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三年级下教案表格

2024-1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pep三年级下教案表格

pep三年级下教案表格 篇1

学习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father/dad, man2、能听懂、会说“Who’s that man? He’s my...”并在情境中运用。

学习重难点:Father 的发音,询问他人并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句型。

学法指导:全身反应法

教具准备:准备人物头饰,家庭成员的图片。

学习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师生之间互相打招呼,与学生进行日常对话。

2.复习Unit1的四个国家名和句型。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使用投影仪展示Let’s learn情景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本单元话题My family,让学生初步感知家庭成员的名称。

2.教师指着情境图问:Who’s that man?学生进行回答。注意he和she的区别。利用家庭成员卡片,教读father, dad,man。

3.教师通过放录音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对话。并能利用投影仪作做家庭成员的介绍。

4.再进行介绍他人的操练。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学生跟着动画模仿朗读对话。

2.表演对话内容。

3.鼓励学生用自己家庭照片改编并表演对话。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听录音,仿读对话

2.用自己家庭成员的照片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教后反思:

Unit 2 My Family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听、说、认读father/dad, mother/mum, man,woman。

2、能听懂、会说“Who’s that man/woman? He’s/She’s my...”并在情境中运用。

3、听懂并跟读歌谣

学习重难点:对六个单词的记忆,认读和对话中的句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法指导:情景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人物图片,学生准备家庭成员的照片

学习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同桌分别扮演对话,运用上节课学过的句型做家庭成员的介绍。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读mother, mum, woman。听录音,跟读词汇,注意单词的认读及拼读规则的积累。

2.通过投影情境图,引出新的问题“Who’s that woman?”来介绍妈妈。

3.再进行介绍他人的操练。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学生说出相对应名称。

2.利用出示的图片进行对话表演。

3.鼓励学生用自己家庭成员照片改编并表演对话。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听录音,跟读Let’ s chant 的内容。

2.向家长朋友做介绍,并询问别人,巩固会话内容。

教后反思:

Unit 2 My Family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介绍他人和相互打招呼的句型。

2.巩固单词father/dad, mother/mum, man, woman,句型“Who’s that man/woman? He’s/She’s my...”

3.巩固、操练对话的句型,鼓励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会话。

学习重难点:

1.单词this和that的区分和发音。

2.句型She/He’ s my…

学法指导:情景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人物头饰,学生准备家人和朋友的照片。学习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师生问候,并进行日常口语练习。

2.复习歌谣。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S: Who’s that man?

T: He’s my father.T: Hi, Dad.This is my friend, Amy.(语速放慢,并重复几遍)S: Nice to meet you.A: Nice to meet you, too.老师再用同样的方法介绍mother.(2)老师教读新句子,并让学生全班读,小组读多种方法练习

(3)让学生听录音,看插图,跟读对话。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学生用带来的照片介绍他的家人。

2.自由组合表演对话。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听录音,仿读对话。

2.和同伴表演对话。

教后反思:

Unit 2 My Family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听例词发音,观察例词结构中共有的字母,理解字母e对应发音。2.在之前的练习基础上给出几个独立的音,让学生试着自己拼起来。

3.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单词,注意到字母间距。

学习重难点:

1.通过拆音、拼音和分类培养语音意识。

2.掌握字母e的发音规律。

学法指导:全身反应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单词卡和录音。学习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师生问候,并进行日常口语练习。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老师呈现单词ten, pen, red, leg的图片,让学生读出单词,并找出这四个单词的共同点。

2.播放课文录音,并让学生全班读。

3.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单词的拼写,归纳出字母e的发音/e/。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利用动画呈现语音歌谣,让学生跟读,巩固e的发音。

2.引导学生通过拼读读出单词。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完成教材第16页内容

2.学写ten, pen, red, leg.教后反思:

Unit 2 My Family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单词sister, brother, grandmother/grandma, grandfather/grandpa 2.运用这些单词对自己的家人做简要介绍。

学习重难点:

1.he和she的区分。

2.This is my...句型的运用。

学法指导:情景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人物单词卡,家谱图片和录音。

学习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出示字母卡,学生认读,并提问学生回忆以它开头的单词。

2.播放A部分Let’s chant的录音,学生有节奏地跟唱歌谣。

3.出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学生说出对应的名称,并做介绍。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老师出示家谱图,并引导学生感知其他家庭成员。

2.利用家谱图教读sister, brother, grandmother/grandma, grandfather/grandpa。

3.学会用This is...的句型介绍家庭成员。

4.通过人物图片学习句型Is he/she your...?以及肯定和否定的回答。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请学生出示自己的家庭照片,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

2.听录音跟读对话。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小组表演对话

2.学唱歌谣.教后反思:

Unit 2 My Family第六课时

学习目标:

巩固本单元四会单词,掌握介绍家庭成员的句型和询问人员的句型。

学习重难点:

1.巩固本单元所学单词。

2.掌握句子:Is he/she your...?以及肯定和否定回答。

学法指导:情景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头饰和人物图片。学习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跟唱歌谣,复习本单元所学单词。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出示课文C部分幻灯片,教师先做背景介绍。

2.放录音或录像,学生看书上的插图,理解故事。特别是几个难句。

3.再听录音,及观察教师的表演,并鼓励学生模仿故事人物的语气。

4.鼓励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允许对故事进行改编。戴上头饰,表演这个故事。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完成Start and Read

2.播放录音,学生完成Let’s check 部分。

3.学唱I love my family这首歌曲。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讲故事给父母听,能用英语的地方尽量用英语。

pep三年级下教案表格 篇2

《PEP小学英语》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加拿大Lingo Media国际集团合作编写的一套全新的小学英语教材, 共8册, 每学期一册, 供小学3~6年级学生使用。本套教材同样是根据小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和认知特点设计相关的学习内容, 同时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阶段英语学习所要达到的一级和二级教学目标, 将学习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年级, 目标明确, 层层递进, 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杨婷2010) 。

一、《牛津小学英语》与《PEP小学英语》教材分析

本文以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材为例, 分别从主题的设置、英语基本技能训练的方式、教材内容编排的难易程度、复习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分析两套教材的异同。

(一) 主题的设置

《牛津小学英语》3b全书共有12个单元, 其中每5个单元后都有一个复习及检查的单元, 而《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中只设置了6个单元, 在此之外添加了2个复习巩固的单元。在单元主题内容的选择上, 这两套书既有相似点, 也有各自关注的话题。相似的主题有school, family, number, 特殊疑问句及一般疑问句, 这说明两套书的编者都认为这个时段的学生应该了解更多的关于学校、家庭、数字等涉及日常生活的英语词汇。另外, 这两套教材都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问句。

这两套教材也有一些不同的主题, 例如, 《牛津小学英语》有几个单元涉及shopping, time, food, a good idea等主题, 编者更侧重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而《PEP小学英语》涉及的主题有zoo等, 编者更多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 并借此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总的来说, 这两套小学英语教材虽各有千秋, 但所呈现的主题内容均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 贴近生活的。这样的编排会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并运用英语。

(二) 英语基本技能训练的方式

众所周知, 英语的基本技能有四个方面:听、说、读、写。本文以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材为例, 以三年级学生所要达到的英语基本技能标准为研究对象。

在“听”的方面,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主要以听录音识图、认物为主, 或者是听对话模仿跟读;而《PEP小学英语》教材除了以上相似的听力训练外, 还充分发挥了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节奏活动的优势, 将听力与书写相结合, 强化小学生对于单词的掌握。

在“说”的方面, 这两套小学英语教材均以看图说话的练习居多, 模仿句型编造对话比较实用。两套教材中都出现了英文歌曲部分, 满足了低龄小学生喜爱音乐的天性。同时, 《PEP小学英语》教材还添加了“讲故事”的环节,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英语知识, 而且能培养其想象力和创新力。

