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教学设计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元素》教学设计(精选8篇)

《元素》教学设计 篇1

元素及元素符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物质和抽象符号很自然的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掌握。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这是教学重点。

二、学情分析:

人类使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没有体会到身边物质与化学元素的关系以及化学元素与每个人生活的密切关系。而当学生知道物质世界是巨大的、丰富的,其种类繁多,而组成众多物质的化学元素却只有一百多种,恰是元素组成物质时组合的多样性,造就了物质的多样性,并通过元素组成的方式不同将浩瀚的物质世界进行分类整理时,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概念的含义,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

2、初步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并能 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判断

3、学会常见的元素符号的写法,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理解元素、物质、分子、原子四者之间的关系

5、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观念。体会到身边物质与化学元素的关系以及化学元素与每个人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

2.难点:教学难点是元素概念的形成,分类思想的初步形成和常见元素符号的熟练记忆。

五、教学方法:

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通过纸牌游戏归纳元素的简单分类;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组织学生制作拆分分子模型,搜集各种食品包装盒,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利用橡皮泥制作水、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等分子模型;搜集各种食品包装盒。查阅元素符号发展简史、制作元素扑克牌。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分子模型。引导观察拆分模型,将相同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分析给出一类原子的统称——元素。

[提问]: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呢?

[学生活动]:讨论归纳出元素定义。

投影[板书]: 一.元素

1.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判断是否是同种元素的依据是什么?如何理解概念中“一类”二字的含义?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是判断是否是同种元素 的依据。

(2)“一类原子”指的是其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所含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所以把它们归成一类,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3)元素是一个描述原子种类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创设情景]: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的广告,这里的“铁”、“钙”含义是指什么呢?

引导学生观察搜集到的补钙食品包装盒,找出补钙食品的共性——含有钙元素,加深对元素的认识。

[设问]:那么元素在自然界是怎样存在的?各种元素含量如何? [引导阅读]:课本60页有关内容

[归纳小结]: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计,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记作一只羊、二只龟、三头驴,用铁锅煮。

投影[板书]:2.地壳中含有元素按含量排列:氧硅铝铁钙。

[创设情景]:如何表示指定的元素呢?

引入:在认识元素的基础上,再一起学习元素符号。

小组汇报搜集的元素符号发展简史资料。在交流基础上总结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板书】3.元素符号书写规则:① 拉丁文第一个字母②“一大二小”

[学生活动]:展示元素扑克牌。一元素周期表为模本,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完成64页【活动天地】。

小结

元素符号书写的特点;元素名称造字的规律;并将元素进行分类,总结出元素符号的意义。

[讲解]: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经超过三千多万种,然而到目前我们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三千多万种物质都是由这一百多种元素所组成的。我们可以将这一百多种元素分为三大类。

投影[板书]:4.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5.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H:(1)表示氢元素。(2)表示一个氢原子。

如2H则表示两个氢原子。

[讲解]:元素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正确掌握这一用语,对学好化学科有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知道一种元素,还可查出此元素的原子量。[练习]:1.下列元素名称或元素符号有错误,改正过来。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改正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改正 猛 Mn 钙 CA 镁 Mg 炭 C 贡

Hg

aL

2.元素符号组合游戏:请把它们变为你认识的元素符号。

A

B

C

M

N

a

u

e

l

g 3.试找一找,下述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硫(SO2)、氢气(H2)、硫粉(S)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归纳出物质的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投影[板书]:二.物质的分类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金属单质:Mg、Zn、Fe、Cu 非金属单质:O2、N2、S、P、H2

稀有气体单质:He、Ne、Ar 化合物

氧化物:CO2、P2O5、SO2、Fe3O4 酸、碱、盐(以后学)

[做一做]:用模型摆出单质、化合物、混合物

总结、扩展

1.元素是具有系统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几种原子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主要是看核内质子数是否相等。

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设计 一.元素:

1.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含有元素按含量排列:氧硅铝铁钙

3.元素符号书写规则:① 拉丁文第一个字母②“一大二小” 4.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5.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二.物质分类

作业:

必做:配套练习册86页1—11; 选作:配套 89页22、23;

《元素》教学设计 篇2

一、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融合的意义

在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异国文化等的有效融合。传统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上下几千年传承的优秀民族文化,通过各式各样的民族文化元素传达了丰富的人文寓意和中华审美情怀。流行元素则是在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之下融合了现代文化理念的现代性元素种类,富含现代文化的内涵,传达了新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识主张。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更是新时代文化的丰富和沉淀。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其具有包容和开放的特征。因此,传统与流行元素之间有效和适宜的融合,对艺术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美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推进,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也有了较为显著的优化和创新,对于学生的鉴赏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活化的有效融入,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转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融入传统和流行元素至初中美术教育中,有助于教学形式的创新,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另外,传统与流行元素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也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效融合。

三、传统与流行元素有效融合的策略

1. 挖掘文化内涵,建立文化传承意识

美术课程具备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并不仅仅集中于绘画作品的鉴赏和创作上。艺术创作内容及形式都具备极强的多样性。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审美鉴赏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挖掘文化内涵,应用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将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学习兴趣。以《格调高雅的生活品位(设计·应用)》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应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剪纸或结艺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镂空艺术,体味其蕴含的美好祝福和愿景的文化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剪纸艺术创作出极具现代化元素的图案,赋予这一古老民间艺术以新时代的艺术意义。通过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不拘泥于创作形式,以开放和包容的文化融合理念实现生活之美的体验、感悟、鉴赏和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融入生活化元素,发挥艺术交融魅力

针对初中美术教学而言,新课标的要求愈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也需有效融入生活化的内容,将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与美术课程教学相互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细节中的美感,更好地增强学生审美、鉴赏以及感悟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国结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实践中中国结的运用,可以作为房间挂饰、车载挂饰、戒指、手链以及其他装饰品,在具备应用功能的同时也蕴含了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之意。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融入生活化理念,以“为自己的父母送上亲手制作的中国结”为课程主题或者课后作业,在民族结艺的传统元素基础上引导学生融入现代化的流行元素,赋予全新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将传统元素作为遥远的艺术欣赏作品,能够将传统元素结合到现代化的生活元素之中,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在美感。

3. 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不仅能将学生感悟到的艺术美感内化为艺术创作,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艺术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通过丰富且有趣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美术教育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同时也能极大地提升学生艺术应用能力。以初中美术教学中学习服装搭配这一课程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现代非常流行的换装App游戏,引导学生结合美术教育的知识点自主进行服装搭配和设计,将服装设计中需要注意到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知识点应用到实践创作过程之中,引导学生融入中国传统服装的民族特色至现代服装设计之中。例如可以在民族服装旗袍的设计中融入蕾丝等现代化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在此过程中需发挥引导作用,在尊重学生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构建轻松的美术实践氛围。

结束语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组成,在初中阶段,将传统和现代元素融合起来的美术教育,能以趣味性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传统的艺术文化元素,有助于学生健全审美观念的形成,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心理归属感,这对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少玮.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6.68:173

[2]周彩华.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学周刊,2016.15:125-126

《元素》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化学元素观;元素概念;演变;启示;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6–0003–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元素观回答“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个化学最基本的问题,因而是化学科学最基本的观念之一,其核心概念是“元素”。正如其语词的字义那样,“元素”是“基本成分”、“基本要素”的意思。元素概念是化学科学的第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被称为“化学理论大厦的基石”[1]。所以,化学元素观和元素概念历来被教科书编者和教师所重视。然而,化学元素观和元素概念有其发展和演化过程,国内不少教科书和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致使化学元素观和元素概念的教学成了枯燥无味、记忆背诵的过程。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了解它们的演变开始。

