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报告(精选7篇)
园艺园林学院 学生:***
每年我们园艺院都会安排学生到古丈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今年也不例外,我们来到了古丈县对该县茶产业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参观了小背篓茶业、英妹子茶业等等公司。现将有关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古丈茶业基本情况。
古丈县,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中部。古丈县生态环境优良,林木绿化率高达80。46%,素有“林业之乡、名茶之乡、举重之乡、歌舞之乡”的美称。该县先后获得“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等荣誉。
古丈产业主要生产古丈毛尖等名优绿茶为主。2007年,古丈毛尖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年,湖南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发布了“古丈毛尖茶地方标准”(省标准)以及“原产地认证”、QS认证等。2011年5月,“古丈毛尖”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于今年的5月15日,在中国(上海)国际茶博会上获得了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荣获“金奖”。6月26日,古丈毛尖正式入选“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
古丈县茶园通过标准化建设,实现了茶叶分级采摘、分级收购、分级加工、分级销售,有效地促进了全县茶叶提质增效,古丈毛尖品牌效益进一步凸显。经过示范乡、村、户层层带动,古丈县扩大了茶叶示范面积,示范辐射效果明显。目前,核心示范区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100%,全县标准化示范户达500户,涌现出断龙山乡、默戎镇、红石林镇等新扩茶叶面积超过300公顷的种茶大乡、17个新扩30多公顷以上专业村,新增茶园4000公顷已按标准化生产,其中无公害茶叶基地3300多公顷、绿色茶叶基地500多公顷、有机茶基地130多公顷,全县茶叶标准化生产覆盖面达70%。核心示范区茶农人均收入从示范前的1。82万元提高到2。38万元,全县茶农同比增收1250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现有9家公司已获准使用古丈毛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有两家企业通过了有机茶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截至目前,该县茶叶生产加工总量达3389吨,增长10。2%,实现产值30168万元。
二、现今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1、茶树良种的引入问题
在良种的引入上,我们应该考虑因地制宜、品种搭配问题、本土特色资源问题等反面去考虑。湖南是属于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区,古丈县生态环境优越,最适宜生产优质绿茶,因为良种比例不高,引种优质绿茶良种更为迫切,可以引进临县保靖县的黄金茶1号、黄金茶2号等优质品种。在引种优良绿茶品种的同时,应考虑红绿兼制型品种的搭配,如槠叶齐、茗丰、桃源大叶等,但有的生产单位成千上万亩发展单一品种。因此,该县应该引种优质绿茶品种2、3个,如白毫早、碧香早、福鼎大白茶等。从品种生育期方面考虑,一般上百亩茶园应有2、3个,500--1000亩茶园应有5~7个不同特色、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建议特早生和早生:中生:中晚生比例为6:3:1,这样一是将采制高峰期拉开,有利劳动力安排、提高采摘质量,二是增强抵抗“倒春寒”、“冰冻”、“干旱”、虫害、病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提高产品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2、茶叶采摘问题
该县劳动力的缺失是导致采摘成本高和采摘鲜叶品质不高的主要问题。茶叶采摘问题是国内茶产业的通病,古丈县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该县在茶树管理中,应该在种植不同生育期品种的茶树,使有限劳动力发挥更高的采摘效率。另外,研制高新机械技术,用机械采摘越来越精细化,甚至达到人工采摘的程度。茶叶采摘是茶叶成本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茶叶的采摘直接影响着茶产业的发展。
3、茶产业较为单一
古丈县茶产业主要是绿茶等传统茶业为主,稍带茶旅游业等产业,但还不够丰富。现在的茶产业应该多元化发展,形成一条多功能的产业链。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福建武夷山脉一代的茶产业发展。古丈县的茶产业可以设计成旅游业、食品业、深加工、教育业、文化业等等为一体的产业链。这样既可以加大古丈茶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古丈毛尖的等名优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4、品牌效益不足
关键词:中国,茶产业,问题,对策
一、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茶叶生产现状
纵观全国茶叶生产情况,2012年早春,低温天气的来袭,使春茶生产期缩短,各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减产;但随后仲春和秋季气候正常,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弥补了先前的损失。因此,全年茶叶生产在持续多年的良好基础上,再获丰年,茶叶各项生产指标全面增长。
2012年我国茶园面积持续扩大,达227.8万公顷(3417万亩),同比增加16.7万公顷(250.5万亩),增长7.9%。其中采摘面积173.5万公顷(2602.5万亩),同比增加91万公顷(1365万亩),增长5.51%。在良好的产业发展趋势的带动下,各地建设新茶园的情绪非常高涨。在扩大茶园面积的同时,各地以提升茶园素质为依托,加快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按采摘面积来计算,产茶103.15公斤 /公顷,同比增产4.45公斤 / 公顷,增长率为4.5%,2011年的下降趋势得以有效的扭转。这表明,整个行业对于提高茶叶综合利用率的认知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我国的茶叶生产正在走出仅仅注重面积的扩大而忽视茶园水肥科学治理的误区。
2、中国茶叶市场现状
(1)外销又创新高。近年来中国茶产业迅速发展,云南、福建、安徽、浙江等省茶叶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目前,中国茶叶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有120多个,出口的品种也在不断的增多,其中以眉茶、珠茶等中低档茶叶为主。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茶叶出口31.35万吨,位居世界第二,同比下降2.82%,金额达10.42亿美元,同比上升11.11%。出口金额再创历史新高,出口均价虽有提升但仍然偏低,斯里兰卡、印度和越南位列之后。
(2)内销百花齐放。在国内市场,2012年,普洱茶在销售数量和价格上都有一定的上涨,在六种茶叶中成为最大的亮点。继普洱茶复苏之后,湖南黑茶凭借自身保健功效,加之强势的宣传,成为了又一热销的产品,在其带动下,雅安藏茶、梧州六堡茶等黑茶产品也不断扩大自身认知度,顺势发展。红茶市场比重持续扩张,但与2011年相比较,扩张的速度放缓。而绿茶占领了70%的市场份额,仍然是市场中的当家品种,并保持平稳增长势态。
(3)市场销售平稳有序。在市场方面,由于人气不足,呈现“降温”、“疲软”的趋势,高端礼品茶销售大幅度下降,多数商家表示,礼品茶订单数量同比减少了50%以上。相比之下,销售驱动下的中低档茶叶销售相对平稳,不少市场和大企业表示,此类产品销量在逐步上升,预计对整体销售量的影响不大。在产区方面,对中低档茶的影响较小,积压不严重;高档茶叶价格普遍下降20%~30%,但销量相对正常。
(4)市场价格再起风波。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除白茶和普洱茶价格保持上涨外,大宗茶平稳增长,高档名优茶大幅下跌,跌幅均在10%~50%之间,不同茶类幅度略有不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对我国主要产茶区的调查表明,浙江市场前期交易慢热,后期交易温和,其中早茶的成交价格显著低于同期价格。安徽高档绿茶,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价格上涨两三成。云南受干旱影响,春茶推迟采收,普洱生茶价格上涨10%~15%,个别古茶树价格涨幅较大,如双江冰岛古茶树,价格上涨50%左右。
3、中国茶叶消费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们消费意识的增强,我国人均茶叶消费量得到快速提升,2008年以后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茶叶消费市场前景广阔。据报道,中国最大的茶叶市场在广州,2007年广州人均年茶叶消费量达2.5公斤以上,居全国之首;上海茶叶消费发展非常迅速,2012年茶叶年消费量达1.2公斤 / 人,消费量直线上升,以50—100克 / 年不等的消费量递增。目前,中国茶消费正在逐步升级,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茶文化消费升级。伴随着文化的深入,茶叶消费逐渐在其基础上衍生出一种茶文化消费。
二、中国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茶叶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
(1)茶农文化水平较低。在我国,茶农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很多茶农在种植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控制害虫和疾病的能力差,茶叶植株较小。在大力提倡有机茶种植的前提下,茶农很容易忽视病虫害的防治,因此出现了茶叶植株较小的状况。二是受传统种植心理的影响,一旦发现病虫害就过分紧张,盲目使用农药,对植株造成损伤,同时也不利于其他田间作物的生长。
(2)专业种植人才缺乏。治理茶树病虫害,解决农药残留需要技术人员的指导。随着国内茶叶市场的盛行,茶叶价格不断上张,一些茶农受利益的驱动,乱用化学农药,导致茶叶农药残留严重,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尽管部分农民开始意识到聘请专家指导的重要性,但是技术人员数量有限,且大多数专家指导时间太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机械化和规模化种植水平低。我国大部分茶园分布在山地丘陵,规模小,机械化种养水平低,茶农很少引进灌概、施肥等现代化的种养仪器。传统家庭式的种植方式,使得他们在种植方面思想保守,接受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的能力较低,这些都不利于机械化种植的推广。
2、茶叶生产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1)茶叶加工工艺落后。目前,我国的制茶工艺大多依然沿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工艺流程过于简单,效率十分低下,茶叶品质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机械化水平低,无法精准控制茶叶加工时长和加工量等,影响了茶叶加工的品质,无法形成现代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茶产业。
(2)产业化水平低。中国的主要产茶区的茶叶加工企业较少,大多分散、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隐患多,粗糙,深加工产品少,没有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3)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从整体来看,我国茶叶生产加工方面的高技术人才和专门人才缺乏,同时技术人员下乡实地工作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乡镇无人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和指导工作,科技力量薄弱。
(4)机械化水平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没有大量使用机械化生产,从而导致机械化水平偏低,也使茶叶品质及生产效率难以提高,阻碍了南安市茶产业进一步扩大。
3、茶叶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
(1)市场秩序混乱。一是产品价格波动大。由于市场信息不畅通,茶叶市场缺乏科学的指导,产茶地提供的信息不对称,来产茶地购买茶叶的外地商人人数较少,加之当地商人市场垄断,恶性竞争,导致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二是市场管理部分失控,经营秩序混乱。
(2)销售运作模式单一。一是产品系列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二是分销渠道单一,且分销商普遍存在经营方式落后、规模小、成本高、产品质量无保障、供销渠道不通畅等问题。
(3)品牌效应尚未形成。目前,我国各地普遍存在茶叶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局限在各自产地市场的情况。茶叶的品牌文化辐射作用不足,在经营理念和思路的改造、经营形象的塑造、经营行为的支配等方面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尚未形成。
三、中国茶产业发展对策
1、科学合理地施肥
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注重引入不同茶叶种植、专业肥料使用,逐步改善土壤,为茶叶种植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开发具有鲜明特色、优良质量的茶产品。
