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帮扶计划
為貫徹落實市教育局相關精准扶貧會議精神,為有效落實教育精准扶貧學生資助政策,實現資助工作の規範化、科學化、精細化,發揮資助效益,保障資金安全,關愛貧困學生,扶貧先扶智。結合我校工作實際,制定幫扶計畫如下: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黨中央の十九大精神,踐行精准扶貧工作の重要思想,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の美德,為該貧困生提供物質上、精神上援助,使其不因家庭困難而失去求學機會,而成為未來孤立無援の社會弱勢者。通過全體教師和學生の大力支持和貧困生自己の努力,促進貧困生健康成長,從而全面提高我校の教育教學品質。
二、幫扶對象 六年級
三、幫扶措施
1、思想幫扶。加強思想引導,幫助困難學生緩解心理壓力,走出心理誤區,使他們正視所處困境,以堅定樂觀、積極向上の態度面對人生,不斷增強學習及生活信心。經常進行心理慰藉,給予親情氛圍。
2、學習指導。針對幫扶學生學習上存在の問題,與幫扶學生制定教育措施,確保幫扶學生學得好。
3、生活關心。經常與幫扶學生談心,瞭解其心理、家庭情況,盡可能解決家庭存在の實際困難,使之切實感受到老師、學校の溫暖。
四、具體要求
1、結合自己の實際教學情況
2、建立幫扶檔案。應熟悉幫扶對象の基本情況和當前困難,通過建立幫扶檔案,及時瞭解幫扶工作の進展和學生の變化情況,根據情況隨時調整幫扶計畫,確保幫扶工作取得成效。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能力问题的主要表现
1、自卑, 敏感, 人际交际困难
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最为主要的心理问题。这类学生为自己的贫困出身感到自卑和痛苦, 对自己没有信心, 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由于自卑, 从而导致他们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信心与能力。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 贫困大学生往往羞于表现自己, 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 不爱与同学交流, 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对于他人的言谈过于敏感, 爱对号入组, 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障碍。
2、悲观, 内向
贫困大学生大多性格内向。由于这类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大多来源于贷款或亲友的帮助, 因此在还没有出校门的时候就已经背负了巨额的债务, 将来这些债务要靠自己来偿还, 而如今的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地加大, 因此, 他们害怕自己毕业后无法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无力偿还债务, 无法过的幸福美满等等, 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无力的感觉。这种悲观的想法造成了这类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或是有退学或轻生的想法。
3、自私, 爱慕虚荣
有不少贫困生自私自利, 往往认为:我是贫困生, 学校、社会或是同学应该对我有所照顾, 我的困难应该得到解决, 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并不勤俭节约, 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甚至超过了一般同学的生活水平, 手机、电脑一样也不少, 而且也不愿勤工俭学, 认为丢脸, 掉价失掉了自己的身份。
4、嫉妒, 怨恨, 心里不稳定
这类学生往往心胸狭窄, 自尊心强。他们的言行举止时而冷漠, 时而激动心理状况很不稳定。他们往往认为他们处处都比别人强, 但是家庭的原因使得现实情况恰恰相反, 这种矛盾造成他们怨恨父母, 怨恨家庭, 甚至是怨恨别人。他们对于自己的经济情况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对于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甚至有极强的嫉妒心理, 如果对这类学生不加以矫正, 往往会出现许多不良的行为。
二、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但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少贫困生来自农村, 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 许
多地方的农村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 很多乡村中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课都不能充分开展起来, 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学习条件也较差, 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往往只是一句空话, 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 个性缺乏充分发展, 容易导致“心理贫困”。
2、个人认知的影响。
家庭贫困大多是由于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与能力等原因造成的, 而这并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贫困并不是缺点, 也不是耻辱, 但是这类学生往往认为贫困是耻辱, 他们把贫困当成无能、当成丢人, 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愿承认自己的贫困, 因此失去了受资助的机会, 而另一些人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资助, 但是在精神上却陷入了深深的负疚和自责当中。
3、大学校园高消费的刺激。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 高校无法
成为世外桃源, 社会的大环境不断刺激学生的消费欲望, 大学生中不时出现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 同学之间请客。攀比无疑给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4、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
