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语录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六祖坛经语录

六祖坛经语录 篇1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老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共性无二,无二之性,既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坛经》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简介 篇2

不分品目,题作“《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讲》一卷,兼受无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记”。经尾题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坛经法》一卷”。一般以此本为最古。后称此本为敦煌本。

惠昕本

书前有惠昕序,系根据繁本《坛经》删定而成。后传入日本,又有金山天宁寺本及大乘寺本,题作《韶州曹溪山六祖大师坛经》,卷数品门均同,文字稍异,书前无惠昕序,有北宋政和六年(1116)比丘存中的序文。

流通本

题作《六祖法宝坛经》,前有德异序,《略序》改作《六祖大师缘起外纪》,亦分十品,次第略有更动。与此本体例相同者有真朴重梓本(前有明成化七年御制序、宋郎简序、重刻凡例、六祖大师缘起外纪,题下有“赐紫当山主法第三十七世孙真朴重梓”)及金陵刻经处本(1929年刻)等。

高丽本

题作《六祖法宝坛经》,疑即德异刊本(1290),元延佑三年(1316)、明万历二年(1574)重刊,光绪九年(1883)再刊。前有德异《略序》,记述六祖身世,正文分十品。明正统本及曹溪原本,题作《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正文前之《略序》、各品题名均与高丽传本同。

明南藏本

六祖《坛经》“净土说”的辨析 篇3

《坛经》当时之历史背景,亦六祖说法之大机宜也。考之中国佛教史,六祖当时,佛教竞以禅观为尊,并且义学名相发达,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顿悟之意末得发扬。

一、关于《坛经》的误解

六祖《坛经》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于禅宗之弘扬,贡献极大,可以说是“中国禅”的根本经典。在中国,凡稍知佛法者,几乎无不知晓六祖《坛经》;尤其是文人士大夫学佛,《坛经》乃是案头所必备。

然而《坛经》流传千年,情况复杂,由于种种原因,也产生了一定的弊端。就客观方面的因素来看,《坛经》原系他人记录,又流传多年,展转抄写、补充修订,版本甚多,文字难免有误,遂造成学人理解的偏失。例如流行最广的宗宝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与较早时期的敦煌写本,字数相差竟有一倍左右,可见其文字差异之钜。就主观方面的因素来看,《坛经》说法之对象甚专甚局,非是一般大众。通行本(即宗宝本)《坛经》中云:“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敦煌本《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中六祖云“若不同见解,无有志愿,在在处处,勿妄宣传”,也就是说,不当机者,不得与说《坛经》。此经结尾处,六祖嘱咐:“如根性不堪,材量不得须求此法,达立不得者,不得妄付《坛经》,告诸同道者,令识密意”。而于后世也,《坛经》流传既广,无论根性、无论智愚,人人易得易读。遂有不对机宜者,臆测狂解,生出种种巧见,争执不休。禅门之出,本为救学人执滞教相之弊,故而“直指人心”,说心说性、说空说幻。后人不达此意,遂又随语生解、大扯葛藤,以世智辩聪之资,狐疑议辩、邪见炽然。?

近世学术文化繁荣,学派林立、思潮迭起,有“知识爆炸”云云。现代人已惯以分别妄识为“理性”、为“客观”,并以此去审定一切。这就是古德所深叹者:“运愈移,人根愈陋;时日降,见网目张”。关于禅宗、《坛经》,近世有种种研究、种种发明,争执不已。教外之争论,如胡适等“禅宗专家”的争议且置不论,以其徒逞世智、未入堂奥(请参见拙撰《佛法之性质与佛法之研究》,载《法音》一九九一年第二期),不足为教内深虑。惟教内之误解,须得重视。明末蕅益大师云:?

“闻夫法外之异见易除,法内之异见难涤。兹氏所谓谤菩萨藏,说相似法也。净土法门,如大小权实诸疑,皆自外来者也。胥徒入境,望为敌国、壁垒虽坚,而亦可攻。唯认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者,以虚妄识神为自性,以胸中缘影当唯心,痴守迷情,妄拨身土,此自内发者也。以法谤法,真似难明,袭我旌旗而来,人皆认贼为己。在昔像季,此说尚未炽然。末法渐深,毒气渐惨”。(《净土十要》第八述)?

《坛经》中的“净土说”,正是后人妄认“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而拨无西方净土的重要根据。如“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愚人不了自性,不识

身中净土,愿东愿西”、“但修十善,何须更愿往生”等说,常为拨无西方者引用。《坛经》中引《维摩诘所说经》“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一语,更是为妄认唯心,否定西方者之口头禅。

现时佛教禅宗在全世界都很兴盛;在国内,禅学也成为青年学佛之“热”。但初机学佛,见解尚浅,往往自认高明、动辄说“悟”,以西方净土为譬喻权说,视阿弥陀佛为吸引“理性脆弱”之人信向佛教、心念专一的方便,等等。若说西方净土实有,则视为迷信。这正应了“执禅非净”的通病。究其所由,往往是误解了《坛经》中的“净土说”,从而拨无西方。如此,不惟于最契末法之机、三根普被的净土大法失之交臂,抑且有谤法之虞。蕅益大师谓禅宗之出,“有大利必有大害。呜呼!先辈幸得大利,今徒有大害而已!”(蕅益《评点西方合论序》。)此即古德所谓“无上醍醐、反成毒药”。禅门无弊,弊在学人也!由不达宗家之旨,遂化醍醐为毒药。

二、《坛经》中的“净土说”

《坛经》中关于净土的言说,在通行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集中于“疑问品第三”,在较早的敦煌写本中,集中于“三五”、“三六”两段。两种本子的文字有所不同,但通常关于《坛经》的误解是由通行本而来,故我们根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来阐述其“净土说”,分析时,则以早期的敦煌本为参照。

《坛经》中关于净土的言说是六祖大师对问法者的回答,问法者为韦剌史。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六祖大师答曰:“使君善听,慧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说是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既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意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覩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上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

在同一品中,还有两处说到“西方”:“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

“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以上乃《坛经》关于“西方净土”诸说的具文。即以文字表面来看,无论“往生难到”还是西方远近诸说,并无一字拨无西方。“悟人”、“迷人”、“内外明彻、不异西方”及“自性西方”等说,无非强调“心净土净”。但错解文义者往往于此两句起惑:

(1)“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恶,念佛求生何国?”

