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愈作品有感(精选6篇)
孔夫子被称为圣人,但他还是不耻下问,他曾以郯子、苌弘等人为师,他的学问绝对不比他们差,只是想学到其他他不会的知识罢了。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民间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确是这样,不管是谁,都会有不懂的地方,例如,小学生做的数学智力题,有些连博士生都做不出来,就算你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也不会熟悉到字典里的每个字。人们的学问远远不如圣人,可他们也不肯向老师学习。这样的话,人又会有什么进步呢?
老师无处不在,却往往被忽略,甚至耻笑。巫医、乐师和那些工匠们,经常互相学习。而那些士大夫们,自己没有学问,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还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听起来好像老师的标准都是他们定的!
关键词:现代主义危机,产生原因,解决方式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花了大量篇幅论述了传统艺术“光晕”逐步消失后的一系列现代性变革。然而在面对大规模技术时代来临, 他又敏锐的洞察到了人们往昔经验的丧失和毫无防备的陷入震惊的处境。当人类脆弱的有机体处在不断增加的外界刺激中, 不能够按照传统的方式保护自己, 不能够完全吸收这些刺激时, 现代主义的危机就产生了。[1]本雅明面对这一现实, 提出了以艺术“震惊”来解救陷入世俗震惊中的心灵。
一、现代主义危机的产生——经验与贫乏
首先需要谈一下本雅明来源于普鲁斯特和弗洛伊德启示而产生的对于“经验 (Erfahrung) ”和“体验 (Erlebnis) ”的考察。
作为现实生活的经验 (Erlebnis) 和真实的经验 (Erfahrung) 在本雅明看来是有着巨大差别的, 作为现实生活的经验, 就是指日常生活中身临其境的被教化的经历体验, 这在本雅明看来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验, 真实的经验是进入到潜意识中未被意识察觉的, 是一个可以被收集、反思的经验。这种经验的获得, 是依赖于“非意愿记忆”而产生的。
只有当一种记忆无法进入意识或者未进入意识时, 这些残片“经常是最有力、最持久的”[2]弗氏的学生雷克更是带有诗意的说道“回忆是印象的保护者;记忆却会使它瓦解”。综上梳理, 为本雅明所肯定的“真实的经验”正是具有那种存在于潜意识中的“非意愿记忆”特性, 是当现实中的体验进入到潜意识领域, 而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 呈现出一种物我交融的状态的经验。
对于这种经验, 本雅明是带有强烈的怀旧感伤情绪的, 因为人们的大部分经验只停留在对现实生活反映的体验之上, 也就是“意愿记忆”的层面上, 这种经验在他看来是不可靠, 不具有审美价值的。自19世纪工业化在大城市中引起的巨大变化, 人类面对着“机器生产和技术”以及“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两方面背景下的刺激, 在城市苦难、匮乏、人群和大机器时代生产机械化对人逐渐的异化过程中, 人类面临着了一幅被贬值的现代化经验的图景中。
二、现代危机的解决方式——艺术的救赎
经验 (Erfahrung) 如何能够被重塑?对此, 本雅明提出了以艺术作品的“震惊”来对抗现实生活的“震惊”的策略。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 本雅明讲眼光转向现代艺术的代表就是对电影及电影技术手段的关注。电影尤其是电影蒙太奇, 通过剪辑画面重新排序而产生异于日常经验的审美效果, 从而产生“官能上的惊颤效果”。
“电影通过巧妙运用镜头、挖掘平凡的环境, 一方面使我们更深地认识到主宰我们生存的强制性机制, 另一方面给我们保证了一个巨大的、料想不到的活动空间。我们的肖警官和都市街道, 我们的办公室和配备家具的我是, 我们的铁路车站和工厂企业, 似乎把我们圈死在里面, 电影深入到这个桎梏世界种, 用1/10秒的甘油炸毁了这个牢笼般的世界……特写镜头眼神空间, 慢镜头动作延伸了这空间中的运动”。[3]
从本雅明艺术震惊理论中, 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改造转化为了自我救赎的过程, 在这套理论中, 他提供了一种不同于阿多诺的实践方式, 即在不同的层次 (经济的、政治的、文学的、语言的、心理学的、空间的等) 之间建立联系。这些层次几步相互认同, 相互合并, 也不能取消任何一方面。本雅明正是在这种没有毁灭的重建上, 获得自我的拯救。
三、结语
然而, 作为一名深受德国传统美学浸染的本雅明, 也不时流露出对于光晕消失后的失落与怀旧。似乎他又迫不及待地想要对富有光晕的艺术作品极力挽留。在《讲故事的人》中, 如果说, 讲故事这门古老艺术当随着印刷发展而普及的小说时代已经衰微, 那么, 到了由资产阶级掌权和拥有高度发达的出版业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就已经病入膏肓了。新闻的即时性、不容置喙的真实性同讲故事的经验截然不同, “讲故事”的衰落正如同“光晕”的消失一样, 都是源于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本雅明对这门艺术的消亡表现出浓厚的怀旧情绪溢于字里行间。
“讲故事者越能自然的放弃心理层面的幽冥, 故事就越能占据听者的记忆, 越能充分与听者的经验融为一体, 这个融合过程在深层发生, 要求有松散无虑的状态, 而这种闲置状态却日益鲜见。如果睡眠是肢体松弛的顶点, 百无聊赖则是精神松懈的巅峰。百无聊赖是孵化经验之卵的梦幻鸷鸟, 枝叶婆娑之声会把它掠走。它的巢穴是与百无聊赖休戚相关的无所为而为, 这在大都是已经绝迹, 在乡村也日益衰竭”