2、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合作,逐步提高茶叶科技人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增加人员数量;引进人才,在短时间内提高茶产业的生产、加工和营销水平;实施激励政策,充分调动茶产业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强茶农的种植技术培训。首先,定期聘请有关专家举办茶园技术讲座,帮助茶农学习科学种植技术;其次,委派技术人员下乡进行实地指导,指导茶农按科学的管理茶园,合理施肥。
3、提高茶叶加工的精深度
在现有的生产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加强对初级茶叶产品的深加工。努力提升茶叶的利用率,研发新型产品种类,如保健饮品、软饮料等相关产品,带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利润增长点。
4、开展茶厂优化改造工程
改善茶厂生产加工条件及生产环境,提高茶叶加工配套设施的普及率,提高加工机械化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茶品质量,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创新营销组合
(1)拓宽营销渠道。目前,我国茶叶的传统销售渠道主要有:茶叶生产者—专卖店;茶叶生产者—批发商—商场专柜;茶叶生产者—批发商—超市。电子商务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销售渠道的局限性,完善的茶叶销售网络,快捷便利的物流,拓宽了茶叶销售的渠道,开发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大型网络销售平台离不开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政府应该采取鼓励政策,吸引企业参与到茶叶网络销售中来,加强宣传力度,保证产品质量,形成销售规模。
(2)合理促销。线下促销主要结合在渠道策略中,如举办大型的茶叶展览会,增加茶品的展示区;在大型会议期间,赠送礼品小样,茶艺展示,免费饮品等。线上促销包括传统的电视广告、网络宣传等宣传方法。口碑传播是茶叶宣传的最重要渠道,在保证茶叶产品质量的同时,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的传播,吸引消费者初次购买,进而通过消费者对茶叶的满意宣传,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
6、完善政府规章制度
茶叶主产地政府要把茶产业作为本区经济主导产业,把茶产业摆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发展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对茶产业发展实施特殊优惠政策,包括对茶产业发展实施融资信贷、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惠,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产业规模
摘 要 通过对湖北省丹江口市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该市茶叶生产加工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发展对策;湖北丹江口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3
茶叶是湖北省丹江口市农业六大特色产品之一,武当道茶生产的核心示范区。有“中国道茶文化之乡”、“湖北第一文化名茶”之美誉。属于鄂西北秦巴山区重点开发高香型绿茶和有机茶优势区域范围。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茶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1 全市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
1.1 类型及规模
丹江口市茶叶产业主要分布于江南的土关垭、浪河、牛河、三官殿、盐池河及江北的大沟等乡镇,是丹江口市江南部分乡镇茶农增收的支柱产业,被十堰市纳入武当道茶核心产业基地进行发展。目前,以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圣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市凤凰水源茶业有限公司为主的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三大龙头企业进入丹江口市,带动了丹江口市茶叶产业提档升级,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茶农得到实惠,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2 主要成效
全市现有茶园面积2 000 hm2,其中可开采面积1 467 hm2,茶叶产量25万kg,产值6 00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9万kg,产值1 450万元,茶园每667 m2产值1 730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 130元。
目前,全市有一定规模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3家,拥有各类茶叶加工机械500多台(套),产值在2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1家,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2家,以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阿里山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市凤凰水源茶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辐射丹江口市约万余亩茶园及带动5 000余农户靠茶致富。武当山特区八仙观茶叶总场先后投资800余万元,在土关垭镇兴建的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培训及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有机)茶园示范基地。
2 茶产品加工及品牌建设
2.1 茶产品加工
丹江口市茶产品仍以绿茶制品为主,乌龙茶、红茶、青砖茶少量生产,其中绿茶制品占全部茶产品的90%以上。茶叶精深加工方面,以生产加工茶饮料、保健茶、茶多酚等精深加工项目尚属空白。
2.2 茶品牌建设
十堰市茶产品统一为“武当道”茶品牌,丹江口市地方特色品牌有“武当关”牌、“三丰红茶”、涧水兰”牌、“牛河牌”等。荣获湖北省“二十佳名优茶”、2012年“美国世界茶博会”金奖。
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茶园总体规模小,产出水平低,茶叶产业链难以延伸
目前,全市开采茶园平均单产不足10 kg,远低于全国平均60 kg的水平;有60%以上的老茶园急需改造;夏秋茶尚未开发,鲜叶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茶园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丹江口市茶园多为农户分散生产经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分散、规模过小的生产经营格局由于资金分散,不能形成较大的资本投入,难以从根本上改善茶叶生产经营条件,茶叶适用技术难以推广应用,茶业经济效益不高,影响资本投入和再生产的积极性,难以走出"低收入-低投入-低产出"的不良循环圈。
3.3 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茶叶加工亟需加强
全市大部分加工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市场辐射能力和基地建设带动能力。加工环境差、机械设备陈旧简陋及质量管理水平低,名茶机制加工技术有待提高。
3.4 茶叶品牌创建力度不够,缺少名牌
茶叶品牌的市场开拓与促销力度不够,茶企业缺少专业营销管理人员,品牌创建缺乏长远规划,品牌宣传投入少,推介力度不大,形式单一,茶叶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3.5 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缺乏监管
茶叶生产中只重视茶的色、香、味、形,而忽视茶叶质量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茶农及小规模茶叶生产、加工者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卫生条件差;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影响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
4 发展茶产业的优势
4.1 发展茶叶生产是加快富民强市的重要途径
茶叶生产投入少,易管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突出.在正常年份,每亩平均收入在3 000元以上,最高的亩收入可达到8 000~10 000元。因此,加快茶叶产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2 发展茶叶生产市场广阔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茶叶的保健防老,治病解乏,降压,抗癌等药理作用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和需要,每年需求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茶叶潜在的国际国内市场巨大。
4.3 资源优势突出
茶区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具有水净、土净、气净和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优势。年平均气温15.9℃,积温5 100℃,年降雨量830 mm,无霜期250~254 d;尚有宜茶面积约3 333余hm2可以开发利用;交通便利,境内公路、铁路、水路一应俱全,为茶叶销售提供了可靠保证。
4.4 品牌聚集效应明显
武当道茶通过品牌整合,已成为湖北茶叶的知名品牌、“湖北第一文化名茶”,丹江口市做为武当道茶核心生产区,先后吸引台资企业、汉江集团、武当山八仙观茶场投资茶产业,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 600万元,建设有机乌龙茶和名优绿茶生产线,利用其成熟的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网,将进一步提高茶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丹江口市茶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4.5 丹江口市具备发展名优茶的基础条件endprint
做为鄂西北山区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丹江口市生产的名优茶风味独特,品质上乘,以其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醇和,香高持久,耐冲泡等特点相继远销新加坡、香港、俄罗斯及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全市除江北部分乡镇不适宜种茶外,其他乡镇皆适宜种植茶叶,丹江口市茶叶产业经过近40 a的发展,已拥有了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茶叶从业人员,为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明确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5.1 明确发展思路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加快茶叶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科技兴茶和茶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产业扶持政策,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优质茶产品,进一步提高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丹江口市武当道茶产业竞争能力。
5.2 确定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6 666 hm2,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2 333 hm2,占总面积的70%以上,名优有机茶比重达到70%,全部实现无公害茶园认证。总产量达到2 500 t(其中绿茶产量1 500 t,乌龙茶1 000 t),总产值达到3.15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 000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品牌和全国生态有机绿茶生产基地。
6 今后丹江口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6.1 扩大茶叶基地规模
按照“统一规划、规模连片、集中建设”的原则,以牛河林区、土关垭镇、浪河镇3个乡镇为主,高标准、高起点建设3个万亩武当道茶核心生产示范区,到2020年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4 333 hm2,占全市茶叶总面积的88%;围绕汉十公路沿线,建设茶园生态旅游观光带,修建茶文化旅游度假村、步行道,茶亭及茶楼,形成集科研、开发、生产培训以及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有机)茶园示范基地,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6.2 加大对低产茶园改造力度
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是做大做强武当道茶产业的重要内容。对现有800 hm2中低产茶园,应注重改管并重,鼓励茶园经营权有序流转,并向种茶能手、大户集中。
6.3 着力培育茶叶龙头骨干企业
