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金融支持灾后重建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做好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共6篇)

关于做好金融支持灾后重建 篇1

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支持灾后重建恢复生产,行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班,统一行动,切实落实好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先将有关指导意见发布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目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抗洪防汛任务艰巨。各支行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制定好相应防范处置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各支行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遇有因受灾影响营业及其他紧急情况要根据应急预案妥善处置,出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向市分行报告。

二、加大检查,排除隐患

各支行要做好办公楼、营业网点、金库、计算机房等重要部位的检查,对各类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要提前做好关键设备的防淹水、防渗漏、防潮及防火灾等情况预防工作。遇有下雨天气,各营业网点铺设防滑垫,设立防滑警示牌,加强服务引导,确保客户、员工出入安全。

三、做好抗灾相关金融服务工作

各支行要关注受灾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选择符合我行信贷政策的客户,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积极营销,给予业务支持。对公营业网点指定专门窗口优先办理抗洪救灾资金 1

汇划业务,并在该窗口明显标识“抗灾救灾绿色通道”,同时网点大堂经理要加强对办理该类业务客户的引导。

四、突出信贷重点,改善信贷服务,加大对灾后重建的信贷资金投入力度

1、建立信贷支持灾后重建的绿色通道。各支行要深入一线,摸清防汛救灾灾后重建中企业、农户的实际损失和困难,科学预测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提高灾后重建恢复生产贷款资金发放的针对性。要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调增贷款规模,科学安排资金头寸,确保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中的合理资金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要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建立灾后重建恢复生产资金支持的绿色通道,简化贷款审批发放程序,提高灾后重建恢复生产贷款发放的实效性。要根据防汛形势及农业生产周期特点,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结构。要对灾后重建贷款实行较优惠的贷款利率,降低融资成本。同时,要加强对贷款用途和投向的监控管理,防止资金被挤占挪用。

2、改善信贷服务,着力支持企业、居民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对信用良好的受灾企业,各支行要及时满足其修理厂房设备等资金需求和合理的流动资金需求,发放救灾流动资金贷款,支持企业灾后重建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及时解决商业、物流企业的流动资金困难,保证受灾地区物资供应充足;要积极落实扶弱信贷政策,支持受

灾群众重建住房,购置家电,恢复正常生活。积极支持灾区农民工外出务工创收,弥补农业受灾损失。

3、加大信贷投入,积极支持灾后农业恢复生产。各支行要紧密结合当前我市农村地区受灾严重的实际,积极支持农村地区开展生产自救工作。优先满足灾后农业补种、改种、抢种、养殖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支持农民抓住农时,搞好生产自救,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要及时满足农村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机构合理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灾后重建物资供应充足。

4、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支持恢复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各支行要加强与当地水利、农业、交通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和协调配合,在有效落实还款来源的条件下,切实做好对重点地区和重点流域的灾后重建恢复生产项目建设、水毁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复、被毁道路、电网、通信、饮水等基础设施重建的信贷支持工作。要结合实际调整本行的项目贷款结构,及时掌握水利农田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和安排情况,配合财政资金投入,做好对抗灾救灾重点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增强农业和农村地区抗灾救灾能力。

5、加快金融创新,不断开发和推广适合灾后重建恢复生产需求的的金融产品。在支持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工作中,各金融机构要针对涉农企业、种养殖大户可供抵押资

关于做好金融支持灾后重建 篇2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人民银行、市银监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襄樊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四日

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

支持襄樊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

为进一步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大好势头,充分发挥金融在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中的促进作用,现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规划》(襄樊政发„2009‟27号)的实施,就进一步做好银行业金融服务,支持襄樊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做大信贷规模

(一)2010年全市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为:贷款净投放在2009年新增15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0亿元,争取达到150亿元;贷款余额在2009年基础上实现“保六争七”,即突破650亿元,争取达到700亿元;贷款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增量贷存比超70%。

