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共7篇)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地方时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建议
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作南北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可以从高低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解释;而对于作东西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较为复杂,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
关于昼夜交替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地球仪讲解,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在赤道投影和极投影地图上学会如何辨别晨线和昏线。接下来要说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以及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随着地球自转,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最后,联系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是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二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新课〗
1. 提问方式: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2. 演示方式: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的教学〗
1. 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2. 讲解:昼半球和夜半球、晨线和昏线、太阳高度的概念,一日之内太阳高度的变化。强调:①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关系;②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度;③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④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⑤地球上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板书: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某点地平面的倾角(一天中,正午最大,早晨和黄昏为0度)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地方时的教学〗
1. 板图:在北极投影上每隔45°划一条经线,并划出由一侧照射的太阳平行光线,由学生说出各条经线的时间。
2. 讲解:在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就不同。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在同纬度地区,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时刻来得要早些。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一个小时,也就是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这将给交通和通信带来很大的麻烦。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按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实际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还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如半区时等。
3. 板图:世界时区划分图
4. 练习:已知某时区的区时,计算另一个时区的区时。
5. 板书: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时区:经度间隔15°的区域
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
1.读图:《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2.讲解:由于海潮的顶托作用,长江入海口处形成众多的沙洲,将长江口水道分为南、北两支。长期以来,人们发现北支水道不断淤塞,沙洲逐渐与长江北岸相连,而南支水道则出现向南的侧移。江北由于泥沙不断的淤积,发育成广阔的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地球自转偏向力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明显偏向。越向高纬,受地转偏向力越大,偏移越明显。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气流和水流的旋涡。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
自行设计模型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原因 【活动步骤】
一、理解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原因
二、观看本期的媒体素材中关于地转偏向力的视频片断,注意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1)当摄像机在转盘外面时,小球的运动线路是怎样的?(是直线,说明水平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其运行方向的惯性,以外空为参照物,小球实际上没有改变方向)。
(2)当摄像机在转盘上时,小球的运动线路是怎样的?(转盘顺时针转动时,以转盘上的物体——小孩为参照,则看到小球沿着其本来的方向向左偏转了,正好与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相似)。
(3)当转盘中的小孩水平抛球时,小球的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转盘上的物体为参照,小球运动方向也发生同样的偏转)。
(4)当水平运动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时,偏转有何新变化?
三、除了本录像看到这种模型,还可以设计怎样的模型可以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请学生自己动脑筋。地转偏向力对地球上的什么现象有重要影响? 【成果展示】
通过对2015年有关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题型的回顾,不难预测今后的命题方向仍然是围绕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一要求进行扩展。本文主要就“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一考点进行题型回顾、考点精讲、命题预测和能力测试,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应考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题型回顾
例1 (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Ⅱ,第8题)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图1示意M国的位置。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
【解题思路】本题以局部区域经纬网图为信息载体,考查关联时间计算。由图文信息可知, M国(摩洛哥)大部分国土在东一区,采用东一区时间;总部在中国,采用东八区时间。M国(摩洛哥)比北京时间晚(少了)7小时,选项中的四个时段分别加7小时即可换算成北京时间,由此确定当东一区在8:00~9:00时,东八区在15:00~16:00,符合双方都在工作时间内的要求。故选A项。
【参考答案】A
例2 (2015年江苏地理卷,3~4题)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图2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
(2)春节假期期间( )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解题思路】本题以局部区域经纬网图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区时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第(1)题,由图可知,长城站位于60°W附近,属于西四区。西四区区时比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2015年2月19日零点晚12个小时,由此确定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2月18日12时。故选A项。第(2)题,春节假期期间属于2月份,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南京太阳从东南方升起,A项错误;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减小,B项错误;长城站因南半球白昼变短而日落时间提前,C项错误;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减小,D项正确。