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 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 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 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 导致心理失衡。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 贫困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5、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如各种资助工作, 本来是件好事, 但是由于资助形式有问题, 如, 让贫困生上台接受捐助并照相留影, 大学中上台讲述自己的家庭情况以获取资助资格, 这些方式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 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 感到是在接受“施舍”, 挫伤了自尊心, 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三、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掌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 对其进行心理普查, 并建立
心理档案, 对有自卑, 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进行心理疏导, 并予以特别的关注, 在平时要多与之进行谈话, 了解其内心变化。
2、通过开展各种专题讲座, 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传统道德教育, 心理知识的普及, 指导他们自我调试,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学校还可以给贫困学生提供一些义务劳动的岗位, 以及志愿者服务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形式参与社会活动, 一方面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单纯地受到了学校、国家的扶助, 另一方面也提供给他们一个回报社会、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3、引导贫困生树立自强、自信的观念。
尽管学校教师、同学的关怀和帮助对消除贫困生心理障碍至关重要, 但这些帮助只是打开这些同学封闭心扉的外力, 真正远离、摆脱心理疾患关键还在个人。必须引导贫困学生改变观念, 认识到坚韧的品质是用任何金钱也买不来的。穷, 不是自身的弱点, 也不是缺点。一个人要成才不仅要在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上成才, 同时更要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勇于创新的人才。古人说, 自古英雄多磨难。如果能把贫困看成对自己的磨难, 一种考验, 积极想办法去战胜它, 就不会产生自卑的想法了。
4、在贫困生中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
号召他们资助自己周围的困难对象, 组织他们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做些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帮助贫困生认识到, 自己已经得到资助, 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资助, 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5、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
在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的同时, 应该多多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适当改变资助方式, 在以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情况下, 采取资助, 使他们能顺利的完成学业。
总之, 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全社会在物质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的同时, 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心理上的关怀,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 (修订本) [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2]冯清梅, 章明明, 陆财深.高校贫困新生心理障碍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 2003, (12) .
[3]何莉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EB/OL].西南交通大学网, 2009-09.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市制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聚焦贫困人口对接受教育最迫切、最关键、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找准突破口,切实保障中小学贫困学生平等接受教育,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充分发挥教育强民、技能富民、资助惠民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
根据我市脱贫攻坚总体规划,67个市直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对904名中小学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打造全市合力脱贫攻坚的大格局,形成全社会关注教育扶贫、关注贫困学生的浓厚氛围。
三、帮扶对象
全市在校的小学、初中、高中(中职)贫困学生。
四、帮扶内容