1 化学元素观和元素概念的演变

化学元素观和元素概念的演化和发展,按着时间顺序可以大体上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由抽象上升为具体,由宏观深入微观,由元素发展为核素,由化学领域扩展到物理学和其他领域,由简单演变为复杂,发生了多次革命性的变革。

1.1 古代元素观和元素概念由抽象原性向实体原性的发展

早在人类文明的初期,人类观察到自然界性态各异的许多物质,就开始思考“万物由什么做成”这个问题。

出于朴素的直觉,古人自然地把性质相同的实物材料视为同一种物质,认为它们含有某种(或某些)相同的成分,并逐步发展到把某些实物或性质当作元素来说明万物的组成,例如古代中国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古代印度的地、水、火、风说等。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则提出水、火、土、气四元素说,认为各种元素由“干、湿、冷、热”4种“原性”两两组成。但也有人认为构成世界的本源是理念、道、气、阴阳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抽象甚至于玄虚的东西。例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就认为数是构成世界的本源。

后来,欧洲的炼金家既承认四素说又信奉“原性说”,认为物质的本原是由冷、热、干、湿以及金属性、可燃性、可溶性等抽象“原始性质”组合成元素,再由元素生成万物,把脱离物质的抽象性质当做第一性的东西。瑞士医药化学家帕拉塞斯(P.A.Paracelsus,1493~1541)提出“三要素”学说,认为万物均由硫、汞、盐三要素(分别是可燃性、挥发性、凝固性的化身)构成。三要素说实质上是古老的“原性说”的一个变种,然而它是通过硫、汞、盐等实体物质体现出来的,因而就使医药化学家自觉不自觉地把神秘莫测的“原性说”向实体化、物质化的方向靠近了一步,体现了人们在元素认识的发展上从非实体的“性质”到实体的“物质”阶段的过渡[1~2]。

1.2 波义耳基于分析理性和实验的元素观与元素概念的提出

在16世纪医药化学发展的同时,冶金化学也在兴起。被称为“16世纪的最高工程师”的德国治金化学家阿格里柯拉(G.Agricola,1494~1555)在《古代冶金学与新冶金学》(1546年)和《论金属》(1556年)等著作中论述了金、银、铜、铁、锡、铅、汞、锑、铋等金属制备、提纯、分离方法的工艺过程,批驳了炼金家们对金属的错误认识。冶金化学所积累的大量的实际元素知识从实践上为科学的元素概念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

17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末的一个半世纪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Robert Boyle,l627~1691)坚决批判了炼金术士对物质组成的原性说,从理性和实验出发为化学元素作出了科学的定义。

波义耳在其著作《怀疑的化学家》中,以一个“怀疑论者”的身份,用许多实验事实揭露、批驳了信奉“水、土、火、气四元素说”或“汞、硫、盐三要素说”的“逍遥学派人士”及“庸俗化学家”以感觉为本和随心所欲。例如他指出:黄金是不怕火的,它既不能被火分解,更不会在火的作用下产生盐、硫或汞,也不能从中分离出土和水;有些“元素”,比如“盐”,却可被分解成酸和碱等物质;金可以和其他金属一起生成合金,还可以溶解在王水里而隐蔽起来,构成在性质上既极不同于金,而且彼此之间也不大相同的一些物体,然而这些物体以后又都可以还原成未形成共混合物(commixture)前的、同一数量的、黄色的、固定的、相当重的而且可延展的黄金[4]。他注意到,在冶金和金属加工工业中,金属经煅烧以后所得到的灰渣往往比金属本身还要重,这说明灰渣决不是金属分解以后留下的什么“土”元素,而是比金属本身还要复杂的物质。从众多事实出发,他指出:“元素是指某些原始的、简单的物体,或者说是完全没有混杂的物体,它们由于既不能由其他任何物体混成,也不能由它们自身相互混成,所以它们只能是我们所说的完全结合物的组分,是它们直接复合成完全结合物,而完全结合物最终也将分解成它们。”[5]这样,波义耳就给化学元素下了一个朴实的科学定义。波义耳认为,“任何一个命题,勿论它如何著明,如何重要,只要它尚未为勿容质疑的证据证明为真,那么,从哲学上讲,我就有充足的理由去怀疑它”。因此,他还说:“在所有的那些被说成是元素的物体当中,是否总可以找出一种这样的物体,则是我现在所要怀疑的事情。”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看,波义耳所定义的元素实际上是单质。他是以这一定义将单质跟化合物及混合物区别了开来[6]。然而,大多数人还是把“首先提出科学的元素概念”的桂冠给了波义耳。

波义耳的元素概念带有很大程度的主观经验性质,对元素的确认往往要凭个人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学分析实验的技术水平。凡是用已知的化学方法还不能分解的东西,就很可能被人们误认为是元素。当时,即使杰出的化学家也难免在辨认元素工作中发生经验主义的错误。例如,拉瓦锡在1789年还把光、热、石灰、氧化镁等列入正式元素行列;直到1808年,道尔顿的原子量表中还把石灰和镁土列为元素[7]。

1.3 元素观与元素概念由宏观向微观的发展

19世纪初,道尔顿在对气体扩散和气体混合现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理论,进而又把原子概念与化学分解和化合现象结合起来建立了化学原子论,从理论上成功地解释了定组成定律、定比定律、当量定律等反映组成化合物的元素之间定量关系的一系列规律。道尔顿认为,相同元素的原子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不同,有多少种元素,就有多少种原子。他把元素和原子联系在一起,导致最终建立基于原子理论的元素观念(“元素是相同原子的总称”)。1860年,康尼查罗(S. Cannizzaro,1826~1910)确立了科学的分子概念,完满地阐明了原子理论和分子理论,结束了分子概念和原子概念混淆不清的局面,使道尔顿的原子概念得以真正确立,原子论的化学元素观念令人信服地被普遍接受,化学元素观与元素概念实现了由宏观向微观的发展。“化学元素成为科学概念虽然始自波义耳,但是原子论的化学元素定义更为重要”[8]。

从波义耳的元素概念到原子分子论元素概念是近代科学的元素概念产生和确立的过程。这标志着化学作为一门近代基础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并为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准备了条件[9]。由于分析手段不断加强,再加上化学原子论的指导作用,一大批新元素陆续被发现,到19世纪中期,已发现的各种化学元素达到60多种。在18世纪后半期,有人开始对元素进行分类。例如,1789年拉瓦锡在他的《化学基础论》一书中就曾把他自己确认为可信的33种元素分为金属、非金属、气体和土质4大类[10]。19世纪60年代,迈尔和门捷列夫等人分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把各种化学元素构造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从此,人们认识到化学元素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完整系列,而不是孤立的、相互间没有内在联系的。门捷列夫关于类铝(镓)、类硼(钪)、类硅(锗)的预言的证实,使化学元素的理论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和赞誉。由于周期律的指导,化学家们对各种元素的联系有了深入而系统的认识。同时,随着化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元素周期表也不断得到增补和修定。

