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共9篇)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 篇1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家长乃至学生可能都认为多练习写作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好途径。但是,与此同时也就出现了一个小学生写作的误区,就是写作的数量多,质量却不高。让小学生大量地写质量不高的作文,是既耽误时间又浪费精力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小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其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是在现在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常常忽略了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致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陷入一种程式化框架,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无情地扼杀。教师经常会依据教学的需要,安排学生写读后感,例如,读《圆明园的毁灭》后写读后感,这是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好方式,但是,圆明园被毁的惨状只停在书本上,这本身就与学生的生活现实脱轨,学生要按照历史进行写作,这样的读后感练习对增强学生的创作力显然帮助不大。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中有学生年龄偏小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不适当的原因。小学生本身处于体能的活跃时期,爱玩的天性使他们很难长时间精力集中地投入作文的学习当中,在写作时,他们也常常是开始认真,越写精神越涣散。所以,小学生应该在有效的时间里练习高效的写作。小学生在语文写作课上不仅仅是在练习运用汉字和语法,更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美好的景物,抒发或喜悦或忧郁的情绪。应试的写作是枯燥的、无益的。在作文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例如,以“浓浓思乡情”为主体,写作《二十年后回故乡》,虽然是命题作文,但是却能让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样的作文既能让学生练习生字和语法句式,又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自由的气息,是值得提倡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具有其特殊性、重要性和困难性。教师应该在按教学计划教学的时候更多地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小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快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教师应该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写作变得更幸福。

作者:陈斌 工作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瑞林镇禾塘小学

第六篇: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

1、优化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新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教学活动一定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想,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想。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不学不行,不学难受,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定注重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讨论中互相学习、合作中互补彼此的不足。每一个学生存在不同的差异,他们的认知结构、经验水平、个性发展是不同的,合作学习时每个学生都能从别人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发,取长补短。

2、倡导因材施教,面对每一名学生,张扬学生的个性

作为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这种教育体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名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师一定注重教材的研究,了解每一名学生,因材施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情况的学生,实施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中等学生再进一步,较差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把语文能力素质的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结合在一起,把语文能力素质的培养寓于知识的领会、理解、运用、掌握之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再现语文教学的魅力。

3、注重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根本宗旨是育人,教师教学一定注重教书育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教书,最终达到育人的目标。无论如何训练学生,一定不能忘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忘记育人的使命。小学生的可塑性极大,个性鲜明,教学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材内容的实质,学生思想实际实施教育,巧妙的运用教学方法,恰当运用教学艺术,挖掘教材一切可以利用的德育因素,把思想教育于知识讲授之中,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的作用,注重语文课外活动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教学有机结合,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智育,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德育、审美、品质修养,让学生多方面素质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教师教学一定注重学法的研究,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获取新的知识,探究新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自由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人才。

4、创设问题教学情境,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教师既要向学生讲授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也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标新立异,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只是教学或实验的结果而已,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和创造,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教师一定注重教材的研究,时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用教师的激情,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一定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全方位思考,寻求正确的结论,引领学生自主地进行信息加工,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不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造就能够创新,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的人才。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问题,策略

一、引言

在现实社会里, 组织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是现代人们必须具备的素养。小学语文是学生与人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提升的启蒙阶段。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组织语言进行写作的水平提升需要有系统化的、多元化的教学实现。一般在三至六年之间, 小学生的汉字量有了一定的储备, 这时候真是开展写作能力培养的关键黄金期。教师在进行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时候, 不仅需要教会学生组织语言写作的技巧, 同时还需要教会学生进行写作的一种习惯, 让小学生喜欢上语文写作训练, 对其产生兴趣[1], 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更好地融入语文写作的氛围之中。同时还有真情流露是写作的必备条件, 让学生养成一种真实感觉的流露。这些小学语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的教学执行贯彻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教师重视技巧讲解, 忽视真情流露

