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存在的问题(精选7篇)
一、家长会中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流程简单呆板,家长参与度弱。
家长会上家长很少有发言机会,大多时间家长如同孩子一样,听着班主任及部分任课教师的讲话,甚至一些认真的家长专注于记笔记。尽管家长会上有个别家长进行发言,但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反映的问题也会不一样。
(二)家长会每学期只召开一次,使得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很少,一方面家长无法得知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另一方面班主任无法得知孩子在家表现。且前一次家长会与下一次家长会时隔近一个学期,每次家长会之间不再存在链接,致使班主任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没办法做到后续追踪监督,而家长无法得到实施要求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答。最后,导致家长会效率低下
二、改进方法
(一)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家长参与度。
应改变将家长视为教育外行人的观念,这是教师首先应从思想上改变的。需将教师与家长置于同一平台,学会注意倾听家长的意见,共同探讨教育问题,针对个别问题充分听取家长意见,对家长的一些困惑给予充分回答,并鼓励家长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使家长参与到家长会之中。通过与其他家长的相互交流发现不足,帮助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加以改进,而老师通过了解孩子在家情况,针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孩子给予特别“照顾”。
(二)构建合理完善的家校联系反馈机制。
家长会上,反映出来的孩子问题及对家长的一系列要求,需要家长与学校之间不断沟通,教师应有针对性地不间断与家长通过电话、面谈、家访等一系列方式进行沟通。对家长而言,因为一个班孩子过多,教师不可能顾及每一位孩子,需要家长发现孩子问题后及时向教师反馈,帮助孩子改正错误。通过家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教育孩子时,好说歹说他都听不进。”……与孩子沟通困难,成了不少家长的心病。
根据调查,在70%的家庭中,家长与孩子存在沟通困难的问题。“问题家长”不能有效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这将给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孩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研究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教育六大误区:完美无误型、过多干涉型、过分呵护型、望子成龙型、拔苗助长型、经验衡量型。李跃儿认为每一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吕航认为:在一些文化程度不高,但社会期望值却很高的家长身上问题体现得更明显,他们指定一个目标便不顾一切地驱赶孩子往前冲。美国教育家托马斯·里克纳在他的《美式家庭———品质教育家长对策》中指出:“社会问题正在转嫁到孩子身上。但我们应该首先希望他们学会公正、诚实、善良,学会尊重和关怀他人并遵守法律和秩序……除此之外,我们才希望他们卓越不凡。”
因此,如何与孩子沟通,建立平等民主的亲子关系已成为家校联手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新课题。
一、“问题家长”与孩子沟通困难的原因初探
1.“问题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使教育存在“问题”。
“问题家长”教育孩子一般采用的是溺爱娇惯的教育方式。在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溺爱娇惯子女现象也极为普遍。家长总是整天盯着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过于照顾孩子,什么事情都为孩子考虑得特别周到,用自己所想代替孩子所想。
另外还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类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要教育好孩子必须居高临下,家长处处唯我独尊,孩子必须无原则服从,即使有天大的委屈也不能以任何方式申辩。
2.“问题家长”沟通意识很淡薄,使教育存在“问题”。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还小,他们现在什么都不懂,沟通是长大以后的事。只要在物质方面满足他们,他们就会快乐。于是,当孩子向家长诉说些事情的时候,家长很难有耐心坐下来认真地倾听,通常是一边忙着自己的事情,一边心不在焉地听着,或“嗯、嗯”地敷衍,甚至找出种种借口,说句“我很忙”“待会儿再说吧”搪塞孩子。等到孩子出现了问题,有的家长是大打出手,甚至还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我皮带都抽断了几根。”这种态度,无疑会挫伤孩子与家长沟通的兴趣。孩子会感到没人愿意听他的,就会主动中断与家长的沟通渠道,以免受到家长的忽略和轻视的伤害。如此情形若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孩子就会因此受到伤害,而不再信任家长,不再期望与家长沟通。久而久之,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也会因此而出现障碍。
二、“问题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要达到高质量的沟通境界,沟通的双方必须处于平等、轻松的状态,这样才有可能让孩子的情感真实地流露出来,也才可能真正达到心与心的碰撞。因此,家长不妨俯下身来,低声细语地与孩子进行对话,倾听孩子的心声,说说自己对孩子所说事情的看法。家长要尊重孩子,尊重是一种信任,家长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能改正缺点,不断地成长,而不是着眼于眼前如何。如果孩子得到了家长的这种信任与接纳,他们内心就会获得一种被尊重的自我价值感,与此同时孩子也会对家长充满信任与尊敬,这是顺利进行沟通的首要条件。
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家长与孩子顺利沟通的重要条件。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体谅,相互尊重。谈话的时间场合也应有所选择,尽量安排在比较自然的环境中进行,比如可以在散步的时候进行轻松的交谈。不要把交流的氛围搞得太严肃,不必让孩子与我们面对面地坐下来进行交谈,否则这种拘谨的氛围会让孩子极不自然甚至不知所措。
2. 重视沟通,主动沟通。
不少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中忽略了倾听的重要性,特别是听到孩子谈论一些家长自己认为错误的观点和行为时,家长便迫不及待地制止:应该如何如何,不应该如何如何。倾听并非仅用耳朵去听,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听,设身处地地去感受,绝对不能“嗯嗯啊啊”,而应该频频点头,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在倾听。通过倾听,往往可以诱导出孩子一串串心里话,使得沟通变得容易。
家长在社会上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常常要求别人要换位思考,那么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受其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孩子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他们的谈话方式、兴趣爱好等都与家长存在较大的差异。家长应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验孩子的内心感受,与孩子做知心朋友。
平时要与孩子主动交流。2011年春节时,我在大年三十与新年初一这几天,主动和孩子交流对电视节目的看法,和孩子一起“评选”相声、小品在正月十五可能的得奖等次。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孩子与他人的沟通水平较差,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在交谈中提高孩子的沟通水平。在交流中家长应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3. 掌握沟通技巧。
如何才能与孩子做到融洽地交流?我认为下面的“六要”与“六不要”值得参考学习。
“六要”:一要经常为孩子找出优点,并能具体表扬孩子的优点;二要时常对孩子表示信赖,并告诉他:“你一定行!”;三要尊重孩子的感觉,积极倾听孩子的需要,并能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四要让孩子有发泄情绪与谈论感受的机会;五要观察孩子的需要与期待,使他常处于愉快和满足的状态中;六要与孩子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不要”:一不要在双方情绪激动甚至失控的时候急于与孩子沟通;二不要把工作、生活中的消极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三不要太过急躁地想要解决问题,否则容易使问题更加严重,令亲子关系紧张对立;四不要专注于判断是非对错,或与孩子互相怪罪,否则于事无补;五不要用批评、指责的语气,以粗暴的言语甚至体罚来管教孩子;六不要说出“你真笨”、“你不好”、“你很傻”、“你真没用”等否定性话语。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家长参与;问题;对策
