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精选8篇)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篇1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范围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法,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自然环境要素保护法,如森林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护法等;文化环境保护法,如风景名胜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环境管理、监督、监测及保证法律实施的法规,如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另外政治还有各种环境标准,包括环境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国家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生存环境,对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容许含量(或要求)所作的规定。环境质量标准体现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是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和制订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主要标准包括:

 水质量标准:按水体类型分为地面水、海水和地下水质量标准,按水资

源用途分为生活饮用水、渔业用水、农业用水、娱乐用水和各种工业用水质量标准;

 大气质量标准:是对大气中污染物或其他物质的最大容许浓度所做的规

定,还有一种大气质量标准是规定工厂企业生产车间或劳动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或污染物的最高容许浓度;

 土壤质量标准: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最大容许含量所作的规定;

 生物质量标准:对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最高容许含量所作的规定;

 声质量标准:标准规定了不同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广东省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

具体内容包括:

 规定了环境保护的范围:省行政区域内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污染和其他公害,适用本条例。

 规定了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的准则

 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监督管理

 污染物集中处理

 生态环境保护

 法律责任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水资源:《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韩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

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办法》等。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2)》、《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等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重点任务:

 削减总量:即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削减

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加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力度;

 改善质量: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要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

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加强综合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和监管,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 防范风险:将核与辐射、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

化学品等作为防范环境风险的重点,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着力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环境安全保障问题;

 均衡发展:推进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工作水平,加

强环境监管体系建设。

主要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质大幅提高,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得到提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扭转,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体系得到健全。

主要指标:7项主要指标,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个主要污染物(比十一五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2项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1项大气环境质量指标。

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强化产业和技术支持?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强化产业和技术支持是降低环境保护成本、提升环境保护水平的关键。《规划》系统阐述了创新相关经济政策,完善市场机制的各项要求,深化脱硫脱销电价、企业优惠水价、居民用水超额累进加价和高耗水行业差别水价等价格改革。推进环境税、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等税费改革。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银行绿色评级制度,建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推进环境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市场化融资机制。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篇2

一、美国电子文件保护法律法规

1.《信息自由法》。

该法是美国信息法律体系的基础, 主要是为了保障公民的信息自由, 但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国家的信息安全, 因此, 该法利用“例外”的形式将需要保护的信息加以列举:国家安全问题, 即根据行政命令的标准被设定为保密的材料, 其目的是维护国防、外交政策的利益, 依照行政命令对其划分保密等级;内务材料, 是指仅涉及一个政府机构的内部人事制度和活动情况的材料;法律规定豁免的材料, 如人口普查档案、公共设施信息、专利利用、纳税申报单、银行档案、老兵津贴以及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持有的文件;商业秘密;工作文件, 指当事人特权性的材料;个人隐私文件, 包括人事档案、医疗档案等;符合法定条件的执法档案, 如按常理预计公开该信息会妨碍执法过程, 会剥夺一个人接受公正审判和判决的权利等的材料;金融机构材料;地质数据。

2.《惩治计算机欺骗与滥用法》。

该法规定:“未经授权, 擅自进入在线的计算机获取已经被分类的、访问受限制的或受保护的数据, 或是试图这样做, 就应受到刑事指控”。这些数据包括金融和信息卡信息、医疗信息、法律文件、国防和国家安全文件以及其他存储于政府或私人计算机上的保密信息。

3.《经济间谍法案》。

该法案规定窃取商业秘密的行为是一种联邦犯罪行为, 同时对“国家安全系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并授权各管理部门行使国家信息安全管理职责, 如授权国家标准与技术局 (NIST) 为联邦政府使用的系统制定安全标准与指南, 授权管理与预算办公室 (OMB) 对安全政策、原则、标准、指南等制定情况进行监督。

4.《电子政务法》。

该法对联邦政府信息技术管理和规划从危机管理到电子档案的查询索引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并第一次拨专款3.45亿美元支持“电子政务计划”, 强调了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为保护政府计算机网络安全提供了管理框架。

5.《数字签字示范法》。

美国律师协会于1991年开始着手拟订《数字签字示范法》, 1995年发布了《ABA数字签字指南》, 使得获得州政府许可的认证机构在应用PKI系统后, 数字签字得到承认。1995年5月1日, 犹他州率先公布了《数字签字法》, 其特点在于对认证机构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 并为数字证书当事人规定了详尽的法律义务。后来, 美国又制定了《华盛顿电子认证法》, 其特点在于法律直接锁定某种具体技术, 将大量的技术术语与技术标准直接纳入法律规范, 因此又被称为“指定式”立法。1999年6月30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以数字签字的方式签署了《全球与国家商务中的电子签字法》, 直接从联邦政府的层面对州法中的未达之处, 包括州际和国家贸易作了规范。

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 美国有一些专门针对商业组织信息安全的法律制度, 如《侵权法》、《保护商业秘密统一示范法》、《商业私密法案》、《数字千年版权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等。保障个人隐私不受侵害的法律有《犯罪控制法》, 对刑事审判记录的隐私信息进行保护;《隐私法》, 规范联邦政府的电子记录和财政机构的记录行为;《隐私保护法》, 确立了执法机构使用报纸和其他媒体拥有的记录和其他信息的标准;《电子通讯隐私法》, 该法是对1968年的《综合犯罪控制和街道安全法》的修订;《电脑匹配和隐私保护法》, 该法确立了监督联邦机构电脑匹配的程序。

二、我国电子文件保护法律法规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 为配合信息安全管理的需要, 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相继开始了信息立法工作。2000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出台, 标志着我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它规定了一系列禁止利用互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活动。随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的实施, 我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该《意见》明确了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 确定了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加强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重视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发、推进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加强信息安全法制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全民信息安全意识等工作重点, 使得我国信息安全法律体系的建设进入了目标明确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法律法规包括《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软件产品管理办法》、《电信网间互联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暂行规定》等。