(二)正确理解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意图,把握好“适度”内涵。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10年襄樊经济发展目标,及早谋划2010年信贷工作,统筹做好各季度,特别是一、二季度的信贷资金安排,合理规划全年信贷增长。具体落实上抓住目前国家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充分利用政策的惯性作用,做到“一个加大”、“三个注重”、“四个从速”,即: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型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信贷支持;注重银政合作,注重银企对接,注重优化信贷流程;从速跟进地方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从速出台2009年银政、银企合作协议落实措施,从速安排已建重点项目续贷资金,从

1速办理符合信贷政策且担保、抵押手续齐全企业的贷款。

(三)继续开展“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做大信贷总量的同时,按照商业可持续性原则,努力克服银行“贷大、贷长、贷集中”的现象,逐步调整贷款总量分布结构,扩大对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要求县域有分支机构的银行每年将一定比例的信贷增量用于支持县域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要全部用于当地,农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县域新吸收的存款原则上要用于当地,其他商业银行在县域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县域新增邮储资金回流比例达到50%以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增量不低于上年水平,增幅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幅。

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目标的融合,着力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

(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抓住国家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机遇,积极跟进全市超常规发展工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建设规划,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双千双百工程”(千亿级高新区、百亿级园区,千亿级产业、百亿级企业)和全市13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为载体,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襄樊构筑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支撑平台。

(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386号),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调控要求,研究跟进地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信贷支持目标,短期内重点解决金融危机所导致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帮助企业走出眼前困境;中长期信贷支持应侧重于重点产业的战略布局与发展,集中力量满足产业重组整合、升级改造和结构调整的融资需求,提升产业内生能力。

(六)在支持地方产业调整振兴的过程中,注重发挥金融的资金导向作用。对符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要求、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符合银行信贷原则的企业和项目,要力保信贷资金供给,特别是优先保证手续齐全、符合项目开工和建设条件的重大投资项目所需配套信贷资金的及时到位;对符合中央新增投资投向、正在报批或需要继续完善新开工条件的重大投资项目,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的密切沟通协商,扎实做好信贷审查和信贷资金拨付的前期准备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大型政府投资项目和产业链中辐射拉动作用强的骨干重点产业企业,鼓励银行按照“信息共享、风险分散、合作共赢”的原则采取银团贷款模

式支持,发挥银行合力作用,形成优势互补;对主导性重点产业的核心企业和关联中小企业,要在科学把握贷款期限、规模和利率的同时,着力改进金融服务方式,不断提高对新兴产业集群金融支持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坚决落实好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对不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技术标准、项目资本金缺位的项目,尤其是国家明令限期淘汰的产能落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银行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对属于产能过剩的产业项目,要从严审查和审批贷款,并采取妥善有效措施保护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七)针对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将为消费市场拓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的现实,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涉及扩大消费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产业、技术产品和基础设施改善的金融支持;注重完善住房、汽车消费信贷制度和业务流程,实现资信调查、信贷办理、资产抵押、贷款担保、违约处置等全过程的法制化、规范化;通过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支持发展文化旅游消费以及农村消费等,带动消费金融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三、深化金融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八)壮大襄樊银行业金融组织体系。在发挥国有大银行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继续开展引进股份制银行工作,年内争取招商、华夏、民生、光大等银行在襄樊设立分行;积极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年内力争引进主发起人设立1家村镇银行;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年内确保辖区2家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改建成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

(九)加大县域金融服务力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区别对待、差别授信的方法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加快内部管理体制和业务流程改革,实现机构、业务、服务“三下乡”。要求:政策性银行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同时,积极向商业性金融业务渗透;国有商业银行普遍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从风险定价、成本利润核算、信贷审批激励约束、违约信息通报、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农业银行尽快组建并完善“三农”事业部,增强县域银行机构服务功能;农村信用社继续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发展面向农户的小额信贷业务;邮政储蓄银行在加强网点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将富余资金以市场化手段转入可运用于县域银行机构的路子,加大邮储资金回流县域的力度,拓展资产业务;市商业银行在继续完善公司治理、壮大资本实力的基础上,加快向县域延伸机构和业务的步伐,发挥本土金融的积极作用。对支农、支小贷款发放比例高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人民银行襄樊市中心支行将给予积极的再贷款支持。

