条 中央补偿基金平均补助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其中4.5元用于补偿性支出,0.5元用于森林防火等公共管护支出。

补偿性支出用于重点公益林专职管护人员的劳务费或林农的补偿费,以及管护区内的补植苗木费、整地费和林木抚育费。

公共管护支出用于按江河源头、自然保护区、湿地、水库等区域区划的重点公益林的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林业病虫害预防与救治、森林资源的定期定点监测支出。其中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支出用于统一开设防火隔离带(包括生物防火林带)和购置扑火器具等,林业病虫害预防与救治支出用于集中购置药剂、药械和除害处理等,森林资源消长定期定点监测支出用于采集、分析、处理资源数据,以及建立资源档案购置的简易器材等。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区划范围确定不同类型的重点公益林资源动态监测点,定期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提供资源变化数据。

第五条 对不同权属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分别采取以下补助方式:

(一)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由上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国有林场组织的专职护林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专职管护人员,根据承担的任务量划分专职管护人员劳务费的不同补助标准。补植和抚育补助由国有林场提出具体使用计划,报上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安排。集体林场经营管理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执行国有林场有关规定。

(二)自然保护区内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由上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其中属于林农个人所有或经营的重点公益林,由自然保护区管理单位将每亩4-5元的补偿性支出全部拨给林农,并监督指导林农承担管护责任。

(三)村集体所有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由村集体根据林农承包面积统筹安排,并报上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备案。指定专职护林员统一管护的,专职护林员获得的劳务费用不低于每亩3元,其他补植和抚育补助由乡(镇)林业工作站提出具体使用计划,报县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安排。

(四)林农个人所有或经营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全部拨给林农个人,并由林农个人承担重点公益林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全部责任。

(五)其他行业和个人所有或经营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分别参照上述情况办理。

第六条 林业主管部门为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重点公益林所必需的区划、界定、宣传、培训、检查、验收等经费由各级财政预算另行安排,不得在中央补偿基金中列支。

第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支出要求,对上年度中央补偿基金拨付使用情况逐级进行全面检查并上报。省级财政部门商林业主管部门于每年3月31日之前向财政部上报当年中央补偿基金申请报告,并抄报国家林业局。申请报告包括上年度中央补偿基金检查总结情况、当年补偿性支出和公共管护支出数额以及安排计划(见附1和附3)。

第八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重点公益林资源的管理规定,对上年度重点公益林管护、森林资源消长、林地征用占用、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和林业病虫害发生及控制等情况逐级进行全面检查并上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于每年3月31日之前将检查情况上报国家林业局(见附2),并抄报财政部。

第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核定获得补偿性支出的人员数,补偿性支出实行定额管理,对国有林场和自然保护区的人员安排不得搞平均分配。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每三年编制公共管护支出规划,上报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备案,规划按照年度支出计划格式编报。公共管护支出由财政部总额控制,按照集中使用,突出重点的原则,每年商国家林业局根据各省(区、市)重点公益林建设实际需要安排资金,公共管护支出实行项目管理。

第十条 中央补偿基金按照预算级次拨付,对不符合上述第七、八、九条规定的,财政部暂不拨付或不予拨付中央补偿基金。省级财政部门必须在对本省上年度中央补偿基金使用管理检查合格后再逐级拨付。

第十一条 财政部门应设置专账,确保中央补偿基金及时足额拨付,专款专用。县级财政部门或林业主管部门可采取报账制等方式拨付补偿性支出,也可在金融部门建卡,将补偿性支出直接发放到个人手中,确保兑现。财政部门应对同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的重点公益林管护支出凭证严格审核,无误后及时拨付。

第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补偿性支出数额和批准的公共管护支出计划拨付和使用中央补偿基金,不得随意调整。经国家批准征用和占用重点公益林林地的,由国家林业局将征用占用林地地点和面积报财政部,财政部从下年度起停拨中央补偿基金,调整用于其他已经区划界定的重点公益林。

第十三条 林业主管部门应与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村集体和集体林场等签订重点公益林管护合同。自然保护区内的林农,管护合同与自然保护区签订;村集体与林农个人签订管护合同;其他行业和个人与所在行政区域的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签订。管护人员必须按照合同规定履行管护义务,承担管护责任,管护责任落实后再安排中央补偿基金。

林业主管部门与国有林场等管护单位签订的合同使用本办法规定的统一格式(见附4)。管护单位与个人签订的管护合同内容与格式,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商财政部门统一制定。

第十四条 管护合同执行一年期满时,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村集体和集体林场等要将获得劳务费或补偿费的人员名单、金额,以及管护任务完成情况张榜公布,由所在单位或集体考核,群众评议,对符合合同要求,完成管护任务的人员,兑现劳务费或补偿费并续签合同。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而未按照合同规定履行管护义务的,不予支付其劳务费或补偿费并终止合同。

第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中央补偿基金拨付、使用和管理档案;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村集体和集体林场等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设置专账独立核算。

第十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中央补偿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接受财政部驻各省财政专员办和审计部门的审查,违反财经纪律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凡截留挪用中央补偿基金的,省级财政部门应督促有关责任者以自有资金补拨,拒不补拨的,省级财政部门从下年度起暂不予安排中央补偿基金,直到补拨为止。对违反重点公益林管理规定的,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建议商财政部适度扣减中央补偿基金。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财农〔2001〕190号)同时废止。

附:1.中央补偿基金支出情况总结表

2.重点公益林保护管理情况表

3.中央补偿基金公共管护支出计划申请总表及表3-

1、表3-

2、表3-3明细表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篇2

一、 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取得的成效

福州市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 遵循国家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 勇于创新,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因村施策、统筹兼顾, 积极稳妥地推进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 认真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取得了一定成效。

1.普遍提高了森林生态效益, 生态安全得到了保障。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后, 生态公益林得以有效管护, 不但保护了水源水质和带动森林旅游、水电事业的发展, 而且增强了区域防灾减灾能力, 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减少自然灾害、保障福建省和福州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了“绿色屏障”。

2.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提高了人们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认识。林业生产经营逐步实现由以经济效益为主向生态效益优先、社会效益并举的现代林业转变, 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普遍得到社会认可。