在“读”的方面, 《牛津小学英语》和《PEP小学英语》教材均以阅读单词、短语及对话为主。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将主要的教学时间分配在学生的发音及反复朗读上, 不断帮助学生记忆读音。

在“写”的方面,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几乎没有出现英语书写及写作部分, 只在小学高年级的一册书中出现段落写作的内容。而《PEP小学英语》教材中, 每个单元都有听写环节, 并有规范的书写练习, 可以帮助学生练习英语书写。

(三) 教材内容编排的难易程度

教材内容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不能超出其接受范围 (许峰2004) 。

首先是词汇, 两套教材在词汇选择方面略显不同。《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词汇量大且较难, 《PEP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词汇简单易掌握。例如, 在数词的学习上,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教材中仅局限于20以内的数词, 而《牛津小学英语》教材要求学生掌握100以内的数词。

其次是语法, 就整套英语教科书来说,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已经涉及时态, 如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式等, 而《PEP小学英语》教材涉及的时态较少,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日常口语。

最后是对话练习,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图片对话搭配较为简单, 每个环节相匹配的例句不多, 学生缺少模仿的对象;在《PEP小学英语》教材中, 各个板块提供的例句较多, 而且在同一单元中, 句型及词汇的重复率较高, 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强化作用。

(四) 复习评价方式

复习评价对于课程教学极其重要, 它能够反映课程实施的效果并影响接下来的课程计划 (王艳娥、陈海蛟2003) 。这两套小学英语教材都设置了复习评价的环节, 但其出现的形式不同。《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每5个单元后会有一个复习的单元, 其形式简单, 大多是单词及句型的巩固练习, 学生只能在不断的练习中重复所学, 掌握重点;《PEP小学英语》教材中每3个单元后都会有一个复习单元, 其中评价占主要部分, 均以量化的形式出现, 同时每个单元包含Let’s check环节, 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并检查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

二、《PEP小学英语》教材的优势

通过对两套英语教材的对比分析, 笔者认为《PEP小学英语》教材比《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更具有实用性,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 由侧重兴趣培养到兴趣能力兼顾

《PEP小学英语》教材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放在首位, 在本版小学英语教科书的前四册中有大量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活动, 这有利于使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中学习语言和应用语言, 同时教师在实施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符合小学生兴趣爱好的活动,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逐渐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 (张雪梅2001) 。因此, 教师在小学三、四年级的英语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创设逼真的英语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在进入小学高年级后,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知识应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齐头并进, 加大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分量。

(二) 由能力培养到全面提高

《PEP小学英语》教材在单词和句型教学设计方面,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共分为两大类型。首先在1~4册的教材设计中, 考虑到三、四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英语, 且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集中, 教材中设计了很多活动, 以帮助学生反复学习和练习需要掌握和应用的单词和句型, 分环节、分步骤地要求学生进行听说认读和巩固内化, 使学生掌握的词汇量逐渐增多并能够灵活运用句型;而在5~8册的教材设计中, 鉴于学生已经进行了两年的英语学习, 增大教学内容难度, 将单词和句型进行了有效整合, 重在全面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因此, 小学英语教师应以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为目标设计科学的教学活动, 把握英语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 最终有效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目标, 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三) 由注重语言学习环境的创设到多方位地进行语言操练

《PEP小学英语》教材提倡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 这是小学三、四年级尤为重要的英语教学方法;在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中, 教学情境的创设逐渐减少, 教学重点放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句型进行重点练习, 构成了一个多方位的语言操练系统, 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这样的设计比较有挑战性, 能使他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 为语言的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王艳娥, 陈海蛟.2003.英语教材评估标准述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3) .

许峰.2004.英语教材评估研究:回顾与前瞻[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3) .