幼儿年龄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生活范围仅限于幼儿园和家庭两者之间,这两者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对其身心发展都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中人们只看到了幼儿园的重要作用,却忽视了家庭因素的影响。随着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幼儿教育单靠幼儿园一己之力是不够的,必须在家庭的辅助教育才能实现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家长作为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程度等,都直接关系着幼儿园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此,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家长参与问题必须引起幼儿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对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研究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家长参与存在的问题
小朋友对于家长的依赖,使得在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时,迫切需要家长参与其中。但是,根据本文的调查和研究得知,很多幼儿园教学活动在开展时,家长参与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有限
目前,由于社会压力比较大,通常需要孩子的父母都出去工作,所以陪伴孩子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因此会经常组织一些亲子活动。但是由于工作日,家长无法请假来陪伴孩子,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不信任,从而导致孩子对家长的感情逐渐疏远;第二,很多家长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家长没有接送孩子去幼儿园;有些甚至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结束后就匆忙离开,而且还有很多家长忘记答应孩子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等等。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深入程度不够
家长需要充分参与到幼兒园教学活动中,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目前很多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深入程度还不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很多家长的工作时间较长,没有周末双休,也没有节假日,而且很多家长都是在其他城市上班,往返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路程和时间都比较长,所以这些家长往往缺席幼儿园教学活动,造成参与程度远远不够;第二,很多家长虽然知道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普遍认为,将孩子送往幼儿园进行学习,幼儿园就有义务将孩子教育好,而自己可以不参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只需要在家庭生活中陪伴孩子即可。这些都是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不够深入的原因,从而影响了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缺乏计划性
很多幼儿园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虽然邀请了家长参与进来,但是明显地感受到家长在参与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计划性,整个参与过程显得较为匆忙和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幼儿园在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时,都是提前一段时间通知家长,但是很多家长的回复是无法确定是否参加,从而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安排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第二,很多幼儿园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家长没有给出任何的意见,从而导致很多幼儿园自行安排教学活动,并没有家长参与到其中,从而使得家长只需要出席相关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并没有提前准备什么,导致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行为较少。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家长参与的完善对策
综合以上的论述,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程度不够深入,次数也比较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家长的陪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完善幼儿园教学活动,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合作
幼儿园能够为小朋友的成长提供一个开放的公共环境,小朋友可以在其中认识很多朋友;家长在小朋友的成长过程中也扮演者着重要的角色。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促进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小朋友的健康成长。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使得家长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小朋友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尽量参与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亲眼见证小朋友的健康成长;第二,幼儿园在举办亲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小朋友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尽量将教学活动安排在周末,能够让家长充分参与进来,提高小朋友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增加他们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小朋友的健康成长。例如,幼儿园可以通过向家长发送邀请卡的形式,在周末建立“亲子活动周”让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以小组形式,与其他家庭小组进行默契值、机智问答比赛,并制定最佳亲子奖、最佳家庭奖、最佳爸爸或妈妈奖,在培养幼儿活动参与能力的过程当中对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表现予以鼓励。
(二)要促进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深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小朋友的健康成长,家长仅仅参与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促进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深度,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幼儿园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与家长进行充分地交流和互动,选择同时适合家长和小朋友的教学活动,进一步促进家长与小朋友的互动,更好地体现教学效果;第二,可以建立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平台,例如:利用目前的微信或者QQ群等,让教师和家长参与进来,使得家长能够与教师进行实时地交流,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相关情况;第三,要充分考虑到小朋友家长的状况,分批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能够使得教学活动适应大多数家长的情况,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发挥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小结