3.有效遏制了各类破坏生态林活动, 森林火灾和林政案件明显减少。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后, 村集体取得的林地、林木补偿费, 按照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由全体村民共享, 增强了林农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心, 改变了过去生态公益林保护“少数人收益在管, 多数人无益在看”的局面。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乱占林地的现象已经明显减少, 野外违章用火得到有效控制, 林区治安秩序日益好转。

4.林分质量相应提高, 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通过对生态公益林区的封山育林、疏林地改造、抚育施肥等措施, 林分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自然资源环境越来越好, 生态系统更为稳定、完备。野生动植物资源在数量上、种类上逐年不断增加, 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5.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生态林质量不断提高,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近几年来, 福州市通过造林绿化、四绿工程建设, 森林覆盖率达 54.9%。主要交通要道两侧和城区及周边环境得到进一步绿化、美化、香化, 生态景观不断得到提升。2010年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福州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 村民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明了。现行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较低, 国家又限制了对生态公益林的商业性砍伐, 村民经营生态公益林不能从中得到直接的经济收益, 难以激发村民管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许多村民对管护生态公益林的认识不一, 缺乏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认为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 没有处置权和收益权, 得益少, 不能按照市场供求和自己经济状况进入市场变现, 因此, 村民对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热情不高, 管护措施不能完全落到实处。

2.生态公益林补偿渠道单一, 补偿标准低。

(1) 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省级财政拨款, 市、县财政尚未启动补偿机制, 也尚未开辟其他资金来源, 补偿资金标准取决于政府财政财力状况。补偿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 难以满足生态公益林营造和管护的实际需求。

(2) 现行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每亩每年只有12元, 补偿标准远远低于林木生长所带来的经济价值, 其补偿资金实质上仅是对生态公益林管护进行补助, 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利益未得到补偿。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 林木、林地价格不断攀升, 经营商品林每亩年平均收益可达150-200元, 林地租赁每亩年收入在30元左右, 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已超过50元, 林农经营商品林与管护生态公益林的经济收益差距甚远, 补偿资金远不能弥补林农的经济收益。

3.不同地域、区位、地类和质量的生态公益林, 其管护成本和生态价值是不相同的, 但补偿标准却相一致。如重要江河源头、自然保护区、水库周围等重点公益林和江河两岸、重要公路两侧的重点公益林以及边远地区、人烟稀少、管护相对容易的公益林, 其林分质量、地理位置、管护难度不同, 而补偿标准却相同。

4.补偿基金运行中间环节多, 发放不及时。现行的补偿基金发放主要是按照预算级次下达到乡 (镇) , 再由村委会统一领取, 村民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是通过村委会领取发放的。这样的运行模式, 在林区一些经济收入底子薄, 会计核算又不规范的乡村, 极易产生“滴、洒、漏”等腐败行为, 将上级下达的生态林补偿资金挪作他用, 不能及时、足额地发放到村民手中。从基层调研了解中发现, 由于资金运行过程环节多, 又缺失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部分乡村把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用作其他林业项目的支出, 挪作选举费用、办公费用、公益事业支出等等, 极大地挫伤了村民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

5.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经费不足。乡 (镇) 林业站是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最基层机构, 工作任务种类繁多, 生态公益林监管任务繁重。省财政每年每亩仅安排0.1元的林业站生态林监管经费, 显然不足。由于经费不足, 林业站在督促专职护林员加强野外巡查、打击破坏生态公益林违法行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以及生态公益林检查验收等项工作的开展上感到力不从心。

三、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用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林业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做好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的入户宣传工作, 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深入宣传到户到人, 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各乡村应将生态公益林管护责任人及其管护面积、范围、补助标准、责任和义务向社会张榜公布, 建立公示制度, 增加执行政策的透明度, 做到“均山、均权、均利”和“公开、公平、公正”, 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 开展多方位宣传, 通过媒体、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建设和保护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意义, 让社会各界和林农知道生态公益林建设事关生存与发展, 让其了解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鼓励他们积极支持和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

2.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

生态公益林所提供的生态服务是一种公共产品, 森林生态效益的受益者是全社会, 因此, 除政府财政资金拨款外, 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补偿费用。建立多渠道的补偿机制, 可有效保障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足额到位。

(1) 建立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江河下游的市、县人民政府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 根据各县 (市、区) 受益情况, 确定各地财政应承担补偿资金的额度。

(2) 建立受益单位合理承担的补偿机制。

除中央和地方政府安排的财政资金外, 按照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 可从以森林景观为主要旅游景点的旅游经营收入、利用水资源发电的企业收入、矿山开采出让费等经营收入中提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3) 以森林资源入股方式参与新建水电站和旅游区的开发。

制订、出台优惠政策, 积极鼓励水库管理、水资源发电、以森林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等森林生态效益受益单位租赁或承包经营周边生态公益林, 多渠道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4) 积极探索林农自我补偿机制, 增加林农收入。

鉴于福州市地处南亚热带, 气候温和, 土壤肥沃, 雨量充沛, 具有种植林下非木质资源得天独厚的条件, 应积极引导林农充分利用生态公益林林下资源, 开展林下非木质利用, 提高林农自我补偿能力, 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

(5) 开征生态税, 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所谓生态税, 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 向所有因其生产和消费造成外部环境污染而课征的税收。征税所得用来治理污染和补偿生产森林生态效益所耗费的成本, 维持生态产品的再生产, 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生态公益林属公共产品, 其补偿资金应主要由国家财政支付。税收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保证, 因此, 开征生态税很有必要, 它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稳定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

3.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确定合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原则应该是生态上合理、经济上可行和社会可接受。因此, 补偿标准的确定应当考虑到以下两方面:一是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生态环境的需求程度和社会受益者的承受能力;二是充分考虑生态公益林区位的重要性和效益性, 以及林分质量、管护难度等指标, 对现有生态公益林进行分类补偿。具体分类包括:①重要江河源头、自然保护区和水库周围等重点公益林按高标准补偿;②江河两岸、重要公路两侧的重点公益林按中等标准补偿;③边远地区、人烟稀少、管护相对容易的公益林按一般标准补偿。只有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公益林补偿对象的经济利益, 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4.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使用管理。