杨婷.2010.新课程标准视角下各版本小学英语教材现状调查[J].党史文苑, (10) .

pep三年级下教案表格 篇3

PEP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Recycle 2

PEP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Recycle 2 Recycle 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4-6 单元所学的会话。 2 要求学生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How many...? Happy New Year! May/Can I have...? 等用语。 教学重点: 听懂、会说Let’s act 部分的`故事。 复习4―6 单元所学的会话。 教学难点:Let’s act 部分的故事情节的理解。 . 完整内容,请到教学资源网下载,网址: res.kingsunsoft.com/res//10/20091041888.htm

pep三年级下教案表格 篇4

1、Let’s talk Part A

2、Let’s play Part B

教学重点:The sentences of Part A 教学难点:Who’s that …?Who’s this…? 教学用具:Tape/recorder/pictures/things 教学过程: Step1: Revision

1、Say Hello/Hi

2、Revise the names.Step2:Learn the sentences

1、Look at the pictures

2、Listen to the tape

3、Read the sentences after the recording

4、Read the sentences together

5、Group work

6、Performances Step3: Let’s play

1、Try to introduce someone

1、Step4: Listen and do Step5: Summary and homework 板书设计:

Unit 2

My family

Father mother man woman 作业布置:

1、Listen to the tape

2、Read the sentences 教学后记:

第 1 页

学生对单词学习较有兴趣,学得较快。

pep三年级下教案表格 篇5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zoo, bird, panda, tiger, elephant, monkey.2、能够听懂、会说句子“What’s that?” “It’s a…”并了解this和that的区别。

3、能听懂并能按指令做动作。(Let’s do)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听、说、认读单词zoo, bird, panda, tiger, elephant, monkey.难点:能够听懂、会说句子“What’s that?” “It’s a…”并了解this和that的区别。

三、教学设计 Step 1: Warming up 1.Greetings 2.Sing the song.(复习前面学过的小动物)Step 2: Presentation 1.Learn the new words

教师播放幻灯片呈现老虎、小鸟等动物图片。老师站在屏幕前T:What’s this ?

T: It’s a tiger.(教学新词tiger。并板书句子。)教师远离屏幕T:What’s that ?

T: It’s a bird.(教学新词bird。并板书句子。)(以此类推教授其他新词)2.Play a game 教师由慢到快出示单词卡,巩固单词。3.Let’s guess 请几名同学表演动物,其他同学猜。4.Compare “What’s this” and “What’s that” “this”和“that”是一对反义词。

“What’s this?”表示所询问事物离说话人很近。“What’s that?”表示所询问事物离说话人较远。

pep三年级下教案表格 篇6

教学目标:

1、复习表示身体各部位、颜色和文具的单词,能听懂会说本单元所学的文具、颜色、身体部位的单词。

2、在学生复习所学知识的同时,初步学习两首歌谣。

3、通过说唱歌谣,进一步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知识。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是复习身体部位、文具和颜色的单词,分Chantandfind和Chantandcolour两部分。Chantandfind部分是通过藏宝图的形式来复习文具,同时文字部分也是一首歌谣。Chantandcolour部分是通过歌谣的形式来复习颜色和身体各部位。】

教学难点:

歌谣中的内容也是复习所学知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歌谣意思,试说歌谣,通过说唱歌谣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知识。

设计说明:

复习单元都是学生学习过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复习的知识融入于活动、游戏之中,使学生复习过程不枯燥。在复习颜色和文具的单词时,教师可采用“猜一猜”的游戏,在复习身体部位时可采取Pointitplease的游戏。学生在复习的同时又学习了新歌谣,由此形成玩中练、练中学、学中复习的一个系列的、完整的过程。学习歌谣时,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语音语调,并非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准确阅读。教学重点:复习本单元所学表示身体部位、颜色和文具的单词。

教具准备:

1教师和学生都准备各种颜色的蜡笔。

2教师准备本单元所学文具的实物和一个书包。

3教师准备Chantandfind和Chantandcolour两部分的挂图和投影片。

4教师准备本单元所学文具的图片及一个能装这些图片的大信封。

5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幅同书上一样的小丑图。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游戏:开火车

教师建议:T:Let’sdoagame,OK?S:Great.