重点培育扶持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建立茶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目的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茶产业,同时,捆绑扶贫、农发、水利、退耕还林及农机具补贴等项目,重点支持品牌开发、基地建设、加工设备及新技术引进推广与科技创新,促进武当道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6.4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进一步创新茶叶发展理念,树立起“大品牌,大产区”的意识,对全市零散的茶叶品牌进行整合,以“武当道”茶牌为公共品牌,重点推出在丹江口市知名度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系列武当道茶,对主打品牌进行统一宣传,统一质量检验,统一包装设计,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品牌要求的产品,取消其进入市场的资格。同时,加大对名牌茶叶的原产地域保护力度,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使品牌茶叶得到健康发展。
6.5 努力拓宽茶叶销售市场
大力培植茶叶营销企业,壮大营销队伍,策划特色鲜明的营销方式,不定期举办一些大型茶技茶艺茶文化宣传活动。有重点地组织茶叶加工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农业博览会”以及国家,省,市的名优茶评比活动,广泛开拓茶叶销售市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专卖店或直销窗口,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鼓励企业加快开发茶文化项目,通过举办各种以茶为载体的文化活动,达到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招商的目的,培育消费者的茶文化消费观念。通过弘扬道茶文化、普及茶类知识、扩大茶文化经营,使茶产业与茶文化融合一体,成为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6.6 夯实科技兴茶基础
加大科技兴茶力度,以科技促进茶叶产业增产、提质、增效,力争茶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一是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与茶农和茶企的零距离对接。围绕健康、安全、绿色的市场消费需求,重点推广茶叶保鲜、生物防治、有机肥料、机械采摘及茶叶深加工等新优质、高效、节本的茶叶生产适用技术和茶副产品综合开发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进一步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与省内外茶叶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重点加强与湖北省茶叶研究所、华农大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优质绿茶和乌龙茶及红茶生产关键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提高种植加工水平,增强科技支撑力;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定期举办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专业培训班,培养一批种茶制茶能手和营销管理人员。大力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师资格认证,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
6.7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鼓励各类涉农单位,企业和个人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发展订单农业,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路子。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兴办茶叶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路子。三是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户向龙头企业依法有偿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入股的形式参与茶业产业化经营,使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实施“村企”互动战略,充分发挥茶叶加工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在企业与其所在村或基地所在村之间,建立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
6.8 创新茶叶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
农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重点茶叶企业的贷款支持,特别是对茶农的小额信贷,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和延长贷款期限。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经济实力,有经营能力的社会各界人士多形式,多渠道投资租赁,承包或买断山场林地经营权,改造老茶园,建设新茶园,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做为鄂西北山区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丹江口市生产的名优茶风味独特,品质上乘,以其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醇和,香高持久,耐冲泡等特点相继远销新加坡、香港、俄罗斯及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全市除江北部分乡镇不适宜种茶外,其他乡镇皆适宜种植茶叶,丹江口市茶叶产业经过近40 a的发展,已拥有了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茶叶从业人员,为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明确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5.1 明确发展思路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加快茶叶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科技兴茶和茶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产业扶持政策,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优质茶产品,进一步提高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丹江口市武当道茶产业竞争能力。
5.2 确定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6 666 hm2,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2 333 hm2,占总面积的70%以上,名优有机茶比重达到70%,全部实现无公害茶园认证。总产量达到2 500 t(其中绿茶产量1 500 t,乌龙茶1 000 t),总产值达到3.15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 000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品牌和全国生态有机绿茶生产基地。
6 今后丹江口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6.1 扩大茶叶基地规模
按照“统一规划、规模连片、集中建设”的原则,以牛河林区、土关垭镇、浪河镇3个乡镇为主,高标准、高起点建设3个万亩武当道茶核心生产示范区,到2020年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4 333 hm2,占全市茶叶总面积的88%;围绕汉十公路沿线,建设茶园生态旅游观光带,修建茶文化旅游度假村、步行道,茶亭及茶楼,形成集科研、开发、生产培训以及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有机)茶园示范基地,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6.2 加大对低产茶园改造力度
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是做大做强武当道茶产业的重要内容。对现有800 hm2中低产茶园,应注重改管并重,鼓励茶园经营权有序流转,并向种茶能手、大户集中。
6.3 着力培育茶叶龙头骨干企业
重点培育扶持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建立茶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目的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茶产业,同时,捆绑扶贫、农发、水利、退耕还林及农机具补贴等项目,重点支持品牌开发、基地建设、加工设备及新技术引进推广与科技创新,促进武当道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6.4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进一步创新茶叶发展理念,树立起“大品牌,大产区”的意识,对全市零散的茶叶品牌进行整合,以“武当道”茶牌为公共品牌,重点推出在丹江口市知名度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系列武当道茶,对主打品牌进行统一宣传,统一质量检验,统一包装设计,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品牌要求的产品,取消其进入市场的资格。同时,加大对名牌茶叶的原产地域保护力度,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使品牌茶叶得到健康发展。
6.5 努力拓宽茶叶销售市场
大力培植茶叶营销企业,壮大营销队伍,策划特色鲜明的营销方式,不定期举办一些大型茶技茶艺茶文化宣传活动。有重点地组织茶叶加工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农业博览会”以及国家,省,市的名优茶评比活动,广泛开拓茶叶销售市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专卖店或直销窗口,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鼓励企业加快开发茶文化项目,通过举办各种以茶为载体的文化活动,达到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招商的目的,培育消费者的茶文化消费观念。通过弘扬道茶文化、普及茶类知识、扩大茶文化经营,使茶产业与茶文化融合一体,成为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6.6 夯实科技兴茶基础
加大科技兴茶力度,以科技促进茶叶产业增产、提质、增效,力争茶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一是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与茶农和茶企的零距离对接。围绕健康、安全、绿色的市场消费需求,重点推广茶叶保鲜、生物防治、有机肥料、机械采摘及茶叶深加工等新优质、高效、节本的茶叶生产适用技术和茶副产品综合开发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进一步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与省内外茶叶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重点加强与湖北省茶叶研究所、华农大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优质绿茶和乌龙茶及红茶生产关键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提高种植加工水平,增强科技支撑力;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定期举办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专业培训班,培养一批种茶制茶能手和营销管理人员。大力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师资格认证,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
6.7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鼓励各类涉农单位,企业和个人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发展订单农业,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路子。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兴办茶叶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路子。三是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户向龙头企业依法有偿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入股的形式参与茶业产业化经营,使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实施“村企”互动战略,充分发挥茶叶加工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在企业与其所在村或基地所在村之间,建立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
6.8 创新茶叶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
