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精选13篇)

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1

2.熟悉测试流程,能独立完成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

熟悉数据库检索操作,需要熟悉Oracle,Sybase,Mysql,SQLserver中至少一种。黑盒测试,灰盒测试,需要有一定的代码基础(.net/c#/php)

会使用一种或多种功能自动化测试工具

有一定的系统配置经验的优先考虑

3.-根据项目计划制定项目测试用例并实施,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

-根据项目设计与实现有关自动化测试的代码与用例

-根据项目特点,开发合适测试工具或自动化解决方案,提高测试效率

-参与程序架构和代码的评审工作,并提出改进意见

-设计与执行测试用例,跟踪定位产品软件中的缺陷或问题

-与项目相关人员就项目进度和问题进行沟通

4.5.参与电信项目开发;参与参加定制终端项目开发,包括但不限于:

6.负责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和报告,编写必要的测试工具。

7.任职要求:

8.统招正规大学本科以上计算机相关及相关专业;

9.熟练操作UNIX和windows操作系统,熟悉Unix Shell编程;

10.熟悉常用的Test工具和bug tracking 工具;

11.熟悉常用大型数据库如Oracle/Sybase的使用及安装;

12.良好的文档书写能力;

13.要求英语具有良好的听写能力;

14.具有电信软件开发经验者优先;

15.8.学习能力强,善于思考总结,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有较强的沟通和协作开发能力,工作效率高。

16.一、岗位概述:

17.根据测试计划,完成指定的测试工作,并学习和推广使用新的测试技术和工具。负责组

织搭建,管理和维护部门的测试环境。

18.二、工作职责:

19.1、接受测试任务,进行需求分析;

20.2、按照测试计划搭建测试环境,并保证测试环境的可靠性;

21.3、按照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保证测试用例合理有效;

22.4、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及时发现缺陷,并使用工具进行管理缺陷;

23.5、编写和提交测试报告,保证测试进度按计划完成;

24.6、参与审核其他测试工程师的测试用例和报告;

25.7、学习和推广使用新的测试技术和工具;

26.8、负责组织搭建,管理和维护部门的测试环境(测试环境管理和维护方向适用);

27.9、参与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各产品自动化测试的设计、实现与维护(自动化测试方

向适用);

28.10、负责组织对产品进行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方向适用);

29.11、搭建与维护部门的配置管理环境,制定配置管理工具并指导部门成员使用;进行配

置管理流程规范和配置管理工具的宣贯、引导和培训(配置管理方向适用)。

30.3、具备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测试理论和测试技术;

4、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熟练掌握HTTP协议;

31.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精通测试过程设计和用例设计方法,能主动进行技术钻研。

5.良好的文档写作能力。

6.至少在性能测试、自动化测试、白盒测试方面中有一项专长。

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2

目前, 在计算机相关行业中, JavaEE软件工程师岗位的需求量十分庞大。但是这些企业往往倾向于招聘能够直接满足岗位技术需求的JavaEE软件工程师人才。为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 许多高校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开展了JavaEE课程体系建设, 但是由于JavaEE行业技术和知识更新速度快, 新的技术不断应用, 而这些高校的JavaEE课程体系内容比较陈旧, 缺少对主流JavaEE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企业的岗位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导致学生在学完课程知识后, 并不能适应和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

JavaEE软件工程师岗位要求采用JavaEE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通过对软件开发企业的调查、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和各种招聘网站内容的分析, JavaEE软件工程师岗位的职位要求为:精通Java语言, 熟悉使用Eclipse、MyEclipse等开发工具;精通Oracle、SQLServer、MySQL数据库或其它主流数据库, 熟悉SQL语言;能够熟练应用JSP/Servlet/JavaScript等Web开发技术, 熟练掌握Spring、Struts、Hibernate和Ibatis等主流开发框架;熟悉Ajax技术, 精通jQuery等Ajax框架;具有Tomcat、WebLogic和WebSphere应用服务器软件的实际开发经验等。

高校所开设的JavaEE课程体系通常包括Java语言程序设计、Java Web开发技术、JavaEE及相关实训课程[1]。在这种课程体系中, 主要包含的知识点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这些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缺少企业所要求的主流JavaEE相关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比如Spring、Struts、Hibernate和Ibatis等主流开发框架, 以及JavaScript、Ajax技术和jQuery等Ajax框架等。此外, 虽然这些高校开展了JavaEE实训课程, 但这些实训课程往往安排在学期末的1~2个星期, 实训的内容过于简单, 实训的项目与企业实际的项目有较大差距, 导致学生在软件项目开发方面的能力较差[2]。

因此, 需要结合Java技术的发展和企业需求对现有的JavaEE课程体系进行内容调整和结构优化, 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

2 JavaEE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2.1 改革思路

本文所提出的面向软件工程师岗位的JavaEE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涵盖了企业所需要的JavaEE主流技术。JavaEE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包含《Java程序设计》、《CSS与JavaScript》、《Servlet/JSP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JavaEE框架》、《Java Web开发技术》6门课程和《Java实训》、《Servlet/JSP实训》、《Java Web实训》3门实训课程。6门课程有不同的知识点, 涵盖了JavaEE技术的主流技术, 彼此关系密切, 共同构成了一个培养JavaEE软件工程师的完整课程体系。3门实训课程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并且综合应用多门课程的知识, 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开发项目的能力, 使学生对项目开发过程有清晰的理解[3]。

2.2 知识点设计方案

根据JavaEE软件工程师岗位的职业要求, 列出JavaEE课程体系改革方案中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教学目标如下:

(1) 《Java程序设计》课程。主要知识点为: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Java类库中常用类、JDB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Java类库中常用类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机制。

(2) 《数据库技术》课程。主要知识点为:数据库基本理论和内部实现机制、SQL语言、ORACLE与MySql等关系数据库的使用, 旨在培养学生数据库应用设计能力, 并熟练掌握ORACLE、MySql等数据库的应用开发。

(3) 《Java实训》课程。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将每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合力完成一个具体Java项目,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使用Java语言编程的能力, 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 使学生能够按照规范的软件开发流程, 完成软件的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工作, 具有规范的开发文档写作能力。

(4) 《CSS与JavaScript》课程。主要知识点为:HTML语言的基础知识、CSS, 以及JavaScript语法、事件、函数和对象。培养学生能够使用常用CSS样式和利用CSS进行页面布局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JavaScript技术并能够利用JavaScript做出常用的网页动态效果并熟悉B/S结构展现层开发技术。

(5) 《Servlet/JSP程序设计》课程。主要知识点为:JSP语言的基本语法、JSP内置对象、JavaBean、Servlet、Tomcat、WebLogic和WebSphere应用服务器软件的使用, 旨在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Servlet/JSP的开发技术, 并对Web应用程序的相关知识有清晰的理解。