总之,幼儿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家长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无论是在帮助幼儿摆脱其对自身的依赖心理,促进其更好的融入幼儿园集体,体会入园的乐趣,还是对幼儿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增进自身对幼儿的了解等方面都起着极为积极的作用。为此,从幼儿园的角度来讲要加大对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重要意义的宣传,并对其参与方式进行积极引导和计划。作为家长来讲,努力克服自身困难,积极主动配合幼儿教师的引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师和家长的双方努力之下,实现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先珍,于冬青.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10).
[2] 胡金平.家长干预学校教育行为的现象分析——一种嵌入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02).
[3] 郝克明,汪明. 独生子女群体与教育改革——我国独生子女状况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09(02).
与存在不同教养误区的家长沟通
很多情况下,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家长身上。家长的教养误区是导致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透过家长的言行与态度,了解家长的教养误区,并通过良好的沟通策略帮助家长走出误区,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与包办代替昀家长沟通
小满上幼儿园不到两个星期就学会了自己吃饭、自己喝水,但是一回到家就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喂。老师对小满家长说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长不要包办代替,以免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小满家长告诉老师,孩子在幼儿园听老师的话,可是回家就不听话了,不喂就不吃,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再说,孩子长大了,一定能自己吃饭,就再辛苦两年吧。
(一)了解包办代替的主要原因
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年龄小,需要大人的照顾,但是照顾过度就很容易形成包办代替。家长之所以包办代替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特别爱孩子以致缺乏理性,认为爱孩子就要为孩子做好一切,不要让孩子受委屈;二是家长的养育习惯没有跟随孩子的发展而调整,仍然沿袭婴儿时期的养育方式,导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给孩子动手锻炼的机会;三是包办代替比让孩子自己动手更加高效、利落、省事,否则孩子做得不好,家长还得为孩子收拾整理。
教师需要跟家长沟通包办代替的危害。从表面上看,包办代替让孩子舒服,让家长省事;实际上,它是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温床“。习惯了家长包办代替的孩子不但动手能力差,独立自理和抗挫折能力发展得缓慢,而且容易任性娇气。总之,孩子的许多不良习惯和个性特点都是家长包办代替造成的。
(二)分析包办代替的表现形式
包办代替是当前家长存在的最常见的教养误区,在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都广泛存在,主要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家长包办代替的不同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指导。
1.在饮食上包办代替:吃流食、吃碎菜、吃烂饭,不用孩子动牙
孩子都有一个从吃流食到半流食,再到主食的过程,而长期停留在只吃流食的孩子,容易导致只会吞咽、不会用牙齿咀嚼,这样不但吃饭容易噎着,而且不利于牙齿的发育,因为口腔里的酸性环境很容易滋生龋齿菌。另外,因为咀嚼还能刺激大脑活动,所以不咀嚼的儿童其大脑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美国的一项医学研究发现,咀嚼少的儿童的智商普遍低于以耐咀嚼食物为主的儿童。
2.在行动上包办代替:一出门就抱,就坐车,不用孩子动脚
现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出行工具越来越便捷,于是不喜欢走路、出门就坐车的孩子不在少数,孩子行走跑跳的机会也因此大大减少。孩子的腿脚被包办代替了,会导致他们下肢肌肉力量的发展受到限制,进而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能力。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勤动手、勤动脚。
3.在语言上包办代替:一个眼神或动作,家长即心领神会,不用孩子动口
有一个孩子3岁了还不会说话,妈妈有点着急,爷爷却说:“没事,孩子只要长嘴巴就能学会说话,主要原因是你们总不在家,不了解孩子的心思。孩子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你们要不明白,就问我吧。’’爷爷的误区就在于陷入了语言上的包办代替,没给孩子说话锻炼的机会。足够的语言听觉经验是孩子理解语言、模仿发音、学会说话的基础,家长一声不吭地拿了玩具就递给孩子,减少了孩子的听觉刺激,同时也剥夺了孩子表达的机会,会阻碍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
4.在思维上包办代替: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帮助,不用孩子动脑
孩子特别爱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之类的问题,有的孩子遇到困难就爱说“怎么办“、“我不会,你帮帮我吧’’,家长觉得仅仅是举手之劳就一帮到底了。实际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发展了,而3岁以上的孩子具有更高级、更复杂的思维能力。因此,家长不宜代替孩子思维。在孩子提出请求后,不必立即回答、立即帮助,要鼓励孩子动脑筋想一想、猜一猜,动手试一试、做一做,帮助他成为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聪明孩子。
5.在情绪上包办代替:孩子一不高兴就满足,不用孩子动心
当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人们难免会不高兴。心智成熟的成人能够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而年幼的孩子管理自己情绪的水平较低,可能就会发脾气甚至大哭大闹。看到孩子这样,家长就心软了,于是满足了孩子的愿望。实际上,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愿望,换来的只是暂时的平静,孩子以后不但可能形成用发脾气来要挟家长的习惯,而且不断增长的愿望会越来越难以满足。孩子在日常生活和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体验到失意、难过、伤心等不愉快的情绪,成人要帮助他们逐渐学会平衡自己的需求、调节自己的心理,只有这样他们才有能力享受真正的快乐。如果孩子一不高兴家长就满足其要求,是在情绪上包办代替孩子的心理体验,不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和良好性格的形成。(三)避免包办代替的策略
与这类家长沟通的时候,重点是帮助他们相信孩子自我成长的力量,放手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1.鼓励孩子动手做,宽容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
孩子通常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持续的锻炼会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实际上,孩子天生就喜欢自己动手做事,但是因为通常在他们动手之前家长就已经为他们完全准备到位,甚至当他们坚持自己尝试时,有的家长还会阻止甚至批评他们,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打击,渐渐地他们就 变得只被动地等待家长的包办代替了。因此,教师要提醒家长不要怕麻烦,不要嫌孩子做得不好、不熟练、帮倒忙,要充满热情地鼓励孩子动手操作,并宽容孩子在操作中出现的失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蕴积出强大的、自主成长的内在力量。
2.经常启发孩子“试一试”、“想一想”
孩子经常会求助于家长,家长不要拒绝孩子的求助,也不要代替孩子动手动脑,要经常启发孩子:“动手试一试吧,看看有什么新发现。“或者“动脑想一想吧,你一直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家长要始终视孩子为成长的主人,视自己为孩子成长的有益助手,这样会极大地促进孩子的自信心 和独立性的形成。
3.家长做一半,为孩子留一半
生活中的许多技能需要家长手把手地教给孩子,但这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完全代替孩子。在教授某种技能时,家长可以先做一遍,然后让孩子模仿着做一遍;如果孩子不能完全独立地模仿,家长可以先做一半,为孩子留一半,使孩子处于半独立模仿的状态。比如:在帮助孩子穿衣服、系扣子、系鞋带时,家长可以只做一部分,剩下一部分留给孩子做。总之,我们成人要积极地为孩子营造一个从依赖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渡空间,以促进孩子心智的健康成长。