(十)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围绕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鼓励设立专项担保基金,促进成长型的中小电子信息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发展创投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组成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对授信、担保、保险等业务开展集成创新,满足重点产业中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规范发展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以及知识产权等权利质押贷款,满足重点产业和新兴行业中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短、频、急、小”的资金需求;有条件的银行要推行电子商务合作服务模式,以网上银行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快捷便利优势,开展电子商务领域合作,开发电子商务联保业务,将小企业信贷产品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进行资源整合,突破小企业金融服务上的地域性限制。在县域和农村金融服务中,大力发展农户贷款,拓展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巩固、推行宜城“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信贷模式;探索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土地经营承包权、可转让林权等为标的的抵押贷款;探索订单与保单相结合的金融工具,开发“信贷+保险”金融新产品等方式,通过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与互动,促进县域信贷资金投放。

四、推动企业调整融资结构,多方面拓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的融资渠道

(十一)积极支持企业通过股市融资。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企业上市,继续做好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和储备,积极争取高新区纳入“新三板”(非上市企业股权融资)试点范围,加大扶持上市企业政策的落实力度,促成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具有产业优势的企业走向市场直接融资道路。

(十二)有效推进企业发债工作。在重点推进市城投公司发行债券的同时,积极关注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创新,探索依托工业园区、产业基地、企业孵化园区等产业集聚区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相关银行要有针对性地设计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提供包括债券承销、融资顾问等全方位服务,为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新渠道。

(十三)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社会化的风险投资机制。加快发展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吸引国外有实力的风投公司投资我市有潜力的项目和企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等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

(十四)利用融资手段推进产业整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通过发放并购贷款积极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创新发展针对产业转移的信贷产品

和审贷模式,探索多种抵押担保方式,为企业新发展提供便利,促进并购重组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基础作用的发挥。

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持续扩大信贷投放创造条件

(十五)开展信用创建目标考核,突出信用创建重点。按照“政府主导、央行推动、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建设模式,全面推进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社区、信用区域四大信用工程和以征信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信用襄樊”。2010年信用创建目标:保持襄樊连续五年荣获的“A级金融信用市州”称号,保持各县(市、区)“最佳金融信用县”称号。创建重点上,主要围绕扩大中小企业信贷覆盖面开展信用企业培植工作,通过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评级和授信制度,消除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信用优良企业的贷款需求得到较好地满足。力争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参加信用评级家数达1000户以上,A级信用企业数量在全省位居前列,新增中小企业信贷客户100家以上;围绕推动全民创业开展样板信用社区创建工作,将信用社区创建与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结合起来,扩大贷款金额;围绕支持“三农”开展信用乡镇创建工作,确保农户信用等级评级面、信用户贷款证发证率、持证农户在授信额度内贷款满足率达到100%,提高信用乡镇创建实效。

(十六)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优化贷款发放环境。改革现有担保公司体制,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引入市场机制,增加政府注资规模,做大做强担保公司。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用于融资担保。市政府部门继续开展清理中介机构工作,规范评估程序,对贷款抵押担保、评估、登记等涉贷收费项目按照就低不就高原则重新核定收费标准和收费内容,取消不合理收费和重复收费,降低融资成本。

(十七)建立银政企合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政府金融办在整合金融资源方面的作用。探索建设“襄樊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以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为主体,政府职能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社会中介等共同参与,搭建政、银、企多方的全天候、常态化、无缝隙的网络融资对接平台,实现政银企信息共享,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充分发挥经济主管部门在培育企业金融意识、收集企业信息方面的助贷作用。人民银行襄樊市中心支行继续加强与市发改委、经委及房管、劳动等经济主管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在金融支持重点项目、金融支持企业成长工程、金融支持房地产开发、金融支持全民创业等方面形成良