【参考答案】(1)A (2)D
例3 (2015年浙江文综卷, 第11题)图3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 )
A.47°B.43°
C.23.5°D.21.5°
【解题思路】本题以示意图为信息载体,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由图可知,该地一年内最小太阳高度(乙位置太阳高度)大于0°,依据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确定该地最大太阳高度(甲位置太阳高度)小于90°,所以该地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依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先求出该地纬度,再求出乙位置太阳高度:[90°- (该地纬度-23.5°)]+ [90°- (该地纬度+ 23.5°)]=90°,该地纬度=45°,乙位置太阳高度=90°-(45°+23.5°)=21.5°。故选D项。
【参考答案】D
二、解题准备
(一)时间计算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地方时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经度差:同减异加, 即同在东经度或西经度的大数减小数;分别在不同经度的相加。东加西减:在已知地方东边的,取“+”;在已知地方西边的,取“-”。
(2)区时计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区时 ±1小时×时区差。时区差:同减异加,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大数减小数;分别在不同时区的相加,1小时/时区。东加西减:在已知时区东面的,取“+”;在已知时区西面的,取“-”。 计算时,一般把东十二区当作最东,西十二区当作最西。
(3)两个特殊区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我国所用的统一时间;世界标准时(世界时)=零时区(中时区)区时=0°经线的地方时= 全世界所用的统一时间。
(4)两条日期分界线———0点经线和180° 经线。
10点经线和180°经线的区别。0点经线是自然日界线,是灵活可变的时间线。180°经线是人为日界线,是固定不变的空间线,它经过太平洋。
2今天范围的确定。理论上,今天和昨天的范围指的是今天和昨天的经度范围。因为0点经线以东为今天,以西为昨天;180°经线以西为今天,以东为昨天。所以,地球上今天的经度范围为0点经线向东到180°经线。
3今天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今天范围的大小取决于0点经线的经度,当0°经线为0点时,今天和昨天的范围各占一半;当两条日期分界线重合时(即180°经线为0点),全球同为一天。今天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今天经度跨度/360°=180°经线地方时/24小时。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计算公式及应用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季节变化):6月22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12月22日,反之。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
“两点”指观测点和太阳直射点。若“两点”同在北(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点”分别属于南、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根据某地某日(如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3)确定房屋的朝向(正午太阳方位)。
合理设置房屋的朝向可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门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门窗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5)确定楼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 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图4),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
(6)判断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呈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为α+h=90°(α为倾角,h为正午太阳高度)。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日出和日落方位问题
1.昼夜长短的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图6所示。
(1)昼=夜:赤道上全年,春、秋分时全球。
(2)昼> 夜:夏半年,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以北半球为例)
(3)极昼:6月22日在北极圈及其以北,12月22日在南极圈及其以南。
2.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长(弧)+夜长(弧)=24小时。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经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图7所示)。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1同纬各地: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2同纬冬、夏:夏至日昼长+冬至日昼长= 24小时。
3对称纬度:此昼长=彼夜长。
4太阳直射同一纬度的两个不同日期,昼夜长短相同。
3.日出、日落方位。
(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三、命题预测
1.以局部区域经纬网图或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地方时计算、区时计算、关联时间计算和到达某地的到达时间计算。
2.以示意图、局部区域经纬网图、坐标统计图或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日影长度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和电池板安装角度、房屋的朝向、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3.以时事热点或时间信息为思维线索,综合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日出日落方向等问题。
4.利用时间信息和正午太阳高度信息,考查地理空间定位能力。
5.以晨昏线图为信息载体,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和地理方位问题。
6.以坐标统计图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利用经纬网计算实际距离的能力。
四、能力测试
(改编)图8中D地此时是2014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读图,回答1~2题。
1.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占全球的比例( )
A.等于1/2B.大于1/2
C.小于1/2D.全球同在一天
2.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A.2015年1月6日16时
B.2015年1月5日8时
C.2015年1月5日16时
D.2015年1月6日8时
(改编)图9为a、b两地同一日期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X、Y分别为两地最大太阳高度,且Y的取值范围为0°~46°。据此回答3~ 5题。
3.若X=70°,则Y必定为( )
A.0° B.20°
C.40°D.0°或40°
4.若X=60°,则a地可能位于( )
A.马来群岛B.长江三角洲
C.青藏高原D.华北平原
5.若X=67°,且b地位于西伯利亚地区, 则此时( )
A.长江入海区正值咸潮多发季节
B.武汉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C.巴西高原一片枯黄
D.北京香山红叶正值最佳观赏季节
(改编)6.图10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乙地的经 度位置是_____,纬度位置是_____。
(2)据图推测,该日北半 球的节气 是_____,该日全球 正午太阳 高度分布 规律是_____。
(3)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
A.1万千米B.2万千米
C.3万千米D.4万千米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考查日期范围。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0°经线为0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故选A项。
2.C考查到达某地的到达时间。C地位于120°W经线上,C地时间的计算步骤如下: 轮船到达B地时,用时6天,又因向东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时的时间为2014年12月26日12时;C地在B地以东, 相差4个时区,故此时C地时间为2014年12月26日16时,期间轮船由B航行到C用时10天,故到达C地时的时间为2015年1月5日16时。故选C项。