(6) 《Servlet/JSP实训》课程。综合运用《Java程序设计》、《CSS与JavaScript》、《Servlet/JSP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完成一个项目, 使学生掌握基于Servlet/JSP技术的Web应用程序设计和开发过程。

(7) 《JavaEE框架》课程。该课程是关于Struts、Hibernate、Spring和Ibatis等主流的JavaEE开发框架的学习, 旨在使学生熟练掌握JavaEE主流开发框架的使用及其整合使用。

(8) 《Java Web开发技术》课程。该课程为Java Web开发过程中典型组件的使用, 包括在线文本编辑器FckEditor、JSValidator表单验证框架、Lucene全文检索组件、POI组件、JavaMail组件、Ajax技术和jQuery、JFreeChart图表组件, 旨在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JavaEE典型组件。

(9) 《Java Web实训》课程。综合运用《JavaEE框架》、《Java Web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这些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来完成一个项目。旨在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各种JavaEE的开发框架, 并且能够对各种框架和组件进行整合使用, 从而提高学生的Java Web开发能力以及项目实战能力。

根据这些课程知识点的相互联系, 确定课程开设的先后次序如下:首先开设《数据库技术》, 然后开设《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程, 接着学生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和《Java程序设计》的知识来进行《Java实训》完成项目, 接着按次序开设《CSS与JavaScript》、《Servlet/JSP程序设计》和《Servlet/JSP实训》这3门课程, 最后按次序开设《JavaEE框架》、《Java Web开发技术》和《Java Web实训》这3门课程。

2.3 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 JavaEE课程体系中课程的教学应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即将每门课程的课程内容教学划分为案例教学部分和项目开发部分。首先, 教师从企业实际应用出发精选一个合适的项目, 该项目涉及到该课程的全部内容, 教师按照课程知识点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案例模块;然后, 在案例教学部分, 教师在讲述知识点的同时指导学生完成各个案例模块;最后, 在项目开发部分, 学生将之前完成的各个案例模块加以整合, 从而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4]。

案例教学部分:教师首先展示案例实现效果并提出学习任务, 然后讲解相关知识, 学生自行查阅相关文档, 相互讨论, 最后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点,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动手和团队合作能力。

项目开发部分:学生通过案例教学部分的学习后, 综合各个案例模块优化和扩展项目的细节部分, 完善项目整体框架, 最终完成项目开发。学生在项目完成后可以获得综合性职业技能, 提高项目开发能力。

“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让项目内容贯穿教学始终,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做项目, 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知识点,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此外, 授课的项目来源于企业, 学生从中学习企业项目实现流程, 既培养了综合性项目开发能力, 也满足了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6]。

3 结语

JavaEE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满足了企业对JavaEE主流技术的要求, 适应了企业的职业技能需求, 并且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到课程教学中, 从而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 对于解决目前JavaEE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裴承丹.“2+1”教学模式下的Java课程群建设探讨[J].软件导刊, 2012 (7) :183-184.

[2]薛岚.Java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福建电脑, 2012 (7) :186-187.

[3]陈昊, 明仲.Java语言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 2009 (10) :148-150.

[4]孙慧平, 余丽萍, 柯春松, 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7 (36) :11.

[5]李学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7) :30-34.

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3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软件测试;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99-02

2010年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用以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发展[1]。它要求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加强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设计和创新能力,造就社会发展所需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分布面最广、社会需求量极大的专业,社会和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持续提高,例如,软件测试工程师正成为诸多企业招聘的热门岗位,但是,当前软件测試行业仍然面临着测试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应聘者缺乏系统化的测试培养,特别是测试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良好结合[2]。

一、培养思路和措施

按照“卓越工程师”的有关要求,我们认为,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卓越”培养标准须包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标准,即具备从事计算机工程工作所需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工程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护、和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综合运用测试理论与技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系统化的测试工程;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过程,具备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进行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是行业标准,即具有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中“软件评测师”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掌握ISTQB国际软件测试工程师认证的知识体系结构;具有一项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拥有1年以上工程项目、企业实习等的工程实践经历。围绕上述培养标准,我们需要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培养环节,以反映测试行业及相关软件工程技术的课程体系改革与能力训练为核心,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点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和革新教学评价体系,制定校内和企业两阶段相融合的过程化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此,需要分别制定相应的校内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

(一)校内培养工作思路

首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在大学一年级结束时,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为每个学生确定“工程教育导师组”。导师组由高校教师、企业高级工程师和一线工程师组成。在毕业总学分限定条件下,导师组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3~8学期的教学计划,在专业和课程选择上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将工程过程管理的思想应用于人才培养过程,采取动态的、滚动的、竞争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在测试工程师的专业课程中,要求有1/3课程采用双语教学,1/3课程由企业人员授课;要求80%以上的专业课程中理论讲授与实验实践教学比例逐步达到1:1~1:2(专业基础课理论与实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为1∶1,工程教育和专业选修课为1∶2)。

其次,优化课程体系结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衔接,课程设置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适当减少课程理论教学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和实践部分的学分比例,注重工程系统的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注重先进性、实用性、实践性和研究性课程的建设,促进教学内容向应用研究型转变、教学方法向培养能力型转变、教学手段向综合立体型转变。在专业课程中大力推进问题型、项目型、案例型、研究型、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式等教学方式,按照《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指南》(SWEBOK)和ISTQB测试认证知识体系[3]为参考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和建设。

第三,进一步整合和改造包含基础性实践、设计型实践和综合/创新型实践课程在内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建立技能综合训练实验课程,加大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力度,要求学生完成综合性的、较有规模的软件的测试分析、设计、实现和管理。

最后,改革以理论考试为主评价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建设多元化工程教育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工程能力分解为工程技能、工程素质、工程活动和工程成果多维要素,建立对各个要素的细分量化评价指标集。教学评价要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逐渐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引导教师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校外培养环节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标准与正式员工相近或相同。丰富考核方式,包括笔试、面试、工程实践成果的数量统计、书面总结材料及质量评定、专业汇报和答辩、能力和素质的评价等。

(二)企业培养思路

企业学习环节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重要教学环节,企业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是关系到整个培养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企业学习期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基于已有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能。企业培养方案应由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其中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实践条件、教学安排、师资力量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要明确学生在企业培养阶段要达到的目标。企业学习阶段方案应当包含在企业完成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学生接受近似企业员工的管理,要求学生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完成测试相关的课程设计、工程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企业学习主要采用面向主题的方法来组织学习活动,从各个面向主题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对理论和技能的提升,从而反过来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培养方案需要精心设置企业学习阶段训练项目和训练内容,制订企业学习阶段各周的训练项目及明确的训练内容、训练时间、训练要求和考核办法,使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安排落到实处,保证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学质量。表2展示了我们设计的一个以主题导向的企业培养参考方案。