性互动,为银行与企业搭建多种对接平台。鼓励银行自主开展专业化、小型化、有实效的信贷产品推介和发布活动,推动银企对接向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方向发展,按计划、有步骤地履行好2009年市政府与省直相关银行签订的三年授信798亿元的合作协议。

六、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维护金融稳定(十八)人民银行襄樊市中心支行、襄樊银监分局辖内机构分别通过发挥“窗口指导”、监管引导作用,推动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人民银行要密切跟踪宏观经济走势,加强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监测,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的要求,紧密结合辖区实际,积极开展信贷政策宏观指导,坚持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信贷投放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合理配置信贷资源。银监部门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要求,加强监管引导和风险提示,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加强信贷风险和投向管理,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基础上,发挥信贷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十九)加强信贷风险预警监测。人民银行襄樊市中心支行、襄樊银监分局辖内机构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信息互通机制和联合预警机制,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上加强沟通、协调和联动。要及时分析研究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金融服务状况的变化,关注对大企业、大项目投放的贷款质量,关注信贷资产潜在风险,配合政府部门做好政府融资平台的整合、风险监测和防范工作,保持襄樊良好的融资形象。(二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和管理。人民银行襄樊市中心支行、襄樊银监分局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切实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和管理。

(二十一)加强经济金融形势、金融改革措施的宣传,引导公众形成正确、合理的预期。完善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制建设,依法妥善处置金融风险,确保襄樊经济金融稳健运行。

主题词:金融 服务 意见 通知抄送:市委各部门,襄樊军分区,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法院,市检察院。

关于做好金融支持灾后重建 篇3

自进入汛期以来,****县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防洪救灾预案,保持防汛救灾工作一直保持临战状态。自**月**日至**月**日期间,****县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尤其是**月**日的持续暴雨造成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地质灾害频发,**次灾害共造成****县累计**个乡镇受灾,农作物、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暴雨成灾后,各防洪救灾小组立即组织人员下乡验灾,指导全县各乡镇、企业、村屯等进行生产自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主持召开防汛救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救灾工作。会议决定按照“逐户调查、逐村统计、逐乡上报”的原则,进一步做好灾情统计,准确掌握灾情,迅速拿出救灾方案,积极组织救灾工作。

一、****县受灾情况

据统计,****县**次灾害共造成**个乡镇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万元。经过相关科局、乡镇统计:

具体如下

二、具体工作措施

灾情发生后,在县防总的统一调度指挥下,个乡镇及相关部门,快速反应,全力以赴,积极抓好灾后重建各项相关工作。

一是及时成立领导小组,狠抓抗灾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

建立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根据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重点,分别成立了县灾民生活安置住房重建、水利交通修复、救灾保学保医等三个专项工作小组和相应办公室。农业局组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深入灾区农业生产第一线,组织指导农民及时开展抗灾自救。根据灾情,帮助灾区研究抗灾减灾技术措施,做好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田间大量积水地块,要求及时进行挖沟排水,积水严重的地块要组织强排;洪水冲击致使农作物倒伏地块,及时组织农民扶正;旱田和水田抓紧筹备叶面肥等生产资料,加强追施叶面肥等工作。二是实行领导联系点制度。根据县级领导分工确定了县级联系点,做到每个乡镇都有一名县级领导联系,并安排相关单位对口支持。同时,各乡镇主要领导也都明确了各自联系点,全县建立联系点**多个。洪灾发生后发改局及时成立了抗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了灾后重建项目争取组、抗灾自救工作组。

(一)市区防指发出《关于封闭市区第三、第五防洪区外围河道口门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区和工程管理所组织力量封闭辖区内第三、第五防洪区外围防洪闸门外所有河道敞口,关闭沿线除串场河闸站、串场河防洪闸、x河防洪闸所有涵闸,并做好启动排涝泵站的准备。