六至七人一组,做开火车的游戏。从第一个学生开始Hi/Hello/Goodmorning,A.Howareyou?第二个学生回答I’mfine./Fine,thankyou.并提问Howareyou?以此类推。(A代表学生姓名,内容以所学问候语为主)

(2)教师播放录音,师生共同拍手试唱歌曲“ColourSong”。

(3)游戏:猜颜色

让一个学生手中藏一种颜色的蜡笔,上前主持游戏,请其他同学猜颜色。学生们众说纷纭,将颜色词练习。猜对的学生给与奖励并由他负责主持下一轮游戏。

2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猜一猜”的游戏。

将学生学过的文具放入书包中,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教师同时问:What’sinthebag?

从而复习学过的文具词。

(2)教师拿出准备好的Chantandfind部分的挂图贴在黑板上,用一张纸遮住,告诉学生:Thisisapicture.What’sinthepicture?让学生跟读picture一词。然后让学生一点一点地看图,Look,look,look!最后将覆盖着的纸撤掉,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找到图中的文具。(教师也可用第一单元第五课时的练习课件,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复习表示文具的单词。)

(3)教师让学生听Chantandfind的录音,边听边在自己的课本上按听到的顺序指出找到的文具,做到“眼到、手到、口导、心到”。

(4)出示Chantandfind部分的.投影片,相将投影片用纸覆盖,带领学生一起问:What’sinthepicture?之后,将纸拿开,带领学生说:Look,look,look!让学生自己找投影片上的文具,边指边说:Pencil,ruler,bag,pencil-case,sharpener…

(5)教师出示Chantandcolour部分投影片,让学生说说小丑身体的各部位名称。强调一只脚是foot,两只脚是feet。之后做游戏:Pointitplease

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次每组派一名选手上前指图。由教师说单词,学生指出身体各部位,也可让学生说单词,下指令。速度快且正确的为胜。

(6)教师播放Chantandcolour部分的录音,然学生听录音,涂颜色。注意此时的录音速度要放慢。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游戏:I’mlucky.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文具图片和信封,把图片放在信封中。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次每组派2名选手到讲台前。A队底下坐着的同学指着Chantandfind的图问:What’sinthepicture?

B队台前的一个选手说出图中的一个文具,另一个选手从信封中找到此图,贴在黑板上,正确的加10分。之后,B队底下坐着的同学指着Chantandfind的图问:What’sinthepicture?由A队台前的选手回答。以此类推。

(2)教师将准备好的小丑图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Chantandcolour部分这首歌谣,将小丑的身体各部分的颜色换成他们自己喜欢的,然后将改编的歌谣说给同桌听,然同桌按照听的歌谣涂色,有条件的可将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2部分的练习。

5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pep三年级下教案表格 篇7

PEP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Unit 6 Happy Birthday

PEP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Unit 6 Happy Birthday Unit Six Happy Birthday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听说、认读数字1到10。 2 能听懂所学的`指令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重点:能认读数字1-10。 能按指令语做相应的动作。 难点:数字的准确发音,尤其是3、5、9 三个数字的发音要到位。 . 完整内容,请到教学资源网下载,网址: res.kingsunsoft.com/res//10/20091041882.htm

pep三年级下教案表格 篇8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Let’s talk 本部分主要是会话学习。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交流与真实运用的目的。

2、Let’s play 本部分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练动用所学问候语及自我介绍用语。

二、课前准备

1、将都是用书后所附的本套教材主要人物的图片复印或剪下,涂色后制成头饰。

2、为班上学生准备出男女生常用的英文名字。

3、为Let’s play中的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三、教学步骤

1、热身(Warm-up)

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词汇或日常用语。同时可利用本教科书开头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知的词汇如TV,CD,VCD,DVD,OK!Hi!Yeah!Bye!Cool!Wow!E-mail, cartoon等等来激发学生想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

T: Hello, boys and girls.Ss: Hello, Miss? Mr„.(1)、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自然引出Hello, I’m„ /HI, I’m„

(2)、教师可戴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I’m Sarah.并用同样方式介绍其他人物。