(1) 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行专户管理。

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 各县 (市) 区应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专户, 对补偿基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 按预算级次下拨到位, 确保补偿基金安全有效地运行。

(2) 建立“一卡通”直补到户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下拨机制。

“一卡通”是指村民在金融机构办理取得个人银行卡, 林业部门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从县级专户直接发放到林农手中。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牵涉到农村千家万户, 点多、面广, 直接关系到林农的切身利益, 直接影响着林农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一卡通”下拨机制, 减少了资金发放的中间环节, 可以有效地预防补偿资金运行中的“滴、洒、漏”腐败行为, 实现村民补偿费能够足额、及时到位。为此, 林业主管部门应积极与当地农行、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协调, 为村民个人办理银行卡, 建立 “一卡通”直补到户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下拨机制, 把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直接落实到千家万户。

5.增加基层林业站监管责任工作经费。

林业工作站是最基层的林业管理机构,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实施以来, 生态林监管任务十分繁重, 肩负着生态林年度工作检查, 护林员考核、培训, 山林权属纠纷调查、协调等工作。生态公益林多数是分布在较为边远的地区, 林业站工作人员每天每人次下村到山场, 差旅费要花数十元, 仅有省级财政安排的每年每亩0.1元的工作经费, 显然不够。为此, 建议省级以上财政给予基层林业站配套一定比例的工作经费, 即按生态公益林面积每年每亩安排0.3元, 纳入省级以上财政预算。

6.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1) 加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工作, 使其熟练掌握项目资金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 积极参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了解和熟悉每一个流程, 这样才能适应当前财政体制改革、林业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业务上的变化。

(2) 加强会计核算工作, 建立健全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以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完整、及时, 严禁虚列开支、挪用经费、编制假账。

(3)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监管机制。资金监管, 要从以往集中性、突击性的监督检查, 向经常化、规范化、多样化监督检查转变, 实行长效全面的监管机制;在监督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上, 要改变重分配、轻管理, 重拨款、轻监督的状况, 转变理财观念, 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分配、拨付、管理作为监督的重点;在监督管理的环节上, 要由事后监督管理为主转向事前审核、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稽核的有机结合, 形成多环节、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格局, 确保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真正落实到位和安全运行。

摘要: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以来, 国家已大幅度提高了对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的投入,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资金管理和运行环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用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为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参考。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森林生态效益 补偿基金 探索

森林有两种主要功能:一是有形产品(如木、竹、林副特产品等),它有成本,也有价值,可以进入市场交易,森林经营者从而实现经济利益回报,称为经济功能。二是森林的无形产品(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与水质、美化环境、提供游憩场所等),因为它没有价值载体,不能进入市场买卖交易,称为生态功能。这种功能长期被社会所忽视。长期以来,森林生态效益得不到补偿,因而制约了林业的发展,特别是制约了生态公益林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的生态效益越来越为社会公众所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培育这类森林也投入了资本和劳动,森林生态效益理应得到经济补偿。森林分类经营政策的实施,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的条件日趋成熟,新《森林法》有关条款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提供了法律保障。

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98年修正的《森林法》中明确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森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做他用”。从2001年起,为了加强重点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的保护和经营工作,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国家林业局在全国11个省区,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发放试点,已有部分省、市出台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和补偿办法,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税)实施细则。尽管如此,由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本身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1、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难以确定。森林经营者私人为社会提供生态服务产品的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导致森林供给不足。为解决森林有效供给问题,应为森林经营者提供额度为社会边际收益与私人边际收益之差的额度补偿。但在现实中,要确定私人边际收益和社会边际收益是十分困难的,目前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计量和补偿额度的测算方法还没有统一标准。

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运作途径难以确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运作的重点和难点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如何测算和征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使用范围如何确定?由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是对森林生态效益这一“无形资产”价值进行测算,其受益对象广及社会,难以确定具体单位并准确加以量化,对于不同的森林环境服务功能的补偿究竟是征收补偿税,还是补偿费,或者由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做出专门安排,还有待深入研究。

3、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缺乏严肃性。虽然,《森林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做他用”。但从目前各地所实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来看,都是以《办法》或《条例》的形式来实施的,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筹集、使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缺乏明确具体的处罚规定和约束力。

4、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要求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制度。从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实践来看,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初期的造林费用,由于投入有限,截止1998年,全国林业十大生态工程实际完成中央投资20多亿元,仅占规划中央投资的22%,占规划总投资的3.9%,平均每亩造林费用中央投入仅3.5元,与实际造林成本100元以上差距甚大;二是投入的森林管护费用,一方面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又投入错位。管护费用投入微不足道,带来的问题是造林多,成活少,成林更少;三是对经营生态公益林的集体或个人投入的补偿,由于没有资金渠道,一直没有实现,严重影响了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积极性。

二、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生态公益林体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多种生态功能,森林的兴衰与生态环境的好坏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呈现局部好转但整体日益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严重。

2、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实施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生态林业的本质涵义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林业,基本特征是人类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和谐。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是以森林群落发挥整体作用的形式显现的,活立木是生态效益的主要载体。由于生态公益林只准营造而不准进行商业性采伐,使其所属的经营单位或个人不但不能从长期经营中获得直接经济收益,而且还要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管理付出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没有适当的补偿,这种公益性经营是难以为继的。社会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者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是建立生态公益林体系,优化森林资源配置,使森林三大效益有机统一,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三、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补偿基金的可行性

1、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为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提供了物质保证。国力的增强为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提供了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

2、国外制定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规定和办法为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同时也是林业发达国家,他们都非常注意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作用,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投入,欧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态公益林方面的经济补偿既有法律的保障,还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如日本“森林法”规定:国家对于划为保安林(即生态公益林)的森林所有者,国家要补偿其由于被划为保安林而遭受的损失;德国黑森州“森林法”规定:如林主的森林被宣布为防护林、禁伐林或游憩林,或者在土地

保养和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颁布了其他有利于公众的经营规定或限制性措施,因而对林主无限制地按规定经营其林地产生不利,则业主有权要求赔偿。在加拿大,森林公园、植物园、狩猎场、自然保护区等以森林为主的旅游部门,必须在其门票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补偿给育林部门。