企业阶段的学习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考核内容除了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重点考察工作态度、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实践成果等工程能力和素质的评价等。进一步地,我们还考虑结合行业优势和地域优势,与合适的软件企业合作建设“工程教育实践中心”,以项目工程为载体,以项目研究为核心,更加密切地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培养工程师,使学校教师、企业人员和学生在更好的平台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形成合力。

二、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面向新形势的鲜明特点,主要体现在深化行业企业参与培养的程度、按照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调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4],这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产学研结合等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对软件测试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思路和方案进行了探讨,指出需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上突出内容整合性和知识应用性,构建适应测试工程技术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以期由此拓展到更广的计算机工程师的培养工作中,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培养实践中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培养方案,为学生具有卓越的工程能力和素质提供良好的培育平台。

参考文献:

[1]龚克.转变观念,大胆试验,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中国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10-12.

[2]黄爱明.国内软件测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2):42-43.

[3]http://www.istqb.org.

[4]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四种能力”导向的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8A007)

作者简介:陈宁江(1975-),男,博士,教授。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职责范本 篇4

1、按照产品架构和业务要求,制定和推进测试策略,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法并执行测试;

2. 负责手机系统性能,执行及性能数据分析

3、能够通过测试相关流程、策略、方法和工具等创新,努力提升业务组的测试质量和效率; 4、负责自动化测试脚本的设计、维护管理工作.

岗位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两年以上移动端测试经验;

2、熟悉测试流程及测试方法;

3、精通功能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深入理解移动端测试点;

4、熟悉数据库基本操作,熟悉Charles、Postman 等接口测试工具;

5、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强和执行能力,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严谨工作作风,善于总结思考;

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5

1、系统测试是产品发布前的关键节点。系统测试工程师将参与从产品需求定义,软硬件开发到验收评测的整个研发流程,通过系统全面的测试来保证产品的发布质量;

2、根据项目需求完成测试策略、测试用例以及各个模块的测试执行工作;

3、与项目团队的其他成员紧密协作,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保证产品保质如期交付;

软件测试工程师职责篇21、负责App、公众号、小程序、后台系统的功能测试、界面测试、接口测试、性能测试。

2、负责安卓终端产品的测试。

3、参与产品需求评审,根据产品要求设计和编写测试用例、测试方案、测试计划,执行测试并编写测试报告。

4、在测试过程中迅速准确全面地找出产品问题,并分析和跟踪产品bug的修复状态,进行回归测试,保障产品的交付质量,并对问题产生原因做基本判断,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记录、跟踪、反馈、分析。

5、通过对测试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不断完善测试流程、策略、方法和工具,持续提升测试效率和质量。

软件测试工程师职责篇31、对软件系统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性能测试以及BUG管理;

2、编写测试用例,出具测试报告;

3、编写用户操作使用说明书,对用户进行系统操作培训;

4、熟练运用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系统测试;

软件测试工程师职责篇41、根据需求设计测试用例,并制定测试技术方案;

2、独立执行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准确定位并跟踪问题,跟踪缺陷解决过程,推动问题及时合理解决;

3、完成对产品的测试,包括功能、性能可靠性及其它方面的测试;

4、撰写系统业务配置手册、组织编写系统相关文档。

软件测试工程师职责篇51、参与公司业务系统需求评审,并能独立编写测试要点;

2、参与网贷、理财系统项目测试工作;

3、独立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点、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文档;

4、保质保量完成其所承担的测试任务;

5、使用python编写自动化脚本进行接口测试。

软件测试工程师职责篇6

1.对产品需求进行分析、评审,提前规避有问题需求,设计测试点、测试用例;

2.对PC软件/web页面/移动端app进行功能测试、数值测试等日常质量保障;

3.积极发现和推动解决项目中的进度、流程、质量风险,并能对项目提出合理化建议;

4.遇到问题和发现风险及时向产品和上级反馈

软件测试工程师职责篇71、参与公司软件需求评审,负责测试方案设计,测试用例设计;

2、建立并维护测试环境,按照测试流程对软件产品进行全面、规范地测试;

3、负责对软件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分析和报告,推动测试中发现问题及时合理地解决;

4、负责软件测试工具和手段的提升,解决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6

软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软件企业的命运。作为软件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 软件测试成为了软件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环节。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要做好测试工作, 首先需要建立并维护一个高效的测试团队。

一、成功测试者的特质

人是测试工作中最有价值也是最重要的资源, 没有一个合格的、积极的测试团队, 测试就不可能实现。为高质高效地完成测试任务, 好的测试者应具有如下能力: (这份特质清单是基于经验和观察, 而不是基于严格的科学依据) 。

1. 自信心

2. 怀疑精神

3. 沟通能力

4. 技术能力测试团队需要许多领域的

专家, 诸如数据库、通信、网络、GUI测试、测试工具、自动化测试脚本和相关业务领域的专家。因此, 测试者须拥有一项或多项的技术专长。

5. 外交能力

6. 很强的记忆力一个理想的测试者应

该有能力将以前曾经遇到过的类似的错误从记忆深处挖掘出来, 这一能力在测试过程中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因为许多新出现的问题和我们已经发现的问题相差无几。

7. 自我督促能力

8. 洞察力和耐心

9. 组织技能每当执行一个软件项目的

测试计划, 几乎不可能不遇到至少会阻碍一些测试而必须解决的缺陷。一个测试者应当能灵活地停止测试产品的一部分而开始测试其他部分。灵活, 能够快速地转到测试一个新产品上, 甚至为了另一个优先级较高的产品而放下手头正在测试的产品。

1 0. 学习能力拥抱新技术的热望和知识面广而且能不断更新知识, 能够快速地学习新技术。

1 1. 计划能力能够设计和执行一步一步的过程。

1 2. 能够承受无休止的压力测试工作位

于开发过程的后半段, 将处在一种充满压力环境中。由于项目周期的安排, 产品交付的日期的临近, 测试者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测试任务、交出合格的产品, 测试者需要能承受无休止的压力。

1 3. 既有大局观, 又能根据需要关注细节, 总体理解产品。

二、测试团队的组建可能在测试行业

中有一些耀眼的明星测试者, 他们是测试者的楷模。但更常见的情况是, 组成优秀测试团队的人员拥有各自不同的技能背景。有必要认识到的是没有一个人能全部拥有这些特质, 因此测试团队作为整体应该尽可能多地拥有这些特质。