(2)“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

误解者遂由此以为求生西方净土者皆“凡愚”之辈、“不了自性”,真正的西方净土乃“身中净土”,即唯心净土,故有“西方人造恶,念佛求生何国”之反诘。由此解释,便唯认“自性净土”而拨无“西方净土”。

明朝中兴净宗之大德云栖莲池大师,对于《坛经》“净土说”的问题相当重视,盖因当时执《坛经》而否定西方净土者甚众,一如后世见网日张、妄认“自性”“唯心”之状。莲池大师于《竹窗随笔》中专有“六祖坛经”一条,指明“执《坛经》而非净土者,谬之甚也。”关于《坛经》的`净土说,莲池大师在其重要着作《弥陀疏钞》中辩之更详。

三、正确理解《坛经》的“净土说”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中,从四个方面,说明了应怎样正确解释《坛经》中关于西方净土的言说:“一、为门不同故;二、似毁实赞故;三、不为初机故;四、记录有讹故。”其中前三乃为主观理解的方面,后一乃属客观事实的方面。

(1)《坛经》“净土说”可能记录有误

《坛经》最早的本子,是由六祖慧能大师的门人法海根据大师的讲法记录下来的。后来经过许多人的加工、润色、增删,形成了多种版本。除了前面提到的两种本子(敦煌写本和宗宝本),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唐代僧人惠昕改编的《六祖坛经》(约一万四千余字)及未署编者姓名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约两万多字)。既有文字数目上较大的差异,也就有内容上的许多不同。再加上本来就是听讲的记录,差讹可能最初就存在。《抱朴子》有云:“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坛经》后来多种经过改编的本子,错误可能就更多了。莲池大师于《竹窗三笔》中也写道:“六祖示不识字,一生靡事笔研,《坛经》皆他人记录,故多讹误”。

例如上引《坛经》关于净土诸说中有:“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以西方净土去此十万八千里。而《阿弥陀经》中明言,极乐世界西方净土,“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岂是十万八行里之数?莲池大师认为这可能是学人记录有误。去此十万八千里者,乃“五天竺”之西方,即古印度。古印度与北方同属娑婆秽土,哪里谈得上“愿东愿西”呢?参照敦煌写本,其中并无“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一语,亦可为一佐证也。

再如“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之句,莲池大师认为:“夫十善,生天之因也。无佛出世。轮王乃以十善化度众生。六祖不教人生西方见佛,而但使生天可乎?其不足信明矣。”(《竹窗三笔》)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更何况,“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之说,也可能是六祖随机方便之说,要学人但求诸己、莫向外求而已。后文中“除十恶,即行十万”、“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等句,正说明“十万八千”、“十善十恶”等说,无非随机方便,只为叫人向心而觉、“念念见性”。这正是莲池大师所提示的“为门不同”、“不为初机”,这就涉及到第二方面,即:

(2)《坛经》说法之机宜

除了在客观上,《坛经》的文字记录可能有舛误外,我们更应在主观理解上,考虑到《坛经》说法之机宜。当知佛教说法的原则乃是契理契机。契机者,即是观机设教、方便说法。“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心”,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乃是应病与药之方便法门。尤其是禅宗之说法,按问答之机缘,有正说,有反说,有庄说,有谐说,有横说,有竖说,有显说,有密说,学人不可以浅智薄解、虚妄猜度,若随语生解,执一为是,便死于句下也。

关于《坛经》说法之机宜,我们应考虑到多种方面。一是前面说过的,《坛经》说法之对象甚专甚局。六祖云:“神秀的禅接引上根人,我的禅接引上上根人”,又云:“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由此可见,《坛经》说法不为初机。若初机学佛,以浅狭之智去测度《坛经》,非惟无益,且有大害。莲池大师云:

“初心下凡,以秋毫世智,藐视西方,妄谈般若,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故《坛经》者,慎勿示之初机。苟投非器,便落狂魔,诚可叹惜。”(《弥陀疏钞》)

其次,我们应考虑到门庭施设之不同。禅门乃站在本份上讲话,所说者乃本地风光,不可以常情测度。如净土之说,六祖引《维摩经》“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语,正是站在本心份上讲话,说唯心之净土,无乖西方之净土。以理事二门观之,六祖所说,乃是以理夺事门。例如《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是佛”,乃是就理而言;“是心作佛”,乃是据事而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气读下,理性无乖事修,便是事理圆融。再如“博山元来禅师作净土诗”,每云“净心即是西方土”;一者是以理而言,一者是据事而言。岂能以唯心净土之理而拨无西方净土之事?事有偕理之功,理无独立之能,故蕅益大师强调“以事扶理,而理不堕偏空”,其诗云(《莲池世界诗》):

西方即是唯心土,不识西方岂识心

何事谬希圆顿解,却将落叶作黄金

又云:

西方即是唯心土,理事相应始有功

日用未能违现行,如何妄欲拟真宗

观之六祖《坛经》说净土语,如“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随处一般”,“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等,正是以理夺事之说也,岂能由此误解六祖说“无西方”?若以事夺理,则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安得拨无西方?