纵观这些法律法规我们不难发现, 我国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保护、互联网信息相关服务、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 可以看出我国近年来对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国家和地方都积极为保护电子文件的信息安全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三、中美电子文件保护法律法规比较分析

1. 美国电子文件保护立法的特点。

第一, 信息立法普遍得到国家的重视。信息安全保护立法已经成为国家法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部分, 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计算机立法为重点的信息安全法制建设发展迅速, 美国目前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内容已经发展到安全、邮件、隐私、犯罪、电子商务、反恐等众多方面。第二, 信息安全立法体系比较完善。作为普通法系国家, 美国的法律渊源复杂, 数量繁多, 如信息安全法的法律渊源包括所有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制定法和判例法, 具体包括法令、条约、行政规章及行政决定和典型案例的判例。第三, 立法权分配较合理, 立法指导思想明确。从立法权分配的情况来看, 美国以“国会立法为纲, 行政立法为目”;以中央立法为主, 地方立法为辅;一般法与特别法相结合。

2.我国电子文件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一, 电子文件保护立法体系不完善, 政策性文件、地方法规多, 具有统一适用性的法律较少。政策性文件因为缺乏强制执行力, 不能有效执行, 而且在执行过程中体现不出法治的特点。此外,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关于电子文件载体保护的法规性文件, 只有在一些标准性规范的相关条款中涉及到一些电子文件载体选择与保管的问题, 相比而言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却要丰富得多。第二, 重行政立法, 轻权力机关立法。总的来说, 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在数量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规章中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共计有180部, 其中包括地方性法律法规。在电子文件保护立法过程中, 各级政府走在了中央立法机关的前面, 在缺乏信息安全立法的宏观规划的情况下, 各地行政部门纷纷启动了行政立法程序, 这种状况导致了我国在电子文件保护领域出现了重行政立法、轻人大立法的局面。第三, 缺乏统一的立法指导原则。我国的电子文件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 地方行政立法多于人大立法, 制定主体繁多, 各自为政, 体系庞杂, 没有统一的立法原则。这造成的后果就是法制不统一, 不同行政立法规范冲突较多, 缺乏可操作性等。

四、对我国电子文件保护法律法规制定的启示

1.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立法建设。

现在国家层面的法律中还没有直接描述电子文件保护的内容, 只是从宪法、部门法等对组织和个人涉及国家信息安全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了约束, 如宪法、刑法、档案法、国家安全法、保密法等在电子文件保护的相关方面有一些规定。在立法过程中, 要明确立法原则和指导思想, 为了构建我国电子文件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必须要对立法权进行合理的分配, 按国外的经验一般由国家权力机关立法为主, 地方行政法规为辅, 一般法与特别法相结合, 规范性法规与刑责性法规相结合。

2.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不仅要有电子文件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还要有保证公众信息权利的法律规范。

一方面, 对电子文件的载体保管与处置权问题、电子文件利用中发生丢失的法律责任问题等需要相关法律的认定。虽然刑法等相关国家法律对破坏国家信息安全的行为有明确责任规定, 但其针对性还不够强, 特别是个人的信息安全还得不到完善的法律保障, 如个人网上信息隐私权常受到不法侵犯, 由于现在缺乏专门的法律来约束这种行为, 个人隐私等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 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同时, 要用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公众的信息权利, 如通过立法督促政府信息公开, 这样既能增强公众对信息社会建设的参与度, 又能把有限的资源真正集中起来去保证那些确实具有保密需要的信息的安全。

3. 加强电子文件保护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与完善执法手段。

由于电子文件的管理与保护的各个环节都充满着技术性, 针对电子文件的犯罪行为的隐敝性也更强, 一些人恶意利用法律法规的空白来犯罪。这一方面说明了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电子环境下打击犯罪给现代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在立法过程中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打击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犯罪的行为。

环境保护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篇3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完善;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

进入到21世纪,环境保护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不断从自然界中大量索取资源,同时破坏和污染环境,特别是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加速发展,环境破坏和污染的速度和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随之而来的是环境对人类的破坏性反馈,极端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中国是受环境破坏和污染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天文数字。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大大加快和加强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立法,以及国际合作,环境保护走向了法制化。

一、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局限性和存在的缺陷

我国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至此,我国已经颁布国家级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6部,与环境有关的资源法9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29项,制定环境标准364项。但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制定起步比较晚,立法水平有限,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环境相关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跟不上社会需求的现实越来越突出,急待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

1、从立法目的上看,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规都过分注重对资源的利用,而轻保护,且体现不出对下一代利益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当代环境理念的基本要求,在立法目的的理念上逐步树立了生态利益优先的现代环境价值观,将保护目标已扩大到保护未来时代人类的利益以及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规缺少正确价值理念的支撑,从而难以从整体上自始至终的贯彻好保护。

2、从颁布的时间上看,我国大多数环境保护相关法规都是在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思想之前颁布的,未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其中。更不用说科学发展观思想了。有些像《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颁布,,《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1994颁布,虽然在1992年之后颁布但是也未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其中。而且这规本身存在着大量不适应保护资源的诸多有待进一步修改之处。

3、我国许多环境保护相关法规还存在着规定不全面不完善的特点。比如《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海洋环境的单行法律。由于《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几年来,一直没有一部相关的实施细则及法规出台,一些重要的海洋环境标准仍是空白,也没有具体规定一些可操作性条款,