农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重点茶叶企业的贷款支持,特别是对茶农的小额信贷,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和延长贷款期限。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经济实力,有经营能力的社会各界人士多形式,多渠道投资租赁,承包或买断山场林地经营权,改造老茶园,建设新茶园,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做为鄂西北山区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丹江口市生产的名优茶风味独特,品质上乘,以其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醇和,香高持久,耐冲泡等特点相继远销新加坡、香港、俄罗斯及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全市除江北部分乡镇不适宜种茶外,其他乡镇皆适宜种植茶叶,丹江口市茶叶产业经过近40 a的发展,已拥有了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茶叶从业人员,为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明确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5.1 明确发展思路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加快茶叶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科技兴茶和茶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产业扶持政策,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优质茶产品,进一步提高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丹江口市武当道茶产业竞争能力。
5.2 确定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6 666 hm2,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2 333 hm2,占总面积的70%以上,名优有机茶比重达到70%,全部实现无公害茶园认证。总产量达到2 500 t(其中绿茶产量1 500 t,乌龙茶1 000 t),总产值达到3.15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 000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品牌和全国生态有机绿茶生产基地。
6 今后丹江口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6.1 扩大茶叶基地规模
按照“统一规划、规模连片、集中建设”的原则,以牛河林区、土关垭镇、浪河镇3个乡镇为主,高标准、高起点建设3个万亩武当道茶核心生产示范区,到2020年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4 333 hm2,占全市茶叶总面积的88%;围绕汉十公路沿线,建设茶园生态旅游观光带,修建茶文化旅游度假村、步行道,茶亭及茶楼,形成集科研、开发、生产培训以及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有机)茶园示范基地,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6.2 加大对低产茶园改造力度
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是做大做强武当道茶产业的重要内容。对现有800 hm2中低产茶园,应注重改管并重,鼓励茶园经营权有序流转,并向种茶能手、大户集中。
6.3 着力培育茶叶龙头骨干企业
重点培育扶持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建立茶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目的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茶产业,同时,捆绑扶贫、农发、水利、退耕还林及农机具补贴等项目,重点支持品牌开发、基地建设、加工设备及新技术引进推广与科技创新,促进武当道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6.4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进一步创新茶叶发展理念,树立起“大品牌,大产区”的意识,对全市零散的茶叶品牌进行整合,以“武当道”茶牌为公共品牌,重点推出在丹江口市知名度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系列武当道茶,对主打品牌进行统一宣传,统一质量检验,统一包装设计,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品牌要求的产品,取消其进入市场的资格。同时,加大对名牌茶叶的原产地域保护力度,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使品牌茶叶得到健康发展。
6.5 努力拓宽茶叶销售市场
大力培植茶叶营销企业,壮大营销队伍,策划特色鲜明的营销方式,不定期举办一些大型茶技茶艺茶文化宣传活动。有重点地组织茶叶加工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农业博览会”以及国家,省,市的名优茶评比活动,广泛开拓茶叶销售市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专卖店或直销窗口,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鼓励企业加快开发茶文化项目,通过举办各种以茶为载体的文化活动,达到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招商的目的,培育消费者的茶文化消费观念。通过弘扬道茶文化、普及茶类知识、扩大茶文化经营,使茶产业与茶文化融合一体,成为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6.6 夯实科技兴茶基础
加大科技兴茶力度,以科技促进茶叶产业增产、提质、增效,力争茶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一是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与茶农和茶企的零距离对接。围绕健康、安全、绿色的市场消费需求,重点推广茶叶保鲜、生物防治、有机肥料、机械采摘及茶叶深加工等新优质、高效、节本的茶叶生产适用技术和茶副产品综合开发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进一步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与省内外茶叶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重点加强与湖北省茶叶研究所、华农大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优质绿茶和乌龙茶及红茶生产关键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提高种植加工水平,增强科技支撑力;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定期举办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专业培训班,培养一批种茶制茶能手和营销管理人员。大力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师资格认证,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
6.7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鼓励各类涉农单位,企业和个人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发展订单农业,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路子。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兴办茶叶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路子。三是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户向龙头企业依法有偿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入股的形式参与茶业产业化经营,使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实施“村企”互动战略,充分发挥茶叶加工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在企业与其所在村或基地所在村之间,建立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
6.8 创新茶叶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
农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重点茶叶企业的贷款支持,特别是对茶农的小额信贷,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和延长贷款期限。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经济实力,有经营能力的社会各界人士多形式,多渠道投资租赁,承包或买断山场林地经营权,改造老茶园,建设新茶园,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
贵州酸汤想当第二个老干妈
酸汤底料在超市非常常见。
酸汤专做酸汤鱼
酸汤在餐饮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贵州酸汤独树一帜,驰名中外。但近年来,海南隆重推介海南苗族酸汤火锅,内蒙古也考虑开发“内蒙酸汤”。也许“湖南酸汤”、“四川酸汤”、“湖北酸汤”……都将不断出现,甚至占领贵州酸汤市场。近日,由省农委专家顾问组、贵州大学、省食品工业协会、贵阳饮食服务联合会及省内有关企业调研形成了《贵州酸汤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要让贵州酸汤继续扩大市场,争取成为第二个老干妈。
5月14日,中国食文化之旅贵州站活动在贵阳启动。这次活动是“美丽中国行·共圆中国梦——寻找最美中国符号”的线下活动,由记者、编辑、主持人等组成食文化之旅团队,探索并拍摄“食文化之旅”纪录片,挖掘并传播各地方有特色的美食文化。“黔酒”、“黔茶”、“黔菜”、“黔特产”等将被列为黔食文化的主要探寻对象,酸汤及相关餐饮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焦点。
现状:火锅三分天下,酸汤占其一
调研组发现,从全国饮食行业来看,火锅底料的国内市场几乎一直被麻辣和清汤两种口味垄断,但近年来,贵州酸汤异军突起。“麻辣火锅”以川渝地区的四川火锅、重庆火锅为代表,“清汤火锅”则以北京、内蒙地区的涮羊肉为代表。
国内火锅底料生产的企业产值超过2亿元的有十余家,如重庆德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北京东来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酸汤虽然不是贵州特有,但贵州酸汤却独特天然,其制作原料大多取自纯植物蔬菜或浆果,经天然发酵而成,中央电视台2012年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将“贵州酸汤鱼”鲜活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近期,经中国食品协会的品味和评定,贵州红酸汤火锅底料、内蒙古的涮羊肉火锅底料及重庆火锅底料被列为全国三大特色火锅底料。
生产:百家企业加盟酸汤大军
调研报告介绍,我省酸汤加工企业已发展到近100家。“乡下妹”、“醉苗乡”、“老干爹”与省食品协会联合起草了“贵州酸汤”调味料的地方标准《贵州酸汤调味料》已于2012年正式实施。据统计,目前贵阳市以酸汤为主打品牌的餐饮企业就已达到86家,在餐饮业中独树一帜。
近年来,贵州酸汤底料在省外消费市场逐年拓展,在北京有15家“箩箩酸汤”连锁火锅店,在上海也有10家酸汤风味的火锅店,说明酸汤底料已经走出大山,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贵州造酸汤火锅底料系列产品还打入了美国市场。
困境:酸汤关键技术亟待提升
尽管贵州酸汤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雏形,但专家组在调研中发现,影响酸汤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困难还比较突出:
目前,我省酸汤底料的生产企业大大小小有近百家,但上规模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不到10家。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仅有凯里明洋、乡下妹、老干爹、金沙冠香坊、遵义市刘胡子、贵阳金钰铮、三都永瑞食品、贵阳味莼园等10余家。2012年总产量接近3万吨(不含餐饮业自产自销部分),产值仅2.4亿元。总体工艺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容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严重威胁“贵州酸汤”整体品牌形象。
同时,贵州酸汤火锅店和火锅底料产品,主要是以贵州辣椒酸和番茄酸为主,即“红酸汤”,火锅店也是以单一的“酸汤鱼”菜式为主,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和快捷化的饮食需求。
调研发现,酸汤关键技术在于发酵环节,但大部分企业在这一环节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不足,酸汤的发酵往往是靠口口相传的经验、传统陶罐(缸)自然发酵,没有对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发酵容器、发酵器具、制酸菌种、微生物指标等进行系统研究和设备配置,从而导致酸汤腐败,出现令人作呕的“氨臭”,以至于部分酸汤鱼火锅店会散发出一股馊臭味或是臭抹布味,影响了食客胃口,使贵州酸汤在全国的推广出现口味障碍等等。
目标:争取成为第二个老干妈