语文写作能力的高低关键不在于文章中使用了多少比喻句, 也不在于文章使用多少华美的辞藻, 语文写作的关键在于文章是否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 教师简单地认为学生在写作学习的初级阶段需要重点突出写作技巧等方面的讲解, 对文章的真情流露的要求不是很高, 这恰恰是我们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误区之一[2]。在写作培养的初级阶段, 需要关注写作技巧的练习, 但是真情流露的写作要求也是现代文章的基本要求, 没有真实情感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 人们阅读的欲望不是很强。

( 二) 写作评价缺少鼓励, 学生写作信心不足

严师出高徒, 很多教师都坚守这样一个信条。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 在批语中更多的是一些问题的指出, 对学生的一些优点没有及时鼓励, 学生在批语中只能发现写作的问题, 没有认识到自己写作的优势和能力, 这种批语虽然可以及时给学生纠正写作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错误, 但是这种缺少鼓励的批语也大大打击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长期面对这种习作批语, 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不足, 对写作就逐渐失去信心。

三、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 一) 生活化眼光看待语文写作

语文习作练习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训练过程, 需要有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散文描述的情景构建, 学生构建出描写的场景之后, 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语文的习作之中, 更多的学生参与作文写作练习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激发, 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 都是我们写作的标杆, 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文章作品都是来自生活, 是作者通过多年的文学积淀, 将自己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情景用文字表现出来。没有生活的文章, 是没有生命力的, 只是一些没有意义的、华丽辞藻的堆砌, 这样的文章没有学习的意义。由此可见, 一篇优秀的文章可以是来源生活、来源当时的社会, 因此, 教师在教学相关的文章时, 需要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3], 集中整合的文章所描述的东西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 这些学习散文的方式可以实现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具体。

( 二) 多读一些文学作品,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语文写作的教学需要多读一些文学作品, 这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认知空间, 阅读是一种可以迅速体验文章意境的方法和手段。每一次阅读, 学生对文章的意境理解将有不同的层次, 通过多次的阅读, 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文章的意境, 对学生掌握文章写作的技巧和一般规律, 同时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提升其人文素养。其中教材就是一个优秀文章比较集中的书籍, 例如, 在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五组教材中主要集中了鲁迅的几篇文章, 在这些文章的阅读之前, 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鲁迅这一人物的基本情况, 这几篇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总结一下鲁迅文章的写作特点, 情感抒发等。然后,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回答之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 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实现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阅读的教学活动之中, 更好的提升学生对文章写作技巧和一般规律的有效认识。

( 三) 评价方式优化, 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需要全面的、客观的、系统的开展相关评价。过程评价方式是更加具有现代化的的评价方式, 可以实现语文写作练习的有效评价, 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独立思考, 创新观点等方面可以进行准确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表现量化为相关的考核指标, 例如学生对写作的学习态度, 写作练习参与的积极性, 实践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等元素都可以进一步融入教学之中, 从评价方式上倒逼学生参与写作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小学生的写作处在初级阶段, 需要多鼓励, 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和优点, 在作文的批语中, 教师需要多使用一些鼓励的话语, 进一步构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教师在进行写作练习的教学中, 不仅需要树立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构建他们参与习作的积极性, 使用一些生活化的话题作为写作的主题, 不断培养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

四、结语

小学阶段是语文写作水平提升的启蒙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新教师的写作教学理念, 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优化评价方式, 实现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 从而建新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诗群.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廖海蓝.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写作教学 教学策略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084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的语文技能,写作衡量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写作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学生通过写作的练习,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达到提升自己德形、启迪智慧、提升美感等目的。在长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发现,小学生的写作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写作教学,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普遍认为写作难,对写作不感兴趣,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判的时候,发现学生的很多句子都是仿写其他课文里的,写出来的作文“假、大、空”,并不是抒发的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一)小学写作教学的目标

总的来说,作文的教学目标与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写作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国教育部在2011年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此标准明确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小学生在写作时既要有一定的语法技巧,又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小学写作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学生写作就是使用汉字来表述事物或者发生的事件,是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过程。总的来说,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三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它有助于提升学生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表述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和简洁性;第二,它有助于小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写作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从文章的构思开始到整个作文的完成,学生需要利用多种修辞手法以及概括、比较、观察、想象等诸多方法,有利于学生智力的提升;最后,它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行,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始终要求自己客观地描述事物,去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形成坦荡的胸怀、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小学语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写作兴趣