这种讲故事传统的衰微一方面也导致了人们经验的贫乏, 仍是在《讲故事的人》中, 本雅明了描绘了一幅把“脆弱的人的身体”和北现代化工业战争破坏了的风景并置在一起, 生动的勾画了一个已被现代化彻底改变了的世界。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道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面对这样的场景, 人类经验的匮乏, 传统艺术土壤不复存在, 光晕的消失, 无处不流露出本雅明的感伤情绪。
参考文献
[1]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M].张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2]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M].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3]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张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4]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6]陈嘉明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生逢战乱年代,从小立志报国,后又弃医从文,只为救国救民,临死毫不屈服,身献伟大祖国。这就是我所崇敬的爱国作家—鲁迅。没有十分华丽的词藻,没有过多特别的修饰,有的只是铿锵有力的语言,散发出的是一股凛然正气,是对旧社会的憎恶,是对穷苦人民的同情。这就是我读鲁迅作品的感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的都是鲁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少年时期的鲁迅勤奋刻苦,热爱生活,向往自由。《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诗集,感人至深。里面的题词:“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这是里面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文章大意是说一棵无人注意的小草,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掀翻了压在身上巨大的石块,顽强地钻出地面。表现了不畏困难,任人践踏、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代表着强盛的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鲁迅借此来启发和鼓舞人们的斗志。
在亲眼目睹自己的同胞被残害的场景之后,鲁迅深深地意识到:只有解救人民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拯救苍生。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从此,鲁迅便投入到文学斗争的波涛里,在文学斗争的海洋里战斗着。
《呐喊》里面的《狂人日记》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以一个病人的狂妄反映了社会的黑暗,描绘出一个向世俗挑战的反封建形象。借狂人之口道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借疯子的病态,将那些
满口仁义道德的绅士们,诙谐得一无是处,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深刻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故乡》中,辛亥革命后的农村却愈益萧条,淳朴的农民们仍然生活在困苦之中。作品最震动人心的还不仅是闰土的贫困,而是一声“老爷”中所显示的精神的麻木,以及在无出路之中把命运寄托于香炉和烛台的迷信和愚昧。《祝福》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一方面批判了造成其悲剧的客观社会环境:封建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大绳索编织成的严密的网;另一方面,鲁迅也把矛头指向了祥林嫂周围一大群不觉悟的有名无名的群众,他们和祥林嫂一样,同属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者,而偏偏又是他们维护着“三纲五常”,并用统治阶级的观念审视、责备、压迫着祥林嫂。鲁迅还揭露了她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她自己以封建礼教的是非为是非。在这两部作品中,鲁迅在感受着农民及其他下层人民的精神困苦,把批判锋芒指向毒害人民灵魂的封建宗法制度与封建思想的同时,更集中地对农民及其他小生产者自身的弱点进行了清醒的批判。
在那战火纷飞的战乱年代,很多中国人都陷入精神麻木状态,任人压迫、剥削。而此时的鲁迅,手执革命的笔杆,心怀革命的激情,冲破重重阻力,与封建势力作斗争,为中国伟大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民族魂”三个字就是鲁迅一生最完美的写照。