说到目前酸汤市场的情况,省农委政策调研处处长吴宗建称产业化仍有不少困难,比如酸汤生产企业规模不大,虽然生产企业大大小小有近百家,而稍微上规模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不到10家,希望能成立一个以贵州品牌酸汤为主的联合会,政府扶持力度还需要加大,需要多部门共同关注。酸汤市场前景不可忽视,其产业成熟后,完全可能成为贵州的第二个老干妈。
省农委专家顾问组在成立关于酸汤产业的课题后,去年到四川眉山就泡菜产业作了考察,获得了不少经验,做出贵州品牌是推广酸汤产业不可或缺的手段。谈起后期措施,吴处长表示在今年的农交会上,希望能开辟一个酸汤系列的展区,做一个布展宣传。
贵州省餐饮行业商会秘书长彭建明也认为,酸汤主要出在贵州,其产业有着不可估量的经济利益,它既可以作为火锅底料,也可以成为调味料,甚至研发得更好还可以成为饮品类型,如果将其推出去,市场是巨大的,成为贵州第二个老干妈大有可能。但是单凭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也需要政府方面能下拨专项资金来支持酸汤产业。
相关新闻
数据:贵州酸汤有128种酸
据了解,贵州酸汤有128种酸,若以汤的质量和清澈度来分有高酸汤、上酸汤、二酸汤、清酸汤、浓酸汤等;以汤的味道来划分则有:咸酸汤、辣酸汤、麻辣酸汤、鲜酸汤、涩酸汤等;以汤的原料划也有:鸡酸汤、鱼酸汤、虾酸汤、肉酸汤、蛋酸汤、豆腐酸汤、西红柿酸汤、菜酸汤等;如以民族划分又有苗族酸、侗族酸、水族酸、布依族酸等。
其中以苗族的鱼酸汤、毛辣果酸汤、菜酸汤、辣酸汤最为常见。在贵州众多酸汤中,以苗家酸汤最为著名,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是酸香丰富。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的研究表明:“贵州酸汤能增进胃酸,清涤肠胃油腻,散寒消胀。经检测,酸汤中富含酸类和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及大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具有生津止渴、开胃健脾的功能”。
专家:把酸汤打造成贵州名片
省委农工委原副书记、省农委专家顾问组组长李昌来:发展酸汤产业的时机到了,世世代代自产自销的产品将推向市场。之前曾组织去厦门推介,用酸汤煮海鲜味道特别不错,在河南用酸汤煮面条也很受欢迎。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天祥教授:早在2003年,其研究团队就开始研究酸汤的营养价值和特征成分,酸汤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能代表贵州名片,具有潜力巨大的商业前景。
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杨世尧:要做大酸汤产业,站在行业的高度来看,需要政府去主导宣传,企业主动去开拓市场,让市场来给“酸汤”说话,将酸汤做成像贵州辣椒一样的红火。
愿景:争做中国酸汤火锅之乡
为将贵州酸汤做大做强,使其成为贵州调味品二次创业的突破口,调研组建议,在贵州省农委加挂“酸汤产业办公室”牌子,指导组织全省酸汤产业的发展,扶持酸汤产业集群的成长和壮大,严格审查和核发正宗“贵州酸汤”的生产资质和“贵州酸汤”火锅店经营资质。相关部门要共同把“贵州酸汤”打造成为贵州地理标志,使之成为继烟、酒、茶、药、旅游后的又一张响亮名片,让贵州酸汤“香飘四海”。
同时,大力开发贵州酸汤的应用技术研究。贵州酸汤长期以来都是以一种“下里巴人”的民间菜肴形象面市,没有任何部门、学院和研究机构对其进行正规、系统的研究,缺乏系统技术数据和专业学术理论支持,专属知识产权不多,建议依托贵州大学的食品工程专业研究机构,整合政、产、学、研相关优势资源,成立贵州酸汤研究所。
此外,打造龙头企业,推动酸汤生产企业集团化发展。深入挖掘贵州酸汤文化,积极争取将“中国酸汤火锅之乡”落户到贵州等。
市场:“消化”酸汤以餐饮业为主
记者近日走访了市内多家大型超市以及一些餐饮行业。在位于云岩广场的一家大型超市内,记者在调味品专区看到货架上陈列有不少种类的酸汤和火锅底料,多以红酸汤为主。酸汤包装类型有塑料瓶装的,有罐装的,也有袋装的,瓶罐装的多是纯红酸汤,每瓶(罐)价格在5.2元至8.8元不等,而袋装的多以制作酸汤鱼或火锅底料为主,每袋价格也在5元左右。对于酸汤产品的销售,该超市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贵阳人还是比较爱吃酸的,不少家庭都会备一瓶酸汤,平时作为调料品或制作火锅底料都非常方便,在秋冬季节尤其受欢迎。
市民王女士也向记者坦言,家中来客人有时候也带他们去吃酸汤鱼,一些外省朋友甚至离开时还买了不少瓶装酸汤带走。据贵州醉苗乡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文建介绍,多数消费者都是通过餐饮这个窗口认识酸汤,展示面也比较宽,是传播酸汤的一种独特的体验方式。
(一)铜仁茶叶发展的历史变迁
铜仁地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贵州通志》记载,石阡茶叶“始于唐代,种茶、饮茶遍及于明朝,岁约出10万斤”。据陆羽茶经载(成书于公元760-780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其思、播、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我区的石阡、思南、印江、沿河、德江县属思、夷州地区。明清时期石阡坪山茶已在全国享有盛名。《印江志》记载:明永乐年间梵净山绿茶被列为朝廷“贡品”。《沿河县志》中记载“姚溪茶、野茶坨昔皆为贡品”。由于历史原因,相当的一段时期内,茶叶生产以自给自足为主,发展较慢。石阡县茶叶生产规模相对较大,在50年代初,茶园面积达到万亩,成为贵州省被国务院表彰的两个县之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茶叶得到了较大规模发展,我区利用日本“黑字还流”贷款和综合农业开发项目,把茶叶作为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开发,发展茶叶生产基地近3万亩,并相继组建了石阡、松桃、印江及沿河县4个茶叶公司和地区武陵山茶场。进入21世纪,地委、行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茶叶领域内引进了山东天目茶业集团、浙江嘉盛武义茶叶公司、和泰茶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外商企业,依托外商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激活了国有资产,茶叶产业焕发出活力。
(二) 铜仁地区茶叶发展优势
优势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品种资源。铜仁是贵州最适宜种茶的中心区域,是名优绿茶的重点产地。全区宜茶地主要是黄壤、红壤、黄棕壤等ph值为4.5-6酸性土壤类型,质地疏松、底土无硬盘层、排水性好、坡度适中;宜茶地有120万亩以上,土壤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的面积20万亩以上;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3.6-17.5℃,≥10℃的日数,积温在4000-5700℃,降雨量为1100-1400毫米,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大,是全国日照低值区之一。日照为1067-1497小时,日照率25-33%;光照中漫射光多。全区现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资源120余种,是省保存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份之一。
优势二:区内茶叶内在品质独特。根据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对我区样品检测结果表明: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分别为43.5%、3.5%、29.9%。丰富的内含物质使我区茶叶具有香度馥郁、滋味鲜爽醇厚、汤色明亮的独特品质。
优势三:开园时间较早、采摘期长。低纬度形成的亚热带气候使我区茶园的开园时间处于四川和江浙两者之间。区内茶叶采摘期可达7个月。春季名茶采摘期40-50天,比江浙多30天以上。茶园封园时间一般在10月初。较长的采摘期为发展茶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优势四: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我区农村劳动力价格平均15-20元/天,茶产业中劳动力工资占茶叶生产成本的40%-50%。优势五:铜仁地区是全省煤电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区内有国家级三大发电资源:思林电站、沙砣电站、枸皮滩电站,煤炭价格300-400元/吨,用电价格0.5元/度;同江浙相比,大宗茶可降低电耗0.3元/斤、煤耗0.5-0.6元/斤。
二、铜仁地区茶叶生产现状
2.1 茶园基地规模
2.1.1 绿茶
全区共有绿茶面积8.88万亩,XX年生产干茶2153吨。其中,石阡县3.93万亩,印江县1.35万亩,松桃县1.32万亩,沿河县0.80万亩,德江县0.56万亩,思南县0.41万亩,江口县0.25万亩,铜仁市0.18万亩,玉屏县0.08万亩。石阡、印江、松桃、沿河四县成为我区茶叶生产重点县,总面积达7.4万亩,占全区茶园总面积的83.3%。全区茶园80年代以前种植2.34万亩,XX年以前种植2.77万亩,XX年以后种植3.77万亩。全区投产茶园5.15万亩,其中低产茶园2.96万亩,占投产茶园57.6%。茶树品种以福鼎大白茶、石阡苔茶为主,福鼎大白茶种植面积6.27万亩,占全区茶园面积的70%;石阡苔茶1.84万亩,占全区茶园面积的21%。全区茶园权属为公有制企业的2.01万亩,占22%;为非公有制企业的1.11万亩,占13%;为农户种植的5.76万亩,占65%。
2.1.2 苦丁茶
全区苦丁茶园1.34万亩,XX生产苦丁茶330吨。苦丁茶主要分布在五个县,印江县0.59万亩、石阡县0.54万亩、沿河县0.11万亩、思南0.08万亩、德江0.02万亩。除1200亩为XX年以前种植,其余的均为XX年以后种植。权属为非公有制企业的1150亩,其余的为农户所有。区内苦丁茶品种为木樨科女贞属、常绿叶型灌木、蜡子树种和小蜡子树种。
2.1.3 茶叶加工
全区目前有茶叶加工企业49 家,从事茶叶加工人数2275 人,拥有加工设备4574台(套),年加工能力达6867吨,加工产品主要有名优绿茶、大宗绿茶、珠茶和苦丁茶。其中绿茶加工企业45 家,加工人数2190人,拥有加工设备4516台(套),年加工能力达6546 吨,加工产品主要有名优绿茶、大宗绿茶、珠茶。石阡、印江、松桃、沿河四个茶叶重点县的绿茶加工厂39家,占全区茶叶加工厂的87 %。外商经营管理的绿茶加工厂有20家,占全区的44%。招商引进的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去年开始在铜仁生产加工珠茶,填补我区珠茶加工的空白,对全区的茶叶生产有着较大促进作用。珠茶生产与全区名优茶生产有较强的互补性,珠茶加工在4月底开始,名优茶生产已基本结束,通过机采茶青,有利于提高茶青下树率,降低茶园病虫害,提高茶园产出水平。如松桃县大同茶场,通过用日本进口的采茶机采茶,茶青下树率达90%,同时加强茶园肥水管理,高产丘块达到亩产400多斤珠茶的高产水平。铜仁和泰茶业公司以生产珠茶为主,产品单价在10元/公斤以上,产品批量大,市场广阔,效益好。
2.1.4 茶叶销售市场
铜仁地区每年可产绿茶2500吨左右,主要销往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湖北等地;国际市场主要有非洲、中东等地,主要是珠茶出口。由于品质好,深受外地老板青睐,用作加工名茶的原料。每到春茶生产季节,经常出现外地老板守着加工厂要茶的现象。外商经营的绿茶茶园占全区的70%,外商的销售网络健全,大宗绿茶的销售渠道畅通。高档名优茶多作当地政府部门用作礼品茶,加上江浙茶商的收购,名优茶也供不应求,价格看涨。如印江县高档名茶去年斤价220元,今年达250-260元,上涨10%以上。今年春茶预计价格每公斤20元左右,绝大多数茶叶价格高于上年,由于茶农增收,极大调动了茶农种茶的积极性。
2.1.5 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全区从事茶叶生产管理服务机构主要有农业局的经作站或茶叶站,以及政府内设的茶叶生产管理办公室。全区茶叶生产管理队伍1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96人、管理干部24人。印江县成立了茶叶协会,发展23个会员单位。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茶产业发展,印江、石阡县还出台了鼓励在职干部、创办茶叶企业和生产基地的优惠政策措施,涌现了30多名乡镇干部、农技干部,兴办茶园和发展茶叶加工,为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2.1.6 茶叶品牌建设
经中国茶科所对铜仁茶叶样品检测,铜仁地区茶的氨基酸含量为3-5%,而江浙茶仅为3%;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一般在45%以上,而江浙茶仅在30%左右。90年代初期以来,在中国茶科所、贵州省茶科所茶叶专家的指导下,名优茶品牌创建成效显著。1994年印江自治县梵净山茶场,被农业部茶叶检测中心定为茶叶检测定点企业,印江县梵净山茶场的“梵净翠峰”, 获得了国家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我区的“梵净翠峰”、“泉都碧龙茶”、“黔东毛峰”、“武陵春富硒茶”等一大批高档名优茶产品,在全国各种茶叶评比中捧走若干奖项,泉都碧龙茶还荣获“98世界茶叶博览会”银奖。到目前止,在省级以上组织的评比、交易会、博览会等活动中,我区共有13家企业获奖,17个产品品牌共获43项(个)奖:有石阡县的“泉都碧龙茶”、“泉都云雾茶”、“幸惠”牌苦丁茶,铜仁地区武陵山植物保健茶厂的“泉都百茶”牌苦丁茶;松桃县茶叶公司的“松桃翠芽”、“松桃春毫”,武陵山茶场的“武陵剑兰”(松桃);沿河县乌江茶场的“坤龙牌”绿茶;思南县茶场的“东坡毛尖”等品牌。
2.1.7 茶园产地认定和茶树良种推广
全区共有19000亩茶园通过认证,其中:石阡县统一组织主要茶叶生产基地的16950亩茶园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分布在龙塘、聚凤、五德等15个乡镇,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茶园面积1000亩以上的乡镇有:聚凤2800亩、五德1800亩、龙塘1500亩、花桥1500亩、本庄1450亩、龙井1400亩、白沙1350亩、国荣1000亩;贵州梵净山顶翠园茶业公司在玉屏县亚鱼乡的500亩茶园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印江县银辉茶叶公司在印江县缠溪镇的700亩茶园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印江县净团茶叶公司在印江县永义乡的850亩茶园通过有机茶认证。茶树品种以福鼎大白茶、石阡苔茶为主,福鼎大白茶种植面积6.27万亩,占全区茶园面积的70%;石阡苔茶1.84万亩,占全区茶园面积的21%。良种茶园面积8.11万亩,占总面积的90%以上;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3.70万亩,占总面积的41.7%,占良种茶园面积的46.1%。