“对学生最好的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写作普遍缺乏兴趣,又由于写作部分在讲解时较为单调,理论性强,有的学生在听课时昏昏欲睡,很多学生希望作文学习应该像趣味课堂一样才好。

(二)缺乏素材的积累

小学生由于处在特殊的年龄段,自我约束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足,学生普遍没有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以至于在真正写作的时候肚子里没有“墨水”。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发现学生缺乏作文素材的积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缺乏生活细节的积累,小学阶段的作文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但是目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加之现代城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匮乏,学生的自由时间很多用于上补习班或者观看节目,很少真正地体验生活,记录生活;第二,学生缺乏观察的积累,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少用心地去体会、总结一件事,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即使描述最常见的事物,学生也无从下手,例如,在写《我的教师》这篇作文的时候,学生虽和教师朝夕相处,但是不知如何表达;除此之外,学生还缺乏阅读的积累和写作的练笔。

(三)缺乏真情实感

缺乏真情实感是小学写作中出现的最为普遍和最为严峻的问题,小学阶段的写作对于语法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目前小学生的写作表达呈现出的是机械化和模式化的现象,“假、大、空”的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应付了事的心理,有时候生搬硬套自己背诵的语段,语言生涩。

三、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一定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减轻对于写作的畏惧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爱写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以下教学策略:第一,在进行不同文体写作教学初期,教师减小初期的难度,让写作的难度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其中对于学生要多加鼓励;其次,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形或者进行情景的模拟,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己想去表达,不由自主地进入写作状态。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情境,诸如,艺术情境、生活情境或者事物情境。

(二)指导学生积累素材

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也要利用各种机会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积极地接近自然,体验生活。例如,在春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踏春,寻找春天的“脚步”,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描写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进行事物的描写,掌握描写的技巧。同时,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写作素材的积累。

(三)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注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实际的教学中,这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适当的方法引导。

在小学阶段,写作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的难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感受自然,激发写作灵感,并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进行素材的积累,鼓励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情。

参考文献:

[1]邓天华.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究[J].读与写杂志,2012(11).

[2]毛文生.对当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的几点探究[J].教师,2011(33):69.

[3]钟紫艺.高年级作文教学之浅见[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9).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 篇4

长期以来,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为师生所苦恼。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就成了一直困扰广大小学教师的老大难问题。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问题谈谈浅见。

一、小学语文学写作中的现状

老师为写作设置条条框框。老师在学生写作前关照的中心、主题、选材、开头、结尾等等一大套写作理论,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其实,学生能把生活学习中见到、听到和想到的事情,完整而清晰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作文。例如描写自己心愿中的一个节日,老师列出提纲,给出写作要求,分别是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以及节日设立的意义等等。如此众多的要求,让小学生无从下手,倒不如突出重点,让学生有的放矢。在实际习作中,某位同学想到了要实现一个不存在的节日,花了大量篇幅描写了自己将要如何实现这个节日的过程,照样写得有声有色。老师批改时,会根据习作要求,认为学生的习作有些偏题,重点不够突出,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同时,老师错误的估计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写作的思想内容达到一定的高度,忽略孩子特有的思维方式。写作文就是用文字表达作者的想法,成人有成人的想法,小学生有小学生特有的想法,在成人看来是幼稚的,但在学生看来是自然的。这种成人思维的写作教育,限制了孩子思维的发散。例如在体验盲人生活的习作中,有同学体验盲人画画,从成人的角度是无法理解盲人怎么可以画画呢?

二、小学语文写作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感,让学生进入自然的写作状态呢?