在当今这个太平盛世,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不用整天提心吊胆。然而,我们却不得不随时保持警惕,以饱满的爱国之情迎接每一天的到来。尤其是近些日子以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地对中国进行
挑衅,向中国示威。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决不能示弱,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维护祖国的利益。
读完《三毛流浪记》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的主人公三毛,从小父母双亡,是个孤儿,他四处流浪,无家可归。三毛为了生存,他擦过皮鞋,做过苦工……受尽了各种欺凌,还常常饱一顿,饥一顿。三毛夏天被蚊虫叮咬,冬天没衣服穿,冻得瑟瑟发抖。书中有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他特别饿,于是趴在了肉饼店的台子上,望着那些好吃的,他呆呆的站在那里,因为他没有钱。他又往前走了,这里有鱼肉、鸡肉、鸭肉......三毛多饿呀,他多么需要食物呀,就是个白面馒头也行呀,可是他身无分文,只好往前走。还有一次,他靠捡烟蒂赚来钱,买了一个烧饼,当三毛看见路边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时,毫不犹豫地把烧饼全给了老人。
林清玄(1953—?),笔名秦情,林打开,名字来源:清而不玄。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一、小学初读林清玄:
记得小学最早接触林清玄的作品是收录于语文课本里的《和时间赛跑》和《桃花心木》,那时还懵懵懂懂的,书中所寓含的道理在老师的引导下还是能明白的。其文字通俗易懂,文风清新淡雅,底蕴深厚,善于营造一个故事氛围引导读者入境,到结尾笔锋一转,夹叙夹议,书中的道理便深刻地印于脑海中。在小学,涉猎不深,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的《桃花心木》。联系现今,我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得到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不过人大了免不了单飞的的时候。在大学,强调的是学习自主,生活自立,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平台。桃花心木只有学会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才经得起风吹雨打,茁壮生长;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只有多动手、多思考,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将来才能更好地在以后不确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
二、高中略读林清玄
高中自有闲暇时,闲来无事,便有目的的买了本《林清玄散文集》阅读。在小学的基础上,对他的又有不同的感受。简单平实的生活故事,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几句平淡的话语,却在不经意间让人深思人生道理。读林清玄的文章,我觉得就像沸水中的茶叶,先是浮浮沉沉不安定,最后茶叶吸收了水分,慢慢沉淀,变得丰润而自信,并且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锅香茶。
在书中有太多脍炙人口的名言,最激励人心的一句话便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我们人生确实有许多“低谷”,这是避免不掉的,我们要适应自己不是“第一”的日子。无数的“低谷”可能使我们在挫败中流泪,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山的明媚就在山的顶点,我们需要做的是整理一下心情重新攀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人生才会一片春光灿烂。
三、大学再读林清玄 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再读,又有新的感受体会。林清玄作品里,不乏亲情,乡情,以及他对人生的见解等等。譬如他写到浴着光辉的母亲,就是一句宝贝不怕,便透露出一个母亲对孩子无限的关怀。某些感动就是从这些细枝末节衍生出来的,不必轰轰烈烈,就是那么一句话,但却实实在在。作者的眼睛就是如此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被人遗忘的点点滴滴,在他的笔下重现,带给人真实的触动。对于人生的见解,作者的人生观念是不去追求虚茫的物质条件,只要每天都有一点甜美,有一点幸福的感情,就很好了。当心静的时候,想想每天发生的幸福的事情,哪怕你只有在某一时刻感受到了,那就是幸福。
四、结语
读林清玄作品,会让我们看清很多事情,会让我们变得坦然。其文,清幽而大气,恬淡自然,散发着宗教气息,包含了浓浓的佛教禅理,对人生有着深刻的认识。看完之后,感觉心慢慢地沉淀下来,静静感受着心灵与生命的美好。其短小精悍的哲理小品总令人讶然,那些普通平常的生活景象、社会百态竟蕴涵有如
《哥儿》这部作品, 如同久未饱餐的人见到了心仪的食物, 大快朵颐。品读的过程中, 慢慢体会作品中的人物用看似欢快的方式表述对现实生活中丑陋形象的鄙夷与嘲笑, 仿佛眼前上演着一部搞笑、滑稽的电影。
2.作品分析
下面就从四个角度来谈谈对这部作品的看法。一是作者的创作背景对这部作品的影响, 二是作品的叙事手法, 三是作品的语言风格, 四是作者想要赞美、想要批判的东西。