明确测试团队内部各类测试人员的职责分工可以使测试团队内部各类测试人员能集中精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特定岗位必需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同时也使得测试团队的管理更科学, 真正做到“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

三、测试团队制度建设

良好的制度可以规范测试团队的工作开展, 同时也便于对团队成员进行业绩考评。相反, 则很有可能导致人心涣散, 滋长负面风气。建设良好的测试团队制度, 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汇报制度团队成员汇报本周工作情

况及下周工作计划、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提供的帮助, 培养团队成员的汇报及计划习惯。

2. 工作总结制度成员每个阶段汇报上

阶段工作经验和教训, 并在部门例会上交流、分享经验及教训, 避免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

3. 奖惩制度对于贡献突出的成员予以奖励, 对于业绩差的提出批评, 有效地保持测试团队的工作热情。

4. 测试件审核制度

对测试件进行审核, 去粗存精, 鼓励测试人员使用和提出改进, 保证提交到测试团队知识库的测试件的质量。

5. 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部门例会, 讨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并提供部门内的学习平台。

四、团队成员能力的逐步提高

有了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后, 需要针对这些分工对团队成员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稳步提升团队成员的技能。测试团队负责人需要负起监督和促进员工能力提升的任务。监督和促进测试团队成员能力提高, 主要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 提倡资深测试人员在测试团队内部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和测试经验交流, 通过该渠道帮助资历浅的测试人员大幅提升业务技能, 做到新老员工之间的知识传播和继承。二是, 测试团队应充分利用好测试件知识库, 对于纳入到测试团队知识库的测试件应充分消化和学习,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测试团队成员对这些测试件提出改进性意见。三是, 测试人员除了需要注重自身的测试技能提升,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还应适度开发部门的基本知识, 这样能减少与开发团队协同工作时的领域障碍。

五、测试技能培训

对于管理人员, 主要进行《软件测试管理与团队建设》、《职业经理人培训》。

对于测试工程师, 内部主要进行行业业务知识培训和软件工程方面的培训。外部主要进行测试基础理论知识、软件开发测试基本流程、软件同行评审、软件需求跟踪、软件缺陷管理、软件配置管理、软件系统测试计划、软件测试方案、软件测试日报和报告写作、软件需求评审、软件测试需求分析方法、软件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性能测试的重要性、性能测试的目的、常用性能测试工具介绍、性能测试的步骤、性能测试的种类、性能测试策略、用例设计、性能测试脚本开发、场景运行、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等。

六、测试管理项目经理制

测试管理实行项目经理制, 每一个项目的测试工作做为一个项目来对待, 测试负责人即为此项目的项目经理, 对测试需求调研、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验收、测试报告、测试满意度调查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七、完善公司测试知识库

完善公司测试知识库, 建立典型的软件故障模型库、公共测试用例库, 重点是W E B应用系统的故障模型库。建立成充实和完善故障模型库的机制, 使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被扩展和充实。

八、测试Q A制, 加强测试管理、缺陷跟踪与管理工作

利用TD软件的优势, 加强测试需求管理、测试用例管理、软件缺陷管理的一整化和统一集成, 创建统一的测试管理平台;监控测试工作质量;使测试管理工作科学化、信息化和高效化, 提升测试管理水平。

九、进行测试团队建设与组织机构调整、职业生涯规划

为了更好地发挥测试的软件质量保障作用, 公司需要在现有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测试队伍, 提高现有测试人员的测试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试人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完成公司软件测试手册。

十、质量意识、测试知识宣传

通过电子期刊、报刊、壁板报、网站等方式进行质量意识、测试知识的宣传, 以提高整个胜软公司的质量管理意识, 增加相关人员的软件测试知识和水平。

十一、测试管理项目内部启动测试团队内部成立内部项目组, 利用业余时间对于测试工作进行需求调研分析, 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准备用2年左右时间, 采用测试团队全员参与的方式, 将公司测试工作全部信息化。

十二、完成测试配置管理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测试团队配置管理规范, 做到使测试团队的工程师工作有依据, 过程有记录, 学习有资料, 经验有共享;完成测试配置管理员手册。

计算机软件与软件工程 篇7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软件工程;开发软件;软件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11.5

随着软件产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计算机学科逐步上升到计算科学。这同时也促使人们对软件的品种、数量、功能和质量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软件的规模越大、越复杂,软件开发越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业绩开始重视软件开发过程、方法、工具和环境的研究,软件工程应用而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软件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成为研究热点,面向对象方法和技术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技术。软件工程知识为开发高品质的产品提供了理论和科学支撑,强调采用工程化的方式开发软件。这些知识支持以精确地方式描述软件工程产品,为产品及其相互关系的建模和推理提供了基础,并为可预测的设计过程提供了依据。

1 计算机软件

“软件”这个词汇于20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它们相互依存,缺一不可。IEEE给软件定义为是计算机程序、规划以及运行计算机系统可能需要的相关文档和数据。其概念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得出进一步完善的,最先人们认为软件就是程序,到了20世紀70年代,人们认为软件不仅包括程序,还包括开发、使用、维护这些程序所需要的文档。到了80年代,较为全面的软件的定义才出现,包括计算机程序、实现程序所使用的方法、规则、相关联的文档、运行所需的数据等都是程序。

计算机的应用和功能的正常使用离不开硬件和软件,只有硬件和软件得到很好的组合,计算机才能正常工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在计算机的资源配置上,既要考虑硬件资源又要考虑软件资源。就软件资源来看,它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计算机的管理、监控和维护,包括自检程序、操作系统等等。而应用软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计算机当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实现对计算机的管理等功能,包括学习管理软件、人事管理软件等等。从软件功能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认为,软件就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本身提供的逻辑功能,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简化或者替代人们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的工作环境。因此,对于计算机的各种程序来说,不管是支持计算机工作的程序,还是支持用户使用的程序,它们都是软件,如职场生存攻略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些必备软件:Photoshop、word、Excel、Dreamweaver等。

软件特点有:(1)复杂性;(2)一致性;(3)可变性;(4)不可见性。软件类型一是通用软件,另一是定制软件,是根据软件服务对象的范围,将其划分为两个类型。软件危机是:(1)软件维护费用急剧上升,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扩大;(2)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是加剧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一个软件从提出需求开始直到该软件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通常包括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活动,它们将以适当地方式分配到不同阶段去完成。

软件开发是一个过程,是指软件工程人员未获得软件产品在软件工具支持下实施的一系列软件工程活动。其开发过程包括获取过程、供应过程、开发过程、操作过程、维护过程、管理过程和支持过程。其开发模型有:(1)瀑布模型;(2)快速原型模型;(3)喷泉模型;(4)增量模型;(5)螺旋模型;(6)形式化方法模型;(7)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其开发方式是一种使用定义好的技术集及符号表示组织软件生产的过程,包括:(1)结构化方式;(2)Jackson方法;(3)维也纳开发方法;(4)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其开发工具一般指为了支持软件人员开发和维护活动而使用的软件。有RUP、RequisitepRro、Rose及Robot。