(3)《坛经》说法之历史背景

《坛经》当时之历史背景,亦六祖说法之大机宜也。考之中国佛教史,六祖当时,佛教竞以禅观为尊,并且义学名相发达,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顿悟之意末得发扬。这在《坛经》神秀偈(“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中也有所体现。故六祖出世,专欲阐扬直指顿证之旨。以此门庭宗旨,自与净土宗旨“信愿持名、发心往生”相异。对于禅宗而言,“举心即错、动念即乖”,而西方净土之教,正要人起心念佛。对于禅宗而言,心境俱寂,而西方之教,正以佛国为境。莲池大师云:“虽理无二致,而门庭施设不同。随时逐机,法自应尔。假使才弘直指,复赞西方,则直指之意,终无!明矣。故六祖与净土诸师,易地则皆然也”。(《弥陀疏钞》)禅宗直指人心,起心动念即错即乖,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外息诸缘,内心无喘,所谓“心境俱寂”、“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以此门度,以彼时机,故“法自应尔”。莲池大师又说“易地皆然”者,即是说,净土诸师若处六祖之情景,则净土诸师亦弘直指之意,六祖若处净土诸师之情景,则六祖亦赞西方净土了。这就是应机而设教。

那么,六祖“东方人造恶,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恶,念佛求生何国”之说,虽非拨无西方,但是否有贬低西方之意呢?有人更以“愚人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等句,以净土为小法,为愚夫愚妇之行,并以此为六祖之意。这是错会了六祖之说。六祖是站在“直指人心”的宗旨上说东说西,学人切莫生出巧见谬解。莲池大师云:“六祖东西之说,只是劝人要须实心为善,空愿无益”又云:“六祖此言,正经中必以多善根,得生彼国之谓也”。佛在《阿弥陀佛》中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在缘得生彼国”。六祖说东说西,无非明叫人自净其心、实心为善。六祖云:“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以及“除十恶”、“除八邪”等说,正是要人实心为善、广积善根福德因缘。“但修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之语,若非记录有讹,亦当如是理解也。因此之故,莲池大师说六祖是“似毁实赞”,岂有诋毁西方之意!?

四、结语

《大集经》云:“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因为净土法门三根普被、易行而功高,最契末法众生之机宜。故明、清以来莲池、蕅益、省庵、彻悟及近代印光等大德,均强调末法修行当以念佛为行本。印光大师说:“使如来不开此门,则末世众生,欲即生了生脱死,便绝无企望矣。”(《增广印光法师文钞》“与陈锡周书”)可见净土法门对于末世众生的极端重要!

然净土法门极殊胜却又极难信,经云乃“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尤其是降及近代,学术文化繁荣、知识发达,人心浊乱,见网目张,西方净土就更其难信矣。自外来者,即南亭法师所指出的:“由于科学大昌,物质文明,唯物论的毒素,渗透到知识界的脑筋里,原来信仰的,现在也由疑惑而不信了。”(南亭法师《六道轮回的问题》);自内发者,即是执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拨无西方的通病。历代大德于此已分辩甚详(见《净土十要》等)。近来禅学兴盛,由禅学而进入佛学者甚多。每有知见偏颇者,妄认自性唯心,即染执禅废净之旧疾。由《坛经》而起误解,执《坛经》“净土说”而拨无西方者,乃其一端。辩明《坛经》之净土说,岂得已哉!

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 篇4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

正文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六祖慧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一卷兼授無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記

慧能大師於大梵寺講堂中﹐升高座﹐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授無相戒。

其時座下僧尼道俗一萬餘人﹐韶州次史韋處及諸官僚三十餘人﹑儒士餘人﹑同請大師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刺史遂令門人僧法海集記﹐流行後代﹐與學道者承此宗旨。遞相授受﹐有所依約﹐以為稟承﹐說此《壇經》。

能大師言:「善知識﹐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經)》。」

大師不語﹐自淨心神良久乃言:「善知識靜聽:慧能慈父﹐本貫范楊陽﹐左降遷流南新舟百姓。慧能幼少﹐父亦早亡﹐老母孤遣﹐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忽有一客買柴﹐遂領慧能至於官店。客將柴去。慧能得錢﹐卻向門前﹐忽見一客讀《金剛經》。慧能一聞﹐心明便悟。乃問客曰:『從何處來﹐持此經典?』客答曰:『我於蘄州黃梅縣東馮墓山禮拜五祖弘忍和尚﹐現今在彼門人有千餘眾。我於彼聽見大師勸道俗﹐但持《金剛經》一卷﹐即得見性﹐直了成佛。』慧能聞說﹐宿業有緣﹐便即辭親﹐往黃梅馮墓山禮拜五祖弘忍和尚。

弘忍和尚問慧能曰:『汝何方人﹐來此山禮拜吾?汝今向吾邊復求何物?』

慧能答曰:『弟子是嶺南人﹐新州百姓﹐今故遠來禮拜和尚。不求餘物﹐唯求作佛。』

大師遂責慧能曰:『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

慧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大師欲更共議﹐見左右在旁邊﹐大師便不言﹐遂發遣慧能令隨眾作務。時有一行者遂著慧能餘碓坊踏碓﹐八個餘月。

五祖忽於一日喚門人盡來。門人集已﹐五祖曰:『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門人終日供養﹐祇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汝等自性迷﹐福門何可求﹐汝等總且歸房自看﹐有智慧者自取本性般若之智﹐各做一偈呈吾。吾看汝偈﹐若悟大意者﹐付汝衣法﹐稟為六代。火急作!』

門人得處分﹐卻來各至自房﹐遞相謂言:『我等不須呈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神秀上座是教授師﹐秀上座得法後自可依止。請不用作。』諸人息心﹐盡不敢呈師。

大師堂前有三間房廊﹐於此廊下供養﹐欲畫《楞伽變》﹐並畫五祖大師傳授衣法﹐流行後代為記。畫人盧珍看壁了﹐明日下手。

上座神秀思惟:『眾人不呈心偈﹐緣我為教授師。我若不呈心偈﹐五祖如何得見我心中見解深湥课覍⑿馁噬衔遄姗o呈意即善﹐求法覓祖不善﹐卻同凡心奪其聖位。若不呈心﹐終不得法。』良久思惟:『甚難!甚難!』夜至三更﹐不令人見﹐遂向南壁廊下中間壁上題作呈心偈﹐欲求衣法:『若五組見偈﹐言此偈語﹐若覓訪我﹐我見和尚﹐即云是秀作;五祖見偈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眾﹐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我心自息。』