1.4 元素观和元素概念在微观方向的继续深入

从道尔顿到门捷列夫都认为元素是不变的,原子是不可分的。19世纪末X射线、天然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导致人们认识到原子是有其复杂结构的,原子不可分、元素永不变的观念被突破,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内在联系被揭示。同位素的发现,冲破了近代科学的元素与原子等同的旧观念,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所谓化学元素不过是具有相同核电荷的一类原子的集合,它们的原子电子壳层结构是相同的,因此表现出相同的化学行为,在周期表中占有同一位置。元素概念从此建立在现代原子结构的基础之上,使当年人们发现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的4个突出矛盾:惰性气体(零族元素)的位置问题;钾-氩、镍-钴、碘-碲3组“元素倒置”问题,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的排列问题以及原子量的小数问题都迎刃而解。现代元素概念不但能用原子的结构解释元素的性质,比以往的元素概念更丰富、更具体和深刻,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们深入到原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来考察元素,认识到元素是可以变化和发展的,不是彼此独立无关不能互相转化的(例如,1932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Po的α粒子轰击B、Mg、Al等,发现人工放射性,开始利用人工核反应制备放射性元素,实现元素间的转变),导致元素概念发展为更深层次、更加准确的核素概念。核素是元素(同位素)概念的进一步演变,反映了人类从原子系统向核层次的深入认识。自此,元素概念开始由化学领域扩展到物理学领域[11]。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当时周期表中的“缺失元素”锝终于通过人工核反应制得,随后人们又制得了一系列在自然界不存在的人造元素(准确的说法是“人造核素”)。在对人造元素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同核异能态现象: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相同中子数的“相同原子核”却具有不同的衰变方式及半衰期,其能量也不同。这跟“同分异构现象”颇相似,好比是原子核这个层次的“同分异构现象”,只不过这里的“同分”是指质子和中子的数目相同,“异构”是指核子构成原子核的结合方式不同。而且,不仅人造原子核有异能态,天然原子核也有异能态。据统计,己知有异能态的原子核超过300种。显然,现代同位素概念和核素概念都不能概括复杂的同核异能态现象了。同核异能现象表明,需要对旧的概念作新的发展,需要用新的概念来概括。至于人造异常原子和人造反原子核,用人造元素概念就更难概括了[12]。

1.5 元素观和元素概念在宏观方向的拓展

在发现了许多化学元素,进而编制了反映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周期表,以及发现通过核反应可以实现元素间的转化之后,人们很自然地会产生疑惑:地球上乃至宇宙间的化学元素是从哪里来的?地球上乃至宇宙间的元素是同时产生的还是循序产生的?这两个问题涉及元素的起源问题和元素的演化问题。

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宇宙早期(宇宙年龄在100秒左右)是各种轻元素的形成时期,此时宇宙间的质子和中子逐步结合成4He、D、7Li等原子核,所以宇宙早期也称为核合成时期。到了宇宙近期(宇宙年龄十万年以后),元素主要在后来形成的恒星中通过核反应演化,由于引力收缩作用体积缩小,温度逐步升高,恒星内部先后发生氢核燃烧(4个氢核聚变成一个氦核)、氦核燃烧(3个4He聚变成一个12C,2个4He聚变成一个8Be),随后又发生碳、氧核燃烧(聚变成20Ne、23Na、 24Mg、32S、31P、28Si等更重的元素,这些反应中释放的高能α粒子进而使24Mg生成28Si,32S生成36Ar,36Ar生成40Ca等等),硅核燃烧(28Si发生聚变,生成56Ni等等),铁核分解(导致超新星爆发,发生连续俘获中子反应,生成铀、钍等重核)等等(这些过程有的已经获得元素丰度和实验等事实的支持,有的还只是设想,有待实验的证明)。科学家们还设想了其他许多核反应过程,可以说明周期表中已知元素和目前尚未合成的超重元素的产生,说明元素和同位素的丰度曲线。在化学元素的起源和演化问题上,目前还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和研究。

原先人们认为元素是不变的、是不可转变的,如今人们不仅认为元素是可变的、可以转化的,而且认为元素也像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身的起源和演化历史。这个事实说明,随着科学的发展,静止的、僵化的形而上学观点必然要被变化的、发展的辩证法观点所代替[13]。

元素的演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漫长过程。但元素的演化不是单调的,复杂元素还可以通过α衰变、β+衰变等过程使其有序性、复杂性降低,放射性原子的蜕变就是有力的证明。如果把元素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称为“元素进化”的话,它还有一个相反的过程,即由复杂到简单、由高有序性到低有序性的“元素退化”。这两个相反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平衡,所以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有所限制,不会无限增多。而且,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的稳定性变化是有起有伏的,不是单调地向一个方向变化,有所谓“稳定岛”现象。化学元素的演化也体现着简单与复杂、有序与无序的辩证运动与相互转化。

2 化学元素观和元素概念演变史的启示

弗朗西斯·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在了解化学元素观和元素概念演变历史后,能得到哪些启示?笔者认为主要是:

(1)从元素只是一个宏观概念,到元素概念与原子联系起来,再到元素概念与原子结构、原子核结构联系起来;从脱离实体的、玄虚、神秘、原始、混沌的元素概念到明确“物质化学分解所达到的终点”,再到“相同种类的原子”、“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从波义耳的元素概念到原子分子论元素概念,再到核素概念;从元素是不变的、不可转化的,到元素是可变的、可以转化的,再到元素有其起源、演化过程,人类逐步揭开了元素的神秘面纱,比较清晰地认识了元素概念本体。

(2)人们研究元素,本意是弄清万物构成的基本要素、基本成分或者基础物质、本原,然而结果是:发现元素只在一定层次上是“基本”的。这些层次分别是宏观水平、原子水平、原子结构水平和原子核水平等,它们对应着不同水平的物质系统层次。因而可以认为,不同层次意义的元素只是该物质系统层次上的基本要素、基本成分或者基础物质;其基本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换句话说,元素只是在一定层次上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基本成分或者基础物质,它不是绝对的基础物质和本原;对元素的认识有着不同的层次。

(3)化学元素观和元素概念只有实体化、微观化,运用科学理性和实验来研究,摆脱玄虚的思辨之后才真正进入科学领域,成为科学概念。随着元素概念的发展,化学元素观和元素概念的科学水平在逐步增强。

(4)人类对物质的组成、对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即元素)的认识是不断发展、深化的,不会一直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物质组成方面的问题。固定、僵化的观点是错误的、有害的。

(5)元素观的方法论意义主要在于:一方面,不同层次的元素概念总是跟相应的、不同的研究方法联系在一起,例如,波义耳的元素概念跟化学分解方法联系在一起;原子结构水平的元素概念(“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跟原子结构研究方法联系在一起;核素则跟核反应方法联系在一起。这些方法有着共同的特质——以分析思维为核心,然而这种分析思维不是简单的、绝对的、孤立的,它们包含着综合。例如,原子结构水平的元素概念综合了核内含有不同中子数的同位素,核素综合了不同的同核异能态。因而这种分析思维是渗透着综合的分析思维,或者说,是综合指导下的分析思维。另一方面,元素跟“基本成分”对应,已经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广泛应用、迁移和渗透于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其他学科以及包括日常生活领域在内的几乎一切领域,例如,“文化元素”、“现代元素”、“结构元素”、“地域元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词汇。

(6)只有不但了解元素概念的定义,而且了解元素概念的发展和思想方法,了解足够多的具体元素,了解以元素周期律为代表的元素的有关规律,并能应用于对元素的研究……才能确定化学元素观形成。换句话说,仅仅知道元素概念的定义只是形成元素观的开始,绝不是元素观教和学的结束。

3 对于化学元素观教学的思考

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元素观?要学习哪些具体内容?怎样才算学得好?怎样才能学习好?这是化学元素观教学必须认真思考、弄清楚的几个重要和基本的问题。

3.1 化学元素观的教学意义与定位

一般地说,化学元素观概括着对元素的基本认识,隐含着学习元素知识的基本框架,可以指导元素知识顺利和有效地学习,有利于元素理论的建构,有利于掌握有关的研究方法,引领有关的科学活动,提升思维品质,提高科学素养[14]。