二、与崇尚孩子自由的家长沟通
约翰跟着爸爸妈妈回国定居不久。在幼儿园里,他总是用玩具砸别人或地面。有的孩子被砸到了,就愤怒地用手去抓约翰,在约翰的脸上留下了几道红印。约翰的妈妈看到了并没有护短,她认为,约翰砸了别人、别人打还过来是应该的,这样约翰就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了。此外,约翰在班里从来不坐凳子,而是站在椅子上或者坐在桌子上。教师告诉约翰的妈妈后,他妈妈说没有关系,孩子在家里还爬电视机呢,所以专门买了没有辐射的电视机。约翰妈妈说,让孩子自由发展有利于培养他的个性和创造性。约翰父母的观念给孩子的入园适应带来了很大障碍,也给教师出了难题。(一)了解家长的认识误区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自由的生活空间与精神空间。成人因为担心孩子出危险而限制孩子的活动,或者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望生活而限制孩子的想法,都容易导致孩子将来形成缺乏主见、唯命是从的性格,这是一种在未来社会没有竞争力的性格。所以,过度限制孩子是错误的,但是让孩子过度自由也是不行的。
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主要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与外界发生各种关系。如果一切都顺应孩子的本性,他们就学不会与他人打交道的礼仪常识和规则,导致为所欲为的倾向。孩子长大后形成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如好动、不服管教、攻击性强等都与成人过度满足孩 子的自由需要有关。从另一角度来说,人人都有自由的权利,但一个人的自由不能以侵犯他人的自由为代价,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影响和干扰到别人的自由,是自私的、不文明的行为。因此,自由过度的教养态度培养出来的是孩子的任性而不是良好的个性。(二)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与这类家长沟通的时候,重点是帮助他们辩证地把握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把培养孩子的个性与社会性有机结合起来。
1.引导家长相互尊重,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约翰的妈妈之前一直带着约翰在国外生活,秉持着西方的教育观念教育孩子,所以教师在与其沟通中产生的困惑主要源于国内外教育文化和教育观念的不同。国外幼儿园的师生比大于国内幼儿园,所以孩子的自由活动空间更大;国外的家长也更加尊重儿童的自由权利,他们不但尊重自己孩子的自由,也尊重其他孩子的自由,所以能以淡定、宽容的态 度看待孩子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我国绝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把孩子地位特殊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家长对孩子的事情很重视也容易紧张。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文化,我们不能简单地断定孰是孰非。因此,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需要引导家长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渐内化家长有益的教导,让孩子遇到困难、犯了错误不害怕、不逃避、不撒谎,而是坦然接纳现实、积极接受帮助、主动调节自我,因此,使孩子真正成为自我控制的主人。
4.与家长通读一本书,放松地讨论读书心得
自由主义倾向的教育观念很受年轻家长的认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年轻的家长喜欢阅读亲子教育类书籍,而许多书籍又充斥着批判现代教育的内容和观念,有的观念还比较偏激,导致辨别是非能力差的家长对书中的观念和内容断章取义。似乎一谈到“坏教育”就是限制孩子发展的种种规则与制度,一谈到“好教育“就是倡导个性飞扬的自由生活与环境。实际上,书中的许多说法是具有一定的国情背景、文化传统和个体差异的,在某种情况下是正确的观念,换一种情况就不是绝对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为了与家长深入沟通教育观念,教师可以询问家长最喜欢读的书是什么、最欣赏书中的哪一段话以及对这一段话是怎么理解的,然后有针对性地翻阅书中的相关内容并冷静思考,再找个合适的时间与家长交流自己的看法。因为双方谈论的内容是针对书籍而言,避免了直接面对彼此间的观念冲突,从而可以放松地讨论读书心得,而讨论本身又具有相互理解与相互影响的作用。
三、与过度关注孩子的家长沟通
一般情况下,小朋友都是由一个家长护送到幼儿园。然而,孔老师发现淑涵小朋友经常是由爷爷、奶奶和妈妈三个人一起送到幼儿园,淑涵爸爸只要能抽出时间,也会尽量接送孩子。如果遇到家长开放日活动,一定是爸爸摄像,爷爷从一个角度照相,妈妈从另一个角度照相,奶奶则随机协助。淑涵妈妈对老师说:“我们家什么都不缺,照顾好、教育好淑涵就是我们家最大的事,请老师对我家女儿多加关照。”在家长的关爱下,淑涵长得聪明、漂亮、可爱,但是心思却比别的孩子重。一天,莉莉发烧了,老师对她很关心,户外活动的时候一直拉着她的手。淑涵看见了,玩游戏的时候心不在焉,时不时地看看老师。从户外回到教室之后,淑涵终于忍不住了,指着莉莉对老师说:“我不喜欢她,她丑死了!”老师很诧异淑涵怎么说出这么难听的话,但也明白淑涵是嫉妒莉莉今天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注。(一)分析过度关注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孩子需要成人的关注,但是过度关注对孩子有害。过度关注孩子的家长往往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强化了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影响了孩子从客观的角度去理解与接纳他人、与他人平等交往、遵守规则及尊重外在环境等,使孩子陷入“唯我独尊”的狭隘世界。
王老师的女儿佳佳在王老师所在的幼儿园上学。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起,佳佳就得到一些教师的“特殊关注”。这些教师见了佳佳之后,不管是什么场合,都喜欢逗逗佳佳,久而久之,导致佳佳形成了“特殊化心理”,让她觉得自己就应该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进而脾气逐渐变得骄横、霸道。佳佳时常拿“我妈妈是幼儿园老师”、“我让妈妈狠狠地批评你”威胁与她“作对”的小朋友,不能与同伴和睦相处。佳佳的这种不良变化,是入园之后教师的过度关注造成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心理空间和思想意识,过多的干预与关照会减少孩子锻炼他们自己的独立性、坚强品质、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机会,阻碍孩子思维的客观性及社会性品质的发展。从成长的规律来说,孩子不被过度关注反而能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能够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在平稳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静悄悄地成长”是孩子形成独特风格与个性所必需的。
(二)走出过度关注的误区
与这类家长沟通的时候,沟通的重点是帮助他们理解适度关注才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并帮助他们掌握适度关注孩子的具体方法。
1.向家长阐述幼儿教师关注孩子的特点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教师的重视,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像在家里一样,得到细致的关心与照顾。家长爱护孩子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重视都有必要。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教师对每个孩子的基本情况都是心中有数的,但教师最关注的是那些能力相对较弱和行为习惯相对较差的孩子,重视这些孩子有利于提高班级幼儿的整体水平。可见,有的孩子不受重视,反而说明孩子很能干。
2.培养孩子乐于为他人喝彩、乐于帮助他人的品质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不易接受别人的优点、长处和成功,但是经过家长的引导,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改善。比如,当家长听说某个小朋友获得了奖励、取得了好成绩时,不要立即批评自己的孩子不如他人,而是要先鼓励孩子接纳比自己优秀的同伴,为小伙伴喝彩、祝福,从而培养孩子宽广、谦虚的胸怀;当其他小朋友有困难了、退步了或者被批评了,要引导孩子学会同情和帮助他人,而不是幸灾乐祸。
3.正面鼓励孩子,不要一味地哄劝孩子
孩子特别需要家长的表扬和鼓励来建立信心,于是有的家长一味地、夸张地表扬孩子,即使孩子做了不对的事情,也把责任向别人身上推。孩子长期被这么哄着,久而久之就不愿意承认和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接纳和嫉妒他人的事情也就随时有可能发生。比如,当孩子因为在一次比赛中输了而特别伤心时,有的家长就会说:“他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也行!“这样也许安慰了孩子,但是却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引导。家长应该正面鼓励孩子:“人家学会了,我们经过学习也一定能行!咱们回家试试吧!’’