2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自1968年首次提出软件工程概念以来,已经40多年了。编程范型已经经历了三次演变,软件工程也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其概念提出那个年代就开发大型系统软件用手工方式进行,其生产效率低、出错率高。这种状态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软件生产的需要,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软件复杂性飞速增长;(2)软件成本高;(3)开发周期长;(4)维护工作量大。即出现了“软件危机”现象。软件工程定义为将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得开发、运行和维护,即将工程化应用到软件上。

其有一个相似的概念,出现上个世纪70年代,是开发和维护软件的规范化方法,其指导思想是以处理工程问题的方法处理软件生产的全过程。其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包括程序设计时代、软件时代、软件工程时代。而软件开发也大体经过三个阶段,定义、开发、维护三个阶段。随着软件工程的发展,软件工程学出现,它是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等,既是边缘学科,又是综合性学科。

软件工程目标有:(1)支付较低的开发成本;(2)达到要求的软件功能;(3)取较好的软件性能;(4)开发的软件易于移植;(5)需要较低的维护费用;(6)能按时完成开发任务,及时交付使用;(7)开发的软件可靠性高。其标准主要有三:一是FIPS 135是美国国家标准局发布的《软件文档管理指针》;二是NSAC--39是美国核子安全分析中心发布的《安全参数显示系统的验证与确认》;三是ISO 5807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标准)的《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其标准层次有五个,从顶层到低层依次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规范及项目(课题)规范。其标准级别也是五个,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机构)标准和项目(课题)标准。这是根据软件工程,其标准制定的机构和标准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分出的级别。软件工程包括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两大部分。第三代软件工程: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是以软件服用为目标、领域工程为基础,其开发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依次是领域分析和测试计划定制、领域设计、建立可复用构件库、按“构件集成模型”查找与集成构件。

今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不断发展,给克服软件危机带来了希望。随着面向对象编程力度的增大,软件工程师技术再不断进步,特别是构件开发的规范化与市场化,已经把软件开发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开发伴随软件复用,开发为了软件复用”以及“软件就是服务”等新思想。这些突出的成绩,让我们对计算机软件方向的发展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史济民,顾春华,郑红.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9.

[2]刘冰,赖涵,瞿中,等.软件工程实践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麦中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钱乐秋,赵文耘.软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张宇(199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在读学生,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8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自身硬件组成与软件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计算机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重视自身硬件性能的提升之外,逐渐将系统软件的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以此从系统软件构成方面来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软件的科学开发,该文旨在从软件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在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其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科学高效运用进行全面探索,以期提升系统软件开发的质量与水平,促进计算机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系统软件开发 软件工程技术 原则 运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c)-0083-02

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逐渐成为现阶段社会生产与生活中重要的工具。系统软件作为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核心构成,通过自身的逻辑语言与数学算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计算机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实现了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的智能化[1]。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软件开发的质量与水平,使得系统软件能够满足越来越多样化与专业化的使用需求,我们将软件工程技术引入到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促进系统软件开发的效率,实现系统软件开发的人性化与信息化。因此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探究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科学高效应用就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传统软件应用程序与软件开发分析

对传统软件应用程序与软件开发的客观分析,能够帮助参与系统软件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厘清传统软件应用程序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为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运用准备条件。

1.1 传统软件应用程序开发工程分析

在传统软件应用程序开发工程中,为了保证程序开发有序进展,在软件应用程序开发之前需要进行模型的构建,并根据软件应用程序的设计需求与使用环境,在相关软件开发理论的指导下,对软件开发模型进行多次计算与修改,形成生存期模型,而生存期模型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又产生了诸如演化型、螺旋型以及增量型等多种形式[2]。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何种形式,这些模型在软件应用程序开发的实际操作中,都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存在缺陷。例如演化型模型能够对软件开发流程进行科学的优化与调整,从而便于软件应用程序的有效管理,大大降低了软件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几率,但是如果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差错,将会造成整个软件开发流程的紊乱,对软件应用程序开发的稳定性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虽然现阶段大多数的软件程序仍是以WWW为构建进行设计与开发,但是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相关企业不断进行软件开发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以期使得软件开发工作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传统软件应用程序的开发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要求,这就要求相关企业要立足于软件应用程序设计开发的实际,进行全新模式的科学探索。

1.2 软件应用系统分析

传统软件的开发周期较长,应用程序日益复杂,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软件应用程序更新换代速度的客观要求。系统软件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模式,以软件作为构建的基础,对于数据信息有着较强的处理能力,并且以页面作为主要的展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软件应用程序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并且凭借着自身对各类技术与软件功能的科学整合,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软件应用程序开发周期,提升应用程序的简洁性与使用性[3]。

2 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运用中应遵循的原则

(1)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运用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应用目标的实现,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原则,只有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系统软件工程技术重要性、系统软件开发流程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技能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满足实际的系统设计需求与企业应用的要求,只有在科学精神、科学手段、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够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为基础,进行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科学高效运用。

(2)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运用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系统软件开发相关工作的科学高效运行,需要雄厚资金的支持,从实际来看,资金的稳定供应与否直接影响到系统软件开发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因此系统软件开发在进行系统软件工程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最大限度降低系统开发企业在设计与构建过程中系统软件的开发建设与应用成本,降低系统软件开发企业在软件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能够将更多的资金利用于其他方面,促进系统软件开发企业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升其经济收益。

3 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运用的途径与方法

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运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相关软件设计人员充分认识到传统软件应用程序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并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方式,实现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科学高效运用。

3.1 软件开发模型的科学构建

软件工程的特殊性使得软件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与传统的软件开发工作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而为了保证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科学高效运用,就需要进行软件开发模型的科学构建,通过对整个系统软件应用程序的科学解读,对开发周期、基本流程以及软件开发管理工作的重点进行梳理,以此为基础进行软件开发模型的构建,同时为了保证模型构建的质量与效果,还需要进行项目管理模型以及组织公共模型的建立,通过这种方式及时发现软件开发模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原因进行考察,找出应对差错的方式,从而保证开发流程的有序进行[4]。

3.2 软件应用程序的开发

通常情况下,软件应用程序的开发会以系统软件的迭代升级作为自身的组织框架,在软件一次次地更新中,对软件的性能以及潜在的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判断,也就是说软件应用程序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所以为了充分发挥软件应用程序开发的作用,就需要对软件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客观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软件应用程序的使用需求、设计重点以及性能测试提供有效参考[5]。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软件应用程序开发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在进行软件的开发设计中,要对软件应用界面进行科学的优化,并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对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全面了解,对于用户感兴趣的内容、重要资讯以及核心内容安排应用界面的合理位置,通过这种优化能够让用户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充分满足自身的审美体验,从而大大提升用户使用软件的频率,实现高效开发与合理利用。

3.3 软件工程管理的有效运用

立足于计算机硬件加速升级的趋势,以硬件为支撑,不断提升软件工程管理的效率。软件工程管理与软件开发技术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软件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就需要不断进行软件开发技术的完善与调整,使其能够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邱恩海.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6(4):129-130.