1、激发学生兴趣,培育思维方式。首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有因就有果的思维方式,然后采用例证的教育方法。每一个观点都要有例证和说明来支撑是事物发展和存在的规律,培养孩子的因果逻辑分析能力,对孩子写作大有好处。只有运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就能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注意到了这些,孩子写起作文来就会言之有物,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会丰富充实。例如《消失的叶子》这篇习作中,学生们观察到了仙人掌是没有叶子的,只有又细又尖的刺,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运用因果逻辑思维,在习作中表达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仙人掌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水分充足的绿洲变成了干旱的沙漠。通过这个习作,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也培育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2、注重真情实感,培养写作能力。根据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年龄和实际经历,使学生运用比较自然的语言熟练表达自己的真实行动和观念,同时有意识的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注意训练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和语言功夫。一方面,加强孩子逻辑归纳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填鸭式教育培养的孩子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如何加强孩子逻辑归纳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呢?例如看到春来树木长出新芽,花儿露出笑脸,就可引导孩子树立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规律”的观念;看到水滴穿石现象就要引导孩子树立“没有积累的过程就没有成功”的观念等等,并让孩子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培养孩子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方法和类比比喻的语言表达方法,引导孩子学习诗化语言。如看到路边的树木,就可以说:树是大地的儿女,树是人类的伙伴,树是小鸟的家,树是阳光下舞蹈着的精灵等等。又如看到鱼儿游来游去,可以说:鱼儿在捉迷藏,鱼儿在做游戏,鱼儿在赛跑,鱼儿在小河妈妈的怀抱里撒娇呢等等,这样在训练孩子书面语言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 篇5

摘 要: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需要教师有效引导,构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积累丰富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掌握多元化的写作技巧,从而实现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题,从多个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对策,从而使得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关键词:语文;写作;技巧

一、引言

小学语文的写作难度在于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能力不足。不论是看图写作还是作文,都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素材构成技巧等,然而由于一些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缺失,写作过程中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笔者从事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将学生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写作缺少必要的兴趣

如果学生对文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他们写作就充满积极性。在过去的教学中,写作经常贯穿着一些生搬硬套的问题,一些学生就像套公式一样,写作文。对写作没有更多的兴趣,他们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对写作内在的要素掌握不到位。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难以有效激发。学习缺少主动性。

(二)写作素材积累不足

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感到无从下笔,写作的素材不够丰富。教师缺少对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要求。很多学生不能有效观察自己的生活,对班级里、学校中、家庭里发生的一些事情缺少观察和思考。没有积累成自己的写作素材。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学生,没有有效引导学生,学生的观察注意力缺少着重点。这样一来,学生就容易出现言尽词穷的问题。

(三)写作缺少方法和技巧

作文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层次感。一些学生缺少基本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掌握。在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文章缺少调理,不够流畅。教师缺少对学生写作方法的引导,学生没有准确掌握写作技巧。

三、具体教学措施

(一)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

首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布置写作任务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思考文章写作的意义。例如:在写自己最爱的**人的时候,教师可以跟学生说,大家都生活在社会之中,在家里、在学校里都需要与人进行交往,这些人都是给自己有着一定的帮助。我们需要从中选择自己最为看重的一个人进行描述。这样学生对这一篇文章的写作兴趣将得到有效提升。其次,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小学阶段,写作基本上是叙述性的文章。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了解课文中如何描述事物和人物的。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将小学课文中济南的冬天形象性的展示出来,使得学生对文章的表述有着进一步具体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对写作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需要加大对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教育和引导,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积累。首先,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对观察生活中的具体某一项事物。例如:夏天,让学生利用周末跟着自己的父母去大自然听一听蟋蟀是怎么叫的,蜻蜓是怎么飞行的,知了是怎样完成整个生长周期等,这些都是学生今后写作的素材,当学生了解到这些常识之后,他们在写相关的文章时,将思如泉涌。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一系列的生活常识。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对生活常识的讲解。结合课文的讲解,对一些生活中的最为常见的知识进行讲解。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些生活常识――蝌蚪是青蛙的幼年阶段。蝌蚪生活在水里,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近水区域。最后,家长需要加强对学生观察生活的引导。家长需要多抽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

