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具体内容(精选11篇)
(10类41项)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建立健康档案: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尤其是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档案维护管理:由接诊医生及时更新保管健康档案。
二、健康教育
3、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每年发放不少于12种内容的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印刷资料,每年播放不少于6种的视听传播资料。
4、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每两个月最少更换1次内容。
5、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服务: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居民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每年至少9次。
6、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7、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针对重点人群、服务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三、儿童保健
8、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到新生儿家中进行访视,同时进行产妇产后访视,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
9、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28天后,对其进行随访,开展体格检查、健康评估与指导。
10、婴幼儿健康管理: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分别进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共8次。
11、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
四、孕产妇保健
12、孕早期健康管理: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健康服务管理。
13、孕中期健康管理: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健康管理服务。
14、孕晚期健康管理:孕28-36周、37-40周各进行1次健康管理服务。
15、产后访视:产妇分娩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开展健康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16、产后42天健康检查: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
五、老年人保健
17、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
18、体格检查。每年1次。
19、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和心电图检测。每年1次。
20、健康指导:有针对地开展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每年1次。
六、预防接种
21、预防接种管理。为辖区内的0-6岁儿童开展预防接种,实行计算机管理。
22、预防接种: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为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接种和强化免疫接种。
2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对发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按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
七、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24、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在上级指导下,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
25、、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登记: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26、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按照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方式,在报告时限内报告有关信息。
27、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包括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和宣传教育等。
八、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28、筛查: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29、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开展针对性分类指导和干预。
30、健康体检:每年为高血压患者进行1次健康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31、、筛查:发现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3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对纳入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进行分类指导和干预。
33、健康体检:每年为糖尿病患者进行1次健康检查。
九、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34、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管理:对发现的辖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全面评估与管理。
35、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进行至少4次随访并进行评估、分类指导和干预。
36、健康体检: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
十、卫生监督协管
37、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发现或怀疑有食物安全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及时报告并协助调查。
38、职业卫生咨询指导: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服务对象,对其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
并报告。
39、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学校供水进行巡查,协助开展居民家庭末梢水抽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协助开展业务培训。
40、学校卫生服务:协助有关部门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和饮用水安全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指导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和校医业务培训。
在深受儒家伦理文化熏陶的中国, 伦理是一种实践智慧, 行政伦理学是一种应用伦理学, 是一种职业伦理学。自汉代以来, 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便转化成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以及民间礼俗。我国上自西周, 下至明清, 讲授为人之道、为官之要、从政之法的各种“官箴”之类的书籍大都以大量的史实总结了官吏从政之道的官德修养和经验教训, 如“掌权为公, 从政为民”、“公正忠义, 廉洁勤政;以民为本, 实行德政”等, 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德行”“民本”为先的从仕标准。在现代公共行政中, 除了讲究时代精神之外, 理所当然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和伦理文化, 其公共行政伦理责任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维护公共利益、执政为民
我们由行政的含义可知, 行政是不同于一般管理活动的, 它是国家政府机关为实现其社会目标而进行的活动, 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 国家是建筑在社会生活和私人生活之间的矛盾之上的, 是建筑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矛盾之上的。这一结论使我们确认, 行政不同于私人、个别人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管理, 也不同于立法、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为解决内部日常事务而设置的行政部门的管理以及非政治的、纯技术性的社会管理活动。行政作为国家的组织活动, 其基本功能就是执行国家意志, 协调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我们在认识公共利益时, 必须注意到:若要使公共利益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利益, 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 公共利益必须是“真实的普遍的利益”, 它代表社会广大成员个体利益的普遍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 并能够以合理有效的社会组织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当个人利益。第二, 它所强调的“统一性”必须是真实的合理的, 社会个体的大多数与作为社会表现形式的制度、组织和政府具有真实的意志基础, 这才是真实的“统一性”。行政活动的权力从根本上说来自人民, 是人民的赋予和认可, 行政的目的必然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一句话, 行政工作必须执政为民, 为人民服务, 促进人民的公共利益, 这是这是公共行政人员伦理责任的最高准则和旨归, 也是公共行政人员伦理责任的首要内容。
二、在公正价值优先前提下推进效率
公共行政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 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目标的合理调整和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i的组织体系, 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始终把实现和维护社会正义视为其价值目标。当然, 如何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快速有效地实现行政的社会目标, 同样也是公共行政采取的价值目标, 因而如何在公正的基础上推进效率和在有效率的前提下达到社会公正就成为公共行政实践中的难题。
纵观行政学发展史, 我们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新公共行政学”之前的行政学明显关注公正不足, 偏爱效率有余, 持明显的“效率取向”。威尔逊就认为, 行政学研究的目的, 在于揭示政府能够适当的和成功的进行什么工作, 以及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与能源方面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去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至于政府工作是否建立在公正基础上或是否能够有利于社会公正, 均不在考虑之内。韦伯的官僚制公共行政理论也过分强调工具理性。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就是反思这段历史的理论成果, 它主张在公共行政体制和行为中要体现政治和伦理道德的诉求, 其行为及其结果必须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和平等, 行政人员的行政理念和行为也不应是“价值中立”的, 而必须是有社会责任感的道德行为。但是“新公共行政运动”这种对价值的呐喊, 似乎仅仅停留在思想领域, 而在公共行政实践中收效甚微, 在行政实践中, 仍然是效率至上为根据。