秀上座於三更南廊下中間壁上秉燭題作偈﹐人盡不知。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神秀上座題此偈畢﹐卻歸房臥﹐並無人見。

五祖平旦﹐遂喚盧供奉來廊下畫《楞伽變》﹐五祖忽見此偈﹐請記﹐乃謂供奉曰:『弘忍與供奉錢三十千﹐深勞遠來﹐不畫變相也。《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如留此偈﹐令遂人誦。依此修行﹐不墮三惡道。衣法修行﹐有大利益。』

大師遂喚門人盡來﹐焚香偈前﹐眾人見已﹐皆生敬心。

『汝等盡誦此偈者方得見性。依此修行﹐即不墮落。』門人盡誦﹐皆生敬心﹐喚言『善哉』。

五祖遂喚秀上座於堂內問曰:『是汝作偈否?若是汝作﹐應得我法。』

秀上座言:『罪過﹐實是神秀作。不敢求﹐但願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識大意否?』

五祖曰:『汝作此偈﹐見解只到門前﹐尚未得入。凡夫依此偈修行﹐即不墮落。作此見解﹐若覓無上菩提﹐即不可得。要入得門﹐見自本性。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呈吾。若入得門﹐見自本性﹐當付汝衣法。』

秀上座去數日﹐作偈不得。

有一童子於碓房邊過﹐唱誦此偈。慧能及一聞﹐知未見性﹐即識大意。能問童子:『適來誦者是何言偈?』

童子答能曰:『你不知大師言:生死事大﹐欲傳衣法﹐令門人等各作一偈﹐來呈吾看。悟大意即付衣法﹐稟為六代祖。有一上座名神秀﹐忽於南廊下書《無相偈》一首﹐五祖令門人盡誦﹐悟此偈者即見自性﹐依此修行﹐即得出離。』

慧能答曰:『我此踏碓八個餘月﹐未至堂前。望上人引慧能至南廊下見此偈禮拜;亦願誦取﹐結來生緣﹐願生佛地。』

童子引能至南廊下﹐能即禮拜此偈。為不識字﹐請一人讀。慧能聞已﹐即識大意。慧能亦作一偈﹐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呈自本心。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吾大意。』

慧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又偈曰:

『心是菩提樹﹐身是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院內徒眾見能作此偈﹐盡怪。慧能卻入碓坊。

五祖忽來廊下﹐見慧能偈﹐及知識大意。恐眾人知﹐五祖乃謂眾人曰:『此亦未得了。』

五祖夜至三更﹐喚慧能堂內說《金剛經》。慧能一聞﹐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以為六代祖。將衣為信禀﹐代代相傳,法既以心傳心﹐當令自悟。五祖言:『慧能﹐自古傳法﹐氣如懸絲﹐若住此間﹐有人害汝﹐汝即須速去。』

能得衣法﹐三更發去﹐五祖自送能於九江驛﹐登時便別。五祖處分:『汝去努力!將法向南﹐三年勿弘此法。難起在後﹐弘化善誘﹐迷人若得心開﹐與悟無別。』辭違已了﹐便發向南。

兩月中間﹐至大庾嶺。不知向後有數百人來,欲擬捉慧能﹐奪衣法。來至半路﹐盡總卻迴。唯有一僧﹐姓陳名惠順﹐先是三品將軍﹐性行粗惡﹐直至嶺上來趁﹐把著慧能。即還法衣﹐又不肯取。『我故遠來求法﹐不要其衣。』能於嶺上便傳法惠順。惠順得聞﹐言下心開。能使惠順即卻向北化人。

慧能來到此地﹐與諸官寮道俗﹐亦有壘劫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慧能自知。願聞先聖教者﹐各須淨心聞了。願自除迷﹐如先代悟。」

下是法。

慧能大師喚言:「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緣心迷﹐不能自悟﹐須求大善知識示道見性。善知識﹐愚人智人﹐佛性本亦無差別﹐止緣迷悟。迷即為愚﹐悟即成智。

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第一勿迷言定慧別﹐定慧體不一不二:即定是慧體﹐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善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後定慧﹐先慧發定﹐定慧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心不善﹐慧定不等。心口俱善﹐內外一種﹐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口諍。若諍先後﹐即是迷人﹐不斷勝負﹐即生法我﹐不離四相。

一行三昧者﹐於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常行直心是。《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曲﹐口說法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於一切法上無有執著﹐名一行三昧。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心坐不動﹐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若如是﹐此法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住即被縛﹐若坐不動是﹐維摩詰不合訶舍利佛宴坐林中。善知識﹐又見有人教人坐﹐看心淨﹐不動不起﹐從此致功﹐迷人不悟﹐便執成顛倒。即有數百般如此教道者﹐故知大錯。

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如燈光:有燈即有光﹐無燈即無光。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即有二﹐體無兩般。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善知識﹐法無頓漸﹐人有利頓﹐迷即勸進﹐悟人頓修。識自本心﹐是見本性。悟即元無差別﹐不悟即長劫輪迴。

善知識﹐我自法門﹐從上已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何名為相無相?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不念;無住者﹐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無有斷絕。若一念斷絕﹐法身即離色身;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繫縛;於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以無住為本。善知識﹐外離一切相﹐是無相。但能離相﹐性體清淨﹐是以無相為體﹐於一切境上不染﹐名為無念。於自念上離境﹐不於法上念生。莫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斷﹐即無別處受生。學道者用心﹐莫不識法意。自錯尚可﹐更勸他人迷;不見自迷﹐又謗經法。是以立無念為宗﹐即緣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念從此而生。然此教門立無念為宗﹐世人雜見不起於念。若無有念﹐無念亦不立。無事者何事?念者何物﹐無者雜二相諸塵勞﹐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維摩經》云:『外能善分別諸法相﹐內於第一義而不動。』

善知識﹐此法門中坐禪原不看心﹐亦不看淨﹐亦不言動。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無所看也;若言看淨﹐人性本淨