激励和引导市直部门党员、干部为贫困学生家庭办实事、解难事,开展送惠民政策、送贴心服务、送爱心款物“三送”行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家庭,具体要做到“五个一”,即:3名党员、干部最少结对帮扶1户贫困学生家庭;对结对帮扶对象,党员、干部每月电话联系1次以上;每季度上门服务1次以上;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或物资扶持;每年至少解决1个以上具体问题。
五、实施步骤
(一)确定帮扶对象。4月20日前,市教育局根据《市直部门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任务分解表》(附件1)向市直部门提供相关学校贫困学生名单及情况,市直各部门要组织党员、干部认领确定帮扶对象。
(二)及时报到对接。5月20日前,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走访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家庭,并填写《市直部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家庭情况登记表》(附件2),于5月28日前报市扶贫办。
(三)制定帮扶计划。5月30日前,党员、干部针对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家庭状况和需求,在对贫困学生家庭“三清”(家庭情况清、致贫原因清、帮扶需求清)的基础上制定帮扶计划。帮扶计划应因户制宜,一户一策。对于帮扶难度较大的家庭,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实行“多帮一”。
(四)深入结对帮扶。党员、干部要根据帮扶家庭的具体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将各项保障政策和救助措施落实到帮扶家庭,保障好基本生活;积极帮助贫困学生家庭成员就业、创业。
(五)总结上报情况。各部门、各单位对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计划,认真总结帮扶工作情况,于12月10日前将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家庭活动总结及活动图片上报市扶贫办。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家庭活动,不仅是当前解决贫困学生及其家庭具体困难的一项民心工程,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家庭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帮助贫困学生和学生家庭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引导他们增强自立意识,努力寻找解困出路,尽快脱贫致富。
(二)强化联系沟通。党员、干部要详细了解联系对象的住址、家庭成员、就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将本人的单位职务、联系方式告知帮扶对象。党员、干部与帮扶对象保持经常联系,通过电话、网络、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听取意见建议,增进与帮扶对象的感情,做到有事帮把忙、无事拉家常。每次联系帮扶情况及时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家庭活动工作记录表》(附件3)上进行登记。
(三)切实帮解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依靠联点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把握好指导、协调、服务的角色定位,要深入了解贫困学生家庭真实情况,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根据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突出重点,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促进贫困学生生存有保障,生活有尊严,发展有基础。
秩堂中学陈小保
为了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保证贫困学生健康成长,保证他们全部入学,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帮扶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解困”理念,加强对贫困生的关爱教育,树立贫困学生自强自立精神,为贫困学生营造健康、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让贫困学生学有人教,难有人帮。主要任务:
1.建立资助关系,筛选受助学生与教师确定帮助关系,并建立完整档案,制定帮扶计划。2.对结对贫困学生进行实质性的帮扶,做好记录。3.写出个人帮扶小结。4.资料整理、分类、存档。帮扶内容
根据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对帮扶活动从下方面开展: 1.建立贫困学生的信息库
2.建立健全教师与帮扶学生的谈心制度 教师要经常与结对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定期家访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3.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思想上出现问题、违反校规校纪的贫困学生,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多与学生交流,作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加强与帮扶学生家长的交流与沟通
您好!
我叫xx,来自xx的一个农村,自我考上xx大学这里,我一直打心里感觉非常的自豪,我知道自己在未来需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我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通过了解我知道自己毕业之后的工作方向是什么,也清楚以后确实是需要做出一些调整,我家里条件是不好的,我还有一个弟弟,所以我也是思考了很久,在这方面我确实是应该反省好自己,我真的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实在是感觉非常的自责,在这一点上面我也是思考了很久,听说学校对贫困学生有贫困补助,我也是结合了自己的情况,所以现在也向学校提出助学申请。