(二)市区防指发出《关于xx河市区段封闭断航的预备通知》指令,决定在水位上涨至x.xm时,关闭市区第三防洪区(x港以南,x河以西,x、x以北,x以东)外围所有口门,实行大封闭,x河、x河进入防洪区内的河道实行断航。

(三)市区防指发出《关于做好x市区防洪排涝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出第三、第五防洪区xx年将实行大联坪封闭排涝,要迅速做好沿线口门涝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近x年来,全市先后出现了xx年、xx年,xx年、xx年、xx年、xx年、xx年、xx年暴雨灾害,这x年的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xx.x毫米、xx.x毫米、xx.x毫米jxx毫米、xx.x毫米、xx.x毫米,xx.x毫米、xx.x毫米。以上这些年中,由暴雨引发的洪水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其中xx年、xx年、xx年三次大水,全市经济封闭和泵站开机准备工作;

同时根据因地制宜、局部自保的原则,对辖区内低洼坪区按原有小坪区提前封闭自保,适时开机排涝。在遭遇特别强降雨,内河水位迅速上涨时,低洼地区和易淹小区要适时实行二级排水。第一、第二、第四防洪区按原防洪排涝坪区实施分埒防洪排涝。各区按照分级负责、分区自保的原则,根据自身实际及水位情况,适时封闭排涝,并合理控制内、外河水位差,保证闸站工程安全。

(四)x月x日x时x分,x港x站水位达到x.xm并呈继续上涨趋势。

市防指发出佚于调度第三防洪区防洪排涝站开机翻水的通知》,调度x河防洪闸、串场河防洪闸、串场河闸站关闭防洪闸门,并调度串场河闸站开机x台、小洋河东支闸站开机x台、大新河闸站开机x台开机翻水,总排涝流量low/s。其他小洋河闸站、小马沟闸站、东干渠闸站、西干渠闸站、第一沟闸站等x座泵站做好开机准备,随时投入运行。开机后内外河水位迅速被控制在x.x~x.xm之间。

(五)台风过后外河水位逐步下损失达x亿元。

一、暴雨灾害的特点

1.暴雨灾害多集中于主汛期。x月下旬至x月上旬,是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时段,其中x月降雨量最大,暴雨日数最多,其次为x月。如xx年x月x~x日连续x次强降雨,全市平均降雨量xx毫米,埔桥区大x.营镇达xx.x毫米。

2.暴雨日数年际变化较大。据资料分析,该市年均暴雨日数多在x天左右,暴雨日大于x天的年份有xx年、xx年降,x月x日x时,市区内外河水位在x.xm左右基本持平,市区防指发出指令,开启各防洪闸门,解除莫拉克台风皿级应急响应相关工作,恢复通航。

二、暴雨灾害预防与科学调控措施

1.切实落实防范暴雨工作责任制。该市防指严格按照防汛职责和防洪预案的要求,上岗到位,切实履行职责,增强防范意识,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将各项防范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

2.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预案。认真落实该市政府批准实施的《x市防汛应急预案》、《x市城市防洪预案》、《x河防淇调度预案》、《x湖蓄滞洪区运用预案》,并在汛前根据上实施情况进行调整完善,进一步完善优化防洪调度预案,逐步解决延长预见期和提高准确度问题。

3.加强预测预报。各级气象、水文部门密切监视天气、雨情和汛情发展变化,加大监测密度,及时会商分析,提高暴雨预报精度,特别是加强对突发性暴雨洪水灾害的监测预报。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等各种途径,及时向市防指成员和受洪水威胁区域群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做好暴雨洪水防范工作。