(三)更加注重写作技巧的教学

写作技巧就是学生如何构思文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等方法和手段。教师需要加强对写作技巧的教学。如果说对生活的观察是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使得学生写作有了源泉,那么写作技巧的掌握,则使得学生将自己心里的这些写作源泉运用有效的方法表述出来,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更加自然。第一,选材需要紧扣写作中心。一些学生存在为了素材而素材,选择素材的时候,缺少对写作中心的把握。教师需要加大学生对素养中心意思的总结,从而有效引导学生实现素材服务于写作中心。第二,充分思考再动笔。在写作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点思考自己的写作大纲,每一段写作需要重点的内容。在丰富写作大纲之后,学生动笔写作。因为写作大纲可以有效降低学生跑题的可能,使得学生呈现出更为层次性的写作脉络。第三,让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东西。一些描述相对浮夸、不切合实际的内容经常出现在学生的文章中。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能有效掌握写作技巧,没有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真情实感的引导。让学生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让写作成为自己情感的表达。

四、结语

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去感受写作的乐趣,从而有效激发他们参与写作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断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构建丰富的生活常识。将写作技巧最为教学的重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从而准确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 篇6

一、小学语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不当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很高的地位,在考试中也占据了一半的分数,这些足以说明写作的重要性。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没必要进行系统化的写作训练,但是写作的培养必须从头抓起,从生活中的小事观察,这样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些语文教师基本都在参考指导书讲解,没有多方位指导,也没有适当的扩展,导致他们的思想比较单一,写作思想基本一致,缺乏新颖性。

2.写作内容空洞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写作方面,老师建议描写事情时,用“××事最令人难忘了”;在写人时,可以用“我最佩服×××”。老师的建议到了考试就成了必然,几乎每个学生的题目相似,缺少创新,甚至举例都基本一样,这些套话,学生一次接一次地套用,甚至觉得屡试不爽。同时,老师也没有及时给予点评,最后的结果是大家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因此老师在创新写作方面应多给予学生指导。

3.批改方向主观化

由于人们的思想不同,看待事物的喜好也就千差万别。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每件事物的认同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应减少主观色彩,站在客观立场点评。有些老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和作文的长短主观地判断学生作文的好坏,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二、小学语文写作的建议 1.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对学生写作方面的目标不明确,所以老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需求,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上作文课时,不能只凭借一本参考书,必须以学生的课本和生活实践为蓝本,在生活中不断汲取养料,这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因此,老师的教学要有目标,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例如,在上课时,看到优美的句子让学生摘抄或者仿写,这些都要依靠平常的积累。写作不能被单独罗列出来,必须综合其他方面,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写作。

2.选择正确的写作方法

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学生必须选择正确的写作方法,不仅要收集资料,还要会运用资料,在写作中不能只重视罗列材料,也要有自己的观点、材料的观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加有吸引力。

3.制订完善的批改标准

每个学生的作文完成之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由衷的赞扬,这样大家就会有目标了。因此,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尽量减少主观臆断,站在客观的立场去评析每一篇文章,这些都是学生用心写成的。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要伤害这些孩子的幼小心灵,他们是很容易受伤的。教师可以站在一个朋友的立场去和他讨论这篇文章,让他自己去发现其中的不足,自己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浅谈 篇7

一、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作教学的综合性很强, 可以考察到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然而每个阶段的写作考察的侧重点不同, 很多教师关于这一点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训练计划, 只是一味地按照课本中的要求开展写作教学。这样会使得学生对于训练要求、目的以及培养的能力没有具体明确的认识, 学生们在这样的状态中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缺乏真情实感。