特殊地说,化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的组成问题、结构问题和反应问题[15]。解决组成问题是解决结构问题和反应问题的前提,组成问题的解决应该先于结构问题和反应问题,跟物质组成问题密切关联的化学元素观自然是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恩格斯指出:“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16],彰显了波义耳为化学元素概念做出科学定义的重要意义。作为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和概念,化学元素观和化学元素概念对于中学化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学化学教学应该重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元素观和化学元素概念,这是无疑的。

然而,化学元素观和化学元素概念在化学课程中如何定位?它们与化学课程整体是何关系?化学元素观始终是中学化学的核心观念吗?它能对中学化学教学始终起统领作用吗?在近代化学形成时期,化学家们着重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在近代化学发展时期,化学家们从研究物质的组成过渡到研究物质的结构,研究结构和性能的关系,进而研究化学反应的规律性;在现代化学时期,化学家们已经深入到原子、分子内部研究物质的结构和化学反应的机理,物质的组成已不是化学的核心问题[17]。历史和逻辑是统一的。笔者认为,在学生学习化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核心问题,最先是物质组成问题,然后逐步转变为物质结构问题和化学反应问题。从总体上看,中学化学中的核心观点不会只有一个,在不同学习阶段会有不同的核心观念。在学习比较复杂的化合物时,化学元素观已难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此外,由于观念的建构需要足够的事实材料,要在有关事实材料的学习之后进行,化学元素观的学习未必要领先。

3.2 化学元素观的教学内容

化学元素概念是化学元素观的核心概念,它自然应该是化学元素观的重要成分,但需要妥善地确定在什么层次上界定并且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建构,需要用适合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语言来表述,需要注意它跟物质结构知识的关联、与物质性质和反应知识的关联,最终使中学生形成:

3.2.1 关于元素以及物质的元素组成的基本事实知识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3)物质的元素组成包括种类、含量两个方面,可以用化学式方便地表示或计算。

(4)物质的性质与其组成元素有关,组成情况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5)物质可以按照元素组成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还可以根据特定组成元素划分出特殊的化合物类型。

(6)可以根据某些特点对元素进行分类,各类元素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7)化学分解和原子核电荷数的考察都是确定元素(单质)的基本方法。

3.2.2 元素与物质结构关系的观念

(1)能应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2)能应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的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3.2.3 元素与化学反应关系的观念

(1)能应用“化学反应中元素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元素种类不变”这一规律解释、解决有关问题。

(2)元素价态的变化涉及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3)能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通过实验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3.2.4 了解重要元素的知识

包括它们的结构、位置、性质(反应)和特点等等,并应用化学元素观解释、解决有关的问题,等等。

3.3 化学元素观的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在中学阶段,化学元素观的教学应注意采用下列策略:

3.3.1 利用生活经验,引发对物质组成的关注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太强,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颇感费解,对“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的理解就更觉困难了。对此,利用他们的日常经验,把他们很容易理解的“基本成分”作为学习元素概念的“图式”,用“基本成分”先对元素概念做初步解释,以后再深化认识,学习的难度就会下降。如果再结合由于材料成分不同而导致物质性质迥异的种种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还有可能使学习兴趣大增。

目前,一些教材把元素概念放在“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之后紧接着学习,淡化了对物质组成问题和元素概念的关注及意义领悟,也容易造成原子、分子、元素等概念集中出现而导致混淆,这对化学元素概念和化学元素观的学习是不利的。

3.3.2 打好形成化学元素观的概念基础

元素概念是化学元素观的核心概念。没有清晰、深刻的元素概念,就不可能形成科学的化学元素观。但是,学生的化学元素观的形成还需要物质、性质、原子、单质、化合物、分解反应等概念的支持。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准备好这些概念,打好形成化学元素观的概念基础。

3.3.3 逐步充实,逐步强化,不急于求成

化学元素观与化学元素概念不是一回事,化学元素观的形成要晚于化学元素概念,它们不应该同步形成。由于化学元素观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是分散安排的,化学元素观的形成应该是逐步充实,逐步强化的,切忌急于求成,一步到位。

3.3.4 注意开发利用化学史中的有关资源

化学发展史中蕴藏着建构化学元素观的丰富资源,要注意开发、利用。

3.3.5 广泛应用,正误对比,深化理解

怎样才算学好了化学元素观,关键在于能不能正确地应用,包括用来解释有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在教学中注意应用化学元素观来使元素知识结构化并巩固记忆,注意广泛应用化学元素观来解决实际问题,注意通过比较来深化理解、强化体验、修正错误,提升对化学元素观的认识,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注意在总结和推广这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进教学,就能促进化学元素观教学上升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3]《化学思想史》编写组.化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298,32~34,287,299,300.

[2][7][8][9][11][12]唐敖庆,卢嘉锡,徐光宪主编.化学哲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54,155~157,161~162.

[4][5][英]罗伯特·波义耳著.袁江洋译.怀疑的化学家[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35,202.

[6]《化学发展简史》编写组编.化学发展简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71,72,121.

[10][法]安托万-洛朗拉瓦锡著.任定成译.化学基础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104.

[13][15][17]张嘉同.化学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103~106,35~42.

[14]吴俊明.为什么要关注科学观念[J].化学教育,2014,(4):3~6.

《元素》教学设计 篇4

【摘 要】美术教育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全球化趋势的形势背景,探讨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结合,由此引出了两者结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法,以期促进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初中美术;传统与流行;有效融合;文化传承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及艺术也得到了相应的传播和发展。美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美术教育也是推动我国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有助于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推动教学内容的丰富及扩展。这对于学生审美鉴赏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融合的意义

在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异国文化等的有效融合。传统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上下几千年传承的优秀民族文化,通过各式各样的民族文化元素传达了丰富的人文寓意和中华审美情怀。流行元素则是在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之下融合了现代文化理念的现代性元素种类,富含现代文化的内涵,传达了新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识主张。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更是新时代文化的丰富和沉淀。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其具有包容和开放的特征。因此,传统与流行元素之间有效和适宜的融合,对艺术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美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推进,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也有了较为显著的优化和创新,对于学生的鉴赏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活化的有效融入,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转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融入传统和流行元素至初中美术教育中,有助于教学形式的创新,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另外,传统与流行元素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也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效融合。

三、传统与流行元素有效融合的策略

1.挖掘文化内涵,建立文化传承意识

美术课程具备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并不仅仅集中于绘画作品的鉴赏和创作上。艺术创作内容及形式都具备极强的多样性。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审美鉴赏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挖掘文化内涵,应用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将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学习兴趣。以《格调高雅的生活品位(设计?应用)》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应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剪纸或结艺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镂空艺术,体味其蕴含的美好祝福和愿景的文化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剪纸艺术创作出极具现代化元素的图案,赋予这一古老民间艺术以新时代的艺术意义。通过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不拘泥于创作形式,以开放和包容的文化融合理念实现生活之美的体验、感悟、鉴赏和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融入生活化元素,发挥艺术交融魅力

针对初中美术教学而言,新课标的要求愈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也需有效融入生活化的内容,将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与美术课程教学相互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细节中的美感,更好地增强学生审美、鉴赏以及感悟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国结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实践中中国结的运用,可以作为房间挂饰、车载挂饰、戒指、手链以及其他装饰品,在具备应用功能的同时也蕴含了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之意。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融入生活化理念,以“为自己的父母送上亲手制作的中国结”为课程主题或者课后作业,在民族结艺的传统元素基础上引导学生融入现代化的流行元素,赋予全新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将传统元素作为遥远的艺术欣赏作品,能够将传统元素结合到现代化的生活元素之中,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在美感。