2.1.8 引进外商承包租赁茶园
全区共引进外商茶叶加工企业21家,约占农业招商引资总数的50%;引进外商资金5100万元,占农业招商引资总额的24%,茶叶生产已成为全区招商的重要领域。对促进我区茶叶生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外商共租赁茶园面积3.17万亩,占全区茶园总面积的35.7%。21家客商来自浙江、山东、湖南、江苏和重庆,其中来自于浙江省的有14家,占外商总数的67%;浙江省客商承包经营的茶园2.67万亩,占外商租赁承包经营茶园面积的84%。
三、铜仁地区茶叶产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1 茶叶产业化水平低。
全区茶叶加工有49家,规模小,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对茶园掠夺式经营现象严重,茶园管理极为粗放,租赁前期和后期没有严格把关,致使茶叶质量提升难度大,产品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形不成拳头产品,形不成名品,影响了茶叶快速步入国际市场步伐。从而造成了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低,生产、加工和销售都呈现为分散的局面,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形不成规模效益。
3. 2 资金投入少,茶园基础设施差,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地县各级财政对茶业的投入极其有限,茶农自我积累、自我投入的能力不足,茶叶生产条件差;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手段落伍,技术推广经费少,难以对广大茶农进行必要的科学用药、用肥、除草培训,一些新技术无法及时有效地在茶区得到推广应用,造成茶农科学种茶水平低,无法从源头上保证茶叶产品的卫生质量水平;全区目前有2.34万亩老茶园(30—50年)种植分散,商品化程度不高,农户不够重视,已经到了必改的年限,大部分茶园虽属良种,但基本上都是群体品种混杂较为严重,面积多在300亩以上,根本没有水利设施,规模稍大点的茶园,缺乏采茶劳动力,茶青下树率低,机械化作业也根本谈不上,影响了新叶的萌发,从而影响到茶园的产量和效益。
3.3 铜仁地区茶产业尚未形成真正的优势品牌。
全区现有45家企业,各有各的品牌,在全国和省级以上组织的评比活动中,共有13家企业17产品品牌获奖43项,还有32家企业的产品各有各的名目,品牌之多、乱、杂,名牌效应和规模效益不凸现。没有一家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能牵头整合全区的.品牌资源;生产企业归口不同的部门管理,沟通协调难,生产企业间各自为阵。结果是家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哪一个品牌上规模,品牌效益没有发挥出来,总体价格偏低。全区现有茶园面积近8.88万亩,投产茶园5万余亩,年产干茶2500多吨,成品茶销售收入不足3000万元,这与茶园规模极不相称。我区茶园平均亩产值在500—600元之间,最高亩产值不到XX元,与江浙茶园亩产值在3000元以上、高水平茶园达15000元以上的产出水平相比,差距极大。
3.4 茶产业条块分割,技术力量势单力薄。
全区八县一市一特区都在发展茶业生产,目前只有四个茶叶重点县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石阡县、印江县成立了茶叶生产办公室,松桃县、印江县、沿河县设有茶叶工作站。其它县什么机构也没有建立,有的县还成立了经济作物站,有的县既有经作站又有茶叶站,造成责权利不明,各行其事。全区茶叶生产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的多数员工,大都是半路出家或只经过几个月培训的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乏力,生产经验不足,大大地阻碍了茶产业发展进程。XX年茶园面积8.88万亩到XX年茶园面积将达到15万亩,人均得负担1000-1500亩以上茶园的指导、培训、茶园改造、协调等工作与生产发展极不适应。 3.5 茶农技术水平低,茶叶产量低,效益不明显。XX年我区共有8.88万亩茶园,其中:35.7%为集中成片茶园被外商租赁,还有64.3%的茶园属农户所有,XX年又兴起了种茶热潮,茶园面积有可能突破15万亩,全区重栽轻管的现象日趋突出。一是栽植质量差;二是舍不得肥料投入,茶叶营养差;三是病虫草害严重,茶叶质差量低;三是水利设施不完善,可以说是基本没有,90%属看天茶园。四是茶农自采茶青乱堆乱放,加工不及时,造成烂青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在加工各环节中技术不规范,不标准,安全性差,又舍不得卖给加工企业生产,自产自加工的质量上不了档次,效益极其低下。
4、铜仁地区茶产业发展对策
铜仁地区茶产业应抢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将其培育为我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切实改变目前基地规模小、生产水平低及加工效益差,品牌杂、乱、多,基础设施条件差,加工设备和技术陈旧落后,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的现状;为了在“xxx”期末使全区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综合亩产值从338元提高到600元,公斤产值从8.9元提高到15元,综合总产量从2483吨增加到1.9万吨,综合产值由5035万元增加到2.85亿元,我区茶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主攻高品质绿茶,面向市场,依靠机制创新,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引进一批省外优强企业,培育和打造1-2个知名品牌;坚持以农户为主体实现茶园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生产基地。
4、1 加强领导,增进共识,整合各部门力量和资金加以扶持
我区茶产业在“xxx”期末茶园面积将达50万亩,投产茶园27万亩,茶叶总产值将达2.85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没有资金和认识上的统一,茶叶产业要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各级党委、政府对茶叶产业发展应予重视,要集中人、财、物力,加快茶叶产业发展。一是改革现行茶叶生产管理体制,成立茶叶产业发展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全区茶叶产业的规划、生产、加工、销售和科研等。做到茶叶产业与其它产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大力培育茶叶科技人才,尽快改变茶叶科技服务力量薄弱的现状。二是整合各部门资金用于茶园的基础性建设,充分利用好水利工程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贫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以及退耕还林等项目,利用其中部分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地、县财政对茶产业要有长期注入机制加以扶持。三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壤、气候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布局茶叶产业带,为提高我区茶叶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奠定基础。
4、2 培育龙头企业,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
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是振兴茶叶产业的必由之路。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其实质首先是解决好茶叶商品化问题,其次才是加工增值的问题。我区过去茶叶生产大起大落,主要是没有解决好市场问题所导致,区内的生产加工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弱,无力化解市场风险,结果是茶贱伤农,荒茶、毁茶的情况就无法避免了。当前,振兴我区茶叶产业,应吸取教训,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山东天目茶业有限公司、浙江嘉盛武义茶叶有限公司、浙江和泰茶业有限公司等外地茶叶企业,在它们的带动下,我区的茶叶生产逐渐恢复活力。特别是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是目前在我区落户规模最大的外商加工企业和最大的出口企业,其原料茶需求量大,对茶叶产业带动能力强,已在我区发展生产基地近4万亩,和泰的珠茶生产与我省的名优茶生产有很强的互补性,不存在价位竞争、原料竞争、市场竞争。这些是我区培育茶叶产业龙头企业的优势所在。培育、扶持龙头企业,要转变观念,注重实效,不宜盲目排外,凡是发展铜仁茶叶生产的,凡是宣传、打造铜仁茶叶品牌的,都要一视同仁地加以扶持和培育。我区依托龙头企业,推进茶叶产业化的思路应是:各茶叶生产企业、生产基地除抓好名优茶生产外,应依托和泰茶业公司发展珠茶生产,提高我区茶园的产出水平和效益;分散茶园、交通不便的茶园,适当发展中低档绿茶生产,满足区内群众消费需要。
4、3依靠科技,提高茶叶质量,以质取胜
由于我区茶叶生产的科技含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生产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培训,茶园管理粗放,直接影响茶叶质量,市场竞争不强,产品档次不高。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产品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无公害强制性标准,如不加强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不通过无公害认定,就迈不过市场准入这道门坎。因此,茶叶生产管理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前作好应对准备。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提高茶叶产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茶叶生产大县,要借鉴上世纪创建茶叶品牌的经验,由政府出钱,与茶叶科研机构合作,聘请茶叶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对于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要选拔一批年青的技术人员到大中专院校或外地大企业进行学习深造,作为技术后备力量和技术骨干培养。对于茶园相对集中的区域,要组织开展茶农培训,使茶农掌握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基本技术环节,要结合“绿色证书”、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培养茶叶种植、加工的科技示范能手,提高茶叶技术推广力度。集中资金开展主要茶区无公害认定,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无公害产品认证。制订优惠政策措施,试行茶叶加工机具购机补贴,鼓励茶叶生产企业、生产大户加快加工机具更新。
4、4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做强做大茶叶产业
香菇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 文
学 校:西乡县农广校 班 级:2011级
专 业:农业技术推广 姓 名:张 峰
二〇一三年七月八日
西乡县大河镇香菇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香菇产业是加快西乡县大河镇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新兴产业。通过分析该镇香菇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提出了推进大河镇香菇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香菇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优势条件;对策;西乡大河
一、发展现状
西乡县大河镇下辖12个行政村,截至2009年仅有按板镇种植香菇,种植农户30户,共种植香菇2万袋,总产鲜菇160斤,产值8万元,菇农共计获纯收入6万元,农户最高收入达0.2万元。目前,西乡县大河镇栽培种植的品种有135、939、9608等5个,其中以939品种产量最大、效益最好。食用菌人工种植过去在大河镇一直是空白,香菇是大河人工种植的第1个食用菌品种。
2010年,在冬季农业开发中,县委、县政府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加快该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农民寻找增收新途径,引进香菇订单生产试种,当年引导农户生产种植了10万袋,总产值32万元,平均产菇0.38 kg/袋,产值仅1.52元,纯收入0.22元/袋。造成产量低、效益差的原因是因为技术人员对该镇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缺乏充分的认识,照搬照抄福建的种植管理技术,致使菇农在种植管理中出现了问题,且公司在收购中不严格执行标准,压级压价,严重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但有少数几户种植成功,香菇产量平均0.52 kg/袋,产值达2.08元/袋,纯收入0.78元/袋,效益达到了香菇种植较好的中上等种植水平,极大地增强了政府发展香菇产业的信心。