综观世界各林业发达国家,他们通过政府对林业的补贴和收取生态效益补偿等办法,解决了营造森林经费不足的问题,他们的森林覆盖率要比其他国家高得多,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出路与对策

㈠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名称: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 1.2主管部门:山西省林业厅 1.3工程性质:新建 1.4实施单位:XX县林业局

第二章

基本情况

2.1项目区自然概况

县(林局)经营范围地形地貌;气候条件(降水、日照、无霜期等);土壤;植被;主要适宜生长树种等。2.2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县(林局)范围人口及其结构(农业、非农业;在职职工、离退休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贫困县;工农业产值等。

2.3项目区森林资源概况

林地总面积;分地类面积;林地权属;林种结构;主要树种结构及其分布等。2.4项目区生态公益林概况

公益林林地总面积;分地类面积;林地权属;林种结构;主要树种结构及其分布等。

2.5本次列入补偿范围的重点公益林概况 列入补偿范围的重点公益林林地总面积;分地类面积;区位构成;林地权属;林龄结构;主要树种结构及其分布等。2.6本次列入补偿范围的重点公益林禁限伐协议签定情况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意义及《方案》编制依据和原则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是保护森林资源,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根本途径等。3.2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重点公益林管护能力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坚持以生态优先、科学布局、因地制宜、综合设防,提高重点公益林的综合管理能力,从根本上加强生态安全建设,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为建设“绿色山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等。

3.3《方案》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07] 7号)

(3)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晋财农[2007]307号)

(4)山西省林业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晋林管发[2008]85号)

(5)《财政部关于下达2009年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通知》(财农[2009]65号)

(6)天保工程区享受补偿的新增重点公益林必须符合国家林业局《关于落实天保工程区新增造林且未享受天保管护经费重点公益林面积的通知》(林资发[2007]31号)规定的四个条件:一是在天保工程区范围内;二是属于天保工程实施后,1998年——2004年期间,通过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新增加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三是属于按林策发[2004]94号文规定区划界定的公益林,并经国家认定范围内的面积;四是属于未享受天保工程管护经费的面积

(7)非天保区享受补偿的重点公益林必须是按《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策发[2004]94号)规定区划界定、并经国家认定范围内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灌丛地)和未成林造林地等四个地类的面积。3.4《方案》编制原则

坚持以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以落实管护面积、管护地块、管护责任为重点;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生态优先,确保重点等。第四章

项目建设范围、布局、规模

4.1项目建设范围

项目总面积;所涉乡、镇(林场);分乡、镇(林场)补偿林地面积;涉及管护责任区数、管护人员数等。4.2布局

项目分布区域 4.3规模和任务

规模:项目面积及其地类、林种、生态区位构成;补偿资金额度等。

任务:管护,营造林等。

第五章

重点公益林管护规划

5.1管护模式 5.2管护责任区划分 5.3管护责任书签订程序 5.4管护人职责 5.5管护设施设置 5.6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 5.7管理人员职责 5.8管护基础设施建设

第六章

重点公益林培育规划

6.1补植造林

2009年——2015年完成公益林培育面积、方式(封育、植苗、其它)、布局等。6.2森林抚育

2009年——2015年完成公益林中幼林抚育面积、主要措施、布局等。

第七章

资源监测、工程档案建立和管理

7.1资源监测

(1)监测对象: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2)监测内容:森林植物群落生物量、涵养水源效益、固土效益、生物多样性效益等;

(3)监测项目:森林生物量、林冠及森林土壤的水文特性、地表径流等;

(4)监测方式:

①林分生长、森林生物量、土壤水文特性、生物多样性监测等,用固地标准地法定期监测;

②林冠截留降雨量、林地地表径流监测等,用固定标准地法常年监测等。7.2工程档案项目和内容

(1)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重点公益林发布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文件;

(2)国家和省有关管理部门印发的有关重点公益林管理等方面的文件、通知等;(3)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方案文本资料、图表及电子文档等;

(4)重点公益林管理制度;

(5)重点公益林管护资料(责任书、管护合同、管护员名册、巡山日记、管护验收资料、考核奖惩资料、劳务费支付等);

(6)重点公益林补植补种、抚育作业设计、工程验收资料等;

(7)重点公益林资源监测数据、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林地林权变动、林地征占用情况等资料;

(8)基础设施建设资料等。7.3管理手段

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设档案室;配档案柜、微机、打印机;传真机等。7.4制度和措施

第八章

管护设施

8.1管护站分布(现有站利用;拟建)8.2公示碑设置 8.3责任牌设置

第九章 科技支撑

9.1建立公益林软件管理系统 9.2推广GPS巡护和远程监控

第十章 检查验收

10.1检查验收程序

自查、复查。10.2检查验收内容

管护责任制落实、制度建立健全、管护成效、营造林成效、抚育成效、资金使用等。10.3检查验收时间及责任人 10.4补偿资金支付

第十一章 项目投资概算及其资金来源

11.1概算标准

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07] 7号)、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晋财农[2007]307号)、山西省林业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晋林管发[2008]85号)规定,按照每亩每年4.75元测算。11.2管护劳务费投资测算:

劳务费按平均每亩每年3元测算。11.3森林培育投资测算:

森林培育总投资按每亩每年1元测算。

(1)植苗造林(亩均补植株数不得少于67株)按每亩200元测算。(2)封山育林按每亩100元测算(当年拉网、补植等70元/亩,后期围栏维护、幼苗抚育等30元/亩)。

(3)中龄林抚育按每亩100元测算,幼龄林抚育按每亩150元测算。

11.4资源监测、工程档案及管护设施投资测算

资源监测、工程档案及管护设施投资测算按照每年每亩不高于0.75元的投资标准测算。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偏关、吉县、安泽、陵川、泽州等5个县级单位,须在县域内布设1——2个重点公益林资源监测点,进行重点公益林资源监测,投资按照每县每年 10万元测算。为满足森林资源监测数据采集的专业技术要求,原则上监测点应布设在国有林场重点公益林内,由林场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完成,监测费用在县级补偿资金中统筹安排解决。