﹐為妄念故﹐蓋覆真如﹐離妄念﹐本性淨。不見自性本淨﹐起心看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故知看者看卻是妄也。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功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若不動者﹐見一切人過患﹐是性不動。迷人自身不動﹐開口即說人是非﹐與道違背。看心看淨﹐卻是障道因緣。

今既如是﹐此法門中何名坐禪?此法門中一切無礙﹐外於一切境界上﹐念不起為坐見本性不亂為禪。何名為禪定?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外若有相﹐內性不亂。本性自淨自定﹐祗緣境觸﹐觸即亂﹐離相不亂即定。外離相即禪﹐內外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故名禪定。《維摩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菩薩戒》云:『本原自性清淨。』善知識﹐見自性自淨﹐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

善知識﹐總須自聽﹐與授無相戒。一時逐慧能口道﹐令善知識見自三身佛:

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

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於自色身歸依當身圓滿報身佛。

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自在法性﹐世人盡﹐為迷不見。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色身中三身佛。善知識聽。與善知識說﹐令善知識於自色身見自法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上生。何名清淨【法】身佛﹐善知識﹐是人性本自淨﹐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行;思量一切善事﹐便修於善行。知如是﹐一切法盡在自性。自性常清淨﹐日月常明﹐只為雲覆蓋﹐上明下暗﹐不能了見日月星辰﹐忽遇惠風吹散﹐卷盡雲霧﹐萬像森羅﹐一時皆現。事人性淨﹐猶如清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淨﹐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識開真正法﹐吹卻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一切法在自性﹐名為圊淨法身。自歸依者﹐除不善心及不善行﹐是名歸依。何名為千百億化身佛?不可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自化。思量惡法化為志獄﹐思量善法化為天堂﹐毒害化為畜生﹐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自不知。見一念善﹐智慧即生。一燈能除千年闇﹐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常思於後。常後念善﹐名為報身。一念惡報卻千年善亡﹐一念善報卻千年惡滅。年常已來後念善﹐名為報身;從法身思量﹐即是化身﹐念念善即是報身﹐自悟自修﹐即名歸依也。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不在歸依也。但悟三身﹐即識大意。

今既自歸依三身佛已﹐與善知識發四願弘大願。善知識一時逐慧能道: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邊誓願斷;

法門無邊誓願學;

無上佛道誓願成。

善知識﹐眾生無邊誓願度﹐不是慧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各於自身自性自度。何名自性自度?自色身中邪見﹑煩惱﹑愚癡﹑迷妄﹐自有本覺性。只本覺性﹐將正見度。既悟正見般若之智﹐除卻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煩惱來菩提度。如是度者﹐是名真度。煩惱無邊誓願斷﹐自心除虛妄。法門無邊誓願學﹐學無上正法。無上佛道誓願成﹐常下心行﹐恭敬一切﹐遠離迷執﹐覺智生般若﹐除卻迷妄﹐即自悟佛

道成﹐行誓願力。

今既發四弘誓願訖﹐與善知識無相懺悔三世罪障。

大師言:「善知識:前念後念及今念﹐念不被愚迷染;」

從前惡行一時〔除〕﹐自性若除即是懺。

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癡染;除卻從前矯雜心﹐永斷名為自性懺。

前念後念及今念﹐念念不被疽疫染;除卻從前疾垢心﹐自性若除即是懺。

善知識﹐何名懺悔?懺者,终身不作﹐悔者知於前非。惡業恒不離心﹐諸佛前口說無益。我此法門中永斷不作﹐名為懺悔。今既懺悔。今既懺悔已﹐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

大師:「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

從今已後﹐佛為師﹐更不歸依邪迷外道﹐願自三寶慈悲證明。善知識﹐慧能勸善知識歸依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離財離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妄念﹐雖在自性﹐自性不染著﹐名眾中尊。凡夫解脫﹐從日至日﹐受三歸依戒。若三歸依戒。若言歸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即無所歸。既無所歸﹐言卻是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意。經中只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性不歸﹐無所依處。

今既自歸依三寶﹐總各各至心與善知識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善知識雖念不解﹐慧能與說﹐各各聽:

摩訶般若波羅蜜者﹐西國梵語﹐唐言大智慧彼岸到。此法須行﹐不在口念﹐口念不行﹐如幻如化。修行者法身﹐與佛等也。何名摩訶?摩訶者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若定心禪﹐即落無記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盡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性含萬法是大﹐萬法盡是自性。見一切人及非人﹑惡之與善﹑惡法善法﹐盡皆不﹐不可染著﹐猶如虛空﹐名之為大。此是摩訶行﹐迷人口念﹐智者心。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為大。此亦不是。心量大﹐不行是小。若口空說﹐不修此行﹐非我弟子。

何名般若?般若是智慧﹐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心中常愚

﹐自我修般若無形相﹐智慧性即是。

何名波羅蜜?

此是西梵音﹐唐言彼岸到﹐解義離生滅。

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是於此岸。

離岸無生滅﹐如水永長流﹐即名到彼岸。

故名波羅蜜。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當念時有妄﹐有妄即非真有。念念若行﹐是名真有。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法身等佛。善知識﹐即煩惱是菩提。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即佛。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第一﹐無住﹑無去﹑無來﹐三世諸佛從口出﹐將大智慧到彼岸﹐打破五陰煩惱塵勞﹐最尊最上第一。讚最上大乘法﹐修行定成佛。無住無去無來﹐是定慧等﹐不染一切法。三世諸佛從中變三毒為戒定慧。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般若常住﹐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莫起雜妄﹐即自是真如性。用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須修般若波羅蜜行﹐但持《金剛般若羅蜜經》一卷﹐即得見性﹐入般若三昧。當知此人功德無量。經中分明讚嘆﹐不能具說。此是最上乘法﹐為大智上根人說。小根智人若聞法﹐心不生信。何以故?譬如大龍﹐若下大雨﹐雨閻浮提﹐如漂草葉﹐若下大雨﹐雨於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者﹐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觀照﹐不假文字。譬如其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王於江海中﹐將身引此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一切有情無情﹐悉皆蒙潤。諸水眾流﹐卻入大海﹐海納眾水﹐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小根之人﹐聞說頓教﹐猶如大地草木根性自小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之人﹐亦無差別。因何聞法即不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如大雲蓋覆於日﹐不得風吹﹐日無能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有迷心﹐外修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人。聞其頓教﹐不信外修﹐但於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見;一切邪見煩惱塵勞眾生﹐當時盡悟﹐猶如大海納于眾流﹐小水大水合為一體﹐即是見性﹐內外不住﹐來去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心修此行﹐即與《般若羅蜜經》本無差別。