(3)、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戴上Sarah, Chen Jie, Mike的头饰说:Hello!I’m„

(4)、教师戴上Wu Yifan的头饰说Hi!I’m Wu Yifan.并与戴Sarah头饰的学生相互问好,并有意在分手时说Goodbye.(5)、听录音来展示Let’s 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

3、趣味操练(Practice)

(1)、请戴着Wu Yifan, Chen Jie, Sarah, Mike头饰的学生站在讲台前,另选一同学用眼罩蒙住眼睛,让Sarah等四位同学中的一个说Hello, 让蒙住眼睛的同学猜。如果猜中,要说Yes, I’m„如果猜错,要说No, I’m„ 猜对得一分。

(2)、表演A部分对话,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特别是I’m 的发音,应为/aim/ 不能读成/em/.(3)、玩Let’s play中的游戏“击鼓传花”。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第一单元的第1部分练习。

5、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三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优秀 篇9

1、知识教学点: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正确读会“清凉、留意、扇子”等词语。

2、能力训练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去感受秋雨的美妙神奇。

3、德育渗透点:喜欢秋天,能通过写句子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2、体会作者在谴词造句方面的特点,学会模仿课文里的重点句写话.

三、谈设计理念

1、抓住疑难问题,让学生在设疑解疑的过程中理解文本。

语文课堂中,我们要重视“疑难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能在质疑解疑中启发思维,为训练语言打开通路。质疑解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

本节课中,我主要围绕“小作者对秋天的雨有着怎样的感受”这个问题来展开教学。在设计“整体感知课文”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小作者对秋雨有什么感受?当学生读完课文后,我请学生把小作者对秋雨感受的句子画下来。在学生交流反馈后,我出示了5句句子: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的歌,欢乐的歌。这几句句子是分别是每个自然段的总起句,也是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又让学生自己读句,再教他们一起提炼出重点词,逐一板书出来。这样,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便有了基本了解。

接着,我又依托板书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呢?”“为什么说它还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呢?”以这2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分别来统领1、2自然段的教学。例如,在自由读完第1段后,学生找到“秋天的雨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这个答案后,我又让学生自己结合自己的感受体会秋天的雨,在边读边体会中得到“秋天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慢慢走来”的感受。

又如,我让学生轻声读课文后,找找“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的答案,学生先得到“秋天有许多颜色的答案。”我接着让他们找到写颜色的词语,并逐句进行理解。在学习、理解重点句时,我通过“比较句子”、“欣赏图片”、“练写句子”等多中方式来让学生理解句意。从句子中,学生知道了秋雨把颜色给了很多朋友,从而理解“五彩缤纷”的含义。这节课中,我在每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后,马上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寻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层层走入课文的深处,最后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由引疑而质疑、解疑,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2、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积累。

本节课中,我抓住一个“读”字,始终以读为本,旨在指导学生读的时候,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

1)理解重点词句,在反复朗读中积累语言文字。

本篇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巧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悟,以悟促读。如:在美读“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个句子时,我抓住表现动态的词语“扇哪扇哪”,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读,体会其中的轻柔美与动感美,进而读出其中的韵味。并结合单元训练的重点对本文的重点句式:“秋天的雨把什么颜色给谁,怎么样”进行了朗读指导,并拓展说话写话的迁移训练。

2)重视朗读的层次指导。

我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每一次读都有目的和要求,层层推进,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发展。例如我在教学句子“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我先让学生读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当学生说果实很多时,我再请学生体会:从什么地方感受到果实很多呢?适时理解:你挤我碰。这时再让学生欣赏图片,在获得视觉上的感受后,我说:“看了这些有趣的果实,谁来读读这个句子!”学生能把果子的有趣读出来了。

本节课中,我采用多种方式朗诵,让学生结合获得的生活体验,进行阅读感受。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调动孩子观察秋天,了解秋天的积极性,从而上升到热爱秋天,赞美秋天。