提出这个申请,我感觉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是需要做出思考的,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我感觉压力很大,我们家是四口人,现在弟弟在上高中,所以说家里面需要支撑我们两个人上学,这真的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弟弟现在上高中还好点,可是我每年的学费都是上万,家里面现在支撑下去确实是非常困难的,我是在不忍心,从很大角度上面来讲,都是不应该让这样的情况继续发生,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确实是感觉非常的吃力,家里面也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我真的感觉现在压力很大,我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确实让我感觉非常吃力。
确实是影响很不好我真的感觉非常的不好,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去做好接下来的事情,我也认为这是对我个人能力的一个提高,这段时间也思考了很久,现在还是提出这个决定,这确实是我接下来应该要去做好的事情,申请这份助学金我也是感觉非常有意义的,我知道以后自己需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真切的体会到了这一点,申请这份助学金的时候,我心里面还是感觉很有压力,我知道不管是在学习上面,还是在生活当中,都应该保持优良,现在我确实还是吸取了很多经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是希望能够做的更好一点。
申请这份补助,我确实是应该认真去做好的,我以后一定会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这是我接下来应该要去维持下去,在这一点上面我还是应该要落实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接下来一定认真的搞好学习,以后我一定会认真做出更好的成绩来,希望学校领导认真考虑我的情况。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x
贫困户姓名:陈世财 帮扶责任人:程玉明 王 勇 帮扶单位:佛坪县人大常委会 佛坪县国土资源局
一、基本情况
低保贫困户陈世财,住共力村六组,全家3口人,有劳动力0人,耕地3.69亩,人均耕地1.23亩,住房为易地扶贫搬迁马面沟安置点交钥匙工程50平方米,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政策性收入。
家庭其他成员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健康状况)户主: 陈世财 男 67岁 文盲 农民 差
配偶: 贺昌元 女 61岁 文盲 农民 差(肢体残疾)继字: 肖明华 男 35岁 文盲 农民 差(精神病)
二、贫困原因 :缺劳力。
三、计划目标:根据该户实际,结合其发展意愿和需求,通过帮扶,并且201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四、计划发展项目
(一)产业发展
1.鼓励加入大河坝镇宏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袋料香菇1万袋。
(二)低保政策
1.低保A类3人每月875元。
(三)医疗救助
1.肖明华患精神病,现在勉西精神病院治疗,给予合疗报销100%,就医期间生活有县民政局全额报销。
(四)残疾补助
1.贺昌元肢体残疾,给予其残疾人两项补贴。
五、帮扶措施
1.政策帮扶:积极宣传强农惠民政策及脱贫攻坚政策,使其通过各项政策扶持,实现脱贫致富。
2.跟踪服务:一周不少于2次到户走访,及时了解贫困户生活中的困难状况,通过热心帮扶和政策指导,使贫困户能够自立自强。
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我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目标为:到,实现全镇4894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全镇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通过“五个一批”扶贫模式,确保贫困人口分年度全部脱贫。其中:20**年脱贫694人,20**年脱贫1400人,2017年脱贫1400人,20脱贫1400人。
二、工作重点
(一)宣传政策。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有关文件,宣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抓好农村产权登记、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等强农惠农政策。采取召开会议、印发资料、媒体宣传等途径,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摸清底数。以精准扶贫工作为重点,以前段建档立卡的数据为基础,清理核查农村低保对象,做到按标施保,应保尽保;进一步摸清贫困户、贫困人口相关信息,做到“五清”。一是做到“底数清”: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二是做到“问题清"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三是做到“对策清”: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四是做到“责任清”: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四定两不”,即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五是做到“任务清”: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
对贫困村建档立卡,做到“六有”: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驻村帮扶工作台帐、有村级综合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和增收脱贫计划。
(三)制定规划。按照扶贫工作“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户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统一要求,认真编制扶贫规划。围绕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三大主题,进一步完善贫困村项目库,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有序推进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