4.全力抓好重点部位的防范工作。及时制订和完善防范暴雨洪涝灾害应急预案,对山区水库和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和淹没等灾害的区域进行排查,组建应急抢险队伍,补充防汛所需物资、器材。对x座中小型水库、x条河道险工险段,特别是x条主要防洪河道要加强值守和巡查,排除隐患。对危旧房屋、病险水库的安全状况进行认真检查,并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对正在施工的病险水库及其他在建工程,落实安全施工措施。对城市易积水路段、重点防洪排涝区域等,安排城管部门专人负责、分段包干,保证道路、排水畅通。

以人为本,科学调控。各级防指认真履行防汛职责,坚持科学调控,蓄泄统筹。

5.上下游左右岸兼顾、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同时,针对雨情、汛情、工情的变化,统筹考虑防洪工程的运用时机和运用方案,合理安排“拦、分、蓄、滞、排”措施,提前开闸预泄腾空库容,顺势而为地疏导洪水,既有效控制洪水又给洪水以出路,给工程以保护,给水环境以健康,给自然生态以空间,科学有效地管理洪水,实现人、水与自然相和谐,确保防洪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6.坚持统一指挥,发挥防洪工程作用。各级防指统筹部署防御暴雨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防汛抗洪措施,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及时发布天气预报和汛情,为防洪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按照洪水调度方案,科学调度水库、涵闸等防洪工程,合理控制水库、河道水位,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减灾效益,逐步形成反应灵敏、配合有力、有效应对、运转高效的防灾减灾机制。

7.加强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和防办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防汛决策支持系统、防汛异地会商系统和涵闸监控系统建设和运用,充分发挥防汛机构作用,加强防汛值班,在第一时间掌握区域气象、水情、雨情等信息,提高对水利工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对突发性暴雨洪水汛情的果断处置、快速报告能力,为领导科学决策当好参谋。逐步完善建成的全市x个县区防汛抗旱视频会商系统,完成全市第一批x座涵闸监控系统建设任务,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暴雨灾害,不断提升全市各级防办综合能力。

三、洪涝灾后恢复与重建

1.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全面恢复水毁工程。该市按照有关政策,广泛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和灾后重建。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分轻重缓急,先急后缓,急用先修,先恢复后加固,应急修复与冬春加固提高相结合,全面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堤防、涵闸、水库、桥涵、渠道和损坏的灌溉设施及机电井,确保灌溉需要和度汛安全。

2.加大河道治理工作力度。目前,全市x条排洪河道除x河等少数河道排洪能力达到x年一遇、除涝能力达x年一遇标准外,x河、x河、x河等河道除涝标准不足x年一遇,防洪标准不到x年一遇,有的仅达x年一遇,甚至更低。近年来,该市利用国债资金进行了治淮x项骨干工程之一的x河近期治理工程,该工程的竣工使x河防洪除涝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目前,该市将对境内x河及沿淮洼地治理x河、x河、x河、x河、x等x条河道项目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加固堤防,堵复缺口,恢复扩大河道泄洪能力,提高主要河道防洪排涝标准。

3.加大对重点病险水库、涵闸的除险加固力度。采取措施,集中人力、物力开展水毁基础设施修复和重建。近年来,该市紧紧抓住国家x年内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机遇,对x、x、x、x、x、x等x座中小型水库分期分批进行除险加固,目前已有x座水库完工,并对x河团结闸、x闸、x河进水闸等涵闸进行除险加固和重建,提高了调控洪水的能力,使该市的防洪保安工程体系得到了加强。

四、效果分析

x市防指及早研究部署,通过科学调度运用城市防洪工程,x市区成功抗御了第x号台风“xx”,当x外河水位x.xm(超警戒水位x.xm)时,而内河水位只有x.xm,内外河落差x.xm,xxkmx的防洪区内没有一个居民小区受淹,没有一个企业生产受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秩序安定,受到市民的普遍赞誉。

因xx年是x市第一次全面启用城市防洪大包围体系,在运行调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启用的北、东线的泵站,西南地区与之距离远,水位下降不明显;