[2]王楠.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5(45):90.

[3]周敏.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技术[J].电子制作,2015(8):85-86.

[4]郑彦平.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技术[J].电子测试,2014(24):122-123.

软件工程过程模型和测试分析 篇9

1 软件工程过程模型的种类

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 基于软件开发的工程过程模型种类在不断地增多, 其主要由:一是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目前最为基本的一种模型, 其测试程序主要是对软件开发系统进行需求分析, 然后根据需求分析进行相应的设计, 并且进行编码, 最后在测试软件性能。其中每个环节的测试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其目的是就是要保证设计出来的产物要符合生产设计标准, 及时发现软件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但是瀑布模型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对于小型项目则会因为前期的设计需要将设计人员与开发人员共同投入到该项目中, 结果导致出现人力资源闲置的问题, 因此在选择该模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二是螺旋模型。螺旋模型是依托瀑布模型而产生的, 选择螺旋模型能够降低项目的风险, 因为螺旋模型的测试具有阶段性, 也就是在结束某一阶段后, 要进行测试, 如果测试的结果不合格那么该系统就会终止项目;三是RUP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增量过程和迭代过程。该模型的优势是每一次迭代过程都是对前一次阶段的优化, 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保证了软件产品开发过程的质量;四是原型法。原型法一般采取生命周期形式, 它是集合了上述几种模型的所有特点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快速的获悉用户的需求, 进而使得开发的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

2 目前软件工程模型测试存在的问题

2.1 测试活动比较晚

传统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主要是对软件产品设计完成以后而进行的测试方案, 这样的测试模型会给软件工程测试带来一定的难度, 尤其是不能及时的对软件工程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及时的更改, 结果造成测试结果的问题更改难度比较大。

2.2 测试计划对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覆盖不全

软件工程过程的测试主要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其中很多模型的测试是人为的将软件工程过程开发划分为不同阶段, 并且不能够迭代, 这样即使在对软件的某个阶段进行测试并发现问题时, 因为其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 结果导致其修复的成本比较大, 进而这些缺点也不能根据软件开发的进度进行调整, 结果给软件的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

2.3 可操作性差

软件工程过程的测试模型要具备加强的可操作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及时的对软件进行测试, 但是分析当前测试模型发现, 这些模型基本上都存在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使得在实践中不能有效的对软件进行测试。

基于目前软件工程过程测试模型所存在的问题, 需要我们设计一些新的软件工程测试模型, 新的软件工程过程测试模型要集合所有模型的有点, 并且消除现有模型所存在的问题, 使得新设计的模型更加具有实用性。

3 新软件工程过程测试模型的实践研究

为了切实克服原有软件工程过程测试模型多存在的缺陷, 本文提出了构建新型的软件工程过程测试模型, 新的模型构建原则是:采取测试与开发并重的测试模式、使软件设计中的错误尽早的暴漏出来以及简单实用原则。新的软件工程测试模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

3.1 新模型各组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执行过程的描述

针对上述模型在测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我们要对软件在需求设计分析阶段就要根据软件所形成的的软件需求文档进行软件系统的测试方案进行评审, 通过评审及时地发现问题, 进而及时的进行更改, 当然在更改的过程中, 软件的过程开发仍然不间断。然后在软件开发进入到概要设计阶段后, 测试人员要停止设计系统测试用例及方案, 并且经过对测试方案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后, 进入代码编写阶段后要对每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 并且进行测试, 对测试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的要进行修改, 随着单元模块测试的完成, 集成好的模块就可以进行测试阶段, 然后在完成系统的整体测试。

3.2 各种测试的实施

根据新模型测试的结构, 对软件工程过程测试模型的实施主要分为:一是单元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的主要对象就是软件中的最小单元, 其主要是对模块的独立执行路径、接口以及局部数据结构等进行测试。新的软件工程过程测试模型突破了传统的在软件开发所有阶段后才进行单元测试的模式, 将单元测试的设计和执行置前, 也就是在设计阶段的后期就开始进行单元测试, 在软件编码的进行中就已经完成了模块的单元测试, 进而使得软件工程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前得以解决, 有效的保证了软件工程开发的进度;二是集成测试的实施。集成测试就是讲已经测试好的各个模块进行组装后在进行的一个系统测试。集成测试的主要任务就是测试有不同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否存在问题。集成测试的开始时间要比传统的测试时间要早, 也就是在概要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集成测试, 具体的测试过程见图2;三是系统测试的实施。系统的测试主要是对软件在特殊环境中的运行效果的测试分析, 也是检验软件设计质量的最为重要的环节, 因为任何软件的设计与开发都需要应用到实践中去。系统测试是对于软件应用所有有关的因素进行整体的测试, 其功能主要是评估系统环境下软件的性能, 并且发现和捕捉软件中潜在的错误。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测试、恢复测试、强度测试以及性能测试。同样本文所构建的新模型对系统测试的时间也大大提前了, 即在编码阶段完成后, 就开始进行测试, 同时新模型还采取了开发与测试同步进行的方式, 使得开发的周期也大大缩短了。

4 改进后软件工程过程测试模型的应用实践

为了验证改进后的软件工程过程测试模型的性能, 里哟没喝过该模型对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账务管理系统项目进行了对比测试, 移动通信财务管理系统主要分为记账、结算、营业以及账务管理等系统, 它们之间通过接口实现数据的流通, 因此加强对软件系统的测试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应用系统的功能本软件模型主要分为财务管理和资源管理两个模块, 本着软件模块之间的高聚合、低耦合的原则, 本系统的结构尽量减少冗余的模块间的依赖关系。

4.1 单元测试

首先对各个单元进行结构测试。被测单元基本上含有一个或者多个相同的数据类型参数, 具体的数据参数编码是:取各个数据的上届和下届, 采取二进制对参数进行编码, 然后在把各个参数编码进行整体构建;然后在对集成系统进行测试。对财务优惠政策的测试方法是通过集成测试函数对定义的对数据库进行的插入、删除、增加、减少等操作方法。中间阶段测试则是将数据中的各条数据记录与数据中现存方案标识的阈值对比, 实现对页面输入方案的定义是否在系统进行重点测试。