省直各林局中央财政补偿重点公益林资源数据监测数据的采集在省级重点公益林布设的资源监测点进行,不再重新设置森林资源监测点,数据采集费用按照每年每个监测点补助1万元测算。

第十二章

项目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12.1组织保障 12.2管理措施 附

表1:县(林局)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总表 表2 :县(林局)列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点公益林资源结构及林地面积表

表3 :县(林局)列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点公益林区位分布情况统计表

表3附表1:县(林局)列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点公益林面积、权属及资金明细表

表4:县(林局)列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点公益林管护设施统计表

表5:县(林局)列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点公益林营造林、抚育规划表

表5附表1:县(林局)列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点公益林补植(植苗)规划表

表5附表2:县(林局)列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点公益林补植(封山育林)规划表

表5附表3:县(林局)列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点公益林抚育规划表

表6:县(林局)列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点公益林管护任务落实及小班登记表

表7:县(林局)列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点公益林档案管理和资源监测规划表 表8:县(林局)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分配规划表

表9:县(林局)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性支出分配规划表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篇5

略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有效使用

自起,国家从中央财政中拨给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20亿元,并将逐年增加.如何用好这笔资金,有效构筑我国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建议将这笔有限的资金,首先用于生态建设的重点,其次兼顾全面推进.对合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以及对生态效益实行按质补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 者:温作民 Wen Zuomin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市,210037 刊 名:林业经济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STRY ECONOMICS 年,卷(期): “”(11) 分类号:F8 关键词: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篇6

摘要:实行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具体介绍呼伦贝尔市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方案,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保障措施.作 者:夏文德 永胜 马晓梅 张克然 作者单位:夏文德(新巴尔虎右旗林业局,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阿拉担额莫勒,021300)

永胜(新巴尔虎右旗水务局,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勒,021300)

马晓梅(内蒙古海拉尔区园林管理处,内蒙古,海拉尔021000)

张克然(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海拉尔,021008)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篇7

一、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管理经验

国外很多国家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欧美等国家对森林的保护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 采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但对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方面会产生借鉴的作用。具体来说, 其成功经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筹资方式多元化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所需的金额巨大, 每个国家的生态资源补偿资金大多都是由政府承担的, 同时还利用发行债券、征收专门税种等多种方式进行筹资, 以确保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充足。例如, 马来西亚设立的森林补偿资金的来源除了国家财政拨款以外, 对砍伐树木和木材加工的单位征收林业发展税;美国采取的是退耕还林的方式来进行生态保护, 对自愿放弃耕地的农民按照一定的租金率进行资金补偿, 并且引进了竞标机制确定租金率, 还利用开发提供森林生态服务来筹集资金;日本、德国等国家采取征收资源税和其他融资方式来筹集补偿资金;哥斯达黎加通过征收化石燃料等的销售税筹集资金, 并且引进了可确认的贸易补偿手段, 即销售或者转让温室气体使用权来增加财政收入。

2.补偿资金到位及时

由政府拨出的补偿资金能否及时、足额的发放到业主手里, 主要受中间环节的影响, 减少中间环节方可降低资金被分流的可能性和概率。资金流转过的各个职能部门并没有权力分配资金, 而只是起到监督的作用。譬如, 美国等国家都在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将规定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全额直接发放到业主手中, 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资金到位的及时和足额, 保障了补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的效果。

3.私有林是生态效益资金补偿的重点

与我国国情不同, 国外很多国家的绝大部分森林所有权是属于私人的, 所以私有林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点, 对这部分林业的补助直接影响了整个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私有林的管理相对于国有林难度大, 国有林可以由政府直接控制、投资和管理, 所以这些国家在分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时, 是以私有林为重点, 弥补业主因为放弃砍伐、生产等而造成的损失, 避免因此而产生的矛盾。

二、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开始, 通过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的共同配合、协助, 并且在公益林业主的参与下,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营造了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环境;表明了政府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重视;大力宣传森林生态效益, 增加了全社会对其的认识;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支撑,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 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森林资源的流转方式、环节等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第二, 我国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 所以资金分配问题的具体操作存在很多缺点和盲点;第三,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实施过程中, 依然存在落实效果不佳、监督不严的问题。

2.补偿标准较低

在理论上, 森林业主所获得补偿标准应该为其放弃这片森林所应该承担的机会成本, 也可以说补偿标准应为森林所产生的社会边际收益与业主私人边际收益的差额。但是将这些理论实践到现实中是有很大难度的, 目前我国的补偿资金基本上是由国家财政支付的, 并未引进市场机制, 不能准确衡量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 所以补偿标准也难以与其统一。《办法》中规定的平均补偿标准是每年每亩5元, 近年来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补偿标准都有所上升, 例如海南省到2012年已经上涨到了平均每年每亩20元, 浙江、福建省等大部分省市则上涨到了每年每亩12元。虽然补偿标准有所上升, 但是这种标准无疑远低于公益林的管理成本和其经济效益, 严重制约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发展。

3.筹资方式单一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 其他筹资方式较少。这种依赖国家财政的办法存在很多问题:其一, 加剧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负担, 虽然我国税收收入很可观, 但是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的项目也有很多;其二, 若一旦国家财政出现困难, 那么巨额的补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也会受到影响;其三, 中央和地方财政所能给予的补偿是很有限的, 与业主的期望值有较大的差距, 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4.补偿资金在筹资、发放和使用中管理不规范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在筹集过程中, 对筹资的方式、数量以及具体程序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发放过程中, 涉及到的环节较多, 不能直接把款项发到业主手中, 容易产生资金分流现象, 并且由于法律法规不明确, 发放的随意性比较大, 没有固定的支付渠道;在使用过程中, 缺乏必要的监督体制和奖惩机制。

5.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监督机制不完善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数额每年都在增加, 用款单位也随之在不断增加, 于此同时用款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上都存在较多的问题。用款单位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核算不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存在问题较多, 会计人员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不够熟悉, 经常容易出错;对财政拨款的监督通常都是使用事后监督的方式, 会计监督弱化, 补偿资金经常会被改变了用途, 挪为公司私用。