我们也强调公共行政的效率原则, 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效率就是一种公正, 没有效率显然有失公正。但是公共行政与市场原则有着本质的不同, 市场和政府是两个不同的活动领域, 市场中发生的是个人选择行为;政府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公共生活领域, 发生的是公共选择的行为。在市场中, 遵循的是有限的公正、公平的游戏规则, 体现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和平等性, 但在这有限的公正的背后却隐藏着由于复杂的自然、社会因素影响而造成的起点和机会的不平等及用于交换的物品获取方式的不平等, 因而它不可能成为社会生活的普遍准则。在公共行政领域中, 它追求的是实质的社会公正、整体公正, 既关注公正的结果, 也关注其起点和过程, 既关注经济生活公正, 也关注社会政治和精神公正。在对待效率方面, 市场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而公共行政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为宗旨, 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追求公正是公共行政的首要原则、价值取向, 最终要求达到的是在坚持公正的前提下促进效率和有效率的促进社会公正的目标, 理所当然经济效率只有同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相吻合时才有正向的意义, 只有这样的效率才是一种美德, 没有正向意义的效率给社会虽有可能带来暂时的效率, 但最终必然给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邓小平指出:“如果导致两极分化, 改革就算失败了。”ii正是在此种意义之上的论述。因而我们认为, 保证公共行政的公正价值优先, 在此基础上获得行政效率, 然后以效率促进行政公正, 使得公正与效率达到“双赢”, 是行政伦理责任内容之一。
三、廉洁奉公, 抵制腐败
朱镕基曾明确提出:加强廉政建设, 惩治腐败, 事关国家兴衰。所谓廉政就是为政清廉, 廉洁奉公, 不徇私情, 不当“贪官”。“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为政》) 官员廉洁从政, 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政局稳定, 为政清廉是公共行政人员取信于民的重要基础。
腐败问题除了制度上的欠完善, 法律上的欠健全, 监督缺乏力度和有效性等原因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行政人员对权力本身认识上的错位。政府的权力、合法性来自什么?根据政治学“契约论”的观点理解, 政府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契约的基础之上的, 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契约或权能委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使社会产生分化, 形成不同的组织, 各组织内部及各组织之间都存在利益冲突。在组织内部, 各成员为了避免无谓的消耗, 以最少成本换取最大利益, 相互订立契约, 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力让渡出来, 形成公共权力, 由全体成员选举的少数代表掌握。掌握权力的少数人根据其成员的要求, 管理公共事务, 维护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在组织之间, 基于同理订立盟约, 把部分权力交给凌驾于其它组织之上的组织 (国家政府) 管理全体社会的公共事务, 维护社会秩序, 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在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只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代表人民管理全体社会的公共事务, 维持社会秩序, 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政府的公共权力是人民群众授予的, 各级行政人员只是人民的“公仆”。公共权力这一属性决定了其作用只能而且必须完全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 绝不能用来为自己、亲属及小集团谋利益, 腐败现象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权力的这种来源和性质认识不清。
由于权力本身是一种强制力,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一元性, 在行使过程中, 有自然腐败的结构性特征,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亘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iii除了从政治和法律的制度完善上、社会监督的有效性上着手遏制腐败外, 更重要的就是从价值观上从公共行政人员的思想观念上对之进行教育, 使之树立起权为民用、执政为民、廉洁自律的观念。从现实来看, 一方面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正快速向前发展, 国家综合实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正在向着文明、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另一方面, 腐败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程度也越来越深。可见, 提倡廉政, 反对腐败, 已是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颗, 也是行政人员的重大伦理责任。
四、恪尽职守, 勤政为民
如果说提倡廉政抵制腐败侧重于从价值观上对公共行政人员进行要求, 那么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可以说从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对行政人员提出了规定。在公共行政实践过程中, 要始终将廉政、勤政一起抓, 公共行政惩治“腐败”, 也摒弃庸碌无为的“懒官”。所谓勤政就是忠于职守, 勤奋敬业, 不当“懒官”。
坚持恪尽职守、勤政为民要求公共行政人员在实际工作中, 体察民情, 集中民智, 珍惜民力, 勤勤恳恳地为民办事。要躬下身子深入群众, 倾听群众的呼声, 关心民众疾苦, 体贴民众冷暖。要求公共行政人员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 认真解决问题, 不搞形式主义, 不搞官僚主义, 不搞花架了, 踏踏实实地把工作搞上去。勤政是同艰苦朴素的传统作风紧密相联系的, 它要求行政人员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 勤奋工作, 吃苦耐劳, 勤俭节约。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中指出:“艰苦奋斗, 事业必成;贪图享受, 自毁前程。”“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 必须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 行政就是管理, 勤政就是搞好管理, 全面加强管理。而管理必然包含讲求效率的要求, 因而提高行政效率, 追求卓越行政是勤政要求的应有之义, 行政效率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人员等行政主体从事行政工作结果的度量和评价,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 它是全部社会活动效率中最重要的部分。行政管理是一门艺术, 一门科学, 提高行政效率就是提高行政的科学性, 以科学的方法来行政, 也就是科学理政。科学理政是政府工作的目标。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不仅要干事, 而且要会干事, 干好事, 干有效的事, 如果不从实际出发, 不遵循客观规律, 不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式, 不仅不能为人民谋利益, 而且还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 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树立科学的态度, 运用科学的方法, 按照科学的程序, 进行科学决策, 科学管理, 科学办事, 确保政府工作正确高效。在廉政的基础上, 进一步科学理政, 恪尽职守勤政为民是每一个行政人员应尽的职责, 是不可推卸的伦理责任。
以上, 从价值抽象层次上进行归纳, 列举了公共行政人员伦理责任的几方面主要内容, 它们也是有层次的:维护公共利益, 执政为民是处在最高层次的, 是行政伦理责任的准则和旨归, 其它三项责任均建立在此基础之上。追求社会公正, 实际上就是维护公共利益的公正, 在这种公共利益的公正价值指引下, 效率才具有正向意义。当然, 也只有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 才可能做到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腐败, 也才可能勤勤恳恳为人民做事, 为人民谋福利。失去了这一前提和基础, 失去了这一准则, 公正、廉洁、勤政均无从谈起, 为人民服务将不复存在。选择了公共行政职业, 就必然选择了这些伦理责任, 就必然要求去履行。
摘要:结合西方现代行政伦理思想, 本文认为, 在现代公共行政中, 除了讲究时代精神之外, 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和文化也要继承和弘扬, 由此, 公共行政伦理责任的基本内容有四方面:维护公共利益、执政为民, 在公正价值优先前提下推进效率, 廉洁奉公、抵制腐败, 恪尽职守、勤政为民。
关键词:公共行政,伦理责任,公正,廉洁,勤政
参考文献
[1]张庆东.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实现途径[J].中山大学学报, 2003年, 第1期
[2]邓小平文选[M] (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139页
【关键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北京市某区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补助资金。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则是落实此项惠民政策的有力保障。各级政府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 合理确定各项服务补助标准,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数量、质量,在绩效考核后安排和拨付资金。虽然财政和卫生部门在资金的管理、项目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也存在着项目成本测算不科学、会计核算不严谨、财务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必须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保障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一、北京市某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现状
1.经费来源
公共卫生资金来源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承担对全国居民健康危害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的防治经费,以及对一些特定卫生问题、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群的公共卫生费用;二是市级资金,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承担不同比例的公共卫生费用;三是区县政府资金,主要用于负担部分公共卫生人员的工资和运行经费。2014年国家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原30元提高至35元。主要用于部分项目覆盖人群、服务类别、服务内容的调整。北京市某区由于经济实力较强,2014年补助标准为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辖区补助标准人均8元,购买服务运行模式辖区补助标准人均45元,按照辖区人口374.5万人计算,补助金额为10825.20万元。全部资金来源于区县政府资金。