4.2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的主要功能是测试软件系统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 系统测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其安全性, 并且能够在整个运行过程中, 分析相应的文档和测试文档, 以此实现错误纠正的目的。本文在系统测试中, 编写了JAVA语言代码, 以此实现在整个测试过程的正常结束。

通过一些系列的测试检验, 新的软件工程测试模型相比其它模型能够及时测试出更多的软件错误, 进而大大提高了软件运行的质量, 提高了软件的工作效率。

5 结束语

总之, 本文在对当前软件工程过程测试模型的种类分析的基础上, 对当前软件工程测试模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后提出了新的软件测试模型, 该模型能够更早的、更多的发现软件的错误, 从而使得软件开发的时间大大缩短, 并且节省了软件开发的费用、提高了软件开发的质量。

摘要:软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软件工程过程与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的联系, 因此加强对软件工程过程模型的研究与测试对提高软件工程开发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软件工程过程模型种类的阐述, 并且对这些模型的测试活动进行分析, 以此为软件工程开发活动提出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软件工程,模型,测试

参考文献

[1]胡雪婧.软件工程过程模型及其选择[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 (10) .

[2]乌萌, 李娜, 王成宾, 管斌.测绘软件工程过程模型研究[J].测绘通报, 2013 (10) .

[3]樊学东.软件工程过程模型及其选择[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2008 (12) .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基本职责 篇10

1、负责公司网站和移动端产品功能测试、性能测试。

2、按照系统需求和设计、制定测试计划。

3、更具产品需求文档、交互文档、制定需求分析、编写测试点、测试用例。

4、跟踪bug,并推动开发人员及时有效解决。

5、统计测试数据,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测试分析报告。

6、参与产品设计评估,并对开发提出意见与建议。

要求:

1、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有2年以上测试经验

2、熟悉测试流程和规范、掌握软件测试方法和常用测试工具,并独立分析测试点、编写测试用例、测试报告。

3、熟悉Oracle/MySql 等数据库。会用基本sql语句辅助测试。

4、至少熟悉一种bug管理工具,如:禅道。

软件工程师岗位职责模板 篇11

1.负责LIS开发和新HIS产品研发工作

2.按公司要求完成需求分析,设计及编程工作;

3.编制项目的需求和设计文档;

4.参与对程序代码的review;

5.控制开发项目进程。

软件工程师岗位职责(二)

1.参与本部门业务系统的需求分析、产品开发;

2.根据需求文档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及开发系列文档的撰写;

3.参与系统技术框架设计、重构、优化;

4.参与数据库架构设计;

5.参与航空电子信息化系统软件研发;

6.已有业务系统软件维护。

软件工程师岗位职责(三)

1)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项目/产品经理带领下完成相应任务;

2)参与产品的需求调研(分析)和设计工作,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3)根据设计文档,按质、按量、按时的完成代码开发任务;

4)根据项目需要,撰写及修改相应的文档;

5)完成在各个测试阶段BUG的修改;

6)对团队成员进行指导,协助分析并解决问题;

7)按照编码规范编程,并编制贯穿整个软件开发周期的文档资料;

8)部署和维护新建或已建设的产品。

软件工程师岗位职责(四)

1、负责完成工程项目上位软件设计任务,包括软件编制、流程梳理、与PLC交互、与其他第三方设备交互、与客户已有系统进行交互等工作;

2、担任相关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对项目运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统筹协调管理;

3、根据安排,完成部门内其他软件工程师软件设计的评审、公司内部软件准化等工作;

4、做好与项目组内电气工程师的设计协调沟通工作;

5、负责现场设备软件调试,分析处理所遇到的问题,需要承担一定的出差调试任务;

6、负责工程项目输出资料的编制、更改、整理更新、归档;

7、负责相关设备的售后服务工作;

8、负责与公司内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

9、高质高效完成公司交办的其它任务。

软件工程师岗位职责(五)

1.负责图形生成系统的设计和软件开发;

2.负责投影显示系统的设计和软件开发;

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12

在企业产品线日益膨胀的情况下,采用一个标准化架构开发通用测试平台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提高产品从研发到生产测试的整个生命周期里测试硬件和软件组件的复用性。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是:企业根据常用的实际测试需要定义一个标准化的“核心标准测试系统”,针对不同型号产品和不同地区工厂/研发中心的实际测试系统(或验证系统)都基于该“核心标准系统”来实现。一方面,该“标准系统”应该可以通过软件编程自定义其实际功能;另一方面,“标准系统”还须具有针对具体应用进行扩展的能力。考虑到这两方面因素,“标准系统”最理想的硬件表现形式是基于软件定义的模块化硬件平台,具体的模块化硬件可以来自一份可靠供应商的产品列表。

此外,“标准系统”还应提供一个通用的软件架构,可以快速构建测试序列、实现报表生成、数据库连接等功能,而测试工程师只需集中精力去维护或开发具体的测试步骤。此外,还可以组建专业团队在企业内部提供对“标准系统”的技术支持,编写清晰的文档和开发指南,从而进一步提高测试工程师的工作效率。

2 多通道RF测试

无线技术变革已经对测量测试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其中两个关键技术趋势尤为突出,其一是MIMO技术,其二便是多种无线标准在同一系统中的集成。这两个技术趋势都要求射频测量系统能够实现并行测试,这就需要可配置的多通道射频测试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在同一设备上并行测试多个无线设备或测试多个通信标准。对于MIMO系统,多通道之间的相位同步也十分重要。目前,基于PXI的模块化软件无线电平台针对这样的需求已有一些解决方案相应推出。

3 Peer-to-Peer高速传输与计算

随着测试需求的日益复杂和数据量的指数态增长,自动化测试系统需要更强的处理能力,分布式处理的架构也随之被提出。新一代高性能分布式架构应具有高吞吐量点对点拓扑结构、低延迟、能够提供用户自定义处理节点这三大特性。基于这三点考虑,PXI Express技术是理想选择,它的Peer-to-Peer点对点传输可以不经过控制器,在模块之间直接传输数据,具备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特性。同时,基于PXI Express的FlexRIO FPGA模块可以作为分布式计算中的自定义处理节点。

4 实时测试

当测试系统的一部分运行在实时系统上时,就是我们所说的实时测试。实时测试提高了测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个典型的实时测试是硬件在环(HIL)测试,例如将受控对象的模型运行在实时系统上,从而对控制器产品或原型进行测试(如图)。再比如,在半导体协议感知测试中,协议感知接口也往往要基于实时系统实现。