其次, 教学方法传统, 缺乏新意。当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依然在仅仅围绕课本上的写作大纲进行, 教师不能够将写作教学内容丰富化、趣味化, 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不管是写关于人的还是关于事情的作文, 总是局限于很常见的平淡的范围内, 这使得学生很难对于内容单一的写作教学感兴趣。而且, 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 语文教师习惯于将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各方面内容一一教给学生, 可是很少考虑学生是否能真正消化和吸收、是否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自己着手写作。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导致学生的求异思维长期得不到激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最后, 教师的写作评价不够科学。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其爱好、欣赏水平等也会有差异。所以, 对于同样的事物,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在写作评价过程中, 对于同一篇作文,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评价,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写作评价的科学合理。然而, 在当前的写作评价中, 很多语文教师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不能够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客观的科学的评价。例如, 关于考试或者竞赛作文的评价, 有些教师把文章篇幅的长短、书写的好坏当作评价标准, 对于文章语通言顺与否、文章中心突出与否、内容新颖与否等这些基本的评价要求却不给予关注。这种评价标准会使得很多教师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不重视学生的写作基本功训练, 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临考前背几篇作文, 考试时模仿写作可以得高分。此外, 当前的写作评价和批改大都是由教师单方面完成, 很少有教师会让学生参与评价和批改作文。甚至, 有些教师一味地以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常常求全责备, 使学生很少能在写作过程中体验愉悦和成功。这样的评价过程没有学生的参与, 很难使学生对写作感兴趣, 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建议

首先, 明确写作教学目标。第一, 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写作练习都有固定的大纲要求, 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 再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以及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发展, 制定具体的写作教学目标。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写作教学脱离教条化, 也可以使得学生在明确的训练目标下更清楚地表述文章内容, 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更好地锻炼和发挥自己的能力。第二, 制定日记写作计划。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定自己的日记写作计划, 或者每天写一则日记, 或者每周写一则日记, 目标是为了督促学生认真练笔。日记内容可以不限, 可以摘抄名言佳句, 可以记录一天中给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和物, 或者对于一些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等。此外, 鼓励学生勤写读后感等方法, 语文教师也可以采用, 让学生在理解和分文章的基础上, 将自己对于文章的感受写出来。总之, 教师要利用一切资源, 让学生多练习, 使得学生在明确的写作目标下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其次, 改进写作教学方法。第一, 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写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写作的价值, 让学生理解语文教学大纲中的作文训练要求, 要让学生通过写作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忠于自己的感受, 用自己的笔写出内心感受, 无论是对生活、学习, 还是自己成长的每一个过程等, 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真实的感悟和理解, 并且能够真实清楚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第二, 拓宽学生的视野, 增加知识积累。语文教师要走出课本, 让学生多读好书、加强学习和积累。写作是学生综合知识的体现载体, 要想使学生有好的作文, 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拓宽知识面, 增加知识积累。语文教师要在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的基础上, 从点滴抓起, 让学生在丰富的知识和阅历的支撑下, 写出出彩的文章。

最后, 建立科学合理的写作评价和批改体系。语文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 要逐步摒弃自我评价和批改的方式, 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 使学生参写作评价和批改过程, 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习作评价体系, 以此引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使其保持长久的写作热情。

总而言之, 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善于总结和积累好的教学方法,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 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摘要: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小语文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会发现, 一提到写作, 很多学生都没有兴趣, 甚至还对于写作产生抵触心理。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上功夫, 找出学生不喜欢写作的原因, 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乐于写作。本文对于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改善写作教学的建议和措施, 以期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关键词:写作教学,兴趣,浅谈

参考文献

[1]将增裕.给孩子的心灵松绑——作文中教学的几点反思与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 2005 (12) .

[2]陈任清.从叶圣陶写作教学观审视当今小学作文教学[J].时代教育, 2009 (11) .

[3]魏桂中.搞好小学作文教学之思考[J].教育艺术, 2011 (1) .