2.成本补偿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种补偿方式,一种以项目耗材消耗作为成本测算依据进行补偿,一种以收费价格作为成本测算依据进行补偿。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财政部门已负担了全部人员费用和机构运行的公用定额支出,所以采用仅给付耗材成本的补偿方式;购买服务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财政不完全负担人员及公用定额支出,所以采用购买服务的补偿方式,以《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98版)为依据测算补偿金额。根据11项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的43个服务内容分别进行计算。
3.经费分配
卫生部门通过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内部考核与外部考核;综合考核与专业考核相结合进行“12+1”频次的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经费。2014年国家基本共公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分配包含两个部分内容:
(1)根据工作当量分配
根据工作当量分配金额占前三位的项目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这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在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居民对相应服务项目的认知程度以及项目在医生的日常工作中便于开展都有不分重要的关系。排名最后的为中医藥健康管理,该项目为2013年国家新增项目。统一项目服务标准、成本测算、信息系统升级对该项目工作的年度开展都有所影响。
①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出现非均等化的现象。该模式的分配不能完全体现工作的完成情况。第一,该模式受成本补偿因素的影响较大,成本补偿高的项目在分配金额中所占比例也高。第二,由于有些工作的开展没有耗材支出,故在分配中没有体现。第三,部分农村地区受拆迁的影响,随着服务人口的减少服务当量的提供也相应减少。
②购买服务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出现非均等化的现象更加严重。第一,该模式的资金分配基本能够体现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第二,由于该模式的财政投入与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存在差距,仍然存在绩效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的现象,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更愿意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第三,领导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是影响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2)根据考核结果分配
卫生部门综合日常考核(30%)及年终考核(70%)成绩进行年终奖励分配。这一方式避免了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考核前突击完成工作,不能实现工作常态管理的问题。不同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终奖励明细表,如表1所示。奖励分为优秀(≥95分)、良好( ≥ 85分且<95分)、及格( ≥ 80分且<85分)和不及格( <80分)四个档次。连续两年考核不及格将退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补偿不科学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是一种成本性补偿资金,资金量的多少与提供服务量的多少是相一致的。以北京市98年制定的医疗收费价格作为成本补偿的依据,已严重背离了现在的市场规律,不能科学的反应提供服务的价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补偿应包含人力成本、材料成本、公用经费三部分,缺一不可。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區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许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由于没有耗材支出故没有得到相应公用支出补偿。同时也会给财政部门造成错觉,认为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只需要物资消耗,从而影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偿政策的制定。
2.项目管理不规范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按照项目管理规范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层层分解指标,整合项目资源,落实具体任务,从而使目标人群真正受益。项目工作开展只重表面形式,服务虚化,未形成日常管理机制,总是在年底绩效考核前突击完成任务。作为项目管理重要一环的资金管理也没有真正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3.经费拨付不及时
资金的及时、足额拨付,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财政部门每年项目经费拨付要在年终绩效考核后,经费拨付进度与日常工作开展出现脱节现象。造成财务核算不能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同时在各级政府部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检查时,都需要重新进行数据调整,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
4.会计核算不严谨
在人员支出方面,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后仍列支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无关的各类津贴、补贴;在耗材支出方面,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耗材支出与实际规范化管理人群使用量存在明显差异;在公用支出方面,摊销不合理,没有制定科学的分摊比例。单项资金支出公用金额较大,无法判断支出与项目的相关性。
5.财务监管不到位
在项目资金管理中,财务管理角色被弱化,许多单位把项目资金管理当作是业务部门的工作,把财务管理完全隔离在业务管理之外,造成了财务管理在项目中处于从属地位,无法发挥财务决策、监督、控制职能。
6.社会效果不明显
社区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知晓率不高,即使已享受了其中的某项免费服务项目,但也未能与国家为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联系起来,大部分居民并不清楚自己应享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标准。
三、对策建议
1.科学测算成本,保障补偿机制
卫生部门每年应结合覆盖人群、服务类别、服务内容的调整,对每一个项目动作当量值进行调整,同时对每当量值所消耗的人力成本、公用支出以及耗材支出根据最新的人事工资政策和物价指数的调整进行精细化的测算,以确保成本补偿的科学性。做到“与时俱进”,并及时将测算结果反馈至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便于各项工作开展。同时通过科学的成本测算,对财政部门制定更加有利于公共卫生事业体系发展的补偿机制提供准确的依据。
2.规范项目管理,强化资金引导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辖区人口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达标率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的公共卫生服务计划,分解到部门和个人,落实责任制。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日常管理机制,将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使项目管理常态化。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调节作用,对于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重点工作以及全区的亮点工作适当提高当量值,通过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考核机制奖优罚劣,最终使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3.加快拨款速度,提高资金效率
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采取“先预拨、后结算”或“季度预拨”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尤其是对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的收支两条线运行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减少拨款中间环节,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以确保各项目工作按进度开展,按进度结算。同时便于财务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4.规范会计核算,提供精准信息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对项目设置明细账核算, 做到项目资金来源清楚,去向明确, 使用明白,及时提供精准的会计信息, 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截留和挪用。不得支出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无关的各种津贴、补贴;耗材支出应符合项目管理人群的要求;公用支出应采用阶梯分摊法,首先根据工作当量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支出中分摊,第二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当量值所占比例进行二次分摊,保证公用支出与项目的相关性;严格按照基层医疗卫生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通过耗材支出、公用支出、人员支出分层次的会计核算,使经费使用在财务报表上有一个完整的,更贴近于实际工作的呈现。
5.强化财务监管,确保全程控制
财务人员要将财务管理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和控制。树立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管理地位,不能只是承担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工作,还应了解具体的业务规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资金管理的全过程。根据业务进度合理安排资金支付,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努力做到事前积极参与、事中监督到位、事后及时结算。
6.加大政策宣传,提高参与意识
卫生部门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渠道;通过健康教育讲座、上门面对面随访、义诊、发放各种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社区居民知晓并熟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服务内容和免费政策,促使广大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自觉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让全区居民都能充分地、平等地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的关怀。
参考文献:
[1]陈文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3(20).
[2]姜颖颖.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测算模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雷丽琴.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商场现代化,2010(3).
[4]于梅,于润吉.对财政专项资金执行进度太慢的分析和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8(1).
[5]王永新,郑凤春,刘妍苏,王敏,于润吉.规范公共卫生项目经费管理行为提高补助资金使用效益[C].中国卫生经济,2014(9).