一切經書及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故﹐故然能建立。或若無智人﹐一切萬法本亦不有。故知萬法本從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在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故智為大。人問迷人於智者﹐智人與愚人說法﹐令使愚者悟解心開﹐迷人若悟 [解] 心開﹐與大智人無別。故知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若悟﹐即眾生是佛。故知一切萬法﹐盡在自身心中。何不從于自心﹐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云:『我本源自性清淨。』識心見性﹐自成佛道。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本性。是故以教法流行後代。今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令自本性頓悟。若能自悟者﹐須見大善知識示道見性。

何名大善知識?解最上大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識﹐是大因緣。所為化道﹐令得見佛﹐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得善知識示道見性。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善知識。若曲外求善知識﹐望得解脫﹐無有是處。識自心內﹐善知識得得解脫。若自心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即有教授。汝若不得自悟﹐當起般若觀照﹐剎那間﹐妄念俱滅﹐即識自真正善知識﹐一悟即至佛地。自性心地﹐以智慧觀照﹐內外徹明﹐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是解脫。既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悟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何名無念?無念法者﹐見依切法﹐不著依切法;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常淨自性。使六購牧?T走出﹐於六塵中不離不染﹐來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常見吾法不離汝左右。善知識﹐將此頓教法門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是佛教﹐中身受持而不退者﹐遇入聖位﹐然須傳授持。從上以來﹐嘿然而付衣法﹐發大誓願﹐不退菩提﹐即須分付。若不同見解﹐無有志願﹐在在處處﹐勿妄宣傳﹐損彼前人﹐究竟無益。若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對佛種性。」

大師言:「善知識﹐聽吾說《無相頌》﹐令汝迷者罪滅。亦名《滅罪頌》。頌曰:

愚人修福不修道﹐謂言修福如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業元來在。

若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元在。若解向心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若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學道之人能自觀﹐即與悟人同一例。

大師今傳此頓教﹐願學之人同一體。若欲當來覓本身﹐三毒惡緣心裡洗。

“六祖坛经生活禅”普说 篇5

《六祖坛经》这一本书就是唐朝的白话文。这一部《六祖坛经》不但是开创了中国禅宗语录的先河,儒家宋朝以后理学家的语录也是从《六祖坛经》这里学来的。

净慧法师讲于四祖寺第六届禅文化夏令营 “禅茶之夜”

2009年8月13日

我们大家拿起茶杯来!

昨天上午吴言生教授在介绍生活禅完了,最后有四句话,大家还记不记得?大家带了“二两银子”来了没有?带来了?那好!把银子拿出来!不拿这“二两银子”今天晚上就别喝茶了!

“一杯禅茶,二两银子,三重境界,四季风光。”这第二句能不能改一改?你们说怎么改?大家来改这一句话,看谁改得最好?“二两银子”我觉得不是很好,这和“一杯禅茶”格格不入,而且又把和尚挖苦一顿,我也受不了!

(下答:二谛融通;二片寸心;二元脱落;二分舍得;二条腿子;两袖清风;二寸光阴;二两米饭;二心互融;二两茶叶;两种心态,一个感恩的心,一个真诚的心;二众相聚,代表在家众和出家众,社会上的和师父们在一起;二月相映;二两清风或者二分明月。)

我也提一个,看行不行?“一杯禅茶,二八方针,三重境界,四季风光。”我为什么要这样改呢?一杯禅茶它的内容是什么?它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它要宣传一个什么道理?人生最重要的是安身立命,问题是从哪里做起?就从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做起。这样一改也是把吴教授那四句话的意境拔高了,我想他会欢喜地接受。

大家学习了这几天,做人的八字方针是什么?大殿两边挂着的条幅上,一边是做人的八字方针,一边是做事的八字方针。大殿两边挂着的十六个字记不记得?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把一些生活禅的基本理念能够熟悉了,然后也能够运用它。做人的八字方针是“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这是对“觉悟人生”四个字的诠释;做事的八字方针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是对“奉献人生”四个字的诠释。做人的八字方针要求“善用其心”,做事的八字方针要求“善待一切”。这完全和佛教“悲智双运”的基本思想框架相一致。

我们经常听吴老师讲课的有哪些人,能举手吗?和吴老师保持联系的有谁?你们同学里面有吴老师电话的有哪些人?怎么一个也没有呀?不会吧?一个“粉丝”也没有?不会吧?有。好!希望你晚上打电话告诉他,老和尚把你四句话的第二句改了一下,老和尚说对你的第二句话他不喜欢。把这句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他。好不好?没有这“二八方针”,这“三重境界”接不上去,也就没有后面的“四季风光”;“一杯禅茶,二八方针”,然后“三重境界”才接得上去,然后才有“四季风光”。这样,这个理念就还基本上能够站得住脚。这“二两银子”得罪了天下的老和尚,谁喜欢你呢?