在玩下棋、扑克牌、拍球等亲子游戏的时候,别给孩子总是造成他胜利的假象。幼儿与成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成人觉得让让孩子没关系,儿童却把游戏当成“工作”一样对待。家长应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尊重规则与结局,不应以自己的喜好与意愿随便改变规则。
4.不助长孩子争强好胜、唯我独尊的心理
孩子在集体生活环境中会有攀比和竞争心理,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向良性竞争发展,不助长孩子争强好胜、唯我独尊的心理。比如,在游戏角色的分配中,孩子们都希望自己做主角,成人要引导他们轮流做主角,而不是只能自己做主角、不给他人做主角的机会。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要培养他们谦虚、友善的态度,要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不要恃才为傲。
四、与过废忽视孩子的家长沟通
郭凯今年5岁了,有一个3岁的弟弟,但不幸弟弟惠有白血病,妈妈常年在医院陪伴弟弟,爸爸也整天忙于工作,因此平时就由小凯姨妈照顾小凯。小凯很聪明,但是情绪反复无常。有时表现得特别好,有时又会闹一天别扭。一天,他竟然很乖地趴在老师的肩膀上,让老师很感动。老师说:“你喜欢老师,对不对?”他说:“我就是不说。”他好像很担心说了老师就不抱他了。在户外活动时,小凯喜欢到处乱跑,老师拉住他,他就使劲推老师,边推边自言自语:“妈妈喜欢我,妈妈爱我。”老师听着很心酸,知道他心里想念妈妈。在家里,小凯爸爸不耐烦了就会揍他。老师知道孩子的行为有问题,但是家长的教育方法问题更大。(一)分析过度忽视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由于社会变迁对家庭及个人生活的深刻影响,在家庭中过度忽视孩子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父母在异地求学、就业,或者父母工作繁忙,或者父母离异,等等,都会导致他们平时较少关注孩子。此外,家庭中的一些突发事件,也会导致家长对孩子的忽视。郭凯小朋友就属于这种情况。
郭凯由于没有得到正常的母爱和父爱,导致他在识别他人的情感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模式方面发生了紊乱,他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得到家长的关注。因为他从切身体验发现:表现得乖乖的,没人理自己;如果胡闹一番,虽然会挨揍,但好歹爸爸关注自己了;挨揍之后他又发现好像自己乖一点,家长也会对自己好一点。因此小凯的行为才会令人捉摸不透。家长则把孩子捉摸不透的行为当成自己严厉管教孩子的原因,对孩子时而冷漠不关心,时而训斥打骂,始终没有给孩子稳定的关爱和安全感。
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有学上就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家长更要关心和满足孩子对爱、接纳、关注、尊重、自我实现等心理情感的需要,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幸福的童年生活。(二)提供关注孩子的策略
与这类家长沟通的时候,沟通的重点是帮助他们学会积极地关注孩子,让孩子在爱与关怀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1.教师与家长用相互传达的方式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
鉴于过度忽视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关注较少,教师可以把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表现描述给家长听,再请家长传达给孩子,这样孩子既得到了教师的鼓励,也得到了家长的鼓励。同时,教师还要经常问问家长孩子在家庭中的进步表现,并把家长的积极关注传达给孩子,孩子通过这个渠道又得到了双重鼓励。每次传达之后,教师都要与家长进行确认:“您 把我对孩子的鼓励传达给他了吗?’’这种传达的方式很简单,却对家长积极关注孩子起到提醒作用,还给孩子带来进步的动力,因为鼓励是一种最积极的关注。
2.家长饶有兴趣地倾听或询问孩子,鼓励孩子讲述幼儿园发生的事
孩子离园之后的交流是亲子沟通的重要内容。每个孩子主动交流的状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不等家长问,就滔滔不绝地向家长讲述白天在幼 儿园的所见所闻,家长要饶有兴趣地倾听,不宜三心二意,也不宜随意打断孩子。家长不时地对孩子注视、点头和提问,都会鼓励孩子交流下去。这个过程不但锻炼了孩子主动、大胆表达的能力及思维的条理性与逻辑性,还帮助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幼儿园丰富而详细的生活情况。其中,家长的提问对孩子具有积极的启发与引导意义。比如,孩子说两个小朋友在幼儿园争吵打架了,家长可以追问事情的来龙去脉,锻炼孩子的回忆能力;可以询问谁是谁非,观察孩子的是非概念;可以讨论正确的解决方法,引导孩子的交往能力。家长用心倾听、用心提问都会促进亲子之间的深度交流,既增进了亲情,又促进了孩子的发展。
3.通过关注孩子的表情来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
孩子并非无忧无虑,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能让他们情绪低落、生气难过。比如,一个小男孩有一段时间总不想上幼儿园,妈妈问老师是怎么回事,老师也说不清楚,经过再三询问孩子才知道是因为“画不好气球“。家长不要以为类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关注,因为孩子是在小事中完成“成长”这件大事的,所以孩子成长无小事。
孩子一般不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家长平时可以通过关注孩子的表情来判断孩子是否遇到了烦恼,然后再问孩子:“妈妈看你好像不高兴,你愿意跟妈妈讲一讲发生什么事了吗?”如果孩子不愿意讲,就不要强迫他;如果孩子愿意讲,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问题,并与孩子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
五、与在孩子面前缺乏威信的家长沟通
每天早晨哄劝彤彤上幼儿园,成了爸爸妈妈每天的第一项“工作”。有一天,爸爸突发奇想:“儿子,咱们来玩一次‘石头、剪子、布’,好吗?我赢了你就得上幼儿园,你赢了就随你的便。”一听玩游戏,彤彤高兴地答应了。结果爸爸赢了,彤彤就大哭起来。爸爸心软了:“好吧,别哭了,今 天咱不去幼儿园了。’’从此以后,劝哄儿子上幼儿园就变得更加艰难。过了暑假,彤彤要上大班了。开学第一天,妈妈把他送到班里准备走了,彤彤跟在后面追妈妈,老师赶紧用胳膊拦着他,他抱着老师的胳膊狠狠地咬了一口,妈妈转身看见老师的胳膊被咬出血了,连忙说“对不起”,并让老师 看她胳膊上被儿子咬的“此起彼伏”的大包小包。(一)帮助家长意识到有威信才有教育
一般情况下,进人大班,孩子上幼儿园已经不是问题,无理取闹的事情也已经很少发生,但是彤彤却不一样,这与家长在孩子内心丧失威信密切相关。没有威信就没有教育,家长的威信是家庭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但是有的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教师发现问题之后要提醒家长关注教育威信的建立与维护。《颜氏家训》中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孩子心目中有家长的地位和威信是他们接受家长管教和建议的心理基础,一旦家长的权威动摇或者受到“损伤’’,孩子就不听话、不配合了,很多时间和很多精力也都首先“内耗’’在亲子之间谁说话算数的权利较量上,亲子合作因而变得效率低下,双方常常闹得不愉快。
在孩子的眼里,家长的教育权威体现为一系列规则的限定上: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事情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如果不与家长配合,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发生的事情是自己乐意接受的,还是不乐意接受的;彼此之间的“势力范围”又是怎样扩张和萎缩的,等等。对家长的教育权威有所认知和探索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成果,至于他们不与家长的教育权威相配合则往往是家长自愿“拱手相让”的结果。比如,彤彤的爸爸以为“石头、剪子、布”只是一个游戏,不必当真,只要孩子开心就行。实际上,家长让出的却是权威。因为游戏对大人来说是虚拟的,对孩子来说则是真实的,孩子遵守游戏规则就是尊重规则、尊重权威,在规则与权威面前家长不能出尔反尔。(二)为家长建立威信出谋划策
与这类家长沟通的时候,沟通的重点是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日常言行对树立教育威信的影响,并调整自己的教育态度与方式。
1.对孩子讲诚信,许诺要量力而行
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做某件事,经常会用一个优厚的条件刺激孩子,孩子按照家长的要求做了,结果家长不履行当初的承诺,孩子因家长的言而无信而深感愤怒,久而久之,家长的威信就会在孩子心目中削弱甚至丧失,孩子也因此逐渐变得“目中无人“、难以管教。因此,教师要提醒家长履行对孩子的诺言。同时,提醒家长不要随意许诺,许诺本身要具有可行性,要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益。比如,有的家长许诺孩子去游乐场,但是当天根本无法陪孩子去;有的家长过于投孩子所好,经常给孩子许诺过多零食、过长时间看电视或者玩游戏,等等。如果不履行这些诺言会伤害家长的威信,履行诺言则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2.柔中带刚地执行已经确定的规则