3.C由图可知,同一日,b地昼长为24小时,即出现极昼现象;a地昼长为12小时,即昼夜平分,由此推知a地位于赤道。若X=70°, 即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0°,计算可得此日太阳直射点纬度值为20°,则刚好出现极昼的纬度为70°。根据b的太阳高度变化分析,b地日出时太阳高度为0°,应是70°纬线,则b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70°-20°)=40°。因为b地是极昼现象,所以b地正午太阳高度不会是0°。故选C项。
4.C由X=60°推知a不在赤道上(赤道上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又由a地昼长为12小时可推知该日为二分日。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a地纬度值为30°;由图可知,a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4时,通过计算可知当地经度为90°E;选项中只有青藏高原符合条件。
5.C同理,若X=67°,根据a地昼长12小时,b地有极昼现象,分析此日不是二分日,a地位于赤道,太阳直射在23°纬线。结合前面分析,b地刚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为67°纬线, 由于b地位于西伯利亚地区,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3°N,即此时为北半球夏季。长江流域正是雨季,咸潮少,A项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还未到达北回归线,武汉昼长没有达到最大值, B项错误;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现在是干季,草原一片枯黄,C项正确;北京香山红叶的最佳观赏季节是秋季,D项错误。 故选C项。
6.(1)60°W赤道
(2)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B
【解题思路】本题以坐标统计图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利用经纬网计算实际距离的能力。
第(1)题,由图文信息可知,甲地位于北半球,依据甲地日出和日落时间求出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该日处于北半球的夏季。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24点,由此计算出乙地经度为60°W。 由于不在春、秋分日,而乙地昼长为12小时,所以乙地位于赤道上。
第(2)题,依据乙地正午太阳高度求出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3°26′N,由此确定该日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必修Ⅰ模块的重要基础理论,对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标准看,学生已了解到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及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和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但从学习能力要求看仅限于会用简单方法演示两种运动形式,会用一些地理事实说明地球存在的两种运动形式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同时,个别省区义务教育阶段选用的是历史与社会和科学课程标准,这方面的学习就更为薄弱。
伴随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要求。从这条标准的行为动词看,强调“分析”能力;结合知识内容要求看,该标准包含着四层递进的含义:一是知道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特点及相互关系;二是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及产生的地理现象;三是分析这些规律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四是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
对照各版本教材,对课标的诠释基本趋同。从教材的编写思路看,中图版与人教版相似,鲁教版与湘教版相似。从学习方法、知识呈现过程、具体知识及呈现方式看,各版本教材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课标并综合各版本教材建构如下知识结构体系(如图1)。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方向、周期、速度、公转轨道;了解不同参照系下地球的真运动和视运动;认识地球两种基本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运动、相互叠加)及黄赤交角的存在和意义;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的产生、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地球形状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并分析原因;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及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初步了解地理实验(模拟和演示实验)、地理观察和观测的学习方法;掌握阅读、绘制、运用和分析地理示意图的一般方法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实验及观察、实物或多媒体动画演示及观察、阅读图像、对比和综合分析、绘制示意图等方式学习,在此过程中了解地理模拟实验和实物演示的一般观察方法,掌握阅读、分析和绘制示意图的一般技能。通过对地理现象观测,实际案例、图片和文字材料的探究,分析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并分析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观察地理事物、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拟实验、实物或多媒体动画演示及地理现象观测,培养地理学习兴趣,形成探究现象和问题的意识、动手操作的习惯,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地球两大运动的关系及产生的地理意义,认识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和有规律可循的,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和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的观念。
三、重难疑点
1.教学重点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这部分教学的重点应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和规律是理解和分析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基础,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是运用层面的拓展(即对现实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解析)。从技能层面看,学会阅读、绘制、分析、运用各类地球运动示意图是这部分教学的能力要求重点。
联系整个高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标准,再结合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在教学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应重点放在昼夜更替、地方时的产生和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对自转引起的地球形状变化只需了解,其地位仅限于使自转产生地理意义更为全面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在教学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时应重点放在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四季更替中的天文四季。对于气候统计上的四季、传统意义上的四季以及五带划分这些内容的教学应定位在知识的拓展延伸、今后学习的基础辅垫以及激发学习兴趣上。
2.教学难点剖析
虽然高一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所发展,但是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还相当薄弱。因此,让学生理解宇宙中的地球有两种同时进行、相互叠加的运动并理解运动带来的地理意义难度很大,而且学生还未接触数学中的球面知识,学习中又要联系运用一些物理知识,难度就更大。
难点一:地球运动的方向和周期。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均呈自西向东学生较易理解,难在从不同视角观察地球的运动方向及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一是理解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二是理解不同视角下两种运动的叠加,即从北(南)极上空看自转和公转均呈逆(顺)时针方向,且地轴的空间指向几乎不变。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难在理解不同参照系下地球的真运动和视运动。以恒星为参照系是地球的真运动,其自转周期是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公转周期是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以太阳为参照系是地球的视运动,其自转周期是一个太阳日(24小时,即通常所说的一日),其公转周期是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即通常所说的一年)。