3.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不仅能将学生感悟到的艺术美感内化为艺术创作,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艺术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通过丰富且有趣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美术教育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同时也能极大地提升学生艺术应用能力。以初中美术教学中学习服装搭配这一课程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现代非常流行的换装App游戏,引导学生结合美术教育的知识点自主进行服装搭配和设计,将服装设计中需要注意到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知识点应用到实践创作过程之中,引导学生融入中国传统服装的民族特色至现代服装设计之中。例如可以在民族服装旗袍的设计中融入蕾丝等现代化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在此过程中需发挥引导作用,在尊重学生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构建轻松的美术实践氛围。

结束语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组成,在初中阶段,将传统和现代元素融合起来的美术教育,能以趣味性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传统的艺术文化元素,有助于学生健全审美观念的形成,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心理归属感,这对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少玮.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6.68:173

[2]周彩华.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学周刊,2016.15:125-126

元素周期律 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理念】

高中化学课堂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在课堂中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把新化学知识融入到创设的情景中,采用问题启发式、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实现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融合。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苏教版《化学2》专题一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中的一节内容。本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化学1》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物质的微粒观,认识元素的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取决于它的结构,为后续章节《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有机物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模型和化学用语在化学概念和理论学习中的作用,感受化学世界体现的对立和统一。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内容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入手,了解元素周期律,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元素的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它们的性质也符合一定的规律。【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对象是普通高二的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对比、分析、归纳等逻辑方法并能简单应用。同时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的基础之上学习元素周期律,能更好的接受学习。但是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不够缜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概括不够全面、详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适宜的引导。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知道原子半径、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等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周期表规律的探究,以及元素性质的规律性的探究,学会分析、总结规律,并能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对元素性质实验的探究,养成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教学重点确定为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教学方法】

采用教法有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练习法。采用实验探究法是为了把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究,响应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使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形成有意义的构建,再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学生的直观认识。最后通过练习使对新的知识进一步的巩固。

采用的学法主要小组讨论法和分析总结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所呈现的学习资料的分析、概括和总结法,得到自己的想要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通过实验演示、观察来推断具体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用具】

多媒体类型: PPT 实验 多媒体来源: 教师自制 实验室 多媒体使用: 播放 教师演示 多媒体效果: 增加课堂生动性 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以实验演示为主图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

环节一:故事设疑,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PPT,上面出现的是一段关于门捷列夫利用元素周期律预言镓元素的性质的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神奇的规律让门捷列夫大胆的猜测嫁的性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下这个神奇的规律。

【设计意图】:以化学小历史的形式导入新课,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化学认识的同时引发相关的思考,这样做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

环节二:知识回顾,展开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PPT,上面呈现的是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展示电子层模型示意图,给学生感性认识,更易于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理解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以及电子层的符号表示方法。

【学生活动】:复习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书P13表1-2,并观察多媒体展示的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情况,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由于书上只是提供了1-20号元素的电子层排布,如果要推出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

【教师活动】:关于元素的排布示意图,我们上节课就已经学习过了。同学们回忆下上节课的相关知识点,并思考PPT上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否存在什么规律? 【学生分析】:、、、、【教师活动】: PPT展示关于1~18号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的分布的折线图。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的分布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由于书上只是提供了1-20号元素的电子层排布,如果要推出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我认为还需要增加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所以在教学时补充了这一点,这更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推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在能量高的电子层;

(2)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个电子;

(3)最外层≤8个电子(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次外层≤18个电子,倒第三层≤32。

【教师总结】: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设计意图】布鲁纳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是学生已经知道了的知识。有效的知识回顾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预热。这部分我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来推断新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构建。

【教师活动】:既然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那么原子的半径又是如何变化的呢?同学们阅读相关数据,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有哪些规律,并动手绘制出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图。

【学生活动】: 观察数据,分析讨论并总结。并绘画图线

【学生回答】: 关于原子半径的变化,第二周期变化规律从大到小,第三周期也是从大到小。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几个周期一起来看,对于原子半径,同一横行,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纵列,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教师活动】:对于行与行之间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就不难发现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半径为什么出现从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呢?同学们想想原子半径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提示:试着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考虑看看,有没有同学能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呢? 【学生思考】

【教师活动】同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那么同理,同族原子,从上而下,有效核电荷数增加不多,随着电子层数增多,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减弱,这样原子半径就逐渐增大了。

【归纳总结】(1)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等,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高正价逐渐升高,最低负价从IV A族开始,从-4变到-1.(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设计意念】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对比、分析、总结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图表数据,并对他们进行分析和概括,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通过小组的交流与讨论,结合小组成员的智慧。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环节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师活动】: 我们都知道结构决定性质,那么元素的性质是否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呢?我们先从最简单的金属单质看下。老师这里给出三种金属元素,钠、镁、铝。大家根据PPT上的信息提示,设计实验方案,比较三者的金属性的强弱。【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接着演示课本上活动与探究的三个实验。通过这三个实验同学们发现这三者金属性的强弱分别是什么了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慨括】 :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是减弱的,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是增强的。

【教师活动】:我们知道了元素的金属性是这么变化的,那么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怎么变化的呢?我们知道可以从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同学的阅读课本探究活动二的相关内容,然后试着概括下它存在哪些规律?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概括总结。

【教师总结】: 由这些元素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我们可以概括出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

【教师活动】: 我们已经知道,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直接影响着元素的化合价,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预测一下这些元素的化合价也存在相应的规律?同时说明: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多都少于4个,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正价,即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相反,非金属元素通常得电子,化合价为负。当然,如果是几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有些元素就会表现出正化合价。那事实上到底是不是我们预测的这样呢?现在请大家结合表格中给出主要化合价,首先,它们的化合价是不是跟最外层电子数目有着一定的联系啊?

【学生分析数据并的到相关的结论】:(1)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这里要注意的是氧跟氟不显正价的(2)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元素最低负化合价|=8。【教师总结】: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除稀有气体元素)

【设计意图】: 在探究元素金属性的分布规律时,关于那三种元素,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有很深入的了解了,在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相关的信息提示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的缜密性。再者结合实验进行教学,有利于把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环节四:练习巩固,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下面我们来做几道题目看看大家的掌握情况。PPT播放题目。

【反馈练习】

1、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B)

A.电子层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最外层电子数

2、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C)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升高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升高 D.Li、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3、一般来说,非金属元素R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则这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N ,最低负化合价为-(8-N)。(1~18号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教师结合板书总结今天上课的内容】:通过这结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元素的性质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通过几个典型的练习来检验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是否充分掌握。同时我也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及时得到教学反馈,从而可以进行及时的进行补充说明。利用最后的黄金两分钟,结合板书让学生回顾记忆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规律

二、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递增的变化规律

三、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元素》的教学反思 篇6

《元素》的教学反思1

为了强化学生的体验,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采用了边讲边实验的教学设计,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以缩短观察的距离,增强实验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1.由于缺少提前预习和充分的思考,一些学生对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过程不熟悉,面对实验用品只能照方抓药,速度慢,效果差。

启示:要想让学生充分活动,就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和思考。只用半个课时来完成Na、Mg、Al的活动性比较实验,时间过短,如果延长至1课时,效果就会大有改观。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熟练,观察不全面。例如对Mg、Al与盐酸的反应,仅用快慢来概括实验现象,而对于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情况、反应的放热现象没有做更加细致的观察、记录。甚至对于MgCl2、Al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比较不出现象上的差别。