1、健全基本组织,就是要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明确基层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2、建强基本队伍,就是要选好“领头雁”、配强领导班子、建好干部队伍、激活党员队伍、加强后备人才、大学生村官和入党积极分子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管理有序、作用明显的党的基本队伍。
3、开展基本活动,就是要围绕完成党的基本任务开展活动,围绕履行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能开展活动,围绕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优势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4、完善基本制度,就是要围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落实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党建工作责任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制度,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等,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5、落实基本保障,主要包括:组织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场所保障、政策保障,确保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党的工作顺利开展。
二、“七个体系”
1、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2、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3、基层党组织宣传教育群众工作体系。
4、党领导的基层民主自治工作体系。
5、基层和谐稳定工作体系。
6、基层党建工作保障体系。
1.负责教育项目的交付工作,把控整合项目过程,对外(客户方)协调各部门,对内(公司内部)调配研发资源与人力;
___项目周期与关键环节管理,包括项目启动、编写项目计划书、控制项目风险、监控项目进度和质量;
3.把控项目进度,确定项目阶段性的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时、顺利完成,及时汇报项目进度;
4.做好项目成本管理,合理规划时间、范围、资源,为项目相关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项目状态报告;
5.参与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协助制定项目总体管理计划。
项目经理工作职责21、IT支撑组需招聘一名能够同时支撑现有OA、EHR、考勤等系统的项目经理;
2、该员工工作包括:在现有支撑系统框架下:完成各项需求的实施,针对项目做长期的管理
工作内容
1、公司内部各系统的需求开发与日常维护,保障IT支撑体系流畅运转;
2、在致远OA系统框架内,快速完成工单新建、优化、流程新建、组织架构调整等工作的实施;
3、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库开发,完成数据查询和控制等工作;
4、针对所负责的系统,进行长期的项目管理,及时解决各类故障并提供优化服务。
项目经理工作职责31、根据客户公司需求,对客户公司行业及职位进行分析,参与制定人选寻访方案;
2、收集及整理侯选人资料,初步筛选简历;
3、多渠道快速寻访候选人,进行初步面试和评估;
4、沟通协调候选人与公司之间的面试安排,跟进进展并及时反馈;
项目经理工作职责41、负责组织项目团队按照流程实施设计和开发内窥镜产品的工作,确保按照计划达成项目进度;
2、识别项目的资源需求,协调资源确保产品的设计开发顺利开展;
3、负责制定项目计划,组织策划各阶段活动,并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工作分配与协调;
4、负责项目组的团队建设,人员激励与考评
5、负责项目文件的管理
6、负责项目相关的对外活动,诸如创新申报、医生合作等
7、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项目经理工作职责5
1.根据项目方案实地勘察进行合理性、可行性确认,提出修改方案;
2.根据工程项目进度,参加项目例会并进行相关的沟通协调;
3.负责产品进场前的准备及相关方的相关协调;负责资源调配,实施现场安装、质量、进度管理;负责产品的进场检验,完成检验记录,合理处置异常;
4.参与项目验收,根据项目要求及验收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置;
5.负责项目回访,项目改造、增订需求及项目实施;
项目经理工作职责61、熟悉图纸根据建设单位要求组织制定合理施工进度、设备、劳动力、材料等
2、对项目的工程技术和施工情况进行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及目标管理;项目工期、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各方协调、工程成本等进行全面的控制、管理、监督
3、负责单项工程的前期施工、结尾等各个阶段的一切组织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工作职责71、负责项目协调;
2、负责对项目进行跟踪和监督;
3、负责案例,技术及资源的整理;
1、负责结构安全监测相关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按照国家及公司的有关规定以及合同要求,带领团队完成项目施工任务;
2、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施工现场管理能力;
3、根据项目合同指定施工组织方案和计划;
4、带领团队对工程进度、质量、技术、安全、变更等全面进行协调、监督、管控及重大问题的处理;
5、参与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的起草与恰谈,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条款负责。
现场项目经理工作职责21、负责现场项目施工管理,规划施工方案,制定项目计划、并监督各相关部门执行与落实;
2、组织并召开内部项目会议,负责甲方的方案对接与协调;
3、识别并管控项目风险;
4、汇总整理项目问题点,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进度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项目实施;
5、现场安装运输的支持与协调,协助项目的现场安装调试;
6、负责项目过程性文件的编制和存档。
现场项目经理工作职责3
1.协助项目经理安排现场安装和施工进度;
2.根据现场进度安排货物进场计划;
3.货物进场前跟进和检查安装面情况;
4.根据现场情况安排和组织安装人员施工计划;
5.根据现场进度请款;
现场项目经理工作职责41、代表公司全面负责完成业主委托的工程项目管理各项工作;
2、监管现场施工,及时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3、协调现场各方参建单位,组织现场会议,及时汇报并提出解决办法;
4、协助维护客户关系;
5、督促、检查工程投资、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情况。
现场项目经理工作职责5
1)
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
(2)
与用户单位积极沟通,及时向我方反馈项目进展;
(3)
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工作计划。
技术要求:
(1)
具有配用电项目项目
___年以上实施管理经验或电力物联网相关项目经验;
(2)
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高的责任感;积极的工作心态、较好的抗压能力。
(3)
熟悉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计划管理方法。
(4)
具有良好的项目文档编制能力。
现场项目经理工作职责61、响应客户建设需求,宣讲公司产品,项目技术答疑;
2、负责现场项目的日常管理和现场工作的安排协调;
3、根据公司签署的合同内容指定项目实施计划,进行交付,包含定制软件开发;
4、现场安装公司产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优化点进行收集、反馈和跟进;
关键词:综合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健康中心
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产品,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立医院作为公共卫生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公共卫生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1,2]。据测算,我国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有40%~50%由公立医院完成[3],公共卫生服务类别繁多[4]。为了解深圳市综合医院运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情况,对宝安区各级综合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展开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深圳市宝安区综合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综合医院本部及院办院管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共同完成。通过调查不同类型综合医院及社区健康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和区域间的差异并做出评价,从而根据工作职责予以配套经费,以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卫生政策提供参考。
1.1调查对象
抽取三甲医院2家,二甲医院4家,一甲医院1家及辖区内的所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55所。
1.2调查方法
(1)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项目为综合医疗机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免疫规划、传染病、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应急事件处理、职业卫生)和诊疗服务(住院服务、门急诊服务、家庭病床与慢性病跟踪随访服务)的开展情况等。(2)统一培训各综合医疗机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报表填写人员,由各填报人员自填上报。(3)研究人员到各单位现场核查指导,对上报的调查表进行复核,补漏纠错和逻辑检错,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1.3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在Excel建立数据库,双人平行录入,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一般情况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列联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所有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
2 结果
2.1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齐备
宝安区共有三甲医院2家,二甲医院4家,一甲医院1家。抽取辖区社区康复中心55家,A级26家,B级29家,C级0家。社康工作人员共计1 577人,从事公共卫生人数413人,其中专职人员29人。每家医院的社管中心均配备有1名以上专职人员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医院本部设有预防保健科,承担综合医院公共卫生工作。
2.2 医院和社区正常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根据法律法规和各级卫生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医院应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应急处置、传染病监测与报告、预防接种管理、消毒监测管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与报告、疑似职业病报告与管理、放射防护管理、精神疾病防治与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妇幼保健、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和伤病员救治信息报告、门诊及住院患者疾病谱监测与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废物处理、医院死亡病例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等公共卫生职能。
2.3 各级医院与社区评级存在差异
按照医院等级与社区康复评级进行比较,级别高的综合医院防保科、社管中心对所属社康中心的业务进行指导,业务开展比较好,在年终绩效评估中获得总分较高。对各级医院社康中心公共卫生人员与社康中心评级做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业务收入与维持经费与社康中心评级做logistic回归分析,业务收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持经费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医院防保科对所属社康中心传染病报告卡进行质控
只有1家三甲医院防保科对所属社康中心进行业务指导与考评。医院能对社康中心的维持经费进行全额发放,个别医院自筹经费进行项目补助,对医院和社康的公共卫生项目进行绩效考核,予以奖罚。
3 讨论
目前深圳市综合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5]主要包括疫情报告、传染病监测、死因监测、门诊及住院患者疾病谱监测与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与分析、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医院本部公共卫生职能部门涉及预防保健科、医务科、感控科、宣教科、社康管理中心(社康科),各部门(医院本部—社康科—社康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未得到明确的界定。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医疗机构运行中存在职责划分不清[6],监管部门协调困难、工作难以落实,效率低下、项目配套经费不足的问题。政府目前针对社康中心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业务进行年终考核,并及时下发经费至各社康中心。但医院本部的公共卫生经费存在配套不足问题,医院既要承担繁重的医疗卫生服务,还要兼顾此类公共卫生服务,难免力不从心[7]。深圳市各社康中心还没有实现网络直报法定传染病,需将报告卡送医院防保科进行替报,应建立相应标准,对医院进行合理补偿。补偿额度在一定范围内,既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使其既能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又能达到减轻医院经济负担的目的[8]。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受单位领导重视程度影响较大,工作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加强对综合医院和社康中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公共卫生人员的积极性,指导医院社康中心和临床科室按照方案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强化监督机构建设[9]。
4 建议
4.1 加强业务培训
公卫医师也应掌握临床常见慢性病的随访与治疗,选派年轻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和培训,不断强化对基本公共卫生技能的掌握。使各级医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10]
4.2 强化督导考核
充分发挥市区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的作用,通过开展督导考评,对各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情况、项目实施效果等进行全面考核评估,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将检查结果作为经费拨付的重要依据[11]。
4.3 做好经费支持
根据工作职责相应配套经费,促进综合医院运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特别是综合医院本部的公共卫生项目。
参考文献
[1]张帆,刘本禄.讨论转型期公立医院的发展与公共卫生建设[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305-1306.