4、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在制定上各地立法水平和步伐参差不齐。目前由于缺乏国家性法律的指导和规范,各地立法水平和步伐参差不齐:有的省市有些法规早已经制订而且根据需要都进行了多次修改,但是有的地方却尚未颁布一部。而且各地出台的环境保护相关条例指导原则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处罚尺度不,法规的统一就尤为重要。

5、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原则规定多,缺乏可操作性。比如《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1条规定,对造成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在实践中,何为“重大事故”、“重大损失”、“严重后果”?这些模糊的、不具有现实操作性的犯罪构成量化标准,使得执法者在实际办案中无法参照。

6、当代社会出现的新环境问题无法可依,未恰当及时修改和补充。中国自2001年正式成为WTO成员后,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据国家环保总局透露,全世界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中,有70%进入中国,但是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却没相关规定来约束“洋垃圾”的侵入。还有,由于立法时考虑不周,现行法律中有不科学之处,随着实践的发展已带来明显的甚至较大的弊端。

二、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中国需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

尽快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法》使其上升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很大程度上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了,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修改完善,进一步使其上升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

(二)提高立法质量

为了从根本上克服环境立法的“缺陷”,切实提高环境立法质量,在立法中重点要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思想,坚持法制统一,要坚持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原则,在科学预见基础上超前立法,以弥补国家立法的滞后性。

(三)执法与司法需要改进

环境保护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近几年环保行政主导还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行政主导固然有其优势,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行政主导具有严格的隶属关系,很容易出现部门分割,不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造成体制上的混乱;再者,行政主导的方式降低了环境司法的地位和功能,也降低了环境执法的功能,因此,要实现环境法治,必须改进执法与司法。在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系统工程中,执法是末端环节,前面的问题不解决而仅靠末端一刀切,无异于以堵口子治洪水,是治标不治本,甚至会激化矛盾,为环境法治的发展埋下隐患。

(四)完善环境保护中公益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相关的组织和个人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人,在环境受到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形下,为维护环境公益不受损害,对行为人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诉讼活动。完善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毋庸质疑的,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详细规定公益诉讼内容,以保障诉权的行使。同时,也要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责任承担方式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

(五)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环境有影响的人类活动进行预先评估,或者对拟议中的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后果进行分析,即对于拟议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法定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是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机制。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顺利推广和有效开展,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法律保障作用。

小结:

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过程,不可期望于一触而就,但是面对全球和我国国内现实的迫切需求,我们又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环境问题常常没有国界,国内环境问题常常也关系到世界环境问题,因此也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基于我国国情和环境问题成因,我们应该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去探索一条适合我国的切实可行的法治化道路,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相信我们能够建设一个环境更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金瑞林 汪劲著《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

[2] 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

[3] 王礼嫱等,主编《中国自然保护基本立法问题》

[4] 吕忠梅. 环境法新视野

妇女权益保护法律法规 篇4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条 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第十八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履行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除因疾病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对不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 的录用标准。

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 结婚、生育的内容。

禁止录用未满十六周岁的女性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

第三十条 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 权利。

第三十一条 在婚姻、家庭共有财产关系中,不 得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权益。

第三十二条 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费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三十三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

第四十三条 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权利。

第四十四条 国家保护妇女的婚姻自主权。禁止干涉妇女的结婚、离婚自由。

第四十七条 妇女对依照法律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不受双方收入状况的影响。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的,或者因结婚男方到女方住所落户,侵害男方和子女享有与所在地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权益的,由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调解;受害人也可以依法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

第七条第二款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在制定居民公约、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中,不得有歧视妇女和损害妇女合法权益的内容。

第三十五条 妇女结婚或者离婚后,可按户籍管理规定在男方户籍所在地或者婚前户籍所在地安家落户。

第四十一条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原居住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男子结婚到女方家落户的,适用本款规定。

第四十六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依法追究有关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六条 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婚姻法》 第十三条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 离婚时,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物权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作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集体成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篇5

A.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B.农业用水 C.工业用水 D.生态环境用水 正确答案:D,第 160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关于围湖造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适度围湖造地

B.已经围垦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有计划地退地还湖

C.确需围垦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国 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D.确需围垦的,应当经过科学论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 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正确答案:B,第 161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 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造成破坏。A.水环境 B.生态环境 C.生态景观 D.农业环境 正确答案:B,第 162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水安全。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地级市人民政府 D.县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A,第 163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目的是()。A.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生态用水安全 B.保护水源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水体污染 C.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D.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工农业用水安全 正确答案:C,第 164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关于排污口设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A.在湖泊扩大排污口,由流域管理机构审批

B.在江河改建排污口,由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C.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口,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D.在湖泊新建排污口,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 正确答案:D,第 165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工业用水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 备,增加(),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A.废水处理深度 B.循环用水次数 C.废水处理量 D.循环用水数量 正确答案:B,第 166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下列资源中,称为“能源”的是()。A.可直接使用的资源 B.可间接使用的资源

C.通过转换而取得的资源 D.通过加工而取得有用能的资源 正确答案:D,第 167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对()实行淘汰制度。A.高耗能的特种设备 B.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 C.超过能耗限额标准的设备 D.能源消耗过高的生产工艺 正确答案:B,第 168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 艺的目录和实施办法,由()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 C.国务院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D.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 正确答案:B,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第 169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 单位,应当执行()标准。

A.单位产品能耗限额 B.国家相关

C.单位产值能耗限额 D.单位面积能耗限额 正确答案:A,第 170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 能的生产单位,()。A.由当地的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治理 B.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 C.按照国务院管理节能部门的规定实行限期淘汰

D.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治理 正确答案:D,第 171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关于节能管理,下列说法中,错 误的是()。A.禁止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 B.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