讲课不容易。一要有课堂的轰动效应。干巴巴地讲,就象催眠术一样,把大家都送到“定”中、送到梦中去了。在有课堂效应的前提下,又要能够不把听众引到误区。如果把听众引到误区,那就比催眠术更严重了。“一杯禅茶,二两银子”多少有把听众引到误区的嫌疑。只能说是嫌疑,说轻一点,对不对?当然我想吴老师讲这个话是想逗得大家一笑而已!所以说讲课不容易。

佛法的学习与宣传都是很严肃的问题。既要把佛法讲活,融入生活;又不能够把佛法讲得太庸俗了。我在夏令营开营式的讲话当中说:“为了防止对生活禅俗化、矮化可能性的发生,所以再次强调生活禅的根源在《六祖坛经》。我们要按照《六祖坛经》这一副正法眼来弘扬生活禅,运用生活禅。”这个目标在生活禅最初提出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的。有一本《在家教徒必读经典》,一共是十部经,里面有平常必须念诵的五部经,有平常必须经常阅读的五部经;必须经常阅读的五部经中就包括《六祖坛经》。而且,在《生活禅提纲》那一篇短文当中,就明确提出生活禅所依的有六部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六祖坛经》。这一次把禅文化夏令营的.主题定为“六祖坛经生活禅”,中间没有“与”字,直接就是“六祖坛经生活禅”,是直接的。

我记得中国的大学者、大学问家钱穆先生,他写过一篇关于《六祖坛经》的文章,他对六祖可以说是崇敬地五体投地。因为他也不是一位禅学家,也不是一个佛教徒,他就是一个学者,一个研究历史、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他说孔孟以后中国出了两位重要的思想家,一位是六祖慧能,一位是理学家朱熹,并说唐宋以来中国文化的根源,都是从这两个人的思想发展而来。这个评价多高啊!唐宋以来中国文化的根源,都是从这两个人而来。他然后就说,六祖为什么有这么大影响,有这么大的成就?他说他在佛教里做了一件事,就是把印度传来的佛教,把印度翻译过来的佛经,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消化工作。他把印度传来的佛教完全用中国人能够接受的口语把它讲出来,这些精神都汇集在这一部《六祖坛经》当中。《六祖坛经》这一本书就是唐朝的白话文。这一部《六祖坛经》不但是开创了中国禅宗语录的先河,儒家宋朝以后理学家的语录也是从《六祖坛经》这里学来的。

由此我们就想到一件事。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怎么来消化它,变成自己的思想,并且能够在生活中、工作中去运用?我觉得六祖在消化了印度佛学的基础上又做了两件事。这两件事和对印度佛学进行全面消化这一件事是紧密相连的--他使印度传来的佛教进一步中国化,进一步大众化。

如果我们这一次学习的题目是“成唯识论生活禅”,我相信《成唯识论》拿出来,我们这里能够看得懂十句以上的人,绝对找不到三五个。这就是个问题。《成唯识论》拿出来,我们这里能够一次把十句话看懂了、解释清楚的,找不出几个人来,当然除了那些教授,专门研究唯识学的在外。因为唯识宗的思想,是原原本本地把印度佛学介绍到中国来,把印度中期大乘佛教唯识法相这一派的思想介绍到中国来。

我觉得,没有玄奘的思想,没有鸠摩罗什的思想,没有天台智者大师的思想,没有华严法藏大师的思想,《六祖坛经》也产生不出来。因为六祖消化佛学要有一个对象。我们现在都说六祖不识字,我觉得六祖识字比较少可能是事实。他不识字,但是他明理。六祖在黄梅得法南归回到曹溪,无尽藏比丘尼常诵《涅槃经》,她就把《涅槃经》拿出来向六祖请教其中的道理。六祖大师说:“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字我不认得,是什么道理你可以问我。所以六祖大师不识字而明理。

由此可见,理,这个道理和语言文字有关系也没有关系。六祖消化印度佛学,他是在道理上完全把它融会贯通。八识的道理是玄奘法师翻译过来的,玄奘法师的时间距离六祖大师的时间并不是很远,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在当时几十年的时间里,他就能够得到法相唯识的信息,就能够把这个道理融化在他的说法当中,这个很了不起。由此可以看到六祖他是非常关心当时佛教界的思想动向,关心当时佛教界所有的关于弘法的说法的这些信息。否则他在岭南,在猎人队中生活了一十六年,他那一十六年并不是专门在那里给猎人看门,他是在那里潜修密证,十六年的保任功夫。你要知道,开了悟以后,他有十六年的保任功夫。十六年加上二十二年,就是三十八年。到了38岁,他才出世说法。

这件事对我们每一个想接触佛教、进入佛法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启示。明白这个道理相对来讲比较容易,所谓开悟嘛。开了悟不是万事大吉,开了悟以后还要潜修密证,要有一段长时间的保任功夫。六祖花了十六年。上根利智的大祖师都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我们这些普通人,可能花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由此我就想到,我提倡生活禅,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明白了一个基本道理之后,就要在生活中日日提撕,天天觉照。

明白了个什么道理呢?哦!在佛性这个层面上,我与释迦牟尼,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一下子在理上自己站立起来了,站立起来以后怎么样才能不倒下去?很多人站立起来又倒下去了,站立起来又倒下去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知道在生活中去历练自己。我与十方诸佛在佛性上是平等的, 我的德行、我的修行与佛还有多大差距?要明白这个道理。有差距怎么办?就要天天按照学佛这个要求去做。在什么地方做?在生活当中去做。

做人离不开生活,做事离不开生活,学佛离不开生活,成佛还是离不开生活。在我们这个人世间,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基本的生存状态就是生活。离开了生活,我们这个生存状态怎么来表达呢?表达不出来。生活,在佛教原有的名词是叫做三业。我们众生在迷,就是染污三业;诸佛菩萨在悟,就是清净三业。三业体现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呢?清净三业体现出来的就是清净的生活,染污三业体现出来的就是染污的生活。