[2]叶郁辉,许卫卫.科学规划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J].中国医院,2011,15(2):25-27.
[3]戚淇,韩玉珍,刘国栋,等.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效率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9):14-15.
[4]王雁飞,韩玉珍,刘宁宁,等.我国公立医院财政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方式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12):13-14.
[5]臧立新,潘习龙.基于公益性的我国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9):6-7.
[6]江捍平,罗乐宣,陈渊青,等.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财政补偿与相关政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2:):16-17.
[7]马雷,李道苹,龚勋,等.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现状浅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7):7-9.
[8]陈珊,张连师.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补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5):6-7.
[9]戚淇,韩玉珍,刘国栋,等.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监管能力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9):19-21.
[10]刘琼莲.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角色[J].东南学术,2009(1):104-112.
1 材料与方法
1.1文献归纳
1.1.1 资料来源: 基于 “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2005年以来的核心期刊按照 “摘要: 公共服务均等化” 的检索路径检索, 并通过 “万方数据库” 补充, 排除不相关和重复的文献, 形成共458 篇的文献数据库, 经过筛选有效评阅330篇文献。
1.1.2 文献评阅及归纳方法: 结合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课题组编制了文献评阅指标体系, 并对每项指标进行了严格的定义、 界定和编码, 通过Excel建立文献评阅数据库, 录入相应的文字或代码, 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 最终课题组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准入原则包括 “面向全体居民”、“面向特定人群”、“基于政府财政承受能力”、“ 基于医疗技术的安全及经济性” 、“ 基于供方服务提供能力” 和 “基于需方需求和接受程度” 6 大原则。
1.2 意向调查
1.2.1 调查对象: 某地级市均等化政策的管理层与执行层, 分别负责均等化项目在地方的管理和具体执行。 管理层包括市级和区 (县) 级政府、 卫生行政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和妇幼保健院工作人员, 共537 人 (55.8%) , 执行层来自当地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和村卫生室人员, 共426 人 (44.2%) 。 本次共发放999 份调查问卷, 回收963 份, 回收率为96.4%。
1.2.2 调查及分析方法: 以自填式结构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员由复旦大学师生及常州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组成。 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对现有均等化项目设置的合理性、 准入原则的认同情况。 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 3.0 软件建立数据库, 并用SPSS 1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变量的缺失率均在4.0%以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已有均等化项目的设置合理性认同分析
50.0%的被调查人员认同现今开展的均等化项目及重点工作项目的设置完全且符合当代国情, 但近50.0%的人员认为有些项目的设置存在一定问题。 50.2%的被调查者认为均等化项目的设置是完全合理的, 其中执行人员对此认同比管理人员高19.3%。 仅0.9%的人员认为项目设置不合理, 存在很大的问题, 管理层无持此观点者。 43.5%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设置是基本合理的, 管理层人员持此观点的占比为46.7%, 执行层人员的占比为46.8%, 见表1。
2.2 均等化项目的准入原则意向情况
总体而言, 重要程度较高的前三个原则依次为 “要面向全体居民” (697 人, 72.4%) 、 “要面向特定人群” (375 人, 38.9%) 和 “根据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 (340 人, 35.3%) , 其中根据政府的 “财政承受能力”经 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值得关注的是 “ 考虑需方的需求和接受程度” 、“考虑服务项目提供能力” 及 “考虑服务项目所需医疗技术的安全及经济性” 准入原则的重要程度排序靠后。 通过对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 均考虑到了既要 “面向全体居民”、 也要有项目 “面向特定人群” 的原则, 但管理层更加 “考虑服务项目的提供能力”, 执行层则认为项目的推行需 “根据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 见表2。
3 讨论与建议
3.1 急需建立均等化项目准入机制
调查显示, 被调查人员认为现行均等化项目设置“完全合理” 的比例不到50.0%, 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3 个方面: 其一, 基层卫生人员数量缺乏, 基层人员是均等化项目开展的主力军, 均等化政策实施后其工作量骤增, 使原本就缺乏人员的基层难以应对。 其二, 现有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 尽管在均等化项目实施之前对成本进行核算, 但对人力成本估计不足, 在影响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 造成均等化项目实施不顺利。其三, 服务项目的开展是以消除居民之间的健康差异为目的, 仅靠卫生系统很难完成, 如流动人口是孕产妇保健、 预防接种等项目开展的薄弱环节, 这些项目的有效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 依赖社会各部门多方的配合。
人 (%)
注: 经 χ2检验, 双侧, α=0.05。
人 (%)
注: 经 χ2检验, 双侧, α=0.05。
3.2 均等化项目准入机制构建必须基于多元决策群体