三、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解决对策

1.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法律法规

虽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自设立至今已经很长时间了, 但是目前我国尚存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 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没有明确的规定, 公益林有偿服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需要各个部门协调、合作。应该以生态建设为核心, 明确森林资源的流转方式、具体环节, 对补偿资金的分配、落实情况等要有明文规定, 并且明确各方责、权、利, 考虑业主的利益, 提高经营者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2.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合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维护了业主的权益, 可以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 确保森林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确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 主要包括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森林生态效益的需求程度以及受益者的需求等。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是整个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核心, 也关系到其成败, 但是补偿标准的确定是重点也是难点。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将生态上合理、经济条件允许以及业主接受作为确定补偿标准的原则;第二, 森林可以带来的最大生态环境效益, 将其作为补偿的最大值;第三, 充分考虑到林地所投入的成本。

3.开拓其他筹资方式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来源不能单依靠政府拨款, 需要拓展其他筹资方式来减轻财政负担, 增加资金来源, 保证补偿资金可以及时到位。筹资方式的原则应该以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让全社会参与其中, 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发行国债和征收相关税种是筹资的重要方式, 例如征收森林效益税等;效仿国外的管理经验, 引进碳补偿贸易机制,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也有涉及, 但是我国发展还在初期, 需要解决的问题还较多;补偿资金应该由政府、受益者以及全社会共同承担, 方式可以采取受益者直接给森林投资或者通过门票等形式收费;引进BOT的融资方式, 由政府颁发特许权作为融资的基础, 投资商再根据特许权进行融资和开展建设。

4.加强对补偿资金的管理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篇8

一、安徽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情况

安徽省公益林面积2495.2万亩,占全省林地面积的37.5 %,主要分布在生态区位极为重要和生态状况极为脆弱的皖南和大别山等山区,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安徽省是全国首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的11个省之一,从2003年开始建立补偿基金,经历了从无到有、补偿范围从小到大、补偿资金从少到多的过程,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提高了林区广大干群对生态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纳入补偿的生态公益林从最初1200万亩增加到目前规模,生态公益林的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珍稀动物的数量明显增多,为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保护生态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二、安徽省生态公益林补偿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在面上,从2009年开始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实施综合财力补偿政策,到2014年已安排补偿资金14.45亿元。在点上,逐步提高省级公益林补助标准,2012年将省级公益林标准不分权属统一提高到每年每亩10元,2015年提高到15元。点面政策配套,把森林资源补偿、水资源补偿、国土资源补偿等有机结合,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二)建立多层次生态有偿使用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在国家层面,中央和皖浙两省共同设置补偿资金,到 2014年已安排17.5亿元用于黄山市和绩溪县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在省级层面,2014年省财政安排1.2亿元,启动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建立横向跨区域生态补偿制度,逐步建立生态有价、使用有偿的机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综合治理。

(三)建立多级次生态保护机制。按照财权与事权相适应原则,2014年中央财政补助安徽省2.3亿元对1767.4万亩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给予补偿,省财政安排8046万元对727.8万亩省级公益林给予补偿。铜陵市从2008年开始实施市级补偿制度,市财政安排200万元,对国家和省级公益林在国家和省级财政补偿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标准,并对5.9万亩市级公益林给予补偿。淮北市2013年启动市级公益林补偿制度,区划界定了4万亩市级公益林,市财政安排40万元进行补偿。

(四)建立多环节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完善财政补助补贴政策,整合良种育苗、科技推广、造林绿化、抚育护林、防火治虫、贷款贴息、保险补贴等一系列育林、造林、护林、兴林、活林补助资金,2014年省级以上财政投入林业资金达26.7亿元,支持森林增长、资源保护、民生林业、生态家园等项目建设,形成政策支持合力,发挥财政资金最大化效益。

三、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思考

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快的步伐,着重解决好四个方面问题,进一步强化生态理念,开拓资金渠道,完善政策制度,创新补偿机制。

(一)为何补。安徽省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集中省份,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的集体林达 2136万亩,占生态公益林的86%。随着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林地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相比经营商品林预期收益或林地租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经营生态公益林收入明显不足,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效益补偿形成了不小的压力。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仅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和现实要求,也是激励调动林农参与保护积极性、提高依法治林自觉性的重要举措,给予林农合理的生态效益补偿,改变“砍树卖钱”作为唯一收入来源的现状,更好地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二)如何补。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传统认识,侧重于木材物质产品供给,忽视了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确定,首先是营造、抚育和管护成本,其次是失去的直接经济效益,再次是体现生态多种效益的价值。建立合理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可以保障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资金来源,有助于建立新型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更重要的是可以明确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谁来补。继续发挥财政补偿托底作用,对森林资源产品的公益性生态补偿,将是公共财政政策的一大亮点。碳汇林业因具备“交易”潜质,蕴藏着巨大商机和光明前景,通过财政补偿等政策引导,将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将隐性的森林生态效益转变为显性的经济效益,建立吸引社会资本的市场化机制是解决生态效益外部性的根本途径,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开发森林的碳储存服务、水文服务、生物多样性服务以及森林景观服务方面巨大的市场化交易,共同承担生态公益林补偿责任。

(四)怎么补。一要建立与财力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补偿制度,财政既要有所作为,也要兼顾财力,提高补偿标准需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除国家和省级适当提高标准外,有条件的市县要确定本级公益林保护区,政府给予适当补偿。二是完善公益林经营利用政策。在不影响生态建设的前提下,开展抚育、更新性质的采伐,增加直接经营收入。三要加快森林资源和资产的价值评估和核算。科学计量评估森林的经济使用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为深化森林资源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支撑和依据。四要加快实施市场化补偿试点。借鉴国内先进经验,转变思路,创新方式,加快碳汇林业的实践步伐,开拓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来源渠道。五是健全农民增收致富扶持机制。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手段,积极引导林下经济等产业化发展,完善畅通林业投融资渠道,加快森林旅游服务业发展,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林业,让森林资源“活树”变“活钱”,让农民增收致富有新门路,取得生态增优、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安徽省财政厅农业处)

责任编辑:洪峰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篇9

【颁布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 【颁布日期】 19981117 【实施日期】 19990101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已经1998年10月2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九届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 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生态公益林,是指为人类生存、生活和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优良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森林。具体包括: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红树林、农田防护林;特种用途林--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内的森林和风景观赏林、休憩林、国防林、母树林、科研林、工业环保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