C.禁止进口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设备 D.禁止使用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 正确答案:D,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第 172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关于节能政策,下列说法中,错 误的是()。A.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B.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开发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C.国家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消耗,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D.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 行业 正确答案:B,第 173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的工业节 能措施不包括()。A.热电联产 B.余热余压利用

C.原煤替代燃料油 D.先进的用能监测技术 正确答案:C,第 174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所称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物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裸露 的过程。A.气候变化或人类不合理活动 B.气候变化 C.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 D.人类不合理活动 正确答案:D,第 175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在沙化土地范围内从事开发建设 活动,必须依法提交环境影响报告;环境影响报告应当包括()。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A.移民安置专章 B.流行病学调查

C.有关防沙治沙的内容 D.对土著居民产生的影响 正确答案:C,第 176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关于“已沙化土地范 围内单位治理责任制”的规定是()。A.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下达治理责任书 B.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治理责任书

C.由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主管部门负责造林种草或者采取其他治理措施 D.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造林种草或者采取其他治理措施 正确答案:A,第 177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的 农牧民,()应当有计划地组织迁出,并妥善安置。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 围内尚未迁出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由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主管部门妥善安排。A.当地林业主管部门 B.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当地农业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D,第 178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关于沙化土地封禁 保护区规定的是()。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A.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修建铁路

B.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一切破坏植被的活动

C.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尚未迁出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由当地人民 政府妥善安排

D.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的农牧民,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主管部门 应当有计划地组织迁出 正确答案:B,第 179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已经沙化的土地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河流和水渠两侧,城镇、村庄、厂矿和水库周围,实行()责任制。分别采取择伐、皆伐和渐伐方式,皆伐应当严格控制,并在采伐的当年或者次年 内完成更新造林。

A.个人治理 B.政府治理 C.单位治理 D.群众治理 正确答案:C,第 180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应当划为基本草原的是()。A.一般放牧场 B.用于休闲的人工草地

C.作为所有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草原D.用于畜牧业生产的退耕还草地 正确答案:D,第 181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关于“禁止开垦草原”有关规定,对()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草。

A.己造成沙化的草原 B.已造成盐碱化的草原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C.己造成石漠化的草原 D.水土流失严重的已垦草原 正确答案:D,第 182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下列草原应当退耕还草的有()。A.水土流失严重的己垦草原 B.己造成沙化的草原 C.已造成盐碱化的草原 D.己造成石漠化的草原 正确答案:A,第 183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对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趋势、需要 改善生态环境的已垦草原,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已造成沙化、盐碱 化、石漠化的,应当()。A.退耕还牧限期治理 B.限期治理退耕还草 C.限期治理退耕还牧 D.退耕还草限期治理 正确答案:D,第 184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 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A.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的性质 B.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的内容 C.阻碍文物保护单位交通 D.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 正确答案:D,第 185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某项目需要在M市N县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钻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在钻探前应当()。A.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B.报M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C.征得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同意

D.征得M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 人民政府批准 正确答案:C,第 186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某省一大型水库建设工程选址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特殊情 况无法对其实施原址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下列对该文物 实施保护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报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将其拆除

B.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将其迁移异地保护 C.由该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后将其拆除 D.由该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后进行迁移保护 正确答案:D,第 187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国家重点铁路工程选址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此不可移动文物说法正确的是()。A.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B.无法实施原址保护的,应当经国务院批准拆除

C.无法实施原址保护的,应当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迁移 D.无法实施原址保护的,应当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拆除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正确答案:A,第 188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所称的“防护林”不包括()。A.水土保持林 B.环境保护林 C.水源涵养林 D.行道树等护路林 正确答案:B,第 189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不属于“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 采伐”的森林是()。A.薪炭林 B.母树林 C.护岸林 D.防风固沙林 正确答案:B,第 190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关于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 工程占用或者征用林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进行勘查工程应当不占或少占林地

B.开釆矿藏必须占用林地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C.修建铁路己占用林地的,应当由用地单位安排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D.修建公路对占用的林地已进行了植被恢复,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 检查用地单位组织植树造林的情况 正确答案:A,第 191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进行勘查、开釆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 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经()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 被恢复费。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 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C,第 192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关于森林采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A.母树林严禁采伐

B.风景林可以进行更新性质的釆伐

C.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可以进行抚育性质的采伐 D.成热用材林皆伐后,应当在三年内完成更新造林 正确答案:B,第 193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成熟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择伐、皆伐和渐伐方式,皆伐应当严格控制,并在采伐的当年或者次年 内完成更新造林。

A.薪炭林、B.防护林 C.用材林 D.经济林 正确答案:C,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第 194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成熟的用材林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 别采取择伐、皆伐和渐伐方式,()应当严格控制,并在采伐的当年或者次 年内完成更新造林。

A.择伐 B.皆伐 C.间伐 D.渐伐 正确答案:B,第 195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下列特种用途林既没有受到“只准进 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的限制,也没有受到“严禁采伐”的限制的是()。A.环境保护林 B.防护林 C.实验林 D.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正确答案:C,第 196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成熟的用材林在采伐的()应 完成更新造林。A.当年内 B.次年内 C.三年内 D.当年或者次年内 正确答案:D,第 197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在鱼、虾、蟹洄游通道建闸、筑坝,若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建设单位()。A.不得建闸筑坝 B.应当拆除已建工程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C.应当建造防洪设施

D.应当建造过鱼设施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正确答案:D,第 198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关闭矿山必须提出的资料是()。A.人员编册 B.矿山闭坑报告 C.员工安置计划 D.档案管理的资料 正确答案:B,第 199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关闭矿山时不必提交()。A.矿山闭坑报告 B.不安全隐患资料

C.土地复垦利用资料 D.闭矿环境影响报告书 正确答案:D,第 200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关于开采矿产资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