均等化项目准入机制需要遵循多元群体决策, 从管理和提供服务方角度, 国家及省部级的上层决策群体应从均等化项目需要达成的宏观目标与内涵视角出发, 地市级及以下层级的下层决策群体应从项目实践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考虑; 作为享受服务的需方角度, 民众应基于自身的实际需求, 实现各群体的即时动态沟通决策, 形成良性互动[5]。 实践中管理层和执行层对现有项目设置存在疑问, 也反映出现阶段项目准入过程中缺少地市级及以下层级人员的参与决策, 必然影响管理层和执行层人员的认同度, 最终阻碍目标的有效达成。
调查显示, 准入原则中最重要的前两项管理层和执行层一致, 说明双方对均等化项目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和一致性, 有利于均等化项目的开展。 此外, 准入原则中最重要的第三项管理层和执行层有所不同, 执行层明显更关注于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 而管理层更关注于服务的提供能力。 这可能是由于执行层在均等化项目的具体操作中, 更加体会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的苦楚; 而管理层出于其角色定位更关注于服务的质量和结果。 以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为例, 执行层由于建档率考核的压力较注重健康档案的建立, 而管理层更关注于健康档案的利用和管理。 两者对项目的理解未达成共识, 导致项目执行效果不理性[6]。 故应建立双方有效沟通协调机制, 如管理层需要通过访谈、 工作量调查等方式以掌握执行层的实际工作量, 执行层应向管理层表达实际操作中的难处和困惑, 以促进管理层出台针对性及操作性较强的工作规范及保障措施。
理论研究提示, 构建广泛参与和多元互动的公共协商与决策平台, 才能提升决策质量及政府公信力[7]。 故均等化项目的决策应基于服务管理方、 提供方和需方的多元决策模式[8]。 地市及以下层级部门是决策中 “自上而下” 与 “自下而上” 双向互动的桥梁, 更应发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 了解需方需求, 运用项目成本、 工作量测算等方式, 为均等化项目的准入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避免出现“超前” 等状况。
摘要:目的 了解管理层与执行层对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设置的认可程度及项目准入原则的意向差异, 以探索完善均等化项目准入的多元决策模式。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评阅归纳得“面向全体居民”、“面向特定人群”和“基于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等6大准入原则。其次对某地级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管理层与执行层进行意向调查。结果 管理层和执行层对现有均等化项目设置的合理性认同率不高, 文献提及的准入原则重要性排序仍有争议。结论 需基于多元的群体互动, 以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准入机制。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准入,意向分析
参考文献
[1]李伟权.政府回应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89-95.
[2]孙建军, 何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述评——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 2010, 19 (5) :31-35, 55.
[3]郭小聪, 刘述良.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困境与出路[J].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0 (5) :150-158.
[4]王静.和谐社会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均等化建设探讨[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9 (4) :32-35.
[5]顾严.“十二五”亟需理顺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J].中国经贸导刊, 2010, 23 (12) :24-25.
[6]高涛, 任小霞, 尹春容, 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13) :1491-1492.
[7]顾金喜.地方政府决策创新的实践和启示——杭州市开放式决策的调研分析[J].理论探索, 2011, 19 (1) :104-108.
一、组织管理:考核项目管理机制建设和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具体包括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人员培训、日常工作及绩效考核。目前存在问题和需要整改的内容如下: 档案整理:存在档案整理不规范,检查是不能及时提供相应的材料;
人员培训:包括卫生局对机构人员的培训和机构内部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为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需要各单位近期重新学习规范。迎接检查时需要参加考试,考试人员包括卫生局主管科室,妇幼保健所、疾控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
日常工作:主要存在问题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报表,报表的数据与现场进行核对数据存在差距,比如说老年人体检率报表为60%,实际符合只有45%。所有报表一定要真实,不得弄虚作假。
绩效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卫生室的督导应有考核记录,由考核结果和报告。现在存在局里和中心一起下去考核的记录,报告比较完整,但是中心单独指导的记录不完善,需要加强。
二、项目执行情况
(一)健康档案:
档案的抽取:主要查2014年新建的健康档案。查纸质
的或电子档案其中一种,要在20分钟内抽取完成,超过20分钟扣分。需要做的工作是做好准备工作,电子健康档案在系统中抽取,比较方便,抽取时间也比较短。但是一旦抽取纸质的,能否快速地把档案找出来,存在一定的问题。所有需要大家把健康档案登记表和健康档案再重新熟悉,做好被查准备。
档案的真实性:现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入户的过程中,不管现场有几个人,都把家里其他人的信息通过间接问询的方式进行了建档,这些档案再核查的过程中全部定为不真实的档案。比如一家三口(父亲、母亲、孩子),只有一人在家,而且孩子在外地上大学已经2年多了,但是都建立了健康档案,那么这三份健康档案可能只有一份是真实的。一份不真实就要扣1分。所有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回去想想办法。关于档案的真实性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也入户了,也面对面建立健康档案了,但是没有进行体格检查,比如体温、身高、心肺听诊、腹部的触诊等都没有做,只是询问了情况,根据被建档人员的描述进行了登记,也属于不真实的档案。这更是一个普遍现象。现在整改已经建立的档案是来不及了,只是提一个要求,在今后建档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也是取得老百姓认可的一种方式,在向老百姓传达一种信息,我们工作是认真负责的,不是来登记一下就完事。
档案的合格率: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还有单位在用2009