(四)实施帮扶。按照党政主导,镇直单位、村组、农户各司其责、分工协作的办法,建立起产业发展由农口、科技、金融等部门负责,衣食困难由民政部门负责,上学困难由教育部门负责,医疗困难由卫生计生部门负责,住房困难由城建负责为主要内容的扶贫责任体系。全面落实“1+N”扶贫模式,加大对农村道路、住房、饮水安全、电力、教育、卫生、医疗、科技、文化、生态、信息及国土整治、环境综合治理的投入力度,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4个贫困村全部派驻第一支部书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驻村干部定点帮扶。采取领导挂点、镇直单位驻村、干部联户、社会参与的办法,因地制宜拟定发展规划,制定扶贫脱贫措施,有序推进实施,建立驻村帮扶工作台账,记好民情日志,实现驻村帮扶制度化、常态化。
三、推进方式
镇机关驻村干部和镇直单位配合市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深入村组、农户,强化调查研究、督导指导。每周驻村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天。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广泛动员。分级开展干部培训,深刻领会和掌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质,熟悉农村相关政策和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及要求。
2、宣传政策。深入村组和农户,采取多种渠道、途径,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及生活困难群众。
(二)清理核查验收阶段。
结合各村实际,组织开展低保对象及贫困户清理核查工作,搞好验收小结。建立贫困村、贫困户(包括低保对象)资料档案,镇村公示,让群众清楚、明白。
(三)帮扶实施阶段。
结合各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按照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推进各帮扶项目顺利开展,落到实处。加强贫困村、贫困户的跟踪管理,对实现脱贫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适时销号(出列)制度,做到脱贫一个,销号(出列)一个。
(四)检查验收阶段
年终对全镇各村、户精准扶贫、脱贫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年底对全镇贫困村、贫困户扶贫、脱贫情况进行全面考评,确保全面完成脱贫目标。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
镇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二)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建立健全村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和监督管理机制,加大从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乡土能人、复退军人和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的力度;配套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推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村干部轮流值班、为民服务代办等制度,方便群众办事。认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发挥党员“带头富、带领富”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土地流转和村干部廉洁履职等情况的监督。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途径。
(三)完善工作机制
一、帮扶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胡民村东靠大城村,南邻安丰村,西与小楼、金宝村交界,北与关坪村相邻,距镇政府2公里,村委会位于薛家坝社全大公路旁,最高处青林海拔2210米,最低处船家溪海拔1180米。
(二)耕地、林地、荒地面积
胡民村幅员面积1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550亩,林地面积8016亩(含宜林荒山)。
(三)人口与结构,村经济发展水平
全村辖薛家坝、胡家坝、胡家沟、黄土坡共4个合作社,244户农户,农户人口739人,有劳动力418人(其中:男217人、女201人),常年外出务工98人,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11人,占全村人口1.4%,初中以上文化42人,占全村人口5.5%,小学文化565人,占全村人口74%,文盲73人,占全村人口9%。
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在全镇处于中下水平,村农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品种有玉米、洋芋、油菜、黄豆,经济来源一是务工收入;二是油菜、魔芋、厚朴、黄柏、畜牧业等经济收入。
二、2017年帮扶计划
依据上级安排的项目资金、部门投入和群众自筹资金作为投资来源,在全村群众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确定,力争年全村全部脱贫。
(一)特色产业项目。2017年种植厚朴、魔芋为抓手,结合种植油菜、养猪、牛、羊、鸡等家庭副业,预计2017年脱贫11户。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7年建设村组道路19.7公里。
(三)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扶持43户贫困户实施五改三建,计划投入资金10.7万元。
(四)能力建设和基层党建项目。加强农村实用技能技术培训,2017年培养致富带头人3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8期,培训240人次。2017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村后备干部2人,发挥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化解群众矛盾,协助村两委开展日常工作。
三、2017年帮扶计划