第三条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生态公益林有关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生态公益林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科学、经营、严格管护的方针。

第五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第六条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资金来源:

(一)各级人民政府每年财政安排的林业资金中,用于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的资金不少于30%。

(二)省每年安排治理东江、北江、韩江水土流失经费中,用于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经费不少于25%。

(三)省每年从东深供水工程水费收入中安排1000万元,用于东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

(四)东江、西江、北江、韩江等生态公益林建设重点工程,列入省级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第七条 禁止采伐生态公益林。政府对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省财政对省核定的生态公益林按每年每亩2.5元给予补偿,不足部分由市、县政府给予补偿。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生态公益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生态公益林规划,应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相协调。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由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经批准的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并报上一级林业行政主管部 门备案。

第九条 全省生态公益林面积应当不少于林业用地总面积的30%。各县(含县级市、区,下同)生态公益林规划面积按所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比例确定为:山区县占25%以上,半山区、丘陵县占30%以上,平原县占40%以上。城镇城区内应当有30%以上布局合理的绿化造林用地。

第十条 生态公益林规划必须落实到地籍小班,实行小班经营。划定的生态公益林,其原来的权属不变,受法律保护。

第十一条 生态公益林区内的宜林荒山、沙滩、滩涂,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划限期造林,沿海基干林带宜林地段应成带造林,不留缺口。生态公益林规划区内现有的针叶纯林,郁闭度在0.3以下的疏残林地,应进行补植、套种或更新改造。生态公益林的郁闭度应逐步达0.7以上。

第十二条 生态公益林中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区,原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地方,可在该区内划出15%以下的林地发展竹、茶、果、药等经济林。

第十三条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风景观赏林、国防林、母树林、科研林等的建设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四条 县级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态公益林的封育管护工作,按每66.7 ̄200公顷划定综合管理责任区,落实管护人员。并根据地形、地势,开设防火线或营造防火林带,加强防火、防病虫害工作。生态公益林区内火灾、病虫害发生面积不超过省定的标准。

第十五条 禁止在生态公益林区内伐木、放牧、狩猎、采脂、打树枝、铲草及地表植物、开矿、筑坟、建墓地、开垦、采石、挖砂和取土。

第十六条 在生态公益林区内开展旅游和其它经营活动,必须经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地级以上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与生态公益林林地、林木所有者签订合同。改变林地用途的,须征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 生态公益林面积超过500公顷或沿海防护林特殊保护林带长度超过10公里的乡(镇),没有设立林业工作站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设专职人员负责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征用集体所有和占用国有生态公益林地的,必须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审核同意,并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林木更新改造或卫生间伐需要采伐的,须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批准,并实行专项限额管理和采伐许可证制度。

第二十条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采伐沿海防护林特殊保护林带内的林木时,应保留临海面不少于200米宽的林带。

第二十一条 生态公益林林木更新采伐的年限:人工松林40年以上,木麻黄林20年以上,其它阔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50年以上。复层林更新应实行择伐,不准皆伐,择伐后的植被覆盖度不低于70%。生态公益林内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应于当年或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第二十二条 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探讨 篇10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系到百姓的生活以及未来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施森林建设是维护社会与自然平衡的重要举措, 通过森林建设, 增加森林面积, 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 为了发挥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 还要注重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逐步完善, 因此, 应该对森林的成本进行管理, 使得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和实惠, 从而促进森林生态效益与产业的双重发展。

2 森林建设的作用以及生态效益补偿

2.1 森林建设的作用

森林资源保护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目的是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 突出生态恢复、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防治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耕地面积虽然有所减少, 但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森林建设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改善了生态环境状况, 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使得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同时, 随着森林建设的不断推进, 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使得群众能够更好地领悟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具体说来, 森林建设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 增加了森林覆盖率, 是实现森林还原目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二, 有助于改善气候。森林面积增加, 对调节气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 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农民的耕地减少, 很多农民都选择外出务工, 这对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第四。农业逐步向科技化迈进, 通过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 让他们掌握更先进、更实用的技术, 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从而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2.2 生态效益补偿概念

森林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很大作用,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又产生了其他问题, 比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生态效益补偿又被称作是环境服务支付或生态效益支付,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指国家在保留森林面积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生态效益而建立的, 它主要是由国家投资筹建, 然后森林生态效益的经营者需要再向国家交一部分的补偿费用的方法来维持生态效益资金循环链条, 这些资金再反过来对森林进行保护和管理的一种法律机制。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 对于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在森林环境受到破坏比较严重的地区, 必须要加强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概念的认识, 对相应的机制进行完善, 从而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关于森林建设中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研究还有待提高, 我国关于这些机制的研究还比较落后, 因此在森林、森林保护以及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2.3 生态效益补偿特点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不仅是森林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生态效益补偿主要的特点有三个方面。第一, 长期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各项资金是由国家设定的, 专门用于补偿政策的实施, 没有明确实施期限, 将是一项长期政策。第二, 无偿性。环境保护事业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项目, 是属于公益事业, 公益林产生的生态效益是公共产品, 属于公益事业范畴;财政投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资金属于支持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共支出, 是无偿使用的。第三, 惠农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属于深化林业改革的范畴, 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对权属为国有的国家级、省级公益林来说只是管护补助, 不存在补偿;对权属为集体和个人的才实施补偿。因此, 除按规定列支必要的管护费外, 补偿资金应主要用在林农的身上, 尽可能地使林农增收和得到实惠。

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策略

森林建设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持平衡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 森林建设产生生态效益, 为了实现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化, 则应不断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3.1 生态效益补偿的基础措施

(1) 建立健全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我国的西部地区是森林建设的主要区域, 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过程中, 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态效益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突出对生态地区的转移支付, 可以设立对重点生态区的专项资金支持模式, 使得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在进行森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足够的支持。

(2) 拓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金筹措渠道。在森林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较多, 单纯地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不能很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建设, 因此可以不断拓展资金渠道, 继续利用国债这一有利的筹资手段, 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通过不断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吸引更多的资金用于森林生态效益的建设与补偿工作中, 促进生态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