履行诺言意味着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却不意味着一味地讨好孩子,讨好孩子换不来家长的威信,反而会使孩子轻视家长的威信。因此,家长要把握好爱与规则的关系,与孩子协商好行为规则之后要坚定地执行下去。如果孩子拒绝,家长不要无原则地妥协,也不必声色俱厉地惩罚孩子,而是要柔中带刚地敦促孩子执行规则。而规则一旦形成,就不要朝令夕改,而且不同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要求一致,否则容易使孩子“钻空子”,不利于形成统一的、内在的行为规则。
3.严厉与惩罚不能带来真正的威信
有的家长把威信简单地理解为让孩子害怕家长,听家长的话不敢反抗。实际上,这只是孩子表面上的服从,是他们担心严厉的惩罚才配合家长的要求。一旦家长不在身边,孩子就为所欲为了,甚至变本加厉地发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真正的威信是建立在孩子心悦诚服的基础之上,是家长不在身边仍能以规则约束自己的内在力量。所以,家长不能见孩子不听话了,就吓唬、打骂、惩罚孩子,这只能暂时让孩子感觉到家长的威慑力量,却并不能在他们内心世界建立起真正的威信。
4.别让孩子“吃掉”家长的威信
孩子的吃饭问题一直都是让很多家长颇感头疼的事情,如孩子吃得少、吃得慢、挑食等。爸爸妈妈,尤其是祖辈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多吃一口,甘心“出洋相”、“丢面子“,最后孩子是吃饭了,却也“吃掉”了家长的威信。教师可以把“吃饭“与“威信”的这种关系与家长进行沟通,并请家长正确地对待孩子的饮食习惯,不要因为自家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吃得少而担忧,只要孩子有健康活泼的面貌,就不要强迫孩子多吃饭。吃饭是人的本能,饥饿是最好的厨师,家长让孩子加强运动锻炼以促进消化是提高孩子食欲的根本方法。
六、与过废表扬孩子的家长沟通
王女士自从有了儿子小飞以后,对幼儿教育非常感兴趣,读了不少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特别推崇赏识教育、无批评教育,对孩子总是表扬和奖励。孩子3岁上幼儿园了,妈妈还是一口一口地喂他吃饭,孩子很长时间才吃完,妈妈还要夸奖一句:“小飞真棒,是妈妈的乖宝宝!”平时带儿子一起看班级小朋友的作品,如果妈妈夸奖别人,小飞就撅着嘴不高兴,妈妈赶紧哄劝他:“小飞更棒!”老师反映小飞过分要强,平时做错了事情,老师只是给他指出来,他就不高兴;老师在表扬吃饭、穿衣、听课认真的小朋友时,如果没有提他的名字,他就会大声地说:“老师,还有我,我比小宝好!“因此,小飞在性情上非常娇气,在班里的朋友很少。(一)向家长分析过度表扬孩子的隐患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表扬与鼓励。表扬给予孩子肯定,激励给予孩子动力,孩子需要在肯定的成长环境中获得主动进取的动力,但是过度表扬则达不到这个效果。因为一方面无限度的表扬和赞赏改变的只是孩子的心理感觉,并非孩子的现实状况,它过分地抬高了孩子的心理感觉,从而拉大了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孩子无法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另一方面,一味地用赞扬来满足孩子,会让孩子养成因为表现良好就期待奖赏和刺激的习惯,并因此产生依赖。他们奔跑不是为了前面的目标,而是为了身后拉拉队的喝彩。而一旦发现身后的拉拉队悄然不在后,他们便会感觉到失落和迷茫,继而失去跑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要想掌握赏识与表扬的真谛,家长需要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认识到孩子所做事情的价值以及他付出的努力,并予以充分的重视、适时的支持与精神的鼓励,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指导家长调整教育策略
与这类家长沟通的时候,沟通的重点是帮助他们把握正确的表扬方法,而不是简单、草率地使用表扬教育法。
1.表扬要具体,不宜空洞地泛泛而谈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优势,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很具体,因此家长的表扬要具体,要专门强调孩子令人满意的行为或者做法,让孩子知道自己具体好在哪里。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家长要避免泛泛而谈的评价:“啊,画得好美,你真是一个小画家!’’这种评价会养成孩子对高期望评价的依赖,而不是心满意足地自我认可。家长要真正发现孩子所画之美,具体描述他在主题、构图、色彩、创新等方面的长处,这种客观的赞美既提高了他的认知水平,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哪一方面做得好,又使他得到了具体的指导。教师还可以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环节尝试言之有物的表扬方式,比如,“谢谢你把饭桌清理得如此干净。”家长也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细腻感受来夸奖孩子:“妈妈今天很累,你能帮妈妈倒水,妈妈可以休息一下了!你真是个会关心人、照顾人的好孩子!”
2.表扬要针对孩子的努力,不宜随意夸大其词
表扬和奖励对年幼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诱惑力,但是家长不能滥用,只有当孩子真的有了突破、能够战胜自己时,这时的表扬才有价值。表扬是对孩子中肯的评价,不是随随便便赐予孩子的廉价物。随随便便表扬孩子,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不需要经过太大的努力就能完成一项任务,家长就没有必要对孩子表现出欣喜若狂、赞不绝口的态度,这样必然会助长孩子的自满情绪,长久下去,也无法让他体会到表扬带来的激励之情。奖励的效果也是如此,它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法宝,没有任何奖励可以使孩子们永远心满意足。家长的奖励可能只针对这一次行为,但孩子们会自然地推理:爸爸妈妈下次还会奖赏我吗?是否会奖得更多呢?如果家长忽视了一次奖励,孩子们会认为他们浪费了自己的努力,进而失去了自我管理的动力。
3.以精神鼓励为主,不宜总是物质奖励
小孩子对小食品和小玩具是非常喜欢的,拿孩子喜欢的小东西作为交换条件确实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效果是暂时的。因为孩子一方面很快就会对一贯出现的物质奖励失去新鲜感,另一方面他的行为不是出于自觉自愿的内化动机,而是外在物质利诱的结果。实际上,家长表扬孩子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遇到问题能自信、妥善地处理,而不总是依赖物质奖励、依赖他人的迁就,这样孩子难以获得控制自我的内在心理力量。家长要经常给予孩子精神奖励,如拥抱、抚摸、微笑、注视、讲故事、亲子玩耍、口头夸奖(聪明、能干、好孩子)等。孩子越大越需要精神层面的鼓励,家长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对精神鼓励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帮助孩子摆脱对物质奖励的依赖。
4.小心迁就和妥协是对孩子所犯错误的无言支持
该吃晚饭了,小轩已经连续好几天吃的都是炸鸡腿,妈妈劝儿子换换口味,吃点鱼虾和青菜。可是,小轩到饭桌上一看没有炸鸡腿,就把筷子一扔,不愿意吃饭了。爸爸说了他几句,他竟然把门一开跑出去了。这下可把爸爸气坏了,要追上去揍儿子。薛女士却追在儿子后面,买了他要的炸鸡腿。虽然暂时平息了亲子矛盾,但是小轩吃饭挑食的毛病却 更加严重了。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迁就和妥协就是对这种不良行为的支持,他也因此会再犯错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如何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是他的小脑袋瓜始终在琢磨的事情。首先他也懂得“以和为贵”,尽量采取让父母喜欢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当父母否定他的 愿望时,他就有可能“退而求其次’’,即使惹得父母不高兴,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这时,如果父母一味地心软而迁就孩子,孩子就抓住了父母的“软肋”,再次使用同样的“伎俩“。这就是孩子观察父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套思维。
父母的支持与夸奖是孩子的行为标准,因此千万不要支持有误、夸奖错误,否则,孩子心中的是非标准就会混淆了,这将对孩子具有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家长想要改过来就得付出更大、更艰难的努力。
七、与过度批评和惩罚孩子昀家长沟通
涛涛5岁了,妈妈对于涛涛的调皮捣蛋行为十分苦恼,经常气愤地大声斥责他,却不见效。实在没办法了,她就拿出邻居传授的“杀手铜”——关黑屋。当涛涛无理取闹的时候,妈妈就把他关在壁橱里,涛涛立刻就能老实了,妈妈对这个办法比较得意。日子一久,次数一多,壁橱成了涛涛 最害怕的地方。每当妈妈说“你再淘气,我把你关起来’’时,涛涛就吓得连声音都喊不出来。这样几次后,涛涛竟然出现了“口吃”,妈妈这才知道是自己的错,但是为时已晚,要想把“口吃”矫正过来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精力。(一)向家长分析过度批评和惩罚的隐患