难点二:地球运动的速度。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三个难点:一是明确球体运动存在两种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二是理解地球自转时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任何地点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含变化规律及一般计算方法)。三是理解地球公转是绕日地质心运动,太阳位于公转轨道的焦点上;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地球公转时其速度出现快慢现象及变化规律。
难点三:黄赤交角的存在和意义。这部分学习的难点是首先要理解为何存在黄赤交角,其次在明确黄赤交角大小的基础上理解其存在的意义——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影响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难点四: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学习这部分内容难点多。一是辨清几个易混淆的地理概念。如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地方时与时区、区时;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二是理清几则相互关系。如太阳光线与晨昏线的关系;地方时与自转角速度的关系;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昼夜长短、太阳高度与四季的关系。三是掌握几个重要的地理规律。如晨昏线的日和年移动规律;东西位置不同地点的地方时早晚规律;水平运动物体在南北半球的偏转规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天文、气候和传统四季的划分规律。四是掌握几个计算方法。如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方法。五是各类地球运动示意图、太阳光照图的判读、绘制和分析。六是运用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解释自然现象,分析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日月星晨东升西落、北半球冬夏半年日数差异、河岸的冲刷、风的偏向、冬夏日室内接受日照的差异等。
3.教学疑点解析
这部分内容存在的主要困惑是教学程度的把握,如人教版和湘教版教材皆用一定篇幅以读图思考或活动形式编制了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和实际运用,而中图版和鲁教版均作简约化处理。回看课标,这部分内容应是教学重点,意在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地方时,学会分析地方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又如,湘教版教材在活动中编制了自转线速度的计算、用观察日影的方法测定所在地的经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学计算。回看课标,这些内容都不是教学的重点,只是为学生理解某个知识、提高某种能力提供了一种学习方法,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因此,应依据课标再结合高一和高三不同学段的考查要求选择和把握教学目标。
四、教学建议
1.方法参考
(1)采用模拟实验、模拟演示与绘制示意图相结合的方法,将动态运动转为静态图像理解。理解不同视角下的地球运动方向及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黄赤交角的存在和意义等都需要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在于无法感知空间运动,建立空间概念,难以把握运动的空间特征。通过教师的模拟实验和演示及学生亲身模拟演示能触发学生观察的视角和探索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转绘成示意图,就是将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渐转为理性理解的过程。在教学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黄赤交角的存在及意义、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时,都可采用将教师的模拟实验与学生的模拟演示相结合,将学生的模拟演示与学生绘制示意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运用数形结合和数理推理的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和特点形象化、具体化。分析运用地方时和区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变化带来的影响等知识时,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方法,若将这些计算与图形相结合,会使难于理解的公式图形化,使抽象思维变形象思维,有助于学生把握计算的本质。如教学地方时和区时运用的计算公式为:某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点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度);某地区时=已知地点的区时±两地区时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侧用“+”,西侧用“-”)。教学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大小变化时运用的公式为: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其中φ为当地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用“-”,冬半年用“+”)。若运用数形方法,将计量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更容易理解。
(3)运用比较分析法,使易混淆的地理概念、地理图表、地理规律清晰化。在学习恒星日和太阳日、恒星年和回归年、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地方时与区时、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时,让学生对这些地理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在学习晨昏线的移动规律、水平运动物体在南北半球的偏转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时,可运用几幅示意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它们的主要差异,总结其一般特点,从而准确理解地理概念、明晰地理示意图、把握地理规律。
(4)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运用知识。在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时,可联系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实际案例,如日月星晨东升西落、北半球冬夏半年日数差异、河岸被冲刷、风的偏向、冬夏季节室内照射阳光的差异、住宅小区楼间距与采光、太阳能热水器支架的调节、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等。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设置、生生探究和师生评价等环节,让学生在探究分析中学会运用知识。
2.图表使用
(1)地球自转周期示意图(图2)。该图主要用于理解不同参照系下地球自转的周期,运用该图有三个关键点:一是明确地球是运动物体,太阳和恒星是不同的参照系,恒星距地球遥远而位置相对稳定,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二是该图为宇宙空间俯视图,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均为逆时针。三是P为地面上某一点,P与地心(E)、太阳(S)或某一恒星(☆)两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自转周期。在使用此图时,若用一张纸板制作的地球(纸板上标注P点及P与地心的连线)相结合一起演示地球运动,并列出相应比较表(表1),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3)。该图的运用有两个关键:一是引导学生对示意图进行比较分析并学会归纳总结。通过比较分析感知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了晨昏线移动,从而导致昼弧夜弧长短变化(即昼夜长短变化);通过分析归纳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如表2)。二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并绘制相对应的示意图,如南北极上空观察、局部截图观察的昼夜长短变化图。
3.活动指导
课标在活动建议中提出“运用教具、学具或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解释昼夜更替和四季形成的原因”的建议。此类活动适宜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通过学生参与演示、进行观察,更便于探究自然现象的成因,具体教学方法见前面介绍。