版的纸质健康档案,这是坚决不允许的,存在此类问题的单位要自己重新换过来;二是档案填写存在的问题。国家要求越来越严格,前年检查的时候允许有3项可以空项,去年就只能有一项可以空项,今年可能一项都不能空。在此次检查的过程中档案填写存在的问题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也有提升的空间。比如,血压的填写,大部分的档案都填写120/80,脉率75,体温36.5,几乎所有人都一致;比如一些不需要检查的项目,系统进行了默认,在录入的时候没有改过来,比如眼底检查,都是正常,但是此项是做不了的;比如住院治疗情况,填表说明里说的非常清楚,是最近一年内的住院情况,有的单位把10年前的住院情况都进行了记录。比如用药情况,在用量中剂量写的是“片”或者“粒”,这是不对的,要以国际单位为准,如果不能用国际单位记录的可以用片或者粒这样的单位来记录;三是健康档案里边一些数据的来源,比如视力怎么测定,听力怎么测定,运动功能怎么测定等等,在填表说明里都有,也需要大家记住。可能会考你。四是提醒大家(我们在检查过程中未法相此类问题)健康档案一定要与后面随访记录相符,比如健康档案里填写不抽烟,在随访记录里填写每天1包等。
转诊记录:建议转诊的一定要有转诊记录。前几年发给大家的双向转诊本要用上,接诊记录表也要用。
血压测一侧也可,体质指数为系统默认值。
(二)健康教育:
一是资料的装订要便于查阅;二是要保证真实性;三是内容要符合实际;四是材料要统一。
(三)预防接种:
本次均等化检查,检查组要求去学校取一份新入学的一年级儿童的名单,并与社区的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真实性核对要求二者信息保持一致。入户核查2008年以后出生儿童接种信息完整性与真实性,要求卡证册信息相符,疫苗程序接种正确并按时完成相应疫苗接种工作。
(四)0-6岁儿童 存在问题:
没有完整的儿童花名册,影响了档案的抽取速度和时间。要尽快建立按照年龄段为基础的整体花名册。
用友信息系统录入的情况依然不理想,造成电子档案人数与实际管理人数不符,抓紧时间录入电脑。
真实性的问题:一是新生儿入户随访基本是真实可靠的,但是在入户随访的过程中随访内容不全,比如在访视表上填写的比较完整,但是在核实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心肺的听诊等。二是儿童体检结合疫苗接种是对的,但是在无疫苗接种的时候该体检也得体检,不能编数据填写。三是二次体检中间儿童患病应该进行家庭访视。
沿用旧体检表,未更换2011版新体检表。0-3岁儿童必
须更换2011版新体检表,如在自治区、国家检查发现使用旧体检表,将一票否决。
0-3岁儿童体检,只进行身高体重测量,未为进行心肺听诊。0-3岁儿童体检控制在规定时限的半个月内进行,如发现孩子未及时体检,应打电话询问原因,如因孩子患病,应去家里访视进行体检。体检表上的体检时间应该是实际体间,而不是要求的体检时间。
儿童健康体检不及时,未按照均等化要求进行。0-6 岁儿童登记本登记不全,妇幼统计上报数据与登记不符。认真做好0-6岁儿童登记本,登记数据与妇幼报表相符,时间应为上的10月1日至下的9月30日。(格式统一,保健所提供样本)。
儿童健康体检表填写存在空项(龋齿数为填写,无龋齿应填0)、错项(血红蛋白填写错误,未检测应“空项”不能填写“0”)。严格按照0-6岁儿童健康管理要求开展辖区新生儿访视、儿童健康体检服务,重点加强心肺听诊和血红蛋白检测工作,儿童贫血筛查要粘贴化验单。
新生儿家庭访视表中面色几乎都红润,这不真实,应按实际情况填写,没有在填写的框应划“√”。
不能填写在“其他---”。新生儿访视时未进行儿童身高、体重、体温、测量。儿童健康体检表要按照填表说明逐项规范填写,各项记录要真实(自治区督导组要求,体检表只能
准许空2项,空项2个以上视为不合格)。
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要熟悉儿童保健的次数、项目等内容,专家会随时提问。比如0-6岁儿童共提供多少次服务等。
(五)、孕产妇保健 存在问题:
没有完整的孕产妇花名册,影响了档案的抽取速度和时间。要尽快建立按照年龄段为基础的整体花名册。
用友信息系统录入的情况依然不理想,造成电子档案人数与实际管理人数不符,抓紧时间录入电脑。此项问题与儿童保健问题一样。
产前随访记录未使用新表。2014年产前随访记录一定要全部换为新表,产前随访记录未使用新表一票否决。
对2011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掌握不熟悉,未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如产后访视未检查乳房、子宫复旧情况,产后访视记录不真实。认真学习2011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熟练掌握妊娠期技术规范,按规范要求提供保健服务。产后访视必须为产妇测量体温、血压,了解乳房及子宫复旧情况,剖腹产及会阴侧切术后的要检查伤口情况。各项记录一定要真实,如果产妇坐月子期间不在本地,在记录上标明,产后访视时间一定要真实,要填写具体访视时间,不要按照规定的出院后3-7天要求填写,要真实。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
主要查看2014年的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档案的真实性和合格率。
真实性存在的问题:老年人体检真实性基本不存在问题;
合格率存在的问题:体检项目不全,如有的单位体检没有血脂,有的单位没有总胆红素,辅助检查一项空缺算不合格。辅助检查项目已经强调了好多次,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肝功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肾功能(血清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心电图。缺一不可。
怎么整改?
(七)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 主要查2014年健康管理。
存在问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控制不理想存在2周内增加随访次数不及时和不进行转诊。用药剂量书写不清。
健康管理率和规范管理率存在的问题:报表各种率数据都比较高,实际检查过程中与报表不符。
血压和血糖控制不满意。百姓满意度还有待提高。
(九)重性精神病管理。不说。
(十)传染病、突发事件、卫生监督协管不说
(十一)中医药服务 主要查2014年相关服务
老年人中医药服务:中医体质辨识,要达到老年人群的30%。
存在的问题:服务率达不到要求 怎么整改?
儿童中医保健服务:2014年几乎没有开展 怎么整改
中医药服务是国家检查的重点。
(十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
存在问题:经费支出进度与业务进度不匹配,经费支出项目部合理。
满意度调查表
一、基本情况
年龄性别
居住地:巴彦淖尔市市杭锦后旗二道桥镇村
二、接受服务情况(请选择,划√)
1.是否建立健康档案?是否
2.接受过哪些检查:测过血压测过血糖测量体重腹部触诊
心肺听诊视力听力运动功能是否免费是否
3.是否有专人定期为你检查、健康咨询和指导?是否一年内有几次?
4.看到过哪些内容的健康宣传材料?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防治
高血压防治糖尿病防治孕产妇保健儿童喂养保健都在什么地方? 卫生院社区固定宣传栏工作人员入户媒体
5.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多长时间内应该做一次健康体检?6个月12个月2年
2)新生儿什么时间应该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6小时12小时24小时
3)孩子出生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开始母乳喂养?一出生6小时1天
几个月开始添加辅食?1个月3个月6个月
4)妇女孕期应该至少体检几次?2次5次8次
5)食盐的多少和患高血压病有没有关系?有没有
6)哪些途径能传播艾滋病、乙肝?
性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日常接触
三、满意情况
1.接受服务是否方便?是否是否及时?是否
2.有哪些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国家免费提供的?