部分泵站进水河道桥涵束水,不能充分发挥泵站效益等,这些问题将在以后的运行调度中加以调整完善,以更好地运用城市防洪工程,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暴雨年际变化差异非常大,最多的年份xx年x月x日~x月x日x次暴雨j甬桥区蒿沟乡降雨量高达xx.x毫米;

最少的年份甚至没有出现暴雨,如xx年和xx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年平均暴雨日数开始增多,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较严重。

关于做好金融支持灾后重建 篇4

当前,我县灾后过渡期广播电视收听收看问题已在基本通电的区域实行了有效覆

盖,我县广播电视台也全面恢复播出。广播电视抗震救灾进入了灾后重建工作的关键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

动地震灾后广播电视重建工作又好又快开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推进灾后广播电视恢复重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阶段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灾后恢复重建

各项政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迅速兑现各项惠民政策;有利于公开、透明、公正

地安置受灾群众和发放款物、接受社会监督;有利于精心对口支援,确保对口支

援工作落到实处;有利于灾后重建弄虚作假、以权谋私及腐败行为的发生;有利

于“群众安置、恢复重建、社会稳定”三大工作扎实有效。

二、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1、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九届

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全省工作总体取向,继续把抗震

救灾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切实解决恢复重建工作存在的“效率不高、执行不力

”的突出问题,努力打造一支“廉洁高效、亲民惠民、作风扎实、恪尽职守、不

畏艰险”的广播电视队伍,把“效率、效益、效果”体现在恢复重建各项工作之

中,提高受灾群众对广播电视恢复重建的满意度。

2、基本原则。新阶段抓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必须着眼于受灾群众安置和恢复重建、建设新家园这条工作主线,坚持“科学、求实、安全、快速、发展”的理念,坚

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城乡、科学重建的原则,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检验

效能建设的成效。

三、工作内容

(一)提高干部素质。要按照中央、省、市对灾后重建工作的要求,从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出发,突出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言教与身教、解决思

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着力抓好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

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职业道德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干部职

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观念,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热情,始终保持

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有步骤、有计划地抓好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理

论素质,拓宽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和业务工作能力。

要强化执行力,优质高效地抓好中央、省、市及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的落实,确保全局上下政令畅通。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动迟缓,讲条件、打

折扣;执行走样,落实不力的部门和个人。

(二)加强制度建设。要切实实现和维护好群众利益,努力解决受灾群众和干部

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要按照从严治党、从严治

政、一心为民的要求,从机关的基本工作职能和具体业务事项出发,建立健全各

项制度,用制度规范机关的学习教育、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要建立健全首问责

任制、限时办理制、行政问责制、公开承诺制、评议制度、重大事项跟踪服务制

;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建立机关效能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管理

机制、投诉受理机制、绩效考评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逐步完善

机关效能建设的保障机制和制度体系网络,使整个机关管理体系依法、有序、高

效运行。

(三)突出依法行政。单位干部职工必须根据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授权,严格按

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负责职责范围的事务,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任何部门和个人在履行职责中都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殉私枉法。要

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和命令,保证政令畅通,坚决制止和

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对已清理出的工作问题要及时纠正,建立完善

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关于做好金融支持灾后重建 篇5

【发布文号】财企[2010]130号 【发布日期】2010-06-25 【生效日期】2010-06-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财政部

关于印发中央管理企业灾后恢复重建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

(财企[2010]130号)

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支持中央管理企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快预算执行,现就《中央管理企业灾后恢复重建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财企[2009]154号)做出如下补充规定:

一、中央管理企业灾后恢复重建贷款贴息政策延长至2011年12月31日。剩余贴息期分为2009年9月21日至2010年6月20日,2010年6月2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两个阶段。

二、2009年9月21日至2010年6月20日的贴息采取据实拨付方式,按照《中央管理企业灾后恢复重建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程序申报并提交申请材料。2010年6月2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贴息采取预拨方式,按照本补充规定程序申报并提交申请材料。