B.矿山企业的开采回采率应当满足市场要求

C.建设铁路、公路、水库、大型建筑物等工程前,建设单位应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情况

D.开采主要矿产的同时,对具有工业价值的伴生矿产应统一规划,综合开 采,综合利用,防止浪费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正确答案:B,第 201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 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控 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A.建设用地转为农用地 B.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C.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D.农用地转为未利用地 正确答案:B,第 202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 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A.耕地、工业用地和特殊用地 B.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C.农用地、交通用地和城镇用地 D.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特殊用地 正确答案:B,第 203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关于项目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 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由国务院批准 B.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工程占用土地,由国务院批准 C.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大型基础设施占用土地,由国务院批准

D.在己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外,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 府批准

正确答案:D,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第 204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 为非耕地。国家对占用耕地实行的制度是()。A.监管制度 B.补偿制度 C.保护责任制度 D.审批问责制度 正确答案:B,第 205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A.建设用地转为农用地 B.耕地转为非耕地 C.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D.农用地转为未利用地 正确答案:B,第 206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的数量和质量 相当的耕地。A.多补偿 B.占多少,异地保护多少 C.占多少,垦多少 D.谁占用,谁负责 正确答案:C,第 207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适用 于()。A.农用地 B.建设用地 C.耕地 D.林地 正确答案:C,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第 208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下列耕地中,不属于“应当根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是()。A.蔬菜生产基地 B.农业科研、教学实验田

C.需要退耕还林、还牧、还草的耕地 D.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 正确答案:C,第 209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 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以上。A.50% B.60% C.80% D.70% 正确答案:C,第 210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区以()为 单位进行划区定界,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 门组织实施。A.乡(镇)B.地块 C.河流 D.地类 正确答案:A,第 211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的,由国务院批准。

A.0.035 km2 B.3.5 km2 C.0.7 km2 D.350 000 m2 正确答案:D,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第 212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禁止在()陡坡地开垦种 植农作物。A.二十五度以上 B.二十五度以下 C.五度以上 D.五度以下 正确答案:A,第 213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行政 区域的实际情况,可以规定小于二十五度的禁止开垦坡度。禁止开垦的陡坡地的 范围由()。A.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告 B.当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并公告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告 D.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并公告 正确答案:A,第 214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在()坡地植树造林、抚 育幼林、种植中药材等,应当采取水土保持措施。A.十度以上 B.十度以下 C.五度以上 D.五度以下 正确答案:C,第 215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在()以及水土保持规划 确定的容易发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 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A.平原、丘陵区、风沙区 B.山区、丘陵区、草原区 C.山区、丘陵区、风沙区 D.山区、丘陵区、高原区 正确答案:C,第 216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 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适用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正确答案:B,第 217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应当监视、监测环 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A.各级环境监测站 B.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C.各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D.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C,第 218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 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和省级保护野生动物

B.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三级保护野生动物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C.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省级保护野生动物、县级保护野生动物 D.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正确答案:D,第 219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 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 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划定(),加强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 存环境的保护管理。

A.核心保护区 B.自然保护区 C.生态保护区 D.野生动物保护区 正确答案:B,第 220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批对重点 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时,应当征求()的意见。A.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B.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C.上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D.同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D,第 221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 录,由()制定并公布。

A.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C.当地政府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D.当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A,第 222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某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内的农田,被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动物黑熊践踏,造成农作物严重受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关于该农作物损失的补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农作物损失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

B.农作物损失由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给予补偿

C.农作物损失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补偿 D.因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农作物损失不予补偿 正确答案:A,第 223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提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 行洪畅通。A.防涝标准 B.防震标准 C.防洪标准 D.防爆标准 正确答案:C,第 224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

B.洪泛区是指尚无工程设施保护的洪水泛滥所及地区 C.防洪保护区是指在防洪标准内受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地区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D.蓄滞洪区是指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堤背水面以内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 区及湖泊等 正确答案:D,第 225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A.分洪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 B.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 C.洪泛区、蓄拦洪区和防洪保护区 D.洪泛区、蓄滞洪区和滞洪保护区 正确答案:B,第 226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A.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D.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正确答案:A,第 227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所称规划区,是指()以及因城 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A.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 B.城市、镇和乡的建成区 C.城市、乡和村庄的建成区 D.城市、镇的建成区 正确答案:A,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第 228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 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不得设立()。A.基础设施用地区域 B.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区域 C.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D.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区域 正确答案:C,第 229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不包括()。A.太湖B.内水

C.京杭大运河 D.河道内的航道 正确答案:B,第 230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的范围。A.行洪区 B.蓄洪区 C.滞洪区 D.防洪保护区 正确答案:D,第 231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修建桥梁、码头和其他设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所确定的()进行,不得缩窄行洪通道。A.河深 B.河高 C.河宽 D.流量 正确答案:C,第 232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 滩地。确定城镇规划的临河界限的部门是()。A.河道主管机关 B.城镇规划部门

C.河道主管机关会同城镇规划等有关部门 D.城镇规划部门会同河道主管机关 正确答案:C,第 233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规定: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A.修建排水用地 B.蓄水工程用地 C.河道滩地 D.沙洲 正确答案:C,第 234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进行的 活动是()。A.修建围堤 B.利用提顶兼做公路 C.采砂 D.在河道滩地修建厂房 正确答案:A,第 235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 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A.外围保护地带 B.核心区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C.缓冲区 D.实验区 正确答案:B,第 236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 区的保护要求,说法正确的是()。A.允许进入从事旅游 B.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

C.只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D.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正确答案:C,第 237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关于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 划分及保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B.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 C.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

D.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原有居民确有必要迁出的,由保护区管理机构予以妥善安置