课标还提出了“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及体会”的活动建议。此类活动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教师应结合课标内容指导学生开展几项观察类探究活动或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观察类探究活动如日月东升西落、北斗七星斗柄的四季朝向、物体影子的日变化、冬夏季室内照射阳光的差异等。开展此类活动相对比较容易,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坚持,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和绘制成相应的示意图,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观察现象进行探究分析。适宜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如测算小区住宅楼的采光条件;利用杆影测算当地的地理坐标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下面以利用杆影测算地理坐标和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例加以说明。
活动时间:阳光明媚的某天中午前后。测算当地经度可以任选一天,而测算当地的地理坐标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好选择在二分二至日(考虑学期应选择秋分日和冬至日)。
活动准备:选择一块平坦开阔地,保证杆影不受阻挡;将一根木杆垂直立于地面并露出地面2米(木杆太短日影可能不清晰,杆长不限会给计算带来麻烦);一条皮尺;一个指南针。
活动过程:①用指南针找到正北,在立杆的地面画出一条朝正北的线条(如图4);②中午前后观察并记录杆影经过地面正北时的时间及杆影长短(若当地在北京东侧选择12点后,若当地在北京西侧选择12点前);③利用地方时计算公式推算当地所在的经度,利用三角函数公式计算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④另外选择某天或某节气,再次观测、记录杆影长短并算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⑤比较前后两次杆影长短变化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五、思考与练习
拓展思考1:利用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思考,若地球自转或公转的方向发生变化,则自转周期会发生什么变化?
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难点,明确以某恒星为参照系的是地球真运动,以太阳为参照系的是地球视运动。当自转或公转中的某一方向变化(即不同向运动),则恒星日>太阳日;当自转与公转的方向都变化时(即同向运动),则恒星日<太阳日。
拓展思考2: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发生什么变化?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什么变化?五带划分会发生什么变化?
2.本节的知识点有二个:地球的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的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学情分析 1.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及概括能力不强,空间想象力也不够丰富。
2.通过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总结出地球运动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符合学生由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3.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地关系学生很难分析全面。 教学目标 1、掌握地球运动两种形式的概念及特点;
2、理解地球自运动分别产生的地理现象;
3、初形成对地球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难点: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方时差和昼夜更替;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的差异;四季的形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引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和地球仪》,知道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的运动状态如何?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导入 显示夸父逐日的图片
引导学生读出北半球中的季节差异及太阳的东升落 1、讲神话故事
2、认识夸父逐日中体现出来的地球运动现象 神话故事提高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探知欲 自学 出示地球运动两种形式的表格 阅读课本第11——14页,完成地球的两种运动形式对比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地球的自转 出示地球的自转及晨昏线图,引导分析地球自转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提醒:晨昏线不一定经过南北两极 观察地球自转,归纳出自转的定义及其性质;
观察晨昏线,小组探讨出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 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意识 理论归纳 归纳由上两个环节中观察得出的理论 做笔记 提升理论素质 能力拓展一 出示南、北两极的俯视图 辨别南、北两极的地球自转情况
归纳:南顺北逆 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 过度:地球除了绕地轴自转外,还会与其它七个行星一起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的公转 出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二分二至直射点图,引导分析地球公转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日心说”的意义 观察地球公转得出公转的性质;
观察二分二至图,完成太阳直射点位置表格 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意识 理论归纳 归纳由上两个环节中观察得出的理论 做笔记 提升理论素质 能力拓展二 引导学生分析太阳直射的移动规律及各时间段北半球的昼夜分布情况 观察四季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小组合作得出各时间段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观察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南北回归线 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导南北回归线的地理意义 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总结南北回归线的意义 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 五带的划分 引导学生分析热量的分布 观察得出地球的五个温度带 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结 利用表格,完成对本课的小结;引导学生分析夸父逐日故事中的地理现象发生的地理原理 准确地完成表格内容;
分析神话故事中的地理现象:季节变化和太阳的东升西落 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课堂巩固 公转方向及二分二至的标注;二分二至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在实际生活中的判定 标注公转方向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对比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基本特征;
(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式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或者通过播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的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2)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从中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宇宙是运动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2)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运动基本形式的一般特点
教学难点: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观察法、演示法、绘图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图片展示]
[教师提问] 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变化现象的图片。
1.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
2.地球上为什么会如此的四季变化现象?