2.1 创作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夏目漱石出生于明治时期, 是家里第八个孩子, 也是最小的儿子。在他出生的时候, 夏目家在当地算是名门, 家庭殷实, 不仅衣食无忧, 精神生活也很丰富。然而他出生的第二年, 日本明治维新, 他的父亲属于士族阶层, 受到了明治维新活动的冲击, 家境受到很大的影响。家道中落, 家里接连发生变故, 父母对其很冷淡, 可以说, 夏目漱石的青少年生活很不快乐, 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夏目漱石从小喜欢读书, 勤奋好学的他考进了东京大学, 主修文学, 后毕业做过老师。但他曾直言自己不适合做老师, 或许是因为对文学的追求, 或许是因为性格使然, 他后来辞职, 去英国学习英国文学。回国创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 其中就有《哥儿》。或许是少年时期缺乏父母之爱的原因, 小说主人公哥儿自幼不受父母疼爱, 父母离世后也经历了无人关心的孤独生活。因此他鲁莽的性格、善良直爽的天性、没有人生目标的生活是可以理解的。而作品中哥儿作为一名物理老师, 也是受了夏目漱石本身经历的启发。作品批判了腐朽的教育制度以及当时社会的假、丑、恶, 赞美了难得的真、善、美。这个贯穿作品的主题思想, 想必也是受了当时明治维新风潮以及出国留学的影响。
2.2 叙事方式
作品以哥儿为主人公, 以第一人称来叙事, 是读者感觉身临其境, 加强了读者的代入感, 以便更加贴切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思想等。作品开篇第一句:我因为生性莽撞而吃尽了亏!接着就以欢快的语气讲述了几件哥儿自己年少时做过的鲁莽的事情。如因为打赌, 证明自己不胆小而从二楼跳下来;为了证明刀很锋利而不惜用刀切自己的手指;跟偷自己家栗子的孩子打架, 最后母亲去别人家里赔罪……很多因为鲁莽而做的事儿, 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孩子就是这样一个顽皮任性的性格, 从而对后续发生的事情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得前后衔接自然, 情感很顺畅, 因此对后来发生的故事有更贴近作者想法的理解。
2.3 语言风格
作品全篇用了一种轻快、幽默的语言风格来讲了一个看似喜剧, 实则悲剧的故事。文中的每个人说话, 似乎都用了一种轻快的调调。比如对各个人物的绰号:红衬衫 (也有翻译叫赤衣狂) 、小丑、狸猫、豪猪、营养不良的南瓜等等。人物说话风格也是如此, 虽然是很生气的心理, 但是却用幽默的笔法表现出来, 比如开会探讨学生捉弄哥儿的时候, 哥儿的心里:“狸猫就是狸猫, 赤衣狂也不愧为赤衣狂, 两人真是一丘之貉, 同将学生的胡来视为老师的不是。照他这么说, 那疯子敲别人的头, 不是疯子的错而是挨打的人不好。这么一来, 说不定哪天我睡觉时头被砍了, 也硬说那是他们在“无辜”的状态下干的, 就放他们一马喽!”读到此处, 忍俊不禁。身为老师, 被学生欺负, 事实摆在眼前, 竟然无法为自己找回公平。快乐的笔触中夹杂着复杂的情绪, 沉重的情感却用诙谐的方式表达出来, 更叫人深思。本人虽是微笑着读完了整本书, 但读完却意犹未尽, 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总觉得如鲠在喉, 异常难受。就像文章结尾, 阿清死前的一句话:少爷, 我死后, 请你将我埋在少爷家的佛寺, 我会在坟里快乐地等待少爷来。也是用了轻快的语气表达出来, 但看了之后却异常心痛。天人两隔, 从此再无交集。阿清是文中哥儿唯一的也是全部的感情牵挂, 没了她, 哥儿今后又将何去何从……
2.4 表达的思想
从一开始对哥儿青少年时代性格特征的描写, 到选择生活方向、选择职业, 再到作为一名老师之后在学校遭遇的种种事情, 都像我们表达了一种对简单、真诚、正义品质的推崇和赞美, 和对校长、红衬衫、小丑等人虚伪、卑鄙、损害他人、当时教育的讽刺。哥儿到学校之初, 豪猪处处帮他, 两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 后经历曲折, 最后还是一起给了小人该有的教训。他看不惯弱者被欺负, 看不得小人邪恶的嘴脸, 不接受名不正言不顺的金钱, 勇于为不公平的事情提出不同意见, 在那个相对封建的社会, 这些精神都是不可多得的。而狸猫、红衬衫、小丑等人, 相对来说, 就用了比较细腻的笔法去描绘, 包括他们的服饰、相貌、说话腔调, 都与正义的一方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 可见作者对虚伪、卑鄙的批判和讽刺。
3.结语
全文读完, 思考很久, 受益良多。夏目漱石先生的这部作品虽然简短, 但却值得品味, 从不同方面都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文章最后, 不禁让读者深深地为哥儿担心, 没有了阿清这个情感支撑, 他是否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是否还会继续出淤泥而不染呢?值得深思, 然而这也是小说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夏目漱石.哥儿[M].2009.
[2]赵松.空隙里的微光[J].2014.
【读韩愈作品有感】推荐阅读:
读余华作品《兄弟》有感05-28
韩愈名言佳句06-14
韩愈古诗09-14
《山石》韩愈唐诗鉴赏06-05
晚春韩愈古诗赏析07-08
韩愈读书的古诗11-02
韩愈属什么生肖11-11
韩愈《送董邵南序》05-28
韩愈《劝学篇》全文06-01
晚春韩愈原文及翻译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