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基本医疗、计划免疫生殖健康、高血压病管理、糖尿病管理
3.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4.你是主动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接受服务?是否
还是有人到你家里来上门服务?是否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 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补助资金。1) 各级财政部门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的安排、拨付及管理的责任主体, 要努力调整支出结构, 增加收入,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在编制年度预算时要按照规定经费标准足额安排补助资金预算, 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 专项补助资金按照“当年预拨、次年结算”的办法下达, 当年按服务人口、人均经费标准预拨补助资金, 次年根据绩效考核情况结算。3) 专项补助资金管理要认真执行财务会计制度, 加强资金管理, 做到专款专账专用, 用于相关的人员支出以及开展项目所需的办公及耗材等公用经费支出, 不得将补助资金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备和人员培训等其他支出。4)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补助资金, 对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的, 要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对虚报、瞒报有关情况骗取上级专项资金的, 除责令其立即纠正外, 要相应核减上级专项补助资金, 并按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原则
1、专户或专账管理:
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 做到专款专用, 各单位应开设专户或设置专账进行管理, 建立专项资金的预拨制度。财政部门在拨付资金前, 应要求各项目实施单位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项目实施方案, 填制专项资金审批表, 表中应列明各专项资金的来源、性质、主要用途、使用方案及申报理由等, 做到分项目管理资金。
2、管理原则:
依据卫生部、财政部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及各省、市相关规定,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第一, 专款专用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第二, 讲求效率的原则, 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必须坚持厉行节约, 杜绝浪费, 保证资金有效、充分使用;第三, 保证效益的原则, 专项经费的使用与管理要努力实现项目规划的目标, 充分发挥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务规范
专项资金的财务规范既要认真遵循国家相关财务管理制度, 重点要执行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制度, 又要结合工作实际, 规范财务账务处理, 使资金用在刀刃上, 真正发挥资金的管理效益。
1、分项目设置财务科目明细。
2009年国家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分设九大项目开展工作;2011年, 服务项目增至11分项。为更好地与各项工作的进度、质量相比对, 专项资金的收支明细也应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11分项设置科目明细进行账务核算。
2、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目所占权重分配专项资金。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到专项资金后, 一方面要设专账对专项收支进行总账核算;另一方面要按服务项目的11分项所占权重分配收到资金, 专项支出按实际开支情况列支, 月末结转收支余额, 年终进行汇总, 以此来检验资金使用效果与实际工作开展情况的匹配度, 从而为领导决策及来年工作安排提供数据支持。
3、注明开支用途, 正确归集费用, 增设固定资产账。
为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的顺利开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然要购置物资或花费必需的经费, 如:专为项目服务的人员工资及补助、公用经费支出 (宣传资料、电脑耗材、检验试剂、访视包等) 、其他支出, 单位经办人员在报销时, 要在票据上注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1分项的详细用途, 单位负责人在审批时也要注明“公卫专项经费列支”字样, 财务负责人审核后, 财务人员依据开支用途正确归集费用并进行账务处理。购买的物资符合国家规定的固定资产范畴, 还要增设固定资产账目, 对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如果开支用途不明, 就无法区分一般经费开支与专项经费开支, 也给财务人员正确归集专项明细进行账务处理带来困难。
4、报销票据要求:
一是票据必须是国家统一正式收据或发票, 且内容完整、真实、清楚;二是劳务费、讲课费、人员工资、工作补助等个人性的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有本人签字的相关信息;三是培训、工作补助的开支必须有培训记录、工作补助记录清单及相关证明文件等。
5、项目报销签字要求:
项目开支提供的报账凭据, 应有经办人、审核人、负责人的签字:一是应该签字的人员必须全部签字, 签字必须签姓名, 不得只签姓;二是签字人签署姓名后, 还应当签署签字的日期;三是领导签字应当明确表示是否同意报销。
四、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笔者多次参加本省、市卫生部门组织的对所管辖县、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情况的督导检查, 从检查的情况看, 各地开展工作运转良好, 专项资金管理各有特色, 形成了适合本地相配套的管理体系。结合各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累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本人也对卫生服务项目及其专项资金管理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提出了自己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的一套实施方案。
第一, 领导高度重视, 制定实施方案, 广泛发动。自2009年国家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起初, 各级领导就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视, 从中央到地方都做了工作部署, 制定了实施方案, 逐级安排, 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也作为一项相配套的重要制度应运而生, 制度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 成立由政府相关领导牵头、涉及项目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明确任务, 分清职责, 充分发挥政府领导的组织、协调和督促作用, 各级领导小组要建立沟通与协调机制, 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 通报项目进展情况, 全面掌控项目的运作。
第二, 加强培训, 有序开展。方案制定出来后, 各地政府及其主管项目的卫生部门要召开会议, 由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相关负责人参加, 并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从了解、熟知政策到实际工作的有效实施, 要确保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第三, 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完善资金管理流程。为管好用好资金, 实现资金的统筹使用, 各市、县都要制定一套专项资金管理的实施办法。建议如下:
1、各县卫生局成立“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管理中心”专门处室, 由县卫生局财务处处长任管理中心负责人, 并配备专职财务人员, 负责对各乡镇卫生院专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 统一拨付, 监管使用。各乡镇卫生院使用资金时, 要填制“公共卫生专项审批表”, 由卫生局业务主管部门核实, 按照资金审批权限, 一般资金 (如金额在5000元以内) 由局主管局长批准、财务负责人签字后就可付款, 超限额资金同时还需经卫生局局长审签后再行付款。同时卫生局要增设监察室, 每季度对项目资金进行专项审计, 还可定期聘请外部监督部门进行再审计再监督。
2、按照工作进度足额下拨资金。资金的及时、足额拨付, 是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 各地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项目经费的保障机制, 并在预算中足额安排本级财政应承担的资金, 采取“预拨加结算”的方式预拨当年资金, 保证工作进度和质量, 年终进行绩效考核, 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增减拨付专项资金, 奖惩有度, 以此来调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保证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畅运转。如果资金拨付不足, 慢拨、延拨或滞拨, 都会影响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各项工作, 放慢工作进度或使工作走了样, 不能扎实有效地开展。
3、各县卫生局成立的“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管理中心”集中管理各乡镇卫生院账目, 要明确报销流程、报账日及结账日, 卫生局财务处处长为中心负责人, 要求会计人员按照专项资金账务规范进行账务处理, 分户专账核算, 每月末出具各个乡镇卫生院财务报表, 并分析当月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各分项目收支明细, 从中挖掘资金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今后改进的意见及建议。
第四, 定期交流, 总结经验, 使资金管理效益最大化。每月财务报表及财务分析要做到及时与各乡镇卫生院院长见面并进行有效交流:一方面告之当月专项资金的财务收支及结余情况;另一方面帮助其分析当月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 对今后更好地运用资金提出合理化建议, 让乡镇卫生院院长做到心中有数, 对规范、掌控资金更好地开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 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专项资金的绩效考核机制, 奖罚有度。奖勤罚懒、打破平均主义是建立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初衷, 让农村更多的患者就医满意、减轻其经济负担所带来的生活压力是最终目的。因此, 各地要依据国家工作部署及资金管理规定建立健全项目及资金运作机制, 完善考核方法与方式, 将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及机构内部收入分配相挂钩, 考核可定期或不定期, 有的以一年为期限, 但考核的期限要不以影响基层工作为切入点, 可适当缩短考核周期, 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激励作用, 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服务, 确保国家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摘要:笔者通过认真研读国家及地方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规定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结合多次参加本省、市所管辖县 (区) 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的督导检查, 提出了自己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财务规范及系列建设的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务规范
参考文献
[1]、宋文翠.张玉敏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经济论坛》2006年第19期
[2]、张奎力.公共卫生服务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学习论坛》2009年12月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具体内容】推荐阅读:
海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示10-2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方案11-09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半年工作总结10-29
县卫生局下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07-27
基本公共卫生统计报告05-30
基本公共卫生宣传材料06-05
基本公共卫生培训通知09-2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09-28
基本公共卫生自查表10-16