六祖坛经语录 篇6

机缘·第四节

作者:佚名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译文

僧人智常,信州贵溪人,很小的时候就出家了。他立志要透彻地认识佛性,有一天去参拜慧能大师。大师问他说:“你从哪里来?要求问什么事?”智常回答说:“弟子近日前往洪州白峰山参拜大通和尚,承蒙他启示了认知本性成就佛道的妙义,但感到仍然有一些疑惑没有解决,因此不辞远道前来向您请教,恳请和尚您大发慈悲给予启发。”大师说:“他讲了些什么?你试着举例说说看。”智常回答说:“智常到了他那儿,过了三个月,还一直没有得到他的教诲,因为我求法的心太迫切,一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前往方丈内室,向他请教什么才是我的本心和本性。大通和尚才说:‘你看见虚空了吗?’我回答说:‘看见了。’他又问:‘你看到了虚空的具体相貌了吗?’我回答说:‘虚空没有形状,有什么具体相貌呢?’他又说:‘你的本性,就像虚空一样,任何具体的东西都看不见,这才叫正见。没有一件具体物相可以知晓,这才叫真知。没有什么青色和黄色,长和短的区别,只要见到本性的清净,智慧圆满透明,这就叫认知了本性成就了佛道,也叫如来的认知。’弟子虽然听了这些解说,但还没有完全明了,请求和尚您再给予启示。”大师说:“你的老师所讲的,还留有‘知见’的痕迹,难怪不能让你彻底觉悟了。我现在给你念诵一首偈语: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智常听了偈语,心里豁然开朗,也就念诵了一首偈语:“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有一天,智常又来问大师说:“佛说声闻、缘觉和菩萨这三乘妙法,又说还有最上乘,弟子没有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希望您指点教导。”大师说:“你只内视自己的本心,不要执著于外在的法相。佛法本来并没有四乘的区别,人的悟解能力各有差异,亲见佛祖并听佛祖讲解再跟着诵读佛经,这是小乘法;自己领悟了解佛法义理,这是中乘法;按照佛法修行,这是大乘法。各种佛法其实都是相通的.,能通晓所有的佛法,又不执著于某一种佛法,远离各种佛法的表面名相,一点也不教条,这就是最上乘法。乘是实践修行的意思,不在于口头上的名义争论,你必须自己修习,不要来问我。在任何时候,自己的本性都要自己觉悟。”智常拜谢大师,从此非常虔诚地侍奉大师,直到大师圆寂。

注释

六祖坛经语录 篇7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

“六祖坛经”的“忏悔品”里慧能大师说: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忏之,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上面这段话显示出忏悔的真实义,“前念今念及后念”代表着从意识心到深层的潜意识乃至于“空”之意,也就是从内心深处(乃至于“入空”)忏悔过去所造作的愚迷、憍诳、嫉妒等种种恶业,这就是“无相忏悔”。所谓的“真忏悔”是觉悟自己所造作的恶业,并下定决心断除恶业、永不再犯。凡夫往往只知忏悔过去所造的恶业而不改过,如此,之前所犯下的罪业未除,又重复犯错,这不是“忏悔”。

慧能大师的这番话带给我很深的感触,算一算到药师山也有八年了,在这段期间曾面临许多大大小小的因果及怨气,随着时间的消逝,发现自己面对因果或怨气的态度一直在改变。最初面对因果时,心里会想“我不是这样的人!?”“我不可能这么坏!”“一个巴掌拍不响,又不全是我的错!”,但是身体的不适及善知识的说明,都证明着当年所做的错事,这时虽不太相信却也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赶快道歉了事。渐渐的,随着时间经验的累积,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这时也比较能以真心向对方忏悔,却未能察觉到自己仍随业障、习气摆布,未警觉到自己仍持续造同样的业、犯同样的错,认为因果是因果、自己是自己,二者毫无关系,没有把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划上等号,总认为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事情真的过去了吗?别忘了“人是活在过去的阴影里”!仍留存着当年的业障及习气!渐渐的,随着类似的因果及怨气反覆出现,让自己不得不面对“真实”的自己,跳脱鸵鸟心态,不再掩耳盗铃,了解到自己有多么虚伪!是一个多么“糟糕”的人!由于自己的憍慢、不慈悲,造成了许多无辜的人受难、朋友弟子受到责难、身心受创,此时内心非常的沮丧难过,羞愧得无颜面对往日的师父及祖师。接受“真实自己”的`这件事让我痛彻心肺、羞愧得无地自容,但是自己也明白唯有看清自己并且觉悟问题,方能改过,不再重复犯错伤害别人。

另外,在“忏悔品”里六祖又说:“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世人常以为做布施、做志工服务他人就是在修行,虽然做布施、供养可以累积福报,但是由于心中贪、嗔、痴三业未除,所以仍然反覆造业。此外,自古以来,一直有个“将功赎罪”的观念流传着,让人以为修福就可以抵罪,但从六祖慧能大师的这番话中了解到福与罪并不能相抵,过去所造的罪业唯有透过内心真诚的忏悔方能消除之。

另外,在过去的八年中所经历的种种因果及怨气,让自己也深刻感受到:

(一)凡是过去所做过的,必在彼此的八识里留下纪录;例如:责骂人时,不但让对方很难过及产生怨恨之心,自己也造作了嗔恨业,彼此间也会有恶缘的存在。因此,日常生活中开始学习观照自己的任何起心动念,常提醒自己做任何事或讲任何话应小心,以免造业;不必要的事或话也就别做或说,慢慢的了解“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句话。

(二)如果一直执着自己所受到的痛苦,就不可能感受到对方的难过,“事情”就会持续纠结着,加深彼此的痛苦,若能先把自己的情绪摆一边,真诚向对方忏悔,渐渐的就能感受到对方的不平,如此一来,彼此间的纠葛方有化解的一天。

(三)犯了错就要受果报,敢作要敢当,果报是无法藉由外力避免的,否则法界的公平性何在?而且神通是不敌业力,唯有真诚忏悔方能得到对方的谅解。况且我们目前已因学佛而得以“重罪轻报”,更应在佛前勤心忏悔。

(四)面临重大因果时要绝对相信佛菩萨,依善知识教导去做,真诚忏悔并发愿改过,持续礼佛、供佛,事情终会“有解”,但是,这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不可能“很快”解决,在这段期间,千万不要失去对佛菩萨及善知识的信心,因为佛菩萨及善知识是慈悲及智慧,必定会循循引领我们的!

(五)犯错时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要诿过于他人、或认为都是别人引起的,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时间拖得更久。

上一篇:个人团购协议书下一篇:营业厅安全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