[4]王敏峰.对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问题的浅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 (下) , 2010 (5) .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对于目前的社会来说,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所以人才的培养要从孩子抓起。那么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应该只是单一的知识教授,还要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的知识和自身素质一同进行培养。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都比较好奇且比较好动,他们每个人都是个性鲜明的,在这个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特性来教授学生的语文写作课,提升语文写作的有效性。

一、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太过于死板,学生的写作都是同一种模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直在按照传统教学来进行,对小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不够重视,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缺乏创意,最重要的是教师没有进行分阶段教学,因为小学阶段是一个学习跨度十分大的时期,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在这六年期间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写作教学中会发现学生认为写作只是一次次的作业,对写作没有兴趣,学生还认为作文题目单一,在写作的时候基本上都使用同一个素材,不会去积累写作的素材,更不会观察周围的事物。

二、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有效提升小学语文写作课堂的效率,教师必须要首先考虑培养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学生如果对写作产生兴趣,那么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充满积极性地进行作文练习。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儿童时期的好奇心来进行写作的教学。语文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来思考,教师来辅导,不要把教师的思维强加在学生的思想上,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加以引导,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学生能张扬自己的个性,让作文充满创造性。例如,在进行写“介绍家乡的美景”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利用上课时间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来说说自己家乡的美景,在孩子们发言的时候注意引导他们,让他们尽可能地介绍得详细一些,在发言完成之后,最后教师来总结,让学生来写这篇作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听听别的同学的家乡和自己的有什么不一样,然后让他们自己回想自己的家乡的美景,同时这也是一个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

2.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用分阶段教学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小学阶段的跨度是很长的,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能将一套写作方法用在所以年级学生的身上,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可以将一、二年级分为低段,三、四年级分为中段,五、六年级分为高段。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刚刚走进课堂的,以前从没有接触过这些,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感受写作的乐趣,让学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爱上写作,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些教具和游戏来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带他们到校园里玩耍,在玩的过程中引导他们积累素材。对中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在低段的时候也学会了收集一些素材,在这个时期教师要适当地教他们一些写作技巧,把在低段积累的写作素材学会升华。到了高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知识,也把基础用字学会了。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不仅要要求他们在日常的生活里去积累素材,更重要的是去阅读书籍,去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为初中阶段的写作打下基础。每个阶段的学生有注重,培养不同的写作能力,但同时又要把三个阶段连成一个整体,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将情感体验融入作文教学中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中,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没有感情色彩,太过于空洞。所以让学生真正把握住写作时的情感运用也是一个重难点。写作不应该是每个人的作文都一模一样,一样的素材,一样的感情。在写作过程中,要在自己的作文中看得出来喜怒哀乐,随着作文的进展,要有不同的情感,才能让这篇文章充满感情。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情感体验融入其中,在写作的时候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

总的来说,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他们的其他方面提高都很大,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让他们的观察能力提高。语文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写作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更加重视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娜.对当今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问题的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11.

[2]陈醒.论小学作文教学的作业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1.

小学语文写作训练初探 篇9

【摘 要】 就小学说写训练的内容而言,至少应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即生活性、体验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就教师应如何指导小学生的说写训练,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总结出比较清晰、行之有效的指导。作文时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其一,要在语文实践中指导作文;其二,指导过程要体现“三维目标”;其三,要重视对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无论从素质教育、国际作文发展趋势视野,还是“作文需要论”角度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尤其对广大教师指导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写作训练 教学措施

当今世界不少国家都从现代社会实践要求出发,注重从生活需要出发,安排写作训练内容,并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进行写作训练。如美国、英国、法国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实用文的学习,日本小学二年级就学习写信,西德的弗兰茨·海贝尔教授主编的语文教科书中就注重从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安排写作训练的内容。在练习项目中,占绝大多数的是调查报告、事件报道、科技说明、新书介绍、会议记录、讲演提纲、个人经历、商品广告等实用的题材,几乎没有什么吟风弄月、感时伤怀的散文题目。通过对国内外作文教学考察,进一步