三、中央管理企业应当在2010年7月31日前向财政部提出据实拨付和预拨贴息申请。

四、申请预拨的,借款单位应提供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批准文件(工业项目应提供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项目借款合同,并根据项目借款合同预计利息,经中央管理企业审核确认后上报财政部。

五、财政部根据中央管理企业申报预计利息情况预拨贴息资金,贴息期满后予以清算,多退少补。

六、中央管理企业应当在2012年1月31日前向财政部提出预拨贴息清算申请,清算具体要求由财政部另行发文通知。

财政部 二O一O年六月二十五日

关于做好金融支持灾后重建 篇6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7〕60号 【发布日期】2007-07-31 【生效日期】2007-07-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多渠道筹集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的意见

(皖政办〔2007〕6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6月底以来,淮河流域遭受了1954年以来全流域最大洪水,皖南局部地区因特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全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目前,水情汛情基本稳定,但救灾和灾后重建任务十分繁重,资金矛盾突出。各地、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进一步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全力以赴做好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多渠道筹措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提出如下意见:

一、争取支持,对口落实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

省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在立足自身、自力更生做好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同时,加强联系,积极主动向中央相关部委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对口落实农业、水利、教育、交通、卫生防疫、行蓄洪区补偿等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

二、积极引导,大力支持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按照“几个一块”的要求,多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灾区的投入。财政超收安排一块:各级财税部门要依法加大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和各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征管力度,确保完成财政收入目标任务,灾情较轻、经济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市县更要力争多收超收、以丰补歉。部门、单位支持一块:各有关征收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的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及时缴库。非税收入较多以及统一安排使用政府性基金收入的部门、单位,要尽量挤出资金,支持灾区建设。灾区群众自救一块:各地要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灾区群众筹资筹劳,强化“自救”意识,自力更生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尽快重建家园。

三、调整结构,优先保障救灾和灾后重建经费需要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几个一点”的要求,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切实保障救灾救急需要。预算安排一点:按照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要求,落实财政支持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各项措施,统筹安排预备费等机动财力以及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防洪保安资金,最大限度地挤出资金用于救灾和灾后重建。预算调整一点:按照“区别轻重缓急,确保重点支出”的原则,依法调整预算支出,对公用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能减则减,能压则压,能缓则缓。原则上救灾任务重的市县,年内不得安排党政机关人员出国考察、培训,不得购置公务用车。支出节约一点: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压缩一切可以压缩的支出,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资金,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年内除十二项民生工程等省委、省政府既定的支出项目外,各部门、各单位不得以其他任何名义向财政部门申请追加经费,严格预算约束,严控预算追加。

四、组织捐赠,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援灾区

全省上下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救灾捐赠的重要意义。要广泛发动,大力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向灾区捐款捐物、对口支援和结对帮扶。在捐赠活动中,要做到党政机关组织发动、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企业单位积极响应、社会各界多方参与,形成情系灾区献爱心、心系灾民做奉献的社会氛围。

五、加强调度,建立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绿色通道”

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资金分配原则和具体分配方案,及时调度、快速下拨资金。要建立救灾资金拨付“绿色通道”,打破常规,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救灾资金落实到户、落实到人、落实到项目。

六、强化管理,确保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专款专用

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分配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时,不能撒“胡椒面”,要突出重灾县、重灾乡镇、重灾村和重灾户,特别要把受灾的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作为重点救助对象。要严格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的申请和拨付程序,实行民主评议,张榜公布,切实将有限的资金,集中用在确保灾民“四有一无”(有吃、有住、有洁净水喝、有基本医疗条件,无大疫)上。严禁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挪用、挤占、滞留救灾资金。各地对已下拨的各项资金要及时组织专人进行监督检查,省直有关部门将派出工作组对各地的资金管理情况进行核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七月三十一日

上一篇:压岁钱作文600字下一篇:污水处理工程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