(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课本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提示] 这些现象都是由地球的运动引起的 通过简略的告知答案,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提问] 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
学生回答:自转和公转 引导学生看课本,找出知识点 [提示] 首先学习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 让学生进入状态,大致了解教师授课的逻辑顺序,便于学生掌握 [教师提问]
[过渡]
简单温故一下初中地理课本学习过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回答:(概念、绕转中心、方向)
温故而知新,为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教师点评] (1)地球围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自转。
(2)绕转中心:地轴
(3)方向:自西向东,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南顺北逆)
[地球仪演示] 分别从侧面、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旋转方向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式的教学,更利于学生掌握
[教师讲述] 地球自转的周期,有参考点的不一样,一日的时间长度也略又差异,有恒星日(23h56′4″)和太阳日(24h) 教学难点,简单讲解,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 [教师讲述]
[教师设问]
地球的速度可以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设问:什么是角速度和线速度,它们又是怎么计算的呢? 培养学生对实物模型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结合数学公式来分析,引出角速度和线速度存在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演示图片、动画]
[教师分析] 角速度:角速度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V=@/ t)
线速度是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V=L/ t) [巩固练习]
[提问] 问:广州和上海,哪个地方的线速度大?
学生回答:广州 结合考点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过渡]
[提示] 从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四方面了解了地球的自转,接下来,继续按照这几个方面来学习地球的另一种地球的运动方式——公转。
适当过渡,为学生学习提供清晰的思路 [教师提问] 什么是地球公转?绕转中心是?它的自转方向又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看书,寻找答案
[学生回答] 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教师讲述] 同样地,地球的公转周期由于参照点不通也有两个,分别是恒星年(365 天 6时9分10秒)和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教师讲述]
[动画演示] 观察图1.18,地球是绕着太阳公转产生的轨道,叫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以有了远日点与近日点之分。地球绕太阳公转,当地球绕到近日点时,北半球正好为一月初;绕到远日点时,北半球正好为七月初。
更好理解地球公转 [提示] 一些学生好难想象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时进行的情景 过渡
[学生演示] 4个学生分成两组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公转情景 把错误演示作为教学案例,及时指出错误,纠正,使学生印象深刻;演示正确则给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过渡] 接下来,我们学习公转的速度。地球公转也有线速度和角速度。补充一个定律——开普勒定律 结合物理、数学定律公式,使抽象知识简单化、直观化
[教师分析] 开普勒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也就是图中两块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用扇形面积公式推导s1=s2,s1=1/2L1R1=1/2L2R2,R1大于R2,所以L1要小于L2,根据V=L/t ,可以推出近日点速度较快,远日点速度较慢。
[过渡]
[设问] 刚才讲的是远日点和近日点的速度,那地球公转的平均速度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设置悬念
[教师讲述] 因为地球绕日一周转360度,而一个回归年大约365日;所以平均角速度=360°/365日,每日59分,约为每日1度。由于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所以平均线速度:V=路程(弧长)/T =约每秒30千米。
使抽象知识简单化、直观化
[练一练] 北半球每年夏半年(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日数为186天,冬半年(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的日数为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
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学生回答] 夏半年,地球位于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冬半年,地球位于近3日点,速度较快,所以冬半年日数要比夏半年日数要多
[教师小结]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征都讲完了,通过一个表格来对比记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分析: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自然环境方面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本条“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用了“分析”一词表明本条“标准”的要求从了解层面上升到理解规律和成因层面。地球运动包括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两重形式。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叠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因此,应关注地球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避免孤立地分析某种运动。本条“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不仅要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中,后者更为重要。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难点比较多。教材以“地球的运动”为标题。先讲述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包括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并设计活动比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异同。对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要是从地球自转与时差和地球公转与季节两个大的方面来阐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从昼夜的产生、昼夜更替和地方时的产生层层推进,最后具体分析时区的划分,体现“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的课标精神。而教材对较难理解的地球自转的产生的地转偏向力这一地理意义则不作介绍。至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要通过读图来分析,前后关联的知识点层层递进,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和五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判读和绘画日照图的技能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征