印证了读写训练的思路新、效率高,丰富了作文教学观的内涵的理解。但是,虽然相关评析性的文章经常见诸报端,却对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于永正的作文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将对广大教师改革作文教学,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具有深远的意义。这就是本论题所要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作文,学生不愿写,老师感觉难教,这是普遍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置身于这样的课堂,你会有这种感受:在教师的鼓励、帮助下,在教师巧妙的点拨下,学生畅所欲言、如沐春风。这应该是最佳的教学境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那么这个交际工具学生又掌握得如何呢?我们发现,学生不会写申请书,不会写请假条,不会写借条的现象比比皆是。那么学生的学习态度又如何呢?说喜欢语文的只有少数,特别是作文,说喜欢的更是少之又少。于永正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以“从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出,为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服务”的指导思想。它的教学原则有三:先有生活感受,而后写作的原则;在言语交际中学会交际的原则;立体交叉,和谐发展的原则。“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进行的都是现实的言语交际,至少让学生感到是现实的言语交际。让学生感到说与写都是生活的一种需要,说和写都是有目的的,有对象的。当学生感到说与写是一种需要的时候,这种“内驱力”

就会把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

教学观,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所持的态度和思想认识。于永正搞“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实验,他的教学观是什么?他的教学观是否突破了前人的认识?这些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潘自由先生是这样阐述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或思维的实践活动。“言语交际”就是人们运用语言相互交流的思想感情、交流信息的听说读写活动。说和写是表达,听和读是理解,表达和理解相互依存,是一个言语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用“言语交际”来限定“表达训练”,说明这里的“表达训练”不是没有听者、没有读者,为表达而表达的表达训练,也不是为文学创作打基础的表达训练,更不是因为考试要考作文而作的表达的训练,而是为言语交际需要服务的表达训练,是言语交际中的表达训练。“言语交际”是表达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并贯穿训练的全过程。它的精神实质在于按照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改革作文教学,强调作文教学的社会效益。可见,“言语表达训练”有如下内涵:第一,言语交际表达是一个听说读写的过程,说和写是表达,听和读是理解,表达和理解相互依存,是一个言语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第二,说和写是因“言语交际需要”而起。第三,“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有听众、有读者。古人杨雄在《法言·问神》篇所说“言,心声也”,意思是写文

章就是把心里话表达出来;刘勰《文心雕龙》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大抵可以理解成:只有情到深处,才能下笔成文。纵览祖国灿烂文化,特别是唐诗宋词,堪称文化瑰宝。或抒发情怀,或感伤时事,或指点江山,敢问哪一首是奉旨而作呢?当然,学生的习作不等同于文学创作,但是,道理是相通的,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作文,都是作者在表达心中所想,倾吐真情实感。叶圣陶指出,“文题取材应广博”。学校中所诵习所闻见可以命题,即家庭社会之事,苟学生能思议及之者,亦无不可命题。事事物物,与学生接触而引起其思想情感者,均可为文题之材料。张孔义《美国小学写作教学的一些特点》一文介绍:美国小学写作教学比较重视写作的实用性,使写作练习起到真正的交际作用。例如,要求学生写信邀请家长访问学校,给郊游的接待单位写感谢信,给著名作家、演员、运动员写信。为了鼓励学生和别人交往,有的教师还设立班级信箱,学生可以写信给班上的同学和老师,或者和校内外的其他班级建立通信联系。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写作是交际的工具,它可以使人们分享各种想法。

笔者以为,小学生说、写素材至少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生活性。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序》中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是作文之泉,是

培植作文的土壤。于永正在教学中通过别具匠心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反映生活的本色,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灵感,写出原汁原味的生活。可见,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生活的源泉,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体验的心,那么学生的习作才会是一棵有扎实根基有丰满枝叶的焕发生命活力的树。第二,体验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体验是指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指亲身经历,“验”则指感悟。小学生人生阅历浅,只有亲身体验的事物,才能有话可说,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序”。“真正体现作文教学的„人文精神‟就必须切实尊重做作文的人,让做作文的孩子写自己想写的话,写自己切身体验的生活。”第三,趣味性。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研究表明,好玩的事物最能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说写训练中要精选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或游戏方式,使其兴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第四,实用性。说、写素材对学生现实和未来生活有用,才是最有价值的,才是我们应该加强训练的。

上一篇:职教教学设计培训心得下一篇:国旗下的讲话 爱护公物,人人有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