正确答案:C,第 238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关于自然保护区内禁止的行 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得进入实验区从事参观考察和旅游活动 B.可不经批准进入缓冲区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C.禁止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D.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地带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质量,己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 正确答案:D,第 239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已建设成的项目,已造成自然保护区损害 的,应当限期治理

B.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C.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D.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E.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建设非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 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B,第 240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内部未分区的自然保护区按()管理。A.实验区 B.缓冲区

C.核心区和缓冲区 D.缓冲区和实验区 正确答案:C,第 241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缆车、索道等重 大建筑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应当报()核准。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A.国务院 B.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C.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 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B,第 242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依照有关 法律、法规的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的活动是()。A.开荒 B.开山、采石

C.修建储存腐蚀性物品的设施 D.改变水资源、水环境自然状态 正确答案:D,第 243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关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A.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和自然环境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

B.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各项制度

C.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观进行 调查、鉴定,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D.国家建立风景名胜区管理信息系统,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实施和资源保 护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正确答案:C,第 244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在风景名胜区内,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 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活动是()。A.采石、开矿、开荒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B.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 C.修建储存放射性物品的设施 D.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设立开发区 正确答案:D,第 245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依据()确定的不得占用 的耕地。A.农业区划 B.农业发展规划

C.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D.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正确答案:D,第 246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关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 B.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C.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

D.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蔬菜业和林果业 正确答案:D,第 247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经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 田的,连续()未使用的,经国务院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 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

A.1年 B.3年 C.2年 D.4年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正确答案:C,第 248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 正确答案:B,第 249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兴建国家重点 建设项目的,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方案。A.基本农田环境保护 B.基本农业环境保护 C.基本生态环境保护 D.基本耕地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A,第 250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未被禁止的活动是()。A.取土 B.挖塘养鱼

C.发展林果业 D.兴修农田水利 正确答案:D,第 251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关于基本农田的保护,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A.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B.国家军事设施选址无法避开基本农田,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经省 级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备案

C.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应当按照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的要求,将所占用基本 农田耕作层的土地用于新开垦耕地的土壤改良

D.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批准文 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相当的基本农田 正确答案:A,第 252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据《土地复垦条例》,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按照()的原 则进行复垦。A.“谁使用,谁复垦” B.“谁损毁,谁复垦”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复垦” D.“谁投资,谁受益” 正确答案:B,第 253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据《土地复垦条例》,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由()负责组织复垦。A.土地使用单位(个人)B.生产建设单位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土地所在乡(镇)政府 正确答案:C,第 254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据《土地复垦条例》,由于历史原因无法确定土地复垦义务人的生产建 设活动损毁的土地,由()负责组织复垦。

A.土地现在使用单位(个人)B.土地所在村 C.土地所在乡(镇)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正确答案:D,第 255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据《土地复垦条例》,对拟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进行复垦时,应 首先()。A.将无毒无害物质用作回填或者充填材料进行复垦 B.将当地的表土用作回填进行复垦 C.进行表土剥离,将剥离的表土用于复垦 D.将无重金属污染物的表土进行复垦 正确答案:C,第 256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据《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建立(),遵守土地复 垦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保护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A.土地复垦质量控制制度 B.土地复垦监控制度 C.土地复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D.土地复垦评价制度 正确答案:A,第 257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实行审批制度 A.生产和运输 B.生产、经营、储存 C.经营、运输和储存 D.生产和储存 正确答案:D, 鸭题库: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第 258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 要,在编制总体规划时,应当按照确保安全的原则规划适当区域专门用于危险化 学品的生产、储存。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篇6

当前城市环境污染投诉较多的主要有餐饮行业油烟和煤烟污染、文化娱乐场所和建筑施工及交通运输噪声污染、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简称城市环境四大污染。现将国家对其监管和防治的有关法律依据归纳如下:

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相关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颁布)

第十三条: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颁布)

第十六条规定: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2.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3.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二十五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或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第二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三)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2月11日颁布)

第九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批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但是,铁路、交通等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其中,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在办理营业执照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四)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1998)95号文件

第一条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所称的“建设项目”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进行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包括国有经济、城乡集体经济、联营、股份制、外资、港澳台投资、个体经济或其它各种不同经济类型的开发活动。按计划管理体制,建设项目可分为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包括开发区建设、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和其他共四个部分的工程和设施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饮食娱乐服务性行业,也属《条例》管理范围。

二、关于餐饮业煤烟及油烟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颁布)的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并按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进城市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本辖区内划定禁止销售、使用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高污染燃料的区域。该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停止燃用高污染燃料,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

第二十九条规定: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规划,对饮食服务企业限期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

第四十四条规定:城市饮食服务业的经营者,必须采取措施,防治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

(二)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法》(2002年7月20日颁布)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七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防治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的制度。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由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建设项目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规定:重点城市的规划区和特别保护区域内,禁止使用原煤、煤矸石、重油等高污染燃料。现已使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应限期改用清洁能源。

第二十九条规定:城市饮食服务业排放油烟和烟尘的,应当安装净化装置和除尘设施,使排放的污染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三)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有关规定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的(环监〔1995〕第100号)文件中规定:

1.饮食企业必须设置收集油烟、异味的装置,并通过专门的烟卤排放,禁止利用居民楼内的烟道排放。专用烟卤排放的高度和位置,应以不影响周围的居民生活环境为原则。

2.新建、改建(含翻建)、扩建、转产的饮食、娱乐、服务企业,有涉及污染项目的,应按环境保护法及有关行政法规,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环境影响申报登记或审批手续。

3.兴办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的建设项目,应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排放的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4.有污染的企业,在申请企业设立、变更登记时,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审批的,应提交有关环境影响报告表(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核企业登记申请和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可以要求企业就污染及防治情况作出说明,发现有可能存在污染或已有污染的,要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情况。