3)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pep三年级下教案表格 篇10

第一课时

Ⅰ.Learning contents

Story time Ⅱ Learning aims 1)学生听懂并会用“Oh, no!”这个感叹语。

2)Review the sentence structure:“Can I have……?”、“Here you are”

3)understand and read the story。Ⅲ.Teaching aids 录音机、磁带、图片、录像 Ⅳ.Learning procedures Step1.Warming up and presentation 1)师生日常问候。

2)T: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好不好?Ss:好!播放录像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

3)根据看到内容听录音猜测故事的大致内容。Step2.Learning and practice 1)跟读故事部分的内容。老师讲解并领读。2)同桌互相扮演角色读课文。3)听录音,跟读故事部分。

4)Work in groups: read each other.Step3.Consolidation 听录音。并抽程度比较好的同学分角色给大家表演故事内容。Step4.Project

让学生运用学过的食物单词代替故事中的单词。看能否自己编写一个新的小故事。并抽编写好的小组,上来给大家表演。Step5.Homework

Read story to each other.Reflection: 在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时,我也一直以兴趣为主线进行教学:让学生唱英语歌曲,引发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交流合作,巩固兴趣,拓展运用,提升兴趣。巩固练习新内容,培养大家对英语学习的喜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英语的乐趣,培养对英语学习的乐趣。

第二课时

Ⅰ.Learning contents 1)Culture 2)Let’s sing.Ⅱ.Learning aims

1)简单了解西方国家用餐时餐具的正确摆放位置。

2)学会唱Let’s sing 英文歌,教学生歌曲里的新单词:pyjamas slipper.Ⅲ.Teaching aids 录音机、磁带、图片 Ⅳ.Learning procedures Step1.Warming up and presentation 1)师生日常问候。

2)出示“culture”部分课件。3)看的图片并仔细观察。Step2.Learning and practice 1)小组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做记录。2)老师讲解,并领读“culture”部分内容。

3)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实地进行餐具的摆放。

4)播放Let’s sing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听,老师跟随录音边做动作边唱。然后让学生起立,随录音拍手齐唱。Step3.Consolidation 1)教师摆放错误的餐具位置让学生纠正错误。2)抽唱的好的小组给大家表演。Step4.Project 比较西方和我们的餐具摆放的区别 Step5.Homework 1)互相说时候西方餐桌餐具摆放正确位置

pep三年级下教案表格 篇11

课题名称:Recycle1P32-33 Sarah’s weekend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能够完成p.32页的活动,复习巩固Unit 1的核心语言。2.能够理解听力对话大意并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及意群朗读对话;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仿照示例,进行对话表演。

3.能够完成p.33页的活动,复习巩固Unit 1的核心语言。

2.能力目标:

1)灵活运用句型表述自己在不同时间可以做的事情。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恰当的渗透合理安排时间的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Unit 1的核心语言。

2.能够理解听力对话大意并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及意群朗读对话;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仿照示例,进行对话表演。

3.灵活运用句型对自己一天的活动进行有条理的表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句型对自己一天的活动进行有条理的表述,并同时提供一些语言框架,从而降低学生完成的难度。

三、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录音机、多媒体资源

四、教学过程: Step1 Warm-up 1.活动一

复习短语

教师播放录音,全班一起说唱第一单元歌曲“Weekend”和“Let’s chant”部分歌谣。出示动词短语卡片,教师做动作,请学生猜短语并找出相应的卡片,进行认读,然后师生共同拼读,并板书。帮助学生回忆第一单元短语,为下面的问答练习充分准备。2.活动二

连锁问答

教师先提问一名学生:When do you get up? 该学生回答后,继续用黑板上的其他词组提问下一名学生:When do you … ?,进行连锁问答活动。(教师将学生回答的时间记在黑板的短语后。)教师将全班分成四大组进行连锁问答比赛,四个组同时进行,教师计时。声音最亮,口齿最清晰,耗时最短的组获胜。(教师提示前后两名学生不能提问同一内容。)

操练句型When do you … ?