(3) 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研究工作, 开展生态保护立法研究, 法律是保障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基础, 根据我国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情况, 应该对不同的地区制定不同的补偿标准、方式以及对象, 加强产权改革制度的研究, 使得民众能够提高对森林建设的积极性, 并且积极参与到森林建设以及生态保护中来, 使得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生态治理模式可以逐渐转变为民间主导型治理模式。

3.2 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在加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完善和健全的过程中, 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建立森林合理分类制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施的前提就是必须根据各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实际发展情况, 对森林进行合理分类。第二, 建立森林资产评估制度。森林的生态效益是客观存在的, 是极具使用价值的,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因此, 应该依据森林资产评估结果来进行补偿。第三, 建立成本评价分析制度。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必须要保障正常的生态服务功能, 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 还要维持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状态。第四, 建立分类补偿制度。为保障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顺利实施, 应根据不同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对其影响范围和作用的大小来对应补偿标准。

3.3 生态价值基础上的补偿

在森林建设的过程中, 生态效益价值也是影响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一个重要因素, 合理地考虑到生态效益服务价值, 可以更好地确定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以某地区为例, 森林为当地带来的生态效益服务价值总额为327048137元, 当年的森林面积为30738hm2, 则森林的平均生态效益价值为每年每公顷10639元。由于不同地区的森林产生的生态效益服务价值不同, 有的地区产生的价值较高, 有的地区产生的价值相对较低, 因此不同地区的森林所带来的平均生态效益价值是不同的。一般说来, 中西部经营森林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比较明显, 但是其平均价值不如东部地区高, 这与气候、地理环境、人为因素等多个方面都有关系。因此, 各地在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时候也应该要根据当地的生态效益价值进行综合评估。

4 结语

森林的建设和管理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森林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让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制定过程中, 不同地区对于不同的主体, 就应该制定动态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 从而使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更为完善, 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吴志文.生态价值规律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诸问题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 2000 (10) .

[2]吴红军, 李剑泉.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探析[J].林业资源管理, 2008 (3) .

[3]詹国明, 赖才盛, 林志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构建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 2007 (6) .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篇11

1 宜昌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情况

根据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规定, 截止2014年底, 宜昌市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76.41万hm2, 其中国家级公益林40.14万hm2、省级公益林13.15万hm2、市级公益林2.84万hm2、县级公益林20.28万hm2, 分布于宜昌市13个县、市、区。

宜昌市生态公益林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按照先期试点、逐步增加、全面实施的步骤, 最终建立完整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2004年启动补偿, 到2014年宜昌市已纳入补偿的生态公益林面积51.07万hm2, 其中国家级公益林37.92万hm2、省级公益林13.15万hm2。

补偿标准从2013年进行了调整, 国有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5元/667 m2, 集体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15元/667 m2, 集体省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10元/667 m2。按现行补偿标准每年到位中央、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亿元。

2 宜昌市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作用

宜昌市通过初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1 推进了林业历史性转变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确立与全面实施, 结束了长期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历史, 开始进入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 实现了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加快了林业生态建设、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保障了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2 稳定了生态公益林体系

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是以活立木群落的整体形式发挥作用的, 活立木本身是其生态效益的载体。宜昌市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大部分处于长江、清江流域, 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而生态公益林只准营造而不准生产性采伐, 使其所属的经营单位和个人不但不能从长期经营中获得直接收益, 而且还要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管理付出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以换取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等生态公益效益。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使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生产和经营得以维持和发展, 对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经济利益给予合理补偿, 从而实现林业三大效益的统一,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2.3 提高了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

当前宜昌市正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实行生态补偿有助于利用经济和行政激励手段, 协调各方利益, 激发全社会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创造活力, 逐步缩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 在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4 弥补了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从宜昌市目前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情况来看, 生态公益林的造林、管护、抚育等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严重影响了生态公益林建设者的积极性。补偿资金可以促使公益林所有者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公益林建设, 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林建设, 推进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从根本上解决公益林业发展的动力和机制问题, 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3 宜昌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4年开始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起, 目前宜昌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补偿为主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体系, 但在制度执行和落实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3.1 补偿标准偏低且不一

中央财政对国家级集体公益林补偿标准为15元/667 m2, 省财政对省级集体公益林补偿标准为10元/667 m2, 中央和省财政对国有公益林补偿标准为5元/667 m2, 现行补偿标准按照不同级别公益林实施不同的补偿标准, 且远低于林农采伐木材收益, 不足以弥补林农的经济损失。

3.2 补偿范围覆盖不够

宜昌市共有林地面积118.67万hm2, 划定生态公益林面积76.41万hm2, 占有林地面积64%。补偿面积51.07万hm2, 占全市公益林面积的67%, 还有很大一部分天然林还未纳入补偿范围。

3.3 管理机制不健全

生态公益林管理机构不健全, 生态效益监测体系没有建立,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渠道单一, 目前仅靠国家和省级财政拨付。

3.4 生态补偿缺乏规范的法律法规

生态补偿没有制订颁布法律法规, 在基层管理过程中措施有限, 调控手段缺乏, 总体呈现比较弱化疲软的局面。

4 宜昌市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对策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 是有效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途径, 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内容, 是推进美丽宜昌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宜昌市的实际情况, 要加快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最大力度地落实“以人为本”、保护务林人的切身利益。

4.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在落实好中央、省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同时, 根据市、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增长状况, 逐步增加财政对森林生态补偿的支持力度, 启动实施市、县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同时逐步提高补偿标准。

4.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进一步调整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资金的安排使用, 着重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 重点加强长江、清江、武陵山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建设。

4.3 探索横向补偿模式

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积极探索区域间森林生态补偿方式, 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努力实现生态保护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4.4 推行市场化补偿机制

积极探索市场化森林生态补偿模式, 建立碳交易服务中心, 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森林生态建设。

4.5 加强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政府统一组织领导, 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协调, 生态公益林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的组织管理体系, 共同推进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同时, 国家、省尽早颁布《生态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 形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

摘要:介绍湖北省宜昌市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意义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探索横向补偿模式、推行市场化补偿机制、加强管理体系建设”等对策。

上一篇:工资分配自查报告下一篇:读夏洛的网有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