(四)省环保局、工商局川环开发(1999)381号文件中规定:

1.一切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前向有权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

2.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密配合,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应办而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建设项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办理营业执照;对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而擅自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的环发〔2002〕85号文件中规定:

1.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其中,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前报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2.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已办理营业执照,但依照有关规定应办理环保审批手续而未办理的建设单位,应责令其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办或擅自开工建设的,要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未通过环保审批手项目,要依法予以处理。

三、关于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颁布)第十三条规定: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二十九条规定: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施,可能对环境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地开工十五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第三十条规定: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

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注:该法所标夜间指22:00--次日晨6:00)

第四十三条规定:

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文化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

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四川省环保局(川环发[2005]15号)文件规定:文化娱乐场所经营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并应当限制夜间经营时间;禁止在居民楼内新建、扩建、改建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各类经营场所;产生噪声污染的文化娱乐场所,应当对设备进行合理布局,采用低噪声设备,改进工艺,采取吸声、消声、隔声、隔振和阻尼减振等治理措施,实现噪声排放达标。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四十六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应控制音量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污染。

第四十七条规定: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限制作业时间,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污染。

四、关于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的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四十三条规定: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绿化责任制、加强建设施工管理、扩大地面铺装面积、控制渣土堆放和清洁运输等措施,提高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减少市区裸露地面和地面尘土,防治城市扬尘污染。

在城市市区进行建设施工或者从事其他产生扬尘污染活动的单位,必须按照当地环境保护的规定,采取防治扬尘污染措施。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城市扬尘污染的控制状况作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的依据之一。

(二)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

第二十七条规定:

在城市市区进行建设施工的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管理,实施打围作业,封闭施工,硬化工地出口道路,对驶出工地的车辆应进行除泥除尘处理。运输建筑垃圾和产生尘污染的建筑材料车辆应密闭。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十六条规定:

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第三十六条规定:

贮存、运输、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城市环境卫生的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第四十一条规定:

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处置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10月28日颁布)

第四十八条规定:机动车载物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遗洒、飘散装载运物。

(五)国务院第101号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年8月1日施行)

第十五条规定:

在市区运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应当保持外形完好、整洁,货运车辆运输的液体、散装货物,应当密封、包扎、覆盖,避免泄漏、遗撒。

第十六条规定:

城市的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应当堆放整齐,渣土应当及时清运;临街工地应当设置护栏或者围布遮挡;停工场地应当及时整理并作必要的覆盖;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第三十四条第(六)、(七)项规定:

有下行为之一者,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

6.运输液体、散装货物不作密封、包扎、覆盖,造成泄漏、遗撒的; 7.临街工地不设置护栏或者不作遮挡、停工场地不及时整理并作必要覆盖或者竣工后不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

(六)《四川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7年8月19日颁布)

第十九条规定:

在城区行驶的交通运输车辆应当保持外形完好整洁,并遵守以下规定。

1.不得向车外抛撒废弃物;

2.运载建筑材料、废土废渣和生活垃圾等散装物体以及液体货物应当装载适量,牢固捆乱、封盖严密,不得沿街撒落、泄漏; 3.必须在停车场或准许停放车辆的地点,依次停放; 4.车容不整洁、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必须清洗。

第二十条规定:

城市的工程施工单位现场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施工材料、机具应当堆放整齐、渣土应当及时清运; 2.临街工地应当打围作业;

3.施工废水、泥浆应按规定处理,不得随地排放; 4.工程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5.停工场地应当进行整理和覆盖。

家庭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第二十一条规定:

经批准、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的,施工产生的垃圾应当及时清运。竣工后应当及时恢复路面原状。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39号令《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2005年3月23日颁布)

第十二条规定:

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并按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第十四条规定: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时,应当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按照城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时间运行,不得丢弃、遗撒建筑垃圾,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

五、相关的工商法规

国务院第370号令《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2003年1月6日颁布)

第四条规定:

下列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

(一)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二)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三)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四)已经办理营业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五)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经营的违法经营行为。

第六条规定:

对于已经取得营业执照,但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或者已经取得的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被吊销、撤销或者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重新办理许可审批手续,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撤销注册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撤销注册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第十七条规定:

许可审批部门查处本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五)项规定的违法行为,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没有规定的,许可审批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六、占道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

《四川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严禁擅自占用城市道路摆摊设点、堆放物料、搭建临时建筑物、构建物、设置集贸市场及停车场。

七、违法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它工程设施,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的规划设计要求,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 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

第三十三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必须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内拆除。禁止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论环境保护法律机制的完善 篇7

环境行为在社会控制方面, 是由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并配之相应的手段或者方式, 对社会个体、社会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等社会成员污染环境和损害生存的问题进行约束和禁止, 对各类与环境有关的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并制约。环境行为在社会控制方面, 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其中强制的或者硬性的社会控制主要体现为经济、法律、行政、纪律等方面, 比较软性的社会控制则体现在道德、风俗、习惯、信仰等方面。在环境行为的社会控制所体现出来的诸多方面中, 软性的社会控制与人的素质有很大关系, 这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步完善。而在硬性控制中, 法律控制对环境行为的控制占有重要地位, 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为了发挥环境行为的法律控制, 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 对环境关系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调整。