启示: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生的薄弱环节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暴露出来,也只有通过实践逐步得到克服。我们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元素》的教学反思2

本节课引入了“元素”的概念,虽然前面第一章第一节学生已有了“元素”概念的模糊知识,但要全面掌握本节的元素的涵义、表示方法、分类及书写等知识对他们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一开始就直接让学生说出已经知识的元素名称,开门见山,直切主题,使学生的思维迅速集中起来,再由学生熟知的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学生便建立起物质由元素组成的理论观念,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化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感同身受,所以本节中由生活中学生耳熟能详的“广告”入手,又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认识生活中的元素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元素的存在,使学生对元素的认识更加深刻、清晰,同时也贯穿了“分类研究”的科学方法。对于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元素,按谐音的“一只羊,二只龟,三头驴,用铁锅煮”的顺口溜记,虽然不十分科学,但相信学生对于氧硅铝铁的排名应该是终生铭记了。本节课始终不断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采取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元素符号的记忆采用竞赛的方法,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及时鼓励,这一切都体现了学生为主,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对于水、二氧化碳、过氧化氢、空气、氧气等物质的分类又是在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加以点评,既照顾到了学生的独到见解,又使要学的内容精彩登场,很好的完成了物质分类知识的教学。

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将本节内容全面概括,使学生又将本节课所学用一线相连,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

当然,本节课由于内容较多,部分学生对所学还不够精,还需要在后面的习题中加以巩固,对于元素符号的全面记忆也还需进一部巩固。

《元素》的教学反思3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经过调整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流程:

第一,说文解字:元素,根据字典里对“元”的解释,在这里应该是“基本的”意思,素,指的是成分,综合起来就是: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第二,追寻历史:人类对物质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中国的“五行论”到希腊的“四根说”,人类在相当漫长的岁月里,对物质的认识停留在观察和感知中,直到磷元素的发现,化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第三,见微知著:通过对常见物质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的表示方法,找出三种物质的共同点,都有氧原子,这时候我借助磁扣,贴在板书上,学生能直观看出微粒的共同之处。于是,我把相同的氧原子拿出来,为什么是氧原子不是其他原子呢?因为它的质子数为8,那么,像这样质子数为8的一类氧原子,宏观上我们就把它叫做氧元素,同样的,质子数为6的一类碳原子称为碳元素,质子数为1的一类氢原子宏观上称为氢元素。紧接着,再利用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判断它们都是钠元素,最后通过表格形式呈现碳-12,碳-13,碳-14三种原子的区别,通过这些例子使学生初步认识元素并形成概念。

图1

第四,宏微辨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这是从微观的角度对物质进行描述,而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是从宏观上进行描述,两者并没有矛盾,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物质,建立起学生的.微粒观和元素观。

第五,物质分类:在第一次的校本作业小测时,发现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为什么空气是混合物,氧化镁是纯净物,氧化镁中不是有氧和镁吗?为了解决学生的困惑,这节课刚好借助磁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分类。首先,我让学生摆出常见几种物质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有氧气、二氧化碳、水、氮气、氧化镁,学生根据元素种类能很快区分单质和化合物。然后我趁机问:空气怎么表示呢?这时候板书上有氧气、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很顺利就可以集中到一起,这时候我再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空气是混合物,氧化镁是纯净物?学生一目了然,空气中有多种分子,而氧化镁只有一种分子,初步培养学生的分类观。

图2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走到学生中去,才会发现学生的困惑,然后我们想方设法进行教学设计,解决学生的困惑点,做到有的放矢。

《元素》的教学反思4

1、这是一节探究“元素”的课,其中元素概念难以理解,元素符号难记这是本课存在的两大难题。我尝试运用图表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难题。通过创设的图表(幻灯片1)来设问诱思,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探究什么是“元素”,利用数学“集合”的思想来认识元素,促进了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综合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同时也从深层次的了解了元素的概念。通过创设图表(幻灯片2)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元素符号的来源、意义和元素名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有效地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会方法,减少遗忘,增强“三会”的自信心。同时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本课时教学设计的特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不忘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和解问题,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把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3、本课结束后,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的逻辑性、语言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和提高!

《元素》的教学反思5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试题并不完全测试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其测试重点集中在能够将这些内容应用到广泛的情景中去的能力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反思。元素化合物的教学重点,不在于详尽系统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而在于能否“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对比《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可以看出,传统高中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新课程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改变。

在教学内容上,传统高中化学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是按照元素自然族的方式编排的,教材容量较大,课时安排较多;而高中化学新课化合物教学内容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对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进行处理,使得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由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中的六章内容缩减为新课标教材(人教版)中的两章内容,系统学习的分量大大减少,教学反思《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反思》。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向少而精变化,是化学科学发展对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选择影响的反映。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等理论研究和方法、手段的进步,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必然要发生变化:在学习宏观物质的组成、变化内容的同时,融合并加强了微观结构与反应原理规律的学习,突出了化学从原子、分子层次研究物质的特点。由于学习内容拓宽,学时和教材篇幅又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元素化学的教学内容就要压缩,力求“少而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相反,新课程的实施,加强了化学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自然界中与化学有关事物的联系,拓宽并加强了概念原理的教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从较高的层次上把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提高学生从各种信息渠道主动地获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提高化学学习和研究的综合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传统的高中化学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一般只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种方法进行指导,而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强调从氧化还原理论、物质分类以及类比迁移等角度进行,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创造性。同时,新课程也注重对方法的总结和迁移,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关注对元素概念的认识,以元素为主线,关注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转化以及如何转化,而传统的中学化学课程更关注对单一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这一点来看,新课程注重联系和发展、注重整体性的教学。

《元素》的教学反思6

通过对《元素》的课堂教学,为了探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思路,现对这一节课进行一下反思: 成功之处:

这节课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使课堂初知识性外,多了些趣味性。在备课过程中,从上一节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自然而然的引出元素的概念,使得较为抽象的概念变得较为浅显易懂。课堂的逻辑性教好,重点突出,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知识接受情况较好,完成了本节课的既定任务。

不足之处:

1、在这节课中,内容比较多,各个环节时间比较紧张。

2、需控制好语速,留给学生更多些时间思考。

3、少讲多练,多精选习题,充分巩固。

4、多储备些知识,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多研究教材。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我在各个方面还有不足,也会加倍努力,三人行必有我师,勤学多问,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更好更快的提高自己。

名课教了什么

(1)了解元素的概念。

(2)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3)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怎么教的

本课采取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维铺垫台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1)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维铺垫台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虽然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但是学生在学习单质与化合物时,教师已经进行简单的点拨,因此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在学习了《原子结构》之后,对于原子的分类是由质子数决定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帮助理解元素的定义。

(3)通过平时对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的渗透,能够使学生对元素符号及其意义有一定了解,对本课题的教学易于接受。

《元素》的教学反思7

本节内容我一共上了3课时,可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是很理想,总结经验如下:

1、介绍相对原子质量时,要指出“以C—12”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并用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2、教学化学式时,可通过各种形式加深学生对化学式的认识,以及化学语言的表达。如可组织学生看图说话等。

3、化学式的计算中要引导学生规范解题,可补充一定的例题,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式的理解,掌握化学式计算的方法。