2.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是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3.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是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季节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 2.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时间和日期的关系 3.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
方法与策略:
对于本节教材的处理,可以先讲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接着讲运动的地理意义。在分析地球运动的规律时,可以利用课本的活动题,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来明确。而“恒星日和太阳日”这一难点,可以运用图解的方法,以“三点共线”来分析。对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应充分利用实验、图象、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些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归纳其变化规律,重点是掌握两分两至日的情况,但切忌忽略过程而只是死记硬背结论。最后,明确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其实质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大小、强弱的关系。本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应当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日照图的判读技能和时间计算的方法也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可以专门用一节课,以专题训练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展示图片、导入:(展示地球运动的动画图)上两节,我们学习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处于银河系中太阳系的金星和火星之间,它与其他的行星、小行星一样,在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而地球的运动是复杂的,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过渡:我们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会绕太阳公转,那么自转和公转分别具有哪些的特点,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探究、演示:(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形式),完成表格
区分:太阳日和恒星日,运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讲解。某一恒星、地面某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恒星日,太阳日同理;第二,地球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公转;第三,由于恒星距地球非常遥远,可看作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图1.14中的“三颗恒星”实际上是同一颗恒星;而太阳距地球较近,所以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由此产生了恒星日和太阳日在时间上的差异。同时要明确太阳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而恒星日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活动:讨论活动3,照片上的恒星呈现的运动轨迹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而北半球的夏半年日数比冬半年长的原因是地球在每年7月初接近远日点,公转的速度较慢。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正是有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两种的运动形式,使得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而这些将使我们下面几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周期记为360°,时间记为23时56分4秒,这是以何为参照物的时间
A.太阳 B.月球 C.地球自身 D.天空中的某一恒星 2.发射到宇宙中的同步卫星应与
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相同 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相同 3.下列城市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新加坡 B.海口 C.广州 D.哈尔滨 4.当我们在欢度元旦时,地球公转位置在 A.近日点附近B.远日点附近C.春分点 D.秋分点
5.与诗句“坐地日行八百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 A.90°W 89°S B.80°E 40°N C.10°E 1°S D.180°W 71°N 教学反馈:
本节内容难度大,学生很难理解,应注重联系的讲解。
第二课时
创设问题:麦哲伦环球航行一周回到西班牙后发现航海日记少了一天的记录,为什么?学了我们这节课之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创设情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我们地球上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日复一日,白天—黑夜—白天,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白天过后为什么会是黑夜,黑夜的尽头为什么又会是白天呢?地球上有昼夜现象产生的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区分)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图解:如何来区分确定晨线和昏线
假设:地球只有公转,而没有了自转,地球上昼夜变化的周期多长? 回答:只有公转的话,地球上还是有昼夜的交替,但是交替的周期是一年。分析:正是有了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1太阳日,长度为24小时。这个昼夜交替的周期指导我们人类起居作息,而1太阳日24小时就被用作为我们的基本的时间单位。
过渡: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昼夜在不断地交替,太阳高度也在不断地变化。那么,各地的时间也显然是不一样的。
演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
解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相对偏东的地方就比相对偏西的地方就先迎来新一天的太阳,从而时间就早一点。所以,不同经度时刻就不同,这就是地方时。那么,因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的时间呢? 换算:依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5°每小时 相差的地理经度与地方时的差距
结论:由上可以看出,在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如果不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时肯定时不一样的,这就给我们的计时和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决定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全球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区分:时区与区时 地方时与区时