环境法又称环境保护法, 是对人们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法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出现的, 是在经济法、民法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法律部门。其他法律部门比如经济法也涉及到环境关系的法律调整, 但是经济法着重的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对天然财富的保护, 是为了经济效益, 但是环境法是从保护环境因素, 维护生态平衡着眼的, 是为了环境和生态效益, 最终是为了保障人类健康。环境法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是由国家强制实施的, 具有强大的约束力, 是人人都应该遵守的。环境法规范人们的行为, 保护和改善环境, 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和环境的环境, 保护人类的健康,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法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随后迅速发展, 70年代末、80年代初, 环境法在中国迅速发展, 现在已成为中国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环境法也可以作广义理解, 包括国内环境法还包括国际环境法。环境法的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法律责任、诉讼程序、管理机构及其权限等的综合性规定;防治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恶臭物质污染以及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地面沉降等公害的规定;保护土地、水、海洋、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等自然环境要素的规定;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温泉、疗养院、公园、绿地等特殊自然和文化环境的规定等等。

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需要制定完备的环境立法,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律, 以环境保护管理单项法律为内容的国家环境法律体系。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健全, 还在逐步的完善中。需要完善的方面主要体现在:1.环境立法要与环境执法协调好。立法做好了, 是基础, 还要执行好, 监督好才是关键, 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2.法律体系自身内部的协调, 消除自身矛盾。法律体系是在不断地修改中完善的, 首先要克服自身存在的矛盾, 才能避免冲突。3.环境法律体系要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环境法律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与市场经济协调好, 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4.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协调。国内环境法既要结合本国实际,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法律, 还要与国际环境法协调一致, 避免冲突。同时借鉴国际社会有关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立法经验, 做好有关国际环境公约的国内配套立法。

健全的环境法律体系是基础, 环境立法要与环境执法协调好, 因此,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还必须严格环境执法, 是摆在我国当前环境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严格环境执法首先必须有健全的执法机构, 充实的执法力量, 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 改善执法条件。这要求政府部门加大投资, 积极创造条件, 解决执法工作中的环保设备, 环节执法人员力不从心的现象。其次要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法律执法监督机制, 对环境执法行为进行规范。各级政府都要权利支持环保部门依法监管, 做到少干涉, 甚至不干涉, 多鼓励, 牢牢记住, 保护环境, 是当前的首要职责, 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再次是要加大执法力度, 深入广泛地开展环境执法检查, 严格查处各种违法行为, 做到违法必究。在环境执法过程中要求执法人员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而在现实执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口惠而实不至”的现象。执法人员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 但这与法律制定中存在的不足有很大关系。同时尽一切可能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提高自觉行为。最后要建立环境执法责任制, 分工明确, 责权清晰。环境法并非只有一个环保局在执行, 而是牵涉到很多部门, 比如海洋归海事局管, 河流江湖归水利部管, 森林归林业局管等, 如果执法人员不具备高素质以及相应的技术, 对环境的管理与监督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在环境执法中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 解决执法机构之间职责不清楚的问题, 提高执法效率。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篇8

摘要:回顾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深刻分析法律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及其他问题,力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交通建设法制建设

0引言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新一轮的交通建设正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交通建设过程势必影响自然环境,如造成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对历史遗迹的破坏和征地所造成的失地问题等。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远比发达国家严重,交通环境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破坏的程度很严重,这与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是密不可分的。回顾总结我国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历程,并根据交通环境保护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见解,对完善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孕育期

在1979年我国首先颁布关于环境保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首次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做出要求,主要涉及工程设计与施工环节,具体涉及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三同时制度,以及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等。这是一个初步的、粗略的法律依据。在实际的法律运行过程中,比如三同时制度的“同时投产”的要求只流于原则,如公路建设时,项目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设施是否同时运行、环境保护设施是否要经过相关部门验收等重要问题并没有立法依据。交通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已经产生,只是处在一个萌芽状态。

2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期

2.1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专门立法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以及国内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对交通建设的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1986年3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发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这标志了我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专门性立法的正式启动,但是,这部法律法规是规格与层次较低的立法,法律的约束力相对较低。1987年交通部发布《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并经过3年的试用,于1990年正式发部《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这应是我国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最早的专门性立法。

2.2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一般性立法的频繁制定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建设发展时期之一的改革开放初期,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推动下,配套出台了大量环境保护立法。如:在1987年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8年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9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4年制订了《自然保护区条例》,1995年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等,一系列的一般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或条例。在这些立法中均出现大量与公路建设相关联的法律条文,对交通建设的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法律约束作用。

2.3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国家“七五”和“八五”规划期间,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加速,颁布实施大量法律法规,在这些法律法规中都包含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款,如:1987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1997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7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制定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1996年制定的《噪声污染防治法》,1989年制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7年制定的《县乡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为交通建设项目的中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投资概预算、施工、竣工验收、试运行等问题提供法律保障依据。法律法规的约束已经覆盖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诸多方面,初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法律保障体系。

3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发展期

在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之后,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专门立法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98年12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这是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专门性立法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该条例是为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制定的,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概预算、施工、竣工验收、试运行等方面做出相对具体的规定。2002年颁布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成为该法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也表明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第一部专门性立法法律的诞生。在此期间,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对交通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的发展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4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一个法律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在法律法规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找出问题,及时修订法律法规,才能使这个法律体系得到逐步完善。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也不例外。通过实践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发现主要存在这几方面的问题。首先,立法相对滞后于交通建设对环境管理的制度需求。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交通建设项目的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理,以及道路运营后的环境评价制度的运行缺少明确条款指引,更不用说详尽的细则,这是交通建设法制体系必须尽快完善的迫切需求。其次,交通建设中环境保护全程性存在不足。在交通建设环境法规中,立法的重心偏重于交通建设施工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构建,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以及工程结束后环境影响关注较少。第三,法律法规运行状况有待规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但是对交通建设环境保护过程来说,对基本要求的执行情况总体状况并不理想,对现有相关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执行程度不够,相关检查监督机关的督察不够及时,对违法事件也不能做出相应处罚。

上一篇:商会自身建设下一篇:审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