(一)针对胡民村实际,继续坚持因地制宜“靠山吃山”理念,发动群众种植厚朴等药材,计划发展100亩厚朴,120亩魔芋。
(二)与村社干部一道督促贫困户搞好20**年栽种的核桃苗、栽植的车厘子、核桃苗、雷竹管护工作,通过核桃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对38亩雷竹进行施肥和管理,争取2018年投产。
(三)加强劳务培训,引导有劳动力的群众通过培训,增加技能,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四)针对贫困户因户制策,对养殖业的每户给予补助资金,发展养猪、养鸡、养、牛、羊等,以家庭副业来增收。
(五)对家庭确有困难的杨自琼、田国金、杨厚杰、何安国、田庆富等低保户在子女上学、就医费用上进行特别帮扶。
(六)协助村委会硬化院坝600余平方米,修建围墙70余米,改造公厕1座,整治环境等,计划投入资金8万元。
(七)协助43户贫困户进行“五改三建”,改善居住环境,投入资金10.7万元。
(八)建设中蜂产业园1个,养蜂120箱,增加贫困户和村集体收入。
贫困户姓名:梁小伍
帮扶单位:紫云县教育和科技局 帮扶责任人:于
鹏
时间:2014年7月28日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紫云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着力联户工作有效开展。大力转变干部作风,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为指导。
二、帮扶对象
紫云县宗地乡竹豪村梁小伍
三、帮扶形式
1、政策帮扶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帮助农户了解国家理论知识和法规,宣传计生政策,引导农户学习科技文化,成为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户。
2、思想帮户
帮助农户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引导勤劳致富的观念,发的农户自主创业,树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的就业观念,抛开传统的思想,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的发展。
3、物质帮助
一、总体情况
201x年扶贫结对斑竹园镇王氏祠村,该村现有贫困户91户,295人,其中因病致贫71户,256人。
王氏祠村我局局机关、执法局、稽查队、检验所共65名干部职工结对75户贫困户,201x年底全部脱贫。
各市场监督管理所由所在乡镇安排。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村出列、户脱贫”这一中心目标,全年实现斑竹园王氏祠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确保全面通过国家和省市组织的第三方评估验收。
三、单位职责
1、制定包帮村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脱贫计划。
2、组织本单位全体人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安排每位干部职工包帮1户以上,贫困户。每年在节庆期间,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2次以上。
3、单位主要负责人每两月组织召开一次以上村级脱贫攻坚调度会,督促落实包帮措施。
4、帮助包帮村确定重点发展1-2个特色产业项目。
5、负责本单位在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中项目资金和建设进度等数据的定期录入、更新。督促本单位干部职工适时核对、更新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扶贫手册的信息。
6、安排专人协助包帮村健全完善脱贫攻坚工作档案,全程参与国家、省第三方评估准备工作。
7、兑现奖惩干部包帮工作。
四、帮扶干部职工职责
1、每位干部职工包帮1户以上贫困户。本年度新增加帮扶干部有江焕启、何亚群、李德明、付耀、文勇、王柯、钟佳佳、朱靖8位同志;实职副科以上干部今年结对2户贫困户,分别是张经标、李定炎、付耀、张东明、王宗双、赵勇伟、陈海平、张雷、黄守新、罗应桦。
2、负责准确核对、填写个人帮扶的贫困户大数据平台、扶贫手册信息,详细计算收入(包括各项政策补贴)。
3、帮助包帮贫困户确定1项以上种养等脱贫产业,并落实小额扶贫贷款支持。
4、组织有劳动能力和自我脱贫愿望的包帮贫困户,参加1次以上职业技能培训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实现就业增收。
5、帮助落实贫困户在就医、就学、创业、住房等方面保障政策。
6、联系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每年帮助贫困户销售价值元以上的农产品。
7、入户宣传扶贫政策,帮助树立“脱贫光荣、勤劳致富、我要脱贫”理念。
8、负责引导贫困户做好迎接第三方评估准备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扎实抓好扶贫攻坚工作,确保按时脱贫摘帽,成立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成员的扶贫领导小组,负责扶贫攻坚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等工作。
(二)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定点帮扶制度在加快推进贫困村出列和贫困户脱贫方面的重要意义,作为“两学一做”活动有效抓手,牢固树立“看齐”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超前谋划,主动衔接,全面做好帮扶工作。
(三)明确责任。帮扶干部到户开展帮扶活动201x年脱贫户每月1次、全年不少于12次,201x年已脱贫户不少于4次,并按要求上传帮扶记录,今年不再上传照片,每月到户开展帮扶活动个人自行安排时间,县局不再集体组织,每人每次发放差旅费100元。各市场监督管理所按照所在乡镇扶贫要求开展帮扶。
【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帮扶计划】推荐阅读:
建档立卡学生帮扶方案09-15
建档立卡学生帮扶措施12-17
学校建档立卡学生帮扶工作总结09-07
繁荣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实施方案10-11
各班主任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02-19
建档立卡学生资助申请07-19
建档立卡学生成长档案11-14
学校建档立卡扶贫总结07-27
建档立卡年度工作总结03-23
建档立卡脱贫户分析报告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