2012年底,政府又引进了袋料香菇种植,并签订了2年的发展合同。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组织香菇生产。同时,政府组织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回来后协助进行生产管理,组织发动群众。这期间,香菇种植曾一度发展到了6个村150户农户中,最高年份曾发展到了120万袋,产量126 吨,产值226.8万元,纯收入58.8万元,平均纯收入0.49元/袋,香菇产业呈现出兴旺、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由于种植管理技术较好的农民组建起来的,经济基础薄弱,在大量香菇产品涌到收购点时,根本无法组织大量资金按合同收购;加之缺乏有效的大批量的销售路子,资金周转困难,出现了“打白条”现象,诚信受到了菇农的质疑,使香菇产业跌入低谷。但是通过连续3年的发展,广大香菇种植户的种植技术已趋于成熟,出菇量和品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培育出了一批从菌种选育、生产到栽培技术的本地农业科技专家。大河镇香菇在全县有了不小的声誉,部分县市纷至沓来取经学习。
2011年,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了相应的设备,建起了香菇生产基地,建起了冷库。至目前香菇产业逐步跨入了正轨,并形成了一条产供销为一体的生产销售网络。几年来共计种植香菇60万袋,共计产鲜菇326吨,其中县内销售200吨,总产值230万元,县外销售126吨,销售收入达89万元。但菇农产值仅为20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菇农发展资金不足,技术力量不成熟
香菇生产工序多,辅料多,运距远,是一项消耗型的产业石油价格不断上扬,成本高,达1.6元/袋。由于受技术条件的制约,在辅料的替代产品攻关能力方面力不从心,难于在短时间内降低成本。西乡县大河镇香菇种植采用高架棚栽培技术。高棚架栽培效益好,投入产出比高,但一次性投资较大大部分农户投入较为困难;加之香菇市场价格多变,风险比较大,农民不敢冒险投入,从而限制了香菇生产快速发展。大部分菇农未接受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加之农民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低,未能全面地掌握技术,影响了香菇产量和质量,使产业效益未显现出来。
(二)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大河香菇产业发展一开始就以企业带动起步,但引进的公司、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薄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有的不是以发展壮大自身为目的,只是来进行投机生意,无法带动香菇产业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公司没有长远发展目标,只顾自己眼前利益,压级压价,严重挫伤菇农的积极性,导致香菇产业发展徘徊不前。
三、发展香菇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优良的气候环境条件
西乡县大河镇位于西乡县的西南部,地处巴山腹地,两省三县交界处,东邻镇巴县永乐乡、大池乡,南与四川省通江县空山乡接界,西连南郑县白玉乡,北接本县左溪乡和骆家坝乡。距县城105公里,全镇总面积39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80米,平均年降雨量1300毫米,境内峰峦叠翠,山水秀逸。大河镇位于低纬度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境内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地形波状起伏,地貌类型多样复杂,形成了暖温、亚热、热3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立体气侯、立体农业十分显著。境内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温18.5 ℃,最高26.3 ℃,最低13.2 ℃,月均温≥10 ℃有365 d,日平均≥10 ℃的积温6 781 ℃,年均降雨量1 279 mm,年相对湿度为77%,年日照时数2 064.6 h,平均日照5.66 h,无霜期达340~365 d,特别是11月至翌年4月,月平均温在13.2~20.2 ℃;境内无工业大气环境污染;优良的气候环境条件非常适宜香菇的生产和发展。
(二)丰富的原料资源
大河镇幅员面积39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1.71%,自然常绿阔叶植被保存较好,乔木层、灌木层次清楚,有着丰富的常绿原生黄栎、青冈栎、山茶花、麻栗树、水冬瓜树、野樱桃等树种,是发展香菇产业的优质原料,资源丰富,只要采伐得当,不但不会破坏生态,还会促进林产业发展,达到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三)独特的区位优势
大河镇的独特区位,在对外开发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两省三县交界处,东邻镇巴县永乐乡、大池乡,南与四川省通江县空山乡接界,西连南郑县白玉乡,是西乡西南部通往外县及外省的重要门户,虽然该县香菇产业起步较江浙沿海地区晚、规模小,但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大河镇的香菇产品在价格竞争中占据了先机。
(四)良好的发展基础
大河镇香菇种植有4年的历史,产业发展从开始就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采取行政之手与市场相结合的运作手段。从行政上成立了香菇产业领导小组,专人负责,宣传发动,积极协调林木采伐,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栽培技术,负责香菇的生产技术指导;市场运作方面引进、支持汉中市外具有一定种植技术、营销经验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或个体来大河开发基地,进行订单生产。经过几年的努力培育出了一批高技术的科技人员队伍,他们可解决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具备了二级菌种的大规模繁殖技术及生产能力,能保证香菇产业所需的大量菌种,香菇产量产值得到了逐年提高,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示范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因而,发展香菇产业有良好的技术及栽培基础。
(五)优惠的政策环境
政府采取协调低息或无息贷款,无偿使用国家闲臵的公共设施等措施,扶持引进的香菇企业和种植大户,调进各种香菇辅料,预先给带动起来订单生产的农户先期赊用,交菇时分批结款,为各菇农解决了生产中资金周转难的问题。同时,出台了香菇种植户进行香菇种植时必要的林木、简化采伐办证手续、菇农无需交育林费、育材费由香菇企业统缴纳等对菇农有利的一系政策。
四、发展对策
(一)加大投资力度,增强香菇产业发展后劲
香菇产业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技术研发、推广、广告宣传、行政执法等工作都需要资金投入。要继续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更多有效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和外来资金投入镇沅,进行香菇产业化开发。财政今后要采取对企业和基地农户贷款贴息的办法,支持香菇产业的发展。积极争取各级金融单位资金支持,确保香菇产业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推进香菇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
香菇对生产管理的要求极其严格,从育种到栽培、产品干燥,一个小的环节出问题,都会产生不良后果。相同的品种,县(市)乡(镇)村和菇农之间,产量有多有少、质量有高有低、效益有大有小,究其因之一就在于标准化生产的水平不同。要迅速扩大香菇发展规模,应把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标准化生产上来,这就应认真制定和完善标准化生产规程,通过各种渠道和载体广泛宣传规程,让菇农家喻户晓。层层培育示范大户,用典型引路,让事实说话,靠示范的力量启发、引导和激励菇农。聘请和组织专家学者,有计划地对基层干部、专业人员、示范大户和广大菇农进行培训。定期检查标准化生产实施情况,及时总结和交流先进经验。对新菇农,应力求使他们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对老菇农,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开眼界、长见识,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标准化生产。在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努力打造镇沅香菇品牌。积极引进、研制和推广拌料、装袋、打孔、烘干等生产机械,用机械化保证和促进标准化。还应坚持不懈地积极努力,逐步实现与国际标准的对接。
(三)强化科技服务
要立足于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在品种选育、标准化配套技术研究、菇品加工储藏、新材料开发(如辅料的替代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深入研究,探索对策。要加速品种选育和栽培模式的革新,直接减少菇农损失,提高栽培效益,服务菇农,增加收入。
(四)扶持香菇合作组织
要尽快成立镇香菇协会,将真正关心支持香菇产业的单位和个人、专业人士吸收到协会中来,共同为振兴香菇产业献计献策,形成行业自律的中心;同时让协会与公司协调好与菇农的利益分配,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要对各类从事香菇行业的专业合作组织给予扶持,让其在产业的基地化、组织化、标准化升级、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五)扶持种植大户
要鼓励发展种菇大户,以联户、农庄等形式组建标准化生产大户,一头连基地,一头连农户,一头连企业,成为香菇栽培、技术创新和标准化生产的带路人,引领其他菇农共同致富。
(六)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动香菇产业化发展
按照“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建立一个基地、覆盖一批农户”的模式,狠抓龙头企业建设,对开展香菇产销服务的经营大户,要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使其扩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对外来的客商要热情服务,帮助其组织好货源,协调办理相关手续,疏通外销渠道。建立“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农户”、“中介组织或协会+农户”的生产模式,形成产业化经营机制。通过增加投入、强化素质、优惠扶持政策等办法,逐步建成管理水平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营销能力强的香菇龙头企业或专业营销队伍。发挥其拓市场、带基地、连农户、搞加工的作用,推动香菇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五、参考文献
1 全市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
1.1 类型及规模
丹江口市茶叶产业主要分布于江南的土关垭、浪河、牛河、三官殿、盐池河及江北的大沟等乡镇, 是丹江口市江南部分乡镇茶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被十堰市纳入武当道茶核心产业基地进行发展。目前, 以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圣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市凤凰水源茶业有限公司为主的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三大龙头企业进入丹江口市, 带动了丹江口市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茶农得到实惠, 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2 主要成效
全市现有茶园面积2 000 hm2, 其中可开采面积1 467 hm2, 茶叶产量25万kg, 产值6 000万元, 其中名优茶产量9万kg, 产值1 450万元, 茶园每667 m2产值1 730元, 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 130元。
目前, 全市有一定规模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3家, 拥有各类茶叶加工机械500多台 (套) , 产值在2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1家, 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2家, 以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阿里山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市凤凰水源茶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 辐射丹江口市约万余亩茶园及带动5 000余农户靠茶致富。武当山特区八仙观茶叶总场先后投资800余万元, 在土关垭镇兴建的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 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培训及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 (有机) 茶园示范基地。
2 茶产品加工及品牌建设
2.1 茶产品加工
丹江口市茶产品仍以绿茶制品为主, 乌龙茶、红茶、青砖茶少量生产, 其中绿茶制品占全部茶产品的90%以上。茶叶精深加工方面, 以生产加工茶饮料、保健茶、茶多酚等精深加工项目尚属空白。
2.2 茶品牌建设
十堰市茶产品统一为“武当道”茶品牌, 丹江口市地方特色品牌有“武当关”牌、“三丰红茶”、涧水兰”牌、“牛河牌”等。荣获湖北省“二十佳名优茶”、2012年“美国世界茶博会”金奖。
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茶园总体规模小, 产出水平低, 茶叶产业链难以延伸