恰当的批评和惩戒有很多教育价值,如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培养孩子的独立反思能力、锻炼孩子的责任心等,但是过度批评和惩戒则达不到这个效果。当孩子很顽皮、屡教不改时,有些家长会经常用“小偷偷小孩”、“警察抓人“、“报告老师”一类的话吓唬孩子,或者把孩子“关黑屋”,使打骂、惩罚成为孩子的“家常饭”,这样做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会导致孩子形成说谎、胆怯、孤僻和固执的不良品格。
1.说谎
研究发现,严厉批评、吓唬和威慑会让孩子撒谎狡辩,宽容和原谅则让孩子坦白诚实。比如,孩子打碎了花瓶,如果家长说:“是你打碎了花瓶吗?如果你不说实话,我就不理你了。’’孩子十有八九不说实话。如果家长说:“是你打碎了花瓶吗?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如果你说实话,我与你一起做一个好玩的游戏。“孩子十有八九会说实话。可见,说谎的孩子后面通常会有严厉的家长,因为他发现做错事说真话有遭到严厉批评与惩罚
2.胆怯
如果孩子经常挨骂挨打,并且也不是太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或者难以预料自己会不会再次出错,那么不管他是否做错事情,他一见到家长都会感到紧张、害怕、不敢接近。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自卑、胆怯、懦弱,具有紧张不安、唯命是从、心理压抑、忧心忡忡的习惯性倾向。
3.孤僻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让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这类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
4.固执
家长动不动就严厉地批评孩子,容易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用存心惹家长生气来表达不满,即使挨打也不躲避、不叫疼,越打越不认错,变得越来越固执。实际上,这样的孩子性格刚强、脾气倔强,容易被强硬手段激惹而变得更加强硬。(二)指导家长调整教育策略
与这类家长沟通的重点是帮助他们把握正确的批评方法,而不是简单、草率地使用批评教育法。
1.家长在批评和惩罚孩子之前先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的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和无理取闹的行为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禁不住要对孩子发火。教师可以向这类家长传授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研究表明,情绪总是比理性思考早出现6秒钟,所以家长能否把握好情绪出现的头6秒非常关键。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强迫自己数数或深呼吸,即家长想发怒的时候,先闭上嘴巴,在心里从1数到6,或者尽可能地吸进一大口气,让腹部膨胀,憋住气,示自己吐出心中的紧张、烦恼和不快乐,解冲动的情绪状态。然后再慢慢、均匀地吐出气,暗这样来回做若干次,就能大大缓
2.用温和而坚定、严肃而不严厉的态度要求孩子
教师需要与家长沟通批评教育的艺术。真正达到批评教育的效果不在于严厉的措辞,而在于严肃的态度,有时说话方式比说话内容还重要。当孩子违反规则的时候,过于松软和过于强硬的态度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适宜的态度是温和而坚定、严肃而不严厉。“温和’’表示家长尊重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坚定”则让孩子明确是非,明白规矩是不可动摇的,培养他尊重规则与权威的意识;“严肃”说明家长的态度是认真的,但语气、语调不“严厉”。比如,对于正在无理取闹的孩子,妈妈可以蹲下来,平静地看着他,用缓慢而坚定的语气说:“不行!“也可以抱起孩子,轻轻地拍着孩子的后背说:“宝宝,妈妈说过了‘不行’。”让孩子在爱的怀抱中遵守规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家长容易顾此失彼,有的家长温和而不坚定,有的家长坚定而不温和。比如,有的妈妈一遍又一遍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却不断地与妈妈“软磨硬泡”,为自己争取更大的自由权限,最后妈妈没耐心了,在不知不觉中妥协退让,结果家长成为立规矩的“输家”,孩子成了自由的“赢家“,并获得再次成功的经验。有的妈妈则足够坚定,毅然决然的样子让孩子产生了恐惧心理,孩子可能因此守规矩了,但他是因为害怕惩罚而守规则,并没有对规则产生理解和内化。这种态度容易导致孩子形成看人脸色行事、胆怯畏缩的依赖性格。
3.帮助家长调整与孩子交流的语气与句式
持严厉批评态度的家长常常用否定和命令的语气与孩子说话,如“不许”、“禁止”、“必须”等。家长只告诉孩子不可以做什么、不可以怎么做,却没有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可以怎么做。事实上,家长的要求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受到否定的孩子也没有得到明确的指导。常用含有命令的祈使句式,也是家长态度严厉的表现之一。即使正确的指导意见,家长也要用耐心解释、征求意见、相互商量的语气与孩子交流,这样孩子才会心服口服,提高行为的自觉性。
4.教育孩子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以批评和惩戒为辅
报
平塘县鼠场小学
第十八期
2012年3月29日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讨论
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猜测今天有的家长不愿意来开家长会,不愿意到学校不是对老师有意见,而是因为孩子成绩低,可能有的家长昨天晚上还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不去,你成绩那么低我嫌丢人。”有的家长可能还会说:“考那么点分,我到学校现眼。”
是的!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取得好的成绩,能够成为他人眼中的佼佼者,将来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学校。然而,有时候希望也会变成失望,还有的时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当自己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整日奔波劳碌回到家后看到的却是孩子的不及格,甚至更低的成绩。想一想,谁是当事者,谁都会寒心的,谁都会唠叨的,甚至发脾气,有的家长也会一气之下不理不睬。
然而,各位家长应该冷静想一想,唠叨、发脾气、不理不睬能解决问题吗?人常说事出必有因。孩子成绩低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结果,如果任其发展在未来的考试中成绩还会更低。所以出现问题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查找原因,不进行弥补。
在上周中等生的家长会上我向家长做了一个专题讲座《哪些因素制约着孩子成绩的提高》,共讲了五大点,分别是:家庭环境的不和谐;电脑;手机;看电视;谈朋友。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对于以上五点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不过大家可以想想您的孩子成绩不理想,是不是也受到了手机、电脑等因素的影响。
今天准备和大家谈另外一个话题《面对成绩低的孩子,家长应注意的五点问题》。
一、孩子成绩再低,家长也不要放弃。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不尽人如意的成绩,在无形之中其实已经放弃了,认为孩子成绩不好,只要跟到初三混个毕业证就行了,将来只要考个分就能上职高,抱着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对孩子的不学习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这里我想真诚的对这些家长说一句:当全世界都放弃您的`孩子时,您也不要放弃,因为他是您的孩子。即使上职高也要有一个高远的志向,这也正是我要给大家谈得第二点。
二、引导孩子有一个长远的目标
人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孩子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有时候考虑事情不周全,而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的却都是成年人,都有缜密的思维,面对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应该引导他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做人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
即使成绩最低的孩子,将来的出路可能上职技类学校,难道上这些学校就是终点了吗?不是,他前面的路还有很长。我曾经对2班的孩子说“假设你的成绩很低,考高中真的无望,而你的英语成绩更是低的可怜,百分制只能考二十几分,怎么学习英语都不能及格,但你的分数可能会从二十几分进步到四十几分,进步的二十几分在你的中考中可能起不了任何作用,该上职高还是得上职高,但是在高三参加单考单招时却可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你成为了大学生,和很多普通高中的孩子走进了同一所学校。”
再者说,在座的很多家长的孩子还是很有希望的,只要拼拼就能考上高中,他的成绩就差那么一点点,而人生中很多次失败其实就输在了一点点的差距上。
所以,引导孩子树立长远的目标,然后脚踏实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每个孩子都会创造自己人生的辉煌。
三、告诉孩子:你真棒!