(I …)At …,为对话部分进行铺垫。3.活动三 My timetable 对自己一天的活动进行有条理的表述 Step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You have a busy day.But Sarah has a free day.It is Saturday morning.Sarah is calling her friends.Listen and write the names.Let’s listen together and finish the tasks.2.Call your friends and plan your weekend.For example: A: Hello.B: Hi, A.This is B.Are you free this weekend? I will play basketball on Sunday.Would you like to come? A: Sure.I’m free.B: Cool!3.It is Sunday morning.Sarah’s father is home after work.Sarah is still asleep, but Robin is up.Read and complete the dialogue.4.Check the answer and read the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5.Find out your parents’ timetables and role-play with your partner.Copy P33.A:When do you … ? B: At …

Step3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Retell the dialogue I am a doctor.I often work at night.I usually go to bed at nine in the morning.I eat lunch at _____.I eat ______ at 5:00 p.m.I eat dinner at about seven in the evening.I go to work at ______.I am very tired.请学生朗读。

2.Make your parents’ timetables before this class.Step4 Sum-up 1.出示两张时间表,男生扮演Zhang Peng,女生扮演Amy,进行问答练习—A:When do you … ?

--B: At …

Step5 The limited-time exercises 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应的练习题。Step6 Homework

写一篇主题为“My Day”的短文。

2014-2015学年下学期 英语 学科备课 设计人: 任教年级: 五 任教班级: 1 第 周第 课时总第 课时

课题名称: Recycle1 pp.34-3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在不同季节可以做的事情的词组,运用句型表达在不同季节可以做不同的事情。

2)能够完成p.34页的活动,复习巩固Unit 2、3的核心语言。3)能够完成p.35页的活动,复习巩固前三单元所学语言及语音知识。2.能力目标:

1)灵活运用句型表述自己在不同季节可以做的事情。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恰当的渗透中西方文化、气候、地理的差别,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二三单元的核心语言以及前三单元所学语言及语音知识。

2、掌握在不同季节可以做的事情的词组,运用句型表达在不同季节可以做不同的事情。以及有关描述四季特征和表达自己最喜欢季节及原因的语句。教学难点:

掌握在不同季节可以做的事情的词组,运用句型表达在不同季节可以做不同的事情。以及有关描述四季特征和表达自己最喜欢季节及原因的语句。

三、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录音机、多媒体资源

四、教学过程:

Step1 Warm-up

1.课前播放歌曲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营造轻松自然的英语课堂气氛,唤起学生关于季节的知识。

2.Play a guessing game.让学生根据提示语:It’s windy and warm.Which season is it? It’s … 猜谜语。唤起学生天气、季节、节日、月份的知识,为课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3.Free talk

T:What season is it?

S:It’s spring.(板书季节名称)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S:It’s windy, but warm.(板书天气特征)

T:What do you wear?

S:Sweater / Dress / jacket……

T: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S:We can go hiking.We can plant trees.We can fly kites…….(板书动词短语)…

教师出示其他三个季节的图片,进行类似的对话练习。

在交谈中巩固第二三单元的单词、短语和功能结构,为后面部分内容进行铺垫。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P34 1.教师出示澳大利亚风光图片:Look, these pictures are about Australia.Seasons in our country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Canada.What are they like in Australia? 启发学生说说图中的季节和天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Sarah will visit Sydney in April.She ask Stella, a friend there, about the weather.Here is Stella’s reply.学生自己阅读短文,初步了解短文的意思。

3.介绍 Sydney Royal Easter Show.4.Read and answer.启发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5.模仿录音朗读,注意适时停顿,解决学生在理解中的障碍。

6.转换人称对短文内容的简单复述。

7.Now can you answer the email for Sarah, please? 给Stella 回 e-mail.P35 1.简单介绍英国作家Robert Louis Stevenson 2.Sarah often reads to Sam.This is a poem that Sarah will read today.Bed in Summer 3.学生自己阅读诗歌,初步了解诗的意思,解决学生在理解中的障碍,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上一篇:高中入学军训心得总结下一篇:怎样调动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