《元素》的教学反思8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的内容,所需课时为一课时。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首先就要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教材从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再到化合物,逐渐深入,让学生在微观层面上系统的认识细胞,从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开始累积成一个细胞的完整形态和结构。本节内容是学习本章及后续内容的基础。学生在初中积淀了部分生物及化学知识,有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学生本身对探究细胞的结构是存在好奇心的,教师只要在必要的问题上对学生进行点拨,便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思考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探究,从而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在这方面多给学生指导和启发,便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堂课主要采用了问答式探究学习的方式,围绕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展开探究学习。在整堂课中,教师充当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直到最后得出结论,都是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讨论获得的。

本节教学应该重点渗透以下几点:①从元素水平就可以看出生物的物质性,以及组成生物体物质的特殊性。②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作用,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在生物体特定的结构基础上,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③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依据含量划分的,不可轻视微量元素的作用。另外,生物体中不仅仅都是必需元素,环境中的有些非必需元素也会进入到生物体中。

本节课既有授课内容,又要做实验,因此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要求,善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在课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尽量将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估计到,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学生也应该做好课前准备,预习实验,初步了解实验的原理及实验步骤,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本实验由于时间关系,对选则实验材料的原则,无法在本实验中拓展完成,另外,若时间较充足,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带实验材料,将成功与实验的机会更多地让位于学生,使学生建立自信,体验更多成功的喜悦。

《元素》的教学反思9

将教科书中有关元素的内容进行整理和系统分析,不难发现指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难点分散,逐步形成元素概念的提示。

《绪言》中提出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第二单元《课题1 水的组成》中,知道元素可用于描述物质的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依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种类,可以区分单质和化合物。再到了解了原子结构以后,对元素概念进行整理、并明确表述,为后续系统学习物质结构知识铺平道路。

受此启发,笔者将本课时元素概念形成中的元素定义教学,定位于区分元素种类,并适当对今后运用元素概念需要知道的问题及内容,进行合理拓展,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运用元素知识。经实际教学证实,可以减轻学习的负担。

整个课时设计以归纳整理已学知识,再进行定向的对比分析,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与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通过反思,巩固和拓展知识的建构,认识探究的科学原理。这样可以较好地克服过度抽象的单纯概念教学带来的枯燥。重视运用能够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强化学习的注意力的同时,提高了体验成功的机遇。

1、注意元素符号书写技能训练的频率。

学生记忆元素符号,需要在本节课前后各一周时间内,不间断地组织记忆训练。形式也需要不断更新,每次都在十种符号左右,不宜过多或偏少;熟悉与较为生疏的比例为6∶4或5∶5;对易出错的必须每次都练。

2、练习方式有:根据名称写符号;根据符号写名称;制作元素符号卡片;听写已知的化学式;大写字母相同的元素符号;小写字母相同的元素符号;根据分类写出元素符号;写出不同数量的原子;根据元素周期表听写元素符号;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默写元素符号;小组竞赛;个人擂台赛;听写速率赛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记忆变得生动活泼,在欢笑声中记住不应有的失误,从而实现主动自觉的纠正行动。

《元素》的教学反思10

学生此时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知识,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此时例出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图,由学生分类,教师说明:核外电子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得失电子现象,所以不宜作为分类标准,然后由学生讨论原子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由此得出决定元素种类的百原子核的质子数,在初中阶段也是根据质子数来区分不同类原子的。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也决定原子种类。由此得出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这样学生对元素的概念才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元素》的教学反思11

每届学生在学到分子、原子、元素这部分内容时都普遍感到难学,其原因是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识记的内容又较多,故学起来均感到枯燥无味,然而这次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新教材上的插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习了元素的定义及元素与分子、原子的区别后,我让学生翻到教材72页看插图,并提问“桌上放了几个瓶子?里面各装有什么?”学生回答:“铜、锌、钙”,紧接着,我又问“这个人为什么不认识?”学生都笑着抢答“他是外国佬,不认识中文”,于是我趁热打铁地又问道: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外国人也知道瓶内装的是铜、锌、钙?从而引出元素符号,在介绍完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后,我又让学生阅读教材P73页的图4-7,从而讲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归纳出有三种含义的元素符号,然后让学生参照图4-7做有关元素符号意义的口头练习,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迅速高涨,连平行班中一些上课不爱听讲的学生也纷纷举手争着抢答,并埋怨老师未叫他回答。班上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学得非常起劲,下课铃声响起时,有部分学生甚至脱口而出“怎么就下课了?”

与平时相比,本节课学生主动参与的次数较多,学习兴趣较浓,课堂气氛活跃,布置的作业第二天批改时,完成的情况及质量都较好,较高,缺点是课时时间有限,元素符号又较多,学生一时难以全记住。

《元素》的教学反思12

在前几节的学习中,学生一步步地补引入了微观世界,已经初步建立起对具体粒子的认识,但在同位素的学习中,出现了和元素概念的混淆。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本节内容中还要进一步加深理解,我想,如果从分析具体的物质组成出发,使学生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然后再结合同位素的意义去理解相同种类的原子属同种元素,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会更顺理成章些。

《元素》的教学反思13

本课例是典型的与实际联系的课程,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点。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方面都有很好的资源连接,例如:常见的疾病究竟是由于缺乏哪种元素还是由于哪种元素的超标;还有课前布置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各种食品、药品的包装,观察其中含有的化学元素,以及元素的功效。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最后提出的问题:胃药达喜咀嚼片中的成分,是可以反应掉多余的胃酸。这是学生把课堂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完全联系在了一起。我在课堂中适当用课件辅助解决了各种元素和相应缺乏症的联系。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增强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本课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后又诱使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从问题开始,最后又以问题结束,体现了一种全新的以问题为主链的课堂学习模式。

《元素》的教学反思14

学生在学到分子、原子、元素这部分内容时都普遍感到难学,其原因是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识记的内容又较多,故学起来均感到枯燥无味。然而这次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小组竞争学习机制,采用组内比赛、组间比赛,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记诵元素符号和元素符号的意义,做有关元素符号意义的口头练习,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迅速高涨,连平时班中一些上课不爱听讲的学生也纷纷举手争着抢答。班上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学得非常起劲,下课铃声响起时,有部分学生甚至脱口而出“怎么就下课了?”

与平时相比,本节课学生主动参与的次数较多,学习兴趣较浓,课堂气氛活跃,布置的作业第二天检查时,完成的情况及质量都较好,较高,缺点是课时时间有限,元素符号又较多,有些学生一节课难以全记住。

《元素》的教学反思15

本节课我对元素的概念进行了重点讲解,整堂课以元素与原子的关系为主线反复进行讲解和训练,并通过这条主线自然得把之前学过的分子、离子的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

本节课的优点有:

1、通过巧妙的习题设置帮助学生理解元素概念中“一类原子”的含义;结合离子的形成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确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成是元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元素的概念,帮助学生克服本节课的难点。

2、在传授新知识事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原子)进行区别和对比,尤其重点强调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且应用于宏观组成;而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应用于微观构成;再让学生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描述常见物质,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3、让学生通过填写关系图的形式把本章遇到的名词、术语、概念进行区分和归类,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并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网络。

4、利用谐音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自然界元素含量的顺序;用游戏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化学变化实质的理解;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本节课的缺点:

1、在总结元素和原子的区别联系时给学生留白太多致使学生无所适从。从学生课堂反应来看,应该给学生预留一些具有引导性的信息。

2、由于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致使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应该加强课堂提问的引导性。 今后的教学建议:

网页设计的设计元素应用 篇7

一、网页设计中的“艺术性”与“功能性”