在电子电气产品开发流程中,一般包括各种形式的设计仿真、验证以及系统测试,常常涉及各种工具之间的艰难转换。如果工程师在开发和测试过程中可以主动地重复利用模型和其它组件将显著提升产品开发效率。实时测试软件就提供了这种重复使用模型和测试任务的能力,包括需求跟踪、激励模型、测试顺序以及分析程序,贯穿整个产品设计流程。除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设计流程的所有阶段使用相同测试软件还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从最初的产品定义到最终系统测试的连续性与一致性。

5 可重复配置的仪器

以软件为核心的模块化架构以其灵活性及可自定义等特性被工程师广泛应用。但新一代的测试系统要求硬件也应具有可重配置能力,这种硬件通常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了使FPGA发挥更大作用,必须让工程师能够方便地对其编程。高级设计工具的兴起正在改变FPGA编程的规则,使用新的技术能将图形化代码乃至C语言代码转化成数字硬件,方便工程师实现FPGA应用。

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13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的深入,教学软件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由于开发团队及开发方法的不足,导致教学软件不但质量良莠不齐、开发成本过高、开发周期过长,而且会出现重复开发、使用困难等问题。而基于软件工程开发模式,可以缓解教学软件危机,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软件开发成功率。

关键词:软件工程教学软件软件危机开发模式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教学软件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虽然理论上教学软件的应用可以降低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学质量,但实质上,教学软件的消费比低、应用范围窄、灵活性差、重复开发严重,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教学软件的需求。这些问题可称之为“教学软件危机”。该危机的出现是因为没有正确的开发理念所造成的,要消除这些危机,就要有正确的软件开发方法和开发模式。结合软件工程学和已有的软件开发经验,我们可以从中探索出一种基于软件工程的教学软件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缓解教学软件危机,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和产出率。

1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一系列严重问题。包括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软件工程借助工程的理论来指导软件开发,大量软件开发实例证明了采用软件工程方法进行开发,可以消除或缓解软件危机,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和产出率。

软件方法学中使用最广的是传统方法学和面向对象方法学。不管采用何种软件方法学,在软件开发中都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

综合测试软件维护这几个阶段。问题定义是弄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行性分析是对所定义问题是否有可行通得过的解决方法。需求分析是准确地描述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是发现、求精、建模、规格说明和复审的过程。软件设计又分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是以比较抽象概括的方式提出解决的方法,详细设计就是把解法具体化。编码和单元测试是写出正确的容易理解、容易维护的程序模块。综合测试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使软件达到预定的要求。软件维护是通过各种必要的活动使系统持久满足用户的需求。

2基于软件工程的教学教学软件开发过程

教学软件也是软件,因此软件工程的开发理论同样适用,考虑其特殊性,我们必须同时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开发。借助软件工程成功的开发经验,我们把教学软件的开发分为一下几个阶段:

2.1问题定义开发者首先弄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即为什么要这个教学软件和要达到的目标。比如开发《C语言程序设计》这一门课的教学软件,这门课目前教学主用教室板书和上机练习,或用零散的课件和实例进行教学。在教室板书容量少,有些知识也讲不清楚;采用零散的课件和实例教学要好些,但是由于课件零散,缺乏整体性,教师每次备课必须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查找和整理,费时费力。我们开发这一门课的教学软件就是为了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初步构思该软件所要达到的目标。如提供教学软件、练习和试题库、资料和案例、问题答疑和操作帮助等。

2.2可行性分析首先对要开发的教学软件进行市场调查,主要调以前有没有这一门课的教学软件,如果有,存在那些优缺点,经过分析在决定有没有必要开发或重新开发。如果有必要开发,则需要提出各种可能实现的方案,然后针对这些方案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等分析其可行性。比如开发《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的教学软件,就需考虑所用到的技术能否达到开发目标。还有开发周期,开发人员配置,开发费用和版权问题等,如果一切可行就可进入下一个阶段。

2.3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分析、求精、建模、规格说明和复审的过程。需求分析的第一步是了解用户情况,发现用户面临的问题;第二步是通过与用户反复交流获得用户的基本需求,第三步是对用户的基本需求反复求精细化,最后得出目标系统完整、准确和具体的要求。如开发《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的教学软件,首先是了解目前各门课的教学情况。

通过与学生、教师的交流,充分了解目前教与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他们希望开发的教学软件所能达到的效果。可以通过创建原型的方法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经过多次反复交流反复修改直到与用户意见达成一致。写出相应的需求报告,建立相应的模型并进行认真的审查,符合要求侯再进入下一步。

2.4课件设计首先对教学软件进行分解,分成若干子系统也就是模块化,比如《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的教学软件按照其目标和功能我们可以划分成以下几个模块(图1):

接着下来对模块进行细化,主要确定整个教学软件框架和风格以及系统流程图及伪代码,考虑到教学软件的特殊性,在设计模块时还必须遵循教育学和心里学的原则,比如知识点的安排,界面风格设计等都必须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5收集和整理素材前期工作完成后,就进入了程序编制步骤。首先根据模块功能及伪代码的内容,收集相关素材,例如整理文本、横扫图片、创作图像和动画、制作片头等。注意素材尽量做成积件式,这样有利于提高素材的重用率,降低软件的大小。

2.6制作合成程序员根据需求分析和界面风格,完成各自模块的制作,也就是根据总体的框架结构和伪代码进行编程,将确定的素材寓意制作、运用,并进行单元测试,然后把各自模块合成进行综合测试,还可通过试用的方法进行综合测试,从而发现并修改存在的错误和不足。

2.7运行维护软件试用正常,可以发布,转入正常试用阶段。当然由于学科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所开发的教学软件也应不断维护和修改,如及时修改所发现的错误和漏洞,完善存在的不足,优化用户界面,扩展新增模块等。

3开发人员的配置

在教学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的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很多商业教学软件不能推广使用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而是很多教师开发的教学软件不能长久使用,其原因是缺乏专业的计算机开发技术,致使开发的教学软件功能低下,很难更新和使用。因此教学软件的开发队伍要配置合理。一是必须有学科专家参与,他们对课程熟悉,对软件所能提供的功能有选择判断能力;二是必须有计算机专家,即计算机开发技术人员。她们熟悉开发平台,有丰富的开发经验,能准确实现需求,完成功能的实现。当然一般还需要根据软件的规模和开发周期来配置一定数量的开发技术人员。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开发管理制度,在教学软件开发中学生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群开发实体,通过她们可以了解目前教学的优缺点,以及对所开发软件的期望值,还可以同感哦他们测试所开发的软件,帮助我们尽可能多的发现错误和不足。

4结语

上一篇:不文明现象调查情况下一篇:我的同学优秀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