首先,我们要明确全球一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的经度是15°,也就是在这15°的不同经度范围内,地方时是不一样的,但是,在记时上是一样的。我们把这15°的经度范围称为时区,而这人为规定相同的时间称为区时。也就是说,时区指的是时间。那么,同一时区的区时我们人为地把它划为相同,不在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是不同的,我们以哪一条经线作为整个时区记时的标准呢?我们是以时区中的中间的经线地方时作为统帅这个时区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在一个时区中,最边缘的两条经线与中央经线相差了7.5°的经度,地方时上差了半小时。
活动:完成课本17页的读图思考练习。(鼓励学生多画图来解决问题)
教学反馈:
《地球运动》课件通过动画模拟演示, 为学生营造了遨游太空的学习情境, 有效地突破了时空限制,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相关知识。
●课件的组成及制作
整个课件由自转、公转、关系、意义、资料和训练六个模块组成。
(一) 自转
1. 方向。
用3DSMax制作从赤道上方、南极上空、北极上空三个不同角度的有关地球自转的三维动画, 并在Authorware整合时设计了三个交互控制, 使学生能逐一从太空中不同的角度观察到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差异 (如图1) 。
2. 速度。
用3DSMax制作地球某一经线绕地轴转动360°的动画, 并在转动的同时扫出赤道、30°N、60°N、北极与地轴垂直的扇形。教师用鼠标拖动时间滑块, 向学生演示地球自转角度和弧线距离也在同步、动态地改变, 并让学生比较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 (如图2) 。
3. 周期。
教师在三维动画地球模型中加入一个点P, P点的正上方添加一个“★” (表示某一恒星) , 利用Mediaposition变量在屏幕右方可同步显示时间的变化, 从而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恒星日的概念及其具体时间 (如图3) 。
(二) 公转
地球的公转概况包括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四部分, 其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及原因。教师用3DSMax制作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三维动画 (如下页图4) , 从侧视角度看, 地球公转时留下椭圆形轨道, 接着由侧视变为俯视, 屏幕上出现了近似圆形的轨道, 且太阳偏离中心, 这使学生对地球公转的方向及轨道的近圆性有真切的了解。再在Authorware中, 利用交互控制, 使动画中出现近日点、远日点及地球经过的具体时间, 在屏幕的一侧出现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具体内容及示意图, 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而分析归纳出有关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三) 关系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集中表现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因此, 教师利用Flash动画模拟黄赤交角的产生过程 (如下页图5) , 并用不同的颜色突出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最后变化出黄赤交角及其具体的数值, 这样使学生对黄赤交角的产生过程有了深入的理解。
(四) 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包括昼夜更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及五带的划分。
1. 昼夜更替。
用3DSMax制作6月22日地球在太阳照射下的自转动画, 通过灯光的设置, 使地球出现迎光面和背光面, 并用交互控制分别演示从赤道上空、北极上空及南极上空观察时, 所看到的有关当日的昼夜状况及晨昏线的位置, 从而向学生表明,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的更替。
2. 地方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教材上的地方时图片制作成可以旋转的圆盘, 拖动时间滑片, 通过变量Pathposition的控制, 直观地演示了随着地球的自转, 圆盘中的各个时区的区时在不停地改变, 且各个时区的时间各不相同, 并让学生快速地进行有关区时的换算与训练, 以便很快地达到知识的迁移。
3.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当地球自转时, 水平运动的物体由于受到科利奥里力的作用, 教师在课件动画中, 通过交互控制在南、北半球及赤道上各画出沿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作水平运动的物体, 让学生发现在地球自转时, 北半球的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均偏离了原先的方向, 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由地球自转, 导致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有何不同。
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及五带的划分。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用3DSMax制作了直观的动画演示。动画中地球不停地绕地轴旋转, 一束平行的太阳光线从同一侧照射在地球上, 并突出了直射光线, 再通过交互控制让这束平行光线能以地心为圆心, 以南北回归线为界限围绕地球转动, 昼弧与夜弧随着太阳直射光线的季节移动, 同步直观地演示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而通过某一日的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 又可以让学生及时地进行有关当日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具体计算。
上述一系列动的画演示, 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具体时空变化规律, 而且能很自然地理解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及其地理意义。
(五) 训练
为了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迁移, 增强应变能力, 课件设置了训练模块:可变的黄赤交角动画示意图及其对应的日照图与五带的划分示意图 (如图6) 。教师提问:假如黄赤交角变大, 五带的范围将各有何变化?请学生分析, 分组讨论。最后再通过上述动画证实, 不仅能帮助学生将相关的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
(六) 资料
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课件还特设了资料库, 里面搜集了大量的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课外资料, 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内容, 如有关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证明、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地球轨道与黄道12个星座等。
●科学使用课件
【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推荐阅读: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11-13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12-01
海陆的变迁地理教案11-18
地理《世界的气候》教案设计06-06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06-11
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地理教案11-25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案12-04
1.3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示范教案07-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09-30
地理实习教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