上面这七个字是一本书的名字,书的作者是卢勤老师,卢勤老师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知道的知心姐姐。可以说,看这本书时我曾经多此热泪盈眶。
后来我感受到,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作为一个教育者给予孩子的最主要的是鼓劲儿,告诉他你很棒!你能行!把自信还给孩子。而不要总是说“你歇了”“你真是一个废物”等话。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如果总说一个孩子不行,即使他行也会变得不行;如果总说一个孩子很棒,即使他不行也可能会成功。
夸夸孩子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夸孩子时不要虚夸、也不要浮夸,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这次期中考试,有的家长可能不知道您的孩子在某一科考五十多分,这个分数对于他进步已经很大了,当他正高兴于进步的快乐之中,准备期末力争及格时,却遭到了您的一阵狂风暴雨,于是,拼搏的念头会转瞬即逝。您会说,我怎么知道他是进步还是退步呢。如果实在不知道可以给老师打电话呀!
我们每位老师在走上讲台时都会精心备课。所以我建议家长在与孩子交流前也要背背课。只有准备充实了,才会收到成效,不要简单粗暴。
四、不要再说“我管不了他”
有些家长和我交流时总爱说管不了孩子,我非常理解这些家长,但是我想说管不了也要管。其实每个孩子心中都渴望有人管着自己,但是更渴望在被管理的同时得到尊重。也就是说面对孩子时,我们要注意方法。
如果说在有些家庭中孩子已经不听话了,已经开始对抗了。家长要做的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怎么改变这种局面,要用方法、要用智慧。
第五、和孩子的关系要和谐
孩子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健康的发展、成长、成才。因此,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有些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心越来越重,于是,原来的耐心逐渐变成了粗暴,原来的微笑换成了愁眉苦脸,孩子回家后听到的是唠叨,看到的是皱着眉头的苦瓜脸。我们可以想一想,孩子的心情能舒畅吗!
日子久了,孩子要么从心灵上离我们越来越远,要么从行为上开始与父母对抗,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对他们只有害没有益。所以家长要想方设法的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的关系要和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亲之信之。
与人沟通, 听比说更加地重要。倾听可以促进交流, 促进理解。倾听是人际交流中必备的素质。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也是一样, 很多家长朋友忽视了这一点, 在与子女的沟通过程中过多地重视说教, 疏于倾听。表现得没有耐心, 敷衍了事, 心不在焉, 子女没有说清楚时便急于下结论。一些父母甚至一边忙着自己的事情, 一边应付着子女, 使得子女的心里感到极不舒服, 感觉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与尊重。当子女犯了错误, 受了委屈, 发牢骚闹情绪时, 父母大多简单地以自己的价值标准来判断对错, 采取的是批评和否定的态度, 而没有注意倾听子女的内心感受。久而久之, 子女再有类似的问题时就不再愿意跟父母沟通了。
父母在与子女交流时多数是父母说的多, 子女听的多, 教育者本身要先受教育, 父母很少会意识自己首先要学会倾听, 要多听听子女的倾诉和心声。叶澜教授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 每一句话语。”倾听是一种习惯, 是一种内涵, 也是对子女的一种理解和尊重。
一方面,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 人有了心理压力和困惑, 就像房间里有了垃圾需要及时地打扫和清理一样, 需要有个倾诉和渲泻的渠道与途径, 以求恢复心理上的平衡。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的困难和烦恼的困挠, 跟同学闹别扭, 学习上遇到困难, 青春期的困挠等等, 从而引起心理上的扰动。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应是子女最为理想最为安全的避风港湾, 父母应创造条件, 给子女提供一个清理心理垃圾的良好的环境, 使得子女能够及时施放压力、渲泻不良情绪, 尽快地恢复心理平衡。很多情况下孩子并不需要家长做些什么, 家长以成人角度的思考也并不能帮助孩子解决所面临的情绪困挠, 需要的是家长耐心地倾听和适当的安抚。某高中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回家向父母发泄苦恼和疲劳, 情绪的波动非常大, 言词激烈, 父母在一旁始终默默地倾听着, 没有说过一句话, 一段时间后高中生的情绪渐渐平静了下来, 父母此时询问了一下情况, 给予了必要的安慰和鼓励, 吃过饭后高中生收拾一下物品回到了学校, 又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此时的父母如果要与子女在情理上一较短长, 就会引起孩子的委屈和反感, 反而会更加加重子女的心理负担, 激化矛盾。当孩子有了困难切实需要家长的帮助时, 家长必须要给予重视, 结合实际采取必要的措施, 但此时的倾听就更为重要, 因为只有倾听, 才能了解在子女身上所发生事件的真实情况, 搞清事情的原尾, 采取的措施才能科学、合理, 父母的帮助才能有效。
另一方面, 父母的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力量, 是接纳、尊重和理解子女具体体现。耐心地倾听, 实际上就等于向子女表明父母的态度, 无形之中会提高子女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成就感, 激发子女自信、自强和奋进向上的力量。同时父母的倾听也是加深与子女亲情的重要措施, 古人说:亲其师, 信其道。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亲情有助于子女接受父母的教诲。
二、心理距离
顾名思义, 心理距离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疏远与亲近, 是相对于物理上的空间距离而言。父母与子女间的沟通自然也存在着心理距离方面的问题。自孩子呱呱坠地的一刻起, 父母便为之倾尽了全部的爱, 这种出自于生物本能的情感是无私的, 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有丝毫的淡漠。因此按道理子女与父母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应该是最为贴近的, 他们之间也应该是最容易沟通的,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如此。
【家长会存在的问题】推荐阅读:
家长购买儿童玩具需要注意的问题10-05
家长会给家长的感谢信05-24
于家长会家长的发言稿07-06
高一家长会家长的发言稿07-16
三年级学生家长会家长的感言11-14
家长会的遗憾小学生家长会作文07-18
学生家长在家长会上的发言05-27
家长会上家长代表的发言稿11-05
五年级上册家长会家长的发言稿10-16
初一年级家长会上家长代表的发言稿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