目前, 全市开采茶园平均单产不足10 kg, 远低于全国平均60 kg的水平;有60%以上的老茶园急需改造;夏秋茶尚未开发, 鲜叶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茶园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丹江口市茶园多为农户分散生产经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种分散、规模过小的生产经营格局由于资金分散, 不能形成较大的资本投入, 难以从根本上改善茶叶生产经营条件, 茶叶适用技术难以推广应用, 茶业经济效益不高, 影响资本投入和再生产的积极性, 难以走出"低收入-低投入-低产出"的不良循环圈。
3.3 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茶叶加工亟需加强
全市大部分加工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市场辐射能力和基地建设带动能力。加工环境差、机械设备陈旧简陋及质量管理水平低, 名茶机制加工技术有待提高。
3.4 茶叶品牌创建力度不够, 缺少名牌
茶叶品牌的市场开拓与促销力度不够, 茶企业缺少专业营销管理人员, 品牌创建缺乏长远规划, 品牌宣传投入少, 推介力度不大, 形式单一, 茶叶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3.5 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缺乏监管
茶叶生产中只重视茶的色、香、味、形, 而忽视茶叶质量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茶农及小规模茶叶生产、加工者生产设备陈旧, 生产卫生条件差;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 影响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
4 发展茶产业的优势
4.1 发展茶叶生产是加快富民强市的重要途径
茶叶生产投入少, 易管理,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突出.在正常年份, 每亩平均收入在3 000元以上, 最高的亩收入可达到8 000~10 000元。因此, 加快茶叶产业发展, 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2 发展茶叶生产市场广阔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 茶叶的保健防老, 治病解乏, 降压, 抗癌等药理作用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和需要, 每年需求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茶叶潜在的国际国内市场巨大。
4.3 资源优势突出
茶区土壤质地疏松, 有机质含量丰富, 具有水净、土净、气净和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优势。年平均气温15.9℃, 积温5 100℃, 年降雨量830 mm, 无霜期250~254 d;尚有宜茶面积约3 333余hm2可以开发利用;交通便利, 境内公路、铁路、水路一应俱全, 为茶叶销售提供了可靠保证。
4.4 品牌聚集效应明显
武当道茶通过品牌整合, 已成为湖北茶叶的知名品牌、“湖北第一文化名茶”, 丹江口市做为武当道茶核心生产区, 先后吸引台资企业、汉江集团、武当山八仙观茶场投资茶产业, 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 600万元, 建设有机乌龙茶和名优绿茶生产线, 利用其成熟的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网, 将进一步提高茶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为丹江口市茶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4.5 丹江口市具备发展名优茶的基础条件
做为鄂西北山区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 丹江口市生产的名优茶风味独特, 品质上乘, 以其汤色碧绿明亮, 滋味醇和, 香高持久, 耐冲泡等特点相继远销新加坡、香港、俄罗斯及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全市除江北部分乡镇不适宜种茶外, 其他乡镇皆适宜种植茶叶, 丹江口市茶叶产业经过近40 a的发展, 已拥有了一大批经验丰富, 技术水平较高的茶叶从业人员, 为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明确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5.1 明确发展思路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思路, 以加快茶叶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 围绕科技兴茶和茶农增收为目标, 通过产业扶持政策, 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 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优质茶产品, 进一步提高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全面提升丹江口市武当道茶产业竞争能力。
5.2 确定发展目标
到2020年, 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6 666 hm2, 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2 333 hm2, 占总面积的70%以上, 名优有机茶比重达到70%, 全部实现无公害茶园认证。总产量达到2 500 t (其中绿茶产量1 500t, 乌龙茶1 000 t) , 总产值达到3.15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家, 年销售收入超过5 000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家, 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 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品牌和全国生态有机绿茶生产基地。
6 今后丹江口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6.1 扩大茶叶基地规模
按照“统一规划、规模连片、集中建设”的原则, 以牛河林区、土关垭镇、浪河镇3个乡镇为主, 高标准、高起点建设3个万亩武当道茶核心生产示范区, 到2020年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4 333hm2, 占全市茶叶总面积的88%;围绕汉十公路沿线, 建设茶园生态旅游观光带, 修建茶文化旅游度假村、步行道, 茶亭及茶楼, 形成集科研、开发、生产培训以及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 (有机) 茶园示范基地, 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6.2 加大对低产茶园改造力度
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 是做大做强武当道茶产业的重要内容。对现有800 hm2中低产茶园, 应注重改管并重, 鼓励茶园经营权有序流转, 并向种茶能手、大户集中。
6.3 着力培育茶叶龙头骨干企业
重点培育扶持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企业, 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建立茶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目的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茶产业, 同时, 捆绑扶贫、农发、水利、退耕还林及农机具补贴等项目, 重点支持品牌开发、基地建设、加工设备及新技术引进推广与科技创新, 促进武当道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6.4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进一步创新茶叶发展理念, 树立起“大品牌, 大产区”的意识, 对全市零散的茶叶品牌进行整合, 以“武当道”茶牌为公共品牌, 重点推出在丹江口市知名度较高, 市场前景较好的系列武当道茶, 对主打品牌进行统一宣传, 统一质量检验, 统一包装设计, 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对不符合品牌要求的产品, 取消其进入市场的资格。同时, 加大对名牌茶叶的原产地域保护力度, 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 使品牌茶叶得到健康发展。
6.5 努力拓宽茶叶销售市场
大力培植茶叶营销企业, 壮大营销队伍, 策划特色鲜明的营销方式, 不定期举办一些大型茶技茶艺茶文化宣传活动。有重点地组织茶叶加工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 “农业博览会”以及国家, 省, 市的名优茶评比活动, 广泛开拓茶叶销售市场, 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专卖店或直销窗口, 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鼓励企业加快开发茶文化项目, 通过举办各种以茶为载体的文化活动, 达到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招商的目的, 培育消费者的茶文化消费观念。通过弘扬道茶文化、普及茶类知识、扩大茶文化经营, 使茶产业与茶文化融合一体, 成为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6.6 夯实科技兴茶基础
加大科技兴茶力度, 以科技促进茶叶产业增产、提质、增效, 力争茶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一是推行标准化生产, 促进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实现科技成果与茶农和茶企的零距离对接。围绕健康、安全、绿色的市场消费需求, 重点推广茶叶保鲜、生物防治、有机肥料、机械采摘及茶叶深加工等新优质、高效、节本的茶叶生产适用技术和茶副产品综合开发技术, 延长产业链, 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进一步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与省内外茶叶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重点加强与湖北省茶叶研究所、华农大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优质绿茶和乌龙茶及红茶生产关键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 提高种植加工水平, 增强科技支撑力;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定期举办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专业培训班, 培养一批种茶制茶能手和营销管理人员。大力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师资格认证, 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
6.7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鼓励各类涉农单位, 企业和个人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 组织农户发展订单农业, 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路子。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兴办茶叶加工流通龙头企业, 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路子。三是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鼓励农户向龙头企业依法有偿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 或以使用权入股的形式参与茶业产业化经营, 使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实施“村企”互动战略, 充分发挥茶叶加工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 在企业与其所在村或基地所在村之间, 建立有组织, 经常性, 紧密型的联系, 形成利益共同体, 达到“以企带村, 以村促企, 村企共赢”的目的。
6.8 创新茶叶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
农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重点茶叶企业的贷款支持, 特别是对茶农的小额信贷, 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和延长贷款期限。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鼓励有经济实力, 有经营能力的社会各界人士多形式, 多渠道投资租赁, 承包或买断山场林地经营权, 改造老茶园, 建设新茶园, 从事茶叶的生产, 加工和销售活动。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丹江口市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提出该市茶叶生产加工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对策。
【古丈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云南省茶产业发展的现状05-25
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战略09-11
茶产业讲话稿06-13
茶行业分析05-27
爱心茶小学作文05-31
感动茶作文800字06-10
茶餐厅岗位职责06-27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06-07
主题茶餐厅创业计划书11-15
茶餐厅劳动节活动策划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