在设计和实施这个网页设计方案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网页设计中文字和图形的比例分布怎样才合理, 文字和图形的布局应以什么为标准进行设计。图形更易于增加网页设计的艺术性, 而文字更方便清楚表达意思。实际上这是设计中的“艺术性”和“功能性”在网页设计中哪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从网站设计的各个因素来看, 图形文字比例应该控制在图形占整个网页布局的20%到30%较为合理, 一旦图形所占比例超过40%, 用户就很容易被图形所吸引而干扰网站的信息传递。当然那些特殊目的要求的网页设计, 例如:娱乐、幼教等网页对信息传递方式有自身的要求, 精美图形为主体, 个性鲜明的色彩搭配等。

而一般主流的网页站点的设计是展现企业形象、介绍产品和服务、体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必须明确设计站点的目的和用户需求, 从而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计划。我们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的状况、企业自身的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以“消费者”为中心, 而不是以“艺术”为中心进行设计规划。当我们以体现企业精神、文化, 有效的针对企业宣传为目的为设计方向, 就能实现网页设计的“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统一。

二、网页设计的信息传达方式

网页传达信息的方式不外乎图形和文字, 有效的利用图形和文字的组合能提升网页的魅力。视觉艺术中的"图形"概念与信息和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图形设计是最具符号化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标志设计领域里, 图形设计主要以视觉形象承载着信息传递的职能进行文化沟通。图形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 既有抽象功能, 又具有表现性, 反映审美意象的认知。在设计时, 注意把握住它们各自的不同特征和具体的应用。在网页设计中图形更能增加网页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所以经常在网页的顶端放置具有吸引力的静态或是动态的图形。图形的使用必须考虑和整体的网页风格相适应, 与网页整体的颜色色调搭配, 产生整体一致性的风格。

而文字是符号化的, 直接作用于人脑的信息表达方式。文字的表述已经被赋予过概念和意义, 因而在需要直接表述和准确表达的时候采取文字的方式更为直接和有效。在文字的应用上可以灵活的使用文字大小, 颜色, 字体形式等多种方式强调设计者的意图。因此有目的性的选择图形的意像上的表达和文字准确的叙述这两种信息传达方式来设计构建网页, 才能使网页具有吸引力和信息传播力。

三、网页设计项目性质决定图文元素的应用

网页设计必然要服务于网站的设计主题, 网站的性质决定了设计的形式, 个人站点和商业站点性质不同, 企业类和娱乐类网站的性质也不同, 性质的差异决定了形式的应用。网页反映的是企业的精神, 和文化价值。例如摩尔庄园就属于休闲游戏类别的网站, 网站的主页上就是一个动态的FLASH图形, 在动态图形下方是带图形的文字按钮, 整个网页直观有趣, 最大化了青少年儿童游戏主题网站的风格特点。网站以动态图形为主, 文字信息为辅的设计特点符合网站面对的对象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图文元素的应用需要研究网站的消费对象和面对的群体, 门户类网站面对的是大众综合性群体, 因此在图文元素的搭配上一般以文字为主, 图形为辅。而娱乐类网站的性质决定网站以图形为主, 文字为辅的设计特点。“工艺的美就不在于要求实用品的外部造型、色彩、纹样去模拟事物, 再现现实, 而在于使其外部形式传达和表现出情绪、气氛、格调、风尚、趣味, 使物质经由象征变成相似与精神生活的有关环境。”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 网页设计最终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的现实, 再造消费者的精神生活的环境是网页设计的最终目的。

四、结论

因此围绕着网页设计最终目的而进行设计是设计师工作的唯一标准, 图形与文字等元素的运用取决于网页的性质和面对的受众, 合理的运用搭配设计元素, 实现“艺术性”和“功能性”和谐统在网页设计中尤为重要。网页是虚拟的, 设计师再造虚拟的网页环境最终映射的是现实的文化精神环境。

摘要:网页设计中传达的视觉信息是网页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图形、文字和色彩。色彩决定网页的风格, 而图形与文字的应用编排组合, 版式布局直接影响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决定网页设计的成败。图形文字比例应该控制在图形占整个网页布局的20%到30%较为合理.

《元素》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 传统元素 流行元素 初中美术教学

学生认识美、观察美及发现美的主要途径是初中美术课堂,所以初中美术教学对初中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在传统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往往只是按照课本指导学生学习画画、剪纸或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图片,忽略对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视,导致学生无法亲身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价值所在。因此,美术教师应当积极结合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美术观点,提升学生的审美技艺及美术综合素养。

1.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概念

1.1传统元素的概念。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美术元素就是传统元素,该元素蕴含着中国丰富的思想道德、人文精神、寓意象征及审美情趣,是中国传承了上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

1.2流行元素的概念。

随着技术与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始渐渐喜欢的现代化美学欣赏元素就是流行元素,该元素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与人类当前的情感、思想主张等密不可分[2]。

2.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价值

2.1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结合生活中的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可以改善原本枯燥的美术课堂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还有利于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去挖掘生活中的美,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

2.2促进学生传承精髓。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技艺就是旗袍、戏剧、对联及书法,不仅蕴含古代文人的洞然智慧及超高审美,还彰显中华文化的特殊性。比如在戏剧艺术中,不同地方的剧种不相同,妆容也大相径庭,而不同的脸谱及服饰代表不同的人物设定。初中生接受文化熏陶的时间短,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处于很浅的层面,而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传统元素的认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能提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推动传统精髓的传承与发展。

3.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3.1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兴趣。

美来自于生活,却又在生活之上。美术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教学活动前,应当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从“神”与“形”两个层面提取传统元素的创作方法,随后参照传统元素设计单元课程内容,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其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自主地进行美术(或艺术)探究,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对传统元素及流行元素的认知。美术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适量融入学生周围的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例如近年来较为流行的“镂空”、“破洞”等服装设计主题及“正红”、“藏青”等服装设计主色调,教师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探讨这些流行元素流行的原因及突出的艺术特点。

3.2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造力。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价值与快乐,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元素及流行元素。美术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美术创作,例如在学完有关戏剧中“脸谱”这一项内容后组织学生动手在白纸上创作脸谱,并鼓励其添加传统元素及流行元素,以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创作时,可以与周围同学相互探讨,教师也可以在教室内走动,对于设计较出色的学生,多赞扬,对于设计较差的学生,在了解其设计理念之后给出具有价值的意见,并及时鼓励,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3.3讲解文化内涵,拓宽学生知识面。

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在于创新与发展,然而,当前的大部分美术教师只做了模仿传统美术技巧与形式的工作,并没有深入地教授传统元素的文化内涵,导致学生无法充分理解和掌握传统元素的文化内涵。在初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者其他多媒体信息手段,为学生全面地讲解与展示中国的传统艺术及相关作品,结合传统的指导式教学方式与现代的视频教学方式,让学生细致、直观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元素。

4.结语

传统元素因为可以反映出被人们广泛认同的、事物特有的韵味,所以一直沿用至今,在现代的美术创作中,虽然人们可供选择的元素远远超出过去,但仍然无法融入传统思想的韵味。如果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创作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元素的独有内涵及审美效果,并让它们在创作时不受束缚地结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那么学生就能大胆地发挥其创造力,并采用各种尚未发掘的新创作元素,一方面提高其所创作的美术作品艺术价值,另一方面提高其自身的美术艺术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长胜.美术新“课标”实践与教师教育观的转变——关于《初中美术教学大纲》和《美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实施建议的对比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3,14(19):48-51.

[2]李民,姜丛丛等.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涂鸦艺术教学探索——以济南市初中的涂鸦艺术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21):75-77.

[3]马丹.传统工艺中融入现代元素的教学实践[J].中国美术教育,2014,14(9):231-234.

上一篇:薪酬管理第五版下一篇:测控专业英文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